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慕课时代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_蒋国清

慕课时代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_蒋国清

慕课时代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_蒋国清
慕课时代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_蒋国清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慕课”已经成为一个人们习以为常的高频词汇。Ameri-can Interest 杂志在2013年初曾发出这样的预测:“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危言耸听,且有待时间的验证,但至少给所有的教师这样一个提醒:不管教育怎么发展,作为教师必须研究慕课,探究慕课形势下教师职业的新模式和新方向,调整自身的职业发展策略,否则,难免遭遇被淘汰的命运。

一、慕课的历史

早在1962年,美国“鼠标之父”Douglas C.Engel-bar 博士就发表了《扩大人类智力之概念纲领》,该纲领大胆提出了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人类学习模式的新模型。而自从私人电脑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之后,在线教育就开始发展并逐步被人们所熟知。但是,直至20世纪90年代,在线教育一直只是充当线下教育的一种补充模式,影响力远远不够。

2007年8月,第一个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的原型在犹他州州立大学建立。该课程的教授David Whitley 因而成为慕课第一人。2008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ave Cormier 和国家人文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Bryan Alexander 根据网络课程的教学创新实践,正式提出了慕课(MOOC )这一概念。慕课(MOOC )是四个词的缩写,分别是:Massive (大规模的)、Open (开放的)、Online (在线的)、Course (课程)。“慕课”的命名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迅速风靡全球。接着,国外顶尖名校纷纷相继加入慕课行列。2011年年底,美国斯坦福大学Andrew Ng 教授和Daphen Koller 教授联手世界顶尖名校名

师共同创办了Coursera ;曾任斯坦福大学教授的Se-bastian Thrun 与另外两位同事创办了Udacity ;2012年6月,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联合投资创建了edX 。以这三大慕课平台的建立为标志,慕课进入了平台运营时代,慕课学习模式也在全球范围内掀起高潮,一些顶级名校的慕课课程在线注册学习人数动辄以10万计数,2012年因此被称为“慕课年”。

慕课的学习模式迅速得到了中国学生的追捧。很多中国学子开始加入慕课的注册学习,国内高校也开始纷纷试水慕课。2013年5月21日,清华大学与edX 正式签约,这是edX 在亚洲首批合作的高校之一;2013年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e 签约合作。与此同时,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细分领域的慕课平台,如网易2010年推出了公益性项目“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之后,又推出了“可汗学院”课程。而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6291039.html, 推出的“过来人公开课”则是通过网络直播提供视频公开课,实施在线教学及互动交流线,建立网上虚拟学习社区。而慕课网则直接借鉴慕课理念,只开发互联网技术在线编程教学,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从历史的角度看,慕课这一崭新的教学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代表着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

二、慕课的优势

慕课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有这样迅猛的发展,是与它自身的优势分不开的。慕课的优势总结起来有三点:

1.优质和廉价。慕课的教学资源大多来自世界顶级名校。国外的开放课程几乎都是在本校内受欢

[摘要]慕课,即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慕课将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人们的学习模式和教育模式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文章对教师职业的机遇和危机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教师职业的发展新模式和新方向。

[关键词]慕课

教师

职业发展

[作者简介]蒋国清(1969-),男,湖南永州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和职业教育。(湖南

长沙

410004)潘勇(1972-),男,湖南石门人,厦门大学嘉庚学

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国土资源信息工程和三维成矿预测。(福建

厦门

363105)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73-03

慕课时代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研究

蒋国清潘勇

DOI:10.13615/https://www.wendangku.net/doc/b216291039.html,ki.1004-3985.2015.22.024

迎的课程,教授也几乎都是在本领域颇有建树的专家。可以说,慕课的课程资源将是全世界范围内的最顶级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原来只有少数人能够享受,但现在却通过慕课平台向全世界发布,而且是免费的。更何况,慕课的教学质量还可能远胜过传统课堂。目前,慕课以课堂演讲视频为主要教学手段。传统的课堂授课时间一般都在45分钟以上,有些课堂可能还长达2~3个小时。慕课的课程充分尊重了学习者的注意力规律,视频长度往往只有8~12分钟,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科。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讲好一个知识点,授课教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自己的教法,进一步精细化需要讲授的知识,以科学高效的方式来呈现,而不再讲多余的废话。同时,这些优质资源的享用价格又是低廉的。学习者只要有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成为这些课程的受益者。而对于求学者所关心的毕业证书等问题,许多慕课的组织者也在实践中展开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例如,有些慕课课程会组织线下考试,并给出成绩和发放课程结业证书,这些考试成绩和证书已经为某些用人单位所认可。可以预见,随着慕课的发展,这些课程的考试成绩和证书价值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求学者可能需要为这些考试和证书支付一定费用,但是,相对于常规学费而言,这些费用无疑是非常低廉的,这对所有求学者——尤其是某些贫困求学者而言,是巨大的福音。

2.开放和自由。慕课课程借助网络技术,能够使学习者非常方便地接受教育。慕课没有入学门槛,不需要经过升学考试获得入学资格。无论什么年龄、地区、种族,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慕课课程的学习者。学习者可以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上课的时间。美国的Paterson博士在Coursera上开设的“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课程,收看的学生中有3/4的来自于国外,其中有70%以上的学生具有本科或研究生以上的学历。当然,随着网络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每一门慕课课程的注册人数基本上不受限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慕课资源是网络时代的一场教育盛宴,这场盛宴不需要有入场券,只要有足够好的胃口。

3.交互和认证。慕课完全不同于视频公开课。慕课在网络上建立起虚拟课堂,在这个课堂上,和传统课堂一样,有教师的传授,也有学生的参与,有作业,有讨论,有反馈,有评价,最后,也有考试和证书。当然,慕课课堂和传统课堂肯定是有所区别的。例如,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无

法面对面地进行交流,现场感欠佳。但是,慕课课堂中有些优势也是传统课堂无法企及的。例如,教学视频在播放的过程中可以中途暂停数次,然后系统自动弹出一个小测试,这个测试是对刚刚播放的视频内容的一个检验,学生必须要能通过这个测试,才能够继续往下观看视频。所以,慕课课程中的学生是不能做“南郭先生”的。应该说,慕课中的这种师生交流更加直接,更加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而传统课堂中的集体讨论在慕课中则以虚拟社区来替代。学生在社区里发言,提问,互相解决问题,课程的教师和助教也会查看、管理在线论坛。教师还可以根据社区里学生的反馈,对自己的教学做出动态的调整。

慕课同样可以建立与线下课程类似的作业评估体系和考核方式。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并通过考试还可能收获导师签署的课程证书。特别是2012年之后,很多顶尖大学致力于推动慕课课程证书的发放,政府和企业也逐渐开始认可求职者所出示的慕课证书,越来越多的学生凭借着慕课的课程证书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目前,多所国内高校正牵头制定《大规模在线课程国家标准》,促进国内高校的慕课建设。这些举措,更将极大地激发慕课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慕课形势下高职教师职业的机遇与危机

1.慕课能成就高职教师的最高职业价值。毫无疑问,慕课将会造就一批顶级明星教师。在Cours-era上,卫斯理大学心理学教授Scott Plous拥有25万学生,是位不折不扣的超级教师。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明星教师也被热情的学生所追捧。而我国正面临着高职教育的转型机遇。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必将完成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高职院校教师也因此迎来了职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慕课形式下的教学具有灵活性,线上线下的对话具备开放性,教师完全可以让职业教育的内容第一时间随着市场的需求变化而更新。

2.慕课能促使高职教师快速提升教学水平。慕课的教学,对高职教师课堂的授业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原因有二:一是慕课造成了教师之间的横向比较。其二是慕课打通了教师、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渠道。慕课模式中,教师除了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指导之外,更多的精力可以放在和用人单位共同开发网络实训项目上,这样,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及时交流,还可以通过对学生在网上提交的作业进行数据分析,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和难点。如此教学相长,对于教师来说,是慕课为其教学水平的快速提升提供了契机。

3.慕课可能会造成教育行业的垄断。毋庸置疑,慕课造就的明星教师大多来自于世界顶级名校。这些顶级名校所拥有的资源是其他普通大专院校望尘莫及的。当一些教育“巨鳄”占领了慕课重镇,非名校的教师和名校中的非名师就面临着岗位危机。其他大学院校尚且如此,高职教育就更加不能走一本、二本、三本之外的“四本”教育老路子了,而是应该走与其他大学基础教育不同的职业教育路子。高职教师如果不能抢占慕课先机,不能建立起正确的职业教育理念,创造出独特的职业教育品牌,很可能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四、慕课形势下高职教师的职业发展策略1.慕课形势下,教师首先应该调整心态,将终身学习的概念落实到实践中。教育界早就提出了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概念。慕课大潮之下,知识总量呈爆炸性生长,知识更新的节奏将会大大加快。慕课形势中的学生具有高度自由的选择性,教师的知识不能及时更新,势必会被迅速淘汰,生存危机成了教师主动学习的最强内驱力。当然,慕课也同样为所有的教师提供了自由学习的机会,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的学习和讨论将极大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

2.慕课形势下,高职教师还应积极行动起来,做一个知识的新型传播者。当今慕课课程中90%都属于教师引导型,高职教师往往学有所专、教有所长,而慕课教育让教师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度。高职教师应该充分借鉴慕课理念、模式与技术平台,把自己的教学阵地从三尺讲台扩展到慕课平台,敏锐地把握住职业教育契机,精心研究并设计自己的职业教育课程,优化知识的传授,强化师生的互动,创造出个性化更强、含金量更高的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高职教育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3.慕课形势下,高职教师还应发挥自己的创新精神,成为高职教育领地的拓荒者。慕课课程是新生事物,现在有影响力的慕课课程还比较少,有影响力的职业教育慕课课程更是几乎没有。普通高等学府的慕课课程设置往往停留在某些理论课程上,而职业教育的慕课课程,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从理论教育的指导到结合实训的培训,从学习讨论区的互动到学习过程的管理,从学习成绩的评定到课程结业证书的发放,包括网络技术的支持,慕课平台的开发,每一个领域都是一大片未经开垦的新大陆。我们也可以说,慕课是一个极度个性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所有的高职教师,都必须面对这片新大陆,开垦这片新大陆,为高职教育模式的创新做

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创造更多

的机会。

4.慕课形势下,高职教师还应转变观念,成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引领者。慕课课程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方式,使得传统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慕课课程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对于教师而言,所有的学生都是面目模糊的,教师无法对学生有深刻真切的了解。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高职教师有更多和学生交流接触的机会,“手把手”地教会学生做事,这样一来,高职教师不仅教会了学生职业技能,更对学生在个性形成、人格塑造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职教师在慕课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应该更丰富,具有更多的层次。线上和线下,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应该是分离中有融合,融合中有分离。在慕课课程中影响力再大的超级明星教师,走到现实世界中,都应该是能和学生近距离接触,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普通教师。慕课时代,每一位高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总而言之,慕课课程是教育创新的大势所趋,慕课课程也将因其教学质量的“物美价廉”,教学过程的强交互性所确保的学习效果,受到广大求学者的热情追捧。而其逐渐成熟的考试模式和所发放课程结业证书的可信性,也将逐渐被政府、公司以及全社会认可。当慕课进一步发展,历史上“学校”这个概念将会被重新定义。在来势凶猛的慕课教育浪潮前,每一个高职教师的职业角色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为高职教师,应抓住契机,调整好自己的步伐,积极探索这一前所未有的崭新世界。

[参考文献][1]谢莹,解继丽.MOOC 革命:在线教育的发展对传统大学的冲击与影响[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1).

[2]王颖,张金磊,张宝辉.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典型项目特征分析及启示[J ].远程教育杂志,2013(4).

[3]沈珺.MOOC 课程与开放大学在线课程对比研究[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4]朱剑萍,张苏萍,葛敏.大数据时代高职教学思维的挑战与革新[J ].城管教研,2014(1).

[5]李靖.高职软件专业层进式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

[6]高淼,陈希,范有雄.MOOC 下的高职教育改革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13(6).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篇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我想教师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自我分析 教师的自我分析就是让教师明确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分析自己的特点,挖掘自己 的优势和潜能,清晰地发现自己的劣势。教师的自我分析可以包括教学、教研、管理、思想素质、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自我分析可以尽量全面而具体,并且要尽量客观、 真实地分析当时的特点、优势和劣势。 首先,教师要了解自身现有的各种发展水平。教师生活离不开教室、办公室和家庭, 那么教师的现有发展水平可以从课堂教学生活、同事交往生活及家庭生活三大部分加 以考察,从而得出关于教师自身能力、素质、师德等方面的一些量化或质性的结论。 其次,了解实际还必须指向过去。对现有水平的考察并不是自我了解的终结。教师还 必须分析现有水平背后的原因,即为什么我在这些方面会比较优秀,而在另外一些方 面有会显得比较薄弱。不利因素是哪些?有利因素是那些? 然后,教师还需要对自己的潜力进行估计,这是了解自身的真正目的。发展潜力的估 计立足于对发展原因的分析。有些方面虽然现在取得了某些优秀,但却是自己付出了 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赢得的,在这一方面教师的发展可能就潜力不大;相反,有些方

面可能现在稍有不足,但教师可能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进步很快,而且也很有兴趣,这应该就是教师的潜力所在。 二、学校环境的分析 所谓学校环境包括学校运行制度、学校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发展目标。即学校愿景,我们学校的愿景是:构筑完整和幸福的人生。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应该尽可能的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协调。简单的说,个体的发展是脱离不开集体的。因此,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集体的发展目标,学校的发展环境对教师的成长是重要的。 三、确立适合自己的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即愿景 在对自身的实际和学校的发展环境进行分析之后,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潜力和发展的空间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师成长的目标也就逐渐凸显出来。 篇二: 作为一名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我虽然能达到一些必要的工作要求,但在教学时还是认为离一个合格教师的要求很远,在课堂教学上还是会出现一些差错,不能那么的得心应手。侥幸的是我还年轻,能吃苦、有上进心。在未来的三年里我对自己制定的总目标是: 一、勤于学习,自我成长

“智能互联”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智能互联”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时代对教师发展提出新要求 1.未来社会,学生和教师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未来不可预知,学生要想在不可预知的世界自由驰骋,需要具备好奇心、想象力、韧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需要尊重和欣赏别人的想法、观点与价值观,需要接受失败和拒绝,需要面对逆境。学生如此,教师也同样如此。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教育2030:未来的教育与技能”项目中,回答了两个重要问题:什么将是当今学生在2030年获得成功并塑造他们的世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教学体系如何有效培养这些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这也是新时期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在《工作和技能的将来》的报告中指出,2020年所需要的十大技能分别是: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审辩式思维、创造能力、人员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情商、判断决策能力、服务导向、谈判能力、认知弹性。到了2030年,需要的能力将会不一样。那么,教师的知识体系以及价值观如何完善?在教师培训、教师培养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应该朝着怎样的目标去建构学校的教师培训体系呢?

2.“智能互联”如何改变教育 “5G+AI”开启了“智能互联”的未来。“智能互联”将会给教育带来什么改变呢?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表述的形式,改变了学习者的认知方式。第二,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教育关系。第三,改变了时空结构和人们的学习形态。“5G+AI”技术的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冲击是巨大的,对教育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新时代的教与学是基于“智能互联”的教与学。“5G+AI”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多向互动成为知识传递的常规方式,学习将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混合式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将成为学习的常见方式。先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与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将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新的冲击和机遇,教师必须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将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生命共同体。那么,教师是否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变革?在“智能互联”时代,我们怎么赋能和链接?怎么促进教师的全专业发展? 由此可见,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必须具备培养优秀教师的能力和资源。 新时代学校教师发展应有新作为 北京一零一中学作为一所基础教育名校,70多年来,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育人,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教师梯

教师个人三年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教师个人三年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一、现状分析 对《纲要》理念的理解和运用状况 幼儿园的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幼儿,教师应当为每个幼儿的充分活动提供机会条件和充足的丰富的材料,以保证每个幼儿各种方面发 展的需要。教育目标具有导向作用,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增强目标 意识和过程意识,在制定和落实目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本班 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根据教 育目标,有助于幼儿的学习,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寓教育于 生活、游戏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 导者。我们应当在每一个环节都渗透健康教育理念,实施健康教育。 参与学校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情况 听从领导安排,积极参与园内外听课培训、说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认真作好听课笔记、反思及随笔,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改进,让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能够能有所成长。 本人在教师专业成长上的优势和薄弱方面 优势 本人热爱幼教工作,积极,对工作认真负责,能够较快融入集体,在艺术方面专业较突出,能够学以致用。 薄弱方面 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缺乏教学经验,希望以后通过校内外的多听课、评课、模课等活动能取得不断地进步。 二、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核心,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更深层次的加深对《纲要》理念的理解,并深入学习和

研究新课程理论及课程标准,和所有老师一起在各个方面努力成长,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三、预期目标 总目标 1、在工作中提高自身对幼儿的耐心、细心、在教学中能够用运 用生动、流畅的口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2、能够加深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正确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 多上课,上好课,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3、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尽快让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精心做 好工作,和搭班老师共同管理好班级,发挥自班的特色,培养良好 常规。 分项分阶段目标项目 2011年度 关心喜爱每个孩子,对孩子细心耐心,在常规方面以身作则。 加深自身多美术课程的学习,希望尽快让自己满意。 多参加园内外优秀教师的课,吸取他们的优点弥补自身的不足。 积极参与园内的教研活动,发现不足进一不提高能力。 2012年度 用教师的爱心去接近每一个幼儿,让幼儿心连心的交流,也让幼儿和幼儿心连心。 多读书,多学习,并在一定的基础上尝试写一些论文参加征文等活动。 对课的把握要精确,上好每一节课,让孩子快乐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教水平,能有成功并值得别人学习的回报课产生。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史金虎

第11卷第6期2012年11月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uoh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Vol.11No.6 Nov.2012 收稿日期:2012-08-28 作者简介:史金虎(1972-),男,内蒙古突泉县人,硕士,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物流管理;许 青(1979-),男,江苏扬州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语文教学。 doi :10.3969/j.issn.1671-7864.2012.06.018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史金虎,许 青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旅游商贸分院,江苏常州213032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 摘 要:高职校是以五年制高职教育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因此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要针对五年 制高职教育特点,立足于实践,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经验基础上,借鉴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对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提出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综述研究;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7864(2012)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櫓 06-0038-02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 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经历了由被忽视到逐渐关注、 由关注教师群体专业化转到关注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由关 注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社会对专业地位的认可转到 关注“内部”专业素质提高的过程。从研究的内容上来看,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和专业结 构、 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模式、促进方法等作了研究, 但“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实际经历的专业发展的变化过程,侧重研究教师专业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各个方面发展要经历那些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是否有关键期等;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方式,研究在教师专业发展有关观念指 导下, 给教师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环境和条件,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顺利地走过专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诸阶段。 ”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我国学者提出的一些观点上。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李建荣、米靖等学者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教师应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教师 要成为研究型教师;三是教师职业是自身终身学习、 不断发展的职业。刘娜认为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内涵是不 断丰富、 动态发展的,其内容包括:职业学校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被社会认可,应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职业学校 教师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同时还 应具备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职业学校教师都应具备研究的意识并付诸教学实践,把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结 合起来。从现有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研究看,学 者们普遍先以教师专业化的相关理念作为铺垫, 在普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基础上融入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而形成自己对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理解。 (二)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刘素婷提出,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内容应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教师要达到符合规定的相应学历, 有一定学科领域的专业素养,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工程实践经 验, 取得岗位资格证书,并具有产业服务能力。教师还应具备教育专业素养,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并有较高的服务精神与职业道德,能获得好的社会评价,符合一些与教师有关的特殊要求等。 (三)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学者侧重于教师社会化标准的研究,即从教师作为社会人的角度,考察其成为一名专业教师的变化历程。台湾王秋绒把教师专业化过程分为师范生、实习教师和合格教师三个阶段分别来考察,并又把每一个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它们分别是探索 适应期、 稳定成长期、成熟发展期;蜜月期、危机期、动荡期;新生期、平淡期、厌倦期。黄显华等学者提出用“研究 路向”来概括已有的“阶段”研究,即 “发展路向”、“生物路向”和 “社化路向”。(四)关于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促进途径 王玉苗等人提出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提供精致化的有效培训;建立学习型教师组织;通过批判性教学反思,形成教师个人实践理论;激活教师的缄默性知 识。邓泽军针对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 分析了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化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对策略:努力激发高职教师

谈谈教育科学研究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如教师人格的完善,教师个性的张扬,教学风格的树立,教育境界的提升。 要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科研势在必行。展开学习,更新教师观点第一,增强学习,大力展开“校本教研”。展开教育科研,既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教师从“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关键,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们学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起初,发给每位教师一本专用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写读书笔记或教学心得,有课题的教师每月要有一份课题研究小结。为将学习落实到位,教务处采取自学与集中学习的方式,并安排每周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学习他人展开教科研的成功经验,撰写教育教学心得,增强教学反思的落实,定期交流学习体会,并最终行成于文,交教科室存档,作为业务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升教师学习自觉性。 第二,开通网络,利用多媒体教学。我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为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学校积极为教师创设学习条件,派专人负责接收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学校为老师配备了五十多台电脑,教师可随时上网查阅所需资料,为教师理论学习提供了资源保障。 第三,走出学校,开阔科研视野。学校应该经常性选派老师们到外调研、学习新理论。老师们带着问题与困惑走出去,带着启迪与思考归来。 第四,学校组织教师召开专题培训会。学校安排专人负责科研培训,内容能够多种多样。例如,如何促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新课程中教学方法的使用,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评好一堂课等。要求每位教师作好笔记,并写学习心得,以此协助教师成长。 二教育科研促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是教师按照职业岗位需要,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二是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我认为,教育科研的场域就在于在学科知识专业化的基础之上协助教师有机地实现教育科学素养的专业化。所谓的“研究热情”“研究步骤”“研究成果撰写”水平等等都隶属于教育科学素养。它们是教育的灵魂,因为惟有其才能使教师的教学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对学生心性的滋养。 在教研活动中,一些教师讲述了发生在课堂上的一些教学“故事”,其中包括和孩子在相处过程中的一些收获、用合作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用爱心转化后进孩子等等。而在教师的教育随笔中,我们同样也看见了很多蕴含着先进的教育理念、充满了教育智慧的教育行为。很显然,这些教育素养更多的是教育科研过程潜移默化带给老师的。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前言: 青春是美丽的,我的青春是流光溢彩的。在经过20年的工作磨练中,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人生到了某个阶段,是需要回眸的,回眸走过的路,不是要和过去做一个了断,而是为了珍藏记忆中的脚印,更清醒地把握现在,前瞻未来。一路走来,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愈挫弥坚,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很少考虑个人的得失,在工作上只想干个痛快!虽然显得有些身单影孤,有时会情绪低落,但我不会消沉……但最近一年来,对比新教师的快速发展,我感到了很大的压力,感到自己的发展进入了“高原期”,就象处于长跑中的“极限”,前进的步伐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工作20年了,虽然有过计划,有过打算,却从没有静下心来,认真地给自己的职业好好的规划一下,我认为有必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使自己在进行教育事业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来前进和发展。因此认真地规划了一下自己的未来。 一、个人简介 1995年于湖南第三师范学校(现衡阳师专)毕业在教育教学战线上工作整 二十年,现年39岁,音乐大专学历,高级职称。企业改制,从城市步入农村职于高新区板塘西塘学校一线工作也有八个年头,在校担任少先队辅导员一职,主要从事语文、音乐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 二、理性思考 1、学识水平:师范三年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大专三年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函授学习,很好地充实了我的文化水平,为我从事音乐、语文教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经常研读《音乐新课程典型课案例与点评》,注重自己对于新教法的学习。了解社会动态及教育教学最新信息、最新教学理念;坚持练发声、练基本功,保持自己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 我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与

同行网友互通信息,切磋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向音乐界的泰斗们请教,丰富自己的音乐素养。多年对于音乐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我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得省、市、区级奖励。 2007年代表岳塘区参加了农村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省级培训,在顺利取得毕业合格证的同时还被评为“优秀学员”。 2013年撰写的《校园文艺大观园》获得省级“文艺导师”光荣称号。 2016年代表高新学区参加湖南省湘潭市德育工作者访名校培训被评为“优秀学员”。 2、教学方面:我的课堂教学有了质的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教学经验的不断增加,能较好调度知识。工作积极热情,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3.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在专职辅导员岗位上忙碌了也近二十个春秋。从城市步入农村整整八年,深切体味到基层辅导员工作的艰辛,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需要具备淡泊名利、甘于清贫、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执着。“慎独”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时,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言行符合优秀辅导员员的要求。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尽可能和老师们成为生活中的朋友,团结关爱,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积极改进。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我更要强化自己的慎独意识。基于切身体验,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辅导员一定要脚踏实地,甘为人梯,树立终生服务少先队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我要求自己既当一名优秀辅导员,又做一名模范教师,把本职工作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经过个人的不懈努力曾被评为市、区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 4.教学研究方面:重视课题研究并积极参与小课题研究,平时善于积累总结,科研意识也有所增强,科研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但我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首先,我感到在学习上对自己有所放松,以工作代替了学习,导致自己迷失了发展方向。同时,学习上的欠缺,也造成了理论功底不扎实,缺乏理论积淀,使自己的专题研究大多停留在实践层面,无法提升到理论层面上。其次,课堂教学能力尚可。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三、自身专业化发展目标

慕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心得体会

《慕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读书心得 近期读了《慕课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受益匪浅。 慕课授课形式是在线网络课程。在线网络课程,与面对面的授课不同。主要是基于互联网开展教学,无论你身在何处,只需要一台电脑和网络连接即可享受全球范围内知名院校的一流课程,学习过程由播放视频、提问、练习、小组学习等环节组成,由电脑自动指派任务和测验、评分,也可建立学习者社区进行线上线下讨论。通过提问、互动、检测等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有度的学习,实现自我管理、主动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起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但要对教学有热忱、有动力,对学生有爱心、有热情、有耐心。 1、慕课对授课教师的影响 从目前“慕课”在我国的授课情况来看,大多数课程是由大学教师通过引导性教学来提供的。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之后,可引导学员之间讨论互动;或者在实体课堂教学更加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所以,一门成功的慕课课程离不开高水平教师及其团队的积极配合,慕课时代并不是不需要教师,相反,教师的引领和教授是课程实施的先决条件。在慕课背景下,教师不仅要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去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还要设计教学的互动环节和评价方式,然而单靠一名教师的力量无法完成慕课教学的这些要求, 而需要依靠教师团队协作。例如:课程的主要讲师、辅助教师、学员学习反馈服务助教等,不同角色的教师在分工上既各有侧重又密切配合。在课程运行过程中,课程设计团队要促进学生参与互动,把传统的面授转变成共同探索与研究,随时掌控课程教学效果并及时提供学生测试、反馈,分析学习数据,对课程设计进行及时动态调整,不断满足学生学习的变化需求。此外,由于慕课具有开放性、零门槛准入,如果学员缺乏指导和支持将会被迫辍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掌握网络技术背景下互动环节的设计,以及在线课程测评、研讨交流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慕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不仅具有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还要掌握云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学术的有效结合。 2、对授课对象的影响 一节慕课课程内容通常按照10~20分钟左右的时长编排为一个视频,上课周期为1~3个月,在预定的时间开始,学员们需要提前了解课程表、章节内容并进行注册。与传统的实体课堂教学相比,慕课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学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独立自主的高效学习;对有疑问的地方,学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一门慕课课程的学习开始后,教师要定期发布教学视频,播放中会有即时的测验,课后则有要求完成的作业。课中或者课下会有师生讨论互动,教师通常只回答提问率较高的、有共性的问题,其他的问题则由网络学习社区的其他人来回答。作业的回复通常有截止日期,很多作业采用学员间相互评价的模式进行评定,学员除需要按时提交作业外,还要评价其他学员的作业,以促进学员获取更为准确的课程反馈,帮助学员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善学习方法,积累经验,扩宽视野,通过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内在归因,肯定自身学习能力,不断突破自我。此外,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

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李云琴 一、个人现状分析 1.优势方面 教学方面:本人毕业十六年,能够胜任高中各年级政治教学工作,多年担任高三政治老师,担任备课组长,对老教材以及新教材、高考都能够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教学成绩良好。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尊重、信任、理解学生,工作之余不忘充实自己,喜欢阅读与研究,包括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勇于探索,能吃苦,有上进心。 教科研方面:参加工作以来能积极参加各项教科研活动,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撰写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反思及针对某些教学中的问题撰写的论文等,新课程中,能积极和学生合作完成研究性学习和课题研究。 2 不利因素 平时忙于上课、班级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学生和教材深入研究的时间不够宽裕。 教育教学理论专业理论学习还远远不够,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因为不太了解一些科研方法而困惑,不了解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或者是自己思考较少,没有想过那些课题适合自己去研究,去调查。对于科研还是停留于表面,没有能够深入的实施,还走在科研型教师的起点上。

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较弱,还存在守旧思想。教学活动中常常缺乏新的变革,教学过程缺乏深入思考,精美问题提得不够多,引导学生思维方面做得还不够。 二.职业发展目标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无论是社会还是家长对教师的素质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做计划如下: 1、总体目标: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加强师德修养;立足岗位,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质;学以致用,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利用3—5年时间,成为研究型教师。 2、具体目标 (1)教育理念:学习先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先进的事迹,接受新课程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功能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实现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更新,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诚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把教育教学真正作为事业,踏踏实实奉献教育,诚心诚意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2)提高理论和业务水平,全面提升整体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通过学习逐步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研修 参加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研修,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了更新。下面就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以“求真、求实、求效” 为个人研修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个人研修目标,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前提,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努力。 1、研修过程中努力提高自身政治和职业道德素养。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把自身修养作为第一研修内容,从小事做起不断进取,超越自我。 2、加强专业理论学习。通过参加集体学习及自学等方式认真学习新理念,学习化学学科新知识,及时把握教学课改的前沿信息,并努力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 3、传统的教研模式,往往受到时间、地点和人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能在特定的场合和特定的时间内完成,而网络研修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了研修的范围,扩大了研修的规模,提高了研修的效率。让教师可以不出校门也能参与他人的教研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可以对已经完成了的教研活动,追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 4、以“博客”或者专题网站为媒介,注重自身的专业引领,拓展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集中地进行记录和交流,发表自己的思想,也利于他人对自己的了解与交流,自己也可以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在相互的信息交流过程中,个人经验得到互相借鉴,思路在相互的启迪中得到开阔,情感也在一次次地踫撞中得到共鸣。而当记录成为一种习惯时,日积月累,日后细细回顾整理,便会发现,这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财富,对于自身的成长来说,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的职业注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我。如果不及时更新,甚至会闹笑话,说到这里,想起我们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给学生介绍第七周期,如果只是不更新,就介绍了个不完全周期,可实际上,第七周期的元素在2015年就都发现了。 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我们的一生将成为不断学习进取的一生,不断严谨研修的一生。网络研修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教师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中实现专业发展。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一位教师,每一堂课都有自己学习的方面。因此,在研修过程中,我坚持每天网上学习,认真观看专家视频,通过学习更新了我的理念和方法,为今后从事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策略.

根据教师生涯规划的要求, 结合自己的实际, 制订一份教师生涯规划初稿。 答:教师作为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 对其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无止境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 拓展学科知识, 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为了更好的做好一名人民教师,特制订我的职业规划设计书。一、现状分析: 我的优点主要表现有 : 能够基本掌握新课程思想观念、现代教育理论和管理知识, 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专业基本功、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较为扎实。 我缺陷的主要表现有:首先便是一线教学经验不足, 不管是班级管理还是数学的教学上都欠缺经验。第二是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的能力不足,虽然刚刚毕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将其充分利用, 转化为教学科研知识,第三是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 二、专业化目标: 在当前的教育现状下, 什么样的专业发展水平标准才是合乎时代的呢,个人觉得是: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基本形成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 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个体差异及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二是能在不确定的教学环境中,及时发现问题,能把握问题 的本质,采用最优解决方法,及时、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具有独创性。三是能深刻理解教育教学的意义, 能根据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 与其他教师共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主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四是追求终身发展, 在本校成为学习化组织的过程中,与教师共同学习,研究,分享经验,促进自身开发教学潜能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发展。为使自己在专业化方面去不断进步,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

慕课时代下 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角色定位

慕课时代下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角色定位 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速度前所未有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几乎所有领域都在忙于“互联网+”或“+互联网”,但学校似乎是个例外,特别是中小学,成为对互联网抵抗力最强的领地,坚定地防御着互联网的入侵,虽然学校原本应该是催生新技术、新思路的场所。 这确实有点意外:一方面受教者比施教者更加适应网络生活,他们对各种网络终端的使用得心应手,对网络生态适应自如;另一方面,威权俱在的施教者却没有这种优势,甚至不在少数的人对网络先天抵触,所以抗拒者绝不是学生,而可能是老师或学校。 互联网还得静待时机来打破这种力量的平衡。但这暂时的平静不会维持很久,山雨欲来风满楼。慕课(MOOC)作为先声已经对相对沉寂的教学领域发出了第一声呐喊! 延续数百年之久的课堂授课制,因慕课出现受到冲击 慕课意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它的出现为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提供了可能,其基于大数据的丰富性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选择性;其基于课程素材的灵活组合使课程具有无限的生成性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其服务和交流的交互性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适时性;其基于云功能的互联性和不同终端灵活切换的互通性可以满足学习者的便捷性。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习者最主要的需要均难以满足,包括自主性、主动性、个性和选择性,这些在慕课条件下都可以顺利解决。 不过,相较传统模式,慕课教学也逐步暴露诸多问题,比如学习过程的有效控制、学与教的个体之间的信赖感难以建立、课程的修完率不高、人格培养弱化等。 但是,世界上哪一个新生事物不是在攻坚克难中崛起的呢?有人说,教育有其特殊性,屏幕永远代替不了纸张,网络也代替不了课堂。但现实是,数字正在代替纸币,淘宝正在代替实体商店,而这仅仅在几年前似乎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以下关于英、美历史上人们对于学习工具变化的评论读来很有意思,也许会给我们更多启示。(注:括号标注的是当时发表评论的组织或个人。) 今天的学生不能用树皮来进行计算,只能依赖价格昂贵的石板。如果他们的石板打碎了,他们就什么也不会写了。(教师大会,1703年) 今天的学生只能在纸上计算,不会很好地使用石板。当他们把纸用光了,真不知道他们能做什么? (校长协会,1815年) 今天的学生太依赖墨水了,他们甚至不知道怎么用铅笔刀削铅笔,墨水永远也代替不了铅笔。(国家教师协会,1907年) 圆珠笔会毁了教育,学生用这些东西,然后随意抛掉,美国人勤俭节约的品质完全被忽视了。(联邦教师,1950年) …… 无论你我是否愿意,网络也许都会对传统教学方式———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课堂授课制产生冲击,很可能是一场摧枯拉朽式的变革。 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中才危机”已经来临 这一变革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将直接施加在教师身上。

近十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近十年我的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更好地确立人生的方向,并为其提供奋斗的策略;为了塑造更加充实的自我,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为了更准确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重新认识自身价值并使其增值;发现新的职业机遇;增强职业竞争力;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为了使自己今后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在未来的十年里我对自己制定了职业规划,虽然本人现阶段不在教师岗位上,但如有机会一定会向教师岗位靠拢,预计两年内走上教师岗位,十年总目标是:努力成为各方面水平都较高的教师、并在科研、课题上有所成就。 一、职业生涯规划之自我认知 我是个性格开朗的人,为人直率,工作责任心强。我于今年1月年硕士研究生毕业7月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基建处相关工作已有两个月。在这段时间中,我适应并实现了从学生到学校员工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有失败后的迷茫,也有成功后的喜悦。从工作伊始的跌跌撞撞、如履薄冰到今天的得心应手,少不了学校领导的关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悉心指导和众多同事的热心帮助。在此我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是你们帮我完成了的我的转型,是你们帮我把理想变成了现实,并使我更加热爱我的工作。 总的说来:在这两个月中,我的工作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如:刚刚参加工作,在实际工程建设与管理经验上的诸多不足,使我遇到了许多麻烦和不顺心。但同时也体会到了工作的重要和不容易,从而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工作的热忱和信心。事实证明我的决定和安排是明智的。 新学期伊始,我决定以新的姿态和面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面对自己接下来的工作和目标。 二、十年职业规划目标 根据自己未来十年年的规划总目标,按照预期两年后走上教师岗位,特制定出可以量化的具体目标,以供自己对照与参考。 三年目标:虚心接受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端正教育思想,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在此基础之上,多上几次公开课,并取得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论文写作上在区里或学校有所成绩;在工作上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肯定及信任。 五年目标:在教学上有一定的提高,并争取能开几次校际级、区级或市级中的公开课。个人教师基本功也能在区里得到一定的成绩。科研上认真参加学院的课题研究,并努力做出自己的成绩。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一)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一) 摘要: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的表层上,缺乏对专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方面的深度挖掘。因此,探索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前瞻发展趋势,具有指引和导向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特点与趋势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当前职教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来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其职业地位。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内涵不断获得丰富和充实的过程,也是不断从专业不成熟逐步走向专业成熟的动态生成过程。近年来,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实践中,深切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保证,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关键所在。 一、概念演变——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 以往职业教育对教师的培养基本上是承袭普通教育的模式,把教师固化为一个静态完成的培养目标,不能够看到教师在他的专业成长中的不断追求及其意义生成过程,也未能从长远对教师的成长提供具有可能性选择的价值指导。鉴于此,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在教育研究中逐渐以专业发展代替教师教育或培训。近年来,又从人力资源管理中引进“生涯发展”的概念,丰富和充实了“教师培训”的含义。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伴随着这一进程,也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拓展了它的内涵。可以说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上既注重了社会学维度上的培养要求,使教师成长为专业人员,并获得社会认可的价值,又兼顾从教育学维度上强调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后者从“生涯发展”的角度,指出教师在其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体发展的各个层面上因不同追求而不断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从“教师培训”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转变,强调的是高职教师——这一特殊专门职业的从业者,在其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并强调从适应岗位的要求或具备一般的工作胜任能力到关注教师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提高其工作动力的转变过程。 二、目标取向——从“经师”到“双师” 这里的“经师”特指具有一定资格从事文化课或专业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传统意义上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基本上模仿普通教育的形式,反映在培养目标和人才的规格上,囿于强调理论知识和一般技能的养成,培养的是只会讲知识而不能有效运用知识的“经师”,只懂理论不懂专业技术和行业发展情况又客观上承担着教师角色的人,有的教师虽有专业基本技能却没有实际的教学经验,在理论的学习和掌握上无底蕴可言。总之,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或培训体系一开始就存在着先天不足,缺乏对职业教师专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也缺乏一个科学、规范的课程培养方案,社会系统也未能通过教育机制对未来新教师提供明确的专业或行业发展要求的指导。正因为以往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偏狭,导致培养的教师质量和整体素质不能充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对教师提出的基本标准及要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现状与之形成明显的悖论。教师专业发展期待教师专业素质或职业素养有一个现实的改善,在这样的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呼之欲出,成为新型职教师资的基本形态。 三、知识基础——从学术性知识到实践性知识 在过去的高职教师教育或培训中,注重的是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技能及策略的传授,教育或培训旨在让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各种与专业有关的现成知识,教师专业的发展异化为教师简单为获得新知识、技能而学的过程。教育或培训这种外在的塑造形式僭越了教师主体的个人需要,在现代性的教师教育的技术生产过程中,企图通过专业或行业的标准规范,批量制造模铸的具有教学能力的人。这样的教师专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学术性知识和技能的增量,却未能有效调动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机械的培养机制和固化的课程内容难以在本可以生动的教育场景中生成其丰富的意义,僵化的教育方式又让教师脱离了工作的现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是一种国际趋势,各国都在积极开展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工作,我国教育学者们也广泛开展了研究工作,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概念、阶段、途径、内容、影响因素以及评价研究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了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以及目前尚存在的一 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门职业始于1966年。此后,世界各国教师教育和教师职业建设都开始步入专业化发展时代。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从理论方面进行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福乐,繁荣于20世纪70~80年代欧美各国。我国则应该开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整理和分析国内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历史、把握特点、指导教师专业成长、促进研究工作的深化、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均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从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涉及范围较广、内容较多,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师专业发展概念研究、发展阶段研究、发展途径研究、内容研究、影响因素研究以及评价研究等六个方面。 一、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 我国学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研究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叶澜

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1]朱新卓认为,教师以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意等专业素质的提高与完善为基础的专业成长与成熟的 过程,由非专业人员转向专业人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2]朱玉东认为,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并追求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和完善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3]刘万海认为,以教师专业自觉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即是教师专业发展。[4] 综合学者们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可总体概括为:教师是专业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特性;教师是发展中的人,应注重专业成长、注重教育教学的一体化;教师是学习者,应注重自身的学习,尤其是研究性学习。只有这样,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才能逐渐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二、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教师的成长、成熟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阶段。专家们对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认识各异:吴康宁教授提出教师专业发展可分为预期专业社会化与继续专业社会化两 个阶段[5];朱玉东以时间为界把教师专业发展划分为职前专业发展和职后专业发展两个阶段[3]。唐玉光以职前、入职、在职三个时间段为依据,把专业发展分为职前准备、入职辅导、在职提高三

(职业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要了解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我们先要明白什么是是生涯、职业生涯、教师职业生涯。 何谓“生涯”?就是一生重要工作的综合,是以以职业为中心,但又不仅仅限于 职业层面,还包括所有人生角色,如家庭:子女、配偶、父母;学校:学习者;职业:生产者;社会:公民、消费者、休闲者、退休者。是自我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 生涯规划即一个人生涯过程的妥善安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经历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 教师的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因此,教师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 教师的职业生涯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流行的概念。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和教师专业发展基本是一个意思。它们的区别,只在于生涯比较中性,而发展带有目标和价值性。 为什么做职业生涯规划 一般印象而言,中学教师的工作稳定,步调规律且单纯,还需要有生涯规划吗?答案是肯定的。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为自己规划出自己的「心灵蓝图」(MindMap),也是一种「虚拟实境」的演练。 在教师的生涯发展方面,必须作系统的思考,从整体观照,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生涯思考,这样教师会自觉地、妥善地完成生涯规划,实属重要。 (一)终身教育的需要 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 如何使人生各阶段的潜能达到最大实现的可能性,逐渐成为生涯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换言之,不仅要使个人乐在工作;而且也要使个人能安享晚年。教育工作者受到此种理念的冲击,逐渐感受到生涯发展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实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 所以,教师生涯能力的规划与发展,越来越凸显其迫切性。 (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系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志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

“慕课” 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师的专业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日渐拉大彼此间的差距。 (4)英语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淡薄,缺乏自身专业发展规划和设计。 由于考试和评价的压力,教师明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待加强,也只能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应付考试性教学,应付当下各种对教师和教学的评估,而不能以长远的目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进行规划和设计,进行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学习进修。在专业发展的各种活动中,他们倾向于听别人介绍经验、观摩他人的教学,而不乐意承担公开课教学或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任务,更没有将它们作为实现自己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另外,一些教师固守思维定势,害怕改变,担心自己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后,其结果难以预料,要接受来自学校校长、学生和家长等多方面的质疑。 三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3.1合理落实小学英语课程,创建宽松的专业氛围 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可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由于市辖各区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各区县内发展也极不均衡,是否具备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的条件,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估。尽管我市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历史近十年,但英语教师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从三年级开设英语后,教师总量并没有增加。要保证英语教学质量,就要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落实国家的有关政策,给英语教师较宽松的专业发展环境。 3.2引导教师进行职业规划,提升其自主发展意识。 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从而影响学校的发展水平。为此,学校应该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共同愿景的指引下,引导英语教师围绕统一的主题或者目标进行自己的专业发展设计和规划。可以通过学校在制度方面的要求,鼓励教师打破常规,主动寻求改变,科学作出职业规划,明确发展的方向,逐步帮助自己成长为合格的或优秀的英语教师。 3.3推动专业引领和同伴互助,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的途径。 校外的专业引领可以通过专业培训进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应针对转岗教师、专业发展阶段错位的教师,或受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分别设计出系统的培训计划。如对转岗教师,重点进行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英语教学法的培训;对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重点引导他们开展教学研究,在总结自己的优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以校为本的专业引领主要通过同伴互助来实现。转岗教师通过参加集体备课、观摩校内专业教师的课堂教学等活动,质询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和实施效果,加深对英语教学的理解,避免依葫芦画瓢。发挥英语专业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形成科组同伴互助的良好氛围和机制,是帮助他们快速实现转型的最可行的办法。 3.4搭建英语教师知识管理平台,持续深入地促进教师教育专业发展。 教师知识管理指的是教师对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储存、知识的内化与应用、知识的分享与创新等过程的管理。学校搭建教师知识管理的平台,强调教师必须强化个人专业实践知识的获取、吸收、组织、管理、创新与活用能力,通过专业阅读、撰写教学反思和论文等活动拓宽自身的教育视野,充实专业知识内涵,增进教学经验与智慧,最终成长为具有实践智慧的、充满自信的专业教师。 参考文献 1.李定仁,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6) 2.王鉴,徐立波.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 —以实践性知识为核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3) 3.杨秀玉.教师发展阶段论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11,(6) 4.崔淑丽.外语学习中的学生个体差异研究[J].北京:教育与职业,2007.5 5.崔淑丽.自主学习理念下的核心能力培养策略[J].通化:通化师院学报,2013.4 6.张颖,张洪."幼儿英语教育的缺陷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9期 该文章为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10281)和河南省教师教育课题(2012)的中期成果。 “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 (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与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摘要】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又称为慕课,是一种新的教育、学习模式,是对高等教育的新挑战。慕课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高效、便利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将是未来几年世界上知名大学需要重点建设的课程。慕课的建设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构建将是慕课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慕课建设中的问题分析,提出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建模方法及步骤,并以某校系统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课程体系及课程知识体系网络的建模。 【关键词】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慕课课程知识体系网络建模 Courses and knowledge system network modeling in MOOC Deng hongzhong,Li mengjun,Chi yan,Tan siy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Changsha,Hunan, P.R.China,410073) 【Key word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courses and knowledge system network,modeling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005-03 一、引言 2012年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译为"慕课")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所有喜爱课程的人,不需有学校的学籍,就可以免费使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1]。 从2008年第一个慕课的约2300个注册用户,到目前主要几大慕课平台的数百万注册用户。短短5年间,慕课就从悄然无声发展到世人尽知的地步。这场"风暴"最早真正开始于2011年的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1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取得课程成绩[2]。2012年,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由美国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成立的EDX所提供的免费开放课程,已经吸引了大约6000名大陆学生。香港大学(CUHK)也投入了一些项目在Coursera 平台上面,以免自己将来被教育竞争甩在后面。2013年5月,清华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时宣布,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成为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1]。现在,Coursera、Udacity、edX三大慕课平台获得了数千万的投资支持,推出了近百门课程,给更多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 课程教育研究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2013年7月下旬刊综述·专著 5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