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加成反应介绍

加成反应介绍

加成反应介绍
加成反应介绍

加成反应 (addition reaction)

?定义

烯烃或炔烃分子中存在 键, 键键能较小,容易断裂形成两个 键。即能在含双键或三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即为加成反应(多为放热,是烯烃和炔烃的特征反应)。不稳定的环烷烃的开环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1mol不饱和烃氢化时放出的热量)

?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 键的烯、炔加成。

?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乙烯丙烯 1-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

氢化热/kJ?mol-1 -137.2 -125.9 -126.8 -119.7 -115.5

(1)双键碳原子上烷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烯烃越稳定:

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2)反式异构体比顺式稳定:

(3)乙炔氢化热为-313.8kJ?mol-1,比乙烯的两倍(-274.4kJ?mol-1)大,故乙炔稳定性小于乙烯。

?炔烃加氢的控制

——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可使炔烃加氢停留在烯烃阶段。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条件,可控制烯烃的构型:

如使钯/碳酸钙催化剂被少量醋酸铅或喹啉钝化,即得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它催化炔烃加氢成为顺式烯烃;炔烃在液氨中用金属钠或锂还原,能得到反式烯烃:

?炔烃催化加氢的意义:

——定向制备顺式或反式烯烃,从而达到定向合成的目的;

——提高烷烃(由粗汽油变为加氢汽油)或烯烃的含量和质量。

?环烷烃的催化加氢

环烷烃催化加氢后生成烷烃,比较加氢条件知,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开环难度依次增加,环的稳定性依次增大。

(2)与卤化氢加成

(a)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卤化氢的活性次序:HI HBr HCl

(b)不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不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可能生成两种产物。(Ⅰ)为主要产物。

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Markovnikov’s rule) (马式规则)

不对称烯烃、炔烃与卤化氢等极性试剂加成时,氢原子或带部分正电荷的基团总是加到含氢较多的重键碳原子上,卤原子或带部分负电荷的基团加到含氢较少或不含氢的重键碳原子上:

——烯烃加卤化氢的活性次序不同于加氢:

R2C=CR2 >R2C > CHR > R2C=CH2 > RCH=CH2>CH2=CH2

——在低温或有催化剂存在下,炔烃与卤化氢的加成反应可以停留在烯烃阶段:

(c)亲电加成反应(electr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机理

例:烯烃与卤化氢加成——离子型反应而非自由基反应

烯、炔烃分子双键有供电性能,易受带正电荷亲电质点的攻击。具有亲电性能的试剂称亲电试剂E+ 。由亲电试剂的作用引起的加成反应称亲电加成反应。亲电加成是烯烃和炔烃的特征反应。

(d)诱电子效应 (inductive effect)

?定义

由于分子内原子或基团电负性(包括原子的杂化状态)不同,引起成键电子云沿着原子链向某一方向移动的极化现象,简称I效应。

?吸电子和供电子诱导效应

以氢原子为标准,吸电子的是-I效应,供电子的是+I效应。I效应随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少,一般传递三个化学键:

?常见原子或基团的吸电子顺序(已按徐光宪P315加过)

NR3

+> NH3+ > NO2 > CN > COOH > F > Br > Cl > I > OAr > COR > OCH3 > OH > C6H5> CH2 =CH > H > CH3 > C2H5 > CH(CH3)2 > C(CH3)3 > CO2-> O-

氢前面-I效应,氢后面+I效应。

(e) -p超共轭效应 (hyperconjugation effect)

?定义

(0)

?回复

?1楼

?2006-09-09 23:09

?举报 |个人企业举报垃圾信息举报

?

?

?

?雷酸

?

?

六年级

?

9

?

?

乙基正碳离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碳原子由sp2杂化转变为sp3杂化,另一个带正电碳原子仍是sp2杂化,它缺电子,有一个空的p轨道。该未杂化的空p轨道与相邻甲基上C-H键几乎平行,空p轨道与C-H键有一定程度的相互重叠,这就是 -p超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的后果

使碳正离子的正电荷分散到相邻的烷基上,增加了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碳正离子相邻碳原子上烷基越多,超共轭效应越强,碳正离子越稳定。碳正离子的稳定性次序:叔碳正离子(3 R+)>仲碳正离子(2 R+)>伯碳正离子(1 R+)>甲基碳正离子(CH3+)。

(f)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例:丙烯与HX亲电加成

?用诱导效应解释

甲基有+I效应,使双键 电子云向C1偏移,C1比C2有较高电子云密度带负电荷,亲电试剂H+首先进攻C1,生成主要产物2-卤丙烷。

?用共轭较应解释

亲电试剂H+进攻双键上两个碳原子,分别生成CH3CH2CH2+和(CH3)2CH+。(CH3)2CH+稳定性大于CH3CH2CH2+(2 R+>1 R+),故主要产物是2-卤丙烷。

3)与卤素的加成

?反应类型离子型反应,中间体是环状溴鎓离子,产物是反式邻二或邻四卤代烃。同时含有双键和三键时,双键首先溴加成。原因:sp杂化更靠近原子核,难于给出电子。

?应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红色消失,用于含碳碳重键的鉴定(炔反应较慢)。

?活性次序氟>氯>溴>碘。氟加成过于剧烈,碘加成较困难。

?环烷烃的加成

?注意:加成与取代的机理不同

(4)与H2SO4的加成

?反应烯烃与硫酸加成生成硫酸氢酯(也称烷基硫酸),经酸性水解得到醇。不对称烯烃与硫酸的加成,也符合马氏规则:

?应用

——工业制备醇的一种方法,称烯烃的间接水合法制醇(或硫酸法)。注意:仅乙烯可得伯醇,其余得仲、叔醇。

——除去烷烃中少量的烯烃,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硫酸氢酯溶于硫酸,烷烃不溶)。

注:由上式还可见,第二式较易进行

(5)与水的加成

?烯烃加成及应用

磷酸作催化剂,不对称烯与水加成服从马氏规则:

工业制醇的另一种方法——直接水合法。与间接水合法相比,可减少硫酸对设备的腐蚀。注意:仅乙烯可得伯醇,其余得仲、叔醇。

?炔烃加成及构造异构

硫酸汞的硫酸溶液作催化剂,生成中间产物烯醇(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它很快重排成醛或酮,例如:

(6)与次卤酸的加成

烯烃与次卤酸加成生成-卤代醇,次卤酸常用氯水或溴水代替。不对称烯烃与次卤酸的加成也服从马氏规则:

说明

?次卤酸HOCl不稳定,故常用氯和水代之

?氯乙醇是制备环氧乙烷的重要原料。

(7)硼氢化反应

?氢的电负性(2.1)大于硼(2.0),B—H键中硼带正电。

?烯烃的硼氢化反应

不对称烯烃与乙硼烷(甲硼烷BH3不单独存在)的加成,硼加到双键含氢较多的碳原子上(从空间位阻考虑也如此),得到烷基硼。烷基硼在碱性溶液中用H2O2氧化,最终产物醇——硼氢化-氧化的主要用途之一:

?注意

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得到的醇与水合法得到的醇不同。凡是-烯烃经硼氢化-氧化均得到的伯醇,而水合法得到的是仲醇。

?炔烃的硼氢化反应

炔烃经硼氢化-氧化得到烯醇,立即互变为酮或醛:

8)溴化氢的自由基加成

?概况

溴化氢与烯烃的加成反应在有无过氧化物存在时,加成的方向恰好相反,这是由于机理不同。

在无过氧化物时,按离子型的亲电加成机理;在过氧化物存在下,则按自由基加成机理。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加成得到反马氏规则产物。

利用过氧化物效应由 -烯烃与溴化氢反应是制备1-溴代烷的方法:

?反应机理

链引发:

链传递:

链终止:

?原因:(1)自由基加成中首先进攻的不是氢,而是溴自由基。加成生成的仲碳自由基比伯碳自由基更稳定。 (2)溴加到双键端位的亚甲基上比加到双键的次甲基上的空间位阻小。

?在氧或过氧化物存在下,炔烃与溴化氢的加成也是反马式规则:

9)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 (nucleophilic addition reaction)

?亲核加成反应

由负离子或带有未共用电子对的中性分子的进攻而进行的加成反应。进攻的试剂称为亲核试剂。

?炔烃的亲核加成

炔烃比烯烃不易进行亲电加成反应,但与含活泼氢的亲核试剂(如ROH、HCN、RCOOH 等)比烯烃易进行亲核加成:

?反应机理

反应是在碱的催化下,甲醇生成甲氧负离子,后者进攻三键碳原子生成乙烯型碳负离子中间体,再与甲醇分子中的质子反应生成产物。

?应用

乙基乙烯基醚和醋酸乙烯酯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来制造粘合剂、涂料、增塑剂等。上述反应的结果是在醇和酸中引入一个乙烯基,此类反应称乙烯基化反应,乙炔是重要的乙烯基化试剂。

补充

当卤烃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β碳原子时,卤烃的消除反应产物就不只一种。如2-卤丁烷在碱性条件下的消除反应就可能生成两种烯烃:1-丁烯和2-丁烯

实验证明,2-丁烯为主要产物。1875年俄国化学家扎依采夫(A?3айцеъ)观察了许多这种类型的反应后得出一个经验规则。即:当有不同的消除取向时,形成的烯烃是氢从含氢较少的碳上消除。这就是扎依采夫规则。扎依采夫规则用来预测消除反应的生成物很有用处。这个规则的理论解释有两个要点:一是过渡态的活化能E活化,二是生成烯烃的稳定性。

对于E1反应,尽管反应速率决定于正碳离子的生成这一步,但第二步却是决定反应取向的。过渡态的能量越低,反应越容易进行。在由过渡态发展为烯烃时,形成的烯烃越稳定,E活化就越小。对于E2反应,新键的形成和碳氢键的断裂是同时发生的。同样,过渡态的活化能越小,越有利于双键的形成。无论是E1或E2反应,形成的烯烃的稳定性决定了消除反应的方向。越是稳定的烯烃越容易形成。形成的双键上取代基越多,烯烃越稳定。从超共轭效应也可解释。在上述例子中,1-丁烯只有2个σ,π-超共轭使双键趋于稳定,而2-丁烯却有6个σ,π-超共轭。因此,形成的2-丁烯占有绝对优势。如2-碘丁烷在二甲亚砜溶剂条件下用乙醇钠反应,生成83%的2-丁烯,而仅有17的1-丁烯生成。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 1、Na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铵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CO3加入CH3COOH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9、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量CO2与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硫化氢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电荷以及电子得失数目是否相等 ?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3)氧化还原反应 核心知识点一: 一、信息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

3 Fe + 2Fe + 22/H S S - S 3HNO 浓 2NO 2Fe + 3Fe + 3HNO 稀 NO 22H O 2O 2222/()H O Na O H + 2H O 含氧有机物(25C H OH 、224H C O ) 2CO 2()O H + 2H O 方程式的书写不要盲目,首先要根据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反应物、产物;然后根据配平的基本方法(基于质量守恒的观察法、电子得失守恒的化合价升降法以及缺项配平)对其进行配平,最后进行检查即可得到。 2. 四步法突破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是指用文字描述的方式,叙述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需要从文字信息中提炼反应物、生成物,进而分析反应中电子得失情况,书写流程为: 核心知识点二: 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有:守恒律、强弱律、价态律、转化律、难易律,下面就各种规律及其作用做个介绍: 1. 守恒规律 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实质是反应中失电子总数与得电子总数相等。即n (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n (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应用:①直接计算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物质间的数量关系。 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 强弱规律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弱规律的应用:①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②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3. 优先规律 当存在多种还原剂(氧化剂)时,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先和还原性(氧化性)最强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 应用:①判断某一氧化还原反应能否正常进行。 ②可判断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如向NaBr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因I-的还原性强于Br-,则先发生反应:2I-+Cl2=2Cl-+I2,然后发生反应:2Br-+Cl2=2Cl-+Br2。 4. 价态规律 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如H2SO4中的S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如H2S中的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O2中的S元素)。 应用:①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能不能发生。 ②判断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的化合价变化情况。 归中反应:同种元素不同价态间发生归中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只接近而不交叉,最多达到同种价态。 如:H2S+H2SO4(浓)=S↓+SO2↑+2H2O(H2 2- S→ S,H2 6+ S O4→ 4+ S O2)、5Cl-+ClO-3 +6H+=3Cl2↑+3H2O。 歧化反应:当元素化合价处于中间价态时,才能发生歧化 如:Cl2 + H2O=HCl + HClO 核心知识点一: 1. KMnO4能与热的经硫酸酸化的Na2C2O4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 【解析】根据“四步法”,先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再写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配平,第三步补项,第四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配平,最后方程式为:2MnO4-+ 5C2O42- + 16H+2Mn2+ + 10CO2↑ + 8H2O。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离子反应专题训练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Na2S溶液2Ag++S2-→Ag2S↓ B.过量CO2通入Ca(ClO)2溶液中ClO-+CO2+H2O→HCO3-+HClO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过量CH3COOH溶液CO32-+2H+→CO2↑+H2O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SO3溶液2HSO3-+Ba2++2OH-→BaSO3↓+SO32-+2H2O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石灰乳与Na2CO3溶液混合:Ca2++CO32-== CaCO3↓ B. NH4HS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 HSO3-+2OH NH3↑+SO32-+2H2O C. 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粗溶液反应生成I2:IO3-+5I-+3H226OH- D. 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g++NH3·H2O=AgOH↓+NH4+ 3.下列各组离子在给琮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pH=1的溶液中:NH4+、K+、ClO-、Cl- B.有SO2-4存在的溶液中:Na+、Mg2+、Ca2+、l-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Br- D.在c(H+)=1.0×10-13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2+3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 NH3·H2O+CO2=NH+4+HCO-3 B.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 C.用稀HNO3溶液FeS固体:FeS+2H+=Fe2++H2S↑ D.氢氧化钙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稀硫酸混合:Ca2++OH-+H++SO2-4=CaSO4↓+H2O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 B.澄清石灰水与少量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2H2 O+CO32-C.碳酸钙溶与醋酸CaCO3 +2H+ =Ca2+ +CO2↑+H2 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2Fe2++Cl2 =2Fe3+ +2Cl-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钾溶液能导电,所以硝酸钾溶液是电解质 B.固态氯化钾不导电,所以氯化钾不是电解质 C.氯化氢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SO2 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 是电解质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与水反应Cl2 +2OH-=Cl- +ClO- +H2O B.F2 与NaOH溶液反应F2 +4OH- =2F-+O2 +2 H2O C.AgNO3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g++2 NH3·H2O=Ag(NH3)2++2 H2O D.Fe3 O4 溶于稀硝酸Fe3 O4 +8H+=Fe2+ +2Fe3+ +4H2 O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Cl2=Fe3++2Cl- B.碳酸氢钙溶液与少量烧碱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C.FeS固体溶于稀硝酸溶液FeS+2H+=Fe2+ +H2 S↑

(完整)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氧化还原反应

高中化学专题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定义注意点氧化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物质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还原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物质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被氧化元素失去电子的过程元素失去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升高被还原元素得到电子的过程元素得到电子的外部表现为化合价的降低 氧化产物通过发生氧化反应所 得的生成物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种产物, 也可以是不同产物,还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物。如 反应4FeS 2 +11O 2 =2Fe 2 O 3 +8SO 2 中,Fe 2 O 3 和SO 2 均既为氧化产 物,又为还原产物。 还原产物 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所得的生成物 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常见氧化剂:(1)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如卤素单质(X 2 )、O 2 、 S等(2)高价金属阳离子;如Fe3+、Cu2+等(3)高价或较高价 含氧化合物;如MnO 2 、浓H 2 SO 4 、HNO 3 、KMnO 4 等(4)过氧化 物;如Na 2 O 2 、H 2 O 2 等 还原剂失去电子的反应物常见还原剂:①活泼或较活泼的金属;如K、Na、Z n 、Fe 等②一些非金属单质;如H 2 、C、Si等③较低态的化合物; CO、SO 2 、H 2 S、Na 2 SO 3 、FeSO 4 氧化性得到电子的能力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与其得失电子能力有关,与 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 还原性失去电子的能力 ⑵.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例1、制备氰化钙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在反应中() A. 氢元素被氧化,碳元素被还原 B. 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 Ca(CN)2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 D. CO为氧化产物,H2为还原产物 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 CaCO3+ 2HCN = Ca(CN)2 + CO↑+ H2↑+ CO2↑(注意生成物中CO2碳元素来自CaCO3,它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即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故H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a(CN)2 是氧化产物,H2是还原产物。答案:B、C。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复习

高一化学 《离子反应》专题练习 一、离子方程式书写 1、Na 与H 2O 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 3通入稀硫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醋酸铵溶液与NaOH 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aCO 3加入CH 3COOH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氢钙溶液中滴入过量NaOH 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钡溶液与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过量CO 2与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硫化氢与过量NaOH 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得书写方法: 1、写:写出正确得化学方程式; 2、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得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3、删:将不参加反应得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除; 4、查:检查方程式两端各元素得原子个数、电荷以及电子得失数目就是否相等 二、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1、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错误.. 得就是 ( ) A 、碳酸铵与稀硝酸: CO 32— + 2H + == H 2O + CO 2↑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 + 2H + = H 2O + CO 2↑ C 、铁粉与稀硫酸: Fe + 2H + == Fe 3+ + H 2↑ D 、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 HCO 3-+H +=CO 2↑+H 2O 2、下列反应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得就是 ( ) A 、钠与冷水反应 Na +2H 2O =Na ++2OH -+H 2↑ B.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23222CaCO H Ca H O CO +++===++↑ C 、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 +6H +=2Al 3++3H 2↑ D 、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Na 2SO 3+2H +===2Na + +SO 2↑+ H 2O 3.能用离子方程式H ++OH -=H 2O 表示得反应就是 ( )

离子反应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中,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 A.Ba(OH)2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B.NaCl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 C.H2和Cu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D.Fe和CuSO4溶液反应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凡是盐在离子方程式中都要以离子形式表示 B.离子互换反应总是向着溶液中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C.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水,故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写成H++OH-===H2O的形式 D.复分解反应必须同时具备离子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3.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u2++2OH-===Cu(OH)2↓CuCO3+2NaOH===Cu(OH)2↓+Na2CO3 B.CO2-3+2H+===CO2↑+H2O BaCO3+2HCl===BaCl2+CO2↑+H2O C.Zn+2H+===H2↑+Zn2+Zn+2CH3COOH===H2↑+Zn(CH3COO)2 D.H++OH-===H2O2KOH+H2SO4===K2SO4+2H2O 4.离子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本质区别在于一般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类反应,而且是一类反应的实质。从这个角度讲,可用离子方程式2H++CO2-3===H2O+CO2↑表示的反应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 B.可溶性碳酸盐与稀硫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与酸溶液反应 D.盐酸与可溶性银盐溶液反应 5.下列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A.稀硝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 B.稀硫酸与稀KOH溶液反应 C.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

高考化学专题-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1.〖2011上海〗(双选)过氧化钠可作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 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g ,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确的是( ) 2.〖2011上海〗(双选)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 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Br 2 + SO 2 + 2H 2O===H 2SO 4 + 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 A .2Na 2O 2 + 2H 2O===4NaOH + O 2↑ B .4Fe(OH)2 + O 2 + 2H 2O===4Fe(OH)3 C .2F 2 + 2H 2O ===4HF + O 2 D .2Al + 2NaOH + 2H 2O ===2NaAlO 2 + 3H 2↑ 3.〖2012安徽〗NaHCO 3 + H 2 HCOONa + 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储氢、释氢过程均无能量变化 B .NaHCO 3、HCOONa 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 .储氢过程中,NaHCO 3被氧化 D .释氢过程中,每消耗0.1mol H 2O 放出2.24L 的H 2 4.〖2012海南〗将0.195g 锌粉加入到20.0mL 的0.100mol·L ?1MO 2+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还 原产物可能是( ) A .M B .M 2+ C .M 3+ D .MO 2+ 5.〖2012上海〗工业上将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铂一铑合金网发生氨氧化反应,若有标准状 况下V L 氨气完全反应。并转移n 个电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表示为( ) A .11.2n /5V B .5V /11.2n C .22.4V /5n D .22.4n /5V 6.〖2012上海〗(双选)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为: 储氢 释氢

有机反应和反应机理

十、反应和反应机理 有机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成键电子发生重新分布,原有的键断裂,新的键形成,从而使原分子中原子间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新的分子产生。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 一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只取决于一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取决于两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分类 协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都相互协调地在同一步骤中完成的反应称为协同反应。协同反应往往有一个环状过渡态。它是一种基元反应。 自由基型反应:由于分子经过均裂产生自由基而引发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型反应。自由基型反应分链引发、链转移和链终止三个阶段:链引发阶段是产生自由基的阶段。由于键的均裂需要能量,所以链引发阶段需要加热或光照。链转移阶段是由一个自由基转变成另一个自由基的阶段,犹如接力赛一样,自由基不断地传递下去,像一环接一环的链,所以称之为链反应。链终止阶段是消失自由基的阶段,自由基两两结合成键,所有的自由基都消失了,自由基反应也就终止了。 离子型反应:由分子经过异裂生成离子而引发的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离子型反应有亲核反应和亲电反应,由亲核试剂进攻而发生的反应称为亲核反应,亲核试剂是对原子核有显著亲和力而起反应的试剂。由亲电试剂进攻而发生的反应称为亲电反应。亲电试剂是对电子有显著亲合力而起反应的试剂。 按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关系分类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分子相互作用,生成一个加成产物的反应称为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某个原子或基团被其它原子或基团所置换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 重排反应: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发生在同一分子中时,会引起组成分子的原子的配置方式发生改变,从而形成组成相同,结构不同的新分子,这种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消除反应:在一个有机分子中消去两个原子或基团的反应称为消除反应。可以根据两个消去基团的相对位置将其分类。若两个消去基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称为1,1-消除或α-消除;两个消去基团连在两个相邻的碳原子上,则称为1,2-消除或β-消除;两个消去基团连在1,3位碳原子上,则称为1,3-消除或γ-消除。其余类推。 氧化还原反应:有机化学中的氧化和还原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和其它原子的氧化和还原,可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确定。氧化数升高为氧化,氧化数降低为还原。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的,由于有机反应的属性是根据底物的变化来确定的,因此常常将有机分子中碳原子氧化数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碳原子氧化数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有机反应中,多数氧化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增加或氢的减少,多数还原反应表现为分子中氧的减少或氢的增加。

[4 2]环加成反应论文:环加成反应 Diels-Alder反应 不对称有机小分子催化 四氢吲哚

[4 2]环加成反应论文: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4+2”环加成反应构筑四氢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一章环加成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有很广泛的用途,是一类重要的构筑碳-碳键的方法,尤其是在构筑六元环方面表现出 其独特的优势。自从Diels-Alder反应发现至今,各种类型的环加成反应相继被发现:包括分子内的环加成反应,杂Diels-Alder反应, 高压促进的Diels-Alder反应,Lewis酸催化的Diels-Alder反应,以及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Diels-Alder反应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环加成反应的研究情况。第二章鉴于有机小分子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了一种简单手性二级胺催化的环加成反应,简洁高效地实现了多取代手性四氢吲哚化合物的合成。乙烯基吡咯与不饱和醛在三甲基硅基保护的L-脯氨醇催化下以中等产率,较高对映选择性得到了系列多取代手性四氢吲哚,为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简洁的途径。 【英文摘要】The [4+2] cycloaddition reaction is a powerful strategy for the formation of carbon-carbon bonds in organic synthesis, which allows facile, stereospecific entry into six-membered ring systems. Many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Diels-Alder reaction were elaborated, including intramolecular [4+2]cycloadditions, hetero Diels-Alder

最新高考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训练答案.docx

最新高考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训练答案 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1.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 A . NaHCO 3、 Al ( OH ) 3 B .AgCl 、 NaHCO 3 C . Na 2SO 3、 BaCO 3 D . Na 2CO 3、 CuSO 4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 . NaHCO 3、Al ( OH ) 3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生成硫酸钠、硫酸铝、二氧化碳和水,最终无固体存在, A 项错误; B . AgCl 不溶于酸,固体不能全部溶解, B 项错误; C .亚硫酸钠和碳酸钡溶于水,碳酸钡不溶于水使部分固体不溶解,加入稀盐酸,碳酸钡与盐 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固体全部溶解,再将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 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二氧化碳和水,符合题意, C 项正确; D . Na 2CO 3 、 CuSO 4 中加热足量稀硫酸,振荡后无固体存在, D 项错误; 答案选 C 。 2. 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3 2+- 3- 3 32- 2 O A .向 Ca(OH) NaHCO 溶液: Ca +2OH +2HCO =CaCO ↓ +CO +2H -1 的 Ba(OH)2 溶液中通入 2 2+ - 2 3- B .向 100mL0.12mol L · 0.02molCO : Ba +3OH +2CO =HCO 3 2 +BaCO ↓ +H O C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 pH 恰好为 7:H ++SO 42-+Ba 2++OH -=BaSO 4↓ +H 2O 23 的溶液中加入 -1 稀盐酸: OH - 32- D .向含 0.1molNaOH 和 0.1molNa CO 1L0.4mol L · +CO + 2 2 +3H =CO ↑ +2H O 【答案】 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定少为一的原则,将 NaHCO 3 的系数定为 1,则向 Ca(OH)2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aHCO 3 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 Ca 2++OH -+HCO 3-=CaCO 3↓ +H 2 O , A 选项错误; B .先算出 Ba(OH) 的物质的量为 0.012mol ,而 CO 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 ,二者的物质的 2 2 量为 3:5,按照 3:5 的化学计量比来写方程式: 3Ba 2+- 2 3- 3 2 +6OH +5CO =4HCO +BaCO ↓ +H O , B 选项错误; C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 pH 恰好为 7,因此二者按 2:1 的系数来反应: + 42- 2+- 4 2 2H +SO +Ba +OH =BaSO ↓ +2H O ,C 选项错误;

专题04 氧化还原反应

1.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 ) A .二氧化碳使Na 2O 2固体变白 B .氯气使KBr 溶液变黄 C .乙烯使Br 2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氨气使AlCl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 B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 .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 .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3.向含amolNaClO 的溶液通入bmolSO 2充分反应(不考虑二氧化硫与水之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分 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当0Cu 2+>Fe 2+ 。若在氯化铁 溶液蚀刻铜印刷电路板后所得的溶液里加入过量锌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五离子反应

[考纲要求]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考点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题组一滴加顺序不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按要求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AlCl3溶液和NaOH溶液 ①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②向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直至过量 Al3++4OH-===AlO-2+2H2O, 3AlO-2+Al3++6H2O===4Al(OH)3↓。 (2)NaAlO2溶液和盐酸溶液 ①向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溶液直至过量 AlO-2+H++H2O===Al(OH)3↓, Al(OH)3+3H+===Al3++3H2O; ②向盐酸溶液中逐滴滴入NaAlO2溶液直至过量 AlO-2+4H+===Al3++2H2O, Al3++3AlO-2+6H2O===4Al(OH)3↓。 (3)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①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过量

高中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带答案)上课讲义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练习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C-23 一、选择题 1.硒是人体微量元素中的“抗癌之王”,补充适量的硒还可以延缓衰老。中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能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下面有关Na2SeO3在该反应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是还原剂B.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过程中Se的化合价从+2→+4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的物质,可用CuSO4溶液和“另一种物质”在40oC~50oC时反应来制备,CuH 不稳定,它既能与HCl反应产生气体,又能在氯气中燃烧,以下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CuH既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 B.另一种物质一定具有还原性 C.CuH跟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H+2HCl=CuCl2+2H2↑+Cu D.CuH在Cl2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H+Cl2 CuCl+HCl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B.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就越强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4.据广州日报:2008年2月23日深圳市龙岗宝龙工业区小食店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经调查该事件已正式确定为食品或水受到亚硝酸盐污染而引起的中毒事件。为了食品安全,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实验,定量检测NaNO2的含量:NO2-+MnO4-+H+NO3-+Mn2++H2O(未配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滴定过程中不需加入指示剂 B.滴定实验后溶液的pH增大 C.滴定实验时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盛装在碱式滴定管中 D.1molKMnO4参加反应时消耗2.5molNaNO2 5.在一定条件下,硫酸铵的分解反应为:4(NH4)2SO4=N2↑+6NH3↑+3SO2↑+SO3↑+7H2O,当有n mol电子转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离子反应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一离子共存 (1)注意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 (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弱碱离子与OH-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Fe3+和SCN-、C6H5O-。 (四)、能水解的阳离子与能水解的阴离子一般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碱性溶液(OH-)、能在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Fe3+,Fe2+,Cu2+,Fe(SCN)2+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③MnO4-、NO3-、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 3.审题时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溶液的酸碱性对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如:Fe2+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发生3Fe2++NO3-+4H+=3Fe3+ + NO↑+2H2O而不能大量共存;I-与NO3-能共存,但在强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MnO4-与Cl-在强酸性条件下也不能大量共存;S2-与SO32-在碱性条件下可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2) 弱酸的酸式根离子(如HCO3-、HSO3-、HS-、HPO42-、H2PO4-)既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如:HCO3-+OH-=CO32-+H2O (HCO3-遇碱时进一步电离) HCO3-+H+=CO2↑+H2O。 二、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三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a.反应物是否符合相对量关系。如:Ca(OH)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如:酸式盐与碱溶液的反应。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

高三专题复习氧化还原反应 (1)

氧化还原反应历年高考题 1.(2014·上海高考)下列反应与Na 2O 2+SO 2===Na 2SO 4相比较,Na 2O 2的作用相同的是( ) A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B .2Na 2O 2+2SO 3===2Na 2SO 4+O 2 C .Na 2O 2+H 2SO 4===Na 2SO 4+H 2O 2 D .3Na 2O 2+Cr 2O 3===2Na 2CrO 4+Na 2O 2.(2014·山东理综)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3.(2012·上海化学)火法炼铜首先要焙烧黄铜矿,其反应方程式为:2CuFeS 2+O 2===Cu 2S +2FeS +SO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SO 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CuFeS 2仅作还原剂,硫元素被氧化 C .每生成1 mol Cu 2S ,有4 mol 硫被氧化 D .每转移1.2 mol 电子,有0.2 mol 硫被氧化 4. (2014·新课标全国Ⅰ,节选)(1)H 3PO 2及NaH 2PO 2均可将溶液中的Ag + 还原为银,从而可用于化学镀银。 ①H 3PO 2中,P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②利用H 3PO 2进行化学镀银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则氧化产物为______(填化学式)。 (2)H 3PO 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 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 3气体和Ba(H 2PO 2)2,后者再与H 2SO 4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2014·天津理综,节选)KClO 3可用于实验室制O 2,若不加催化剂,400 ℃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4·福建理综,节选)工业上,通过如下转化可制得KClO 3晶体: NaCl 溶液 ――→80 ℃,通电ⅠNaClO 3溶液――→室温,KCl Ⅱ KClO 3晶体 (1)完成Ⅰ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NaCl + H 2O=== NaClO 3+ ________。 (2)Ⅱ中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该反应过程能析出KClO 3晶体而无其他晶体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加成反应介绍(DOC)

加成反应 (addition reaction) ?定义 烯烃或炔烃分子中存在 键, 键键能较小,容易断裂形成两个 键。即能在含双键或三键的两个碳原子上各加上一个原子或原子团的反应即为加成反应(多为放热,是烯烃和炔烃的特征反应)。不稳定的环烷烃的开环反应也属于加成反应。 (1)催化加氢 在Pt、Pd、Ni等催化剂存在下,烯烃和炔烃与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烷烃,并放出热量,称为氢化热(heat of hydrogenation,1mol不饱和烃氢化时放出的热量) ?催化加氢的机理(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吸附在催化剂上的氢分子生成活泼的氢原子与被催化剂削弱了 键的烯、炔加成。 ?氢化热与烯烃的稳定性 乙烯丙烯 1-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 氢化热/kJ?mol-1 -137.2 -125.9 -126.8 -119.7 -115.5 (1)双键碳原子上烷基越多,氢化热越低,烯烃越稳定: R2C=CR2 > R2C=CHR > R2C=CH2 > RCH=CH2 > CH2=CH2 (2)反式异构体比顺式稳定: (3)乙炔氢化热为-313.8kJ?mol-1,比乙烯的两倍(-274.4kJ?mol-1)大,故乙炔稳定性小于乙烯。 ?炔烃加氢的控制 ——使用活性较低的催化剂,可使炔烃加氢停留在烯烃阶段。 ——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和条件,可控制烯烃的构型: 如使钯/碳酸钙催化剂被少量醋酸铅或喹啉钝化,即得林德拉(Lindlar)催化剂,它催化炔烃加氢成为顺式烯烃;炔烃在液氨中用金属钠或锂还原,能得到反式烯烃: ?炔烃催化加氢的意义: ——定向制备顺式或反式烯烃,从而达到定向合成的目的; ——提高烷烃(由粗汽油变为加氢汽油)或烯烃的含量和质量。 ?环烷烃的催化加氢 环烷烃催化加氢后生成烷烃,比较加氢条件知,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开环难度依次增加,环的稳定性依次增大。 (2)与卤化氢加成 (a)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加成对称烯烃和炔烃与卤化氢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

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专题练习 题组一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离子反应的基石 1.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Na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NaH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NaH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Al2O3(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Al(OH)3酸式电离:;(13)NaHS溶于水HS-的电离:。 ★注思维建模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模型 考点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或有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能发生反应的请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A.加入BaCl2溶液:B.加入CH3COONa溶液: C.加入Na2CO3溶液:, D.加入Zn粒: E.加入NaOH溶液: 从A~E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①生成难溶的物质;②生成的物质;③生成的物质;④。 (3)离子反应的本质 A~E中,混合后溶液中SO2-4的物质的量减少的是(填序号,下同);H+物质的量减少的是;因此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的。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还可以表示。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但我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一般不需要用上述步骤书写,而是要抓住离子反应的实质,直接书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 ①首先分析溶液中的离子有Cu2+、SO2-4、Ba2+、OH-; ②然后分析哪些离子相互结合,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SO2-4与Ba2+反应生成BaSO4;最后根据离子的个数比配平方程式。再如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实质是HCO-3与OH-反应生成更难电离的H2O,同时生成的CO2-3再与Ca2+结合生成难电离的CaCO3沉淀,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三种离子的个数比写出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4)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点 ①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 a.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式; b.做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 c.做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化学式。 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不要忘记“”。 ③溶液中铵盐与碱反应加热放出NH3↑,不加热写NH3·H2O。 ④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不写离子符号。 ⑤HCO-3、HS-、HSO-3等弱酸的酸式酸根不能拆开写。 深度思考 1.写出下列典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