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高三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的区位因素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农业区位因素 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阻碍 1.阻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区位因素的进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阻碍 3.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区位因素的关系 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比较稳固, 进展变化较快。 5.要紧农业地域类型: 、 、 、 等。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形成 2.实质:因地制宜进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进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点。当堂练习一、单选题 1. 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 A . 都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B . 通过改造地势,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进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 C . 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阻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进展因素的是地势3.阻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势 C.土壤 D.市场 4.受交通运输阻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米 5.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要紧缘故是()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 6.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缘故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 7.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要紧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势 D.水分 8.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要紧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10.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要紧由于()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 C人口增长趋缓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双选题 11.世界要紧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荷兰 D.新西兰 12.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要紧依靠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市场的需求 C.政策 D.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进展 13.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进展迅速的缘故是() A.平原地势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都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农业区位因素一轮复习学案

农业区位因素 制作人:李淑霞周振国于斌审核人:赵春秀 高考目标定位 学习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能说出各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学生能够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3.学生掌握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自然因素的改造对农业的影响。 课前预习 预习指导:请先阅读课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完善和细化“知识框架”;再完成“基础知识复习问答”部分,10分钟时间识记,并完成预习检测。最后找出自己的疑惑点。 一、知识框架: 二、考点分频: 本节中高考考查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梳理

1.请分别按生产对象、投入多少、产品用途、发展历史将农业分类。 2.说出下列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对自然条件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造,试举例说明。 5 6.判断下列农作物分布的温度带: 棉花_______,甘蔗________,甜菜________,亚麻________,柑橘________,苹果________ 7.在布局郊区农业时,需考虑哪些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考纲: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的考查。 2.从考核方式上看,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势: 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在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展望高考】——农业区位问题的类型 1、评价某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全面性) 2、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导性) 3、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变化因素(动态性) 【解题技巧】——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1.全面性——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如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主要的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有利区位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不利区位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有利区位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区位是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有利区位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不利区位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主导性——寻求主导需求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3.动态性——农业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因素比较稳定,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快: ①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②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发展温室农业、梯田农业、灌溉农业,分别改造了、、等自然区位因素。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 C.草场分布D.市场需求 2、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无地可种植牧草 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 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B 解析:第1题,阶段Ⅰ牛奶生产基地位于城市附近,靠近消费市场。第2题,乙、丙两城市附近牛奶生产基地消失,而奶制品由甲地运入,说明甲地牛奶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交通运输条件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 目前,山东寿光在盐碱滩涂上,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有机海水蔬菜,并实现了规模化种植。据此完成3~4题。 3.海水蔬菜的种植取决于( ) A.盐碱地的改良B.生产技术的发展 C.运输条件改善D.灌溉水平提高 4.对露天海水蔬菜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 A.太阳光照B.气温 C.降水D.土壤肥力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能够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蔬菜主要得益于生产技术的发展,故B项正确。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是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浇灌种植的,并没有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故A项错误;运输条件的改善对海水蔬菜种植没有直接影响,故C项错误;海水蔬菜虽然是直接利用海水或地下卤水进行灌溉的,但灌溉水平并没有提高,故D项错误。第4题,由材料可知,海水蔬菜属于耐盐碱的作物,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第十六讲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及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 (2)地形:不同地形适宜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会引起农业的不同。 (3)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4)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 (4)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重要手段。 (5)政策: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1.大范围地区

2.小范围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生产若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考向一农业区位因素 (2017·江苏学测21 )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整体呈现由南向北推迟的特点,2~5月间我国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热量逐渐减少,致使春耕春播时间自南向北推迟。 (2017·宿迁学测一模)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图1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图2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A.植被B.水源 C.地形D.土壤 答案 B (2016·南京学测一模)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后,面粉、大米等农副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利于新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3.新疆发展农产品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D.市场广阔 答案 C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1、农业区位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 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对区域的自然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件,进行逐条审视,(如自然因素的四大方面一一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然后重点评析其优势明显的因素;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①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地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区位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地势低注)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区位因素。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是当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当地水源就成为主导因素。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国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1)看农业生产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都是面向市场生产的,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农作物类型及生长特性: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看农业生产特色: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 (4)看优势或制约因素: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其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因素,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型模板: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A.气候 b.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等土层深厚,易于耕作的地形区。 c.土壤:肥沃如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d.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如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 a.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b.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c.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d.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e.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f.社会:消费偏好、种植历史、生产经验等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文地理专项训练(5)农业区位因素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文地理专项训练(5) 农业区位因素 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块耕地上,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复种指数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该地区所在省份可能是( ) A.黑龙江 B.江苏 C.青海 D.海南 2.导致该地图示时间内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期延长 B.全球气候变暖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业技术进步 3.复种指数的降低带来( )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活强度增加 C.土地集约利用 D.农村人地压力增大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下图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读图,回答4-5题。

4.造成甲、乙两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B.海陆分布 C.降水 D.地形 5.图中丙所在省区的农业生产潜力较高,但人均粮食较低,每年需从省外调入大量粮食,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 A.水热组合不好,粮食产量低 B.降水丰富,日照不足 C.多山地丘陵,人均耕地不足 D.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粮食单产低 烤烟是云贵高原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土壤条件红壤最好,黄壤次之。黔中高原一带分布有黄壤,而滇中高原一带则为红壤。读黔中高原的贵阳和滇中高原的玉溪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6-7题。 6.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 A.气温适中,降水适量 B.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C.土层深厚,多有机质 D.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7.滇中玉溪香烟久负盛名,使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香烟的主要因素是( ) ①市场 ②土壤 ③科技 ④光照

农业区位因素教案Word版

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第一课时农业区位因素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2)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学会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的主要方法 (2)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归纳、总结和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 1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 农业区位的合理选择 三、教学难点 1 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分析 2 农业区位的综合分析与区位选择 四、主要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启发式谈话法 五、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的内容。想一想人类主要从事哪些生产活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三大产业活动中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农业相关知识。 讲授新课: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师】什么是农业?农业生产活动有什么特点呢? 【板书】1、农业的概念和特点 【PPT】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师】农业生产的对象是什么?(动植物)动植物生长受什么条件影响最大(自然因素)【PPT】景观图片:我国农业的空间格局体现出南稻北麦,冬耕西牧的特点,反映出农业有什么特点?(地域性)农民一年当中春播、夏锄、秋收、冬藏反映出农业生产还具有什么特点?(季节性和周期性) 【过渡】了解了农业的概念和特点以后,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农业格局能不能调换一下?(不能)为什么?(农业生长受自然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板书】2、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类比这个方法我们想一想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从大的方面有哪些?(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技术经济因素)这三大类因素具体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活动,我们接下来重点分析。 首先学习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提起自然因素,大家说自然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熟悉自然因素各个方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PPT】新疆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为

农业的区位因素复习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目标定位】 一、1.农业区位的含义 自然因素: 2.农业的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科学技术 3.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 4.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快。 5.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等。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形成 2.实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当堂练习一、单选题 1. 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 ) A . 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 B . 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4000M 的高度 C . 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 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B.一地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气候因素 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

C.人们通过垦荒可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D.限制我国西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是地形3.影响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的最重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市场 4.受交通运输影响最明显的是() A.春小麦 B.棉花 C.奶牛业 D.玉M 5.当前,我国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 B.政策 C.技术条件 D.市场 6.较陡的山坡不适宜修梯田的原因是() A.技术力量达不到 B.不利于水土保持 C.不能耕作 D.交通不便 7.我国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市场 B.土壤 C.地形 D.水分 8.我国南方粮食作物是水稻,而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形成此差异的区位因素是()A.气候 B.土壤 C.市场 D.政策 9.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A.政策 B.交通运输 C.科技 D.市场 10.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但1996年苹果价格大跌,主要由于() A.政策变化 B.市场需求变化 C人口增长趋缓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二.双选题 11.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出口国是() A.美国 B.法国 C.荷兰 D.新西兰 12.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主要依赖于() A.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B.市场的需求 C.政策 D.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13.国近年来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A.平原地形为主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城市市场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的推广 课后作业一、选择题

2019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杞柳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喜生长在河漫滩和沟渠边的深厚沙壤土中。安徽省霍邱县适宜种植杞柳,当地人自周朝以来就使用杞柳枝条编制生产、生活用品。2008年,柳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霍邱县柳编产业发展迅速,但杞柳种植面积却有所下降。下图为淮河流域(局部)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霍邱县适宜杞柳种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B.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 C.山地丘陵广布,地形崎岖D.河滩众多,土壤深厚肥沃 2.历史上对图示区域杞柳种植有利的地理事件是 A.淮河流域人口外迁B.黄河泛滥经正阳关夺淮入海 C.长江流域多次大旱D.全球气候冷暖干湿不断交替 3.近年来,霍邱县杞柳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①淮河上游水利治理工程成效显著②运输费用上升,柳编产业效益下降 ③城市化造成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④柳编工艺失传,柳编制品质量降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艾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极易繁衍生长。《蕲艾传》记载:“蕲艾,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近年来,湖北蕲春县开始人工栽培艾草,已发展到35万亩,端午节前后十天家家户户采摘艾草,一片繁忙景象。该县艾草产品如今已有几百种,大量出口日韩、东南亚等地,但在欧美市场销售不佳。据此完成4—6题。 4.蕲春县艾草种植农户选择在端午节前后采摘,主要是因为此时 A.符合当地风俗B.错开农忙时节C.艾草品质最好D.艾草产量最高 5.目前蕲春县艾草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主要原因是 A.种植面积扩大B.生长周期变长C.使用化肥增多D.人力成本上升 6.相比日韩、东南亚市场,蕲春县艾草产品开拓欧美市场,最需要

农业区位因素 (1)

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大小)、水源、土壤 (1)地形条件:山区由于地表崎岖、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少(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由于山区垂直地域差异显着,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草原面积广阔、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注意特殊的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原始森林) 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2)判断光照是否丰富,看云雾多少。一般降水少、水汽少的地方云雾少、光照充足。一种情况是:深居内陆、离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二种情况是: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光照充足。三种情况是:处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四种情况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雾少、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光照不足的典型地区:西欧(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发展畜牧业);四川盆地(因气候湿润、地形闭塞、云雾较大、光照不足,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云贵高原,云雾较大。 (3)热量是否丰富的判断依据:一是看纬度: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夏季热量丰富;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热量不足。二是看海拔高度: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反之海拔低热量较丰富。三是看地形对冷气流的阻挡情况: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加之地形闭塞,热量不容易散失。(注意光照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大小)、水源、土壤 (1)地形条件:山区由于地表崎岖、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少(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由于山区垂直地域差异显著,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草原面积广阔、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注意特殊的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原始森林) 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 (2)判断光照是否丰富,看云雾多少。一般降水少、水汽少的地方云雾少、光照充足。一种情况是:深居内陆、离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二种情况是: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光照充足。三种情况是:处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四种情况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雾少、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光照不足的典型地区:西欧(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发展畜牧业);四川盆地(因气候湿润、地形闭塞、云雾较大、光照不足,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云贵高原,云雾较大。 (3)热量是否丰富的判断依据:一是看纬度: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夏季热量丰富;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热量不足。二是看海拔高度: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反之海拔低热量较丰富。三是看地形对冷气流的阻挡情况: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加之地形闭塞,热量不容易散失。(注意光照充足不一定热量丰富) (4)降水多少的判断:高压控制降水少,低压控制降水较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离海远降水较少,离海近,一般降水较多;暖流增加湿润程度;寒流加剧干燥程度。 (5)昼夜温差大小的判断: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 (6)水源:如果某一农业区域附近有河流、湖泊、水库等可说成水源丰富;如果位于有冰雪的高山地区的山麓地带可以说成:有山地冰雪融水灌溉,水源充足。(注意:不要把降水丰富或者是临海或者是附近有咸水湖误认为是水源充足。)如果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丰富的水源,则水源是该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反之灌溉水源缺乏,则水源是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7)土壤:一般在山麓的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或三角洲或平原地区可说成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草原地区黑土或黑钙土、土壤肥沃。比较贫瘠的土壤有:南方低山丘陵的红壤,土壤呈酸性、黏性重、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华北平原的盐碱地,土壤肥力较差。云贵高原,土层薄,土壤贫瘠。 2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交通、市场、劳动力(劳动力丰富或劳动者素质高)、科技、国家政策、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工业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 (1)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如果农业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面向市场的,就要考虑市场需求量的大小和离消费市场的远近(如:经济作物、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的小麦和玉米、乳畜产品等)。一般:如果某个农业区域附近人口稠密、城市多,市场需求量大;如果是大量种植经济作物,而当地和本国需求量较小,可描述为靠近某某地区等国际消费市场(或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反之人口稀少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可判断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一)课标要求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二)课标内容解读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短短一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要求,在逻辑思维顺序上,正好是一正一反。“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就是要列举出各个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了解各因素是从哪方面在何种程度上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则要求在分析某个具体农业地域类型时,不仅能指出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外观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内在条件,还能进一步进行区位因素分析。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讲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第二个是“农业地域的形成”。大体上,教材是以因果关系作为内容编排的逻辑顺序的。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部分,先讲农业区位的概念,再从静态上讲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最后从动态上谈这些因素的变化。为巩固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教材编排了一个“活动”;在谈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时,教材使用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案例来进行具体说明。显然,教材的目的是试图教会学生在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即在合理利用农业土地时如何通盘考虑。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受农业主要区位因素影响的,但是,农业地域的形成,其前提条件的范围更广。总的来说,它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思考方式相同,如果掌握了前面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那么这部分知识就较为容易把握了。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节的第一部分内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区位及农业区位的含义。 (2)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3)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价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说课稿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说课稿 各位老师、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Ⅱ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农业区位因素 说课流程: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区域产业活动”在全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农业是人类最主要 的产业活动之一,是本书中的重点内容。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很多,运用区位分析理论能够解决现实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应用价值较高,符合“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这部分知识是为学习工业、交通区位奠定基础。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判断某材料图片中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农业区位因素的探讨,感受不同的的因素对农业 的影响,体会地理学习的方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总结归纳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培 养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 3、说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基础,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会判断某材料图片中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难点:结合图表材料,分析出相关区位因素; 分析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二、说学情 1、知识背景:学生们能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具备一定的 人文地理的知识与技能和人文素养: 2、生活经验:学生们居住在城市,对农业生产了解很少,是农产品的消费者。 3、思维特征:学生们现阶段形式逻辑思维高于辩证逻辑思维,是辩证逻辑 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三、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培养探索能力和合作精神。因此,根据本节课特点,我将采用如下教学法: 1、读图分析法 2、案例分析 3、总结归纳法 从而解决学习中的重点,突破学习难点,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本节课主要是在 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论联系实际等学习方法, 完成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具体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四农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课时练习(二十四)农业区位因素及选择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近50年新疆绿洲农田区三种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比例。三种农作物中,棉花的生长周期要明显长于小麦和玉米。据此回答1~3 题。 1.与新疆南部相比,新疆北部大规模种植棉花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地形B.热量 C.水源 D.光照 2.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积温的年际波动 B.生态退耕的需要 C.灌溉技术的改良 D.市场需求的变化 3.农业种植结构(一个地区或国家农作物种类比例)的变化最可能导致新疆( ) A.粮食总产量下降 B.棉花价格下降 C.农业耗水结构改变 D.土壤盐碱化加剧 解析:1.B 2.D 3.C 第1题,棉花种植对热量条件要求较高,新疆南部属于暖温带,新疆北部纬度较高,属于中温带,热量不足,故新疆北部大规模种植棉花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第2题,决定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故促使新疆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变化;该地区积温的年际波动不大;生态退耕的需要不影响播种面积的比例;灌溉技术的改良与农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发生变化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第3题,新疆气候干旱,区域内农业类型主要是灌溉农业。不同农作物生长期需水量和需水时间不同,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最可能导致新疆农业耗水结构改变。随着科技的发展,土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提高,所以即便新疆粮食种植面积减小,但粮食总产量不一定下降。棉花价格受市场调节,棉花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棉花种植面积缩小,由此导致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与题干因果颠倒。农业生产如果做到合理用水,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加剧。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是指夏季在气候干冷地区生长的蔬菜,最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7~25 ℃,多种植在海拔1 500 m以上的高原上,因此被称为高原夏菜,甘肃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阶梯状种植在海拔1 500~3 000 m的山坡上。每年5~10月高原夏菜正好在这个时间段上市,并供给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城市,据此完成4~5题。 4.当地菜农将同种蔬菜依山势种植在1 500~3 000 m的山坡上,其原因是( )

高中地理—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1.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具体影响 1)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 2)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3)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4)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5)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二、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分析 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 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 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 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 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 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 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 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 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 生长.(自然条件) 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社会经济条件) 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7)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 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 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8)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 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 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优质学案: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与评价

专题四农业区位因素选择与评价 考情分析农业区位选择与评价是高中地理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一直以来高考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查点。在高考中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有,分值比例也较高。通常与区域图相结合,对区域自然特征和农业生产活动综合考查。 微专题一农业区位分析与合理选择的方法 [核心突破] 1.农业区位分析的方法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导区位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具体分析如下:常见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与分布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一般采取材料表述的方式进行,分析时要注意能够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的变化,具体分析如下:交通、科技、市场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影响逐渐增强,劳动力逐渐被机械替代,一些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形、温度、热量、水源等)可以得到改善。 3.描述农业区位的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

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4.不同设问方式的答题思路 设问方式不同,答题思路也不同。农业区位分析主要有下列设问方式: ①综合分析,要求分析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或社会经济因素等; ②主导分析,要求在限制性因素和优势因素之间选择决定性因素,如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降水少,优势条件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故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水源,有河流和地下水的地区发展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 ③比较分析,要求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区位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④辨证分析,同一区位因素,可能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必须全面分析,一分为二看待,如河流中下游地区,灌溉水源充足,但也可能洪涝灾害频繁等。 [对接高考] 命题角度一农业生产自然因素分析 1.[2015·北京文综,40(2),12分]丝绸之路东起中国西安,西至埃及亚历山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