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

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

——在美国加州伯克利学院的主题演讲

◎释永信

文章整理:嵩山少林寺武僧团

少林寺是佛教禅宗的第一祖庭(禅宗在中国佛教史和文化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日本、韩国的佛教寺院大多数是禅宗寺院,其影响遍及欧美地区)。但当今社会上多数人对少林寺的认知,只是少林功夫强健体魄,除暴安民。这直接导致了一个令很多人困扰的问题:慈悲与暴力、出世与入世……这些看似对立的问题,怎能同时成为少林寺禅武合一的身份特征?二十年前欧美记者就向我提出这类问题,我写了几篇文章,论述“武术禅”这个方便法门,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林“武术禅”得到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广泛认同。今天,杜维明教授又把这个问题作为对话的题目抛给我,我很乐意响应,愿借加州伯克利大学这块宝地,和各位教授、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重新对话“功夫与禅”——借以深入认知和体验佛教的“实践智慧”。

功夫与禅,对于少林寺来讲,既是信仰问题,也是实践问题。我把我在少林寺30年来的每一天每一刻,无论是禅堂打坐还是现实应对,都当成一个佛教徒的修行实践和精神修炼,带领少林寺传承人和四众弟子秉承祖师的遗教,沿着如理如法、真修实证的道路,既坚守传统、又直面现实,以开放包容、慈悲喜舍的心态面对一切,满怀感恩和欢喜,让“功夫”和“禅”从武术和打坐一步步如实回归祖师微妙本意,生动呈现出无碍无畏、大智大勇、圆融和谐的禅宗智慧,并成就了无数后来者。

下面就从我在少林寺三十三年的亲身经历说起吧——

一、恢复传统,延续传承,拓展空间。

我1981年到少林寺出家,33年前的少林寺,还没有真正领受到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利益,生存是当时仅剩的二十几位僧人每天面临的最大问题。后来因为旅游的兴起,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少林寺,马上又面临恢复传承空间,培育传承人等问题,传承人的培育则需要僧团队伍和制度建设的恢复重建,多恢复寺庙建筑、多培养僧才,是少林寺也是中国大多数传统寺庙面临的最大现实、当然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在当时的大环境中,传统宗教已被边沿化、文物化,远离了社会生活;沿袭传统开坛讲经说法、聚众布道的方式寻求发展显然行不通,甚至以慈善事业方式寻求发展都会遇到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壁垒。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摆在少林寺眼前最大的传统优势,既可走向社会又能感召人心,只能是少林功夫。

二、在保护中交流、在交流中传承、在对话中弘扬少林文化价值。

1984年在修复少林寺建筑的同时,我率先尝试恢复少林寺武术队;1987年正式恢复少林寺武僧团;1993年我带领少林寺法师和武僧共同组建的少林文化代表团访问台湾,取得巨大成功,成为两岸佛教文化交流中断44年后的首度破冰之旅;此后,少林寺佛教和功夫访问团一发而不可收,走遍世界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至国王总统,下至当地居民,各个职业、阶层、性别、年龄、乃至语言、种族和信仰之间的阻隔悉皆消融,成为中国文化突破政治与意识形态差异,成功“走出去”、主动参与人类文明对话的先行者。

三、正名、定位:理清被混淆的概念。

为了回应现实社会对少林功夫精神品格的曲解,我从1994年开始著文提出“武术禅”,2002年通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少林功夫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内整个学术界对“少林功夫”达成基本共识:它是由少林僧团世守并积极传扬,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的,以禅宗智慧为追求,通过少林僧团以武参禅、以禅引武的修行方式,实现对佛教生命奥义和禅宗智慧认识的实践活动;“禅武合一”的少林功夫是人类进行对话和伟大创造力的见证。

四、保护少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在全球化、商业化、大潮中,意识形态和政策法规,往往成为体育、文化、旅游、创意等世俗化产业肢解传统文化精神信仰内核的合法理由或借口。我们一直保持着少林寺的传统宗教生活和传统的修行模式,为保护少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努力。

三十年来,少林寺以慈悲、理解、忍辱与包容,积极回应现实,让宗教文化传承更多地展现出当代人类价值,借此使得宗教活动、环境和机制,持续得到改善。

功夫,本意远不只是“武术”,它在佛教中最初是指打坐的功夫,即打坐实践中经年积累、渐次提升的水平和能力,后来又扩大为一切如法修行的实践,包括行住坐卧、烧火做饭、打水扫地……在当下生活与本职工作中,持续专注、“持心一处”,实践加上时间,就是功夫。少林武术只是少林寺僧人修行功夫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禅,禅是一种文化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是心灵超越之法,是通过生命的实践,体验到的“内在超越”。参禅,也不只是到禅堂里去打坐,我们说的参禅,首先是指僧人过上佛陀教导的宗教精神生活,而禅堂打坐只是僧人修行的一个载体、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建立在坚定的信仰基础上、建立在日常严格的戒律生活基础上,参禅打坐、或者制心一处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致心无旁骛,不胡思乱想,你就尝到了禅味,就能在人格上有所成就,体验到内在超越的禅宗智慧。

古德所谓“拳者小禅,禅者大拳”一代代禅宗祖师将禅宗智慧赋予少林功夫,使之从优化人体运动技能和攻防格斗的武艺、到两军对垒时排兵布阵的的武学,在持戒修行的武德相贯穿和约束下,次第提升为放下我执的武道,最终追求的至高境界,是无我、空性的“禅武合一”。所以说,少林功夫的最终主体是禅者,禅心运武,透彻人生,内心无碍无畏,表现出大智大勇的气概。禅武合一不仅将少林功夫提高到民间武术难以企及的精神品格的高度,更重要的

是,它为相当大的一类人群提供了一条有着完整次第方法的内在超越之路。“天下功夫出少林”作为民间流传的说法,透露出传统社会对“禅武合一”理念与方法的广泛认同。

“禅拳归一”是少林武僧习武修禅的标准。少林功夫讲究“禅武同源,禅拳归一”。这是少林武术特有的文化内涵。“禅拳归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归于一地,即同在少林寺孕育滋长。少林是禅宗祖庭,又是武术圣地,禅武于千百年来在此实现了完美的融合。其次是归于一身,禅僧习武,武僧修禅,禅僧武僧在少林已化为一体。其三,少林僧人既要打坐参禅,又要练功习武修德,文武双全,武德双修已成为少林僧人的一种境界。其四,“禅”与“拳”归于一心,无论是参禅还是打拳都需要修行者用心体悟,自证于心,让身与心和谐统一,最后达到心灵的圆满,明心见性。禅与拳最终归于无我和空性,少林拳法中禅拳互融,以禅心练拳,内心安定可提升武功,再以拳中所悟助益参禅,便可将禅理与武功有机的糅合在一起,共同提升“禅”与“武”的修行境界。

所以,我们说的功夫与禅,本质上是如一的。禅与拳皆为降服自心的有效手段,但无论修习少林功夫还是参禅,都要与佛教信仰、道德生活、特别是日常持戒修行结合在一起。“禅武合一”,不是简单说,练武和打坐结合在一起。而是说,当少林功夫成为佛教禅宗的一个方便法门,实际上打破了佛教禅宗令当代人疑惑的神秘性,从而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通过身心合一的次第训练,步入明心见性的内在超越的大道。这条慈悲平等的人生成就之路,正是佛陀所开创:众生皆有佛性,只要破除无明障碍,人人皆可成佛。

功夫和禅修实践中的方法——

1.法脉相承

真正的少林功夫和禅修都很注重正法明师代代相传,以心传心的传统宗法传承制度。达摩祖师在中国始传禅宗,从“二入四行”“籍教悟宗”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

外别传”的佛祖心印,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等大力弘扬,终于一花开五叶,盛开秘苑,成为中国佛教最大宗门。以上诸祖,代代相承,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2.亲身实践

功夫和禅修都强调自我的实践修证不假借外在,非从外得,而是以内在的体认进行如实修证。这正是功夫和禅修不同于科学和哲学的地方。从众生到佛、生死到涅盘、此岸到彼岸、现世到出世等方面的超越,是内在性的。整个三藏十二部,可以概称为“心地法门”。佛教与当今科学、哲学不同之处,便在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修证,使个体在至善至美的自觉中体悟真理。佛陀教导说:你必须亲自觉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3.持之以恒

禅宗的特点之一“不立文字”,显示出禅宗是依靠修行者实践中的直接体验去求得证悟,这与武术功夫的修炼是一致的。有拳谚云:“拳打万遍,其理自现;拳打十万遍,不打自转”。所以真的要做到身手如行云流水,达到天人合一的武功之化境,这需要习武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练习体验才能最终领悟这一境界。少林武僧不但需要在日复一日的习武过程中去感悟少林功夫的精髓之所在,以达到修禅的境界,还要通过禅修中的禅理体悟来指导武术练习,从而在武术技艺上获得提升。

4.制心一处

少林功夫培养僧人通过肢体运动专注动作招式、保持内心禅定的功夫,注重在运动中对心对意的把握与控制。在修炼中,身体与动作只是内心专注的一个所缘与对象,并以此而培养心性的澄定,达到动中求静的效果。

5.无念无住

禅宗的特点之一是“不立文字”,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武林秘籍便是一本“无字天书”,最后主角阿宝便是在无字天书中看到了映射的自己,才领悟到真正的秘籍正是自己,这正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莫向外求”的道理。禅是一种感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它既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想出来的,相反,越想则会离禅越远。武学也是一样。虽然一招一式清清楚楚,但如果僵化的学习套路,抱着“招式”不放,也是不能有所成就的。无滞于形,才能心无拘囿;心中无念,方达武学化境。这就正如《六祖坛经》中,惠能大师提出指导禅修者实践的核心方法,便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禅与功夫的最高境界都讲究“无念无住”,才能如行云流水,随缘自在。

6.般若空性

少林功夫在招式的灵活变化与丰富的身法及拳艺中,体现无常、无我的智慧理念,讲究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般若智慧。

少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已经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少林文化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少林寺将继续通过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等活动,向世界各地人民弘传中华文化、少林文化。

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这所令人向往的世界名校参加这场文明对话,时值加州嵩山少林寺日十周年庆典,我深感我佛慈悲。作为少林文化的传承人,我愿借此机会真诚祈愿——

祈愿世界和平!

祈愿普天大众共享人类的文明成果!

祈愿远离一切的恐惧与不安!

祈愿人人健康自在!

阿弥陀佛!

汉语与佛教的关系

内容提要: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大量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髓,这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简要论述了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的三个主要途径,指出中国古代汉语言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汉语词语佛教 我国古代有仓颉造字之说,见之于《吕氏春秋·君守》;《汉书古今·人物表》则说明仓颉是黄帝的史臣;民间传说更把仓颉神话,说他有四只眼睛;《说文解字》则说仓颉是受鸟兽足迹的启发而创造出了文字。由文字而构成词汇,再形成语言,便成为汉民族精神文化的载体,延续至今。可以说汉语言是构筑灿烂中华文明的基石。 汉语的发展,也是不断吸收融合别的文化因素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汉语的表意功能越来越强,思想内涵越来越丰富、深刻。在汉语发展史上,有两次大规模的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的过程,一是近代由对日本文字的转译而吸收、接受西方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汉语的诞生;另一次就是本文主要论述的古代汉语词语对佛教文化的吸收融合。根据统计,佛教的传入为中国增加了三万五千多个新的词语。而正如梁启超所言:“夫语言,所以代表观念也,增加三万五千语,即增加三万五千个观念也。由此观之,则自译业勃兴后,我国语实质之扩大,其程度为何如者。”自汉代译业初兴到宋代大规模译经活动结束,近一千年间经过像竺法护、昙无竭、道安、鸠摩罗什、慧远、菩提流支、玄奘等大师的先后努力,佛教文化被整体移植到中国。早期的翻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是固有名词音译,抽象名词大多沿袭中国旧有词汇,尤其是借用老庄者为多,如道安法师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之说就是注重解决佛经翻译中的“当代化、地域化、大众化”的问题;但随着译经业的逐渐发达,为准确翻译佛经的义理,译者结合汉语特点及佛经义理,创造出了大量新词语;而且随着佛教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日常交际与活动中,也出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词汇。到宋代赞宁便在《宋高僧传》里总结出了翻译“六例”,如方立天先生所说:“六例总结了汉译佛典的来源、语本、翻译方式和译文差异,区分了译本的语言类别,表现了中国佛教学者对翻译中语言问题的重视。”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古代汉语,对其整体面貌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汉语词语对佛教的吸收主要有以下途径: 直接自佛教经典撷取 汉民族文化以儒家为代表,与古代印度以佛教为代表的文化相比较,汉民族偏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对精神的超越需求不是很强烈,所以反映在语言上非常朴实,相对而言缺乏想象力。佛教经典的输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民族的思维想象空间。随着隋唐时代佛教在社会上影响的日渐深远,许多佛教经典中的词语输入进了汉语词语系统之中,尤其是几部普及较广、影响较大的经典,像《楞严经》、《法华经》、《维摩诘所说经》等等。 《楞严经》卷四中,佛陀让25位圣者各自讲述自己的悟道经验,以便使后来“行者”能够“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静。”这一句话中就有两个成语“一门深入”和“六根清净”进入汉语言词汇体系,当然其含义是随着在社会上的应用而逐渐“世俗化”的。该卷还有“爱河干枯,令汝解脱”的说法,“爱河”一词是佛经比喻极其丰富的表现,但中国人却不愿使之干枯,便创造出了“永浴爱河”之类的词语,用于表达对新人的祝福。该书卷八还有“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味同嚼蜡”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比喻,借用到汉语中就成了比喻内容枯燥乏味到极点的意思了。 《维摩诘所说经》第一品中赞扬各位菩萨功德时说:“众所知识,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狮子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为大医王,善疗重病,应病与药,令得服行。”其中有多个成语进入汉语词体系:“名闻十方”、“不请之友”、“应病与药”还有“狮子吼”。本来“狮子吼”是说诸佛菩萨能够以妙法降伏一切外道邪说,后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歌赠给朋友“龙邱”居士:“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柱杖落手心茫然。”“河东狮吼”借用此处“狮子吼”的部分含义,说朋友妻子声音特大,对丈夫管教很严,后来便成

佛教禅理故事

佛教禅理故事 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度众时,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如天人般拥有无量 的财宝。满贤为人贤德良善,恒常利他,慈愍众生,如母爱子;亦喜布施,常施设种种肴,供养外道,希求生天。当时,满贤有一亲友从王舍城来家中作客,赞叹佛、法、僧三宝, 名声远彻;佛陀智慧广大,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法都能正知无碍,人称「世尊」,现在王 舍城中受护法龙天、国王长者、百姓所供养、赞叹。 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深生信心与恭敬,于是走上高楼,手执香花,长跪合掌,遥 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并心想:「希望如来以您功德,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遍于王舍城内;所散之香花,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发誓愿已,香花即至佛顶变成华盖,香气遍布 王舍城中。阿难见此,即问佛陀:「如此胜妙之相,从何而来?」佛说:「南方有一金地国,国内有一长者满贤遥请我及比丘僧前往彼国应供,我会至其住处,你们各藉神通前往。」 到了金地国,佛陀以神通力将千位比丘隐匿起来,唯现己身至满贤长者家。长者一听 到佛陀亲临,马上带领徒众五百人,手持百味饮食奉迎如来。大众看到佛陀的相好庄严, 光明晖曜,威仪安详,即顶礼佛足,至诚祈请:「慈悲的世尊,请接受我们的供养。」佛 陀慈悲应允,于是长者及五百徒众纷纷将饮食置于钵中,没想到食物始终没有满溢出来。 随后,千位比丘僧手持满钵现前,围绕着世尊。满贤见此殊胜异相,心生欢喜,即顶礼佛陀,发大誓愿:「愿此供养善根功德,尽未来际,为盲冥众生的眼目;无皈依者,令其皈依;无救护者,为作救护;无安稳者,令其安稳;无解脱者,令其解脱;未得涅盘者,使入涅盘。」发是愿已,佛即微笑,出五色光,遍照世界,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阿难请示佛陀:「如来以何因缘微笑?请佛慈悲开示。」佛陀告诉阿难:「满贤长者 因为供佛的功德,于未来世,过三阿僧祇劫,具菩萨行,修大悲心,圆满六波罗蜜,当得 成佛,号曰满贤,广度众生,不可限量。」众人闻佛所说,心开意解,欢喜奉行;亦有证 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发无上菩提心者。 善生比丘缘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波斯匿王的夫人怀胎十月,生下一儿,不仅 相貌端正殊妙、世间少有,且出世即身披袈裟,并开口说话。 王子询问波斯匿王:「请问世尊还住世吗?」波斯匿王回答:「是的。」接着又问:「那么大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诸大比丘呢?」波斯匿王告知他们也都还 在世。听完波斯匿王的回答,王子恳请父王能设斋供养佛陀及诸大比丘,波斯匿王毫不思 索地就答应王子的请求。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 2013年04月08日 09:01 来源:云科技作者:程 苓峰 分享到:更多 642人参与 62条评论 编者按:杨振宁先生是伟大的物理学家,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之一,他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本文中杨振宁从科学的角度谈谈他的佛教观。

世界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图片来源:资料图)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物理学之道精华节选

《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节选 達之2013年4月8日星期一 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的扉页上曾引著名物理学家海森伯的一段话,其中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会点上。” 以下《物理学之道——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精华原文节选。其中大部分是网上复制下载的,少数网上没找到可复制的文本,是我自己对照原书用键盘敲出来的,为此今天花了好几个小时。 现代物理学的概念与东方宗教哲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具有惊人的平行之处。 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之间的相似性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我们将会碰到许多论述,几乎无法区别它们究竟是物理学家还是东方神秘主义者说的。 在东方传统中的哲学思想与量子力学的哲学本质之间有着某种确定的联系。 我所说的“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印度教、佛教与道教的宗教哲学。 我们越是深入微观世界就越体会到现代物理学家与东方神秘主义者多么相似,他们把世界看成是由不可分割、相互作用、永远运动的各部分构成的系统,而人则是其中必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首先要问自己,我们要谈论的究竟是哪一种“知识”,来自吴哥窟或京都的佛教徒所说的“知识”与来自牛津或者伯克利大学的物理学家所说的“知识”是不是一码事?一方面是实验数 据、方程式和理论,另一方面则是宗教经文、古代神话或哲学论文,我们要从中选择什么呢?这一章要澄清两点:有关知识的性质与表达它们的语言。 纵观历史,公认的人类思想具有两种知识或者两种形态的意识,一般称之为理性的和直觉的,并分别把它们与科学及宗教联系在一起。在西方往往推崇理性的科学知识而贬低直觉的宗教型知 识,但是传统的东方态度正好相反。 例如《奥义书》谈到高级与低级的知识,低级知识是指各门科学,而高级知识是指宗教知识。 东方神秘主义者所考虑的是对实在的直接经验,它不仅超越智力的思维而且超越感官的知觉。

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 杨振宁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获得了新发现。而这些新发现又不能用原有的科学理论来解释时,人们就提出各式各样的假说。 一种假说被大家广泛接受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它的理论体系必须是自洽的,即它必须自圆其说,不自相矛盾的。 第二,它必须对已有的发现能够准确地描述,即这种假说能自圆其说,并且是符合现有的科学实践的。 第三,根据这种假说能够得出一些推论和预言,而这些预言能够被将来的实验和观测所验证。当越来越多的推论和预言得到验证时,这一科学假说就得到科学家的广泛接受,而这一科学假说也就被称为科学理论了。 如果这一理论描述、解释和指导的对象广泛而重要,这一理论就被称为伟大的科学理论,如牛顿力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牛顿力学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非微观粒子尺度)在非接近光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相对论能描述所有宏观物体在相对光速而言的低速,以及接近于光速的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这二种理论被提出的时候,它们能解释人们用旧理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且根据它们所作的推论和预言都被以后的大量观测所证实。相对论是牛顿力学的推广,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时的特例。 因为这二种理论的适应面非常广大,因而牛顿和爱因斯坦被公认为是最伟大

的科学家。他们的理论是最伟大的科学理论。卫星上天、潜艇入海、运动比赛、天文观察等都受这种理论所描述的规律的制约。 同样,佛教也完全具备科学理论的三大特性。首先,佛学理论是自洽的、圆融的。四圣谛概括了人生多苦的现象,指出人生多苦的原因,指明了涅槃入灭的方向,指出了修习正道的道路,佛教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宗派,各宗各派有各自独特的理论依据和修习方法,其基本的理论和目的是一致的。 其次佛陀成道后提示了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道理,解释了社会和人生的种种现象,更重要的是听从佛陀开示修习的许多人都体验到了佛学所指出的种种境界,因而佛教在当时就得到许多人的拥护,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要强调的是佛教的实证性。听从佛陀的指示,依法修行的人都能或多或少地证实佛陀所言之不虚。佛学不是纯粹理论性的哲学,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证科学,虽然它包含了伟大的哲理。依佛学修行实践就是学佛。 第三,佛学描述的一些自然现象对达到相应修行功力的人而言是一种实践观测,而对于普通人众来说则只能姑且信之,但对今人的自然科学的观测结果而言,就是伟人的科学预言。佛陀在千百年前就说过:一钵清水中有微虫八万四千,以及有关宇宙结构的三千大千世界等,这些都为现代科学中的微生物学和天文学所证实。 现在有些人会对佛教不够了解的情况下指责佛教是迷信、是不科学的。其实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对科学也是了解不够的,是对科学采取迷信态度的,是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佛教的六道轮回的因果报应说往往被人攻击为迷信。这种人的论据之一就是有人做恶事也没得恶报。有人做好事也没得好报。其实这是对六道轮回业力成熟才得果报了解不够。论据之二便是因果轮回怎么没人看得见。

茶禅与佛教文化

茶禅与佛教文化 茶禅与佛教文化_茶媒网 宗教信仰在每个国家都有很多,我国信佛教的居多。佛教中的禅文化是很多人难以参透的,佛教文化中和生活中很多其他文化也是互惠互通的。 茶文化、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自产生伊始便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茶道与佛教文化的大兴,几乎是同时。在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唐代,繁荣的经济、强盛的国力、开放的眼界为各种文化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而佛、茶之道更是在此时得到滋养,并相互交融。茶道借佛教赋予茶事过程庄重肃穆的仪式感,这使得之前做为解渴除腻之饮料的茶饮提升了形而上意义的层面。清心寡欲而又博学多才的僧人,也是茶道文化生存发展的最好土壤,从僧院推广开来的茶道得到当时皇家的认可。 对于僧人来说,茶也是必不可少的。寺院里仪规严苛的“吃茶”、“煎点”仪式,也为僧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严谨、专注的气息。在清苦而漫长的修行历程中,茶可以清神思,可以解困乏,在冷寂的冬夜,一碗清香温暖的热茶,不仅滋养了禅者的瑟身,对于人心,也是一种慰藉。 总之,茶道中,不可不说佛道,茶亦不离佛道。在茶文化的成形、推广过程中,僧人这个群体功不可没。年代久远,大部分茶僧的生平已做传奇说,但其中亦有弥足珍贵的历史痕迹,让我们一一结识它们。 形归露井灵光灿,手植仙茶瑞叶芬 蒙顶甘露,是当今茶市颇寻得到的一种茶叶。其味芬芳馥郁,饮者很难想象到,这种茶,正是中国人工种植茶的始祖,而它的家乡,四川雅安,供奉着西汉时期种茶之祖??吴理真。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吴理真并非真正的茶僧,他跟佛教的渊源有二,一是宋代宋孝宗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封吴理真为“甘露普惠妙济大师”,并把他手植七株仙茶的地方封为御茶园;此外,在蒙顶山最大的寺庙??天盖寺,供奉着吴理真“灵应甘露普慧妙济菩萨”的法象,所以后人称吴理真为“甘露大师”。虽非僧,但吴理真有着菩萨拔苦与乐、普济众生的精神。 公元前53年,普通山民吴理真在拾柴时偶然发现野生茶叶清神解毒的功能,于是在蒙顶山上首辟茶园,种下七株茶树。清代《名山县志》记载,这七株茶树“二千年不枯不长,其茶叶细而长,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结不散。”《四川通志》卷四十记:“汉时名山县十五里蒙山甘露寺祖师吴理真,修活民之行,种茶蒙顶。” 据五代时《茶谱》记载:“蜀之雅州有蒙山,山有五顶,有茶园,其中顶曰上清峰。昔有僧病冷且久。遇一老父,…谓曰:蒙之中顶茶,尝以春分之先后,多构人力,俟雷之发声,并手采摘,三日而止。若获一两,以本处水煎服,即能祛宿病;二两,当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矣。?是僧因之中顶,筑室以候,及期获一两余。服未竟而病瘥。时至城市,人具容貌,常若年三十余,眉发绿色,其后入青城访道,不知所终。”从这段记载来看,虽然茶的功能被异化、神化了,但五代时人已能知茶除宿疾、明眼目的功能了。所 以我们说茶祖吴理真,不是说佛,不是说茶,而是一颗以茶解众疾、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普世之心。 一苇渡江去,春风化雨来 关于茶的原生,是起始于中国还是印度,各国学者考证不一,立论不一。根据世理,中国说是中国,印度说是印度。有一个传说大概可以化解两国关于茶源一事的恩怨,那就是达摩祖师坐禅化茶的故事。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刘延刚 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

我理解的佛学与科学的关系----我的信仰

信 阿姨: 您好!首先祝您生日快乐! 妈妈和爸爸到您那,希望你们一起度过快乐的一段时光。 有时我觉得,您就象我的另一个妈妈,虽然不常一起,但只要想起您,总觉得心里暖暖的。记得九三年我在您那儿的事吗,你们给的那段温暖时光,影响了我的一生。那时我很喜欢跟您去你们矿上的图书馆借书看,我常常想起那时的事,如果没有那段时光,也许今天我不会对生命以及生命的意义有了自己的感悟。 在那时,我曾看过一本《知道一点相对论》的书,是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书,写得还算浅显,当时勉强能看懂。由于这本书,我才接触了比较先进的物理学、宇宙学理论。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那就是我是谁?我了解我自己吗?为什么我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和 自己的行为?当我读高中时,我就察觉到,虽然我很想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让母亲满意,可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控制自己去努力学习呢?为什么那么喜欢看小说、玩呢?我是谁?如果我就是我的思想,那我的思想为什么控制不了我的行为?再后来那段考学不顺,没有工作的时光,又让我对生命

有了厌倦感,让我思索:我为什么一定要活着?如果生命是痛苦的,为什么我不能选择死亡? 再后来,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为什么人一定要遵从道德,什么是真正的道德?为什么人要受苦,苦的根源在哪里?是因为制度不好吗?怎么才能让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呢?如果有了真正的民主与自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带着这些问题,这二十年来,我比上学时变得爱读书了,也不停地边看书边思考。 去年十月,才在一个很偶然的机缘下,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向。 刚开始妈妈听我说相信佛学的时候,她很不高兴,担心我走入歧路,变得莫名其妙,神经不正常。快半年过去了,妈妈现在不那么担心了,听我讲对佛学的理解,也能听得进一些了。当我说想把这些领悟和您谈谈时,她还很支持。您是我的另一个妈妈,我也希望就此听听您的意见。下面我就谈谈在佛学的启示下,对以上所探求问题的一些认识,希望您能指出其中不对的地方,以帮助我更好地认识生命和生命的意义。 现在的物理学已经发展到能用科学实验而不仅仅是理 论去观察原子内部的粒子运动了,也能观察电子、光子等微粒的运动。科学家们在观察中发现了波粒二象性现象的存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精编版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禅与佛教的关系是什么刚开始,我对禅,中国禅、禅定,正定之间也是分不太清楚。后来为解除心中的烦闷不断探索佛法,看到了耕云先生1991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这篇讲话。分享给大家。禅的特质 首先我要感谢方立天教授和邢博士的安排,使我有这麽宝贵的时机来就教於各位。 谈到禅,的确是「向上一路,密不通风」,你找不到一点缝隙可以钻进去。禅是很难入的,入了禅就得大解脱。禅也的确像壁立万仞,无径可攀、无门可入。 一、禅超越了宗教 禅是宗教吗禅不是宗教,禅超越了宗教。因为丹霞天然禅师冬天烤火,把佛像劈了当柴火烧。有人问赵州禅师:「佛是什麽」答:「佛是老臊胡--是洋鬼子。」有人问云门:「佛刚生出来,周围走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是什麽意思」云门说:「我若看见了,一棍子打死喂狗吃。」这哪里像宗教呢所以说禅超越了宗教。禅不是宗教吗但在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里面的确记载着:「佛在灵山会上,手拈着一朵金色花朵,不言语〈不说话〉,百万

人天俱皆罔措。」大家都不知道「佛拿着花不讲话」是什麽意思。只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心领神会。然後在百子塔前,佛分一半的座位给迦叶坐,然後告诉他:「你以後传承禅宗」,并且指定阿难副二--阿难尊者协助他办理这件事。所以禅的特点就是「超」,既是宗教又超越了宗教,因此,禅是一种「不一般」的宗教。一般的宗教都不是这样的。禅的「不一般」,就是说它打破偶像、没有崇拜,它说一切众生与佛平等,大家都跟佛一样。只要向佛学习、向佛看齐,不要向佛崇拜,不要向佛祈求什麽。既然如此,那麽「众生与佛平等」,口号是如此,但是禅所表现的并不如此。怎麽「并不如此」呢众生,谁也没有说谁要把谁打死喂狗吃,谁也没有说把谁的像烧掉,但是对佛「特别优待」--烧他的像、要打死他喂狗。可以说对佛不但不崇拜,表面上看起来还有一点儿糟蹋佛,这就是禅宗的特色。禅宗不念一切经典,不规定的规定--不念经。禅宗不但不念经,而且谁若在禅堂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就罚他挑水三担来洗禅堂。说你这一句佛号,把我的禅堂给念脏了,所以要罚你挑水三担把禅堂洗一下。大家都知道,禅实在是超宗教的。禅对宇宙万物的形成,不同意创造说,它说无造者,无造物。在逻辑上,禅也不同意这是神造的世界。因此禅是典型的无神论。禅既然是无神论,为什麽又承认宗教禅是既宗教而又超宗教;它既写实而又昇华了问题;它的艺术既具象而又抽象;它既存在而又超越。所以禅就充分表达了「平等」的精神,宇宙平等,一切理、一切事平等。诚如刚才方立天教授所说的「禅是直觉」,六祖也说:「直心是道场。」但是禅的要求,直觉要经过训练;不经过训练,这个直觉往往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中国茶道与佛教的关系 佛教于公元前6——前5世纪间创立于古印度,在两汉之际传入 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传播与发展,到隋唐时达到鼎盛时期。而茶 是兴于唐、盛于宋。创立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自由曾被智积禅师 收养,在竟陵龙盖寺学文识字、习颂佛经,其后又于唐代诗僧皎燃 和尚结为“生相知,死相随”的缁素忘年之交。在陆羽的《自传》 和《茶经》中都有对佛教的颂扬及对僧人嗜茶的记载。可以说,中 国茶道从一开始萌芽,就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僧俗两方 面都津津乐道,并广为人知的便是——禅茶一味。 禅茶一味 1、“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 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 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其二曰“静”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静。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 为基础。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可以说,静坐静虑是 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曾说过:“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此话一语中的。茶道的本质确实是从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琐碎的平 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禅也是要求人们通过静虑,从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 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 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院经济 也有了突出的发展,其中茶叶是重要的内容。 我国茶叶的兴盛时期是唐朝,在佛教的禅宗发展的基础上风盛起来的,由于坐禅中闭目静思,极易睡着,所以坐禅中“唯许饮茶”。 事实上在魏晋甚至更早的时候,茶叶就已成为我国僧道修行修炼时常用的饮料了。如:陆羽在《茶经》中多次引述了两晋和南朝时 僧道饮用茶叶的史料。其中引录的《释道该说续名人传》称:“释 法瑶,姓杨氏,河东人,永嘉中过江,遇沈台真君武康小山寺,年 垂悬车,饭所饮茶。”又摘引的《宋录》称:“新安王子鸾,豫章 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 露也,何言茶茗''?!”。这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僧道已有尚 茶之风。 我国寺庙不仅重视茶叶,而且也是生产、宣传、和研究茶叶的中心。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寺庙 都有一定的田产,和尚不参加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 的采造、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叶文化,所以,我国有“自 古名寺出名茶”之说。 统而言之,无论在茶的种植、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宴形式、茶文化对外传播方面,佛教都有巨大贡献。我国的饮茶习惯是随着佛教 一起传入到日本的。 此外,佛教对茶道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

爱因斯坦与佛教

爱因斯坦与佛教 施归元 现代科学之父罗伯特?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他又说:“我不是一个宗教徒,如果是的话,我愿做一个佛教徒。”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为什么对佛教如此推崇?是什么原因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了解他对科学和宗教的看法,以及佛教同其他宗教究竟有些什么区别。 爱因斯坦对一般宗教看法(1) 【上帝是人制造出来的】 爱因斯坦认为神是不存在的,而是人…制造?出来的,“宗教教义中的上帝观念则是古代的神的概念的一种升华。比如,人们用各种祈祷来恳求神明的援助,以求得满足他们的愿望。这类事实就说明了这种上帝具有的人格化的特征。” “这个观念有它致命的弱点,这是有史以来就被痛苦地感觉到了的。这就是说,如果这个神是全能的,那么,每一个事件,包括每一个人的行为、思想,以及每一个人的感情和志向也都是神的作品。那么,人们就不必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什么责任了。” 他说:“今天宗教领域同科学领域之间的冲突主要来源于人格化了的上帝这个概念。……。比如,当宗教团体坚持《圣经》上所记载的一切话都是绝对真理的时候,就引起了冲突。这意味着宗教方面对科学领域的干涉;教会反对伽利略和达尔文学说的斗争就是属于这一类。另一方面,科学的代表人物也常常根据科学方法试图对价值和目的作出根本性的判断,这样,他们就把自已置于同宗教对立的地位。这些冲突全都来源于可悲的错误。” 【宗教精神的意义】 爱因斯坦在否定上帝的同时,肯定宗教有其价值的一面。他完全赞赏教徒们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的那种执着和奉献的精神、那种超越个人的力量。他说:“一个受了宗教感化的人,他们所显示出来的精神特征:他已经致力于从自私和欲望的镣铐中解放出来,而全神贯注在那些因其超越个人的价值而为他所坚持的思想、感情和志向之中。我认为重要的是在于这种超越个人的内涵的力量,在于对它超过一切的深远意义的信念的深度,而不在于是否曾经企图把这种内涵同神联系起来。” 尽管那种超越个人的、庄严和崇高的目标没有理性的基础,“但是,它们(上帝和神)的存在同他自己的存在同样是必然的,是同样实实在在的。在这个意义上,宗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要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到这些价值和目标,并且不断地加强和扩大它们的影响。如果人们根据这些定义来理解,宗教和科学的冲突,就不可能发生。” 在爱因斯坦看来,人类社会需要宗教。人生的价值观,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上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崇高的道德标准和价值的传播者置于客观真理发现者之上。我认为,人类应该感谢释迦牟尼佛和耶稣那样的人物。”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只能断定「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当是什么」”。“在科学的领域

佛学与科学

佛学与科学 一、霍金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 2003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对此,他引用了英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语言说道:“宇宙比我想象的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文学家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语言如是说,而霍金则以科学家理性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如是说。从感性到理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霍金原以为宇宙的终极真理可以用一句简单的科学公式来概括。但当他发现

宇宙的不可估量的深遂博大与神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与能力,实际上也超出了整个人类和一切生命的预料与能力时,他毅然向全世界宣布放弃这一终极真理的研究。 二、宇宙物理学家们发现宇宙的真实相状。 2004年,国际宇宙物理学家们宣布发现了宇宙的真实形状,是一个倒金字塔形,而金字塔形的顶端却宛如艾菲尔铁塔一般,向时空中无限伸展。实际上,倒金字塔形的宇宙只是宇宙的一个单元。 三、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关于宇宙的论述。 对此,早在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佛在《华严经》中就明确指出,宇宙是由无数的金字塔形的单元所组成,并把它称为“一真法界”。有一点倒是让科学家们说对了,那就是倒金字塔形的宇宙顶端是无限伸展的,伸展到了什么地方去了呢?伸展到了另一个宇宙单元。时空隧道如斯义。那么,什么是宇宙的一个单元呢?就像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元,滴水是大海的一个单元。这样说并不是在夸大其辞,也正如我在《南山海上观音赋》开篇中所描述道:“一真法界,万亿宇宙,如海世界,渺不可及也。” 在一个宇宙的单元中,我们就已惊叹星系、星团、星云、星河的繁多,仅在我们的银河系就有超过了二千亿颗的太阳般的恒星,而像地球这样的行星就不计其数了。可谓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有多少人。而更准确地说,则是天上有多少星,地上则有多少生命。每一个宇宙单元中存在着数百亿到上千亿的银河系般的

科学与佛学

俞洪敏在清华大学所言 “有人说:女生到社会上会遇到比学校更优秀的男生,而男生很难找到比在学校更好的女生,我现在告诉你,这句话你们都理解错了。这句话的意思是:男生在校园都还不成熟,19到25岁的男孩一般都比同龄女孩显得放不开,但到社会上,很快男人变的就优秀的多了,这说明大学几年是男生成熟的重要时期。而女生到社会变的实际了,于是就有了你们经常听到的那一句话!而我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比北京大学的男生优秀就在于清华大学的男生能学会等待!这也就是为什么清华出的国家领导人要远远多于北大。一个男人,是需要孤独的,如果你忍受不了孤独,只能说明你内心还不够强大!很多男生认为能证明自己的魅力在于自己有多少朋友,有多么漂亮的女朋友,那么我只能说你真的还需要成长,一个真正的优秀男人一定是朴实无华,甚至是谨小慎微的,一定是一个孤独者,因为只有静才能生智,而不是急!诸葛亮的戒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如果在这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几年中,你投资的是一个女人,那么你后边几十年里,你将不断的求着这个女人不要离开你。你如果投资的是自己,那么在剩下的几十年里,你会很顺利的收获真正属于你的爱情。记住:爱情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奢侈的精神享受! 还有,我曾经在郑州大学说过怎么看一个男人是否将来会很优秀,那就是长的比我还要难看的,却能很自信的笑的男生。为什么,因为在大学中,这种男生一般不会太引人注意,他们更不会受到女生的青睐,于是,他们只能做好自己的事,来弥补被人冷落的空虚。可事实证明,干好自己的事情,比被谁青睐都更有价值!自己不哭没泪,走好自己的路,才能走出未来!第三,感谢那些离开你的女生,男人可以不勇敢,可以不斯文,但不能没有胸怀,有多大的心就有多大的未来!何况调查发现,一个男人要被4到5个女人伤害才会变成熟,所以可以说是离开你的那些女人造就了你的优秀,何况人家是在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时光来教育你,这个投资应该说相当大了,所以你应该感激!这就是为什么俞敏洪,马云,史玉柱,李阳,这些老男人能有今天,你可以去看看,我们当初有谁在学校特别被人欢迎?没有!我们倒是都自卑过,因为长相,因为穷!所以,不要认为你一无所有,当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是上帝帮你倒空了垃圾,让你装进去对你最有用的东西,此时,你离那个人生腾飞点已经很近了!” *&*我们不愿承认的十件事………金钱已成为万能通行证。权利监督已基本失效。社会已没有道德理念。官场上官僚云集。权贵资本已劫持整个社 会。宏观政策已陷入重大困境。经济发展的动力日见枯结。制度优势正 变成劣势。民众的不满情绪日见高涨。社会的未来前景非常渺茫… 科学与佛学 一、霍金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 2003年,世界著名科学家霍金向全世界宣布放弃对宇宙终极真理的研究,对此,他引用了英国的一位著名文学家的语言说道:“宇宙比我想象的不可思议还要不可思议。”文学家用感性的形象思维的语言如是说,而霍金则以科学家理性的逻辑思维的语言如是说。从感性到理性,这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霍金原以为宇宙的终极真理可以用一句简单的科学公式来概括。但当他发现宇宙的不可估量的深遂博大与神秘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与能力,实际上也超出了整个人类和一切生命的预料与能力时,他毅然向全世界宣布放弃这一终极真理的研究。

印度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第四,中国佛教比较崇尚简易性。佛教传人中国后,其理论和实践虽然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在中国得到最广泛流传的却是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禅宗和净土宗,而这两个宗派都以理论的简要和修行方式的简易为特色。第五,中国佛教具有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调和性。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的宗教观念和民众信仰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传人中土后,一方面十分注意依附统治阶级和传统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努力调和与儒、道等思想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了它显明的调和性的特点。中国佛教的调和性在不同的时代的不同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佛教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第六,中国佛教内部的融合性。印度佛教本身就有大小乘、空有宗等的区别,而中国地域广阔,社会环境多样,佛教传人中土后,受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也易形成不同的学风或学派宗派。第七、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禅”本来是古印度十分流行的一种宗教修行方法,在两汉时随着佛教的东渐而传人中国,并在中土社会中形成了众多的禅学流派或禅系禅脉。第八,中国佛教与社会政治和伦理有密切的关系。出世的佛教不仅强调“出世不离人世”,而且还表现出对政治的依附,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而言,中国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大多扶植并利用佛教。把佛教的发展限制在自己有效的控制之内。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中国佛教中出现了“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思想,便导致了一些僧人直接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活动,利用佛教来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依赖统治者的支持来求得佛教的发展。第九,中国佛教具有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主义精神。印度佛教本是强调出世解脱的宗教,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苦海中解脱出来,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人生幸福,虽然这种积极意义在印度佛教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的氛围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并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印度佛教对中国佛教及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首先表现在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其次,外来的佛教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千百年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传入所进行的成功交融,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在与儒、道为代表的中国固有文化的相交互融中,中国佛教形成了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中国佛教仍然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佛教的人生哲学可以给人以思想启迪,佛教的文学艺术可以给人以精神享受,中国佛教的圆融和谐精神对于当代的文化建设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佛教与科学的对话 前不久,我在一位朋友的微信上看到这样的一段引文,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注明引自《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我没来得及去查证这段引文是否真实,但这样的引注方式很不合乎我们现在非常讲究的学术规范,因为它既没有注明这部文集的版本和出版年月、地点,也没有具体的篇名和页码,很可能是查无实据的。 当然,这也未必,因为在西方长期以来也流传着这样一段传为爱因斯坦先生说过的话,他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一个个人的神,并避免教条和神学。它应该是同时涵盖自然和精神,并应该建立于一种来自万物之经验的宗教感觉之上的宗教,是自然(物质)和精神(灵性)的一种有意义的联合。假如说世上真有一种可与现代科学的需要相适应的宗教存在,那么,它一定就是佛教。”同样,这段流传很广的当代伟人语录原来查无实据,美国著名的佛教学者、密西根大学教授Donald Lopez先生曾仔细地翻阅了德文版的和英文版的《爱因斯坦全集》,但没有找到这条据说是爱因斯坦的最著名的语录之一。 当然,这也不要紧。不管爱因斯坦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也不管他究竟是怎么说的,这位现代最著名、最伟大的科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理论——相对论的发明者 Albert Einstein先生所说的任何话都具有绝对的权威性,谁又敢否认爱因斯坦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先知、一位导师、一位觉者呢?大概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被当代人尊称为“现代的佛陀”(the Bud-dha of the Modern Age)。 退一万步讲,即使上述那两句传为爱因斯坦的原话不过是后人的以讹传讹,爱因斯坦实际上从来就没有讲过这样的话,但不可否认,至少世上那些乐于传颂爱因斯坦这两句话的人大概都认定这个东方古已有之的、已经传授了2500余年的佛教不但至今没有过时,而且注定还要继续存在下去,并将成为“未来的宗教”,因为佛教可与现代科学的需要相适应,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