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年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2年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2年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2年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1962年中国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印度是中国的第二大邻国,与中国有着长达1700公里的陆上边界。由于历史原因,两国边界一直没有正式划定。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两国的边界争端演变成严重的国家关系危机,并最终爆发了一场震惊世界的边界战争。目前有关中印边界问题的专著和论文不少,但大多数是从历史、军事和法律等角度来进行分析的。①有少数国外学者曾运用危机理论,从危机处理的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了解读,但几乎完全是基于印度方面的资料来分析印度政府在这场危机中的反应的,缺乏对中国方面的分析。②中国学者邱美荣从中印两国国家关系互动的层面分析了中印边界危机的爆发与升级,但也未对中国政府的决策过程进行深入探讨。③本文将从危机处理的角度,对中国政府决策者在这场危机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中印边界危机的发生

危机研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关系领域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早期研究危机的著名学者赫尔曼认为,一场危机应该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要素:决策者的高度优先目标受到威胁;作出反应的时间有限;意外性。[1]1975~1976年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危机问题国际研讨会得出结论认为,危机是和平进程中的断点,它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1)国家内部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2)形成对基本价值的威胁;(3)卷入军事敌对活动的可能性极大;(4)对该威胁作出反应的时间有限。[2]

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塔尔根据上述结论认为: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者基本价值规范的形势,在这种形势下,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的决策。[3]这显然是一个决策取向型的定义,即从一国之内的决策过程来定义危机。它主要关注的是决策者个体的感知、认知因素对危机的影响,并认为危机的局势包括:危险的概念、决策者焦虑感觉的加强、预料到暴力有可能发生和必须在紧张及信息不充分的环境下作出重要而深远的决定等等。

根据罗森塔尔关于危机的定义,本文所探讨的中印边界危机则是指:中印两国因边界领土争端而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边境局势持续紧张,这种持续紧张的局势给中国政府领导人所造成的决策困境。从时间上看,危机的爆发应该始自1961年11月印度“前进政策”出笼。所谓“前进政策”,是指将印度的军队和哨所推进到有争议的边界领土上,通过武力来实现其在边界争端中的领土主张。在印度政府推行“前进政策”以前,中国政府领导人一直是将中印边界问题当作一个两国关系中的局部性问题来看待的。毛泽东在1960年3月会见尼泊尔首相柯伊斯腊时,就曾十分乐观地说:“我们同印度有过一些别扭,不要紧,马上就会过去的。我们的利害相同,都是发展中国家。”[4]自从印度政府正式在争议地区推行“前进政策”以来,中印两国围绕边界问题的争端开始朝出乎中国政府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已经出现了升级和失控的趋势。在中国政府领导人看来,中印边界争端已经不再是一个两国关系中的局部性问题了,而是一个影响到中国安全利益和战略全局、足以引起中国政府的外交决策危机的根本性的问题了。

首先,印度政府在边界问题上的片面主张和推行“前进政策”的做法,不但挑战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而且严重威胁了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边界争端涉及国家的领土主权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而中印边界争端中又牵涉到一个“麦克马洪线”的问题,如何对待这条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人民的非法的边界线,更是关乎新中国外交政策根本原则的重大问题。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饱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欺侮,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49年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都是从旧中国的屈辱中走过来

的,他们对于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深恶痛绝,对于维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十分敏感,因此他们对于新中国的外交设计就是要“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彻底摆脱旧中国的屈辱外交。

关于“麦克马洪线”,中国领导人认为,这条线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毫无疑问是非法的和无效的,连国民党政府都不予承认,新中国政府当然不能承认。但考虑到当时的国际环境,中国领导人在这一问题上采取了比较灵活的态度。1959年1月,周恩来在给尼赫鲁的信中详细地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如你所知,麦克马洪线是英国对中国西藏地方执行侵略政策的产物,曾经引起中国人民的很大愤慨,从法律上讲,它也不能认为是合法。我曾告诉过你,它从未为中国中央政府所承认……当然,也不能不看到另一些令人鼓舞的重大变化:这条线所关系到的印度、缅甸已经相继独立,成为同中国友好相处的国家。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中国政府一方面感到有必要对‘麦克马洪线’采取比较现实的态度,另一方面也不能不审慎从事,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是我几次同你说过了的。但是我们相信,基于中印友好关系,对这段边界总可以找到友好解决的办法。”[5]周恩来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把“麦克马洪线”的非法性和如何处理这条线本身区别开来。

但是,印度政府认为中国政府拐弯抹角地拒绝了“麦克马洪线”,要全部收回和占领该线至传统习惯线之间的九万平方公里领土。尼赫鲁反复强调西姆拉会议是合法的,声称:“从不丹向东的边界已清楚地由1914年西姆拉条约所确定的麦克马洪线划定。”[6]不仅如此,印度政府还在中印边界西段对中国新疆的阿克赛钦地区断然提出了领土要求。由于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藏公路通过这里,印度边防部队在这一地区推行的“前进政策”直接威胁到中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稳定,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领导人的严重警惕。

在印度军队开始实行“前进政策”的同时,尼赫鲁向中国政府发出了明确的战争威胁。1961年11月28日,尼赫鲁在印度人民院发表声明说:“在这些地区(中印边境)打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这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必须为此进行准备。”12月5日,尼赫鲁又在人民院说:“在我们的领土上发生了某种侵略……我们如何对付它呢?首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显然,我们的目标是清除这一侵略。我们如何清除这一侵略呢?———通过外交途径,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并且最后如果你喜欢,通过战争……有谁能排除战争?没有人能排除战争,我们就不排除战争。”[7]中国政府一直在为避免两国军队的流血冲突而努力,尼赫鲁此时的这种言论使毛泽东等人认识到,印度已决心通过军事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领土要求,中国被迫卷入与印度的边界冲突的危险大大增加了。

印度推行“前进政策”,对中国形成步步紧逼的进攻态势,也迫使中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对印方的行动作出反应,这就给中国政府决策者造成了明显的时间压力。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国内形势和国际环境都是十分困难的。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国力还比较薄弱,军队调动和后勤支援都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台湾蒋介石集团此时正在美国的支持下叫嚣要“反攻大陆”,对东南沿海的安全造成巨大压力。而由于中苏两党的意识形态分歧,两国关系也逐渐恶化。因此,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必须面对一个充满风险的决策环境,并在此环境下、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印度的行为作出反应,作出关键性的决策。毫无疑问,对中国领导人而言,中印边界争端这时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严重的危机。

二、中国政府应对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

一般说来,当一场危机出现之后,相关国家处理危机的过程大致经过以下四个步骤:(1)作出初步反

应,观察危机的进一步发展,收集相关信息,分析可能出现的各种前景;(2)制定对策,估量这场危机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影响,分析支配危机发展的各种因素,对各种可能的应对方案进行利弊比较,首先采取外交行动,同时为可能采取的军事行动作出准备,协调同盟国的关系;(3)确定必须采取军事行动的底线,向对手发出警告和威慑信号;(4)在对手突破己方底线之后,作出最后决断,采取军事行动,并明确这一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实际处理危机的过程中,这四个步骤不可能截然分开,往往是相互交错的。其中,发出警告和威慑信号是十分关键的一环,如果警告失效,将被迫采取军事行动,危机就可能升级为战争;但军事行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通常是有限的,战争仍然是局部战争。④

中国政府领导人处理中印边界危机的过程,大致是符合上述规律的。

1961年11月20日,印度政府决定实施“前进政策”,企图以事实上的占领来支持其片面的领土主张。在政府的命令下达以后,印度陆军迅速行动起来,从这年11月到次年3月,印军利用此前中国边防部队单方面停止巡逻之机,在边界西段300公里宽的地段上全线向前推进,占领了中国边防部队撤出的哨所。中国政府对此迅速作出了反应。1962年2月26日,中国外交部向印度政府提出抗议,认为印度向前推进训练和建立哨所是“蓄意要用武力来实现印度政府向中国政府提出的领土要求”。[8]在中印边界争端的过程中,中国始终坚持通过和平谈判来解决边界问题,并多次强调在边界问题解决以前,双方应维持边界现状。面对印度企图单方面改变边界现状的做法,中国政府一方面积极收集有关情报和信息,以摸清印度此举的真实意图,另一方面则加紧外交努力,试图促使印度回到谈判桌上来。但是,中国政府提出的双方立即进行谈判的建议遭到印方的一再拒绝,印度政府声称“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维护印度领土的完整,是印度政府的合法权利,也无疑是它的责任”。[9]在此期间,印度一直在加紧推行其“前进政策”。

面对印军在边界全线的大举推进,印度政府又毫无举行谈判的诚意,中国政府在继续进行外交努力的同时,被迫开始进行军事方面的准备,以应付不测情况的发生。196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部队在西段边界线恢复巡逻,并重新建立了一些哨所。毛泽东指示我边防部队要坚持与印军“武装共处,犬牙交错;决不退让,避免流血”的十六字方针。[10]这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开始改变单纯依靠外交努力的做法。5月22日,周恩来在总参关于加强中印边界斗争方案上批示:“对中印边界可能的武装挑衅,要作充分准备,并且要在六月底前准备好。如果到时印方竟敢开火,我方不打则已,一打就要全胜,并且要收复印军侵入的土地。”“现在最重要的准备是粮食、弹药、车辆、油料和通信装备,已要总参、总后和三机部加以全盘考虑。”[11]这表明中国政府决策者已在为最坏的情况作准备。同时,中国并没有放弃外交上的努力。7月23日,周恩来起草中央致陈毅并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电,指示陈毅利用这次日内瓦会议的机会,约见参加会议的印度国防部长梅农,说明中国政府历来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并商定恢复谈判的有关事宜,要陈毅暗示梅农,“中印边界问题,只能由中印双方直接会谈来解决问题。”[11](p.566)但梅农回国后,印度政府并未对中国政府表示的善意作出回应。

面对日益恶化的边境局势,中国政府从1962年7月开始发出措辞严厉的警告。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在7月13日发表谈话说:“如果印度政府把中国政府的忍让克制态度视为软弱可欺,以为用武力的威胁可以达到其侵略的目的,那将是绝大的错误。印度军队现在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强迫中国接受挑战,如果印度方面硬要挑起冲突,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我们必须向印度政府提出警告:请认真考虑局势的危险性,不要玩火。玩火者是必将自食其果的。”[8](p.71)但是印度政府对这一警告置若罔闻。9月16日,中

国政府照会印度外交部,再次警告印度:“如果印度一意孤行,必须对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印度对这一警告仍然视为中国的虚声恫吓不予理睬。尼赫鲁甚至对其亲信说:中国对印度的政策是“只叫不咬”,印军可以放心大胆地向前推进。[12]9月21日,印军竟然首先向中国边防部队开火,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制造了“扯冬事件”。中国政府立即向印度提出了严重抗议,《人民日报》于次日发表了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指出:“局势是险恶的,后果是严重的,我们要正告印度当局,勿谓言之不预也。”[13]

进入10月份,形势的发展使中国领导人感觉到,一场自卫反击战恐怕已经在所难免。10月5日,周恩来在总参获悉的关于印度政府已决心向中国发起攻势的情报上批示:“印军如在东段动手,我们除给予迎头痛击外,西段也可以同时歼灭其若干据点。”并命令总参谋长罗瑞卿加速进行部署。[11](p.568)这表明中国决策者们此时已经决心在边界全线发起一场自卫反击作战,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10月8日,周恩来接见苏联驻华大使契尔年科,透露了中国准备自卫反击的消息,这显然是在协调同盟国苏联的关系,以取得苏联对中国行动的支持。此外,中国此举的另一目的在于,希望苏联政府发挥它对印度的影响,劝说尼赫鲁悬崖勒马。[14]10月1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对中印边界危机进行最后决策。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作出了在中印边界发起自卫反击作战的决定。毛泽东在会上指出:“多年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想谋求中印边界的和平解决,印度都不干。蓄意挑起武装冲突,且愈演愈烈,真是欺人太甚。既然尼赫鲁非打不可,那我们只有奉陪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也许我们反击一下,边境才能安定下来,和平解决边界问题,才有希望实现。但我们的反击仅仅是警告惩罚性质,仅仅是告诉尼赫鲁和印度政府,用军事手段解决边境问题是不行的。”[15]这就说明了这场战争的目的,同时也明确了这是一场有限的、局部的战争,将危机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避免危机的进一步升级。至此,中国政府处理中印边界危机的决策过程以最终作出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决定而告一段落。

三、中印边界危机处理的特点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整个冷战时期,是国际危机频频发生的时代,而新中国恰恰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因而,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必须应对和处理一系列攸关自身安危与利益的危机,如朝鲜战争危机、台湾海峡危机等等。中印边界冲突是对中印关系、中苏关系乃至整个南亚国际关系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场国际危机。中共领导人处理这场边界危机的过程,体现了其进行危机决策的一些独特的原则和思维方式。

1.意识形态主导的危机处理思想。在处理中印边界危机的全过程中,毛泽东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是从意识形态的原则出发,依据阶级分析的方法来确定中国政府的具体方针和政策的,这是这次中印边界危机处理中的一个鲜明特点。

在20世纪50年代中印关系友好的时候,中国发展与印度关系的指导思想是毛泽东的“中间地带”理论。毛泽东把印度划入第三类国家,即“被压迫的民族和国家,这些不是共产党领导的,而是由爱国的团体和政党领导的(国家)”。[4](p.176)即便在中印关系因西藏问题而发生转折的时候,毛泽东仍然强调:“尼赫鲁是个什么呢?他是印度资产阶级的中间派,同右派有区别。”[16]因此,对尼赫鲁仍然要以团结为主。中印边界争端公开化之后,尼赫鲁政府的反华外交政策和印度国内的反华逆流,引起了毛泽东对于“中间地带”理论的重新思考,并直接影响了对印度的政策。印度顽固拒绝中国政府关于通过和平谈判

来解决边界问题的建议,并采取“前进政策”制造中印边界危机,使中国领导人相信,印度正在变成反动的民族主义,而尼赫鲁已成为印度大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他们认为,“以尼赫鲁为首的印度统治集团挑起中印边界事件,正如他们干涉中国西藏一样,都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同帝国主义利益密切结合的印度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阶级本性所决定的。印度大资产阶级大地主的这种扩张主义的反动思想,正是尼赫鲁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7]“假如我们对尼赫鲁采取让步的办法,不仅他会更反动……并且也会让他更得势,我们不能采取这种方针。”[18]正是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中国政府采取了坚决与印度扩张主义者作斗争的方针,最终作出了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决策。

2.统揽全局的危机处理战略。中国政府在处理中印边界危机的时候,并没有仅仅将其作为由边界问题引发的中印两国关系危机来对待,而是将它与中国外交和国际斗争的战略全局结合起来,并据此确定自己的方针政策的。

在中印边界危机爆发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对于印度步步紧逼的“前进政策”一直是克制和忍让的,尽量避免双方的武装冲突。正如周恩来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以后致亚非国家领导人的信件中所说的,“为了阻止(战争)这种不幸局面的发生,三年来,中国政府做了一切可能的努力。”[8](p.150)中国的这种做法,并非害怕印度。据时任总参作战部副部长的雷英夫回忆,1962年前后毛泽东在几次内部讲话中都曾谈到了力争与印度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考虑:一是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的;二是中国还很落后,需要一个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三是中国的主要战争威胁来自于美国,因此应该与印度搞好关系,保证西南边境的安定。[15](p.204)这几点毫无疑问都表明了中国领导人是从国家的战略全局出发来处理看待中印边界危机的。

毛泽东后来改变“克制政策”,决定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一方面是由于印度得寸进尺,突破了中国忍耐的底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这场危机的发展已经牵动了中国外交国际战略的全局。此时,中苏两党在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上发生根本分歧,苏联批评中国对民族主义国家印度采取了错误的斗争政策,并在中印边界争端中公开偏袒印度。中共认为,这是苏联领导人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表现。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向印度提供了大量援助,帮助印度对抗中国。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印度此时已成为代表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反华的急先锋,只有对其侵略行径进行坚决还击,才能既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又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则。根据这一战略考虑,中国政府选择了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

3.高度集中的危机决策体制。国际危机的发生往往出乎决策者的意料,在充满风险和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国的决策层是否果断有力,决策机制是否集中高效,对危机处理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危机情况要求决策者一方面能够准确判断形势,迅速作出决定;另一方面又能够集中调动本国资源,将决策付诸实施。

中印边界危机发生后,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始终保持了对危机发展状况的密切关注。为了及时研究和处理中印边境的情况,中央军委专门成立了由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副部长雷英夫、边防处处长成学俞等人组成的工作班子,统一负责对印情报工作。他们经常列席中央高层的决策会议,或直接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情况。这样,中国政府领导人就能随时获得危机发展的第一线情况,并据此及时作出应对的关键性决策,从而大大减少了决策层级,提高了决策的效率。中央的决定作出以后,通常是在中央政治局和毛泽东的授意之下,由周恩来召集国防、外交等方面的负责人联席会议讨论实施的。联席

会议一遇到重要情况需采取措施时,或用电话向毛泽东汇报,或将起草好的材料送毛泽东及中央政治局常委,审阅批准后,即由周恩来当场签发交有关部门处理。这是一个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中印边界危机的处理方案就是这样出台和付诸实施的。⑤对印斗争的每一个重大部署,包括照会、信件、发新闻、办交涉等都是经过毛泽东批准,周恩来亲自布置的。[19]这样,中国政府就能迅速地对危机形势作出反应,并能在短时间内调动和协调各种资源将决策付诸实施,从而保证了危机处理的成功。

4.强制性积极干预的危机处理方式。所谓强制性积极干预,指的是在危机爆发以后有朝失控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时,为了防止形势的进一步恶化,阻止危机的升级,被迫主动出击,采取激烈的手段乃至战争的方式来根本扭转危机方向。在中印边界危机的关键时刻,中国决策者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权衡利弊而作出的发起对印自卫反击战的决定,具有典型的强制性积极干预的性质。

应该说,在当时情况下,中印边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两国政府对于边界问题的态度是根本对立的,中国政府主张维持边界现状,通过谈判来缓解局势,并最终解决问题;而印度政府则要采取“前进政策”来改变边界现状,在边界达到它认为满意的状况之前拒绝任何谈判。另一方面,面对印度政府的“前进政策”,中国政府不可能无限制地让步。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毫无疑问是存在着一条政策底线的,而印军在前线的不断推进迟早会突破这条底线。这样,在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作出了一切可能的努力之后,中国政府势必会卷入与印度的武装冲突。到1962年10月,边界冲突已经呈现一触即发之势。10月2日,尼赫鲁公开声称,印度将以军事力量对付中国。这时,印军在边境东西两段已集结了2万多人的兵力。10月14日,印度国防部长梅农发誓要同中国打到最后一个人、最后一支枪,并飞赴边境的提斯浦尔进行作战动员。[12](p.281)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要么在边界线上继续和印度对峙,等待印军的大规模进攻;要么积极主动地出击,以有限的自卫反击战来阻遏印度的冒险行动,防止更大规模的危机的爆发。对中国政府而言,处理这场危机的最高目标就在于保持西南边境较长时期的和平与安宁,因为“中国的主要注意力和斗争方针是在东方,在西太平洋地区,在凶狠的美帝国主义,而不在印度,不在东南亚及南亚的一切国家”。[4](p.376)而如果中国坐等印度军队的进攻,显然无法预知自己卷入战争的时间、规模和程度,当然也就不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缜密思考,最终作出了进行自卫反击战的决定,并规定战争的目的在于惩罚印度侵略者,在于将印度政府打到谈判桌上来,而不是通过武力来实现自己的领土主张。这是中国政府处理这场边界危机时非常果断的一着。它使中国掌握了危机处理的主动权,这场战争完全在中国政府的控制下进行,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战争的扩大和危机的升级,从根本上扭转了危机发展的方向。

[参引文献]

[1]C.F.Hermann,International Crisis: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Research,NewYork:Free Press,1972,p.13.

[2]薛润、张强等著《危机管理:转型期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3]Uriel Rosenthal,Coping with Crisis:the Management of Disasters,Riots,and Terrorism,Illinois:CharlesC.Thomas Publisher,1989,p.1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

出版社1994年版,第389页。

[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编《中国和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来往文件汇编》(一),内部读物,第177页。

[6]Nancy Jetly,India-China Relations,1947~1977:A Study of Parliament?s Role in 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New Delhi:Rdiant Publisher,1979,p.19

[7]〔英〕约翰?艾迪斯:《印中边界问题》,1963年打印稿,第109页;转引自王宏纬《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8]《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9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4年版,第1页。

[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编《中国和印度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中印边界问题和其他问题来往文件汇编》(三),第4页。

[10]《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11]刘武生、杜宏奇主编《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64页。

[12]《王尚荣谈新中国的几次战事》,参见朱元石主编《共和国要事口述史》,湖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0页。

[13]参见《人民日报》1962年9月22日。

[14]吴冷西:《十年论战———中苏关系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97页。

[15]雷英夫口述、陈先义执笔《在最高统帅部当参谋———雷英夫将军回忆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页。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17]参见《从中印边界问题再论尼赫鲁的哲学》,《人民日报》1962年10月27日。

[18]《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79页。

[19]张彤:《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的回忆》,参见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第72页。

①有关中印边界问题的历史方面的著述如:Alastairlamb,TheChina-IndiaBorder:TheoriginsoftheDisputedBounderie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2;NevilMaxwell,India’ChinaWar,London:JalathanCapeLimited,1970;KarunakarGuputa,TheHidenHistoryofSino-IndianFrontier,Calcutta:MinervaAssociates.Pvt.Ltd,1971;吕昭义:《英属印度与中国西南边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军事方面的著述如:BrigadierJ.S.Dalvi,HimalayanBlunder:TheCurtain -RaisertotheSino-IndianWarof1962,BombayThacker&Co,1969;师博:《1962:中印大战纪实》,中国大地出版社1993年版。法律方面的著述如:A.A.Stahnke,ThePlaceofInternationalLawinChineseStrategyandTactics:TheCaseStudyoftheSino-IndianBoundaryDispute,TheJournalofAsianStudies,1970.

②参见S.A.Hoffman,IndiaandChinaCrisis,Berkl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0;Y.Z.Verterzerger,MisperceptionsinForeignPolicyMaking:theSino-IndianConflict,1959~1962,Boulder:WestviewPress,1984.

③邱美荣:《危机政治:理论和实例研究———对中印边界危机(1959~1962)的解释》,博士论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3年。

④此处有关危机处理过程的论述可参见章百家《从危机处理的角度看抗美援朝出兵决策》,《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6期。

⑤此处有关中共中央在中印边界危机中决策情况的论述,参见雷英夫《在最高统帅部当参谋———雷英夫将军回忆录》一书中的有关章节。

(完整word版)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章概述 一、危机定义有三个要点: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者组织,例如家庭、企业、单位、行业,甚至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 2、危机严重威胁到正常的身存与发展,而不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向联系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危机产生的诱因 1、外生型危机:指由于外部环境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危机。 2、内生型危机:由于组织内部管理不善引发的危机。 3、内外双生型危机:不少情况下,危机是由于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管理不善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危机的层次: 全球危机、国际危机、国家危机、地区危机、组织危机、个人危机。 三)、危机发生的领域: 政治性危机、社会性危机、宏观经济性危机、生产性危机、自然性危机 政治性危机有:战争、革命、政变、政治骚乱、武装冲突等。 社会性危机有:社会动荡、恐怖活动、示威游行、罢工、社会骚乱等。 宏观经济性危机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失业率高、经济危机、股市大幅震荡等。 生产技术性危机有:生产安全事故、产品安全事故等 自然性危机有:地震、水灾、传染病、台风等。 四)、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 1、有形损失危机:直接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该损失明显能够评估,损失难以挽回、只能采取补救措施 2、无形损失危机:严重影响组织形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组织形象会越来越差 三、公共危机的特性 1、突发性:危机发生前很少有人会意识到会发生危机,例如9.11恐怖袭击。 2、威胁性 3、不确定性 4、紧迫性:在危机过程中,决策者、危机管理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做出决策,会给他们心里造成很大压力。 5、破坏性 6、无序性 7、潜伏的隐蔽性: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的化解风险,就易于将危机消除在萌芽之中。 8、传播的公开性: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和其对危机舆论的关注程度,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速度的高速化、范围的全球化,使危机迅速公开化,并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 9、扩散性 四、公共危机产生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一致与冲突,都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动力,稳定与变迁是社会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社会系统往往为人们提供排泄敌对情绪和进攻情绪的制度,即安全阀制度。安全阀

南海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这篇文章不是我写的,不过希望对你有用! 南海问题及中国的对策 摘要: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中国主要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并希望与周边国家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和平解决争端,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局势。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历史与现状、政策、对策 2009年是世界海疆开始重新划定和出现重大纷争的起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提交本国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划界案给联合国划界委员会审议。否则其有关要求就不会得到承认。南海争端再次被引燃,成为有关各方争论的焦点。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南海的历史与现状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位于北纬南海,位于北纬23°27′与南纬3°00′和东经99°10′与122°10′之间,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海域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濒临中国大陆和台湾、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泰国和柬埔寨。南海诸岛分布在我国海南岛以南和以东的南中国海上,按其分布形势,分为四大群岛,即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目前西沙群岛归中国大陆管辖,东沙群岛归中国台湾管辖,中沙群岛基本处于海平面以下,最大岛屿黄岩岛由菲律宾控制。南沙群岛是我国南海四大群岛中分布最广,位置最南的群岛,位于北纬4°10′到11°30′和东经109°30′到117°50′之间,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总面积24.47万平方海里,现属海南省辖区。南沙西邻越南,东濒菲律宾,南临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向北是西沙、中沙群岛与海南岛相望,是中国传统海疆的最南端。 (一)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从历史上看,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最早可上溯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发现并命名南海诸岛。东汉班固撰写的,《汉书·地理志》中已有汉武帝派遣使臣从南海航行的记载。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康泰所著的《扶南传》更是对南海的地理情况作了详细记载。唐宋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对外交往的增多,我国在南海的航行、商贸活动更加频繁。当时我国对南海诸岛的位置、名称、以及航行路线都有了详细的记载,西沙、南沙群岛在一些书籍中被相继命名为“万里石塘”、“万里长沙”等等。在元明清三朝代,我国大量图、籍、方志对南海诸岛的地名、具体方位则更详细,各种资料数不胜数。中国从未放弃过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到上世纪二战时期,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也明确宣布,剥夺日本自发动对外侵略以来在在太

校园存在的潜在危机及应对策略

校园存在的潜在危机及应对策略 姓名:张璐 专业: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校园危机从学校管理角度上来讲,主要是指在未预警的情况下,突然爆发在学校内外的给学校全体或个人带来危害的事件,它可能严重威胁到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并可能带来其他不良后果。这种情况迫使学校领导者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决策,并迅速采取行动,以使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随着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规模急剧增加,国内外学校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已成为学校发展过程的一个重大难题,突发事件的爆发在不同程度上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有的甚至威胁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生在校活动时间长,在遇有自然灾害、外部人员伤害、校内暴力冲突发生时,受到伤害的概率远较成年人大,并且往往会将伤害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力求确保学校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一、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中危机的分类 校园常发生的危机有来自外力的干扰,也有出自于学校或学生本身的问题,归纳如图所示: 二、目前学校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形式主义的危机教育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危机意识 学校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在学校管理中把安全与教学完全隔离开,只顾抓学校的教学工作,而置学校的安全工作于不顾。这样就造成学校职工、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整个学校的危机意识淡薄,致使面对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应对预案而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恐慌局面。

(二)自身危机意识淡薄,诱发危机 由于教师自身危机意识薄弱,致使本可以避免的危机事件发生。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后,对事件的反应也相当迟钝,并采取一切措施掩盖事实真相,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往往造成正常传播管道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小道消息的传播就会增多,导致危机事件的扩大化,给学生、学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危机意识滞后,事后被动补救 长期以来,我国的危机管理主要针对于战争和政治领域,教育领域一直习惯于常态管理和常规决策,未能实现学校校园的风险管理。多数校园危机应对还是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机制还远远没有普及。是不出事故不重视,出了事故以后才采取措施的行为,也许能够起到一定的“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却让学校的危机管理处于被动。如果学校领导和教职人员能够事前全面考虑,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就会大大减少悲剧的发生。 三、学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内部危机管理策略 1.强化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意识 目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伴随着学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学校校领导危机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其对危机征兆的敏感程度和对危机冲击的回应能力。如果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比较淡漠,不仅会导致一些本来可以预防的潜在危机转化为现实危机,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难以形成合理决策,甚至贻误时机。反之,危机意识比较强的学校领导,不仅能及时发现一些危机征兆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而且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也能迅速决策,使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强化中小学校乃至高等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意识,就显得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2.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危机意识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努力,而且还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一要通过专题讲座、讨论会、模拟训练、墙报宣传等形式,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危机意识。二要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的所有数据,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与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三要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并组织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模拟演习,使大家在感性体验的过程中逐渐增强危机意识。四要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和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求生知识和技能。总之,强化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危机意识,有助于学校预防和应对各种危机。

公共危机管理考试题及答案3

《公共危机管理》试题库 判断题: (对)1、危机治理与危机管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有着内涵上的重大区分。(错)2、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是唯一的主体,其他社会组织和成员只能被置于被动的配合与执行地位。 (错)1、在我国,根据危机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可分为四级:Ⅰ级(一般)、Ⅱ级(较大)、Ⅲ级(重大)和Ⅳ级(特别重大)。(对)2、《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个大类。 (对)1、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属于非常态法治,它是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公共紧急情况下如何处理国家权力之间、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和。 (错)2、对于因采取危机措施的需要而给公民的财产和权利造成损失的,事后不需要任何补偿。 (错)1、危机决策有其选择与成本的紧密相关性,解决问题的时间越长,可供选择的机会越多,其相应的付出成本与代价也就越低。 (对)2、参谋咨询系统是构成危机决策机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构成参谋咨询系统的可以是特定职位的人,也可以是组织机构。 (对)1、公众和媒体是危机沟通的两大重点对象。 (错)2、在危机爆发后,如果出现了新闻报道与事实不符,那就只有让它先报了,不用理会它,身正不怕影子斜,过一段时间就会真相大白的。 (对)1、通过各类社会组织与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来构成多元化的危机处理网络,是当今危机治理的世界性趋势。 (对)2、在大规模公共危机中,民众个体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但民众可以通过参加政党、社团、社区组织或群众组织等方式组织起来,这样就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1、我国是全世界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整治有力,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呈逐渐下降趋势。 (对)2、浙江省的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规律,如季节性、区域性、局部性和多灾并发

南海问题中国的对策

南海地区呈现区域性军备竞赛态势,尤其是海军竞赛,南海周边一些国家积极采购先进武器装备,加快推动军事现代化,有关国家神识频繁举行或者参与军事演习,暗中以我国为“假想敌”。面对南海周边国家的一再挑衅,我国又当如何采取对策呢?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始终奉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在现代世界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有了实力,说话才有分量。只有依托强大的综合国力,我们才能切实维护我们的利益。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为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以及东南亚各国对我国经济的依赖性,进而对世界经济起到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努力达成与东南亚各国的共识,积极开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合作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此次南海问题的升温主要是因为东南亚国家受利益的诱惑,在

域外势力的煽动下悍然挑衅我国。我们应该本着互利共赢,合作开发的原则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努力争取东南亚各国在南海问题上达成共识,共同维护亚太政治经济的和平与稳定,努力实现共同发展。 (三)加强我国军事实力,提高我海空军力量,加强海防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的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加快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正如邓小平说过的一句话:“胆子要大一点”,我想我们可以大胆发展航空母舰等一系列先进海军装备以提高我海军远程作战能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同时,针对此前越南等国家开展的军事演习,我们应当坚决给予反击,利用媒体等舆论工具取得舆论支持,揭露美国等西方野心家的不良居心,同时也应该适度开展军事演习,以斗争求和平,以回应求团结,彰显我军力量,以起到敲山震虎之效。我国一贯主张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我国在南海问题上更是一贯奉行“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以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急。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秦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发现南海诸岛,并在接下来的近两千年

学校危机管理办法与突发事件处置

学校危机管理办法与突发事件处置 邻水县坛同镇黑滩中心学校学校危机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预防学校危机事件的发生,或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的管理。其重点在于在危机发生前、发生期间及发生后等不同时段,管理者所做的相应的策划、组织、指导及控制的行动。管理的目标则在于降低学校在结构、人员、设施及资源方面的损失,使学校组织在经历意外损失后,仍能存在并发挥正常功能。其范围包括校园内公共财产、师生个人财产和人身安全,灾害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治安防范及处理,安全防范技术等。 学校危机既有一般危机所具有的共性,又有自身的特点。学校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学生年龄小,自身防护能力差,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学生在校活动时间长,在遇有自然灾害、外部人员伤害、校内暴力冲突发生时,受到伤害的概率远较成年人为大,并且往往会将伤害扩大,引起连锁反应。因此,必须加强危机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力求确保学校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和发展。 一、目前学校危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形式主义的危机教育导致教师和学生缺乏危机意识 学校由于安全意识薄弱,在学校管理中把安全与教学完全隔离开,只顾抓学校的教学工作,而臵学校的安全工作于不顾。这样就造成学校职工、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没有实际效果,整个学校的危机意识淡薄,致使面对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应对预案而常常出现手

足无措的恐慌局面。 (二)自身危机意识淡薄,诱发危机 由于教师自身危机意识薄弱,致使本可以避免的危机事件发生。学校危机事件发生后,对事件的反应也相当迟钝,并采取一切措施掩盖事实真相,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往往造成正常传播管道不能提供足够的信息,小道消息的传播就会增多,导致危机事件的扩大化,给学生、学校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三)危机意识滞后,事后被动补救 长期以来,我国的危机管理主要针对于战争和政治领域,教育领域一直习惯于常态管理和常规决策,未能实现学校校园的风险管理。多数校园危机应对还是停留在补救阶段,预防性的危机干预机制还远远没有普及。是不出事故不重视,出了事故以后才采取措施的行为,也许能够起到一定的“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却让学校的危机管理处于被动。如果学校领导和教职人员能够事前全面考虑,制定相关的规定、措施,就会大大减少悲剧的发生。 二、学校危机管理工作的应对策略 (一)学校内部危机管理策略 1.强化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意识 目前,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期,伴随着学校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校园危机管理过程中,学校校领导危机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其对危机征兆的敏感程度和对危机冲击的回应能力。如果学校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以卫星照片怀疑朝鲜有用于研制核武器的设施起,朝鲜的核问题开始逐渐浮出了水面。随着事态的发展,其已进一步演变成了影响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恐怖主义瘟疫的肆虐,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等国际形势的变化,朝鲜的核问题显然已经成为了全世界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朝鲜是我国的邻邦,与我国的边境城市仅一江(鸭绿江)之隔。其境内广泛分布的核电站、核工厂、反应堆等核设施,距我边境最近处仅有5公里。如果发生核泄漏等核事故或者遭到敌对国家(包括恐怖分子)的常规武器打击,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次生核化危害,必将对我东北、华北地区附近的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造成极坏的影响。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多次启动、中止和破裂,关于朝核危机引发核危害的防护问题也持续升温。 放眼世界,更是危机重重:1、各国核问题愈演愈烈。无核国家以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暗地里争相发展核武器,冲击《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导致世界各国的实力天平失衡。2、恐怖势力觊觎核武器。如果核武器落入世界恐怖势力之手,那将会引起世界的恐慌,使人类面临灾难,特别是在国际恐怖势力猖獗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尤其需要高度警惕和重视。3、

核废物危害大、处理难。核能虽是清洁能源但其产生的废物不仅不清洁,甚至非常危险。 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朝核危机危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一个国家,而是整个世界、整个人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作为中国,一个大国,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世界全局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能等待,而是只能积极地参与到朝鲜半岛的核问题中去。为此,中国有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有所作为。在国内,我们应做到:1、加强公众教育,搞好核危害及防护常识知识的普及。核事故不同于一般自然灾害,群众对核化伤害及防护了解得少。放射性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人员的心理压力大,群众都想尽快脱离危险区。如果不能及时安定人心组织防护或救援,引起社会秩序紊乱甚至动荡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必须加强公众教育,稳定人心。2、建立观测报知网络,实时监测朝鲜方向可能发生的核危害。要消除危害,必须做到及早发现,及时防护。为此,必须加大监测力度。3、建立健全防护机制,有针对性地搞好综合演练。朝核危机一旦引发核危害,不仅会对我国造成放射性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民身体健康,而且还会造成民众心理恐慌,扰乱社会秩序,情况非常复杂,并且救援时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防化、工程、卫生、公安、消防、环保、通信、气象、运输等多种专业力量,组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的基本立场以及解决南沙争端的政策主张20040111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

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南海问题是中国与有关国家间的问题。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双边友好协商解决与有关国家之间的分歧。任何外部势力的介入都是不可取的,只能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中国与有关国家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妥善处理彼此的争议。南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可以长期保持。目前,南海地区根本不存在什么危机。渲染南海局势紧张,是与事实相违的。甚至是别有用心的。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校园危机事件心理干预策略 近年来,校园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从心理危机干预角度积极预防和快速有效应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校园轻生事件,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使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是学校必须严肃面对、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生命教育的重要标志,它不但体现在危机时刻对师生心理的救助,还体现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对每一位师生个体心身健康的注重。 情景再现 2013年初春的一天,傍晚放学时分,某重点高中一名“品学兼优”的高三女生小花(化名)割腕后从教学楼顶坠落,希望以此了结自己的“悲苦”人生,身后留下两封写给父母和同学们的厚厚的遗书。那一天,正是小花18岁的生日。白天收到同学好友生日礼物和美好祝福时,小花还显得非常幸福,放学后,老师同学刚刚离开校园,她却决然地走上了“不归路”。对面教学楼部分高三师生,目击了跳楼事件的全程。 因抢救即时,小花生命得救。但小花的轻生行为,在校园内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事件目击者、女孩的老师同学好友等反应更为强烈,大家很难接受通常在报刊媒体中看到的学生自杀现象居然会出现在自己的校园,更难以相信白天还“一切正常”、品学兼优又身为班长的小花会是自杀的主角……同学们陆续出现很多情绪和行为反应: “我实在不敢相信班长会这样做,昨天一夜未眠,头脑中持续地猜想着班长在承受的痛苦,她能顺利度过这个关吗?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听到好朋友自杀的消息时,我好害怕,我们有着太多相似的心灵体验,但我没有她的勇气。昨夜我失眠了,老师,我好担心自己会是第二个……” “同学跳楼自杀了,居然有同学根本不在意、麻木不仁的样子,我好生气,他们怎么这么没良心?我今天差点跟同学吼起来,被好朋友劝住了。老师,我错了吗?” “老师,我好害怕,昨天晚上我们从窗口看到了她跳楼的全过程,吓得我一宿没敢睡觉,头脑中总是反复出现当时的情景。” “看着课本,我却无论如何无法进入学习状态,心里慌慌的,马上高考了,老师,我啥时候才能恢复正常学习状态啊?” 这些文字都是事发后,学生在接受学校个体及团体心理危机干预时提出的问题,也是危机事件发生后,学生们最常遇到的心理困惑。如果不能得到即时有效协助的话,可能的伤害和影响不言而喻! 小花跳楼事件发生后,受冲击的不但仅学生。很多班主任老师对学生工作及班级管理充满了疑虑和恐慌,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学生,与学生一起共度难关。更有

公共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

公共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 发布日期:2012-12-13 在一个急速转型和媒介化社会时期,危机随时就可能爆发,树立危机意识,对公共危机进行有效管理成为社会各个主体相当迫切的主题,如何进行危机管理原则?危机管理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1、战略先行危机管理原则 进行危机管理首要做的工作就是树立危机意识,进而形成危机观念与危机思想。没有危机意识就不会改变的动力,也不会有强大的执行力。危机观念是危机意识的整合和提升,危机思想是危机观念的丰富以及体系化,形成足以指导危机管理实践的思想体系。当然不仅仅领导人要有危机意识、危机观念以及危机思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应具备危机意识、危机观念以及危机思想。 2、制度保障危机管理原则 由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传统和农耕文明等历史因素,造成危机预警的习惯缺位,更奢谈对潜在危机进行有效管理。在一般情况下,不出问题不会想到危机管理,当危机出现后,才会想到危机管理。危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让危机不发生,而要想让危机不发生,必须有一整套危机预防的制度;而要想让危机来临时很从容应对,必须有危机应对的流程与方式;要想在危机危机管理的六大原则是什么?发生后很好修复企业形象,必须有形象恢复管理的制度。 这就引出了危机管理的第二个原则:制度保障原则。只有制度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危机来临时有条不紊的应对。很多管理者也知道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但并没有落实到制度上。以至于学了很多危机管理知识,但在危机来临时还是非常紊乱。 3、预防第一危机管理原则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防微杜渐” “防范大于救灾” 等古人的生存智慧对危机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蔡桓公为什么死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听信扁鹊的话,患病初期没有采取措施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存在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企业在危机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误区。很多管理者不愿意花很少的钱预防,正是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危机不会发生。一旦拥有这样的心态是非常可怕的往往会花大量的钱可能是预防费用的十倍甚至百倍去治疗,这是得不偿失的。

浅谈中国南海问题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设 计 组别:第一大组第一小组 日期:2015年11月28日

目录 摘要 (3)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3)

关于中国南海问题的探讨 【摘要】当今世界各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各国十分重视并不断扩大对海洋的需求和关注,试图凭借海洋资源、空间和权益的占有和利用,来寻求最大发展空间和利益。南海是我国五大海区中最大的海区,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在近200多年间,不断遭到周边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觊觎,企图划分我国南海海域的资源,侵占我们的领海权益。可谓是争端不断。以何种态度,用何种方法处理南海争端,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的焦点话题。 【关键词】海洋资源;南海动态;领海权益;中方态度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 中国南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对外关系的热点之一,其最初是因自然资源和领土的争夺而产生的。南海诸岛,特别是南沙群岛由于它们在经济和战略方面的重要性,令周围各国虎视眈眈。 中国南海海域的岛礁共有数十处之多,然而我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屿。而其它各国不仅强行占领其余各岛,并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且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

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中国南海地区不断发现了包含原油、天然气、“可燃冰”等在内的众多丰富资源,引起周边各国的觊觎。此后,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南海问题日趋紧张。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利用各种非正当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1982年通过并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又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些国家侵略强占中国南海群岛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诸群岛的主权,使得南海争端进入白热化。 二、南海问题近况 目前我国南海海域被无理侵占的岛礁有40余处,临近的海域也被其他各国瓜分。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国纷纷宣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在北京签订价值700万美员的共同勘探南海石油协议,双方将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共同勘探开发南海油气资源。”1这预示着“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之路有了一个良好开端,这也是2002年底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后,南海问题的解决朝良好的方向迈出的一大步。 2011年六月菲美举行为期11天的“海上联合战备训练演习”。9月23日,外交部发言人洪磊主持例行记者会回应此事时称: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对此我们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为中国政府一直以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doc

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学生严重心理问题由此引发自伤和伤害他人的严重事件,维护学校正常的生活、学习次序。从而建立平安、和谐校园。现制定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 一、具体目的: 1、通过心理危机教育和宣传,加强全校师生对危机的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受 挫能力,为应对危机做好准备。 2、通过心理咨询等支持性干预,协助处于危机中的学生把握现状,重新认识危 机事件,尽快回复心理平衡,顺利度过危机,并掌握有效应对危机策略。 3、通过提供适时的介入帮助,防止自杀、自伤、或攻击性等过激行为。 4、构建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做到心理困惑,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早期应对、减少尽量避免对学校正常工作的影响。 5、通过积极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成长营造健康氛围,努力提高学生心 理健康素质,优化心理品质。 二、干预原则 1、预防为主 2、及时预警 3、协调有序 4、反馈追踪 三、干预对象 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是,我校在读的学生和老师,有心理或行为异常的表现。 具体包括: 1、通过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出来的重点学生; 2、遭遇重大生活事件而出现行为和心理异常的学生、教职工。 3、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4、有自杀倾向或有自杀未遂史或近亲中有自杀的学生。 5、因严重生理疾病而导致心理痛苦的学生、教职工。 6、由于身边的同学有个体危机事件而受到影响而产生担心、恐慌、焦虑不

安的学生。 7、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家长。 8、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 尤其关注上述多种情况并存的学生,其心理危机程度更严重,应成为重点干预对象。 四、心理危机干预组成人员:校级分管领导、德育处主管领导、班主任、心 理老师、校医、 校保安人员、司机、 五、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工 1、主管领导全面组织协调分工 2、班主任了解信息、通知家长、稳定班级 3、心理老师现场疏导、干预、避免极端行为 4、校医现场处理可能的身体病患及伤害 5、校保安人员维持次序 6、司机保证交通 7、心理社团成员辅助开展工作 8、心理老师干预结束后负责观察与随访 六、心理危机干预的程序 1、心理危机发生后班主任和心理社团成员应在第一时间告知主管领导 2、主管领导通知心理老师、司机、安保人员、校医等相关人员到场 3、按分工迅速展开工作。 七、心理危机干预的注意事项 1、危机瞬间发生,决策很重要,所有成员必须服从领导安排,避免拖延导 致不良后果。 2、危机就意味着风险,所有成员无需因为干预无效而产生自责、内疚,要意识到干预的有限性。

“双轨制”解决朝核危机

“双轨制”解决朝核危机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5日共同发布了禁止进口朝鲜部分矿产品以及禁止向朝鲜出口航空燃油的公告,这被外界解读为中国大体完成了落实安理会对朝最新制裁决议的准备工作,开始正式执行该决议,但同时中国舆论称,发展中朝友好与坚决执行决议不矛盾。随后,我们注意到,朝鲜此前强硬的态度发生很大的转变,出现短暂的软化,之后又转向强硬。这些有关朝核问题的最新动向出来后,本刊记者立刻连线我国著名朝鲜问题专家,曾担任外交部朝鲜半岛事务办公室主任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请他就当前朝核相关热点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朝核问题的前世今生 众所周知,朝鲜核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美国长期对朝敌视政策导致,那么就朝鲜拥核问题的前世今生,杨希雨谈到,朝鲜的核道路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朝核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自保:由于美国长期对朝敌视政策,美国在军事上消灭朝鲜的威胁始终存在,因此朝鲜希望通过拥核来达到保障国家政权的目的;二是自重:朝鲜希望通过拥核而增添自己在国际上的重要性,这是朝鲜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朝鲜历代领导人都认为拥有核武器是

通往世界级军事强国的一条捷径,这并非讳言,拥核后的朝鲜成为区域大国是毫不过分的。 我们看到朝鲜在拥核道路上一直基本处于主动地位,如何解读朝鲜的核战略策略,朝鲜在搞“两弹一星”道路上到底又有多少获得感呢?对此杨希雨认为,拥核道路上的朝鲜在政治方面的获得感远超实物上的获得感,朝鲜通过搞“两弹一星”提升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和领袖的凝聚力。但朝鲜的拥核道路却并不一帆风顺,此次氢弹试爆充其量是一枚不成功的氢弹,而5次火箭发射只有这次进入了预定轨道,而朝鲜此次发射的卫星,世界各国都没有搜索到它传来的信号。此外,朝鲜在核弹和导弹的结合,以及核弹的小型化等方面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美国这回真的坐不住了 十多年来,朝鲜在核武装道路上连连得手,也证明美国对朝鲜的核扼杀是不成功的,那么这次美国会不会也选择容忍朝鲜,如果是这样,朝鲜下一步还将会着重发展哪些核力量?对于这个问题,杨希雨谈到,朝鲜在核武装道路上连连得手,但不能说明美国对朝鲜核扼杀政策完全失败,美国对朝的核遏制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同时他还说到,从1994年以来美国提出“框架协议”意图掐断朝鲜的核武装道路肯定是没有取得成功,美国对朝鲜采取的胡萝卜大棒政策也没有被朝鲜人买账――对于朝鲜而言胡萝卜不够大,而大棒也

公共危机管理笔记

第十二章公共危机管理 第一节公共危机概述 一、公共危机的内涵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和着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而受到破坏,严重地威胁到了正常的生存与发展的状态。 公共危机,是指由于自然灾害、社会运行机制失灵等引发的,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公众带来灾难性影响,严重威胁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危机事件。 二、公共危机的分类 (一)按公共危机发展的速度(罗森塔尔) 1、龙卷风型:来得快,去得也快、危害性大。 2、腹泻型:逐渐发展酝酿的,但是爆发后会很快结束。 3、长投影型:危机爆发的非常突然,但是后续的影响深远,通常在事发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够平息。 4、文火型:危机开始的缓慢,逐渐升级,甚至看似没有爆发的过程,但是结束也缓慢。(二)按公共危机发生的领域 1、经济危机:指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其实这是一种经济系统没有产生足够的消费价值,也就是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危机。 2、政治危机: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理解为,由于发生了某种对国家构成威胁的非同寻常的事件,比如说:战争、内战、大规模的抗议等等。 3、社会危机:主要是指源自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像社会利益结构的失衡、社会群体之间对立感的增强等这些都是属于社会危机。 4、生产危机:主要是由于技术因素、防护因素、质量因素、管理因素以及各种各样的偶然因素所引发的。 5、生态危机: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和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过程。 (三)按公共危机后果的严重程度 1、一般危机事件(IV):表示危机的影响是局限在基层范围,可被县级政府所控制。 2、较大危机事件(III):这类危机后果严重,影响范围大,是发生在一个县以内或者波及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浅谈如何看待中国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南海第一是交通问题。第二是主权问题,第三是石油资源问题。南海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就好比美国在加勒比海的利益一样。 南海问题如何解决,国人议论纷纷,意见不一,有人主张打,有人认为我们应该师法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尔后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发展后打仗,等待中国实力够强才摊牌,至少要和美国能够分庭抗礼时。我把前一种人称为决战派,把后一种人称为发展派,那么中央政府是一种什么样的意见呢?我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回应菲律宾是用到入侵二字,并且解放军,国防大学高级将领表态主张打菲律宾,甚至提出了用兵具体办法,那么这些是不是代表中国政府准备接招应战呢? 我认为南海问题,错综复杂,各方利益纠结缠绕,要想快刀斩乱麻实非易事。因此何以看出军方发表强硬表态不一定意味着要打菲律宾,为什么呢?原因有二,其一、菲律宾既然是入侵我国领土,并且在民间引起极大反响,中国应该有人发表强硬的表态以顺应民意,不然中国政府这次是不好对全国人民交代的,其二、中国军方的表态也同菲律宾,日本一样是互相试探的一个过程,我们政府也在评估各国的态度,据此来确定下一步的行动。众所周知。中国是杆指挥枪,军人以打仗为天职,所以中国军人说要打仗,是理所当然的,不怕出什么篓子,对国外是相当好解释的,不会有什么误判。那么真的不会打吗,也不见得,关键要看事态发展。 南海问题是美国人意图对抗中国崛起的阴谋已经是共识,日本也跟菲律宾勾勾搭搭,日本三菱公司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有一个说法,说中国政府有转向强硬的倾向,建议菲律宾,美国加紧解决南海问题,意图非常明显。日本媒体又称印度搞富国强兵实为剑指中国,这些东西之间有没有关系值得警惕,是不是加紧对中国的围堵暂且不论,但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些现实,这些言论确确实实的发生了。 2010年以来,美国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先是希拉里国务卿在2010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谈“南海关乎美国家利益”,紧接着美越在南海举行联合军演,2010年9月24日美国又与东盟举行“10+1”峰会、发表“关切南海航行自由”的联合声明。对于美国的“搅局”,应心中有数、有效化解。 首先,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争端在某种程度上源自中国全方位加速崛起。金融危机后中美在全球尤其是东亚的影响力呈现“美消中长”之势,特别是今年中国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中国海军“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岛链”、GDP总量呈现“坐二望一”等,美国深

《公共危机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单元作业题(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公共危机管理体制(广义)P125 2.公共危机管理体制(狭义)P125 3.危机信息(广义)P153 4.志愿精神P193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 )。 A.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B.在结构合理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其整体功能大于各个单元功能的简单总和。 C.公共危机管理组织体系应以减少层次、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为目标。 D.横向的组织设置将同一性质职能的权限范围进行不同层次的分解,每个层次管辖的业务性质基本相同,但管理权限范围随着层次降低而缩小。 2.在危机决策过程中,由于要在压力大和时间紧的形势下做出关系重大的决定,部分决策者为避免承担个人责任而不愿意或不敢提出不同的意见,往往采取随大流的做法,这种现象被称为( B)现象。 A.雁阵效应 B.集体动力 C.鲶鱼效应 D.蝴蝶效应 3.(C)认为决策是国家政府成员间讨价还价的产物。 A.理性行为决策模式 B.组织过程决策模式 C.政府政治决策模式 D.精英团队决策模式 4.下列关于公共危机管理的等级协调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BC )。 A.等级协调机制主要是指有隶属关系的政府或部门在危机管理和应对时的协同运作机

制。 B.等级协调机制的主要作用在于实现下情上达,保证上级政策得以贯彻执行。 C.等级协调机制主要以明确的上下级间责任关系和行政命令为主要形式。 D.与非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社会公众以及媒体的沟通协调机制都是属于等级协调机制。 5.下列关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 )。 A.是由美国政府于1979年建立的。 B.是直接向总统报告的专门负责灾害应急的独立机构。 C.下设“三部一院”,即评估部、行动部、政策部和紧急事务规划学院。 D.是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 6.在公共危机信息搜集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 A.及时性原则 B.可靠性原则 C.针对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7.英国危机公关专家罗杰斯特提出的关于危机沟通的“三T”原则是指( ABC)。 A.主动沟通 B.全面充分沟通 C.尽快沟通 D.媒体沟通 8.危机沟通的核心是( ABC )。 A. 媒体联动 B. 信息的共享 C. 对危机沟通的过程进行总结 D. 不确定的消除 9.在危机爆发期,沟通要注意把握的问题有(ACD )。 A. 引导公众情绪,统一舆论基调 B. 有效利用媒体发动全社会对危机事件进行理性思考 C. 要设置舆论焦点,塑造政府形象 D. 要稳定民心 10.安全文化诞生于( B )。 A.20世纪80年代初

南海问题的成因

南海问题的成因、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和南海战略稳步推进,相关国家忧其利益受损,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可以说,南海争端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是“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研究南海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南海问题的复杂成因、当前南海问题的现状进行了深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应对南海问题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南海问题;成因;现状;对策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世界上一些重要的战略航线的必经之地。随着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学术界掀起了一股研究南海问题的热潮。南海问题形势复杂,研究南海问题的成因、当前现状及应对策略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南海问题的成因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围绕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及部分海域的管辖权形成了六国七方的争端局面,近年来,域外大国以南海争端为借口插手南海事务,以谋取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可以说,南海争端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权争议,被称为“亚洲四大热点”问题之一。南海问题的出现,成因复杂,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然资源丰富。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 200 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 35 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岛上生长的植物耐盐、耐旱,生长茂密;鱼类资源丰富,有 1 500 多种,特别是马鲛鱼、石斑鱼、金枪鱼等,产量很高,经济价值极大,是中国渔民远海捕鱼的主要品种;海鸟种类多样,栖息繁衍在各个岛屿上,多年以来,南海呈现出一片安宁祥和景象。然而,在 1968 年,南海的风平浪静被一份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勘探报告打破了,南沙海域成为东南亚国家目光聚焦地,海上岛礁不断遭到周边国家蚕食。可以说,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南海争端产生的直接原因。 2.国际海洋法不健全。二战后,在许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人民独立运动此起彼伏,广大发展中国家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海洋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海洋新秩序的斗争。1982 年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明确规定:深海大洋海床底土及其资源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确认了 12 海里的领海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制度,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资源拥有主权权利。但“专属经济区制度”忽略了一些海洋国家对某些海域的历史性权利因素,客观上导致了海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