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

摘要: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该病仅局限于人。补体旁路途径是天然免疫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孔蛋白( Porin)分子与C4b补体蛋白和f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人的补体杀伤作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LOS)能促进孔蛋白与fH因子结合,外源乳酸盐的利用和菌体过氧化氢酶都能使菌体抵抗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热休克蛋白Gp96、清道夫受体SREC也通过与孔蛋白结合,来增强淋球菌的入侵能力。子宫颈上皮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3 (CR3)能与fH因子特异性结合,可能是淋球菌逃避机体非专一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另一途径。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关于淋球菌致病和免疫学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可给疫苗研制和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孔蛋白( Porin) ; C4b补体蛋白; fH因子;补体杀伤作用

病原学特征

淋球菌(n. gonorrhoeae)又叫淋病双球菌,呈卵圆形或豆形,成对排列,革兰氏染色阴性,又称奈瑟氏双球菌,大小为0.6μm×0.8μm,只有在高倍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淋球菌由核质、细胞浆、细胞膜和细胞壁等构成。淋球菌为严格的人体寄生菌,常存在于急性尿道炎与阴道炎的脓性分泌物的白细胞中,本菌培养要求高,需在培养基中加入腹水或血液。淋球菌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较弱,42℃20分钟即可使其全部死亡,因此加热即很容易达到消毒目的。干燥条件也不适合淋球菌生长。淋球菌对各种消毒剂也很敏感。

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自然宿主,淋病主要由性接触而传播。淋球菌侵入泌尿生殖系统繁殖,男性发生尿道炎,女性引起尿道炎和子宫颈炎。如治疗不彻底,可扩散至生殖系统。胎儿可经产道感染造成新生儿淋病性急性结膜炎。人类对淋球菌无自然免疫力,均易感,病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

发病机制

淋球病的致病机理复杂,其毒力与菌毛、荚膜、脂多糖和外膜蛋白的某些成份有关。淋球菌产生的lga1 蛋白酶能裂解人lga1 ,因此也是不可忽视的毒力因子。淋球菌lga1 蛋白酶产生的抗体具有中和该酶的活性,并能中和脑膜炎双球菌和部分流感杆菌lga1 蛋白酶的活性。

淋球菌表面的Ⅳ型菌毛( Type Ⅳp ili)与上皮细胞表面的CD46受体结合,通过信号传导使淋球菌黏附在上皮细胞,进而发生感染。淋球菌菌毛有高度变异性,其主要成分PilE蛋白由pile基因编码,淋球菌基因组内还含有许多不转录的不同短序列拷贝( pils) ,不同的pils与pile基因发生重组,可以产生不同的PilE蛋白,使菌毛发生高度变异[1]。菌毛的这种高度变异特性,能够有效地逃避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和产生新的针对菌毛的药物产品的

耐药性,致使人体可以发生反复感染该病[2]。

1. Opa蛋白

Opa蛋白是淋球菌外膜表面一种具有高度变异能力的蛋白,人体细胞上存在Opa蛋白的天然受体。Opa蛋白与其受体结合,使由菌毛启动的黏附作用更为紧密,使淋球菌穿透上皮细胞,进入黏膜下层引起炎症。人细胞膜上有2种淋球菌Opa蛋白受体:即肝素硫酸蛋白多糖(HSPG)和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因子家族(CEAC AM, CD66)[3]。新进Bouhon等的研究显示,初始CD4+T细胞表达的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 1 (CEACAM1,CD66a)与酪氨酸磷酸酶SHP2 1和SHP2 2关联,后者与受体的免疫酪氨酸抑制基序相互作用。淋球菌外膜Opa52蛋白能与CEACAM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性和增殖[4]。

2. 孔蛋白( Porin)

淋球菌Porin对上皮细胞具有多种效应,包括中断多形核白细胞脱颗粒、吞噬小体的成熟,以及诱导上皮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凋亡等[5]。机体感染淋球菌后,淋球菌被多形核白细胞( PMN)吞噬,吞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和淋球菌的产物(如肽聚糖和脂多糖等) ,可引起黏膜表面纤毛上皮细胞的毒性损伤[6]。Simpson等的研究证实, Porin蛋白能特异地促进分泌I L2 4的CD4+、CD8+T淋巴细胞增殖,但I L—2 , I L—10,I L—12, IFN2 γ, TNF2 α未变化,提示淋球菌可诱导针对Porin的Th2型T淋巴细胞反应[7]。

Porin与C4b补体结合蛋白的相互作用

补体是天然免疫对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成分。淋球菌唾液酸化脂多糖或其Porin能促使淋球菌选择性地与补体杀伤途径的抑制因子(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补体的杀伤作用。Ngampasutadol等研究发现,只有来自于人的H因子才能直接和淋球菌结合,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H因子则不能。把人的H因子加入到其他灵长类、啮齿类或兔类的血清中,能够建立抗血清的杀伤作用。淋球菌与人H因子特异性结合,阻止了人血清中补体对淋球菌的杀伤作用,这可能是人为什么对淋球菌天然易感的原因[8]。Jarva发现Porin 可与补体抑制剂的C4b补体结合蛋白结合,从而拮抗补体介导的杀伤作用[8]。Porin A和Porin B的结合位点均位于C4b补体结合蛋白的补体控制区,人和大猩猩的的C4b补体结合蛋白可结合Porin B菌株,只有人的C4b补体结合蛋白结合Porin A菌株。研究证明C4b补体结合蛋白在抗血清杀伤淋球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存在时,表达Por B. 1B的淋球菌结合更多的H因子,更大程度地限制了C3的沉积,从而比其他菌株有更强的抗血清杀伤作用[8]。

3. 脂寡糖(LOS)

除了Opa蛋白、Porin和菌毛外, LOS的结构也在淋球菌入侵上皮细胞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缺少乳糖 2 N2 新四糖结构的菌株黏附上皮细胞量可减少至20%~30%[9]。Ram等研究发现, LOS中庚糖的置换影响淋球菌对血清的抵抗力。最接近葡萄糖结构的庚糖(HEP1)是与Porin B结合所必需的,但不和Porin A结合。LOS类脂A的磷酸乙醇胺若被置换,淋球菌对多

粘菌素B以及依赖正常人血清经典补体杀伤作用的敏感性增强。可见,淋球菌LOS的类脂A在淋球菌逃避依赖正常人血清介导的经典补体杀伤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淋球菌感染机体的重要因素[10]。

淋球菌感染时,LOS (lipooligosaccharide ,脂寡糖)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通过TLR4 (模式识别受体)使NF2 κB转至细胞核内,导致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11 ]。IKB 释放出活性成分P56、P60 ,其与DNA 结合后促进炎症因子转录,如IL21 β、TNF2 α、IL26、IL28、MHC2Ⅱ、ICAM2I、iNOS、COX22 表达[12]。IL21 β、TNF2 α诱导多种黏附分子(VCAM21、ICAM21)表达,促进中性粒细胞黏附、渗出、趋化,引起化脓性炎症反应[13]。用淋球菌刺激后,中性粒细胞iNOS mRNA 表达和培养液中NO 水平明显升高,8 h 时NO 浓度最高,iNOS与NO 表达呈正相关;提示淋球菌感染可诱导中性粒细胞表达iNOS、合成NO[14]。已有研究证实NO 对炎症反应的作用依赖于其浓度改变,低浓度NO 起抗炎作用,高浓度NO(如细菌脂多糖刺激iNOS 所产生的NO) 有促炎作用[15 ]。Householders等

通过对淋球菌norB 基因的测定认为,淋球菌可产生和还原NO ,并可通过控制NO 产生来调节宿主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调节机制将导致机体发生有症状或无症状感染。此外, Rock 等发现NO 可诱导脑膜炎双球菌norB 基因表达[16]。

4. 外源乳酸盐的利用对致病的影响

Exley等证明,淋球菌在生殖道感染过程中利用外源乳酸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编码淋球菌乳酸盐透明质酸酶的基因lctP缺失株不能利用外源的乳酸盐,与野生菌株相比, lctP缺失株在早期生长过程中数量下降,并且对补体的杀伤作用敏感。lctP缺失株对补体杀伤作用敏感主要与唾液酸化的脂寡糖数量减少有关[17]。

5. 淋球菌的过氧化氢酶在其感染机体过程中的作用

在淋球菌感染时,吞噬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能够产生H2O2 ,对淋球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Soler2Gar2cia等通过敲除过氧化氢酶基因( kat)的FA1090株淋球菌和野生型FA1090株淋球菌相比,野生型菌株对H2O2具有抗性,而kat基因缺失的FA1090株淋球菌则对H2O2非常敏感,证明淋球菌的过氧化氢酶基因能够保护淋球菌免受吞噬细胞的杀伤,从而逃避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使机体易受到感染[18]。

6. 补体及其它相关调节因子对淋球菌致病的影响

在淋球菌感染时,补体及相关调节因子的作用具有特殊性。在动物模型研究中,注射C1q预培养淋球菌的小鼠都发生菌血症,单纯注射淋球菌的小鼠未被感染,预培养淋球菌的C1q浓度与小鼠的发病率相关; C1q缺陷的人类血清、热灭活的C1q或人类血清、I V型胶原、C3对感染无诱导作用; C1q预培养的淋球菌实验性感染可被C1q抗体抑制,显示人类补体C1q可拮抗新生小鼠血清杀菌效应,表明一般功能为清除C1q而增强淋球菌的毒力[19]。Rechner等研究发现,人体的热休克蛋白Gp96是表达孔蛋白Por B I A型淋球菌的特异性结合蛋白,但并不与Por B I B型淋球菌结合[20]。清道夫受体SREC是Por B I A的特异性受体。清除Gp96的宿主细

胞能够抑制播散型淋球菌的黏附,但增强了播散型淋球菌的入侵能力。清道夫受体SREC的抑制剂能够抑制播散型淋球菌的入侵,可见,清道夫受体SREC与依赖Por B I A蛋白的入侵相关。Rechner C等证实了Gp96是针对播散型淋球菌的抗入侵因子,清道夫受体SREC也参与调节淋球菌对机体细胞的侵入[21]。研究发现, H因子( fH)能够与子宫颈上皮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 3 (CR3)结合,而fH又可以与淋球菌结合,从而促进了淋球菌黏附到补体受体3(CR3)上。Agar wal等通过研究fH与CR3转染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2 CR3)的结合作用,揭示了fH的CR3结合区是促进淋球菌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22]。进而说明了fH与淋球菌和CR3之间的调理作用,可能给淋球菌逃避机体非专一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提供的新途径[23]。

讨论

众多研究发现,无论在血液中还是在黏膜表面,补体是天然免疫抗感染的一种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逃避补体的杀伤作用可能是其在宿主中能够存活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淋球菌的主要外膜成分大都与抑制补体的杀伤作用相关,淋球菌表面的Porin蛋白、Opa蛋白、LOS等都可以抵抗补体的杀伤作用,以及菌毛的高度变异性,所有这些特点均能使淋球菌逃避补体及中和抗体的杀伤作用。淋球菌如何抵抗血清依赖性经典补体杀伤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由于淋球菌致病机制目前仍尚未完全阐明,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疫苗的研制,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Gerbase A C, Rowley J T, Heymann D H L, et al . Global p

reva2lence and incidence estimates of selected curable STDs〔J〕.

SexTrans m Infect 1998, 74 : S12 2 S16.

【2】Royce R A. Sexual transmission of H I V〔J〕. The N Engl J Med1997, 336: 1072 21078.

【3】KoomeyM . I mp lications ofmolecular contacts and signaling initi2ated byN eisseria gonorrhoeae〔J〕. CurrentOp inion inMicrobiol ogy 2001, 4 (1) : 53 257.

【4】Ghosh S K , Zhao J, Phil ogene M C, et al . Pathogenic conse2 quences of N eisseria gonorrhoeae p ilin glycan variation〔J〕. Mi2cr obes and I nfection 2004, 6 (7) : 693 2701.

【5】Hill S A, Woodward T, RegerA, et al . Role for the RecBCD Re2 combination Pathway for p ilE GeneVariation in Repair2 Pr oficientN eisseria gonorrhoeae〔J〕. Journal ofBacteri ology 2007, 189 (22) : 7983 27990.

【6】Freissler E, Heyde AMAD, David G, et al . Syndecan2 1 and syn2decan2 4 can mediate the invasi on of Opa HSPG2 exp ressing N eisse2ria gonorrhoeae into ep ithelial cells〔J〕. Cell Micr obi ol 2000, 2(1) : 69 282.

【7】Bouhon I C, Gray 2Owen S D. Neisserial binding to CEACAM 1 arrests the activation and p roliferation of CD4 +T lymphoeytes〔J〕. Nat lmmunol 2002, 3 (3) : 229 2236.

【8】Haines K A, Reibman J, Tang X Y, et al . Effects of p rotein I ofN eisseria gonorrhoeae on neutr ophil activati on: generati on of diacyl2glycerol from phos phatidylcholine via a s pecific pho2s pholipase C isass ociated with exocyt osis〔J〕. J Cell Biol 1991, 114 ( 3) : 433 2442. 【9】Mosleh IM, HuberL A, Steinlein P, et al . Neisseria gonorrhoeaeporin

modulates phagos ome maturati on〔J〕 . Journal of Bi ological Chemistry 1998, 273 (52) : 35332 235338.

【10】AnneM , Dirk G, Frank D, et al . Neisserial porin ( Por B) cau2ses rap id calcium influx in target cells and induces apop tosis bythe activation of cysteine p roteases〔J〕. EMBO J 1999, 18 ( 2) :339 2352.

【11】VirjiM. Pathogenic neisseriae: surface modulati on, pathogenesis and infection contr ol〔J〕. Nature ReviewsMicrobiol ogy 2009, 7(4) : 274 2286.

【12】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张伟,刘坤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09年第37卷第4期Prog inMicr obi ol I mmunolNov . 2009,Vol . 37 No . 4【13】中性粒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陈嵘,陈蕾,张国学广东医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 EGE Vol127 No13 第27 卷第 3 期2009 年 6 月

【14】Ngampasutadol J, Ram S, Gulati S, et al . Human fact orH inter2acts selectively with N 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results in s pecies2s pecific comp lement evasion〔J〕. Journal of I mmunol ogy 2008,180 (5) : 3426 23435.

【15】Ngampasutadol J, Tran C, Gulati S, et al . Species2s pecificity ofN eisseria gonorrhoeae infection: Do human comp lement regulatorscontribute〔J〕. Vaccine 2008, 26S: I 62 2 I 66.〔15〕【16】Jarva H, Ngampasutadol J, Ram S, et al .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 ween porins of N eisseria gonorrhoeae and C4b2 binding p rotein〔J〕. The Journal of I mmunol ogy 2007,179 (1) : 540 2547.

【17】Blom A M, Ram S . Contributi on of interactions bet ween comp lement inhibit or C4b 2binding p rotein and pathogens to their abilityt o establish infecti on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N eisseria gonorrhoeae 〔J〕 . Vaccine 2008, 26S : I 49 2 I 55.

【18】Shaughnessy J, Lewis L A, Jarva H, et al . Functi onal comparis on of the binding of factor H short consensus repeat 6 ( SCR 6)t o factor H binding p rotein from N eisseria m eningitidis and thebinding of factor H SCR 18 t o 20 t o N eisseria gonorrhoeae porin〔J〕. I nfection and I mmunity 2009, 77 (5) : 2094 22103.

【19】SongW X, Ma L, Chen RW, et al . Role of lipooligosaccharide in Opa2independent invasion of N eisseria gonorrhoeae int o ep ithelial cells 〔J〕 . J Exp Med 2000, 191 (6) : 949 2960.

【20】Ram S, Ngampasutadol J, Cox A D, et al . Hep tose I glycan substitutions on N eisseria gonorrhoeae lipooligosaccharide influence

C4b2 binding p r otein binding and serum resistance〔J〕. Infection

and I mmunity 2007, 75 (8) : 4071 24081.

【21】Jones A, Jonss on A B, Aro H. N eisseria gonorrhoeae infection causes a G1 arrest in human ep ithelial cells〔J〕. Faseb Journal 2007, 21 (2) : 345 2355.〔24〕

【22】Wang J A, Meyer T F, Rudel T . Cyt oskeleton and mot or p roteins are required for the transcytosis of N eisseria gonorrhoeae through polarized ep ithelial cells〔J〕. I nternati onal Journal ofMedicalMi2

cr obi ology 2008, 298 (3 24) : 209 2221.

【23】Cloud2 Hansen K A, Hackett K T, Garcia D L, et al . N eisseria gonorrhoeae uses t wo lytic transglycosylases to p r oduce cytotoxic

pep tidogylcan monomers〔J〕.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2008, 190 (17) : 5989 25994.

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结核分枝杆菌的研究进展 摘要: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引起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其致病机理也是与众不同的。本文对结核分支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结核杆菌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核杆菌耐药机制、抗结核药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了小结。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机制耐药抗结核药物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bstrac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s a pathogen that can lead to Human tuberculosis and its its pathogenic mechanism is also different from many other.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 the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athogenic mechanism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Then we also make a summary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n of the interaction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macrophages,mechanisms of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and some new Antituberculous drugs. Key words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pathogenesis; Drug resistance; Antituberculous drugs 一、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1、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抗酸阳性棒状杆菌,主要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人型结核菌。结核菌细长略弯曲,大小约1~4×0.4μm,无鞭毛、无芽孢、不能产生内外毒素,专性需氧,培养要求高,生长缓慢。菌体成分主要有脂质、多糖、蛋白质等。 大量研究表明结核杆菌属于兼性寄生菌,原因是首先在感染的巨噬细胞内复制,故称为胞内菌;然后,随着病变发展又会出现在坏死组织中即巨噬细胞外进行复制。结核杆菌的致病性与其在组织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的炎症反应,菌体和细胞壁成分以及代谢物质的毒性和机体产生抗结核免疫反应等有关。结核杆菌的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 究进展 班级:09药剂4班 组长:11-何燕珊:分配工作、选题、摘要、关键词和整理全篇文章 找资料:09-何炳俊: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理 10-何根铭:耐药性产生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12-洪春庆:抗生素的抑菌机理

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摘要:抗生素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在全世界上是应用最广、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一类药物。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其耐药性亦不断增长,并已迅速发展至十分严重的程度。耐药性的大量出现与广泛传播会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甚至造成治疗失败,目前已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对抗生素的抑菌机理、细菌的耐药机制、耐药性产生因素以及预防等方面内容作简要综述,以示预防抗生素耐药性产生的重要性。 关键词:抗生素、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是能抑制细菌生长或杀死细菌的一类化学物质,绝大多数由微生物合成,临床上对控制、预防和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感染性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产生了耐药性,并开始对人类展开致命的反击,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许文思也感叹:“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可见,预防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十分重要的。 一、抗生素的抑菌机理 依据抑菌作用方式的不同,可将抗生素分为三类:一类抗生素通过阻止糖肽交联来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菌失去保护,并因渗透压或自溶酶作用最终导致死亡(如青霉素) ;第二类主要是通过与细菌细胞膜内磷脂结合(如粘菌素) ,或者合成异常蛋白质而导致病菌细胞膜透性增加(如氨基糖苷) ;第三类则是通过阻止细菌DNA (如喹诺酮类)、RNA (如利福平类)、蛋白质(如林可霉素类)的合成而抑菌或杀菌。[1]因此,根据主要作用靶位的不同,抗生素的抑菌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种。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细胞壁缺损细菌在低渗条件下常因细胞吸水过多破裂而死亡,而对人和动物无毒害作用,因人和动物不具有细胞壁,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杆菌肽等。 2)破坏细胞模的通透性。主要通过下面 3 种途径:①多肽类抗生素,如多粘菌素E,能降低细菌细胞膜表面张力,因而改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甚至破坏膜的结构,结果使氨基酸、单糖、核苷酸、无机盐离子等外漏,影响细胞正常代谢,致使细菌死亡。②多烯类抗生素,如制霉菌素与固醇具有亲和力,因此能与微生物的膜(含固醇物质)结合后形成膜- 多烯化合物,引起细胞膜的通透性能改变,导致胞内代谢物的泄漏。这类抗生素对真菌细胞膜起作用,而对细菌不起作用,因细菌细胞膜不含固醇类物质。③离子载体类抗生素,这类抗生素是脂溶性的,能结合并运载特定阳离子通过双脂层膜。如缬氨霉素、短杆菌肽A 等能增加线粒体膜对H+、K+或 Na+的通透性,为维持线粒体内正常的K+浓度就必须使泵入K+的速度与流出速度平衡,这样使得线粒体消耗能量用于泵入K+,而不是用来形成ATP,因此抑制了氧化磷酸化作用,从而起杀菌作用。 3)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很多,其作用机理也较复杂,主要有下面 4 个方面:①抑制氨酰-tRNA 的形成。如吲哚霉素的抑菌作用是在氨基酸活化反应中和色氨酸竞争与色氨酸激活酶结合,从而抑制氨酰-tRNA的形成。②抑制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能抑制 70S 合成起始复合体的形成以及引起 N-甲酰-甲硫氨酰-tRNA从70S合成起始复合体上的解离,因此阻碍蛋白质合成的起始。③抑制肽链的延长。如四环素族抗生素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有关AIDS的若干问题 专辑 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30万。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转。但是,如果现有控制艾滋病的能力得不到明显加强,到2000年,我国艾滋病实际感染人数将有可能超过百万。本专辑选自日本《病理 临床》杂志1998年7月号“AIDS !诸问题”特集,9篇文章涵盖了基础、预防和临床全面内容,资料新颖、具体而且实用,全集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院姚桢教授主译,并审校。 HIV病毒学与AIDS发病机制 山本典生 等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 an imm unodefi-ciency virus ty pe1,HIV-1)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称艾滋病(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 ndrom e,AIDS)的病原体。1995年以来,对该病毒的宿主体内动态研究领域取得了深入的了解,继而在HIV/AIDS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为:验证了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以1∶2比例的联合疗法可使血中HIV RNA浓度降至检测界限值以下。从而,有望将艾滋病由“不治之症”转变为“可治之症”。 另一重大成就是发现了辅受体即第二受体(coreceptor,second receptor)。从而解决了迄今未曾澄清的3个问题:即对HIV侵入细胞的机制、病毒之细胞定向性差别,以及对CD8+T 细胞生成HIV增殖抑制因子,都有了长足的进一步认识。 一、HIV病毒学 1.病毒结构 (1)基因结构 HIV原病毒(prov irus) DNA的基因结构如图1a所示,具有逆转录病毒基本结构之gag、p ol、env基因。gag基因编码结构蛋白,p ol基因编码切断结构蛋白之蛋白酶(PR)、逆转录酶(RT)与整合酶(IN)等颗粒内酶,而env基因则编码包装病毒颗粒之包膜蛋白。HIV除此3种基因外,还有辅助基因,即病毒所必需的调节基因tat、rev,以及体外病毒增殖上并不需要的v if、v p u、vp r和nef基因。 (2)病毒颗粒结构 HIV-1病毒颗粒外侧有非共价键结合的gp120与g p41,为构成包膜之蛋白(图1b)。细胞源脂质双重膜内侧有于N 末端附着豆蔻酸甘油酯之p17(MA)衬里蛋白。再内为由p24构成之病毒颗粒核心部分,最内乃为病毒基因(单股链RNA,2拷贝)和逆转录反应引物细胞源tRNA(1y s)、p ol基因产物(RT、PR、IN)。病毒基因RNA中伴有p7 (NC)。有报道除上述主要结构蛋白外,病毒颗粒内还有v pr、nef基因和宿主细胞源之亲环蛋白(cyclophilin)A等。 2.病毒的生命周期 病毒的生命周期分为吸附、侵入、脱壳、逆转录、原病毒DNA整合、原病毒DNA转录和病毒颗粒形成等步骤,以下依次简述之。 (1)病毒之吸附与侵入 病毒的生命周期,由其g p120同靶细胞表面CD4结合而开始。结合与CD4分子末端结构域1有关,在g p120则为非连续域参与结合。结合便使g p120之寡聚化功能和立体结构发生改变,使V3环显露,于是引起V3环与辅受体即CCR-5或CXCR-4之复数的细胞外部分相结合,形成g p120和CD4及辅受体之复合体,导致HIV-1病毒颗粒与细胞膜之接近。嗣后,以gp160之立 ? 241 ? 日本医学介绍1999年第20卷第6期

细菌耐药机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_丁元廷

·实验技术及其应用·细菌耐药机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丁元廷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贵州贵阳550001) 摘要:全球性的细菌抗生素耐药是近年来感染性疾病治疗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细菌可对某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也可 同时对多种化学结构各异的抗菌药物耐药。随着各种新型抗生素在临床的应用,细菌的耐药也越来越广。本文对细菌耐 药机制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耐药机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8507(2013)06-1109-03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t home and aboad DING Yuan-ti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College of Guiyang, Guiyang550001,China Abstract:A big problem we meet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s the global antibiotic resistance of baceria.Bacte- ria can develop resistance to not only a certain kind of antimicrobial agent,but also a variety of different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antimicrobial drugs.With a variety of new antibiotics applied in clinical practice,more and more extensive drug-resistant bacteria appear.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give a brief overview of the progres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and also to explore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Key words:Bacterial resistance;Mechanisms of resistance;Progress 随着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尤其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在抗生素及环境压力下,细菌群体中的敏感株被灭杀,耐药株被选择或诱导出来并繁殖生长而成为优势菌群,通过多种形式获得了对抗生素耐药性。细菌耐药性不仅可通过基因水平在相同或不同种属细菌中传播,而且结构完整的耐药菌株还可以在医院之间乃至全球播散,所致感染治疗棘手,病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1]。而临床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不适当治疗和滥用更加速和扩大了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据报道,一种新抗生素从研制到临床应用一般需要5~10年,而产生细菌耐药仅需要2年[2]。因此,在临床上减缓耐药性产生与追求抗菌疗效同等重要。了解细菌耐药发生机制的研究状况对于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菌株耐药和有效抗感染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有关细菌耐药机制主要从基因水平、蛋白质水平及细菌多重耐药性角度对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细菌耐药性概况 细菌在接触过抗菌药物后,就会千方百计地制造出能灭活抗菌药物的物质,例如各种灭活酶,或通过改变自身代谢规律来使抗菌药物失效,这样就形成了细菌的耐药性。早期细菌的耐药性主要表现在某种细菌对某类药物的耐药,20世纪30年代末磺胺药上市,40年代临床广泛使用磺胺药后,1950年日 作者简介:丁元廷(1975-),男,硕士,副主任检验技师,研究方向:分子生物学本报道80%~90%的志贺痢疾杆菌对磺胺药耐药了;1940年青霉素问世,1951年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产生β-内酰胺酶灭活青霉素;60~70年代,细菌耐药性主要表现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一般肠道阴性杆菌由于能产生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类和一代头孢菌素抗菌作用下降;80~90年代,阴性杆菌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染色体介导的I类酶,三代头孢菌素在内的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中出现了非常难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万古霉素中介金葡菌,关注对耐万古霉素MRSA的监测。近年来还开始注意红霉素耐药β-溶血性化脓性链球菌的发展,特别是耐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霉素B的β-溶血性化脓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发展。 2细菌耐药机制 2.1基因水平(耐药性产生的遗传方式)遗传学机制 细菌可通过自身基因的突变产生耐药性,也可以通过染色体垂直传播和通过质粒或转座子水平传播而获得外源耐药性基因,还可通过整合子捕获外源基因并使之转变为功能性基因来传播耐药性基因。包括细菌先天固有耐药和染色体突变或获得新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 2.1.1固有耐药天然或基因突变产生的是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的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性,亦称突变耐药。通过染色体遗传基因DNA发生突变,细菌经突变后的变异株对抗生素耐药。一般突变率很低,由突变产生的耐药菌生长和分裂缓慢,故由突变造成的耐药菌在自然界中不占主要地位,但染色体介导的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综 述 文章编号:100128689(2005)0420250204 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Trends and advances i n an tituberculosis agen ts 陆宇 段连山 L u Yu and D uan L ian 2shan (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 北京101149) (Beijing T uberculo sis and T ho racic T umo r R esearch Institute , Beijing 101149) 摘要: 结核病是除A I D S 外引起死亡最高的感染性疾病,严峻的结核病回升形势要求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缩短疗程,提高M DR 2TB 疗效及对结核潜伏感染(L TB I )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是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要实现的目标。口恶唑烷酮类、硝基咪唑并吡喃类等药物是近年发现的新药,利用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加速药物筛选、有效传递药物至靶位的药物载体、联合抗结核药物的免疫辅助治疗剂等也是抗结核病药物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结核; 抗结核药物; 药物筛选; 载体中图分类号:R 978.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4207227 作者简介:陆宇,女,生于1971年,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抗结核药物药理学研究。 结核病是除A I D S 外引起死亡最高的感染性疾 病,是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的基础,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以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核心的短程化疗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人类迈入新世纪的今天,现有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还远远不够理想,严峻的结核病回升形势要求加速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开发。目前,结核病治疗的两大难题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持留性和耐药性,人们对结核分枝杆菌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入及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提供条件。现将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情况介绍如下。1 开发新抗结核药物要实现的目标[1]1.1 缩短疗程 结核病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感染性疾病中结核病的治疗的一大特点是疗程过长。标准短程化疗的前2个月的强化期使患者的菌负荷量大大降低,转为非传染状态,4~6个月的巩固期主要是消除持留状态的细菌以减少复发的危险,至少6~8个月的疗程使患者的依从性难以保证,进而易导致耐药性的发生。在现有抗结核药物基础上进行超短化研究难以达到满意的治愈率和复发率。如果高效的抗菌剂和 或灭菌剂能将疗程缩短到2个月或更短,将大大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当然,一种能缩短总疗程并减 少服药次数,服药数量的化合物将是最好的选择。1.2 提高多耐药结核病(M DR 2TB )的疗效 M DR 2TB 的发生率在全球呈上升趋势,M DR 2TB 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抗结核新药开发跟不上M DR 2TB 发生速度。目前M DR 2TB 患者的治疗只能应用异烟肼、利福平以外的价格昂贵、不良反应多的二线药物。改进M DR 2TB 的治疗急需新的药物。 1.3 对结核潜伏感染(L TB I )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估计全世界约有20亿的人口感染结核菌,1000~2000万人在一生中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在北美及一些L TB I 发生率低的地区,异烟肼是预防L TB I 的药物,异烟肼也是W HO 推荐的结核病和H I V 双重感染人群的有效药物,但却存在严重的限制性,L TB I 的治疗有待开发新的药物,以利显著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2 抗结核药物开发的困难 在过去的20年,有1200种新药批准上市,但在发展中国家发现用于抗感染的不足1%,至于结核病,在制药工业中的积极性更是与需要不成比例[2]。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实验室,对抗结核新药的研究,已从过去的基本静止状态发展到一个活力相当大的时期,但是自利福平问世至今的30年没有一个新型化合物用于抗结核治疗。除缺少商业利益外,开发有活性的新化合物并发展为临床有希望的抗结核药物还有困难。

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林泉 作者单位: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辽宁朝阳,122000 刊名: 中外医疗 英文刊名: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年,卷(期):2008,27(30)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8条) 1.Barry CE 3rd Preclinical candidates and targets for tuberculosis therapy 2001(02) 2.Payne DJ;Warren PV;Holmes DJ Bacterial fatty acid biosynthesis:a genomics-driven target for drug discovery[外文期刊] 2001(10) 3.白景荣复治性肺结核病例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期刊论文]-中国医药导报 2006(29) 4.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 2000 5.Bates JH Tuberculosis chemotherapy.The need for not antituberculosis drags is urgent 1995(04) 6.Fung-Tome J;Minassian B;Kolek B In vitro antibacterial spectrum of a new broad-spectrum 8-methoxy fluoroquinolone,gatifloxacin[外文期刊] 2000(04) 7.方红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2(05) 8.史钟慧结核分枝杆菌对新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情况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现代医生 2007(1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郁俊德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32) 2.宋辉燕.焦德丽抗结核药物的发展及合理应用[期刊论文]-大家健康(中旬版)2010(6) 3.朱珊梅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药学2010,22(2) 4.陆宇.段连山.Lu Yu.Duan Lian-shan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期刊论文]-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5,30(4) 5.张慧.岳枫.ZHANG Hui.YUE Feng抗结核药物的历史与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 6.汪铭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当代医学2010,16(28) 7.崔新颖.孔祥雨.CUI Xin-ying.KONG Xiang-yu抗结核药物及其应用研究[期刊论文]-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0(3) 8.刘伟.司书毅.肖春玲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6,27(2) 9.康晓宇.高永清临床开发中的新型抗结核药物[期刊论文]-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36(3) 10.潘珏.Pan Yu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医药导报2000,19(1) 引证文献(1条) 1.郑苏抗结核病药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bc2776337.html,/Periodical_hgzy200830020.aspx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细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3-01-08T13:58:09.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2期供稿作者:黄碧娇 [导读] 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菌体类有许多抗生素结合的靶位,细菌可以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易结合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 黄碧娇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 343000) 【中图分类号】R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2-0085-02 【摘要】了解细菌对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及大环内酯类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出现,为新的抗菌药物的开发及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为人类战胜病原菌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细菌耐药机制非常复杂,通常认为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 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机制 主要有四种:①产生灭活酶和钝化酶,细菌能产生破坏抗生素或使之失去抗菌作用的酶,使药物在作用于菌体前即被破坏或失效;②抗菌药物渗透障碍,细菌外层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结构对阻碍抗生素进入菌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膜上有亲水性的药物通过蛋白,称外膜蛋白,主要有两种分子较大的为ompf和分子较小ompc,最近又发现了第三种蛋白phoe,外膜蛋白的缺失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发生,在某些药物的外膜上含有特殊药物泵出系统,使菌体药物的浓度不足以发挥抗菌作用而导致耐药;③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菌体类有许多抗生素结合的靶位,细菌可以通过靶位的改变使抗生素不易结合是耐药发生的重要机制;④代谢途径的改变绝大多数细菌不能利用已有叶酸及其衍生物必须自行合成四氢叶酸,肠球菌属等某些营养缺陷细菌能用外源性胸苷或胸腺嘧啶,表现对磺胺和甲氧嘧啶等药物的耐药。 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认识细菌的耐药机制过去主要集中在基因突变的研究中,认为基因突变的积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机制,但近来研究发现,没有接触过抗生素的病原菌,对抗生素也有抗药性,耐药性具有转移的特点,螯分子被认为是抗性基因在水平传播的重要因子,由两部分组成,5’与3’端保守区域(简称cs)以及中间的基因簇,选择性的整合到螯分子上面获得耐药性,通过螯合子的螯合作用,抗性基因之间能够互相转换,再借助于转化,转导与结合作用,使得耐药性在畜禽与畜禽,畜禽与人类,人类与人类之间的病原菌广泛传播,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药性的耐药机制。 2.1产生β—内酰胺酶 β—内酰胺环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活性部位,一旦被β—内酰胺酶水解就将失去其抗菌活性,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约80%通过产生β—内酰胺酶实现,β—内酰胺酶种类繁多,已经报道通过的就有200余种。具有不同特性的β—内酰胺酶的细胞对不同的β—内酰胺酶抗菌药物的耐受性不同。G+菌、G-菌、分枝杆菌和诺卡菌种都发现有各种不同特性的β—内酰胺酶。 针对这一耐药机制,临床上目前应用的药物有2类:①具有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化学结构的药物,包括苯唑西林、双氯西林、甲氧西林、异口恶唑青霉素等半合成青霉素以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等。②β—内酰胺酶抑制剂,包括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唑巴坦等,它们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用,对产酶菌有很强的增效作用。其复合制剂有:由阿莫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奥格门汀,由羧苄西林与克拉维酸组成的替门汀,由氨苄西林与舒巴坦组成的优立新及由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组成的他唑辛等。 2.2药物作用的靶蛋白改变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为青霉结合蛋白(PBP),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除了由于产生大量β—内酰胺酶破坏进入胞内的抗菌药物外,还由于PBP发生了改变使之与这类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和碳青霉烯类等)的亲和力降低,或是出现了新的PBP所致,这种耐药机制在金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皮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等耐药菌种均已证实。 2.3细胞外膜渗透性降低细菌的细胞膜使细菌与环境离开。细胞外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即孔蛋白是一种非特异性的、跨越细胞膜的水溶物质扩散通道。一些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很容易透过肠细菌的孔蛋白通道;但一些具有高渗透性外膜的对抗菌药物敏感的细菌可以通过降低外膜的渗透性产生耐药性,如原来允许某种抗菌药物通过的孔蛋白通道由于细菌发生突变而使该孔蛋白通道关闭或消失,则细菌就会对该抗菌药物产生很高的耐药性。亚胺培南是一种非典型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活性,主要是通过一个特殊的孔蛋白通道OprD的扩散而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一旦这一简单的孔蛋白通道消失,则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就会产生耐药性。事实上,最近已经分离到许多具有这种耐药机制的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 3 细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3.1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而抑制DNA的合成,从而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细菌DNA拓扑异构酶有Ⅰ、Ⅱ、Ⅲ、Ⅳ分2大类:第一类有拓扑异构酶Ⅰ、Ⅲ主要参与DNA的松解;第二类包括拓扑异构酶Ⅱ、Ⅳ,其中拓扑异构酶Ⅱ又称DNA促旋酶,参与DNA超螺旋的形成,拓扑异构酶Ⅳ则参与细菌子代染色质分配到子代细菌中,但拓扑异构酶Ⅰ和Ⅲ对喹诺酮类药物不敏感,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作用靶位是DNA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革兰阴性菌中DNA促旋酶是喹诺酮类的第一靶位,而革兰阳性菌中拓扑异构酶Ⅳ是第一靶位。 DNA促旋酶是通过暂时切断DNA双链,促进DNA复制转导过程中形成的超螺旋松解,或使松弛DNA链形成超螺旋空间构型,喹诺酮类药物通过嵌入断裂DNA链中间,形成DNA—拓扑异构酶—喹诺酮类3者复合物,阻止DNA拓扑异异构变化,妨碍细菌的DNA复制转录,已达到杀菌的目的。 3.2作用靶位的改变,编码组成DNA促旋酶的A亚单位和B亚单位及组成拓扑异构酶Ⅳ和ParC和ParE亚单位中任一亚基的基因发生突变均可引起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在所有的突变型中,以gxyA的突变为主,主要为Thr—83→Ile,Ala和ASp—87→Asn,Gly、Thr两者均占75%以上,而其他的突变型罕见,GyrA双点突变仅发生在喹诺酮类高度耐药的菌株中,这是因为gyxA上的83和87位的氨基酸在提供喹诺酮类结合位点时具有重要的作用,而gyrB的突变株则较gyrA上突变少见,主要为Glu—470→Asp,Ala—477→val和ser—468→phe,Parc 的突变主要为Ser—87→Leu,Trp位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存在parc改变的发生是在gyxA突变之后才发生的,在同时具有gyxA和parc突变的菌株中,以gxyA上的Thx—83→Ile和parc上的ser—87→leu类型为最多见,ParE的突变型为ASp—419→Asn、Ala—425→val但现在parE出现突变极为罕见3/150 3.3 膜通透性改变,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抗菌药物一样,依靠革兰阴性菌的外膜蛋白(oMp)和脂多糖的扩散作用而进入细菌体内,

艾滋病的致病机理

AIDS(艾滋)的致病机理 一、HIV感染对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 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所以遗传信息存在于两个相同的RNA单链模板中。该病毒能结合人类具有CD4+受体的细胞,特别是和CD4T辅助淋巴细胞相结合,还能与神经细胞表面的半乳糖神经酰胺结合,逆转录酶可将病毒RNA逆转录为DNA,然后DNA再与人类基因相整合。病毒DNA序列被感染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终身携带。 HIV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有CD4受体的淋巴细胞,以CD4T淋巴细胞为主。当HIV的包膜蛋白gp120与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结合后,在gp41透膜蛋白的协助下,HIV的膜与细胞膜相融合,病毒进入细胞内。当病毒进入细胞内后迅速脱去外壳,为进一步复制作好准备。最近研究表明,HIV进入细胞内除CD4受体外,还需要细胞表面的蛋白酶同gp120的V3环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完成。 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复制开始,首先二条RNA在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为DNA,再以DNA为模板,在DNA多聚酶的作用下复制DNA,这些DNA部分存留在细胞浆内。进行低水平复制。部分与宿主细胞核的染色质的DNA整合在一起,成为前病毒,使感染进入潜伏期,经过2-10年的潜伏性感染阶段,当受染细胞被激活,前病毒DNA在转录酶作用下转录成RNA,RNA再翻译成蛋白质。经过装配后形成大量的新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释放出来后,继续攻击其他CD4T淋巴细胞。大量的CD4+T淋巴细胞被HIV攻击后,细胞功能被损害和大量破坏是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原因。 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后,首先引起细胞功能的障碍。表现有对可溶性抗原如破伤风毒素的识别和反应存在缺陷,虽然对有丝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仍然正常。细胞因子产生减少,IL-2R表达减少和对B淋巴细胞提供辅助能力降低等。当HIV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细胞的溶解和破裂。HIV在细胞内复制后,以芽生方式释出时可引起细胞膜的损伤。由于HIV可抑制细胞膜磷脂的合成从而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胞病变。HIV还可以感染骨髓干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减少。 当受HIV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gp120发生表达后,它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CD4分子结合,形成融合细胞,从而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引起细胞的溶解和破坏。游离的gp120也可以与未感染的CD4+T淋巴细胞结合,作为抗体介导依赖性细胞毒作用的抗原,使CD4+T淋巴细胞成为靶细胞,受K细胞攻击而损伤。gp41透膜蛋白,能抑制有丝分裂原和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从而使CD4+T淋巴细胞减少。HIV感染后一般首先出现CD4T淋巴细胞轻度至中度降低,该细胞总数可持续数年不变,反应病毒为免疫应答所抑制。历经一段时间后,CD4+T细胞逐渐进行性下降,表明病毒逐渐逃脱了免疫应答的控制。当CD4+T淋巴细胞一旦下降至0.2×109/L(200细胞/μl)或更低时,则就可出现机会性感染。 二、HIV感染对其他免疫细胞的影响。 HIV感染所致免疫功能的损害,不仅是CD4+T淋巴细胞被破坏,其他免疫细胞也不同程的受到影响。 (一)单核巨噬细胞:因其表面也具有CD4受体,所以也易被HIV侵犯,但其感染率远远低于CD4+T淋巴细胞。研究发现被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有播散HIV感染的作用,它可以携带HIV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细胞中受HIV感染的主要是单核—巨噬细胞,如小胶质细胞。HIV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毒性因子可以损害神经系统。当一定数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受损时,就会导致机体抗HIV感染和其他感染的能力降低。并且CD4+T淋巴细胞功能受损,也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损害有关。

艾滋病致病机理

艾滋病毒及其致病机理 年级:2014级 学号:051 姓名:倪文彦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零一五年七月

摘要 国家卫计委公布,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以来,截至2014年10月底,报告现存活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已达49.7万例(感染者占60%左右),死亡15.4万例。而且,这一数据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艾滋病已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客观全面的认识艾滋病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关键词:艾滋病毒;病毒结构;致病机理;

一、艾滋病毒结构 (一)、形态结构 HIV病毒直径约120纳米,大致呈球形。HIV呈球形,直径约100~120nm。病毒外膜是类脂包膜,来自宿主细胞,并嵌有gp120和四41两种特异性糖蛋白,前者为外膜糖蛋白,后者为跨膜糖蛋白(图2-1),外膜糖蛋白位于表面,并与跨膜蛋白通过非共价作用结合。向是球形基质,以及半锥形衣壳,衣壳在电镜下呈高电子密度。衣壳含有病毒的RNA基因组、酶(病毒复制必须的酶类有3种,分别是逆转录酶(p66,p51)、整合酶(p32)和蛋白酶(p11))以及其他来自宿主细胞的成分,作为逆转录的引物。 (二)、结构基因 HIV基因全长约9.8kb,含有gag、pol、env3个结构基因、2个调节基因和4个辅助基因,分别称为tat(反式激活因子)、rev(毒粒蛋白表达调节子);ncf(负调控因子)、vpr(病毒r蛋白)、vpu(病毒u蛋白)和Vif(毒粒感染性因子)。HIV-1的基因结构见图2-2。

(三)临床意义 HIV的结构成分与病毒感染、临床诊断、药物、试剂和疫苗的研究密切相关。如包膜糖蛋白是病毒进入细胞的门户,针对各种病毒抗原(gp120、gp41、gp24等)而产生的抗体是临床诊断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艾滋病毒致病机制 (一)、进入易感细胞的途径 1、易感细胞 体外培养表明多种人类细胞对HIV易感,但感染围因不同病毒株而不同,见表2-2。一般来说,CD4+细胞可以使HIV复制达到最高梯度。 2、进入易感细胞的通道 HIV需借助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方可进入,包括第一受体(CD4,主要受体)和第二受体(辅助受体)。HIV的外膜糖蛋白gp120首先与第一受体CD4分子结合,gp120的多个CD4结合决定簇在结合时互相影响,使gp120与CD4+结合时发生构象改变。然后gp120再与第二受体(趋化因子)结合,使HIV与CD4+细胞进一步靠拢,gp120构象进一步改变,并与gp41(gp36)分离,暴露出的gp41(gp36)插入CD4+细胞膜中,最终导致HIV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并释放病毒容物到CD4+细胞中。HIV胞膜是体液抗体反应的主要靶位,胞膜糖蛋白gp120和gp41有很强的抗原性,与抗体中和作用有关,也是免疫疫苗研究的靶点之一。 早期的研究表明HIV通过与宿主细胞表面的CD4分子结合感染细胞,20世纪90年代后大量的研究证明HIV感染细胞仅靠CD4是不够的。1996年人们发现了HIV感染的辅助受体,即HIV与CD4分子结合后再通过辅助受体方可进入细胞。目前,已经发现的与HIV感染有关的辅助受体有2类,一类是CC型辅助受体,如CCR1、CCR2b、CCR3、CCR5;另一类是CXC型,如CXCR4。辅助受体的发现为人们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了解HIV的发病机制打开了新的通道。至此,HIV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入了分子时代。 CCR5是最主要的第二受体。第二受体基因在不同人种中遗传的突变率有明显差异,缺乏第二受体表达的个体似乎对HIV-1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这就是为何有些人反复多次与HIV-1感染者发生性行为而未感染,或有些HIV-1感染者长达15年以上未出现临床症状,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具有缺损的CCR5,造成细胞表面CCR5分子减少,从而减低对HIV-1易感性。 3、病毒-细胞融合 HIV-1主要通过与宿主细胞膜直接融合进入细胞,而不是通过吞噬作用。HIV-1作用于培养的细胞、无细胞融合现象的毒株称为NSI型(non-syncytium inducing);引起细胞融合的毒株称为SI型(syn-cytium inducing),表现为合

HIV病毒结构、复制、致病机理及研究进展

HIV病毒结构、复制、致病机理及研究进展 2013级生物技术基地一班刘雨桐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HIV病毒的形态结构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重点论述了HIV的复制和基因表达调控,并扼要阐述了HIV的致病机理以及艾滋病的研究治疗进展。 关键词:HIV;形态结构;复制;基因表达调控;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引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AIDS)病毒,诱发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病毒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已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有两种,即HIV-Ⅰ和HIV-Ⅱ。有关HIV的研究主要是针对HIV-Ⅰ进行的。 一.HIV病毒结构 ①组织结构 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HIV-1和HIV-2都具有慢病毒(1entivirus)种属的特征。病毒粒子直径1 00~200nm,主要由Env蛋白、Gag蛋白和Pol蛋白构成。HIV外层为脂质包膜,包膜蛋白由env基因编码的外膜蛋白gpl20(external protein,SU)和跨膜蛋白 gp41(transmembrane protein,TM)组成,gpl20通过非共价键与gp41相连,gp41是穿过Env脂质双层的跨膜蛋白。Gag蛋白包括3个结构性蛋白:基质蛋白(MA p17)、衣壳蛋白(CA p24)和核壳蛋白(NC p15)。酰胺化(myristoylated)的基质蛋白MA附着于病毒包膜的内部,对病毒的完整性至关重要,也是Env蛋白包装到成熟病毒颗粒中所必需的;中层为由衣壳蛋白CA组成的圆锥形核心;核心内部为病毒基因组RNA分子、逆转录酶(p6 4)、整合酶(p3 2)、蛋白酶(pl 0)及与RNA结合的核壳(nucleocapsid)蛋白p9和p6。HIV病毒核心内的RNA 是两个拷贝的单股正链RNA(ssRNA),两个单体在5’端借氢键结合成二聚体,每个RNA基因组的长度约为9.8kb。在5'端有一帽结构(m7 G5 PPP5'GmpNp),3'端有poly A尾。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大肠埃希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近年来,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株不断增多,特别是多重耐药株的出现增多,使临床大肠埃希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十分困难。本文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现状以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防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机制;细菌生物膜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897-02 大肠埃希菌是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内的一类正常菌群,但当大肠埃希菌侵入到人体其他部位或器官时,则会导致感染。近些年,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特别是泛耐药大肠埃希菌临床监测率逐年升高,本文针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机制以及耐药现状的研究进行综述。 1 大肠埃希菌的生物学特性 1.1大肠埃希菌概述 大肠埃希菌(E. coli)是肠杆菌科埃希氏菌属的代表菌,于1885年被Escherichia首次发现并命名为大肠埃希菌,简称大肠埃希菌。为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5~45℃。营养要求不高。大多数大肠埃希菌能发酵多种糖类并产气。一般大小为0.4-1μm,长1.7-3μm。无芽孢,多数菌株周身有鞭毛,能运动。有菌毛。

大肠埃希菌有O、K、H、F四种抗原,抗原构造比较复杂,O抗原为脂多糖,组成细胞壁的耐热成分;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与细菌的侵袭力有关,为酸性多糖;H抗原是位于鞭毛上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含量及排列顺序决定其特异性; F 抗原与大肠埃希菌的粘附作用有关。 1.2 大肠埃希菌分类和致病机理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内重要的正常菌群,在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道外组织器官后就可以成为条件致病菌,引起肠道外感染。根据引起疾病的不同可将病原性大肠埃希菌分为三个致病型:肠道感染/腹泻型、尿道感染型和化脓性/脑膜炎型。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除具有一般的毒力因子,如内毒素、荚膜、Ⅲ型分泌系统等还具有自身一些特殊的毒力因子如粘附素与外毒素,二者主要能引起泌尿道感染和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腹泻型大肠埃希菌根据携带毒力因子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粘附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引起泌尿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大多来源于结肠,污染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肾脏与前列腺,为上行性感染。化脓性/脑膜炎型大肠埃希菌感染则可能得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常由大肠埃希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引起。据陈立涛的研究的血流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阳性率约60%,且多药耐药严重[1]。此外新生儿脑膜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即为大肠埃希菌与B组链球菌约75%的大肠

结核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active chemo therapeu tic regi m en . A nn O nco l , 2001;12(6)∶72 10 Cham bars JT ,R u therfo rd TJ ,Schw artz PE ,et a l . A p ilo t studay of topo tecan fo r the treatm en t of the serou s endom etrial cancer .P roc Am Soc C lin O nco l ,2001;20∶219 11 H all JB ,H iggin s RV ,N aum ann RW ,et a l .Phase study of topo tecan and cisp latinum stages and o r fo r recu rren t endom etrial cancer .P roc Am Soc C lin O nco l ,2000;19∶409 12 梁利波,马业伟,周小山,等.特异启动子调控的 M DR 1和M nSOD 基因对骨髓的选择性保护作用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1)∶17 13 W alter N G ,Bu rke JM . T he hairp in ribozym e : stuctu re ,assem b ly and catalysis .Cu rr Op in Chem B i o l ,1998;2(1)∶24 14 Kaneta Y ,T sukazak i K ,Kubu sh iro K ,et a l . Selective cyto tox ity of adriam ycin i m m unocon jugate of monoclonal an tibody M SN 21to endom etrial adenocarcinom a in vitro and in vivo .O nco l R ep ,2000;7(5)∶106 15 U ral AU ,T akedbe N ,A dh ikari D ,et a l . Gene theraphy fo r endom etrial carcinom a w ith the herpes si m p lex thym idine k inase gene .Gynoco l O nco l , 2000;76(3)∶10 (收稿:2003205227) 结核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西安710061) 党丽云 宋栓保 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有回升趋势,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结核病特点:临床疗效差、慢性迁延不愈、易复发、恶化。随着细胞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分析微生物学的发展,对结核病病原学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认为结核病难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结核分支杆菌的变异,包括:耐药性变异、毒力变异、L 型变异及休眠菌形成等。现简述如下。 1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研究进展 1.1 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 1998年全国第一个结 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 37R v 的全基因图谱完成是结核病研究的重要进展[1]。H 37R v 基因组包含4411529个碱基对,包括4411个基因,有潜在编码能力的基因约3977个,约占90.2%,G +C 含量较高,有研究者指出[2]结核分支杆菌基因上至少有8个来自人的基因,而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协助结核杆菌逃避宿主的防御系统。 1.2 结核分支杆菌毒力相关基因 结核分支杆菌 毒力对结核病发病、流行和预防有重要影响。有学者对临床分离出的人型结核杆菌,用豚鼠作动物模型检测结核杆菌的毒力。结果:强、中毒力菌株占92.6%,弱毒力菌株仅7.4%。一条强毒力结核杆菌的致病能力是弱毒菌的 200倍。研究表明与结核分支杆菌毒力相关的因子有:索 状因子、硫脂质、氧合结核环脂酸[3]等。结核杆菌毒力的强弱与毒力相关基因的表达有相当大关系。目前研究表明有关结核分支杆菌毒力相关基因有:erp 、rpov 、tlyA 、 KatG 、V irs 、SigF 。研究毒力相关基因的方法是以基因组DNA 序列与mRNA 为对象,比较分析结核分支杆菌有毒 菌株与无毒(或弱毒)菌株之间的差异,从中找出两者的差异点为试验材料。但差异不一定与毒力有关,最终还需要通过基因分析方法及毒力相关基因鉴定方法验证,以确定这些差异的基因是否与毒力有关。 1.3 结核分支杆菌休眠菌基因 D em ai 用RNA 酶 保护测定发现在牛结核分支杆菌培养的对数期无SigF 的mRNA 出现,在对数期后、 氧化应激、无氧和酒精性休克时少量表达,但在稳定期、氮耗竭期冷休克时则大量表达,由此作者认为Sig F 在结核分支杆菌适应休眠状态和抵抗宿主防御反应中起一定作用。氧化应激时Sig F 少量表达,那么结核分支杆菌如何抵抗有毒氧代谢产物的作用呢?Sherm a 等发现给予有毒氧代谢产物刺激后结核杆菌KatG 2mRNA 表达增加,产生一种蛋白质KatG 。L i 等[4]发现将有毒株结核菌H 37R v 的KatG 基因转入无 KatG 基因对异烟肼耐药的结核分子杆菌H 37R v I N H r 核内,可恢复后者产生触酶2过氧化物酶的能力,而触酶2过氧化物酶可以分解有毒氧代谢物,由此可见KatG 基因对结核分支杆菌在细胞内的持续存在起着重要作用。结核分支杆菌进入巨噬细胞后是否有特殊的基因表达以适应细胞内环境?研究发现PE 2PGR S 基因的表达参与巨噬细胞内结核分支杆菌的活性。当PE 2PGR S 基因发生突变,巨噬细胞内休眠状态的结核分支杆菌生存时间缩短。 2 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初 以后,对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已深入到分子水平。目前几种主要化疗药物耐药性分子机制已得到初步阐明,都涉及到相关基因的突变,其中涉及利福平耐药性 101陕西医学杂志2003年11月第32卷第11期 本页已使用福昕阅读器进行编辑。 福昕软件(C)2005-2008,版权所有,仅供试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