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沈从文孙犁

沈从文孙犁

沈从文孙犁
沈从文孙犁

绽放在水边的人性之花

——浅析孙犁创作中的沈从文特色

一引言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是以解放区作家身份出现在读者的视野中的。他和赵树理曾代表了解放区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虽然孙犁的创作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从60年前开始以清朗明丽之笔书写善与美的颂歌,到中年时代对人生不无怅惘的深入思考,至晚年于宁静深沉中品味世事,于无奈与愤激间抨击邪恶”,但是对人性、人情、人生命的关注却始终贯穿在其作品之中。在这一点上他与二十世纪的京派作家有着很大的“默契”。上个世纪初,以沈从文为首的京派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一直表达着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和赞美这一主题。现阶段,虽然有一些文章试图从某一方面把沈从文和孙犁进行比较,如从结构、取材以及语言等方面研究沈从文与孙犁小说中的散文化风格。还有的学者研究了沈从文和孙犁创作中的女性化倾向。但是却很少有人从“人性”这个契合点来展开两者的对比。故,本篇论文将从孙犁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之美来分析他和“京派”作家之间的关系。这有助于我们认识“京派”的发展历程,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孙犁文学创作的前后心态变化。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社会在内外力的影响下,不可避免的遭受各种新观念的冲击。而文学作为社会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梁启超“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一系列变革观念的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外来文学思潮的促进,中国的文学开始迈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1917年发生的新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起步的标志。在新文学发生时期最显著的变化便是“人”的观念的提出。我们知道,中国旧文学一直被禁锢在儒家思想体系下,同时又兼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和皇权的桎梏,“人”一直被抹杀。而在新文学时期,“人”的观念的正式提出则是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任务。鲁迅先生就是这一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曾提出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怎样才是最理想的人性?二,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三,它的病根何在?”①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一文更是反对“非人的文学”。在创作实绩上,先后有鲁迅的《呐喊》小说集中的篇章,郭沫若《女神》等,1921年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这些都说明了不仅是在理论还是在创作实绩上,“人”的文学的观念已经

深入人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流派竞相发展,在这些文学流派中,“京派”引起了文坛很大的关注。(笔者注:所谓“京派”不过是后来文学史家为了研究方便而冠之以此名。)“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一般称为‘京派’,也称为‘北方作家群’”②这派作家以沈从文为主要代表,强调的是文学与时代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所以这派作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表现也异于其他的文学流派。比如说“京派”作家废名的代表作《竹林的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篇小说是新文学初期富有诗情画意的佳作,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呈现给读者一个纯朴明朗的画境,小说中纯朴美好的乡村少女——三姑娘可以说是美好人性的象征。而此后的沈从文更是把这种表达“人性”的方法发挥的淋漓尽致。

以上我们所说的是“京派”作家在人性表达上的独特之处。接下来我们要找出孙犁与“京派”作家在“人性”表达上的相通之处。孙犁被誉为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他和赵树理曾代表了解放区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其代表作有大家所熟知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作品集,以清新细腻的艺术风格受到了读者广泛的喜爱和赞赏。“孙犁的创作侧重于人的心灵、情感和生活诗意层面上表现人物性格的丰富与优美”③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孙犁在“人性”表达的主题上与“京派”作家也是相通的。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展开论述。

二沈从文:“希腊小庙”的虔诚膜拜者

京派作家是指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活跃在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的一批作家,这一派作家通常是寄寓在京津地区的异地游子。必须注意到所谓的“京派”命名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与之相对的是以“海派”命名的一批作家。在三十年代“京派”与“海派”之间发生过一场论争。当时的沈从文曾批评海派作家有“玩票白相”的习气,而与此同时却标榜“京派”作家们的“诚实与质朴”。我们暂放这个论争不管,单从沈从文话中就可以看到,京派主张文学的独立性,既不依附于政治也不依附于商业,在纯净的空间中寻求文学自身的发展。三十年代是京派文学最为活跃的时期,有沈从文这样的大作家,还有如被誉为京派鼻祖的废名,诗意小说代表的芦焚,还有萧乾、凌淑华等等。但是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京派文学开创的这种风格却逐渐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

京派的代表作家是沈从文。沈从文来自湘西的一个小县城——凤凰县,这里

虽然偏僻,但是风光如画。十四岁高小毕业后从军,在部队了几年,他结识了很多人并且对沅水流域的风俗人情以及生活样式非常的熟悉。这些特殊的人生经历都给沈从文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小说领域,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散文和文论著作。1923年,接受了“五四”新文学影响的沈从文只身前往北京,想在京都寻求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地。个人独特的经历以及湘西世界的神奇风光共同促进了沈从人作文的风格,这就是对真、善、美的人生的倾力追求,也是他作品中一直贯穿着的一条线索。“30年代是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创作最为丰盛的时期,他一生中的三十多个集子大多出于这个时期。”④沈从文的代表作是创作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这篇小说以及沈从文的其他名篇讴歌了古朴美好的人性,并且对现代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沈从文曾说过“在都市住上十年,我还是一个乡下人。第一件事,我就永远不习惯城里人所习惯的道德的愉快,伦理的愉快”,“这种城里人仿佛细腻,其实庸俗,仿佛和平,其实阴险,仿佛清高,其实鬼祟”

⑤,可以看出一个一直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对古朴纯净乡村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在“乡下人”所具有的美好人性的追求,并且以此为尺度对不符合其人性标准的城市生活进行评判。故而,我们一般按小说的题材把沈从文的小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现乡村生活的,传达了沈从文的创作追求比如说《萧萧》,《边城》等,另一类是对“城市文明病”的反思,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

在第一类的作品中,沈从文笔下所描写的是未被现代文明侵染的古朴美好的人生形式,以及神奇浪漫的湘西世界,这共同构成了沈从文笔下的“希腊小庙”。“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⑥《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等作品,通过改造民间传说和佛经故事来歌颂“人性的极致——神性”。在这些作品中,少数民族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被描写的十分唯美,洋溢着青年男女的健康,活泼的生命力。《会明》、《萧萧》、《丈夫》等作品借“乡下人”性格特征以及处世风貌展现一个与现代文明是格格不和的社会。《丈夫》中的丈夫对妻子卖淫没有感到丝毫的羞耻,《萧萧》中的童养媳萧萧失身而孕,本来要遭受沉水的厄运,却因为偶然才幸免,然而结尾处却写到萧萧为自己的儿子迎娶年长六岁的媳妇。“萧萧式”的命运仍然在轮回。这正表明了作者对健康人性的一种反思。这些乡下人的生命悲剧不断在重复上演,然而人们还没有觉醒到。如何建立一种健康的人性是沈从文在这些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一个问

题。

中篇小说《边城》以及长篇小说《长河》(未完),正是沈从文对人生形式进行彻底反思的结果也是他理想人性的完美表达方式。《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一发表就收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源于作者在这部小说中为读者指出了什么是理想的人性。《边城》是作者用一种带有回忆感觉的口吻向我们娓娓叙来,开始有很大一段时描写湘西的极致之境。这与整部作品在情节,人物,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理念是完全符合的。其实《边城》所写的也不过是几个小儿女之间的爱情悲剧,但是作者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描写这个爱情悲剧的同时挖掘作品内涵,为读者呈现了健康人性的代表——天真活泼的翠翠,热心善良的老船夫,还有热诚质朴的杨马兵,豪爽慷慨的顺顺等等。在这篇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精心勾画的理想化的世界,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的原始的自然的情结。但是这种创作态度在沈从文创作《长河》时就开始受有了微妙的变化。《长河》写的是一个盛产橘子的小镇,因为“新生活运动”而使原来平静的生活有了波澜。作者清醒的认识到《边城》中所勾勒的唯美世界与理想的人性在现代文明日益兴盛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冲击,这就产生了《长河》。《长河》在表达与《边城》同样的主题外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随着现代文明的侵入,保存在乡村中的人性与人情美快要消失,“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代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⑦。这在他的第二类作品中有了更深刻的表现,《绅士的太太》、《八骏图》、《大小阮》等作品就是如此。在这两类作品中,作者始终是以一个乡下人的眼光来关照现代文明社会,以古朴的,近乎原始的乡下人标准来评判这样的社会。这个社会在作者看来,在繁华之下是道德被扭曲,人性被摧残,堕落的社会中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上演着衣冠丑剧。《绅士的太太》描写了看似是绅士名媛们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的精神空虚,《八骏图》中作者以略带讽刺的眼光,犀利的刻画出几个道貌岸然的“教授”的龌龊。《大小阮》中的大阮就是是社会中“少不了”的人,是作者讽刺的“社会中坚”。

在这两类作品的对比中我们看到了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以及人生追求。沈从文的创作一直处于主流文学的边缘,很长一段时间不被社会所接受。因为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不是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探索社会进步的道路,而是从人性角度去塑造民族品德的门径”⑧虽然这样的路径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也是对鲁迅“改造国民性”传统的继承。但是他的批判不像鲁迅来的那么迅猛。应该说鲁迅是把国民性中的落后成分撕毁了给大家看,而沈

从文却在自己的“希腊小庙”中重塑了健康人性的形态。这代表了这两个作家的不同表达方式。下面将简单的介绍一下沈从文的文艺思想,应该指出的是沈从文的文艺思想是在他的创作中逐渐形成的

(一)“爱与美”的人生哲学

“爱与美”是沈从文创作的指导思想。在沈从文看来“爱与美”是生命的属性,而美是由上帝创造的,带有“神性”。在他的《美与爱》一文中作家明确指出要建立“一种爱与美的宗教”,他自己则是这个宗教虔诚的教徒,同时沈从文希望通过这个宗教的宣扬来激发“年青一辈”“生命的抽象搜寻”,从而“国家民族的重造问题,方不致于成为具文,为空话”。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出,沈从文“爱与美”的宗教正是致力于重塑国民性和健康的的民族品德。他的“爱与美”的哲学是人性最高形式的集中体现。如前文所列举的《龙朱》、《媚金·豹子·与那羊》、《神巫之爱》以及《月下小景》等作品无一不是这一哲学的生动体现。在《从文小说选代序》中作者说到“《边城》……是一种人生形式……为人类的‘爱’字做一个前如其分的说明”。而在另一篇作品中作者同样强调“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都应当美一些”⑨由此可见,在他的作品中,沈从文一直对“爱与美”的哲学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对于文学政治意义的消解

沈从文的创作一直处于主流文学创作的边缘地位,沈从文反对文学对政治的依附性,主张文学应该独立于政治之外。上个世纪30年代因受到社会政治的原因,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开始出现在中国文坛上。1930年,随着左联的成立,无产阶级的文学进一步发展。然而在文学与政治联姻的情况下,沈从文依然保持了自我创作的独立性。所以在一段时间内他的创作没有得到承认,而且也受到了主流文学家的批判与排挤。1930年周作人,俞平伯等人在《骆驼草》发刊词中明确表示“不谈国事,不为无益之事”,“‘京派’作家们试图避开时代大潮面前的政治选择,而转向于文化关照和表现最普通的中国人生”。沈从文的选择也是如此,他和茅盾曾经就“艺术”与“时代”的关系发生过论争。他不满现实,始终保持一种清高的、洁身自好的自由主义态度。他宣扬人性论观点,企图用湘西世界原始淳朴的人性来关照现实人生,重塑民族品格。强调发挥文学自己本来的功能,并有意让它与党派保持距离。

(三)对于文学商业意义的消解

三十年代的文坛有“京派”“海派”之称。京派作家多寄寓北京天津等北方城市,而“海派”作家则是集中在上海。沈从文作为“京派”的主帅,曾与“海派”发生过论争。在这场论争中沈从文从文学本体论出发,标举文学的独立性,认为作家应当摆脱一切非文学因素的影响,真正实现文学自身的独特价值,而不是某种附属价值。沈从文先后发表《论“海派”》、《关于海派》、《谈谈上海的新刊物》等文章,他认为“海派”作家有“玩票白相”的习气,海派文学带有商业气息,严重妨碍了文学独立性与健康。在《谈谈上海的刊物》中,沈从文毫不留情的指出“这种刊物即在物质上或成功,在精神上是失败了。因为他的存在,除了给人趣味以外别无所有。”沈从文对“海派”文学的某些批评虽然带有一些偏颇,但是这无疑是这位“京派”作家创作思想的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沈从文的文艺思想就是在“爱与美”的宗教指导下,让文学远离政治与商业,从而获得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地位,以此来表达理想的人性形式,完成对国民性的改造

沈从文的创作对以后的文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孙犁应当是其中的一位。孙犁,这个在特殊背景下进行创作的文人,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沈从文等京派作家的影响。在其女儿孙晓玲的文章《七月怀思更绵绵——记我的父亲孙犁之十》中就说到:“我的父亲,他在树下一边读书,一边焦急地盼骑自行车的投递员地到来。那样,他就可以看到《大公报》了。他多么希望刚刚投出去的两篇稿件,能变成带油墨香的铅字啊”。1934年孙犁陆续在天津的《大公报》上发表过白话诗《我决定》、《评<图书总目>》、《北平的地台戏》等文章。孙晓玲在文章说到自己的父亲那时候非常喜欢看报纸,首先喜欢看的是《申报》,其次便是天津有名的《大公报》。1982年,孙犁写了一篇散文《报纸的故事》,这就是记述他在穷乡僻壤的家乡为筹到三块钱大洋订阅一个月的《大公报》所经历的艰辛。孙犁在这篇文章中写到:“我认为这是一份严肃的报纸,是一些有学问的,有事业的,有责任感的人编辑的报纸”,“最吸引人我的还是它的副刊,它有一个文艺副刊,是沈从文编辑的。”从这些中可以看出孙犁受到了沈从文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二孙犁:“人性”之歌的礼赞者

孙犁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1938年投身于抗日洪流,后来逐渐成为一位著名的解放区作家,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上赢得了很大的声誉。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解放区文学

发展的先声。毛泽东在《讲话》中强调的是“解决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的问题,目的在求得文艺对革命的有力配合”,也就是强调了文艺从属于政治,“政治标准第一,文艺标准第二”。在这种具有强烈功利目的的指导之下,解放区文学有了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在当时的解放区文学中,有两种创作风格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一派就是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这一派的文学坚持了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生活中的矛盾与自己的真实情感,体现出浓厚的乡村化特征。代表作有赵树理的《锻炼锻炼》、《小二黑结婚》,另一派就是所谓的“荷花淀派”。“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笔者注:“荷花淀派”是否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流派,在此不再展开论述)孙犁的创作风格与赵树理等人的风格完全迥异,他的作品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儿浓厚,而且孙犁侧重于从诗意的层面来表现人性性格的丰富与优美。可以说孙犁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浪漫色彩。

孙犁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不管是战争时代,还是和平时期,贯穿于其作品中的基本主线一直没有变,这就是对人性,人情,人的生命的歌颂与赞美。孙犁为大家所熟知是因为他1945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这篇小说奠定了孙犁以后的创作道路。在当时,解放区的作家们在《讲话》发表以后着力表现的是文学为政治、革命所服务,围绕着这个中心,文学创作失掉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五四”传统被丢弃,文学的艺术性被大大的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文学的功利性大大增强,似乎作家们都是用同一种声音重复着同一种歌曲。但是孙犁却是其中特别的一个,虽然他也是充满着极大的热情与敬佩来表现自己对这场革命的赞美,但是表现的方式却与其他作家不同。他的作品不是表现战争岁月的风云变幻,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而是着力表现生活在底层的农民形象,可以说孙犁的创作是以“人”为中心的,他的作品着力挖掘的是战争时期单纯质朴的人情美与人性美。接下来我们将简单地分析一下孙犁的文艺思想

(一)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孙犁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中,当时的孙犁像所有的有志青年一样对革命有着极大的热情,他曾经有自己的笔热忱地歌颂过那场革命。现实主义是孙犁创作中的指导思想。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秉承了“五四”的现实主义传统。这方面对孙犁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是鲁迅。在现实主义文学观的指导下,孙犁探讨过现实生活和文艺的关系,在他的论文中曾经指出:“主题和题材的问题,就是作者的人生观和现实生活的结合的问题。”此外孙犁也对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也做了深刻

的探讨。孙犁认为文学应当表现政治内容,他曾经说过:“今年四五月间,党及八路军总部提出了文艺工作方针。这一方针,可以大大促进我们的文艺工作,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中,产生反映我们这一伟大时代的作品。”从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孙犁看来文艺应该积极的反应现实政治生活,表现社会上所发生的重大的政治事件。但是孙犁的创作并没有因为这种见解而失掉自己文学创作的主体性。孙犁反对概念化、公式化的创作,这从他的创作中就可以看出。孙犁的作品总是用很巧妙的方法去表达自己对政治与文艺关系的理解。读他的作品我们读不到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战火硝烟,而是发生在人们身边平常的事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孙犁的作品游离在“主流”文学的边缘。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虽然孙犁想让自己的作品尽量往主流文学靠拢,歌颂英雄人物,但是却一直执着地描写劳动人民的“人性美好、善良以致温顺多情”,“对‘人性’的强烈关注和细腻刻画成为大家所公认的孙犁创作中最耀眼的亮点”。所以说,孙犁对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态度不是否定文艺与政治之间存在关联也不是极端的认为文艺是政治的附庸,而是用另一种声音写出了自己对这两者关系的理解。

(二)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

孙犁是在五四新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他接受了五四文学的影响。“人道主义”精神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个主旋律,对孙犁以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孙犁曾说过自己在创作中尽量避开“血腥”描写,可以说“血腥”在孙犁的作品中是少之又少的。有人把这称之为孙犁的“审美洁癖”,毋宁说这是他“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在孙犁的作品中,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早期的创作《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浪漫清新的艺术风格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冀中水乡的抗日斗争,虽然写的是战争,可是读者读不到一点火药味和血腥味。这是对惨酷的消解,是对残暴的抗拒,是对“人性”之美的执着追求。文革后孙犁的文艺观继续发展,高举着人道主义的大旗,如引起很大反响的《芸斋小说》。从单纯地描写“人性”之美到对“人性”进行地深刻思考。“人性”本美,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性”被扭曲,被摧残,《女相士》的“革命群众和当地农场的工人、儿童对我们的侮辱,恫吓或投掷砖头”“四人帮灭绝人性,使忠诚善良者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对生活前途丧失信心……十年动乱较之八年抗战,人心之浮动不安,彷徨无主,为更甚矣……”。这就是孙犁人道主义思想的表现。孙犁自己也说过“所谓文学上的人道主义……指的是作家深刻广泛地观察现实思考了人类生活的状态……”⑩

(三)“真善美”的文学理想

“真善美”的文学理想也是孙犁文艺思想的一个方面。孙犁曾说“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致,我不愿意写。”11在这里作家所谓的“真善美”的极致就是农民们“爱国的热情,参战的英勇”,这种善良和美好正是作者所着力表现的,而所谓的“邪恶的极致”就是文革动乱的十年。文革十年对孙犁无疑是一个噩梦,但是就是这个无法摆脱的“梦魇”成为文革后他的创作的内在驱力。八十年代以后的作品开始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当中。在作者看来,文学作品除了要给人以美感之外,还要改善人类的道德观念。所以在“真善美”文学观念中,作者最看重的是文学的“善”。早期的文学作品表现抗日的热情,这是作家所经历的美的极致,建国后的《铁木前传》则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芸斋小说》则是对“邪恶的极致”的深刻反省。毋庸置疑,“真善美”的思想也是作者一生不断追求的文学理想。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孙犁的文艺思想是在人道主义大旗的指导下对真善美的倾力追求。可以说孙犁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即是对这个文学思想的一次华丽展示。

前面已经提到过,孙犁前期创作的文学作品主要是以《荷花淀》、《芦花荡》为代表的短篇小说。小说《荷花淀》不仅使孙犁首次获得了文坛的认可,而且形成了自己在抗战时期的文学风格。这也是作者对“极致之美”的一个表现。小说虽然涉及到战争,但是只是把战争作为故事展开的大背景,作者在这个大背景下描写了冀中人民美好的品质与心灵,尤其是描写了像水生嫂那样的农村妇女形象,她们心地善良,识大体。《芦花荡》深入人心的不是激烈的战斗,而是一个“身上没有多少肉,干瘪的像老了的老鱼鹰”一样的老船夫和两个小女孩。他们只是平凡普通的中国人,但是在作品中不仅能看到他们的爱国之心更加能看到同胞之间的相亲相爱,作者重点刻画了老船夫的“自信以及自尊”。如果说写于抗战时期的作品单纯的刻画人性本善,人性本美的话,那么在建国后孙犁开始对人性人情作了深刻的思考与探索。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铁木前传》、《村歌》等作品。作者在谈到《铁木前传》的创作原因时时这样说的“它的起因,好像是一种思想。这种思想是我进城以后产生的,过去是从来没有的。这就是:进城以后,人和人的关系,因为地位,或因为别的,发生了艰难环境中意想不到的变化。”12并且作者为这样的变化感到很是苦恼。作品所写的只是一个铁匠和一个木匠之间的故事,故事是以合作化为背景的,但是作者避开了对合作化的风云描写,而

是对人内心作了一次深刻的探讨。铁匠傅老刚和木匠黎老东在艰苦的岁月中曾经相濡以沫,但是在新时期时两人却再也感觉不到以前的友谊了,作品中黎老东有一段自我心理剖析:“他难过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傅老刚这样决绝?是他看我过得好些了心理嫉恨?但是想来想去,傅老刚从来也不是这样的人。是我变得嫌贫爱富,慢待了多年的朋友?他回忆着在这段日子里,自己的言行举动,他的痛苦就被惭愧的心情所搅扰,变得更加沉重了”。13与其说这是黎老东的反思不如说是作者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讨,作者“孜孜追求的是人如何更像人,如何摆脱现实的羁绊走上人性与人格的自由完善之路”。14十年动乱对于是孙犁的一个可怕的梦魇,在这十年孙犁在一个非人的社会中受到了非人的待遇。和当时许多的知识分子一样被下放,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心理上也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1976年文革一结束,孙犁就以一篇《远的怀念》的散文回忆十年动乱。自此之后作者开始对十年文革这个“邪恶的极致”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这时作家已步入晚年,常常以一个智者的眼光打量这个社会,本时期最重要的收获是孙犁后期唯一一部小说集《芸斋小说》,以及大量的散文作品。尤其是写在《芸斋小说》中的作品,作者对文革十年摧残人性尤为愤慨。这个可怕的十年让人丧失了良知,丧失了美好的人性,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种巨大的压力之下,人格被扭曲,人性被摧残,亲人可以变成陌路,朋友也可以反目。孙犁曾说“看了心里非常难过,觉得那种做法是一种变态心理。”15就是对这些“变态心理”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作家对历史的痛定思痛,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如何建设美好而健康的人性是《芸斋小说》作品背后的哲学问题。

纵观孙犁一生的创作和他的文艺思想,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来是作家在自己所生活的年代中队人性问题的深切思考。对美好人性的追求,对建设健康人性的探索是孙犁作品中所贯穿的一条红线。而这条“红线”源头即是上个世纪三十年达“京派”创作。

三执着的人性之美的追求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人性”这个问题上,孙犁的确带有某种京派作家的意味。如若只是简单地把孙犁和京派作家挂上钩,则显得太生硬。其实他们的相通之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一)对女性的刻画

这个问题已有论文论述过,现,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观点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知道孙犁的作品中有很多鲜活的女性形象,比如《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浇

园》中的香菊,《钟》中的慧秀等等,这些女性形象构成了孙犁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作家赋予了她们纯洁的心灵,崇高的感情,以及质朴的品德。这些妇女形象的设计寄寓着作家对人性极致的崇拜。作家写这些农村妇女的灵魂美,是他“真善美”思想的体现,是作家对美的追求,也是对美好人性的向往。在孙犁作品中尤其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作品对这个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女孩没有做正面的批判,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物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不能生存下去的。而在京派作家的笔下女性形象也是尤为独特的。废名《竹林的故事》中的三姑娘,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夭夭,萧萧,汪曾祺笔下的小英子,巧云无一不给读者留下了深厚的映像。京派作家笔下的这些女性也是美好人性的象征。

(二)呼唤健康的人性

孙犁在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探讨人性问题的,是对健康人性的呼唤。这在后期的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深切。《铁木前传》的追求是人“如何摆脱现实的羁绊走上人性与人格的自由完善之路”,《芸斋小说》是对扭曲了人性的强大社会压力的控诉。而《钟》尤为让读者深刻。这篇小说是写尼姑慧秀和大秋的相爱,撇开社会大环境不看,这与汪曾祺的《受戒》竟有着如此的相似。健康合理的人性不能因为某种不合理的制度而受到歪曲和压抑。

(三)“水文化”

我们都知道京派作家的创作中“水”是一个很独特的东西。说它是意象也还,说它是载体也好。“水”在京派作家的创作中有着深刻的寓意。沈从文笔下的茶垌,汪曾祺笔下的高邮水乡等等。沈从文曾说过:“我虽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景,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而孙犁的部分作品也是在水边展开的,“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等等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在京作家的笔下,“水”更多是一种载体,寄寓了作家们的某种感情,而在孙犁的笔下则更侧重于把“水”当做故事展开的背景。不管怎么样,对“水”的热爱则是他们的共性。

此外,比较孙犁和沈从文两人的文艺思想会发现也有相通之处。沈从文是在“爱与美”的哲学下进行创作,而孙犁则是在“真善美”的思想里寻求人性真谛。当然孙犁和京派作家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毕竟不同,时代背景的差异也会造成他们

创作上的差异。可是他们作品想要表达的本质却是相通的。

结语

从孙犁作品的表面很难联想到他和京派作家之间的关系,但是仔细分析他们的作品会发现都是对健康人性的不懈追求,对被扭曲的人性的抗议,他们都秉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表现了对现实社会与健康人性关系的深切思考。如何才能使人真正地成为人是他们共同的追求。所以我们可以说,孙犁的作品中渗透了京派特色

参考文献:

①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上海峨眉出版社1947年版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④④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⑤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篱下集>》题记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⑥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⑦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长河题记》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⑧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⑨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看虹摘星录后记》花城出版社1992年版

⑩孙犁:《孙犁文集·四》《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百花文艺出版1982年版

11同上

12孙犁:《孙犁文集·四》《关于<铁木前传>的通信》百花文艺出版1982年版

13孙犁:《孙立文集·一》《铁木前传》百花文艺出版1982年版

14同注释一

15孙犁:《孙犁文集·四》《文学和生活的路——同<文艺报>记者谈话》百花文艺出版1982年版

孙犁作品

《荷花淀》(小说、散文集)1947 《芦花荡》(短篇小说集)1949 《嘱咐》(短篇小说集)1949 《村歌》(中篇小说)1949 《农村速写》(散文、小说集)1950, 《采蒲台》(短篇小说集)1950, 《山海关红续歌》(诗集)1951 《风云初记》(长篇小说) l集,1951,人文;2集,1953,人文;1-3集,1963,作家。 《白洋淀纪事》(小说、散文集)1958, 《铁木前传》(中篇小说)1959, 《白洋淀之曲》(诗集)1964, 《秀露集》(散文、小说集)1981, 《耕堂杂录》(杂文集)1981 ,《疆定集》(散文集)1981, 《琴和箫》(小说、散文集)1982,。 《孙犁小说选》1982,。 《孙犁文集》(l一5册)1981一1982, 《耕堂散文》1982, 《尺泽集》(散文集)1982。 《孙犁文论集》1983, 《书林秋草》(杂文集)1983,

《孙犁散文选》1984, 《远道集》(散文)1984, 《老荒集》(散文集)1985, 《陋巷集》(散文集)1987, 《耕堂序跋》1988, 《无为集》(散文)1989, 《芸斋小说》1990, 《孙犁文集》(珍藏本)正编5卷,续编3卷,共8卷,1992年,《芸斋梦余》,1996年, 《耕堂劫后十种》,1998年 《孙犁文集》正编5卷,续编3卷,共8卷,2002年 《孙犁全集》共11卷,2004年, 《耕堂读书记》正、续编,2008年 《耕堂劫后十种》,2012年 《耕堂文录十种》、《铁木前传(纪念版)》、《耕堂读书记》,2012年,《相片》小说型短文, 《报纸的故事》短文 散文 《相片》《识字班》《第一个洞》《游击区生活一星期》《三烈士事略并后记》《塔记》 《书的梦》《王凤岗坑杀孙犁散文抗属》《采蒲台的苇》《安新看卖席记》《张秋阁》《光复唐官屯之战》《学习》《宿舍》《节

浅议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

兰州城市学院成人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浅议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 □√□□ 夜大学函授脱产高自考 学号(准考证号): 2012LT0105045 姓名:王淑霞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高自考不填): 2012级 学院:文学院 完成日期: 2014-9-6 指导教师:岳慧丽 浅议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

王淑霞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内容提要:孙犁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一直为文学界所推崇和喜爱。本文讨论的正是孙犁小说独特的诗化笔调,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和白描的写作手法,着重分析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从而探讨孙犁小说独有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诗化小说现实主义 目录

一、孙犁小说独特的诗化笔调 (3) 二、孙犁小说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4) 三、孙犁小说白描的写作手法 (5) 浅议孙犁小说的语言风格

王淑霞 (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 小说需要一种自己独有的吸引力,需要一种把读者的兴趣、注意力、想象力紧紧吸引住并再次激发的力量。其实这种力量对于任何艺术来说都很重要,但以小说艺术显得更为重要。被誉为“荷花淀派”(或“白洋淀派”)创始人和代表作家的孙犁,在散文和文学理论方面有所建树的同时,尤其以小说的成就更具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来自于孙犁小说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作品所塑造的生动的农村妇女形象,这两个方面的成功使其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独树一帜。 一、孙犁小说独特的诗化笔调 谈到孙犁小说的语言,很多人都喜欢用“诗的语言”来概括它、赞美它。的确,在创作上,孙犁是着力表现和歌颂美的。他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诗意,并善于运用饱含诗意的笔触来表现它,富有诗情画意、简洁、优美,近似诗的节奏和声韵,使他的小说语言具有一种诗的特色,是诗化的语言。 在《荷花淀》、《嘱咐》、《光荣》等小说中,作者着力追求一种诗一般的意境。他以抗战时期冀中农村为背景,但他却不是正面描写刀光剑影,而是以武戏文唱的技艺描写明媚如画的白洋淀,用飘飞的芦花,洁白如雪的苇,粉红色的荷花,荷叶上的清幽香气,表现战争年代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及其乐观的战斗精神。 孙犁曾经在各类作品中不止一次地说过,他很喜欢普希金、梅里美、果戈里、契诃夫、高尔基的作品,“我喜欢他们作品里那种浪漫气息,诗一样的调子,和对美的追求,这样的作品,合乎我的气质,合乎我的脾胃。在这些小说里面,可以看到更多的热烈的感情境界”。(《勤学苦练》)在孙犁看来,诗和小说,美和人们的感情气质,境界,浪漫主义的气息和现实主义的描写,是可以而且应该一起来的,他所喜欢的作家体现了这一点,他自己的作品也体现了这一点。孙犁也不断地提倡文学青年不要写生活和自然中的表面现象,不要只是“捕捉”那些浮光掠影的所谓“美”的或有“诗意”的东西,而是要把时代的精神和人物优美的思想感情注入艺术形象之中去,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孙犁创作的“诗情画意”的实质和特色。孙犁不光追求诗一样美的语言,而且要求诗一样美的思想感情,这是与作家观察生活的深度和思想的高度分不开的。

白洋淀纪事简介,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1 期末复习名著——《白洋淀纪事》 一、作品简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散文选集,曾被评为“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包括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所写的绝大部分短篇小说、散文、特写、通讯等,其中共收录短篇作品近百篇,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荷花淀》与《芦花荡》这对“姊妹篇”是其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二、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孙犁”是他参加抗日战争后开始使用的笔名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创始人。十二岁岁开始接受新文学,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发表短篇小说代表作《荷花淀》。“七七”事变前夕,在白洋淀地方小学教书,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步人文坛。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等。孙犁的作品极具特色,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茅盾称之为“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三、主要内容: 小说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烽火燃遍冀中平原,燃遍白洋淀,根据地的人民是那么顽强。房子是烧了,但还有炊烟;草是枯萎了,但花还开着;淀是围了,但人们还在打渔;冷月虽然是凄清的,但还照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作家没写酷烈的战斗,没写血火拼杀,他就写根据地人民的坚韧执着,写苦难中的人民生生不息的斗争。吴召儿带领八路军转到山里打游击,她熟悉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八路军有她当向导如鱼得水,游韧有余。秀梅在白色恐怖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成功配合男友从伪军手中夺下枪枝,以后又帮助男友的父母渡过重重困难,表现了一个抗日军属的高风亮节。刘兰作为一个八路军护士对革命军人用情之深也很见光彩,她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就是对病人尽职尽责,嘘寒问暖,有空就给病人唱歌讲故事,用自己的热情和善良疗救着每一个伤病员。 作品共刻画了六十多个性格鲜明的妇女形象,每个短篇虽然只刻划了一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但总起来看,就勾画出了根据地妇女的生活,和她们在战斗中锻炼成长的过程。四、重要篇章: (一)《荷花淀》1.内容:在抗日战争期间,河北省中部白洋淀地区一个农村里有7个青年要去参军,在县委报了名。他们怕家里人拖后腿,就公推了一个名叫水生的游击组长回去跟他们的家里说明白。水生连夜赶回家,辞别了自己的妻子,又到别人的家里做了些说服工作,第二天就忽忽走了。过了两天,这些青年妇女就想去看看参了军的丈夫了。她们偷偷地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的马庄去。谁知道赶到那里,部队刚巧在前一天晚上开走了。她们只好回家去。可是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只日本鬼子的运输船。她们拼命逃命,把小船划进荷花淀里,鬼子却穷追不舍。幸亏我们有一支部队埋伏在荷花淀里伏击鬼子,在危险关头救了她们性命的,正是新参军的丈夫。战士们完成了伏击任务,又和亲人见了面,就兴高采烈地带着战利品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青年妇女们在荷花淀伏击战中受到锻 2 炼,后来成立了自己的组织。很快就学会射击,参加了反“围剿”战斗。 2.人物形象:在《荷花淀》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以水生嫂为代表的农村妇女的群像。这些妇女勤劳、朴实、善良,识大体、顾大局,是在特定的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

浅谈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

浅谈孙犁小说的诗情画意 孙犁是一位极富个性的作家,其创作风格清新飘逸,充分表现出散文式的格调、诗歌般的意境,他的小说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满眼“诗情画意”,享有“诗体小说”的美誉,在创作的过程中从不猎奇,而是采用中国写意画的手法,淡化对人物形象的刻意雕琢,求神韵而不求形似。其选入高中读本的短篇小说《荷花淀》即为若此,全文细致地描述了白洋淀地区人民的抗日斗争生活,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热忱和乐观主义精神,文中设臵的“夫妻话别、敌我遭遇、助夫杀敌“三个重点片断充满诗情画意,给人以享之不尽的审美情趣。可归纳如次: 一诗情画意的间境美 《荷花淀》在表现抗日战争的重大主题时,将战争的硝烟溶解于军民的欢笑之中,小说反映的尽管是残酷的年代,但从作品所描绘的背景上,却看不到残垣断壁,血污泪痕,相反却是清风明月,银白的潮水,碧绿的稻秧,粉色的荷花,一切都是那么清新明朗和美丽。比如开头部分的描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

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营造的全然是一个优美的境界,让读者在自然的欣赏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即使战斗就在眼前,作者仍不忘记描写荷花淀的美景,那迎着阳光舒展开的“大荷叶”,既富美感,又成为天然的隐蔽屏障,这哪是战争,分明是一场胜利在握的游戏,那“高高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不仅暗示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将在这情香四溢的环境中展开,而且暗示着正在成长中的白洋淀妇女的未来——这些或率直、或乖巧、或老实、或急躁的青年妇女,也将成为保卫家乡的战士。环环描写,情景相生,既展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又增添了小说的诗意,如同出水之芙蓉,具有冀中平源水芙蓉的清丽,其写湖上观战,从容镇定地写了一场伏击战,充分显示了如诗如画的创作个性,本来,这几位妇女划船去看望丈夫,在作品的规定的特殊场景中是一次欠考虑的鲁莽行动。当他们嬉戏着将船划到白洋淀,探亲不着而返回时,日本鬼子来了,她们只好向荷花淀逃去,敌人的汽船往荷花淀里逼追,在这关键时刻,荷花淀里响起了排枪。原来这急切之下的逃避行动,却起到了把敌人引进部队早已布好的“口袋阵”的作用,从而帮助部队干净、彻底、全部的消灭敌人。文学描写之生动洒脱,着实令人叹为观止。 读此美文,不断咀嚼,闭目瞑思,似一行行的文字已变成动感

白洋淀纪事简介,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白洋淀纪事简介,内容概括,人物形象 白洋淀纪事 一、内容梗概 小说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在作品中我们看到烽火燃遍冀中平原,燃遍白洋淀,根据地的人民是那么顽强。房子是烧了,但还有炊烟;草是枯萎了,但花还开着;淀是围了,但人们还在打渔;冷月虽然是凄清的,但还照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作家没写酷烈的战斗,没写血火拼杀,他就写根据地人民的坚韧执着,写苦难中的人民生生不息的斗争。 二、作家名片 孙犁(1913. 4. 6-2002. 7. 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著名文学家,中共党员,抗日老战士,被誉为“荷花淀派” 的创始人。1927 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 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 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 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孙犁全集》

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孙犁纪念馆” 座落在河北省安新县“华北明珠——白洋淀” 畔。 三、人物名片 ◎水生嫂 人物简介:水生嫂是作品着墨最多的妇女典型。她勤劳、能干,编苇席,一会儿“就编成了一大片” ;她贤慧、温柔,敬重老人,疼爱孩子,体贴丈夫,在她身上有着我国劳动妇女的传统美德。水生嫂虽然爱丈夫、爱家庭,眼光却不狭隘,她能识大体、顾大局,懂得如何处理爱国与爱家的关系。当她知道丈夫报名参了军,虽然也心疼丈夫,依恋不舍,但她还是很快欣然同意,并为丈夫准备好了行装。 @老英雄 人物简介:《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他像青壮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严密封锁下,出没苇塘,成为一名贡献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员。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 ,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论孙犁作品的艺术风格 郭志刚 “他不一定妄想超越别人,但是他希望向读者提供一点新鲜的东西,就是希望在艺术园林里栽培一株新的树”。①孙犁在这里说的,是泛指一切作家,也是他个人多年来的追求和愿望。他的创作实践说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是成功的:在“五四”以来的文坛上,他是建立了自己卓异的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 一、从平凡生活表现时代的主要旋律 孙犁从青年时代就参加了革命,在半个世纪中,他经历了我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的剧烈动荡的时代。虽然这样,他却主要不是通过重大生活场面来反映社会的斗争和变化,而是更多从日常生活事件的摹写中,多方面地展示时代的风貌和特点。他在谈到苏联小说家聂维洛夫的作品《一个女布尔什维克》(据作者介绍,作品描写一个叫玛利亚的妇女如何摆脱丈夫和社会习惯势力的控制,逐步走向觉醒和进步)的时候,说:“故事在十月革命发生,作者根据那个时期乡间生活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制成他的文章。”所以,我们仔细端详这个故事,在各方面,它都是十月革命期间发生在俄国乡间的一个故事。”②这是作家在四十年代①《论风格》,《孙犁文集》第六卷。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下同。②《文艺学习·第四章》,《孙犁文集》第六卷114 说的话,那时,他刚刚开始进行创作不久。在这段朴素的论述里,寄寓着他的欣赏趣味和美学理想;这种趣味和理想,恰恰伴随着他的创作生涯的开始。多年来,他正是力图通过在

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现象,表现出他所经历过的那个时代的“内容和形式,动态和节奏”,使之“在各方面”呈现出自己时代的色彩和气息。这样,由于他的这些作品“把一个时代的社会和人生的特点写出来了,便具备了历史的意义”。①并不是任何作家都能从自己周围常见的生活现象中,神情毕肖地显示出时代和社会的特征的,孙犁却是这方面的一个能手。但是即令是他,好象也已经意识到这样做的困难,所以,还在五十年代之初,他就这样呼吁:“如果读者同志们从这些短文里指摘出,在哪些地方我遗漏了生活的重要的部分,在哪些地方,我没把握住时代的基本精神,生活前进的方向,那对我的教益,就更深刻了。”②他“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没有。让我们还是用他自己的话做一个回答吧:“就算文字的风格有如合奏中的粗细乐器,表现得有所不同吧,但无论是一支箫管,一面铜锣,在表现生活大乐章的时候,都不能忽略表现那决定乐章精神的主要的旋律。”⑧例如,在《荷花淀》里,我们听到了冀中人民抗敌的呐喊;在《嘱咐》里,我们听到了广大妇女送郎参战的心声;在《山地回忆》里,我们听到了人民拥爱子弟兵的真情表诉;在《光荣》里,我们听到了庆功祝捷的欢快鼓点……这些作品,或者象《荷花淀》,描写的是几个妇女寻找丈夫的遭遇;或者象《嘱咐》,描写的是一个离家八年的战士在家度过的一晚;或者象《山地回忆》,描写的是一次河边的磨擦与和解,以及居家度日等生活细事;或者象《光荣》,描写的是对一个立功回来的战士的等待与欢迎……总之,①《文艺学习·第一章》,《孙犁文集》第六卷。②《<农村速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合集共四篇

孙犁小说的特点分析(一千字) 孙犁是文学史上的清才,清辞丽句,为一时小说家之选。重要小说集有《荷花淀》(1947年)、《芦花荡》(1949年)、《嘱咐》(1949年)等。 1、孙犁充分写出了解放区劳动妇女的成长,写出了她们内心的美。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历来有描写劳动妇女的传统,但多是描写她们所受的苦难,如鲁迅的《祝福》;也有着重描写劳动妇女身上的闪光品质的,如艾芜作品中的某些篇章,沈从文的《边城》等,但他们或是反映时代大潮冲击圈外的人物,从隐藏的下层社会烟尘里发掘出受伤的灵魂美,或是从人性的角度歌颂下层人民原始的灵魂美。 孙犁所表现的则是解放了的新时代劳动妇女的灵魂美。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不再有艾芜人物的病态,而表现出健康的色彩,人物的美好秉性产生于现实的新的阶级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土壤中。孙犁可以说发展了现代文学表现劳动妇女灵魂美的传统。 2、孙犁集中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识大体、乐观主义的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美的极致”,不愿意让社会的丑恶现象进入自己的作品。 孙犁先说的独特主题:表现农民。尤其是他们中的劳动妇女在伟大民族战争中的觉醒,挖掘农民内在的灵魂美、人情美,以此歌颂美的新时代、新农村的诞生,歌颂创造着美的革命,表现自己对美的追求。 艺术手法: (1)抓住人物的主要方面。 孙犁捕捉生活的独特方式和典型塑造方法上的独创性:紧紧抓住与自己心灵相契合的一瞬间,印象式地抓住形象打动自己的那一部分,加以突出描写。如《吴召儿》中对吴召儿的描写。抓住人物思想性格最主要最突出的部分,“强调它、突出它,更多地提到它,用重笔调写它,使它鲜明起来,凸现出来,发射光亮,照人眼目”,而坚决舍弃非主要,特点不鲜明的部分。 (2)作品的抒情性。同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作家写人物,也就是在写自己,达到了主客体的完美融合。 (3)散文性。孙犁的小说不以情节取胜,作品中情节往往不完整,而是用一连串的生活画面,或用一种思想,一组细节串通起来。 (4)清新、明净的语言风格。 总结:孙犁的小说的传统性和民间性比较内在,表现出一种中和之美的原则。孙犁的小说以其美的特质和独特艺术风格在解放区小说中占据了一个特殊位置。以他为首,后来形成了一个荷花淀派。 浅谈孙犁小说几点艺术特色 ----读孙犁《荷花淀》有感(三千三百字) 对于“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的表现,是孙犁创作的原则。也正是这一原则,凭借作者对广阔的冀中平原和旖旎的白洋淀的风光的熟悉,创作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口舌生津。孙犁文笔婉约而流畅,感情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中国著名作家简介 2009-05-25 11:29 中国现代、当代作家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每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连续发表《孔乙已》《药》《阿Q正传》,成功地塑造了阿Q这一典型形象,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不朽名著。1923年集成小说集《呐喊》,为革命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其后又发表了《祝福》等著名小说和《藤野先生》《范爱农》《野草》等著名散文。“四·一二”大屠杀后,定居上海,专门从事写作,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先后主编刊物和写作杂文《记念刘和珍君》《“友邦惊诧”论》等,此外还翻译果戈里、法捷耶夫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他是现代世界文坛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建国后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1)作品集简况: ①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彷徨》(1924-1926) ②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篇》(1922-1935) ③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旧事重提》) ④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 ⑤杂文集十六部: 《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1926)《而已集》(1927)《三闲集》《二心集》(1930)《南腔北调集》(1922-1933)《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1934-1936)《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 ⑥翻译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原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作品。(2)鲁迅小说集所收作品 ①《呐喊》:《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阿Q正传》《端午节》《白光》《免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②《彷徨》:《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者》《伤逝》《涓生、子君》《弟兄》《离婚》。 ③《故事新编》:《序言》《补天》《奔月》《理水》《采薇》《铸剑》《出关》《非攻》《起死》《怀旧》。 周作人(1884-1967)浙江绍兴人,现代散文家。“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五四”运动时期提倡“人的文学”,三十年代和林语堂一起鼓吹“闲适幽默”小品,抗战时期曾任伪职,著有《自己的园地》及《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 柳亚子(1887-1958)江苏吴江人,现代著名诗人。工于旧诗,尤长于七言,诗词具有爱国精神,著有《磨剑室诗集、词集、文集》。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现代文学家、学者。首先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揭开了“五四”文学革命运动的序幕;发表新诗集《尝试集》。对“五四”运动有一定贡献。主要作品有《胡适文存》等。 郭沫若(1892-1978)我国现代杰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一署郭鼎堂。四川乐山人,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与郁达夫、成仿吾等组织“创造社“,并

孙犁

孙犁 概述 孙犁(1913.4.6-2002.7.11)原名孙树勋,曾用笔名芸夫,河北省安平县孙遥城村人。当代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33年毕业于保定育德中学,研究生。1937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师,1939年后参加抗日工作,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等职业,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简介 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3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保定育德中学毕业后流浪到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去大学旁听,当过职员。1936年到安新县的小学教书,了解到白洋淀一带劳动群众的生活。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194 5年回冀中农村,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作协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56年起因病辍笔。1977年以后,又写有不少散文和评论以及少量小说。从40年代起,孙犁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采蒲台》、《嘱咐》,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叙事诗集《白洋淀之曲》,通讯报告集《农村速写》,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书林秋草》、《耕堂散文》,作品集《尺泽集》、《曲终集》,论文集《文学短论》,还出版了《孙犁小说选》、《孙犁诗选》、《孙犁散文选》、《孙犁文论集》以及《孙犁文集》等。2003年7月,孙犁纪念馆在河北省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落成,2004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七卷本四百余万字的《孙犁全集》。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生平 12岁在安国县城上小学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学。鲁迅和文学研究会对他有很大影响。他一直相信艺术为人生的主张。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芸夫”的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 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

孙犁简介

孙犁简介 孙犁(1913~2002年7月11日),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林冬苹、孙芸夫。原名孙树勋,1913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1936年参加工作,任安新县同口镇小说教师,1938年投身冀中人民的抗日斗争,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北抗战学院教官,晋察通讯社、晋察冀边区文联、晋察冀日报社及华北联合大学编辑、教师,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平原杂志》编辑,1949年后,在天津日报社工作,历任天津日报社副刊科副科长、报社编委、顾问,长期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创办并主持了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并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顾问,中国文联名誉委员、委员,天津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主席,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等职。 孙犁1927年开始文学创作,1945年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该小说后收入中学课本,在一代又一代读者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从事文学创作75年,著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村歌》,文学评论集《文学短论》,诗集《白洋淀之曲》,散文集《津门小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等,《芸斋小说》、《芸斋书简》(上、下册)、《耕堂读书记》,《孙犁文集》(8册),短篇小说《荷花淀》、《山地回忆》,文艺理论《文艺学习》,儿童文学《少年鲁迅读本》等。他的《白洋淀纪事》是在延安写的,其中许多短篇,深刻地反映了冀中儿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荷花淀》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这个结集显示了作家成熟了的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 淡雅疏朗的诗情画意与朴素清新的泥土气息的完美统一。这一独特风格对当代文学发生极大的影响,造成一个数量相当可观的河北作家群,被当代文坛誉为“白洋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由于他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又被称为“诗体小说”。 孙犁是中国解放区文艺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他以其众多经典性的作品,描绘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一幅幅壮丽、清新的文学画图。全国解放后,孙犁文学创作继续取得长足的进展,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极负盛名的作家,被认为是著名文学流派“荷花淀派”的创立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孙犁“衰年变法”,文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43404828.html, 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研究述评 作者:刘玉梅 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5期 摘要:孙犁是跨越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人们对孙犁小说的研究在具体创作风格上有“诗化”“散文化”的评价,且偏于“诗化”的分析,而对散文化的特点论述不多,即使有所表述也是基于小说文本的精细推敲,对除文本以外作家缘何形成这种散文化风格缺少必要的追问。而本文联系作家的个人生活经验,审美情趣,文人脾性等对孙犁小说散文化特点进行简要地述评。 关键词:孙犁;小说;散文化 在中国现当代小说史上,小说创作有着“散”的一脉。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废名的田园牧歌小说,沈从文的边城湘西小说,师陀的果园城回忆小说,萧红的追忆家园小说以及汪曾祺的文人雅士小说等都充溢着作家独特的散文化特点。其中,孙犁的小说也始终以独特的“诗化”、“散文化”久负盛名。一直以来,关于孙犁小说呈现出的诗歌般的意境,散文式的笔调,人们更乐于研究前者,而对于后者则着墨不多,或者干脆将“诗化”和“散文化”混为一谈。而实际上,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纵观孙犁整体的小说创作,我们已能认识到,孙犁的小说,整体更符合散文化小说的气质。在孙犁研究愈加深入的今天,对孙犁小说风格特点丰富而准确的把握仍很有价值与意义。 一、囿于文本分析下的散文化特点表述 曹书文在其《试析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中认为,孙犁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用一种主观色彩较深的散文笔法写人叙事、状物写景,淡化情节,不讲究篇章结构,自觉地追求文学的真,重在感情的抒发。温江斌在其《试论孙犁小说的散文化风格》中认为,孙犁小说描摹朦胧、隽秀的环境以追求诗的意境;描绘生活的片段、侧面或场景以淡化情节;运用朴素典雅、含蓄凝练的散文语言呈现出现实主义的真情实景和和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以上研究不外乎从孙犁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人物形象、情感等出发,不同的语言描述,得出的都是作家小说散文化风格的结论。正如杨义概括地,所谓散文化小说,既是“情节的淡化,人物的虚化,结构的自由随意化”。这些评论,深入细致而又准确生动地分析了孙犁小说的独特因素,论证了孙犁小说独特存在的原因。不过,以上研究资料都是囿于文本的细腻分析,创作风格,人物形象的塑造,审美取向,或论及创作手法及浪漫主义色彩,着重分析的是作者小说所具有的散文化倾向,而对作者缘何形成这种风格倾向没有论述。不过有的研究者不仅深入把握了小说文本的特质,还论及了作家散文化风格形成的原因。 二、出于文本之外的散文化研究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家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作家简介 1、《藤野先生》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历史小说) 散文集:《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三弦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 2、《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 3、《师恩难忘》王梓坤 4、《有月亮的晚上》王连明 5、《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全集》宋濂,字景濂, ,元末明初文学家,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6、《世说新语》,本名《世说新书》,简称《世说》,古代小说集,主要记载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轶事。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7、《将进酒》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朝最著名的大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甫齐名,合称“李杜”,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8、《制台见洋人》节选自《官场现形记》。作品以晚清官场为表现对象,集中描写封建社会崩溃时期旧官场的种种腐败、黑暗和丑恶的情形。这里既有军机大臣、总督巡抚、提督道台,也有知县典吏、管带佐杂,他们或龌龊卑鄙或昏聩糊涂或腐败堕落,构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图。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9、《我的叔叔于勒》选自《》,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 10、选自《》作者,作家。 13、《我的信念》选自《》作者玛丽·居里,即居里夫人,原籍波兰,国物理家、化学家,与其丈夫共获得诺贝尔奖并获诺贝尔奖 14、《有的人》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 15、《谈骨气》作者吴晗,历史学家。 16、《小石潭记》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他擅长写山水游记,因为他是河东人,所以人称“柳河东”,又因为他终于柳洲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柳洲”,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属“唐宋八大家”。 17、《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文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文正公”。

荷花淀孙犁原文

荷花淀孙犁原文 篇一:《荷花淀的诗意美》郑春红微课程设计方案 《荷花淀的诗意美》微课程设计方案 《荷花淀的诗意美》微课程学习任务单 填写说明:该文档用于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课程开展学习,并说明与课堂教学的衔接问题等。 篇二: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美 龙源期刊网.cn 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的艺术美 作者:陈清政 来源:《教育实践与科研》2013年第04期 【摘要】孙犁的小说被誉为“诗体小说”。其代表作《荷花淀》更是世人公认的美文,是“荷花淀”派的开山之作。他将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完美的结合,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本文从语言的美、景美、人美、情美以及独特的审美视角等五个方面来论述《荷花淀》的艺术成就,并以此来研究孙犁先生小说艺术美。 【关键词】《荷花淀》;孙犁;小说;艺术美 1 孙犁及《荷花淀》简介 孙犁:(1913-2002)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与周立波、赵树理、柳青被称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大名旦”。是一个很有风格的作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荷花淀》是孙犁的小说的代表作,选自《白洋淀纪事》,是“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小说以抗日战争这一关系中华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以小小的白洋淀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温柔多情、善良勇敢。在战火中,夫妻之情、家国之爱、纯美的人性、崇高的品质,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2 《荷花淀》的审美价值 2.1 美在语言:通篇用朴素无华的语言,真实自然的完美再现生活本色,形成了一种融小说、诗歌、散文文体特点的散文诗小说,给人以清新、明净的纯艺术享受,极富艺术感染力。 2.1.1 用散文诗的语言来写小说,很有抒情意味 文章开头,描写水生女人编席:作者完全将这一场面诗化了。请看第一段: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苇眉子又薄又细,在他怀里跳跃着” 先点出时间,空间、对象。简练、动听、优美,还反衬人物的勤快利索。劳动场所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好了。现在,“苇眉子正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劳动的怎么样呢?没有直接点明,只写了劳动场面,简单的两句话,就把女人编席的场面完全形象化了:“那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就在手指上缠绕着,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样的动词用得多么生动,把劳动场面写活了。好一个勤快、手巧的青年女人。 篇三:荷花淀

孙犁的风格剖析

孙犁的作品以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为其秀雅、隽永的创作风格的代表作,其中《荷花淀》、《嘱咐》等短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负有盛名的篇章。被文艺界视之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孙犁的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茅盾说过:“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 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他既写出了象《荷花淀》那样优美、抒情的小说,又写出了象“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这样消沉、悲观的诗句。孙犁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以至于读他前后不同时期的文章对他产生判若两人的感觉。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真实的孙犁到底又是什么样子呢? 孙犁曾经说过:“文艺虽小道,一旦出版发行,就也是接受天视民视,天听民听的对象,应该严肃地从事这一工作,绝不能掉以轻心”。 象所有现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作家的命运也和时代紧紧相联。当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并逐渐收缩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时,有的作家积极投身其间,有的作家在参与和退避之间犹豫徘徊,有的则保持沉默。沈从文、孙犁当属后者。如果说沈从文的沉默中饱含了太多的辛酸和无奈,那么孙犁的沉默则是以一种主动退缩的方式来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尽管此中也有较多的无奈和被迫。 和沈从文的后半生一直沉默到死截然不同,孙犁“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不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的创作倾向,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比如他在《后富的人》一文中,对社会不公和由此造成的贫富悬殊曾有辛辣的讽刺和批评。他通过一高级住宅处川流不息的拣破烂的外地人日常生活的描绘,特别是在一天清晨散步时遇见一个刚从一幢楼房的垃圾间出来,满身满脸是黑灰的外地来的小姑娘所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国家已经有不少人,先富了起来。这些从农村来城市觅生活的,可以说是后富起来的人吧。”在《芸斋书简——致韩映山》的信中,他列举了一次因简单的答话,使人家认为受了挖苦,以至怀恨在心,结果当这个人后来成为文革中造反派的小头头时,并极尽报复之能事,“其用心之毒,手段之辣,几乎使我丧生”。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险恶。 2002年辞世。孙犁的文学创作,开始于1930年代前期在北平求学时。抗战时期,孙犁才真正进入一种经常性的创作状态,并以一系列别具风味的“抗战小说”而著名。从抗战爆发到1956年,是孙犁创作的第一阶段。1956年,孙犁因患严重的神经衰弱而长时间住院、疗养,基本上停止了文学创作。这一停就是二十

孙犁作品风格的转变

孙犁作品风格的转变 孙犁是中国乡土小说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深受“五四”新文学和鲁迅影响的孙犁一直坚持艺术为人生的主张。他的代表作品有《荷花淀》,《芦花荡》等,风格优雅隽永,《荷花淀》和《嘱咐》等短篇小说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佳作,被视为“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品。孙犁小说的主要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时的冀西山区农村为背景,主要内容是再现当地民众的生活和战斗情景。矛盾曾经这么评价孙犁:“孙犁的创作有一贯的风格,他的散文富于抒情味,他的小说好像不讲究篇章结构,然而决不枝蔓,他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绘风云变化的,好处在于虽多风趣而不落轻佻。” 他早年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晚年的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这是孙犁写作风格的一大重要转变。 早期孙犁小说的风格是隽永别致,比如,同样是描写战争题材,他很少描写正面战场,也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战争描写,而是在文字中展现出人物的心灵美。这种淡淡的文字,却有一种吸引读者的神奇力量。他笔下的白洋淀风光,清新疏朗,散发着潮润润的水气,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弥漫着浓郁的诗意。《荷花淀》和《芦花荡》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这种风格在孙犁的散文中体现的更加突出,《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无论是描写回忆过去,思念家乡,还是咏物之作,平淡的文字和语气背后都融入了深刻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宁静沉潜,不喜欢热闹,自甘寂寞的孙犁先生进入了一种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和艺术境界。 孙犁的散文是写“人生”的散文,在文字中富于思考,并且伴随着形象一起出现。他经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中得到人生感悟,并且暗示一些人生的真谛,在给人审美上的享受的同时,更是让读者从中悟出一些人生,社会和自然的道理。比如,散文《黄鹂》中 他写道:“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贾平凹散文集序》中,他提醒作家:“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躁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经受得住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 这就是孙犁早期的风格,所写的文章清新而隽永,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向往,而在他到了晚年之后,文章则老辣纷披,对社会和世事有较多的鞭挞和批评。像“不自修饰不自哀,不信人间有蓬莱。阴晴冷暖随日过,此生只待化尘埃”这种消沉悲观的诗句就是他晚年所写。 和中国大部分的现代文学知识分子一样,作家的命运总是和时代仅仅相连。毫无疑问,孙犁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否则他无法写出那么优美的文字,但是理想和现实往往是充满了矛盾,后期解放区的现实让他感到困惑甚至是紧张,1942年的整风运动,1946年因为发表小说而被批评,以及后来一连串对知识分子的批判,满腔热血的孙犁在这一连串打击中精神甚至在1956年那个春天走向崩溃。 “文革”以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激发了孙犁的创作热情,而且一反过去唯美隽永的创作风格,开始对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险恶有较多的揭露批评。代表作品,《后富的人》,对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过于悬殊进行辛辣的讽刺和批判,不得不说这篇小说是有一定的时代预见性的。 同样,孙犁也对当时越来越商贾化物质化的文坛提出了自己的批评,并多次指出:“因为文坛文风不正,致使一些本来很有前途的作者,经不住诱惑,走入歧途”。 孙犁的文学生涯开始于抗日战争风云初起之时,延续了近70年。值得一提的是在晚年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居然写下了100多万字的作品,迎来了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从早年作品的清新、优美,到晚年作品的切中时弊,不平则鸣和悲悯情怀,他实现了一种享受生活,享受文学,到以天下为己任,针砭时弊,不平则鸣的思想境界转换。回顾平生,孙犁感慨万千:“我不知道,我现在看到的,是不是我青年时所梦想的,所追求的。……”晚年的孙犁独居陋室,远离了社会的尘嚣,体弱多病,著书不辍,时常思念那些逝去的岁月,在孤独和衰老中咀嚼人生的况味,有时不免唏

孙犁的小说

孙犁的小说 孙犁,一九一三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今北京),曾用“芸夫”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一九三六年,到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初步了解了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一九三七年冬参加抗日,主要在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在根据地的杂志和刊物上发表过《现实主义文学论》、《鲁迅论》等论文。一九三九年,调阜平晋察冀通讯社工作,编印出版了《论通讯员及通讯写作诸问题》。一九四一年回冀中区参加编辑《冀中一日》,并将编辑心得写成《区村和连队的文学课本》(后改名《文艺学习》于一九四六年出版)。一九四四年去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并在这里发表了他的名作《荷花淀》等短篇。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后,仍回冀中乡下从事写作。解放后,作者一直在天津,长期从事编辑工作。他解放后写的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村歌》、《铁木前传》,散文集《津门小集》,论文集《文学短论》等。另外,中国青年出版社于一九五八年出版了作者的小说和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一九七八年又在一九六二年再版的基础上稍加订正,重新出版。新版本计收入作者一九三九年至一九五三年写的五十八篇作品。另有诗集《白洋淀之曲》于一九六四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文艺学习》曲作者增订后,于同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一九五六年后,作者因病很少写作,但从他现有的作品看,绝大部分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是一位卓具才能和风格、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作家。 孙犁解放后写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却是一位在短篇、长篇和中篇三个方面都有显著收获的作家,兹分述于下: 《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其中的大多数篇什,并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象是白洋淀里的荷花和冀中平原上的庄稼那样,以它们清香、美丽的花实和新鲜、活脱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并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艺术经验。 首先,作者一般不怎么讲究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而是十分看重作品的生活内容,使作品尽可能多地蕴蓄着生活的诗意,给人以强烈的新鲜感和历史感。例如《山地回忆》、《正月》等篇,都是通过看来很平常的事件,反映了根据地人民生活的健康脉搏和时代的深刻变化。作者善于对生活的矿藏进行深入开掘,从中提炼和描写那些真正可以构成文学作品的语言、情节和场面。正因为这样,《山地回忆》通篇写的,虽是家常闲话、纺纺织织,却表现了我们军民关系的团结融洽和根据地人民淳朴、愉快的生活气氛;《正月》所写的,虽是“大娘”三个女儿的婚嫁,却可以从中窥见人民的苦难和祖国的新生。由于作者阅世之深和行文之力,他往往着墨不多而使作品意境深远、韵味无穷。如《正月》中“大娘”一家围坐在炕上给多儿提亲的描写,就具有这种特色:“娘给她说着个富裕中农,家底厚,一辈子有吃的有做的就行了。大姐不赞成,嫌那一家人顽固,不进步。她说有一家新升的中农,二姐又不赞成,她说谁谁在大地方做买卖,很发财,寻了人家,可以带到外边,吃好的穿好的。还可以开眼。没等她说完,娘就说:‘我的孩子不上敌占区!’”母女三人对多儿婚事的不同主张,准确地表示着三个人的性格特点和觉悟水平,显示着他们各自的生活烙印。象这类朴素而寓意丰富的描写,在《白洋淀纪事》里是很多的。这样,作品所给予读者的,才不单单是故事的曲折;而是现实中生活和人物的丰满印象。 其次,作者很注意表现人物的时代气质。作者曾说:“战争和革命,改变了人民的生活,也改变了民族的精神气质。”①他的《白洋淀纪事》,正是要努力反映出这种变化来,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绪乃至行止状貌上所铸成的最明显的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