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三年级第二册科学复习指导2011-6

三年级第二册科学复习指导2011-6

三年级第二册科学复习指导2011-6
三年级第二册科学复习指导2011-6

小学科学三年级第二册复习指导

小学科学学科是综合学科,学生在课堂教学学习的同时,需要平时观察、收集、阅读的积累。

建议:

1、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

包括:实验报告测/实验记录本的使用,占10%

单元学习后的考察,占10%

学生探究学习参与程度,占20%(带学具、积极发言、动手实验的态度等、观察、调查等作业的完成…….)

2、卷面测查占期末总成绩的60%

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连线、填图、推理题、简答题、实验分析题等) 方式:南北区按教材整合的程度、选择一定比例以共同题和独立题呈现

分值:用100分体现卷面成绩

选择题30道题60分 综合题40分

第一课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阅读) 建立概念,学习对比试验(加快溶解)实验报告册中学习卡内容

学习简单记录方法来记录溶解现象。通过实际观察,记录,与人交流,能用语言对溶解现象的基本特征进行简单描述。

知道溶解现象。

容易被水溶解的是( )。

A 砂子

B 盐

C 黏土

把一种物体的颗粒放入水中,最能证明这种物体能溶解在水中的现象是( )

A 颗粒沉到水底后没什么变化

B 水变得混浊了

C 颗粒逐渐变小,最后看不见了

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下列物质是否容易溶解呢?用线连一连。

黄土 淀粉

红糖 碎石 纯碱 食盐

高锰酸钾 粉笔灰

知道加快溶解的方法。会用搅拌、热水、研成粉末的方法加快溶解。

要证明用热水是否能加快白糖的溶解,做对比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A 一个杯子大,一个杯子小

B 一杯放水多,一杯放冷水

C 一杯放热水,一杯放冷水

要证明加热水是否能加快白糖的溶解,做对比实验时唯一不同的条件是( ) A 一杯放热水,一杯放冷水 B 一杯水多,一杯水少

C 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容易溶解的物质 不容易溶解的物质

第三课水的净化(阅读)实验报告册给仪器名称,学习卡中内容

会做澄清、过滤的实验。在做澄清、过滤的实验过程中,发展学生能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的能力。

知道沉淀、过滤、消毒是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根据需要除去水中杂质,杀死水中病菌,使不干净的水变成干净的水,这个过程叫做水的()。

A 过滤

B 净化

C 消毒

杀死可饮用水中看不见的病菌的方法,叫做()。

A沉淀 B 过滤 C 消毒

在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是为了更好地()。

A除去水中一部分不溶解的杂质 B杀死病菌 C改善水的味道

第四课保护水资源(调查)环境意识

知道水域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检验各种水样的PH 值的活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颜色的改变、气味的变化可以判断水是否被污染了

B水是否被污染通过感官就能断定

C表面有油迹或泡沫的水肯定是被污染了的水

D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到对人体健康无害的程度才能排放到自然水域中去

第五课热空气(阅读)学会研究点燃蜡烛目的性?纸塑料袋的目的?寻找实证的过程

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的广泛利用。知道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归纳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的特点。会点燃、熄灭火柴、蜡烛。

走马灯是利用()性质制作的。

A 空气流动形成风

B 热空气会上升

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飞行器是()。

A孔明灯 B热气球 C风筝

第六课流动的空气(阅读)在于理解

知道自然界的风是由于热空气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而形成的。初步具有实验

操作、观察、记录、推理、想像的能力。会做并

分析空气对流箱实验。

图中所示的实验中,箭头表示蚊香烟飘动的方向。

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点燃蜡烛后,实验箱内外的温度有什么不同?(你可以在图上标注)(2)你怎样解释点燃蜡烛后蚊香冒出的烟的飘动方向?

(3)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测,自然界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第七课 风的观测 生活常识水平,要知道

了解有关风向、风力、风级、风向标、风速计的知识。

会用飘动物识别风向,会用风级歌判断风级。

下面ABCD 四幅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

风力用“风级”表示,通常把风力划分为( )个等级。

A 12

B 13

C 14

下面表示风级的三幅图中:

( )表示零级风,

( )表示三级风,

( )表示八级风。

风速计上的风杯转得越( ),表示风力越大。

A 快

B 慢

C 不知道

第八课 关心天气 知识性普及 技能学习 学习卡内容整理较好

知道空气的冷热程度叫气温。知道温度计的构造。知道观测天气的意义。 会正确使用温度计观测、记录气温。

气象观测内容与所需仪器用线连起来

测风向 雨量筒

测降水量 气温计

空气温度 风向仪

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错误的说法是( )。

A 首先要检查气温计是否完好

B 气温计要放到阳光直射的地方

C 读数时视线要和气温计内的液

面相平

分别读出或写出温度计所表示的

温度:

写作 读作 写作

用气温计测定气温时,气温计要放在离地面_______高、空气流通、太阳又晒不到的地方。

①1.2米②1.5米③1.7米

第九课动物怎样吃食物认真阅读

知道动物可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知道动物是怎样吃食物的。

知道动物吃食物的方式与它们的牙齿、口器等的构造是相适应的。

能根据动物的食性对动物进行分类。分析资料和表达交流。

资料题

第十课动物怎样保护自己(阅读、调查)实验报告册分类图解一定要会

认识动物保护自己与动物生存的关系。知道动物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

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交流资料。

用拟态的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动物是()。

A 刺猬

B 尺蠖

C 蜜蜂

你认识下列这些动物吗?请你按要求给它们分类。

斑马竹节虫壁虎臭鼬蜗牛

海参黄鼠狼乌龟青蛙枯叶蝶

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动物有、

利用拟态保护自己的动物有、

利用舍弃身体的一部分保护自己的动物有、

靠放臭气保护自己的动物有:、

靠硬壳保护自己的动物有:、

第十一课动物怎样繁殖后代(阅读、调查)实验报告册学

习卡内容

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生命周期。知道常见动物的繁殖方式。

学会根据问题收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鲤鱼和麻雀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是()。

兔子、猴子、熊猫这些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是()。

①胎生②卵胎生③卵生

鱼类和鸟类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

马牛羊这类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①卵生②胎生③卵胎生

资料分析题

第十二课植物怎样传播种子(阅读)学习卡内容

知道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的几种方式。知道大多数植物是靠种子繁殖后代的。

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交流资料。初步会根据果实和种子的外形分析其传播方式。

成熟后会弹射果实的植物是()。

A 蒲公英

B 蚕豆

C 苹果

下列植物在传播种子时,巧借风力的植物有();随水漂流的有();

靠动物帮忙传播种子的有();靠弹射力量传播种子的有()。

①莲②成熟的榆③苍耳④凤仙花

⑤鬼针草⑥大豆⑦蒲公英⑧椰子

第十三课种子的构造(阅读)胚轴问题

认识一些常见种子的构造。会使用镊子解剖种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看图连线

第十四课植物怎样度过“一生”实验册中学习卡内容

知道不同的植物生命过程不同。知道绿色开花植物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等生命过程。搜集、整理、分析、归纳资料的能力。

植物的寿命不同。凤仙花等植物是_______生的;白菜等植物是_______生的;柳树是_______生的。①多年②两年③一年

第十五课植物怎样“喝”水实验报告册设计水平

知道根是各种各样的。知道根有吸收水分、养料和固定植物的作用。

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根有吸水的作用。具有分析能力。

实验题

第十六课铁、铜和铝(阅读、调查)

了解铁、铜和铝的用途。初步学会观察铁、铜和铝的颜色、光泽、软硬、延展性。学会做实验记录。初步学会用调查的方法了解铁、铜和铝的用途,培养学生搜集资料能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铜、铝都有金属光泽,而铁没有金属光泽。

②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铁、铜、铝等金属都是由矿石冶炼来的。

③我们用手摸,发现铁、铜、铝的软硬不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铁、铜、铝都有金属光泽

②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知道铁、铜、铝等金属都是由矿石冶炼来的

③我们用手摸,发现铁、铜、铝的软硬不同,其中铝最硬。

第十七课煤(阅读、调查)报告册梳理填写气泡图

了解煤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开采出来的;了解煤的用途。初步学会用调查的方法了解煤的用途。

被泥沙覆盖起来的(),经过几百万年的复杂变化,就变成了煤。

①动物②植物③岩石

下列说法中唯一不正确的是。

①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是永远都开采不完的。

②煤主要有褐煤、烟煤和无烟煤三类。

③煤除了作为重要的燃料外,还是重要的现代化工原料,能制造出塑料、染料等。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 《了解空气》教学设计 湄江镇东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要占据空间。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2.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思维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发明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探究思路获得知识,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样,要占据空间。 2、难点:通过设计、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乒乓球、塑料瓶、塑料杯、石块、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备:水槽、水、烧杯、、塑料杯、餐巾纸、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纸 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老师这一瓶水要倒到这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办法怎样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斗……) 好,我们就用漏斗试一试,(教师演示)你发现什么现象?(水不能很好地倒进入瓶中)这是怎么 回事呢? 你们猜猜看水为什么倒不进去了呢?[里面有空气]你看见了吗?[没有]那你怎么知道呢?这样吧,我们就用今天这节课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吗?[好]。引出课题: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水会满出来]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空气要占据空间)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学科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纲要,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转变原来“掌握多少科学知识”的复习教学观念为“收获多少信息与方法”教学观念,并以是否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为评价复习效率的指标。 二、复习内容和重点 这个学期的教材包含四个单元,分别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和《磁铁》,因此,首先要复习教材1—4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形成比较完整的的知识网络。此外,再进行综合练习,让学生能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 复习重点: 1.掌握科学的知识,建立科学的概念。 2.回忆、熟练、掌握各知识点。 3.熟悉科学试卷的题型。 三、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 四、复习时间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课时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课时 第四单元《磁铁》1课时 第二阶段综合练习2课时 查漏补缺1课时 五、复习方法措施 (一)认真复习知识点。 (二)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三)熟悉各单元知识点: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q 最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备课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探究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本着“天天有自信.日日在提高”的理念进行教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崔家庄小学仇海员2018.1.2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本教材安排了五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提出问题》。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有以下几点重要内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汇总

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褐色。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一般有十七八粒种子。 1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13、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4、研究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 实验材料:油、试管、水,有根的一株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把植物根浸入水中,2.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并在水面处做标记。3.每天定时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5、在三个密闭的透明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1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2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3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任选一个钟罩分析钟罩生物会出现的现象和原因。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大。蚕卵的颜色变化:淡黄色--玫瑰红色—紫黑色。快要孵化出蚕宝宝的蚕卵颜色是紫黑色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49—56天 2、养蚕窍门四步骤。①移动…②桑叶新鲜…③“房间”清洁…④不喷杀虫剂 3、为什么要在蚕窝上扎小孔,洒水?(因为这样能够保证蚕窝内的含氧量,以及提高蚕对桑叶的采食量和吸收率。)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蚕的一生总共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要蜕4次皮。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三年级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水平,进一步发展能力。复习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在具体实施前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复习是对所学知识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是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 3、查漏补缺。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所以复习的再学习过程要弥补知识上掌握的缺陷。 4、进一步提高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复习中应充分体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化。 三、方法措施 1、对于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2、要注意小学科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适当拓展知识点。 3、要把握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4、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合理组织内容,适当渗透,拓展知识面。 四、复习时间安排 由于复习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再学习,所以,学生原有的学习情况直接制约着复习过程的安排。同时,也要根据本班实际复习对象和复习时间来确定复习过程和时间上的安排。结合学生实际,从1月8日进入复习阶段,共计6课时,复习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生活中的食物(一)(1--4课)1课时 生活中的食物(二)(5--7课)1课时 饮用水(一)(8--11课)1课时 饮用水(二)(12--14课)1课时 身边的玩具(15--18课)1课时 家养小动物(19--21课)1课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XXXXX: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XXXXX: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 XXXXX: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 XXXXX:(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XXXXX: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年级是三年级,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从中培养学生分析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 二、复习目标: 因为复习课所学的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来说缺乏像新授课那样的新鲜感。但由于学生原先在各节课里获得知识是零散的,因此,只是整理自然就成了复习课教学的核心之一。而不同学生已有的知识认构是由差异的,他们对知识的建构的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的。通过自主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沟通内在的联系,让学生亲历知识复习的过程。通过比较、辨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网络,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活动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习惯。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在本学期学习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复习作业本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养成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三、复习重点,难点 复习重点:生命世界,水,材料 复习难点:水,材料,提出问题 四、具体措施

(1)针对本班的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习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3)采用多种复习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4)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结合课堂作业册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6)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7)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前进小学:蔡丽萍

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教科版

【知识点】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第一单元复习 1.一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相对另一物体发生 了运动,此物体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如果相互之间的位置并不随时间而改变,则此物体即在相对静止状态之中。 2.静止与运动两者都是相对的概念,与选定的参照物有关。一栋楼房或一棵树对地球来说,它们是静止的;但对太阳来说,它们却都在运动着。当一列火车经过车站时,我们就说这列火车相对车站而运动。但是对在火车上的旅客,可以认为车站是在以与火车运行相反的方向相对火车而运动。 3.在描述物体是否运动时,观察者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然后根据所选定的参照物来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4.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 是相对的。 5.物体的运动方式按照运动的轨迹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按照运 动的类型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摆动。 6.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作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作直线运动。 7.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和它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会做曲线运动 8.典型的曲线运动有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三种。

9.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的距离,运动的距离越长,说 明运动的速度越快;相同距离下,运动的距离越短,说明运动的速度越快。 10.车轮的运动是转动,敲鼓时鼓面的运动是振动,推动椅子的运动是平动。 11.向冰面上扔出一粒石子,石子的运动类型是平动,纸风车的运动类型是 转动,在地面上拍着的皮球的运动类型是振动,荡着的秋千的运动类型是摆动。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两种方式。如汽车在行驶时,轮子在路面上的运动方式称为滚动,而当汽车紧急刹车时,轮子在路面上的最主要运动方式为滑动。 13.水轮的运动属于旋转运动,也属于曲线运动。 14.运动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 15.运用测量的方法能准确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6.以斜面装置拉动滑车至高处的施力,比直接吊起滑车至高处的施力要小,也就是说,斜面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物体抬至高处。斜面愈长或斜面高愈低即斜角愈小,则愈省力。 17.斜面的应用:(1)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可以让人们省力。(2)若将两个斜面结合在一起,则形成一种称为楔(或称为劈) 的简易工具。楔在切割或分裂东西时非常有用。刀、斧及人类门牙均为楔的例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龙坪完全小学黎丽桑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 班2 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

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平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习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习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

小学科学观摩课《拱形的力量》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观摩课《拱形的力量》的教学设计理解科学概念:拱形受到压力时,能把向下的力向下和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如果能抵住拱形的外推力,拱形就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能够边实验边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一个问题。能根据观察到的拱形产生的形变推想它受力的状况。 让学生了解拱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体验科技的力量、创造的快乐。 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 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 学生:拱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若干个 教师:拱纸10条、平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25个、课件 1、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什么有关? 2、纸梁的宽度.厚度与抗弯曲能力有什么关系? 3、为什么改变形状能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导入: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这张纸。(把它平放着,用手托住纸的两端将纸平放在两手之间,纸塌下去了)它连自身的重量都承受不起,这样柔软无力的纸你能用什么办法

让它至少能承受自身重量不塌下去吗?然后思考如何让一张纸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2、还记得我们学过的课文《赵州桥》吗? 课件展示美丽的赵州桥图片及多幅拱形建筑图片。提问:观察这些图片在形状上有什么特点?“这座赵州桥离我们这么久远,为什么还这么牢固呢?学生观察,发表各自建议。谈话:是这座赵州桥里面有拱形吗?还有很多建筑物也设计成拱形,如天安门城楼、法国铁塔、相城中心商贸城、悉尼大桥等,为什么人们要把建筑物设计成拱形呢?”拱形真的有这么大的力量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拱形的力量” 1、师:要了解拱形的力量有多大,我们不妨拿一张拱纸和一张平纸来做个比较, 2、师:这两张纸的材料和大小都一样,跨度都是12厘米,现在如果在纸的中间轻轻地放垫片,你们估计一下哪张纸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检验一下,以碰到这个面为标准。请数好。 3、相同材料和大小的纸,哪种形状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4、现在你的脑海中冒出了什么问题? 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你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吗? 5、刚才大家只关注纸能承受几颗垫片,忽略了它在承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答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达标》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P2 1.(1)种子,根,茎,叶(2)放大镜 2.(1)ABCD (2)C 3.第一种方法:将手持放大镜靠近眼睛,将所观察的种子拿在另一只手中并前后左右慢慢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第二种方法:将种子稳稳拿在手中或放在桌面上,把手持放大镜在种子上方慢慢地前后左右移动,直到看清楚为止。 第二课种植我们的植物P4 1.(1)空气,温度(2)选种(3)春天 2.(1)×(2) × 3.略 第三课我们先看到了根P6 1.(1)没有(2)水分,矿物质(3)固定 2.(1)√(2) × 3.略 第四课种子变成了幼苗P8 1.(1)提供养料(2)子叶,真叶(3)交叉生长 2.(1)×(2) √(3)× 3.答:有利于接收更多的阳光。 第五课茎越长越高P10 1.(1)根(2)叶(3)茎 2.(1)×(2) × 3.答: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第六课开花了,结果了P12 1.(1)萼片,花瓣,雄蕊,雌蕊(2)花,种子 2.(1)√(2) √(3)× 3.略 第七课我们的大丰收P14 1.(1)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阳光,空气,水,温度(3)种子 2.(1)√(2) √ 3.略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一课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P17 1.(1)卵,生命(2)蜕皮(3)桑叶 2.(1)×(2) √(3)√ 3. 342615 第二课蚕的生长变化P19 1.(1)4(2)头,胸,腹(3)气门 2.(1)×(2) √(3)√ 3. 略 第三课蚕变了新模样 1.(1)茧,茧(2)蚕丝 2.(1)C (2) B 3. 答: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第四课蛹变成了什么 1.(1)10,,15(2)成虫,雌蛾,雄蛾(3)雌蛾 2.(1)√(2) √(3)√ 3. 略 第五课蚕的生命周期 1.(1)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生命周期,49—56 (2)卵,幼虫,蛹,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花古小学成会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

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植物 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2、理解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3、知道植物的相同点。 4、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1课时知识复习,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动物 1、知道动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2、理解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3、知道动物有相同点。 4、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1课时先对课本基础知识进行复习理解,然后做练习进行巩固。 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例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这些物理性质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2、通过验证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 1-1《运动和位置》 1、和另一物体相比,(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说它是(静止)的。 2、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1-2《各种各样的运动》 1、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的是(相同的),有的是(不同的)。 3、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的运动形式(不一定相同)。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方式。 2、一个物体不一定保持一种运动路线不变,对于复杂的运动,我们应该采取(分段描述)的方式。 1-4《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1、物体在斜面上会有(静止、滑动、滚动)三种情况。 2、(物体的形状)、(斜面的高度)、(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法)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3、物体与斜面接触面(越小),越容易(滚动)。物体在发生滚动时接触面(不断改变)。 1-5《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距离):用时(短),运动(快) 用时(长),运动(慢) 2、实验做3次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或让实验结果更准确) 1-6《比较相同时间运动的快慢》 1、运动相同的(时间):距离(长),运动(快)。 距离(短),运动(慢)。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常用单位:米/秒、千米/时 1-7《我们的“过山车”》 1、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先设计后制作),并可在拼搭过程中对设计进行(微调)。 2、在测量我们的制作的“过山车”轨道长度时,我们可以直接用(软尺)来测量,也可以先用(棉线搭配尺子)来测量。 3、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的时,考虑小球要自行滚动需要设计成有(坡度)。 1-8《测试“过山车”》

小学科学教案《种子》教学设计

《种子》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早已熟悉一些植物的种子,但对于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还是不甚明了。在本课中根据科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新理念和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先从辨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种子开始激发学生对种子的探究兴趣;然后设计了被虫蛀过的种子和比较完整的种子的对比观察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常见但并没有认真思考的现象入手,得到一个科学的推测: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经过科学严谨的对比,学生会发现没有被虫蛀过的种子能发芽和种子的结构完整与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这样活动内容就自然地进入到观察种子的基本结构上来。植物学家早已对种子的胚的各部分命名,教师只需一一介绍即可,而学生在小学阶段也仅记住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由种皮和胚构成及知道种子的胚是由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构成即可。根据新课程理念之一,教师应该灵活地使用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因此,在本课上对教材作了一个改动调整。即把被虫蛀的种子和未被虫蛀的种子的萌发实验活动放在了课后进行探究,而改为一个科学的对比推测活动(什么样的种子能发芽),得到了科学的推论(一颗胚完整的种子能发芽)。这个科学推测活动在课堂上是很容易操作的,而这个科学的推论在课后也容易得到验证,从而进一步体现出了“任务驱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 2、知道种子萌发需要的一些条件(内部条件)。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能从对比活动中领悟到种子结构的完整与萌发有着密切的联系。 2、能从活动中推论出种子发芽的内部条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活动来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 2、了解种子萌发的相关知识,初步体会植物的一些奥秘。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1、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见到的一些植物,比方说花草树木,它们大部分都是由种子萌发生长而成的。现在,我们来学习关于种子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些植物的种子。你能说出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种子吗?(出示种子幻灯图片:葵花子、花生仁、黄豆、苦瓜仁、绿豆、南瓜子和龙眼仁。) 2、引导学生一一辨识各种植物的种子。 (二)探究新知 1、通过对两种豆种子的比较,推测哪些种子能发芽,说出理由。 师:现在,老师发给大家一颗种子(被虫蛀过的种子),每俩人一粒(每桌一粒),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颗种子有什么特点?(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一些发现。) (出示幻灯图片:被虫蛀过的种子) 师:大家刚才观察到的种子大概是这个样子。下面,请同学们来说说自己的一些发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植物 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2、理解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3、知道植物的相同点。 4、运用维恩图处理观察内容,整理描述的结果。 动物 1、知道动物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2、理解动物会经历出生、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3、知道动物有相同点。 4、感受动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动物的研究兴趣。 我们周围的材料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例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 能力,这些物理性质可以被观察和测量。 2、通过验证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 3、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 水和空气 1、物质分为固态、液态、气态。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液体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设计

$ ! $ 小学科学 <<土壤与植物>>教学设计~

% 9 土壤与植物 一、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法梳理: 上课之前我在网上搜索土壤与植物的相关教学资料,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本节课堂教学需要,搜索关于土壤与植物的图片以及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 <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四、学习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并能学会做到主动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喜欢大胆想象;能参与中长期的科学探究;在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得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美;关心日常生活中的新科技、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知道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 4、继续完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并知道土壤与植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 、 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六、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活动材料准备:有关植物与土壤的资料、赞美土壤的诗歌、植物在不同土壤生长情况、种植在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不同土质相同

《走进科学课》教学设计

《走进科学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 “科学课上做什么?”展示了一幅卡通图,其中的卡通人物正分别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分析图中人物的活动感知科学课上要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有趣的探究活动,进而喜欢科学课,喜欢科学探究。 “我们一起做一做。”展示了两个活动:观察叶子和小纸鱼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历一次观察、实验活动,初步感知观察、实验的方法,知道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拓展活动让学生从小故事中了解科学家的工作精神,树立榜样意识。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引导学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2.善于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观察树叶活动、小纸鱼实验中发现问题。 3.能通过观察树叶和小纸鱼实验的活动感知科学探究的乐趣,对科学保持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4.通过观察、实验感知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准备 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听到“科学”这个词,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想法。) 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请大家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科学》教科书上有什么内容。 (学生学习翻阅教科书,互相交流。) 二、探究活动 (—)探究科学课上做什么。 1.教师提问:科学课上,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如何来学习科学课呢?请大家先看一组图片。 2.教师展示图片(课件展示教科书中的卡通图),提出问题:看一看图中的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实验、制作、养殖等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科学课上会经常用到这些方法。 (二)亲历探究活动。 1.观察植物的叶。 教师提出问题:观察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常用的方法。应该如何进行观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观察植物的叶子,看看同学们能发现什么。 (1)教师指导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选取一株植物。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总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点,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3、查缺补漏,同时学会做题方法。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做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学困生:通过科学的复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中等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优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科学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欣赏自然、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三、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植物1、了解植物的基本生存需要。 2、理解植物会经历生长、发育和死亡的过程。

小学科学科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小学科学教学 《了解空气》教学 湄江南逸夫小学申茂林 一、教学目: 知与技能: 通,使学生到空气也像其他物体一,要占据空。 程与方法: 1.引学生典型的科学探究程。 2.能提出,并通思方案。 情感度价: 注重事,敢于提出不同解,于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作、明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重点:引学生通不同的探究思路得知,懂得空气也像其他物体-,要占据空。 2、点:通、手,培养学生明造的能力。 三、教具准: 1、教准:水槽、球、塑料瓶、塑料杯、石、漏斗、水瓶等。 2、学生准:水槽、水、杯、、塑料杯、餐巾、吸管、剪刀、气球、塑料瓶、橡皮泥、白 等 四、教学程: (一)、入新 在老一瓶水要倒到个空瓶中,大家帮助我想想法怎倒水才不会倒到外面来(用漏 斗??) 好,我就用漏斗一,(教演示)你什么象(水不能很好地倒入瓶中)是怎么回 事呢 你猜猜看水什么倒不去了呢[里面有空气 ]你看了 [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呢吧,我就用 今天一起来揭示其中的秘密,好[好] 。引出:了解空气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空间”、“占据” 这是倒水的瓶子,它里面空的部分就是瓶子的空间。而这个杯子里面空的部分叫做杯子的空间。 现在我把我水倒到这个杯子里,杯子的空间被水水给怎样了如果老师把这个石块放进这个杯子里,你们猜,会有什么现象呢 [ 占了 ]换句话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水会满出来 ]真的吗 我们来试一试:(演示实验)我再加满水,再试一次:(演示实验) 汇报:你看到了什么而且,将石块慢慢的放进杯子以后,杯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 这说明了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看来,在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石块要占据空间,水就必须跑出来。(教师拿出去一个杯子给 学生观察) 2、了解空气 (1)、设计方案、动手实验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得物体占据了空间,那么,上课前我们猜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 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呢 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想办法。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水槽、水、塑料杯、餐巾纸、塑料袋、剪刀、 气球、塑料瓶、乒乓球、吸管等器材,(师逐一摆出)现在,老师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 充分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实验,来证明空气到底要不要占据空间;讨论完了就动手试一试。而且在实验中要 注意对比,一个小朋友做的时候,其他的要仔细观察,然后轮流做一做。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 实验又多又好。 (2)、交流实验、形成共识 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设计的实验都各有不同,而且还都很捧呢!! 现在那个小组愿意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设计呢 1:你们是用什么器材来设计的 2:是怎么做的还有什么好的设计吗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3:在实验中你看到了什么 3:这说明了什么 小结:大家开动脑筋,积极配合,设计了各种的实验,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太出色了。那么现在大家能 不能再想想看这几个实验都说明了什么 (空气要占据空间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