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8卷第10期

2013年10月V ol.68,No.10Oct.,2013

收稿日期:2013-12-11;修订日期:2013-06-2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K07B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17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12BAI32B06-1)[Foundation: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No.2011BAK07B02-02;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41271174;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pport

Program,No.2012BAI32B06-1]

作者简介:戚伟(1989-),男,江苏泰州人,博士研究生,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7891A),主要从事城市地理研究。

E-mail:cc7v@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2626347.html,

通讯作者:刘盛和(1967-),男,湖南衡阳人,博士,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2420M),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

土地利用。E-mail:liush@https://www.wendangku.net/doc/b82626347.html,

1344-1356页

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

戚伟1,2,李颖1,2,刘盛和1,高晓路1,赵美风1,2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摘要: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昼夜差异是配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和制订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保障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城市地理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之一。但由于国

内目前没有区分昼夜的人口统计数据,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极为薄

弱。本文以土地利用类型为媒介,构建基于不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特征的城市“人口—

昼夜—土地利用”关系模型和基于差异化面积权重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旨在以格网为单

元来估算城市昼夜人口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估算了海淀区的昼夜人口规模,分析了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空间耦合关系。结

果表明:①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白天人口相对于夜晚人口具有更广泛的

分布范围,并具有更显著的集聚特征。②城市昼夜人口表现为多种空间耦合关系,包括“三

明治”模式、“镶嵌”模式、“辐合”模式、“单体”模式等。③城市路网的昼夜利用与人口的

昼夜分布有较高的相关性,白天人口分布对路网扩张有显著影响。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

折射出中国城镇化进程中诸多因素,例如“旧住宅区”的分布、产业新区的建设、城乡发展

差异等,以期对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昼夜人口;人口空间化;空间耦合类型;北京

DOI:10.11821/dlxb201310004

1引言

人口地域分布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时间上的阶段性[1],昼夜是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时间尺度上的一个主要特征。受到城市自组织系统及城市规划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多种功能区,而发生在不同功能区的通勤、消费、休闲等行为形成了城市人口昼夜空间分布的差异。在当今中国,关注这种时空尺度的差异更具意义。一方面,城市公共安全与危机管理对人口空间分布的时空精度需求提高[2]。城市公共安全归根到底是人的安全,对于随机发生的安全事件,如2012年的北京市7.12特大暴雨,掌握各地区的人口昼夜分布数据是应急救援和疏通人流车流的基础保障。另一方面,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是透视城市发展的重要窗口。当今中国是一个典型的流动性社会[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乡-城流动人口总量达1.9亿[4];流动人口的职住分布构成了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庞大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1345一支,在此过程中渗透着户籍门槛、房价压力、交通成本、农民工聚居区、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空间交错等多元因素,对此开展研究有助于认识当今中国城市功能区的演绎机理。然而,目前国内普遍缺乏对昼夜人口的直接统计数据,我国人口普查对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定义在常住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对半年以下的暂住人口及白天人口很少涉及,其人口地理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更是匮乏。因此,亟需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来支持城市的科学规划和管理。

城市昼夜人口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学者沃斯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主义》一书中首次区分了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5]。国内外对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主要方法有:城市不同功能区的人流量观测统计[6-7]、O-D矩阵[8]、利用交通调查数据估算[9]、利用手机定位的网络数据估算[10]、基于GIS的地理参考单元统计[11]、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土地利用吸引权的估算[12-14]等,在此基础上展开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昼夜人口和家庭结构、城市昼夜公共服务、城市公共安全管理[15-18]等相关研究。国外方面,由于具备较成熟的数据统计基础和空间数据库建设,上述很多方法都能实现,而目前国内针对昼夜人口数据的统计尚弱;此外,国外城市化发展水平及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我国现状存在很大差异,相关估算模型和结论对中国的适用性较弱。国内方面,城市昼夜人口的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逐步繁荣起来[19-20],根据国内普查和统计数据,学者们在城市昼夜人口的总量估算和人口结构方面的研究已经奠定基础[14,16,19-21]。总体而言,已有研究成果仍缺乏对中国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估算的研究,对中国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特征及其空间组织机理的解读亦不足。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引入空间化这一地理学思维,以实现对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人口数据空间化就是通过一定的参数和模型来模拟人口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态。这种方法有利于实现对国内现有人口普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的细致研究,将统计数据通过尺度转换演绎到更小的空间单元上[22]。经典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研究已经尝试将空间化方法引入,但是并未考虑到昼夜城市土地利用性质的差异,所采用的空间化方法也相对单一。鉴于此,本文以土地利用数据为媒介,构建城市人口、昼夜、空间的关系模型,同时基于多种面积权重构建人口空间化模型,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展开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研究,以期为城市人口地理研究及城市规划管理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与数据准备

2.1研究方法

在地理学的时空范畴内,一个人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只存在于一个空间点位上,而不同时间在空间上形成一定的行为的轨迹。相同类型城市人口时空行为,其时空的行为轨迹具有相似性:在工作日和白天(早7:00至晚7:00)人们会产生通勤、通学等多样化行为,在夜晚(晚7:00至次日早7:00)人们主要以居家行为为主;在休息日或者节假日,除了出行,人们在昼夜均以居家行为为主,与工作日的夜晚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另外,人的不同行为对应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土地利用类型较好地反映了城市空间的功能属性,可作为城市空间分类的重要依据。基于以上原理,本文确定如下研究方法:

(1)以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建模的媒介,关键是寻找“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匹配关系。首先,按照行为特征对人口类型进行划分,构建“人口—昼夜”关系模型,分别估算区域白天、夜晚的总人口;接着,按照人口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匹配关系,分别对白天、夜晚构建人口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模型。

(2)将人口空间化到单位格网上。“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模型实现了将人口分

地理学报

1346

68卷解到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然而土地利用斑块的大小、形状千差万别,对研究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过于粗糙。以均一的格网作为评价单元,一方面可以对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细化,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可塑面积单元效应(MAUP)的影响。

(3)多源数据融合: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本身是一个时间、空间(土地利用类型)、属性(人口)的三元结构,需要将人口数据、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建筑物空间数据、格网数据之间通过尺度转换和空间拓扑计算实现融合。

2.2模型构建

2.2.1“人口—昼夜”的关系模型城市是一个非封闭流动空间,对外有大量的人流输入和输出,对内不同城区间的人流通勤更为活跃,人地关系相对复杂。按照人们日常活动的空间位移规律,本文将人口分为居家人口、钟摆人口、随机人口三种类型:

(1)居家人口(Home Population),主要包括老人、婴儿、失业人口等,这类人口的昼夜活动都以居住用地活动。

(2)钟摆人口(Pendulum Population),是指有规律地往返于工作地(或学校等)和居住用地之间的人口,主要包括通勤的从业人口、通学的学生等,这类人口白天主要在工作地或者学校工作,夜晚则在居住用地生活。其中,对于城市局域的钟摆人口又可以细化为三亚类:①本地钟摆人口(Local Pendulum Population),指常住在一个局域内、也在该局域内工作、上学的人口;②外出钟摆人口(Out Pendulum Population),指常住在一个局域内、但在其他局域内工作、上学的人口。③外来钟摆人口(External Pendulum Population),指常住在其他局域内、但在本局域内工作、上学的人口。

(3)随机人口(Random Population),是指随机性在空间上产生人口,例如白天的门诊和住院人口、旅游休闲人口、购物消费人口,夜晚的住院人口、外来住宿人口等。随机人口也可以细化为本地随机人口和外来随机人口两部分,由于本地随机人口份额与居家人口、钟摆人口份额相比甚小,故忽略其重复部分。

因此,对任意局域可以建立以下模型:

PD=H+L+E+RD?=H+W+S+RD(1)

PN=H+L+O+RN?=PR+RN(2)式(1)、(2)中:PD、PN分别表示白天人口数和夜晚人口数;H表示居家人口数;L、O、E分别表示本地钟摆人口、外出钟摆人口、外来钟摆人口;RD、RN分别表示白天随机人口、夜晚随机人口;W、S、PR分别表示局域内的从业人口、学生、常住人口。不难发现,对于城市内部的一个次级行政区或者其他局域单元,人口数量、结构在昼夜这两个时间截面上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不同的次级行政区或者其他局域单元,这种数量、结构在空间上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2.2.2“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关系模型由于土地利用类型的差异,城市单元可以分为不同的空间斑块,对于每类土地利用类型都服从如下的求和模型:

PD=∑i=1n PD i=∑i=1n(H i+W i+S i+RD i)(3)

PN=∑i=1n PN i=∑i=1n(PR i+RN i)(4)式中:PD、PN、H、W、S、PR、RD、RN的含义是式(1)、(2)相同;i表示第i类土地利用类型,式(3)和式(4)表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各类人口之和等于白天或者夜晚的总人口。《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地类基本反映了城市各类用地的类型,但是为了进一步将城市土地利用的昼夜结构反映出来,本文结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对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部分用地进行细化和归并。将科教用地中幼儿园、小学、中学、中职、高校科教区、高校住宿区、高校家属区单独提取,将住宿餐饮用地中的住宿用地、餐饮用地单独提取。最终将土地利用类型归并为14种类型(表1):I1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至I3为三类产业的通勤用地;I4至I7为通学用地;I9至I11为居住类用地;I12至I13为随机人口高频率出现的用地;I14为无人区。根据人们的空间活动,分别提取白天和夜晚各类用地上的居家人口(老人、婴儿、失业人口等)、从业人口、学生、常住人口、随机人口(病人、外来住宿人口、游客等),按照式(3)、式(4)求得其组合形式,形成“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关系模型的具体形式,用表格展开,如表1所示。2.2.3基于差异化面积权重的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城市人口空间化模型主要用来将表1中各类人口细化到单元一致的格网中,实现人口数据的尺度收缩。面积权重内插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经济数据空间化处理方法,假设同类型用地的人均面积权重相同,根据目标区内各个源区所占面积的百分比来确定目标区某个属性值。该方法前提假设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人均用地面积相同,能够保证源区与目标区的属性总量相等,但是区域边界的属性变化值可能较大[22]。对于城市,尤其是微观尺度许多因素都会对“不同土地类型上人均用地面积相同”这一均质空间产生干扰,但对于整个城市或者城市的大片区域等中观以上尺度,该方法在反映城市人口空间特征的实证研究效果较好[23-25]。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面积权重内插法”的“面积”进一步修正完善,采用差异化的面积权重,基本模型如下:

P j =∑i =1n (S *ji S *i

×P i )(5)式中:P j 表示第j 个格网的人口数;P i 表示第i 类用地内的总人口数;S *ji 表示第j 个网格内

的第i 类用地的面积权重;S *i 表示第i 类用地的总面积权重。将公式(5)中的P i 替换成表1

种对应的PD i 或者PN i ,即可求得某个网格内白天或者夜晚的人口数。但是对于城市来说,地理空间是立体的、也是经济的,容积率、经济吸引指数都应当成为面积权重考虑的

重要内容。考虑到土地利用性质的差异,对于式(5)中S *ji 、S *i ,本文构建三种差异化的

面积权重:①土地面积,适用于I1类用地;②建筑物面积,即建筑基底面积与层数之积,适用于I2至I12类用地;③经济面积,采用其土地面积与景区等级系数之积,适用于土地利用类型(I)

I1耕地、园地

I2工矿仓储用地

I3商服用地、公共管理与

公共服务用地I4科教用地-幼儿园I5科教用地-小学I6科教用地-中学、中职I7科教用地-高校科教区I8城镇住宅用地I9农村宅基地

I10科教用地-高校住宿区

I11住宿用地

I12医卫慈善用地

I13风景名胜用地

I14其他用地时间尺度白天(D)PD1第一产业从业人口PD2制造业、采矿业、仓储业从业人口PD3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口-制造业、采矿业、仓储业从业人口-高校教职

工-医院福利院从业人口-旅游业从

业人口-住宿业从业人口

PD4幼儿园学生+幼教职

PD5小学生+小学教职工

PD6中学中职学生+中学中职教职工

PD7高校学生+高校教师

PD8城镇老人+城镇婴儿+城镇失业人口PD9农村老人+农村婴儿+农村失业人口PD10无PD11住宿业从业人口PD12医护人员+门诊病人+住院病人PD13旅游业从业人口+游客PD14无PN1无PN2无PN3无PN4无PN5无PN6无PN7无PN8

城镇常住人口-高校学生-医院住院人口PN9农村常住人口PN10高校学生PN11住宿人口PN12住院病人PN13无PN14无

夜晚(N)表1“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匹配表

Tab.1The relationship among urban population,time (daytime or nighttime)and types of land-use 注:I3不含公园与绿地、医卫慈善用地、风景名胜设施用地、科教用地中的教育用地、餐饮住宿用地中的住宿用地;I8包含科教用地中的高校家属区;I13包含风景名胜内的设施用地和有林地。1347

68卷

地理学报I13类用地,景区等级系数按照《GB/T 17775-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规定的不同等级景区基本游客人次确定(表2)。2.3案例区与数据准备本文选取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图1)。海淀区地处北京市中心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和远郊生态

涵养区之间,是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是北京高校

和高新产业集聚区。全区下辖22

个街道办事处、7个乡镇(或地

区),土地面积430.8km 2。第六次

人口普查显示海淀区总人口328.1

万,城镇化率达97.8%,主要的乡

村人口分布在西北山区和农区。

本文所有数据界定于2010

年。采用的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

《海淀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

数据公报[1]》及《北京市2010年第

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资

料》,常住人口包含本地户籍常住

人口和外来常住人口,不包含半年

以下的暂住人口;采用的从业人口

是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第二次全国

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

第二号、第三号)》修正到2010年

的数据,修正方法是根据《北京海

淀统计年鉴2009》中2008年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口与当年经济普查中全区从业人口的比值对应到《北

京海淀统计年鉴2011》中2010年的从业人口求积所得;采用的学校、医院、旅游业等相关人口数据来自于《北京海淀统计年鉴2011》;此外,还参考了《北京统计年鉴2011》、《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1》等数据。婴儿人口界定于4岁以下儿童,老年人口界定于60岁以上人口;随机人口中的日均游客、外来住宿人口、门诊人口、住院人口根据统计年鉴中的年均人口除以365天求得。本文研究采用的空间数据由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提供,主要包括海淀区1:10000的道路、水系、地名、行政边界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以及1:500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海淀土地利用数据、1:2000的建筑物矢量数据、1:10000的医院和学校矢量数据。在ArcGIS 的环境中,生成250m×250m 的格网作为本文评价的基本单元,其中沿行政界线的网格为不规则形状,共计1876个格网。利用Intersect 模块构建建筑物与土地利用数据的空间匹配关系;再利用Intersect 模块构建耕地、园地、风景名胜用地、各类建筑物与评价格网的空间匹配关系。

3结果与分析

3.1估算结果

首先确定海淀区的“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的主要参数,如表3

所示,包括各图1研究区域Fig.1Location of the study area

景区等级5A 4A 3A 2A A 接待量要求60万50万30万10万3万景区等级系数605030

103表2景区等级系数表Tab.2Grade coefficient of scenic spots 1348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类用地上白天人口、夜晚人口和总面积权重。据此,根据式(3)、(4)可以

估算海淀区白天和夜晚的总人口;根据式(5)可以估算各格网的白天和夜晚人口数,进而求得各格网的昼夜人口密度。从总量估算的结果看,北京市海淀区白天总人口324万人、夜晚总人口

330万人,昼夜人口比0.98。城市昼夜

人口比接近于1,说明海淀区的城市功能具有混合性质,昼夜间的人口输入输出相对平衡。黄荣清等学者采用“工作地就业人口/居住地就业人口”估算的海淀区昼夜人口比为0.99,亦有类似结论[21]。

从空间化的结果看,如图2直方图所示,1876个格网中,白天人口密度的最大值达15万人/km 2,绝大部分格

网的人口密度在5万人/km 2以内,累计百分比达97.3;夜晚人口密度的最大值达10万人/km 2,绝大部分网格的人口密度也在在5万人/km 2以内,累计百分比达96.4。无论昼夜,低值和零值的频率较高,这与海淀区的城乡过渡带性质有关,尤其是西北区域多为乡镇行政建制、山地和农用地较多、人口密度较低。数据分布结果显示,两者都表现为右偏态分布,但白天人口密度的峰值相对于夜晚人口较高,即海淀区白天人口密度的波动程度相对于夜晚人口密度较为剧烈。3.2城市昼夜人口的基本空间特征

将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化结果采用等值线方法进行可视化,以500为单位确定等值线间距,如图3所示,a 、b 分别对应白天和夜晚。总的来看,无论昼夜,城市人口密度在空间上自东南向东北呈现出显著的“城市—郊区—乡村”的衰减模式,在西北的乡镇人口密度图2格网昼夜人口密度的直方图

Fig.2The histogram of population density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

b

表3海淀区“人口—昼夜—土地利用”关系的主要参数

Tab.3Some parameters of the relationship model among urban population,time (daytime or nighttime)and types

1349

68卷

地理学报较低,人口聚集模式呈散点状。但是,白天人口的分布范围相对于夜晚人口要更为广泛,空间化结果显示,白天人口的0值格网数量为304个、夜晚为1145个,夜晚的无人区范围显著高于白天。西北大片区域亦是农用地和风景园林用地的主要分布区域,白天有许多农业从业者和游客等散布,而到晚上这些人口却一哄而散。

详细探讨东南侧的昼夜人口的空间特征,二者分异显著。如图3a ,海淀区白天人口主要分布在北五环和西四环构成的直角内。白天人口的空间集聚有一个显著中心—“中关村”,中关村是北京市级乃至华北地区主要的信息产业集聚中心,产业集群等级高,是一个高密度的就业中心和商圈。白天人口的次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关村以东和以南的方向,以南方向主要是一些海淀区级的商贸中心、文体中心(如世纪城、公主坟、五棵松、魏公村等),亦有一些就业中心(如甘家口等);以东方向主要是海淀的高校密集区,也是高校集聚这个区位优势促进了类似“中关村”这些高新技术就业中心和商服中心的发展。此外,在五环外的有一个显著偏离较远的次值点—“上地信息产业园”,在郊区其他地方亦有类似的白天人口集聚区,这与中国现在较频繁的一种特有的土地城镇化现象相关,即在郊区开发产业新区或新城,因此形成了新的人口峰值。海淀区在五环外的街道办事处及西北的乡镇建有多个产业新区,包括中关村软件园、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航天城、温泉科技园、中医药科技园等。这些产业园的嵌入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城市化的一种普遍形式,即有利于产业集聚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有利于乡村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型。总的来看,海淀区白天人口呈现出“单核心—多次中心”的等级空间结构,这种格局也包含了我国城市结构中特有的产业新区新城建设、高校区嵌入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夜晚人口的分布则没有这种显著的高值、次高值、低值的等级结构,其高值分布相对均匀、破碎。如图3b ,夜晚人口的高值集聚区整体向外推移,在西四环、北五环外均有高值集聚区分布,基本符合城市经济学中居住区分布规律。由于北京城市经济空间北拓更为显著,因而北向上夜晚人口集聚区相对中心城区的距离更远。此外,在白天人口集聚区分布的区域亦有夜晚人口的高值区分布,而且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存在大量的高校家属区,另一方面是由于“旧住宅区”的存在。崔功豪等人提出的图3海淀区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图

Fig.3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in Haidian District a

b 1350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中国现代城市形态模型中就指出,在“市中心”和“工业区”之间往往是一圈“旧住宅区”[26],而海淀区本身就是中心城区和远郊区的过渡带。美国学者丁成日在《中国城市的人口密度高吗?》一文中也指出北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倾向于就业和住房上的均衡,中心城区不是纯粹的中心商务区,亦夹杂着很多居住功能[27]。总的来看,海淀区夜晚人口呈现出“多中心—多次中心”的散落空间结构,这种格局也包含了我国城市结构中特有的“旧住宅区”等因素的影响。

3.3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耦合特征

如图4所示,取格网白天人口密度的均值(--

--PD=7136.86)、夜晚人口的均值密度(--

--PN=7527.73),按照人口密度将海淀区分为四种类型:昼夜均高(PD>7136.86& PN>7527.73)、昼高夜低(PD>

7136.86&PN<7527.73)、昼低夜高

(PD<7136.86&PN>7527.73)、昼夜

均低(PD<7136.86&PN<

7527.73),相应的在地域上形成4种空

间类型。如图5所示,昼夜均高型主

要分布在海淀区东南侧的城市功能

区,在就业、上学、居住等功能上都

具有很高的活跃度;昼高夜低型主要

分布在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城市功

能区亦有少量分布,例如集中分布的

高校科教区;昼低夜高型往往是一些

典型的卧城、农村居民点,在毗邻城

市功能区的西侧和北侧、靠近中心城

区的“旧住宅区”均有卧城分布;昼

夜均低型主要分布在海淀区西北侧的

乡村功能区和山地无人区。

4种空间类型的形成与格网自身的昼夜人口密度差距有关,进一步通

过昼夜人口密度差来量化。图4中,

以斜率为1的等值线(y=x)为界,格

网分为三种类型:白天人口主导(PD>PN)、夜晚人口主导(PD< PN)、昼夜人口平衡(PD=PN)。图6以等值线的方式(等值线间距为250)

将昼夜人口密度差可视化出来:正值

越高,白天人口主导能力越强;负值

绝对值越大,夜晚人口主导能力越

强;0值线表示昼夜人口平衡。海淀

昼夜人口表现为多种空间耦合模式:①“三明治”模式,主要表现在东南侧的城市功能区及其周边,城市功能

区夹在外围的卧城和内侧的“旧住宅

区”之间,即“夜高昼低—昼夜均高

—夜高昼低”三层空间结构;②

“镶

图5海淀区昼夜人口空间类型划分

Fig.5The spatial types for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in

Haidian District

图4类型划分方法示意图

Fig.4Schematic of types division

method

1351

68卷

地理学报嵌”模式,主要表现五环北侧产业新区及其周边,产业新区由于偏离中心城区往往在旁侧自组织形成配套的居住区,即“夜高昼低—昼低夜高”的对称空间结构;③“辐合”模式,主要表现在西北侧的乡村及其周边,白天人口在农用地从事生产,夜晚集聚在农村居民点,但由于乡村人口密度较低,即形成“昼夜均低”包围“昼低夜高”的空间结构;④“单体”模式,主要包括相对独立的旅游景区、卧城等,其昼夜空间耦合特征不显著,往往表现为“昼高夜低”或者“昼低夜高”。

根据上述结论,可以演绎出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流动过程。以白天到夜间为例:城市功能区的人口散开,大部分向郊外卧城流出;少部分人口向城内进行流动,主要流向“旧住宅区”或者高校住宿区等;在郊区较发达的产业新区或者卫星城镇,人流从白天人口主导区向“对称的”夜晚人口主导区输出,同时接受来自城区的人流;在旅游景区,人流向中心城区方向或者就近住宿区流动;在乡村,第一产业劳动者从农耕区向农村宅基地流入;对于居家人口,其空间位置几乎不变。由夜间到白天,反之。3.4基于城市昼夜人口的路网分析

人口的空间流动对交通等基础设施具有依赖作用,城市道路是人们克服空间距离、提高可达性的重要组织通道。城市中人口的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对道路的需求和依赖程度亦具有空间分异。在昼夜层面,这种空间分异又存在时间截面的差异。本文提取海淀区的公路和街巷数据作为道路网数据,计算4类空间类型上的道路密度及昼夜人均道路长度,如表4所示。4类空间中,道路密度与人口在空间上出现的频率成正相关性,人口密度昼夜均高的道路密度最大,昼夜均低则最小,而昼低夜高、昼高夜低则居中。人口密度越密集,所产生的人流潜力也大,无论是空间自组织行为,还是城市规划,道路网图6海淀区昼夜人口的空间耦合图

Fig.6The spatial coupling map of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in Haidian District

空间类型昼低夜高昼高夜低昼夜均低昼夜均高道路密度(m/km 2

)3488.733187.231659.534572.97白天人均道路长度(m)0.860.152.540.16夜晚人均道路长度(m)

0.182.025.230.14表4不同空间类型的路网参数Tab.4The parameters of road-net in different spatial

types 1352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都会应人流需求程度而相应发展。路网是空间固定的,而人口是空间移动的,路网密度具有显著的时间尺度特征。观察人均道路长度不难发现:无论哪种空间类型,在人口密度较高的时段,人均道路长度均非常低,基本都小于0.2m ,意味着人对道路需求较大;而在人口密度较低的时段,则反之,其中人口密度昼夜均低区域的夜晚人均道路长度高达

5.23m 。

进一步细化城市昼夜人口分布与道路网分布的空间关系。如图7所示,将每个格网的人口赋值到距离其最近的道路线段上,(a)、(b)分别对应白天和夜晚。不难发现,无论昼夜,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均有发达的路网,在人流稀疏区路网也相对稀疏。例如白天的中关村地区、白天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夜晚的旧住宅区都普遍表现为高人口、高路网密度的现象。城市路网的扩张本质上是人的活动频率在空间上的扩张。对比图7的(a)、(b)可见,夜晚人口的活动频率仍然集中在西南侧的城市功能区及其周边,西北侧路网承载的人口相对较少;而白天人口的活动频率在西北侧亦有较高的频率,尤其在五环外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温泉科技园等区域,这些区域是北京市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的核心地区,其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的耦合程度较高。产业园区推动了乡村土地的城镇化,就业人口密度较高,对道路的需求亦增强。可见,虽然夜晚人口向城市周边流散,并以卧城形式促进了道路扩张,但是白天人口以产业新城或者新区形式形成的道路扩张更具显著的驱动力。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立足向更大空间范围塑造城市”,产业新区及新城肩负着承接中心城区功能以及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人口疏解的重要职能。随着产业新区‘业城均衡’的功能发展,其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将进一步完善,产业新区未来承载的对象不仅有白天人口,夜晚人口亦更加集聚,“昼夜均高”的趋势将更显著。来自中心城区的疏散人口、外来流动人口、乡村就地城镇化的人口共同构成了产业新区或新城的基础人口支撑,其路网将更加发达,昼夜配套趋于完善,且与中心城区的路网融合亦深化。4结论与讨论本文通过构建城市昼夜人口分布模型,采用空间化的思维,提出一种城市昼夜人口估

图7海淀区昼夜人口与路网的空间关联图

Fig.7The spatial correlation map betwee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road-net in Haidian District a

b 1353

地理学报

1354

68卷算的研究方法,并以海淀区为例,分析了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及组织特征。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估算的核心是解决人口、昼夜和空间的匹配关系,而土地利用可以作为三者关系匹配的重要媒介。构建“人口—昼夜—土地利用”的关系表,向上可以推算白天和夜晚的总人口,向下可以实现昼夜人口的空间化。对于不同的土地利用性质,应当充分考虑容积率、经济权重等因素,采用差异化的面积权重进行空间化。就现有国内统计、普查、调查数据而言,该方法对城市区级以上尺度的昼夜人口估算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2)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存在很大差异,海淀区白天人口相对于夜晚人口具有更广泛的分布范围,同时具有更显著的集聚特征。海淀区的白天人口表现为“单核心—多次中心”的等级空间结构,夜晚人口密度的分布则表现为“多中心—多次中心”的散落空间结构。以昼夜人口密度均值为界将海淀区分为昼夜均高、昼夜均低、昼高夜低、昼低夜高四种空间类型,进一步用昼夜人口密度差量化可见,昼夜人口在空间上表现为“三明治”、“对称”、“辐合”、“单体”等耦合模式。

(3)城市昼夜人口密度与路网密度存在空间耦合关系。无论昼夜,在人口密度密集区往往具有发达的路网,但是不同类型空间的人均道路面积往往具有时间尺度特征。夜晚人口以卧城形成促进路网扩张,而产业新区白天人口的集聚对路网扩张具有更显著的驱动作用。随着“业城均衡”的发展趋势,产业新区人口向昼夜均高演进,路网配套亦将相应完善。

(4)海淀区的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出中国城市中的一些特有现象。例如在近郊区的产业新城或新区的发展,使得白天人口在近郊区形成新的高峰,其周边也逐步形成一些配套的夜晚居住区;在城市中心周边存在“旧住宅区”,这与一般国际城市中心的中央商务区形成对比,这些“旧住宅区”使得城区内夜晚人口亦有较高密度的分布;海淀区是著名的高校集聚区和旅游目的地,高校人口和旅游人口的嵌入使得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更加复杂。

本文重点考虑了工作日的昼夜人口分布特征。虽然节假日或者休息日昼夜人口与工作日的夜晚人口的空间分布具有相似性,但节假日或者休息日人口出行随机性很强,本文对其估算未详细展开;此外,本文空间化模型是建立在各类用地的人均面积权重相同的基础上,对于尺度更小的城市微观昼夜人口的估算的适用性不强。本文基于国内现有数据尝试对城市昼夜人口的空间分布展开研究,取得了一些的初步研究结果,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模型的优化及应用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Zhang Shanyu.Introduction to Population Geography.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1999.[张善余.人

口地理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Guo Xiuyun.Urban public security and risk governance:An analysi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social inclusion.

Urban Problem,2008,(11):6-11.[郭秀云.风险社会理论与城市公共安全:基于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视角的分析.城市问题,2008,(11):6-11.]

[3]Liu Shenghe,Deng Yu,Hu Zhang.Research on classification methods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the regional types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10):1187-1196.[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6.]

[4]Floating Population Service Department of National Population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The Report of

China's2011Floating Population Development.Beijing:China Population Press,2011.[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1.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1.]

[5]Wirth Louis.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64.

[6]Foley D L.Urban daytime population:A field for demographic-ecological analysis.Social Forces,1953,32(4):323.

10期戚伟等: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

1355 [7]Foley D L.The daily movement of population into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2,17

(5):538-543.

[8]Akkerman A.The urban household pattern of daytime population change.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1995,29

(1):1-16.

[9]Roddis S M,Richardson A J.Construction of daytime activity profiles from household travel survey data.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1625,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Washington D C,1998:102-108.

[10]Mao Xia,Xu Rongrong,Li Xinshuo et al.Fine grid dynamic features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Shenzhen.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4):443-453.[毛夏,徐蓉蓉,李新硕等.深圳市人口分布的细网格动态特征.地理学报,2010,65(4):443-453.]

[11]Kavanaugh Paul.A method for estimating daytime population by small area geography.San Diego Association of

Governments,1990URISA Proceeding,1990.

[12]Sleeter R,Wood N.Estimat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pulation density for coastal communities in Oregon//

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Urban and 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Association,Vancouver, Canada,26-29September,2006.

[13]Elvidge C D,Imhoff M L,Baugh K E et al.Night-time lights of the world:1994-1995.Isprs J Photogramm,2001,56

(2):81-99.

[14]Yang Hai,Tian Yongzhong,Wang Bing.Simul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during daytime based on the high

resolution of RS and GIS.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1,39(2):1129-1132.[杨海,田永中,王冰.基于RS和GIS的高分辨率白天城市人口分布模拟:以重庆市北碚城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1132.] [15]Bresse G W.The Daytime Population of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Chicago.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9.

[16]Kang Wenqin.On the character of downtown daytime population and its impacts on regional develop:A case study in

Luwan District,Shanghai[D].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2006.[康雯琴.市中心区白天人口特征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研究:以上海卢湾区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7]Collins A,Greaves S.Daytime population tracking for planning and pollution exposure assessment.Road&Transport

Research Journal,2007,16(1):55-68.

[18]McPherson T N,Brown M J.Estimating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s in US cities for emergency

response activities.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2004.

[19]Zhao Yeqin.International studies on"daytime population"and its implication for China.South China Population,

2010,25(6):24-31.[赵晔琴.国外大都市“白天人口”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南方人口,2010,25(6):24-31.] [20]Chen Kuanzheng,Xie Yusheng.The research on day-night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nvection in Taipei area.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raisal Commission,1981.[陈宽政,谢雨生.台北地区日夜间人口分布及其对流之研究.台北市政府研究发展考核委员会,1981.]

[21]Huang Rongqing.Beijing's regional structure.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2003,(5):49-55.[黄荣清.北京

城市的地域构造.中国人口科学,2003,(5):49-55.]

[22]Meng Bin,Wang Jinfeng.A review on the methodology of scaling with geo-data.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

(2):277-288.[孟斌,王劲峰.地理数据尺度转换方法研究进展.地理学报,2005,60(2):277-288.]

[23]Ye Yu,Liu Gaohuan,Feng Xianfeng.Present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6,8(2):59-65.[叶宇,刘高焕,冯险峰.人口数据空间化表达与应用.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6,8(2):59-65.]

[24]Zhang Zimin,Zhou Ying,Li Qi et al.An estimation method of dynamic population within an urban local area.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10,12(4):503-509.[张子民,周英,李琦等.城市局域动态人口估算方法与模拟应用.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0,12(4):503-509.]

[25]Kuang Wenhui,Du Guoming.Analyzing urban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Beijing proper.Journal of Geo-

Information Science,2011,13(4):506-512.[匡文慧,杜国明.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的GIS分析.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13(4):506-512.]

[26]Gu Chaolin.Introduction to Human Geography.Beijing:Science Press,2012.[顾朝林.人文地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

版社,2012.]

[27]Ding Chengri.Is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density high?City Planning Review,2004,28(8):43-48.[丁成日.中国城市

的人口密度高吗?城市规划,2004,28(8):43-48.]

地理学报

1356

68卷Estim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analyses of their spatial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Haidian District,Beijing

QI Wei1,2,LI Ying1,2,LIU Shenghe1,GAO Xiaolu1,ZHAO Meifeng1,2

(1.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e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100101,China;

2.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China)

Abstract: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re basis for planning urban infrastructure,public services and disaster relief,and it is also a leading edge for urban geography study.Because current statistical data in China cannot distinguish 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from that at nighttime,existing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limited. Aiming to estimate 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nighttime and to analyze their spatial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relationship model among urban population,time (daytime or nighttime)and types of land-use,and a popul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model based on different area weights,and also conducts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Haidian District in Beijing.The results are shown as follows.(1)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pulation in spatial structure.Population is more concentrated during daytime.

(2)There are many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pulation, such as sandwich mode,inlay mode,convergence mode,and monomer mode.(3)There is a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use of road networks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This phenomenon is related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time.It seems that daytime population has a notable influence on road expans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pulation also reflects some phenome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uch as the distribution of old residential areas,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tudies in this field and other regional research.

Key words:urban population at daytime and at nighttime;spatial patterns;spatial coupling types;Beijing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分布结构 城市的空间结构(课中案) 一、以考纲为纲: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二、知识框架 三、基本问题: 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有哪些?(P146) 2、城市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分布 与特点?(P146)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哪些?影响城市内部空 间结构的因素?(P146) 4、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P146) 5、熟记“六瞧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并理解? (P147) 6、熟记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布局的分析并理解? (P148 ) 7、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P149) 四、小试牛刀 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 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与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就是( ) A.地形 B.气候 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就是( ) 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 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 (2017·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3~4题。 3.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 境质量 (2015·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地公共设施 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图中最有可能为博物馆、乡(镇)行政机构、集贸市场的依次就是( ) A.⑥①② B.⑤③⑥ C.③②④ D.①④⑤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地租水平与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2010年,a、b、c、d四处的地租均高于其邻近地区,最可能就是因为这四处( ) A.社会知名度更高 B.环境质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达度更高 7.2010年,c处最可能就是( ) A.文化区 B.商业区 C.住宅区 D.工业区

人口空间分布解读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意义 人口空间分布是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空间分布状况,是人口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口空间分布受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第二,合理的人口空间分布也会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影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状况,并影响其动态分布特征。另一方面,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同特征也反映了不同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所以,人口空间分布是否均衡合理对某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区域人口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研究的重要意义就是探索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特征和其动态变化规律,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口政策,最终促进区域人口合理均衡布局,促进人口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区域人口空间分布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近年来,我国人口问题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因此,研究区域人口空间分布的现状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成为当前人口问题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从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开始,我国就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之后,我国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提出“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胡主席在报告中又提出新的人口发展战略要求,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聚集功能,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跟之前研究相比较,有关人口分布合理性的学术研究并不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因此,用经济承载力指标考量人口分布是否合理,探讨人口空间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己成为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重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直辖市之一,2014年总人口己达1732.76万人。重庆市的人口分布格局是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重庆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从人口容量和自然、经济承载力方面研究重庆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均衡合理,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进展 国外人口分布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这个时期的人口研究还不是独立的研究课题,它只是在研究空间问题时被涉及的某一个相关方面。主要代表学者有伯吉斯、霍伊特、罗西等人类生态学派和新古典主义学派。1951年Clark以20多个城市的人口数据为依据,研究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研究表明人口密度呈指数式衰减趋势,也就是人口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呈现负指数的关系; Sherratt和Tanner随后研究得出新的人口密度理论模型一正态密度模型,Smeed提出了负 幂指数模型。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受地理学发展思潮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有人口空间分布特征,此外还有人口分布的数量模式,人们的迁居行为和因人口集聚形成的住房链问题。主要代表学者有克拉克、西蒙斯、劳瑞、摩尔、贝尔、布朗等。1969年,Newling 等深化了Clark理论模型,用二次曲线替代了一次变量,提出了二次指数模型。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主要以阶级关系、政治因素等社会结构深层原因为切入点来研究人口分布,研究人口分布的发展变化规律。代表学者有哈维、史密斯等激进地理学派。90年代,美国人口分布研究主要以国内国际人口迁移和人口特征的区域差异为主,此外还

北京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

北京少数民族的人口与分布 北京作为首都,是各民族人民都十分向往的地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北京市有关部门不断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政策和法规,使居住在北京的少数民族数量持续增长,展现出了一派民族大团结的繁荣景象。 少数民族人口的数量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资料表明,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80.1万,占全市总人口4.1%。千人以上少数民族有21个,其中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土家族、壮族、苗族超过万人。数据显示,从1964年以后,非世居的少数民族的增长速度大于世居的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两次普查期间,在京居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增长幅度较大的分别是满族增加了8.57万人;回族增加了1.33万人;蒙古族增加了3.92万人;朝鲜族增加了1.70万人;土家族增加了1.52万人;苗族增加了0.766万人,其中:土家族、苗族、壮族已成为继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之后北京市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人口的分布 北京市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仍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表现在农村相对集中在传统的民族村落,城市主要分布在环城市中心地带。而由于拆迁改造,原有的城市聚居点逐渐分散,农村拆迁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民族聚居区,散杂居特征日益明显。全市16个区县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普查数据显示,北京市的任意一个区县都至少有30个以上的民族。其中,朝阳区和海淀区有55个少数民族,东

城、西城、丰台、昌平、石景山、房山、通州、顺义、大兴等9个区有40个以上的少数民族,这在全国其他城市是少见的。城近郊区是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普查数据显示,居住在城六区的少数民族人口为49.1万人,占在京居住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61.3%。在全市16个区县中,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四个区县都集中在城近郊区,分别是朝阳区14.03万人、海淀区13.45万人、西城区7.87万人、丰台区7.18万人。 近些年,在城市拆迁改造及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随着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原城区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聚居规模逐渐缩小,杂居状况日趋突出,民族成分多元化,各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量上升。同时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原民族乡村转制为城市社区,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新的城市民族聚居社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比在20~49%的有10个,主要分布在牛街、马甸、上地等地区,以及经历了旧村改造和市政征地的农村地区。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分布和结构特征 人口的流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口地理现象,它和人口迁移的区别在于它不改变户籍登记地,因此可以把流动人口定义为在本地居住3日以上,不具有本地常住户口的暂住人口和常住人口,以及在旅途中周转的人口。 关于流动人口的总量,很难进行精确的统计。由于在现代社会中,越出“本地”的人口流动基本上全都要使用交通工具,而人口流动量比人口迁移量总要大出许多倍,所以一个地区的客运总量大致可用来反映其人口流动的规模。 新中国成立以后,除60年代曾出现下降和停滞外,全国客运总量一直是迅速上升的。据此推算,1950~1988年间全国人均每年流动次数增长了18.5倍,全年人均旅行距离也延长了11.6倍,表明人口的流动性显著增大了(见表69)。近两三年来,全国客流量有所减小,1990年人均旅行距离比1988年缩短了11%;究其原因,主要有二:①治理整顿抑制了经济过热;②客运价格在稳定多年后首次大幅提高,从而抑制了一部分非必要性人口流动。 中国人口的流动性虽比过去显著增大,但与一些外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人均旅行里程在80年代中期仅为日本的1/20,不及美国的1/30。事实上,不仅中国的乡村人口,即使是城市人口,也有很大一部分人终生很少离开常住地外出流动,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住家周围几公里为半径的狭小圈子,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人口分布的相对凝固化。 人口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经济水平,应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是生活走向现代化的一个标志,而经济部门和地域结构的改善,也必然要在人口流动上有所反映。1989年,辽宁省人均旅行1043.9公里,西藏仅139.2公里,二者相差6倍以上;同年浙江省人均流动7.3次,安徽省仅2.6次,都反映出经济水平的差距。但流动人口的分布还与政治和交通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一些水陆空交通枢纽,如北京、南京、沈阳、武汉、上海、广州等,本身就是特大城市兼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有庞大的中转客流,成为具有全国意义的流动人口聚会焦点。如1989年南京市市区铁路、公路和水运的客运量分别达到1119万人、1539万人和2519万人,合计达5177万人,相当于市区人口每人流动21次。而广大农村经济水平低,有的地理位置也很偏僻,外来人员少,流动人口就少得多。其中中国东部各县1年人均流动约数次,如辽宁省岫岩县1987年为5.49次,安徽

城市的空间结构

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2、掌握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主要功能区类型及其区位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3、应用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4、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信息 5、逐步培养分析整理资料,归纳推导出结论,并用口头或书面加以表达的能力 6、运用资料并联系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7、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不同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三、教学难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含义,城市各功能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四、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CBD 右图是纽约曼哈顿区的景观图。中心商务区(CBD)是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和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企业的商务活动和生产活动在空间上逐渐分离,企业的商务活动从工业生产区分化出来,向城市中心地段集聚和迁移而形成的城市功能区。在景观特征上,高楼林立是城市CBD的标识。 尝试探究:你能说出中心商务区建筑高大稠密的原因吗 提示: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核心区,地价昂贵,可以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昂贵的地价,加上极为紧张的土地供应,使得建筑物被迫向高处发展,越盖越高,越盖越密。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概念 构成城市的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及其。 2.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中心商 务区 ? ? ? ? ?区位:城市的部位 特点 ?? ? ??交通,通信发达 早晚人口流动量较,人口差异大

(2)商业区 ???????组成: 和各种商场(或超级商场) 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 高,土地利用 区位:多分布于 或交通干道旁,大城市往往有多个 商业区,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在城市 内 (3)住宅区 ? ?? ??? ???地位:城市中最 的用地方式类型?????企业或单位职工住宅区,多与企业或单位分布区 或 市政 的住宅区 分化:由于 原因,呈现 与 的分化 (4)工业区 ? ????区位??? ??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 的地带 特点: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固体废弃物和水污染 (5)其他功能区:行政中心区、 、混合功能区、郊区。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 ?????????表达方法?????????? 规模决↓定 规模常用 规模表示划分(中国)?????依据: 人口数量四个等级: 城市、大城市、 城市、小城市 (2)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关系:一般来讲,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 ,服务功能越 ;但不等于两者成 。 3.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1)历史原因:早期的功能分区 ,发展成现代城市的某种功能区。 (2)经济原因:由城市中心向外,土地价格逐渐 ,依次形成 、 、 。 (3)社会原因:包括 、生活方式、 。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 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 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 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 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 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 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 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 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 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 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 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

中国城市空间特征

一、中国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前所述,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一)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1.城市网密度 从1985年全国城市网密度看(表8-1),台湾省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省区,每万平方公里有5个城市;上海、江苏、山东、安徽、河南、辽宁、浙江等省、市,是我国城市分布次密集地区,城市网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以上;湖南、天津、广东(包括港、澳地区)、福建、湖北、江西、吉林、山西、河北、宁夏、北京等11省、市、区城市网密度居中,达每万平方公里0.5个城市以上;广西、陕西、贵州、黑龙江、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等8省、区城市网密度较低,在每万平方公里0.1~0.5座城市之间;而新疆、青海、西藏三省区城市网密度最疏,每万平方公里还不到0.1座城市。采用中位数法将各省区城市网密度分为四级并绘成“中国城市网密度示意图(1985年)”,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国城镇体系的城市网分布表现为西疏东密,城市网密度从东向西逐渐递减(除河北、北京地区为低谷外)的规律(图8-1)。 2.镇网密度 从全国镇网密度看,就省区而言,也存在着较大的地域差异(表8-1)。位居东部沿海地带的上海、浙江、山东三省、市,是我国镇网密度最高的省区,每万平方公里镇数均在40以上;其次是中部地带的山西、湖北、湖南等省区,镇网密度也达到了每万平方公里20个镇以上;再次是辽宁、江苏、广东(包括港、澳地区)、台湾、福建等沿海省区和陕西、贵州、云南、四川、江西、吉林、广西等中部地带 省区(它们多为“三线”重点建设地区),镇网密度在每万平方公里10—20个镇之间;其它省区镇网密度最低,一般均在每万平方公里10个镇以下。 从局部地域看,这种差异更大。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的苏州市域,平均每24.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镇;而苏北地区平均69.8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山区或边远地区,镇分布更疏,如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每1800平方公里才有一个镇,内蒙古的乌拉特草原2200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座海流图镇。 3.城镇网密度 然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建国36年来,由于国家生产力布局的向西转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偏集东部的不平衡状况有所改变;尤其60年代中期开始的“三线”建设,在地域广大的西部地带的川、黔、滇、陕等省区和中部地带的“三西地区”(豫西、鄂西、湘西)的广大内地地区,相应建成我国的后方工业基地。据资料统计,共建成29000多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能力,并建设了一批城市和镇,从而提高了这一地域城镇网密度,表现出我国城镇体系地域空间分布结构日益均衡的巨大潜力所在。 如从全国城镇网密度(表8-1)看,全国平均每1210.6平方公里有一个城镇,而东部地带每438.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中部和西部则分别为1049.3平方公里和2531.6平方公里拥有一个城镇,总体上仍然表现为东密西疏的城镇网分布规律。而从各省区城镇网密度图看(图8-2),我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如黔、滇、陕、豫、鄂、湘及川等省区,城镇网密度与城市网密度有了明显的变化,尤以湘、鄂、黔、滇四省区最为突出,整个“三线”地区的城镇网密度几乎可与东南沿海及长江下游各省区城镇网密度相伯仲。全国城镇网密度表现为环渤海湾最密,东部、东南沿海、陕、鄂、湘次之,豫、皖、赣、桂、川、黑再次,西部地带最疏的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完整版)《人口分布》教案

人口分布 课题 《人文地理学》第4章第2节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总结世界人口和中国人口的分布特征; 2、能够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分析、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并总结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分析人口稠密地区的成因,能够正确认识河南省作为全国人口大省的现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及一般规律; 2、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读图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人口的总数量是多少吗?是的,有70亿人口,那么这70亿人口都分布在世界的什么地方呢?他们是平均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吗? 带着这些问题,接下来就进入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人口的分布。 [讲授新课] 一、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人口分布的测度 人口密度: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

口数。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分布的主要指标。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引出问题] 刚才我们提到世界人口共有70亿,那么这么庞大数量的人口到底是怎样分布的呢?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 1、北半球人口稠密,南半球人口稀疏; 2、中纬度地区人口稠密,低、高维度地区人口稀疏; 3、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疏; 4、海拔500米以下的人口稠密,500米以上的人口稀疏; 5、城市人口密集,乡村人口稀疏; 6、欧、亚两洲人口稠密,其它各洲人口稀疏。 (用PPT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让学生看人口分布图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分组讨论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最后由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四、邦奇的人类大陆图 著名学者邦奇等曾用人类大陆图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即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世界上共存在四个人类大陆:第一个为东亚和东南亚,第二个为南亚,第三个是欧洲,第四个是北美洲东部(特别是美国东北部)。这四个人类大陆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但却集中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用PPT展示人类大陆图,让学生看图总结出世界上的四个人类大陆) [引出问题] 世界上的人口分布是不平衡的,那么我国的人口分布又存在着什么样的特点呢? 五、中国的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是:东南半壁人口高度密集(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西北半壁人口分布极为稀疏。著名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最早的论述,提出了自黑龙江的瑷珲(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止的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我国人口分布的第二个特点是:人口明显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分析

四川省人口空间分布状况分析黄强,张果(四川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摘 要: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制 定区域人口政策具有指导作用。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四川省在人口控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四川省人口空间结构特征和人口密度分层,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人口空间分布很不均衡的现象依然没有改变。关 键 词:人口; 洛仑兹曲线;空间分布 1 引言 人口分布是人口发展过程在地理空间的表现形式。随着人口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人口的空间因素也处在不断演变中的,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研究这种差异及其发展过程,揭示其中的规律,对于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人口的合理再分布以及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起指导作用。四川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人口的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研究四川省人口地域分布及其合理的容量过程中,使用不均衡指数、基尼指数、集中指数和人口再分布指数了解四川省的人口分布在地域上是否均衡以及集中性,并了解四川省在过去几年中地域人口分布的发展状况。 2 四川省人口定量分析2.1四川省人口增长率分析表1四川人口增长率地 区1994—1999人口增长率‰ 1999—2003人口增长率‰ 吊顶层电气组在进

人口增长率是反映人口数量变化的一个重要的数量指标。1994年—1999年四川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2‰,低于我国同期9.90‰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同样,在1999年—2003年四川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1‰,也低于我国同 期6.84‰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1994年—1999年四川省年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攀枝花16.37‰,在这一时间段年均人口增长率大于10‰有攀枝花市、巴中市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这一时期成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为8.99‰,高于全省的6.42‰。1999年—2003年年均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凉山彝族自治州13.71‰,在这一时间段年均人口增长率大于10‰有攀枝花市、成都、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广安。其中,资阳市的人口还出现了负增长为-0.46‰,这些都说明四川省人口控制政策得到了很好的实施。2.2四川省人口地域分布分析不均衡指数: n y x U n i i i ∑=-= 12)](22[基尼指数:∑∑==++-=n i n i i i i i y x y x G 1111)()(集中指数: ∑=-=n i i i y x C 121人口再分布指数:it n i m t i x x R -=∑=+1,21其中,为不均衡指数,为基尼指数,为集中指数,为人口再分布U G C R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深度解读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核心指标从年末总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年末城镇人口比重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城镇人口数量和比重现状 (1) 第二节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年末总人口数量同全国年末总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占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北京市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年末城镇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世界人口密度及其分布

世界人口密度及其分布 王恩涌 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世界上的陆地面积为14800万km2,以世界50亿人口计,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3人。但是,世界上实际人口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按各国的平均数而论,以农业经济为主,人口比较密集的孟加拉国为例,其人口密度为625 人/平方千米(据1981年统计数字,下同);而国家比较小,全部国土中城市占重要地位或全部为城市的新加坡与摩纳哥为例,前者的人口密度为3953人/平方千米,后者为13757人/平方千米。再看人口少的国家或地区,如蒙古的人口密度约为1人/平方千米;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只有0.023人/平方千米,即平均每42.7平方千米才有1人。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它的面积达1400万平方千米,则是一个无固定居民的地区。我国人口的数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口密度平均是104人/平方千米,密度最高的江苏为 600人/平方千米,密度最低的西藏只有1人/平方千米。以城市而论,北京市市区的人口密度为571人/平方千米(1985,下同),但各区县差别仍很大,如市内的宣武区,人口的密度达34140人/平方千米,而远郊的门头沟区则只有192人/平方千米。 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的分布来看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一般把人口的密度分为几个等级: 第一级人口密集区>100人/平方千米 第二级人口中等区 25~100人/平方千米 第三级人口稀少区 1~25人/平方千米 第四级人口极稀区<1人/平方千米 从世界人口密度图上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在亚洲,其中有日本、朝鲜、中国东部、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伊拉克南部、黎巴嫩、以色列、土耳其沿海地带;在非洲有尼罗河下游、非洲的西北、西南以及几内亚湾的沿海地区;在欧洲,除北欧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的东部地区以外,都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地区;在美洲主要是美国的东北部、巴西的东南部,以及阿根廷和乌拉圭沿拉普拉塔河的河口地区。人口密集地区的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的1/6,而人口则占世界总人口的4/6。这些人口密集的地区也是世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同时,在我国,人口稀少地区的面积比人口密集地区大得多。世界上的每个大陆都有人口稀少的地区。总的分布范围集中在亚欧大陆的中部、北部,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南美洲大陆的中部和南部,非洲大陆的撒哈拉地区,澳大利亚大陆的西部及南极大陆。

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_周婕

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周婕 【摘要】中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同时也在快速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未来城镇化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如何未雨绸缪,是规划作为一个预言者的基本职责。目前国内外关于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侧重于宏观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区域比较,针对中微观层面城市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往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多为运用老龄化指数对区域层面老龄人口空间分布展开定量化分析;国外老龄人口的空间分布目前已呈现为快速的郊区化特征;论文选取我国“北、上、广”和中部地区城市武汉为样本,利用GIS工具,把2000年至2010年国家、部委、各地方部门以及研究者自己团队收集到的最新老龄人口数据进行了建库工作,数据单元小到了街道,相对于地理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首次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老龄人口在城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为下一步的老龄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和机制等相关研究、策略制定打下了基础。研究表明我国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表现出与西方非常相似的特征,尤其与具有文化同源性的日本相似,同时,又体现了我国早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型厂矿、企业、科研院所的居住空间对今天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影响。 【关键词】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GIS 1.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面临着老龄人口的高速增长与日益加剧的社会负担,人口老龄化将会对我国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最为严峻的挑战①。未来三十年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由人口总数的7%上升至25%。相比于亚洲国家,我国老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高于日本,并远远超出西欧国家的增长速度②。在社会政策滞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老龄化问题在现代化尚未完全实现之前就提前出现,使得政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为老龄人口建立成熟的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老龄化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导致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老龄人口越来越多,使得我国“限制人口增长的目标”与“保持平衡的人口年龄结构的目标”之间产生了重大矛盾③。上述因素的交织,使得我国必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政策制定者需要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采取长远的、前瞻性的战略措施积极应对。 2000年至2010年,全国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较为平稳,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局部地区增长较快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征。增长速度第一的四川省,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年的8.68%上升到2009年的12.20%,年均增长速度0.5%;重庆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从2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部地区大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规划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编号(163672)] ①《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人口分布数据首次发布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人口调查报告,首次披露了环线人口分布情况。数据显示,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 数据显示:外来常住人口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超过六成外来常住人口住在四环至六环间,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人,占北京市总人口一半。数据显示,北京人口分布呈现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的特点。 人口增量增速“双下降” 此次统计局发布的人口调查报告,数据来自2014年人口抽样调查。据了解,2014年年度人口抽样调查在全市抽选3%的居民住户进行调查,涉及300个街道和乡镇、999个社区居(村)委会、1940个调查小区。 数据显示,2014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2151.6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36.8万人,增量减少8.7万人,增速为1.7%,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虽然增量在缩减,但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密度也逐步上升。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密度为1311人/平方公里,比2011年增加81人/平方公里。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常住外来人口为818.7万人,与2013年相比,增加16万人,增量减少12.9万人,增速为2%,也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与常住人口趋势相同,常住外来人口增量比重大幅下降。 五六环间常住人口最多 调查显示,环路人口分布呈圈层向外拓展,即由二、三环内向四环外聚集。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1228.4万的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7.1%;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941万人,占全市的43.8%;五环以外1097.9万人,占全市的51%。以此计算,三环到四环的常住人口达287.5万,占全市的13.4%。 常住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在环路分布情况基本一致,且向外拓展聚集的特点更加突出。三环至六环间,聚集了637.6万的常住外来人口,占全市的77.9%;四环至六环间聚集了532.1万人,占全市的65%;五环以外422.5万人,占全市的51.6%。 具体到环路间,二环内常住人口最少,达148.1万人;而五环到六环常住人口最多,达到580.2万人;六环外常住人口次之,达517.7万。以此看来,五环外常住人口达1097.9万,占全市常住人口的51%。 而具体到常住外来人口,数据显示,二环内常住外来人口仅40万,随后逐渐增加,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