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核心讲义】(第10章外部性)

第10章外部性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

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如图10-1的Q

市场

所示的市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

2.负的外部性

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

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

最适

),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

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

市场。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

市场

)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在市场均衡时,边际Q

最适

时,需求曲线位于社会成本曲线之下。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在Q

市场

因此,若将铝的生产量和消费量降低到均衡水平之下,就会增加社会的总经济福利。

图10-2 污染与社会最适

改进:对铝生产者征税,使供给曲线向上移动,移动量为税收规模,新的供给曲线就与社会成本曲线相重合。在达到新的市场均衡时,铝生产者将生产社会最适量的铝。

这种税的运用被称为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因为它给市场买者与卖者以考虑其行为的外部影响的激励。使得铝生产者在决定供给多少铝时会考虑到污染的成本,因为税收使其要支付这些外部成本。而且,由于市场价格反映了对生产者征收的税收,铝的消费者也有少消费铝的激励。

3.正的外部性

正外部性是某个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如教育有助于提高生产率,降低犯罪率,带来了正的外部性。

如图10-3所示,由于社会价值大于私人价值,因此社会价值曲线在需求曲线之上。在社会价值曲线和供给曲线(代表成本)相交之处得出了最适量。因此,社会最适量大于私人市场决定的数量。

政府也可以通过使市场参与者把外部性内在化来纠正市场失灵。为了使市场均衡向社会最适移动,需要对正外部性进行补贴。实际上,这正是政府所遵循的政策:通过公立学校和政府助学金来大量补贴教育。

图10-3 教育与社会最适

总之,负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有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二、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通常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做出反应: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以促使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

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对于社会的外部成本远远大于生产者的利益的情形,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社会不是要完全消除污染,而是要权衡成本与利益,以便决定允许哪种污染以及允许多少污染。环境管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规定最高污染水平,要求企业采用某项减少污染量的技术等。

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政府也通过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提供符合社会效率的激励,来使外部性内在化。用于纠正负外部性影响的税收被称为矫正税(corrective taxes)。这种税也被称为庇古税(Pigovian taxes)。一种理想的矫正税应该等于有负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成本,而理想的矫正补贴应该等于有正外部性的活动引起的外部利益。

经济学家对矫正税的偏爱通常大于管制:

(1)税收可以以较低的社会成本减少污染。

(2)税收对环境更有利。在命令与控制的管制政策下,一旦工厂的排污量减少到了所要求的数量,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排污。与此相反,为了交更少的税收,激励工厂去开发更环保的技术,

矫正税与大多数其他税不同:大多数税扭曲了激励,并使资源配置背离社会最适水平。经济福利的减少——即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政府收入的增加,引起了无谓损失。与此相反,当存在外部性问题时,社会也关注那些受到影响的旁观者的福利。矫正税改变了激励,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水平移动。因此,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效率。

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政府还可以通过发放数量有限的污染许可量来保护环境,这样就创造了一种新的稀缺资源:污染许可证,并允许交易这种许可证。则那些能以低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出售它们得到的所有许可证,而那些只能以高成本减少污染的企业将购买它们需要的所有许可证。只要存在一个污染权的自由市场,无论最初的配置如何,最后的配置都将是有效率的。

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的相似点:企业都要为污染付费。在使用矫正税时,排污企业必须向政府交税;在使用污染许可证时,排污企业必须为购买许可证进行支付。(即使自己拥有许可证的企业也必须为排污进行支付:排污的机会成本是它们在公开市场上出卖其许可证所能得到的收入。)矫正税和污染许可证都是通过使企业产生排污成本而把污染的外部性内在化。

图10-4的两幅图表示污染权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表明,污染的价格越低,企业将选择排污越多。在图10-4(a)中,通过矫正税确定污染的价格,污染权的供给曲线完全有弹性(因为企业纳税后想污染多少就污染多少),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量。在图(b)中,通过发放污染许可证确定排污量,污染权的供给曲线是完全无弹性的(因为排污量是由许可证数量固定的),而需求曲线的位置决定了污染的价格,两种情况下污染的价格和数量

都是相同的。

图10-4 矫正税和污染许可证的相等性

如果不知道污染的需求曲线,则出售污染许可证可能比实行矫正税更好。

4.对关于污染的经济分析的批评

经济学家很少同样一些环保主义者不计代价保护环境的观点,认为: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肯定是有价值的。但必须把它们的价值与其机会成本(即与为了得到它们而必须放弃的东西)进行权衡取舍。消除所有污染是不可能的。想要消除所有污染,就要把许多使我们享有高生活水平的技术进步倒退回去。清洁的环境与所有正常物品一样,它有正的收入弹性:富国在经济上比穷国更有能力维持更清洁的环境,因此通常也有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此外,清新的空气和清洁的水也服从需求定理:环境保护的价格越低,公众就越想要保护环境。污染许可证和矫正税的经济手段降低了环境保护的成本,因此,它增加了公众对清洁环境的需求。

三、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1.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

(1)可以用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来解决外部性问题,如禁止乱扔垃圾。

(2)有时可以通过慈善行为来解决外部性,如保护环境的非营利性俱乐部。另一个例子是学院和大学接受校友、公司和基金会的捐赠,部分是因为教育对社会有正外部性。政府通过允许计算所得税时扣除慈善捐赠的税制来鼓励这种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

(3)当一个企业给另一个企业带来外部性时,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合并把外部性内部化。

(4)利益各方也可以通过签订合约来解决问题,如苹果园主和养蜂人可以在合约中规定树和蜜蜂的最适数量,这样就可以解决树太少或蜜蜂太少的无效率问题。

2.科斯定理

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科斯定理说明,如果没有交易成本,私人经济主体自己就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3.为什么私人解决方法并不总是有效

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人们能够无成本地谈判,那么,他们总可以达成一个资源有效配置

的协议。但在许多情况下,在许多利益各方间达成协议是很困难的,有时是无法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效率的结果,有时是因为利益各方人数太多而使谈判变得困难,从而科斯定理并不适用。利益各方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是因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交易成本是指各方在达成协议及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2.蛛网模型():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供给的时滞性,需求的不是 动态模型分类,画图 3.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基数效用论 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4.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2)特征:凸向原点越远越大不相交 5.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序数效用论 6.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constraint)

7.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8.柯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 市场势力(market power):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32章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一、概念题 1.贸易政策(trade policy) 答:贸易政策指直接影响一国进口或出口物品与劳务量的政府政策。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是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所实行的政策,它是为国家最高利益服务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反映。它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国别对外贸易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而改变,同时它也反映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力量和地位,另外它还受到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影响。一国的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2.资本外逃(capital flight) 答:资本外逃指出于安全或保值方面的考虑,短期资本持有者迅速将其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的行为或过程。引起资本外逃的具体原因有三种:①一国政局动荡不稳,资本外逃以求安全。②一国国内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其货币可能发生贬值,资本逃至币值稳定的国家以期保值。③一国加强外汇管制或颁布新法,使资本使用受到限制或资本收益减少,资本外逃以免遭受损失。在本世纪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欧美等国家曾出现过大规模的资本外逃现象。近年来,发生大量资本外逃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债务负担沉重,国际收支状况不

断恶化以及国内政局动荡。资本外逃对于一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它将降低该国的国内储蓄水平,从而造成投资下降和生产萎缩;它将加剧国际收支逆差,从而引起外汇储备的减少和国际清偿能力的恶化;大量资本外逃时,如果一国试图维持一定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势必引起外债负担的迅速积累。因此,防止资本外逃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复习题 1.说明可贷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这两个市场如何联系? 答:可贷资金的供给来源于国民储蓄;可贷资金的需求来源于国内投资和资本净流出。外汇市场上的供给来源于资本净流出,外汇市场上的需求来源于净出口。连接这两个市场的是资本净流出。 2.为什么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有时被称为孪生赤字? 答:政府预算赤字和贸易赤字有时被称为孪生赤字的原因是:政府预算赤字常常引起贸易赤字。政府预算赤字引起国民储蓄的减少,使利率上升,资本净流出减少。资本净流出减少使外汇市场上的供给减少,提高了真实汇率,导致净出口减少,贸易趋于赤字。 3.假设纺织工人工会鼓励人们只购买美国制造的衣服。这种政策对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有什么影响?对纺织行业有什么影响?对汽车行业有什么影响? 答:(1)纺织工人工会鼓励人们只购买美国制造的衣服,这会减少服装的进口。由于净出口等于出口减进口,因此,在每一既定的真实汇率上,美国的净出口增加了。这将引起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 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第一章答案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 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 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 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 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 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 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 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总需求与总供给)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 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概念题 1.衰退(recession) 答:衰退指收入减少与失业增加较为缓和的经济时期。一般的衡量标准是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2.萧条(depression) 答:萧条是真实GDP严重减少的时期,指商业周期的紧缩阶段。经济处于萧条阶段时,经济活动远低于正常水平,企业和消费者的严重悲观情绪持续很长的一个时期,它紧接着在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以周期的低谷而告终。其特点是:生产急剧缩减,资本投资减少,信用规模收缩,价格持续下滑,失业增多,就业水平降低,企业家与消费者的情绪悲观。在美国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萧条,一次发生在1873~1879年,一次发生在1929~1933年。政府采取经济政策干预经济的目的在于缩短或消除这种经济萧条。 3.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model of aggregate demand and aggregate supply)

图33-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答: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指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来分析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在图33-1中,横轴代表国民收入(Y),纵轴代表价格水平(P),AD1代表原来的总需求曲线,AS1代表短期总供给曲线,AS2代表长期总供给曲线。最初,经济在E1点时实现了均衡,均衡的国民收入为Y1,均衡的价格水平为P1。这时E1点又在长期总供给曲线AS2上,所以,Y1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在短期内,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增加了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曲线从AD1向右上方平行地移动到了AD2。AD2与短期总供给曲线AS1相交于E2,这样,总需求的增加使国民收入水平从Y1增加到Y2,并使价格水平从P1上升到P2。但是,价格的上升必然引起工资增加,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从AS1向左上方平行移动到AS3,AS3与AD2相交于E3。这样,国民收入水平从Y2减少到Y3,价格水平从P2上升到P3。在长期中,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AS2)。AD2与AS2相交于E4,国民收入水平为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1,而价格水平上升到P4。这一模型是用总需求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的收入—支出模型的发展。它说明,总需求与总供给对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决定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同时运用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政策。 4.总需求曲线(aggregate demand curve) 答:总需求曲线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货币制度)课后习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10篇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 第29章货币制度 一、概念题 1.货币(money) 答:货币指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向其他人购买物品与服务的一组资产。货币有三种主要职能:价值储藏、计价单位和交换媒介。货币有两种形式:商品货币和法定货币。商品货币是以某种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货币。法定货币是由政府强制力确定为货币的,它是没有内在价值的。 货币按流动性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层次,我国的货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其中,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3为根据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而设置的货币供应量。 2.交换媒介(medium of exchange) 答:交换媒介指货币作为对商品和劳务交易进行支付的中介,它是货币的一项重要职能。

货币作为交换手段,把物物直接交换分割成买卖两个环节,降低了物物直接交换的交易成本,极大地提高了交换的效率。货币克服了商品交换中在时间、空间上需要严格的需求双重巧合的条件这一局限性,降低了交易成本,大大促进了商品交易的发展。 3.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 答:计价单位指人们用来表示价格和记录债务的标准。货币具有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功能作用。计价单位是货币的首要的基本职能。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它是通过将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而实现的。 4.价值储藏(store of value) 答:价值贮藏指人们可以用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未来的购买力的东西。它是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存起来的职能。作为贮藏手段的货币,原本是真实的、足值的金属货币,但在金属货币已退出流通的阶段,信用货币和纸币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此种职能,不过,它们的贮藏已无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的作用。 5.流动性(liquidity) 答:流动性指一项资产可以兑换为经济中交换媒介的容易程度。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两个大的方面。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①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则该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②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变现,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而负

曼昆微观经济学第六版书后练习答案-8

Chapter 8 1. a. The statement, "If the government taxes land, wealthy landowners will pass the tax on to their poorer renters," is incorrect. With a tax on land, landowners can not pass the tax on. Since the supply curve of land is perfectly inelastic, landowners bear the entire burden of the tax. Renters will not be affected at all. b. The statement, "If the government taxes apartment buildings, wealthy landowners will pass the tax on to their poorer renters," is partially correct. With a tax on apartment buildings, landowners can pass the tax on more easily, though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do this depends on the elasticities of supply and demand. In this case, the tax is a direct addition to the cost of rental units, so the supply curve will shift up by the amount of the tax. The tax will be shared by renters and landowners, depending on the elasticities of demand and supply. 2. a. The statement, "A tax that has no deadweight loss cannot raise any revenue for the government," is incorrect. An example is the case of a tax when either supply or demand is perfectly inelastic. The tax has neither an effect on quantity nor any deadweight loss, but it does raise revenue. b. The statement, "A tax that raises no revenue for the government cannot have any deadweight loss," is incorrect. An example is the case of a 100 percent tax imposed on sellers. With a 100 percent tax on their sales of the good, sellers won't supply any of the good, so the tax will raise no revenue. Yet the tax has a large deadweight loss, since it reduces the quantity sold to zero. 3. Since the demand for food is inelastic, a tax on food is a good way to raise revenue because it does not lead to much of a deadweight loss; thus taxing food is less inefficient than taxing other things. But it is not a good way to raise revenue from an equity point of view, since poorer people spend a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ir income on food, so the tax would hit them harder than it would hit wealthier people. 6. a. Setting quantity supplied equal to quantity demanded gives 2P = 300 –P. Adding P to both sides of the equation gives 3P = 300. Dividing both sides by 3 gives P = 100. Plugging P = 100 back into either equation for quantity demanded or supplied gives Q = 200. b. Now P is the price received by sellers and P+T is the price paid by buyers. Equating quantity demanded to quantity supplied gives 2P = 300 - (P+T). Adding P to both sides of the equation gives 3P = 300 –T. Dividing both sides by 3 gives P = 100 - T/3. This is the price received by sellers. The buyers pay a price equal to the price received by sellers plus the tax (P+T = 100 + 2T/3). The quantity sold is now Q = 2P = 200 – 2T/3.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 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6、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7、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8、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9、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10、市场势力:一个经济活动者(或经济活动者的一个小集团)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11、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 12、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14、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就是生产这类经济活动的波动。) 15、循环流向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16、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 图形。 17、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 18、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19、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的观点。 20、规范描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 21、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2、比较优势: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 23、进口: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24、出口: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25、市场:由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26、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致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27、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 28、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29、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0、需求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1、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32、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33、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 34、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 35、供给量: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 36、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37、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38、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39、均衡:供给与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 40、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曼昆 微观经济学 第六版 第八章答案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复习题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的增加。税收扭曲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激励,引起市场配置资源时的无效率。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在图上标注无谓损失,标明税收收入。 答:如P163图8-3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C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D+E表示减少量)。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D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C+E表示)。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因为供给和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比萨饼市场的特征是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存在无谓损失吗?解释原因。 答:没有无谓损失。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图8-2。 图8-2 比萨饼市场均衡图 B.假设政府令每个比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比萨饼交纳1美元税。说明这种比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每块面积与税前相比有何变动? 答:这种比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增加,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A;生产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C+D+F 减少为税收后的面积D。税收收入为面积B+C。无谓损失为面积E+F。税收前没有税收收人和无谓损失(见图8-3)。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 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 那么: A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 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 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 过总供给增加 (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贝U 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 成为一种物品的 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 国内需求量 B. 国内供给量 C. 从国外的进口量 D. 以上全部 A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B.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C.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D.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曼昆微观经济学英文版课后练习题第一章

曼昆微观经济学英文版课后练习题第一章

————————————————————————————————作者:————————————————————————————————日期: 1

1 Chapter 1 Te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Multiple Choice 1. The word that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for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d" is a. market. b. consumer. c. producer. d. economy. ANS: D DIF: 1 REF: 1-0 TOP: Economy MSC: Definitional 2. The word “economy” comes from the Greek word oikonomos , which means a. “environment.” b. “production.” c. “one who manages a househol d.” d. “one who makes decisions.” ANS: C DIF: 1 REF: 1-0 TOP: Economy MSC: Definitional 3. Resources are a. scarce for households but plentiful for economies. b. plentiful for households but scarce for economies. c. scarce for households and scarce for economies. d. plentiful for households and plentiful for economies. ANS: C DIF: 1 REF: 1-0 TOP: Resources, Scarcity MSC: Interpretive 4. Economics deals primarily with the concept of a. scarcity. b. poverty. c. change. d. power. ANS: A DIF: 1 REF: 1-0 TOP: Scarcity MSC: Definitional 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s not answered by the decisions that every society must make? a. What determines consumer preferences? b. What goods will be produced? c. Who will produce the goods? d. Who will consume the goods? ANS: A DIF: 2 REF: 1-0 TOP: Economies MSC: Interpretive 6. The overriding reason as to why households and societies face many decisions is that a. resources are scarce. b. goods and services are not scarce. c. incomes fluctuate with business cycles. d. people, by nature, tend to disagre e. ANS: A DIF: 2 REF: 1-0 TOP: Scarcity MSC: Interpretive 7. The phenomenon of scarcity stems from the fact that a. most economies’ production methods are not very good. b. in most economies, wealthy people consume disproportionate quantities of goods and services. c. governments restricts production of too many goods and services. d. resources are limited. ANS: D DIF: 2 REF: 1-0 TOP: Scarcity MSC: Interpretiv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