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俄罗斯文学史授课重点(从白银时代开始)

俄罗斯文学史授课重点(从白银时代开始)

俄罗斯文学史授课重点(从白银时代开始)
俄罗斯文学史授课重点(从白银时代开始)

本学期文学史授课重点

第一单元俄罗斯文学史(古代部分)

Древняя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XI-XVIIвв.)

Древне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常常是指XI到XVII世纪的俄国文学。

总体说来,Древне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XI--- начало XIII ------ развитие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ериода Киевской Руси(基辅罗斯时期);

XIII---XV ------развитие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ериода феодальной раздробленности

(封建割据时期);

XVI---XVII------развитие литературы периода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Русского

централизованного государства(俄中央集权国家时期)。

特征:

Величайшим памятником Древней Руси является《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

第二单元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XVIII века

十八世纪文学

同样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十八世纪的第一个четверть,可称彼得大帝时期的文学(1700-1725-彼得逝世)。

第二阶段包括三十到五十年代,是俄国古典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第三阶段包括六十到九十年代,是俄国感伤主义文学文学风行一时和具有批判主义文学因素的文学开始萌芽的时期。

三十至五十年代,俄国文学出现了新气象,古典主义兴起。

政治上拥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

思想上崇尚理性,主张克制个人感情,欲求服从理智,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艺术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范本,从中汲取美的理想和典范;

艺术形式上要求完美和谐,语言准确明晰。

俄国古典主义的代作家有康捷米尔(Кантемир, 1717-1777,一位讽刺作家和诗人,讽刺封建保守势力的愚昧,各种社会弊端及其腐朽黑暗)、苏马罗科夫(Сумароков,1718-1777,诗人、剧作家。罗蒙诺索夫(1711-1765)。别林斯基称他―П?тр Великий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俄罗斯文学的彼得大帝‖。

同样善写颂诗的诗人是杰尔查文(1743-1816),被称为叶卡捷林娜时代的歌手。普希金认为―杰尔查文是俄罗斯诗人之父‖。

十八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是俄国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专制国家发生危机的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俄国文坛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和具有批评现实主义因素的文学并列发展的局面。

Фовизин ?Недоросль?(1782).

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sentimental)又称主情主义чувствительный,франц. чувство发端于英国,因英国作家史泰恩(Л.Стерн)的长篇小说《Сентиментальное

путешествие》(1768)而得名。感伤主义有别于古典主义,以感情论作为美学基础。它视感性、感情高于理智,以普通人为描写对象,关心人的内心感受,重视对大自然绘声绘色的描写,要求语言口语化。

俄国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是卡拉姆辛(Карамзин,1766-1826)。这是位俄国作家兼历史学家,他于1789-1790游历西欧,回国后发表《Письма русского

путешественника》,介绍英国感伤主义创始人斯泰恩的作品,成为俄国感伤主义的倡导者。代表作:《Бедная Лиза》。别林斯基称赞卡拉姆辛是―俄罗斯第一个开始写社会感兴趣的中篇小说的人‖,―开辟俄罗斯文学中一个新时代的光荣属于卡拉姆辛……‖

Радишев(1749-1802)俄国第一个主张推翻专制制度的贵族革命家。拉吉舍夫的名作为《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被誉为(самое выдающееся

произведение русск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8 века)―十八世纪俄罗斯文学最杰出的作品‖(——斯米尔诺夫),被认为是以流行的感伤主义作品形式书写的渗透着革命思想的代表作。

第三单元: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

十九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共分三个时期,即贵族革命时期的文学(1801-1855),平民知识分子也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学(1855-1895),还有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文学(1895-1917),第三时期随着―白银时代‖的新发现而只成为世纪之交文学的一支。

十九世纪头二十五年各种思潮的并存与交替:古典主义,感伤主义,浪漫主义,早期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更精确一点说,就是古典主义进入尾声,感伤主义昙花一现,浪漫主义蓬勃兴起成为主流,后期则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崭露头角,逐渐取代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头二十五年常常成为人们研究十九世纪文学的切入点。这个时间的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各种文学流派的并存和迅速交替。По словам Смирнова,

литературный процесс начала 19 века характеризуется борьбой различных

направлений--- классицизма, 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а, раннего реализма и натурализма. 具体说来,就是古典主义进入尾声,感伤主义昙花一现,浪漫主义蓬勃兴起成为主流,后期则有现实主义及自然主义崭露头角,渐取浪漫主义而代之。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思潮,它出现于十八—十九世纪之交,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流行于俄国. 在十九世纪初的二十五年内,俄国文学完成了由古典主义和感伤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过渡。

1825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章的完成,《鲍利斯·戈东诺夫》的写成,格里鲍耶多夫的《聪明误》,标志着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初步完成。

茹可夫斯基,这位俄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Жуковскийбылпервыми

крупнейшимрусскимромантиком,堪称普希金的先驱(普希金的老师,尽管有学生打败老师的文坛趣话),别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БезЖуковскогомынеимелибыПушкина‖。

普希金(1799-1837)

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Пушкин(1799.5.26-1837.1.29)乃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缔造者,他的创作被公认为俄罗斯文学新发展的形式独特的―预测,预报прогноз‖。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万始之源。

代表作:《致恰达耶夫》、《致凯恩》、《高加索的俘虏》、《茨冈》、《巴赫契萨拉伊喷泉》、《别尔金小说集》、《鲍利斯·戈东诺夫》、《上尉的女儿》等。

扎尔玛斯社‖的活动(为统一民族文学语言而发生的为时二十年之久的文学争论。古典主义一方以海军上将Шишков为代表。他在一八一一年组织了―俄罗斯语言文学爱好者座谈会‖(Воль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любителей российской словесности )(1811-1816),号召人们回到古俄语和教会斯拉夫语言上去,主张文学语言脱离口语,国语脱离语法,坚持三级文体不可混用。争论的另一方以卡拉姆辛为领袖,茹可夫斯基、巴丘什克夫、普希金等青年作家为基本成员。他们1815年结为―阿尔扎马斯社‖(―Арзамас‖)(1815-1818),主张废除教会斯拉夫语,引入口语,吸收外来语,创造表达新概念的新语汇,简化语法。卡拉姆辛提出过―写如说,说如写‖的口号,但他们没有克服语言矫揉造作,过分外来化的缺点)。

―波尔金诺的秋天‖ 三个月里,诗人写完了抒情诗二十九首,童话诗两首,叙事诗一篇,完成了全书《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九章、第十章和《奥涅金旅行》最后的三章),写就了包括五个短篇在内的《别尔金小说集》(《射击》、《暴风雪》、《棺材匠》、《驿站长》、《村姑小姐》),还写了《吝啬的骑士》、《石客》等四个小悲剧,以及长诗《克洛姆纳的小屋》、小说《戈留兴诺村的历史》等作品,此外,还有十三篇评论,十七封书信也是这时候写成的。

Лирика《致大海》Кморю(1824)和поэма《Цыганы》(1823-1827)成了与浪漫主义告别之作。

ЕвгенийОнегин叶甫盖尼·奥涅金乃俄罗斯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多余人‖形象。―多余人‖这一概念是屠格涅夫的首创,作家于1850年的《多余人日记》首先提出这一专有名词,并由此在文学界流行。1851年赫尔岑首次将奥涅金称为―多余人‖,由此而引发出一系列―多余人‖形象,奥涅金、毕巧林、别尔托夫(赫尔岑《谁之罪》)、罗亭、还有奥勃洛莫夫,总体特征为:都出身于贵族,接受过极好的教育,然这些人却都徒有其天才,对社会不满,却徒然看清社会本质,而找不到出路,用赫尔岑的话说,他们―永远不会站到政府一边,却永远也不会站到人民一边‖。同人民的距离非常遥远。小说通过奥涅金提出了贵族知识分子脱离人民的问题,这也是列宁指出的十二月党人失败的原因。在爱情上,用其才华点燃少女的炽情,而当他们向往的爱情来到时却又逃避。

―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别林斯基

《驿站长》是全部小说的重心。小说通过驿站长的女儿被人拐走,寻女被驱,最后潦倒致死的故事,第一次在俄罗斯文学中表现了―小人物‖的不幸命运。

代表普希金最高艺术成就的是他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1833-1836)。它描写了十八世纪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俄国文学中第一部描写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的作品。

悲剧《鲍利斯·戈东诺夫》。一部莎士比亚化的作品。

三十至四十年代文学

二十年代末俄罗斯文学便已呈现出现实主义取代浪漫主义主导地位的趋势,到三四十年代,尤其是四十年代,则完成了这一转变,同时经历了散文取代诗歌的过程。

三十年代中期俄国文学加速向现实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是以中长篇小说为主体的散文创作的大发展,对完成两个转变作出杰出贡献的是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

四十年代初终以俄国文学中第一部社会心理和哲理小说《当代英雄》的问世,三十年代―多余人‖典型性格的塑造而攀上现实主义的高峰。

果戈理―俄罗斯散文之父‖(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的声誉,成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坛的主将。果戈理的创作在确立俄国现实主义的过程中起了巨大作用,以至于评论界称三四十年代为果戈理时期。

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六年间涅克拉索夫将许多青年作家的若干作品汇集而成的两本文集〈彼得堡风貌素描〉(ФизиологияПетербурга)和〈〈彼得堡文集〉〉(Петербургскийсборник)的问世,标志着果戈理学派或新学派的形成。但却招致以布尔加林等为首的一批伪现实主义文人的不满和恶毒诅咒,撰文称这类作家遵循自然主义,专写―污秽的‖主题,是―自然派‖。这时,别林斯基挺身而出,捍卫文学中的新方向,极力称赞新一代作家敢于写真实,揭露阴暗面,并肯定他们对下层人的人道态度。他接过自然派一词,骄傲地用它来称呼四十年代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派别(当时还没有―现实主义‖这个概念),从此―自然派‖一词流行开来。―自然派‖队伍于五十年代继续扩大,掀起了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现实主义的创作高潮。

莱蒙托夫——代表作:

抒情诗:〈帆〉、《诗人之死》(1837)〈祖国〉

叙事诗:对现实不满,渴望自由、渴望斗争,其中《恶魔》(1841)、《童僧》(1840)最为著名,被认为是俄国积极浪漫主义流派诗歌的顶峰,其中不乏现实主义成分。

戏剧:《假面舞会》(Маскарад, 1835-1836)

散文:长篇小说《当代英雄》。在俄国文学史中,毕巧林是继奥涅金之后的第二个―多余人‖形象。他与奥涅金一样,不满现实,不愿与反动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渴望有所作为,但又无力超越阶级局限性,但他又与奥涅金有所不同,他在三十年代尼古拉统治下更看不到前途,更痛苦,更消沉,也更愤世嫉俗,更蔑视一切生活道德规范,经历着更为沉痛的人格的分裂,更充满内心幻灭的悲哀。同时也更具体深刻地展现了三十年代俄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悲剧。

《当代英雄》不是一般意义的长篇小说,它是现实主义小说,又有浪漫主义色彩。《当代英雄》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部社会心理、社会哲理小说,深刻的心理描写是它的主要特色,它独特的结构,出色的肖像画,壮美的自然景色描写都为深入刻画主人公的心理服务。

《当代英雄》的语言鲜明确切流畅,散文中渗透着诗意。

果戈理——代表作:《彼得堡的故事》、

三四十年代为果戈理时期。

《塔拉斯·布尔巴》:不是对丑恶的现实的揭露,而是对光荣的历史的歌颂;不是对平庸的地主贵族老爷的讽刺,而是对英勇的哥萨克的赞美。

《外套》(Шинель) 这个果戈理自称为―荒诞无稽的结局‖确实表达了作者为小人物鸣不平的愤慨心情,但是也反映了作者在实际上的无能为力的矛盾和苦闷。它是四十年代果戈理思想危机的先兆。

〈钦差大臣〉(社会喜剧)赫列斯塔科夫。这是一个浅薄、轻浮、终日吃喝完乐的典型。

《死魂灵》索巴凯维奇。这是一个十分精明能干的地主典型。

革命民主主义时期的文学(1855-1895)

屠格涅夫代表作:《猎人笔记》(Запискиохотника);?Тургеневзаш?лкнародустакойстороны, скакойдонегокнемуниктоещ?незаходил ?——

Белинский

六部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中短篇小说:《木木》、《阿霞》、《初恋》、《春潮》等。

罗亭:四十年代的―多余人‖,这一时期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无根的浮萍‖。如果说奥涅金、毕巧林对农奴制俄国的抗议很不自觉,罗亭则积极宣传鼓动,宣扬崇高的理想,想献身于公众的利益。

《贵族之家》(1859)是又一部关于三十至四十年代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精神悲剧的小说。

《前夜》(1860)是俄罗斯文学中最早一部歌颂―新人‖,即献身事业、有行动的人物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位较之娜塔丽娅更自觉、更坚强的妇女形象。她是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奋不顾身参加社会活动的勇敢的妇女形象。

《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Когдажеприд?тнастоящийдень?问号一定要要)。文中指出,保加利亚爱国者英沙罗夫的出现意味着俄国的英沙罗夫即将出现。《父与子》中的―父辈‖和―子辈‖,不是以年龄为特征,而是以思想观点为标志。巴扎罗夫与巴维尔的激烈争论反映了先进青年的思想和保守贵族思想不可调和

的斗争。

心理描写:

陀思妥耶夫斯基

《穷人》中杰弗什金是继普希金《驿站长》中的维林,果戈理《外套》中的巴什玛奇金之后的又一个―小人物‖形象,所不同之处,在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更注重对小人物心理的刻画。

《同貌人》(1846,又译〈双重人格〉Двойник)。

一八四七年果戈理出版了他的《与友人书信集》,背弃了自己的创作道路,鼓吹同专制农奴指现实妥协,别林斯基于七月十五日写了著名的《致果戈理一封信》,批判了果戈理反动观点的同时,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提出了俄国革命的三项最低纲领:―废除农奴制度,取消体罚,尽可能严格地执行现有法律‖。这封信以手抄本形式在进步青年中广泛地秘密流传,成了革命思想界公认的政治纲领。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情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反对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迷恋于空想社会主义,因此把别林斯基的信奉为至宝,弄到一份手抄本,便拿到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集会上朗读,谁知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注意,并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成是一个作危险的革命者。一八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彼得堡宪兵队发出密令,将陀思妥耶夫斯基秘密逮捕。

《死屋手记》曾得到当时进步界的高度评价。赫尔岑指出:―不应该忘记,……

这一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可怕的作品,仿佛一支惊心动魄的歌,它将永远屹立在尼古拉的黑暗王国的出口处,就像地狱入口处但丁的著名诗句一样引人注意。

《罪与罚》是一部卓越的社会心理小说,它的发表标志着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风格的成熟。

小说在心理描写上颇具匠心。有别于善于描写心理结果,而不着眼于心理过程的屠格涅夫,有别于着重于心理过程,而不在意于心理活动的结果的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关心的是人物内心的差异、矛盾和斗争,人物心理的变态。描写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人物的心理变态——双重性格、性格分裂,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文学,乃至对世界文学的独特的突出的贡献。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

列宁曾专门写过七篇文章,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还说,由于托尔斯泰的天才描述,一个被农奴制压迫的国家的革命准备时期,竟成为全人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步。但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托尔斯泰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作家。一方面,他无情地批判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政府的暴虐残忍,表现出―撕下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则竭力鼓吹―勿以暴力抗恶‖,皈依宗教,企图以―道德自我完善‖的说教解决社会问题。

作家的早期创作可归纳为三个基本主题:贵族地主阶级的生活(《童年》、《少年》和《青年》,《一个地主的早晨》)、战争(《伐林》、《突袭》、《塞瓦斯托波尔的故事》)和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批判(《Казаки》,1862、《卢采恩》)。

托尔斯泰的三大小说

《战争与和平》所谓―战争‖,指的是一八五零- 一八五七(俄奥联军和法军的非正义战争),更有一八一二年的战争;所谓―和平‖,指的则是这一时期战场外的俄国社会生活。

。——历史观

就艺术体裁而言,《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的一种创新,也超越了欧洲长篇小说的传统规范,用作家自己的话说,是一部―小说家的诗‖,其特征把史诗、历史小说、编年史和作者的哲学哲学议论等诸种形式的特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妇女的使命―不在学校,不在会议室,而在卧室里。‖

《安娜·卡列尼娜》(1873-1877)

安娜的悲剧原因在于:1‘上流社会假手卡列宁,对安娜的爱情予以严酷的惩罚,无情地把安娜推向悲剧的道路;2‘上流社会假手Вронский,戏弄了安娜的真挚的情感,进一步把安娜逼向悲剧的结局;3‘ 但贵族社会的罪恶还在于,它在安

娜的心灵打上了深深的阶级烙印,使她在这场力量悬殊的斗争中失败后,缺乏内在的精神力量,致使她不能自拔,又不能找到强大的可以依靠的力量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相抗衡。因此罪恶的上流社会是安娜悲剧的真正原因。

列夫·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双重的;既同情又谴责。他一方面同情安娜的不幸,另一方面又谴责安娜因个人的爱情,而毁灭了家庭和自己,忘记了妇女的使命去追求所谓个性的自由与解放,正因为后一点,我们看到了安娜虽然得到了爱情的幸福,却始终背负着罪人的十字架。应当说,这是作家的一种思想局限和矛盾的反映。

1/ портретист

a.善于把人物的个人命运放在一定的社会集团生活氛围中来描写,又把各个社会集团放在复杂的相互关系中相比较,相撞击,这样,就把个人、集团扩大到整个社会,从而使作品获得了社会的纵深含蕴。这在他的三部巨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b.通过对立和冲突关系表现人物。以反映时代生活为主旨,托尔斯泰格外注意将自己笔下的人物放在大大小小的对立和冲突中去表现,使斑斓繁复的各个社会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看到可以捉摸的具体的俄国社会的全景。

C.心理学家(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公开的心理学家)。肖像是个立体概念,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托尔斯泰больше всего интересуется ―психическим процессом, его формами, его законами, диалектикой души…‖。换句话说,就是从人物的内在本质上开掘人物。

―心灵辩证法‖:这个术语最早出自车尔尼雪夫斯基文章中,文中指出:托尔斯泰большевсегоинтересуется―психическимпроцессом, егоформами, егозаконами, диалектикойдуши…‖。

是托尔斯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的一大特点,也是他对现实主义作

出的一大贡献。

―心灵辩证法‖的特点在于,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物的性格思

想的变化。注重心理过程的本身,以及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善于捕

捉心灵中转瞬即逝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

的意识。

调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心灵的运动‖:特别注重写人物心

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促使这种矛盾发展变化的因素;描写人物的自我

反省、彻悟和激情等独特的心灵运动状态;通过人物的外部表情、动作、

音调等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等。

2/ 伟大的语言艺术家。不时雕琢,朴实浑厚。

安·契诃夫(1860-1904)

契诃夫的不朽功绩在于他把短篇小说的写作艺术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同时,他的戏剧创新更为俄罗斯戏剧史写下空前辉煌的篇章,对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Чехов –это Пушкин в прозе‖.

―Несравненным художником жизни‖.

——列夫·托尔斯泰

Биография и творчество

―我的童年没有童年‖,―在我们的童年里只有痛苦‖。——契诃夫

创作三个时期:

早期创作(первый период,1880-1886),又称契洪特时期。

就其思想而言,表现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倾向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就其内容而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嘲笑反动年代极为普遍的奴性心理,抨击产生这种奴性心理的沙荒专制警察制度,其作品有―Хамелеон‖(《变色龙》,1884)―Унтер Пришибеев‖(《普里希别耶夫中士》,1885),另一类是描写下层人民的痛苦揭示在表面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蕴藏着的巨大悲剧:―Тоска‖(《苦恼》,1886)―Ванька‖(《万卡》,1886);

中期创作(второй период,1886-1892),思想与艺术探索时期;

走访库页岛。库页岛之后,契诃夫创作的中心主题是俄国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作品有《第六号病房》(Палата №6, 1892),此主题一直延续到后来的《文学老师》(Учитель словесности,1894)、剧本《海鸥》(Чайка,1896)、《万尼亚舅舅》(Дядя Ваня,1897)。

晚期创作(третий период,1892-1904),思想与艺术成熟时期。

他讴歌民主精神,爱国主义;批判黑暗势力,嘲讽平庸的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由于他的思想与立场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因此他不可能了解工人阶级的斗争。他笔下的先进人物都不知道为创建崭新的生活应该走什么样的路,而他们渴望的―新生活‖及光明未来也始终只是一种朦胧的憧憬。这个时期他主要作品有:―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1898),―Крыжовник‖(《醋栗》,1898)―Ионыч‖(《姚内奇》,1898)。这些作品批判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庸俗,展现了知识分子怎样变成官员,变为私有制世界一切原则的维护者和一切新事物的敌人。一九零三年发表的―Невеста‖通过女主人公娜佳摆脱庸俗生活的羁绊,走向新生活的描述,表现了契诃夫对新生活的向往。这种思想主题在剧本―Вишн?вый сад‖也得到充分反映。

Новеллист Чехов

―契诃夫创造了新的形式……从技巧上说,他,契诃夫,远比我高明‖。——托尔斯泰;

―作为文体家,契诃夫在我们当代艺术家中是唯一掌握了?言简意赅‘的高超写作艺术的‖。——高尔基。

第一类,揭露统治阶级奴才的暴戾无耻,趋炎附势。代表作有―Хамелеон‖(《变色龙》,1884)、―Унтер Пришибеев‖(《普里希别耶夫中士》,1885)、―Толстый и тонкий‖等。

第二类,应算是反映小市民的庸俗和丑恶。契诃夫一生最憎恶庸俗,把庸俗看成是社会停滞的本质特征。因此他在作品中总是无情地讽刺、鞭挞它。这类作品有―Ионыч‖(《姚内奇》,1898) 、―Рассказ неизвестного человека‖(《匿名信》)、―Попрыгунья‖(《跳来跳去的女人》)等。

第三类,描写劳动人民,主要是普通人的痛苦与孤独生活。这类作品很多,最有名的是《苦恼》、《万卡》和《小官员之死》。《苦恼》人称是作者从契洪特转变成契诃夫的关键之作。

第四类,描写知识分子的空虚无为,苦闷彷徨,向往新的生活。契诃夫从不同的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九十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和精神面貌。这类作品有《套中人》(Человек в футляре)、《第六号病房》(Палата №6, 1892)、《新娘》(Невеста)等。

再概括出一类:―小人物‖的形象。作者继承了普希金(〈驿站长〉、〈铜骑士〉)、果戈理(〈外套〉)、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的传统,着笔于对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的描写,而契诃夫对小人物的态度则指责多于同情。他指责―小人物‖不知自尊,在有权势者面前背躬屈节(〈变色龙〉、〈小官员之死〉、〈На святках〉等)。〈胖子和瘦子〉契诃夫的―小人物‖往往并不―小‖,但却自觉自愿做―小‖。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风格:

简练、朴实。

幽默与讽刺的结合。

主张客观叙述,认为越是客观,给人的印象就越深。

富有戏剧性。

注重心理刻画和抒情意味。

Драматург Чехов

在契诃夫的戏剧遗产中占有显著地位的轻喜剧有―Медведь‖(1888)、

―Предложение‖(1888)、―Свадьба‖(1889)和―Юбилей‖(1891)。这些剧本中契诃夫运用传统的戏剧形式,表现出构筑戏剧情节和揭示细腻人物心理的非凡才能,幽默风趣,同时嘲笑了庸俗虚伪和矫揉造作。

契诃夫真正的戏剧革新始于―Чайка‖(1896),并融贯于他的另外三部戏剧

―Дядя Ваня‖(1897)、―Три сестры‖(1901)和―Вишн?вый сад‖(1903),这四部剧堪称契诃夫的代表作。

戏剧革新:

偶数结构;

―风景(湖上景色)‖。

写得像小说。

非脸谱化。В пьесах жизни Чехова нет абсолютно положительных и

отрицательных персонажей‘

痛苦压不倒契诃夫的戏剧人物;

告别过去,迎接未来的悲喜交集的情怀。

《樱桃园》

契诃夫去世前的最后一部杰作。它为我们提供了戏剧和抒情诗相结合的典范。正如高尔基在他的《论剧本》中指出的那样:―契诃夫在我看来,创造了一种完全独特的戏剧——抒情喜剧‖。

Вершиной драматического творчества Чехова считают его последнюю пьесу

―Вишн?вый сад‖. В ней нашли яркое выражение главны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его

драматургии.

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家

叶赛宁-叶赛宁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俄罗斯诗歌翻译 家 顾蕴璞。顾蕴璞。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 俄罗斯诗歌翻译家。第一届全国文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获得者。2016年获得俄罗斯作家协会颁发的“莱蒙托夫奖章”。 中文名,顾蕴璞。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931年。职业,北京大学教授。毕业院校,北京大学。主要成就,“莱蒙托夫奖章”获得者。代表作品,《莱蒙托夫诗选》。《叶赛宁诗选》。 人物简介。顾蕴璞。男。1931年生。江苏无锡人。 九三学社成员。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51年后历任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兽医实习研究

员。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文学教研室主任。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著《莱蒙托夫全集》。叶赛宁《普希金精选集》。《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苏联诗歌卷》。《叶赛宁研究论文集》。《莱蒙托夫作品精粹》。《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 译著《圣经故事》。《莱蒙托夫抒情诗选》。《莱蒙托夫诗选》。《普希金抒情诗选》。《帕斯捷尔纳克抒情诗选》。《苏联当代诗选》。《叶赛宁诗选》。《叶赛宁书信集》。《叶甫盖尼·奥涅金》。论著《莱蒙托夫》等。译著《叶赛宁诗选》获1991年北京大学文科科研奖。《莱赛托夫全集》第2卷获1995年-1996年鲁迅文学奖。 “莱蒙托夫情结”。“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 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它到遥远的异地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弃在故乡?……”俄罗斯19世纪伟大诗人莱蒙

托夫的诗歌通过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教授顾蕴璞的翻译再创造。跨越时空。在中国觅得众多知音。83岁高龄的顾蕴璞日前获颁俄罗斯作家协会“莱蒙托夫奖章”。以表彰其在俄罗斯语言及文学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莱蒙托夫奖章”是俄作协为纪念莱蒙托夫诞辰200周年而设。这一荣誉对于顾蕴璞可谓实至名归:在翻译莱蒙托夫作品道路上长达52年的坚守。 完成460多首的译作。“我一生中有两个难以割舍的情结:一个是俄语情结。另一个就是莱蒙托夫情结。”他说。顾蕴璞出生于江南名城无锡。1955年以第一志愿考入北大俄语系学习。他在课余时间主动大量阅读俄罗斯文学精品原著。听各种讲座和走访校内顶级外语专家。像海绵一样汲取着各种新的知识。大学毕业后。顾蕴璞留校执教。并在工作之余阅读并翻译俄罗斯诗歌。自此。他开始迷上了莱蒙托夫的作品。他认为。没有创作冲动。便不会产生文学原著。

俄罗斯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评估

俄罗斯经典文学的地位和影响(绪言)俄罗斯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尤其是俄罗斯经典文学是世界文坛上最伟大的文学遗产之一,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俄罗斯造就了一大批才气横溢、出类拔萃的文学大师和一部部名闻遐迩、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就像一座座高耸的丰碑,令人叹为观止,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经典。高尔基曾说:“西方任何一国的文学在生活中出现的时候,都不曾具有这么大的力量和速度,发出了这么强烈耀眼的才智的光辉……全世界都惊讶于她的美和力量。” 一、俄罗斯文学的分期和主要成就 为了更好地欣赏俄罗斯经典文学,有必要简要了解一下俄罗斯文学的主要分期和主要成就。俄罗斯文学分为古代文学(9—17世纪)、18世纪文学、19世纪文学和20世纪文学四个主要阶段,其中最重要也最主要的两个阶段是19世纪和20世纪文学。 (一)古代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古代文学又分为早期民间口头文学(9世纪前)、基辅罗斯时期文学(9-12世纪)、莫斯科公国时期文学(13-16世纪)和16-17世纪沙皇俄国文学。 俄罗斯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主要有勇士歌或壮士歌,占卜歌,神话故事,歌谣、童话和寓言等。基辅罗斯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历史故事、编年史、英雄史诗、传记、旅行记等。其中最著名的也是俄罗斯第一部书面文学作品是俄罗斯古代英雄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另外《俄罗斯编年序史》也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莫斯科公国时期的文学值得一提的多为记录著名战役的历史故事,如《拔都攻占梁赞的故事》、《顿河彼岸之战》等。16世纪初,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形成。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宣布为沙皇(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沙皇),从此开始了沙皇俄国统治。到17世纪,文学开始突破中世纪格局,出现了一些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世俗故事,代表作有《舍米亚金判案的故事》。(二)18世纪俄罗斯文学及其主要成就

俄罗斯文学名词解释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中篇小说《解冻》为标题,在苏联的50年代,出现一批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在真之前,斯大林时代的文坛大都是歌颂文学,宣扬“无冲突论”,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粉饰生活、回避矛盾的状况,并且粗暴批判一些触及现实的作家作品。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第二次作代会召开,彻底纠正“左”的偏向,作家们开始大但地表现生活矛盾和冲突以及黑暗面。《解冻》一书结尾有“你看,到解冻的时节了”的句子,因此西方评论界认为解冻影射斯大林个人崇拜时代已经结束,将这股新的文学潮流称作“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 “解冻文学”倾向于对过去的僵化的文学模式的反叛,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清醒的态度来对待历史,对待现实生活。 “解冻文学”以爱伦堡的《解冻》为发端,开创了一个文学潮流。 首先,要求重视人,呼唤人性的复归,要求重新确认“人”的地位,要求文学站在“人性本位”的高度,直面和批判历史和现实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解冻文学之前的苏联文学作品往往写事重于写人,“生产小说”、“商业小说”、“农业题材”、“工业题材”等都是指写事,而不是写人,解冻文学力图走出这种文学误区。 其次,要求重新发掘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打碎即往的虚伪的、矫饰的既“瞒”又“骗”的政治口号式的创作毒流。1953年底至1954年上半年,苏联的《新世界》导杂志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它们触及到了当时十分敏锐的社会问题。其中,波麦兰采夫的《论文学的真诚》最有代表性。该文揭露了文学中“粉饰现实”的种种积习和手法,呼吁作家拿出“真诚”和“良心”,写“生活的真实”。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反响。苏联在这个时期发表了一连串反官僚主义题材的小说,如亚·雅申的《杠杆》、丹·格拉宁的《个人意见》等。这一时期还发表了一些在30年代遭镇压而死的作家的作品。 苏共20大后,思想解放界的“解冻”思潮一泻千里,波匈事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边串事件接二连三发生,加上国内出现“莫斯科大学事件”,使苏共领导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从1957年开始,便开始收紧“解冻”的闸门,特别是对文艺界的“不健康倾向”的批判,随后采取一系列紧急措施,“解冻”思潮便基本停止发展。在1959—1960年期间,“解冻”的闸门虽没有关死,正常的平反虽还照常进行,但思想解放的步伐却大大放慢了下来。 以《解冻》发表为标志,被西方称为“解冻文学”时期的作品从此源源不断地出现,如:柯涅楚克的剧本《翅膀》、佐林的剧本《客人》、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杜金采夫的《不是单靠面包》,特瓦尔托夫斯基的长诗《华西里·焦尔金游地府》,尼古拉耶娃的《前进中的战斗》,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叶甫图申科的诗歌《斯大林的继承者们》等等。不过,苏联文学界一直不承认“解冻文学”这个说法。西方评论界的说法也不尽相同。就我们的理解,“解冻”思潮主要指斯大林逝世后十年中,特别是五十年代中期那些揭露苏联社会阴暗面,反斯大林化,要求创作自由,向西方靠拢的趋向。这里所说的反斯大林化,不单是指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是把斯大林的名字与苏联的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俄罗斯于()取消农奴制,大大促进了俄罗斯资本主义的发展。 A. 1855 B. 1861 C. 1867 2 【单选题】(20分) 19世纪10-20年代,以历史学家、作家()为代表的语言改革派,主张废除俄语中的一些陈旧的古教会斯拉夫语及其语法,引入口语,吸收外来语 A. 杰尔查文 B. 卡拉姆津 C. 雷列耶夫 3 【判断题】(20分) 988年,基辅罗斯国家确定东正教为的国教。

A. 错 B. 对 4 【判断题】(20分) 1825年12月14日,一批俄罗斯军官利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突然去世,皇位继承出现脱节的机会,发动了武装起义,这就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普加乔夫起义”。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862年,留里克王朝定都莫斯科,因此又被称为莫斯科公国。 A. 错 B. 对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1797年,茹科夫斯基进入莫斯科大学附属寄宿中学学习。在这里,他同时受到了古典主义和()两种文学流派的影响。 A. 象征主义 B. 浪漫主义 C. 感伤主义 D. 现实主义 2 【单选题】(20分) 卡拉姆津不仅是12卷本的《俄罗斯国家史》的作者,同时还是俄罗斯感伤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描写了美丽、纯洁的村姑丽莎与贵族花花公子青年艾拉斯特之间不幸的爱情故事。 A. 《月亮与六便士》 B. 《瓦季姆·诺夫戈洛茨基》 C. 《五月的早晨》 D. 《苦命的丽莎》

3 【判断题】(20分) 1802年,茹科夫斯基翻译了英国18世纪感伤主义诗人格雷的《乡村墓园》,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他在保持原作精神的翻译基础上进行了再创造。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0分) 茹科夫斯基是卡拉姆津事业的继承者,他在创作中喜欢使用教会斯拉夫语和粗燥古风。 A. 错 B. 对 5 【判断题】(20分) 茹科夫斯基的叙事诗《十二个睡美人》的第一部《格罗莫鲍依》,是根据德国作家施皮斯的鬼魂小说改编过来的。 A. 错

俄国文学史简介

俄国文学(俄文:Русскаялитература)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所有俄语国家的文学,不仅包括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诸加盟共和国的文学。在苏联解体后,这一概念的范围缩小,仅指俄罗斯一国的文学。由于俄罗斯的文化疆界在历史上的多变和不确定性、俄语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政治因素,“俄国文学”这一概念的界定仍存在很多争议和含混。通常人们认为,产生于俄语文化氛围中的、以俄语写成文学都可归入“俄国文学”。 古代文学 最早的俄国文学现在仅存极少的几部以古俄语(非古斯拉夫语)写成的经典之作。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以及《被囚者丹尼尔的祈祷》。此外,《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故事》也是俄国古代文学中的精品。其他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还包括《生理学者》、《大纲》以及《三海之旅》等等。这些作品都是口头传播的民歌体,融合了基督教和异教的精神。中世纪的俄国文学具有非常显著的基督教特色,语言也以教会斯拉夫语为主,融合了很多南部斯拉夫民族的特征。以通俗的现代俄语写成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是著名神学家阿瓦昆的自传,发表于17世纪中期。 彼得大帝时代 在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俄国展开了广泛的“西化”运动。在这场运动中,俄国人学习法国、德国等西欧国家风范,以改进自己在经济、文化上的落后局面。在文化方面,俄语的字母表和正字法得以改进,通俗俄语以及用通俗俄语写成的大众文学得以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家包括德米特里·冈特米尔、瓦西里·基里洛维奇·特里狄亚可夫斯基和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他们主要活跃于18世纪早期。这些人的创作为更加成熟的作家如诗人德扎文、剧作家亚历山大·彼得洛维奇·苏马罗科夫以及散文作家尼古拉·卡拉米欣等人的创作铺平了道路。 黄金时代:19世纪 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潮于19世纪传入俄国,并带动了俄语诗歌的繁荣。诗人瓦西里·茹科夫斯基和亚历山大·普希金是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米哈伊尔·莱蒙托夫也是非常著名的诗人。 然而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成就却远远高于浪漫主义文学,成为欧洲大陆唯一可与法国匹敌的文学大国。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时期被后世称为俄国文学史的“黄金时代”。19世纪俄国文学的重要人物包括寓言作家克雷洛夫、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剧作家格波多夫和奥斯特洛夫斯基、诗人巴拉丁斯基、巴丘什科夫、涅克拉索夫、丘特切夫等。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成就最高的是小说,诞生了一批世界级的小说大师,包括尼古拉·果戈理,代表作品《死魂灵》、《钦差大臣》等;费奥多·杜斯妥也夫斯基,代表作《罪与罚》、《地下室手记》;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 ——俄巴尔蒙特文学常识选自《俄罗斯白银时代诗选》,俄国诗人,本诗歌是《我们将像太阳》的开篇之作,三本诗集《在北方的天空下》《在无穷之中》《寂静》巴尔蒙特,俄国象征派诗人,评论家,翻译家。他一生执着于太阳的崇拜,自称为“太阳的歌手”被当时的诗歌界誉为“太阳诗人”被评论家称为“瞬间的歌手”,获得“诗歌之王”的桂冠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轻灵的诗句,象征的艺术手法,道出了诗人以及我们每个人心底的一份渴望。这是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这是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讴歌,是对理想和光明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还告诉人们:人生免不了有苦难,我们应该以积极进取不懈奋进的态度坦然接受并勇敢克服,我们会成为世界的主人。 2诗人一生执着和太阳的崇拜。太阳的形象`太阳的精神充满他的诗作。他被誉为“太阳诗人”。阅读全诗,思考诗中“太阳”有什么象征意义。\\诗中的太阳不仅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星体,更重要的是他象征着一个崭新的,富有生机的世界,象征着希望,光明,爱等生命中一切崇高美好的东西,是生命不息追求的东西,是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的源泉。 3反复是诗歌常用的一种修辞。诗中反复吟咏“我来到这个世界为的是看太阳”,有什么作用。\\使得作品的主题不断提

升情绪不断高扬,突出了主旨。 4人生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我们随时可能遇到挫折`苦厄,甚至苦难。面对这些,诗人的态度是什么?诗中写到“我的理想来自苦难,但我因此而受人喜爱”,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诗人无畏于冰冷的遗忘,苦难和绝望。人,高傲的活着,始终充满了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寻梦者戴望舒 选自《戴望舒诗集》,中国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恩等。诗集主要有第一本诗集1929.4《我的(底)记忆》,其雨巷手叶圣陶极力推荐,盛赞“替新诗开创了一个新纪元”1933《望舒草》1937《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墓碑上有矛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主题思想《寻梦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和灵魂的深刻表白。他用美丽的象征意象唱出了美丽的寻梦者灵魂的歌。这只美丽的歌告诉了一个人生的真谛:任何美好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你的梦“开出姣妍的花”来的时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这首诗一寻梦为线索,开展了一个寻梦的过程。 这首诗运用多种意象,构成了诗歌独特的意象。请根据示例,

俄罗斯文化欣赏

《俄罗斯文化欣赏》 学院:管理学院专业:公共管理类学号:姓名:王银琳 普希金的苦短人生 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年代,只要时代在发展,就会有名人层出不穷的涌出。当然,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也不会例外。为我们所熟知的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赫尔岑,列夫·托尔斯泰,彼得·柴科夫斯基,弗拉基米尔·列宁等等。然而,当我们研究着俄罗斯文化著作上时,绝对会少不了这位:普希金。 普希金,全名: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年6月6日(俄历5月26日)出生于沙俄莫斯科,1837年2月10日(俄历1月29日)逝世于圣彼得堡。享年38岁。他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青铜骑士”。然而这么短的时间却活出了酸甜苦辣杂味的人生。 一青少年时代 普希金1799年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早年受到农奴出身的保姆阿琳娜·罗季昂诺夫娜的影响。1811年进彼得堡皇村学校。1812年战争所激起的爱国热潮给少年普希金极大鼓舞。在校期间,他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丘赫尔伯凯等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他的诗歌才能已经开始显露出来。1814年,他朗诵的《皇村回忆》一诗,深得在场的老诗人杰尔查文的赞赏。1817年,普希金毕业后在外交部任职,并先后参加了“阿尔扎玛斯社”与“绿灯社”。在十二月党人影响下,这时期普希金写下了不少政治抒情诗,抨击专制制度、歌颂自由和同情人民的不幸,如《自由颂》(1817)、《致恰达耶夫》(1817)、《乡村》(1819)等。他还写了一首叙事诗《卢斯兰与柳德米拉》。普希金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此他被沙皇政府政治流放到了南俄。 二南方流放时期 普希金于1820年5月来到南俄后,先后在叶卡捷琳诺斯拉夫和基希尼奥夫等地逗留,并曾赴高加索和克里米亚等地。南俄一带是十二月党人南社的据点,普希金和他们关系密切,在思想上受他们的影响。流放生活和南方的自然风光也在这一时期普希金的创作中留下了印记。南方流放时期是普希金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高潮时期。在这几年里,他写下了四部著名的浪漫主义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切萨拉伊的泪泉》和《茨冈》。1823年,普希金在基希尼奥夫开始创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南方流放的后期,普希金与奥德萨总督关系恶化。1824年当局截获普希金的一封“冒犯”上帝的私人信件,并以此为借口,将普希金放逐到他母亲的领地普斯科夫省米哈伊洛夫斯克村,软禁了起来。 三乡村幽禁时期

俄罗斯文学史考试题

俄罗斯文学史考试题 1普希金在俄罗斯文学史上的地位 普希金是“俄国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之父” 首先,普希金奠定了俄国的民族文学,使得俄语文学得以屹立在欧洲的文学之林,普希金却通过其创作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对文学的民族意识和民族风格的自觉追求。反映出的俄国生活,塑造出的俄国人形象,他在借鉴西欧文学的同时对俄国民族文学积极地鼓和无保留的抬举,他在文学理论和批评方面的建树等等,都极大的扩大了俄国文学的影响,是俄国文学终于可以和西欧各文学比肩而立了。 其次,普希金为俄国文学的传统开了先河。普希金的创作表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剧作家,批评家,童话作家,历史学家等等,他几乎涉猎所有文学体裁,并在各个文学体裁中都留下了经典之作。后来构成19世纪俄国文学传统之内涵的许多因素,也都发端于普希金的作品,如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自由精神,对人的个性和人的尊严的捍卫,同情“小人物”,为社会不平而鸣的人道主义,对上流社会做作的举止和空虚的精神所持的批判的态度,对教会之虚伪的揭露, 最后,普希金规范了现代俄罗斯语言。普希金在语言上最大的成绩,就是将文学语言和民间口语结合了起来。普希金是俄罗斯语言的集大成者,他最终完成了现代俄罗斯文学语言的规范工作。他对俄罗斯语言所产生的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4 分析果戈理的外套 《外套》的主人公是阿卡基耶维奇?观什马厅金,他俄国社会制度下的一个九等文官,属于俄国官僚体制下的最末端。他花光了自己所有积蓄买了一件外套,当他拥有了那件外套不久之后,他遇到了劫匪,并把他的衣服抢走了,他十分的失落去找警察署的长官,而警察根据的法律条文,认为他私自越级向上拜访,是违背政府机构办事的例行过程,因而这是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阿卡基耶维奇本想去讨回公道,他十分失望,并且不能接受这样的结局,于是他一病不起,没了性命。 一、夸张与讽刺的表现手法 从《外套》这部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来看,他是十分荒诞的,仅仅是买了一件外套的小事情,最终却丧失了主人公的性命,作者用平缓与轻松的语合言来叙述,达到一种合情合理的发展的效果.小说却并没有因为阿卡基耶维奇的死亡而结束,他变成了一个幽灵,“从一切人的肩上剥掉各种外套”作者运用幽默与诙谐的笔法,将阿卡基耶维奇形象的刻画出来。在

智慧树知道网课《俄罗斯文学史(黑龙江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判断题】(20分)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主要介绍了9位作家。 A. 错 B. 对 2 【判断题】(20分) 白银时代主要介绍“象征主义”和“阿克梅主义”。 A. 对 B. 错 3 【判断题】(20分)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主要介绍"小人物“和”新人”形象。 A. 对 B. 错

4 【判断题】(20分)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主要介绍了9位作家的生平及其作品。 A. 对 B. 错 5 【判断题】(20分) 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A. 对 B. 错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俄罗斯伟大的诗人_____有“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之称,他既是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罗斯文学语言的缔造者。

A. 勃洛克 B. 普希金 C. 莱蒙托夫 D. 阿赫玛托娃 2 【单选题】(20分) 普希金的诗体长篇小说______被别林斯基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最富有人民性的作品”。 A. 《上尉的女儿》 B. 《黑桃皇后》 C. 《叶甫盖尼·奥涅金》 D. 《高加索的俘虏》 3 【单选题】(20分)

在长篇小说《死魂灵》中,果戈理通过______四处走访购买死农奴一事,描绘了一幅十九世纪俄国社会各阶层的世相图。 A. 乞乞科夫 B. 玛尼洛夫 C. 索巴凯维奇 D. 普柳什金 4 【单选题】(20分) 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许多作品塑造了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小职员或小公务员的形象,如《驿站长》《外套》等,这些人物在社会中属于“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弱势群体,被称之为_____。 A. 超人 B. 小人物 C. 地下室人 D. 新人

浅谈俄罗斯文学

0121225 浅谈俄罗斯文学及作品 著名哲学家、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代表别尔嘉耶夫曾说过:“俄罗斯文学不是诞生于愉快的创作冲动,而是诞生于人和人民的痛苦及其灾难深重的命运,诞生于拯救全人类的思考。” 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人的名族性格、与俄罗斯思想及独特的东正教理念息息相关,她建基于复杂的俄罗斯文化基础之上。因此,要理解俄罗斯文学,首先必须了解俄罗斯的独特文化。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思想》中曾对俄罗斯名族性格作过精辟的说明,其中有一段名言道: “俄罗斯是两极化的民族,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在俄罗斯人身上可以发现矛盾的特征――专制主义与国家至上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与自由放任;残忍倾向暴力和善良、人道与柔顺;信守宗教仪式和追求真理、个人主义与强烈的个人意识和毫无个性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自吹自擂和救世主义、全人类性;奴隶主义和造反行动”。由此可知,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中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悖论:既是东方的又是西方的,既是专制主义的又是无政府主义的;既有强烈的主动攻击性又有极度的驯顺性和被动性,既有奥尼尔斯放纵又有东正教的禁欲;既是豪爽粗野的又是温存细腻的,勇猛冲动而富有耐力,外表冰冷而内心火热,对国家现状的极度不满和深沉的爱国主义。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民族背景和民族性格下,诞生了像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和屠格涅夫这样的俄罗斯经典文学大家。接下来我就三位俄作家的主要代表作品来简单的谈一谈读后感。 一、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的辛勤创作,留下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巨著。并因此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文学形象。一百多年来,这一文学形象受到了几代人的追捧,有些人甚至将其提高到了追求爱情的完美女性的高度。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 其实产生悲剧的结果不止是渥伦斯基爱情的背叛而是整个黑暗,罪恶的社会。追求自由幸福,向往妇女解放在那个年代都有过,中国古代著名梁山伯祝英台,他们爱情悲剧也是当时封建社会和封建思想所致。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如今社会,提倡妇女解放,可以大胆追求自己幸福权利。 二、普希金 普希金,俄国一位歌颂自由与进步的浪漫主义诗人。笔下的《致大海》、《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都是不朽的佳作。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节选了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像英国和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还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的,也有坏的方面的,他们总是充当着一种特殊的角色。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短处,取长补短。因此,只有更多的了解他们,才能更好的征服他们,这也正是我这学期选择上“俄罗斯文化鉴赏课”的理由所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和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将利用本学期所学,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和中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取长补短,使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不败之林。 关键字:俄罗斯中国餐桌礼仪敬谦用语思维方式风俗差异 俄罗斯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的国家,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繁荣,近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科学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创举,都震动了世界。作为一个领土横跨欧亚的国家,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时动摇于欧洲和亚洲之间,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并逐渐使其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文化显示出多重性。因而,中国和中国东北文化更易于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和俄罗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彼此欣赏。中国文化对俄罗斯人民有吸引力,他们想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真诚愿望以及中国缔造和谐世界的强烈决心,从而使两国友好关系建立在战略互信与文化吸引的坚实基础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正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辨识、竞争、对话和交融的动力,中华文化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当是时也,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 一、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和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和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和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

十八到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考点总结

古代俄罗斯文学(11——17世纪) 1、:《往年故事》(Повесть временных лет)流传至今最古老的的编年史 《伊戈尔远征记》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1185-1187)最有代表意义的英雄史诗主人公:Игорь Ярославна(古代文学第一个优美的妇女形象。全诗描写1185年诺夫哥罗德─谢维尔斯基公伊戈尔孤军出征南方波洛夫人、兵败被俘的悲剧2、13—15世纪《ПовестьоразоренииРязаниБытыем.》《ЖитиеАлександраНевского》 (Задонщина顿河彼岸之战) какМамайпрош?л一片荒凉ончистыйМамай 文学流派 一、古典主义(классицизм)时间18c30-50s 特点:政治上维护王权,歌颂开明君主。思想上崇尚理性,艺术上以古希腊 罗马文学为范本。体裁:高级体(史诗颂歌)低级体(讽刺文寓言)戏剧三一律:一出戏剧建立在单一情节上:发生在一昼夜:同一地点。代表作家Ломоносов 代表作《论玻璃之益处》二、感伤主义(сентиментализм)时间18c90s 特点:夸大感情的作用,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情和不幸遭遇,格调悲哀,语言晦暗,充满悲观失望。代表作家:卡拉姆津Карамзин《Бедная Лиза》苦命的丽莎1792三、浪漫主义(романтизм)时间;19c初25年特点:着重书写人物形象,内心感受,具有主观性,浓厚感情色彩;推崇原创;民族特色,注重民间创作;艺术形式上标新立异,用词造句色彩绚丽,感情浓烈。代表:消极浪漫主义Жуковский《Светлана》被称为“певец Светланы”“斯维特兰娜的歌手” 积极浪漫主义:Пушкин《к морю》декабристы四:现实主义(реализм)时间:19c30,40s,后期发展到批判现实主义。60s达到顶峰标志:果戈理的死魂灵标志着过渡到。特点:细节真实,形象典型,方式客观。代表作;Достоевский《Идиот》Толстой《Детство》五:自然派时间;19c30-40s 特点:真实反映生活,注重描写下层人民的命运。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代表作:果戈理Гогорь别林斯基Белинский 多余人分析лишний человек 一:特点: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 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样从各地漫游归来,同达吉雅娜邂逅相逢,反过来向达吉雅娜求爱时,此时,已成为社交界贵妇人的对方却拒绝了他。奥涅金既愤世嫉俗,同时又远离人民,空虚无为。2、Герцен《Ктовиноват》谁之罪,多余人Бельтов形象:本来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伟大的抱负”,“对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敞开着心扉” ,但一旦进入社会,就处处碰壁,而被迫成为“多余”的人。3、第二代Лермонтов《Геройнашеговремени》当代英雄多余人Печорин毕巧林形象:是一名贵族军官,天资聪颖,才智出众,对由当时环境支配下的那种空虚无聊生活感到失望,但又没法摆脱,因此苦闷彷徨,甚至玩世不恭。“狂热好动”与“人格分裂”是他的两大个性。第二代特点:毕巧林比奥涅金更有才能,因而其悲剧性也更深刻。4、Тургенев 《Рудин 》罗亭Рудин形象;他无论是在社会事业上还是在爱情上都遭到惨败。绝望之余,他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用”与“多余”,“生来就是无根的浮萍”, 滞,以及社会上要求变革现状的愿望。 小人物分析маленький человек 小人物特点:小人物”, 即贫贱、低微的小官吏,他们一方面是‘“先生””,是“老爷”,另一方面则受歧视, 受欺辱, 穷愁潦倒, 命运不济, 俄罗斯作家笔下的小人物, 几乎都是穷困、、孤独、软弱、卑微的形象。但是,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小人物”这一形象。 一:Пушкин的《驿站长》Cтанционный смотритель 小人物维林Вырин形象:作者以故事叙述人的身份描写他三过小驿站所见到的维林命运的变化,通篇都令人感到社会的冷酷和残暴, 揭示出腐朽的社会已无法挽救和旧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小人物形象。二、Гоголь的《外套》Шинель小人物:巴施马奇金Башмачкин形象:刻画了九品文官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巴施马奇金把做一件新外套看作是生活中的一件“伟大的创举”,小说最后的刻画进一

俄罗斯文学术语(汉语版)

●“新人形象” 指19世纪俄国文学中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平民知识分子,即“自由民主资产阶级的受过教育的代表”。19世纪50年代俄国解放运动进入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时期,贵族阶级已逐渐丧失其进步意义,平民知识分子登上了政治舞台,新人形象应运而生。新人大都出身平民,接受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投身反抗沙皇专制的实际斗争,他们从事劳动,接近人民,意志坚强,品德高尚,追求自由、独立和真挚的爱情,有为社会解放努力奋斗的精神。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是俄国文学中第一次出现的两个新人形象。 ●奥勃洛莫夫性格 Обломовщина起源于Гончаров的长篇小说《Обломов》的主人公Обломов,一个三十二、三岁的地主。他懒惰成性,精神空虚,极端无能,不能处理日常事务,整天胡思乱想,想用幻想代替现实生活,萎靡不振,蜷缩在安静的安乐窝里,就连爱情都不能使其振作,是一个不可救药的腐朽的形象。 Обломовщина成了一个因循守旧、停滞不前、轻视劳动、惧怕新生事物的代名词。 Обломовщина根源于农奴制,它的形成发展是与俄罗斯农奴制联系在一起的。Обломов出生于一个与世隔绝、死气沉沉的地主庄园,造就了闭塞愚昧、惧怕新生事物、冷淡懒惰的奥勃洛莫夫性格,说明了腐朽的农奴制生活不仅摧毁了农奴的幸福生活,同时也毁了地主自己的生活,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罪恶。 ●托尔斯泰主义Толстовство 是托尔斯泰思想探索的产物,它的产生与俄国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巨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对俄国现实世界批判,反对俄国的政治制度,彻底否定国家教会,私有财产,认为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是洪水猛兽,但否定用暴力推翻,从而创造了“托尔斯泰主义”。 Толстовство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的代名词,他宣扬以基督之爱普爱众生,要按上帝的方式进行生活;他认为以恶抗恶只能引起新的恶,而不能消除恶,只有历经每个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才能根除恶。 这种学说是空想是不可行的。其内容是消极的,他宣扬宗教与顺从,理想是搞自己耕田打草鞋的自然经济,这是开历史倒车,阻碍了人民革命意识的觉醒,麻痹了人民的斗争意识;但Толстовство 是托尔斯泰创作的动力,没有该主义就没有他杰出优秀的作品,所以它又是一份复杂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白银时代серебряный век 一般认为,从19世纪普希金开始,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左右,这是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从普希金到后来伟大的俄罗斯现实主义作家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契诃夫等的小说和戏剧,对全世界产生了惊人的影响,他们的作品成为世界经典名著。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的诗歌继普希金时代后,重新走上文化生活的前台,变现出生机勃勃,令人瞩目。后来,这个时期的诗歌获得了“诗艺复兴”或“白银时代”的美称。这一名称是从“黄金时代”这个概念推演而来,起初用来评价20世纪初诗歌文化的鼎盛现象,后来渐渐地有人开始把术语“白银时代”指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新农民”文学以及部分未来主义文学那部分俄罗斯艺术文化。 ●新型现实主义 以高尔基为代表的一批作家继承了19世纪俄罗斯文学传统,在契诃夫开创的容纳各式各样人物、注重人的个性、发觉人与人之间互不理解原因的新审美视觉的基础上,把现实主义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新型现实主义。高尔基及其继承者把大写的人、大地的主人、革命者推到首位。在他们的作品中,人是世界的主人,人是胜利者,是自由的斗士。他们否定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关于痛苦与道德净化的基督教思想。高尔基认为,改造世界的革命会改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俄罗斯文化与中国文化对比 摘要: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与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无论就是像英国与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还就是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对中国的发展都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的,也有坏的方面的,她们总就是充当着一种特殊的角色。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们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她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短处,取长补短。因此,只有更多的了解她们,才能更好的征服她们,这也正就是我这学期选择上“俄罗斯文化鉴赏课”的理由所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就是展现其民族文化特征与内涵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将利用本学期所学,对俄罗斯的文化习俗与中国的文化习俗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使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不败之林。 关键字:俄罗斯中国餐桌礼仪敬谦用语思维方式风俗差异 俄罗斯就是一个有丰富文化的国家,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繁荣,近半个世纪以来苏联科学技术一个接着一个的创举,都震动了世界。作为一个领土横跨欧亚的国家,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不时动摇于欧洲与亚洲之间,有选择地接受外来文化,并逐渐使其成为自身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使自身文化显示出多重性。因而,中国与中国东北文化更易于与俄罗斯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与俄罗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密切联系,文化上彼此欣赏。中国文化对俄罗斯人民有吸引力,她们想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的与合文化。中国发展与俄罗斯关系的真诚愿望以及中国缔造与谐世界的强烈决心,从而使两国友好关系建立在战略互信与文化吸引的坚实基础上。不同国家与民族的色彩斑斓的人文图景,正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解读、辨识、竞争、对话与交融的动力,中华文化不但有自强的力量,而且有兼容的气度、灵变的智慧。当就是时也,我们应当与时俱进,反思自己的传统文化,学习与吸收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发展中国的文化。 一、敬谦用语的差异 中俄两国文化有着不同的评判标准与实现方略。汉文化中的礼貌特征就是尊重、谦逊、态度热情与文雅。汉文化中的礼貌准则强调贬己尊人、称呼恰当、出言文雅、说话力求双方与谐一致、在德、言、行等方面要尽量增大她人的益处。俄罗斯人突出个体与个人价值,提倡个人的自信与实事求就是的态度。不同的文化心理与礼貌方式往往影响到彼此的交际,如果把汉文化中认为极礼貌、极客气的词语带入俄语会话,虽然遵守了谦虚准则,但却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比如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大都先自贬一番,习惯用“哪里,还差得远呢”,“不行,不行,哪里比得上您”等一类的谦词做答。俄罗斯人对于这样的言语行为会感到莫名奇妙,不知所云。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不同。中俄两国人们在思维模式上就是截然相反的两种模式。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综合思维与整体优先,即注重事物整体的关联性。在贸易交往中表现为总就是从大的原则出发,从总体上权衡利弊。在具体的贸易谈判中,中国人特别注重总的指导原则。谈判双方在先确定总原则一致的情况下,再去谈具体的条款与一些细节问题。而俄罗斯人的思维方式属于分析性思维方式,即凡事总喜欢从具体细节出发,先把整体分解成部分,从小到大,从具体到笼统。这种思维模式在贸易谈判中的具体表现就是非常注重合同的细节问题而往往缺乏

最全的俄罗斯文学史复习资料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19世纪文学的各个时期 一、19世纪初25年文学:(茹科夫斯基、普希金)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 二、30-40年代文学:(莱蒙托夫、果戈里、别林斯基、赫尔岑)现实主义确立时期(自然派) 三、50-60年代文学(冈察洛夫、屠格涅夫、奥斯特洛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现实主义发展时期 四、70-90年代文学(谢德林、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现实主义发展的高峰 十九世纪初二十五年文学 主要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Романтизм) 俄国浪漫主义作家:茹科夫斯基.十二月党人诗人。普希金(Пушкин А.С.) 茹科夫斯基ЖуковскийВ.А.(1783—1852)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他的《斯维特兰娜》是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这首故事诗充满离奇的故事情节、凄婉抒情的风格和听天由命的宗教思想。主要作品:?Майскоеутро?五月的早晨?Вечер?黄昏?Людмила?柳德米拉?Двенадцать спящих дев?十二个睡美人》?Светлана?斯维特兰娜。“Певец Светланы”(“斯维特兰娜的歌手”) 康?尼?巴丘什科夫(1787—1855)也是一位重要的抒情诗人,他们的抒情风格对普希金的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十二月党人诗人(Поэты-декабристы)十二月党人运动是政治性的反政府运动,这注定了其文学的政治属性,因此,他们格外强调文艺的宣传鼓动性和强烈鲜明的斗争精神。他们主张真实地表现高尚和“伟大的思想”,主张文学表现英雄的行为和革命思想,反对古风,反对感伤主义的消极浪漫主义那种悲观消极的艺术观。在他们的诗中,充满了反抗旧的社会制度的勇气和热情,充满了为自由、为祖国而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在他们的创作中,有着大量的民间素材、民间语言,他们的取材也多来自祖国的历史,但由于他们主张“用自然和历史材料创造自己的东西”,所以,他们在描写历史题材的作品中往往为配合自己所要表达的政治思想而不顾历史的真实,他们笔下的英雄往往成为作者理想中的革命家,主人公也往往成了作者的代言人,其作品自然也成了其政治宣言的注释。 雷列耶夫十二月党人文学最杰出的代表,积极浪漫主义诗人;既是十二月党人运动的领袖,也是十二月党人文学的杰出代表。《致宠臣》可以说是雷列耶夫的成名作。这首发表于《涅瓦河观察家》杂志上的讽刺诗,其批判锋芒直接对准了沙皇的“宠臣”,阿拉克切耶夫这个“粗鲁狂妄的暴君,十足的恶棍”。21 篇《沉思》诗中借古喻今,以顿斯科依、瓦季姆等人的形象表现争取自由的思想。《伊万?苏萨宁》是其中的名篇。起义前夕,雷列耶夫创作了政治抒情诗《公民》,在这首诗中,雷列耶夫表达了自己献身祖国、效法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自由而战斗的信念,并号召“公民”们投身到斗争中去的。 其他十二月党人诗人:В. Раевский- первый декабрист拉耶夫斯基 Кюхельбекер В.К.丘赫尔别凯Одоевский А.И.:奥陀耶夫斯基 意义:十二月党人的诗歌是俄国解放运动初期贵族革命家革命热情的表现。从此俄国文学更自觉地与解放运动联系起来。十二月党诗人的创作对整个19世纪俄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大加强了俄国文学的革命传统,将爱国主义激情、人道主义思想与批判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 克雷洛夫Крылов 伊万?安德烈耶维奇?克雷洛夫最杰出的俄国寓言作家,是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其他两位是古希腊的伊索和法国的拉封丹)。他的作品揭露了以沙皇为首的大小官吏的丑恶与凶残,

阿·费·洛谢夫所代表的俄罗斯精神的复兴

2012年第1期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 №1 总第35期Russian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 Serial №35 阿·费·洛谢夫所代表的俄罗斯精神的复兴1 阿·阿·塔霍—戈基王希悦译 (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 150030) 提 要:本文介绍了洛谢夫生平及其主要创作,在线性梳理中见出其学术成就及思想发展历程,从中我们可以洞察到作为哲学家、美学家、语文学家、宗教思想家的洛谢夫体现出的俄罗斯思想及俄罗斯精神内涵。 关键词:洛谢夫;生平与创作;俄罗斯思想;俄罗斯精神 中图分类号:B151 文献标识码:A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洛谢夫1893年9月23日生于俄罗斯南方城市新切尔卡斯克。他的父亲费奥多尔·彼得罗维奇是位典型的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学数学教师)、具有天赋的音乐家(小提琴手、乐队指挥),因为对放荡不羁的无序生活的向往,他辞去了中学教师的工作,更主要的是他离家出走,抛弃了妻子娜塔利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以及年幼的儿子。仅有一次,已经成为16岁青年的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才见到父亲一面,同时他懂得了自童年起母亲就是他的依靠。母亲是位严守规范的女性,她无私地爱着儿子,为了儿子在中学毕业后可以去莫斯科的大学读书做了她所能做的一切。 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经常饶有兴致地回忆起古典中学时期的生活。这里有出色的教师讲授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但丁、歌德的《浮士德》、拜伦等人的作品。这里有著名的语文学家捷林斯基的朋友捷克人米克什,正是他唤起了洛谢夫对古代语言、希腊语、拉丁语的终生热爱。学校的都监允许洛谢夫自由地进出剧院,在那里还是中学生的洛谢夫就已经多次欣赏过来省里巡回演出、由著名演员出演的众多古典剧目(莎士比亚、席勒、易卜生2、梅特林克3、契诃夫等人的作品)。年轻的洛谢夫还经常从《环球世界》、《自然与人》、《知识学报》等杂志上做摘抄,着迷地阅读法国天文学家卡米尔·弗拉马里昂的小说,天文的星空对洛谢夫来说是第一个无尽的形象,“无尽”这一概念后来成为了他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中学校长弗罗洛夫敏锐地注意到年轻人对弗·索洛维约夫哲学的兴趣,亲自询问他作为奖励需要哪些书籍,并在升入中学的最高年级时向他赠送了索洛维约夫的8卷本文集。当时由卡尔波夫教授翻译的柏拉图的作品也出现在中学生洛谢夫的藏书之列。在中学学习的同时,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也在私立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老师斯塔吉是意大利人、佛罗伦萨音乐学院的获奖者,因命运的捉弄使他流落到俄罗斯的南方。据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回忆,临近中学毕业时,他已经打算成为哲学家兼语文学家,这也是他一生的追求。1911年他考入莫斯科皇家大学(以获得金质奖章的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同时在历史语文系的哲学及古典语文学两个分部学习,并于1915年毕业。1914年,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被派往柏林进行科学调研,他曾在那里的皇家图书馆工作,听过瓦格纳的歌剧,但是战争中断了学业,他不得不提前回国。对于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的大学毕业论文《埃斯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