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一、课标要求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解读:

关于“区别三种物态”,要和求能列举出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不同状态的物质,能根据物质的形态和体积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说明固体、液体、气体的不同特征。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属于“理解”层次;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属于“了解”层次。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解读:

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这是基本常识方面的要求,属于“了解”层次。关于“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见解。该标准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的意识,以便其树立正确的科学观。该标准可通过一些实践活动以及相关的一些小论文、小报告等进行评价。

3.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

解读

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标准》要求知道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汞、煤油或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他类型的温度计工作原理不作考试要求。关于“会测量温度”,这是基本技能方面的要求,属于独立操作水平,学生必须会正确操作,能判断哪些是错误的操作。

4.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

解读

关于“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标准》强调要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

程,还要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首先学生应该知道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并能尝试用其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该标准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能力。

5.能用水汇合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解读:

.关于“能用水和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的现象”,学生必须首先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据此对自然界的水循环作出解释。如:解释自然界的云、雨、雪、水、气的循环过程,或探究冰、霜、露的成因等。

二、本章教材分析

1.本章概述

本章引导学生认识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常见热现象,主要内容有:温度的测量、物质三态的相互转化以及自然界的水循环等。

温度和物态变化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有关知识可以解释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现象,也是理解地理课中一些气象现象的基础;而“全球变暖”、“水资源危机”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是按照“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来编排的。建立“温度”概念是认识热现象的基础.第一节从全球变暖谈起,以学生们熟悉的热点问题——温室效应,引入温度,并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温度的测量。当温度变化时,会引起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接下来的几节介绍6种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在生活中更为常见,教材先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认识蒸发,再通过探究认识沸腾,通过观察活动学习液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经历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关于升华和凝华,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注意到,教材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认识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化。“水循环和水资源”是本章知识的综合,从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以及物态变化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并联系当前全球面临的缺水及水污染问题提出珍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使本章教学内容得以融合与升华。

本章教学重点:“温度”是贯穿全章的物理量,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仪器,在以后的热学实验中经常用到,在生活中使用则更为普遍;汽化、液化、熔化等是常见的物态变化,是解释大量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基础;本章设置了探究沸腾、熔化等几个科学探究实验,展现了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精神,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温度概念的建立、温度计的使用,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本章教学的难点:在探究沸腾、熔化的实验中,要求学生作出“温度—时间”图像,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数学知识,对图像尚不熟悉,所以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2.编写特点

(1)教材的立足点不局限于个人的生活空间,而是着眼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更广阔的视野上介绍温度对环境的影响,介绍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技术上的应用,介绍物态变化在改变我们的世界、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上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以致用、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例如,“4.1从全球变暖谈起”从影响全人类生存的温室效应展开,“4.4升华和凝华”介绍了解决干旱问题的人工降雨,“4.5水循环和水资源”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2)教材的编排顺序打破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汽化现象出发,先探究蒸发、沸腾,再探究液化,接着介绍熔化和凝固以及升华和凝华。这样,避免了一开始就要学习晶体和非晶体两个概念,减小了探究的难度。另外,因为沸腾实验的装置比较简单,实验现象更为明显,耗时少,易成功,而操作技能、数据处理方法均与探究熔化相似,这样设计既可以为探究熔化特点打下良好基础,又能让学生进一步落实“会测量温度”这一技能。

(3)本章的学习方式丰富多彩,以科学探究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科学探究2个:探究水的沸腾、固体的熔化;其他课内活动9个:判断“冷”和“热”,观察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蒸发的快慢,观察液化,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石蜡的熔化和凝固,碘的升华,凝华;还有信息浏览4个,STS2个,课外活动5个等。充分体现了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让学生动手、动脑、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探究物理现象,获取物理知识。

(4)教材注重介绍物理方面新的研究成果以及在科学技术上的应用,加强与现代科技的联系。例如:除了常见的固、液、气三态之外,还介绍了等离子态;另外还有液晶的一些特性及广泛应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等信息资料,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3.课时安排

本章共5节,建议用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4.1从全球变暖谈起”1课时,“4.2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2课时,“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2课时,“4.4升华和凝华”1课时,“4.5水循环与水资源”1课时,复习总结1课时。

三、各节教材说明与教学建议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⑵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⑶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图1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一、填空题(23分) 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 (2)冰雪化成水__________; (3)霜的形成__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_. 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0 ℃的房间里,水将__________继续凝固.(填“能”或“不能”) 3.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 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 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 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为气体, 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 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 ____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 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__________为雨滴落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259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6.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7.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8.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9.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 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 。 10.如图2,仔细观察下方的“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两个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图2

课时训练05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课时训练(五)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限时:30分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如图K5-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图K5-1 2.[2019·黄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冬季清晨草地上出现的霜是一种凝华现象 B.冰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要上升 C.水在任何情况下沸点都是100 ℃ D.升华就是迅速先熔化再汽化的过程 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下列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4.[原创]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柳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春天,早晨柳江河上有雾 B.夏天,在室内洒水可以降温 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 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5.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K5-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5-2 A. 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 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 C.甲物质在4~6 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D.乙物质在6~10 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二、填空题 6.如图K5-3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图K5-3 7.如图K5-4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为图甲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下列实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之相同的是(填序号)。 ①固体清香剂用了一段时间后变小 ②打开冰箱门,看到有“白气”冒出 ③寒冷的冬天,早上看到的霜 图K5-4 8.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生活中它(选填“能”或“不能”)测气温。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种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选填“升华”或“凝华”)。 三、实验探究题 9.[2018·柳州]某实验小组用图K5-5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江西九江同文中学易恒梅2014.2 4.1从全球变暖谈起——温度、温标及温度计、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课前回顾:复习热身,将下面的空格填写完整 一、从全球变暖谈起——温度、温标及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温度的单位有两种:一种是摄氏温度,另一种是国际单位,采用热力学温度.而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规定为100度,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6℃读作负6摄氏度或零下6摄氏度. 3.使用温度计之前应:(1)观察它的量程;(2)认清它的最小分度值. 4.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 (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 二、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吸热),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放热).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沸腾与蒸发的区别是: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而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的,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3.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沸腾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有时因为液体中含杂质沸点会有适当变化,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4.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5.要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 课中学习: 1.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A.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 分析: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温度计上沾有20℃的酒精,酒精易蒸发,且蒸发要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所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低于20℃;当酒精蒸发完之后,由于周围空气温度为20℃,与温度计之间存在温度差而发生热传递,最后温度计的示数又回复房间内的室温. 简解:D.先下降后又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当两个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现象,当两物体温度相同后,热传递停止. 2.“水的温度升高到100℃,水就一定会沸腾起来.”这种说法对吗? 分析:这是常见的一种错误看法. 第一,100℃不一定是水的沸点,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液体的沸点是会改变的,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沪粤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沪粤版八年级上物理第4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刚出冷库的冻肉表面有白色颗粒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会出现露珠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 2.“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对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其吸放热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该过程放热 B.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C.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该过程吸热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该过程吸热 3.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为35℃﹣42℃ B.家用寒暑表是用来测量气温的 C.常见的温度计一般都是用水银作测温物质 D.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4.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凝华形成的是() A.护目镜上的“水雾”B.早春,冰雪消融 C.玻璃上的冰花D.热泉上的“白气”5.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

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 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华 6.物质M通过吸热、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丙物态依次为() A.固、液、气B.气、液、固C.气、固、液D.液、固、气7.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0℃B.2℃C.4℃D.6℃ 8.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9.如图所示,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A.B.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测试题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 ] A、用自来水冲洗 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 D、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2.夏天站在开动的电风扇下面或旁边,感到凉爽,主要原因是[ ] A.电风扇吹来的风是凉的 B.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身上的热 C.电风扇吹来的风带走了周围空气的热 D.电风扇吹来的风使汗水蒸发,而蒸发需要吸收身上的热 3.在敞开的锅中烧水,水沸腾后用猛火继续加热,这时水的温度将 [ ] A.升高 B.不变 C.降低 D.忽高忽低 4.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主要目的是 [ ] A、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凝固 5.下面物态变化中,都需要吸热的是 [ ] A、熔化,凝华,汽化 B、凝固,凝华,液化 C、液化,熔化,升华 D、汽化,熔化,升华 6.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 ]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7.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 ] A、相等 B、甲高于乙 C、甲低乙 D、不能判定 8.关于霜的形成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凝固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9.若将冰和玻璃分别加热熔化,则 [ ] A.玻璃没有熔点,所以不会熔化 B.冰和玻璃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升高C.冰和玻璃都会熔化,但冰有熔点,而玻璃没有熔点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初春,江河湖面上的白雾是水蒸气 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D.夏天看到冰棒冒的"白气",这是冰棒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知识点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 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 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 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 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它以-273℃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两者的关系:T=273+t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 .... ....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 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 .....,待示数稳定后 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 如图4-1中乙正确 ..、甲和丙错误 ..。 4、温度计读数:如图4-2中甲的示数为9℃;乙的示数为-16℃。 (甲)(乙) 图4-1 图4-2 图4-3 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或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 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 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4-3中体温计的 示数为36.8℃。 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 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4.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1、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液、气态。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 ..。 ..和沸腾 (1)蒸发:①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 象。蒸发有致冷作用。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基础知识

物态变化基础知识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亦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造的; 2、温度计的构成:玻璃泡、均匀的玻璃管、玻璃泡总装适量的液体(如酒精、煤油或水银)、刻度; 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接触,不能紧靠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 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 2、测量范围:℃;分度值为℃; 3、体温计读数时(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 4、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从液态变为固态叫;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熔化要热,凝固要热; 2、固体可分为体和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继续热; 4、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注意: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2、热量只能从温度的物体传给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热、液化要热; 3、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有关: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的大小有关,越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1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2010扬州)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 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凝固 B、汽化液化 C、液化凝华 D、升华凝华 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 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 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9、(2010龙岩)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 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 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综合概述】 物态变化是热学部分的重点。涉及到题型几乎能够全部覆盖。从2006年的中考命题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试题,出现了知识迁移的试题,探究冰熔化规律的试题,熔化和凝固图像的试题,等等。 【考点预测】 【预测1】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走向与图像相结合。用图像、图表表示物态的基本特征所涉及的知识。 一、从物态变化的过程图像判断不同阶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1.小红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 (2)小红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水的质量较少;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的火焰较大 (写出一种即可) (3)她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2.如图2(A )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萘熔化时的实验装置图,图3(B )是她根据实验数线。请回答: (1精灯和烧杯 。 (2的结论是:①萘是 晶体 ;时间;④熔化、凝固过程分别 吸 热、 放 热,但温度 不)在该实验中,小明同学把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3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__甲_____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232 __℃。该晶体加热___15____min 后开始熔化。 二、从图表中判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 A.铜球调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在零下255℃时,氢是固态 图1 图2

C .水银温度计可测量零下40℃的气温 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以熔化 【预测2】温度计的使用 一、温度计的构造、原理 3.比较如图3所示中的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不同点: (1) 测量范围不同 ;(2) 最小分度值不同 ;(3) 液泡大小不同 。(4) 体温计上方有缩口 。 二、温度计的读数 4.如图4所示,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27℃,请在图中画出温度计的液柱,使它正确地表示出该温度. 提示:该温度的最小分度值是1℃ 三、使用温度计注意事项 5.如图5所示,的各种情景,其 中正确使用了温度计的是 〔 D 〕 某同学测液体温度计时的方法如图6甲所示。 指出他操作时错误之处 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容器)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 高 。(填8乙所示,该液体的 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 7.如图7所示,是水的沸腾图像,其中T 0为水的沸点,图8所示是四个水沸腾的图像,则叙述正确的是 〔 C 〕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知识点)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4.1 从全球变暖谈起 1、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里面的液体有汞(水银)、酒精、煤油等。 2、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 (1)摄氏温标: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读作1摄氏度。 (2)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它是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单位。它以-273.15℃作为温度的起点,叫做绝对零度。 (3)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两者的关系:T=273+t (4)华氏温标(℉):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 ....容器底或容器壁;②温度 ....被测液体中,且不要碰到 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再读数;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待示数稳定后 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甲和丙错误 ..。 ..,如图4-1中乙正确 4、温度计读数:如图4-2中甲示数为18℃;乙的示数为-16℃;丙为_13℃_;丁为_-9℃__. 图4-3 5、体温计:①人体正常体温是36.8℃-37℃);②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③体温计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缩口;④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⑤使用前应先用力将水银甩回玻璃泡;⑥如图4-3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7.8℃。 6、几种新颖的温度计:气体温度计、辐射温度计、红外测温计、电子体温计、光测高温计、电阻温度计。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2.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通常用摄氏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摄氏度(℃)。摄氏温度中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两种温度的换算关系t=t + 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或煤油或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玻璃管外面均匀地刻有刻度。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②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4.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

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医用温度计也叫做体温计,内装液体是水银,比普通温度计多一个缩口,使温度计离开人体后仍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所以体温计用前要把升上去的液体用力甩回到玻璃泡里,并消毒后再测人体温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是0.1℃。二、分子动理论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间隙,(2)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是有空隙的。3.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的特点:项目分子间距分子间作用力分子运动的特点宏观表现的特点固体很小很大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体较小较大在一个位置振动一会又到另一位置振动无固定形状有体积可流动气体较大较小可以运动到所能到达的空间无固定形状无体积可流动三、物态变化1.熔化(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种,晶体如:海波、冰、石墨、水晶、食盐、各种金属等,非晶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测试卷及答案

图 1 图3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测试卷 一、填空题(23分) 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 (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 (2)冰雪化成水__________; (3)霜的形成__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 (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_. 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0 ℃的房间里,水将__________继续凝固.(填“能”或“不能”) 3.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 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 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 快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 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 则高空水蒸气就__________成为小 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 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为雨滴落 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 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 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 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 6.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 7.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 8.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9.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 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 。 10.如图2,仔细观察下方的“水循环状态变化图”,请在两个空白方框内填上适当的物态变化名称 11.如3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 图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综合检测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 一、填空题 1.摄氏温度把的温度规定为O℃,把1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规定为100℃。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是。 2.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3.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它有两种方式:和。 4.物质从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所有气体,在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5.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 6.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至,最小分度值是。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这一变化中,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有和。8.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呈态。 9.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过程中要热量。 10.用笔画线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汽化 夏天湿衣服晾干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凝固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液化 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华 吃冰棒解热升华 1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废铁块化成铁水_____;(2)冬天,冰冻的衣服能晾干_____;(3)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______。(4)冬天,我呼出的“白气”_____。 12、家中烧开水时,喷出的热蒸汽比(同温度)开水烫伤人更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湖面上出现的雾气是细小的_____,由__________形成的;用酒精给盛水的纸盒加热,水能沸腾,纸盒不燃烧,因为水的沸点着火点,且纸盒中的水温_____,所以纸盒完好无损。 13、夏天,用湿毛巾包裹牛奶瓶,可以降低牛奶的温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吃冰棒比喝凉水解热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初二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案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温度计: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原理: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使用温度计的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不能用它测量高于或低于它测量范围的温度。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一定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如测液体温度,则玻璃泡一定要浸没于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并且要等到温度计内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液体。 ③、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温度计玻璃管内液柱上表面相平。 摄氏温标 单位:摄氏度。符号:℃。 在摄氏温标中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即0℃)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即100℃)。将0℃到100℃之间的长度分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就是1℃。 热力学温标(即绝对温标) 单位: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标规定:以绝对零度为起点,即以-273℃为0 K。每一K的大小与摄氏度相同。两者的关系 以t表示摄氏温度,以T表示热力学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T=t+273K。 体温计 类似于温度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细管,使得体温计离开人体,玻璃管内的水银也不会退回玻璃泡,从而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使用体温计之前,为使读数准确,应拿着上端甩几下,使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物质形态间的转化 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同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汽化和液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为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为液态的过程,它是汽化的逆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本身的性质、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液体蒸发时温度降低要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因此液体蒸发有致冷作用。 沸腾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沸腾,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沸点。(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大气压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东西原理 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气体的沸点很低,所以通常状态下是以气态的形式存在 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 【综合概述】 物态变化是热学部分的重点,这部分内容除注重基本概念的考查外,还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试题,出现了知识迁移的试题,探究冰熔化规律的试题,熔化和凝固图像的试题等等。【考点预测】 【预测1】描述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走向与图像相结合。用图像、图表表示物态的基本特征所涉及的知识。 一、从物态变化的过程图像判断不同阶段物质所处的状态。 1.小红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所示。

(1)从图像中可知,水的沸点是98 ℃。 (2)小红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较少;水的初温较高;酒精灯的火焰较大(写出一种即可) (3)她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错误(填“正确”或“错误”) 2.如图2(A)所示是小明同学研究萘熔化时的实验装置图,图(B)是她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熔化――凝固曲线。请回答:

(1)萘熔化后为使其凝固,应撤去装置图中的酒精灯和烧杯。 (2)根据曲线可以得出的结论是:①萘是晶体;②萘的熔点是80℃;萘的熔点 等于它的凝固点;③熔化过程用了 3min 时间,凝固过程用了4min 时间;④熔化、凝固过程分别吸热、放热,但温度不变。 (3)在该实验中,小明同学把装有萘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萘均匀受热。 2.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从图中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判断甲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232 __℃。该晶体加热___15____min后开始熔化。

沪粤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单元同步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 [测试范围:第四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7℃ 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40℃ 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 D.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4℃ 2.小华戴着眼镜喝热水时,镜片会逐渐模糊起来。这是因为水蒸气发生了() A.汽化B.液化C.升华D.凝华 3.冬季,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下述与冰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霜B.雾C.露D.雨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液化B.秋天大雾弥漫——汽化 C.夏天湿衣服晒在太阳下变干——汽化D.冬天雪人不化却变小——蒸发 5.两支温度计A和B,在同样的室温条件下,温度计A的玻璃泡外包被酒精浸湿的棉花球,温度计B的玻璃泡外包有被水浸湿的棉花球,则两温度计() A.示数相同,都显示室温 B.温度计A的示数高于温度计B的示数 C.温度计A的示数低于温度计B的示数 D.无法判断 6.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比水温度高B.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C.水蒸气比水传热快D.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7.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升华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 8.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如图Z-4-1甲所示),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温度—时间曲线如图乙所示,在35min内M 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Z-4-1 A.这种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较均匀且温度变化平稳,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B.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晶体 C.由图乙知,M、N肯定都是非晶体 D.由图乙知,M肯定是晶体,N肯定是非晶体 9.话剧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制造一种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白烟雾”实际上是()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1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的,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Z -4-2所示。体温计做成这种形状的主要原因是() 图Z-4-2 A.使表面粗糙,便于握紧向下甩B.把示数刻在较平的面上,刻度更精确

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课程分析 【教材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有评估某些物质对人和环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的意识。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的意识。(3)能区别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基本特征。(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5)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及沸点联系起来。(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7)了解我国的水资源,了解水资源对当地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本章特点 本章是继学习了“有趣的声”和“色彩斑斓的光现象”以后,进一步学习“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本章的物理现象直观,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的体验丰富。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解、凝固现象,理解这些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知道液化、汽化现象,知道蒸发与沸腾过程中吸热,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1、本章安排的两个探究是学生经历了8个探究活动之后,有一定难度的,而又较为完整的两个探究活动。它们都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对这两个实验要求的提高,为了让学生不仅要在探究活动中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和规律,而且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本章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它包括探究2个: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水的沸腾;演示实验1个:学生活动5个:用手判断温度可靠吗?正确使用温度计,酒精的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碘的升华和凝华;信息浏览2个,课外活动3个,STS1个。 3、本章的“电冰箱”和“水循环和水资源”,两者都是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事物和现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其中“水循环和水资源要求教师认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和分析,使学生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总结出水的三态循环规律;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保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 【课时安排】 本章共5节,打算用 10课时,从全球变暖开始2课时,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3课时,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2课时,升华和凝华1课时,水循环和水资源1课时,习题课1课时。 4.1从全球变暖谈起(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由于全球的二氧化碳增多,导致全球的气温变暖 2、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物质的形态及变化.

物质的形态及变化周练习 班级学号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的单位是。 2、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计的刻度是把的温度规定为0 ℃,把, 的温度规定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等份,每一等份是。 4、使用温度计正确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一般要玻璃泡与被测物 .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相平。 5、在使用温度计前,应先观察它的,认清它的。 6、月亮在河里倒影的“影”、立竿见影的“影”、雨过天晴后悬挂在天空的彩虹,分析它们的成因其原理不同,它们分别是由于光的_____ ___、____ ___和___ _____引起的。 7、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都是38.5℃,经消毒后直接用来测量体温是37.1℃和39℃的两个人,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分别是℃和℃。 二、选择 8、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小孔成像 B.站在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C.树在水中的倒影 D.日食的形成 9、下列情形中,与近视眼矫正相符的是() 10、用照相机拍照时,照相机内的感光胶片应装在镜头的( ) A.焦点以内 B.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大于2倍焦距处 D.2倍焦距处 三.画图(11题4分、12题6分)

11、画折射光线 12、如图是体温计,量程是 ,分度值是 。 此体温计的示数是 。 四、计算 13、某人到高山的距离为510m ,此人对着高山大喊一声,他听到了自己的回声, (1)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听到回声的时间是多少? 五、 实验 14、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 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A 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 __( “变大”“变小”或“不变”) 15、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探究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通过透镜的太阻光能聚集于一点,测得该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___cm 。 (2)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上,点燃 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_____________、 (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 ___________的实像。该实像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用光屏承接。 空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