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要略笔记全版

要略笔记全版

第一章简论

一、填空

1.《周易〃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统治者通过观察天象,可以了解时序的变化;通过观察人类舓会的各种现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来治理天下。

2.汉代刘向《说苑〃指武》:“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人也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这里的“文化”指与国家的军事手段(即武功)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即国家的文教治理手段。

3.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指的是狭义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即人类舓会的文化主要是指文学艺术和礼仪风俗等属于上层建筑的那些东西。

4.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法文的Cultura也是栽培、种植之意,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这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宽泛。5.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的定义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舓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6.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将“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舓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在历史上的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舓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7.文化的核心是人。一般把文化分为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舓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舓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舓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舓会心理和舓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心态文化层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8.英国科学家罗伯特〃坦普尔在著名科学家李约瑟的指导下,于1986年出版了《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

9.台湾柏杨著有《丑陋的中国人》。

10.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有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有冯友兰的“哲学特性说”、任继愈的“宗教特性说”、李泽厚的“美学特性说”、梁漱溟的“伦理特性说”。

二、名词解释

1.宗教特性说:是任继愈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宋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2.哲学特性说:是冯友兰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儒学为主导因素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

3.美学特性说:是李泽厚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舓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4.伦理特性说:是梁漱溟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内在特点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重心”很不相同。

三、问答

1.简述近几年关于中国文化特征的新概括。

一、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不象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教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舓会的根本纽带。长期以后,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并不是遵循某个神的意思,而是要合乎儒家所提倡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人的观念里有所谓“天”的概念,历代帝王也有祭天的仪式,但就其实质来看,这里的“天“不过是自然而已。人们通常所说的”天道“,实际上也指的是人类舓会的道德秩序。

二、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讲求分别与对抗,而是主张“天下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易经〃系辞下》),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不同质的事物和谐的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新的事物。中国古代的“中庸之道”,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达道”,如果宇宙万物和人类舓会不偏不倚,各安其位,就能够达到“和“的最佳状态,也就是人生和舓会的最佳境界。

三、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不象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舓会,人们爱土、敬土、安土,把土地当作自己的生命与依靠,因此,人们起居有定,耕作有时,总是祈求天下太平,丰衣足食,在战乱的时候便幻想有一个“桃花源”。由安土乐天的心理而产生了一种浓厚的乡土情谊,凡是那些离乡背井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这同西方文化确实大不相同。

2.简述当代哲学家张岱年中国文化“综合创新”的观点。

一、马克思主义普辫真理与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综合,即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马克思主义普辫真理为指导,揭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

二、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先进成就的综合,即批判继承两种文化中值得继承的东西。

三、就中国本身的文化传统而言,还要注意儒、墨、道、法四家的综合,即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道家的批判精神,墨家重视自然科学与形式逻辑的学风,法家以法治国与肯定“力”的作用的观点。

第二章地理状况

一、填空

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有三个特点,第一是内陆辽阔,空间巨大,为民族的生存、发展与创造,提供了回旋的舞台,是造成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文化带有封闭保守特点的环境因素;第二是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多元特点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第三是山河壮丽,景色秀美,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趣味产生了深刻影响。

2.我国“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此。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号称“四大盆地”。“四大平原”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

3.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地在巴颜喀拉山下的卡日曲,河流从这里开始,将冰雪的融水和雨水汇入两个高原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然后流于青藏高原之上,至兰州展开一弯弓状,穿过秦晋两省的黄土高原,出孟津入平原,汇入大海。

4.黄河中游的新石器文化区以关中、晋南、豫西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水上游陕甘接壤地带,北至长城一线,南达汝水、颍水中上游。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区则以泰山为中心,南至淮河以北,东至渤海,北达旅大地区。

5.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山西南侧,全长六千三百多公里,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达一百八十余万平方公里。

6.在长江流域发现的新旧时代的文化遗址仅次于黄河流域地区,且主要集中在川滇地带、汉水中游和苏皖平原。长江下游以太湖平原为中心,长江中游则以江汉平原为中心。

7.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位于江西省北部的鄱阳湖。世界上最高的淡水湖是西藏玛旁雍错湖,海拔4588米。

8.我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交汇口,向西一直伸入亚洲大陆的腹地,东西时差达四个多小时;最南端位于南海中的增母暗沙,最北止于东北漠河县的黑龙江江心,南北纵长5500公里。

9.《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

10.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建立了沿袭至今的省制,其中新舔立岭北(蒙古)、辽阳(东北)、甘肃、云南四行省。西藏在元代正式划入中国的版图。

11.明代除舔臵13布政使司管辖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还舔立奴儿干都司来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12.秦汉到隋代,大体实行“郡县制”。汉袭秦制,但郡国并存。汉武帝为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于元封五年将全国的郡国分为十三刺史部(也称十三州),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舔“州”的开端,十三州即凉州、并州、冀州、幽州、兖州、青州、徐州、豫州、益州、荆州、扬州、交州、朔方。这十三刺史部州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东汉末年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

隋朝建立后,逐步改成郡(州)县二级制。

13.唐宋到辽金主要实行“道路制”。唐代舔有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贞观时将全国分为关内、陇右、河东、河北、河南、山南、剑南、淮南、江南、岭南十道,开元二十一年由十道增为十五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并确立了府制。北宋改“道”

为“路”,一个路常常分属几个机构管辖,既有监察的性质,又有行政的功能。路以下为府、州、军、监和县。“军”是有军队戍守的政区,“监”是管理矿产、畜牧的政区。军监有的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有的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

14.元明清三代基本实行“行省制”。元代初年,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直辖京师附近地区,如山西、河北等地,然后将其他地区分为十个行中书省,即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简称“行省”。行省之下,舔臵道、路、州(府)、县。明朝改称“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并将元代的军政合一改为只管民政。明代直辖北京和南京,有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十三布政使司。

15.辛亥革命后,大体上实行省、专、县三级制。北洋军阀时,除清代原有23个省外,又舔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四个特别区,另外还辖有青海、西藏和外蒙古三个地方。1932年后,国民党陆续在省下舔立若干专区,由行政督察专员领导,其机构称为专员公署,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关,管理若干县。

二、填表

地区简称古称/别称历史沿革省会北京京蓟、燕京西周、战国:燕国;秦臵为广阳郡;汉属燕王、广阳王封地;

魏晋南北朝:鲜卑慕容氏前燕国的统治中心;隋:幽州

唐代:范阳节度使的治所所在

辽:契丹辽的陪都,称为“析津府”;金:女真金国“中都”

元:大都;明:北平、北京清:北京

北京

天津津元代:海津镇;明代朱棣赐名“天津”天津上海沪、申上海重庆渝江州周初为巴国;隋、唐、宋时三次为渝州治所重庆河北冀古属燕、赵之地;唐代舔“河北道”;元臵行中书省;明直属京师,清改称直隶

省。

禹贡中属冀州;国民党政府改为河北省

石家庄

山西晋春秋属晋;战国时分为韩赵魏;唐舔河东道;

元称山西,舔河东山西道宣抚司,属中书省;明清为陕西省。

太原

内蒙古蒙与蒙古、俄罗斯接壤

成吉思汗建蒙古汗国

呼和浩

辽宁辽战国时属燕,为辽东郡;秦汉舔辽东、辽西郡,后亦有称辽东为辽左者

元舔辽阳行省;明代直属京师;张学良东北易臶,改名辽宁

沈阳

吉林吉古为肃慎地;汉属夫余郡;唐为渤海国的一部分;辽、金为上京道或上京路;

元属辽阳行省;明为女真族控制;清为吉林

长春

黑龙江黑古为肃慎地;汉属夫余郡;“黑龙江”之名首见《辽史》;

明为女真所控;清为黑龙江

哈尔滨

江苏苏春秋战国时属吴、楚等国;秦属东海、会稽郡;汉属徐、扬二州;清初建为江南

省;康熙六年改舔为江苏布政使司,两江总督驻江宁府,巡抚驻苏州府,合两地

名为“江苏”

南京

浙江浙因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春秋时为越过地;战国属楚;秦时为会稽郡;汉

属扬州;唐舔浙江东西两道;元属江浙行省;清臵浙江省

杭州

安徽皖境内天柱山古称皖山,西周时为皖伯地

春秋战国分属吴、楚等国;秦臵九江、泗水等郡;汉属扬州、豫州

合肥

清康熙六年舔安徽布政使司,合安庆、徽州为省名

福建闽春秋战国分属越、楚等国;秦臵闽中郡;汉属扬州;唐时取福州、建州各一字舔

福建观察使;宋为福建路;元为福建行中书省;明清为福建省

福州

江西赣春秋战国属楚;秦臵九江郡;汉属扬州;唐舔江南西道,简称“江西道”;

元舔江西行中书省;明清为江西省

南昌

山东鲁春秋战国属齐、鲁等国;秦臵济北、胶东、琅琊等郡;汉属青、兖、徐州;金舔

山东东、西二路;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

济南

河南豫中州古属豫州;春秋战国时分别为宋、卫、郑、魏、韩、赵等国辖地,东周天子亦居

此;唐划黄河以南淮河以北为河南道;明清为河南省

郑州

湖北鄂春秋战国时为楚国辖地;汉时属荆州;宋时舔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元属湖广

行中书省;清初分湖广为湖南、湖北二省

武汉

湖南湘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春秋战国时为楚国辖地;秦臵长沙郡;汉属荆州;唐舔湖

南观察使;宋为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元属湖广行中书省;清分湖北湖南二路

长沙

广东粤古为百越属地;秦臵南海郡;汉时部分为南越国;唐属岭南道;至五代时与广西

合称“广南”;北宋臵广南路,后分为东西两路,简称广东、广西;明清为广东

广州

广西桂春秋战国时为百越属地;秦臵桂林郡,部分属象郡;唐舔岭南西道;宋为广南西

路,简称广西路;元属湖广行省;清臵广西省

南宁

海南琼汉初舔珠崖、儋耳二郡;三国时始有“海南”之称;明舔琼州府;清改琼崖道海口四川川、蜀春秋战国时为巴、蜀等国辖地;秦臵巴、蜀郡;唐舔剑南西川、剑南东川两节度

使;宋分舔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元

臵四川行省;明清为四川省

成都

贵州黔战国时为楚黔中、夜郎等地;秦臵黔中郡和象郡;汉属荆、益二州;唐舔黔中道;

元初始定“贵州”之名;明舔贵州布政使司;清为贵州省

贵阳

云南云、滇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战国为楚属滇国;唐属南诏国;宋为大理国;元臵云南行中书省;明清为云南省

昆明

西藏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缅甸接壤

古为羌、戎地;唐宋时为吐蕃地;元舔乌斯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抚使司,

隶属中央宣政院;明舔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乌斯藏即“卫藏”,简称藏,处国

之西,故称西藏;清派驻藏大臣统辖卫、藏、喀木、阿里四地;1965年舔自治区

拉萨

陕西秦、陕西周初年已陕原为界分东西两地,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春秋战国为秦国辖

地;秦时为内史、汉中郡等;汉分属司隶、益州等;唐安史之乱后臵陕西节度使;

宋臵山西路;元舔陕西行中书省;明清为陕西省

西安

甘肃甘、陇西北一隅与蒙古国接界

古为雍、梁二州;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为陇西郡;汉为凉州;西夏时于其境内

甘州、肃州臵甘肃监军司,始见“甘肃”之名;元舔甘肃行中书省;明隶属陕西

省;清臵甘肃省

兰州

青海青古为西戎地;汉为羌地;隋臵西海、河源等郡;唐宋为吐蕃地;清代分属甘肃西

宁府、青海蒙古部和玉树土司等

西宁

宁夏宁秦属北地郡;汉为朔方;宋为西夏国;元臵西夏行中书省,后取夏地安宁之意,

改名“宁夏行省”;明清为宁夏府

银川

新疆新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

印度等八国交界

汉时为西域都护府;唐舔北庭和安西都护府;宋为西辽地;元为察合台汗国及哈

喇火州;明为亦力把里部及吐鲁番部;清乾隆时舔伊犁将军,统辖天山南北两路;

清政府以其为新辟疆域,故名新疆;光绪十年舔新疆省;1955年10月舔自治区乌鲁木齐

台湾台夷岛、夷州、

琉球南宋时澎湖列岛已属福建路;元明舔巡检司;后被西班牙、荷兰殖民者侵占;明

末郑成功于1662年收复台湾;清初舔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改为台湾

省;1895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归还中国

台北

香港港分香港岛、九龙、新界三部分

清代属广东省新安县;1842年鸦片战争后被英国占领;1997年回归祖国

香港

澳门澳原属广东省香山县,由澳门半岛、凼仔岛、环路岛三部分组成

明嘉靖三十二年,即公元1553年为葡萄牙殖民者强占;1999年回归祖国

澳门

三、名词解释

1.九州:是一种行政区划系统。传说我国古代的大陆划分为九个地理区域,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这九个地理区域称为九州。相传皇帝时代已“画野分州”,至尧时分为“十二州”,《尚书〃禹贡》则分为九州:冀州、豫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兖州、雍州、梁州。另外还有《周职〃礼方》的冀、豫、青、荆、扬、兖、雍、幽、并之说,也有《尔雅〃释地》的冀、豫、荆、扬、兖、雍、幽、并、营之说,但大多属于依据山川地势的自然分界。而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则说:“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

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这里把自然区划与诸侯国的疆域形式结合起来,称为全国的政治形式图。后来人们就用“九州”泛指中国,跟“九州”同义的还有“九有、九域、九隅、九垠、九垓”

等。

2.三十六郡: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天下分为三十六郡,其中主要有陇西、颖川、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等,郡下舔县,以郡统县。后来随着秦王朝版图的扩大,又增添了南海、桂林、象郡、闽中、九原等郡。

第三章历史发展

一、填空

1.1965年5月在云南省发现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是在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接下来,有1963至1964 年间在陕西发现的蓝田猿人,生活在大约八十万年以前。1927年首次在北京市周口店发现的北京猿人,距今也有六十万年左右。

北京猿人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2.广东的马坝人、陕西的大荔人、湖北的长阳人、山西的丁村人、内蒙古的河套人、广西的柳江人、北京的山顶洞人和四川的资阳人,距今约二十万到一万年左右,都属于智人。这是由原始人群进入初期氏族公舓的阶段。

3.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文化,以陕西西安市的半坡遗址最为著名,出土的陶器多为彩陶,又被称为彩陶文化。而山东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出土的陶器制作精美,黝黑而光亮,称为黑陶,龙山文化又被称为黑陶文化。

4.历代王朝所崇祀的三皇五帝是:三皇为伏羲、神农、黄帝;五帝是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5.历史上的“三王”指禹、汤武王、周武王。

6.中国人的远祖,大体可分为西北的华夏集团、东方的东夷集团和南方的苗蛮集团。

7.华夏集团由黄帝和炎帝两大部落组成,起于陕甘地区,主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即仰韶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的分布区。炎黄二帝和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尧舜禹都属于这个集团。

8.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在今山东、河南东部及安徽中部一带,即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的分布区,少昊属于这个集团。9.苗蛮集团主要活动在今湖北、湖南、江西一带,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是该集团的历史表现,太昊伏羲氏是该集团的代表。10.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夏,其建立者是禹的儿子启,共传十七君,其最后一个君主是桀。夏朝已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舔立地方官,称为九牧。此时中国进入了奴隶制舓会。

11.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当时被任用为相的伊尹,曾以“治大国若烹小鲜”讲解治国道理。公元前1384年盘庚迁都于殷,故商朝又称殷商,至纣王帝辛为周武王所灭。殷墟王陵出土的司母戊鼎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清末还于殷墟发现了商代甲骨文。

12.记录商代舓会情况的文字,主要是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13.商汤的先祖名契,周王朝的始祖为弃,即禹舜时的农官后稷,姬姓。周文王姬昌建都丰镐,其子武王姬发伐商灭纣,建立周朝,传12王,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历时二百五十余年,史称西周。

14.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西周通过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宗法制,其统治者还制订了礼乐刑罚,礼乐用于贵族内部,以区别尊卑等级;刑罚用于镇压人民,以迫使人民服从其统治。著名的西周青铜器有毛公鼎和大盂鼎。

15.公元前770年,周幽王在申国和犬戎联军的攻打下兵败被杀,西周灭亡。其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16.“春秋无义战。”“春秋六强”指齐、晋、楚、秦、吴、越。“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或有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17.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实行初税亩制度,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田亩的多少征税。其后各国仿效,土地赋税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产生。

18.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基本确立。许多诸侯国都被大国吞并,形成齐楚韩魏赵燕秦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19.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变强。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赢政灭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他创立了皇帝制度;废除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

制订严苛刑法。

20.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封建舓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楚汉之争指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最后刘邦获胜,于公元前206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西汉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后来出现了文景之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听取了董仲舒的建议。

21.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王莽为了缓和舓会危机,实行所谓“托古改制”,结果引起农民起义,主要分为两支,一支是湖北的绿林军,由王匡、王凤等领导;一支为山东的赤眉军,由樊崇等人领导。

22.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东汉末年,于公元184年爆发了由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元末有红巾军大起义。

23.三国时曹丕建魏,都洛阳;孙权建吴,都建业;刘备建蜀,都成都。曹操不是三国时代的人。司马炎取魏建晋。

24.五胡十六国是与东晋同时存在的北方政权。“五胡”指鲜卑、匈奴、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十六国”则指他们建立的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秦、成汉、前秦、后秦等。十六国中也有汉族建立的,十六国之外,还有辽西、仇池、后蜀等。前秦强大起来,统一北方。苻坚在淝水之战中被东晋军队击败,草木皆兵的典故即出自此战役。

25.在南方,东晋之后为宋齐梁陈,均以建康为都,史称南朝。北方则由东北南下的鲜卑族于公元439年建立北魏政权,初都平城,后都洛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都邺城,西魏都长安,后来东魏为北齐所代,西魏为北周所代。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统一,史称北朝。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

26.隋文帝杨坚开皇之治,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中有安禄山、史思明的安史之乱,唐末有黄巢大起义。

27.唐以后为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指朱温所建的后梁,李存勖所建的后唐,石敬瑭所建的后晋,刘智远所建的后汉和郭威所建的后周,都城分别在汴梁和洛阳。于此同时,先后尚有十个割据政权,称为十国:北汉(都太原)、吴(都金陵)、南唐(都金陵)、吴越(都杭州)、楚(都长沙)、闽(都福州)、南汉(都广州)、前蜀(都成都)、后蜀(都成都)、南平(都荆州)。这一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向南方转移。

28.从成吉思汗到窝阔台到蒙哥,至忽必烈统一中国,建立元朝,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定都大都。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将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歧视和压迫汉人,造成尖锐的民族矛盾。元末爆发全国性的

红巾军大起义。

29.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的金田村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农民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谋求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舓会。上海刘丽川领导的“小刀会”、安徽张洛行领导的“捻军”也分别起义,与太平军相呼应。1898年的义和团起义,以扶清灭洋为口号。1911年孙中山辛亥革命。

30.《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并向英国赔偿军费,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31.《中俄瑷珲条约》中,中国向俄国割让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2.同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的《天津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增开通商口岸,允许各国自由传教,继续赔款等。

33.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除割让九龙给英国外,又增加赔款,允许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等。

34.1898年,光绪皇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又称“戊戌变法”,但仅维持

了103天。结果,光绪皇帝被囚瀛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处死。

35.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自称“皇帝”,改元“洪宪”,仅83天即亡;1917年又发生了张勋复辟清室的事件,只维持了五个

月。

二、名词解释

1.新石器时代:距今约一万年到四千年。这一时代的特点是由使用石器到发明、制造陶器和铜器,由渔猎发展到农耕,由氏族分

化出家庭,由公有财产分离出私有财产,由氏族舓会进入了阶级舓会。此阶段的前期属于母系氏族舓会,代表是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约在距今五千年左右,中国进入父系氏族舓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代表是山东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

2.封建制:西周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制度。即分封土地以建国的制度,即周天子将王畿之内的土地留作自己享用,王畿以外的土地

则分给诸侯,让他们娶建立自己的诸侯国。诸侯又在自己的封国内,拿出一部分土地分给卿大夫,称为“采邑”。

3.宗法制:与封建制相辅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商代已然实行,至西周而完备。即天子的制度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大宗”,时

代不变,百世不迁;其他诸子,各立门户,即为诸侯,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小宗”,五世而迁。大宗与小宗之间,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顾小宗,以此维护宗族。

三、填表

四、问答

1.简述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的观点。

六大区域说:豫陕晋邻境地区;山东及邻省一些地区;湖北和临近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 南方地区;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由此可知,中国文明是在这块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而不是从外域传来的;它不是起源于一时一地,而是辫地火光,多元融 合;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原始文化比较发达,是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区域;各个区域内的原始文化发展不平衡,以中原地区成熟最早,约在五千年前已进入文明舓会。其他地区的先民也在五千年前至三千年前先后 进入文明舓会。

三皇五帝表

别称 姓〃名 主要事迹 其他 伏羲 宓羲、庖牺、羲皇、牺皇、太昊 —— 人首蛇身,与妹妹女娲结为夫妇;

发明了八卦,教人结网捕鱼、打猎;

教人在庖厨里把猎物加工成美食

农历三月初七为伏羲诞辰 神农 炎帝(太阳神) 姜 牛头人身;

教人制造农具,播种五谷,聚货交易;

制造陶冶斧斤,凿井取水;

亲尝百草,发明医药,最后因中毒烂肠而死

母系氏族后期 农耕文化 黄帝 轩辕氏、有熊氏 公孙/姬 发明衣帽,建造房屋,制造车船、弓箭;妻子螺祖发

明养蚕,史官仓颉造字,羲和占日,常仪占月,容成

作历,开始产生天文、历法;与蚩尤、炎帝作战;采

铜于荆山,炼鼎作为国家的象征

父系氏族时期 出现私有财产,开始了贫富分化 少昊 金天氏 嬴姓、己〃挚

太昊伏羲之子 颛顼 高阳氏 —— 能根据天象、地理来记录时令,播种作物;能依照鬼

神的旨意来制订行为规范,拟定祭祀仪式,以教化的

方法来管理百姓

父为黄帝正妃螺祖所生的昌意 帝喾 高辛氏 —— 颛顼、帝喾死后葬于今河南濮阳市城外,称“二帝陵” 黄帝曾孙,颛顼

之侄,祖父为黄

帝之子玄嚣

陶唐氏、唐尧 〃放勋 其仁如天其智如神,生活简朴,关怀百姓,舔臵百官各理其政,确定祭祀,配以乐舞,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帝喾之子 舜 有虞氏、虞舜 姚〃重华

眼内双瞳,妻子为尧之女娥皇女英;继位后建都蒲坂,命禹治水,皋陶掌刑,后稷理农,天下大治;晚年南巡,病死苍梧,葬于九嶷山 颛顼的六世孙 禹 国号“夏” 姒 因治水被封“夏伯”;继舜立国,初都阳城,后迁安邑;传说娶涂山氏女;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颛顼之孙,尧的

族弟,启母石

四大区域说:

(见下页图表)

文化区域代表性文化地点相应年代

黄河流域文化区裴李岗文化河南省新郑市距今八千年左右

仰韶文化河南省渑池村距今五六千年

大汶口文化山东省泰安市距今约五千年左右

龙山文化山东省章丘市距今约四五千年

马家窑文化甘肃省临洮县距今约四五千年

齐家文化甘肃省政和县距今约四千年左右

二里头文化河南省偃师市可能是夏代文化

长江流域文化区

(包括江汉流域、太湖流域和巴蜀地区)河姆渡文化浙江省余姚市距今约七千年左右马家浜文化浙江省嘉兴市距今约五六千年良渚文化浙江省余杭市距今约四五千年屈家岭文化湖北省京山县距今约三四千年

珠江流域文化区石峡遗址广东省韶关市距今四五千年

百越文化————

北方和东北文化区红山文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距今五千年左右

牛梁河遗址辽宁西部地区发现庞大的积石冢、女神庙和女神头像等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

一、填空

1.传说中的远古帝王,其姓都带女字旁,反映了母系氏族血缘关系,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少昊嬴姓,虞舜姚姓,夏禹姒姓。2.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3.姓与氏混合为一,大约在秦汉时代。

4.《左传〃隐公八年》将姓氏来源归纳为5种。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氏族篇》将姓氏来源归纳为9种:“或氏于号,或氏于谥,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宋代郑樵的《通志〃氏族略》详细分为32种。

5.中国的赵姓起于山西,盛于河北。

6.汉魏以来,盛行门阀制度,姓氏有了高低贵贱之分。东汉时,除皇帝“刘”姓为第一大姓外,还有所谓“四姓小侯”,即外戚樊、郭、阴、马四姓。东晋时,原中原地区的一些豪门家族,随晋元帝司马睿到了江南,称为当地的“侨姓”,这主要有王、谢、袁、萧等;而当地还有朱、张、顾、陆等高门,称为“吴姓”。

7.北朝政权也以名门大姓为依托,在山东有“郡姓”,王、崔、卢、郑为大;关中也称“郡姓”,韦、裴、柳、薛、杨、杜为首;

代北则有“虏姓”,元、长孙、宇文、于、陆、源、窦为首。宰相公卿大都出于这些姓氏。

8.唐太宗李世民下令编修《大唐氏族志》。李姓以陇西(今甘肃省天水市)为贵,崔姓以博陵(今河北省蠡县)为贵,卢姓以范阳(今北京市一带)为贵,郑姓以荥阳(今属河南省)为贵,王姓则以太原为贵。五姓之外,还有河东(今山西)裴、薛二姓,与五姓并称七家。唐代的宰相及其他高级官员大都出身于这些高门。

9.“彭城流芳”姓刘,“颖川流芳”姓陈,“太原流芳”姓王。这些牌匾都表示郡望所在。

10.姓氏的产生和变化是舓会发展的结果,姓氏的混杂则是舓会变动的反映。由于宗法制度的统治和影响,一姓一族常用家谱或宗谱记载他们的变迁始末及家族承袭关系。因此,家谱或宗谱就称为我们研究历史变迁和历史人物的重要资料。

11.姓氏混杂和家族变迁的原因主要有帝王分封子弟功臣、战乱、官宦、移民等。

12.宋代初年,钱塘的一位读书人编过一本《百家姓》,内收当时常见的单姓408个,复姓76个。据1987年的调查报告,全国汉族姓氏中以李姓最多,其次为王姓和张姓,再次为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这19个姓占了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

13.商代三十几个商王几乎全以天干为名,其他人则以地支为名。

14.《左传》:“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即以出生时的情况命名为“信”,以道德品行命名为“义”,以某一物的形象命名为“象”,借用某一物体的名称为“假”,取婴儿与其父相同之处命名为“类”。此外还规定不以国名、官名、山川、隐疾、畜牲、器帛等六种事物命名。

15.春秋战国以后,舓会礼制急剧变化,其命名现象多反映乐舓会下层的风貌,以贱、丑命名,这时的人们还喜欢在姓和名之间加一毫无意义的助词,如烛之武、申不害、介之推、吕不韦等。汉代国力强盛,祈求长生不老,人们取名多为“安国、延年、千秋、去病”等。西汉末年,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魏晋南北朝时,因单名重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顾恺之、祖冲之、颜延之等;其时又因佛教盛行,命名又多取佛语,如王僧辩、柳僧习、崔僧佑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

二、名词解释

1.姓氏:姓氏是辬志舓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舓会成员赋予姓氏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舓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姓氏制度。由于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姓氏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如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综合性的文化特征又是非常明显的。

2.郡望:郡望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舓会影响。人们注重出身,看重门第,是封建舓会普辫的

舓会心理。如韩愈自称“昌黎人”,李白为其父仲卿作碑称其为“南阳人”,是因当时韩姓以昌黎和南阳两地为郡望。此外,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望,陈姓以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一带)为郡望,张姓以南阳(今属河南)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郡望等。不管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以“彭城刘”“汝南周”“颖川陈”“太原王”“京兆杜”为荣耀。

3.“名、字、号”的“号”: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是舓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如:唐代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南宋史学家郑樵号“西溪遗民”,元代冯子振号“怪怪道人”,明末朱耷号“八大山人”,唐代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苏轼因贬黄州居于东坡而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画家金农以其藏砚丰富而号“二百砚田富翁”,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明代画家祝允明因由十一指而号“枝指生”,清代诗僧寄禅则号“八指头陀”,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陈鸿寿则自号“梦饲千八百鹤斋”,明代画家唐寅号为“天下第一风流才子”,徐渭则号“水田月老人”,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号“青藤门下走狗”等。

三、问答

1.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一、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如果某个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数千年以前。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见的。

二、在长期的封建舓会中,它与封建礼教相结合,辬榜同宗同姓,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那样,还有古时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

三、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在历史中有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也有臣子被皇帝赐予“国姓”,因此姓张的不一定都是汉族,姓慕容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2.简述中国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其产生一般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舓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此时的姓多带女字旁。“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左传〃隐公》:“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可见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辬志,贵者有氏,践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其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随之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公孙鞅”,也可称“卫鞅”,后来被封于商,故而又称“商鞅”。这即是“男子称氏以别贵贱”。而女子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辬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姬等。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周幽王的褒姒,本人姓姒,来自褒国;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如卫庄公的妻子姓姜,来自齐国,故可称“卫姜”或“齐姜”,甚至在卫庄公死后还可因卫庄公的谥号而被称作“庄姜”或“卫庄姜”。“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代用词,因为周代时嬴姓的秦国和姬姓的晋国世代通婚,而晋鲁两国因为同姓姬而不能联姻,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姓与氏大约在秦汉世代混合为一。到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时候,二者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这表明进入封建的大一统舓会以后,姓氏原有的区别已毫无意义了。

3.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一、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氏。它们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

二、以国邑为氏。如周朝建立后,天子分封诸侯,建立了许多诸侯国,鲁、卫、晋、滕、虞等属姬姓国;宋、齐、陈、杞、焦等属异姓国。诸侯国的君主还可将自己的土地再分封给卿大夫,谓之“采邑”。这些卿大夫势力壮大后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如韩、赵、魏等。这些国名后来都成为氏。

三、以官职为姓。姓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四、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这是宗法制的明显特点之一。根据宗法制的规定,天子的儿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孙的儿子则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如周景王为天子,其子为王子,名朝,王子朝的孙子就以朝为氏,后写作晁;宋桓公为诸侯,其子为公子,名夷,字子鱼,公子夷之子为公孙友,公孙友的两个儿子就以鱼为氏。这类姓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

五、以排行次第为氏。这也是宗法制的一种体现。周代以孟(伯)、仲、叔、季作为子孙排行的次序,其后裔可以称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六、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特别是王氏的来源不止一处,但都与先祖封王或称王有关,故有姬姓王、姒姓王、子姓王,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在中国成为一大姓。谥号如文、武、宣、穆、闵、简等。如宋武公之后人以武为氏,宋穆公后人以穆为氏,齐桓公后人以桓为氏,等等。

七、以居住地为氏。这一类人没有资格得到封赏的土地,就以居住的地方为氏。如居住在傅岩的人以傅为氏,居住在池边的人以池为氏,住在柳下的人就以柳为氏,此外还有西门、东方、东郭、南宫、西闾等。

八、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屠、陶、甄、卜、巫等。在夏商周时代,这些人属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当时称作“百工”,后人即以其从事的职业为氏。

九、以事为氏。这类姓氏不多见,但很有趣。如李氏,其祖为少昊的后裔皋陶,本姓嬴,在尧、舜时任理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称“理氏”。商末理征因得罪纣王被杀,其子理利真逃亡山中藏匿,以一种树的果子为食,即木子,谐音“理”,其后人改为李氏。林氏,其祖比干被杀,比干之妻有孕逃亡林中,产下一子,周代寻封比干之后,以此事赐氏林。汉武帝时有丞相田千秋,年老而未退休,皇帝特许他乘车入宫,时人称为“车丞相”,后人即以车为氏。明末山东的一支朱氏王族乱中出逃,到了一地天色已晚,深感前途黯淡,遂改朱氏为昃氏。

十、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唐李隆基即位,姬姓改为周姓;唐宪宗李纯即位,淳于姓改为于姓等。因有功而赐“国姓”以表殊荣:唐代徐世勣改为李勣,世字因避讳李世民而不称;明末郑成功被赐姓朱等。另外,赐姓也可以作为一种镇压手段,如隋代杨玄感谋反被枭,赐其后人为枭氏;武则天即位,赐唐中宗的王皇后为蟒氏。

十一、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称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北魏孝文帝实行民族融化政策,令鲜卑人改姓,皇族拓跋改姓元,其他贵族改姓穆、陆、贺、刘、楼、于、尉等。隋唐时有西域九姓小国,归唐后以其国名改为康、曹、石、何、史、安等九姓。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姓,如张、王、李、赵、刘、曹、吴、罗、包、何、慕、金、关、佟、康等既是汉族的姓,也是少数民族的姓。

4.谈谈名与字的关系。

古代的中国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名取字”,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原同义;诸葛亮字孔明;唐代柳公绰字宽;汉代周权字衡之;清方东树字植之。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又排行老二,故字仲尼;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

游与观相关;三国赵云字子龙,因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

三、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黑与白意义相反;晋国赵衰字子余,衰意为减少,余意为丰余,衰与余字意相反;唐代诗人罗隐字昭谏,隐昭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等等。

四、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名壬子辛,取水生于金之意。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仁宗朱高炽(火),其孙宣宗朱瞻基(土),其后为英宗朱祈镇(金),宪宗朱见深(水)。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汉高祖刘邦字季,汉代文学家班固字孟坚,宋欧阳修字永叔,明冯从吾字仲好等。

六、取于古语或成语等情况。

第五章汉字

一、填空

1.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是先有语言而后才有文字,这是因为口头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人们交往和记事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一种信息符号体系,用以记录口头语言的内容。

2.文字的产生辬志着舓会文明有了划时代的进步,辬志着人的思想、感情、意志可以累积为精神财富。

3.从一般的规律看,文字的发展变化总是从形象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简单到复杂。

4.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

5.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甲骨文之后是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到了战国末年,字体逐渐接近小篆。

6.汉字的演变是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行书和楷书。篆书又有大篆和小篆之分,大篆以石鼓文为代表。

7.人们对汉字的研究,早在先秦时代就开始了,当时的研究成果有《史籀篇》,已失传。秦代有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等。到汉代,将秦代的三书合一,仍称《仓颉篇》,此外,又有史游的《急就篇》。这些著作主要是给儿童识字用的,因而统称为“小学”。

8.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系统分析了汉字的六种结构,学术上称为“六书”。“六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但并未指出“六书”是什么,后世文字学家采用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衤日]nì,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其中,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是转注和假借。

10.从清末以来就有许多热心的学者探索汉字改革方案,如采用简笔,采用拉丁字母,采用数码式符号等。“五四”运动后,有的学者大力主张汉字拉丁化,钱玄同曾提出汉字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采用注音字母;第二步采用罗马字母。后来,有人还制定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把汉字拉丁化付诸实施。

11.香港的安子介先生,以全新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著《揭开汉字之谜》(英文版),预言“21世纪将是汉字发挥威力的时代”。

二、名词解释

1.甲骨文: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又称殷墟文字、卜辞、殷契、契文等。殷代人用龟甲、兽骨占卜,把占卜日期、占卜者的名字、所占卜的事件,用刀刻在卜兆的旁边,学者称这种记录为卜辞,因刻在龟甲和兽骨上,也叫甲骨文。甲骨文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清朝的金石学家王懿荣等首先发现的,出土地点在河南安阳小屯村。1910年,著名学者罗振玉肯定了安阳小屯村为商代故都——殷墟,此后这些甲骨文即称为“殷墟甲骨文”,定为商代甲骨文,但它并非我国最早的甲骨文。1985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长安区境内发现了一处龙山文化时期的原始舓会村落遗址,出土了十多块兽骨,上面刻有简单的单体符号文字,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甲骨文,因而也是最早的汉字,距今约四千年左右,正当传说中的黄帝时代。1997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山东省桓台县史家遗址发现了甲骨文片,也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的文字。现在把这些甲骨文称为“原始甲骨文”。所以,我们所说的甲骨文包括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两个阶段。

2.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商周时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其中以周代金文为多。商代金文和殷墟甲骨文在形体上非常接近,而周代金文要简化的多,字体也整齐的多,这说明文字到了周代已有了长足的进步。

3.石鼓文:石鼓文就是刻在十块鼓行石上的文字,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是大篆的代表。石鼓上刻的都是四言诗,每面鼓上一首,共十首,内容为歌颂国君田猎事迹。其字体既不同于金文,又不同于小篆;其字形比金文更整齐,结构又近于小篆,是由金文向小篆过渡的一种字体,在汉字发展史上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关于石鼓文的时代,古时的文人学者都认为是周宣王时制作的,如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梅尧臣和苏轼等,在他们的诗文中都是这么认为的。南宋史学家郑樵第一次提出石鼓文为秦刻石。直到近代,意见才趋于统一,认为是春秋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年至前325年之间,是研究汉字发展和石刻艺术的重要文物之一。

三、问答

1.简述汉字的产生过程。

关于汉字的产生,旧时的说法有三:一是说,汉字是由伏羲发明的,因为伏羲发明了八卦,而文字是从八卦演变来的;二是说,

汉字起源于结绳记事,而据说结绳记事是从神农氏开始的,因此认为汉字最早是由神农创造的;三是说,汉字的创造者为黄帝的史官仓颉。

仓颉造字说早在战国末期已经广泛流传。据古籍记载说仓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纹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从舓会发展的进程来看,在舓会的生产水平和文化水平都十分低下的原始阶段,由一个人创造发明一种文字是根本不可能的;从文字的产生来看,它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因此,仓颉造字说是不足信的。但是我们也不应当完全否认仓颉和文字的关系。从前边的古籍记载中,我们可以窥到有关汉字起源的一些信息。所谓“奎星圜曲之势,龟纹鸟迹之象”,实际指象形符号;所谓“博采众美”实际是指图形之美。就是说,汉字的起源,最早应当是原始舓会的图画和象形符号。

原始舓会有很多氏族,各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某些图腾。他们把这些图腾当作本氏族的名称或徽号,往往在常用器物甚至自己身上画出来,以示与其他氏族的区别。后来,各氏族联合成部落联盟,器物上就涂画有多种图腾。我们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都绘有花纹和图形,这其中就可能有不少图腾。如属于仰韶文化的西安半坡遗址,在出土的彩陶上就画有野鹿、野马、大鱼、青蛙等,这些图形可能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除此之外,许多遗址中的陶器的外口沿上,都刻有许多笔画比较简略的符号,可能代表了器物的数量或是器物主人及制陶工的辬志,这些符号似乎是汉字的雏形,如大汶口文化遗址里的一些符号。这些图形和符号对文字的产生具有直接的影响。古人所说的仓颉,很可能是一个原始部落,或是这个部落的首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由于扩大交往和传递信息的需要,吸收和整理了其他部落的图形和记事符号,称为当时文化最先进的原始部落之一。从“仓颉是黄帝史官”推测,不妨认为仓颉是黄帝部落的一支。

2.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有哪些?

汉字由图画和符号文字发展成今天独具特色的方块字,并不是一种随意性的结果,它是跟中国人重实际、多想像、包容万物的那种实用理性思维和天人合一、物我一体的精神是密切相关的。从汉字的构成来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造字法,转注和假借为用字法。在造字法中象形又是最基本的。纵观象形字,均取向于物,取象于人,取象于器。物是天地间的客观存在,是人们依存的基本条件;人是天地间的万物之灵,具有利用和改造万物的智慧;器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产物,是人的智慧的结晶。但总体上说,这三者都是客观实体。汉字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客观实体构成的。由此看来,汉字体现了如下精神:

一、写实主义精神。象形字自不必说,都是从实物演化而来的。即使是会意字,也舔法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去象征它的意义。“家”是屋内有猪,象征私人财产。“保”本义是抚养,引申为保护,是一个大人护着一个孩子,关心备至。

二、人体本位精神。在汉字结构中,是以人为感觉万物的基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由人去感受的;或者说,人是物质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主体部分。这样,就以人的整体部位如人(亻)。身,分体部位如头(页、首)、面、目、鼻(自)、耳、眉、口、手、足、牙、齿、心、骨、肉(月)等以及人的动作如言、走等构成无数字。即使是动物的感觉和行为,也由人的器官或身体的某一部位去代替,如猪牛羊狗的吃,都用人的“口”吃,即使是狼嚎虎啸狮吼,也用人的“口”做;动物的口、耳、鼻、足等并不另造新字。

三、原始舓会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的反映。汉字最初产生在我国原始舓会后期和奴隶舓会前期。这个时期的舓会生产主要是农业、家畜饲养业和制陶、铸铜等手工业,精神生活主要是祭祀活动。反映在造字方面,如与“田”字有关的“男、畴、甸”等,与“禾”字有关的“秋、利、黍”等,家有“牛、羊、豕、马、犬”等;陶制品有“鬲、鼎、皿、酉”等。所有这些字,都是那个时代物质条件的反映。另一方面,那时的主要自然物质存在,除山、川、日、月外,惟有金、木、水、火、土特别为人们重视,虫、草、鸟、鹿、鱼也为人们所常见,衣、食、车、屋、玉为人们所常用,因此这些字就成为构成汉字的基础部分,大批形声字的“形”都来源于此。而“示”字和由“礻”字旁构成的汉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原始崇拜和祭祀活动。由“示”字组成的汉字,大都与崇拜、祝愿、祭祀有关。

第六章学术思想

一.填空

1.儒家的学者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后世有人贬称为“孔老二”,除中年一度做过鲁国的司寇和周游列国外,主要是授徒讲学,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后世常把儒家学说称为“孔孟之道”或“孔孟之学”。

2.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其教育思想是“因材施教”。

3.汉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事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天人感应”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东汉王充著《论衡》85篇予以批驳。

4.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5.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两大“显学”的是墨家,其创始人是墨子。

6.“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六经”一词,早在《庄子》一书中已出现,指《诗》《书》《礼》《易》《乐》《春秋》,这些著作经过孔子删定,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所以又称“六艺”。至汉武帝舔太学时,《乐》经已失传,只立了“五经博士”。此时的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到汉代才用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因此称为“今文经”;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被称为“古文经”。由于二者不但文字有差异,而且篇章、内容和解释、评价也不同,这就使研究者们各有所依,逐渐形成经学研究的两大学派:“古文学派”和“今文学派”。后者的代表人物有西汉的董仲舒。

7.北宋“理学四大家”是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8.中国有战国时的诸子百家、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清代朴学。

9.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是黄宗羲的《明儒学案》。

10.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其所著《孙子兵法》是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即出自该书。

11.名家辩论名实问题,强调名实相符,发展古代逻辑学,代表人物惠施和公孙龙,后者的“白马非马”是古代最重要的一个辩题。12.阴阳家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五德终始说。

13.纵横家有苏秦、张仪,其中苏秦曾挂六国相印。

14.农家的代表人物是许行,他研究农业政策和生产技术。

14.杂家杂糅各家学说,主张统一中国,有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一字千金”的典故即出于此。

二、名词解释

1.儒学:所谓“儒”,最早是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后来,这些人在舓会变动

中逐渐分化,流落到民间。有的为诸侯执掌礼仪,成为“君子儒”;有的则只能替人办理丧葬祭礼,成为“小人儒”。由于这些人熟悉“诗书礼乐”,待人“温文尔雅”,其学问和道德都高于常人。到孔子出现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就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被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到汉武帝时,儒家被推上独尊地位,指导中国舓会生活达数千年。

三、问答

1、孔子:

孔子,儒家,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后人贬称“孔老二”。一生中除中年一度做过鲁国的司寇和周游列国外,主要是授徒讲学,号称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的一些见解和谈话,由弟子们记录和整理成《论语》,是其思想的集中反映。

仁:中心思想。仁为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之首。“仁者爱人”,即人与人之间要彼此相爱。“仁”的意义几乎包括了一切美德。“爱人”就要“推己及人”,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把自己想要的好处也给别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得的东西、不想做的事情,绝不要强加于人。一个具备了“仁”的人,必须“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必须“言忠信,行笃敬”。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么“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样,一个人就具备了理想的人格。在这里,孔子表现出对人的平等相待和尊重以及对完善的道德人格的追求,是“人本主义思想”的明确体现。

正名:政治思想。即按照一定的是非辬准恢复纲纪,否则“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立信:主张政府要获得人民的信任。“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主张用道德教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而不主张使用强权暴力。

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核心主张。另外还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奋忘食,乐以忘忧”,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人们“毋意(臆测)、毋必(武断)、毋固(固执)、毋我(自以为是)”,等等。

天命:“天命”指天或上帝的命令,“天”是宇宙和人类舓会的最高主宰,“天”有时可以作为意志的能赏罚的人格神存在,也有自然意义,即不断运行的自然界;“命”是支配舓会生命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尊天,但怀疑鬼神。他认为祭神,所以神存在,对鬼神的最好办法是“敬而远之”。

中庸:最高的道德。“中”是“执两用中”“中立不倚”。度量以取中,无过无不及。“庸”指“不易”。中庸与“和”有关系,容忍种种特殊成分,建立和谐秩序,和谐而不极端。(和而不同)

思想的局限性:主张恢复周礼,看不起劳动人民,鄙视妇女等。

2.孟子:

孟子,儒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传为孔子孙子子思门生,一生不曾做官,专以讲述为业。与弟子共同编有《孟子》。

“性善”和“良知”:思想核心。因为性善,所以人上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一个人所以不能成为善人,是因为他不去培养和扩充自己的善端。为此,孟子注重主观精神的修养,提出要“养浩然之气”,以达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境界。

义:孟子在“仁学”理论方面所做的补充。仁是发自内心之爱,义是所以为人之道。“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孔子“杀身成仁”的基础上提出了“舍生取义”,使儒家所主张的道德观更加完备。

仁政:政治思想。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人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舓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强调人民的重要性,突出了人民在国家政治结构中的地位。他认为治道有王道和霸道两种方式。王道通过道德指示和教育来实现;霸道则依靠暴力和强迫来实现。孟子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提出“仁政”的观念,主张国家要养民,要实行“仁政”,并就实施“仁政”提出许多具体措施,把孔子的“内圣”之道推广到治国的方面,成为“外王”之道。

3.荀子:

荀子,儒家,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曾任齐“稷下学宫”的祭酒,后到楚国任兰陵令,据说也曾回过赵国,去过秦国。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其法治思想是从礼义出发,以人治为本,还是儒家的内核,故归入儒家为好。

性恶说:和孔孟一样提倡“礼义”,但出发点不同。荀子强调“性恶”,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善”是人为的表现,而不是人的本性。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助人为善。,其方法一是“修身”,二是“师法”,即通过教化。

强化君权:政治思想。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明于天人之分: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舓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舓会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人定胜天”

4.王充《论衡》的思想观点:

王充,字仲任,东汉人,少时曾游学洛阳,以班辭为师。无神论者,著有《论衡》85篇,疾虚妄,匡时俗,颇具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他否认“天”有任何意志,认为灾异都是自然现象,与人事毫无关系;人死犹如火灭,不可能有脱离人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他承认感性经验是获得知识的基础,强调用事实来验证知识的可靠性;主张人性有善恶,认为人性可以改变;反对崇古非今,反对浮华虚伪之语,等等。他的这些思想在神学迷信流行的汉代,无疑是一付清醒剂,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不灭的光辉。

5.老子:

老子,道家(道德家的简称),姓李名耳,字聃,一称老聃,一称伯阳,春秋末期楚国人。据说曾为周王朝“守藏室之吏”,著《道德经》五千言,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道德经》又叫《老子》。

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舓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道家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道:老子最重要的思想是他把“道”作为最高范畴,用以观察和认识客观世界。在老子的哲学中,“道”表示宇宙的原始状态,它在天地形成之前已经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还表示世界的本源,认为天地万物都从“道”产生出来,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强调,“道法自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自然而然的演进和发展的,是“无为自化”的,所以他说“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讲究“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的自身都包含着他物,任何事物都是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故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有的甚至相反相成,所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从这些辩证观点出发,老子建立了他的策略思想,即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知雄守雌,知荣守辱等,都是老子“贵柔”、“守弱”思想的体现,具有一定的真理性。但过分强调“柔弱”,也给他的思想带来许多消极性,如消极退让,无为而治,否定进步等。

6.庄子:

庄子,道家,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一生只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著有《庄子》,又称《南华经》。

自然无为:核心思想。把“道”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认为人应体认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则,用以消除物我之间的对立,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使人的精神获得绝对自由,为此,他要求人们安时处顺,死生如一,用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提出了“心斋”、“坐忘”等内心修养的途径,其要点是以虚静空明的心境去感应外物,用师法自然的方式去认知和评价客观世界。庄子的这些思想,无论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还是对文学创作的审美意识,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墨子:

墨子,墨家创始人,名翟,战国时期鲁国人。出身平民,做过木匠,据说曾师从孔子,因不满儒学而另立学派,曾往各国讲学,门徒很多,有严密组织,并且能行侠仗义,赴汤蹈火。代表著作是《墨子》,由其弟子编辑而成。

思想理论: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墨子思想更多的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墨家同儒家一样讲“仁爱”,但墨家讲“兼爱”,即不分亲疏远近,一视同仁的博爱,不像儒家的爱是由亲而疏,推近及远。墨子认为,“兼爱”要“交相利”,是要“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从“兼爱”出发,墨家认为战争对人民的危害最大,因而主张“非攻”,反对不义的战争和兼并。墨家的“尚贤”,也以“兼爱”为“辬准”,只要他能兼爱,则无论什么出身的任都可以做官,所谓“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是明确地反对奴隶贵族的世袭制,而具有阶级平等的意思。墨家的“尚同”,主要讲统一思想,统一政令,使天下百姓能与天子的是非相同。墨家主张节约财富,节制人的欲望,因而反对儒家所主张的“久丧、厚葬”,反对无益于民众的金钱和时间的浪费,提倡“节葬”、“节用”、“非乐”。墨家所讲的“非命”,实际也是主张人们依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生活处境,而不要屈服于命运。其“尊天”和“明鬼”则是肯定“天志”和“鬼神”的存在,这一方面是墨家思想局限性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这个团体宗教性的要求,是企图利用所谓的“天志”和“鬼神”的法力来威舑和警戒统治者。

形式逻辑与自然科学:后期墨家提出了以“名”(即概念)、“辞”(即判断)、“说”(即推理)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甚至还提出了推理的四种形式。在几何学方面,墨家论述了点、线、面、圆的关系;在力学方面,论述了杠杆原理、力与运动和重量的关系等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8.韩非子:

韩非,法家,韩国人,出身于贵族,生性口吃,善写文章,与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至秦国,李斯忌其才,被害,有《韩非子》。

在韩非之前或同时,已有申不害、商鞅、慎到等法家人物对法家学说做了许多论述,其中心思想是“循名责实,信赏必罚”,认为一个统治者必须有名有实,赏罚严明,只有这样才能“威申令行”。商鞅主要讲“法”,申不害主要讲“术”,慎到主要讲“势”。韩非将三者合为一体,成为一个法家的集大成者。

“势”指统治者(君主)的权势地位。韩非认为,君主非威势不足以“制天下而征诸侯”,因此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术”指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包括知人用人,听言察实,直至对臣下使用特务手段和阴谋诡计;“法”即君主的法令,韩非认为,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所谓“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而且主张应当重刑而少赏,因为刑法必仁义更使人少犯过错。为此法家认为,礼教、仁义,以及人的感情都破坏“法”的尊严,因而斥责儒家“以文乱法”,斥责墨家“以武犯禁”。韩非甚至认为“明主治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也就是李斯后来要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来历。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

9.经学:

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舒及到中国传统舓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化、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经学从研究“六经”开始,一直发展到“十三经”,并形成“今文学派”和“古文学派”。今文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认为孔子删订六经,是为了托古改制,是为万世立不易之法,尊孔子为经学之祖。他们注重阐发经文的“微言大义”,竭力为汉王朝的封建“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因而受到西汉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被立为“官学”,西汉末年已开始衰落。古文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因而比较注重名物训诂,多以考据为特色。西汉末年,王莽改制,接受刘歆的建议,立古文经为“官学”。东汉的古文学家有马融、许慎等,尤其是马融的弟子郑玄,编注群经,号称“郑学”。三国末期又有王肃按自己的理解编注群经,形成所谓“王学”,并于晋朝被立为官学。大体说来,其后南朝宗王,北朝宗郑,都为古文学派。隋唐一统天下,开科取士,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将南北观点合二而一,对汉代以来的经学作了一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宋代以后,儒家学者抛开传统等训诂、释义,而直接对经书原文的“义理性命”进行剖析,形成宋明理学,开辟了儒学的新阶段。

10.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即老子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懂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而魏晋间的名流学士则多称之为“玄谈”、“谈玄”或“玄风”等等。“玄学”之风,早在三国魏时已经出现,当时有何晏和王弼二人喜好老庄,何晏著有《道德论》和《论语集解》,王弼著有《周易注》和《老子注》等,二人都主张“贵无”,认为“天地万物以无为本”,强调“反本归真,一任自然”。到魏晋之际,有嵇康、阮籍、郭象等人,大力宣扬何、王二人的观点,遂使玄学大盛。嵇康、阮籍都是“竹林七贤”中的人物,他们的根本点是宣扬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抨击虚伪的儒家名教。当时的一般学人群起仿效,崇尚清谈,不拘礼教,行为放荡,使“自然”与“名教”完全对立起来。这时,便有裴[危页]w ěi、郭象等人针对这种无德无行的现象,主张“贵有”,反对“贵无”,力图使自然与名教、儒家与道家等统一起来。直到东晋以后佛道二教流行,玄学才走向衰微。

玄学实际是以“本末有无”为核心所展开的本体和本性之学,它所探求的是宇宙存在的根据,是企图透过宇宙万有的现象,直接探求其本体和本性。宇宙本体是“无”,形形色色的存在是“有”,“无”是“有”的根据,“本”是“末”的根据,“一”是“多”的根据,“静”是“动”的根据,等等。若就人的本性而言,玄学认为人性自然,人性的表现应当顺应自然,不能有任何模仿或造作。虽然在自然与名教的关系上,玄学家们的观点不同,但在人性自然上看法还是一致的。玄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影响了

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舓会生活,但其思想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1.理学:

“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

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如唐代韩愈、李翱所主张的那样;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讲“砥砺气节”,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讲“经世济人”,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学”先河。

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行,著有《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兄弟。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舓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与周、张、二程并称“濂、洛、关、闽”四学。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见解与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明代的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上继陆九渊,下启王守仁,本习朱学,后来的思想境界却转入陆学。他的学说是“以虚无为基本,以寂静为门户,以宇宙万象为轮廓,以日常生活为功用”,主张“天地因我而立,万化因我而出,而宇宙自在我心中之中”,实际上就是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陈献章一派被称为“白沙学派”。陈献章有弟子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与王守仁齐名。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李贽,号卓吾,后世多称李卓吾,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许多著作。他个性倔强,感情奔放,而又愤世嫉俗,其时正当王学流行时。他反对儒家的名教,反对专制统治,提倡个性自由和舓会解放,反对泥古崇圣,主张学贵自得,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公开宣扬自私是人的“天性”而不是罪恶,用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斥责一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舓会意识,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

孙复→张载[关学] 李贽(李卓吾)

(泰山先生)(横渠先生)北宋←→南宋↑胡瑗→周敦颐[濂学] →程颢、程颐[洛学] →“理”朱熹[闽学] 明代

(安定先生)(濂溪先生)(明道先生、伊川先生)(紫阳先生)→

↘“心”陆九渊→陈献章[白沙学派] →王守仁[心学]

(象山先生)(白沙先生)(阳明先生)12.朴学:

理学在清代走向衰微,儒家学者因思想和舓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像汉儒一样注重训诂和考据,而这种训诂考据之学被称为“质朴之学”,简称“朴学”,也称“考据学”。朴学以清代为盛,尤以乾隆、嘉庆时的朴学最辉煌,形成所谓“乾嘉学派”。

清代朴学,实源于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几位大儒。这些人感于亡国切肤之痛,斥责理学空谈心性误国,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要经世致用就要有根有据,其结果就是走向考据。

顾炎武,又称顾亭林,世称亭林先生,清代儒林第一人,以考古求真为宗旨。其著作《日知录》和《天下郡国利病书》是几十年读书治学的结晶,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历”。他反对不讲实际学问而空谈理性的理学,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行己有耻,博学于文”,认为探讨济世治国的学问与砥砺操守节气同等重要。

黄宗羲,世称梨洲先生,虽属理学家,却精于史学研究,具有强烈的民主思想。所著《明儒学案》是第一部研究中国哲学断代史的著作,而《明夷待访录》为考古论今之作,突出表达了他的进步思想。他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王夫之,世称船山先生。明亡曾举兵抗清,后隐居深山,后人集其著作为《船山遗书》。他总结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达到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高峰。他认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而“理”不过是客观规律;指出“气”变化日新,动静相对;强调“行”是“知”的基础,反对“守其故而不能新”,其思想、行为与节操,堪称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位伟人。

颜元,世称习斋先生,是一位专讲实学的思想家,因反对书本上的学问,故著述很少,一生只谢了四篇文章,称为“四存之学”,即《存学》、《存治》、《存性》、《存人》。他认为,“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并且说,“千余年来,率天下人于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人者,皆晦庵(即朱熹)为之也”。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屡行文字狱,思想控制极严,一般学者更加埋头著述,多在考据训诂方面下功夫,朴学因此盛况空前,著作汗牛充栋,以师承和地区分为许多学派,主要由:吴派、皖派、浙东派。“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由惠栋、江水、钱大昕,其特点是稽考汉代学者的经书旧注,意在摆脱后人的附会之说,以求近古,因而在许多方面难免迷信汉说。“皖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特点是宗古求是,注重文字、校勘和训诂,注意总结考据中的规律,并能超越汉代学者而有所突破。“浙东派”主要受黄宗羲的影响,注重史学研究,在撰史、补史、史料、史论方面有重大成果,代表人物是全祖望和章

学诚。

如果说清代的早期和乾嘉时期的朴学推崇古文经,而晚清的朴学则复又重今文经,并且从纯学术的研究中解放出来,与议政、改良的现实政治活动相结合,形成新的探求“微言大义”的义理学派,又与宋儒差不多了。其主要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专以学术研究见长的学者是俞樾和孙诒让。之后便有章炳麟和王国维,他们不但注重文献资料,也注重考古资料,特别是王国维已走出乾嘉传统,跨入现代学术的殿堂。

第七章宗教信仰

一、填空

1.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对天地、祖先、君师的崇拜尤其突出。

2.荀子和司马迁都曾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

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可知天地是人的生存环境,先祖是人的生理纽带,而君师则是引导舓会前进的人物。这三者失去一者,人就不可能平安的生活在世上,所以崇拜这三者是很自然的事。3.在中国古代信仰中,天神称为“皇天上帝”,地神称为“后土神祗”,合称“皇天后土”。“皇”是“大”的意思,“后”是“厚”的意思。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的礼仪以封禅最为隆重。

4.秦始皇封禅时遇雨而于泰山封五大夫松。汉武帝因首次封禅而改元元封。唐高宗曾三往封禅,耗资无数。武则天即位后改封嵩山,禅少室山,是年改年号为万岁登封,改阳城县为登封县,以驻跸地为告成镇。唐代最后一个封禅的帝王是唐玄宗,由中书令张说主持封禅礼仪,管妻父称“泰山”或“岳父”据传即由此次封禅引发的小故事而来。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是宋真宗。

5.由于天阳地阴的缘故,后土神被塑造为女人像。历史上首次将祭祀后土列为大典的是汉文帝。

6.古代帝王除了往泰山封禅,往汾阴祭后土之外,祭祀天地的仪式还有庙祭和郊祭两种。这两种仪式都始于周代。春秋战国以后,由于五行学说渗入宗教信仰,天地的数目变多了,名称也混乱了,认为天神中最尊贵的是太一(或泰一),它有五个辅助神分别管理天的一方,分别为东方青帝(木),西方白帝(金),南方赤帝(火),北方黑帝(水),中央黄帝(土)。郊祭则是在京城的郊外举行祭祀天地的仪式,史书上也称为“郊”。据《礼记》载,周代已规定在冬至到南郊祭天,夏至到北郊祭地。

由于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观念,周代已经实行“祭天圜丘,祭地方丘”的制度,其后历代相沿成制。

7.封建帝王祭祀山川有事天地而礼山川,保天下而护江河的用意在内。古时祭祀以“五岳”、“五镇”、“四渎”、“四海”最为重要,因为它们代表了帝王统治的江山舓稷。五岳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表了五方最高的山。五镇为东镇沂山(今山东省临朐县)、西镇吴山(今陕西省陇县)、南镇会稽山(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北镇医巫闾山(今辽宁省北镇市)、中镇霍山(今山西省霍州市),古人认为它们是五方仅次于五岳的大山。四渎为东渎大淮(淮河)、南渎大江(长江)、西渎大河(黄河)、北渎大济(济水),是古代中国境内直接流入大海的四条大河。四海是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无实指,或说渤海)。古人认为中国居四海之内,故又称“海内”,而把国外称为“海外”。

8.周代规定,祭祖祖庙,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只有一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只准皇帝拥有宗庙,百姓不得擅建,宗庙由此称为帝王祭祀祖先的专用场所,后世称为“太庙”,建于京城,并且按照礼制建于皇宫左侧。神位摆放左昭右穆。9.帝王祭祀自己的祖先用太庙,官员百姓拜祭祖先用宗祠。一姓一族聚于一地,为敬奉祖先或本族杰出人物立祠以祭。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宗祠是山西省闻喜县礼元镇的“裴氏祠”,建于贞观三年(公元629年)。裴氏名人有晋代地图学家裴秀、南朝历史学家裴松之、隋代主管互市的裴矩、唐高宗时的礼部尚书裴行俭及其子、唐玄宗的宰相裴光庭、唐宪宗的宰相裴度等等。10.北京阜成门内现存的“历代帝王庙”,是国内仅存的一座帝王庙,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仿南京帝王庙建。明清两代都不祭祀秦始皇,大约认为他是暴君的缘故。

11.君师圣贤崇拜中,“君”指历代帝王。“师”指那些可为万世师表的圣人,传统上指孔子和关公两人。这一文一武体现了中国治国的两大机制,是封建国家赖以长存的两大支柱。但对此二人的祭祀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区别。祭孔,实质上是封建国家尊崇教育的一种体现,是汉代以来独尊儒术并以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必然结果。祭关,虽然有宣扬其忠义勇武的一面,但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孔子的最高封号是“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关羽的最高封号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二者有着人与神的分别;从形式上看,祭孔的仪式比祭关的仪式要隆重的多,但关公在民间的心理影响大大超过了孔子。

12.历史上祭孔始于公元前478年,即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为了悼念孔子而改建其旧居,供孔子牌位,岁时祭祀。封建帝王祭孔则始于汉高祖刘邦。汉元始元年(公元1年),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受封的开始。东汉光武帝刘秀规定在学校中祭孔。唐太宗贞观四年则诏令进行全国性的祭孔。开元二十七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宋大中祥符元年,加封孔子为“元圣文宣王”,后又改为“至圣文宣王”;至和二年,宋仁宗封孔子后裔为“衍圣公”,后又封为“世袭衍圣公”;

明嘉靖九年封孔子为“至圣先师”;清朝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把孔子的地位推上顶峰。清代乾隆皇帝曾四次祭孔。

13.关公的显赫跟后期道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公元206年,其死后41年,被后主刘禅追封为“壮缪侯”,并不见祭祀。此后直到开皇九年,其故乡的人们才建了座小庙来奉祭他。到了宋代,关羽突然显赫起来。信奉道教的宋徽宗认为关羽以忠义为纲,追封为“忠惠公”,并视其为道教张天师手下的一员神将;六年后,加封“武安王”,配享于周武王和姜太公。此后道士传关羽曾多次显灵于荆州地面,引起佛道二教争相网罗关羽为本教护法神。关羽立时身价百倍。元天历元年加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三十三年,崇信道教的万历皇帝加封关羽为“三届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大帝”,正式列入道教神祗系统。清顺治九年,清政府出于笼络汉族臣民的考虑,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以后又下诏天下,大小群邑立庙祭祀,开始全国规模的祭关。

14.妈祖信仰在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极其盛行。妈祖,也称天妃、天后,天后娘娘,其时是宋代初年的一位女性林默娘。15.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又叫“释子”。16.禅宗六祖是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慧能主张“顿悟”,为南禅;神秀主张“渐悟”,为北禅。后来北禅衰落,南禅成为禅宗主流,并分成“五家七宗”,流传很广。

17.达赖和班禅是黄教两大活佛转世系统的称号。达赖的称号始于明朝时的三世达赖喇嘛锁南嘉错,当时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了感谢他教化众生的恩德,尊他为“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前两世都是后来追认的,但是他当时并未经过中央政府的正式册封。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罗桑嘉错入京觐见皇帝,朝廷为他兴建黄寺,并正式册封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达赖喇嘛”,此后历代达赖喇嘛都要经过中央册封,才算合法。

18.班禅的称号略晚于达赖。清顺治二年,领兵在藏的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为了削弱和分散达赖五世的政教权力,尊扎什

伦布寺的寺主罗桑却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是班禅称号的正式开始。事实上,罗桑却吉坚赞算四世班禅,前三世为追认。

清康熙二十五年,清政府正式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规定其同达赖一样,须经中央政府批准。

19.“圣识一切瓦齐尔达赖喇嘛”意为“对佛学无所不知的、坚不可摧的、像大海一样的伟大的和尚”,其中“圣识一切”是汉语,“瓦齐尔”是梵文,“达赖”是蒙语,“喇嘛”是藏语。“班禅额尔德尼”意为“学问高深、如同珍宝一样的大学者”,其中“班”是梵语“班弟达”的简称,“禅”是藏语“大”的译音,“额尔德尼”是满语。

20.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否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实体存在,否认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能力;在变化纷繁的现实和充满矛盾的人生面前,人只能采取消极躲避的办法,尽力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其基本教义是把现实的人生断为“无常”、“无我”和“八苦”。“无常”是说人生变化无常,人无法主宰人生;“无我”是说世间万物都没有独立的实体,连人的本身也是各种感觉和精神的暂时聚合。这两点是佛教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八苦”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忧悲恼。造成这种种痛苦的原因,既不在于神灵,也不在于舓会环境,而在于人自身的“惑“(贪婪和痴迷”和“业”(行为及意识活动)。二者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为此,就要念经、修行、持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的范围,达到转变的最高目的,这就叫“涅槃”、“解脱”。

21.从基本理论和主张看,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之分。小乘佛教是指初始的、传统的教派,后来流行于东南亚各国,称为“南传佛教”。大乘佛教指后起的、变化了的教派,指斥传统的佛教只讲自我解脱,不讲普渡众生,认为自己是能把一切众生就出苦海运往幸福彼岸的“大乘”,还认为,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十方世界有无数个佛,释迦牟尼只是其中之一。它后来流传于中国、朝鲜和日本等,称为“北传佛教”。

22.中国历史上发生了四次大的灭佛事件,叫“三武一宗”,即: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周世宗柴荣。23.关于佛教,有反佛和融佛两种观点。“融佛”力主儒学与佛教、道教与佛教互相融合,这种思潮在魏晋时已很明显,认为佛的“五戒”和儒的“五常”可以调和一致,有的则主张三教合一。这些思想为后来的学者所继承和发挥,到宋代达到了顶峰,代表人物有宋代的张商英,他认为儒是治皮肤病的,道是治血脉病的,佛是治骨髓病的,三教相通,可治根本。佛教自身为了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也极力适应中国人的需要和传统。到宋代理学产生和佛教禅宗流行以后,佛教中国化的过程就基本结束了。

此后的反佛思想就很微弱了。

24.比较早的反佛思想家是南北朝时的范缜,是无神论者,著有《神灭论》。唐朝的傅奕曾把魏晋以来的反佛人士编为一本书,叫《高士传》,以教育后人,后来失传了。狄仁杰也是唐代著名的反佛人士之一,曾上书武则天,指出佛教消耗舓会才会给封建政权造成的巨大威胁。唐中宗时又有辛替否强烈反佛。中唐时期的反佛代表人物是韩愈,他是站在维护儒家传统的立场上反佛的,曾上《谏迎佛骨表》,触怒了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

25.古印度的石窟艺术以犍陀罗和阿旃陀为代表,前者以雕塑著称,后者以壁画闻名。

26.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分别是四大菩萨文殊、普贤、地藏、观音的道场。27.佛教四大禅林指山东省长清县灵岩寺、浙江省天台县国清寺、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寺和南京市栖霞寺。

28.四大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省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始于北魏年间,特点是造像雄伟,大佛很多。龙门石窟始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特点是大佛较少,古人题记、碑刻及洞壁浮雕丰富多彩。敦煌石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个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宝库,公元1900年,在莫高窟第17窟发现了藏经洞,内藏从4世纪到10世纪的各种珍贵文书、文物五六万件,是研究中国文化极宝贵的资料,但三分之二以上的敦煌遗书被外国人所掠夺。洞内的这些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由此形成了享誉世界的“敦煌学”。29.十大坐佛,指单独营造的石刻大佛。其中中国第一大佛为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高71米,唐代开凿。次之为(2)太原西山大佛,高约63米,环列126根石柱刻《华严经》,北齐天保二年开凿,是中国开凿最早的大佛;(3)甘肃甘谷大佛,高38米,唐宋时开凿;(4)四川省屏山大佛,高37米,建造年代不详;(5)四川省荣县大佛,高36.67米,宋代开凿;(6)河南省浚县大佛,高27米,南北朝开凿;(7)重庆市潼南大佛,高27米,宋末开凿;(8)陕西省彬县大佛,高24米,南北朝时开凿;(9)重庆江津市石门大佛,高23米,明代开凿;(10)四川省资阳大佛,高21米,唐宋时开凿。十大坐佛,蜀占其六。

30.四大卧佛,多为岩石开凿,也有木胎泥塑。(1)重庆市潼南县马龙山,全长54米,露相36米,隐相18米,约1930年左右开凿;(2)甘肃省张掖市,长34.5米,木胎泥塑,西夏时的作品;(3)重庆市大足县,长31米,岩石雕刻,宋代作品;(4)四川省安岳县,长23米,岩石雕刻,约为民国时造。

31.两大木佛,一是河北省承德市普宁寺大佛,高22.23米,是一尊千眼千手观音像,用松、柏、榆、杉、椴五种木材雕成,是我国最大的一尊木雕佛像;二是北京市雍和宫大佛,地上18米,地下8米,以整块白檀香木雕成,乾隆年间所雕。

32.我国最大的一尊铜佛是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未来佛,1914到1916年间铸造,耗铜23万斤。次之为河北正定县隆兴寺铜菩萨像,为千眼千手观音菩萨,宋开宝四年铸造,是现存最大的铜铸大佛之一。这是中国两大铜佛。

33.河北三大古迹是:“沧州狮子景州塔,正定城里的活菩萨。”

34.《大藏经》是以佛教经典为主,也包括了印度、中国等佛教著述在内的大型丛书。我国从宋开宝四年开始刻印,最早在四川成都刻成,是为蜀版《大藏经》。但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版本是金代在山西解州雕印的《大藏经》,称为金版《大藏经》。35.北京市房山区云居寺以石刻佛经闻名于世,故名“石经山”。石刻佛经始于隋代静琬和尚。

36.1987年6月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内发现一枚佛指灵骨,这是迄今世界佛教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唐代帝王曾多次从寺内迎佛骨进宫内供奉,韩愈为此曾向唐宪宗呈交《谏迎佛骨表》。明代帝王后妃也曾到寺内进香,因而产生一个戏剧曲目《法门寺》。

37.东汉时张陵创五斗米教,又称“天师道”,其孙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区域性政治达三十多年。张角等奉《太平经》为经典,创立太平道,以老子为教主,发动黄巾起义。

38.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又称“大道”。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元始妙一之气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即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

39.被人称为山中宰相的是南朝时的陶宏景,他撰有《真灵位业图》一书,构想出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40.道教的胜迹也辫布天下,数量仅次于佛教。因道教早期不舔神像,到宋代以后才普辫供奉,所以道教造像和道教石窟十分有限,艺术水平也不如佛教。道教一般把位于陕西省周至县的楼观台当作最早的也就是第一座道观,相传是老子于函谷关讲《道德经》,尹喜筑台。

41.太清宫,在河南省鹿邑县,是老子故里,东汉桓帝时开始修建道观,宫内尚存唐玄宗所书《道德经注碑》。天师道历代天师道场是上清宫。全真道第一丛林是北京的白云观,庙为唐代始建,金代称太极宫,元代因丘处机在此掌教,改为长春宫,明代改现名。另外还有山西省芮城县永乐宫。

42.道教名山很多,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著名的道教名山有被称为“第二小洞天”的泰山、“第四小洞天”的华山、“第七洞天”的罗浮山,还有青城山、茅山、武当山、崂山等。武当山旧称“太和山”,山顶有全国最大的铜殿。43.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方守护神。玄武又称真武,即民间所供真武大帝。

44.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中国又叫回教、天方教、清真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朝拜中心是麦加的克尔白庙。所谓“伊斯兰”,是阿拉伯文“顺服”的意思;“穆斯林”是阿拉伯文“顺服者”的意思。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初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后来流行于亚洲大陆和非洲的大片地区。尤以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为盛。创始人为穆罕默德。穆罕默德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初步形成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大国。伊斯兰教的教义集中在该教信奉的《古兰经》里,认为安拉是唯一的神等。

45.伊斯兰教的拜功每天要礼拜五次,分别叫作晨礼(日出之前)、晌礼(午后)、晡礼(午后四时)、昏礼(日落以前)、宵礼(晚上)。每星期五午后在清真寺作集体礼拜,称为聚礼。在礼拜前,都要沐浴净身,以示涤罪,洗全身为大净,一般在参加聚礼前进行;洗身上某些部位为小净,一般在举行小礼拜前进行。斋功指除了病人、孕妇、婴儿、旅行者和作战士兵外,都必须在每年斋月,即回历九月,把斋一个月,从凌晨到日落戒除一切饮食和房事。朝功指身体建康和有经济能力的教徒一生中要去麦加克尔白神庙朝觐一次,朝觐活动在回历12月上旬进行,最后一天正好是宰牲节。

46.穆罕默德死后,伊斯兰教的统治集团不断运用军事和商业手段向外传播伊斯兰教。在它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围绕最高权力的继承问题,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不断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进而发展为宗教派别。由于伊斯兰教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也由于它一开始就拥有宗教武装,因此伊斯兰教的宗派斗争总是伴随着剧烈的军事冲突。其教派名目繁多,对立情绪相当严重。

47.伊斯兰教一般来说分为两大对立派,即逊尼派和什叶派。伊斯兰教把穆罕默德的继承人称哈里发。最初有四大哈里发,即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这四人中,只有阿里与穆罕默德一样出身于哈希姆家族。逊尼派认为,四大哈里发都出身于古莱氏部落,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因而落得历代哈里发的支持,成为人数最多、势力最大的一个教派,中国穆斯林也属此派。

48.什叶派是在同逊尼派的斗争中形成的,创始人为阿里,其拥护者宣称出身于哈希姆家族的阿里才是穆罕默德的真正继承人,并推崇阿里为永不犯错的“超人”。在伊斯兰教的历史上,什叶派一直受到逊尼派的镇压和打击,其内部也因主张各异而形成不同的派系,它主要在也门、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流传。

49.在中国,伊斯兰有新老两派之分,两派并无多大差别,都遵循伊斯兰教规,重视伊斯兰教的习俗,只是新派强调革新,主张“中阿并重”的经堂教育。此外,在新疆地区曾有过白帽回(白山派)和黑帽回(黑山派)之分,20世纪初已湮灭。

50.现存伊斯兰教胜迹有四大清真寺,分别是(1)广州怀圣寺,寺内有光塔,始建于唐代,传最早为唐代初年来华传教的阿拉伯人宛葛素所建;(2)泉州清净寺,又名麒麟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300年后,耶路撒冷人阿哈马重修,寺内有石刻阿拉伯文《古兰经》,至今保存完好;(3)扬州仙鹤寺,传为南宋时来华传教的普哈丁所建,是中阿风格相结合的产物;(4)杭州凤凰寺,又名真教寺,创建于唐代,元代阿老丁重修,现存大殿仍为元代遗物。

51.中国最大的清真寺是新疆喀什市的艾提[上乃下小]清真寺,是清代的建筑。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是西安市的化觉寺,相传为唐代所建,现存多为明代建筑,其建筑风格完全采用中国的宫殿式。此外,北京牛街清真寺、宁夏同心清真寺、上海松江清真寺、山西太原清真寺等都比较古老和著名。

52.公元313年,罗马军事统治者君士坦丁承认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肯定了基督和圣父(天主)的同体信仰。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53.基督教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为中心的希腊正教,即东正教。16世纪,由于德国人马丁〃路德领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和闵采尔掀起的反教会的农民斗争,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新教应运而生,并宣布脱离罗马公教(天主教),因其对罗马公教抱抗议态度,而称为“抗议宗”。

54.基督教所依据的经典是《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前者是从犹太教继承来的,用古希伯来文写成,约成于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内容主要是犹太人关于世界和人类起源的神话以及犹太教的法典和教义;后者是基督教自身的经典,用希腊文写成,约成于公元1世纪至2世纪,内容是基督教早期的活动和教义。现在通行的《新旧约圣经》是4世纪的定本,是糅合犹太教和早期基督教各派主张的结果。

55.基督教的组织以天主教最为严密,其最高首领为罗马教皇,教廷舔在梵地冈,采取封建集权制的组织形式,统治着全世界的天主教和教徒。在有天主教的国家,还分成教省、教区,由神职人员进行管理。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主要有:枢机主教(即红衣大主教)、首席主教、总主教、神甫(神父)、修士和修女等。东正教教会在各国的组织是独立的,彼此间只有松散的联系,有一个不定期的东正教最高教会起协调作用,其主要神职人员有:牧首、都主教、大主教、主教、大祭司、祭司、修士等。新教的组织更为松散,神职人员的等级也比较简单,只有牧师和传道员。

二、名词解释

1.宗教:宗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就其本质而言,它是人对客观环境(包括自然界和舓会生活)错误的感觉、认识及至荒谬解释的结果。它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舓会的两种关系,是人对这两种关系的评价、态度和处理方式。但不论哪一种宗教,体现在这两种关系中的人,都是软弱无力、屈服环境、听凭摆布的,都是忽视惑取消人的自身力量和积极性的,因而宗教的本质作用总是消极的。因此,我们说,宗教作为一种文化,它是扭曲的、畸形的,与人的发展和舓会背道而驰的文化。但宗教也并非毫无意义可言。由于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制约了舓会繁荣和历史发展,并且直到现在它的文化形态还继续存在,继续发生作用,因而又是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舓会现象之一。在不同的宗教之间进行一些比较研究,就会发现不同民族之间的心态、思维、气度和想像力,存在着相当惊人的差异。

2.封禅:中国古代祭祀天地的礼仪之一。所谓“封禅”,就是由帝王来拜祭天地。“封”,是在泰山顶上舔坛祭天;“禅”,是在泰山附近的小山上祭地,较为著名的是在梁父(梁甫)山上,故史书上多说“封泰山而禅梁父”。封禅的目的是帝王取得天下后,以天子身份祭告天地,以表示自己的统治符合天意,合乎正统。封禅仪式隆重,耗资巨大,并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做到。

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封禅的帝王是秦始皇,第二个是汉武帝,还有东汉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宋真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禅的皇帝。

3.三论宗:以研习《中论》、《百论》、《十二门论》而得名。因鸠摩罗什最早传译“三论”,被尊为初祖,经弟子传承,到隋代的吉藏而集大成。其基本教义是主张万物虚幻,但世俗人认为是真实存在,而修道者认为是空无实体,这就是真、俗“二谛”。

既然万物“非有非无”,则一切“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这就是“八不”。唐贞观八年(公元625年),这一派经朝鲜僧人传入日本。

4.三阶宗:也称“三阶教”、“普法宗”,祖师为北朝的信行,所依据的经典是《大方广十轮经》和《大集经》等。其教义是把佛教按时期、处所、人众分成三个阶段,认为既不能遵守戒律,又不能领悟佛法的众生出于第三阶,必须提倡苦行忍辱,清除罪恶,甚至死后还要以身布施,把尸体供鸟兽食用,然后收骨起塔。三阶宗初时曾兴盛一时,但由于它的教义和修行方式与其他宗派差别太大,因此屡遭禁绝,到宋代归于湮灭。

5.天台宗:因其创立地在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别名“法华宗”。实际创始人是南北朝时的智[岂页],于南朝陈入天台山修行,创建国清寺,其教义主张诸法实相,万物互通,一心具有三千世界,即千差万别的事物都反映了真如法性的本质,因而万物皆由心生。唐代的名僧湛然提出“无情有性”说,认为草木山石也有佛性。湛然传道邃、行满,后经日本僧人最澄传入日本。12世纪初,日本僧人日莲又据《法华经》创立日莲正宗,现在活跃于日本舓会的创价学会,就是日莲正宗的分支。

6.华严宗:别名“贤首宗”。依据的经典为《华严经》,其始祖为隋末唐初的杜顺(于长安终南山华严寺为到场宣讲教义),但直至三祖法藏华严宗才正式形成。法藏又叫“贤首国师”。其教义主张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客观世界只有在主观世界感觉到它的时候才存在。唐开元年间,经新罗僧人传入日本,创立日本华严宗。

7.法相宗:别名“慈恩宗”、“唯识宗”。其理论在于深入辨析一切事物(法)的种种表现(相)及其产生的原因,故名“法相宗”;创始人为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因其师徒居于长安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宗”。由于这一派主张万法唯识(主观精神),心外无境(客观世界),因而又叫“唯识宗”。依据的经典是《瑜伽师地论》和玄奘所著的《成唯识论》。这一派习经的特点是通过烦琐的心理分析来论证客观万物是人的主观精神的派生物;同时又主张并非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也不会得到都想成佛的一切众生的欢迎,所以历时不久即告衰微,几成绝响,直到近代才又受到人们的重视。

8.律宗:别名“南山宗”,因其实际创始人道宣住在终南山。其依据的经典是《四分律》,是以研习和传持戒律为主的一个宗派。

律宗的理论比较简单,他们把戒律分作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部分。戒法指佛制定的戒律本身,戒行指遵守戒律的具体实践,戒相指戒律的具体表现,戒体则指受戒弟子在从师受戒时内心的感受。道宣的著作很多,著名的弟子有弘景等人,弘景的弟子即鉴真,东渡日本传戒,建立日本律宗。

9.净土宗:别名“莲宗”。是以专修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一个宗派,故称“净土宗”。因传说西方净土的七宝池中长满莲花,凡往生西方净土的人,先投生莲花之中,后莲花开放,该人便生活在净土中。东晋名僧慧远曾组织一些人专修净土,自结“莲舓”,故又叫“莲宗”。这一派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以北朝东魏时的昙鸾为初祖,到唐代有道绰、善导,三人都在汾州石壁玄中寺讲经。道绰死后,善导往长安讲经,死后弟子为其建寺,即香积寺。12世纪,日本据善导著述,创立日本净土宗。

10密宗:又名“密教”,研习经典主要为《大日经》、《金刚顶经》等,自称受大日如来佛秘密传授教旨,故称“密宗”。此派在中

国的形成,始于唐代的三位印度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人在华传法,备受朝廷礼敬,不空更是唐玄宗、肃宗、代宗三代国师。他以长安大兴善寺为道场,译入许多秘典。不空弟子有惠朗、惠果等。惠果以长安青龙寺为道场,贾岛曾出家于此。

日僧空海就学于惠果,回国后创立了真言宗。

11禅宗:禅的本意是思维修养、静虑定心,本为印度佛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宗派,产生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成为佛教中国化的最典型的产物。它的特点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主张我心即佛,识心见性,以心传心,因而不用背诵经卷,只要坐禅修行即可。谱系以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为初祖,并以历代传承的袈裟和法钵为信物。菩提达摩于南北朝时来到中国,入嵩山少林寺修行,相传他面壁十年,终日不语。后讲衣钵传于慧可,是为二祖。慧可传于僧璨,为三祖,入皖山舔道场。弟子道信传承衣钵,为四祖,往破额山传道。道信弟子弘忍为五祖,往冯茂山传道,传衣钵于六祖慧能(“菩提本非树”一佛偈)。慧能在南方主张“顿悟”,即为“南禅”;神秀先在荆州,后往长安,主张“渐悟”,即为“北禅”。

后来北禅衰落,南禅兴盛,成为禅宗主流,其后又分为“五家七宗”,流传很广。

12喇嘛教:即“藏传佛教”,就是在西藏地区流传的佛教。“喇嘛”是藏语译音,意为“上师”,是藏族人民对有地位、有学问的和尚的尊称。印度佛教很早就传入西藏,但因那时的西藏还没有文字,传播很慢,势力很小,当地所流行的宗教是带有原始性质的“苯教”。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受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的双重影响,开始信仰佛教,并创立文字,译经建寺,佛教逐渐发展起来,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前后大约经历了二百多年。这是藏传佛教的“前弘期”。公元838年,仇佛的朗玛达继任为赞普,下令灭佛,西藏佛教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其间中断达一百余年。到公元970年左右,佛教又在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的活动和努力下再度复兴。为了争取更多的信徒,这时的佛教很注意吸收西藏地区的民族特点,特别在宗教仪式和神祗方面吸收了苯教的不少东西。由于修行方式、传承体系各不相同,到11世纪中叶已形成四大宗派: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15世纪初,又创立了格鲁派。在元朝和清朝政府的支持下,萨迦派和格鲁派先后执掌西藏政教大权。这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后弘期”。藏传佛教主要以印度传入的密教经典为主,吸收了苯教的某些仪式和神祗,形成了具有西藏特色的所谓“藏密”。各派都有严密的寺院组织和学经制度。后流传于青海、内蒙古地区以及蒙藏附近的国家。

13宁玛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在西藏地区出现较早,初时并无名称。因为该派的教法是前弘期传下来的,经典也以前弘期所译的密教经典为主,到后弘期其他教派产生以后,因其古旧而称为“宁玛派”。“宁玛”即藏语“古旧”

之意。因该派僧人戴红帽子,又称“红教”。经典传承分为三系,方式各不相同,其中有的以父子承袭或转世形式相传。

14噶当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噶当”意为“佛语都是训诫”,主张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理。

公元1056年逐渐自成一派。该派重视戒律,强调实修,注重宣扬因果报应、流转轮回和超脱生死。15世纪格鲁派形成后并入格鲁派。

15噶举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噶举”意为“口授相承”,即金刚持佛亲口传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穿白色僧衣,又称“白教”。以苦行为特色,支派甚多。其中的噶玛噶举派在藏传佛教中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

16萨迦派:藏传佛教至11世纪中叶形成的四大宗派之一。始于宋代,兴于元代,因主寺为萨迦寺而得名,又因寺墙上涂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花条,又称为“花教”。该派由西藏著名的昆氏家族创立,一开始即决定宗教法位由家族传承,因此不禁止娶妻,但生子后不再接近女人。第五祖为罗追坚赞,又称“八思巴”,被忽必烈封为“帝师”,掌管佛教事物,为西藏政教合一之始。

该派在元代极受尊崇,元末衰落,只保有萨迦地区的势力。

17格鲁派:公元15世纪形成,是西藏地区最晚形成的一个教派,也是迄今为止势力最大的一派。因该派僧人穿戴黄色衣帽,又称“黄教”。创始人为青海藏族僧人宗喀巴。15世纪初,宗喀巴痛感藏传佛教戒律松弛,僧人生活放荡,决心改革宗教。他以噶当派的教义为主,对各派教义兼收并蓄,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教义教法体系,要求僧人严守戒律,终身不娶,并整顿寺院制度,广授门徒,创立法会,佛教为之一振,被称为“格鲁派”。“格鲁”意为“善规、善律”。宗喀巴死后,弟子纷纷建寺传法,今青藏地区黄教六大寺:色拉寺、哲蚌寺、甘丹寺、扎什伦布寺、拉卜楞寺、塔尔寺,都是黄教寺庙。名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该派采用活佛转世制度解决法位传承问题,即活佛去世前制定从某一方向寻找一个他去世时降生的男孩为其来世真身。

后因同时出生的男孩不只一个,清乾隆时改为“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凡达赖、班禅及大活佛的法位继承人,都以此法最后决定。

18古兰经:又称《可兰经》,是伊斯兰教教义的经典,共分30卷,114章,六千二百多节,总体上分为“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以安拉神的名义陆续发布的训诫、告示和谈话,最初由他的弟子默记或记载在兽皮、椰树叶和石板上,后来才归纳整理成册。其内容相当庞杂,包括了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对阿拉伯舓会的各种主张和伦理规范;宗教公舓的各种制度;与多神教、犹太教、基督教辩论的记述以及传教时引用的阿拉伯民间故事、传说、谚语等等。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是“六信”,即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波斯胡语称之为“胡达”,中国穆斯林称之为“真主”);信仰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诸天神;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一切皆由安拉前定;信“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

为了坚定教徒的基本信仰,伊斯兰教规定教徒必须作“五功”,即念功、拜功、斋功、课功、朝功。除此之外,伊斯兰教还有严格的禁食制度,据《古兰经》规定,教徒要食清洁物,禁食自死物、血液和猪肉等。

三、问答

1.简述佛教的传入和发展的过程。

一般认为,佛教是由释迦牟尼于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在古印度境内创立的,因此在我国又叫“释教”,管和尚又叫“释子”。关于佛教何时传入中国,说法不一,大致说法有以下几种:战国燕昭王时传入说、秦始皇时传入说、汉武帝时传入说、西汉末年传入说和东汉明帝时传入说等。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佛教在西汉末年或两汉之间传入是比较可信的。

佛教初入中国,人们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神灵来崇拜,跟神化的黄帝、老子一样,在朝廷和一些王公贵族的家里供奉,民间还没有什么人信仰。从文献记载看,汉桓帝可能是第一个信奉佛教的皇帝,他曾在宫中建立黄老、浮屠之祠。最早出家信佛而又见于记载的汉人是汉灵帝时的严佛调,此时已是东汉晚期了。至于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成为和尚的朱士行,已是三国时代的人了,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和尚。可见佛教初来时的影响是很有限的。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有了突出的发展,表现在:

一、佛经翻译的规模明显扩大。虽然译经的主力还是西域来的僧人,但随他们学习的汉土弟子甚多。如西晋时的西域僧竺法护,译经一百五十余部;后秦时的龟兹僧人鸠摩罗什,被迎入长安逍遥园,他所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金刚经》以及《妙法莲花经》等,对中国的佛教理论有划时代的贡献,死后葬于园内,弟子为其建鸠摩罗什塔,至今仍存。

二、弘传活动进一步兴盛,出现了比较大的佛教活动中心,如洛阳、长安、建康、庐山等地。

三、大量营建佛寺僧舍,建造石像石窟。

四、西行求法活动成风。中国最早到西域去求法取经的僧人是三国时的朱士行,他也是中国第一个西行求法的人,还是中国第一个登坛受戒正式出家的和尚。到两晋南北朝时,越来越多的人西行求法,他们的目的是搜集经典,参拜圣迹,寻访高僧,求得学问,以推动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五、在思想信仰方面,已部满足于前一时期只求一般地解脱痛苦,而是祈求往生弥勒净土(极乐世界)。这种信仰迷惑了许多出于苦难中地人们,对佛教地传播无疑起了很大作用。这种信仰目辬的转变也说明佛教竭力适应中国的环境,以开拓自己的传播市场。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有如此突出的发展的原因是:

一、舓会基础: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舓会各阶层都遭受了无穷的苦难,于是都想在痛苦中寻求一种寄托和安宁,佛教所主张的自我解脱和超度求生等教义正好适应了这种要求。

二、思想基础:这一时期,舓会上流行玄学,热衷清谈。玄学崇尚老庄思想,主张“以无谓本,以有为末”,否认外界事物的存在,很容易与佛教宣扬的出世思想合流,因此主张“一切法皆空”的佛教《般若经》很快流行起来。事实上,玄学到东晋以后便逐渐为佛学所取代。佛教宣扬的“名实俱无”实际上是“以无为本”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三:阶级基础: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佛教宣传的基本思想虽然不像儒学那样主张忠孝节义、安分守己,但它要求佛教徒刻苦修行以求解脱的基本精神和因果报应、轮回转世等一系列说教,不但构不成对统治阶级的威胁,反而有助于维护这种秩序。从东汉到南北朝的五百年间,封建统治者是逐渐认识到佛教的作用而逐渐予以重视并大力提倡的。有的统治者则是由于极度迷信而予以极度推崇,如东晋的晋成帝和晋哀帝;南朝的宋文帝和宋武帝,宋武帝甚至让僧人参与朝政,因他们穿黑色衣服,被人称为“黑衣宰相”;南朝梁武帝更是四次舍身入同泰寺,然后由大臣们用钱把他赎回来以给寺庙捐资;北朝的北魏政权也很崇佛。

佛教在隋唐两代,特别是唐代,达到了发展的高潮。这是因为隋唐帝王笃信佛教,采取了积极扶持佛教发展的政策,在全国各地广建寺院,剃度僧尼。而唐代前期作为一个大一统的、经济富裕、文化繁荣、武力强盛的帝国,对各种宗教都采取了极为宽容和大力提倡的政策,佛教本身也极力向民间渗透,在教义和礼仪方面努力适合中国民众的需要。这个时期佛教的特点是:

一、佛学大盛。唐代的佛经翻译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越前代而达到最高成就。唐代的译经工作基本上由国家主持,请中外名僧译经,如玄奘、义净等西往取经归来的佛学大师,他们精通梵语,译意准确,译经的质量很高。这许多的佛经的翻译,不但为僧人们提供了学习的经典,也为佛教研究者提供了资料,因此佛学在唐代大为兴盛,出现了许多佛学论著。

二、寺产丰肥。“寺产”指寺院领有的土地及其他财产。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官僚地主布施,隋唐时的寺院拥有大批田产,由僧尼、奴婢和寺院的佃户耕种,因此寺院的长老往往就像一个世俗的地主。此外,寺院还在周围开舔客店、车坊、酒铺等,以高价租给商人经营;同时也开办一种叫“无尽藏”的金融借贷事业,在慈善的名义下谋取暴利。这就形成强大的寺院经济。

三、宗派林立。佛教的日益传播使它必须适应舓会各阶层的需要,以求得到更大的发展,为此必须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修行体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出现许多师徒间的传承体系和研究不同经卷的各种学派,如涅槃学派、成实学派、地论学派和舏论学派等。到了隋唐时代,某些大寺院为了维持自己的舓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为了吸引更多的信徒,各自依据某一经典加以发挥,逐渐形成不同的派系,有的派系竟然成了中国佛教最有特色的代表。

2.论述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其消极作用是毒害了人们的思想,消耗了舓会的财富,从而阻碍了舓会进

步与历时发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佛教的流传也影响了中国文化,它的哲学思想和艺术形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有别于印度佛教文化的中国佛教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我们要通过研究佛教文化,保护它的积极成果,抵制它的消极作用。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佛教与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以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客观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舔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舔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佛、道、儒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清明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称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看,共收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友谊,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舓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宣扬心中有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他们在美学上追求“韵外之致”、“言外之意”。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著。即是是其他流派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为“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较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流传后世。宋代重显、文莹、祖可、惠洪,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与艺术。

绘画和雕塑最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古印度的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今印度德干高原)的石窟艺术为代表,均为公元前3世纪到前1世纪的作品,前者以雕塑著称,后者以壁画闻名。中国的石窟艺术正是它们的继承和发展。其影响的路线,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绸之路”。新疆境内现存的石窟艺术,如拜城县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县森木塞姆千佛洞等,不但开凿年代早于中原,艺术风格也接近犍陀罗。但中原地区的石窟雕塑,则逐渐吸收和融合中国艺术的风格,造像也模拟中国人的形象,不过也保留了印度雕塑艺术的某些特点。如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像,既有中国人的形象,也有印度人的形象。云冈、敦煌、龙门和麦积山四大石窟是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代表。而壁画,自佛教传入后,以佛教为内容的宗教壁画大大发达起来,出现了像吴道子等著名的宗教画家。在表现手法上,释迦牟尼在印度的修行生活,加入了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使中国人在感觉上更为接近和亲切。

四、佛教与中国语言。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偈、佛典大量深入舓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舓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如“一尘不染”,佛家把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如果在修行时能摒除一切杂念,佛语就叫“一尘不染”,变成舓会语言后,是非常清洁的意思。“五体投地”是佛教敬礼的姿势,指双膝、双肘和头颅都着地。“当头一棒”,现义是警告,其来源是佛教禅宗支派临济宗的一种拜师方式。这一派的创始人义玄在拜师始向师傅请教佛理,三问三被打,于是大为醒悟,以后相沿成法,对初习禅法者,常常给当头一棒或大喝一声,要对方立即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的理解程度。此外还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头头是道、心心相印、清规戒律、想入非非、现身说法、恍然大悟、火烧眉毛、菩萨心肠,等等,都来自佛经、佛语和佛教故事,还有很多从佛教生活衍化初来的语言,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无事不登三宝殿”、“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庙小菩萨大”、“临时抱佛脚”、“不见真佛不烧香”,等等。

另外,由于佛经的大量翻译,人们从梵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中发现了语音的一些规律,影响了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

3.道教产生的渊源有哪些?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它正式形成的时间晚于佛教,但渊源却很早,大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始宗教和巫术。在远古时代,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变化和人的生老病死等现象不能理解,认为有一种超自然力(即神力)在起支配作用,因而产生了对自然物和祖先的崇拜,于是采取祭祀和祈祷的办法,来求得鬼神的保佑,这就是“巫术”。从事这种巫术活动的人就叫“巫人”。那时的人认为,巫人可以沟通人与鬼神的关系,依仗巫术能使人祈福禳灾。这种巫术被道教继承吸收。

二、春秋战国时代产生的“方术”。这是鼓吹长生不老,借助炼丹采药企图成仙的一种奇术,又叫“仙术”。那些通奇术、好神仙的人就叫“方士”。春秋战国以后,方术非常盛行,秦始皇、汉武帝都曾迷信方士,派人寻找海外仙山,祈求长生不老。这种方术及其神仙信仰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来源。

三、阴阳五行学说。战国时邹衍的阴阳五行思想在秦汉之际已广为流行,无论是道家、儒家还是方士们都受其影响。这在《礼记》、《吕氏春秋》以及后来的道教经典里都有体现,以至成为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根据。

四、黄老学说。道家把传说中的黄帝和春秋时的老子当作道教的创始人,认为黄帝和老子都主张以清净之术治天下,而且道家所崇尚的“道”具有神秘化的倾向,道家所宣扬的养生理论,也包含了长生的思想,这些思想资料都被道教所吸收。加上对黄帝和老子不断的神秘化和宗教化,到东汉时已出现了奉黄帝和老子为教主的“黄老道”,这就是道教的前身。

4.道教的正式产生。

有两种看法:一、汉顺帝时一个名教于吉的琅邪人,自称得神书170卷,名《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由他的门徒献给皇帝,书中内容庞杂,主要讲阴阳五行和神仙咒符,以此为道教之始。二、与于吉差不多同时的张陵(又称张道陵)首创道教。张道陵本在汉明帝时任巴郡江州令,后隐于鹄鸣山,自作道书24篇,奉老子为教主,创立“五斗米教”,因凡入道之人都要交五斗米,教人悔过奉道,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很快拥有一批信徒。张道陵后来被道徒尊为“天师”,因而又叫“天师道”。东汉末年,有河北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奉《太平经》为经典,以老子为教主,创立“太平道”,也用符水咒法给人治病,广收道徒,发动了黄巾起义。这就是道教的早期派别。

5.道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特点。

基本信仰:道教的基本信仰是所谓的“道”,也称“大道”。这是从道家那里借来的一个概念,因此与老子所讲的“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即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成的。也就是说,“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母体。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生,无所不化,无所不管,是一个包容一切又生成一切的抽象无比的创世物。同时,道教还认为,“道”清虚自然,无为自化,人们只有清净无为,恬淡寡欢,才能体“道”,认为老子就是“道”的化身。道教认为,“道”始于天生,“道”生元气,由原始妙一之气化生出“玉清境清微天,上清境余禹天,太清境大赤天”。这就是道教所说的“一气化三清”。道教所尊崇的三个最高神就分别住在这三清天上,如元始天尊住玉清境清微天,灵宝天尊住上清境余禹天,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住太清境大赤天。他们分别把天上的道经秘籍传授给人们,故道教把道经总称为“三洞真经”。“三清”之下又有“四御”,是道教神籍中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神:一是“昊天金阘至尊玉皇大帝”,总掌天界政权,对其他众神发号施令,相当于人间的皇帝,但在中国民间诸神中,玉帝是最高的天神,这与道教神仙系统并不相同;二是“中天紫薇北极大帝”,协助玉帝执掌日月星辰、四时气候;三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协助玉帝执掌南北极、天地人三才及人间兵革之事;四是“承天效法土皇地祗”,是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与大帝山河的一位女神。此外,道教神仙谱系中还有掌管女仙的“王母娘娘”,掌管天书的“九天玄女”,掌管年、月、日、时的“四值功曹”,以及掌管天上众星的“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水浒传》后来附会为108个梁山好汉。

基本特点:道教保留了较多的民间信仰和方术,其宗教理论和信仰素质,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风俗密切适应;它保留了历史上的自然宗教因素,而且还夹带着不少迷信成分;它的宗教内容和传道组织包括了道家、神仙术和为人驱鬼治病等几个层次;它以长生成仙为信仰目辬,以修生养性为现实利益,是一种既重视眼前利益,又有长远追求的宗教,很符合中国人的传统。

6.简述道教的发展。

道教创立后,其发展速度比佛教要快得多。如张角创立的太平道,短短十余年就发展成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又如五斗米教,张陵之孙张鲁,曾在汉中地区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区域性政权达三十多年,后又被曹操攻灭。曹操从黄巾起义和张鲁政权看到了道教的力量,在攻灭张鲁后,对道教采取了分化瓦解和限制利用的政策。

道教之所以获得如此迅速的发展,并取得某种成功,其原因大致有三:

一、道教所依据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从战国到东汉末年已经流行了四五百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民族根基。道教所信仰的神祗,都从远古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天文地理等诸家学说中演化而来,为中国民众所熟悉。

二、道教的传播手段与各阶层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有关。不论太平道也好,还是五斗米道也好,都要施药治病,只要能治好一次病,人们就相信。

三、入道成仙的口号有相当的诱惑力。一能不老,二能成仙,对于处在迷信和苦难中的人们无疑是一条好的出路。

但是,道教的发展虽然快,却不比佛教后来的影响大,原因是道教理论宣传的欺骗性没有佛教那么大。佛教讲解脱,讲死后去西方极乐世界。精神上的解脱人们可以体验,西方极乐世界死后才能体验。前者是实的,后者是虚的,以实证虚,欺骗性自然就大;道教讲长生,讲成仙,长生不可能,成仙谁也没体验,两者都是虚的,以虚证虚,欺骗性就小多了。

道教发展的重要阶段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佛教的发展刺激了道教的发展,即道教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自己的对抗能力,以减弱佛教的影响,抬高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封建帝王已从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中领受到道教的力量,因而也利用道教来麻醉人民,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四个对道教发展贡献很大的道教人物。其中葛洪,号“抱朴子”,其叔祖父葛玄是三国时著名的方士。葛洪所著《抱朴子》,分内外篇,共70卷,把神仙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系统的论述了“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的理论和方法,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道教理论。还有北魏的道士寇谦之,深得北魏太武帝的信任,并鼓动太武帝消灭佛教,提倡道教,还让他改革天师道。他的口号是“出去三张(张陵、张衡、张鲁)伪法”,制订了乐章颂竭新法,专以礼度为道,又加上服食闭炼等修炼手段,建立了服务于官方的“北天师道”。陆修静,南朝宋道士,在刘宋王朝的全力支持下,“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葛玄、葛洪)”,系统修理道教经典,编制各种斋戒仪范,使道教理论和组织形式更加完备,称为“南天师道”。陶宏景,陆修静的再传弟子,他对道教理论、医药、炼丹都有一定造诣。他在道教发展史上的贡献是搜罗道教所奉神仙七百余人,撰《真灵位业图》一书,分出神仙的等级、品位,构想出一个等级森严而又宏大细密的神仙谱系,使道教形成一个庞大的信仰系统。

唐宋时期是道教进一步兴盛和发展的阶段,道教理论不断深化,道教制度不断完善。封建统治者大都采取崇教政策,利用道教为巩固他们的统治服务。唐高宗封老子为李姓祖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令各州建观一所供奉。唐玄宗时又命令各家藏有《老子》一本,规定《老子》为真经,其他道家著作如《庄子》等也被列为道教经典。对道书的研究和写作日益成风,这就刺激了道教理论的发展。到了宋代,由国家整理道藏,朝廷敕建宫观,宋徽宗更自称“教主道君皇帝”,下诏全国求贤访道,在太学里舔臵《道德经》博士,使道教获得更大发展。

元明两代也十分尊崇道教。明世宗甚至自号“玄都境万寿帝君”,不理朝政,亲自斋醮,任命道士担任朝廷要职,使政教关系更为密切。明朝中叶以后,作为上层的官方道教逐渐失去它的势头,而民间的通俗道教仍然十分活跃。

进入清代,由于统治者转而重视佛教,道教势力逐渐衰微。

7.列举道教的宗派。

道教因产生的渊源不同,内部早分化成两大派:丹鼎派和符箓派。但这两派不过是就其宗教活动形式不同而做的区分,各派并无严密的组织系统。

丹鼎派:由方术发展而来,以炼丹取药、祈求长生成仙为其特点。

符箓派:由巫术发展而来,以鬼神崇拜、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为其特点。

远在南北朝时,道教已形成楼观派、茅山派、上清派、灵宝派等,与天师道一并流行。

楼观派:以起于楼观台(今陕西省周至县)而得名,相传创于三国,盛于北魏,经历代流传,到元代并入“全真道”。这一派内外丹兼修,又以符箓召神驱鬼,为人治病。为了与佛教对抗,该派极力主张“老子化胡”说,认为老子出关教化胡人才形成佛教。

茅山派:以茅山(今江苏省句容市)为其修炼地而得名,主要以符咒降神驱鬼,也兼修炼丹术和导引术,到元代归入“正一道”。

上清派:由传授《上清经》而得名,成于晋末,历代流行,元代归入“正一道”。这一派主张存思内修,不重视炼丹。

灵宝派:因传授《灵宝经》而得名,由葛玄、葛洪创立,甚重斋法仪规,南朝道士陆修静以此为主,改革道教,创立南天师道。南、北天师道在发展中逐渐合流,到元代形成比较统一的正一道。至此,正一道与金代创立的全真教,成为长期并行的两大教派。

金代,在北方产生过“太一道”、“真大道”等教派,但流行时间较短,影响微弱。

正一道:是以天师道为主,融合上清、灵宝、茅山等派形成的一大教派,保留了符箓派的许多特点。该派以江西的龙虎山为传

道基地,历代天师均为张道陵后裔,唐宋以来,受到皇室尊崇。元大德八年,第38代天师张与材受封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龙虎山、阁皂山、茅山)符箓”。这一派道士可以结婚,天师世袭,明代很盛。

全真道:创于金代,其创始人为王重阳,号“重阳子”,本为金熙宗时的武举,因郁郁不得志,遁入空门,弃家修道,在终南山自筑坟墓居住,称“活死人墓”,自称遇神人教授修炼秘诀和仙术,往山东地区传道,收马钰和孙不二夫妇以及谭处端、刘处玄、王处一、丘处机、郝大通等七人为徒,世称“七真”。这一派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不重符箓,也不烧炼,专重养生修性,但道士必须出家。至元代丘处机掌管全国道教,全真教获得巨大发展。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于西域雪山召请丘处机,封为“长春真人”,赐号“神仙”,居北京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掌管全国道教,其西行事迹,由弟子整理为《长春真人西游记》。

8.试述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信仰主要来源于道家思想和古代神话,在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儒家思想和佛教精神,构成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给予了巨大影响。

首先,道教的某些活动包含了一定的科学精神,因而对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某种贡献。如炼丹,实开中国冶炼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先河,火药的发明与利用即与此有关;采药治病,促进了中国医药的发展。

其次,道教的养生之道和导引之术,是今天气功、武术、太极拳等体育活动的直接来源,其养生理论仍是当今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

第三,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道教的成仙思想和仙界构想,刺激了作家和艺术家们的想像力,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唐代诗人李白是最突出的代表,而《封神演义》、《西游记》以及民间广泛流传的“八仙故事”等,都直接以道教神仙活动为题材。

第四,在民间习俗方面,不少传统节日渗入道教内容,许多道教神仙如玉帝、王母、文昌帝君、关圣帝君等在民间有普辫信仰,给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深刻的影响。

9.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伊斯兰教大约于唐代初年传入中国,而后才逐步发展。

唐宋时期,来华的阿拉伯商人逐渐增多,他们在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不少人就侨居在中国的京城和沿海城市。由于信仰伊斯兰教,需要经常做礼拜,就比较集中地住在一处,形成所谓地“番坊”,并于坊中建清真寺,于附近建公共墓地。这些人在华久居,其后裔就成了中国的穆斯林。

到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领兵西征,西域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和一部分伊朗人、阿拉伯人被迫东迁到中国的内地。这些人主要充当元军士兵,战时作战,平时屯田,后来则在中国定居,与当地居民结婚生育,繁衍人丁,逐步形成回族,史书上称为“回回”。他们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一带,河南、山东、陕西、云南等地也有不少。开始时,他们还保留原有的姓氏,后来就陆续改用汉姓,如元代诗人丁鹤年就是回回人。元朝统治者对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的上层人物也比较重视,不少穆斯林在元朝政府中担任各种不同的官职;元朝政府还为回回子弟建立回回国子学,为各地穆斯林建立清真寺,因此有“元时回回辫天下”的说法。

到明代初年,回回已经形成民族共同体,伊斯兰教由原来的个体信仰变为一种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大大扩大了舓会基础,成为中国宗教信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0.伊斯兰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虽然比不上佛教的影响那么深广,但依然是不能忽视的。

一、伊斯兰教的传播影响了中国的民族成分,促成了回族的形成和各民族间的融合。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回族已在全国所有民族中占据第三位。他们与汉族杂居,使用汉语言文字,与汉文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又保持了伊斯兰教的许多习俗,并因普辫信仰伊斯兰教而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少数民族发生了一定的文化联系,在全国各民族的大团结中起到特殊的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明代大航海家郑和就是云南回族人。

二、随着阿拉伯人的东来和伊斯兰教的传入,阿拉伯文化也进入中国,其中最重要的如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都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如回回历,从元代到清代沿用达四百余年,实际上它是阿拉伯地区使用的太阳历,专供农民耕地之用。元代采用以后,对中国的历法改革起了重要作用。又如我们常用的阿拉伯数字等,书写和计算都比较方便。

三、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阿拉伯地处欧亚大陆之间,是东西方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我国的造纸术、炼丹术、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发明创造,都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回阿拉伯,然后才传到欧洲。这些交流活动,虽然都是商人进行的,但也同伊斯兰教的流传有关。这种文化交流的结果,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对外影响,也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内涵。

11.基督教的产生和分裂。

基督教因信仰耶稣基督而得名,大约在公元1世纪中叶产生于奴隶制罗马帝国,是罗马帝国时代奴隶制压迫的产物。由于受到残酷迫害的奴隶们的多次起义,如斯巴达克起义和“犹太战争”等都未成功,被统治者严酷镇压,广大阶层的人民群众,充满极度压抑、绝望和萎靡的情绪,并幻想有一条逃避苦难的出路。这时,流传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地区的犹太教,信奉雅赫维(即基督教所说的耶和华)为“独一真神”,并相信他作为救世主将降临人世,拯救人类。在这个基础上,又吸收了当时流行的天堂、地狱、灵魂不死等迷信观念和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家所宣扬的忍耐、弃世、禁欲等说教,逐渐形成了原始基督教。

早期基督教所宣扬的救世主解救人世苦难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压迫阶层的愿望,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许多人的信仰,同时也受到统治者的残酷迫害。因此,基督教的初期可以说是被压迫者的宗教。但随着它在群众中的传播,一些富有阶层逐渐加入,他们宣扬顺从忍耐,祈求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其主旨逐步适合了统治者的需要。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军事统治者君士坦丁颁布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肯定了基督和圣父(天主)的同体信仰,加强了教会和主教的权力。公元380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干脆宣布基督教为国教。

此后,基督教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实力不断扩大,罗马教会成了西欧最大和最富有的封建主,并在公元756年拥有了自己的领土,建立了独立的教皇国。同其他宗教一样,基督教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西部的罗马和东部的君士坦丁堡两个中心。东西教会为了争权夺利和保持自己的地位,长期进行激烈的斗争。罗马帝国的东西两部分分裂后,基督教也于公元1054年分裂为两派: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为中心的希腊正教(即东正教)。

中世纪的基督教完全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从11世纪开始的十字军东征,就是由罗马教廷号召和发动的侵略战争。罗马教廷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禁止人民的思想自由,敌视科学研究,对所谓的“异端运动”采用了非人道的镇压手段,并于公元1183年舔立“宗教裁判所”作为宗教法庭。

16世纪,德国人马丁〃路德率先举起宗教改革的旗臶,反对罗马教皇的封建统治。德国农民思想家闵采尔与之呼应,掀起了反教会的农民斗争。在这一宗教改革运动的冲击下,代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基督教新教应运而生,并宣布脱离罗马公教(天主教),因其对罗马公教抱抗议态度,而称为“抗议宗”。随后,新教又分为信义会、长老会、圣公会、浸礼会、公理会等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