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说课指导:山中访友

2010年说课指导:山中访友

2010年说课指导:山中访友
2010年说课指导: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山中访友》。一、教材分析《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我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能力目标: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考试用书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四、教学重难点的确立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六、教学过程本文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读课。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读课文,品语言,绘画面,入意境,悟文情,从而达到既培养解读、鉴赏能力又提升人与自然应和谐交融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下面我就具体地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说明一下。(一)创设新奇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收集到几幅学生在自然风光前拍的照片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学生说出照片拍摄美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积奠人与自然交融所产生的和谐美的感情,初步蒙发人在自然中的意识,这样很自然的就导入本课。(二)在导入课文后,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由于初一学生入学仅有两个月,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好的阅读习惯,所以须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采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但老师建议你们1、要左手翻书右手钩画。2、用“—”画出你不认识字词。3、用“口”画出景物的名字,用“Ο”画出你认为最妙的词,用“≈”画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教师巡视、释疑、解难,把集中出现的生字词在黑板上集中讲解,学生初读结束。接下来听课文录音,这时我又设计几个问题:我是什么时间去访友的?访问了哪些朋友?问题比较简单,学生较容易指出“在好天气里独自步行带着好心情去的(对于好心情教师要适时点出哼、踏等词的好处),具体朋友学生说,老师板书。(三)在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后,接下来的环节是品味课文写景语言的比喻之美,人称之美,这是本节教学重点。为解决重点问题设计如下环节,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1)找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可做适当的评价。(2)指导学生分组,每组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中精美的词句,精读品析。(3)小组代表谈自己最欣赏的词句,并说出它的好处,然后用这幅画好在的句式起个好听的名字,每小组选一个人做汇报的记录。(4)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后的关键之处板书,如将写物拟人化的称呼,弟弟、大嫂、爷爷、姐姐……学生说出比喻句的喻体等等。这样在学生品析及教师板书里学生自己就可以总结出本文写景的重点有两个,一个是拟人化人称的使用,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使

(四)升华主题,自然景物变得栩栩如生,另一个是使用比喻句使文章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

拓展延伸一节课能否成为一节好课,除了引导学生“画龙”之外,关键还在教师的“点睛之笔”,这个点睛之笔指的就是使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得到突出,使难点得以突破,为了这个目标,

我又作了如下设计:1、你认为朋友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种,但教师应抓住平等、互助,追问学生,作者为什么称自然景物为朋友?他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2、你与作者有同样的想法吗?就把它写下来,这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显示自然风光的图片,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写成一段景物描写用拟化人称呼与比喻修辞来写,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小组选代表读,大家互评。这个环节既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又有拓展延伸的训练,既有思想的升华又有课本知识的实际应用,使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中相融、相依,使课堂环节环环紧扣。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写作方法及思想方面谈收获。这样在学生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印象,使本文教学不流于形式。(五)作业的布置本文既然讲的是我们和大自然是朋友,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大自然的角度和人类对话呢?把它写下来。这个作业的布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关于教学内容的认识要有“宽泛”的精神。(六)板书设计山中访友李汉荣古桥——老朋友树——知已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童话般的世界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总之对于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力求使课堂做到自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 一、说教材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词优美,感情充沛,同时,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本单元另外几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课后“邀”、“附”等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想象等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将进一步分析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够初步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但是对于准确体会一些词句的韵味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的能力还有待加强。同时,六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相比,学习动机相对成熟、学习目的相对明确,而且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是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因此,对课文传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可能难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尤其不易与作者产生共鸣,这些都将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本课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辅以感情诵读法、创设情景法、联想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此外,我还将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使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三、说学法

初中说课稿范文初中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范文_0869

2020 初中说课稿范文初中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范文_0869 EDUCATION WORD

初中说课稿范文初中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范文_0869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山中访友》。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

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我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 德育目标: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难点的确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 六、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山中访友》说课稿

1 山中访友 【说教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生动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单元主要内容为“感受自然”。本课的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观察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山中万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字字玑珠,句句含情,读来朗朗上口,情真意切,给人美的享受。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六年级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实际及单元重点,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知识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世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情感目标)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能力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欣赏文章画面美,感受作者美好情怀,

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山中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作为教学重点。 难点: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本课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特点,我采用如下教学法: 感情诵读法:教学生读散文,应重在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入境悟情、审美学文,通过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意境,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渲染、图像再现、语言描述等形式,让学生观察思索,入境悟情。 联想想象法:本文想象奇特浪漫,可让学生在诵读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体会文章特色,比如第五自然段拓展“友情”。 仿写训练法:运用第二人称及拟人、想象等手法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他为朋友的原因,培养写作能力。 【说学法】 1.我认为读是走进文学作品的一把神奇的钥匙。学生通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优秀说课稿集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组 (2) 1 山中访友 (2) 2* 山雨(无) (10) 3 草虫的村落 (10) 4* 索溪峪的“野”(无) (18) 第二组 (18) 5 詹天佑 (18) 6 怀念母亲 (26) 7* 彩色的翅膀(无) (34) 8* 中华少年(无) (34) 第三组 (34) 9 穷人 (35)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 (38) 11 唯一的听众 (44)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 (50) 第四组 (50) 13、只有一个地球 (51)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 (53)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53) 16* 青山不老(无) (56) 第五组 (56) 17 少年闰土 (56)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65) 19* 一面(无) (69) 20* 有的人(无) (69)

第六组 (70) 诗海拾贝 (70) 诗经?采薇(节选)(无) (70) 春夜喜雨(无) (70)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 (70) 天净沙?秋 (70) 天上的街市(无) (72) 白桦(无) (72) 与诗同行(无) (72) 我们去看海(无) (72) 致老鼠(无) (72) 爸爸的鼾声 (72) 给诗加“腰”(无) (72) 诗中的“秋”(无) (72) 第七组 (72) 21 老人与海鸥 (72)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 (78) 23 最后一头战象 (78) 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 (83) 第八组 (83) 25 伯牙绝弦 (83) 26 月光曲 (91) 27* 蒙娜丽莎之约() (96) 28* 我的舞台无(无) (96) 六年级上册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说课稿一:

初一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

初一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 初一语文《山中访友》说课稿 开场白: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行们,上午好! 我参加的课件是《山中访友》——专题站。 教学分析: 本文是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基于对本文的理解,在制作网站时,我选用了阳光、大树、小花作为整个网站的背景,这样,当学生一进入网站的背景,就仿佛走进了大自然一般,课件与文章融为一体,自然而又合谐。按钮在网站页面的左方,这样设计不仅便于操作,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个清晰的了解。 我的教学构思是采用谈—读—赏—练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课堂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初步的写作能力。 当学生进入网站后,就看到几幅山中的美景图,并配有鸟鸣啾啾、溪水潺潺,这样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情景。让学生谈谈所见所想,随之导入新课:“让我们跟随李汉荣先生一起走进《山中访友》,走进山林,走进山涧,去感受作者的心,去感受童话般的世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读”来完成的,

听读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动因,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因为面对的学生是刚刚升到初中的初一学生,因此,我制作了这个flash动画朗读,可以让学生像观看动画片一样进入课堂教学。录制自己的声音更具有亲切感。 接下来,让学生赏读,并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 在这里配上背景音乐,更能使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激发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进一步了解作者的行文思路,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 文章由下到上缓慢上移,能锻炼学生阅读文章的速度,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使页面富于动感。 接下来,我设计的内容是研讨赏析。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中问题。分组的目的是让学生各抒己见,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也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体现。第1和第3题有固定答案,当鼠标悬停时,有答案出现。 本文语言朴实,字里行间流淌着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仅用语言,很难创设一个意境带学生走进山林,去感受自然美,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后来,是多媒体技术帮了忙,我使用了moviemaker,制作了这一段视频,按照作者拜访山中好友的顺序,配以清幽的音乐和简短的文字介绍,这样就好似学生跟随着作者一同走进了山林,拜访山中的众好友,用作者的眼睛看世界,让学生放飞心灵,与山林草木、花鸟

《山中访友》说课稿——获奖说课稿

《山中访友》说课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程序这五个方面,对这一课的设计安排加以说明。 一、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教材,这一点我将分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点: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山中访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优美散文。 鉴于本单元的要求,学生要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另外,这篇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并且作者抒发感情也很特别,将山中的景物当成朋友来写,将进山看景比作进山看朋友,因此,显得真挚自然。综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和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点:教学目的 这一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①理解,积累课后词语;如:“湛蓝,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方面要求学生:①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②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德育方面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第三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很多,比如课文重点词语,课文的思路,以及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而教学难点则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二、接着,介绍一下教学方法: 1.确定五法合一的教学方法

《山中访友》说课稿

《山中访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7号考生,今天应聘的是小学语文。很荣幸能获得今天的面试资格。我的说课题目是《窃读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六年级教材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经过作者动情的叙述,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们也仿佛走到了每一位读者的心中,使读者顿生身临其境之感。正是在与“朋友们”互诉心声之中,作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真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用心去感悟我们的周围,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习运用。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了一些散文,但对散文的特点还不能深入的理解。不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入情入境,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同时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善于模仿,通过阅读体验可以和作者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三、说教法、学法 这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散文。因此我首先采用示范朗读法,两位学生示范朗读的同时也在培养听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 其次,抓关键字词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感受作者的心境,好的语段在品的同时穿插不同形式的朗读,逐步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再者,进行仿写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文中的优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 寒假刚刚过去,请问大家在寒假你都做了什么?春节必不可少要去探访亲朋好友,这是“访友”的基本意思,而本文的朋友到底是谁,只有读了课文才知道。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知 第一步,检查预习,疏通生字词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山中访友说课稿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山中访友说课稿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山中访友说课稿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山中访友说课稿”这篇语文说课稿由xx为您编撰,希望为广大语文教师在教研说课竞赛等活动中参考。 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程序这五个方面,对这一课的设计安排加以说明。 一、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教材,这一点我将分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点: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山中访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优美散文。 鉴于本单元的要求,学生要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另外,这篇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并且作者抒发感情也很特别,将山中的景物当成朋友来写,将进山看景比作进山看朋友,因此,显得真挚自然。综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和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点:教学目的 这一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①理解,积累课后词语;如:“湛蓝,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方面要求学生:①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②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德育方面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第三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很多,比如课文重点词语,课文的思路,以及栩栩如生的景物描

福建教师招聘《山中访友》说课稿

福建教师招聘《山中访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说学情 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并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对这样一篇童话色彩浓重的散文,一定会特别感兴趣,通过阅读期待引导他们感悟,发现大自然的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同样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因此我特设计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标: (1)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图画。 3.德育目标: 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以及本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我确立的教学重点是:理清思路,品味赏析栩栩如生的景色描写进而受到美的熏陶。难点:引导学生揣测写作意图,体会文章的写作技巧。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创设情境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学法有圈点勾画法、自主学习法、质疑法,并且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投影仪、照片等。 六、说教学过程 本文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针对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拟将本课设计成环环新奇、步步有趣的自读课。让学生以文本为基础,读课文,品语言,绘画面,入意境,悟文情,从而达到既培养解读、鉴赏能力又提升人与自然应和谐交融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下面我就具体地把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说明一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把收集到几幅学生在自然风光前拍的照片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学生说出照片拍摄美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先培养人与自然交融所产生的和谐美的感情,初步蒙发人在自然中的意识,这样很自然的就导入本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1、《山中访友》说课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李汉荣,这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的是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品词赏句、感悟文本情感的能力,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象联想等能力,还比较欠缺。且现在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少,生活经验有限,感知、理解并体会山中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写景类文章大多不能有较深的感知。幸而,对于大自然他们有强烈的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材和学情特点,结合课标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积累好词佳句; 3、品味语言,学习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感受山中景象的美好,体会作者情感,并产生对自然的向往、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作者对“山中好友”的深厚情谊。 难点:品味优美语段,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四、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为了充分启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将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等。 学生则主要采用勾画圈点、合作学习、自读自悟的方式,自由感知文本。 五、说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诗句互对,激发兴趣 课前,师生互对关于“山”的古诗词句,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等。同时出示山景图,让学生欣赏,并说说自己对山中景色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文时,提出要求,明确任务。) 1.自由读文,借助多媒体、联系生活、语段,小组间疏通字词、语句。其中“和、冠、 禅”字是多音字,要着重讲解,让学生学习辨析。 2.同桌交流读文后对山中景象的印象,并画出作者所看望的朋友。 (三)再读课文,初感情谊 1、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作者明明是去山中赏景,为什么说是山中访友呢?他为什 么把山中的景物当做是自己的朋友?” 2、小组交流、说话练习: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并简要阐述理由。 (四)读思结合,深悟情谊 “我”和山中的好友间的情谊究竟有多深呢?我们一起去品味品味。 1、感悟“我”与桥的情谊 (1)自读课文,思考“我”与古桥是怎样交流的,“我”在向他诉说些什么? (2)着重理解“德高望重”。 (3)学习表达方式,体会以第二人称抒情的好处,引到第5自然段,体会情感。 2、品读第5自然段,感受语言的表达方式在抒情上的作用,体会“我”与好友的情谊。 (五)朗读结课,铺垫情感 最后,让学生以朗读诗歌的方式诵读3、5自然段,升华情感,为下文的学习做好情感的铺垫。 (六)作业布置,积累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并试着仿写。 四、说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说课稿 (XX版七年级上册)

《山中访友》说课稿 (XX版七年级上册)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檬双乡中心学校吕琴 一、说教材: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充满童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景物优美、写法独特、感情真挚、语言精彩,对初一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篇能打动他们的文章,在讲课过程中应着重调动起他们对于美好的自然景物、优美的语言的体验和感悟,让他们进入作者用文字营造的优美的自然世界中。在教材处理中尽量注意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去与文本进行充分的接触,在与文本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进行交流。注重对文本的体会和感悟。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揣摩欣赏精彩语段,领会文章第二人称的妙用、拟人手法的运用。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3、情感目标:体味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说重点: 欣赏品味文章的语言,在欣赏和品味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四、说难点: 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文章写景状物的技巧(细心观察、用心领悟、细腻的描写),学习运用。 五、说方法:

情境教学法、导读法、点拨法 六、说过程: 1.听一听忆一忆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群山环抱的环境中。相信我们同学都有过走入山林、到山林中去游玩的经历,可以说说你走进山林时有些什么感受和收获吗? 和我们的同学一样,作家李汉荣也非常地喜欢爬山,而且对他来说,爬山还有另一种乐趣,那就是可以拜访山中的众朋友。这些好朋友将会让他忘却疲乏,带回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在山里他究竟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这些朋友又各有什么魅力呢?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开始我们难忘的山中之旅。 2.读一读找一找 (1)扫清朗读时遇到的文字障碍,小组中仍未能解决的请上来写到黑板上。 (2)找一找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 学生明确: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 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3.品一品说一说 作者所说的山中访友,不就是山中看景吗,那我把题目改成“山中看景”,你觉得怎么样? (学生思考、讨论:用朋友称呼山中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与它们的亲近,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把景物写活了、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4.写一写说一说 作者采用的是说话方式向他的大自然朋友打招呼,我们也尝试一下用“你好”写一句话,

《山中访友》优秀说课稿

《山中访友》优秀说课稿 【小编寄语】《山中访友》优秀说课稿是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特地为教师朋友分享的比较优质的教学资源。这篇说课稿可以迅速让教师在吃透教材、简析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做到分块写清,分步阐述教学内容,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希望对大家的授课有一定的帮助! 《山中访友》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山中访友》这篇课文是选自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文语词优美,感情充沛,同时,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本单元另外几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我设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首先,知识与技能目标:

1、所有学生均能掌握课后“邀”、“附”等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其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以读促悟、多种阅读形式相结合的方式,激发阅读热情,提高品味词句的能力。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想象等表达感情的写作手法。 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在以上学习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的,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地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目标的分析,并且依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 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鉴赏本文新奇浪漫的想象美,并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说学情 分析完教材,我将进一步分析学生情况。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课文1.山中访友

《山中访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的()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作者带着愉悦的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好友,并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课后8个生字,能认会写,并理解“德高望重”等10个生词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三、为了落实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 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赏析精彩语句。 教学难点是理解作者如何通过展开联想与想象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四、教法学法 本课我将主要以引导启发法为主,同时辅以感情诵读法、创设

情景法、联想想象法等教学方法,此外,我还将借助多媒体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体会,使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我将本着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主要选用读议结合,以读促悟的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品读唐诗,导入新课 启发学生回忆已学的《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歌,品读诗歌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山中访友》是否也就是这样的情景。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在作者的引领下,走进山林去看个究竟。 (二)新授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疏通字词 要求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交流的方式,读懂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在学生找出作者所访朋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将这些大自然的事物称之为“朋友”,即思考课文标题的含义。 3、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刚刚找出的作者描写“朋友”的语句,引导学生抓住描写中的关键字词,如“凝望、知己、智慧”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事物的深情厚谊,点明课文热爱大自然的主旨。 4、想象意境,陶冶情操 在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有所领悟的基础上,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由我为学生用深情舒缓的语调朗诵课文,让学生尽

山中访友评课稿

山中访友评课稿 卫金霞老师执教的语文研讨课《山中访友》,优点很多:结构严谨、思想清晰、语言优美 等等。现在我来谈以下的几点。 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卫老师以歌曲“朋友”导入课题,让学生在“猜、唱、悟”等环节中中体会“朋友”的 真正内涵,在轻松愉悦的音乐声中,导入课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课堂练 笔部分,学生仿佛不是在写作,而是在对自己的老朋友倾述自己的情感。又如六个小组竞赛, 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突出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中的一个新理念。卫老师的这节 课正好体现了这一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交流。 比如:卫老师问: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学生进行美点文追踪,他们都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卫老师十分注重师生互动,当学生遇到疑难时,卫老师总是适时地加以点拔与评价,学生在 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感受新的理念带给我们的快乐。比如:当学生陷入沉默的阶段, 卫老师让组与组竞赛,还适时点拔:“还是组长亲自出马,”“有共鸣”“你喜欢诗歌吗”?不 是缺少美,而是缺美的眼睛等,我们在这里真切感受到林老师是学生的真正朋友。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卫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学会如何交朋友,学会珍惜身边每一位朋友,为他们 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篇二:山中访友说课稿 合作探究精读品悟 ——《山中访友》说课稿 孝感经济开发区**小学 *** 一、说教材 第一点:教材特点 《山中访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 文,出自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 趣的优美散文,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 描写景物的语言生动形象,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 受,将山中的景物当成朋友来写,将进山看风景比作进山看朋友,因此,显得真挚自然。综 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第二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理解,积累课后词语,如:“湛蓝、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①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②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 满诗意的画面。 情感目标:①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②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第三点: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创作思路,感悟课文中栩栩如生的景物 描写,体会作者对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教学难点则是感受作者情景交融的写 作技巧。 二、说教法 1、确定“六法合一”的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一、说教材 1、单元说明 这个单元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多数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欣赏这几篇课文,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以得到语文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大自然的美景,从春到夏,从秋到冬,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分析教材 《春》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写景的方法,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朱自清的《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春》在选材上,谋篇上紧紧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语言的技巧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春》作为第四单元第一篇是其道理的,由《春》这一课开始.,继而学习后几篇课文来加深人们热爱自然的感情也是有好处的。 《济南的冬天》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的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 文。编者把本文安排在第三单元,就是想让我们领略到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练习精读的技能,并作适当的摘录。 《夏感》是新选入七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三单元中的第三课,它替换了原来的《山中访友》,整个单元便有了多彩的四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编者的意图是想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四季之美吧。梁衡的《夏感》围绕第一句从夏天到来的气象、夏天来到大地上呈现金黄的色彩、夏天来到了人们中三方面来赞美夏的旺盛生命力、赞美劳动,首尾呼应。有人评价《夏感》是“六百六十六字凝成的精美镜头”,那是采天地之大美而凝结的精灵。 《秋天》编排在第三单元第四课,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古代诗歌四首》是第三单元的第五课,具有长于吟诵、激发想像、娱悦性情的特点。这四首古代诗歌,集美景、美情、美言于一体,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品味课文精彩生动的优美语言,吟诵涵泳,熏陶感染,积累诗文语句、积存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积贮丰富的阅读体验,积蓄高尚的道德情感,积聚优雅的审美情趣。 《感受自然》是新课程标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次综合性学习围绕感受自然展开,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自然是富饶、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类取之不尽的食物,饮之不尽的清泉,呼吸不完的清新空气;自然又是多情可爱的,它所拥有的山川草木,风花雪月、蓝天、黑土、大漠、绿洲,激发了一代又一代风格各异的人们,大自然真是神奇而伟大!大自然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美学教科书,一本哲学教科书,一本优秀的文学画卷。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因而,借助这次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上一堂美学课,上一堂文学课,意义重大。学生在搜集材料中涉猎了大自然的许多方面,与大自然进行沟通对话,与同学实现了合作。在这种教材

《山中访友》说课稿

《山中访友》说课稿 《山中访友》说课稿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准备教师面试,小编精心准备了语文学科精选《山中访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山中访友》人教版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的进山观景的所见所闻,《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文章是一篇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了山中景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对于拟人化的描写仿佛让所有的景物都活跃了起来,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作者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融入到整个画面当中,更能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说学情 七年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能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而根据本课课时的安排安排,学生已经在上一课时扫清了文字障碍及总结出了段落大意,对文章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节课当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拟人状物的描写手法,最后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拟人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讨论和总结出作者对这些老朋友的采用的拟人状物的表达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以上的分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文章中对景物拟人化的描写特点 难点:掌握及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发现文章中的对景物拟人化的描写特点,我

山西教师招聘山中访友说课稿修订稿

山西教师招聘山中访友 说课稿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山西教师招聘《山中访友》说课稿 通过可以了解到2016年山西教师招聘最新考试动态,一般山西教师招聘有笔试和面试两个重要环节,笔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面试以试讲、说课等形式考察,整理了供考生备考学习。 一、说教材 《》人教版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了的进山观景的所见所闻,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文章是一篇展现大自然美景的散文,本课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作者以他独特的视角,采用联想和想象,赋予了山中景物以人的情感,文章对于拟人化的描写仿佛让所有的景物都活跃了起来,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作者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让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融入到整个画面当中,更能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 二、说学情 七年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能够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而根据本课课时的安排安排,学生已经在上一课时扫清了文字障碍及总结出了段落大意,对文章的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节课当中,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及拟人状物的,最后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阅读,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学习拟人的写作手法。 目标:通过和教师引导,讨论和总结出作者对这些老朋友的采用的拟人状物的表达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以上的分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文章中对景物拟人化的描写特点 难点:掌握及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 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发现文章中的对景物拟人化的描写特点,我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拟人手法的运用 五、教学方法: 引导法、等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

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全)

语文说课稿(六年级上册) 目录 六年级上册2 第一组2 1 山中访友2 2* 山雨(无)6 3 草虫的村落6 4* 索溪峪的“野”(无)11 第二组11 5 詹天佑11 6 怀念母亲16 7* 彩色的翅膀(无)21 8* 中华少年(无)21 第三组21 9 穷人21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23 11 唯一的听众27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30 第四组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只有一个地球30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33 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3 16* 青山不老(无)35 第五组35 17 少年闰土35 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0 19* 一面(无)43 20* 有的人(无)43 第六组43 诗海拾贝43 诗经?采薇(节选)(无)43 春夜喜雨(无)4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43 天净沙?秋43 天上的街市(无)44 白桦(无)44 与诗同行(无)44 我们去看海(无)44 致老鼠(无)44 爸爸的鼾声44 给诗加“腰”(无)44 诗中的“秋”(无)44 第七组44

21 老人与海鸥44 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48 23 最后一头战象48 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51 第八组51 25 伯牙绝弦51 26 月光曲56 27* 蒙娜丽莎之约()58 28* 我的舞台无(无)59 六年级上册 第一组 1 山中访友 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儿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热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相对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后面的诗歌、科学说明文、记叙文来说,本文是比较简单、浅显的,所以设计时目标就放在让学生品味和运用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在自我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讲课的最大难点是对景物的描写过于繁多和零散,逐一分析就会显得凌乱,还会导致学生思路支离破碎。所以我认为在处理本教材时应尽量注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与课文文字和画面充分接触,在细致地体味课文的同时产生个性化理解,又保持着课文的整体感和一气呵成的美。 学生分析: 经过小学六年及初一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语言的赏析、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散文知识的把握等,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想象联想等能力,还比较欠缺。在上课前,我了解到班级学生与大自然接触少,而且由于生活经验与视野所限,对写景类的文章,学生大多不能有较深的感知、体验。再者由于现在的学生去春游、秋游的机会少得可怜,所以要初一学生感知、理解并体会山中的景物之美及美的内涵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学生想走向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想与大自然对话的愿望却相当迫切。我觉得得找到一个教学的切入口,使学生对自然之美有较深切的感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能说出山中之友。 2、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语言美感悟情感美。 教学理念: 依据新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故采用“感知──交流──引导──领悟”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自读课文与预习字词,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投影等仪器设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