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落 叶2

落 叶2

落 叶2
落 叶2

落叶

落叶

①落叶在春天纷纷而下,这是南国特有的奇观。北国的朋友也许以为怪异,因为在你们那里,落叶在秋而不在春。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陌上阡头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地上无垠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②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落叶染作金黄色,或者竟是朱红色。最初坠落的,也许只是那么一片两片,像一只两只断魂的金蝴蝶。但接着便有沙沙哗哗的金红的阵雨了。于是树下铺出一片金红的地毡。而在这地毡之上,铁铸似的竖着光秃秃的疏落的树干和枝丫,直刺着高远的蓝天和白云。

③这便是北国“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观。

④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在地上铺出苍青的织锦。而树上也是浓重的繁密的苍青色,叫你抬头看不见一点蓝天的影子。可是,在这浓密的苍青的树冠上,你看吧,春潮般泛起多少嫩绿的新叶的波浪!

⑤这是万木争荣的季节,老叶不必做那悲壮的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挨过冷酷的冬。在这里,就连冬天的阳光也灿烂如金,雨水湿润而充足,地表下有取之不尽的营养,万木在和风中一样做它们欢乐的梦。

⑥时序如轮。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司春之神于是欣然驾临。蜂蝶成群来起舞,百鸟结队来唱歌,杂花纷然披陈于枝梢上。氤氲的南国,这时已载.不下旺盛的勃发的春意。

⑦而这时,无论走在哪一片林子里,哪一棵树下,我都会欣喜地看见,每一棵树上都蓬勃地怒发出新叶。我看见新叶高标出老叶覆满的树冠。我听见新叶在歌唱,唱它们新生代的歌。我听见新叶在呼唤,呼唤未来的鲜花和甘果。

⑧于是,我看见老叶意识到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沙沙哗哗而下了。然而,它们没有悲戚,也一样唱着雄壮豪迈的进行曲,融入春泥,化作玉露琼浆,滋润着大树上新叶的生长。

⑨这是一幅多么伟大的充满希望的图画!

⑩于是,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或哪一片林子里,我的思想都会得到净化和升华。

19.文章以为线索展开联想,叙述了的壮观和南国落叶的伟大。(3分)

20.画线句中“多么伟大”和“充满希望”分别指的是什么?(4分)

21.品味第6段加点的“载”字,请根据句意写出该字运用的妙处。(3分)

22.文章描绘了“北国落叶图”和“南国落叶图”两幅画,你更欣赏哪一幅?请就你更欣赏的那一幅落叶图作出具体赏析。(5分)

(1)作者赞美的是北国的落叶,还是南国的落叶?请说明理由。

(2)北国的落叶与的南国落叶有哪些区别?请至少说出两点。

(3)你喜欢南国的落叶还是北国的落叶?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题都要做,特别是第(3),这种题我最不会做了。

(1)这是写的南国的落叶。通过和北方落叶的对比,写出了南国落叶的特点,通篇作者流露出对南国落叶的赞美。

(2)北国的落叶,渲染出一派多么悲壮的气氛;南国的落叶却不是这般情景,落叶的颜色是浓重的苍青。再者,北方的落叶在秋,南国的落叶在春。

(3)我比较喜欢南国的落叶。当南国的落叶纷纷飘落的时候,并不是生命的败落,而是生命的开始。当落叶落下的时候,又有新的生命开始孕育。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

2.文章第2自然段中使用了“最初”、“但接着”、“接着”等词语。请你想想,这些词语有什么作用。

4.“我看见老叶意识到自己历史使命的即将完成”,联系上下文看,老叶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5.为什么说北方的落叶是“悲壮”的?

6.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两幅落叶图。那么,北国落叶和南国落叶有什么不同

7.文章最后说“无论在哪一棵树下,我都进入了一种庄严的忘我的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呢?

分享到:

检举| 2011-08-19 08:49提问者采纳

2.这些词语从时间推移的角度,写出了落叶由少到多的阶段特征,渲染出北国落叶的悲壮气氛。

4.老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让位给新叶,实现新老交替。(或:老叶融入春泥,化作甘露玉浆,滋润着新叶的成长。)

5.因为北方的落叶是以自我牺牲来保护树木度过冷酷的寒冬,所以说是“悲壮的”。

6.北国的落叶在秋季,呈金黄色,渲染悲壮气氛;南国的落叶在春天,是苍青色,泛着盎然生机。

(二)思茶(9分)

凝视着绽开在水里的叶子,一种记忆苏醒了。当然,苏醒的不仅是个人的记忆,还有一个季节的生机。那些叶子渐渐地青了绿了,仿佛又要跃上枝头,迎着春风笑语喧哗。风中流布着春的消息,茶原本也是来赶这个季节的,只是在流变中不无波折。

当一团雾气隐隐浮起,又渐渐地远离了丛林树梢,待雾气散尽后,林中一片明净。这当中,有一汪水域,清澈的水波倒映着层层林木,历历分明。清水无尘,只是沉淀着团团如盖的绿阴。在日光的映照下,鳞鳞水波蓄翠流碧,恍如梦幻。这不只是因茶而起的联想,却可以说是梦中到过的地方。

梦中的流连,会是在什么季节?春之后是夏,夏之后是秋,秋之后是冬,过了冬又是春,季节就是这样变迁的。茶在春天里被采摘下来,是因为光景最为鲜活。然后再经过蒸发,烘焙,直到收藏,茶的制作也相应地印证了季节的流转。在这个流转的过程中,茶于形态上似乎越变越远。其实只是风干了水分,待到因水而活,春光又舒展开来。如此也便春光常在,可以相伴着走过一年四季。

在故乡,习俗中有个迎春的做法,其实仪式也很简单。就是到了立春那天,要去山上砍来一枝茶树,这样就算把春天接回来了。凡万物都濡染了春的气息,却为何要选择一枝茶树,也许是茶树不仅能代表春天,而且还融入了日常生活。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能于日常事物中品出季节也就是生命的痕迹来,这样茶就是可堪寄托的了。

小小的茶杯,仿佛一只小小的船儿,浮载着一怀情思漂向那绿水青山。茶山上,采茶女忙碌着,灵巧的手宛如捕捉蝴蝶,这便成就了戏台上的一出“采茶扑蝶”。其实劳作都很辛苦,只是不曾消解尽那点诗意。就有如那初生的茶芽,悄悄地把春光藏了起来,还可留待给以后长长的日子,有着无尽的回味。//

回味的不只是一个季节,还有一个生命。生命在季节的流转中,难免也有一个被搓揉的过程,其间也可把诗意藏了起来,然后还能不断地激活春光。这就有如一杯茶,一杯茶也能表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即便仍是梦中的相遇,感觉得并不遥远。更何况人生的选择中,这一杯茶毕竟实实在在,且分明就在眼前。

(原载2003年第9期《散文》)

19、春、夏、秋、冬四季,茶的生长、制作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分)

20、“柴米油盐酱醋茶”一句中,“茶”为什么排在最后一位?对此你有什么理解?(4分)

21、品茗、饮酒各有味道和情趣,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请叙述你对《思茶》这篇文章的理解。(6分)

《芦叶船》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玩是儿童的天性。但是玩什么却千差万别。在孩子的眼里,蓝天、大海、山、水、花、草,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然而,吴成笔下的童年欢乐则来自于小小的芦叶。他们用芦叶做成一只只小小的芦叶船,这种快乐远离城市的喧嚣,是一种自然的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 课文共有八个自然段,1、2自然段,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这是快乐玩耍的基础。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还有就是芦苇,“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芽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当芦芽长出芦叶后,就如同桅杆上升起了绿色的风帆,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水应该是好玩的,水里捉鱼的经历也应该是好玩的,但作者这里要介绍的是芦叶带给人们的欢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小小的芦叶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芦叶船的情景,使我们感受到了芦叶船给作者童年带来的不仅是快乐,还有智慧。首先,普普通通的芦叶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还有一种“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孩子们操作这些船也是得心应手,他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顺风开走后,孩子们还“用芦叶卷成喇叭,”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再去寻找自己的芦叶船,“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自然为孩子提供了材料,孩子则从大自然中得到了动手与开发智力的机会。第5—8自然段讲了“我”和表兄到长江边玩芦叶船的情景,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表兄说把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而且还要亲自证明给我看,他“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杆的船,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轻轻地放进江水中”,表兄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的娴熟使我们看到生活在江边的孩子的活泼、聪明和自信。当看到“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而且还引发了“我”无尽的遐想: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随着芦叶船越漂越远,小作者的思绪也是越来越远,小小的芦叶船把作者带入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凸轮轴加工工艺资料

凸轮轴加工工艺

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 粗基准的选择: 常选择其支承轴颈的毛坯外柱圆面及其一个侧面作为定位基准 端面加工:国内各厂家采用铣削加工。国外一些(美国福特)以磨代铣 1、对于毛坯是模锻件尤其是精磨锻件来说,毛坯精度是由锻模来保证的,其精度较高,加工余量也较小。毛坯锻造后已经过喷丸处理,表面平整、光洁、无飞边、毛刺等缺陷 2、对于毛坯是铸件尤其是精铸件来说,不仅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而且加工余量也较精确,其毛坯精度比锻件还高,完全能保证定位可靠 3、在凸轮轴加工过程中,选择粗基准还要考虑加工余量的分配均匀、合理。这对于工件长径比较大、刚度低的特点来说,不仅有利于减小因切削余量不均、切削力剧烈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的弯曲变形,对于保证精加工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基准的选择 对于各支承轴、正时齿轮、齿轮轴颈和连接轴颈外圆表面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及支承轴、正时齿轮轴颈的光整加工凸轮、偏心轮的半精加工、精加工及光整加工,均是以两顶尖孔作为精基准 对于凸轮、偏心轮的粗加工,一般是以经过加工后的支承轴颈、正时齿轮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各表面精加工之前、热处理之后,通常安排中心孔的修整工序修整中心孔时以支承轴进行定位,常用的方法是研磨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个阶段: 粗加工:各支承轴颈、正时齿轮轴颈和螺纹轴颈外圆、车凸轮、偏心轮等 半精加工:粗磨凸轮、偏心轮等 精加工:精磨正时齿轮轴颈和止推面、四个支承轴颈外圆,精磨凸轮、偏心轮光整加工:抛光支承轴颈、凸轮和偏心轮 四、凸轮形面的加工 凸轮形面粗加工: 按刀具:单刀仿形;多刀仿形 按车床:双靠模切削:单靠模切削 定位:以一个支承轴颈端面作为轴向定位;以正时齿轮和一个支承轴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加工中采用滚轴式辅助支承。 也可用铣削加工或者磨削加工代替车削 凸轮形面精加工: 1、双靠模凸轮磨床 机床有两套靠模:靠模自动更换,通过对砂轮直径的控制提高凸轮外形的精度。 2、双循环凸轮磨床:可在一次安装后对凸轮轴上全部凸轮连续粗精磨削。 先以60m/s的速度大进给量粗磨全部凸轮,以30m/s的磨削速度依次精磨全部凸轮,结束后进行修正 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并会写十一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掌握相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桅杆、舢板”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最后一段话,展开合理想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以阅读为主联系文中的优美词句展开合理想象,从而达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进一步体会比喻等表达方式在课文中的运用、积累优美的词句。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纸折的小船、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 注意“唾沫”的“唾”念“ tu 0不念“t ” “沫”念轻声;“喇叭”的“叭” 念轻声;“苇”念三声“ W0i”;而“桅”念二声“ we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芦叶芦苇桅杆舢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第10 讲: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10.1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1. 泵在运转时,叶轮前后盖板压力不对称产生轴向力,其力的方向指向吸入口方向。 2. 动反力: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改变方向时作用在叶片上的力,该力指向叶轮后面。 3. 泵内叶轮进口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不同在轴端和轴台阶上产生的轴向力。 4. 立式泵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力的方向指下面。 5. 其它因素:泵腔内的径向流动影响压力分布;叶轮二侧密封环不同产生轴向力。 10.2 轴向力的计算 10.2.1 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盖板力A1 假设盖板二侧腔的液体无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3 /2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 ‘为:h ‘=(3 2/8g ) (R22- R2) R2 —叶轮外径半径 假定叶轮进口轴面速度与出口轴面速度相等,V m1 = V m2 ,进口圆周分速度V ui = 0 叶轮出口势扬程H P=H T—((g H T/u 2)2/2g )= H T (1—(g H T//2u 22)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h = H P—h = H P—(W2/8g ) ( R22—R2) 将上式二侧乘以液体密度P和重力加速度g,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半径,则得盖泵轴向力A i =np(R m2—R h2) [H P—(32/8g ) (( R22—( R m2+ R h2) /2 ))] 10.2.2 动反力A2 A2= pQ t (V mo —V m3COO a) ( N ) 其中p—流体密度 (Kg/m 3) Q t —泵理论流量 V mo V m3 —叶片进口稍前和出口稍后的轴面流速 a—叶轮出口轴面速度与轴线方向的夹角

《芦叶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芦叶船》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芦叶船》教学设计。正是通向长江,通向东海的小河和那放在小河里的芦叶船,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了永久的记忆。第3~6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写"我们"放学后常常做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里,放到长江里。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文字浅显易懂,但是今天的儿童不一定理解几十年前儿童生活的内容和生活情趣,课文中的"我们"生活虽然简单,但在这简单的生活和游戏中,他们不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学文时,可让学生多读,从读中理解作者童年的生活,去感受他们当年生活的乐趣。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 教学资源:教参、课本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二. 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 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这10个生字。2.会认“桅”生字,以及掌握词语花篮的词语“风帆,保险,手艺,晴朗”3.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想,感受做芦叶船的快乐。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 2.感受孩子们在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小纸船,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各种小船图片,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同学们,你们会折小纸船吗?(生)练习折小纸船 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吗?喜欢玩吗?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芦叶船”。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感受芦叶船带给我们的快乐。 2.板书课题:芦叶船 二、进行新课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听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找出来。 ②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提问后归纳总结)童年的我们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 在长江里,是“我们”放学后做的一件有趣的事。 ③.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想象,无限的希望,也给“我”留下永久 的记忆。 2、学习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lǎ bā háng hào dàng 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 (1)师让学生自由认读,后检查认读情况 (2)师教学生认读 3、给生字组词 (横竖)(蜘蛛)(窄小)(喇叭)(远航)(浩浩荡荡) 4、找一找,与生字相近的生字,可注意啦,不要混淆呀! 竖--坚窄--怎喇--刺航--船浩--洁 5、指导书写新生字 各个字要注意书写哪些部分 ①竖:上下结构,下面是“立”不是“土” ②喇:右边部分要与“刺”区别分开 ③荡: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教师巡堂指导) 6、学习会认的生字 ①会认的生字6个,其中5个是在会写中,也就是只有1个会认的生字“桅” ②检查认读情况 7、学习词语花篮的词语 (在课文中找出词语) 风帆保险手艺晴朗 三、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héng shù zhi zhūlǎ bā yuǎn háng hào hào dàng dàng ( ) ( ) ( ) ( ) ( ) 2、组词 竖()窄()喇()航()浩() 坚()怎()刺()船()洁() 四、板书设计

轴的加工工艺

课题:轴类零件加工工艺 一、一、教学目的:熟悉轴类零件加工的主要工艺,其中包括 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分析、定位基准选择用一般工艺 路线的拟定。掌握阶梯轴的加工工艺分析和工艺路线 二、二、教学重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分析 三、三、教学难点: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的拟定 四、教学时数: 2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学时。 五、习题: 六、教学后记: 第六章第六章典型零件加工 第一节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 一、一、概述 (一)、轴类零件的功用与结构特点 1、功用:为支承传动零件(齿轮、皮带轮等)、传动扭矩、承受载荷,以及

保证装在主轴上的工件或刀具具有一定的回转精度。 2、2、分类:轴类零件按其结构形状的特点,可分为光轴、阶梯 轴、空心轴和异形轴(包括曲轴、凸轮轴和偏心轴等)四类。 图轴的种类 a)光轴b)空心轴c)半轴d)阶梯轴e)花键轴f)十字轴g)偏心轴 h)曲轴i) 凸轮轴 若按轴的长度和直径的比例来分,又可分为刚性轴(L/d<12=和挠性轴(L/d >12)两类。 3、表面特点:外圆、内孔、圆锥、螺纹、花键、横向孔 (二)主要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 轴颈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它影响轴的回转精度及工作状态。轴颈的直径精度根据其使用要求通常为IT6~9,精密轴颈可达IT5。 2、几何形状精度 轴颈的几何形状精度(圆度、圆柱度),一般应限制在直径公差点范围内。对几何形状精度要求较高时,可在零件图上另行规定其允许的公差。 3、位置精度 主要是指装配传动件的配合轴颈相对于装配轴承的支承轴颈的同轴度,通常是用配合轴颈对支承轴颈的径向圆跳动来表示的;根据使用要求,规定高精度轴为0.001~0.005mm,而一般精度轴为0.01~0.03mm。 此外还有内外圆柱面的同轴度和轴向定位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要求等。 4.表面粗糙度 根据零件的表面工作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值,例如普通机床主轴支承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16~0.63um,配合轴颈的表面粗糙度为Ra0.63~2.5um,随着机器运转速度的增大和精密程度的提高,轴类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要求也将越来越小。

四年级语文《芦叶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芦叶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课文重点局部,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局部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 教法: 以读代讲法、引导点拔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 朗读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学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能力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 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3、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协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学习生字推荐记忆的方法。 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把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课前收集有关知识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身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

凸轮轴加工工艺

凸轮轴加工工艺分析 粗基准的选择: 常选择其支承轴颈的毛坯外柱圆面及其一个侧面作为定位基准 端面加工:国内各厂家采用铣削加工。国外一些(美国福特)以磨代铣 1、对于毛坯是模锻件尤其是精磨锻件来说,毛坯精度是由锻模来保证的,其精度较高,加工余量也较小。毛坯锻造后已经过喷丸处理,表面平整、光洁、无飞边、毛刺等缺陷 2、对于毛坯是铸件尤其是精铸件来说,不仅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而且加工余量也较精确,其毛坯精度比锻件还高,完全能保证定位可靠 3、在凸轮轴加工过程中,选择粗基准还要考虑加工余量的分配均匀、合理。这对于工件长径比较大、刚度低的特点来说,不仅有利于减小因切削余量不均、切削力剧烈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的弯曲变形,对于保证精加工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精基准的选择 对于各支承轴、正时齿轮、齿轮轴颈和连接轴颈外圆表面的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及支承轴、正时齿轮轴颈的光整加工凸轮、偏心轮的半精加工、精加工及光整加工,均是以两顶尖孔作为精基准 对于凸轮、偏心轮的粗加工,一般是以经过加工后的支承轴颈、正时齿轮轴颈作为定位基准 各表面精加工之前、热处理之后,通常安排中心孔的修整工序修整中心孔时以支承轴进行定位,常用的方法是研磨 二、加工阶段的划分和工序顺序的安排 1、加工阶段的划分 四个阶段: 粗加工:各支承轴颈、正时齿轮轴颈和螺纹轴颈外圆、车凸轮、偏心轮等 半精加工:粗磨凸轮、偏心轮等 精加工:精磨正时齿轮轴颈和止推面、四个支承轴颈外圆,精磨凸轮、偏心轮 光整加工:抛光支承轴颈、凸轮和偏心轮 四、凸轮形面的加工 凸轮形面粗加工: 按刀具:单刀仿形;多刀仿形 按车床:双靠模切削:单靠模切削 定位:以一个支承轴颈端面作为轴向定位;以正时齿轮和一个支承轴外圆作为定位基准;加工中采用滚轴式辅助支承。 也可用铣削加工或者磨削加工代替车削

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第10讲:轴向力径向力及平衡 10.1 轴向力产生的原因 1. 泵在运转时,叶轮前后盖板压力不对称产生轴向力,其力的方向指向吸入口方向。 2. 动反力:液体从吸入口到排出口改变方向时作用在叶片上的力,该力指向叶轮后面。 3. 泵内叶轮进口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不同在轴端和轴台阶上产生的轴向力。 4. 立式泵转子重量引起的轴向力,力的方向指下面。 5. 其它因素:泵腔内的径向流动影响压力分布;叶轮二侧密封环不同产生轴向力。 10.2 轴向力的计算 10.2.1 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产生的盖板力A 1 假设盖板二侧腔的液体无泄漏流动,并以叶轮旋转角速度之半ω/2旋转,则任意半径R 处的压头h ‘为:h ‘=(ω2/8g )(R 22-R 2) R 2-叶轮外径半径 假定叶轮进口轴面速度与出口轴面速度相等,V m1=V m2, 进口圆周分速度V u1=0 叶轮出口势扬程H P =H T -((g H T /u 2)2/2g )= H T (1-(g H T //2u 22) 叶轮后盖板任意半径处,作用的压头差为:h =H P -h ‘ =H P -(ω2/8g )(R 22-R 2 ) 将上式二侧乘以液体密度ρ和重力加速度g ,并从轮毂半径积分到密封环半径,则得盖 泵轴向力A 1=πρg(R m 2-R h 2)[H P -(ω2/8g )((R 22-(R m 2+R h 2)/2))] 10.2.2 动反力A 2 A 2=ρQ t (V mo -V m3COO α) (N ) 其中ρ-流体密度 (Kg/m 3) Q t -泵理论流量 V mo V m3 -叶片进口稍前和出口稍后的轴面流速 α-叶轮出口轴面速度与轴线方向的夹角 10.2.3 总的轴向力:A= A 1-A 2 对多级泵:A =(i -1)(A C )+ A S i -叶轮级数 A C -次级叶轮轴向力 A S -首级叶轮轴向力 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到的轴向力,通常比实际的要小15~20%。 对泵吸入口对大气有压力的,必须计入轴头和轴肩园截面上产生的轴向力。 对立式泵还应计入转子的重量。 10.3 轴向力的平衡 10.3.1 平衡轴向力的主要方法: 1.采用推力轴承平衡轴向力 2.用平衡孔平衡轴向力 3.单级泵采用双吸叶轮平衡轴向力,多级泵采用叶轮背靠背对称布置平衡轴向力。 4.采用背叶轮平衡轴向力 5.用平衡鼓+推力轴承平衡轴向力 6.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 7.用平衡鼓+平衡盘+推力轴承联合结构平衡轴向力 8.用双平衡鼓平衡轴向力 10.3.2 平衡鼓+止推轴承平衡轴向力 通常平衡鼓平衡总轴向力的90~95%,余下5~10%的剩余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受。 平衡鼓前后压差:△P=P 3-P 5 P 3-平衡鼓前压力 P 3=P 2-((ω2/8g)(R 22-R H 2))ρg P 2-末级叶轮出口压力 P 2=P 1+[H 1(i -1)+H P ]ρg

2芦叶船同步练习及解析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精品】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 语文S版 2.芦叶船 一、看拼音写汉字。 héng shù zhī zhū zhǎi xiǎo lǎba hào dàng ()()()()() 参考答案:横竖蜘蛛窄小喇叭浩荡(解析:本题意在考察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注意“竖”与“坚”的区别,“蜘蛛”的部首是虫字旁,“喇”与“刺”的区别,“浩荡”的“荡”是上下结构。) 二、选择正确读音。 吐露(tǔtù) 更好(gēng gèng) 漂流(piāo piào) 折纸(shézhé) 参考答案:tǔ gèng piāo zhé 三、选词填空。 1.我们吹着小喇叭()芦叶船远航。(欢送欢迎) 2.在一个()星期天,我们去春游。(晴空晴朗) 参考答案:欢送晴朗(解析:欢送是高兴的送别,欢迎是高兴的迎接,远航是离开,所以选择欢送;晴空是指晴朗的天空,晴朗是指没有云雾,日光充足,第二题是想说星期天的天气怎么样,所以选择晴朗。) 四、加标点。 1.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 2.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参考答案:1.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 2.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五、按要求改句子。 1.我们把芦叶船轻轻地放在小河中央。(改成被字句)

参考答案:芦叶船被我们轻轻地放在小河中央。(解析:去掉“把”,换成“被”字,被动者“芦叶船”放在前边,“我们”放在“被”字后边。) 2.谁能不认识自己折的芦叶船呢?(改成陈述句) 参考答案:谁都认识自己折的芦叶船。(解析:去掉“谁能不”,改成“谁都”,把问号改成句号。) 3.表哥顺手采来三片芦叶,熟悉的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修改病句) 参考答案:表哥顺手采来三片芦叶,熟练的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解析:这句话是用词错误。熟悉是指知道的清楚,不适合用在这里,应该用熟练,熟练是指工作、动作等因常做而有经验。) 六、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有的……有的…… 1.自习课上,同学们()看书,()写字…… 2.()爷爷年纪大了,()仍然坚持锻炼身体。 3.()小红乐于助人,()大家都喜欢她。 参考答案:有的……有的……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解析:第一句同学们看书写字存在并列关系,所以选择有的……有的……;第二句前后两个分句存在转折关系,所以选择虽然……但是……;第三句前后两个分句存在因果关系,所以选择因为……所以……) 七、课内阅读 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一开春,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杆。过了几天,芦芽上长出第一片芦叶,于是,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 1.我的故乡在哪? 参考答案: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 2.我的故乡什么多?

分段加工工艺

柴油机分段式凸轮轴联接孔加工方式的改进 一、问题的提出 XXX柴油机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四十余年历史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厂家,是与我校有着多年良好关系的校企合作单位。2007年底,该公司编制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确定公司2008年柴油机生产目标是全年完成400台,同时还有顺利实施公司当年整体搬迁任务。这将是在2007年生产柴油机突破200台基础上的又一次翻番,同时又是该公司自2004年以来柴油机总量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下的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公司分管生产的领导组织生产部和各分厂对次年的生产任务总量进行分析,对因设备搬迁、安装所需要的周期进行分解和测算,分别召开了关键件、主要件的生产策划专题会。其中凸轮轴为柴油机五大件之一,其生产进度的能否保证直接关系到年度整机任务的完成节点,按原来的加工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年产400台的需求。 2007年12月,该公司分管生产的主要领导带领生产部、人力资源部来我校洽谈新一轮的合作事宜,其中分段式凸轮轴加工方式的改进是合作项目中的重中之重,并且公司要求2008年元月15日前就必须完成加工方式的改进方案根据使用情况分整体式和分段式二种,其加工方法基本相同,唯一区别的是,分体式中间增加一个联接法兰。联接法兰孔由T611卧式镗床加工,且没有T611单独用于加工凸轮轴,当时整个机加分厂只有2台T611,还要承担柴油机其他零件的镗工序生产任务。所以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制约分体式凸轮轴加工进度的瓶颈工序就是联接法兰孔的加工。08年公司柴油机预排产量为400

台,其中凸轮轴60%为分体式,合计240根,以现有的设备能力,其加工进度无法满足装机的需求,急需解决该工序在凸轮轴整个生产线流程中的瓶颈现象。常规解决办法是增加设备、人力、提高产能。换个思路考虑:能否通过工艺和加工方法改进提高工效呢? 二、解决方案 凸轮轴是控制进排气阀的关键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柴油机整机质量。联接法兰由2-φ17H7孔和8-φ16.7孔及φ50H7、φ50h7配合组成。因此需增加联接法兰孔的加工工序,其工序内容直接影响后续钳工合拢装配的质量和磨削精度。 公司原加工方法比较保守,采用普通镗床加工各孔,具体工艺如下: 10、工件装夹于V型支承垫块上,校正大法兰面端面P、Q与主轴 回转中心垂直,夹紧工件。 20、装钻模、钻2-φ15(对角)工艺孔,再校正φ50H7凹台孔(或 φ50h7凸台)与钻模定位中心同心,紧固。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芦叶船》的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芦叶船》的教学设计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芦叶船》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三、自读自悟,想象画面。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 2、小组互相交流 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配乐朗读课文。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轴向推力计算

700HLB-17型 立式斜流泵设计计算说明书 编制: 校对: 审核: 2010年5月

目录 一、水力计算 (1) 1、水力模型换算 (1) 2、轴向推力计算 (3) 二、零件强度计算 (5) 1、轴的强度计算 (5) 2、筒体壁厚计算 (7) 3、调整盘的强度计算 (8) 4、联接卡环的强度计算 (8) 5、叶轮螺母的强度计算 (9) 6、键的强度计算 (10) 7、基础载荷计算 (11) 8、刚性联轴器联接螺栓计算 (11) 9、泵轴临界转速计算 (12)

一、水力计算 1、水力模型换算 1.1确定性能参数 根据要求, 700HLB-17型循环水泵设计参数为: rpm n m H s m Q 980,17,95.03===转速扬程流量。 1.2选择水力模型 432.41617 95 .098065.365.34 34 3=?= = H Q n n s 根据432.416=s n ,选择ns420型泵为模型泵,rpm n m 1480=,%54.78max =m η,最高效率点处的102.386=s n 。 1.3相似工况点的确定 3 2323 43/23 448.30432.416148065.365.3m m m s m m Q Q Q n n H =??? ???=??? ? ? ?= 作等比转数曲线,其与ns420模型泵的Q H -曲线交于点M ,M 即为所求工况点。M 点的参数为:s l Q m /39.292=,m H m 427.13=,%0.78=m η。 1.4计算放大系数 6993.1980 148029239.095.033=?=?=n n Q Q m m Q λ 6993.1427 .1317 9801480=== m m H H H n n λ 实取7.1=λ。 1.5确定性能换算关系(6993.1按λ) m m m m Q Q Q n n Q 2492.31480 9806993.133 =?==λ m m m m H H H n n H 2661.114809806993.12 2 =??? ???=??? ? ? ??=λ

芦叶船

《芦叶船》教学设计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芦叶船的喜爱之情。 2.感受芦叶船给水乡的孩子带来的快乐,体会水乡孩子的心灵手巧与聪慧。 【教学重点】 1.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的方法,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 2.感受水乡孩子靠发挥自己的聪慧来创造快乐; 3.体会作者的细致与生动地讲述经历的本领。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1)初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把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并借助字典等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2)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 (3)搜集有关江南地理特点及河道、芦叶船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小纸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走进江南水乡,走近《芦叶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效果。 1.指名开火车读课文,正音。(注意:“唾沫”的“唾”念“tuò”,不念“tù”,“沫”念轻声;“ 喇叭”的“叭”念轻声;“苇”念三声“wěi”,而“桅”念二声“wéi”,要区分清楚。) 2.在小组中分段读课文,互相认真听读,正音。把自己错的句子画出来。 3.自己把自己认为读得不够流利的词句再读一读。 4.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开火车认读,正音。质疑。 芦叶芦苇桅杆舢板折叠唾沫 喇叭港口崇明岛蜘蛛网大篷船 5.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认读,学生口头组词。 芦崇苇桅篷叠唾沫喇叭港 6.识记生字。 重点指导:“芦”的下边是“户”而不是“卢”,“崇”的上面是“山”而不是“出”,“篷”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半包围结构,“叠”的中间是“冖”,而不是“宀”,“港”的最后一部分由三笔组成,不要写成两笔,而且最后一笔是全封口,要写正确。 三、再读课文,小组探究。 1.出示思考题,在小组中探究:

《芦叶船》教学设计

《芦叶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积累词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课文重点,读懂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课文重点部分,读懂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看样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宣布课题,设疑激趣。 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船、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芦叶船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了什么呢?我们来读课文《芦叶船》。 (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互动学习,互相检验自学效果。 提示会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如:喇港竖等)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感情。 1、个人朗读课文,达到准确、流利。 2、想一想: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再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悟。 1、把你感兴趣的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并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 2、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3、你喜欢“我”的童年生活吗?你希望有怎样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 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像蜘蛛网一样。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 板书 我们在放学路上采芦叶做小船玩。 2芦叶船把芦叶船放到家乡的小河、长江里。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去放芦叶船。 我的遐想和对未来的向往 1、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 2、指定学生朗读,评估朗读效果。抽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看他们是否读得正确,有没有读不准的字词,帮助纠正朗读的错误。 请同学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习生字交流记忆的方法。

《植物的叶(二)》教案

《植物的叶(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正确的分析科学家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光合作用的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操作,小组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1.课件、投影片或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浓度为70% —75 % )、绿叶、火柴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 师板书:11.植物的叶(二) 二、新课学习 1.了解赫尔蒙实验 师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 物也需要养料吗?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讨论、汇报: 师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 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

阅读并思考: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明什么?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桶里?为什么只浇雨水?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学生汇报。 师小结: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 ?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 出示投影片叶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师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汇报。 师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师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或看教材中的插图)。 师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 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 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师板书: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光合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还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1)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关于泵的轴向力

关于泵的轴向力 一、轴向力的产生及危害水泵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其 主轴会产生轴向力。由于泵腔内流体流动,必然会对主轴产生动反力,因而泵工作时产生轴向力不可避免。转子在轴向力的作用下,产生轴向位移,造成动静部间相互研磨、碰撞,导致水泵严重损坏。轴向力的存在会造成水泵无法长时间平稳运行,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整体性能,严重时甚至危及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平衡水泵轴向力,是提高水泵主轴性能,从而提升水泵整体性能及安全性的关键。除以上必然因素 造成泵转子产生轴向力外,其他不合理因素也会导致轴向力,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当泵在正常运行时,叶轮吸入口处的压力为P1,叶轮背面的压力为P2,且P2>P1。因此沿着泵的 轴向方向就会产生一个推力F1。 2、液体流经叶轮后,由于流动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动反力F2。在多级离心泵中,流体通常由轴向流入叶轮,径向流出,流动方向的变化是由于液体受到叶轮的作用力,因此液体也反作用给叶轮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由于叶片上压力分布不对称而引起的轴向力F 3。叶片工作面压强大于叶片背面的压强,其所形成的压力 差也将产生轴向力。 4、由于叶轮流道内的压力分布不对称而产生的轴向力F4。

5、对子立式泵而言,其内部的转子是有重力的,这会成为轴向力的组成部分;而对于卧式泵,这个轴向力是不存在的。 6、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 7、轴台阶,轴端等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因素;8、其他因素引起转子产生轴向力,如泵腔内径向流。在众多产生轴向力的因素中,泵腔内流体的动反力以及叶轮前后盖板不对称是转子产生轴向力的主要原因。二、水泵轴向力平衡方法平衡水泵转子轴向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在泵外部设置推力轴承、于水泵腔体上开设平衡孔或平衡管以降低泵压、叶轮设计时采用背叶片、双叶轮、叶轮对称分布等形式,以及使用平衡盘、平衡鼓结构等。其中,多利用平衡盘和平衡鼓结构对转子轴向力进行平衡。平衡盘被广泛应用在多级泵的轴向力平衡上,位于泵末级叶轮之后,其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平衡装置存在径向和轴向两个间隙,由末级流出的带压液体,经径向间隙流入平衡盘前的空腔中,使之形成高压力状态。于平衡盘后侧的空腔上开设平衡管,并与水泵入口相连通,使该处空腔内压力与泵入口处压力基本一致。由于平衡盘前后两空腔内压力不等,构成压力差,产生与轴向力反向的平衡力,达到平衡效果。采用平衡盘结构平衡水泵转子轴向力时,由于轴向力不断变化,平衡力也随之改变,因而,其工作过程是动平衡过程。平衡盘依靠转子窜动自动调节其可变间隙大小,从而调节平衡力大小,能够充分平衡

青岛版科学四上《植物的叶(二)》教学设计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植物的叶(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的叶中含有叶绿素。 2.指导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以及光合作用对人与动物的意义。 教学准备: 1.挂图:叶的内部构造;叶的光合作用。 2.实验器材:烧杯、小烧瓶、小木块、石棉网、三脚架、棉花、酒精( 浓度为70% 一75 %) 、绿叶、火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这节课我们再来了解叶的其它作用。 师板书:植物的叶(二) 课件展示大量的绿叶植物 提问:植物的养料来自哪里?是谁为植物制造了养料? 二、开展探究活动 1.研究植物的叶 (1)师: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讨论。 (2)设想:能不能把叶子的绿色去掉? (3)老师演示除掉叶绿体的实验。 2.了解赫尔蒙实验 ①提问:一个人从小长大需要吃很多东西,那么,一棵种子从发芽到长成一棵高大的植物也需要养料吗? 它需要的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②讨论、汇报: ③讲述:大多数同学认为植物主要的养料是从土壤里来的。人们在很长的时间里也曾经是这样认识的。这种认识对吗?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在300 年前,比利时的科学家赫尔蒙曾做了一个闻名的实验,我们称为“赫尔蒙实验”。 ④阅读并思考:赫尔蒙想通过实验证实什么? 实验中,他为什么要把柳树种在

桶里? 为什么只浇雨水? 实验结果怎样?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三种结论你认为哪个是正确的? ⑤汇报。 ⑥小结:赫尔蒙实验告诉我们,植物长身体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不是从土壤里得到的。那么,这些养料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绿叶制造的。 2.指导学生了解绿叶的光合作用 (1) 认识叶片中含有叶绿素。 ①出示叶挂图:叶的内部构造。 ②讲述:为什么植物的叶大多是绿色的呢?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就会发现叶中有很多的绿色颗粒,这种颗粒叫叶绿体,吁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所以叶一般是绿色的。 ③分组实验:将绿叶放在酒精中煮。 观察:绿叶和酒精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思考:实验说明了什么? ④汇报。 ⑤讲述:植物的绿叶都含有叶绿体,叶绿体可以产生叶绿素,叶失去了叶绿素就不再是绿色的了。 (2) 了解叶的光合作用。 ①讲述:叶绿体是植物制造养料的场所。那么它是怎样制造养料呢? ②看教材中的插图 ③讲述:绿叶中的每一个叶绿体就是一个小小的“食品”加工厂,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供植物生长.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就叫做叶的光合作用。 师板书:叶的光合作用 3.认识 三、光合作用的意义 (1) 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让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 ①人与动物都吃些什么? ②人与动物都要呼吸,吸进什么气? 呼出什么气? ③人和动物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人呼吸要的氧气又是从哪里来的? 假如没有绿色植物,人和动物会怎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