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简析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

姓名:钦锐琦

学号:2015013030

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摘要:西方心理学三大势力包括华生建立的行为主义学派、弗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派和以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它们不仅对心理学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同时又对社会科学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整理了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基本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典型代表人物的理论体系。并简要分析了这三大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关键词: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大势力

科学心理学建立以后,围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性质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争论,出现了现代心理学的十个主要学派:内容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这些学派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和自然基础,并有其贡献于局限。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和人本心理学逐渐发展壮大,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势力”。

一、行为主义学派

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历史渊源

哲学背景:机械唯物主义是华生行为主义的哲学基础。主要表现有三点:把人和动物相混淆,只承认两者之间的连续性,不承认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割裂意识与行为,否认意识的存在及其可知性,否认心理的认知功能,把心理与行为等同起来,把一切心理活动都简化为S-R的活动和单纯的适应功能;否认行为的遗传,单纯强调学习和训练的作用,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

早期行为主义者霍尔特等人主要是以新实在论为其哲学根据,通过抹煞主观和客观的区别、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来否认客观存在。新行为主义则是以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相结合的操作主义为其哲学基础。

自然科学背景:行为主义与生理学的关系直接,俄国谢切诺夫、巴甫洛夫和别赫切列夫的生理学是行为主义的自然科学根据。

心理学背景:行为主义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动物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限制和否定对动物行为给以主观解释的客观主义研究取向。华生沿袭和发展这一研究取向,最终达到消除对动物行为的一切主观解释,甚至否认人的意识的存在这一行为主义的结论。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形成了一种只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而否认认识机能、贬低意识作用的倾向。

(二)形成与发展

(1)古典行为主义

包括第一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霍尔特、魏斯、亨特、拉什利等。他们基本上都主张抛弃意识,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用客观法取代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典型代表:华生(分子行为)

1.1 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华生坚持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要使心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放弃主观的心理和意识,把可观察的人和动物的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全部活动。

1.2 研究目的:华生认为,研究心理学的目的就是确定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的规律,以便预测行为和控制行为。

1.3 研究方法:

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使用客观法。华生认为,心理学的客观方法主要有四种:观察法,包括实验方法和一般的观察两种;条件反射法,分为用来获得条件反射的方法和用来获得运动反射的方法两种(缺陷:把条件反射的客观性视为完全机械的作用);口头报告法(缺陷:华生把口头的客观反应和内隐反应的自我观察报告、内省和自我观察混同起来);测验法。

1.4 .1本能理论

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否认本能的存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是由于与生俱来的行为结构造成的。至于较复杂的行为,华生认为完全来自于学习。

1.4.2情绪理论

华生用条件反射研究情绪发展变化。他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逐渐形成的。其次,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小阿尔伯特实验

1.4.3人格理论

华生认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我们所有的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2)新行为主义,以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为典型代表。

与经典行为主义相比,新行为主义在研究内容上不排除意识经验,承认有机体内部活动的作用,重视动机和认知机制的研究,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主张整体行为观,反对华生的局部分子行为观;在研究方法方面,重视操作分析的客观方法、力图用科学操作使心理学术语客观化,摆脱那些不能进行观察或科学论证的问题。

2.1 托尔曼

托尔曼提出整体行为模式和中介变量的概念。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整体行为(个体所表现出的大单元或整体)而不是分子行为(个体所表现出的局部性动作)。为了弥补华生的“刺激-反应”公式的不足,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中介变量是介于刺激和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

2.2 斯金纳

斯金纳的行为主义是排除内在心理过程、只研究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的操作行为主义,是彻底的行为主义。他坚持华生的S-R公式,认为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把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首先,他根据斯金纳箱研究动物行为的结果,提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理论。其次,他重视强化的作用,提出操强化原理和公式。操作强化原理应用于教学中为程序性教学法。

但斯金纳是激进的行为主义者和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忽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和有机体的内部心理过程,陷入机械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境地。

(3)新的新行为主义

虽然新的新行为主义者没有根本摆脱经典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但他们大胆地把意识、思维、心象等被行为主义拒之门外的心理学概念回归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以趋向认知、整合吸收和突出社会内涵为其主要特征。

典型代表:班杜拉——社会性行为

3.1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通过观察学习的过程,由榜样示范产生替代强化的过程,进而形成行为的过程。其特点为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部影响的交互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三)评价

行为主义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首先,行为主义坚持客观研究法,彻底摒弃内省法,使心理学从主观的唯心主义向客观的唯物主义发展道路迈了一大步。其次,行为主义加深了心理学的一些基础研究,尤其是在动物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最

后,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它面向实际生活,强调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

然而,行为主义没有认识到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陷入生物主义;将心理、意识等排除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忽视心理、意识与行为的区别,陷入客观主义;把行为归结为简单的S-R模式,陷入机械主义。

二、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是由弗洛伊德创建的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和理论,同时又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学体系。在20世纪20年代,这个理论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绘画、影视作品、文学、哲学等众多领域,世称精神分析学派,亦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

精神分析学派不同与以往的学院心理学。它产生于精神病治疗实践,应用性大于科学性;它的研究对象是精神失常的人,运用临床观察法而非实验室实验法;侧重探讨潜意识、情欲、动机和人格等深层次的内容。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建立与基本理论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于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标志精神分析学正式形成。在1910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它标志精神分析学派的最终形成。

基本理论:人格论;本能论;焦虑论;性欲论;梦论

人格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的。本我指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按着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自我指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它代表理性与机智,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着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自我,以达到自我典范或理想自我的实现。

本能论:根源性、目的性、对象性和动力性是本能的四个特点。早期,弗洛伊德主张人有两种本能,一是自我本能,即自卫本能。二是性本能,即生殖本能。到晚期,弗洛伊德又将本能论改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生的本能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死的本能是生命发展的另一种对立的力量。生和死这两种本能作用相反,又始终同时存在。

焦虑论:弗洛伊德根据焦虑的来源将焦虑分为客观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三种。安娜.弗洛伊德将自我防卫机制分为十种:压抑、投射、内向投射、反向形成、升华、认同、合理化、解脱、固着和退行。

性欲论:弗洛伊德按力比多能量贯注于人体有关部位的变化和发展,将人格发展分为五

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期。他的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奥国具有进步意义,对性科学的发展具有学术价值和开拓意义。但他夸大了性心理的自然性,具有泛性论的倾向。

梦论:弗洛伊德认为,梦是被压抑的愿望伪装的满足。梦工作的方式有四种:凝缩、移置、象征化和润饰。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阿德勒和荣格由于反对泛性论而与老师发生观点分歧,先后离开弗洛伊德自立门户,使精神分析学派出现分裂。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体系

追求卓越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核心,也是支配个体行为的总目标。自卑与补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体追求卓越的基本动力。阿德勒坚持认为自卑感是人的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补偿作用来解决原始缺陷和追求优越之间的矛盾。而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所谓生活风格,是指一个人在早期社会生活道路上已定型化的行为模式。社会兴趣是指人具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的先天思想准备和自然倾向。

2、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人格整体论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在他看来,心灵或人格结构是由意识(自我)、个体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等三个层面所构成。原型主要有六种,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阴影、自我和曼达拉。此外,他还提出了人格类型说,先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态度类型,后又分为八种功能类型。他强调心理结构的整体论,扩大了潜意识的内涵。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和弗洛伊德正统的精神分析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均属于潜意识心理学的范畴。但它们又有区别:首先,弗洛伊德重视回忆先前经验,比较被动消极,而阿德勒重视早期经验的直接观察和研究,着眼于未来,比较积极;其次,弗洛伊德极端重视潜意识价值,而阿德勒和荣格虽不否定它,但也注意到意识的作用;然后,弗洛伊德重视人格的分析,而阿德勒和荣格更多注意到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系统的调节作用。(三)评价

精神分析的主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开辟了潜意识心理学研究的新纪元。弗洛伊德打破理性主义的传统,肯定非理性因素在行为中的作用,为潜意识了心理学体系的建立开创了新纪元;二、开创了人格动力学和变态心理学的新领域;三、促进自我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三、奠定了现代新的医学模式的基础。

主要错误:一、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弗洛伊德极端漠视和贬低意识的地位和作用、极大夸大潜意识的意义、贬低人的理智的价值、极力鼓吹泛性论,这些充分显露出他非理性主义的倾向。二、具有心理主义的倾向。他极端漠视心理活动的客观内容和社会根源,因而陷入生物决定论和精神决定论的唯心主义。三、具有神秘主义的倾向。弗洛伊德对许多现象做了主观片面的分析,做出了不少错误的结论,从而给他的学说蒙上了一层神秘荒诞的面纱。其次,他对梦境、笔误、口误等过失行为的分析带有不少神秘色彩。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它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思想,主张研究人类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故称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它是一个由许多观点相近的心理学家和学派所组成的松散联盟,其中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和布根塔尔等四人是公认领袖和主要代表。1962年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建立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正式诞生的标志。(一)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的主要特点为:一、它的研究对象为精英、名人和心理健康者。二、它专门研究人的高级的整合的动力心理,如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尊严、创造力和自我实现等富有意义的基本问题。三、在研究原则上,它多采用整体分析和现象学方法。人本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一、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二、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乐观前景。三、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的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四、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犯罪预防和社会改造。

(二)代表人物

1、马斯洛

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建者之一。他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动机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有:一、动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二、马斯洛坚持人是一个统合的整体,主张以整体动力观揭示动机的性质。三、人类的需要是似本能的需要。四、需要的性质决定着动机的性质。五、人类有两大类需要,一类是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类是心理需要,又称为成长需要,包括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六、人类需要成等级系统,从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七、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的基础。

八、各层次需要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自我实现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完满人性的实现,指作为人类共性的潜能的自我实现。二是个人潜能的实现,指作为个体差异的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而马斯洛的需要层析理论为自我实现论奠定了心理动力学基础。

2、罗杰斯

罗杰斯是美国心理治疗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

非指导式咨询(受辅助者中心疗法)是罗杰斯创建的一种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方法。它不同于精神分析和行为治疗,是动员受辅助者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我和对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以达到自我治疗的目的。罗杰斯认为,受辅助者中心疗法的关键在于咨询态度和咨询气氛。成功的咨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真诚一致、无条件积极关注、设身处地的理解(同理心)。

(三)评价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有:一、抨击了传统心理学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把人的本性和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开拓了心理学研究人类许多高级精神生活的新领域。二、批判了传统心理学中把人类兽性化、非人格化和无个性化的倾向,阐明了动机的巨大作用和需要层次理论,突出了人特有的高级需要所具有的更大价值。三、批判了传统心理学中僵死的方法论和实验主义,提出将实验范式和经验范式统合起来的新构想,突出了开放研究、整体分析和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四、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理论、动机层次理论、受辅助者中心疗法,对加强管理、教育改革和心理治疗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缺陷有:一、过分强调人性自然因素的作用,忽视了宏观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二、过分强调个人在自我实现中的作用,忽视社会发展和社会实现对个人自我实现的极端重要意义。三、过分强调经验范式的重要性,缺乏有力的实验分析和佐证,难以涵盖现代心理学的全部内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