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导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导学案

小学导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导学案

小学导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导学案
小学导学设计《包装的学问》导学案

小学导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导学案教学设计(全册)

北京课改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体现新课标思想: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增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他们能够学数学,爱数学,创造条件,引导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 3、在解决生活实际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积极合作。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4、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改力度。在理解教材、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上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研究。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共有十二个单元:(1)乘法;(2)实际问题;(3)实践活动1;(4)年、月、日;(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6)实践活动2;(7)平移、旋转和对称;(8)分数的初步认识;(9)小数的初步认识;(10)方向与路线;(11)统计初步知识;(12)总复习。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10和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使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会用两步计算解答连乘、先除后乘(或再除)与先乘后除等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调查租车价钱的活动,使学生知道租车的价钱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考虑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去想。 5、运用所学的乘法计算租车要用的钱数和购买饮料要用的钱数。 6、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每月各有多少天,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7、鼓励学生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季度、世纪等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 8、使学生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导学案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学习目标】1、一定量的空气有一定的质量,可以用不同的物体来衡量。 2、能用简易天平和不同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3、能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个相对复杂的事情。 【学习重点】选择轻重、大小合适的物体来衡量一袋空气的质量。 【学习难点】理解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初步感知密度。 【学习准备】 简易天平、打气筒、皮球、豆子、回形针、绿豆、乒乓球、小泡沫块、棉签等轻小物品。 【学习过程】 1、用橡皮筋将塑料袋口与打气针扎紧,估计一下我们能打入多少筒空气? 2、塑料袋鼓胀以后,里面的空气大约有多重? 3、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物品来衡量这袋空气的重量。 我们在上节课中已经有类似的探索经验。 活动指导: 1、使用上节课的方法,先将一个皮球放在天平的一端, 再把回形针或绿豆放在另一端来调节平衡。 2、将小桶中的皮球取下,打入20筒空气,放回天平。 4、按照上面的方法,用打气筒给一个不漏气的袋子打入100筒空气,扎紧袋口,然后分别与同这袋空气质量相当的物品进行比较。 、小组交流。 (1)实验中你如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小天平倾斜了表示什么?平衡了表示什么? 2、教师提问: 在打入100筒空气后,这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多少?我们是如何知道这袋空气的质量的? 提示:可以根据20筒空气的质量来进行估计。 验证我们的想法。 1、比较这袋空气和同它质量相当的物品,你有什么发现?

(1)同质量的空气与其它物品比较,(选填:体积/重量)比较大。(2)不同的物品,表示同样的质量时,(选填:数量/重量)不相同。(3)相同质量的物体,体积大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密度不同。 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来测一测一袋空气的质量。了解 一下人们常用什么单位来表示质量的多少? 一、判断: 1、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最先发现空气的重量。() 2、使用天平可以准确称出一袋空气的质量。() 3、与同质量的物品相比,空气占据的空间比较大。() 4、一袋空气的质量大约是20千克。() 5、测量一小袋空气的质量,用小石块比用回形针更合适。() 二、选择: 1、测量空气的质量,不合适的仪器是() A、托盘天平 B、弹簧称 C、简易小天平 2、在测量空气的质量时,适合作标准物的有() A、棉花 B、回形针 C、小石块 参考答案: 一、判断:1、√ 2、√ 3、√ 4、× 5、× 二、选择:1、B 2、B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 与使用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编写与使用 一、导学案的含义 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学”则指的是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导学案实际上是用来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强调的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导学案”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二、导学案编写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课时性原则。 每个学科新教材中,一些章节的内容用一课时是不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一节课一份导学案,不允许一案多课。一节课一定要完成导学案上的具体学习内容。不分课时的导学案是不符合课时性原则的。 2.主体性原则。 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学生作为课堂唯一的主人,其主体地位应凸显出来。 3.导学性原则。 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自学,要做到目标明确,流程清晰,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明了、实用。 4.问题性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导学案的编制原则,但绝不是"知识习题化"。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习题集不刻意要求知识之间"相互往来",题和题之间是"陌生人",而导学案知识之间要"相互走动",是心连心、手牵手,相互关照的"血脉兄弟"。 5.层次性原则。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导学案设计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课题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精心设计活动内容,让学生在观察中积累活动经验。 注重学生以往的学习和活动经验是学生同化数学新知的重要保障。在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我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活动设计力求做到生动活泼,例如,通过观看《手影艺术》和“画一画”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种民主、和谐、不断体验的氛围中充分掌握从不同

位置观察物体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学习的快乐。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真实体验。 2.立足于用好用活教材,尊重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 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对教材有所突破,进行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多媒体 学生准备:若干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激趣感知。 1.引导学生欣赏手影艺术。 2.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看手影图像发现了什么。 3.引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手影艺术过渡到对图形观察的学习中,渗透变与不变的规律。 1.欣赏手影艺术。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下面是小红从不同位置给同一个物体拍摄的照片。分别写出是从什么位置拍摄到的。 二、探索新知,操作感悟。 1.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 引导学生各自拿出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 组织学生在自己的课桌上用这4个小正方体摆成例1中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摆好后,引导学生先观察立

小学英语导学案

小学导学案 学习 内容 22页Module 6 Unit 1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第一课时学 习目标1. 学会正确的评价一个人(Assessing oneself);2.句型学习: Can you…?Yes, I can. / No, I can’t. I can …well/badly;3.词汇: well, badly, team, control, really, catch, fantastic, goalkeeper;4.短语:catch the ball, control the ball; 重难 点及突破措施 1.学习重点:Can you…?Yes, I can. / No, I can’t. I can …well/badly; 2.学习难点:control, fantastic, goalkeeper单词的掌握运用; 3.突破措施:温故而知新,创设情境,在竞赛、游戏中学习英语,培养学生具有自我评价的能力。 课前 准备 单词卡片,磁带,足球 导学案设计个性化设计预 习学案 一、预习单词 well-well-好地team-team-队,组 control-control-控制badly-badly-不好地 really-really-真正地,确实地catch-catch-接住,抓住fantastic-fantastic-极好的,极出色的 goalkeeper-goalkeeper-守门员

自主乐学 合作交流 一、复习导入 1. Sing a song. (复习以前学习的歌曲I’m listenin g to the music.) 2. 复习歌曲中的短语: listen to music, run fast, jump high, play football… 二、导入新课 1.上月我们举行了运动会,大家成绩很好。今天,我希望大家也可以踊跃发言。This is football team. (教师利用教具:足球渗透单词“team”) 2.Act and guess:play basketball play football play table tennis jump high run fast swim…(请一个学生做动作,其他学生猜。) 3.T: I can play basketball.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S1:Yes,I can. T: Can you play basketball well? S1:No,I can't. T: But I can play basketball well. (学习单词well,知道这个单词的意思以及在句子当中如何使用)4.出示贝克汉姆和姚明的图片 问学生:Who is he? Can he play basketball/football well? which team is he in? 5.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Q1:Can Lingling run fast? Q2:Can Lingling control the ball? Q3:Can Lingling jump high? Q4:Can Lingling catch the ball well? 读课文时,先自己读,然后分组读,最后分角色演示 检测反馈 一、英汉互译 1.队,组 2. 好 3.不好地 4. 跳高 5.接住,抓住 6. run fast 7.control the ball 8. climb up the wall 二、连词成句 1.can he good a goalkeeper be 2. control can you ball the well 3. catches ball the he badly very 课外拓1.Form ----Make a survey(调查表):教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好朋友进行调查,并作记录。调查的项目有足球、篮球、乒乓球,调查三 个好朋友。 name Good at……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导学案教学案设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平均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激活经验,促使生成多样化的分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的一种自主建构过程。本设计引入具体生活情境,通过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除法的必要性。同时让学生在已有“数的组合”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分一分,促使学生生成多样化的分法,为下一步学习平均分奠定基础。 2.加强比较,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加以区别,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本设计在学生进行动手分配以后,设计了展示不同的分配结果的环节,让学生观察比较,思考哪种方法更公平,说一说公平的分法有什么特点,通过从“形”到“数”等多方面比较,突出平均分的含义。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糖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7页情境图:仔细观察画面,从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2.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是怎样分这些食品的呢?哪种分法才合理呢? 3.导入新课。 1.观察后汇报:同学们要去参观科技园,买了很多食品,他们正在分这些食品。 2.思考后交流汇报:应该每人分得的一样多才合理。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填空。 6=( )+( ) 6=( )+( )+( ) 6=( )+( )+( )+( )+( )+( )

二、操作实践,体验过程。(20分钟) 1.引导学生回忆6的组合。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材8页例1,体会平均分。 3.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哪种分法比较合理?为什么? 4.总结得出结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平均分) 5.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平均分。 (1)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8页1题,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2)组织学生完成教材8页2题,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 6.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教材9页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个?分一分。 7.引导学生比较各组不同的分法是不是都是平均分。 8.引导学生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完成教材9页“做一做”。 1.说一说6能分成几和几,并完成学情检测卡。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糖果,然后汇报分法。 分法一 1 1 4 分法二 1 2 3 分法三 2 2 2 3.观察、比较,引发思考:第三种分法每份都是2颗,都一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docx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导学案 1《使用工具》导学案 【学习目标】 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阅读课文思考】 一、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工具,你能说一说这些工具能做哪些事吗? 应该选择什么工具来完成下面的工作?说说选择的理由。 【同步达标训练】 一、填空题 1._____ 是能使我们________ 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____________ o 3.用_______ 可以比较方便的把 ________ 从木头中取出,用________ 可以比较方便的把____ 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________ o 4.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_________ ,延长了人类的_____ o 5.使用工具要十分注意______ - 二、判断题 1有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2、螺丝刀可以用来钉钉子。 3、用剪刀可以轻松地将木头里的钉取出来。 三、选择题 1、把铁钉从木头里取出来,应选用的工具是() A. .羊角铁锤 B.钢丝钳 C.螺丝刀 D.银子 2、把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出来,应选用的最好是() A..羊角铁锤 B.钢丝钳 C.螺丝刀 D.剪刀 3、打开汽水瓶时,我们一般可以用 A..螺丝刀B开瓶器C.小刀 D.剪子 四、连线题 把油桶搬上车用撬棍当杠杆去撬 把大石头搬开 把国旗升到旗杆顶上五、简答题用绳子和轮子组成定滑轮用木板当斜面

小学英语导学案

自主学习快乐学习 —以Unit 5 Do you like pears?为例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The second section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主题是水果,主情景图通过孩子们做水果沙拉的活动呈现本单元的核心句型和词汇。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①学习apple, orange, pear, banana四个关于水果的单词及句型:Do you like …s? Yes, I do. / No, I don’t. ②正确说唱Let’s chant。 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banana的发音,并让学生了解多吃水果对身体的好处,养成每天吃水果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采用各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学习目标 1.“课前导学单”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和预习的能力。 2.“课中导学单”引领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3.“课后导学单”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记忆。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1.通过“课前导学单”培养学生的自主预习的能力。 难点:借助“课中导学单”引领学生在质疑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Unit 5 Do you like pears? The second section 一、趣味导学,学会自主学习 1. Song: 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 T: Now, listen carefully. And after it, who can tell me the main idea of it? (播放歌曲) 2. 出示课前导学单,检查预习 ①T: Now, read the sentences in the part of revision. (学生自行朗读) And anyone want to answer the questions?(找两名学生分别报复习部分两道问题的答案,师生共同核对答案。) ②T: Who want to read the four words and tell me the meanings too? (邀请4-5名学生朗读) ③T: Watch the video—Let’s chant(P 49)(学生观看动画视频) T:Who can tell me the meanings of yummy, bowl, tummy?(邀请2-3名学生来说一下) 二、质疑问难,培养问题意识 1.围绕字母a的发音质疑。 T:我们班同学的预习能力真不错呢!有没有人知道字母a在这四个单词中的发音呢?它们有哪些不同的发音呢?咱们一起来探索发现吧! 2.师生共同探讨,归纳字母a的发音。 三、顺学而导,熟练掌握本课词汇及句型 1.单词操练 ①“Little teacher”——让学生充当小老师,领其他学生读单词 ②Bomb Game 2.课中导学单,巩固操练 ①look, read and match ②fill in the blanks and read with your partner 四、课后拓展,培养能力 Chant: Apples, apples, I like apples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导学案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小熊购物》导学案设计 本帖最后由桂馥兰香于 XX-2-14 20:38 编辑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 小熊购物导学案设计课题 小熊购物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虽然是首次把乘法和加减法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学生都遇到或经历过这种混合运算的原型,只是不清楚为什么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为了使学生理解算式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混合运算中有关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掌握运算顺序并正确地进行计算,本节教学做如下设计: 1.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引而不替。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提出问题之后,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探究,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加深对题意和算式意义的理解,从而为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小熊购物(一)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6分钟)

1.课件出示复习题: 24+37-18 81-36+25 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 2.指名口答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进行脱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种混合运算。 1.观察两个算式,思考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独立完成计算;评判板演的两位同学做得是否正确。 2.回顾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进行脱式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3.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脱式计算。 50-13-17 75-68+9 36+24-30 33+25+11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年级:三编写:小学科学组课型:新知·探究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温度和温度计》导学案设计展示日期: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5分钟 一.运用感官判断水的冷热。 教师出示温度不同的三杯水,由六位同学台前用自己的方法感觉三杯水的不同温度, 转告同学们你的判断方法及温度。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师适时板书

先小组讨论、交流 班内大展示 师生做游戏 三、当堂测评5分钟 1. 完成活动册2、3、4 2.我当小法官:评判、打分、小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年级:三编写:小学科学组课型:新知·探究课时:第一课时课题:磁铁的力量展示日期: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5分钟 同学们,新课之前,老师为大家表演魔术,那你们愿意不愿意观看呀?看完“小鱼水中游”,你有什么发现?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磁铁的性质。 引入课题:磁铁的力量(板书)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三、当堂测评5分钟 开心填空: 1、磁铁能吸引物体。 2、根据磁铁的形状不同,科学课中最常见的可分为()、()、()。选择: 磁铁能吸引下面的哪个物体()。 A铁钉B塑料尺C纸 我当小法官:磁铁隔着东西能吸所有金属。() 四、课堂反思2分钟 实验记录表1 实验记录表2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 年级:三编写:小学科学组课型:新知·探究课时:第一课时课题: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展示日期: 学习目标 创设情境:5分钟 同学们,我们养上学期饲养过蜗牛,那么蜗牛的一生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它们的寿命有又多长呢?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呢?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蚕吗?你知道他一生的生长变化和它们的寿命吗?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11.9

小学数学导学案的设计 一、基本理念。 “以学定教,同案协作”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导学案”的设计,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关注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关注课堂师生共同成长的互动性。其核心是:根据学生的有效学习的需要,以及班级授课的特点,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基本教学策略是:“问题式导学,过程式学习”。在操作过程中强调“学的重心前移”、“教的重心前移”、“管理的重心前移”。教学中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化”,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 二、“导学案”设计的特点。 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景,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独立看书、自学、思考、探究,使学生通过课前自学对教材首先有一个初步了解,发现问题,完成第一次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分析问题,完成第二次学习。这种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条件和明确的学习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有了保证,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具有目标明、方法优、易操作、效果好、适用广的特点。 三、“导学案”设计的常规要求。 “导学案”不是简单的照搬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习要求和教材内容,而是以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设计的常规要求是: ①明确学习目标。 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③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 ④提供检测学习效果的适当材料。 ⑤注意“教学合一”和学生有效学习。 达到上述常规要求,“导学案”的设计要过好两关。一是学生关: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意向,体察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二是教材观: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因素,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解决全面育人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解决“差异教育”问题;吃透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全过程的脉络与布局,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能力的生长点和思维的激发点,解决学生思考、参与、探索的问题。 四、“导学案”的基本环节及设计意图。 “导学案”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设计,体现在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日历》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制作活动 日历》导学案设计 课题 制作活动日历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在新课开始之前,让学生准备日历,观察日历的组成部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把知识蕴涵于学生具体活动经验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2.给学生提供探究与交流的空间。 本设计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在活动中每个步骤都充分展开小组讨论,并通过合作交流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由于这个任务比较复杂,在每个小组发表本组讨论的结果后,再对全体学生做一个整体的总结,帮助学生明确关键问题,保障活动的顺利开展。学生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深刻的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日历 学生准备:4个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底座水彩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1.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说出日历的作用。 2.看来日历的作用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制作一个活动日历。 1.组内交流汇报,日历可以提供日期信息,可以记录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可以记录家人的生日等。 2.明确本节课的活动内容。 1.说说家庭成员的生日。 二、实践活动,展示交流。(31分钟) 1.组织学生进一步观察日历,交流日历的特征。 2.组织学生讨论:制作活动日历需要呈现哪些内容。 3.组织学生讨论制作方案。 (1)引导学生思考:制作日历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2)组织学生讨论,确定制作方案。

小学英语现在进行时导学案

现在进行时 概念: 现在进行时态表示现在(说话瞬间)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 例如:我们正在上英语课。 e.g. We are having an English class. 动词变现在分词规则如下: 1)一般动词后直接加-ing. 如: reading, watching, seeing 2)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词去掉e再加-ing. 如: make—making write—writing 3)以重读、闭音、单辅音字母结尾的词,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ing. 如: get-getting, swim-swimming 1.写出下列动词的现在分词 Sleep invite chat Look write swim Play come run Wait practice shop Study see Visit Lie Learn tie 写出下列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 talk________ sleep _______ watch ________ sit ________ listen _________ make ________ laugh ________ lie ________ cry ________ sing ________ cut_________ write________ 2.用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Look! Some boys _________________ (make) model planes 2)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lie) on the ground now. 3)At the moment, we _____________ (listen) to our teacher. 4)Listen! Daniel _____________ (sing) an English. 5)It’s 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 Simon ___________(get) up.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导学案

如何设计小学数学导学案 平顶山市叶县龚店乡中心小学刘秋红 设计导学案就是落实教学常规得首要任务。就是教师上好课得前提与基础,也就是提高课堂效率得重要保证。如何设计导学案,我将从“设计导学案得三个前期准备工作与各环节应注意得问题”几个方面谈谈我得想法。 一、课前备课很重要。 1、读熟五本书。 一就是读熟《课标》与《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这两本书就是教学得基本依据。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精神,明确教学目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各年级得教学任务与教学要求,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得联系与衔接。 二就是读熟教研室编写得《且行且思》。这本书涵盖了我县对生本理念下得“三学小组”模式得理论引领、基本流程、操作要领、经验总结、问题反思等,都有明确得解读与介绍。在第97页,对“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三学小组模式新授课教学流程及要求”有明确、具体得要求。 三就是深钻教材、读熟《教师用书》,教师要通过通读教材,清晰了解全套教材得脉络,理解课标精神,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得编写思路、从微观审视每册、每单元、每课时得目标要求。 如:《教师用书》要三读:一读整册教材说明;二读单元教学建议,三读课时教学建议。每课时,在教师用书中都有具体得编写意图与教学建议,我们一定要瞧清编写意图,灵活使用教材,领会教学建议,捋清教学思路。 2、全面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得实际情况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得思想状况与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注意学生得年龄特点与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3、适当开展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就是实现“以学定教”得重要手段。它不同于以往得“预习”。它在传统预习得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低年级得前置性学习应以趣味数学活动为主。 如:有关时间认识得教学内容,可安排学生回家,让父母计时,瞧瞧自己1分钟能写多少个字、跳多少个绳、读课外书读了多少个字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1分钟能够做哪些事、感悟1分钟时间得长短,从而建立时间表象,让时间附着在活动中,使抽象得时间概念具象化。 低年级得前置性学习也在实践活动中开展。 如:7+8得前置性学习。教师可让学生左边画7朵红花、右边画8朵蓝花,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导学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 识小数》导学案设计 课题 认识小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依托,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对小数已有接触,尤其是表示价格的小数并不陌生,所以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并由此解决了小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重视对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的理解。 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是理解小数意义的关键。本设计通过让学生互相量身高,回顾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其进率,为下面用分数、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奠定基础,然后让学生自主探究怎样把量得的数据变成以“米”为单位的分数,进而变成小数,循序渐进,使学习既具有挑战性,又充满趣味性,极大

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课件出示万以内的数,指名读数。 2.课件演示:在上面几个数中点上一个圆点,变成小数。质疑: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吗?能试着读一读吗? 3.引入小数,导入新课:像上面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近小数,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1.看大屏幕,读出上面显示的数。 2.看大屏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尝试读数。 3.认真观察,记住教师提到的有关小数的概念。1.填一填。 1元=( )角 1角=( )分

20角=( )元 3元8角=( )角 1分米=( )厘米 1米=( )分米 130厘米=( )米( )厘米 2米5分米=( )厘米 二、明确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10分钟) 1.小数的读法。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情境图,引导学生尝试读出图中的小数,小组内交流。 (2)组织学生汇报自己的读法。 (3)引导学生总结小数的读法。 2.以0.85元、2.60元为例,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它们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3.组织讨论、交流,总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学案高效课堂模式最新版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2) 第二单元生生不息——繁殖的奥秘 (9) 第三单元位置与运动 (20) 第四单元力与运动 (36) 第五单元物质的变化 (43) 第六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发现更多 (53)

第一单元植物的一生 第1课时播撒希望的种子 教学内容:第1—3页。 教学目标: 1.搜集并认识种子一些常见的种子。 2.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阳光、空气、水、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蚕豆、黄豆等植物的种子、图片、卡片、培养皿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总结上期情装况,提出本期要求。 二、总体把握本期要学习的知识和任务。 三、搜集对认识种子 1.教师出示各种种子,让学生来认识。 2.剥开浸泡过的种子,观察它的结构。 3.小结:种子里面都有胚,胚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四、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1.按照教材P3图准备好,并放上豆种。

2.将培养皿放在不同的地方,每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并作好记录。3.一周后小结: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 五、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认识种子和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胚充足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教后随笔: 第2课时播种 教学内容:第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播种再一次认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2、初步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 3、意识到细致的、乐于与他人合作的态度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初步了解植物种子的萌发过程。 教学准备:花盆、泥土、种子、图片、资料卡片、音像资料等。 教学方法:观察法、动手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小结种子萌发的条件 提问:上节课,我们准备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哪些种子萌发了呢?为什么? 学生汇报讨论小结。 二、播种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种子萌发的条件,你们想不想亲手实践一下?现在我们就来种种辣椒,看看播种的时候怎样为种子的萌发创造条件? 垫瓦片——保证种子的水份不会过多 浇水——保证种子有充足的水分 撒一层薄薄的土——保证有充足的空气 三、观察种子破土而出 1.找一个透明的玻璃杯或一次性塑料杯,把种子靠杯壁种在玻璃杯里,观察并种子是怎样长成小苗的?并作好记录。 2.简单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WCH

小学三年级下册英语导学案 课题Unit2 My family 课时第1课时 一、自学感悟: 1. 请回顾单词并翻译 she () he () boy() girl ()student() teacher() 2. 要求学生用以上单词做问答练习, 如:This is Miss White.She’s a teacher. I am a boy and you are a girl. 二、设问导学: 1.听录音跟读Let’s talk,在不会读的单词前标“?” 2.跟录音读三遍单词,并写出下列单词的意思。 dad_____ father_____ meet_____ man_____ friend_____ who _____ 三、自学检测。 1.试着翻译下面英文句子 Who’s that man?__________________? This is my friend,Am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跟读Let’s talk录音,翻译下列句子。(注意:一定要认真、仔细噢!) He’s my father.___________________ Nice to meet you.______________ 四、合作交流(展示点评) 尝试Point and say,并做练习。 Who’s that man? He’s my father. 两人一组解决预习中的疑惑,并对同伴做出评价 ☆☆☆()☆☆☆☆()☆☆☆☆☆() 五、分层训练: 1.结合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家里面有什么人。(两人一组说句子,并对同伴做出评价)☆☆☆()☆☆☆☆()☆☆☆☆☆() 六、拓展延伸: 1.画一画自己的全家照吧,别忘了用英文和同学对话啊。 B读一读,选择适当的问句或答语。 A. She is my mother. B. Who is that boy? C.He is my father.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小学数学导学案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理念遵循“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的,主动发展的和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我针对这一教学理念,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课的导入环节用了教材44页主题图采用情境引入,组织学生分区有序观察主题图,看到数量出现的规律,让相同加数的连续出现,为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这一难点的学习做好感性认识的准备。这样设计,在课始时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到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存在。 2. 经历乘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让乘法的意义的教学水到渠成。 本节课探究环节我是采用半扶半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再次观察主题图,并统计自己喜欢的项目上各自的总人数,汇报是怎样数的和怎样算的。我在整理学生汇报时突现加法的麻烦,让学生寻找简便方法来替代这个加法算式。我把难点抛给学生,让学生思维在碰撞,学生开始寻找简便计算方法,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创造出一种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会用合并加数来简化加法。我顺势激起探究,“100个1相加,1000个1相加”怎么办?此时学生已自然产生了对一种最佳简便加法的渴望,这正是引入乘法的最佳时机,乘法的降临如丝丝甘泉浸润了孩子的心灵。 3.给学生创设合作探究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 在本课的尝试练习环节,我利用例1主题图的拼摆情境激起学生操作的欲望,让学生分小组自由拼摆喜欢的图形,并用算式表示拼摆图形所需小棒的总数。学生或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都充满了乐趣,我及时鼓励学生用新知解决问题,用乘法算式表达相同加数相

小学五年级科学导学案

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1、什么是机械 新课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新的学期又开始了,这一学期我们将学习“神奇的机械”“形状与结构”“它们是如何延续后代”“岩石与矿物”“人体的司令部”“交流与质疑”。这些知识。祝同学们学习愉快! 设问导读: 1、什么叫机械? 2、判断那些物品属于机械? 3、说明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 4、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机械? 自我检测: 一、填空: 1、能够帮助人们()或()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作机械。如:钳子、刀、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机械可以分为()和()机械复杂机械它们是由()或()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 2、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等作为()的工具,利用()作为水上交通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的原理。 巩固练习: 二、判断: 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里含有机械的原理。() 2、机械可以降低人们的工作难度。() 3、机械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 二、简答: 1、什么叫机械: 2、说说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 3、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机械? 拓展联系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患有那些地方用到了机械?它们怎样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2怎样移动重物

1、什么叫机械? 2、说明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区别和联系。 设问导读 1、什么是杠杆? 2、使用杠杆有什么作用? 3、知道杠杆的特点----杠杆的三点 4、能够说出杠杆在生活中的运用。 自我检测 一、填空: 1、杠杆上有三点,分别是()()()。 2、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3、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费力 4、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 5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如:() 费力杠杆:如()。等臂杠杆:如( ) 6、大科学家()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就能把整个 ()。 巩固练习 一、判断: 1、杠杆越长越省力。() 2、杠杆的支点一定在动力点(力点)和阻力点(重点)之间。() 3、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4、使用天平秤重物时,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二、简答: 1、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利用了杠杆? 2、作图:标出杠杆上的三点。 3、作图: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页不费力杠杆 3斜坡的启示 复述回顾:(以小组复述) 1、使用杠杆有那些作用?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设计_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1.动手操作,问题导入。 上课伊始,让学生思考如何求出形状不规则的瓶中的水的体积。通过这样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发现一定量的水的体积无论放在哪个瓶中,它的体积都不会变,为教学新课作铺垫。 2.获取信息,突破难点。 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并有效利用相关的信息探究学习数学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出示例题后,让学生根据获取的信息,小组讨论解决“瓶子不是规则的立体图形”这一难点。由于导入的过程中已经做好了铺垫,学生会很自然地将瓶子转化成两个圆柱进行计算,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没有装满水的瓶子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效果检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6分钟) 1.出示一个装有水但形状不规则的瓶子。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知道瓶子中水的体积呢? 2.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水的体积会改变吗? 3.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解决问题) 1.小组讨论,得出方法。 明确:可以将水倒入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中,通过测量计算出水的体积。 2.讨论汇报并明确:这些水无论用什么方法测量,水的体积都不会改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想一想,怎样测量一个土豆的体积呢? 二、探究新知。(15分钟) 1.课件出示例7。 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试着解决问题。 (1)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汇报方法。 (4)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样转化的依据是什么。(指导操作详见课堂活动卡) 2.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哪部分知识也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1.读题,明确题意,获取数学信息,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1)发现问题:瓶子不是规则的立体图形,无法直接计算容积。 (2)分组进行讨论,寻找解题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