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短歌行学案

短歌行学案

短歌行学案
短歌行学案

《短歌行》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读懂诗意,读出诗韵。

2、揣摩诗歌情感,感受诗人的志向与情怀。

3.鉴赏本诗的艺术手法。

二、【资料补充】

1、解题:《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长歌”、“短歌”是针对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的。这首诗诗句都是四字句,就成为“短歌”。长歌行与短歌行的区别除了在歌声、曲调的长短上有区别外,还有另一个区别,长歌是慷慨激烈的,短歌是微吟低徊的,比较适合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短歌行》既有短歌的微吟低徊的特色, 又有曹操独自的“慷慨悲凉”的风格。

2.作者介绍: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作为政治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作为军事家,他指挥了官渡之战,逐步统一了中国北方;作为文学家,他是建安(汉献帝年号)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他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其文学成就颇高,与其子曹丕、曹植成为建安文坛的领袖,开创了一代文风,其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格调苍凉悲壮,被称誉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他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继承汉乐府民歌“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

3.写作背景: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意下抒发了自己立志统一中原的雄心斗志,不禁令人感慨,可惜不久之后,曹操即被孙刘联军大败赤壁,然而这首不朽的乐府诗却被广为传唱。

三、基础知识

1. 给易读错的字注音:

子衿()呦呦()鹿鸣阡陌()

何时可掇()契()阔谈宴绕树三匝()

2.用红笔标出并解释画线词语: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何时可掇?越陌度阡

枉用相存。契阔谈宴

绕树三匝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

四、文本研读

问题:本诗表达了作者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提示: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或艺术手法)

五﹑对话心灵

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读了《短歌行》之后,对你有怎样的启示,与同学交流.

六、自我归纳

七﹑当堂检测:完成下列理解性默写。

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的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

2.《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期待贤才的热诚的诗句是:,

。,。

3. 《短歌行》中点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4. 《短歌行》中“,”两句是曹操化用《诗经》中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句,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5. 《短歌行》中“,”两句用比喻和设问的手法写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状况。

八、作业:选取《短歌行》中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则不少于150字的文学短评。(具体写法参见课本69《学写文学短》部分)

九、知识链接

巧用典故:典故是诗文中经常引用的、有来历出处且为人们所公认的故事或诗词。诗中使用典故叫“用典”。用典的好处在于能用极精简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思。具体到诗歌,用典一方面可以丰富诗歌的内容,强化诗歌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耐人寻味。

比兴概念:“比”,即比喻。“兴”即借助其他事物,以引起所要歌咏的事物。生活中很多谚语都采用了这种手法,如“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等等。后来比兴二字常连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