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神科护理常规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常规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常规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常规最新版

精神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

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脚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四、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六、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趋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七、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字少、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以外发生。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不要时作记录。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八、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九、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十、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十一、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十二、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十三、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十四、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十五、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十六、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第二节分级护理常规

(一)特殊护理

1、护理对象

(1)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

(2)严重药物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患者。

(3)各种严重外伤后如复合伤、切割伤大量出血,自缢后复苏不全尚处于危险期者。

(4)胰岛素休克治疗的延长性昏迷状态。

(5)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

(6)有严重冲动行为、严重抑郁状态以及木僵状态等可能导致衰竭、危及生命者。

2、护理要点

(1)专人看护,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行为变化,

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

(2)按时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有记录。24小时内完成护理计划,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做好三交班(书面、口头、床边)。

(3)保持各种导管畅通有效。

(4)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口腔、皮肤、黏、粘膜及预防压疮护理。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的患者有保护措施,防止衰竭、坠床等意外发生。

(5)保证营养、水分和药物的供给,不能进食者给予流质鼻饲饮食,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6)其余同一级护理,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二)一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兴奋躁动、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或抑郁状态,生活不能自理。

(2)伴有躯体疾患,或处于木僵、亚木僵状态的患者。

(3)特殊治疗或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

(4)严重的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患者。

2、护理要点

(1)卧床休息,遵医嘱定时观测生命体征,给予防压疮护理。

(2)有冲动行为视病情给保护性约束以防衰竭,协助解决生活需求。

(3)进行晨、晚间生活护理,包括清洁口腔、洗脸、洗脚、清洁会阴、沐浴、修剪指甲等。

(4)拒绝或饮食不能自理者应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伴有各种躯体疾患,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三)二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或思想、行为怪异等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

(2)病情尚不稳定、只有部分自理能力者。

(3)经治疗症状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白天除接受治疗、午休等时间外,应安排离床活动,若离开病室应有人陪伴。

(2)狐狸自我料理,患者不能自理则应协助或指导其完成。

(3)根据病情需要安排饮食,观察三餐进食情况。

(4)经常巡回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经治疗病情好转并基本稳定、存在自理能力的恢复期患者。

(2)慢性精神病或确诊为神经症等意识清楚,有生活自理能力者。

2、护理要点

(1)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鼓励其积极配合精神康复、树立回归社会的信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适时做好出院指导。

(2)根据患者的能力安排参加休养员委员会的工作,协助组织病友活动,如开展读报、文娱、体育等以利患者社会能力的恢复。

(3)鼓励患者参加病区内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4)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分级护理标记

特殊护理:大红色

一级护理:粉红色

二级护理:蓝色

三级护理:绿色

第三节精神疾病监护

(一)监护对象

1、有消极意念或行为的患者。

2、有自伤、伤人倾向或行为者。

3、有外走意念或行为者。

4、兴奋躁动、严重抑郁、木僵状态、吞食异物等严重行为紊乱者。

5、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者。

6、不配合治疗、服药依从性低,可能发生存药、弃药行为者。

7、执行特殊治疗期间的患者。

8、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

1、密切观察病情,主动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发现相关精神症状的变化。

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神病性症状评估(每日3次),按要求逐项记录评估结果,及时填写症状监护评估表。

3、对幻觉、妄想、淡漠、欣快、诡异、木僵、易激惹、言语行为怪异、突发性冲动、强烈消极意念等精神症状的表现,须在护理记录中作具体描述,不要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加强危险品的检查管理,患者外出时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并按规定登记。

5、严格交接班,防止以外事件发生。

6、不同精神症状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执行。

第四节特殊精神症状护理

(一)兴奋躁动状态

患者的兴奋躁动状态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也严重影响病区的管理秩序,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接触兴奋躁动患者时,态度宜平和、耐心、坚定。避免与患者作过多交谈,交谈时不宜使用批评、训斥等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兴奋程度。

2、及时隔离患者,宜将患者安排在较安静的小病室,以避免攻击他人或受到其他患者的干扰,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处理。

3、病情严重的应及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4、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预防衰竭。

5、关心患者,工作人员平和、友好的态度对控制患者的兴奋状态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抑郁状态

1、宜安排患者于护士便于观察的床位,密切注意病情状态,严防自杀行为发生,尤其在夜间、清晨及工作繁忙时。

2、尽量体会患者的心境,加强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关系、鼓励患者,亦可采用静默陪伴的方法给予抚慰,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心境。

3、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不要勉强其参加集体活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缓和抑郁心境。

4、鼓励自理,不能自理的应协助其料理个人卫生。鼓励进食以保证足够营养、水分的摄入,必要时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为睡眠障碍者提供良好的就寝环境以利入睡。必要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6、严格执行服药制度,防止积蓄药物。

7、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经常检查患者是否藏匿危险品。

(三)拒食

患者拒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应针对不同病因施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海派饭中有毒的患者,可让其参加配餐工作,让患者亲自参与饮食的分发以减轻疑虑,亦可允许其任选一份饮食以消除顾虑。

2、兴奋躁动、无心用餐的患者用餐时用当由专人管理、单独用餐,即避免干扰其他患者,亦可促其安心进食。

3、劝导进食或喂食等方法均无效,应给予流质鼻饲饮食。

4、对拒食患者,除应了解其拒食的精神因素外,还要检查是否伴有躯体疾病如发热、腹泻、疼痛等躯体症状,必要时通知医师检查处理。

(四)木僵状态

1、严密观察病情动态,防止患者突发性冲动伤人、自伤或因无防卫能力被其他患者伤害。

2、木僵动态的症状特点是患者表现不言不动、面无表情、不吞咽不排泄、肌张力增高,无法表达需求,亦不会对刺激作用反应,但一般意识清楚,护士应关心体贴、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避免言语不慎刺激患者。

3、给侧卧位以防唾液存积杂司口腔中。

4、做好晨晚间护理(包括:口腔卫生、洗脸、洗脚、沐浴、清洁会阴等)。保持皮肤清洁,根据病情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发生。定时给予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防止肢体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5、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舒适,定时给便器,出现尿留、便秘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6、木僵患者大多拒食,在饮食护理方面宜根据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确保营养、水分的摄入。(五)自杀、自伤行为

1、安排患者住重病室,严密看护,严防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

2、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收集禁忌品等异常迹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并严格交接班。

3、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探视或外出做特殊检查回归病房时应检查禁忌品,服药时做到严格看服以防藏药,杜绝一切危险物品。

4、备好急救药品、器材。发现自杀行为立即现场急救,紧急通知医师积极处理。注意保护其他患者,勿使其留在现场以免产生恐惧心理,或引起暗示性强的患者效仿。

(二)抗抑郁药治疗

5、三环类药物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服用后可能发生严重的麻痹性肠梗阻,一旦发生相关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锂盐治疗

1、服药治疗期间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饮水。注意补充食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得少于3克,以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有利于锂盐的排除。

2、宜安排在饭后服药以减轻消化道反应。

3、观察患者有无其它副反应表现,如有腹痛、腹泻、头晕、震颤、心悸、皮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碳酸锂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应遵医嘱定期抽取血标本测定血锂浓度,并以检验结果对照患者副反应

的表现,及早发现中毒指征,如出现无力、粗大震颤、体温升高等体征,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四)氟哌啶醇治疗

1、遵医嘱执行治疗,注射前嘱咐患者排大、小便并卧床休息。

2、治疗前测脉搏、血压均正常方可注射药物。若血压低于90/60mmHg、脉搏大于130次/每分钟,应通知医师处理。

3、治疗中注意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其面色及肢端皮肤的颜色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师处理。

4、注射后嘱咐患者卧床休息,起床活动时应有人看护,防止跌倒。

5、若执行注射时患者已入睡,应将此情况通知医师并遵医嘱停止或减少注射次数、剂量。

6、晚间可遵医嘱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3~0.5mg以减轻药物反应,同时利于入睡。

(五)胰岛素休克治疗

1、治疗前护理

(1)治疗前1日晚8时开始禁食,待患者入睡后检查有无收藏食物、糖果,防止私自进食影响治疗。(2)治疗前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了解患者夜间睡眠及躯体情况。如出现暂停治疗指征的,应暂停治疗。(3)完成晨间护理(洗脸、漱口),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下眼镜、发夹及活动假牙,脱去外衣,取卧位。(4)准备治疗器械、物品、药物、足量的糖水及急救药品。

(5)遵医嘱执行治疗前用药。

(6)遵医嘱注射胰岛素,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7)遇有下列情况,暂停治疗:

①早晨体温在37.5℃以上或低于35.5℃。

②治疗前晚体温超过37.5℃

③注射胰岛素前8小时内曾发生继发性昏迷。

④前一天发生延长或继发性昏迷超过30分钟。

⑤治疗前晚睡眠不足3小时。

⑥女患者月经过多。

⑦出现药物过敏、胸部疾患、剧烈呕吐、腹泻及可疑骨折等。

⑧气候炎热,室温大于30℃。

2、治疗中护理

(1)保持室内安静,患者绝对卧床并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2)注射后1.5小时内,每30分钟测脉搏、呼吸1次;注射1.5小时以后,每15分钟测1次脉搏、呼吸。同时观察低血糖反应,并及时在专用记录单上记录(以+、++、+++分别表示浅、中、深度反应)。

(3)治疗过程中发生异常征象,应及时处理并立即通知医生。

(4)注意保暖、防止受凉;随时擦净头面及躯干部的汗液;唾液分泌过多的患者,应将头侧一边以利于唾液流出,避免吸入气道。

(5)患者躁动时,及时予以保护、防止坠床与碰伤。

(6)备好压舌板,以防止突发抽搐时舌咬伤。

(7)密切注意昏迷出现的时间并记录。昏迷程度(浅、中、深度)和时间达到医嘱的要求时,即鼻饲25%糖水400ml(可加20%氯化钠10ml)终止治疗(胰岛素剂量比较大时可适当增加糖水量,但增加量一般不超过50ml)。

(8)鼻饲糖水15分钟后仍不清醒的,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两次注射后仍未醒,即通知医师并按延长性昏迷处理。

(9)患者清醒后可喂食适量稀粥以补充糖量的不足。

(10)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鼻饲或口服糖水终止治疗:

①有剧烈躁动与痉挛超过30分钟。

②发生大抽搐。

③治疗未满3次即达到昏迷程度。

④浅昏迷持续1小时。

⑤误注入超医嘱剂量的胰岛素。

(11)有下列情况,应立即静脉注射葡萄糖终止治疗:

①在注射胰岛素后2小时内发生昏迷。

②昏迷并发生大抽搐。

③呼吸过于急促、喉肌痉挛或面色发。

④脉搏超过140次/分钟或少于50次/分钟、持续在10分钟以上;收缩压低于90mmHg;瞳孔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等虚脱现象。

⑤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合并症如颅脑外伤,剧烈呕吐,糖水误入气道等。

⑥终止治疗后继续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应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3、治疗后护理

(1)治疗结束后协助患者更衣,注意保暖。更换被服,整理床铺。

(2)嘱咐患者起床时动作不要太快,防止跌倒,患者起床后应继续观察病情并安排洗漱。

(3)随时观察患者有无继发性低血糖反应,如出现无力、出汗、躁动、痉挛、思睡及意识不清等症状,立即给口服或鼻饲糖水400ml,症状严重者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注射后5分钟未清醒,即通知医师,同时进行第2次葡萄糖注射。

(4)观察进食情况,进食不多的应劝导或喂食,拒食应及时处理。

(5)每日下午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如体温超过37.5℃,应按常规4小时后复测。

(6)晚8时后至次日治疗前禁食。

(7)观察病情,有失眠、呕吐、腹泻、发热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五)胰岛素低血糖治疗

1、每日治疗时间不超过3小时,以出现意识朦胧为度。

2、治疗前后护理同胰岛素休克治疗的护理。

3、治疗过程中,定时观察脉搏、呼吸及低血糖反应,观察方法及间隔时间与胰岛素休克治疗的护理相同。

4、一般以口服25%糖水200ml—400ml的方法终止治疗,如患者已进入朦胧期、有吞咽困难,可采用鼻饲或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的方法终止治疗。

5、暂停治疗指征及处理方法,与胰岛素休克治疗的护理相同。

(七)电针治疗

1、治疗前准备

(1)准备好电针机、针灸针、消毒液、消毒棉签。

(2)检查电针机、针具是否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查看患者治疗前的常规体检是否完成,包括血压、脉搏,精神检查以及胸透、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项检查(见各项报告单和记录)。

(4)了解患者进食情况,避免空腹治疗。

2、治疗步骤及护理

(1)初次接受治疗者应给予解释以取得配合,嘱咐患者治疗前排空大小便。

(2)根据治疗穴位选取适当体位,一般取卧位。

(3)操作者洗手,按常规消毒针刺部位皮肤。

(4)准确取穴、进针,进针后观察患者的反应,防止晕针或折针。

(5)连结电极,为避免影响心脏功能,一般左上肢穴位不连电极。

(6)所用电量应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能力而定。对需要用冲击电量治疗的患者,应有专人观察护理,每次治疗时应用冲击电量不得超过3次,每次冲击持续时间不得超过3—5秒,注意防止舌咬伤等并发症。

(7)治疗过车工内中如发生晕针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通知医师处理。

(8)治疗结束,关闭电针机、撤去电极、起针。起针后按压针眼片刻以防止出血,检查针具是否取完以防滞留在患者身上。治疗完毕让患者休息3—5分钟。

(八)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一种利用短暂适量电流刺激大脑,引起患者短暂的意识丧失,以达到控制精神状态的一种治疗方法。

1、适应证

(1)严重抑郁状态,严重自伤、自杀行为者。

(2)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患者。

(3)精神分裂症有明显自责、自罪、拒食等症状以及紧张型木僵状态者。

2、禁忌证

(1)全身感染性疾患或体温在37.5℃以上者。

(2)中枢神经系统患,如脑肿瘤、癫痫、严重的脑血管疾病等。

(3)严重躯体合并症,如肝、肾、心血管系统及呼吸系统疾患。

(4)严重骨关节病、青光眼、视网膜脱落。

(5)60岁以上老人、12岁以下儿童、孕妇、产后1个月以内或身体极度虚弱者。

3、治疗前的护理

(1)向患者解释治疗目的,避免造成“电击”的错误联想,倾听患者的感受,若患者表现紧张、害怕应给予支持性心理疏导。

(2)详细了解患者的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报告,排除禁忌证。

(3)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女性患者询问是否来月经,体温在38℃,脉搏在130次/分钟以上,血压超过150/90mmHg,女患者月经来潮均不宜作此治疗。上述观察结果须逐项填写在护理记录单上,如有依次及时通知医师。

(4)治疗前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1次,使用利血平治疗的患者必须在停药3—5日后方可开始MECT治疗。(5)治疗前6—8小时禁食、禁饮,以避免治疗时呕吐物吸入气管。

(6)治疗前取下活动义齿、发卡、眼镜等一切金属类物品,换宽松舒适的衣服。嘱咐患者排大小便,以防止痉挛发作时便溺。

(7)治疗前1天协助患者洗头,以免油垢影响通电效果。

4、治疗后的护理

(1)卧床休息,头侧向一边,防止吸入性肺炎。

(2)专人守护,若出现兴奋躁动及时采取保护性措施,防止摔伤。

(3)观察脉搏、呼吸、血压、面色变化,出下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查找原因,如系舌后坠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可通过调整体位以及使用压舌板压迫后舌根的方法,使舌前移以减轻症状。若症状不能减轻则应通知医师作紧急处理。

(4)观察牙齿有无松动,口、唇、舌有无外伤。患者未完全苏醒之前不得下床活动,以防摔伤。待能起床活动时检查肢体功能情况,如有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并作处理。

(5)患者完全苏醒后,可给予饮食与服药,若患者已入睡,不可强行唤醒仓促进食以免发生噎食。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应取侧卧位,暂不进食。症状严重者应给予对症处理。

(6)个别患者苏醒后可有短暂性的记忆力减退、定向障碍,甚至找不到自己的床位等现象,要帮助患者料理个人生活,防止发生意外。

第十节精神康复护理

精神康复护理,是指通过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生活、职业、学习等方面技能的训练,达到尽量减轻疾病

对患者精神功能的损害、提高其生活及社会适应能力之目的,帮助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的护理方法。

(一)护理对象:各类型精神疾病的恢复期;慢性精神病患者;儿童精神病;老年精神病;精神衰退状态等。(二)护理要点

1、日常生活行为技能训练:根据病情制定训练计划,着重训练个人卫生、饮食、着装等方面的行为能力,安排专人每周定时组织训练,可采取奖励性强化措施以巩固疗效。

2、学习行为训练:目的是帮助患者掌握处理和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可采用类似课堂教学的形式,也可采用对话、宣传册或以表演心理剧、情景剧等形式进行。

(1)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帮助其了解药物治疗对预防病情复发的重要性,学习关于精神药物的常识从而接受药物治疗。学习服药的自我管理方法,掌握安全用药技巧和出现不良反应时能立即报告的能力。(2)求助技能训练:在个体有需要时能向医务人员正确提出问题和要求,正确描述自己存在的问题和症状,及时向家庭成员和社会求助的能力。

(3)学习和一般技能训练:定时安排各类型的教育活动,如学习时事、卫生常识、科技知识等以提高常识水平。学习掌握洗衣服、简单家务、园艺操作、社会礼节、公共设施及交通工具的使用方法等相关技能,改善其社会适应能力。

3、就业技能训练: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同的技能训练。如简单的作业能力、工艺制作、职业性劳动能力训练等。

4、始动性功能训练:包括自我照顾、健康教育、社会交往、适应技巧、沟通技巧、求职技巧、理财技巧等能力训练。每周定时安排示范讲解活动并采取相互检查、评比奖励等措施予以强化,逐步达到预期目标。冲动、伤人、毁物病人的护理

1、安排住重病室,专人监护,防止多人围观挑逗,增加兴奋程度。

2、以镇静安详的态度接触病人,说话要低声、温和而坚定,减少激惹因素。

3、及时控制兴奋症状,缩短兴奋过程,防止过度兴奋引起的衰竭或伤人。必要时使用约束带进行机械性保护,约束过程中要经常关习询问病人需要及时喂水喂食递便器,并严格按使用约束带护理常规护理,并记录交班。注意采用机械性保护须十分慎重,原则上尽量采用劝说,药物控制。

4、体力控制,病人极度兴奋冲动时,常需要多人对其进行体力性控制、但要注意维护病人的尊严,保护病人的安全,不可以用脚朝天的拖拉,不要误伤病人,年老的病人要防止骨折,接触攻击性或手持利器的病人要避开正面,可由数人在正面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其他人从后面抱住病人,若病人靠墙而立,可用棉被做盾牌直接从前面抱住病人,要先控制其两手,并防止病人牙咬、脚踢、叱咤。

5、采用机械性保护的病人应住隔离间或有专人看护,以免受其他病人攻击伤害或由其他病人任意松解约束带。

6、加强生活护理,兴奋病人大都不能自理生活,甚至裸体,乱爬乱食不洁东西或拒食等,应协助病人做好个人卫生,供给充足的营养和水分,防止兴奋过度发生脱水、衰竭,必要时喂食或流质鼻饲,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每日入量不得少于3000ml。

7、保持病室安静、整洁、舒适,尽量减少噪音,减轻病房的拥挤和紊乱,以利稳定病人的情绪。

外走病人的护理

1、发现病人有外走企图时,应分析其原因,重点交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2、积极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

3、关心病人生活,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尽量满足合理要求,必要时设法取得亲属或组织的协助,如用电话、书信来访等方式给以安慰,如病情许可而征得医生同意后,也可在取得家属的配合下给予短期回家探亲。

4、加强病室的防护设备,门窗等如有损坏应及时检修。

5、陪同病人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行动,随时清点病人的总数。

6、工作人员应妥善保管钥匙,发现遗失,应及时报告病室护士长,立即设法寻找。

7、对有外走企图或对住院不安心患者应禁止外出会客,如需外出,一定要有工作人员专人看护。

8、如发现病人外走后必须立即设法寻找,并抓紧与有关单位及家属联系。

9、外走病人寻回后,首先检查有无危险品带入,并婉言劝说,避免过分指责,同时作好护理记录。

癫痫病人的护理

1、经常注意其发作情况,不能单独外出。

2、当发作时,应解松衣襟、裤带,如呼吸一时不能恢复,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如有口腔分泌物,应设法除去,还应注意口腔,防止咬伤、脱臼、跌伤等。

3、癫痫持续发作时需用床边架,并有专职护理。

4、自己观察发作时间、性质、部位,做好记录及交接班。

5、对具有癫痫性格的病人要正确引导,接触时应注意态度尽量避免引起激惹情绪。

鉴定病人的护理

1、按精神病一级护理常规。

2、被鉴定者如属政治性或刑事案件,应单独隔离。

3、被鉴定者的日常表现应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

4、被鉴定者不得与亲属或亲友会见,如有特殊情况需经病室负责医生,或护士长同意后方得接见(会客限于室内)其来往信件均要保留,以作参考。

5、鉴定结果为精神病者,立即通知申请鉴定单位,如同意留院治疗,即按精神病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睡眠护理

1、引起障碍的原因:

(1)精神症状的原因:一般多由过度兴奋、躁动、抑郁、紧张、焦虑引起,或在妄想、幻觉的影响下发生。(2)环境的不良影响,如噪音、过热、寒冷、病人相互影响以及蚊虫叮咬等。

(3)躯体的不适或疼痛,如头痛、皮肤瘙痒等。

(4)每有规律的生活及不良习惯。

(5)易地、易床的一时性不适应,以及对家人的思念等。

2、如何促进病人的睡眠

(1)了解不眠的原因:如由于精神症状的关系,可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及安眠药,并多加安慰,消除恐惧心理。

(2)消除环境上的不良影响,保持环境安静,及时处理吵闹病人。

(3)安排有规律的生活制度,以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白天可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及体力劳动,入睡前避免过度兴奋,如紧张的游戏无休止的聊天,恐惧、紧张的电视节目等。

癔症病人的护理常规

1、安置病人时,应注意与精神症状丰富的病人分开管理,以免病人接受不良影响。

2、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分开管理,以免病人接受不良影响。

3、对表现以精神障碍为主的病人发作时,护理人员要沉着、冷静,将病人移至安静的环境,制止他人围观,同时报告医师,给予处理。

4、对表现以功能躯体症状为主的病人,应给予对症护理,避免过分关心。如癔症性瘫痪疾病人,应做好皮肤护理,每日定时按摩肢体和功能锻炼,以防废用性萎缩。并配合医师进行暗示治疗。

5、病情缓解时,要鼓励病人积极参加作业,娱乐治疗及其他活动,培养集体观念。

6、要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息和勇气。

7、向病人家属宣讲疾病知识,使其了解疾病的特点,端正对病人的态度,密切配合医护,预防疾病复发。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

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 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脚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四、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六、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趋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七、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字少、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以外发生。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不要时作记录。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八、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九、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十、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十一、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十二、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十三、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十四、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十五、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十六、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第二节分级护理常规 (一)特殊护理 1、护理对象 (1)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 (2)严重药物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患者。 (3)各种严重外伤后如复合伤、切割伤大量出血,自缢后复苏不全尚处于危险期者。 (4)胰岛素休克治疗的延长性昏迷状态。 (5)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 (6)有严重冲动行为、严重抑郁状态以及木僵状态等可能导致衰竭、危及生命者。 2、护理要点 (1)专人看护,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行为变化,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总学时/学分:40/2.5 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8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这种趋势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护理和预防。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精神症状,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必修课程,选用刘哲宁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教材。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讲课内容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服务于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二、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1.特殊护理的标准 (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 (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 (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5(.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 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特制定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一、定义 1.分级护理: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2.Bart 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的功能状态进行测量,个体得分取 决千对一系列独立行为的测量,总分范围在0,..._,100分。 二、基本要求 1.按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卫生行业标准护理分级(W S/T431-2013)》、《精神科分级护理常1规8项》医、疗核心制度(2018版)中《分级护理制度》的相关要求制定厦门市仙岳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2.精神科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 个级别。 3.医护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变化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4.患者护理级别应当明确标识。 特级护理:大红色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绿色

5.临床科室应根据本制度结合科室疾病特点制定细化科室分级护理制度。 三、职责划分 1.主管医生根据住院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确定护理级别医嘱以及动态调整护理级别。 2.责任护士使用Barthel C BI)评定量表对住院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根据住院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以及调整其生活自理能力等级,并报告主管医生。 3.医务人员负责执行分级护理制度,护士应根据医生的诊疗计划以及 患者的护理级别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4.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监督、检查分级护理制度执行情况。 5.护理部和质量管理部负责督查临床分级护理制度的落实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解决,必要时与医务部或分管院长沟通协调改进。 6.运营管理部、财务部负责测算护理难度、强度及工作量;人力资源部负责护理人员岗位设置及考核,并与护理部共同协调护理能级配置及人力调整。 四、精神科分级护理服务标准 (一)特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 精神障碍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患者。 (2)严重抑郁状态、木僵状态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患者。

精神科护理学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技能

第三章精神科护理技能 掌握: 1.与不同精神症状患者沟通的技巧 2.精神疾病的主要观察内容、方法与要求 3.精神科的分级护理4、精神科常见急危状态的评估、预防、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 熟悉 1.精神科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的要求及技巧 2.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 3、精神科常见急危状态的表现形式及其护理的重要意义 了解 1.精神科建立护患关系的过程 2.精神科常用护理记录的方式与内容、记录要求 3.精神疾病的康复步骤及各治疗期的康复措施 4.精神科开放式管理与封闭式管理 1、与不同精神症状患者沟通的技巧 (1)妄想患者:以听为主,病情好转后帮助再认识 (2)抑郁患者:诱导述说,安慰鼓励、肯定赞同 (3)缄默不语患者:可静坐陪伴,表理解和重视 (4)有攻击行为的患者:不独处、不刺激、不站正面、发生冲动时温和而坚定劝说 (5)木僵/癔症患者:护理前仍作说明,忌随意谈论 (6)异性患者:态度自然、谨慎、稳重 2、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精神症状、躯体情况、治疗情况、心理需求、社会功能、环境观察 3、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体检 (2)间接观察法:与亲朋等交谈、察看日记、作品、娱乐活动等、查阅病历等 4、观察的要求 (1)要有目的性和客观性(2)要有整体性 (3)疾病不同阶段的观察侧重点不同(4)要在不知不觉中观察 (5)疾病不同阶段的观察侧重点不同 A新入院:全面观察B治疗初期:对治疗的态度、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 C缓解期:精神症状及心理状态D恢复期:症状消失的情况、自知力恢复的程度、出院的态度5、精神科分级护理:四级护理管理 (1)特殊(特级)护理:封闭式管理(2)一级护理:封闭式管理 (3)二级护理:半开放式管理(4)三级护理:开放式管理 6、护理对象 (1)特级护理: A病情严重伴严重躯疾且危及生命B严重冲动,自杀、自伤 C严重副反应者D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抑郁、痴呆、躁狂者(2)一级护理: A病情严重B自杀、自伤C躁动、外走D木僵、拒食E伴严重躯疾而不能自理(3)二级护理: A病情较轻B不危害自己C不危害他人D伴一般躯疾E能自理F能被动自理 (4)三级护理:A症状缓解B病情稳定C康复待出院D神经症 第五节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7、急危状态:是指患者存在威胁自身或他人生命安全可能性的一种严重的需要立即干预的状态。 急危状态常见表现形式:暴力行为、自杀、出走行为、木僵、噎食与吞食异物 对待危急状态的处理: (1)重在预防:严密防范,掌握病情,及时有效干预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解读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随着社会压力逐渐增大,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不仅严重危害人们的心身健康,同时也带来的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在全球疾病负担重,排在前十位的有五种都是精神类疾病。因此,加强精神疾病的防治,预防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将是21世纪人类卫生健康最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是关于认识精神科疾病及其预防和治疗、护理病人、促进康复、增进精神及心理健康的学科。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心理学基础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历年的护理资格考试中,精神病学考题所占比例也逐年增加。 通过《精神科护理学》的学习,了解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掌握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具备一定的对精神疾病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危急状态的防范与护理,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医院护理、家庭护理与社区防治等。在提高对精神及心理疾病识别能力的同时,又能提升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培养和增进学生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和心理健康培养,以教学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授课方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期间穿插心理小品、心理剧等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方面,凸显以下特点:①大量生动的临床案例引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②深入讲解精神疾病的起病因素、心理活动及心理过程在精神疾病发病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精神病人;③对其他护理基础学科或相关学科中已经详细、重点介绍的知识板块,如护理程序、整体护理等,仅作简单介绍,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但对于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社区康复等内容,则作详细讲述。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各类精神疾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2.熟悉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 3.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风险评估和病史采集。 2. 能够制定准确、恰当的护理措施。 3.能进行科学的专科健康教育。 4. 学会运用护理程序,书写各种精神疾病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 5. 学会精神科常用量表的评估,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精神科护理学

精神科护理学 第一章绪论 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它是精神医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精神医学发展简史 1.起源于公元前古希腊最伟大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被称为精神医学之父。 2.哲学家柏拉图也支持精神学。 3.现代精神病学之父克雷丕林将内外科疾病的研究方法运用于精神疾病,提出了精神疾病分类原则。他创立了“描述性精神病学”,明确地区分了躁狂忧郁性精神病与早发性痴呆。 4.弗洛伊德首创动力精神病学,其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内部各种力量矛盾运动的学说。 5.越来越多的人主张精神医学应向“生物-心理-社会”三合一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6.“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惊伤肾”。 第二节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1.1873年理查兹确定了精神科护理的基础模式,被称为美国精神科护理的先驱。 第三节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1.护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①心理护理;②睡眠护理;③保证医嘱的执行;④安全护理;⑤饮食护理;⑥个人卫生护理。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第一节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1.生物学因素: ①遗传因素: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病等都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遗传因素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称为遗传度。 ②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类:酒、大麻、海洛因、可卡因等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精神障碍。 2.心理社会因素: ①精神应激因素:精神应激通常是指生活中某些事件引起个体精神紧张和感到难于应付而造成心理压力。 ②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如污染、噪音、生存空间过小)、社会环境(如社会动荡、社会大的变革)、移民(尤其是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等。 ③个性因素:个性是先天的禀赋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第三节精神疾病的症状学 1.精神症状的本质:精神症状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这种障碍必定有其物质基础,只是其严重程度与性质不一。 2.认知障碍: ①感知觉及其障碍: (1)感觉障碍:感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如内脏牵拉)。 (2)知觉障碍:知觉是指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错觉(杯弓蛇影、草木皆兵)、幻觉(a.幻听-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幻觉,有时患者可能清楚地辨别发生者的人数、性别、是否熟识及声音方位等:评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议论性幻听;b.幻视:谵妄状态;c.幻嗅:感受到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难闻气味; d.幻触:常与被害妄想一起存在; e.内脏性幻觉:能清楚秒速自己某一器官内部结构存在扭转、穿孔、断裂感受; f.真性幻觉:通过自己的感官感受到,幻觉表象清晰生动; g.假性幻觉:是自己脑子内的,不需要通过感觉器官就能感受得到,幻觉表象不够清晰鲜明生动且不完整。) (3)感知综合障碍:空间感知综合障碍:遥远的山峰感到伸手可触,视物显大症、视物显小症、视物变形症;时间感知综合障碍;运动感知综合障碍:对外界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歪曲知觉体验;非真实感:对周围环境真实性的感知障碍。

精神科专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科专科治疗护理常规 一、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1.护士应严格执行保护性约束制度。 2.被约束患者应安置在重症室内,约束时动作轻柔,注意技巧。 3.约束保护期间,加强病情的观察和床边交接班,注意患者的意识、皮肤、保 护带的松紧等情况。 4.做好生活护理工作,及时给患者擦身、喂水喂饭、帮助两便排泄等。 5.关注被约束患者心理动态,患者情绪稳定后,应与医师联系,根据医嘱及时 解除约束。 6.对患者被约束的原因、临床表现、护理过程、保护带的根数等,应做好相应 的记录。 二、精神科药物治疗护理常规 1.遵医嘱正确给药,说服、劝导患者接受治疗,确保治疗效果。 2.按床位排列药物,准备好温开水、压舌板,严格遵守查对制度,逐人发药, 并检查口腔、舌下及颊部等,防止藏药。如发现患者藏药,将药物研碎后服用,必要时遵医嘱处理,重点交班。 3.发药车应放于护士面前,防止被掀翻或毁坏,并防止患者抢服和错服药物。 4.用药后持续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及精神症状的变化。 5.加强精神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工作。 6.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7.掌握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附: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1.观察锥体外系反应,如动眼危象、颈项强直、静坐不能、吞咽障碍、行走不 稳、扭转性痉挛等。如果发生上述情况,立即汇报医生,遵医嘱处理。安排病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走动,防止跌倒。对吞咽困难者加强饮食护理防止噎食。同时给予心理安抚,减少病患者的紧张、恐惧感。 2.观察病患者有无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 等症状。出现上述情况及时汇报医生处理。服用碳酸锂的早期毒性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

医院精神科管理分级护理制度 1.精神科监护 (1)护理对象 1)精神症状急性期的患者。 2)存在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及有外走等风险的患者。 3)存在妄想、幻觉和木僵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危险征兆,进行应急处理。根据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密切观察有无自杀、自伤、兴奋、冲动、伤人、毁物、外走等行为。 2)随时根据病情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症状理等),根据护理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严密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落实基础护理,做好饮食护理,晨、晚间护理。 5)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及时沟通和疏导,做好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 6)监护并记录的内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精神状况、认知、情感、意向行为、对治疗合作度、安全、进食、排泄、一般生活白理、药物不良反应及躯体合并症等。 7)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书写护理记录。 2.特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有意识障碍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3)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 4)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按时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变化。 2)随时观察病情,确定主要护理问题(包括安全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特殊症状理、危重抢救护理等),根据护理问题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根据医嘱准确测量记录出入量。 4)落实基础护理,正确实施口腔护理、压疮预防和护理、管路护理等。 5)实施安全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7)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8)严格实施床旁交接班,书写护理记录。 3.一级护理 (1)护理对象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1350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 准范本 In order to make the rules open, maintain the collective coordination,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the group, and realize the legal basis of management. (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规章制度文件适合在管理中,为使规则公开化,让所有人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从而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实现管理有法可依,内部运行有规则保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人民医院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精神障碍病人的病情轻重和对自身、他人、周围环境安全的影响程度评判,按医嘱确定护理级别及相应的护理要求。 一、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⑴按医嘱,如新入院者3天,病情需要可适当延长。 ⑵精神症状危及自身和周围安全的病人,如有严重兴奋躁动、有自杀、自伤、伤人、外逸等企图和行为者。

⑶意识障碍病人,严重药物反应,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 ⑷木僵状态者。 ⑸精神科特殊治疗病人。 ⑹住院司法鉴定者。 2、护理要求 ⑴安置在重观室,设专人护理,外出检查等需有工作人员陪同;住院司法鉴定者尽量不与其他病人接触。⑵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认真记录病人重要的生理、心理反应。⑶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⑷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二、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⑴精神症状明显,如有自杀、自伤、伤人、外逸意念,但无相应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精神科分级护理制度 特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检测生命体征。 (2)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3)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药物。 (4)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严防意外发生。 (5)实施床旁交接班。 一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新入院病人。 (2)精神症状丰富、处于急性期的病人。 (3)具有自伤自杀、冲动伤人、毁物、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 (4)各种原因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者。 (5)年老体弱、儿童、痴呆等自我保护能力低下者。 2.护理要点 (1)重点监护,注意安全,严防自杀、自伤、伤人及逃跑。必要时可安排专人护理。凡需要保护者按约束护理常规。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4)做好基础护理和安全检查,防止意外和并发症,给予心理支持。 二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继续治疗者。 (2)生活可以大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注意病情变化,经常巡视病房,注意安全,发现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 (2)关心观察病人生活、衣着、饮食和大小便等情况,对病人的生活给予督促和协助。(3)及时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组织病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工娱治疗。 三级护理 1.护理对象 (1)恢复期的患者。 (2)生活可以完全自理者。 2.护理要点 (1)经常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及情绪变化,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进患者生活功能的恢复。 (2)督促病人遵守病房制度及作息时间。 (3)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娱疗及各项活动,并作好出院前的健康教育工作。

精神科十八项核心制度要点说明

**精神病医院 医疗质量核心制度基本要点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结合我院精神卫生专科特点,特制定我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项。本要点是我院实施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的基本要求。 一、首诊负责制度 (一)定义 指患者的首位接诊医师(首诊医师)在一次就诊过程结束前或由其他医师接诊前,负责该患者全程诊疗管理的制度。医疗机构和科室的首诊责任参照医师首诊责任执行。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患者在诊疗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责任主体。 2.保障患者诊疗过程中诊疗服务的连续性。 3.首诊医师应当作好医疗记录,保障医疗行为可追溯。 4.非本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围疾病,应告知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并建议患者前往相应医疗机构就诊。 二、三级查房制度 (一)定义 指患者住院期间,由不同级别的医师以查房的形式实施患者评估、制定与调整诊疗方案、观察诊疗效果等医疗活动的制度。

(二)基本要求 1.医疗机构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查房制度。三个不同级别的医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 2.遵循下级医师服从上级医师,所有医师服从科主任的工作原则。 3.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各级医师的医疗决策和实施权限。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明确查房周期。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2次,非工作日每天至少查房1次,三级医师中最高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2次,中间级别的医师每周至少查房3次。术者必须亲自在术前和术后24小时查房。 5.医疗机构应当明确医师查房行为规,尊重患者、注意仪表、保护隐私、加强沟通、规流程。 6.开展护理、药师查房的可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会诊制度 (一)定义 会诊是指出于诊疗需要,由本科室以外或本机构以外的医务人员协助提出诊疗意见或提供诊疗服务的活动。规会诊行为的制度称为会诊制度。 (二)基本要求 1.按会诊围,会诊分为机构会诊和机构外会诊。机构多学科会诊应当由医疗管理部门组织。

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

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计划 篇一:2014年精神科护理工作总结 2014年精神科女区护理工作总结 2014年精神科女区在院领导、护理部、科主任的带领下,紧密围绕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计划,以创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契机,狠抓护士的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开展各项护理工作,落实了年初制订的护理目标和计划。现就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全体医护人员在院领导及科主任的领导下,圆满的完成了年初制订的工作任务,精神科女区1—12月份共收住病人821人,出院病人779人,完成业务收入3069708元,中医特色技术次,无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认真落实核心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1、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护

理质量,进一步规范各班职责,杜绝了“你等我靠”现象的发生,在护理中做到了责任到人,切实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做到了全年无差错事故发生。 2、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坚持医嘱双人查对,明显降低了因执行遗嘱错误导致的严重差错事故的发生。加强护理操作查对制度,每次操作前进行核对,杜绝了给病人用错药、打错针现象的发生。 3、认真落实了床头交接班制度,特别是对危重病人、新入病人、有特殊治疗的病人进行重点交接,提高了危重病人及特殊病人的护理质量,将潜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三、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回避护理风险。 1、进一步加强了对精神病人的安全管理,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切实加强安全防范措 施,使用了防护栏、约束带等有效措施。并且及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了疾病健康宣教,安全防范措施讲解,有效的消除了病人及其他人的安全隐患 2、加强急救药品的管理,标记明显,

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分级护理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目的研究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抽 签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精神科就诊的74例住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7例,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差错率、突发事件率、投诉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98.9±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6.3±3.7)分,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差错率(0%)、突发事件率(2.7%)、投诉率(5.4%)显著低于对照组8.1%、10.8%、16.2%,两组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分级护理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减少突发事件、护理差错的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 标签:精神科;护理管理;分级护理;应用效果 精神病患者比较特殊,因为精神症状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无法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患者的一些动作行为也很难被人理解,甚至会由于病态心理的影响很容易做出自伤或者伤害他人的行为,严重影响自身、家属以及社会[1-2]。精神科护理是一项特殊的护理工作,具有风险性、技术性以及专业性等特点,为了帮助患者尽快回复,重归社会,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应该重点研究精神科护理措施[3]。分级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模式,该文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精神科就诊的74例住院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分级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所有研究对象选自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该院精神科就診的74例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现将该院74例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实验组中男24例,女13例;患者年龄最大71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1.5±8.9)岁;患者病程11个月~4年,平均(1.8±1.4)年。对照组中男25例,女12例;患者年龄最大72岁,最小20岁,平均年龄(41.7±8.6)岁;患者病程11个月~4.1年,平均(1.9±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患者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实施分级护理措施,分级护理执行标准参照精神科分级护理标准,包括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四个不同等级,具体分级护理方法如下。

精神科护理学1

精神科护理学 1.国内精神医学发展简史:从19世纪末开始,国外的精神医学迅速发展并传入我国,国外一些教会在我国相继成立了精神病医院与收容所,如广州(1898)、北京(1906)等地,其后大连(1932)、上海(1934)、成都(1944)、南京(1947)等地也相继建立了精神病医疗或教学机构 2.国外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19世纪中叶近代护理学诞生,护理专业的创始人南丁格尔于1860年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理学校;1873年,美国的一位先觉者琳达·理查兹女士提出了护理精神病患者的系统护理方案 3.感觉和感觉障碍:感觉障碍有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①.感觉过敏: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感觉阈值降低 ②.感觉减退:对外界一般刺激的感受性降低,感觉阈值增高 ③.内感性不适(体感异常):患者感到身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服的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且难以表达出来 4.知觉及知觉障碍:常见的知觉障碍有错觉、幻觉、感知觉综合障碍 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②.幻觉:虚幻的知觉,即无客观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类感知觉 5.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的区别: ①.真性幻觉:患者所感知的幻觉形象与真实的事物完全相同,幻觉不仅位于外界空间,而且是直接通过本人的感官获得的,因此患者坚信不疑 ②.患者所感受到的幻觉表象不够清晰,不生动且不完整,存在于主观空间 6.感知觉综合障碍:指对具体客观存在的事物的个别属性出现错误的感知。 7.思维联想障碍: ①.思维联想速度的障碍:a.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转变快速,多见于躁狂症; b.思维迟缓:联想受到抑制,速度减慢,患者思考问题感到困难,反应迟钝,多见于抑郁症; c.思维贫乏:患者表现为头脑中没有多少活动着的完整概念,多见于精分或智力缺损的患者 ②.思维连贯性方面障碍:a.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多见于精分;b.思维破裂:多见于精分; c.思维不连贯:多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③.思维自主性障碍:a.思维插入(思维被强加):多见于精分;b.思维云集(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分; c.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性神经症,也见于精分; d.思维中断 ④.思维联想途径障碍:a.病理性赘述: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持续言语; c.重复语言;d.刻板语言; e.模仿言语:多见于精分 8.象征性思维:患者以一些很普通的概念、词句或动作来表示某些特殊的除患者自己外旁人无法理解的意义,是精分特征性症状之一

精神科护理常规

2017-09-04

精神科护理常规 目录 第一章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科入院护理常规 第二节精神科出院护理常规 第二章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科特级护理 第二节精神科一级护理 第三节精神科二级护理 第四节精神科三级护理 第三章精神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第二节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 第三节情感性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第四节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第五节癔症护理常规 第六节痴呆(AD)护理常规 第七节神经症护理常规 第八节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第九节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 第十节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 第十一节人格障碍护理常规 第十二节精神发育迟滞护理常规 第十三节儿童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第十四节老年性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第四章特殊精神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节兴奋躁动状态 第二节抑郁状态 第三节拒食 第四节木僵状态 第五节具有暴力倾向护理常规 第六节具有自杀倾向护理常规 第七节具有出走行为倾向护理常规 第八节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常规 第五章精神药物及其他特殊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物常见副作用的护理常规和处理措施第二节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常规 第三节锂盐治疗护理常规 第四节氟哌啶醇治疗护理常规 第五节工娱治疗护理常规 第六节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护理常规 第七节保护性约束的护理常规 第六章精神疾病伴躯体症状护理常规

第一节高热护理常规 第二节惊厥护理常规 第三节休克护理常规 第四节昏迷护理常规 第五节咯血护理常规 第七章精神科急救护理常规 第一节精神科一般急救护理常规第二节中暑护理常规 第三节触电护理常规 第四节中毒护理常规 第五节溺水和窒息护理常规 第六节自缢护理常规 第八章康复护理常规 第一节一般精神康复护理常规第二节精神科睡眠护理常规 第三节精神科心理护理常规 第四节精神科的安全护理常规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特殊护理的标准 (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 (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 (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

(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 (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一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 (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 (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 (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

精神科护理常规pdf

精神科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常规 (一)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人入院后,应更换病员服,病区护士应检查病人人院处置情况。并检查病人有无携带危险品,贵重及不必要的物品交家属带回。根据病情及医嘱安排床位,并安排病人家属与医师会谈,观察、接触病人,详细书写入院护理记录,重点交班。 2.新人院病人由专业护士接待,并为其介绍病区内环境、作息制度、住院须知、病区工作人员及其他病友等,使其尽快适应住院生活。 3.新人院病人测体温、脉搏每日两次,连续三天,以后每日测量一次。根据需要测血压、体重、记录月经周期。测量体温一般病人用腋表,特殊治疗及发热病人用肛表,重点病人做到手不离体温表。 4.密切观察新入院病人的病情,日、夜班分别详细书写护理记录,连续三班。住院期间按要求书写各项护理文件。 5.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6.准确、及时执行医嘱,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7.鼓励病人集体用膳,观察病人的进食情况,对拒食及特殊情况者,应了解原因并做适当处理,以保证有足够的营养摄人。 8.注意病人衣着的整洁、冷暖及病人的个人卫生(包括口腔、头发、皮肤、指甲等)。 9.每日记录大便次数,如连续三日无大便,遵医嘱处理。 10.观察病人睡眠情况,统计睡眠时间并记录于体温单上,夜间不能入睡者,按医嘱给予药物催眠。 11.非睡眠时间,应积极组织病人参加室内、外活动,丰富其住院生活,有躯体疾患或接受特殊治疗需要卧床休息者例外。 12.病人离开病区参加集体活动或外出检查、治疗时,必须有工作人员看护,病人出院或请假离院应有家属陪伴。 13.护理人员应加强工作责任心,做好安全护理,防止发生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等意外事件。

精神科护理制度

一、各级各类护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副主任护师(含主任护师)岗位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与护士长领导下,负责指导本病区(部门)护理业务、教学和科研工作,协助护士长进行科室管理。 (2)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与护理工作,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3)指导和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疑难病例护理会诊等;协助护士长组织护理查房、业务学习、学术讲座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4)指导和参与修定本病区(部门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计划。 (5)协助护士长对本病区(部门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整改意见。 (6)参与临床教学,指导带教老师完成带教工作。 (7)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动态,积极开展护理新业务、新技术,撰写科研论文。 (8)对全院、特别是本病区(部门)护理质量管理、护士在职培训及护理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主管护师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与护理工 作,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 了解患者的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3)指导和参与危重患者抢救、疑难病例护理会诊等。 (4)参与分析、讨论护理缺陷,提出防范措施。 (5)协助护士长对护士进行业务培训,参与临床教学,负责小讲课和护生考核评价工作。

(6)协助护士长进行技术与行政管理工作。 (三)护师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正确执行医嘱及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3)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为患者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等。指导低年资护士工作。 (4)参与科室危重患者抢救、护理查房、护理会诊和病例讨论等。 (5)参与对护士和进修护士的业务培训。 (6)参加科室护理缺陷分析,提出防范措施。 (7)参与科室护理管理工作。 (四)病区护士任职资格与岗位职责 【岗位职责】 (1)在护士长领导和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指导下进行工作。 (2)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完成各项护理任务,防止缺陷事故发生。 (3)根据科室分工,负责分管床位患者的一切治疗和护理,包括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正确实施治疗和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对不能自理的患者提供生活护理和帮助,提供康复和健康指导等。 (4)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及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 5)参加护理查房和病例讨论。 (6)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和专题讨论,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7)指导护生和护理员的工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