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7]1号文

[2007]1号文

[2007]1号文
[2007]1号文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2007年加强农村药品监督

网络和供应网络建设的工作意见

黄冈食药监文〔2007〕1号

各县(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要求,市局最近召开专题局务会议,认真总结近三年我市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建设工作情况,并就2007年全局系统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是整顿和规范农村药品市场秩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村用药安全和农民生命健康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全局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站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继续深化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认知程度,努力营造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多方参与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2007年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建设的主要任务:树立科学监管理念,在初步实现农村药品监督网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于长效监管机制创新,扎扎实实地建设一支忠实为民、热心护民、工作到位、反应迅速的协管员、信息员队伍,实实在在地完善以行政监管为主体,以社会监督为补充,以技术监测为支撑,以诚信建设为保障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切实提高药品监管效能。2007年农村药品供应网络建设的主要任务: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法律规范的原则,以保障农民用药安全有效为中心,以规范药品购进渠道为重点,以集中配送、连锁经营为主导,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供药模式,积极推进农村药品供应网与“新农合”的对接融合,努力促进农村药品价格的合理下降,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药品监督网络长效监管机制

局系统要完善和落实农村药品监管责任区分片包干的分级管理、定期巡检制度,健全和完善农村药品监管信息通报、稽查快速反应、药害协同排查和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机制,对农村药品实行全方位动态监管。要把推广药品快速鉴别、快检车巡回筛查和农村药品监督抽验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抽验的针对性和准确率,加强对农村药品的质量监督。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害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建设,2007年农村ADR监测点的设置要100%到乡(镇),每个县(市)通过农村ADR监测点提供的ADR监测报告不得少于20份。要加大对农村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培训力度,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农村药品监督网效能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药品供应网络诚信和规范管理

推进农村药品经营、使用单位诚信管理,建立涉药单位诚信档案,实行药品安全诚信等级年度考核,促进涉药单位严格自律,确保农村药品规范渠道配送覆盖率100%。全面开展“规范药房”、“放心药店”活动,2007年乡镇“规范药房”、“放心药店”达标率要达到60%以上,村级“规范药房”、“放心药店”达标率要达到40%以上,验收标准由市局统一制订(见附件1、附件2),标示牌由市局统一制作。“规范药房”、“放心药店”的评审验收工作要请协管员(信息员)参加,充分发挥协管员(信息员)的社会监督职能。积极发展农村药品区域集中配送,鼓励、引导和支持有一定经营规模、诚信度高、配送能力强、质量保证体系和服务体系健全的药品批发企业作为区域药品配送企业,实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室)、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个体诊所、零售药店购进药品的集中配送,进一步优化农村药品供应网络。

五、进一步夯实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基础工作

继续完善“两网”便民、效能举措,药品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在醒目处要悬挂“两网”建设标示牌,标示牌上要注明该区域分管领导、专管人员、协管员(信息员)姓名及联系电话,药品配送单位名称、物价投诉电话等内容。加强对药品协管员(信息员)的考核和续聘、解聘等管理,建立健全协管员(信息员)信息档案。加强“两网”档案建设,对“两网”建设图片、资料、报表及各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分类收集、装订成册并建档。大力开展“两网”示范县创建工作,推进“两网”电子档案、电子地图建设。积极探索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新农合”工作融合的切入点,把开展“两网”建设融入到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大配合、大协作中去,形成“两网”建设和“新农合”的工作互动,使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

六、进一步强化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组织领导

继续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对本地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组织协调,落实各项政策措施,解决好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顺利开展。加强对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经费预算,坚决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与此同时要努力创造条件,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全局系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药品质量、药品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经营和使用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违法行为,促进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农村药品市场环境建设。全局系统干部职工要紧密结合黄冈市情,把加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加快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成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二○○七年元月八日

第一章 总论01讲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 【考情分析】 2018年本章在机考试卷中预计分值比重为8%左右,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虽非重点章节,但其中“仲裁、诉讼管辖与时效”等内容依旧会以小案例形式进行考核,需要准确理解并重点关注。 第一节法律基础 知识点:法的本质与特征(★) 一、法的本质 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二、法的特征(2018年调整)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注意】本质与特征,双位一体,无需区分。 【例题·单选题】(2008年)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正确答案』B 【例题·多选题】(2014年改)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A.强制性 B.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C.规范性 D.国家意志性 『正确答案』ABCD 知识点:法律关系三要素(★★★) 【大纲要求】掌握

法律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三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注意】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不构成法律关系。 一、主体 1.主体的种类 (1)自然人 构成:公民+外国人+无国籍人 (2)组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018年调整) (3)国家 【注意】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2.主体资格 区分“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权利”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参加某种法律关系,“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和承担一定的义务的法律资格。 “行为”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1)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 ①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

第一讲 总论

第一讲总论 一.文化的定义与特性 (一)文化的定义 1.对于文化定义的一般性讨论 (1)我国学术界对文化的界定 例如:梁漱溟认为,?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 一切。??文化之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宽泛) 陈独秀认为,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狭窄) (2)《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的解释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 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 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 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3)80年代以来广义和狭义的界定 广义: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独特创造,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 果——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狭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 (4)Raymond Williams对culture一词的分析 culture是英语中最复杂的两三个词之一。原因一:该词在欧洲几种语言中 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历史演变;原因二:该词在几个不同的学科中都作为重 要的概念使用。目前,culture主要用于三个范畴:①用以描述知识、精神、 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②表示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一个民族、一个时期、 一个群体或者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③用以描述智力,特别是艺术活动的 实践和成果。 2.对于文化定义的学术性讨论 人类学家A. Kroeber和Clyde Kluckhohn于1952年发表了专门研究文化定义的 著作:《文化概念与定义评述》,列举了近300个文化定义,对文化一词的意 义做了历史性的回顾,并对各种不同的定义作了评述。 Kroeber 和Kluckhohn将300个定义划分为6类: ①侧重描述型的定义: Wissler (1920): ?文化是所有的最广义的社会活动,包括语言、结婚、财产 制度、礼仪、工业、艺术等。? Dixon (1928):?一个民族的活动、风俗和信仰的总和。? Boas (1930):?文化包括了一个社区社会习惯的所有表现形式,个人受到社 会习惯的影响所作的反应以及由这些习惯所决定的人类活动的结果。? Linton (1936):?社会成员通过学习或者模仿而获得的思想、规定性的感情反 应以及习惯行为模式的总和。这些思想、反应和行为模式为社会成员在不 同程度上所共有。? Manlinowski (1944): ?文化明显地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包括工具和消 费品,不同社会团体的共同的宪章,以及人类的思想和技艺、信仰和风俗。? Kelly & Kluckhohn (1947):?文化作为描述性的概念一般说来指人类创造的财

01_血液系统_第一讲_总论_讲义.

第一章血液系统总论 血液学(hematology)是医学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血液和造血组织,包括它们的生理、病理、基础、临床等各个方面。血液病是指原发于或主要发生于造血系统并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包括各类贫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异常,各种良、恶性白细胞疾病,各类出凝血疾病,以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异常发生的疾病。血液系统主要学习造血器官的起源和发育,造血干细胞及其微环境,各种造血细胞的产生和调控,各种血液细胞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出血和凝血异常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初步的血液系统诊断和治疗知识。此外,输血也是血液系统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第一节血液学发展简史和未来趋势 中国对血液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尽管中国医学在血液病的的诊断和治疗上取得过惊人的成就,但由于过于宏观,无法深入到微观,无法深入到细胞,分子中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西方医学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对血液及血液病的认识取得了飞跃。而这种进步,主要来自于实验血液学,来自于技术和理论的创新。一方面,由于电子显微镜,组织化学,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的引入,对细胞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发展到了超微水平和动态研究的新阶段;另一方面,血液学和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包括血细胞动力学、血液遗传学、血液流变学、免疫血液学、放射血液学等等。可以说,没有实验血液学,就没有血液病学。这是因为血液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难以通过症状和体征将血液病和非血液病区分开来,也不能将患有相同症状的血液疾病,细分为不同的类型或亚型。临床血液学和基础血液学的相互转化,相互促进,阐明了不少血液疾病的发病机制,发展了许多新的诊断技术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在数千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血液是维持生命的要素。但在相当漫长的时期内只能从象形推理的角度,对血液以及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提出一些朴素而带有神秘色彩的解释,如Polybos(公元前350-300年)的四液(火、水、土、血)说,Galenos(公元129-199年)的液体病理学说及四体液(粘液、血液、胆汁、黑胆汁)疾病等。直到公元17世纪以前,对于血液的主要成分----血细胞尚且一

宋代文学第一讲:总论

宋代文学第一讲:总论 一、宋代文学的历史定位:高峰与转折 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它既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转折。 (一)高峰。宋代文学的发展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人们常把唐诗宋词并称,以为唐代文学的精华只有诗歌,宋代文学的精华只有词。其实这是很不全面的看法。唐代在诗歌之外还有小说,还有唐传奇。有人认为堪与唐诗相提并论;还有古文,韩柳是散文史的杰出人物,扭转了文坛风气,树立了新的散文典范,开辟了散文发展的新道路;还有词,花间派和南唐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尤其是后主李煜更是难以企及的高峰。宋代在词之外,还有诗歌、散文。 1,宋词是宋代文学的精华。词本是娱乐助兴的产物,因此一开始被视为小道,不受人们的重视。但在李煜时,已经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为词的自由抒情奠定了基础。到了宋代,在文学观念方面,虽然还有人看不起词,宋代皇帝宋仁宗贬柳永“且去填词”、王安石不满晏殊“为宰相而填小词”、陆游“晚而悔之”。 但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词,推尊词体,张耒评贺铸词“幽洁如屈宋,悲壮如苏李”,林景熙《胡汲古乐府序》:“乐府,诗之变也。诗发乎情,止乎礼义,美化厚俗,胥词焉寄?岂一变为乐府,乃遽与诗异哉?”把词与诗骚相提并论,沟通二者,大大提高了词的地位。 在文学创作方面,更是大放光彩,名家辈出。即使是那些对词有偏见的人也往往禁不止其中的诱惑,参与其中。如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词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词体规范化,在小令之后出现了长调,词牌大量出现,词的结构、音律都已定型。2,风格多样化。大体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婉约派主张词别是一家,尊重词体的传统,对词的语言形式和入乐性非常重视,多以词反映个人生活情感。如北宋二晏、柳永、周邦彦、秦观,南宋姜夔、张炎、吴文英。豪放派则往往是曲子中缚不住者,突破词的传统限制,自由反映情感,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把以往不用词表现的内容用词来表现。如苏轼、辛弃疾,大有英雄豪杰气概。 2,宋诗。《全宋诗》收录20多万首,是现存唐诗的四倍。对宋诗有人评价很低,何景明说“宋人诗不必观”,毛泽东“味同嚼蜡”,鲁迅“一切好诗,到唐已经做完”。 这些评价不够客观,也不够科学。事实上宋诗可以与唐诗相媲美。蒋士诠“唐宋皆伟人,各成一代诗。宋人生唐后,开辟真难为。”唐诗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宋人背负很大的影响,极力摆脱影响,自我树立。体现了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在唐诗之外建立起了新的审美典范。 对宋诗的特点,宋人就有总结,严羽:“以议论为诗,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着眼于表现手段。钱钟书:“诗分唐宋。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着眼于美学风格。从此中国古典诗歌无法再超越。虽然也有人提出清代诗歌兴盛,认为唐诗胜在情,宋诗胜在理,清诗胜在学,但毕竟只是一家之言,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 3,宋文。《全宋文》收10万多篇,是现存唐文的5倍。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位出自宋代,可见盛况。韩柳之后古文运动陷入低潮,骈文重新占据统治地位。 在创作方面,宋代古文家一方面借鉴骈文在形式方面的技巧,把声律、对仗、藻饰等技巧融入古文中,把古文的流动与骈文的精致结合起来,同时又汲取唐代古文运动的教训,改变怪怪奇奇的文风,平易畅达,自然流畅,更容易运用和接受,把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结合起来。从此确立了古文在文坛上的正统地位,一直到五四白话文运动兴起。 值得提及的还有宋人的文赋,唐人的律赋是科举的工具,非常僵化,大多没有文学意义。而宋人融合古文和赋,解放赋体。创造了《秋声赋》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陆游《尤

第1讲_总论(1)

观上把握学习的进程和节奏,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材章节架构说明 2018年《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教材共包含七个章节。从章节讲解内容看,全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章至第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讲解公司战略;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讲解公司治理与全面风险管理。 ①第一章共分两节,对公司战略进行了总体概述和介绍。本章是全书的引言章节,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其内容在后面章节展开详细讲解,从而形成前后映射关系。 ②根据教材观点,战略管理流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即: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展开讲解战略管理的三个环节。其中:“第二章战略分析”讲述了企业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从而为战略选择做基础准备;“第三章战略选择”介绍了企业各层级的不同类型战略的基本内容和实施途径;“第四章战略实施”讲解了企业组织结构、文化建设、控制协调、利益相关者矛盾均衡、信息技术等对战略实施的影响。 ③第五章介绍了公司治理的基本理论、观点及相关原则。第六章基于《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文件,讲解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务知识。第七章基于“一个规范、三个

指引”,讲解了有关内部控制知识。公司治理是顶层设计;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发展的更高阶段,内部控制也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3.教材变化对考试影响预判 教材内容的删减,毋庸置疑有效减轻了广大考生复习备考负担,但是在考试整体难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知识点考查的广度(题目覆盖面)和深度(题目的难度)将会有所提升。这对广大学员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要求,不但要学得全、学得细、学得牢,还要学得透、学得懂、学得准;不但能够精准地进行知识点还原,还要能根据题目要求,按照设定的场景进行灵活应用。甘蔗没有两头甜,备考的负担减轻了,随之而来的是考试的难度增加了,正可谓背着抱着一样沉。大家不可因教材内容“缩水”而掉以轻心。 【PART II】总体知识体系与架构讲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