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汇总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汇总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汇总
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汇总

广东高考高中数学考点归纳

第一部分 集合

1. 自然数集:N 有理数集:Q 整数集:Z 实数集:R 2 . 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

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真子集有2n

–2个.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即求最大(小)值):①利用函数单调性 ;②导数法

③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

2

2b a b

a a

b +≤

+≤ 3.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① 偶次方根,被开方数0≥ ②分式,分母0≠

③对数,真数0>,底数0>且1≠ ④0次方,底数0≠⑤实际问题根据题目求 复合函数的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 ≤ g(x) ≤ 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综合各段情况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 f 是奇函数)()(x f x f -=-??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x f 是偶函数)()(x f x f =-??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⑶奇函数)(x f 在0处有定义,则0)0(=f

⑷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函数的单调性: ⑴单调性的定义:

①)(x f 在区间M 上是增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②)(x f 在区间M 上是减函数,,21M x x ∈??当21x x <时有12()()f x f x >; (记忆方法:同不等号为增,不同为减,即同增异减)

⑵单调性的判定:①定义法:一般要将式子)()(21x f x f -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形式,以利于判断符号(五步:设元,作差,变形,定号,单调性);②导数法(三步:求导,解不等式

()0,()0,f x f x ''><单调性)

7.函数的周期性:

(1)周期性的定义: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若有)()(x f T x f =+ (其中T 为非零常数),则称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T 为它的一个周期。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如没有特别说明,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三角函数的最小正周期:①π2:sin ==T x y ;②π2:cos ==T x y ;

③π==T x y :tan ;④|

|2:)cos(),sin(ωπ

?ω?ω=

+=+=T x A y x A y ;⑤|

|:tan ωπω==T x y (3)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a x f a x f -=+或)0)(()2(>=-a x f a x f ?)(x f 的周期为a 2

8.指数与指数函数 (1) 指数式有关公式:

①m n

a

=1m n

m n

a

a

-

=

(以上0,,a m n N *>∈,且1n >).

,||,a n a n ?=??为奇数

为偶数

④n a =

(2)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x

y a =,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 0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

减函数。注: 以上两种函数图象都恒过点(0,1)

9.对数与对数函数 ⑴对数:

①b N N a a b =?=log ; ②()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③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④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⑤对数的换底公式:log log log m a m N N a

=.⑥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2)对数函数:

②对数函数: log a y x =,1a >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函数;01a <<在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减函数;注: 以上两种函数图象都恒过点(1,0)

③反函数: x

y a =与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

y x =对称.

10.二次函数:

⑴解析式:①一般式:c bx ax x f ++=2)(;②顶点式:k h x a x f +-=2)()(,),(k h 为顶点;③零点式:))(()(21x x x x a x f --= (a ≠0).

(2)二次函数c bx ax y ++=2的图象的对称轴方程是a

b

x 2-

=,顶点坐标是???

? ??--a b ac a b 4422,。 (3)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①开口方向;②对称轴;③判别式;④与坐标轴交点;⑤端点值;⑥两根符号。 11.函数图象:

⑴图象作法 :①描点法 (特别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②图象变换法 ③导数法 ⑵图象变换:

① 平移变换:ⅰ))()(a x f y x f y ±=→=,)0(>a ———左“+”右“-”; ⅱ))0(,)()(>±=→=k k x f y x f y ———上“+”下“-”; ② 对称变换:

ⅰ))(x f y =??

→?)

0,0()(x f y --=;ⅱ))(x f y =x ??→轴

)(x f y -=;

ⅲ) )

(x f y =y ??→轴

)(x f y -=;ⅳ))(x f y =?

→?=x y ()x f y =; ③ 翻折变换:

ⅰ)|)(|)(x f y x f y =→=———(去左翻右)y 轴右不动,右向左翻()(x f 在y 左侧图象去掉);

ⅱ)|)(|)(x f y x f y =→=———(留上翻下)x 轴上不动,下向上翻(|)(x f |在x 下面无图象);

12.函数零点的求法:

⑴直接法(求0)(=x f 的根);⑵图象法;⑶二分法.

(4)零点定理:若y=f(x)在[a,b]上满足f(a)·f(b)<0 , 则y=f(x)在(a,b)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12.导数:

⑴导数定义:f(x)在点x 0处的导数记作x

x f x x f x f y x x x ?-?+='='

→?=)

()(lim

)(000

00

⑵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①'C 0=;②1')(-=n n nx x ;'()1x =;2'

()2x x =;

3'

2

()3x x =;'211()x x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⑥x x e e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

⑶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2

v

v u v u v u v u v u uv v u v u '

-'=''+'=''±'='± (4)导数的应用:

①利用导数求切线:注意:ⅰ)所给点是切点吗?ⅱ)所求的是“在”还是“过”该点的切线?

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i ))(0)(x f x f ?>'是增函数;

ii ))(0)(x f x f ?<'为减函数;iii ))(0)(x f x f ?≡'为常数;

③利用导数求极值:ⅰ)求导数)(x f ';ⅱ)求方程0)(='x f 的根;

ⅲ)列表得极值。

④利用导数求最大值与最小值:ⅰ)求极值;ⅱ)求区间端点值(如果有);ⅲ)比较得最值。

第三部分 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 ⑴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π弧度 180=,180

=

弧度,1弧度 )180

(

π

='1857 ≈

⑵弧长公式:R l θ=;扇形面积公式:22

1

21R lR S θ==

。 2.三角函数定义:角α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P ),(y x ,设r OP =|| 则:

,cos ,sin r x r y ==

ααx

y

=αtan 3.三角函数符号规律: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简记为“全s t c ”)

4.诱导公式:

()k k Z πα±∈ , 2k

πα

± (k 为奇数) 记忆规律:“分变整不变,符号看象限” 如cos sin 2παα??

+=-

???

,()ααπcos cos -=-. 5.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x x

x

x x tan cos sin ;1cos sin 22==+ 6.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①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②sin cos a b αα+)α?+(其中,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 b 所在的象限决定,tan b

a

?= ).

特别:

sin cos )4

π

ααα+=

+

cos 2sin()6

π

ααα+=+

7二倍角公式:

① αααcos sin 22sin =.

2(sin cos )12sin cos 1sin 2ααααα±=±=±

② 2

2

2

2

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升幂公式).

221cos 21cos 2cos ,sin 22αα

αα+-=

=(降幂公式). ③22tan tan 21tan α

αα=-

8.三角函数:

9

10正弦型函数sin()(0,0)y A x A ω?ω=+>>的性质及研究思路: ① 最小正周期2T π

ω

=

,值域为[,]A A -.

② 五点法图: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取30,

,,

,22

2

x π

π

ω?ππ+=时的五个自变量值,相应的函数值为0,,0,,0A A -,描出五个关键点,得到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③ 三角函数图象变换路线:sin y x =??????

→左移个单位

sin()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y x ω?=+A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或:sin y x = ω

→1

横坐标变为倍

sin y x ω=?

ω

?????

→左移个单位

sin ()y x ?ωω

=+A ?????

→纵坐标变为倍

sin()y A x ω?=+. ④ 单调性:sin()(0,0)y A x A ω?ω=+>>的增区间,把“x ω?+”代入到sin y x =增区

间[2,2]()2

2k k k Z ππππ-++∈,即求解22()22

k x k k Z ππ

πω?π-+≤+≤+∈.

⑤求闭区间[,]a b 上的最值: 由x 的取值范围[,]a b 求出x ω?+的取值范围,然后看sin y x =在x ω?+的取值范围上的最值分别是什么,此最值即为sin()(0,0)y A x A ω?ω=+>>在闭区间[,]a b 上的最值

⑥对称轴:令2

x k π

ω?π+=+

,得; =x

对称中心:由x k ω?π+=得))(0,(Z k k ∈-ω

?

π; ⑦求解析式

第一步:由最大(小)值求A 第二步:由最小正周期2T π

ω

=

求ω

第三步:确定?.方法:代入法或者五点法.

⑧整体思想:把“x ω?+”看成一个整体,代入sin y x =与tan y x =的性质中进行求解. 这种整体思想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求单调区间时,或取最大值与最小值时的自变量取值.

11.正、余弦定理: ⑴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R 2是AB

C ?外接圆直径 ) ⑵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

2

2

-+=;

bc a c b A 2cos 2

22-+=。

11.三角形面积公式:①12a S ah =

(a h 表示a 边上的高);②1

sin 2

S ab C =.

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

1.三视图与直观图:⑴三视图: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侧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⑵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几何体的直观图。 2.表(侧)面积与体积公式:

⑴柱体:①表面积:S=S 侧+2S 底;②圆柱侧面积:S 侧=rh π2;③体积:V=S 底h ⑵锥体:①表面积:S=S 侧+S 底;②圆锥侧面积:S 侧=rl π;③体积:V=

3

1

S 底h : ⑶台体:①表面积:S=S 侧++上底S S 下底;②圆台侧面积:S 侧=l r r )('+π;

③体积:V=

3

1

(S+''S SS +)h ; ⑷球体:①表面积:S=2

4R π;②体积:V=33

4R π .

3.空间中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异面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在平面内 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相交 4.几个公理

公理1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公理2. 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 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空间中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

①三角形的中位线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③梯形的平行对边④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⑤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直线与平面平行,过直线的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找平行线的时候,常作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在证线面平行、面面平行时经常用到。

(2)线面平行

证明方法:①判定定理:证明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相互平行;②证明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找一个过直线的平面与要证与直线平行的平面平行)③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内的一个向量相互平行;。④证明这条直线的方向量和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3)面面平行

①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③证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线线垂直:

①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勾股定理②证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为90o,平移(辅助线的方法:构造三角形的中位线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构造三角形,由勾股定理证;③证明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④证明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相互垂直。 (2)线面垂直

证明方法:①判定定理:证明直线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②面面垂直性质定理:面面垂直,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内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垂直;④证明直线的方向量与这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平行。 (3)面面垂直

证明方法:①证明这两个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90o;②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另外一个平面;③证明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7.求角:(一般步骤-------Ⅰ.找或作角;Ⅱ.求角)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求法:①先通过其中一条直线或者两条直线的平移,找出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去求得;②通过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所成的角来求得,但是注意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得范围是(0,]2

π

,向量所成的角范围是[0,]π,如果求出的是钝角,要注意转化成相应

的锐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②向量法,先求直线的方向量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α,那么所要求的角为2

π

α-或2

π

α-

(3)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找出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来证明我们找出来的这个角是我们要求的二面角的平面角,最后就通过解三角形来求。②向量法,先求两个平

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为α,那么这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α或πα-。 8. 求距离:(一般步骤-------Ⅰ.找或作垂线段;Ⅱ.求距离)

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平行于平面的直线上的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与平面相交的直线上与线面交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 (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

求法:①找出(或作出)公垂线,计算公垂线段的长度。②转化为求线面间的距离。③转化为求平行平面间的距离。④向量方法:先求两异面直线的公共法向量,再求两异面直线上两点的连结线段在公共法向量上的射影长。 (2)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法:①“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②等体积法。③向量法。

第五部分 直线与圆

1.斜率公式:21

21

tan y y k x x α-==-,其中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11

2121

y y x x y y x x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12y y ≠).

(4)截距式:

1=+b

y

a x (其中a 、

b 分别为直线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5)一般式: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则:

① 1l ∥2l 21k k =?,21b b ≠;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则:

① 0//122121=-?B A B A l l 且01221≠-C A C A ; ②1212120

l l A A B B ⊥?+=. (2)与:0l Ax By C ++=平行的直线方程可设为10Ax By C ++=,垂直的直线方程可设为10Bx Ay C -+=.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列约束条件;(2)作可行域,写目标函数;(3)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一般情况下最优解在可行域的顶点处取. 6.三个公式:

⑴点(,)P x y 、(,)P x y

的距离PP

=

⑵点P (x 0,y 0)到直线Ax+By+C=0的距离:2

200B A C By Ax d +++=;

⑶两条平行线Ax+By+C 1=0与 Ax+By+C 2=0的距离2221B A C C d +-=

7.圆的方程:

⑴标准方程:①222)()(r b y a x =-+- ;圆心坐标是()a b ,,半径是r ⑵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0422>-+F E D

圆心坐标是??? ??--22

E D ,,半径是242

2F E D r -+=

注:Ax 2

+Bxy+Cy 2

+Dx+Ey+F=0表示圆?A=C ≠0且B=0且D 2

+E 2

-4AF>0

8.圆的方程的求法:⑴待定系数法;⑵几何法。 9.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主要掌握几何法) ⑴点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①?=R d 点在圆上;②?R d 点在圆外。 ⑵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①?=R d 相切;②?R d 相离。

⑶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圆心距,r R ,表示两圆半径,且r R >) ①?+>r R d 相离;②?+=r R d 外切;③?+<<-r R d r R 相交;④?-=r R d 内切;⑤?-<

第六部分 圆锥曲线

1. ⑴椭圆:①定义:|)|2(,2||||2121F F a a MF MF >=+;

②椭圆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b a 。

③椭圆122

22=+b

y a x )0(>>b a 的焦点坐标是)0(,c ±,离心率是a c e =,其中

222b a c -=。

⑵双曲线:①定义:|)|2(,2||||||2121F F a a MF MF <=-;

②双曲线标准方程:12222=-b y a x 和122

22=-b x a y )00(>>b a ,。

③双曲线122

22=-b

y a x 的焦点坐标是)0(,

c ±,离心率是a c e =渐近线方程是

0x y

a b

±=。其中222b a c +=。 ⑶抛物线:①定义:|MF|=d

②抛物线标准方程:,,px y px y 2222-==2222x py x py ==-,

③抛物线px y 22=的焦点坐标是:??

?

??02,p ,准线方程是:2p x -=。

抛物线上点),(00y x P 到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是:2

0p x +

2. 有用的结论 :⑴若直线b kx y +=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A(x 1,y 1),B(x 2,y 2),则弦长

为 :AB =

1x x =-

=1y y =-=⑵过两点的椭圆、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122=+ny mx (n m ,同时大于0时表示椭圆;0

⑶共渐进线0x y a b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λλ(222

2=-b

y a x 为参数,λ≠ 0); 第七部分 平面向量

1.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 B d =

A 11(,)x y ,

B 22(,)x y .

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11(,)x y ,=22(,)x y ,且≠,则:

①∥?=λ12210x y x y ?-=;

② ⊥ (≠)?·=012120x x y y ?+=. 3. a ·b =|a ||b |cos=x 1x 2+y 1y 2; 4.cos<,|

|||b a

5.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设a =11(,)x y ,a =22(,)x y ,

①+=1212(,)x x y y ++.②-=1212(,)x x y y --. ③λ=(,)x y λλ. 6.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

第八部分 数列

1. 等差数列:

①定义:n 1n (a a d d +-=为常数)

②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或 ()n k a a n k d

=+-

③前n 项和:1()2n n n a a S +=

1(1)

2

n n na d

-=+ ④性质:若m+n=p+q ,则有 m n p q a a a a +=+

注:若2m =p+q ,则有2m n p a a a =+ ⑤等差中项2

b

a A += 2.等比数列:

①定义:

n 1

(0)n

a q q q a +=≠为常数, ②通项公式:11n n a a q -= 或 n k

n k a a q -=?

③前n 项和:11(1)(1)

(1)1n n na q S a q q q =??

=-?≠?-?

④性质:若m+n=p+q ,则有 m n p q a a a a ?=? ;

注:2m =p+q ,则有 2m n p a a a =?

⑤等比中项2

G ab =

(G = 3.常见数列通项的求法:

①定义法(等差,等比数列);②公式法:1n 1 (n 1)

S (n 2)

n n S a S -=?=?

-≥?

③累加法(n n n c a a =-+1型);④累乘法(

n n

n c a a =+1

型)

; 4.前n 项和的求法:⑴公式法⑵分组求和法;⑶错位相减法;⑷裂项相消法。 5.等差数列前n 项和最值的求法:

⑴n S 最大值?

??

?

?????≥≤???≤≥++000011n n n n n

a a S a a 最小值或;⑵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九部分 不等式

1.均值不等式:)0,(2

22

2≥+≤+≤b a b a b a ab 注意:①一正二定三相等;②变形:),(2

)2(2

22R b a b a b a ab ∈+≤+≤。

2.极值定理: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如果和y x +是定值s ,那么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

24

1s . 3.解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x bx c ++><或:若0>a ,且解集不是全集或空集时,对应的解

”.

:

2

1x x <时,

()()12210x x x x x x x x <>?>--或(大两边) ()()21210x x x x x x x <

4.绝对值的不等式:当0>a 时,有:①x a a x a

②x a x a >?>或

x a <-.

5.分式不等式: (1)()()()()00>??>x g x f x g x f ; (2)()()

()()00

()()()()()???≠≥??≥000x g x g x f x g x f ; (4)()()()()()???≠≤??≤0

00x g x g x f x g x f . 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把常数先化成指数(对数)) (1)当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0

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

(2)当01a <<时,()()()()f x g x a a f x g x >?<;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第十部分 复数 1.概念:

⑴z=a+bi 是实数?b=0 (a,b∈R) (?z=z ? z 2

≥ 0;) ⑵z=a+bi 是虚数?b≠ 0(a,b∈R);

⑶z=a+bi 是纯虚数?a=0且b≠ 0(a,b∈R)(?z +z =0(z≠ 0)?z 2

<0;) ⑷a+bi=c+di ?a=c 且c=d(a,b,c,d∈R);

2.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设z 1= a + bi , z 2 = c + di (a,b,c,d∈R),则: (1) z 1± z 2 = (a±c) + (b ±d)i;

⑵ z 1.z 2 = (a+bi)·(c+di)=(ac-bd )+ (ad+bc)i ; ⑶

21z z =()()a bi c di +=+=-+-+))(())((di c di c di c bi a i d c ad bc d c bd ac 2

222+-+++ (z 2≠ 0) ; 3.几个重要的结论:

22

(1)z z z z ?==;⑵ i i 2)1(2±=±;⑶ ;11;11i i

i i i

i -=+-=-+

⑸i 性质:T=4;i i i i i i

n n n n

-=-===+++3424144,1,,1;

;03424144=++++++n n n i i i i

第十一部分 概率

1.事件的关系:

⑴事件B 包含事件A :事件A 发生,事件B 一定发生,记作B A ?; ⑵事件A 与事件B 相等:若A B B A ??,,则事件A 与B 相等,记作A=B ; ⑶并(和)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或B 发生,记作B A ?(或B A +); ⑷并(积)事件:某事件发生,当且仅当事件A 发生且B 发生,记作B A ?(或AB ) ; ⑸事件A 与事件B 互斥:若B A ?为不可能事件(φ=?B A ),则事件A 与互斥; ⑹对立事件:B A ?为不可能事件,B A ?为必然事件,则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2.概率公式:

⑴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概率公式:P(A+B)=P(A)+P(B); ⑵对立事件:P(A)=1-P(B) ⑶;古典概型:基本事件的总数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A A P =

)(

(4)几何概型:等)

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积等)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 P =

)(

第十二部分 统计与统计案例

1.抽样方法:

⑴简单随机抽样:一般地,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N ,通过逐个不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就称这种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注:①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N

n ; ②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⑵系统抽样:当总体个数较多时,可将总体均衡的分成几个部分,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从每一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得到所需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

注:步骤:①编号;②分段;③在第一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起始的个体编号;④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⑶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使样本更充分的反映总体的情况,将总体分成几部分,然后按照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分层抽样。 注:每个部分所抽取的样本个体数=该部分个体数?

N

n

注:以上三种抽样的共同特点是:在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相等

2.频率分布直方图与茎叶图:⑴用直方图反映样本的频率分布规律的直方图称为频率分布直方图。⑵当数据是两位有效数字时,用中间的数字表示十位数,即第一个有效数字,两边的数字表示个位数,即第二个有效数字,它的中间部分像植物的茎,两边像植物茎上长出来的叶子,这种表示数据的图叫做茎叶图。 3.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⑴样本平均数∑==+???++=n

i i n x n

x x x n

x 1

211)(1;

⑵样本方差])()()[(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21

)(1x x n

n

i i -=∑= ;

⑶样本标准差])()()[(122221x x x x x x n S n -+???+-+-==21

)(1x x n

n

i i

-∑=

3.回归直线方程

y a bx =+,其中()()()11222

1

1

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a y bx

====?

---?

?==

?

--??

=-?∑∑∑∑

第十四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

1.充要条件的判断:(1)定义法----正、反方向推理 注意区分:“甲是乙的充分条件(甲?乙)”与“甲的充分条件是乙(乙?甲)” (2)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2.逻辑联结词:

⑴且(and) :命题形式 p ∧q ;

p q p ∧q p ∨q ?p ⑵或(or ): 命题形式 p ∨q ; 真 真

真 真 假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4。四种命题: ⑴原命题:若p 则q ; ⑵逆命题:若q 则p ;

⑶否命题:若?p 则?q ; ⑷逆否命题:若?q 则?p

注: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6.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第十五部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cos x ρθ=,sin y ρθ=,222x y ρ=+,tan y x

θ=, 2.极坐标方程问题一般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问题处理 参数方程的问题一般转化为普通方程问题处理. 以下内容了解就行. 3。圆的极坐标方程:

以极点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r =ρ;

以 )0,a (C (a>0)为圆心, 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2acos

=; 以 )2

,

a (C π

(a>0)为圆心,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θρ2asin =;

4.在极坐标系中,)0(≥=ραθ表示以极点为起点的一条射线;

)R (∈=ραθ表示过极点的一条直线.

过点)0a )(0,a (A >,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a cos =θρ.

5.圆2

2

2

r )b y ()a x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rsin b y ,

rcos a x 为参数θθθ??

?+=+=.

椭圆1b y a x 22

22=+(a>b>0)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bsin y ,acos x 为参数??????==.

双曲线1b y a x 22

22

=-(a>0,b>0)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btan y ,cos a x 为参数?????

?

??==.

抛物线2px y 2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t (.

2pt y ,

2pt x 2为参数???==.

过点)y ,x (M o o O ,倾斜角为α的直线l 的参数方程可表示为?

??+=+=.tsin y y ,

tcos x x o o αα(t

为参数)。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Ⅰ,文1)已知集合A ={1,2,3,4},B ={x |x =n 2 ,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知识。 【解析】∵B ={x |x =n 2 ,n ∈A }={1,4,9,16}, ∴A ∩B ={1,4}. 2.(2013课标全国Ⅰ,文2) 2 12i 1i +(-)=( ). A. B .11+ i 2 - C . D .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 【解析】 2 12i 12i 12i i 2i 1i 2i 22++(+)-+===(-)-=1 1+i 2 -. 3.(2013课标全国Ⅰ,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列举法解古典概型问题的基本能力。 【解析】由题意知总事件数为6,且分别为(1,2),(1,3),(1,4),(2,3),(2,4),(3,4),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2,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13 . 4.(2013课标全国Ⅰ,文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 C 的渐近线方程 为( ). A . B . C .1 2 y x =± D .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析】∵2e = 2c a =,即2254 c a =.

2012广东省高考文科数学试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本试卷共4页,21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 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 )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盒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 参考公式:球的体积V= R ,其中R为球的半径. 3 1 锥体的体积公式为V = —Sh,其中S为锥体的底面积,h为锥体的高。 3 一组数据X1, X2,…,X n 的标准差S二j2[(X1 X)2(X2 X)2 L (X n X)2],其中X 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3 4i 1. 设i为虚数单位,则复数i A. 4 3i B. 4 3i C. 4 3i D. 4 3i 2. 设集合U={1.2. 3. 4. 5.6} , M={1.3.5},则e U M = A.{2.4.6} B.{1.3.5} C.{1.2.4} D.U uuu uuu UULT 3.若向量AB(1,2) , BC(3,4),则AC A. (4.6) B. (-4,-6) C. (-2, -2) D. (2, 2) 4.下列函数为偶函数的是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原命题若p 则q 逆命题 若q 则p 互为逆否 互 逆否互 为逆 否否 互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回顾: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 ⑴①一个命题的否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一定为真. 否命题?逆命题. ②一个命题为真,则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原命题?逆否命题. (二)含绝对值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延伸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公式法:c b ax <+,与)0(>>+c c b ax 型的不等式的解法. (2)定义法:用“零点分区间法”分类讨论. (3)几何法:根据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 特例① 一元一次不等式ax>b 解的讨论; 2 (三)简易逻辑 1、命题的定义: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2、逻辑联结词、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不含有逻辑联结词的命题是简单命题;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或”、“且”、“非”构成的命题是复合命题。 构成复合命题的形式:p 或q(记作“p ∨q ” );p 且q(记作“p ∧q ” );非p(记作“┑q ” ) 。 3、“或”、 “且”、 “非”的真值判断 (1)“非p ”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F 的真假相反;

(2)“p 且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真时为真,其他情况时为假; (3)“p 或q ”形式复合命题当p 与q 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时为真. 4、四种命题的形式: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逆否命题:若┑q 则┑p 。 6、如果已知p ?q 那么我们说,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且q ?p,则称p 是q 的充要条件,记为p ?q. 函数 知识回顾: (一) 映射与函数 1. 映射与一一映射 2.函数 函数三要素是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而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因为这二者确定后,值域也就相应得到确定,因此只有定义域和对应法则二者完全相同的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⒈函数的单调性 定义: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 ⑴若当x 1f(x 2),则说f(x) 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若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则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函数y=f(x)的单调区间.此时也说函数是这一区间上的单调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4. 判断函数单调性(定义)作差法:对带根号的一定要分子有理化,例如: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 212221212 2 2 22121) ()()(b x b x x x x x b x b x x f x f x ++++-= +- += -)(

2015广东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B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1,1M =-,{}2,1,0N =-,则M N =( ) A .{}0,1- B .{}0 C .{}1 D .{}1,1- 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 1i +=( ) A .2- B .2 C .2i - D .2i 3、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 22 x x y =+ D .sin 2y x x =+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4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0 B .8 C .5 D .2 5、设C ?AB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a =,23c =,3cos 2 A =,且b c <,则b =( ) A .3 B .2 C .22 D .3 6、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 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7、已知5件产品中有2件次品,其余为合格品.现从这5件产品中任取2件,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为( )

A .0.4 B .0.6 C .0.8 D . 1 8、已知椭圆22 2125x y m +=(0m >)的左焦点为()1F 4,0-,则m =( ) A .9 B .4 C .3 D .2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已知四边形CD AB 是平行四边形,()1,2AB =-,()D 2,1A =,则D C A ?A =( ) A .2 B .3 C .4 D . 5 10、若集合(){},,,04,04,04,,,p q r s p s q s r s p q r s E =≤<≤≤<≤≤<≤∈N 且, (){}F ,,,04,04,,,t u v w t u v w t u v w =≤<≤≤<≤∈N 且,用()card X 表示集合X 中的元素个 数,则()()card card F E +=( ) A .50 B .100 C .150 D .20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考生作答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一)必做题(11~13题) 11、不等式2340x x --+>的解集为 .(用区间表示) 12、已知样本数据1x ,2x ,???,n x 的均值5x =,则样本数据121x +,221x +,???,21n x +的均值为 . 13、若三个正数a ,b ,c 成等比数列,其中526a =+,526c =-,则b = . (二)选做题(14、15题,考生只能从中选作一题) 1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y O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sin 2ρθθ+=-,曲线2C 的参数 方程为2 22x t y t ?=??=??(t 为参数),则1C 与2C 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 15、(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1,AB 为圆O 的直径,E 为AB 的延长线上一点,过E 作圆O 的切线,切点为C ,过A 作直线C E 的垂线,垂足为D . 若

2015广东文科数学试题及标准答案(word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2015年广东,文1,5分】若集合{}1,1M =-,{}2,1,0N =-,则M N =( ) (A ){}0,1- (B ){}0 (C ){}1 (D ){}1,1- 【答案】C 【解析】{}1M N =,故选C . (2)【2015年广东,文2】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2 1i +=( ) (A )-2 (B )2 (C )2i - (D )2i 【答案】D 【解析】22(1i)12i i 2i +=++=,故选D . (3)【2015年广东,文3,5分】下列函数中,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是( ) (A )2sin y x x =+ (B )2cos y x x =- (C )1 22 x x y =+ (D )sin 2y x x =+ 【答案】A 【解析】()()()2 22sin sin sin x x x x x x -+-=-≠±+,所以非奇非偶,对于B ,函数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 称.()2 2cos()cos x x x x ---=-,故为偶函数;对于C ,函数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因为 1()222 2x x x x f x -=+ =+,所以()22()x x f x f x --=+=,故为偶函数;D 中函数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且sin 2()(sin 2)x x x x -+-=-+,故为奇函数,故选A . (4)【2015年广东,文4,5分】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204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0 (B )8 (C )5 (D )2 【答案】C 【解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图,作出可行域,可得该可行域是由()2,2-,()4,4-, ()4,1- 组成的三角形.由于该区域是封闭的,可以通过分别代这三个个边界点进行检验,易 知当4x =,1y =-时,2z x y =+取得最大值5.本题也可以通过平移直线2 3 y x =-, 当直线233 z y x =-+经过()4,1-时,截距达到最大,即z 取得最大值5,故选C . (5)【2015年广东,文5,5分】设ABC ?的内角A ,B ,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2a = ,c = cos A =,且b c <,则b =( ) (A (B )2 (C ) (D )3 【答案】B 【解析】由余弦定理得:222a b c =+2cos bc A - ,所以24122b b =+-?,即2680b b -+=,解得2b =或 4b =.因为b c <,所以2b =,故选B . (6)【2015年广东,文6,5分】若直线1l 和2l 是异面直线,1l 在平面α内,2l 在平面β内,l 是平面α与平面β 的交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l 至少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B )l 与1l ,2l 都相交 (C )l 至多与1l ,2l 中的一条相交 (D )l 与1l ,2l 都不相交 【答案】 A

(完整版)文科高中数学公式大全(超全完美)

高 中文科数学公式总结 一、函数、导数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 22n -个. 2. 真值表 常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3. 充要条件(记p 表示条件,q 表示结论)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 全称量词?表示任意,?表示存在;?的否定是?,?的否定是?。 例:2 ,10x R x x ?∈++> 的否定是 2 ,10x R x x ?∈++≤ 5. 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6. 复合函数)]([x g f y =单调性判断步骤: (1)先求定义域 (2)把原函数拆分成两个简单函数)(u f y =和)(x g u = (3)判断法则是同增异减(4)所求区间与定义域做交集 7. 函数的奇偶性 (1)前提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3)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8.若奇函数在x =0处有意义,则一定存在()00f =; 若奇函数在x =0处无意义,则利用 ()()x x f f -=-求解; 9.多项式函数1 10()n n n n P x a x a x a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10. 常见函数的图像: 11. 函数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对于函数)(x f y =(R x ∈),)()(x a f x a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a x = (3)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2 b a x +=; 12. 由 )(x f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 )(x f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由)(x f 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x f 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右移a 、再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 0),(=y x f 的图象向右移a 、向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13. 函数的周期性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 a =||; (2)()()f x a f x +=-,则)(x f 的周期2T a =|| (3)1 ()() f x a f x += ,则)(x f 的周期2T a =|| (4)()()f x a f x b +=+,则)(x f 的周期T a b =|-|; 14. 分数指数 (1)m n a =0,,a m n N *>∈,且1n >).

2019年全国I卷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全国I 卷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3i 12i z -=+,则z = A .2 B .3 C .2 D .1 2.已知集合{}{}{}1,2,3,4,5,6,72,3,4,52,3,6,7U A B ===,,,则 A .{}1,6 B .{}1,7 C .{}6,7 D .{}1,6,7 3.已知0.20.3 2log 0.2,2,0.2a b c ===,则 A .a b c << B .a c b << C .c a b << D .b c a <<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51-( 51 2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 51 2 -.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 ,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 ,则其身高可能是

A .165 cm B .175 cm C .185 cm D .190cm 5.函数f (x )= 2 sin cos x x x x ++在[-π,π]的图像大致为 A . B . C . D . 6.某学校为了解1 000名新生的身体素质,将这些学生编号为1,2,…,1 000,从这些新生中用系统抽样方法等距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体质测验.若46号学生被抽到,则下面4名学生中被抽到的是 A .8号学生 B .200号学生 C .616号学生 D .815号学生 7.tan255°= A .-2-3 B .-2+3 C .2-3 D .2+3 8.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 =2b ,且(a -b )⊥b ,则a 与b 的夹角为 A . π6 B . π3 C . 2π3 D . 5π6 9.如图是求 112122 + +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 A .A = 12A + B .A =12A + C .A = 1 12A + D .A =112A +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 全国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3) 文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C.{1,2} ( ) 5.若某群里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又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0.3 B.0.4 C.0.6 D.0.7 A.π 4B.π 2 C.π D.2π 8.直线x+y+2=0分别于x轴,y轴交于A,B两点,则?ABP的面积的取值范围是()A.[2,6] B.[4,8] C.[√2,3√2] D.[2√2,3√2] A.π 2B.π 3 C.π 4 D.π 6 A.12√3 B.18√3 C.24√3 D.54√3 14.某公司有大量客户,且不同年龄段客户对其服务的评价有较大差异,为了解客户的评价,该公司准备进行抽样调查,可供选择的抽样方法有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则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19.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弧CD 上异于C,D 的点。 (1)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 (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 20. 已知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椭圆C :22143x y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中点()1,(0)M m m >. (1)证明:1;2 k <- (2)设F 为C 右焦点,P 为C 上一点,且0FP FA F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证明:2.FP FA FB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高考文科数学公式汇总(精简版)

高中数学公式汇总(文科)

一、复数 1、复数的除法运算 2 2)()())(())((d c i 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 -+-+=++. 2、复数z a bi =+的模||z =||a bi +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3、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 4、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απ±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απ π±+ 2 k 的正弦、余弦,等于α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 5、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6、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公式变形: ; 2 2cos 1sin ,2cos 1sin 2; 2 2cos 1cos ,2cos 1cos 22222α αααα ααα-=-=+=+= 7、三角函数的周期 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 2T π ω = ;函数tan()y x ω?=+,,2 x k k Z π π≠+ ∈(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 . 8、 函数sin()y x ω?=+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 9、辅助角公式 )sin(cos sin 22?++=+=x b a x b x a y 其中a b = ?tan 10、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11、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全国卷

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全国 卷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文科)(课标I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x|-1<x <3},N={x|-2<x <1}则M ∩N=( ) A. )1,2(- B. )1,1(- C. )3,1( D. )3,2(- (2)若0tan >α,则 A. 0sin >α B. 0cos >α C. 02sin >α D. 02cos >α (3)设i i z ++=11,则=||z A. 2 1 B. 2 2 C. 2 3 D. 2 (4)已知双曲线)0(13 2 22>=-a y a x 的离心率为2,则=a A. 2 B. 26 C. 2 5 D. 1 (5)设函数)(),(x g x f 的定义域都为R ,且)(x f 是奇函数,)(x g 是偶函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x g x f 是偶函数 B. )(|)(|x g x f 是奇函数 C. |)(|)(x g x f 是奇函数 D. |)()(|x g x f 是奇函数 (6)设F E D ,,分别为ABC ?的三边AB CA BC ,,的中点,则 =+FC EB A. AD B. AD 21 C. BC D. BC 2 1 (7)在函数①|2|cos x y =,②|cos |x y = , ③)62cos(π+=x y ,④)4 2tan(π -=x y 中,最小正周期为π的所有函数为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8)如图,网格纸的各小格都是正方形,粗实线画出的事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 A.三棱锥 B.三棱柱 C.四棱锥 D.四棱柱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大全(完美版)

高三文科数学公式及知识点 一、函数、导数 1、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增函数; ],[)(0)()(21b a x f x f x f 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0)(>'x f ,则)(x f 为增函数;若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2、函数的奇偶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偶函数;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x f x f -=-,则)(x f 是奇函数。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3、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000x x x f y y -'=-. 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①' C 0=;②1 ' )(-=n n nx x ; ③x x cos )(sin '=;④x x sin )(cos ' -=; ⑤a a a x x ln )(' =;⑥x x e e =' )(; ⑦a x x a ln 1)(log ' = ;⑧x x 1)(ln ' = 5、导数的运算法则 (1)' ' ' ()u v u v ±=±. (2)' ' ' ()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 7、求函数()y f x =的极值的方法是:解方程()0f x '=.当()00f x '=时: (1)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大值; (2) 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f x '<,右侧()0f x '>,那么()0f x 是极小值. 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 10、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I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课标全国Ⅰ, 文2) 2 12i 1i +(-) =( ). A . 11i 2-- B .11+i 2- C .11+i 2 D .11i 2- 2.(2019课标全国Ⅰ, 文1)已知集合A ={1,2,3,4}, B ={x |x =n 2 , n ∈A },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3.(2019课标全国Ⅰ, 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 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4.(2019课标全国Ⅰ, 文4)已知双曲线C :22 22=1x y a b -(a >0, b >0)5 则 C 的渐近线方程为( ). A .y =14x ± B .y =13x ± C .y =1 2x ± D .y =±x 5.(2019课标全国Ⅰ, 文5)已知命题p :?x ∈R,2x <3x ;命题q :?x ∈R , x 3 =1-x 2 ,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6.(2019课标全国Ⅰ, 文6)设首项为1, 公比为 2 3 的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 则( ). A .Sn =2an -1 B .Sn =3an -2 C .Sn =4-3an D .Sn =3-2an 7.(2019课标全国Ⅰ, 文7)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 如果输入的t ∈[-1,3], 则输出的s 属于( ). A .[-3,4] B .[-5,2] C .[-4,3] D .[-2,5] 8.(2019课标全国Ⅰ, 文8)O 为坐标原点, F 为抛物线C :y 2 =2x 的焦点, P 为C 上一点, 若|PF |=42 则△POF 的面积为( ). A .2 B .22.3.4 9.(2019课标全国Ⅰ, 文9)函数f (x )=(1-cos x )sin x 在[-π, π]的图像大致为( ).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基础大题前三道

16.(本题满分12分) 在ABC ?中,已知45A =,4cos 5 B =. (Ⅰ)求sin C 的值; (Ⅱ)若10,BC =求ABC ?的面积. 17.(本题满分12分) 某班同学利用国庆节进行社会实践,对[25,55]岁的人群随机抽取n 人进行了一次生活习惯是否符合低碳观念的调查,若生活习惯符合低碳观念的称为“低碳族”,否则称为“非低碳族”,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求n 、a 、p 的值; (Ⅱ)从年龄段在[40,50)的“低碳族”中采用分层抽样法抽取6人参加户外低碳体验活动,其中选取2人作为领队,求选取的2名领队中恰有1人年龄在[40,45)岁的概率. 19.(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 BC ⊥,//AB CD ,E ,F 分别是棱BC ,11 B C 上的动点,且1//EF CC ,11CD DD ==,2,3AB BC ==. (Ⅰ)证明:无论点E 怎样运动, 四边形1EFD D 都为矩形; (Ⅱ)当1EC =时, 求几何体1A EFD D -的体积. 第19题图

12乙图4 2 44 31 15 207 9 8 10 11甲D C 1 A 1 B 1 C B A 16.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2sin cos cos2f x x x x =+(x ∈R ). (1) 求()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 (2) 若θ 为锐角,且83 f πθ?? += ? ? ?,求tan 2θ的值.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工厂甲、乙两个车间包装同一种产品,在自动包装传送带上每隔1小时抽一包产品,称其重 量(单位:克)是否合格,分别记录抽查数据,获得重量数据的茎叶图如图4. (1) 根据样品数据,计算甲、乙两个车间产品重量的均值与方差,并说明哪个车间的产品的重量相对较稳定; (2) 若从乙车间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两件,求所抽取的两件样品的重量之差不超过2克的概率.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5,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1AA ⊥底面ABC ,,⊥AB BC D 为AC 的中点, 12A A AB ==,3BC =. (1)求证:1//AB 平面1BC D ; (2) 求四棱锥11-B AA C D 的体积.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 b)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 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 /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 (1)

2018全国卷Ⅲ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2018全国卷Ⅲ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10}A x x =-≥,{0,1,2}B =,则A B = A .{0} B .{1} C .{1,2} D .{0,1,2} 2.(1i)(2i)+-= A .3i -- B .3i -+ C .3i - D .3i +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4.若1 sin 3 α=,则cos2α= A . 8 9 B .7 9 C .79 - D .89 - 5.若某群体中的成员只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45,既用现金支付也用非现金支付的概率为0.15,则不用现金支付的概率为 A .0.3 B .0.4 C .0.6 D .0.7 6.函数2 tan ()1tan x f x x = +的最小正周期为

A . 4 π B . 2 π C .π D .2π 7.下列函数中,其图像与函数ln y x =的图像关于直线1x =对称的是 A .ln(1)y x =- B .ln(2)y x =- C .ln(1)y x =+ D .ln(2)y x =+ 8.直线20x y ++=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A ,B 两点,点P 在圆2 2 (2)2x y -+=上,则ABP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A .[2,6] B .[4,8] C .[2,32] D .[22,32] 9.函数4 2 2y x x =-++的图像大致为 10.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2,则点(4,0)到C 的渐近线的 距离为 A 2 B .2 C . 32 2 D .2 11.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若ABC △的面积为222 4 a b c +-,

广东高考文科数学历年基础题汇编

每年高考题目汇编 一.集合与简易逻辑 2,(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若集合A={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集合B={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男运动员},集合C={参加北京奥运会比赛的女运动员},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 B. B C ? C. B ∪C = A D. A ∩B = C 3,(2009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已知全集U=R ,则正确表示集合M= {-1,0,1} 和N= { x |x 2+x=0}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 4,(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1小题)若集合A ={0,1,2,3},B ={1,2,4},则集合A B =( ) A .{0,1,2,3,4} B .{1,2,3,4} C .{1,2} D .{0} 5,(2010年高考广东卷第8小题) “x >0”是“32x >0”成立的(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D .充要条件 6,(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 已知集{}{}22(,),1,(,),1A x y x y x y B x y x y x y =+==+=为实数,且为实数,且,则 A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4 B.3 C.2 D. 1

二.复数 7,(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若复数(1)(2)bi i ++是纯虚数(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 .2- B .1 2 - C . 12 D .2 8,(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2小题)已知0

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卷及答案全国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全国 卷Ⅱ)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Ⅰ) 注意事项: 1.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 位置上. 3. 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5.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 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6.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2 4πS R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 4π3 V R =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一、选择题 1.cos330=( ) A . 12 B .12 - C D .2.设集合{1 234}{12}{24}U A B ===,,,,,,,,则()U A B =e( ) A .{2} B .{3} C .{124},, D .{1 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