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及地质填图要求

实测地质剖面方法及地质填图要求

实测地层剖面

为了对测区的地层情况有准确的了解,选择出露较好的典型地层剖面进行实际测量。

(一)小组成员共同承担的任务

1.确定剖面起、止点, 将其准确标定在地形图上并标上地质点号

剖面起、止点按地质填图地质点号统一编号,并在剖面线上用油漆做上醒目的标记。

确定剖面起、止点通常采用三点交汇法并根据地形、地物加以校正。目前多采用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定位。

确定剖面起、止点的原则:

剖面起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下伏层位中,终点要放在所测地层的上覆层位中。例如:所要实测的地层是石炭系(C),起点要放在泥盆系(D)的顶部,终点要放在二叠系(P)的底部。如下图:

2.划分地层,将分层界线和分层号标在剖面线上

地层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地层的岩性特征,岩层剖面上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成分或岩石组合规律等等方面的差异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志。实测剖面所划分出的层,可以是单一岩性层,也可以是有规律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岩性层。所划分出的每一层与上、下相邻层的宏观岩性特征应有较明显的差异,易于识别。复合岩性层的的组合规律主要有①夹层型(以一种岩性为主夹有其它岩性);②互层型(由两种岩性交互产出);③韵律型(三种或三种以上岩性顺序排列、重复出现)。

地层划分的精度

地层划分的精度(即:分层厚度)与所选定的比例尺有关,两者的关系如下:

实测剖面分层精度与比例尺的关系

注: 最小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mm所代表的地层厚度,最大分层厚度等于实测地层剖面图或柱状图上1cm 所代表的地层厚度。分层厚度的下限通常为自然岩层厚度。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的问题

地层划分时应重视有意义的特殊岩层,例如底砾岩层、古土壤层、含矿层、化石富集层、岩性独特的标志层等等,对于这些岩层,即使厚度不大也应单独分层,在剖面图和柱状图上予以夸大表示(可夸大到1mm)。

3.寻找化石

应逐层依次寻找化石,将找到的化石顺序编号,并在化石发现地点用油漆做上标记。·根据小组成员的多少可作如下分工(见下表):

实测地层剖面人员分工

1. 前、后测手的任务

①在已经确定的剖面线上,选择导线点,并做上标记(标注导线点号)。导线点的选择原则是:导线点应选择在地形明显起伏或剖面方向转折处以及剖面的起点和终点。导线点号的编码,由剖面起点至终点依次为0、1、2、3、……。

②丈量导线距(斜坡距)

③测量导线方向:导线方向指的是导线起点至导线终点的方向。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

④测量坡角:沿导线方向上坡记为正角,下坡记为负角。前、后测手共同测量,两者测量结果若相差太大,应重测;若相差不大,则取两者的平均值。

⑤后测手负责将导线号、导线距、导线方向和坡角等测量结果及时报给表格记录员。导线号用0-1、1—2、……表示。导线1—2指的是导线点1和2之间的导线,其中1指的是该导线的起点,2指的是该导线的终点。

2.表格记录员的主要任务

详细填写实测剖面记录表(实测剖面记录表格式见下一张幻灯)。实测剖面记录表是最重要的原始资料,记录一定要准确、齐全。每一导线测量完毕后,表格记录员要全面检查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是否全部完成,若有缺项,应及时补测。只有当表格记录员经过检查,确认该导线中的实测地层内容已经全部完成,才能撤掉该导线进入下一导线的测量。

3.记录本记录员的任务

①详细描述每一分层的岩性、所含化石、地层产状及其接触关系,对标本进行登记。

岩性描述主要内容包括: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成分(矿物成分及结构组分)、岩石的组合规律(可分为:夹层型、互层型或韵律型)。

化石记录内容主要包括:化石种类(野外定名)、保存程度、富集程度、围岩种类及特征。

标本登记:标本号、标本名称及其标本采集点位置(用标本采集点的皮尺读数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标本用不同符号进行编号,B代表岩性标本,b代表标本,H代表化石标本(详见《夹沟、桃山集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P.41)。同类标本按采集顺序依次编码,如:B001、B002、……。

②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对于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重要的沉积构造、断层证据、……等等)应绘制地质素描图或拍摄地质照片。地质素描图上要标明地点、产出层位、产状、比例尺、方向、图名、图例等。

4. 绘图员的主要任务

①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包括剖面起止点及剖面线位置、实测剖面编号、剖面上的地质点位及其点号、地层分层界线及地层代号、代表性的地层产状。在地形图上标绘剖面内容应该在野外完成。

②读皮尺:主要包括读取地层分层点、地质现象素描或照相点等地点的皮尺读数,并及时把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该项工作应与表格记录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③绘制剖面草图:草图上要标明剖面方向、地形、分层界线、分层号、地层代号、产状、接触关系、标本采集位置、剖面线上的主要山头或村庄的位置与名称、导线号、图名、图例、比例尺。作图方法与路线地质剖面图基本相同。

5. 标本采集员的任务

①采集各类标本:岩性、化石标本一般应逐层系统采集,岩性标本规格多采用3×6×9㎝,或2×4×6㎝。化石标本没有一定的规格,一般视化石的大小而定。

②标本编号与包装。

③把标本编号、标本名称、标本采集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

④测量地层产状,将测量结果和产状测量点的皮尺读数报给表格记录员。每一分层都应该测量一个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

五: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

实测地层剖面资料的室内整理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数据计算、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编写实测地层剖面报告。

1. 数据计算

将野外实测获得的—斜距(L)、地层倾角(α)、坡角(β)、导线方向、地层走向与导线的夹角(γ)等原始数据加以计算,求出导线与各分层的水平距(W)、地形高差(H)、地层厚度(d)、剖面线(总)方向、地层在剖面线方向上的视倾角(α’)等。计算结果必须填写在实测地层剖面计算表中。下面对计算公式作简要介绍。

⑴计算导线与各分层的水平距(W)和地形高差(H)

水平距: W=L·COSβ

地形高差: H=L·SINβ

⑵计算地层厚度(d)

地层厚度: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注:当山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时用“+”号,

当山坡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同时用“-”号

β角在丈量表中有“+”、“—”之分,但计

算地层厚度时β角均取正值

⑶求剖面线(总)方向:

剖面线(总)方向一般指剖面起点至终点的方向。该方向通常利用导线方向和导线水平距作图求得

求剖面线(总)方向举例

例如:某地层剖面实测结果如下

先确定出剖面起点的位置和正北的方向,然后按导线方向、导线平距,从起点开始,顺次画出每一导线(如右图),最终导出剖面终点。将剖面起点和终点连接起来(如右图中的红线)。起点和终点的连线与正北方向的夹角便是剖面线(总)方向,如右图所示,该角度为22.6°。用Corel DRAW绘图软件作图可以较方便、很精确的求出剖面线方向。

⑷求地层视倾角

地层视倾角('α)的大小与地层真倾角(α)、地层走向和剖面线的夹角(δ)有关。三者之间的关系式为:tg'α=tgα·sinδ。

因此,视倾角('α)可以根据地层真倾角(α)、地层走向和剖面线的夹角(δ),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式计算求出。此外,还可用图解法求得。

2.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

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常用的有两种方法—直线法和导线法。

⑴.直线法

如果实测剖面的导线方向全部垂直(或近于垂直)地层走向,就可以使用直线法作图。

直线法绘制实测地层剖面图的优点是利用野外实测数据、不需要计算直接作图,作图步骤如下:

①根据各导线的斜坡距和坡度角用直尺和量角器作辅助线,画出各导线点的位置。

②把各导线点用圆滑的曲线连接起来,画出地形轮廓线。

③根据各分层的斜坡距(即各分层的皮尺读数),在地形线上得出各分层以及各组段界线点,过分层及分组界线点按照地层产状(真倾角)画出各分层、分组的界线。分层界线一般长2.5cm,分组界线一般长3.5cm。

④按照地层产状(真倾角)给每一分层画上岩性花纹,标上产状。岩性花纹线的长度一般为2cm。岩性花纹的样式和规格在国家技术监督局1989年颁布的《1: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一书中有具体规定。

⑤给实测地层剖面图加上图名、图例、比例尺、剖面方向、责任表等等

⑵导线法

如果实测剖面受到岩层出露和通行条件的限制,使导线方向不能始终保持与地层走向垂直(或近于垂直),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导线法绘制剖面图。作图步骤如下:

①画导线平面图:

a. 在图纸上确定剖面线方向:通常规定剖面线方向平行与图纸的横向(水平方向),剖面的W、NW、SW或N(0°)端放在图的左侧,剖面的E、NE、SE或S (180°)放在图的右侧。

b. 求出剖面线按照作图比例尺在图面上的长度。根据剖面线的图面长度和图纸的宽度确定剖面起点在图纸上的位置。

c. 按导线方向、导线平距,从起点开始,顺次画出每一导线。并在导线点上画上实心小圆圈,在实心小圆圈的正上方标上导线号。

d. 根据各分层的水平距,在导线上依次标出各地层分层点。在导线的下部标上分层号。在导线的上部标上各分层的地层产状,表示方法如右图,该产状符号的走向线长度为5mm,倾向线长度为2mm。

e. 过各分层点平行于地层走向画出各分层界线和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分层界线长度为2cm,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长度为4cm。整合地层界线用实线,假整合地层界线用虚线。在导线的下部标上各组地层的代号。

⑵导线法

②.画地形轮廓线a.求出剖面图按照作图比例尺在图面上的高差(在所有导线点中,最大累积高差减去最小累积高差)。根据剖面图的图面高差和图纸的高度,在导线平面图的下方适当的位置画一条横线,作为剖面基准线,其标高设为0m,这是一条作图辅助线,应尽量画得轻些,剖面图做完后还要擦掉。b.将各导线点分别向下垂直投影到剖面基准线上。c.根据各导线点的累积高差(相当于各导线点相对于起点的高程),按照垂直比例尺在图上确定各导线点的相对于剖面基准线的高程点。d.用圆滑的曲线将各高程点连接起来,即形成地形轮廓线。e.在剖面终点、地形线上方标上剖面线方向(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f.在剖面线上方标上剖面线所经过的主要

山峰、村庄等地物的名称。

⑵导线法

③.画地层界线

把导线平面图上的各分层点、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点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线上,过投影点,按照地层倾向和视倾角,画出各分层界线和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分层界线长度为2.5cm,组与组之间的地层界线长度为3.5cm。

④.填岩性花纹、标上产状、分层号和地层代号

按照地层视倾角给每一分层画上岩性花纹,岩性花纹线的长度一般为2cm。岩性花纹的样式和规格一般采用《1: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在岩性花纹的下部,标上地层产状(用真倾向和真倾角表示)、分层号和地层代号。

⑤.确定标本采集点在剖面图上的位置并写上标本编号

先按照标本采集点的水平距,定出采集点在导线平面图上的位置。然后将采集点在导线平面图上的位置向下垂直投影到地形线上,该投影点就是标本采集点在剖面图

3.绘制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主要反映实测地层的岩性、化石、厚度、接触关系等等。有些实测地层剖面为了解决沉积环境、沉积相、层序地层等方面的问题,在柱状图中还要列出沉积环境、沉积相标志、沉积相类型、层序界面、最大海泛面、沉积体系域、海进海退旋回等方面的内容。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主要依据地层厚度,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和规定的岩性花纹绘制而成。此外,还要对岩性作简明扼要的描述并详细列出化石名单。

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参考格式

岩性花纹除了要反映岩石类型之外,还要反映岩石的颗粒粒度和岩层的厚度。岩石的颗粒粒度越粗,在岩性及结构柱状图上岩性花纹画得越宽,反之画得越窄。例如:砾岩的岩性花纹宽度一般为3cm,砂岩为2.5cm,粉砂岩为2cm。岩层的厚度越大,则岩性花纹画得越厚,反之画得越薄,按照《1:50000万区域地质图图例》(第13页)中的规定,厚层岩性花纹的厚度一般为4mm,中层为3mm,薄层为2mm,而页片状层理为1mm。

4.编写实测地层剖面说明书(报告)

名称:××省××县××乡镇××地名(山)××地层实测剖面说明书

一.概述

1. 剖面编号:

2. 剖面名称:

3. 剖面位置:××省××县××乡镇××地名(具体部位,如××山的南侧),附剖面位置平面图

4. 剖面方向及长度:

5. 剖面比例尺:

6. 测制日期:

7. 测制人员与分工:

8. 完成工作量:主要写采集的实物标本数量等。

9. 地质概况及露头情况:

10. 报告编写人:

二.剖面描述

1.由新至老依次叙述各个分层(包括上覆地层和下伏地层)的岩性、化石、接触关系、厚度等等。

2.小结:a.地层小结,将地层组合成几个部分或几个段,每个部分或每个段有那些特征,地层在剖面上有什么变化规律。b.主要成果:新发现、新认识。c.存在问题:实测剖面过程中发现、还没有解决的有意义的地质问题。

一、1:1000地质剖面

(一)工作方法

1.地质剖面测量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基础,因此在填图工作之前,测制1-2条完整的地质剖面,比例尺采用1:1000,用以划分填图单元,研究地层及构造,为1:10000地质填图服务。

2.剖面线应垂直地层走向布置,位置应选择在地层层序较齐全,相带明显,构造简单,接触关系和标志层清楚,基岩出露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为确保剖面的实测精度,剖面上的地层、矿层界线、构造线若被浮土掩盖,应予揭露。

3.实测剖面应逐层对岩石和地质矿产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描述,系

统地采集标本,按不同岩石类型分层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

4.地质剖面用半仪器法测制,采用定地质点的方法进行。分层距离用皮尺丈量,地质体出露宽度在1米以上者在图上应有表示,小于1米,具有特殊地质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5.实地分层界线用小红旗作标记。

6.地质记录内容应全面、准确,地质体产状及所采各种样品应按分队的统一格式标绘于剖面图相应位置上,并做文字记录。

7.根据实测地质剖面和其它地质工作所取得的各项地质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地层层序,查明岩层厚度,岩性、岩石组合特征,物质成份,岩相组合等。研究地层、岩石的含矿性,尽可能确定其时代,选定标志层,划分填图单元。

8.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和布局参照附图1。要加强导线平面图的绘制,绘制方法采用展开法,表示内容:导线、导线点、产状(可选择表示)、地质界线、地层代号、含矿层、断层、主要地物等。

9.进行地层厚度计算工作。用统一表格,采用下述公式计算。

D=L(sin 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D-岩层真厚度;

L-斜坡距

α-岩层真倾角

β-地层坡度角

γ-剖面线与地层走向线的夹角。

地形坡向与岩层倾角相反时用“+”,相同时用“-”。

10.随着剖面测制工作的进展,应加强室内整理工作,特别是当日整理、

文字记录补正、图件绘制及着墨。

11.编写剖面地质小结。内容为:

(1)前言

a.剖面测制的目的;

b.剖面线位置、方向、座标、长度、测制方法;

c.工作起始、完成日期、工作单位及主要工作人员;

d.完成主要工作量:剖面长度、标本、样品件数。

(2)地质成果

a.简述剖面测制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及地层、构造特征;

b.地层描述;

c.岩浆岩及脉岩描述;

d.构造;

e.矿产(应详述);

f.新进展、新发现和新见解。

(3)存在问题。

(二)质量要求

1.文字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楚。

(3)分层合理,各层之间接触关系叙述清楚。

(4)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5)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6)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2.剖面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内容齐全、图面整洁、字迹清晰、花纹美观。

(2)剖面起点、终点和工程位置、地质界线及各种数据准确,按比例尺要求地质体和重要地质现象无遗漏,各种构造要素表示合理。剖面图与平面图吻合,与文字记录相符。

(3)柱状图内容齐全,层序合理,厚度准确,文字综述合理简练,化石书写正确。

3.控制程度

露头(天然和人工)点密度符合有关标准(相应比例尺)的要求。4.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采集系统有代表性,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5.室内整理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整饰着墨,每一剖面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二、1:10000地质填图

(一)工作方法

1.1:10000地质草测采用追索法为主,结合穿越法进行。观测点插统一编号的小红旗作标记,点线密度不作具体要求,地质点密度为18-20个/km2,以能合理控制主要地质体为目的。对矿化、构造蚀变带等重要地段视具体情况适当加密,以准确反映其特征。

2.观测点用半仪器法(结合GPS)交汇于手图上,并按观测点的地质意义实地勾绘成图,在地质、构造线转弯处要定点控制。

3.填图中,对较难辩认的岩石、矿石及其它构造现象须及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或研究,对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现象应做素描或照相。4.对重要的地质体、构造、接触带、含矿层、矿化蚀变带等须沿走向追索,必要时采用槽探工程予以揭露。

5.填图时,对大于10米的地质体应标绘于图上,对小于10米具有意义的地质体应放大表示。

6.地质观察点的记录内容及格式:

观察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因此,应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尽描述、重点突出,充分收集第一性资料。

其内容及格式如下:

(1).点号:DXXX

(2).点位:利用测量控制点后方交绘。

(3).点义:如岩性控制点、岩性分界点、矿化点、构造控制点等,视具体情况而定。

(4).岩性描述:岩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份、颗粒大小、形状、含量。地质构造、矿化、蚀变、地貌特征等。

(5).标本及样品编号。

(6).路线地质:各地质点间的路线地质均应认真细致观察,做好路线地质记录,对一些小的地质体及矿化、蚀变现象均应有所反映。7.地质点的分布应均匀地布设,但应视具体情况而定。野外记录要求单点描述,不得合并。

8.每天外业工作结束后,须及时校对记录和手图,对采取的各种样品及时核对、登记外送,完成手图着墨、转点以及野外记录本中所有数据的着墨工作。

9.要加强野外手图、实际材料图和地质清图的日常整理,及时着墨。同时,要在地质图上编绘主要地质剖面图。

10.要加强地质填图的室内整理工做,特别是文字记录补正、图件整饰着墨等。

11.编写地质填图总结。

其内容如下:

(1).概况

a.目的任务

b.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

c.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d.完成实物工作量

(2).工作方法及质量评述

(3).测区地质

a.地质

b.构造

c.岩浆岩

d.变质岩

e.围岩蚀变

f.矿床

(4).结语

a.主要成果

b.存在问题

c.进一步工作建议

(二)地质填图质量

1.野外地质记录质量

(1).记录格式、描写内容和顺序、记量单位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言精炼、概念清楚、字迹清晰。

(3).岩石定名基本准确,岩性描述详细且与定名相符。

(4).蚀变与矿化、岩(矿)脉、构造和化石等特征描述详尽。

(5).各种产状数据齐全、准确,有代表性。

(6).接触关系等重要地质现象绘制必要的素描图,并作详细记录。有50%以上露头点的路线应作信手剖面。文图相符,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

(7).路线地质记录连续,界线点控制准确,重要地质现象有详细记录。

2.野外手图质量

(1).内容齐全、准确,并与文字记录相符。

(2).图面整洁、字迹清楚。

3.采样质量

(1).岩、矿石和化石标本及其鉴定样品齐全,专门样品采取的种类、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2)采样方法和样品重量、标本规格符合有关标准要求。

(3)按有关标准要求完成采样编录,标本、样品位置和编号在文字记录和有关图、表中注记清晰,无误无漏。

4.实际材料图质量

(1)比例尺和图式、图例等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图面整洁,字迹清晰。

(2)图面表示内容齐全,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实际材料图与手图相符,与文字记录一致。

(3)图面地质体间结构合理,代号齐全正确,地质体和地质界线控制程度达到有关标准或设计的要求。

5.室内整理情况

(1)逐日整理野外现场编录资料(含标本和样品),及时编写路线地质小结和转绘实际材料图。

(2)收到各类实验结果后,及时完成样品登记,并注记、补正文字记录。

(3)文、图按有关规定要求整饰着墨,野外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有关原始资料。

三、应提交的地质资料

1:10000地质填图工作总结

地质剖面记录本

实测地质剖面图

地质填图记录薄

1:10000地质图(手图、清图)及实际材料图

岩矿样登记薄、送样单、鉴定成果

基岩光谱样登记薄、送样单、成果表

地质填图之我见

地质图图是地质找矿的重要手段。地质填图分为矿区地质填图和矿床地质填图,它们的目的和要求是不一样的。

矿区地质填图根据不同勘查阶段的目的任务,进行不同比例尺地质填图,其质量要求按相应比例尺地质填图规范执行。(地形)地质图比例一般为(1: 5 000)~(1: 25 000)。进行矿区地质填图,应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层、岩性、厚度、产状和分布等;大致查明较大的褶皱、断裂和破碎带的分布、规模和产状;大致查明侵入岩或喷发岩的

种类、数量、形态和分布;

矿床地质填图:矿床地形地质图是以同比例尺的地形图为底图填制而成的。对矿体分布地段和重要地质界线必须用工程揭露控制,所有地表工程均须用全仪器法测定位置。勘查线剖面必须实测。对区内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体),应大致查明其地表分布、数量、厚度、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大致了解矿床(体)氧化带发育情况;矿床地质填图的比例尺一般为(1∶500)~(1∶2 000)。

根据这一要求,地质图图主要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实测地质(地层)剖面的基本要求。

实测地质(地层)剖面是地质测量的基础。在野外首先要通过踏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