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供给侧改革 国企改革

供给侧改革 国企改革

供给侧改革 国企改革

日前,亚马逊中国针对“全球开店”业务推出2016年的新规划。具体说来,新规划包括面向欧洲市场业务的发展计划和品牌及版权保护服务,以及上线新的中文操作平台。亚马逊中国副总裁叶伟伦表示,公司接下来在全球开店的业务上将会实施更多的本地化政策。

和国内许多电商企业不同,亚马逊中国首先运营的是出口业务。早在2012年,“全球开店”业务就正式落地中国市场,两年之后,亚马逊中国才开启全球购业务。

据海关统计,2015年1-10月,我国进出口32269.6亿美元,同比下降8.5%,其中出口18564.5亿美元,同比下降2.5%。但是跨境电商热度不减,根据《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

,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同比增长42.8%。从进出口结构来看,出口占比达到84.8%,进口比例为15.2%。

而近几年在跨境电商领域,出口比例在80%左右。这个低调增长的市场有着长年的基础,网络零售增速可观。不止是亚马逊,eBay 、阿

里巴巴等巨头也纷纷瞄准入局。BR

声音

供给侧改革+国企改革

Instant Notes ◆

财富速览

按照惯例,

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召开。2014年的12月,中央除了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召开了两次“深改领导小组”会议,谋划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大布局。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

高的经济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下一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此次会议总结了这一年来的工作成绩,

对2016年的经济工作提出要求,定调了2016年的经济政策。BR

“新供给经济周期与国企‘三个一批’的改革是吻合的。”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李锦表示,央企改革要解决三个“一批”,即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这与供给侧改革的四个阶段是相对应的,即新供给形成阶段、供给扩张阶段、供给成熟阶段和供给老化阶段。

李锦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趋势向下阶段,因为目前较多行业处于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阶段。供给侧改革最终要落到结构改革上,通过比例的调整来设计新结构、改善效率,通过创新来提供新供给,通过改革来构建新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鼓励国有企业创新、重组与清退。通过创新发展一批企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全面提升中国各方面的要素生产力;通过重组,提高国企的效益和竞争力;通过清理退出一批企业,对于钢铁、水泥、煤炭、油气、有色金属、玻璃等上游板块进行较大力度的结构性调整,要定下目标,有路线图、实施图,下大力气解决“僵尸”企业的问题。

中投顾问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扈志亮认为,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相辅相成。供给侧改革有望降低企业经营的制度及社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国企改革创造环境,同时供给侧改革要求优化供给结构,这将促使国企改革加速。国企改革将改善资源配置现状,提高国企生产经营效率,激发国企创造性,推进供给侧改革步伐。未来二者将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发展,为中国经济创造新的动力。BR

数字

亚马逊加码全球开店中国市场成重点

报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6经济政策

6企业研究·月刊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对于国企改革的几点考虑 对于国企改革的几点考虑国企改革仍然是下一步中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我觉得国企改革重点别在于产权改革上,而在于国企的市场定位上,在于政府机构如国资委在中国产业、市场结构中的功能定位上。本文就国企绩效与国企市场定位谈几点看法:20xx年国企(尤其是央企即中央直属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利润可超4500亿元)取决于:(1)油价与要紧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那个因素的贡献会占新增利润的1/3左右);(2)垄断。央企利润的2/3来自于石油、电信等7个特大企业。所以,央企的"成绩"事实上是央企体制存在咨询题的反映。国资委在20xx年的政策取向有6点:(1)在国有股、法人股转让与流通、解决股权分置咨询题上采取与证监会别同的姿态;(2)在央企治理人员薪金制度上重新强调别应与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过大;(3)在电信业动用人事权让三大电信集团首脑对调,客观上重塑中国电信事实上是一家的形象;(4)实行央企的主辅业分离,逐步分解国企办社会的负担;(5)公开聘请几十位CEO就任中央直属企业;(6)叫停MBO,别允许赋予国企治理人员在购买国企时打折优惠。为评价国资委上述政策取向,我们应澄清在目前中国的法律框架下与中央十六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国有经济的功能。在新的体制下,国有经济的要紧操纵形式应是控股方式,国有经济应与合作经济、民营经济、外资企业在市场平等相互关系中为中国人民做贡献。政府应当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福利总和极大化,而别再是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利润极大化。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应是平等的,别应享有先天的垄断优先权。如市场竞争导致垄断,那也应是市场自然竞争的结果,别能由于是国企或央企,就"老子天下第一"。各类企业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的要紧方式是:上缴税收,提供就业、制造GDP。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别应要紧体如今中央掌握了多少家直属企业上,因为一国经济的性质别是由政府是否办企业决定的,而应当体如今公有产权经过间接控股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上,体如今政府税收为民服务的使用方向上,体如今广阔人民其实享受到的物质与文化财宝所提供的福利上。假如我们认同上述原则,那么国资委不过受广阔人民与政府托付治理国有资产的一具董事会,其行使的职权只应在企业内部,而在市场关系上,国资委只相当于一具企业主,应受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而国资委在决定电信企业高管人员互换时,运用了人事权,在现存体之下是合法的,但如此做合理吗?这种做法其实把国家电信视为一家企业,没有尊重市场竞争规则。同样,当国资委决定央企高管人员的薪金标准别能与职工平均工资差距过大时,也没有承认经理市场的价值规律,而是按类似于政府任命公务员的规则办事。国资委正在实行的央企主辅业分离的举措具有改革取向,有利于国企剥离沉重的社会包袱,但一家家企业由行政推行主辅分离,由国资委规定什么是主业?什么是辅业?这实际上相当于让国资委承担了产业布局的领导者角色。主辅分离其实涉及到产业政策与市场结构,这本来应受市场竞争的约束与市场监管机构的管束。但在目前,国资委能够单独运作。别妨想一想,国资委管辖的181家央企跨越中国众多产业,假如让国资委这么运行下去,这会可不能在中国经济中浮现一具巨无霸?国资委会可不能算是往常的"经贸委"?假如如此一具别仅作为国企总老总而且也是跨越产业、跨越市场的国企的小的"经贸委"来与民营企业、合作企业、外资企业对阵,那么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到何日才干做到"公平、有效、竞争、公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应解决的重点是:(1)银行体制的竞争、化解风险、改善服务;(2)在电力、电信、交通、都市基本设施、能源、科技等产业从其实克服政府垄断所带来的低效、腐败与别公平;(3)从全然上改变股市上国企为主,光是央企就占股市融资资本1/3的局面。(4)从财政、税收上花力气改变依靠国企国资、并且又为国企提供过多爱护的体制。这四项改革的前提是,要把央企国企视为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平等成员,让国企、国有控股企业与别类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国资委别应是一具政府机构。国资委作为一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 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汇报20xx年,省、**市国有企业改革会议后,A市市为了全面推进国有 企业改革,基本完成了市属国有工业企业改制和国有企业“并轨”工作任务,力争实现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位。国有资本退出到位和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市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副组长市长***、常务副市长**、副市长**。企业主管部门和涉企业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为了确保改制任务取得成效,市委、市政府副市级领导干部对重点国有企业改革企业实行责任包保,一包到底。市里从副乡级后备干部和主管部门的改制工作骨干中抽调相关人员,组成国企改革推进工作组。市直各部门彻底转变工作作风,为国企改革工作提供全方位服务。具体改革的思路和做法:(1)掌握准确数据,扎实推进改革为了把国 企改革工作抓实,抓细,掌握准确数据,自20xx年年初以来,A市市国企改革工作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截止20xx年10月末,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企业财务审计、清产核资、产权界定、企业土地情况调查、企业职工债权情况调查、资产评估、查档汇总、补偿测算等工作。(2)拓宽资金的筹集渠道千方百计活化企业资产, 将国企改制与招商引资与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重组改建和县域经济突破结合起来,抓住机遇,实行经济战略性调整,发挥我市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进行招商,引进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吸引域外资金和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通过招商,专门招商的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统一打捆使用改制资金鉴于各改制企业 资产在短时间内暂无法变现的实际情况,为了确保国企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市财政全力筹资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并在年度财政预算中拿出一块专项资金用于企业改制的先期垫付资金。一是对改制企业实行统一打捆,审计评估的办法,由市财政统一支付审计评估费,减少企业改革成本支出;二是财政承诺以承债贷款的方式,保证企业“并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足额到位。(4)国有资产管理局全部接收企业资产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制,确保社会稳定,杜绝国有企业存量资产好与存量资产差的差异性,保证国企改革在操作上的统一性,未改制的市属国有企业的资产全部由市国资局全部接收,实行统一公开处理。企业改制成本由市财政统一先期垫付。(5)争取软贷款资金按照“前后照应,统一谋划” 的原则,在保证完成省里下达的确10户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攻坚任务的同时,我市加大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力度,截止20xx年8月30日,全面完成了市属41户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 任务。应该说,在改制成本的筹措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在省里的支持下,市财政以承债贷款的方式,向开贷款了35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了国有企业改制。鉴于“并轨”试点工作的政策性和时限性,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同意市属八系统的国有下岗职工享受“并轨”政策,参加“并轨”试点。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采取超常规的办法,发挥各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抢时间,争速度在“并轨”政策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八系统92户企业享受“并轨”政策的呈报工作。为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有利条件。七、国企改革工作的验收组织好国企改革验收工作,是实现国有企业整体改制到位,债权债务处理到位,职工劳动关系转换到国有资本退出到位的关键所在。国企改革工作是否如期完成任务,不留任何后遗症,重要的是看所有参与改制的企业是否按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的“三清查一制定”的要求落实了改制的各项工

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下文为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大家不妨可以参考下,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哦! 我于20XX年6月22日至26日参加了上级党委举办的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精采,让我的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从更深层次认识到我党高度重视的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农村改革关系着农民负担、城乡差距、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等诸多问题,于是很有必要研究农村改革。历经多年农村税费改革,农村虽然已经逐渐趋于规范,但是仍有不少缺陷,如何进行下一步改革,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科学发展观为农村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二、在道德方面对自已提出了更高要求,一个中共党员,一个国企领导干部,不能只有工作能力而没有道德素质,德才兼备,德在才先,要从思想上、学习上、行动上更严格要求自已,平时多学习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争取令自已的形象更上新的台阶,这是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三、学习了如何提高干部的创新能力,提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首先要培养现代意识,提高素养。干部处于一线,工作繁杂而细碎,很少有时间能坐下来认真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显得慢几拍,习惯按经验办事。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培养现代意识,提高领导素养迫在眉睫。当前,要抓好培训,增强开放意识、法治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从而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要改变观念,要大力提高素质和现代理念,改革制度。跨部门竞争上岗就是个创新。要强化实践锻炼,提高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行政、总揽全局的能力。 短短几天的培训学习更让我明白了很多的管理和经营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特别在危情和困难面前,我们应该坚强,力求创新,力求突破,而不是消极等待,畏首畏尾,更不是逃避。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干任何工作都要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搞好干群关系,只要我们心里真心装着群众,静下心来,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中,设心处地为群众办实事,干好事,就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就能解决一切困难,产生较强的效力,推动事业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国有企业管理干部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深化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企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确定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两大改革既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与力量源泉。本文以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前提,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建议。 一、准确把握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与国企改革的逻辑关系 国资监管以产权管理为基础,国企改革以产权改革为核心。国企改革与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1、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就是要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而国有企业改革,就是以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市场经济主体。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盘活国有资产,唱响国有品牌,壮大国有企业,发展国有经济,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2、两者的方向是一致的。两者都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国企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国企改革、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现实选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改革国有经济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政企不分、政资不分、出资人不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监管职责不清、企业机制不活、经营效益低下等问题,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转变,实现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进而达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的。 3、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以国企改革为核心。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为形成新的国资监管体制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几十年的国企改革实践,为形成新的国有资产监管的体制机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与思想准备。与此同时,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也必须与国企改革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同步推进。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国企改革和发展指出了非常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2012年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要注重通过资本市场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快董事会建设力度,加强董事队伍建设,提高董事履职能力,力争实现国资监管系统董事资源的优化配置。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产权明确、管理规范、上下协调、精干高效”的国资监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国企改革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加入WTO后。全球化和竟争加剧的现实给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从战略高度积极调整国企的发展思路,加快市场化改革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与其他一般性竞争行业相比,国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一是规模大小不一;二是债务多,闲置资产多;三是待安置职工多。四是机制不灵活。虽经过近几年的尝试,许多国企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但尽管如此,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以及措施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在国企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丞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某些国企改革相对滞后,仍然延续计划经济摸式运行,市场化水平较低,竞争能力不强,发展困难重重,不仅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而且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也举步艰难。 关键词:国企、改革、发展、利益

目 录 内容摘要 (1) 目 录 (2) 一、国企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 二、 国企的进一步改革 (4) 三、坚持市场取向推进中小企业改革 (6) 四、 参考文献 (8)

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需要和入世后的新形势。 我们应当以枳极的资态,深入研究和解决国企有关的改革和发展问题,迎接挑战。按照政府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适度竞争的指导思想,加快政企分开和市场化经营步伐;尽快改变国企的机制,使国企改革在良性中发展。 一.国企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国企改革套用单一模式,缺乏灵活性。国企改革20多年来,每一阶级的改革都出现了一些“样板”企业,这些企业对当时推动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往往出现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一哄而上的现象。结果是有些企业没有抓住改革根本点,形式上的应用没有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应清醒地看到不同时期单一的改革模式能使一些企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也总会有一些企业按照这一方式改革以失败而告终。这正是“一包就灵”、“一股就活”思想导致的结果。事实上,各企业都存其内部和外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我们无法找到一种改革方案的统一模式。 2.国企改革缺乏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系统进行,存在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 的改革做法。应该说,我国的国企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逐步进行。 国企改革具有其内在的复杂性,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其改革的结果。又由于在改革中涉及诸多方面的利益,因此,任何一项改革政策和措施的出台,总会有些人钻政策的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国企改革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根源。国企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国企内部,还包括其社会经济环境的名方面。在国企改革中缺乏从社会整体上认识和思考国企改革问题又突现出来的现象。 3.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遇到了较大的阻力。经过几个阶级的改革,国有企业进入了深层次的改革,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和市场竞争的主休,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改革已触及到原有形成的不同集团利益。各利益集团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缺乏了改革的积极性,甚至形成了对改革的抵触。行政主管部门在政企分开后,在经济利益上由国有企业的“内部人”,变成了“外部人”,成为改革的对象,因为缺乏改革的动力。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由于失去了行政依托,要独立经营,

对当前国企改革大争论的几点看法

对当前国企改革大争论的几点看法——兼批郎咸平老师 学者曹兼善在《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和正确方向》一文中指出:在这次国企改革大争论中,很多学者包括郎咸平都批评政府官员和管理层普遍缺乏信托责任。但是他们并没有指明,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实际上,这正是由于国企所有者缺位所造成的,而郎咸平却一直否认这一点。郎认为国有企业就算在欧洲(包括亚洲)也是非常普遍,在欧洲也好,亚洲也好,没有所有者缺位问题。令郎咸平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问题就在这里,他忘了一个前提??这些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完整的民主和法律制度,能够监督和制约政府(包括管理层),保护公众的合法权利,而这一前提我们恰恰没有。连郎咸平自己不也一再强调,国企产权改革中发生的这些现象在西方民主和法治国家是很难发生的。 有不少专家学者在这次国企改革大讨论中,提出要立法(国有资产法)规范国有企业改革。但正如韩朝华指出,在任何社会,立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过程。有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法律来,而不是相反。这意味着,政府官员(管理层)往往能左右立法,而广大公众则很难通过立法来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根本突破之前,指望有一套完善的法律规范来保障公众对国有资产的权益是不切实际的。 曹认为,人民通过其选举的代表制定法律,执行法律并代表人民行使主权,由此可见民主选举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同样,这一套民主程序也可以用来体现全体人民是国有资产的主人。当然如何“民主选举”以实现人民对国家和国企的所有权,我们一直没有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由此导致国家和国企的所有者被虚置,被“架空”从而造成公众对政府官员和管理层没有办法加以监督和制约,而不是主人只是管家的政府官员和管理层却掌握国家和国企的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当国企因经营不善等原因造成亏损或资不抵债、因投资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时,没有任何政府官员或管理层对此承担的责任。当管理层与政府官员事实上成为不受公众监督的“主人”的时候,国有资产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的大量流失也就成为必然! 张维迎曾说过:“经理人好比一个家庭的保姆,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有保姆在糟蹋这个家的时候,我首先要问主人去哪里了,为什么让保姆将家糟蹋成这样?为什么不雇用一个好的保姆?”秦晖也曾发问:为什么“主人”制约不了“保姆”?为什么“保姆”根本不把“主人”当回事?这可以说是全部问题的核心!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哪怕你对“保姆”骂得再厉害又管什么用?就像朱恒鹏说的,如果主人对于保姆没有选择权的话,那这个保姆的能力和操守就只有天保佑了! 作为国有资产主人的公众本应好好监督或者干脆解雇政府官员和管理层以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汇编)

对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阳泉信和资产管理中心杨宏伟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继续深化国企改革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保障国家安全和支撑经济健康发展的作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了很大冲击,受国际市场影响,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一系列措施后,我国经济发展已经企稳回升。但面对国内外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还不稳固。因此,在世界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增强企业竞争力至关重要。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增强,则代表着我国对经济发展“控制力”的增强,抵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经济进行适度有进有退的调整,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时代需要的。国有企业尽快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有利于调动民间投资,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大总量,增强国力。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新课题国企改革经历三十多年风雨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让我们坚定了改革的信

心,明确了改革方向和目标。但在改革进程中,仍会不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和羁绊着经济发展,需要我们予以解决。 1、对国有企业改革认识不到位。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举措,不是哪个企业、个人的事。在国有企业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特别是在以退为主、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应正确认识国企改革。由于参与企业改革的主体不一,各参与者的目标取向差别非常大,政府主管部门、原企业经理层、原企业职工以及参与企业改制的民营资本拥有者,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难以统一,容易出现部分政府官员、企业经理不愿意放弃眼前既得利益,民营资本巧取豪夺国有资产,企业职工消极参与的诸多情况,加大改革难度。 2、国企改革配套政策不到位。国企改革归根结底是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只是当前国企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改革也必须一起改革。配套改革相对滞缓,必然会影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效率和质量。多年来,中央企业因经济基础好,支付改制成本能力强,比较容易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但大多数地方所属国有企业改革都较难,尽管在产权制度改革中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或多或少都会因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不到位,引发和留有诸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隐患问题。 3、改制企业内部改革不到位。1992年,我国确立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国有企业改革逐步从经营权向所有权改革过渡,产权制度改革成为21世纪初国企改革的核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

国企管理如何搞创新的几点思考(精)

第5期(总第74期) No 5 机械管理开发 MECHANICAL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2003年10月 0ct 2003 fSUMNo.741 国企管理如何搞创飘的几点思考 班玉兰 太原第一机床厂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从管理创新的观念、基本思路、创新重点、目标模式、功效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国有企业的管理如何创新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国企管理 创新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773x(2003)∞一0047一02 引言式复制。要创造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及其体制所要求的管理企业的新方式方法,使企业内部的管理与外部市 场的要求较好地实现“对接”。与此同时,企业内部各 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化大生产迅猛发展、市场竞争 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了 巨大的变化,管理如何适应当前的形势,并围绕市场和 用户进行创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项管理也要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以保证新管理方法 的有效贯彻落实。 3

所面临的最紧迫的课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管理必须创新,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如果管理模式总是步人后尘,就不可能赶上和超过国外企业的先进水平。因此,当前探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企管理创新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l 国企管理创新的重点 3.1制定好“三大战略” 即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 略。企业要制定好这“三个战略”,集中到一点,就是要 把眼睛盯着市场,特别要搞清楚本企业的潜在市场是什么?要了解有关的科技发展动向是什么?要围绕市 场转,要跟着市场变,要在干好今天的摹础上规划好企 业的明天,设想好企业的后天。 3.2改革好“三项制度” 管理创新首先是观念的创新 管理创新不仅包括管理方法、管理方式上的创新,更重要的是管理思想上的创新。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观念的创新是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回顾20世纪管理学的发展历程,有许多管理新理论、新观念,例如:组织论的提出,企业再造理论的提出,都给企业带 来了巨大的影响,给社会进步以巨大的推动。从我国的改革实践看,如果不是树立了适应改革要求的新的 即人事制度、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好人事制 度,要做到管理者能上能下;改革好用工制度,要做到 职工能进能出;改革好分配制度,要做到收人能增能 减。改革好“三项制度”,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机制的真正转换,就是要实现用人的市场化和报酬的市场化。 3.3着重抓好“三项管理” 即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抓好成本管理,特别是要抓好物资采购成本;抓好资金管理,重点 是要抓好现金流量管理;抓好质量管理,主要是要抓好 管理观念和管理认识,我国的经济就不可能达到翻两番的目标。因此,一个企业当处在困境中需要创新管 理、激活企业,但当企业兴旺发达取得成就时,也需要

关于企业改制个人心得体会(1)

关于企业改制个人心得体会(1) 文档XX给广大网友提供最实用的文档资料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企业改制浪潮,国家把许多亏损企业、微利企业、账务状况不好的国有、集体中小企业,象破铜烂铁一样,以低价或零转让的方式,卖给了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和责任,同时也造就了数百万百万富翁或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为什么在国家看来象工业垃圾一样的企业,有那么多的企业负责人趋之若骛,争相购买,而且能成就那么多的富翁。 在这里,我们不探讨国家推卸责任的作法,也不探讨国家政策方面的失误以及政府官员管理国家的无能,只探讨这一轮大规模的企业改制谁是最大的受益者。这就涉及到国家、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三者的利益了。 首先,我们来看国家。国家卖掉了企业,收回了部分投资,减轻了负担,同时把职工推给了企业,也推掉了国家本应对职工所担负的责任。这时的职工成了企业的股东,作为股东就应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企业盈利还是亏损,能否发出工资,一概与国家无关。这样看来,国家似乎是企业改制的受益者。不知大家想过没有,九十年代是企业改制的商潮,也是工人大量下岗、失业的高潮。以至于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还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来搞就业、

再就业工程,其花费远远大于国家收回的那点财力。另外,下岗、失业人员带来的不满情绪、家庭离异带来的社会问题,给国家利益带来的损害,就远远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了,也远远不是用金钱就能够摆平的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社会矛盾突出,罢 工、罢课现象此起彼伏,以至于美国军队把坦克都开进了大学校园。经过美国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由于经济衰退,企业大量辞退工人,造成了美国人民的不满。同时,美国人民生活状况的恶化,使离婚率上升,不良少年大量产生又带来了许多的社会问题,再加上越战的影响,使美国政府疲于奔命。有此教训,后来的美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就业问题。结合美国的经验教训,我国现在社会问题复杂,治安状况不好,与企业改制能没有关系吗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企业改制国家不但没有受益,反而受到了很大的损害。 其次,我们来看职工。我接触过许多改制企业的职工,说实在话,他们对企业改制的热情并不高,只不过他们面对国家强力推行的改制和企业负责人的压力、劝诱毫无办法。既然国家都可以把作为主人翁的职工抛弃,改制后的企业主为什么就不能呢事实证明了职工们的想法是正确的。 改制后,职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可是职工手中的那点可怜的股份就象股市上的散民一样,任凭大股东们的蹂躏,在企业发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篇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心得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出路 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开始复苏,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调节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面临着新形势下的各种挑战,而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则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起着引领作用,改革问题再次成为中国社会的热点。 自2000年开始,国家开始进行对全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的分类指导。2000后,国企改革也一直深受重视,从研究国企改革的经济学家吴敬琏频繁亮相就可以看出来。 在经过以前几大阶段的改革后,我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呈现以下几方面现状: 一、基本建立的了明确的产权制度,实现了国企的政企分离。二、基本上完善了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实现了由厂长经理负责制向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转变。三、基本完成了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扩大了国有资本的可支配范围。四、基本实现了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一些中小企业实行了改制。五、完善了企业的人事制度,完善了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实行了多种有效的分配方式。六、国企的利润分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七、国有资本的监督力度得以强化。八、实现了部分国有股份制企业的上市,扩大了国企的资本来源。九、国企

制度创新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 以上几个方面现状,是由长期改革进程所积累的成果。除了上述现状以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的国企改革还具有以下特点:一、大型国企正在积极吸收境外资本,实施境外并购、战略重组,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二、实行了一系列人才考核制度,实行了经营者年薪制。三、在垄断行业积极引入竞争,强化国企竞争意识等。 虽然以上现状,都说明了国企改革至今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但是多年的改革进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为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必须坚持以下指导方针: (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和共同发展。 (二)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改组国有企业。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推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发展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开搞活中小企业。 (三)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相结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着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构造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高效运行的微观基础。 (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体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五)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加强企业的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重视科

新形势下国企改革思路框架的几点思考

3融f \ 效率:国企改革清晰和单一的目标 ——新形势下国企改革思路框架的几点思考 傅育宁 内容提要:套正与效率是人类社全所追求的两个基本目标,国有企业一直以来被视为一种特殊的 企业.其被赋予的经营目标混合着经济、政治、社会等各种目标,涵盖了奁正与效率两个方面,从而造成了短期博彝、预算软约束、激励不兼客等种种问题。“三个代表”思想及加入wT_0.使得我国固企的目标清 晰化和单一化成为可能井显得必委。而将效率作为国盘清晰和单一的目标这一改革思路的确立,相信可以为国企改革开拓出许多新路。 关键词:固企改革效丰套正博彝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947(2003)ol—0003—05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有企业改革以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而一直居于中心地位。正如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的那样: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全世界的目光也都在注视着这场改革,许多人认为,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主要指的是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美国《财富》杂志(1999年10月25日)曾评论到,(中国)改革国有企业意味着要面对这个国家中几乎所有隐藏的经济和政治问题:银行体系的危险状况,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城市失业与社会保障,等等。面对这样一个许多矛盾错综缠绕其中的问题,我以为目前新的形势可以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空间。 所谓新的形势,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并将其写入党章;二是中国加入wTo,逐步融人全球经济一体化。我认为,在这样两个形势背景下,我们可以明确地提出国企改革一个新的思路,就是:改革目前赋予国企众多目标的状况,特别是改变将公正与效率这两个目标同时赋予国企的状况,对国企目标进行清晰和单一化,明确提出国企的目标就是追求效率、创造财富。按照这一思路,将可形成一整套新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当然,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将效率作为国企清晰和单一的目标,主要是指要卸下国企政策的负担,而并非指为了追求效率可以罔顾其他,惟利是图。追求效率的行为必须受法律框架约束,且企业作为一个社会单元应具有基本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效率目标并不矛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借鉴、吸收了全人类文明实践的杰出结果为我所用,在总结改革作者筒介:傅青宁,招商局总裁。

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心得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关于深化国企改革心得体会 近期我通过学习阳煤集团“深化契约改革,激发全员活力”的文件,了解了文件精神使我收获颇多,我决定以实际行动贯彻执行公司文件。 阳煤集团改革的核心是模拟合伙、项目为王、契约出资、超利分红的十六字。模拟合伙就是每一个项目单元相当于一个市场主体,员工成了模拟合伙人之后,就有了自我激励意识,主动找活干,创造条件干。契约出资是参与项目的每一名员工都要交纳契约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超利分红则是把超出的利润按照出资比例进行分红。 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我们要怎样才能过得更好,必须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按照全员契约出资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交纳契约金,因为有了超利分红,干得越好,年底就会挣到更多的钱。大家工作起来由过去等着派活到了现在抢着干活。 强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大讨论工作,切实做到强力促改,主动求新,勇于干事,推动思想大解放,精神大变样,工作大提升,实现改革创新再出发,打造阳煤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见贤思齐,迅速掀起学典型,争做典型的热潮。引导职工以这次典型报告会为契机,自觉对标先进,查找不足,不增强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的理念,增强勇于担当作为的自觉,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积极

地投身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进程中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持久发力,久久围攻,持续汇聚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磅礴力量,要以先进典型报告会为起点,以先进典型彰显的精神为指引,真正将这种精神贯穿到查找问题上,体现到解决问题种,转化为持续推进工作的强劲动力推动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从严治党取得新突破。深刻地感受到了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理念,深切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企业人应该有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深切感受到了强烈的工作激情和爱企情怀。 集团公司大力实施“236”工程,全方位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即“两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取向,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在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方面,阳煤集团推行选人用人市场化,重点对新兴产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岗位推行外部市场化选聘;推行薪酬分配市场化,形成了不看身份看岗位、不看级别看贡献的市场化氛围;“3”,即“三上”:着力从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促推企业转换动力。一是深入推行契约化管理,推动内部体制机制革命性重塑,着力推动“根上改”。安全契约化、经营业绩契约化、投资项目契约化、借款契约化、“一事一契”考核等五类契约考核的基础上,探索推行“模拟合伙、项目为王、契约出资、超利分红”,将企业内部每个生产单元都作为一个项目,全员抵押,形成具有权利和义务的内部“合伙人”,传递市场压力,实现动力变革。二是从根本上消除体制弊端和机制顽疾,大力推动“制上破”。构建“板块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差异化监控、集

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济师》2015年第1期●企业研究 摘要:促使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进一步融合,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主要任务。适应这一要求,我国需要在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布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现代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1-269-02 国有企业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核心载体,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主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支配地位,在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起着举足轻重而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核心也最艰难的关键环节。通过30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国企管理体制与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国企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然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高度融合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国有资产和国企改革的总体部署,在产权制度、企业布局、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 一、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明确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这种资本组织形式是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重头戏”之后,关键在于国企推行混合所有制细则的制定和落实,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把握。 第一,明确目的,设红线、划底线,确保国有资本增值保值和国有资产不流失。“当前,一些人以各种借口攻击和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特别是攻击和否定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国有企业,认为国有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有人以国有企业‘垄断’而否定国有企业具有效率;有人以国有企业被‘利益集团’所利用而主张取消国有企业。”然而,如果搞混合所有制就是某些人所理解的全部变相私有化、最终消灭国有经济,我们还谈什么增强国有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谈什么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呢?为此,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确保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的原则进行,要坚守法律底线和把握好市场定价环节,在推动股权多元化等改革过程中注重履行法定程序和实施法律监督,有效防范违规操作,避免低价转让国有股权等引发国有资产流失现象的出现。 第二,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自身特点,避免运动式和一刀切。实践证明,引导竞争性国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上市、员工持股等途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总的来说有利于国企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引进专业的投资和管理能力,有利于制衡国有出资人、推进企业在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和决策中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而在制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时,要考虑到国有资本的性质、国企所处行业的区别及每个企业的发展规律,制定不同的政策。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国企,特别是军工类国企和政策类国企,国有独资是合理的;自然形成的垄断类国企和保障类国企,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是必要的,其部分可以市场化的业务则可引进各类社会资本,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造,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处于充分竞争领域但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国企,应保持国有相对控股;而其他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一般国有企业,其国有资本的增减进退应由市场决定,其股权配置形式应符合在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而不是“拉郎配”。 第三,正确理解“交叉持股”。混合所有制不是新名词,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将实现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而某些人出于个人目的或意识形态偏见,认为交叉持股就是要让私企控股国企,是“民进国退”。这是不负责任的误读误判。首先,我们通过交叉持股这种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目的是在各种所有制相互融合与竞争中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交叉持股”就是要让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相互融合,通过相互参股或控股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这种参控股应是双向的,非但集体企业、非公企业可参股国有企业甚至控股部分国资有序退出的企业,国有企业也可参控股集体企业和非公企业。也就是说,发展混合所有制就是要促进国有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互相融合,从此不分彼此,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互利共赢,达到“国民共进”的效果,以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第四,注意不同类型企业的文化融合。不同类型企业的文化是不同的,比如,国有企业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科技先进、制度管理规范、注重社会责任,但也存在部分企业政企不分,不贴近市场等问题;私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多变,更加注重利润的追求,但也存在管理不规范,劳动法执行不严格,部分企业存在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等现象;外资企业有国际化视野,但也存在脱离中国实际等问题。混合所有制就是要做加法,实现“1+1>2”。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注重企业的文化融合,趋利避害,将各种所有制的优点放大,缺点削减。 二、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国有企业布局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然要求将国有企业打造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按照平等的市场规则、通过公平的市场竞争求生存、谋发展。目前,我国国有经济布局不尽合理,仍有大量国企分布在一般生产加工、商贸服务等竞争性领域。这样的布局不利于国有经济发挥其服务于国家战略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作用。为此,应完善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机制,在国有资本运作、股权多元化改革、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企业转型升级和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 推进国有企业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杨力 269 ——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 XX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国有企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于发展。只有深刻领会“四个全面”的实质和内涵,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着力做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篇大文章,才能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全面小康的目标。 一、为什么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经过多年改革,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同时,国有企业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弊端,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口,体制机制弊端和结构性矛盾是“拦路虎”,不深化改革和调整经济结构,就难以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增长,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一系列趋势变化说明,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破除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推动

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选择。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要高度重视、自觉维护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改革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增强、更好发挥国有企业的作用。无论怎么改革,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不可消弱、不可动摇、不可替代。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到位;毫不动摇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我国宪法规定“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强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调控经济和社会发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