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风俗审美

社会风俗审美

社会风俗审美
社会风俗审美

社会美(04)民俗风情之美(2011-03-29 18:45:35)转载▼

标签:民俗风情老北京风情清明上河图庙会节庆狂欢分类:文化

审美中国

[1、日常生活如何成为美的对象]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生活的最普通、最大量、最基础的部分。它是老百姓日复一日的平常日子。所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往往认为它是单调的、平淡的、缺乏内涵的、毫无意趣的。其实不然。

(20100921 1008 广西阳朔徒步漓江)

无论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播种收割、养鸡放牛、采桑纺织、打猎捕鱼、航海经商,都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如果人们能以审美的眼光去观照,它们就会展示出一个充满情趣的意象世界。

(米勒《拾穗者》)

想像一下,一片田野之中,播种、收割的人们,远远望去,是不是一幅很美的图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社会美的重要领域。

[2、日常生活之美]

2.1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美

作为农业文明之一的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从古代开始,饮食就不仅是适应人为了生存的生物性的需要。饮食是一种文化,它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如老北京的饮食文化:

由精益求精的谭家菜,到恩承居的茵陈蒿,到砂锅居的猪全席、全聚德的烤鸭、烤肉苑的烤肉,再到穆家寨的炒疙瘩,还有驴肉、爆肚、驴打滚、糖葫芦、酸梅汤、奶饽饽、奶乌他、萨其马,还有热豆汁、涮羊肉、茯苓饼、豌豆黄、奶酪、灌肠、炒肝儿,冬天夜半叫卖的冻梨、心里美......

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构成了一个韵味悠长的意象世界。

在中国人的生活中离不开喝茶和饮酒。茶、酒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它们常常伴随着人世的兴衰和悲欢,因而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在盛唐时期,饮酒在文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饮酒给他们美感,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到当时作为国际大都会的长安的盛世气象。李白诗作:

风吹柳花满店香,胡姬压酒劝客尝。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这是一个多么风流潇洒的意象世界!

而下面这首诗:

盘陀江上是侬家,郎若闲时来吃茶。

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树马樱花。

马樱花(合欢树)和吃茶在这里都是爱情和婚姻的象征。这首诗使这个爱情的诗意更浓了。

2.2 西方的日常生活之美

西方人喝咖啡形成了咖啡文化,咖啡文化也包含有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随着近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西方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饮食行为从原来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变成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变成具有复杂的象征表义结构的社会行为,因而变得同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密切相关,同人们的社会生活风气、时髦和各种爱好的趋势相关联。咖啡就是如何。在西方世界,喝咖啡具有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意味。在咖啡馆的安静、优雅、自然、宽松的气氛中,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在一起聚会、闲聊,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讨论各种学术问题和社会问题,激发创造性的灵感。人们把喝咖啡的过程同音乐、诗歌、美术的欣赏相结合,同讨论哲学问题相结合,把更多的文化因素和审美因素纳入“咖啡时间”,使“咖啡时间”成为生活审美化的重要环节。这一点,从法国巴黎的咖啡文化中看得最清楚。巴黎历史上一些最有名的咖啡馆都是文化沙龙、艺术沙龙。

[3、生活氛围之美感]

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是表现为一种生活的氛围给人的美感。这种生活的氛围,是精神的氛围、文化的氛围、审美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如花园中的芳香,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人人都可以感觉得到,而且往往沁入你的心灵最深处。西方文化沙龙给人的美感,往往就是它的氛围。

在中国古代很多有名的诗句都是描绘这种生活氛围的美感: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

中国古人特别追求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中营造美的氛围。中国人喜欢喝酒,他们在酒香中创造一种美的生活氛围: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将要下雪的黄昏,诗人邀请他的朋友在雪花飞舞中一起饮酒,这是一个诗意弥漫的生活氛围。

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诗人和他的朋友在杏花疏影里饮酒吹笛,这是一个春色醉人的生活氛围。

这些都启示我们:日常生活的美,在很多时候都是氛围的美。

(丰子恺作品)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艺术家,以老百姓这种普通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创作出了许多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在中国的《诗经》中、在敦煌的壁画上,处处皆是。而近代以漫画著称于世的丰子恺,画了许多描绘儿童日常生活的漫画,照亮了充满情趣的儿童生活世界(见上图)。

(荷兰画派作品维米尔《厨娘》)

而在西方,17世纪荷兰画派的画家曾经创作了一大批真实描绘当时荷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的绘画,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1、何谓休闲]

要了解什么是休闲文化,我们需要先看看什么是休闲时间。所谓“休闲时间”就是:人们在劳动时间之外,除去满足生理需要和家务劳动需要等生活支出后,剩余下的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休闲”就是个人在休闲时间内自由选择的放松方式,而“休闲文化”是在休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形态。可见,休闲时间是休闲活动的“时间载体”和存在前提,没有休闲时间,休闲就无从谈起和实现。所以,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一下人的社会生活从时间上看,都有些什么?如下图所示:

(人的社会生活时间)

看看该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不被直接生产劳动所吸收的,而是用于娱乐和休息,从而可以自由活动并打开一片广阔的天地。

可见,休闲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在职业劳动和工作之余,人的一种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内容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

那么,休闲是如何产生的呢?是与什么相关的呢?

[2、为何休闲]

应该说,休闲方式其实并非在现代社会才出现,久已有之:

1)在传统中国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所倡导的“逍遥游”已有休闲的理念影子;

2)在西方的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不事生产、终身清贫,只专注于真理、理智和完善自已的灵魂,在他看似闲瑕的一生中,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智慧的结晶;

3)亚里士多德认为,科学“首先在那些有闲瑕的地方被发现”,亚里士多德本人就经常在他的学院中和学生一边漫步、一边讨论深奥的哲学问题,这一点与我国的孔子有相近之处。

休闲的本质和价值在于提升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拥有休闲是人类最古老的梦想——从无休止的劳作中摆脱出来;随心所欲,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于各种社会境遇随遇而安;独立于自然及他人的束缚;以优雅的姿态,自由自在地生存。

但是,中国与西方一样,尤其是在近代工业社会以前,休闲生活是为很少的一部分人所拥有。这部分人多属于社会的上层,而处于整个社会中下层的广大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无暇顾及生活的休闲和放松,更无法考虑生活的质量等问题。少数人成为“有闲阶级”,而大多数人只能望“闲”兴叹。

(人类休闲时间的演变历程)

如上图所示,对于中国这样的传统农业大国来说,数千年来生产力低下,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鉴于土地是不能搬动的生产资料,人们的人身便依附于土地。人身的不自由,使那时候的劳动者们几乎没有属于自已的休闲时间的来提高自已,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层面都比较低下。

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来临,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与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与农业社会相比,人所依附的不是土地而是物质财富(如货币)而存在,此时休闲时间增加,人身相对来说更加自由。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电脑与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人类社会开始从工业社会向着知识社会进发,与之相伴的是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快捷,人们的生活时间中休闲时间大量增加,此时的人们已经从依赖于物质存在走向依赖于知识而存在了。人类自身获得更多的知识,这本身就意味着人在向着一个完整的人发展、过渡,应该说,这是人类发展的进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休闲时间的增加是怎样获得的,接下来的问题是,面对大量增加的休闲时间,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呢?

[3、休闲文化之美]

休闲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玩”字。“玩”是自由的,是无功利、无目的的。小孩的玩就是无功利、无目的。玩很容易过渡到审美的状态。所以休闲文化往往包含有审美意象的创造和欣赏,而且休闲文化所展现的意象世界,往往是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交叉和融合。

中国古代的学者和文人很重视休闲。他们主张“忙里偷闲”。“人莫过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有了“闲”,才能有审美的心胸,才能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在“玩”的活动中,玩家就能体验到一个意象世界,从而获得审美感兴、审美享受。

(现代大众休闲方式)

在现代休闲方式中,旅游文化是休闲文化的重要内容。旅游是从人的功利化的日常生活中超脱出来,是日常生活的隔离、中断。人们住在原来的城市,周围的一切对你都显示出实用的价值,如这条街上有超市,那条街上有餐馆。至于街上各种建筑的造型,街上来往行人

的色彩、风情,都进不到你的眼界之中。可是一至旅游景区,旅游者都把日常的目光(功利的眼光和逻辑的眼光)换成了审美的眼光。用审美的眼光看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成为美(意象世界),新鲜、奇特、有意味:

1)大陆的街市上招牌子都是横着的,现在大陆游客也可以去台湾了,到那里一看,街上的招牌都是坚着的,还是繁体字,于是感觉很新鲜、有意思,这就是审美的眼光出现了。

2)中国一些边远的山村,当地的民众习惯于用直接的功利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感受到的是单调、闭塞,可是外来的旅游者一旦看到这种“陌生化”的景象,会万分欣喜,他们赞美这里的简朴、古老、宁静、自然的山村风光,甚至会说“要是一辈子生活在里,该有多好啊!”但是真正一辈子生活在这里的当地民众对他们的生活环境却有种种怨言。这就是审美心理学上著名的“心理距离”的作用了。

所以,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审美活动,也就是超越实用功利的心态和眼光,在精神上进到一种自由的境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那么,在当下中国,为何人们对于原生态的自然景观那样渴望?面对不同的自然景观呈现给我的感受各不相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又该如何对自然进行审美呢?请看一下部分对“自然美”的论述。

自然美不是自然物本身客观存在的美,而是人心目中显现的自然物、自然风景的意象世界。自然美是在审美活动中生成的,是人与自然风景的契合。

[1、自然美的发现]

自然美的发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1.1 西方:文艺复兴

瑞士学者布尔哈特在他的名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说:这种欣赏自然美的能力通常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现的结果,而它的结源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因为在它表现在诗歌和绘画中并因此使人意识到以前可能早就有这种模糊的感觉存在。他认为:准确无误地证明自然对于人类精神有深刻影响的还是开始于但丁。他不仅用一些有力的诗句唤醒我们对于清晨的新鲜空气和远洋上颤动着的光辉,或者暴风雨袭击下的森林的壮观有所感受,而且他可能只是为了远眺景色而攀登高峰——自古以来,他或许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

彼得拉特是文化复兴之父,第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不仅能欣赏自然美,而且完全能够把画境和大自然的实用价值区别开来。他曾给朋友写信:我多么希望你能知道我单独自由自在地漫游于山中、林间、溪畔所得到的无比快乐!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他和他的弟子一起去攀登文图尔斯山的顶峰。在那个时候,他过去整个的一生连同他的一切痴想都浮上了心头。他打开《圣奥古斯丁忏悔录》,找到这样一段话:人们到外边,欣赏高山、大海、汹涌的河流和广阔的重洋,以及日月星辰的运行,这时他们会忘掉了自已。

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不是孤立的,它是和那个时期对于人的发现联系在一起的。

1.2 中国:魏晋时代

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也是一个过程。朱光潜先生说: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于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中便有这样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做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做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

中国人对于自然美的发现,是在魏晋时期。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国魏晋时期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相似,是强烈、矛盾、热情、浓于生命的一个时代,是精神上大解放的一个时代,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自然美的发现。

《世说新语》记载,东晋画家顾恺之从会稽还,人问山水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这几句话不是后来五代北宋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等山水画境界的绝妙写照吗?

晋宋人欣赏山水,由实入虚,即实即虚,超入玄境。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晋宋人欣赏自然,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超然玄远的意趣。这使中国山水画自始即是一种“意境中的山水”。晋人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能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王羲之曰: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光明净体中。

魏晋时代对于自然美的发现,归根到底,是由于那个时代人的精神得到了一种自由和解放。这种精神上的真自由、真解放,才能把胸襟像花似的展开,接受宇宙和人生的全景,了解它的意义,体会它的深沉的境地。

自然美的发现,自然美的欣赏,自然美的生命,离不开人的胸襟,离不开人的心灵,离不开人的精神,最终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文化环境。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山川映入人的胸襟,虚灵化而又情致化,情与景合,境与神会,从而呈现一个包含新的生命的意象世界,这就是自然美。

自然美的发现离不开时代和社会文化环境,那么,在现代中国,为什么人们旅游更多的喜欢关注那些原生态的自然景观而不是人文景观呢?这便是“心理距离”的影响了。那么,什么是“心理距离”呢?

[2、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剑桥大学教授布洛提出来的。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着一种恰如其分的“心理距离”时,对象对于主体才可能是美的。这个观点,就叫做“心理距离说”。

举个海雾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海雾是美的还是不美的?这要看你是谁,站在什么地方。

1)如果你是船长、水手、乘客,正在船上,那么,海雾对于你来说就不是美的。不但不美而且恐怖。你想,你乘坐的轮船在一片茫然和死寂中飘浮,不知彼岸何在,前途何在,是凶是吉,哪里还会有美感?

2)但如果你是在岸上,就两样了。那海天之间的茫茫大雾,对于你来说就是一个难得的美景和奇观。海岸、礁石、灯塔,都在乳白色的纱幕中若隐若现。朦胧中,一艘轮船缓缓驶来,不是很美吗?

那么,为什么你的感受会和船上的人不同呢?为什么那灾难性的海雾对于你来说是美的呢?因为有了距离。所谓“有了距离”,不是说你就不在雾中,海雾和你隔得老远。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哪怕那海雾近在眼前,它和你也是没有利害关系的。你和它之间只不过是在意识上有了距离,因此叫做“心理距离”。

所谓“心理距离”,说白了,就是“超功利”。只不过,我们意识不到超功利,只是觉得有距离。有了距离,我们就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隔岸观火、雾里看花。实际上,我们能够“隔岸观火”,就因为隔着岸。如果火都烧到家门口了,还能袖手旁观吗?

其实,即便是我们自已遭受的灾难、痛苦、恐惧、不幸,保要有距离,也可以把它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你开着车在路上行驶了好长时间,已经进入疲劳驾驶状态,在似睡非睡之中突然前方来了一辆车,你在刹那间做出反应躲闪过去,事后有点后怕,但更多的是在脱险之后眉飞色舞的向朋友们述说你的“遇险记”。这是为什么:

1)空间距离: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2)时间距离:你已不再害怕了。

所以,距离是审美的前提,审美的条件。美丽的事物,往往都或者有点“遥远”(空间距离),或者有点“陌生”(时间距离)。

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而距离的丧失也就意味着美感的消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夫妻两个,谈恋爱时好得难舍难分,一结婚就吵架甚至离婚。因为谈恋爱时,双方之间是有距离的,都有点神秘感,也都在尽量表现自已,当然是表现自已好的方面了。一结婚,不要说心理距离,就连生理距离也没有了,所有的缺点都暴露无遗,还能不吵架的吗?

现代中国进入工业化时代,专业的知识与职业本就将城市人的生活切割得支离破碎,再加上日常生活的空间感与时间感都不复存在,生活离我们既不遥远也不陌生,当然难有美感可言了。最好的方法,便是回归自然,旅游便是其中一种选择,从空间上和时间上与平日所处的生活拉开心理距离,美感也就产生了。而观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较,虽然带来的美感并没有什么高低之分(这一点后面还会详细说明),但是在审美能力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相较而言,人文景观需要更多的人文背景知识,而这一点在当代人身上来说是较为缺乏的,故自然景观成为了欣赏自然美的最好途径。

[3、生态美学]

当代世界的能源危机及其所诱发的生态危机越演越烈,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有人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人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他们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的观念。“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这种理念不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客体的认识关系”,而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主体与对象的体验关系”: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生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

所以,在中国古代的诗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诗句: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不用多做解释,相信你面对被破坏的自然界时,是不会有以上那种美感的。所以,外出旅行的时候,还是注意点儿,别干破坏环境、刻字之类的事儿;旅游开发时也要兼顾一下环境的完整性,象大理洱海盖别墅的事还是少干为好。

[1、引言]

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普普通通的星球,这个星球的表面有5.1亿平方公里,其中的29%是陆地,余下的71%被海洋所覆盖。整个地表以上被大气圈所包围着。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便有了地上、空中及水下三种审美的视角:

1)在陆地上有平原与高原、丘陵与盆地、湖泊与河流、峡谷与山峰、戈壁与大漠、草原的区别

(20070221 1553 西藏嘉乌拉山口珠穆朗玛峰)

(20070224 1534 西藏林芝尼洋河谷)

(20070929 1245 新疆塔什库尔干-喀拉库勒湖段西昆仑山慕士塔格峰)

(20071001 2013 新疆库车苏巴什故城戈壁滩)

(20071005 0800 甘肃敦煌玉门关)

(20100921 1200 广西阳朔漓江)

(20100922 1015 广西柳江桂林->柳州)

2)在天空中平视与俯瞰又因云层多寡、地下景观不同而有所区别

(20070228 1035 航拍青藏高原拉萨->成都)

(20070228 1708 航拍横断山脉成都->昆明)

(20070608 0747 航拍横断山脉丽江->成都)

(20070613 0736 航拍岷山四川阿坝州)

3)而海洋之上与之下的世界更是大相径庭

(海岸线)

(海洋洋面)

(海底世界)

面对这样多姿多彩的世界,相信你和我一样都心动了。但是,面对这种种美景,相信你的感觉和我一样也是不太一样的,脑海中是不是已现闪现出:雄伟、雄状、壮美、优美、博大、斑斓......这样的字眼了?你一定会问: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到底有没有审美的范畴呢?如果有,又是什么呢?回答是肯定的,所有这些自然景观其背后既有着异性、也有着共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共性与异性是什么。

[2、优美与崇高]

在西方审美范畴中的优美与崇高便可以将包括自然美的共性与异性很好的表达出来。当然,优美与崇高并不仅仅用于自然美,同样也可以用于建筑、雕塑、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优美,什么是崇高?

2.1 优美

优美,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20100920 1312 广西阳朔遇龙河)

这种完整、单纯、和谐的美,它所引起的美感,就是一种始终如一的愉悦之情。这是因为优美的意象世界总是充溢着一种生命活力,在形式上又十分和谐,单纯,所以,在美感过程中,主体的种种感官和机制和谐运作,即无阻滞,又无冲突,自始自终地贯穿着一种舒畅喜悦的情感基调,这种情感基调是一种较为单一、纯净的体验。整个美感过程,既无大起大落的情感突变,又无强烈摇撼的内心震荡。审美主体始终在一种怡和、宁静的心态中,全神贯注于审美意象,达到一种忘我的境地。

2.2 崇高

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即对象形式无规律、无限制,具体表现为体积和数量无限大(数量的崇高,如极高山),以及力量的无比强大(力量的崇高,如巨浪)。

(转:航拍南迦巴瓦峰-数量的巨大)

自然界有些东西是无边无际的,是无限的。如天边的沙漠、无边的大海、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人站在它面前,觉得自已非常渺小,根本就不算什么。在这样一些无限的对象面前,我们就会感到知性能力不足以把握这个对象,不足以把它们凝聚起来。知性能够把握的是有限的东西,只能够对付有限,不能对付无限,不能对付无限的景色、无限的景象。这种情况下人就感到一种痛苦了,人这么渺小,面对无限的大自然,人无能为力。但你不能因为感到痛苦就逃避,就不去审美了。

(转:巴丹吉林沙漠)

比如你要去看看塔里木、看看撒哈拉沙漠或者去看看大海,看完以后觉得没什么可看的,那你就白去了。其实要欣赏的就是荒漠、就是大海,特别是要在那种暴风雨之下去欣赏大海,因为一片平静的大海是没有什么可欣赏的,就是说台风来的时候你站在海边(确保安全为前提)才能欣赏到大海,才能欣赏到大海的本相,风平浪静的时候看大海是很单调的。大海的威力,那才叫崇高。

(转:云南梅里雪山数量的巨大)

如何才能达到这样一种审美呢?必须要调动你心中的另外一种能力,那就是理性。理性才能够把握住无限,你只有知性而理性不强,就欣赏不了崇高。理性未经锻炼,也欣赏不了崇高。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欣赏崇高,不欣赏崇高的自然景象,也不欣赏崇高的艺术品,因为太悲惨了嘛。有的人只喜欢那种小巧精致的东西、优雅的东西,只喜欢皆大欢喜的东西,只欣赏“好人一生平安”,即使有点小打小闹,有点眼泪,也是因为误会。

(20070215 1919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那曲草原那曲->拉萨)

没有经过教化的人,没有经过文明的熏陶的人,比如说原始人,对荒蛮的东西是不能够欣赏的。一个理性的文明人才能欣赏蛮荒的大自然,哪怕那个地方不适合人们生活。这种欣赏是通过理性把握无限的能力而达到的。所以,所谓崇高,其中必须要包括某种痛苦的因素,如果忍受不了这种痛苦,就欣赏不了崇高。

(20071005 1017 甘肃敦煌阳关)

也就是说,欣赏崇高首先要经过一种痛苦,就是知性面对无限感到无能为力,有一种无能为力的痛苦,然后经过理性训练的人能够调动自已更高的理性能力来把握无限,他的理性与想像力达成一种自由协调活动。此时,审美者就获得了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愉悦。而这种愉悦,是知性所不能带来的。

(转:长白山天池)

人在调动其理性后就可以想到,尽管自然界有如此巨大的体积和数量,但这种物质的体积是盲目的,是无理性的。人的理性可以更高,人的理性可以超越它,而且从性质上来说,人的理性比珠穆朗玛峰更具有无限性,可以超越整个物质世界而达到精神层次、道德层次。一个经常欣赏珠穆朗玛峰的人,他心目中也可以形成一种人格,一种崇高的人格,而具有这种崇高人格理想的人在欣赏珠峰时就有一种特殊的美感。

(转:圣湖纳木错)

(转:神山岗仁波齐)

对比了优美与崇高两种形态的自然美,我们才能知道:为什么中国的西部及东北之民族多有宗教信仰,而中原及江南则不讲什么宗教信仰与崇拜?除了文化因距离的辐射衰减的原因外,首要原因就是由于中国东部地势平坦、平原多,景色多属优美范畴,比较单纯而和谐。加上土地之肥沃在经济上能够自给自足,故较易形成和谐的人际氛围,他们很少或者说从未见过中国西部那样雄壮的景观,生活的安逸更少有西部那种由于把握不住大自然而有痛苦的感觉。相反,东部的古人们反而聚合成群,疏通水道、降伏黄河,甚至有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的精神出现。他们对于大自然的征服感更强而缺乏畏惧感。而西部则不然,那样一种无限的景观令那里的人们感到恐惧、感到神秘、感到自身力量的弱小,加之理性之不足,故易于匍匐于神山、圣湖之下而顶礼膜拜。

所以说,有宗教信仰的人去中国西部易于产生宗教感,而大量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人去西部除了身理上的不适外,绝大多数唯物主义的中国人不太可能产生宗教上的信仰,有的可能只是一种迷信。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审美体验,也同样让一部分人通过理性超越,使自身也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灵魂洗礼,得到了一种审美超越,具有了一种高尚而圣洁的灵魂美!我想,这就是广阔的西部给与东部的一种审美补充与提升吧。

[3、秀美与壮美]

在上一节中,我们知道优美与崇高两个审美范畴来源于西方,那么,我们中国美学中有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范畴呢?有的。那就是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或称之为秀美与壮美。您看:

“铁马秋风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前者壮美而后者秀美

这种阴阳之美来自《易经》,不仅在中国景色中是这样,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中也非常常见。拿宋词来说,有就豪放派与婉约派之分:

1)豪放派的意象世界属于壮美

2)婉约派的意象世界属于秀美

苏东坡曾请人对他的词和柳永的词发表看法,那人说:

1)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2)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转:太行山)

但“壮美与秀美”与“优美与崇高”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也并不能划上等号。在中国古典美学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韵味;秀美的意象不仅要秀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的骨力。这就是中国易经思想的体现,刚中带柔,柔中带刚。这在“优美与崇高”这对审美范畴中是没有提及的。

怎样审美

[1、民俗风情何以成为审美对象]

在一定历史时期,一个地区的人民群众都有自已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人们称之为民俗。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又说:相沿成风,相染成俗。当这种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显示出审美价值时,就称为风情。而当人们完全脱离日常的生活方式而成为纯审美的活动时,就成为节庆和狂欢活动。民俗风情里包含着人生,历史的图景,有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重要的审美领域。

北京的天桥、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观前街、杭州的西湖、德国的莱茵河、法国的塞纳河,历来都是游客体验民俗风情的著名景区。

[2、民俗风情之美]

老北京的天桥、胡同、吆喝声响器声、叫卖声、庙会,一并组成了极其丰富的社会民俗内涵:

1)天桥:汇集了表演戏剧、曲艺、杂耍的各种戏园子,游乐场和酒馆、茶馆、小吃摊点、百货摊棚。在清楚末年、民国初年逐渐兴旺起来。戏剧、曲艺不仅有京戏,河北梆子、评戏、木偶戏、皮影戏,还有评书、相声、鼓书,北京竹板书、单弦、数来宝等。杂耍不仅有耍中幡、车技、硬气功、钻刀、火圈、吞宝剑、上刀山,还有马戏、空中秋千、大型古彩戏法、魔术等。在饮食方面,天桥的小吃可说是集北京小吃之大全,有油茶、爆肚、豆汁一共110多种。除了小吃,还有各种货物,应有尽有。有百货店、布摊、家具店、估衣行、卖布头的、卖旧鞋、旧轮胎的,卖锅碗瓢盘、废铜烂铁的、卖文物古玩的、卖旧书的。此外还有药店、算卦、相面、剃头的。一座天桥,包含了难以言说的人生的悲欢和审美的情味。

2)胡同:光是胡同的名字,就引人遐想:百花深处、杏花天胡同、花枝胡同、菊儿胡同、月光胡同、胭脂胡同。还有:雨儿胡同、衰衣胡同、帽儿胡同、茶叶胡同、烧酒胡同、干面胡同、羊肉胡同、茄子胡同、豆芽菜胡同、烧饼胡同、麻花胡同、一溜儿胡同、半截胡同......这些胡同的名字将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都展出现了。更绝的是不同的胡同还有不同的气味:钱粮胡同是大白菜的气味、帽儿胡同是冰糖葫芦的气味,轿子胡同里有豆汁叶。这都是独特的风情。

3)吆喝声和叫卖声:北京胡同里这种独特的声音,忽高忽低、时远时近,传送出一种悠长的韵味。像春天里“哎嗨!大小哎,小金鱼嘞!”夏天里“一兜水的哎嗨大蜜桃!”秋天“大山里红啊:还两挂!”冬天“萝卜赛梨哎,辣了换。”清早“热的嘞,大油炸鬼,芝麻酱

的烧饼!”晚上“金橘儿哎,青果哎,开口胃哎!”半夜“硬面,饽哎饽。”“馄饨喂,开锅啊。”有的不用吆喝,就用手里的响器召唤顾客,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来了,有理发的、耍猴儿的、卖油的、卖酸梅汤的,磨剪子、磨刀的估计知道人最多了。据说曾有人整理记录了368种吆喝声,但肯定不止。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心灵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享受。

4)叫卖声:在城市的各种叫卖声中,最有诗意、最引人美感的是卖花声。古人诗云:“隔巷遥听卖花声”、“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都是写卖花声的美感。

5)庙会:逛庙会是北京老百姓生活的一大享受,一大乐趣。据1930年统计,城区有庙会20处,效区有庙会16处,最有名的是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雍和宫、厂甸等八大庙会。庙会里面有卖多种日用品的,有卖各种小吃的,有卖花鸟的,有唱大鼓的,有拉洋片的。庙会是普通老百姓的游乐场所,庙会的内容与老百姓生活有联系(卖日用品、各种吃食),但又从日常生活中分离出来,是一种超出日常生活的游乐,一种精神享受,所以为大人小孩所向往。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民俗风情作为重要的审美领域,历来为艺术家所关注,他们创作了许多描绘民俗风情的艺术作品。宋代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清明上河图》是一幅长卷画,描绘了12世纪北宋开封城外东南七里的一段汴河风光和城内街道的热闹繁华景象。靠着它,我们才能够看到800多年前开封城的民俗风情,感受到宋代都城老百姓寻于安静、安乐、和谐生活的一种满足的心态。

[3、节庆狂欢之美]

民俗风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节庆狂欢活动。节庆狂欢活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有德国学者说:以有别于过日常生活的方式去和这个世界共同体验一种和谐,并浑然沉醉其中,可以说正是“节日应典”的意义。

柏拉图说:众神为了怜悯人类——天生劳碌的种族,就赐给他们许多反复不断的节庆活动,借此,消除他们的疲劳;众神赐给他们缪斯(艺术女神),以阿波罗和狄俄尼索斯为缪斯的主人,以便他们在众神陪伴下恢复元气,因此能够回复到人类原本的样子。

歌德在论述“罗马狂欢节”时说:狂欢节“是人民给自已创造的节日”,“上等人和下等人的区别刹那间仿佛不再存在了:大家彼此接近,每个人都宽宏地对待他碰到的任何事,彼此之间的不拘礼节自由自在融合于共同的美好心绪之中。”“严肃的罗马公民,在整整一年里他们都谨小慎微地警惕着最微不足道的过失,而现在把自已的严肃和理性一下子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尼采认为这种节庆狂欢的生活状态是酒神精神的表现。在这种状态中,人充满幸福的狂喜,“逐渐化入浑然忘我之境。”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人和人融为一体,而且人和自然也融为一体。

(汉族春节)

在节日狂欢中,普通老百姓超脱了日常生活的种种束缚,超脱了各种功利性和实用主义,人与人不分彼此,互相平等,不拘形迹,自由往来,从而显示了人的自身存在的自由形式,显示了人的存在的本来状态,这就是一种复归,即人回复到人的本真存在。人回到了自身,并在人们之中感觉到自已是人。人类关系这种真正的人性,不只是想象或抽象思考的对象,而是成为现实的实现,并在活生生的感性物质的接触中体验到的。

(傣族泼水节)

人在节庆狂欢中活生生的体验到自已是人,体验人与世界是一体的,这是纯粹的审美体验。所以可以说,节庆狂欢活动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象前面提到的庙会,还有像西藏的佛诞日、浴佛节、伊斯兰世界的古尔邦节、蒙古族的那达幕大会、云南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泼水节、汉族的春节都是使人从日常生活中超越出来节庆活动。

(伊斯兰古尔邦节)

(蒙古族那达幕)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研究性学习论文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 1 研究背景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 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2 研究目的意义 (1)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社会习俗和生活变化的史实,探究其变迁的原因和背景。 (2) 分析比较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影响。(3)掌握社会习俗和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的变化情况。通 过归纳、比较社会习俗和生活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 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习俗和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 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的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4 研究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5 研究步骤 (1)确立选题 (2)根据确定的题目内容,调查对象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3)搜集有关社会变化的资料、图片、走访老人、社区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了解社会变迁的基本情况。 (4)分类整理所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5)将成果整合或制成演示文稿进行展览。 6 资料收集手段

依据研究内容,通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家庭等搜集资料,在收集资料 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典型性。 调查问卷 一中国百年社会背景 二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谈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三引起中国百年有哪些原因。 四社会风俗变迁的影响有哪些。 五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怎样的变化。 六社会的变迁对我们当代人有何启发。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 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 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 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1)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 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中国现当代美学三大家美学观点之历史比较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之一,他对我国的美学科学体系的建设有重大贡献,最重要的是他建立了一个他自己的美学体系并在我国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渊源 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虽然发源于康德,但对他的美学观念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两个学说:一个是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一个是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朱光潜在英国留学期间对西方美学史进行了极为深入、细致的钻研,谙熟西方美学史上的客观派和 主观派的美学论争。他并不赞同其中的任何一派,认为这两派的观点、体系都有偏颇之处。他主张调和、折中这两派并超越这两派的思想,但无法做到。当时他的主导思想是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即把主客观统一于心。他认为自然界元所谓美与不美,美是人们心中的看法,即欣赏,你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就美,你认为它不美,它就不具备美的特性,美丑完全在于人的心。他说:“美是创造出来的,它是艺术的特质,自然中无所谓美。在觉自然为美时,自然就已告成表现情趣的意象,就已经是艺术品。”在他这里,欣赏就是表现,就是创造,就是艺术,这是一系列的等式。它具有以下特点:不用抽象地思考,不起意志和欲念;必须在观赏的对象和实际人生之间隔出一段距离;在无意中把我的情趣移注于物;模仿在想象中所见到的动作姿态,使人体器官起特殊的生理变化。这些特点融会了克罗齐的直觉说、布洛的距离说、立普斯的移情说、谷路斯的内模仿说等,形成了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欣赏思想。另外,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能在中国形成很大影响,还有其美学的历史根源。他和王国维的美学思想都源于康德。王国维认为欲望是人的生活本质,人因为有欲望并受到压抑而觉痛苦,要想解脱痛苦,惟有美。因为美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朱光潜的美学欣赏思想和他是一致的。 (二)朱光潜的美学思想对时代的影响 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思想问世之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者占领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时代。他的美学理论只能使文艺成为超现实、超阶级、超道德、超功利的东西,而人则成为超然于物表和世外,清净无为,不带人间烟火气的“神仙”。在那样一个危急的时刻,很多青年看不到出路,彷徨无所依,朱光潜的美学思想正好成了一些人的解脱良药,成了他们逃避现实的精神家园。 (三)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的对立面 和朱光潜的美学思想相对立的是以鲁迅为代表的另一条美学路线。鲁迅早期的美学思想主要是受王国维、尼采和El本的厨川白村的影响,在哲学基础上都认为是外界物质力量压抑人的生命而产生苦闷,这种苦闷的象征即是文艺。后期的鲁迅翻译了俄国的普列汉诺夫等人的著作,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理论的建设奠定了基础。但他毕竟是从文艺理论这方面来谈美学的,并不是纯美学。所以,当时的美学领域还是由王国维、朱光潜的思想影响着。要想清除其影响,必须在哲学的基础上,对美学的根本问题加以清理和批判。这项重要的工作是由蔡仪先生担当起来的。 二、20世纪40年代美学的代表——蔡仪 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影响日益扩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日益成熟。特别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进行了总结,虽然主要阐述的是文艺政策和文艺理论,但也提出了美学上的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这样,旧美学的矛盾、弱点就暴露了出来。批判旧美学,建立新的美学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这一时期蔡仪先生出版了《新美学》一书,构建了新的美学体系。 蔡仪的新美学体系的主要观点就是:美应该在美的事物本身去寻找,既不能求诸外界,也不能在人心中寻找。这便确立了唯物主义的美学观点。当时唯心主义在美学领域还占统治地位,而朱光潜是各种唯心主义美学理论的译介者和综合者,所以,蔡仪对朱光潜的美学思想进行了集中批判,同时建立了自己的唯物主义美学观。主要批判内容有以下几点。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中国十大阶层的消费差异 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划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可化为十大阶层。这十个社会阶层是: 1、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指在党政、事业和社会团体机关单位中行使实际的行政管理职权的领导干部,具体包括: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直辖市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处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各省、市、地区中具有实际行政管理职权的乡科级及以上行政级别的干部。他们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居于最高或较高的地位等级,是整个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主导性阶层,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及市场化改革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对于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和将要形成的社会阶层结构的主要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2、经理人员阶层 指大中型企业中非业主身份的高中层管理人员。这一阶层同国家与社会管理者(干部)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之间的区分界线还没有完全明晰化,其阶层内部的不同来源的成员,在社会政治态度和利益认同方面还有明显差异。经理人员阶层在当前的社会阶层结构

中也是主导阶层之一,他们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中有重要的影响力。 3、私营企业主阶层 指拥有一定数量的私人资本或固定资产并进行投资以获取利润的人,按照现行政策规定,即包括所有雇工在8人以上的私营企业的业主。私营企业主阶层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在二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4、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指在各种经济成分的机构(包括国家机关、党群组织、全民企事业单位、集体企事业单位和各类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工作和科学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大多经过中高等专业知识及专门职业技术培训,并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大生产的专业分工要求的专业知识及专门技术。 5、办事人员阶层 指协助部门负责人处理日常行政事务的专职办公人员,主要由党政机关中的中低层公务员、各种所有制企事业单位中的基层管理人员和非专业性办事人员等组成。这一阶层是社会阶层流动链中的重

民国社会风俗的变迁

民国时期的社会风俗的变迁 [摘要]:辛亥革命胜利后成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这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结束了延续260多年的清王朝的统治,而且宣告了长达2000余年的封建帝制的灭亡.民国时期是社会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时期,风俗的演进也进入转型的阶段。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都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本文将从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这五个方面来介绍民国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关键字]:民国风俗旗袍妇女解放 民国时期民俗研究开始于20世纪初期,在发端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民俗学学者。仅以风俗研究而言,就有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杨荫深的《衣冠服饰》,陈东原的《中国妇女生活史》等。可以肯定的说,民国时期的民俗学专著较之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样、深刻,为以后民俗学者的“田野作业”起到示范作用。陈学华和徐吉军编著的《中国风俗通史(民国卷)》就对民国时期各民族的饮食,住,行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民国时期女权运动兴起,女性社会地位提高比较明显,在社会风俗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围绕女性婚恋嫁娶而展开的民国社会风俗研究将会越来越全面。 一、民国时期社会风俗变革的背景 1.外部因素 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中国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 2.内部因素 (1)政治因素 还在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就认识到社会习俗与政治的相互关系,认识到改良社会习俗政治进步中的作用,所以他们得出一种共识,那就是改良风俗必须成为社会全面变革而一部分,必须把政治改革和移风易俗结合起来。有的把改革发饰、服饰习俗作为推翻清王朝的组成部分,这样就强调了风俗改良的政治意义。这种将移风易俗政治化的思路和做法,在民国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为了尽快革除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造成有利于资产阶级统治的新社会风气,将改良风俗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革命党人亦视移风易俗为一项政治事务。民国时期,蒋介石就曾发起过“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为基本准则,从改造国民的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做起。 (2)经济因素

春节十大习俗.doc

春节十大习俗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由虞舜时期兴起。春节指华夏传统历法夏历的元旦(与中国现行的公历元旦不同),农历正月初一,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下面我介绍春节十大习俗,欢迎阅读。 ①春联和年画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春联出现在唐代。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②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③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④年糕和饺子 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5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⑤朝正和拜年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2017-03-23 23:13 来源:图情范儿快递/农业 当前社会的十大阶层,看看你在第几层? 作者张林江,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秘书长。 社会分层与阶级阶层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敏感的实践问题。进入21世纪以来的15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快的15年,也是社会阶层分化、社会流动加剧的15年。如何客观分析、及时掌握社会阶层变化情况,正确判断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根据变化的国情、社情适时调整社会政策,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的基本情况 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往往取决于多个指标。一个社会中存在着多样化的资源,分别是以权力方式体现的组织资源、以财富方式体现的经济资源、以教育文化科技等方式体现的文化资源、以人际关系体现的关系资源。这几种资源的多寡,综合决定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而职业之所以是社会地位最直接的标志,因为其往往与一个人所占有的资源品种和数量关联度高。2002年,由陆学艺先生领衔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发表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一书。该书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1999年所做的抽样调查数据和调研为依据,以各阶层所占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占有状况为标准作为划分原则,对社会群体进行大的聚类分层,划分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十大阶层。 现在看,1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阶层的人数增加了,一些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变化了,一些阶层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也有所变化,但是,十个社会阶层的分类仍然是能够站住脚的。因为,十个阶层的资源占有状况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十个阶层的排列位序也仍然成立,符合现实条件下人们的普遍感受。下面对各社会阶层的变化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

走进义乌十大民俗

走进义乌十大民俗之贾氏抬甲巧 课题提出背景: 每年的春节,很多学生如同过节一样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有的参与扮演,有的在父母陪同下观看整项活动,可是对于这项活动的由来,却是知之甚少,因此在本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力求本次活动的地方特色。我冥思苦想:于是,在本次活动中,我从学生入手。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人就是学生,看看他们对什么感兴趣。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家乡的民俗”活动。在我的提议下,学生开始关注这一活动,因为这可是我们的宝贵的文化财富,而近年来却一直被人们所遗忘。这难道不是一个对学生进行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家乡、爱人民思想情感的好契机吗?基于此,我便设计了这一活动——《走进义乌十大民俗——贾氏抬甲巧》,希望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的孩子来关注家乡的民俗。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开发具有家乡特色的民俗文化教育资源,在活动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亲近家乡民俗,喜爱家乡民俗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良好品德。 2.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组织活动,参与到整个活动中来,体现“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体“这个理念。 3.知识和能力: 培养他们组织和参与活动的能力,包括合作

能力、参与能力、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生分析] 本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已初步具备收集信息的能力,因为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离学生最近的民俗活动,也为本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 1知识技能的准备。 由教师介绍访问的礼仪和交际技巧,调查计划和调查报告的基本格式,调查研究过程中的注意点. 2明确活动的意向. 学生集体讨论,成立四个活动小组,明确本次活动的意义,方式,初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 二,调查研究. 1各小组分头搜集信息. 采访组: 发放调查问卷,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这项民俗及其变迁情况. 考察组:走村串巷,实地考察这项民俗文化的发源地. 查阅组:到阅览室,图书馆,新华书店,档案馆等地,搜查翻阅民俗文化的资料. 网络组:通过上网的方式,下载一些关于家乡民俗文化的信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考试说明: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新中国社会生活的新风尚。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衣、食、住等物质生活方面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嫁娶习俗和人们社交礼仪变化的史实。3.探讨影响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体会近代习俗变化所反映的社会进步。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1.总趋势:近代化。 2.变迁的原因: ①外因:西方工业文明和思想文化的影响。 ②内因: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政治近代民主运动的推动 思想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3.概况:物质生活 (1)衣的变化: ①近代: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成为男子礼服之一。 中山装: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 流行时尚; 旗袍:由宽松肥大向称身适体转变,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中山装与旗袍(改良)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代民族服饰;) (2) 食的变化: 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最早吃西餐的是买办们)(3)住的变化: 近代:出现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最早出现在租界区) 社会习俗: ①近代:“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婚丧改革等 维新派:主张改革(“断发易服”不具革命色彩); 民国时期:颁布法令,(“断发易服”具反清革命色彩) 社交礼仪: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称谓:“先生”、“同志”代替“老 爷”、“大人;”历法: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 特点:①平等化民主化 ②西方化; ③中西新旧并存与碰撞 ④变化主要在城市,农村变化不大,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审美观念

大家都知道九中“一日常规”,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遵守了呢?上面明确的说明了在教室走廊里不追逐打闹、喧哗,不讲粗话脏话,不开无聊的玩笑,不玩不正当的游戏,做到讲话轻一点,语言文明一点,走路慢一点;可是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呢?似乎完全相反了吧! 注意仪表,穿校服,戴校徽,举止文明,见师长同学应主动问早、问好,进校后要使用普通话交谈。校服,不仅仅是穿,还要穿的符合中学生的要求。现在,改校服的问题日益严重,校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所独具的风格特色。所以,校服的合适与否,美观与否,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认为中学生的衣着打扮要符合自身特点。中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中学生的美不在于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中学生的美在于自然、青春、朴素。 大家都不喜欢校服吗?是校服的问题?还是我们审美问题?一个人的穿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心理需要和审美取向,带有极强的个性色彩。目前,一部分学生以穿着“奇装异服”为美,在校园中形成了一股爱慕虚荣、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中学生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要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一、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次,审美个性受到学校文化、学习者、消费者、自身自然条件、年龄、性别、时代特色因素的制约。中学生在服饰审美方面,如果能把握这样一个总原则,就可以逐步提高服饰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服饰审美修养。 服饰要与本人的年龄、身材、时令场合等因素相吻合。比如,有一些同学的头发搞得怪怪的。于是我就把这些学生集中起来开一个座谈会告诉学生这样的头发很很难看。但这些学生却说:“老师,你不知道这是风度。”我觉得中学生对真正的风度没有理解。我就告诉他风度是指人的举止姿态,通常用潇洒、端庄、大方等溢美之辞形容风度之美。如举止彬彬有礼、仪态淳朴大方、谈吐高雅有致,风度并不是虚浮于表面的东西,而是一个人的修养和气质的自然延伸。你们学生的风度,应该具有学生和青春、自然、朴素的特点,在学习、工作、生活、待人接物等方面表现出勤奋向上、进取、求实、朴素、大方、乐观、谦和、活泼的精神风貌。相反,沉迷于模仿明星的举止仪态会使人感到装模作样。同时我还告诉中学生语言是人的心灵之窗,语言的文雅得体或粗俗失当也反映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要方面。因为它是一个人的思想情操、知识素养和性格气质的外露,语言是外在形象的重要标志。行为是一个人最直接最实际的表现。行为美最能反映人的心灵美。 二、我认为应该鼓励中学生爱学校,穿校服。因为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和青春活力的美感。穿校服能令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以朴素大方为主,因为校服是朴素的,而学生经常穿校服也是想学生明白穿校服是一种美德。校服也能使学生对学校有归属感,校服不但能让别人知道这学生就读的学校,更让学生在穿校服时记起自己的学校,学生经过这样的思想,可以令他们对学校培育出一份情。穿校服最重要的优点便是能给其它人一个有礼貌的样子,因为校服穿得整齐便能给人有一个好印象。可以说穿校服是中学生的责任,而穿校

调研报告:当前新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当前新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据不完全统计,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约有7000余万人,主要包括四类,即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他们思想活跃,流动性大,分散性强,与各社会阶层互动频繁,其中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特点,利益诉求差异较大,且一直处于快速变化之中。20XX年8月至20XX年6月,课题组先后对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辽宁、湖北等省份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了走访和调研,针对其中的不同群体共发放问卷6541份,访谈座谈近300人,并深入其工作生活的重点场景进行长期研究观察,概括了新的社会阶层的十大特征。 人口构成上以“新生代”为主体,年龄越大,人数越少。新的社会阶层在年龄结构上以70、80和90后为主,整体呈现出“年龄越大,人数越少”的特点。课题组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课题组调查数据综合分析表明,在新的社会阶层中,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数占到新社会阶层总人数的70%左右,全国范围内约有5000

万“新生代”新社会阶层。 经济地位上属于中等收入阶层,但收入分化比较明显。课题组调查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中,家庭年收入30万元以上占比为37.6%,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占比达到10.7%;除货币存款外,还保有一定数量的其他财产,如自有住房和家庭汽车等。与此同时,该阶层内部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有41.3%的受访者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 空间分布上呈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辐射状态。课题组调查显示,新的社会阶层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津、渝大约集中了该阶层全部人数的7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的主要城市也比较集中,如杭州、苏州、南京、大连等地。这样的空间分布特点主要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该阶层的职业选择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该阶层虽然以大城市为核心,但其活动范围呈辐射状态,如许多新社会阶层人士十分关心农村问题,经常到农村开展慈善、扶贫、支农等各类活动,有的甚至直接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 职业构成上知识型、技能型特征明显,岗位变动频繁。从职业分布来看,新的社

高一历史教案-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人民版

第一课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其变化的因素。 [知识与能力] 掌握近代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社会习俗的变化情况。通过归纳、比较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情况,培养归纳发展特征的能力。通过思考“为什么近现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会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图片、史料和影像资料,运用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再现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场景。主动参与,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图书馆、上网浏览等方式,亲自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将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置于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之下,使学生认识到它的发生是必然的,同时,它的特点也是时代造就的,从而受到唯物史观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特征。 [教学难点] 中国社会变动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势力的进入中国,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动,与此相伴随,中国人民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方面,也开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随着中西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相互激荡和交汇,出现了许多色彩斑斓、新奇特异、意味深远、令人目不暇接的新鲜事务,形成了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的广阔画面。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由以往的闭关自守,转而为面向世界;由过去的封建传统天下,变而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服饰变化及原因 1、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原因。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1)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2)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近代以来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1)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 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C、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藏族审美观念初探

藏族审美观念初探 ——西北少数民族审美观念研究之一 郭郁烈 [摘要] 本文认为藏族审美观念是由世俗的和宗教的两个层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它们共同的指向是善。以善为美构成了藏族审美观念 的核心。 [关键词] 审美观念世俗与宗教以善为美—————————————————————————— 藏族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中具有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民族之一,它具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宗教观、文化观和社会历史观,审美观作为任何一种完整的文化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藏族文化中同样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只是藏族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复杂内容结构和存在形态的文化类型,其审美观念同样具有混融复杂的内容结构和存在形式。通观藏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审美观念其实正是藏族的民族精神实质和价值指向所在。这种内在地凝聚着藏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学的观念就是在藏族世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精神中蕴含的不同于中国儒家传统的“以善为美”。在藏族文化中,这一观念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的层面、具象的世俗观念及其实践——行为的层面,这两个层面是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渗透统一的,它构成了藏族审美观念的基本内容和特色。 一 藏传佛教明确地把善做为人生境界中的最高追求和理想。在藏区影响最为广泛的格鲁派便把人生境界区分为依次递进、价值不同的三重:三恶趣(地狱、畜牲、饿鬼)、三善趣(天、人、阿修罗)、涅槃寂静(常、乐、我、净)三个层次。三恶趣的世界是充满了残酷、痛苦的世界,在这里,或者被熊熊烈火焚烧,或者在无间地狱中遭受不尽的折磨,或者变成饿鬼,永世不

得一食,或者变成牛羊马猪等牲畜,任人鞭打和屠宰。三善趣的世界虽然比三恶趣的世界要好得多,生活在这里的有情众生可以得到一世的享受和幸福,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无常的,因此,这种享受和幸福本身就是苦,上述二重世界六种层次的境界都是苦难的深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涅槃寂静的世界是对苦难的六道轮回的世界的超越。它是佛教出离世间的最高理想境界,其特征则是“常、乐、我、净”,与前两个世界的“无常、苦、无我”相对立。“常”就是超越肉体生命的有限而达到的寿命无限,“乐”就是超越现世无常之苦而获得的绝对自由,“净”是在清除了七情六欲等俗常之绊后达到的情操高洁。面对上述三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每个有情众生何去何从?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由选择。而个人的自由选择即构成“前业”,它决定一个世俗的人死后进入哪个世界。所谓作恶得恶果、自食其果;行善得善果,亦自享其果。这便是佛教的人生观。佛教的任务就是教化诱导人们逐渐超越、脱离“三恶趣”,再脱离“三善趣”的六道轮回的苦难世界,最后进入涅槃佛国的美妙世界。在这里,人生最高的境界涅槃便是佛教的最高的善,也就是最高的美。那么,如何实现、达到涅槃的境界,获得善即美呢? 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认为,通过修炼“三士道”的人格境界可以实现佛教最高的善即美。修炼“三士道”需要有两个前提,就是亲近善知识和思维人身难得两个问题,也就是首先要向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高僧名师接触和靠拢,从他们那里受佛教的启蒙教育,由此投入佛门,成为佛教徒。投入佛门后,便要经常想到有暇圆满的人身难得,认识到这得之不易的人身就是修持佛法的最大资本。作为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时刻想到在短暂的人生中抓紧一切机会修学佛法,唯有佛法——“三士道”才是受益无穷的法宝。“三士道”是三个不同的人格境界或心灵境界。宗喀巴的目的是通过这三个不同的人格境界,使心灵逐渐得到升华,最终达到超乎现实世界的涅槃境界,获得高于世俗价值的价值——佛的价值。①下士道是指脱离三恶趣、生人天善趣的人生境界。宗喀巴大师说:“总的说来,浊世中有情的种姓有各种各样。 ①参《拈花微笑》,班班多杰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274页。

社会风俗

浅析武当山地区丧俗 [摘要] 武当山是道教名山。位于十堰市境内。其道教的思想文化,斋蘸设坛,教规教义,祭礼仪典等,对武当山民间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致使武当山现在流行的许多习俗、礼仪,均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这里阐释的武当山地区民间的丧葬习俗,就是其中的一例。 [关键词]武当山;丧俗;调查 提起丧事,人们不禁会想到呼天喊地、嚎啕大哭、悲痛欲绝的场景,然而,这只是极少数发生意外死亡时才会出现的情形。在民间,人们对自然死亡有着极其达观和多样性的理解,认为人死是一种解脱并举办多样而极其隆重热闹的仪式来表达人们对亡人的追悼,同时也借此表达对人生的感悟。难怪人们将结婚、办丧事称为“红”“白”两大喜事了。丧歌的内容多为触景生情而演绎出或对亡人的哀悼,或对历史人物的赞颂多为民间传说,或对现实生活的感叹,或对未来理想的憧憬等。总之,三峡地区丧歌体现了这一地区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生活习俗和劳动情形,值得认真研究。一、丧俗的过程 丧事的主体与目的是:死者入土为安。人一停止呼吸,丧事便开始了。人止呼吸到入棺、掩埋、砌坟,按惯例,时间为三天。这是丧俗中最紧张、最严肃、最悲哀、最动人心弦的三天。也是程序最复杂、最烦琐、最细致、最劳累的三天。它分三个阶段:入棺、掩殓、出殡。入棺前,是丧事的准备阶段,掩殓是丧中是最悲哀的阶段,出殡意为丧事即将结束。由于吕家河村处于武当山腹地,其丧俗的全过程都体现了武当道教的色彩与影响。 1 人死大家埋。由于丧事的风俗十分复杂,细节特别多,需要办事的人也特别多,百姓们就形成了一个共识:人死大家埋。按规矩:人一断气,便立即被抬下床也有未断气而抬下床的,老人们说,死者背床是一种罪孽。死者被放到一床刺薄子或竹薄子上以后,家人立即将其床上的铺草抱到门外十字路口烧掉,这就向周围邻居传出了一个信息:某家某人去世了。邻居们都会自觉赶来帮忙。当事者根据需要进行分工:有向远方家门、亲戚、朋友送信的;有计划生活安排的;有请阴阳先生的;有料理棺木安葬的;有请歌师“打待尸”的。妇女们则帮忙准备寿衣、寿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凡来帮忙者都象为自己办事一样的努力,不计报酬,不辞劳苦。 2 停尸。在死者敬神的正堂一侧放竹薄子或刺薄子,尸体睡在薄子上。头向外,盖床被子,脸上蒙一张火纸,尸体上压一铧铁,以防“惊尸”。据说,“惊尸”是一种十分可怕的现象:尸体突然立起,没有知觉,没有眼神,双脚一起蹦跳走路,不会拐弯,一直向前,能撞人或抱人,能将活人吓死。《聊斋志异》“尸变”一文,就是这种故事。可见此类事件在民间传闻已久。据说铧铁镇邪,能防“惊尸”。其原因尚未有合理解释。 3 烧三斤六两火纸。停尸后的第一件事,是烧三斤六两火纸。火纸用山竹做原料,黄色,用钱币在其上打成印儿,即成冥币,为丧事专用。为什么要烧三斤六两,这是古时的商业炒作。据说,能让死者复生。 4 遮门神。用火纸将门神的面部贴住,让鬼魂可以自由出入。 5 报庙。据说,泰山庙是阴司里管户的衙门,孝子要抱着死者灵位与引魂幡,由阴阳先生吹打着丧乐,一起到泰山庙向老爷报户,并请泰山神高抬贵手,对死者生前所做恶事给予宽大处理,并为死者向泰山神请罪。 6 装棺。棺木要漆成黑色。据说,黑棺为瓦房,白棺为草房。装棺前要为死者洗澡,当然是用湿毛巾象征性的擦几下,规矩是前三后四,为单数:然后穿寿衣,穿单不穿双,件数也是单数;死者在棺木里铺三盖四,也是单数。单数意味着吉祥,只死一人。棺木的摆放也十分讲究,老父老母,横放正堂中间,青少年者竖放。装棺时,死者口中要放一枚铜钱,叫“衔口钱”。掩殓时要拽出,以防来生是哑子。死者手脖要戴小面饼,叫“打狗饼”,以防阴司狗咬。 7 灵堂。棺木摆放在两条板凳上,棺前放一四方小桌,正中摆灵位牌,灵牌前放10 个“贡香馍”,再摆三个祭菜,再摆一个面条碗。面条搭在筷子上,谓“过桥面”,供过“奈何桥”时用。引魂幡放在棺木前。棺木下放一小灯,叫“水灯”,也称七星灯”,是诸葛亮死时祭的灯。一个瓦盆放在灵前,叫“牢盆”,吊孝的火纸必须烧在盆内。 8 戴孝。一是披麻戴孝,只限于亲子孙,孝巾长、扎有一绺麻;一为白鹤孝,所有来吊孝者,一律给孝巾,人人戴孝;一为普通戴孝,只限亲戚、家门。另外,已过门尚未成婚的女婿,孝巾上要有一点点红布。 9 吊孝。办丧事者对前来吊孝的人一律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吊孝者重视可送数百元,轻礼半斤火纸,只有几角钱。但他们同吃一样的(酒席,孝子须还同样的礼。有钱有势者办丧事例)外 10 打待尸。夜里,请歌师唱“待尸歌”,通宵达旦,围着棺木转,以陪伴亡灵。在大山区,房舍少,被子少,吊孝者人多,没地方睡,人们都来听歌,以度过漫漫长夜。 11 打井。武当山人称挖墓穴叫“打井”。请阴阳先生找准墓穴的位置,定“向向桩”,确定墓穴方向。“向桩”必须是柳树与枣树,意思是早点生根发叶。挖墓穴者要求是“全命人”,必须要儿女双全,意谓死者后代人丁兴旺。“打井”时,孝家要给打井人送饭,但不能送筷子,由打井者自己打树棍扒饭吃菜。送饭意味死者后代不挨饿;不给筷子,意思是少办

关于社会风俗传承调查报告

篇一: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本地民俗民风。 (二)时间 2014年2月10号—2014年2月16号 (三)过程 ①问卷调查个人情况 我调查的主体人群为16—20岁的年轻人,其次是中老年人,少数几分为小学生。 ②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他们都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像清明祭祖,端午包粽子,中秋团圆等,这些节日都由来已久,文化底蕴丰厚,值得的我们了解。除此包括24节气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值得我们铭记与探究。 ③我对传统节日的看法 传统节日有助于我们了解传承中国文化,但我们不能把过节的形式僵化了,我们不能固守一些相对保守落后的封建形式,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发展结合一些地方特色进行活动。 ④实践感想 本次的民俗民风调查选择在我老家黑田铺进行,总体来说收获较大,了解了些平时不知道的风俗及其来历,同时也给了我一次与老人们交流的经历。一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不识字,我就把题目给他们念一遍,解释清楚,然后将他们说的一些风俗记录下来,总体如下: ??正月初一早上必吃油煎糍粑,邻里拜年,初二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初五破五,十五元宵节做汤圆食之。 ??三月三荠菜煮鸡蛋。 ??五月初五端午节,包粽子插艾蒿另有艾蒿煮水沐浴等,女婿送粽子至岳家。邵东还有称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也有包粽子一俗,但不似小端午风行。六月早稻收割有尝新一俗,现已少见。 ??七月初七有乞巧小孩子拜乡间小桥为亲娘者,谓之桥亲娘,传如此小孩能茁壮成长。七月初十左右开始中元节,放鞭炮烧纸钱迎接逝去先人谓之接老客,十四放鞭炮烧纸钱送之走谓之送老客。期间天天上供烧纸并以烂熟绿豆为馅做糯米粑粑以油桐树叶裹之谓之桐子叶粑粑上供。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敬老而已 ??十二月二十四谓之小年,家家大扫除,亦隆重过之。小年以后开始舂糍粑杀年猪。俗传小年以后死人皆为阎王误做年猪收之,故丧家秘不发丧直至翌年破五之后。大年三十举家团圆,乡间多在中午团年。 (四)如何保护传统节日 ??保护传统民俗的首要工作时进行记录传承,我们需要把有文化价值的传统节日记录下来,传承下去。 ??单纯的记录更多的只是原始的,传承才是更大意义的保护。首先对其进行现代化认定,即对其现代生活中存在价值的认定,以这为基础对传统节日的一些形式筛选,认定那些文化资源本身潜在的现代化价值,然后推动文化保护法,建立相应的文化博物馆交流各地民风民俗。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 1.服饰习俗的变化:中国服饰习俗源远流长,各时代都有绚丽多彩的服饰。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可见在学生中穿洋服的人已不在少数。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曾出现过“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短服用呢也,完全欧式”。此外,洋式衬衣、绒衣、针织衫、西裤、纱袜、胶鞋、皮鞋等都渐渐普及推广,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2.饮食习俗的变化:吃的,原来是以粗粮为食,能吃饱就可以,,吃的有营养,原来都是吃地瓜,玉米,现在有大鱼大肉现在不仅讲究吃饱还要吃好可以享用 3.居住习俗的变化:住房,原来都是砖房土房,不结实,不美观,现在有了楼房,别墅,美观大方 4.出行习俗的变化:行,原来都是骑自行车或者走路去某一个地方,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还可以乘坐火车地铁等先进交通工具

5.节日习俗的变化:中华民族的节日习俗独具特色,近代的岁时令节从总体上仍然沿袭自古以来的民间 形成的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等,但这些节日是依据传统历法而来,属于封建农业文明的产物,且多有传统民间信仰色彩,因此,它有不适应近代工业社会的落后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首先就是一些有意义的新式节日、纪念日相继出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民国初年的新纪念日除了民国成立日(元月1日)和国庆(10月10日)纪念以外,还有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植树节(清明节)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学生运动纪念节(5月4日)、教师节(8月27日)等等。特别是受西俗影响,圣诞节、情人节等也在城市中普及。这些都为中国的节日时令习俗增添了异彩。

审美的三种境界

审美的三种境界 系部:艺术设计系班级:建装2班学号:20111708210 姓名:尤宏伟 美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审美是艺术的核心本质。 所谓审美,是指审美主题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中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审美有三种境界,一是趣味审美,二是艺术审美,三是思想审美。 所谓第一种境界,即趣味审美,就是只欣赏它们表面带给自己的感觉。例如,当我们欣赏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画、花鸟画,或欣赏轻音乐、民族舞时,它们的色彩、线条、明快的节奏、优美的动态以及整个形象的美,与我们的审美观念恰好相符合,于是理性突然得到满足,无需经过思想活动就立即可以接受,既有精神的欢畅,又有感官的快适,而感官的快适往往更偏重一些。当我们听到邓丽君的歌声时,顿时会感觉到精神被其歌声所带动,听到她欢快的歌声,我们会变得愉悦,当她悲伤的歌声响起时,我们也会随着悲伤不已。孔雀舞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如此,她绝妙的舞姿带给了我们感官的快适还有精神上的享受。在欣赏自然风景的美时所产生的美感,情形也大致如此,例如当我们登上山的顶峰,俯视大地,心灵受到震撼,眼前的情景给心灵带来快感。又如当我们站在海边,便会感到大海的广阔和心灵的放松。 审美的第二种境界,即艺术审美,就是不满足于原来关于外物的现象美或形式美的审美观念,而把与这较低的审美观念相关联的一些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情节集中起来,附丽于原来的审美观念上,形成一个新的观念,因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在这种情形的美感中,往往是感官的快适与理性的满足互为补充。例如,当我们欣赏郑板桥的《墨竹》时,往往把竹子的挺拔顽强,不畏严寒的特性同人的气节与进取精神联系起来,这也是作家经常以物喻人的原因。又如当我们欣赏徐悲鸿的《奔马》或吴作人的《骆驼》时,往往会把骏马的矫健、骆驼的耐劳同人的勇敢、信念、情操等联系起来。张大千曾经说过:‘大抵画一种东西,不应求像,也不应故意求它不像,求它像,画当然不如摄影,求它不像,那又何必画它呢?所以一定要在像与不像之间,得到传神超物的乐趣。’这便是绘画的艺术,艺术审美也当如此,就像欣赏天上变幻莫测的云时,一眼看去,啊,这片云像骏马,很好看,这只是审美第一种境界,只是趣味审美。当我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了解到它的神韵,那就是审美的第二种境界了。 审美的第三种境界,即思想审美是需要经过比较复杂的思想活动的,而且不经过思想活动几乎很难把握对象的美在这种美感中,感官的快适不是主要的,而是偏重于理性上的满足,这种美感往往更强烈,更持久。例如,露立中的《父亲》给人的美感主要不是视觉上的快适(当然,某些形式方面的因素如醒目的尺幅,细致逼真的描绘等,给人以视觉上的新鲜感)甚至说不是快感而是痛感。要把握它的美得经过深刻的思考,而一旦把握了这一艺术典型中所体现的真理,就会在理性上得到极大的满足,虽有痛感却依然愉快,而且是更深一层的精神上的愉快。中外史上类似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莎士比亚的悲剧,贝多芬的交响曲、京剧《荒山泪》和《桃花扇》、电影《白毛女》,以及罗丹的《美丽的欧米埃尔》、委拉斯凯兹的《塞巴斯提恩莫拉》、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等,所给人的美感基本上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