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学案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二单元自然界的水

第4课时 水的组成、净化及爱护水资源

课标要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认识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记住实验的现象和反

应产物。

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学会简单、常用的检验硬水与软水的方法,

了解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了解自来水的净化原理。

4.初步学习过滤的原理及操作。

5.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情况;掌

握水体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知识整理:

一、水

1、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实验

①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化学反应:2H 2O 通电

===2H 2↑+ O 2↑

③结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

氢气和氧气。这说明水中含有氢(H)、氧(O)

两种元素,是一种化合物。

④推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 2O 通电===2H 2↑+O 2↑

(2)水可遇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

3、水的净化

(1)方法: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 .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

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3)过滤:

1、目的: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开。

2、所用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

3、装置:如图

4、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3、水资源保护:

(1)水的污染

①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

意排放

②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

监测。

③节约用水:生活中水的合理重复利用;使用节水产品;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农业采

用喷灌、滴灌,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农药、化肥。工业上采用中水循环利用。

4、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CuSO4·5H2O

⑶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

中考导航:

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和水的组成的判断是中考命题热点之一,要求理解实验原理和结论,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实验题。

水的净化方法及原理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要求掌握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操作和原理,以及净化程度的高低,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

过滤的基本操作及适用范围,是中考的热点之一。要求掌握装置及注意事项,会分析失败原因等,中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实验题形式出现。

中考考查的热点还有:结合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考查节约用水的知识。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以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为背景考查水的污染与防治措施,要求能够正确分析污染源,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常见题型为选择题、简答题。

典型分析:

【例1】取一个空雪碧塑料瓶,剪去瓶底,制成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

(1)实验操作及现象:

①在厨房内取一小匙食盐,将其溶解在一杯水中,搅拌食盐溶解后盐

水是_____色的,尝一下有___________味,然后从简易净水器上部

倒入。在下端管口接水后再尝一下,与原来盐水比较,其咸味

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取少量泥沙放在一杯自来水中,经搅拌观察到水变_____________,将其从简易净水器

上部倒入人,在下端管口接水,观察到水变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与思考:

①简易净水器起_____________作用,可以除去_______________,不能除去__________。

②若将硬水通过简易净水器,能否变为软水?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论:简易净水器可以将水________________,但不能得到___________水。

⑷拓展:若想达到纯净的水,应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

【解析】此题考查水的净化方法。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一些可溶性的杂质。食盐溶解后食盐水通过自制简易净水器过滤之后变澄清了,食盐水中溶解的食盐并未改变,咸味不变。细沙不溶于水,含有细沙的自来水经过简易净水器过滤之后变澄清了。【答案】(1)①无;咸;相同②浑浊;澄清

(2 )①过滤不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可溶性物质②不能,因为不能除去硬水中的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3)过滤净化;纯净⑷蒸馏

【例2】以下是省水环境监测中心2006年4月发布的全省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中的一部分:

(1)主要污染指标表述的文字中,涉及到的元素有N、_______、_______等。(写出两种

元素符号即可)

(2)属于重金属污染的河段是___________。(填编号)

(3)造成总磷超标的主要来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中的藻类生长繁殖过快能导致水质恶化并发生“水华”现象。已知藻类含有化学式

为C106H2630110N16P的物质,请你分析:上述哪个河段最有可能出现藻类大量繁殖?

___________________。(填编号)

(5)请你举出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水体污染的原因和防止措施。(1)从表中B、,C选项中可看出,涉及到的元素有Hg、N、P、H、O元素; (2)表中B选项中主要污染物是Hg, Hg属于重金属;(3)大量使用磷肥和含磷洗衣粉会造成磷的超标;(4)从C选项中可看出N、P元素含和化学需氧量高,有利于藻类的繁殖。

【答案】(1)Hg、P、H、O任两种元素2)B (3) 使用磷肥或含磷洗衣粉(4) C

(5)工厂排放的废水、城市生活排放的污水要进行处理后再排放(或减少农药、

化肥的使用等)

中考过关能力训练

1.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硬水过滤后可变成软水B.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C.工业废水只要无色透明就可以直接排放D.水不属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蒸馏B.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C.检验硬水与软水的简便方法是加肥皂水D天然水经过滤处理后就得到了纯水3.保护环境,防止空气和水体的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控制工业生产中废气和废水的直接排放②增大绿地面积③开发生产无汞电池

④分类回收垃圾⑤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⑥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⑦合理使用农药

和化肥⑧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

A.全部B.②④⑥⑧C.①②③④⑦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

4.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5.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洗衣后的水用来拖地

C.水龙头坏了,立即进行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6.下列操作中,仪器间不应接触的是()

A.过滤时,漏斗的下端与烧杯内壁

B.使用滴管时,尖嘴与烧杯内壁

C.过滤时,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与玻璃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与药剂瓶口

7.在横线上填上相应的物质序号:①盐水;②液氧;③洁净空气;④加热铜绿完全分解后固体的剩余物;⑤铜丝;⑥硫粉;⑦冰水共存物;⑧氯化钾;⑨镁的质量分数为60%的氧化镁;⑩氖气

⑴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⑵属于纯净物是_______________;

⑶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⑷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⑸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⑹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⑺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⑻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___。

8.锅炉发生姆炸,可能是由于锅炉内水垢过厚或缺水造成的。为了防止锅炉爆炸,常采用下列措施:

⑴锅炉使用软水。生活中区别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⑵通过锅炉水位计指示情况,及时向锅炉内补充水。水位计应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9.有一种含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碳酸钠,还具有一定臭味的生活污水中(生活污水的成分十分复杂,此外为了便于讨论,已将其组成作了简化),将其去渣除臭

处理后,可转化为厕所的清洗用水,回答下列问题:

⑴采取_______________操作,可除去污水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

⑵___________________可除去污水中的臭味。

⑶把生活污水回收处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对水进行研究的有关问题。

(1)地球上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总量占总水量不到1%,水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动植物的生

存,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有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含SO2、NO2的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下列比例模型中,代表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你熟悉的物质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可溶于水(固体、液体各举一例)。

⑷某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活性炭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市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洁净的塑料瓶从河中取回一定量的水样,然后进行如下研究分析:

(1)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加入明矾粉末(吸附杂质,使杂

质沉降)搅拌,溶解后静置一会儿;

(2)将静置后的河水采用右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其作用是。

(3)过滤后得到的水澄清透明,取其少量于小烧杯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则说明河水是(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使用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12.如下图中,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的什么极?______________。

⑵气体B用点然火柴检验,有什么现象?说明气体B具有什么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图B可知:0一8分钟,甲、乙管内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大于2:1,说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钟之后,甲、乙管内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约为2:1,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我市山区某校的一次化学实验中需要较浓的碳酸钠溶液,同学们取来清澈的山洞溪水配制溶液,却得到了白色浑浊的液体。

⑴对于产生浑浊的原因,小明同学认为是加入的碳酸钠固体过多,达到了饱和而没有全

部溶解;小宏同学则提出了另外的一种推测,则小宏的推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小明同学的猜想正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若小宏同学的猜想正确,他又设计了三种使浑浊液变清的方法:

A、自然沉降

B、加稀盐酸,使白色不溶物消失

C、过滤

其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代号),你认为,另外的方案不可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通过上述实验,小明和小宏都觉得对化学物质和实验有了更多的了解,你认为他们最

可能得出的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5课时分子和原子

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原子基本的性质。

3.初步学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宏观物质发生的变化及性质。

4.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和简单的物质分类方法。

知识整理: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二、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多种元素) 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中考导航:

分子、原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能正确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运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也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分子的基本性质,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常见为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

物质的简单分类也是中考的热点,中考中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需要学生对物质的简单分类依据要明确,并根据物质分类依据进行物质类别的判断,尤其是氧化物的判断。

典型分析:

【例1】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中蘸一下,然后将这

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要接触,如右图),可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这

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请完成:

(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任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通过题目给予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图示、可以捕捉到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挥发性,且氨气、氯化氢气体相互化合生成氯化铵,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不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依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关于分子、物质及有关化学反应的多条信息。

【答案】(1)NH3+HCl==NH4Cl

(2)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该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例题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如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 ,据图得出的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生成汞和氧气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解析】此题属于阅读分析题,提供了氧化汞受热分解的粒子变化示意图,要求分析变化过程中分子、原子的变化以及前后框图的对比,从微观、宏观说明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从第一个框图分析知,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化汞分子聚集成氧化汞。给氧化汞加热,对比第一框图和第二框图知,在此变化过程中,体现了化学变化的本质,即一个氧化汞分子裂解为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分子可分,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第二框图到第

三、四框图说明,汞原子直接构成了汞单质,而两个氧原子重新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氧

分子聚集为氧气。从而得知,原子也可构成物质,而不是所有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物质的组成、构成以及粒子的性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等知识都是中考命题的热点,这些知识不仅要掌握,而且要掌握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过程、手段。

【答案】D。

中考过关能力训练

1.下列生活中的现象,用分子的知识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很小

C.“蔗糖能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分解成了更小的粒子

D.“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

3.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开发安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ClO2就是开发出的一种。下列对C1O2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lO2是一种混合物B.ClO2是一种氧化物

C.ClO2是一种含氧化合物D.ClO2是一种化合物

4.何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沾满油渍。”

何洁同学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A.分子很大B.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5.每到寒冷的冬天,教室窗户的玻璃上都会挂满一层“窗花”。“窗花”的形成是由于()A.水分子运动停止了B.水分子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水分子变小了D.水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6.如下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

不正确

...的是( )

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

D.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

7.人们常用形象的图示来描述物质世界。例如:水的电解可用下图表示。可见,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可能有变化的是()

A.原子的数目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种类D.物质的总质量

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二氧化碳B.高锰酸钾C.液氧D.蒸馏水

9.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飘扬B.夏天,槐花瓢香

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飘飘

10.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如图所示,

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3)和氯化氢(HCl)分子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氯化铵固体,化学式为NH4Cl),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图中_______(填A、B 、C)。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一种无色气体。N2O4在密闭容器内受压时能转化为

NO2气体。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探究有关的变

化。

实验时甲抽去中间的玻璃片,乙推压密闭注射器里的活塞,

然后再松开。

(1)甲实验可能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探究粒子的性质及影响因素,小明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烧杯B中加人20 mL蒸馏水,并依次滴入2~3滴酚酞和较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往小试管中加入5 ml浓盐酸并置于烧杯A中;再用一个大烧杯将A.B罩在一起(如图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中溶液褪色。

⑴褪色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现象说明粒子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实验二:先往图2甲装置烧杯A

中装入30℃蒸馏水20mL,往图

2乙装置烧杯A.中装入加70℃

蒸馏水20 mL,再进行实验(甲、

乙装置其余操作同实验一)。实验时发现甲装置烧杯B中溶液颜色褪去的时间比乙装置的时间长。

(3)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根据实验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考单元过关综合延伸训练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其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品存放方法不当,腐烂变质

B.洗后的湿衣服晾在室外变干

C.建筑工地上将大块石灰石粉碎加工成小颗粒

D.室内放一盆鲜花,一会儿花香充满房间每个角落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鱼能生活在水中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D.工业上用水制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3.水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物质溶解于水时都会放出热量

C.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可以使硬水软化

D.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4.今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围绕这一主题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

A.将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将对污水的处理再使用改为对地下水的大量开采使用

D.将不间断注水的洗衣机换成分段注水的洗衣机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净化水的是()

A.过滤B.吸附C.结晶D.沉淀

6.如图所示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用“O”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7.日常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物质,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是指( )

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

8

9.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

A.冰水共存物、干冰、氮气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氯化氢、液态氧D.纯碱、酒精、水银

10.水可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会给人民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一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滥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

水经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含量,防止形成酸雨

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

二、填空与简答:

11.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用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其应用的分离方法在化学上称为。

(2)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常在自制净水器中加入。

(3)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12.⑴木兰溪水、东圳水都属于天然水,经自来水厂的净化处理后,进入千家万户。在自制简易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⑵我们常接触到的下列“特殊的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

A.矿泉水B.自来水C.蒸馏水D.食盐水

⑶长期饮用硬水可能会引起体内结石。为了区分硬水和软水,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⑷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治理“木兰溪”,还其碧波荡漾的景色,是我们研

究的课题之一。你认为下列项目中不符合治理目标的是__________。

A.建立工厂污水处理系统B.建立大面积溪水养殖基地

C.建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D.建立生产和生活固态垃圾处理系统

13.打火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右图为普通电子打火机的示

意图。据图回答:

⑴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的编号,下同),

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

⑵打火机挡风罩上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据此说明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丁烷气体能被压缩成液体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建成通车。铺设铁轨时,每隔一段距离就预留一条缝隙,这些缝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构成物质的粒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极;

(2)甲管与乙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在相同条件

下氧气的溶解度大于氢气的溶解度,实验中测得结果比理论

会偏_______________;(填“小”或“大”)

(3)该实验中往往要在水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其目

的;

(4)若将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100g进行电解,当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改变了1%时停止电解,则生成的H2的质量约为g。

16.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

的增长,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

益突出。下列资料是我国部分

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

缺指标表。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

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

(1)上面的两张图表提供的有关数据资料显示我省属于缺水型省份。要爱护并

保护水资源,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另一方面要用水。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采集到的某河水水样进行分析,主要污染物有较多悬浮物,

河水呈碱性,水中含较多CO32—离子和有机物质(淀粉、蛋白质等),还有大量病原体(如

细菌、寄生虫等)。

①简述用pH试纸测定河水酸碱度的方法

②要除去水中的细小颗粒,可在水中加入(填物质名称)作净水剂,然后静置

处理。要除去水体中较多的CO32—离子,并使水体呈中性,可加入的物质是(写一种) ;当水体中的有机物增加,水体溶解氧的能力会(选填“增强”或“减弱”或“不变”)

③自来水厂常用氯气(C12)对自来水进行消毒杀菌,但残余的氯气对人类健康不利,故

自来水厂常加入适量的活性炭以消除残余的氯气,反应时碳与氯气、水共同作用,得到盐酸(用HCl表示)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如右图表示常见物质A一G之间关系.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A的化学式___________;D的名称_________;G所属物质类别:_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氧化物”)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

18.纯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而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纯水和硬水,请你参与小雯同学对水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⑴利用吸附、沉淀、过虑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__。

⑵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种。小雯采用的方一法是分别取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法(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雯在做实验时,发现硬水在蒸发过程中,产生了少量气体并得到一种难溶性固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难溶性的固体可能是碳酸盐。

设计实验: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中,观察到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这种难溶性的固体中滴入________,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则这种固体可能是

碳酸盐;若这种固体是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反馈与应用: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启发,在家里可用__________除去热水瓶胆内壁上的水垢。

19.下图甲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

了重新设计,如图乙,实验装

置如下:

实验操作:

a.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

中滴入3一4滴无色酚酞溶液,

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c.在B、C试管中分别倒入5mL烧杯中的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人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

⑴进行操作a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操作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比改进前的实验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0.给10%的硫酸溶液通电(实质为电解水,硫酸不发生反应)以测定水的组成。下面是

小明他们各自实验后获得的数据:

请根据以上提供的数据,分析出合

理的数据,计算小明取用的10%的

硫酸溶液的质量。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培优训练题】 1.(天津初赛)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放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2.(全国复赛改编)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乐山市)“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下表是小明家2013年3月份自来水缴费通知单部分内容,请结合缴费单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缴费单数据计算小明家3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请你帮助小明设想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写出一点) (3)结合自来水缴费单,请从水资源状况、防止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C 解析:水中磷元素过量会导致水中藻类增殖,水中缺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引起水体污染,即人们所说的“水华”现象。 2.D 解析: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会污染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都会造成水体污染。 3.D 解析:氢气燃烧虽然生成水,但是浪费大量氢能,且氢能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是因为氢气制取、贮存和运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4.(1)9立方米(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合理答案。 解析:问题(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问题(2)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合理节水措施。问题(3)可以从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增加等方面回答。 课题2 水的净化 【培优训练题】 1.(江西初赛)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3.(广东初赛)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1)请你帮他继续设计:把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料放 置在装置相应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则图中的①②③位 置放置的材料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活性炭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2012年4月2日下午6时许开始,不少成都市民向四川在线反映家里的自来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能根据化学方程式实行简单的计算,并做到格式规范。 学习导航: 一、课前自主学习、 从元素守恒的角度计算:18克水通电分解,能够得到氧气和氢气各多少? 二、导入新课 根据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含义,能够知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存有数量关系。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常涉及到量的计算,例如,用一定量的原料最多能够生产出多少产品?制备一定量的产品最少需要多少原料?等等。通过这些计算,能够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并有利于合理地利用资源,而这些计算的实行都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本节就是从“量”的角度来研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 三、自主互助学习、展示提升 学点一:利用化学方程式实行相关的计算 例1:加热6克KMnO4,可得氧气几克? 1、设未知量; 2、准确写出方程式并配平; 3、找出相关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已知量,未知量 4、列比例式求解; 5、简明写出答案。 练一练:工业上用煅烧石灰(CaCO3)可制生石灰(CaO)和CO2,如要制取10吨氧化钙,需要CaCO3多少吨? [练习]用氢气还原氧化铜,要得到6.4g铜,需要多少克氧化铜? 注意格式,书写规范 三、课堂小结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三个要领和三个关键。 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四、反馈练习: 1、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生成物质量比是____________ 2、3克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CO2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等质量的物体使之完全反应,得到O2最多的是( ) A、KClO3 B、KClO3和MnO2混合物 C、HgO D、KClO3和KMnO4混合物 4、现有H2和O2共10克,点燃使之充分反应,生成7.2克水,则反应前O2质量可能是( ) A、0.8g B、3.6 g C、6.4 g D、9.2 g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O2 (1)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制8克O2,最少需要KMnO4质量为________g。 (3)该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中,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6、原煤中含FeS2,与O2高温下生成SO2和氧化铁,SO2污染空气。 (1)FeS2和O2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燃烧含FeS2 5.7%的原煤1000Kg,能产生SO2_________Kg。 7、(课后思考) 有一种含CaCO3和CaO的混合物,其中Ca%=50%,取此样品16克,高温煅烧后,剩余固体投入足量水中,固体全部溶解生成Ca(OH)2,则Ca(OH)2质量为 A、3.7g B、7.4g C、14.8g D、22.2g 5.56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 6. 12g镁与足量稀盐酸起反应,可制得氯化镁和氢气各多少克?(Mg+2HCl=MgCl2++H2↑) 课堂小结: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检测卷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注意:本卷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60 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题2 分,共30 分。) 1、H2O 表示水,还可表示①氢元素和氧元素②一个水分子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④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正确的是()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收集的是氢气 B.电解水时,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凡是无色无味的水都能饮用 3、下列四组物质中,均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氧气、氧化钙、四氧化三铁 B. 水、二氧化硫、高锰酸钾 C.空气、氧化铜、五氧化二磷 D.干冰、氧化镁、二氧化锰 4、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自来水是一种纯净物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地球储水量大,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 多 5、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均含有氯元素,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 HClO4、KClO3、(x)、MgCl2。根据规律,x 可能是() A. HClO B.HCl C. NaClO3 D.AlCl3 6、下列读法或写法正确的是() A.3H—3 个氢分子 B.2Mg2+—两个镁离子 C.硫酸钾KSO4 D.氧化铁FeO 7、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往往需要在集气瓶内预留少量的水,是为了快速降温以及吸收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生成磷酸(H3PO4),磷酸中P 的化合价为() A.+3 价 B.—5 价 C.+5 价 D.—3 价 8、小明想从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剩余的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蒸发溶液②过滤③溶解④水洗⑤ 烘干 A.③②④①B.③②⑤④C.③②④⑤D.③②①④ 9、如图所示,下列表示化合物的是() 10、类推的思想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 Na2O2;过氧化钙—CaO2。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学案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素 2、知道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1、六大营养素 【阅读】课本86页的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1、营养素包括、、、、、等六大类。 知识点2、蛋白质 【阅读】课本86-88页与蛋白质有关的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2、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的主要功能是构造机体、修复组织。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等。 3、血红蛋白在人体中的输送者,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很强,若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时容易发生中毒。 4、蛋白质遇到、、等会发生变质. 5、某洗衣粉不仅能去除汗渍,而且有较强的除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渍,这是因为在洗衣粉中加了() A 碳酸钠 B 烧碱 C 蛋白酶 D 淀粉酶 知识点3、糖类 【阅读】课本89-90页与糖类有关的内容,填写下列空白: 6、糖类是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所需的营养素之一。糖是提供人体的主要物质。能提供糖类的食物有、、等。 7、蔗糖的化学式为,葡萄糖的化学式为。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和,同时放出。 知识点四、油脂 【阅读】课本90-91页与油脂有关的内容,我发现: 8、油脂包含和,它放出的热量比同质量的糖类要(填高或低),是重要的能源备用物质。 9、含油脂的食物有、、、。 知识点五、维生素 【阅读】课本91页与维生素有关的内容,我知道: 10 、维生素的作用是,和。 11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 12 、缺乏维生素将使人体患病。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 【反思与小结】:学完本节课我知道了三、自我测评 13.鸡蛋、鱼和牛奶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 1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14.下列物质中,不能向人体提供能源的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糖类的是() A.麦芽糖 B.淀粉 C.蔗糖D.蛋白质 16.从对人体有害的角度考虑,你认为炒锅用下列哪种材料最好()A.铝 B.铁 C.铜 D.铝合金 17.“食品安全无小事”,下列做法不会导致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是()A.用干冰保存容易变质的食物 B.用硫磺熏制白木耳粉丝等食品 C.用甲醛浸泡易腐烂的食品 D.用工业食盐腌制泡菜 18.脂肪成分的获得主要来自() A.豆类、肉类、奶类制品 B.猪、牛、羊的油、花生油、豆油 C.粮食作物、豆类、植物的根茎 D.蔬菜、水果及植物种子 19.下列物质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亚硝酸钠(NaNO2) C.甲醛水溶液 D.葡萄糖 20.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烟焦油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 C.尼古丁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香烟的烟气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 21.维生素C(C6H8O6)是维生素类中的一种,它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须从食物中摄取,它主要存在于(填写食物名称)中,它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若缺乏维C,会引起病。 (1)取3粒维生素C,压碎后溶于水中,过滤,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维生素C的水溶液呈性。 (2)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您想一想,如何食用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丰富的维生素C? 22.已知某一种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回答: (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 (2)今将9.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水的质量为10.8 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3.2 g。计算该9.6 g有机物中都含有哪几种元素?各多少克?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复习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 通过典题精练,,观看视频,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能熟练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元素组成及推断物质的化学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能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会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守恒的原因和应用 2.通过找错、书写等活动,夯实化学方程式质与量两大方面意义的理解,能准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练习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 通过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能学会从定量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及解题格式,锻炼化学计算题的解题能力 【复习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 【课堂探究】 【板块一】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其应用 活动一:典题精练,加深理解 【例1】下列描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后质量相等 B.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不等于100ml C.2g硫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二氧化硫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细铁丝的质量大 【交流讨论】通过上个题目,你能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活动二:观看水分解的微观动画 (1)画出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并说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什么? (2)你能不能从微观角度来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学以致用1:合作探究 在右图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 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以致用2:①由2R + 5O 2 点燃4CO 2 + 2H 2 O ,判断R的化学式为:。 ②由R + O 2 → CO 2 + H 2 R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 课后延伸:由R+ O 2→ CO 2 + H 2 O , R中含有_________元素, 1.6g 4.4g 3.6g (1)各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__, (2)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H-1 C-12 O-16 【板块小结】通过板块一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请将它们丰富在你的知识树中!

九年级化学上册学案全册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 【情境导入】“长寿村之谜”:于都县小溪乡坳下村总人口200多人,百岁老人三四个,80岁以上的习以为常,双胞胎五六对。这是什么原因呢?(2010年4月《赣南日报》) 二、自主探究: 【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 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储水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 1.391×1018m 3 ,地球表面约 %被水覆盖──“水球”。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为:(如图) 2.水资源概况:总水量 ,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 。 3.海洋水: ⑴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 %; ⑵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 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⑶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4.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且分布不均匀。 【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2.水体污染是指什么?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3.如何节约用水?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归纳小结】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师生共同小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中国节水标志

初三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初三化学《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汇总 一、水 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2H2o===2H2↑+o2↑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2:1 质量比1:8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2o,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H2o 表示一种物质水这种物质

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水分子 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的化学性质 通电分解2H2o===2H2↑+o2↑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例如:H2o+cao==ca2 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水的污染: 水资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

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水的净化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硬水与软水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H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1-7单元.

初三化学上期复习学案 说明:本学案设计可供期末1-7单元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可以算是课本导读,所以不用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九年级化学全册1.1奇妙的化学学案1无答案鲁教版

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 第一节奇妙的化学 第一课时 【学习准备】 1、木材、棉花、石料等都是_________材料,而塑料、玻璃、不锈钢等都是_________材料。 2、化学已渗透到与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 ___________研制、______________探索等。 3、有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 化。 4、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 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方面发生了变化。 6、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____________的变化,经常表现为______能、______能和______ 能。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利用化学反应得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绿色化学的理想是不再使用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原料________________地转变成产物,生产 对环境友好的产品。 【随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A.铁铸成锅 B.葡萄酿成酒 C.木柴燃烧 D.面包发霉 2、人类的生活需要能源,下列能源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 B、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C、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和发出的光 D、水利发电 3、镁带燃烧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能说明镁带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是() A、镁带变短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生成白色固体 D、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描述中,能说明绿色化学特点的是()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初中化学备课 年度: 学校: 姓名:

重点:能进行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难点:给物质加热、洗涤仪器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使用什么仪器对物质进行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2.在实验室里(1)哪些常见的仪器可以直接加热,(2)哪些仪器需要垫上石棉 网才能加热,(3)哪些仪器不能加热?(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二、自主学习;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用3分钟阅读课本第20页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归纳 使用酒精灯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 (1)绝对禁止。 (2)绝对禁止。 (3)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4)用完酒精灯,必须,不可用嘴去吹。 (5)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 (6)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高。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实验1-9】点燃酒精灯,按照课本第21页实验1-9进行实验。 二、讨论交流: 为什么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 实验探究:按照课本第21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 讨论交流: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2.如果 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不擦干直接加热?为什么?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 2.物质的加热: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的注意事项:⑴给液体加热可以;给固体加热可以用等。有些仪器如集气瓶、量筒、漏斗等不允许用酒精灯加热。 ⑵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然后加热,以免容器炸裂。 ⑶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否则可能破裂。也不要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应该先进行。预热的方法是: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试管。对已固定的试管,可移动酒精灯。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把灯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评价 ⑸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也要进行预热,同时注意液体 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 时,使试管倾斜一定角度(约45度角)。在加热过程中 要不对地移动试管。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 人,加热时切不可让。 【观察思考】 观察给固体物质的加热装置,思考下列问题: 【归纳总结】 1.总结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2.总结给液体物质加热的方法: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22-23页洗涤仪器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 2.以试管为例,说明如何洗涤仪器? 3.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什么? 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课本P152-153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常见仪器的连接有哪些? 讨论交流:在称量药品时不慎将药品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会造成怎样 的结果? 课堂小结: 学科:化学主备:审核:执教老师: 班级:九()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课题: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时1)课型: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 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与判断。 玻璃仪器的洗涤 化学实验 基本操作 物质的加热 仪器的连接 仪器:酒精灯 方法: 方法: 洗涤干净的标准 1.对于已经固定的试管,怎样进行预热? 2.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微向下倾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O2B.CO C.KCl03D.CH3COOH 2.(广东)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 染问题 3.(汕头)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4.(揭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6.(昆明)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整理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 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研讨: 1、什么是化学? 【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 【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 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简单发展史。 (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 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化学的发展历史 ①.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 ②.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 ③.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

④.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 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 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 归纳总结: 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评价样题: 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 ①物质的组成和结构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④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 A.3000多种 B.1000多种 C.30多种 D.100多种 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 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A.开发新的能源 B.合成新的物质 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 教学后记:

九年级化学学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学案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情境导入 1、将浓氨水滴入酚酞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2、将CO2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学习研讨 【自主学习】 了解生活中的酸和碱,阅读课本P48资料。 1、酸碱指示剂 【实验探究】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酚酞: 酸性中性碱性 色←————色————→色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思考交流】 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 2、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 阅读课本P56【实验10—8】及内容解释。

【交流讨论】 1.灯泡亮、灯泡不亮说明什么问题? 2.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导电(盐酸),有的不导电(酒精溶液) 3.物质溶于水能导电的本质是什么?与金属导电有何不同? 【结论】 小贴士:一些花瓣也可以制成酸碱指示剂 学情分析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拓展提升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学习目标】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对生活中的化学有大致印象。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学习重点、难点】知道什么是化学及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学点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对象 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及的科学。化学既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及其,还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 【学点2】了解化学发展史 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2、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发现了并编制出。 3、创立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A.会制造劳动工具B.发现和利用了火 C.原子论和分子论的创立 D.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学点3】化学与人类的关系 人类的、、、等都离不开化学 模块二合作探究 实验探究(课堂兴趣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1.白纸显字:向用酚酞试液书写的白纸上喷洒稀氨水 2.反复无常: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记录现象,再滴入稀盐酸,记录现象,再次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记录现象,反复几次 3.清水牛奶:向装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再向试管中继续吹气,观察记录现象 4.烧不坏的手帕:将95%的酒精和水以2:1 体积比混和后,用一手帕在该混合液中浸透,用镊子钳住一角挑起点燃,边点燃边摇动,燃烧片刻后,熄灭火焰,观察手帕是否烧坏。

模块三形成提升 1.通过学习,你认为下列选项不属于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A.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B.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C.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与制取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 A.研发氢能源 B.合成新材料 C.编写电脑程序 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 3.“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2015年某地在整顿音像市场时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下列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倾倒入海里 C.深埋入泥土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 模块四小结评价 【本课知识】: 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以 及的科学。 【我的困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水 【一】作业评讲,上节课内容回顾。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分布;爱护水资源的方式 2、掌握水的净化方式 3、掌握如何区分软水硬水 4、掌握氢气的性质;水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 重难点分析 氢气的性质、单质与化合物;水的净化;软水及硬水;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水资源概况 源状况不容乐观 水资源总量:2.7×1012 m3,水资源大国,居世界总量第六位。 人均占有水量: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立方米。 水资源紧缺性:轻度缺水,许多地区严重缺水。 水资源质量: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上还有恶化趋势,前景不容乐观。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资源 B.动植物体内含有水 C.农业灌溉可直接引入海水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例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多,难以利用的淡水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多是混合物,极少是纯净水

知识点2 爱护水资源 (1)赤潮 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 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 1.节约用水 【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问题】怎样来治理水污染? 【例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练习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课堂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复习学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3、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的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2、物理性质是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是。 3、请试着描述氧气的性质: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二.空气保护: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三.纯净物混合物 5.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钠( )等。 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7.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盐水(由食盐()和水()两种纯净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如碳酸钙()、硫酸钠()、高锰酸钾()、氯气()、氮气()等。 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二.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另外,单质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 量的(约为 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 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 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转变成生成物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没有改变。 3.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的一个定律。而物理变 化不属于此定律研究的范畴。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强调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里“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是指 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剩余的)。

九年级化学复习学案

1、巩固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等概念。 2、复习识记常见化学元素符号和部分物质的化学式 3、通过练习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1、巩固理解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等概念。 2、复习识记常见化学元素符号和部分物质的化学式。 背默常见元素符号 一、复习暑假学习内容。 1、相关知识答疑 2、相关物质的化学式:水_____;二氧化碳______;双氧水_________;盐酸____;氮气_____;氢氧化钠________;氢氧化钙__________;碳酸钙________; 氯化钠________;氧气________;一氧化碳_______;甲烷_________。 二、复习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三、互助完成相关练习 反馈检测1.木柴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这是因为 A.发出明亮的光 B.颜色改变 C.有大量热放出 D.有不同于木柴的气体产生2.6000年前半坡氏族家庭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中,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搭建房屋 B.磨制石器 C.用麻织布 D.烧制陶器 3.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 燃料(甲烷、甲醇等) ①燃烧 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等) ②太阳能 燃料(甲烷、甲醇等)上面构想中的①②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 .①②均为物理变化 B.①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 C.①化学变化②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4.2008年初,我国湖南贵州江西等省遭遇特大冰雪灾害,电网受损,交通中断。下列抗击冰雪灾害的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电力工人架设高压线路 B.军队破冰铲雪疏通高速公路 C.交警指挥疏导滞留车辆 D.武警用火焰喷射器破除电力设施覆冰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干冰用作人工降雨剂B.可燃冰用作燃料 C.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金刚石切割玻璃 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生铁制铁锅B.氧气供给呼吸 C.用木炭除去鞋柜.冰箱内的异味D.用16%的食盐水来选种 8.镁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可燃性D.延展性 9.在燃烧匙内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会慢慢融化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变化;若继续加热,白糖逐渐变黑,并能闻到一股焦味,此时白糖发生了。 作业复习暑假作业,准备开学测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