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认知心理学理论

信息来源: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以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着。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

认知心理学家往往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这就使他们注意到信息在人体内流动有个过程。他们常用计时研究法。首先要测量出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并以此来确定这个过程的性质。

假定一个人看屏幕上投射的字母E,如果投射时间很短,比如一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不会看到什么,这说明知觉不是瞬时的;投射时间长一点,比如五毫秒,那么这个人就会看到某种东西,但不知是什么,这说明知觉产生了,但辨别尚未产生;如果投射时间长度足以使人看出这个字母不是O或Q,但看不出是E还是F或K,那么这个人就产生了部分的辨别。由此人们就可以确定完全辨别、部分辨别或刚刚看出有东西所需的的时间。这一切表明,知觉是累积的,它包括几个特定的阶段。

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因为选择反应时可以提供更多的有关内部状态的信息。

计算机模拟和类比是认知心理学家采用的一种特殊方法。要使计算机像人那样进行思维,计算机的程序就应当符合人类认知活动的机制,即符合某种认知理论或模型。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计算机模拟。因此,计算机模拟首先可以用来检验某种理论,发现其缺陷,从而加以改进。

计算机模拟所提供的输出可以与人类行为相比较。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输出就应当类似于人类解决同样课题时所给出的输出;如果程序的输出与人的不一样,那么找出差别也就找到了改正理论的依据。计算机模拟还可以预测复杂的行为。虽然我们理解一些概念,并能把它们

按步骤变成程序,但是当步骤的系列很长,很复杂,需要大量联系时,我们往往不能预测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模拟有时可得出惊人的结果。

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常用信息系列的流程图来描述计算机程序的主要特点。但这种流程图并不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只为编制计算机程序提供了轮廓,它可以进一步化为计算机程序,而这部分工作往往是由计算机软件专家实现的。

口语记录也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与其他客观方法相结合,可以产生良好的结果。

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与西方传统哲学也有一定联系。其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这个思想至少可以追溯到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家如培根、洛克等人。笛卡尔强调演绎法的作用,认知心理学重视假设演绎法。康德的图式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

冯特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他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容,方

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很明显。它以知觉和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著称,强调格式塔的组织、结构等原则,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是被动的刺激反应器。这些观点对认知心理学有重大影响,如认知心理学把知觉定义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强调信息加工的主动性等。

在方法上,格式塔心理学主张研究直接的生活经验,主张把直接的生活经验材料与实验资料结合起来,如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并把这个方法称为现象学方法。这种观点,既不同于冯特和铁钦纳只承认经过严格训练的被试的内省,也不同于行为主义只重视实验室实验的做法,却与认知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相一致。

认知心理学是反对行为主义的,但也受到它的一定影响。认知心理学从行为主义那里接受了严格的实验方法、操作主义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已不专注于内部心理过程的研究,也注意了行为的研究。一般认为,人们使用从环境得来的信息,结合记忆内存储的东西,指导未来的行为,并塑造生活环境。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透的产物。首先,语言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乔姆斯基将语言学与心理学相结合所创立的心理语言学,可以说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早期实验心理学的心理主义方向被行为主义切断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认知心理学延续了这一方向,同时又保持了新行为主义的严格的假设演绎法,增加了机器模拟法。这就在认识过程的分析方面扩大了研究课题。

图灵于30年代发表后来称为“图灵机”的数学系统,对心理学也发生了影响。数量逻辑和图灵机使人们想到,人类的认知系统也可以视为符号运用系统。人类的某些观念可以用符号来代表,而且这些符号可以通过确定的符号运算过程加以变换。这些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具体研究上对认知心理学都有重要的作用。

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可以用计算机来类比人的内部心理过程。计算机接受符号输入,进行编码,对编码输入加以决策、存储、并给出符号输出。这可以类比于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把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计算机与认

知过程的这种类比,只是一种水平上的类比,即在计算机程序水平上描述内部心理过程,它主要涉及的是人和计算机的逻辑能力,而不是计算机硬件和人脑的类比。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西方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个巨大变化。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学派,有些人说它是一个新方向,更多的人则赞同库恩的观点,说它是一个新“范式”。库恩把科学中新旧范式的更替称为科学革命。一些美国心理学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认为,认知心理学的出现是美国心理学发展中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行为主义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的出现表明,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学的对象和方法这样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变化。行为主义统治美国心理学长达四十年之久,其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而认知心理学则反对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心理学研究对象上,行为主义主张研究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而不管内部的心理过程;认知心理学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了内部心理过程。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强调严格的实验室方法,排斥一切主观经验的报告;认知心理学则既重视实验室实验,也重视主观经验的报告。对于认知心理学家来说,改变外部条件并不是目的,它只是揭示知识结构的辅助手段。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它认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

组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用认知观点研究和说明情绪、动机、个性等方面。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还进一步扩展到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等领域。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 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 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外原因是什么? 部原因: 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 (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 (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 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部机制或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 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

智慧树知到 《认知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Neisser于年发表了心理学史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1956 B:1967 C:1966 D:1879 正确答案:1967 2、Newell和Simon(1972)认为:信息加工就是操纵的过程。 A:符号 B:表象 C:语言 D:命题 正确答案:符号 3、任何一种心理现象同时也是认知现象或认知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很多认知活动都是快速的、简单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信息加工取向的认知心理学注重人脑与计算机的类比,能够很好地解释人类对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二章 1、组块设计的缺点之一是由于刺激不能随机化,可能会引起被试的期待反应。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为___,这些神经元的特点是顶树突较粗且排列整齐,神经元活动产生的电位形成开放电场。 A:锥体神经元 B:单极神经元 C:双极神经元 D:星状神经元 正确答案:锥体神经元 3、两个半球结构对称,功能各自独立,不进行沟通联系。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4、过记录脑电波并叠加形成的ERP发现,注意的效应在70-150ms就可以产生影响,这是晚期注意存在的证据。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突出优点是高空间分辨率,功能性磁共振的突出优点是高空间分辨率。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第三章 1、直接知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Bruner B:Biederman C:Gibson D:Gregory 正确答案:Gibson 2、ERP研究发现,与物体相比,对面孔加工比较敏感的成份是N170。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间接知觉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Bruner B:Gregory C:Biederman D:Gibson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认知心理学~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自考《认知心理学》复习材料 各章概念、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回答方法:和简答题一样,如实验应回答实验者,实验设计,实验结论,实验说明问题) 第一章绪论 1.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P2 2. 认知心理学:代表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和途径。这种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P2 3. 认知路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P2 4. 内省: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的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 告这些感觉。p4 5. 信息加工途径:来自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由两部分组成;p9 第一是心理过程能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而得到最好的理解。 第二是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 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P11 7. 认知科学:当今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一个领域,它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P12 8. 认知神经学:着重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P12 9. 脑损伤:涉及到组织的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P13 10. PET扫描:是指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这种扫描技术能够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PET扫描能 够用来研究象注意、表象和阅读这样的认知过程。P13 11. MRI:磁共振成像;让无害的强磁场穿过头部,采集来自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的分子的射线,来为 脑解剖学提供详细的图像。P14 12. 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只需5秒便能做出一个血流改变图像,而MRI需要90秒,相比PET,其产生的 图像更加精确,费用低。P14 13. ERP:事件相关电位;此技术能够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持续时间不到1秒)。 这种技术又称诱发反应电位技术。P14 14. 单细胞记录技术:此技术不能安全用于人类;研究者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 经元,来研究动物和神经系统的特征。这个研究对视觉模式识别有重要意义。P14 15.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分支,这种计算机科学关心如何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地 只和人类相联系的智能行为。纯粹的人工知能是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P15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认知的类型) 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运作及其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 1.起源 19世纪 唐德斯:反应时测验 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冯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提出内省。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 重学节省法 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内省。 2.20世纪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1)拒绝内省 (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托曼:认知地图 心智发展的复兴 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 fMRI 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 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 语言的定位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 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内,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3.表征的形成可能涉及一种叫做特征觉察器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对客体的特征做出反应。 4神经编码:神经元可以对特定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环境中的客体可以引发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来描述我们看到的是树还是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如鸟鸣声等),这种以神经反应模式来表征刺激的方式被称为神经编码 对初级视觉区中特征觉察器的发现是确定神经编码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第一、二章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1.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使用 2.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定向、角度或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 3.认知途径:强调心理结构和过程的心理学研究理论 4.内省: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主义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 5.信息加工途径:来自于计算机科学和通讯科学,心理过程与计算机的操作相比较,得到更好的理解,心理过程可以解释为系统从刺激到反应的一系列阶段中所完成的信息加工。 6.生态学效度:研究所获得的结果页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 7.认知科学:是试图回答有关心的问题的领域,考察知识的性质、组成、发展、和运用 8.认知神经科学:考察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如何解释认知过程 9.脑损伤:涉及组织破坏,通常由中风、肿瘤或事故引起 10.PET扫描: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扫描认知活动和血流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测量血流模式得到脑活动图 11.MRI:磁共振成像,通过让强但无害的磁场穿过被试头部,采集来自某些分子的射线,这些分子集结在不同组织的不同部位中,最终采集一系列脑图像 12.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用时更短,费用更少的细致血流图像 13.ERP:事件相关定位,记录被试在对刺激进行反应时,脑电活动的微小变动,又叫诱发反应电位技术 14.单细胞记录技术:通过将微电极插在单个神经元旁边或者甚至插进单个神经元,来研究动物脑和神经系统的特征 15.人工智能:AI通过创建计算机程序,来让计算机显示出典型的只和人类相联系的只能行为,一种探索尽可能高效地完成任务的途径,考虑两个主题,语言和问题解决 16.计算机模拟:将人的局限考虑进去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17.PDP途径:平行分布加工途径,认知过程从网络角度来解释,这种网络把像神经元一样的单元连结在一起 18.联结主义:平行分布加工途径又叫做联结主义和神经网络 19.平行加工:信息加工时平行和分布式的 20.系列加工:一系列离散的操作,只有一个步骤完成了,系统才会进入到下一步 21.节点:大脑皮层区域里,神经活动的部位,节点是相互联系的 思考题 1.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认知心理学这门学科 答:a.认知是人类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b.对认知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心理学的其他一些研究领域 c.能帮助我们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大脑或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d.给我们启示,告诉我们如何改善我们的认知技能 2.试比较内省法、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与认知途径,在对高级心理过程的强调上有何区别 答:内省法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的、小心的报告他们自己的感受,精确地辨别这些感受,并尽可能客观的报告这些感受。冯特的仔细的严格的方法,在很多方面类似今天的认知研究,不过冯特特别指出,像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不适合用内省技术来研究 行为主义是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他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

认知心理学概述

大腦與語言神經作用 一、腦的構造 (一)腦葉(Lobe)與功能區 ?額葉(frontal):中央溝前,與推理,計畫,某些語言與運動,情緒,以及問題解決有關。 ?頂葉(parietal):中央溝後,與觸覺,壓力,溫度以及疼痛有關。 ?顳葉(temporal):外側裂,與知覺、聽覺刺激辨識、以及記憶(海馬迴,hippocampus)有關。 ?枕葉(occipital):腦後側,與視覺有關。 (二)語言區 ?布洛卡區(Broca's area):額葉下方,與使用語詞有關 B型失語:無法講話,無法用字詞,說話緩慢並且不連貫 ?韋尼克氏區(Wernicke's area):顳葉後方,與瞭解/組織語意有關 W型失語:無法了解語言內容 ?神經纖維束(Arcuate fasciculus):連接兩區,訊息(視覺或聽覺)先到W再到B A型失語:講話雜亂無章無且無法複誦字詞 (三)半球與側化 ?大腦半球從中央分成右腦以及左腦兩半球,透過一條由億萬條神經纖維組成的寬帶(稱為胼胝體)溝通訊息,每一個腦半球都特化來執行某些行為。 ?身體左側的感覺訊息傳遞至右腦,右側感覺訊息傳遞至左腦。一般人的腦是左右並用,透過胼肢體來分享資訊。 ?右腦對於空間能力,臉孔辨識,視覺心像以及音樂具有優勢;左腦則在評估,數學與邏輯上具有優勢。

?90%的人使用右手書寫,吃東西、丟球(right hand dominant),其餘10%的人是左撇子。 ?95%的右撇子語言的優勢腦是左腦,左撇子中也有60~70%是由左腦掌管語言。 ?Sperry及Gazzaniga(1981諾貝爾獎得主)以腦部分割實驗證實切除胼肢體的受試者表可以行走,閱讀,談話,從事體育競賽,以及進行手術前會做的任何事。 病例直視前方螢幕的一點,若一個湯匙的圖案在點的右方閃現,病例可辨識出湯匙,並且說是湯匙。假若是在點的左側閃現,病例會說「什麼也沒看到」。當病例被要求選出一樣左手專用的物件時,可以正確的選出湯匙(觸覺訊息傳至「看到」湯匙的右半腦),但當被問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卻無法說出來,因為右腦不司「語言」。 ?另一項實驗是複合圖,圖中左邊是一位女士的臉孔,右邊是一位男士的臉孔,病人凝視額頭中央的的點。當被要求由完整的圖片中指出先前所看到的臉孔時,通常會選女人臉孔。假如病患需要說出這張圖所呈現的是男人或女人,病患會說是男人,左右腦對不同的反應有主導權,在這個案例中,右腦是臉孔辨識的優勢腦,左腦則是語言的優勢腦。 ?醫師進行腦部手術時為避免傷及語言區,常採用瓦達測試(Wada Test),將快速麻醉劑注進入左側或右側的頸動脈,於是會有一側的腦半球會被暫時性麻痺。如果是左腦主導語言的人,會出現啞口無語的狀況,但如果右腦半球被麻痺,他們仍舊能夠言語以及回答問題。 二、腦神經運作 ?大腦是由萬億個特化的神經細胞(神經元) 所組成,每一個神經細胞有細胞體、一或 二個軸突(傳送)、近萬個樹突(接收)三個部 分,軸突末端細分多個發送端(神經末梢), 與另一個神經細胞的樹突間有個稱為突觸 的小空隙。 ?神經系統以低電壓脈衝引發化學物質傳導與擴散的方式傳送訊息。神經元啟始訊息以電脈衝的方式在軸突中傳導至發送端,引發化學物質(神經傳導物)流到突觸,藉擴散 作用傳送到下個神經元的樹突,再引發一個神經脈衝繼續傳送,反覆循環直到訊息到達目標位置。當神經脈衝傳到下個神經元時,神經傳導物會被回收再使用。 ?神經元傳電部分的結構類似電線,中央是軸突,外面包裹著一層叫髓鞘的物質(由神經膠細胞組成),有絕緣的作用,和電線不同的是,髓鞘是一節一節的。髓鞘間的裸露處 稱為蘭氏結,脈衝在蘭氏結上跳躍式的傳導可以使訊息的傳遞更加迅速,最快約每秒100公尺。

最新心理咨询师《认知心理学》笔记(第八章)

心理咨询师《认知心理学》笔记(第八章) 第八章问题 一、问题解决概述: 1.问题的特征 每个问题都包含着三个特征: ⑴初始状态,它描述了问题开始时的情境; ⑵目标状态,当问题得到解决时,人们达到目标状态; ⑶障碍,它描述了一些限制,这些限制使得从初始状态向目标状态迈进有困难。 2.问题解决的步骤:①问题的确定②问题的定义和表征③策略形成④信息组织⑤资源分配⑥监控⑦评估。 3.简述理解问题的二个步骤:理解问题所需的第一个步骤是注意重要的或相关的信息,而忽视无关的材料;理解问题的第二个重要的步骤是确定如何表征问题。 二、问题解决的途径 1、一种是算法,所谓算法是指迟早总会产生解决办法的方法。一种叫做穷尽搜索的方法,就是一种算法。使用这种方法时,人们会尝试一个问题的所有可能的答案。 2、一般来说,人们花在搜索答案上的时间,粗略地同问题空间的大小成比例。问题空间是指,对于一个问题解决者来说,所出现的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通常,一个问题还可能有其它的解决办法。然而,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意识到这些解决办法,那么,这些解决办法将不

被包括在问题空间里。问题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 在问题解决活动中,人们使用最为广泛的策略是手段-目的分析和类推。 3、手段-目的策略: 手段-目的策略有两个重要成分。首先,人们把问题分解成许多亚问题或较小的问题;然后,针对每个亚问题,人们尽力缩小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手段-目的分析把问题解决者的注意集中在初始的问题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上。 小人与魔鬼问题及有关研究: Greeno研究了小人与魔鬼问题。他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们会停下来计划下几步移动的策略,而不是以一个固定的步调移动小人和魔鬼。特别是第一步移动之前和另外两步关键的移动之前,人们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4.类推途径: 问题同构:在小人和魔鬼过河测试中,如果将小人和魔鬼改成不同国家的居民,问题的性质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这些有着同样的根本结构和解决办法,但细节不同的问题称作问题同构。 问题解决的类推途径还有其它一些标准的术语。我们当前努力解决的问题通常称作目标问题。为了解决目标问题,我们应该参考过去我们解决过的类似的问题,即所谓的源问题。 表面特征:即问题中所使用的特定的客体和术语。 结构特征:是为了正确地解决问题所必须理解的根本核心。

认知心理学习题库

认知心理学习题库 各章思考题 第一章: 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 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 1、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觉的基本看法是什么? 2、二战后,知觉研究出现了什么样的新方向? 3、什么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它们的交互作用怎样? 4、怎样认识知觉组织单元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5、模式识别的理论有哪些?支持特征分析说的证据有哪些? 6、解释概念: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加工串行加工和并行加工模式和模式识别感受野和特征觉察器原型和原型匹配假设 第三章: 1、用实验说明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 2、 Kahnman的容量分配模型由哪些成分构成?如何用这一模型解释双作业操作? 3、什么是多重资源模型,它有什么缺陷? 4、解释概念:选择性注意双耳分听技术追随技术语义启动效应资源限制加工和资料限制加工控制加工与自动加工 第四章: 1、两种记忆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你认为应如何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3、感觉记忆有什么特性(特点)? 4、多存贮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5、解释概念:加工水平说保持复述和精细复述 第五章: 1、什么是短时记忆,它有什么特点? 2、组块在短时记忆中有什么作用,如何扩大组块? 3、对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应做何种解释? 4、 STM中的代码方式有哪些? 5、用Sternberg的扫描实验说明STM的信息提取。 6、解释概念:系列位置效应组块平行扫描系列扫描双重模型探测法(Waugh和Norman) 第六章: 1、什么是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 2、命题代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双重编码说? 4、评述长时记忆模型。 5、遗忘的性质怎样? 6、谈谈长时记忆中的线索提取。 7、什么是图式,它在记忆中有什么作用? 8、解释概念:描述性记忆和非描述性记忆语义距离和语义空间 第七章:

认知心理学笔记第五章注意解读

第五章注意 1、注意的理论模型:过滤器模型;衰减模型;反应选择模型;中枢能量及其分配 2、普通心理学:注意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认知心理学:强调注意在模式识别中的信息选择功能,提出注意的信息加工模型。 3、注意的研究简述: (1)冯特(1908):注意是伴随着心理内容清晰领会的状态;意识与视野一样,是以一定阈限为边界的一个有限领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领域,才有被领会的可能。在该领域内有一个范围狭小的中心区域,任何心理内容只有进入这个中心区域,才会获得最大的清晰性和鲜明性。这个中心区域被称为“注意焦点”。 (2)James(1892):在《心理学教科书》一书中,把注意作为意识的特征之一。(3)近代,谢林顿、埃克尔斯和克里克等诺贝尔奖获得者对其都有所阐述。 4、注意模型 有人也把注意模型看作为模式识别模型: 过滤器模型 衰减模型 反应选择模型 5、过滤器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知觉和通讯》(1958),这部专著的出现,标志,行为主义心理学禁锢了多年的注意问题又重新回到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 在Broadbent看来,象通讯系统一样,可以将整个神经系统看成信息传播速度有限的单一通道。出于经济考虑,在容量有限的神经系统之前,需要一个选择性的过滤器或者开关,这种开关保护系统避免超载,只准许少量的被选择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所有其他信息则受到阻挡。此外,在选择性过滤器之后,有必要假设一个缓冲器。这种缓冲器是一个暂时的记忆存储,未被选择的信息能够在其中短暂保留。过滤器理论属于早期选择模型。 模型示意图: 实验验证: 1 刺激呈现是双耳分听(dichotic listening task),即同时呈现,每秒2个数字(每对数字到达双耳的时间相同,前后两对数字之间间隔0.5s),如,左耳=734,右耳=215。任务是,被试自由报告。 2 被试的两种再现刺激的方式(大多数被试先左耳后右耳。) 第一种是(报告单个耳朵所听到的数字):左耳=734,右耳=215;正确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 11级计算机(1)班丁江涛 学号:10112130118 摘要: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它主要描述人类如何获取、储存与使用知识。本文阐述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当代信息加工论(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活动主义三种认知心理学取向的基本情况还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且客观分析了它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联结主义活动主义 参考文献: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首先,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武器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信息选择、识别或鉴别、加工处理、输出等提出了要求,要求心理学研究认知或智慧活动。再者,带有理性主义色彩的经验主义直接作用于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同时它汲取了操作主义的基本思想;还原论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研究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计算主义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研究纲领。 还有,其他许多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物理学等都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心理学内部看,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为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

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即使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例如,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的一些合理的东西。从这种继承性来看,也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孕过程。 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着重研究符号的操作与表征,其目标是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或智慧活动转换成抽象符号系统的运作。 它认为,任何认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 由于它以符号为中心,突出符号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作用,故又被称为符号主义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有:1、人脑和心灵与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都具有产生、操作和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形式系统中通过用规则操作符号演算来生成智能。2、任何信息加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3、信息加工系统总处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这种交互作用达到系统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4、信息加工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描述、分解连续性、动态性和物理 具体化。 信息加工论的目标主要是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

认知心理学复习题

认知心理学复习题 第九章⑴.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⑵.问题解决的特征? ⑶.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可以分为4个阶段:1.问题表征2.选择算子3.应用算子4.评价当前状态。 ⑷.人们在问题解决中所应用的策略可以分为两类,即算法和启发法。 ⑸.谈谈问题解决中的启发式策略。 1.手段-目的分析 该策略的核心是要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 2.逆向工作 在解决问题时,设置一个目标状态,由此出发,想出相应的步骤退回到当前状态,在实际操作时又反过来,从当前状态走到目标状态。如棋手对弈时给对下“下套子”的策略。 3.计划 在解决问题时,还可以先抛开某些方面或部分,而抓住一些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先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然后而已得成果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⑹《逻辑理论家》是1956年由Newell、Shaw和Simon编写的计算机程序,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它可以模拟人证明符号逻辑定理的思维活动。 ⑺《通用问题解决者》是1958年开始,Newell、Shaw和Simon继续研制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另一计算机程序,简称GPS。其内部知识是以产生式来表征

的。一个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第八章 ⑴什么是概念形成的假设检验说? 1.基本观点 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贮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这些假设将被不断地考察,并按失败-更换,成功-继续的方式发展,最后形成某个概念。因此,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多个假设进行考验的过程。 2.验证实验: 假设考虑说的验证实验为Bruner等进行的人工概念实验,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概念形成的过程,假设的提出与考验还体现出一定的策略。 3.策略应用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假设考验有4种: ①同时性扫描:对所有的假设进行扫描验证 ②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扫描验证一个假设,假设考验失败后再更换假设。 ③保守性聚焦:以包含概念的事例的全部属性为焦点进行假设、考验。 ④博弈性聚集:以博弈的方式来改变关于属性的假设,以形成概念。 4.概念形成过程的特点 ①主体学习的方式是以全或无的方式进行的。 ②记忆的作用:在假设考验的过程中,过去的记忆不发挥作用,存在替代性取样现象。 ⑵.Levine等认为,人们在假设检验的过程中通常应用三种策略:

认知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绪论 1.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广义:研究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学。 狭义:信息加工心理学:运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将人脑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信息的获得、存储、转化和运用的全过程。 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认知的信息加工模型 1.2认知心理学中的基本问题:信息如何得到处理举例子 1.2.1自下而上VS. 自上而下 自下而上的加工(bottom-up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直接依赖于刺激的特性或外部输入的感觉信息。如,当看英文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定 字母的各个特征,然后将特征结合起来确定字母,字母结合起来再形成单词。 自上而下的加工(top-down processing):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如,在看字母顺序颠倒的单词组成的文章时,我们仍然能够对 其作出相应的理解。 1.2.2系列加工VS. 平行加工 系列加工(serial processing):对输入信息一个一个地依次处理。人们通过辨认红色的,方形的,有五角星的,各个特征,最后得出结论是国旗。 平行加工(parallel processing):同时对所有输入的信息进行处理。 1.2.3控制加工VS. 自动加工 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需要意识努力的认知加工。上课时认真听讲 自动化加工(automatic processing):不受人的目的与意图的控制的加工,且是不自觉的。边吃东西边看电视 3.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3.1 反应时记录法:记录从刺激呈现开始到有机体开始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 3.1.1 减法法: 基本逻辑:复杂任务—简单任务=复杂部分的认知过程 最初:确定某个心理加工所需要的时间 目前:探测某种心理加工过程的存在。 3.1.2 加法法 基本逻辑:如果影响某一个加工过程的两种因素分别起作用(具有可加性),那么这两种因素分别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如果两种因素相互影响(存在交 互作用),那么这两种因素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 RT(T1)+RT(T2)=RT(T1+T2) ? 应用:通过对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分离出不同的加工阶段。 3.1.3 开窗实验:可用来直接测量某一个特定加工阶段所需要的时间。 3.1.4 眼动记录法:通过眼动仪记录人在进行某项任务时眼睛的位置、停留时间以及整 个过程中眼动的轨迹,推测在该任务下相关的心理过程。 第三章知觉与模式识别

认知心理学里的经典概念

认知心理学里的经典概念 该学说主张从一类个体具有的共同的重要特征来说明概念。将语义特征分为两类:一类是界说概念的重要特征,称作定义性特征;另一类为次要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描述功能,即所谓的特异性特征。所谓家族相似性是指一个家族成员的容貌都有一些相似,但彼此相似的情况又不一样。 认知:就是感觉输入的转换、减少、解释、贮存、恢复和使用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 范式:是一定的研究对象和特定研究思潮和方法的结合体。 范例:指一种概念的典型例子,用来规定这个概念的直接证明的定义。 抽象分析:将条件与结果加以对照即将输入和输出联系起来进行推理,以实现某以心理现象的内部心理机制。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揭示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

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减法反应时:通常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种过程,这两种反应时之差即为该过程的时间。基本逻辑:安排两种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包含另一种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阶段。 相加反应时: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时以系列的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的总和。基本逻辑: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即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某以特定的加工阶段,这样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的实验,从完成作业时间的变化就可以确定这以信息加工过程的各个阶段。 出声思考:在研究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如解决问题可利用出声思考形式的观察法。原理:慢速的信息加工过程持续时间较长,可利用外部言语进行思考,使思维过程外部言语化,这样就可以直接观察人的思维过程。 问题行为图:使一种分析口语记录的方法,可直观的看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操作的序列。由两个部分组成:知识状态和操作。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

认知心理学概述-中国科技大学

教育思想的演化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就以語言、符號、動作做為工具,透過觀察、記憶、試驗操作的方式向下一代傳承經驗與技能,這就是教育。人類在其所在的時空環境中逐漸發展出事物原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技能,在前人的知能不斷累積粹化過程中,人類也透過傳承與學習工具的不斷演化,發展出更有效率的教育方式,這種知能教育的不斷演化,正是人類發展出高度文明的原因。 現今的教育制度來自歐洲,中國大約在十七、十八世紀起逐漸引進西方教育制度,除了在文化衝突處加以修飾外,大體上學校制度、授課內容都以西式教育為依歸。這種學校制度的形成,最早可遠溯至西元前六百年於希臘出現的哲學學派,自此之後,學派逐漸從遷徙巡迴講學演化成固定場所的學校,直至今日。考察西方教育的歷史,教育的主要思想依時間成時期性演化,每一個時期對於教育的主要內涵都有不同的主張,本節描述人類制度化教育(school)中教育思想的歷史演化,透過這部教育思想演化的歷史,我們可以從中分離出主宰教育議題的思想主軸,透過這些思想主軸的分析,我們將瞭解今日我們所在之處,並瞭解我們欲往之途。 一、萌芽 早在西元前三千年,巴比侖、埃及、中國等古文明就都有相當先進的文字、數學、天文、宗教等方面的知識,也有相當成熟的建築技術、法律制度、商業規範,這些文明資產透過泥版、壁畫、紙草、甲骨等工具記載下來,顯示此時期人類就有記載保留前人知識的活動,這應該是一種教育活動的證據。從這些古老的史料中來看,主要的內容都是充滿神話意涵的生活規範以及計算、施工的操作指示,所有的知識指象(referent)都是物質(material)的(Kline,1972),例如建築施工計畫、糧食分配等、在這些指象上的運思(thinking)都是具體(concrete)的,例如圖示、操作程序等,較少有原理的說明,而從這些史料通常在帝陵中被發現來看,此時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帝王特權,並非一般人都能享有的權利。 大約在西元前600年,希臘人Thales(泰利斯)設立了史上第一個學派,並巡迴至埃及,此後,Pythagoras(畢達歌拉斯)、Plato(伯拉圖)、Aristotle(亞里斯多德)、Archimedes(阿基米得)等人,於現今埃及、希臘、義大利等地,藉由一個個學派的成立,開啟了古希臘文明中最輝煌的六百年歷史(Kline,1972、1995)。在這個時期,這些被後世統稱為希臘黃金時期的主要貢獻者,顛覆了傳統物質指象與具體運思的方式,以心靈的創作與縝密的抽象運思法則探討天地的原理,建立了一個心靈(mental)指象、抽象(abstract)運思的心智世界,也就是哲學(philosophy)思想的世界(Kline,1972)。這些學派利用純粹的抽象思維,例如幾何、邏輯、語言等,以邏輯化的思維建構了天地的模型,也就是以人類的心靈建立了上帝的心靈,以人類的抽象思維建立上帝的思維。 希臘哲學學派的建立一方面使人類的心智活動超脫物質環境的侷限,一方面也解除了教育作為一種階級特權的偏見。由於這些學派直接詮釋了上帝的思想,某種程度而言,其手法近似宗教,卻又顛覆了傳統宗教中只信不疑的態度,因此在當時的社會裡,這些學派份子的活動仍保有相當的神秘性,對於多數的升斗小民而言,敢於詮釋上帝乃是一種大智慧的行為,雖然可能觸犯傳統宗教的教規,但畢竟是一種凡人不能為之的事情,因此,希臘學派的活動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单选5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3个论述1个综合1个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 认知心理学是什么,主要研究的容 认知心理学第二次革命 表征的概念,知道表征在大脑里的形式是怎样的 pp.4 Defini'on of Cogni've Psychology What is CP?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thinkingmind and is concerned with: –?How we attend to and gain informationabout the world –?How that information is stored andprocessed by the brain –?How we solve the problems, think, and formulate language ?How did Neisser (1967) regard cognition? CogniKon means all processes by which the sensory input is transformed, reduced, elaborated, stored, recovered, and used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n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making sens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decide what actionmight be appropriate (Eysenck, 2005) 认知心理学是对经由感知觉系统输入的刺激所进行的六种心理过程。包括:转换、缩减、精细化(添加)、存储、提取和运用 Cognitive psychology is the psychologicalscience which studies cognition, the mental processes that are hypothesized to underlie behavior. This covers a broad range of researchdomains, examining questions about the workings of memory, attention, perception,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reasoning, creativityand problem solving。 George Miller引发认知革命(心理学上的第二次革命) The scope of CP(认知心理学的围P13) ??Cognitive neuroscience ??Sensation/Perception ??Pattern recognition ??Attention ??Consciousness ??Memory/learning ??Imagery ??Cognitive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 ??Language use ??Thinking and concept formation ??Decision making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