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诗歌意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诗歌意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诗歌意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诗歌意象

2020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诗歌意象“三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阅读文签:七律+情景交融

重阳①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②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③如梦中。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②何心:何来的心。③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

读懂点睛:

(1)找出诗歌中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并结合注释进行思考。

(2)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思考诗人的情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实写诗人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思乡怀国的孤独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象。B.“梧桐”是狱中所见景象之一,诗人着意写它,寄寓了一片深情,属于触景生情的写法。C.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了诗人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D.尾联中的“龙山”既可指诗人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答案C

解析“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错,文天祥被捕、身陷囹圄的时候,全国都已沦陷,包括当时的皇帝、皇太后等都投降了,诗人清醒地知道没有多少重获自由的可能;后文诗句尽管表达出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心意,但属于对华夏民族气节的忠守。应理解为“仍存再获自由的心愿”。

2.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所抒发的思想情感。(6分)

答:

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颈联”“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思想情感”。

读诗指导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内容。重点需研读颈联。首联上句写一个长期被囚于远离故土的监狱中的犯人形象,下句写诗人被这秋天的景色勾起的对家乡、故国的眷念,也是诗人以梧桐自勉、自励,希望自己最终能成为凤凰向往

的、有用的栋梁之材。颔联写诗人将自己比作南飞雁和归巢燕子,盼望能最终再获自由。

答题点拨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找出诗歌中的意象,并了解诗歌中的意象所传达的情感,然后借助题目、注释、背景以及具体的诗句内容思考这些意象寄托的诗人的情感。本题颈联用到的意象:“落叶”“流水”“黄花”“西风”。根据背景可知,这些意象均有比喻或象征意义。“流水”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黄花”,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肃杀之意。再结合诗句中其他表露情感的词语分析诗人的情感,如“何心定”表达了诗人无法阻止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更”,写“黄花”虽无主却胜过“西风”而更肃杀,表达了诗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坚持自己的操守和理想,永不屈服的坚定意志。

答案①“落叶何心定流水”句撷选“落叶”和“流水”两个意象。“流水”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诗人用“何心定”串联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②“黄花无主更西风”撷选“黄花”和“西风”两个意象。“黄花”,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肃杀之意。“黄花”无主却更胜肃杀的“西风”,诗人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大义、绝不屈服的决心。(每点3分)

白话译诗

离家万里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窗外梧桐叶落仿似故乡秋色。祈望自己能像大雁般自由地在天地间翱翔,像燕子那样等到黄昏日落就归巢。落叶本就无心定流水,无主的菊花就连那让万物凋敝的西风都无可奈何。昨日隐痛恍如梦中,那心中的遗憾与悔恨该有多少呢?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阅读文签:五言排律+情景交融

秋夕旅怀

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读懂点睛:

(1)找出诗歌中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结合标题理解诗歌内容。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含义。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诗人的乡思之浓烈。

B.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的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

C.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

答案C

解析“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错,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

4.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山、水、云、月”“作用”“简要分析”。

读诗指导根据题干要求,需要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的内容。第一联,秋天万物衰落,草木凋敝,诗人独处他乡,秋风吹过海面带来的寒意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愁。第二联,诗人眺望层叠的山峦,流水不停地向远处流去,正如诗人不知道何时能归家,把诗人的愁苦具体化。第三联,诗人抬眼望去,只有灰色的浮云、寒冷的月光,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月光更是令诗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第四联,到了深秋昏暗寒冷的夜晚,诗人的思乡情绪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借对秋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愁,点染衬托出诗人的浓重乡情。第五联,诗人在梦中梦到银河落下,长梦过后,天上星已稀少。第六联,诗人只能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没有人来为他擦拭眼泪。

答题点拨解答此题时,注意将“山、水、云、月”等意象放到具体的诗句“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中进行分析。“连山”写出了山脉连绵,成为诗人归家的阻碍,表达了诗人离家之遥,归家之路要翻山越岭,用“山”写出了归乡之难。“流水”是诗人的自喻之说,表达自己归家不知何时。“浮云”的特点是飘摇不定,诗人以此来暗示自身的生活经历,即漂泊不定。在“心断明月晖”中,诗人借“明月”寄托了乡思之苦。通过分析,诗人借用“山、水、云、月”等意象,表达了自己的乡思之苦,不难得出诗歌的主要表达技巧——借景抒情。同时,从标题“秋夕旅怀”中也能反映出诗人在外漂泊的羁旅之苦。

答案(1)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明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2)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具体解说意象给4分,一个1分;总体说明给2分,意思相近即

可)

白话译诗

秋天的凉风渡过秋海,吹起了我的思乡之情。回家的路上连山叠嶂遥远无际,已逝去的流水何时才能回来呢?抬眼望去,看到浮云灰暗,明月的寒辉令人心断。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快置寒衣。常常梦到银河落了下来,醒来后,天上的星星已经稀少。含着悲伤思念故乡,涕泣涟涟有谁能挥去呢?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

阅读文签:宋词+怀古感今

浪淘沙·疏雨洗天清

邓剡①

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②。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

注①邓剡: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②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南渡士人经常相邀到此。读懂点睛:

(1)“王谢宅”指东晋王导和谢安的宅邸。作者在这里借这两个人来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

(2)“访新亭”写出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3)上片写今,下片访古。注意典故的含义。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雨洗天清”指一场秋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让人觉得凉意更甚,内心更“冷”。B.“月淡潮平”指月色暗淡,潮水涨起,与岸齐平,可见作者的心情逐渐平复了。C.“携酒访新亭”,指作者梦醒之后,在新亭饮酒,借以纾解心中的愁绪。

D.最后两句写王、谢两家的宅院如今长满了青青野草,抒发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慨叹。

答案B

解析“作者的心情逐渐平复了”错,作者的心情并未逐渐平复,而是看到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内心更加凄怆。

6.赏析本词和李清照《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6分)

答:

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赏析”“本词”“《声声慢》”“‘桐’‘雨’意象”“异同”。读诗指导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词。词的上片,写暑退寒来之节气替代,说出了盛极而衰的人生哲理。宋室覆亡,故国不在,如瑟瑟寒秋,令人心灰神懒。“疏雨洗天清”,然而天清世不清,能奈其何。室内枕席生凉,是实写秋天到来,天气生凉,气候更替,室外井桐落

叶,既是报秋,又勾起了作者对自己身世的感叹。“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叶随风飘,说明个人的命运不可把握,也表明了作者对邦国沦亡的悲哀之情。“千里”是概括在广东被俘到建康的旅程。词的下片,“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无限哀思难以排解。邓剡把它带到梦乡,醒来却发觉古台城上梦凄凉。作者的心境本来就很哀伤,醒来见月色暗淡,海潮泛起,禁不住自己也心潮澎湃,心里更加凄怆。梦醒之后,只能去“便须携酒访新亭”。作者和文天祥都做了俘虏,宋王朝已彻底亡矣。“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邓剡对世事无常、朝代兴亡的感慨,因为真实的遭遇而显得格外深沉,结句移情入景,寓激于婉,凄苦的亡国之音,袅袅不绝。

答题点拨分析不同诗歌中相同的意象,答题时要结合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及诗词的内容加以分析,这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一是伤国,一是伤己,分析不同点时要注意。

答案相同点: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2分)

不同点: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的凄清孤独之苦;(2分)而邓剡则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了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2分)

白话译诗

疏雨过后,天空明净如洗。枕席生凉。肃杀的秋风吹动梧桐叶,声似报秋。自己千里飘零,亦如同这风中桐叶。

一梦醒来,古台城上,月色已逐渐暗淡。江潮涨得水与岸平。惟愿再追寻昔日新亭的慷慨之声,如今不惟其人不在,其宅亦不可见,惟见烟草青青。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阅读文签:五律+似闲非闲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

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

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他为师。后来他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读懂点睛:

“闲”“贤”二字,主旨尽在其中。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了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

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地描写秦川的秋色做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答案B

解析A项“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错,由诗歌内容来看,诗歌抒发的并非悠闲之情。C 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错,应是小船慢慢地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D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错,尾联表面上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际上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

8.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6分)答:

审题要点题目的关键词是“意象”“手法”“画面”。

读诗指导该联写登临渭水边所见所闻,与下联在写景上有一个时间差。

答题点拨该题共三问。前两问较容易,答第三问要注意“画面”的构成要素:时间(季节)、地点、景物特征。

答案本诗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1分)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2分)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的景物,勾画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3分,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酌情给分)

白话译诗

秋天的美景布满秦川,在渭水边观览风景。雨后还能看到残阳,树上的蝉都在鸣叫。遥远的水滨上出现了月亮,孤独的小舟消失在水云间。渔人都已经老了,还能像太公一样悠闲吗?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意象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3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12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10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柳: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坚贞高洁正直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 2、花草类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隐逸高洁脱俗 梅:傲雪冰清玉洁坚强不屈不挠逆境 莲: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如“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 3、动物类 猿猴:哀伤凄厉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 鸿鸽::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乌鸦:小人俗客庸夫哀伤 沙鸥:飘零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 庄周梦蝶: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 鸿雁:书信、传送书信的使者、思乡、羁旅伤感 鹧鸪鸟: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燕子: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代人传书,幽诉离情之苦。 唐代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任宗。任宗离家行贾湖中,数年不归,绍兰作诗系于燕足。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22个意象

附: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永恒 怀乡: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6、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17、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8、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9、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语文复习案《古诗歌鉴赏中的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总结.doc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意象意境篇 学习要点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2初步鉴赏诗歌意境 3 了解考查模式 4掌握答题步骤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知识铺垫 1理解“意象”和“意境”两个概念及其区别。 (-)意象:“意”是指作者的思想感情,“象”就是具体事物,又叫“物象”。“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指包含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事物。 例: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一一薛道衡《人日思归》: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一王之涣《凉州词》 何处是归程,反亭更短亭。一一李白《菩萨蛮》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一一柳永《雨霖铃》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一柳永《雨霖铃》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雨时。一一卢纶《送李端》 (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古典诗歌意境有: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驚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沉郁孤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三)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区别:(1)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则与全篇对应,是要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X情思 意境=意彖+氛围 意彖+意彖二意境。 女U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女口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例1】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彖: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 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之一——诗词的意象和意境 高考中的诗歌鉴赏,无非四个方面,一是意象与意境,二是语言与形象,三是情感与态度,四是手法与技巧,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的情与景中,体味古人高超的表达技巧,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 弄清“意境”和“意象” 诗歌中的意境由意象组合而成,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情,指的是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所谓分析意象和意境,就是找出古诗中所使用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意象,通过找到的这些意象概括总结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简而言之,意象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是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建筑的一些砖石。例如一些分别类的古诗,通常会有杨柳、渡口、长亭等具体的意象,来抒发或不忍离别的愁情。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的代表作,写于词人仕途失意之时,当时诗人不得不离京都与恋人分别,宦途的失意、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在这样的背景下,柳永做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雨霖铃》。这首词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景,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下阙抒情,重点写想象中离别后的凄楚情景。词中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寒蝉是悲凉的同义词,长亭乃离别之伤心地,船更令人有漂泊之惆怅,暮霭渲染了凄迷暗淡的黄昏意境,酒是别离场中不可少之物,杨柳依依伤别离,月是多情物,更是伤心物,月圆月缺,勾起的是无尽的思念,意境凄凉,令人伤心。 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勾画出一幅秋江别离图,以种种凄凉、寥落的秋天景象衬托和渲染离别的愁绪和不忍离别的深情,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的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

最新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 2 1.月——思乡,怀人,永恒 3 怀乡: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 怀人: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5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6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7 情怀。 8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10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1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2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13 5.莲——爱的象征 14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15 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16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17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18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 19 20 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21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22 23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4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25 8.秋蝉——高洁,悲凉 26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27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8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29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30 字归时,月满西楼。 31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32 10. 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3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4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35 道边,芳草碧连天。 36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 37 38 飕飕。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常见意象 1、"松梅竹菊"寓高洁: 松梅竹菊是品行高洁、不畏邪恶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这四种形象表现高洁的情操。刘桢《赠从弟》有云:"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王吉《咏竹》则言:"岁寒别有非常操,不比寻常草木同。"元稹《菊花》一诗有云:"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梅的诗句也有很多,如"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2004年北京卷考察的是苏轼的《红梅》,该诗表现出了红梅不畏严寒,不与桃杏争春的高洁品格。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3年上海卷《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2012年大纲卷《落叶》等等。 2、借"月"托"雁"寄乡思 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如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均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雁是一种候鸟,古诗词常用大雁南飞的景象书写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2004年湖北高考语文卷所出的诗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漂泊流浪,到底什么时候能重返故乡,连泊舟中的诗人自己也不清楚,因此他只好寄希望于春光中北归的大雁为自己传书了。归雁这一意象写出了作者的思归之情。相应考题还可查阅:2014年山东卷《寻诗两绝句》、2010年浙江卷《定林》等等。 3、"杜鹃""鹧鸪"啼凄凄 杜鹃,又名子规、杜宇等,在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在让位于他的臣子后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又说杜鹃叫声如"不如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就成为了凄凉、哀伤的象征。2004年全国卷Ⅱ诗词鉴赏题考察的是晏几道的《鹧鸪天》: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一、诗歌鉴赏之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文在高考中的常规考点、题型. 2、掌握阅读古代诗文的方法及技巧. 3、鉴赏诗文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阅读古诗的方法,鉴赏诗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及方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在浩瀚的诗海中,伟大的诗人们为我们塑造了很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如夕阳下断肠的游子,南宫中卧听滴漏的宫女,悠然采菊东篱下的隐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士,哀民生之多艰的爱国爱民者……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板书课题) 二、朗读宋诗,探究阅读方法. 次石湖书扇韵①(全国卷Ⅰ)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问题:同学们读完这首古诗,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三、诗歌鉴赏一般解题方法. 1、要注意题目. 2、要注意作者. 3、要注意注释. 4、要注意题材. 5、要注意意象. 四、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形象: 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 五、人物形象鉴赏: 1、明确什么是诗歌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2、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非常丰富,但比较常见人物形象可以分为下面几种类型: (1)英雄的形象: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塞下曲》 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羁人的形象: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解题技巧集例:形象意境意象

高考语文诗歌分类鉴赏解题技巧集例:形象意境意象 一、形象类 诗歌作品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2、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思路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即诗人自己;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2)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3)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4)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常用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等。

2、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即物象,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竹、梅等。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具体分析思路: 1、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色、声、态等)、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常用方法: ⑴从整体构思看,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象征; ⑵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有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对比及常用修辞(比喻、拟人、夸张)等。 3、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考查意象类和考查意境类。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景物形象的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 写景技巧: 1、各种修辞手法; 2、正面描写: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以动写静)、虚实结合、点面结合、白描勾勒、工笔细描、列锦(意象排列)、色彩渲染(季节色彩、冷暖色调)、观察角度(高低、远近、俯仰)、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3、侧面描写:对比、衬托。 景情关系: 1、正衬: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2、反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汇编

高考诗歌鉴赏常见意象汇编 1.自然景观类 1.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chán兔、玉盘、银钩、婵chán娟、桂宫、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chán蜍chú):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一般情况下,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2.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煜yù《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风:多传达哀怨、惆chóu怅chàng、凄苦、苍凉等情思。春风:旷达欢愉希望。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5.海:辽阔力量深邃suì气势海浪:人生的起伏。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江湖的诡谲ju?。 6.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7.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wǎng、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8.小雨:春景希望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9.暴雨:残酷热情政治斗争扫荡恶势力的力量荡涤dí污秽的力量。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10.云:游子飘泊,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11.天阴:压抑愁苦寂寞。晴:欢愉光明。 12.水:(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2)因水的剪切不断,绵软不绝,常以水喻愁。 2.植物类 1.杨柳(垂柳、柳枝、柳):“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留恋等情思。 2.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陆游《落花》:“满地残红点绿苔tái。” 3.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代表坚强、傲岸、有生命力。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chǎn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4.菊:菊花作为傲霜之花,隐逸高洁,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陆游的《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5.梧桐:多传达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凄凉和悲伤。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写出词人寂寞愁苦情怀。 6.芙蓉:又称为“荷”、“莲”。:有三大类象征义:a.取荷美好形象营造一种雅致的景象,或宁静或欢愉.b.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怀念之情和凄美意境。c. 取“芙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高考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诗歌鉴赏之意象与意境 一真题导航,明确考点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体会并说出“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意思对即可) 二、考纲解读、知识链接 1 意象与意境: 诗歌的意象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 意境=意象+氛围 常见景物特点: 恬静幽静安谧和平瑰丽壮阔肃杀萧条 荒芜虚幻飘渺凄惨凄凉雄奇优美生机勃勃 常见思想感情: 迷恋留恋思念忧愁悲愤激愤辛酸寂寞伤感孤独烦闷郁闷恬淡闲适欢乐喜悦仰慕追慕热情洋溢壮志凌云奋发向上忧国忧民追古伤今忧愁郁闷消极避世思乡怀人 了解形容意境特点的常用形容词 华美、壮阔、明快、孤寂、凄凉、幽静、空灵、恬淡闲适、清新自然、幽静深远、苍凉雄浑、旷远等宏阔:苍凉、雄浑、莽苍、辽阔、高远、壮阔、深远细腻:空寂、缠绵、幽静、幽美、宁谧、婉转、朦胧繁复:繁丽、热烈、高亢、繁华、淳朴、喧闹清冷:暗淡、渺茫、寥落、萧条、荒凉、冷寂

高考语文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高考古诗中的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一、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1.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许多文人用它来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 2.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饯别送行。如北周文学家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谓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 3. 南浦。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它成为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与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很大关系。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之后,南浦在送别诗中明显多了起来;到唐宋送别诗词中出现得则更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 4. 酒。元代杨载说:“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写一时之景以兴怀,寓相勉之词以致意。”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多不胜举,如:王维的《渭城曲》中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 二、思乡类意象(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1. 月亮。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特别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良好的祝愿出发,写兄弟之情。意境豁达开朗,意味深长,用深邃无底而又美妙无空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 2. 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结尾崔莺莺长亭送别时唱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 3. 莼羹鲈脍。典出《晋书?张翰传》。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如曾任国民党中央日报社长马星野先生的《呈南怀瑾先生谢赠鲜味》诗:“拜赐莼鲈乡味长,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点点思亲泪,欲试鱼生未忍尝。”使多少人洒下思乡思亲行行热泪。 4. 双鲤。鲤鱼代指书信,典故出自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高三 2011-12-05 17:24 诗歌鉴赏高考题精选练习(意象意境专题) 1、0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 04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3.04年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4.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 ? 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 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5. 05年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怪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钱钟书称此诗表现了某种“情味”,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6、07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2分) 7、08【山东卷】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画堂春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1)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高考诗歌鉴赏最常考的意象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永恒 怀乡:例: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永恒: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另:利用月光照耀下的澄沏、宁静的境界,寄寓淡泊闲逸,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柳——离情依依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16、猿猴——古诗词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经注?江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赵嘏《忆山阳》:“可怜时节堪归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17、斜阳(夕阳、落日)——也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如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18、流水——水在我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宋代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19、黍离——“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0、碧血——源自苌弘的传说。是诗词中用于表示忠贞,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的意象。如“血化三年碧,心存一寸丹”。“碧血自封心更赤,梅花人拜土俱香”。 21、登临——包括登高(山)、登台、登楼,是一个人体动作意象。人们每逢心中愁思郁结,情绪难平时,每每登高远望,试图消解块垒,却反而增加内心的忧思。登临是一个极具张力的意象,叹老、思乡、怀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怀都可以与它建立联结,是一个以忧念为基调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如:“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足,尽日阑干头”。(古乐府《西洲曲》) 22、浮云——浮云浮游无依,浮云蔽月,本是自然现象,浮云意象有两种现成的涵义,一是奸邪势力,一是漂泊不定。浮云的漂泊不定,既可以比喻人的行踪,也可以用作对时事、世事的写照。不过,有些诗人在艺术创作中向它注入新的意义,如象征不堪一击的社会势力等。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流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之鉴赏意象和意境

高考诗歌鉴赏复习 之 鉴赏意象和意境 考点透视 考点明确 《考试大纲》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D。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要求对古典诗歌从表达形式上给予理解,包括对词语的解释、对句意的理解,对内容的概括、对常见的修辞方法、写作手法和典故运用的分析,以及对意境、风格的体会。鉴赏和评价两种能力,鉴赏是基础,是对诗歌的基本内容的赏析,如果没有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谈不上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命题趋势 从这几年高考诗歌鉴赏命题来看,考查材料的选取上有诗有词,以唐诗宋词为主;考查的命题形式上有客观有主观,以主观题为主;考查目标的设置上有鉴赏有评价,以鉴赏为主。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包括对诗歌意象、意境的理解与把握。理解诗歌的难点在于诗歌表达的含蓄性,而理解诗歌的重点在于其抒情性。要在短短的二十几个字里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就需要诗人精心选择词语和意象,大多数诗歌总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达出来。 知识讲解 意象 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故诗无气象,则精神亦无所寓矣。”简言之,意象即诗歌中浸染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物象。 1、传统意象有着相对稳定的表意功能 (1)柳——离情别绪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 (2)梧桐——冷落凄伤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 (3)杜鹃——哀怨、凄凉、思乡 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李白)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 2、单一物象可以有多重表意功能 燕子1——表现春光的美好;惜时,伤春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

(完整版)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和意境教案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和意境 学习要点: 1. 了解诗歌中常见意象; 2. 学习如何赏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学习内容: (一)鉴赏意象 一.【考点解读】 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即主观情感,“象”即客观物象(如山川草木等等),意象即为融入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就是含有“意”的“象”,就是“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构思的形象元件,诗歌的意义就是由若干意象的内蕴所组成的。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二.【常见题型】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2、本诗通过哪些意象(景物),表达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例:(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画堂春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①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注】①捻(niǎn):持取,捻弄 上阙的景物描写是如何表现无奈之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解题秘笈】 答案组织可分为三个部分: 1、塑造的什么形象(意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本词上阙的景物有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意象)的特征。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这些景象皆为残春之景。 3、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这首词应是一首伤春之作,写他落第后的不快心情。词的上片写残春之景,其无可奈何之情,已在描写中得到充分表现。 参考答案: 上阙通过描写铺径之落红、弄晴之小雨、憔悴之杏园、哀啼之杜鹃等残春景象,表现伤春(惜春)的无奈之情。 附:常见意象特征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2)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4)以蝉喻品行高洁。古人认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 (5)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7)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8)松,坚贞高洁。 (9)莲,“莲”与“怜”音同,借以表达爱情。 (10)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1)鹃鸟,凄凉哀伤的象征,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12)鹧鸪鸟,离愁别绪。 (13)鸿雁,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二)鉴赏意境 一.【考点解读】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二.【常见题型】 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