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图二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1.角把罐(H278:1)

2.双耳罐(M125:1)

3.罐形壶(H127:1)

4.方口盆(H156:5)

5.深腹盆(H13:3)

6.敞口钵(H187:37)

7.浅腹钵(H156:12)

8.划纹盆(H187:24)

9.罐形鼎(H198:3)10.盆形鼎(M396:2)11.角把罐(H341:3)12.侈口罐(M282:2)13.卷沿罐(W16:1)14.折沿罐(H161:3)15.双耳罐(H210:2)16.罐形壶(M243:2)17.折肩壶(M233:1)18.折肩壶(M344:1)19.圆腹壶(M273:4)20.方口盆(H29:1)21.深腹盆(H198:5)22.划纹盆(T26③C:9)23.浅腹钵(H63:1)24.敞口钵(H19:21)25.敛口钵(H379:1)26.罐形鼎(H101:3)27.卷沿罐(H190:2)28.折沿罐(H105:8)29.双耳罐(T109③C:65)30.折肩壶(M25:1)31.折肩壶(M112:2)32.圆腹壶(M409:1)33.扁腹壶(M203:1)34.三足钵(T109③B:66)35.三足钵(H426:1)36.划纹盆(T6③:7)37.敞口钵(H95:3)38.敛口钵(T26③C:23)39.浅腹钵(H55:6)40.三足钵(M387:2)41.卷沿罐(H104:3)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河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骨笛

镇馆之宝之骨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对当下所有中国人而言,最早认识“羌”字,几乎都是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开始的;对汉、唐之后所有中国人而言,“笛”就是“羌笛”、“胡笛”,它是胡人、也就是西域羌人的发明创造,并非华夏族原有的乐器。 但1984年~2001年,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相继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破土而出——而贾湖遗址,却是距今7800年~9000年的、华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遗址! 贾湖骨笛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但贾湖骨笛能够改写的,远非整部中国音乐史那么单纯简单。更为重要的是,贾湖骨笛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座珠穆朗玛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

的中国道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国文化、文明的重要影响,恐怕语言文字也就只能略述一二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仙鹤是沟通阴阳两界的使者,仙鹤是凡人羽化升仙的坐骑——贾湖先民以仙鹤尺骨创制骨笛神器,说到底,奠定的是中国文化的原初之基。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支贾湖骨笛,器形完整,且因石化而晶莹亮洁,近乎可与美玉争辉——在目前发现的30多支贾湖骨笛中,这一遗世精品可遇难求,堪为“中华第一笛”代表作品。 在挤掉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石磨棒,大河村遗址出土的彩陶双连壶后,这支贾湖骨笛挺进河南博物院建院八十周年“九大镇院之宝”的行列,成为史前古物序列中唯一一件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神器。 专家点评 距今7800年~9000年的河南贾湖遗址,是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1984年至1987年及2001年,这里先后出土了30多支用丹顶鹤尺骨制成的骨笛。笛孔有2、5、6、7、8之别,大多数骨笛仍为7孔。贾湖骨笛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被称为“中华第一笛”。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其研究成果在英国《自然》、《古物》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这一成果已被铭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 “绝代双骄”深藏“贾湖第一墓”

贾湖遗址资料

贾湖遗址 地理位 贾湖遗址舞渡镇贾湖村东侧,1962年发现。该位于舞阳县城置北22公里北遗址东西长275米,南北宽260米,面积约7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2.5米。1983年-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进行6次发掘,发掘面积26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30多座,灰坑300多个,陶窑10座,墓葬300多座,出土陶、石、骨和龟甲等遗物数千件。 考古挖掘 2001年4-6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贾湖遗址进行了第七次发掘。这次发掘面积300多平方米,发现房基8座,灰坑66座,陶窑3座,兽坑2座,墓葬96座,发现陶、石、骨等各种质料的遗物数百件,大量炭化水稻稻粒、豆粒等植物种子,各种鱼类、龟、鳖、鹿类、猪、狗等动物骨骼。 房基均为圆形或椭圆形半地穴式,有单间和多间,每间面积2-6平方米,房间有门坎或隔墙。房基附近的灰坑有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有的为窖穴,壁上留有台阶,有的周围还有柱洞。 墓葬均为土坑墓,葬式多仰身直肢,个别为侧身直肢或俯身直肢,多数墓内有随葬品,少者一件,多者数十件。少数墓中随葬有成组龟甲,龟甲多穿孔,孔内装有不同颜色的小卵石,个别龟甲上有契刻符号,还随葬有骨笛。 在制陶技术方面,发现的陶窑均为横穴式,上口近圆形,残存有火门、火膛、火台、窑壁、烟道和出烟口。出土陶片中以夹砂陶为主,泥质次之,还有夹炭陶、夹云母陶,以红色为主,褐色占一定比例,灰色和黑色较少。由于火侯不匀,陶色多不纯正,陶胎多呈灰或黑色。器表以磨光和素面为主,夹砂褐陶和红陶普遍施赭石色陶衣。纹饰有绳纹、划纹、戳刺纹、附加堆纹、乳钉纹、齿状纹、篦点纹和拍印纹等。典型陶器有凿形足盆形鼎、凿形足卷沿罐形鼎、筒形角把罐、束颈鼓腰圆底罐、卷沿深腹罐、折沿深腹罐、罐形壶、折肩壶、圆肩圆腹壶、扁腹横耳壶、敛口钵和浅腹钵等。 石器以磨制为主,有少量打制。农业生产工具有刮削器、弧刃斧、斜刃斧、两端弧形斧和齿刃镰。谷物加工工具有鞋底状四柱足石磨盘和磨棒。还有绿松石饰等。 贾湖骨笛 骨器有骨鱼镖、骨针、骨钗和条形骨器等。还有骨笛,系用鹤类尺骨钻孔制成,形制固定,多为7孔,有的先刻好等分记号,再钻孔。标本M282:20,全长22.2厘米,7孔,在第六孔与第七孔之间又钻小孔,制作精致,保存完好。经测音,能发出6声或7声音阶。 重要意义

中国史前文明

中国史前文明 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良渚文化距今5300年至43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代表之一,1936年才被发现,目前发现的遗址集中分布在上海周边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中国发现的远古人类遗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著名的北京猿人距今约四五十万年。 旧石器时代指距今约一万年以前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指距今一万年左右到四千年左右的时期。 泥河湾文化按地质年代和考古鉴定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即以小长梁遗址和马圈沟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早期遗址群(距今约150—200万年),以侯家窑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中期遗址群(距今约10—30万年),以虎头梁遗址为代表的泥河湾晚期遗址群(距今约万年). 是迄今为止,东亚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具有确切地层的人类活动遗址,对人类起源于非洲埃塞俄比亚的一元论提出了挑战。 距今2万~10万年间浙江宁绍平原是越族人发展的一个基地。 距今1.5万年宁绍平原自然环境恶化,迫使越族人几次大规模迁徙。 以下是新石器时期我国主要文化遗存简单记略: 距今1万年左右,有一支越过钱塘江进入今浙西和苏南丘陵地带生息繁衍创造了马家浜文化。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以出土玉器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文化,萌芽于公元前8000~6000年前后,发展于公元前5000~4500年前后,辉煌于公元前4000~2500年前后,一般把公元前6000~3000年这一时期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玉石器通称为红山文化。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的地层比较单纯,主要为裴李岗文化遗存,绝对年代为BC7000—BC5800年,距今9000年左右。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

音乐考古报告--舞阳贾湖

《舞阳贾湖》考古报告览要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 1.5公里的贾湖村东,沙河与泥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55000平方米,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在此发掘7次,计2700平方米。特别的发现主要是七声音阶骨笛,9000年酿酒技术,成组随葬内装石子的龟甲及其契刻符号,动物训化家养,具有原始形态的栽培梗稻,这些发现尤为引人注意,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反响。经碳14测定,贾湖遗址年代范围为BC7000—BC5800年。考古工作者将发掘资料分为三期,其中的第一期文化面貌不同于目前发现的我省其它同时期遗址,第二、三期与裴李岗、峨沟等大体同进,第一期年代约为BC7000—BC6600年,第二期为BC6600—BC6200年,第三期为BC6200—BC5800年,文化内涵既与裴李岗文化有不少共同因素,也存在许多差异和独有特征,呈现出淮河上游地区的独特面貌。因之,发掘者将其命名为“贾湖文化”。目前与贾湖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遗址还有舞阳大岗、郭庄、漯河翟庄、郏县水泉等,主要分布于汝河、洪河、沙河流域。 舞阳地区至少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就有人类在活动,在舞阳大岗发现有细石器文化遗存。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前仰韶时代,这一带除了贾湖遗址外,还发现有漯河翟庄、舞阳大岗、湖南郭、张王庄、阿岗寺等七处遗址。到了五六千年的仰韶时代,古文化相当发达,遗址点较多,已发现有舞阳湖南郭、阿岗寺、东岗、留庄、马村、张王庄、叶县法云寺、孙家岗、漯河马央张等九处。距今约4000多年的龙山时代,居民点相当稠密。古文化十分发达,已发现有郾城郝家台龙山文化城址以及井李、白马岗、化身台、凌云台、裴城、南岗、舞阳孙庄、庙长、闫刘、湾刘等31处遗址。直到商周时期,发现古城址、古遗址、古墓址共20多处。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胡国故城、东不羹、西不羹故城等。特别是北舞阳商代遗址,曾发现重11公斤,直径33厘米、通高46厘米的商代二里岗期大铜鬲,表明这里应为商代的重要遗址。 贾湖的以往的调查和发掘工作。 1961年,原舞阳县博物馆朱帜同志在下放贾湖村劳动时发现了贾湖遗址。 1980年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周到先生在此进行调查,确定了遗址的文化性质。 1982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考古研究所安志敏先生来此调查。 198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郭天锁、陈嘉祥等在此进行试掘。 1985年10—11月,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王良启等对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 1985年10—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王良启对遗址进行第三次发掘。 1986年3—5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杨振威对遗址进行第四次发掘。 1986年10—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对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 1987年3—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居中、王胜利对遗址进行了第六次发掘。郑州大学考古专业04级考古实习队在宋豫秦、张国硕等老师的带领下也参加了此次发掘。 2001年4—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省文研所张居中、潘伟斌、秦颢、邱平等及中国科大科技考古专业考古实习的研究生,在此进行了第七次发掘。 经过5年7次发掘(包括一次试掘),共揭露遗址面积2358。7多平方米,清理房址45座,陶窖9座,灰坑370座,墓葬349座,翁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 贾湖遗址的资料整理与发表情况。 资料整理主要包括: 1陶制品的整理(数片,称量,器形统计) 2红烧土的整理(特征记述、三维测量) 3石质标本整理(出土位置标注、器类统计、岩性称重统计、岩性鉴定)

贾湖骨笛发掘的意义

浅谈贾湖骨笛发掘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至今仍然可以演奏的乐器——贾湖骨笛,以及演奏他的勤劳的远古人民仍然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覆盖着。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地养育着它?他又给远古人带来了什么样的音乐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翻阅资料试图揭开它美丽的面纱。 1 令人惊讶的辉煌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东,沙河与泥河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平面呈近圆形,面积约55000平方米,1983年至200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大学在此发掘7次,计2700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灰坑336座,墓葬445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个,以及濠沟、小坑等。 贾湖的年代较早(碳十四测年数据大致在距今7000一8000年范围内,经树轮校正为距今7500-8800年之间),贾湖出土物所反映出的文明程度也高得令人惊异:出土物中除了反映早期稻作技术的原始粳稻栽培遗迹外,还发现了具备几乎完整音阶的骨笛以及内装石子并带有契刻符号的成组随葬的龟甲。在如此早的年代,就能达到如此高的文明程度,贾湖遗址作为中华文明最源远流长的源头似乎不会有什么异议。 对于贾湖骨笛的发掘主要分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长时间集中发掘的,从1983年一直到1987年,期间进行了6次发掘工作。第二部分是2001年4—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河南省文研所张居

中、潘伟斌、秦颢、邱平等及中国科大科技考古专业考古实习的研究生,在此进行了第七次发掘。 1983年到1987年间贾湖骨笛一共出土了25件,其中过于破碎不能修复的6件,完整的有17件,半成品2件。贾湖骨笛是用丹顶鹤尺骨所制。出土时放置于墓主人的身边,有些墓穴竟能同时出土两件。据推测,这些墓穴多为当时的部落首领。可见贾湖骨笛在当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根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舞阳贾湖》第九章所知:出土的骨笛以笛孔数目划分有2孔、5孔、6孔、7孔、8孔之分,大多数为七孔笛。长度大约都在17.3—24.6cm,直径在0.9—1.72cm间,音孔直径0.3—0.5cm。m282:20的骨笛171.6毫米处还有一个小孔。这个小指孔直径为1.58毫米。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在《中国音乐文化九千年——试论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掘及其意义》中把贾湖骨笛的历史分为三个部分: 早期,距今九千多年至八千六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五孔,六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以m341:1为代表。 中期,距今八千六百至八千两百年左右,骨笛上开有七孔,能奏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以m282:20为代表. 晚期,距今八千二百至七千八百年左右,能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外加一些变化音,以m253:4为代表 1987年到2001年,14年过去了,舞阳的贾湖又迎来了春天。这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西城区京珠高铁漯河站的西侧——舞阳贾湖文化遗址旁的北舞渡古镇。由九三学社社员、河南省工艺美术师、河南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大师)、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陶艺家王亚东先生于2003年创办。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是一个开始由小陶艺作坊逐步发展起来的集陶瓷艺术研讨、交流和休闲旅游的场所,也是河南贾湖古文化国际交流的窗口之一,内设贾湖陶瓷艺术馆、河南大学艺术学院贾湖陶瓷研究所筹备处。 舞阳北舞渡镇中山路两侧以及西南五里之间,有一片以河为伴,以湖为邻的老式农宅、当铺、山陕会馆彩牌楼、马王庙、天王庙、8000年前贾湖遗址和陶瓷作坊,叫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 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具有典型中原建筑风格和现代的人文艺术元素,整个村子看似普通的很旧的农家小院,进入院落是一个古陶标志墙,彰显着8000年前贾湖的文明。院内摆放着横七竖八的陶器、瓷器和很多陶片、瓷片,院内的池塘清澈见底,青莲碧绿,鱼儿游赏,古老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碰撞,彰显着清净、高雅、人文、智趣、幽闲、理性。 贾湖国际陶艺村有着淳朴农家生活情景、情节,屋舍是从村民手中租借,屋内摆放着8000年前的陶片、以及历代的陶片、瓷片、陶器、瓷器等。从

2003年正式运作以来,已有近千名国内外学者、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8000年的贾湖文明魅力,吸引着众多人士前来探秘寻宝,从而使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在业内众所周知,被称为中国六大陶艺村(北京神笛陶艺村、台湾莺歌陶艺村、陕西福平陶艺村、舞阳贾湖陶艺村、景德镇三宝陶艺村、神垕镇钧瓷陶艺村)之一。 中国工艺美术家王亚东是“舞阳贾湖国际陶艺村”的创办人。先后学习于漯河技师学院、郑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作品先后荣获中原旅游产品设计大赛铜奖,河南省人民政府民间工艺美术银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等。

裴李岗文化与贾湖遗存陶器对比图

图一 裴李岗文化与贾湖遗存陶器对比图 1.砂陶罐(裴李岗M2:5) 2.深腹罐(沙窝李M16:4) 3.深腹罐(裴李岗M101:6) 4.圜底壶(莪沟北岗M17:5) 5.长颈壶(唐户F21:6) 6.罐(莪沟北岗M12:4) 7.双耳壶(裴李岗M111:1) 8.壶(沙窝李M21:4) 9.壶(裴李岗M7:1)10.鼎(裴李岗M7:3)11.钵(唐户T1113⑧A:3)12.侈口罐(贾湖M282:2)13.卷沿罐(贾湖W16:1)14.折沿罐(贾湖H34:1) 15.双耳罐(贾湖H222:2)16.双耳罐(贾湖T109③C:65)17.双耳罐(贾湖H155:1)18.侈口罐(贾湖M482:1)19.三足钵(贾湖H135:3)20.三足壶(裴李岗M104:1)21.三足壶(沙窝李M6:2)22.三足壶(莪沟北岗M13:1)23.假圈足壶(沙窝李M12:1)24.环耳双耳罐(沙窝李M1:5)25.环耳双耳罐(莪沟北岗M15:4)26.角把罐(贾湖H107:1) 27.敛口罐(贾湖M350:1)28.筒形篦纹罐(贾湖H35:6)29.双耳罐(贾湖M125:1)30.钵形鼎(贾湖T109③B:82)31.釜形鼎(贾湖H64:2)32.罐形壶(贾湖M41:3)33.折肩壶(贾湖M132:1)34.折肩壶(贾湖M363:1)35.圆腹壶(贾湖M281:3)36.三足钵(贾湖M387:2)37.方口盆(贾湖H187:3)38.划纹盆(贾湖H351:1) 2 3 4 5 6 7 8 9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史

贾湖刻符与中华彝族万年文明史 朱琚元(彝族) 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经发掘总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发现一批相当于裴李岗文化的屋基、灰坑、陶窖、墓葬,并出土文物数千件。 贾湖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测定数据,总体上都在7000一8000年范围内,若按树轮校正数据,则在7500-8800年之间(《河南省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至六次发掘简报》,《文物》一九八九年第一期)。出土文物中有三件龟甲各刻有一个符号,一件石器上竖排连接地刻有四个符号。《发掘简报》指出:“在这些龟甲和随葬品中的骨器、石器上发现的契刻符号,很可能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这批契刻符号的发现,为研究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 贾湖遗址考古成果公布后,不少学者撰文认为,贾湖刻符的发现,为探索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唐建先生在《贾湖遗址新石器时代甲骨契刻符号的重大考古理论意义》一文中提出了肯定的看法:“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甲骨契刻符号的发现及其考古绝对年代的确定,为商代甲骨文的历史源头探索提供了可靠的的证据”,这“不但是到目前为止新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甲骨契刻符号,也是至今我国年代最早的文字或文字前形式。”从而肯定殷商甲骨文的源头在其前5000多年的裴李岗文化时代,亦即汉文字的起源、发展已有约九千年的历史。不过,贾湖甲骨契刻符号究竟是文字或只是文字前形式,用汉古文字与之比较进行探讨,目前尚未能得到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结果。 我于1993年2月专程赴河南郑州,在省文物研究所得以亲睹正在清理、复原中的甲骨、石饰刻符,以及骨器(未见有刻符的含器)、石器、陶器等部分出土实物。将贾湖遗址甲骨、石饰刻符与彝族传统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在彝文中不但全能见到与贾湖刻符形同或形似的文字,而且对竖排契刻于石饰上的四个刻符,用彝文亦可释读出具有完整性的含义,同时贾湖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在其他民族特别在汉族中已不见踪迹,而在现令彝族地区尚能寻见到与其相同或相似的日常用物。这种绝非偶然或巧合的现象,亦可证明彝族传统文字与约九千年前的贾湖刻符之间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文字的创制与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结合近年在彝区调查发现的彝族古老历法十月太阳历与十八月历等古代文化加以佐证,据此可以提出中华彝族具有万年文明史。 彝文何以与贾湖刻符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这有必要首先对彝文作一些概略的介绍。 一、彝族传统文字简介 彝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自己的语言和起源时代久远,独具特性且发展完善的传统文字即彝文。彝文首先表现于拥有载体形制多种多样、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的文献。 现今尚流传和遗存彝族地区的彝文文献载体形制主要有岩书、布书、皮书、纸书、瓦书、木犊、竹简、骨刻、木刻、金石铭刻、印肇等,其中绝大部分为纸书,根据纸质和极少部分所署的抄写年代,彝文文献多形成于明、清时代。但不等于说彝文文献都首撰成书于明、清。除续修的谱牒,部分金石铭刻,以及汉文古籍译作等彝文文献夕卜,绝大部分彝文书籍,特别是彝族毕摩(祭师)传统用于各种祭祀的典籍,是按世代流传下来的内容与格式,从原非纸张为书写原料的典籍上,转而传抄成纸书,即绝大部分彝文文献成书年代远不止于明、清时代。现存彝文文献,根据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或署有年代可考而较方者,有云南红河州境3000多年前原始岩画组合画面中的彝文岩书、西汉时代的云南昭通彝文铜印(堂琅印)、蜀

漯河的历史

漯河历史概况 漯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新石器时代,先民就在这里定居生息。贾湖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中国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湖遗址的酿酒工艺、将中国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就逐渐形成,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属召陵县管辖。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宋书-州郡志》记载:“景平元年(公元423年)魏师南伐,破许昌城,颍川郡治召陵,称南颍川郡。”颍川郡治,原在阳翟(今禹州),后迁许昌。北朝魏军攻占许昌城后,南朝宋所属的颍川郡治便设在召陵县的奇雒城,领召陵、曲阳、临颍三县,称南颍川郡。北朝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撰著《水经注》卷二十一汝水篇中写道:“汝水又东南,经奇雒城西北,今南颍川郡治也,隐水出焉,世谓之大隐水。”在《水经注》卷二十二颍水篇记载:“颍水又东南,汝水支津注之,水上承汝水别渎于奇雒城三十里,世人谓之大隐水也。东南径召陵县故城南。”郦道元曾实地考察了这些水道,其注准确可信。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漯河召陵,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文宗字祖”。 隋朝,把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郡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资治通鉴》记载:“唐代平淮蔡吴元济叛乱,曾运杨子院(今江苏义征县南)米,自淮阴溯淮入颍,自项城入殷,输于郾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三月,唐军与淮蔡军“夹殷水而军,诸军相顾望,无敢涉殷水者。”南宋时,为防洪水及土匪侵害,在殷城周围修筑了寨墙,因隐、澧水在此交汇,寨取名源汇,镇取名上口(又名新寨镇),与东边的下口(今周口)镇遥望相呼应。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郾城县记》记述:“沙澧二河在镇西北汇流,形似螺,因此名湾为螺,地以湾名。”《中国地名大辞典》曰:“螺湾河,在河南省郾城县东,名螺湾渡。”《清一统志》曰:“澧河自县东南螺湾渡北流合沙河,今京汉铁路经之。”由于这里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故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进行物资交流。明永乐年间,郾城知县王季立,曾作《螺湾买棹》诗咏之曰:“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由此可见其繁华之一斑。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扩大,以及漯河车站的升级,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新华字典》、《辞源》、《辞海》等权威字书,也先后相继认可。《现代汉语词典》注:漯,漯河,市名,在河南。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现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总面积约2640平方公里。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止2007年底,漯河城区面积1020平方公里,市区建成面积35.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25万人,市区人口34.7万人。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图二 贾湖遗址陶器分期图 1.角把罐(H278:1) 2.双耳罐(M125:1) 3.罐形壶(H127:1) 4.方口盆(H156:5) 5.深腹盆(H13:3) 6.敞口钵(H187:37) 7.浅腹钵(H156:12) 8.划纹盆(H187:24) 9.罐形鼎(H198:3)10.盆形鼎(M396:2)11.角把罐(H341:3)12.侈口罐(M282:2)13.卷沿罐(W16:1)14.折沿罐(H161:3)15.双耳罐(H210:2)16.罐形壶(M243:2)17.折肩壶(M233:1)18.折肩壶(M344:1)19.圆腹壶(M273:4)20.方口盆(H29:1)21.深腹盆(H198:5)22.划纹盆(T26③C:9)23.浅腹钵(H63:1)24.敞口钵(H19:21)25.敛口钵(H379:1)26.罐形鼎(H101:3)27.卷沿罐(H190:2)28.折沿罐(H105:8)29.双耳罐(T109③C:65)30.折肩壶(M25:1)31.折肩壶(M112:2)32.圆腹壶(M409:1)33.扁腹壶(M203:1)34.三足钵(T109③B:66)35.三足钵(H426:1)36.划纹盆(T6③:7)37.敞口钵(H95:3)38.敛口钵(T26③C:23)39.浅腹钵(H55:6)40.三足钵(M387:2)41.卷沿罐(H104:3)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 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第18卷 第4期1999年11月人 类 学 学 报A CTA AN THRO POLO G I CA S I N I CA V o l 118,N o 14N ov .,1999 渑池班村新石器遗址植物遗存 及其在人类环境学上的意义 孔昭宸 刘长江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093) 张居中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 450304) 摘 要 本文依据地处黄河中游二级阶地的渑池县班村遗址中浮选出的大量植物果实和种子,鉴定 后得知,在约7000aBP 裴李岗文化层中有栎、朴、山茱萸、紫苏和野大豆,反映当时该地的植被应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古代先民主要以渔猎采集植物为生,至约4500aBP 前的庙底沟二期文化层中出现的是大量粟和黍等栽培农作物的种子,表明当时先民已转变成驯养栽培经济, 自然植被遭受破坏。这些植物遗存的发现,在植物学、环境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植物遗存,人类环境,新石器遗址,渑池班村 收稿日期:1998207202 本研究得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470132,39570440和49571066)经费资助。 班村遗址地处河南省渑池县城北60余公里处的南村乡(北纬35°4′,东经111°50′ ),涧河与黄河在此交汇。遗址则座落在黄河南岸的二级阶地上,海拔230—240m 。其南为郁山余脉韶山,遗址则滨临黄河,河北岸则为中条山余脉。由于黄河长期向南摆动,经冲刷、剥蚀,故破坏了遗址北部的文化层堆积。尽管遗址所在地区因长期遭受人为活动的影响,自然植被早已被破坏殆尽,仅在韶山局部地段尚有次生杂木林、灌丛及中旱生的小半灌木及草地。村中则人工栽植泡桐、臭椿、榆、槐等;而黄河阶地上,则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小米及油菜等。 1 班村遗址文化层堆积 基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区建设的需要,中国历史博物馆近年组织有关科研、教学单位进行考古发掘与研究。初步揭示,班村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从早至晚大体上有5个时期的文化堆积: 第一期:前仰韶时代,相当于裴李岗文化时期的文化遗存,在此被称为班村类型,约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刘正国音乐研究模板

笛乎筹乎龠乎 —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 文11正国 1986年5月一1987年6月, 中国音乐考古发生了一件令世界音乐史学界为之瞩目的大 事。那就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发掘出一批骨质的斜吹乐管。它们大多为七孔, 其精美的制 作, 近乎齐备的七声, 标志着已属完全意义上的乐器形态。经碳十四及树轮校正数据测定, 此器 为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文化遗存。①它的出现将人类音乐音阶的形成可考年代提前了数千年, 足 使世人为之瞳目结舌。当时中国音乐界的有关专家学者几乎无一异议地将这种无吹孔形制的 骨质斜吹乐管定名为”骨笛”。于是, 贾湖骨笛便如天外来客般地闯进了中国音乐学的史册。 作为七、八年前彼时彼地的考古新发现, 贾湖骨笛的定名曾起到过及时将该器见诸新闻 媒体的作用, 似也无可非议。然而, 这么多年过去了, 尽管也有不少寻幽探秘者在骨管的测 音、仿制及演奏上作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试验与探索。可是, ”贾湖骨笛”似乎仍只是个孤零零 的出土器物, 至今人们还无法究其来龙去脉。当代音乐史学家们能

够针对贾湖骨笛的发掘及 其久远的年代而津津乐道, 却无法对其后所出现的数千年的音乐文化断层作出任何令人信服 的阐解。因为, 在现存的先秦典籍史料中, 无论是传说中的远古氏族音乐抑或是可纳入信史 的夏、商、周时的音乐, 均未见有所谓”骨笛”的记载。也就是说, 如此重要的、八千年前 就已成形了的古管乐器的现身, 却得不到先秦任何音乐史料的印证, 反倒将中国远古音乐的 历史平添了数千年令人不可思议的空白。显然, 这是有睽常理的。 笔者近年来横察民间现存斜吹乐管诸器, 纵考先秦古籍记载, 兼及古文字学之训话。始 悟得, 贾湖骨笛的定名实系一大理论症结, 哑待化解之。是故, 不揣荒疏, 试就贾湖骨笛的 真正名属作如下探究, 愿求共识于大方。 一、非笛 众所周知, 今之所谓笛者, 乃是一端开管, 一端塞闭, 开有吹孔、膜孔和音孔的竹质单 管横吹之器。虽然笛之名实古今有变, 即”古笛竖吹”之说的确属实, 而膜孔之制也可能晚 起。可是, 无论古今, 笛乃是一种有吹孔的竹质乐管当属无疑。这一点很关键, 吹孔之制对

河南漯河舞阳四大宝(特产)

河南漯河舞阳四大宝(特产) 恒盛义 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陶瓷”、“贾湖古酒”、“合伯宝剑”、“农民画”合称舞阳四大宝(特产)。 舞阳贾湖陶瓷 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贾湖文化遗址”,发掘出的窑穴370座,陶窑13座,陶器有陶鼎、陶罐、陶壶、陶碗、陶杯、陶豆、陶觚。其中盛酒陶器,具体生产年代确定为距今8600——9 0 0 0年。舞阳贾湖红陶、舞阳大岗彩陶、舞阳阿岗寺亮黑蛋壳陶、舞阳善德灰陶等。舞阳境内贾湖周边同时代陶瓷科学界统称“贾湖陶瓷”。 贾湖陶瓷又称“贾湖陶器”和“贾湖彩陶”,河南省舞阳县独特的工艺品。贾湖陶瓷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即沙颍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据《恒盛义》陶艺制作工艺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沙颍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河水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明清时期,贾湖陶瓷吸收了当地比较盛行的砖雕、石雕艺术风格,出现了浮雕、镂空、剔刻工艺,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在民国期间,贾湖彩陶在继承传统制陶技艺的基础上,又受到附近宝丰紫陶、临汝汝瓷、禹州钧瓷的影响,采用内挂釉、外挂釉,部分挂釉的技艺,是贾湖陶艺更加丰富多彩。1915年(民国四年)参加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后,除了花鸟鱼虫外,出现了大量以传统题材的山水、花鸟、人物中国画场景,浮雕、镂空、刻划、剔花装饰工艺更为细腻完美。 贾湖陶瓷传承9000年技艺,又吸收本土的砖雕、石雕、彩绘艺术风格,在传统的陶艺中脱颖而出,自成流派又称贾湖彩陶。在制作工艺上,贾湖彩陶采用彩绘、刻瓷、镂空、刻划。在绘画过程中表现出褐色、黑色;在题材为,除以生活中的花、鸟、鱼、虫为创作对象外,还着重吸取了传统民俗元素,以村庄、山石、河流、亭台、楼阁场景的形式加以表现,王存兴“清莲”系列是其代表;在烧制方面,贾湖彩陶制作先烘干,然后开烧,温度一般在摄氏700至800度,成品为红色的刻画陶,素烧后可以釉烧,上釉后放入陶匣钵内,二次烧,达到摄氏1000至1050度,50小时,成品为黑陶、红陶各种彩陶、陶器、陶瓷等。 在贾湖遗址考古发掘中,舞阳政协副主席、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朱帜和儿子朱振辅(现舞阳博物馆馆长)与中国科技大学张居中教授发掘陶窑13座,窑穴370座。残存有火门、火膛、火台、窑壁、烟道和出烟口。贾湖陶器出土陶器文物标本2548件。陶器上部分装饰有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2001年6月,国 务院将其确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确定为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垂青史册。经专家 鉴定,贾湖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第一个具有确定时期记载的文化遗存,是“人类从愚昧迈向文明的第一道 门槛”。作为9000年前人类文明文化的象征,贾湖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简介 贾湖遗址目前共进行过7次研究性发掘,发掘面积仅2700平方米。先后出土了距今9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53座、窑穴370座、陶窑13座以及灰坑、莫葬、瓮棺葬等,出土文物近5000件。其中出土的石磨盘、骨笛、陶器、契刻符号以及碳化的稻粒、陶器中的残留物等,对我国及至人类文学史、音乐史、酿造史和了解当时的生活习俗、状态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最重要的发现除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外,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推翻了“中国笛子西来说 ”和“七声音阶外来说”。 贾湖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提供了连接黄河中游至淮河中下游之间新石器文化关系的一个连接点。发现有房子、陶窑、墓葬与陶器、石器、骨器等。出土的钵、双耳壶与锥足鼎等陶器具有裴李岗文化同类陶器特征。有契刻符号的龟甲与石器,其契刻符号可能与原始文字有关。还发现一批保存完好的骨笛,多数有7个音孔,音孔旁钻有调音的小孔,有的还刻划等分符号,是中国竖吹的管乐器的祖型。据测试,它们已具有音阶结构,可吹奏旋律,且发音准,音质好。这些发现,为研究中国音乐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