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幼儿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包括《婴儿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

幼儿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在哪(缩小了范围, 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幼儿阶段心理的发展及其特点)

在讲课文之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对心理学心中有疑惑吗是否觉得学心理学的人很神秘为解答你们心中的疑惑,现在做个游戏。

“听口令转方向”游戏,它的规则是:老师说1,学生向左转;教师说2,学生向右转;老师说3,学生向后转;这三个数字老师会不按顺序说,指令由慢变快,哪位学生转错了方向就得自觉地蹲下,直到剩最后一位学生为赢。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游戏体会(用与心理现象相关的词):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现象并不神秘莫测。如听说玩游戏就有“兴趣”,“听”老师讲游戏规则并“记住”(1 左 2 右 3向后),迅速作出“判断”,转错了有点“懊悔”,“自我意识”到输了;转对就“高兴”,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坚持”,“克服”内外“干扰”等等。

(教师把跟心理现象有关的词(上述加“”的词)列于黑板上)。

一、心理现象和心理

掌握住两个问题1、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动机、心理过程、个性)2、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心理现象:(在教材的3-6页)包括:动机、心理过程、个性

1、动机:(第4页)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需要不同,动机的性质也不

同。

案例:开小汽车(孩子对开汽车感兴趣,并不是真的想把它开走)、画画(为了得到称赞)

总结:所以了解幼儿行为的动机有助于了解幼儿,提供幼儿需要的活动条件。

动机对效率的影响:看实验1 第4页实验2 第5页

2、心理过程 5页

(1)认识过程: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感知觉-人对事物初始的认识,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知,相当于信息的输入,比如看到各种东西、听到各种声音、闻到各种气味等。

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储存在头脑中的信息又回想起来。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征。

(2)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悲、恐(6页)

(3)意志过程: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通过努力达到预定的目的。(6页)

3、个性

每个人由于个体遗传特性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心理活动也就表现出差异。心理的个别差异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课文中有例子同学们看一下,很好理解第6页)

不同的人个性不相同:比如积极热情、沉静文雅、眼疾手快、反应迟缓

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1)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大脑是心理的器官

心理活动是由于大脑活动而产生的,脑部病变引起心理活动异常(沉默的羔羊)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7页)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内容与源泉

(3)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看第7页例子:小黑点(同学回答)

下面老师把心理学的内容体系列成表方便大家理解

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二、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8页)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具体说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与发展的特点。掌握其特点,可以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第二节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和教育等,现代心理学主要关注这些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的。

(一)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

1.遗传

遗传是指祖先的生物特性传递给后代的生物现象。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幼儿正是在这种生物的物质前提下形成了自己的心理。(如人的形态、血型、头发等,请同学回答自己在哪些方面遗传了父母)

遗传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①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材质前提。心理活动是大脑的机能,有了大脑,人的心理活动才能产生。正常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②遗传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由于遗传素质不同,每个幼儿出生时他的心理发展已经存在不同的可能性,具有各自心理发展特点的基础。

生理成熟:(10页)

生理成熟是指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儿童的生理成熟或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生理成熟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看第10页双生子实验,表明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制约作用。

关键期(11页)的概念是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提出的。

关键期指个体成长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如果失去或错过发展的机会,以后将很难学会该种行为。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山村里,人们在狼窝里发现了两个由狼抚育过的女孩,其中大的约7、8岁,被取名为卡玛拉;小的约2岁,被取名为阿玛拉。后来她们被送到一个孤儿院去抚养。大的于第2年死去,小的活到16岁左右。

狼孩刚被发现时,生活习性与狼一样;用四肢行走;白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怕火、光和水;只知道饿了找吃的,吃饱了就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不用

手拿,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不会讲话,每到午夜后像狼似地引颈长嚎。小的经过7年的教育,才掌握45个词,勉强地学几句话,开始朝人的生活习性迈进。她死时估计已有16岁左右,但其智力只相当3、4岁的孩子。

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

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环境指儿童周围的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育受社会性质的制约,本身也算是一种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地指导儿童发展的环境。

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遗传素质仅仅是物质前提。没有环境的影响,心理发展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物质条件不过是提供了儿童发展的可能,要形成一种心理特征还必须有环境的作用。

②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社会生活条件与教育水平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儿童与成人的交往活动对儿童心理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儿童所处的生活条件是千差万别的,受教育的条件也非常不同。(12页)

(三)幼儿自身的心理和幼儿活动

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

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不仅有客观条件,而且有幼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主观因素。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是一种主动积极的过程。在遗传、环境的作用影响过程中,幼儿本身也积极地参与并影响他自身的心理发展。儿童年龄越大,其主观因素对他的心理作用也越大。幼儿对外界的影响是有自己的选择意向的。

2.幼儿的活动

幼儿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幼儿的活动主要包括对物的操作活动和与人的交往活动。对物的操作活动使幼儿的心理获得了非常有意义的发展;模仿是幼儿的一种活动方式;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了社会性,同时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活动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尤其是幼儿的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一)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1、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走进童心世界。科

学有效地指导幼儿活动,其前提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幼儿的心理特点有趣而且独特,只有在一些现象中发现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了解幼儿。

2、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的内心世界与

成人存在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之间也存在差异。人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不能把他们当成小大人,而是尊重儿童,正确对待儿童。

3、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做好幼儿教育工作。幼儿教育

工作建立在掌握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针对这一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4、学习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为幼儿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环境。幼儿

心理处于发展过程中,处于与环境不断的互动过程中,因此,理解和正确认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为幼儿创造合适的环境。

(二)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①幼儿心理学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幼儿阶段是认识处于逐步形成的阶段,分析幼儿心理特点有助于了解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历程。同时,对意识是在外界环境重要作用下,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认识这一点加深理解。

②幼儿心理学有助于我们反思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自我反思,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认识水平,学习调整自己的心态,帮助自己处理面对的现实问题。

③幼儿心理学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幼儿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的研究成果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个体心理特征提供了参考价值。这些研究结果也为普通心理学提供了资料。

学习《幼儿心理学》意义时,可播放上海市特级教师,应彩云的《猜猜我有多爱你》

课后作业答案:1-7:B B B D A A B C

课后作业:

1、个体成长的某一段时期,其成熟程度恰好适合某种行为的发展,这一段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

A、适合期

B、关键期

C、主要期

D、成熟期

2、勤奋和懒惰属于下列哪种特性()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3、大脑某部分受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了()

A、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B、心理是脑的机能

C、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

D、心理的个别差异

4、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有()

A、遗传

B、环境

C、幼儿园教育

D、幼儿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等

5、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

A、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B、巴浦洛夫提出神经条件反射

C、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D、艾宾浩斯提出记忆规律

6、心理现象可分为动机、个性和()

A、性格

B、心理过程

C、情绪情感

D、需要

7、心理过程分为()

A、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个性个别性

B、气质性格能力

C、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D、个性倾向性自我意识个性心理特征

8、学习幼儿心理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幼儿心理学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一讲绪论 教学目标: 1、领会心理现象及心理学概念 2、掌握脑、心理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3、了解心理学发展现状及趋势 重点:心理过程的涵义 难点:心理实质 教学步骤: 导入:我们要探究心理学之前,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 新授: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现象,简称心理。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谈话法、讲授法) 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有心理现象。我们处于清醒状态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感受;能认识和辨别许多事物;在与别人交往中,有的人大方热情,有的人胆小拘谨;在工作学习中,有的人一丝不苟、聚精会神,有的人表现为心神不定,马马虎虎这些都是人的心理现象。 1、人辨别物体的颜色形状,分辨声音、气味、空间远近、时间长短等,称之为感知觉。 人可以记住和回忆经验过的事物,称之为记忆。 在艺术活动中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这和想象的作用有关。 人能够思索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在起作用。 心理学把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称为认知过程。(归纳) 2、人在认识周围世界时,总会发生喜爱、憎恨、冷漠等不同的态度和体验,心理学称之为情绪和情感过程。 3、人常常为了改善自己、变革现实而自觉地树立某种目标、并努力克服困难去达到预定的目标。心理学称为意志过程。 4、其它,如人需要、兴趣、信念、志向、世界观以及能力、气质、性格和不同程度的行动积极性,心理学称之为个性积极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5、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就是人的活动动机。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内在需要。

二、心理实质是什么?(讲授法)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概括地说,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1、心理是脑的机能说明: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大脑受损,人的心理活动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精神变态。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说明: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客观现实,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脱离客观现实,不可能有人的心理产生。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脱离正常的社会环境,人的身心都受到伤害。“狼孩”、“感觉剥夺”、“社交剥夺”变成痴呆儿,大学生身心受到摧残,科学家变得不适应社会。 3、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一种反应: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受个人的态度和经验的影响的,所以任何的反映都带上了个人主体的特点(比如:艺术作品的欣赏,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悟);人的心理能够支配和调解人的行为。 三、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讲授法) 心理学(psychology )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 是第一本心理学著作),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人类很早就试图对它作出解释和 说明,这些解释和说明形成了最初的心理学思想。以后,古希腊哲学家对人的 灵魂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以为灵魂是寄居在人的身体之中的一种实体,它支配着人的行为,并有自己的活动规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 动机 认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积极性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 性格 能力

《幼儿心理学》教案讲课教案

《幼儿心理学》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 开课专业:学前教育 主讲教师:阮洁 开课时间:2014年3月

幼儿心理学课程基本情况 (一)授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人数:30人 (二)学时学分:总学时36,周学时2,学分2 (三)使用教材 李燕主编:《儿童心理学》 (四)教学参考书 [1]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高月梅:《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陶保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学生讲授,师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网络教学, VCD,录相。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加闭卷考试。 (八)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讲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等;通过幼儿园实地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九)学习规范要求: 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编制人: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日 审核人: 专业负责人: 系部主任:

目录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基本理念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设计思路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课程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专业知识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职业能力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职业素质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方法能力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社会能力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学习领域的描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学习单元规划和学习单元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课程实施8 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8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9 (一)师资条件9 (二)教材编写9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9 七、参考文献10 八、其他说明10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幼儿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 修课方式:必修 教学学时:72学时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适当介绍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主要阐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着重介绍各年龄儿童心理的整个面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及其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表现,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幼儿一些普遍典型的心理特点。通过幼儿在日常反映的行为,看到幼儿内心的需求。 课程作用: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实地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由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将典型的幼儿表现记在心头到。到以后的工作岗位中灵活应用,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便利。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了解幼儿的可爱之处。从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从业目标。 本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后续课打下必要时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开发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指导思想,课程的目标是职业能力开发,课程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内容排序遵循职业性原则,课程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为了行动而学习、通过行动来学习、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六共同”等。本着就业导向、能力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多元智力的学生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贴近生产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本课程主要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中主要问题。 本在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特点、任务和理论,为幼儿教育、幼儿保健等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同时为学生将来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帮助。具体包括专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 (一)专业知识目标 1、正确掌握幼儿心理概论及心理分类 2、基本能概括说出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3、正确阐述幼儿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二)职业能力目标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2.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4)心理的主要观能动性,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3.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 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本质) 4.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①理论研究法②实论研究法 观察法:(最简单、最基本、最实用的方法) 调查法(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作品分析法) 实验法:(最严密、最客观的方法) 5.习惯化: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应会逐渐减弱,这就叫习惯化。 6.去习惯化:当儿童感知到出现一个新刺激,它不同已习惯化了的刺激时,就会做出新的强烈反应,原有的习惯化就终止了。 四、补充知识 1.人脑分为三部分 2.洛克“白板说” 3.卢梭《爱弥儿》顺应自然、尊重儿童 4.王守仁(王阳明)儿童的天性是爱游戏、好活动的 5.科学儿童观:儿童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 6.婴幼儿具有朴素的(物理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知识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教学目标_____________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初步掌握什么是心理,简单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初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_____________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教__ 具_____________ 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 案例分析、讲述、自学引导、体验感悟 课时_____________ 3课时 教_ 学_ 内_ 容 案例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告状行为 ___ 某幼儿园中班有20多个孩子,可只有两辆遥控赛车,一天,一个名叫宝宝的小朋友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老师,小利不让我玩遥控赛车”。 导语:心理学博士谈学心理学的误区

讲解新课 一、什么是心理 __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反映。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大脑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人脑的结构:人脑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___ 大脑是由大脑皮层构成的。大脑皮层可以分成四叶:额叶、顶叶(它们主要是和言语活动、智力活动有关)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心理现象。 (2)低级中枢指的是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和小脑。低级神经中枢除了有传递和过滤神经信息的功能外,还对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维持心跳、血压,发生吞咽、咳嗽,平衡和协调身体运动等。 2.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身体对侧的那一半,并且,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运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位、音乐知觉,以及对情绪和态度的理解。 3.人脑是如何产生心理的——反射(详细说明其种类)

(完整word版)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试题

第一章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看见”、“听到”、“想象”、“记忆”是( )。 A.心理过程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A.需要、兴趣、理想 B.认识、评价、体验 C.世界观、动机、爱好 D.能力、气质、性格 3、( )的顺序性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出现与发展的顺序性提供了基本前提。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 D.教育 4、“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明了( )。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C.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D.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5、幼儿期是在以下哪个年龄段范围内?( ) A.1岁~3岁 B.出生~1岁 C.7岁-12、13岁 D.3岁~6、7岁 6、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是( )。 A.脑的成熟 B.遗传素质 C.实践活动 D.教育 7、狼孩阿玛拉和卡玛拉的经历主要反映了( )又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环境和教育 D.实践活动 8、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说明(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A.遗传素质 B.生理成熟 C.实践活动 D.环境和教育

9、心理是人脑对( )。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10、人的心理现象划分没有包括( )。 A.注意 B.动机 C.心理过程 D.个性 11、推动人的活动并使人的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是( )。 A.意识 B.心理 C.动机 D.意志 1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最活跃的主观因素是( )。 A.幼儿的需要 B.幼儿的能力 C.幼儿的性格 D.幼儿的行为习惯 13、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起主导作用的是( )。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生理成熟 14、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 A.感知觉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15、大脑部分受损伤,心理活动就出现障碍。这说明()。 A.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在客观现实中发生发展的 D.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过程的是( )。 A.认识过程 B.注意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包括幼儿全部的心理活动,具体说有( )等。 A.幼儿的能力 B.幼儿的性格

幼儿心理学绪论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绪论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心理学包括《婴儿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幼儿心理学》等。 幼儿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区别在哪(缩小了范围,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幼儿阶段心理的发展及其特点) 在讲课文之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对心理学心中有疑惑吗是否觉得学心理学的人很神秘为解答你们心中的疑惑,现在做个游戏。 “听口令转方向”游戏,它的规则是:老师说1,学生向左转;教师说2,学生向右转;老师说3,学生向后转;这三个数字老师会不按顺序说,指令由慢变快,哪位学生转错了方向就得自觉地蹲下,直到剩最后一位学生为赢。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说游戏体会(用与心理现象相关的词):老师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现象并不神秘莫测。如听说玩游戏就有“兴趣”,“听”老师讲游戏规则并“记住”(1左2右3向后),迅速作出“判断”,转错了有点“懊悔”,“自我意识”到输了;转对就“高兴”,虽然有点累但还是“坚持”,“克服”内外“干扰”等等。 (教师把跟心理现象有关的词(上述加“”的词)列于黑板上)。 一、心理现象和心理 掌握住两个问题1、人的心理现象有哪些(动机、心理过程、个性)2、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是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心理现象是个体心理活动或与他人交往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属于主观精神现象。人的心理现象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心理现象:(在教材的3-6页)包括:动机、心理过程、个性 1、动机:(第4页)人的一切活动,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在某种内部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这种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

幼儿心理学教案 第一章

第一章初识幼儿心理学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心理的研究对象以及心理的实质 2.掌握基本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3.初识幼儿心理学,萌发对心理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材、教案、教PPT 教学重难点: 掌握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节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导入 1.提问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1)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你知道哪些心理现象? (2)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二、新授 (一)、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能力 个性气质 性格

动机: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 例1:用手拉砝码实验 p5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二)心理的实质 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主要体现在 1.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3.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例2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有人说绕道,有人说游过去,但商界奇才含笑不语,很久才说为什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他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曾想的。而此故事中不同人的想法则反映出每人能动性不同。 三、总结复习,抽查学生识记情况 1.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3.心理的实质 四、作业布置 1.什么是心理现象及其划分 2..心理的实质 教学反思: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幼儿心理学教案——绪论 教学目标 1.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2.初步掌握什么是心理,简单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3.初步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 及难点 心理学与心理现象 教具 自制CAI课件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讲述、自学引导、体验感悟 课时 3课时 教学内容 案例分析 告状行为 某幼儿园中班有20多个孩子,可只有两辆遥控赛车,一天,一个名叫宝宝的小朋友跑到老师面前说:“老师,老师,小利不让我玩遥控赛车”。 导语:心理学博士谈学心理学的误区 讲解新课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或者说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的反映。 (一)心理具有物质基础:脑是心理的器官,大脑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人脑的结构:人脑是由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构成。 (1)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大脑是由大脑皮层构成的。大脑皮层可以分成四叶:额叶、顶叶(它们主要是和言语活动、智力活动有关)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贮存和发布各种信息。机体的所有感觉器官都把刺激信息由神经传入大脑,经过皮层的加工、整理、决策,然后发出信息,控制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活动,从而产生心理现象。 (2)低级中枢指的是大脑以下的中枢神经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中脑、间脑和小脑。低级神经中枢除了有传递和过滤神经信息的功能外,还对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比如维持心跳、血压,发生吞咽、咳嗽,平衡和协调身

体运动等。 2.大脑两半球各自管理身体对侧的那一半,并且,大脑左右两半球各有不同的优势。通常左半球的机能是阅读和运算,保障连贯的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右半球运用形象信息,保证空间定位、音乐知觉,以及对情绪和态度的理解。 3.人脑是如何产生心理的——反射(详细说明其种类) (二)心理具有客观源泉: 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社会生活是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狼孩事例 1920年,在印度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一到晚上,就有两个用四肢走动的"象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裸体的女孩。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纳波尔的孤儿院去抚养,还给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故事。 据记载,"狼孩"刚被发现时用四肢行走,慢走时膝盖和手着地,快跑时则手掌,脚掌同时着地。她们总是喜欢单个人活动,白天躲藏起来,夜间潜走。怕火和光,也怕水,不让人们替她们洗澡。不吃素食而要吃肉,吃时不用手拿,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开吃。每天午夜到早上三点钟,她们象狼似的引颈长嚎。她们没有感情,只知道饥时觅食,饱则休息,很长时期内对别人不主动发生兴趣。不过她们很快学会了向主人要食物和水,如同家犬一样。只是在一年以后,当阿玛拉死的时候,人们看到卡玛拉"流了眼泪——两眼各流出一滴泪"。 据研究,七,八岁的卡玛拉刚被发现时,她只懂得一般六个月婴儿所懂得的事,花了很大气力都不能使她很快地适应人类的生活方式。她两年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艰难地学会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得四肢并用。到死也未能真正学会讲话:四年内只学会6个词,听懂几句简单的话,七年后才学会45个词并勉强地学会了几句话。在最后的三年中,卡玛拉终于学会在晚上睡觉,也不怕黑暗了。很不幸,就在她开始朝人的方向前进时,死去了。据狼孩的喂养者估计,卡玛拉死时己16岁左右。但她的智力只及三,四岁的孩子。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心理在反映客观现实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被动的、机械的、像照镜子那样的反映,而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 所谓主观能动的反映,是指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会受到个人态度、兴趣、风俗习惯、世界观以有及个人当时的主观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带有个人的特点。比如:两可图等。 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从事物与自己的关系上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所以,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陈述和规定往往会带有主观的色彩。(举例:把钱捐给谁) 2.心理的主观能动性也表现在它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能反作用于客观现

幼儿心理学知识点(缩印版)

幼儿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另外,它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 展观、教育观。2.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 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对客观 现实的反映。三.心理具有主 观能动性。四.心理在实践活 动中不断发展。 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 描述性研究1.观察法2.测验 法3.产品分析法4.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 2.自然实验。 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基础 理论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 因素。 一、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 熟程序。 二、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 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 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 的研究。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 为不至于退化。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 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4.他还强调及时强化,他认为及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 巩固和发展。 三、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 家弗洛伊德。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 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 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 发展渐成说。他认为人格发展 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 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将人 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 起来的过程。 四、认知发展学说:这一学说 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儿童心 理学家皮亚杰。他认为,儿童 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个:成熟、 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平衡化。 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 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2.前运算阶段(2~7 岁);3.具体运算阶段(7~12 岁);4.形式运算阶段(12~15 岁)。 五、社会学习论:班杜拉是社 会学习论的代表人物。1.他强 调观察学习2.重视社会学习 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观察学习的概念:所谓观察学 习是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榜 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后果而 进行的学习。 替代强化的概念:替代强化, 即学习者不一定自己亲自产 生行为或接受强化,而只是看 到他人的成功或受到赞扬的 行为,就会增强产生同样行为 的倾向;相反,如果看到了他 人的失败或受惩罚的行为,就 会削弱或抑制产生同样行为 的倾向。 第三章幼儿的感知觉和 注意 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 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 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人们反映 现实世界最基础、最简单的心 理过程。 知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 于感官的客观的事物的各个 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绝对感觉阈限:某种刺激若要 引起一个人的感觉,是需要具 有一定强度的。也就是说,只 有当物体发出的声音、气味等 的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 被听到、闻到。那种刚刚能引 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做绝对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在已有感觉的 基础上,为引起一个差别感觉, 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 的量。一个人能够分辨的标准 刺激和比较刺激之间的最小 差异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无意注意:无意注意也称不随 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 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又称随意 注意,它是指有预定目的的, 需要一定抑制努力的注意。 错觉:错觉是指人在特定条件 下对客观事物产生的歪曲的 知觉现象。 观察力:观察是指一个人有目 的、有计划、系统的感知能力。 知觉的特性1.选择性2.整体 性3.理解性4.恒常性。 影响幼儿注意发展的因素:幼 儿的注意不稳定,易转移。 首先,与外界刺激本身的特点、 性质有关。 第二,与幼儿的兴趣、需要有 关。 第三,与幼儿的生理成熟水平 有关。 第四,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等有 关。 另外,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与其 身体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 幼儿感知觉的特点: 幼儿注意及观察力的培养:在 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1.必须使幼儿明确活动的目 的和任务;2.必须对幼儿有一 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3.用语 言组织、稳定幼儿的有意注意; 4.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保 持有意注意;5.丰富幼儿的知 识和经验。 第四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 信息的心理过程。 想象:想象就是对表象进行主 观加工和改造,从而产生出新 形象的过程。 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 定目的的,在外界没有刺激影 响下产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 想象出某种事物形象的形象。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则有一定 目的性,需要意志努力,自觉 主动的进行的想象。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 认、回忆。 幼儿记忆的特点:(一)以无意 识记为主导。(二)机械识记 与意义识记均有发展。(三) 记忆的恢复现象。(四)回忆 的发展1.杰出的再认能力。2. 回忆水平的提高。3.长时记忆 的发展。 幼儿想象的特点:1.无意想象 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 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 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想象的 内容由贫乏、零碎逐渐向丰富、 完整发展。4.容易把现实与想 象混淆,有夸大与虚构的现象。 记忆的分类:1.按内容的不同 将记忆分为四种: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 忆。2.从大脑的加工方式与保 持时间的长短的不同划分为 三种: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 长时记忆。 想象的分类:(一)无意想象 与有意想象(二)再造想象与 创造想象。 幼儿记忆的培养:1.激发兴趣 与主动性;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 策略 1.复述 2.组织 3.选 择性注意。 幼儿想象的培养:1.丰富幼儿 的感性知识,积累想象的主动 性。2.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培 养想象的主动性。3.开展各种 游戏活动,创设想象的情境。 4.充分利用文学、艺术等形式, 激发幼儿想象力。5.鼓励大胆 想象,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 6.教给幼儿表达想象形象的 技能技巧。 第五章幼儿的记忆与想象 思维:思维是借助动作、表象 或语言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 括性和间接性的认识,是认识 的高级形式。 1.直观动作思维:直观动作思 维又称实践思维,它面临的思 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 的问题依赖于实际的动作,思 维活动不在头脑中进行而表 现为动作。 2.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指人 们利用头脑中的表象来解决 问题。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抽象 性质的任务,需要运用概念、 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 思维成为逻辑思维。 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人们 面临新问题、新事物和现象时, 凭直觉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 断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分析思维即逻辑 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 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 逻辑的正确答案或作出合理 结论的过程。 3.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 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 组织当前的信息和基于记忆 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大量、 独特的新思维。 4.集中思维:集中思维是指人 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 的规则去解决问题,或者从给 予的信息中推理出新的结论。

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绪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明确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任务及研究内容。 过程与方法: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与意义。教学重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含义、研究对象、原则。 教学难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一、什么是幼儿幼儿一般指的是3—6、7岁的儿童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教育是造就、培养人才的经验传递系统。 Eg:①你父亲教你怎样做人。 ②看了这场电影对你有什么意义。 狭义:指的是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3个人”

人教育人成人人 (教师)(学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人;体现做人的人;使他懂得有尊严的人) (家长)(子女) 三、学校教育的分类: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教育等等 1、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非幼儿园教育 2、幼儿教育的最典型的形式——幼儿园教育 3、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教师主导幼儿反馈教师 四、什么是心理学 心:心思、思想、感情 理:规则、规律 心理学——psychology Psychology=psyche(灵魂)+logos(科学) 1、心理学——研究人的心里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 3、心理现象包括的内容 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共性)①认识过程(感、知、记、思、想)②情感过程③意志过程注:注意伴随整个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差异):①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②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4、心理学的分类(把它形象的比喻成一棵大树)

学前心理学绪论和第一章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新生儿(出生至1个月)条件发射的是( C ) A. 抓握反射 B. 惊跳反射 C. 对喂奶姿势的吸吮反射 D. 游泳反射 2、视觉中枢位于脑( A )机能结构。 A.枕叶 B. 顶叶 C. 颞叶 D. 额叶 3、心理过程包括(A ) A、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B、能力、气质和性格 C、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能力倾向 4、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中,( A )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条件。 A. 遗传和生理成熟 B. 环境 C. 教育 D. 环境和教育 5、狼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水平只相当于几岁儿童的发展水平,这充分说明(D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生理成熟 C.自然环境D.社会环境和教育 二、填空题 1、社会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主要的客观因素。 2、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3、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儿童心理的发展。 4、幼儿的活动主要有:游戏、学习、劳动。 三、解释概念 学前儿童心理学 答: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列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四、简答题 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答:(1)社会环境可以是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过程; (3)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有利于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 (2)有利于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提高幼儿教育的效果。 (3)为今后更好的进行幼教工作和开展幼教研究打好基础。 2、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条件。 (2)环境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条件。 (3)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4)个体需要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动力 六、案例分析题 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对此,你怎么看? (1)原理:遗传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儿童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2)要正确认识遗传作用(不否定,不夸大:遗传决定论) 遗传在客观上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可以将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幼儿心理学教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与管理系《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

绪论 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2、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心理概念的外延,其内涵是三句话: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同样所看所说所想都是客观现实在不同人脑的反映,只不过不同的人经历、环境、遗传素质不同,因此即使是同一客观现实不同人反映会有所不同。这也是说心理反映具有能动性。 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都是对客观现实反映,但反映程度、效果会有差异,这就是能动性。能动性是指人积极、主动、有选择地反映现实或反作用于现实。

《幼儿心理学》教案

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教研组: 课程性质: 开课专业: 主讲教师: 开课时间:

幼儿心理学课程基本情况 (一)授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班级:11学前教育(1)、11学前教育(2)学生人数:65人 (二)学时学分:总学时36,周学时2,学分2 (三)使用教材 王振宇主编:《幼儿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4月版 (四)教学参考书 [1] 周宗奎:《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 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 高月梅:《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陈帼眉,冯晓霞,刘桂珍:《学前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6] 陶保平:《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 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8] 李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学生讲授,师生互动。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传统讲授,网络教学,VCD,录相。 (七)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加闭卷考试。 (八)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 通过案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讲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同学的沟通能力等;通过幼儿园实地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九)学习规范要求: 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等。

幼儿心理学习题集—王振宇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与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 2.心理过程 3.认知过程 4.情感过程 5.意志过程 二、填空 1.心理现象是每个人都具有的、、的现象,但也是 、、的现象。 2.心理学是研究及其的科学。 3.在心理学史上,一般把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的心理实验室视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4.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分为和两大类。 5心理学将人的心理过程划分为、和三类。 6.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属于的过程。 7.人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内心体验是过程。 8. 是人在活动中为实现目标而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组织和自我调节。 9.个体的遗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心理活动特点等相互作用,最终整合成一个人总的 ,心理学称为。 三、选择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心理过程和认知过程 B.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 C.认知和个性 D.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2.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四、判断 1.心理学是了解你在想什么的科学。() 2.人人都有心理,因此,人人都是心理学家。() 3.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4.心理学是从华生开始独立的。() 5.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学科。() 6.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 7.在认知活动中情感具有调控作用。() 8.心理活动表现在人们的物质活动中。() 9.幼儿心理学就是发展心理学。() 五、简答 在心理过程中,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二节心理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 1.人脑是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2.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脑的越来越复杂,而越来越完善。 3.脑的进化过程不是强拆重建,而是不断、、和 的过程。 4.神经信息传导的时速是公里,也就是每秒米。 5.大脑的主要机能是、、、和发布各种信息。 6.大脑分为四个机能区,其中枕叶与有关,颞叶与有关,顶叶与 有关,额叶与有关。 7.大脑皮层上绝大部分部位不承担具体感觉和运动机能,集中用于处理,如 。 8.儿童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和。 9.新生儿的大脑两半球表面占成人大脑皮层的,7岁达到。 10.心理不是物质,而是一种,没有客观现实,人脑酒无从反映。 1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是、的反映,与照镜子不是一回事。 12.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和的影响,同时,还对人的行为有调节作用。 二、选择 1.人的大脑可以划分为()个机能分工的叶。 2.儿童出生时,皮层的结构分化水平,特别是对()的分化水平已发展得相当高。 A.感觉信息 B.触觉信息 C.知觉信息 D.体觉信息 3.儿童到()岁时,大脑皮层已变得相当成熟,大脑皮层区表面的大小占成人皮层区表面大小的80%-90%。 4.比较而言,()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A.物质环境 B.社会环境 C.自然环境 D.家庭环境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主观能动的 B.消极被动的 C.客观主动的 D,积极主观的 三、判断 1.人脑也是一种器官,心理就是它的机能。() 2.大脑两半球的机能是对称的。() 3.大脑左半球主管逻辑思维,右半球主管形象信息。() 4.心理不是一种物质的东西,而是一种反映,() 5.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与镜子反映镜像是一回事。() 6.人类生活的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7.人脑对环境的反映是客观的,有什么就能反映什么。() 8.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带着主观色彩的。() 9.儿童刚出生来到这个世界时,其大脑如同一张白纸。() 10.婴幼儿具有朴素理论。() 四、简答 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