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确定销售目标

确定销售目标

确定销售目标
一、根据销售成长率确定
销售成长率,是今年销售实绩与去年实绩的比率。
决定销售成长率极为简易,例如最高经营阶层下达指标——"明年的销售收入额,需达今年的120%",此时,就不需任何计算了,使用上述的数值即可。
但若想求算精密的成长率,就须自过几年的成长率着手,尤其是利用趋势分析推定下年度的成长率,更需求出平均成长率。此时所用的平均成长率,并非以"期数"(年数)去除"成长率",因为每年的销售收入是以几何级增加的。
n值的求法如下--以基年(基准年)为O,然后计划今年等于基年的第n年,如果是第3年,则n为3。
有时,是以"经济成长率"或"业界成长率"来代替销售成长率,但无论采用何方法,均需运用下列的公式,求算销货的收入的目标值:
下年度的销售收入=今年销售实绩×成长率
二、根据市场占有率的确定
市场占有率,是企业观察其销售额占业界全体的销售额(需求量)比率之值。
无论是何种企业,市场占有率愈高者,其市场地位就愈稳固,所以,任何企业都希望极度拓展市场占有率,但由于受到法令及自由竞争的限制,各企业的市场占有程度都有限度,拓展市场遂非易事。因而,若想增加市场占有率的目标值,主要以过去的趋势为基础,然后再制订稍高些的目标值,最后,再根据决定后的数值,依下列算式求算销货收入的目标额。但是,首先要过需求预测各值,求出整个业界的销货收入。
下年度的销货收目标值=下半年度业界的销货收入×市场占有率目标值。

三、根据市场扩大率(或实质成长率)确定
这是根据企业希望其在市场的地位扩大多少,或希望较业界实质成长多少的意识,以决定销货收入目标值的方法。
由上述公式可知,市场扩大率是表示企业今年与去年市场占有率之比。而实质成长率,则是表示企业成长率与业界成长率之比,所以,当企业今年的销售额等于去年的值时,不一定算是"维持原状",唯有当实质成长率为100%时,也就是业界的成长率与企业成长率相等的时候,才可称为"维持原状"。
如从上述角度看,当企业的成长率等于业界成长率的时候,也就是企业的经营,赶上业界的成长速度时,则业界成长率才等于企业的自然增加率(也就是名义上的成长率);因此,唯有企业成长率高于业界成长率,才谈得上是"实质"的成长。
谁也不敢言,保证经济环境可恒保稳定,而且具有成长性!因为事实上,成长率多少有递减的情况。当企业成长率的减少幅度

,小于业界的成长率的话,其实质成长率必然超过100%,表示企业实绩的减少幅度,小于整个业界。
若实质的成长率为100%而维护原状的时候,则可以大胆想象,企业前后二年的市场占有率相等,此时,其市场扩大率与实质成长率一样,同为100%,所以,当市场占有率增加之时,市场扩大率与实质成长率,也随这增加。反之,当市场占有率减少时,市场扩大率与实质成长率,则随之降减,并且二者相等。
表1-1 市场扩大率与实质成长率的关系


去年 今年 成长率
企业实绩 100 150 150%
业界实绩 1000 1200 120%
市场占有率 10% 12.5%

市场扩大率,原应根据市场占有率来计算,但是由于企业不易求得市场占有率,所以可另觅他途,而自业界的成长率着手,因为只要掌握业界的成长率,即可掌握该企业的成长率,然后再透过二者,求算实质成长率,最后再据此推算市场扩大率。只要实质成长率大于100%,则其超出的部分就是市场的扩大部分,以结果来说,基市场占有率必随之增加,同时,也会提高其市场部位。当实质成长率小于100%时,则反之。
于是,决定下年度市场扩大率目标值,以及推测业界的成长率之后,再以下列公式来求出销货收的目标值。
下年度销货收的目标=本年度销售实绩*业界成长率*市场扩大率。
四、根据损益平衡点公式确定
销货收入,可区分成“成本”与“利润”二部分,成本可再分解成“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二项。所谓“固定资本”指不随销售数量的增减而变动者,如主管人员薪水、租金、保险费……等。至于变动成本,则指与销售数量的增减,几乎成正比例而变动者,例如制造业的直接原料、直接人工、销售运费、包装费……等等。
因此,当销货收入(或销售数量)为0时,其变动成本不发生,而固定成本却必然产生,为了能确保损益相等,务必使销货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等于固定成本,如下列算式所示:
销货收入=成本+利润
销货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利润
销货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损益为0时)
销货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随销货收入(或销售数量)的增减而变动,故可适过变动成本率,以求算每单位销货收入的增减率: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货收入
销货收入(X)-变动成本率(V)×销货收入(X)=固定成本(F)
可利用上述公式,导出下列损益平衡点公式:
销货收入(X)×{1-变动成本率(V)}=固定成本(F)


表1-2 成本分解表

项目 金额 分解基准 固定成本
(F) 变动成本
(V)
区分 比例
销货成本 25000 V 25000
广告宣传费 300 F:V 2:1 200 100
促销费用 250 V 250
薪水 350 F 350
折旧费用 100 F 100

在损益平衡分析上,成本的区分相当重要,采用的方法,计有个别法、二期间法、目测法、最小平方法等,均可达到分析成本的效果而求其成本线。其中,最实际且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个别法。
所谓“个别法”,是个别检查各项成本项目,借以区分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的方法。以表1-2的方式,粗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然后再个别求算其合计数,最后,再以“销货收入”去除“变动成本额”,求出变动成本率。
五、根据经费倒算确定
企业经营各种活动,当然无法避免人事费、折旧费等营业费用的产生,至于“纯益”更是和企业的存亡攸关。有关企业的一切销货成本、营业费用、纯益等,均源自销货毛利,二者的关系甚为密切,以销货毛利率公式着手,
上述的方法,主要以销货毛利率目标值为基准,然后再求算销货收入。但是,若想使该值更合乎实际而具体,可按照产品及部门的毛利,来求算销货收入目标值。其计算程序如下:
(1)决定整个企业所需的毛利。
(2)决定产品及部门的毛利目标。
(3)分配产品及部门的毛利目标。
(4)通过产品及部门预定的毛利率,以求算二者的销货收入目标值。
(5)总计各产品及部门的销货收入目标值,其值是全公司的销货收入目标值。
如表1-3所示,表中的毛利贡献等,就等于毛利百分比。表示甲乙丙部门销售毛利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表示各产品或各部门对总毛利的贡献等。
所谓"部门",若以汽车经销业而言,则指的是销售部门维修部门、零件部门等。表1-3显示该企业所需的毛利总额2000,则销货收入目标总额为9000。

表1-3 以毛利贡献求算销货收入目标

毛利贡献度 所需毛利 毛利目标 预定的毛利率 销货收入目标
甲部门 A 60% B C 1200 D 20% E 6000
乙部门 25% 500 25% 2000
丙部门 15% 300 30% 1000
合计 100% 2000 2000 (22.2%) 9000

六、根据消费者购买力确定
此法适合零售商采用,是估计企业营业范围内的消费者购买力,用以预测销售额的方法。
所以,首先需要设定一个营业范围,并调查该范围的人口数、户数、所得额及消费支出额,另外再调查该范围内的商店数及其平均购买力。
现假设某水果商想要做出销售预测,当然,首先须参考政府与各有

关机构的统计数字,估计每户每年水果消费支出额,然后根据下列资料预测水果商的销售收入额。
1. 每户每年消费支出额为3000元。
2. 营业范围的户数为5000户。
3. 每年购买力(A×B)为15000000元。
4. 商店数及销售力
专卖店 果菜行 合计
(1)商店数 4 8 12
(2)销售力 1 0.5
(3)销售力总计 4 4 8
5. 平均销售力估计销货收入
15000000÷8=1875000
6. 估计各商店的销售收入
专卖店 1875000元
果菜行 937500元
七、根据各种基数确定
1. 根据每人平均稍货收入的求法
这是以销售效率或经营效率为基数,以求销货收入目标值的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简易的方法是:
销货收入目标值=每人平均销货收入×人数
总计每人平均稍货收入,就是下半年度的销货收入目标值。当然,以过去趋势作单纯的预测,或以下半年度的成长率为基准为预测也可以。
2. 根据每个毛利的求法
这是以每人平均毛利额为基数,求算销货收入的方法。
3. 根据劳动生产力的求法
劳动生产与资本生产力一样,均是代表生产力的指标
附加价值的求法,可分为"扣除法"及"加算法'二种。所谓扣除法,乃是自销货人中,直接扣除销货成本,其余额正是附加价值额。所谓加算法,则是先决定附加价值的构成要素,然后合计这些构成要素之值,便是附加价值额。
所以,扣除法之下的附加价值,可以说是与"毛利"类似,故此处暂予不提,拟介绍加算法。加算法的计算方式,有许多种,其最具代表性的求算法如下:
附加价值=人事费+折旧费+租金+税金+金融费用+纯益
在附加价值分析之中,劳动分配率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所谓劳动分配率,就是"人事费占附加价值的比例",劳动分配率虽因业种及规模的不同而有异,但是一般仍以40%为准。只要求得劳动分配率或附加价值率,即可如下求得销货收入:
加算法所求得的附加价值,是加决各构成要素而来,所以只要估计附加价值,即可如下求出销货收入:
销货收入目标值=附加价值除以附加价值率
4. 根据每个平均人事费的方法
这是根据人事费与销货收入比率的求法:
销货收入目标=(每人平均人事费×人事)除以人事费率
八、根据销售人员申报确定
这是逐级累积第一线销售负责人的申报,借以求算全企业的销售收入目标值的方法

。由于第一线销售人员(如推销员、业务人员等)最了解销售情况,所以,透过了我们估计而申报的销货收入,必然是最能反映当前状况,而且最有可能实现的销货收放。当然,如果第一线销售人员的总预测值,和经营者的预测一致的话,最为理想。当采用本法时,务必注意下列两点:
1. 申报时尽量避免过分保守或夸大
预估销货收入时,往往产生过分夸大或极端保守的情形。预估销货收入时,应依自己的能力来申报“可能”实现的销货收入值,所以身为第一线领导者的业务经理,务必使推销员明了这一点。
2. 检查申报内容
第一线销售管理者除应避免过分夸张与保守外,尚需检查申报内容的市场性,这是观察申报内容是否符合过去趋势以及市场购买力?!所以,须站在市场性的观点,就“由上往下分配式”与“由下往上式”,调整二者的机能,扮演桥梁的角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