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同标准反平衡法锅炉热效率各项热损失的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不同标准反平衡法锅炉热效率各项热损失的分析对比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陈先贤学号:0902060308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不同标准反平衡法锅炉热效率各项热损

失的分析对比研究

指导教师:王艳红

2013 年 4 月 7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02年4月26日”或“2002-04-26”。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的热效率,并且有些出口机组也是以低位发热量计算的热效率作为锅炉的保证值。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既按ASME PTC 4.1进行试验,又能满足保证值的要求。

电厂锅炉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锅炉效率则是衡量锅炉燃烧状况的重要指标,其计算的准确性尤为重要。锅炉效率的计算分正平衡法(直接法)和反平衡法(间接法)2种:正平衡计算就是用锅炉有效吸热和锅炉输入能量的比值直接算出效率值;反平衡方法用锅炉有效吸热及锅炉损失计算得到效率值。反平衡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得到各分项的损失值,从而可以分析出影响锅炉效率的因素。不同的锅炉,如直吹式制粉系统燃料流量是可测的,而中储式制粉系统燃料流量是不可测的,所以间接法又分为已知燃料流量法(非迭代法)和未知燃料流量法(迭代法)。由于受到煤量信息准确性的限制,在实际中锅炉效率通常采用反平衡法计算。锅炉热效率计算以锅炉设备的输入、输出热量及各项热损失的能量平衡为基础。国内常用标准有2种:我国国家标准电站性能试验规程(GBPTC)一般用于国产机组的性能试验;当对进口机组进行考核验收及性能试验时,通常选用目前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颁布的电站性能试验规程(ASMEPTC)作为依据。通常效率试验计算主要采用热损失法,它能反映锅炉热效率的各种损失原因,有利于确定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GB标准的锅炉热损失法热效率计算采用原苏联“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按燃料的低位发热值来表达的热效率求解公式为:ηgl=100-Q2+Q3+Q4+Q5+Q6Qdw+Ir=100-(q2+q3+q4+q5+q6)(%)式中:q2、q3、q4、q5、q6分别为排烟热损失、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Qdw和Ir分别为燃料低位发热量、单位燃料的总物理显热。ASME 标准的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ASME标准(美国燃烧工程公司)锅炉的热损失法热效率计算采用高位发热值进行热效率计算,公式为ηgl=100-LQgw+Ir×100=100-(L2+L3+L4+L5+L6+L7+L8)(%)式中:Qgw为燃料高位发热量。

ASME标准采用高位发热量作为燃料的输入热量;GB标准沿用前苏联的模式,采用低位发热量计算锅炉效率。两者的区别在于,高位发热量还包括了燃烧产物中全部水蒸气凝结成水所放出的汽化潜热。但是,在一般的锅炉排烟温度(110~160℃)以下,烟气中的水蒸气通常不会凝结。ASME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即在计

算燃料应用基水分和氢燃烧生成水分的热损失时,将该部分水分的汽化潜热也包括进去,这样热量仍能平衡;另一方面,ASME标准将高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的主要部分,故各损失的相对值与GB标准有差异。

三.课题研究内容

1. GB标准的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ASME标准的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

2. GB与ASME标准的比较以下从计算所采用的发热量、主要损失项、各损失项的名

称匹配和各项损失的换算等方面,对2种计算模型进行分析比较。

2.1 干烟气热损失。

2.2 烟气中含水蒸气的显热损失。

2.3 化学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计算。

2.4 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2.5 散热损失计算。

2.6 灰渣物理热损失的计算。

参考文献:

【1】范从振.锅炉原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6.

【2】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火力发电设备技术手册(第1卷)—锅炉[S].北京:机械工业出社,2000.

【3】施永红。电站锅炉热效率的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03,64-69.

【4】许振宇,陈鸿伟,高建强.大电厂锅炉重要运行参数的耗差分析[J].热力发电2007, 36(2):16一17.

【5】黄新元.电站锅炉运行与燃烧调整【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6】范从振.锅炉原理[M].水利出版社,1986.

【7】胡国梁.广州珠江发电厂锅炉运行方式的优化调整[J].广东电力2002

【8】李勇等. 不同标准锅炉热效率及其对发电煤耗率的影响[J].中国电力,7-45 【9】李勇等.基于不同标准的锅炉热效率及发电标准煤耗率修正方法. [J]动力工程报,4-32

【10】Robert SwaneKanp. Innovative Coal-mill Exhauster Improves System Flow, Wear Resistance[J] Power, 2001,(5P6):26-27.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