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唐诗宋词选读课内知识点练习用

唐诗宋词选读课内知识点练习用

唐诗宋词选读课内知识点练习用
唐诗宋词选读课内知识点练习用

《唐诗宋词选读》(唐诗部分复习汇总)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绮.筵(qǐ)旌旆.(pèi)凤阙. (què) 江渚.(zhǔ) 槛.外长江空自流 (kǎn)

B.稽.首(qǐ) 霰. (xiàn) 汀.上白沙 (tīng) 纤.尘 (xiān) 扁.舟(piān)

C.砧.声 (zhān) 浣.女 (huàn) 朔.漠 (sù) 塞草腓. (féi)玉箸.(zhǚ)

D.草檄. (xí) 天姥. (mǔ) 渌.水(lǜ) 欢谑. (nuè) 啾.啾(jiǖ)

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少的一项是( )

A.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代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B.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留照君。

C.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D.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3.下列名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惊风乱飐.芙蓉水(吹动) B.捣衣

..游(忘情)

..春风面(略识,不识)D.永结无情

..砧上拂还来(洗衣)C.画图省识

4.下列各句加点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山形依旧枕.寒流 B.王濬楼船下.益州 C.雪拥蓝关马不前. D.枳花明.驿墙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是王维和孟浩然,此外还有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他们专写山水田园诗,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B.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是高适和岑参。因为他们都有边塞生活的实际体验,所以,其边塞诗成就最高。

C.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张若虚、刘希夷、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到盛唐时,高适、岑参的边塞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开拓了唐诗题材。

D.李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誉。他的诗境界阔大,想落天外,既有奇异瑰丽的浪漫笔调,又有真挚质朴的人情味。白居易曾经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6.诗人常用“月”为意象来渲染环境气氛,表达感情色彩。下面四句中的“月”的情感思想的指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杨柳岸,晓风残月 C.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D.绕船月明江水寒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耶娘妻子走相送 B.怳惊起而后长嗟 C.鱼龙潜跃水成文 D.落月摇情满江树

8.下列句子中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阁中帝子今何在 B.归思欲沾巾 C.银烛吐青烟 D.生长明妃尚有村

9.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独有宦游

..人(离家做官)偏惊物候新(自然现象的变化反映出的气候不同)

B.云霞出海曙(傍晚)淑气催黄鸟(美好)

C.滕王高阁临江渚(临,面临,正对着;江渚,江边)雪暗凋旗画(凋落,萎靡)

D.牙璋辞凤阙(古代出兵用的兵符,借指将帅)宁为百夫长(军队中的高级军官)

10.下面对《和晋陵路丞早春游望》理解有误的是()

A“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在这“独有”“偏惊”的强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B“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两联写江南新春伊始至仲春二月的物候变化特点,表现出江南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水乡景色,表达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无限热爱之情。

C“淑气催黄鸟”以一个“催”字,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更其欢鸣的特点。

D“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因而感伤流泪。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严谨。

11.对《滕王阁》文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写出滕王阁的居高临江之势,第二句写出了滕王阁意兴阑珊的现状。

B.三、四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进一步写出了滕王阁的高远之势,也写出了今天滕王阁冷落寂寞的情形。

C.五、六句由空间转入时间,诗人生发了光阴流逝的感慨。

D.七、八句的意思是: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12.下列作品中,,使用白描手法的一篇是( )

A.李颀《送魏万之京》 B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C王维《山居秋暝》 D.赵嘏《长安晚秋》

13.对《从军行》文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

B“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并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C“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从正面着笔,写出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D“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抒胸臆,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B、云霞明灭或.可睹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天姥连天向.天横失向.来之烟霞

D、且.放白鹿青崖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1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径须.沽取对君酌

B、千金散尽还复.来但愿长醉不复.醒

C、请君为.我侧耳听主人何为.言少钱 D将.进酒,杯莫停呼儿将.出换美酒

16、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朝如青丝暮成雪

B、会须一饮三百杯

C、钟鼓馔玉不足贵

D、与尔同销万古愁

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金樽对绮筵绮:华丽 B.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担,承受

C.竟夕起相思竟夕:通宵 D.人生代代无穷已已:已经

18、下列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诗文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

A、首联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颔联写离情的缠绵,颈联从室内转到户外所见,尾联写友人远去盼望再相聚。

B、首联用了比喻的手法。“吐”“对”分别写出了离别的筵席将结束,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吐”字使人想到亲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凝滞青烟出神的神情,“对”字写除了举杯劝酒之外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C、颈联两句写的是黎明时分。工于炼字,巧用衬托。“隐”字写出高高的树阴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没”字写出了银河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衬托出时光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

D、这首诗歌的颔联运用典故。“琴瑟”语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是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谐调来比拟情谊深厚。诗人在别离之际“思琴瑟”,可见友情之深。

19、下列对《春江花月夜》诗文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

A“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怨感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B“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D“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20、下列对《望月怀远》诗文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

A“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即景抒情,由望月而生怀远之情;虚实结合,望月是实景,怀远是设想远在天涯的友人也面对这轮明月在怀念自己,深化了怀远的深情,也留下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B“海上生明月”中若用“升”字,明月共潮水而升,乃平时习见之景,淡而无味,只是把意思表达清楚而已;而用了“生”字,就别有情趣了。因为它渗入了诗人的主观想象——那一轮明月好像是伴随着潮水一起生长的,明月和潮水均拥有了生命和活力。所以,一个“生”字就把整句诗写活了,诗歌的亲和力、感染力也就随之产生。

C本诗明写望月,实为怀人。以“遥夜”与“竟夕”相应,写出了诗人因相思而彻夜难眠之苦,以“怨”和“怜”写出了诗人内心因相思所带来的烦闷。七、八句形象地再现了诗人如痴如醉的相思之情。

D《望月怀远》是月夜怀人之作,情深意永,细腻入微。全诗以“望”、“怀”着眼,把“月”和“远”作为抒情对象。所以诗中处处不离明月,句句不离怀远,这首诗表现的情意是沉着缠绵而不见感伤,语言是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这种风格对以后的高适、岑参等诗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2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鸿雁不堪愁里听堪:能,可以

B. 人事有代谢代谢:更替变化

C. 御苑砧声向晚多向:接近

D. 空令岁月易蹉跎蹉跎:虚度光阴

22.下面有关《送魏万之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朝闻游子唱离歌”,先说朋友要走,再说“昨夜微霜初渡河”,点明昨晚的景象,是一种倒叙的笔法。将深秋时节朋友告别的萧瑟气氛渲染得极为凄清,叙事中有景、有情。

B. 颔联两句用了倒装的手法,加深了描写。“鸿雁”、“云山”是感官接触到的物象,但出以“愁里听”和“客中过”,即是由事见景、由景生情。

C. 颈联的“关城树色”和“御苑砧声”,是设想中的形象,联系气候、时刻等环境条件,有声有色,非常自然。“催寒近”、“向晚多”六个字相对,暗含着岁月不待,年华易老之意,顺势引出了结尾二句。

D. 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23、下面有关《与诸子登岘山》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首联以一种笼罩古今的豪情和笔力,既写出无限的伤感情绪,也包含积极的用世思想。

B.颈联写远眺所见,以景写情,寓有凄清冷落之意。

C.这首诗辞藻华丽,用典贴切,意蕴丰厚,韵致深婉,体现孟浩然诗古澹清远的风格。

D.这首诗歌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

24、下列对《山居秋暝》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但首联却说是“空山”。诗的一开头就表明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清”“静”如世外桃源一样生活的向往。

B. 颔联、颈联两两对仗,但两联侧重又不同,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写人,两联又互为补充,都为表现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作烘托。

C. 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这首诗便是证明。诗人仅淡淡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林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

D. 尾联反用《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表明诗人认为山中比朝中好,要远离官场,决心归隐的愿望。

25、下列选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摐金伐鼓下榆关(摐金伐鼓:行军时的金鼓和鸣)旌旆逶迤碣石间(旌旆:旗帜)

B、胡骑凭陵杂风雨(凭陵:是指仗势侵犯)大漠穷秋塞草腓(穷秋:深秋;腓:病,枯萎的意思)

C、边庭飘摇那可度(边庭飘摇:边地动荡不安)死节从来岂顾勋(岂顾勋:难道不顾及自己的功勋)

D、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迷花倚石忽已暝(天黑、夜晚。)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

26、下列对《燕歌行》诗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燕歌行》中“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作正衬。

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C、“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荒芜、衰败、冷落、凄凉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燕歌行》这首诗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

27、下列对《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诗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B、“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是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写马的斗风傲雪是为了衬托战士的意气风华,斗志昂扬。

D、“幕中草檄砚水凝”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起草檄文时砚水冻结这个细节,酣畅淋漓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塑造了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28、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即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有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29、下列词语字形及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孤篷万里征(远行的朋友)萧萧斑马鸣(离群之马)

B、暂伴月将影(和)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忘情;约定;高远)

C.高堂明镜悲白发(父母)会需一饮三百杯(会当应该)

D.径须沽取对君酌(毫不犹豫;买)斗酒十千恣欢谑(放纵,无拘束;玩笑)与尔同消万古愁消,消除

30、对《送友人》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既点出告别的地点,又饱含着绵绵的离情。“横”字写出了青山的静,“绕”字写出了白水的动。

B. “孤蓬万里征”中诗人用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远行的友人。

C.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借马的鸣声来烘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既然离别已成定局,那就用潇洒一挥手来对待吧。

D.整首诗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节奏明快,感情真挚乐观,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

31、对《月下独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以不独反衬内心独的复杂的情感历程.寓“独”于不独中。

B、第一二两句点出“独”,自斟自饮,没有相亲相近之人。

C、3、4两句一扫冷落孤单,但5、6两句又接着感叹月亮与身影不尽如人意,但“行乐须及春”,诗人调整好心态,达到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不再孤独。

D、最后,运用拟人手法,诗人发誓要和影子、月亮结为忘情的朋友,相约在银河游乐。这种把人生的大孤独升华为于天地为友的大欢喜,更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苦闷。

32、下列对《将进酒》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劝酒诗,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是全诗主旨,有统摄全诗作用。

B.基调,指的是一篇作品整体上的感情色彩或氛围,基调往往可以凭直观被感知。这首诗写黄河、写尽欢、写饮酒,豪气十足,可见基调是豪放。

C.本诗显着的艺术特点是夸张。为了突出黄河的奔流气势,用了夸张;为了强调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用了夸张;为了突出愁情,用了“万古愁”的夸张。这些夸张的诗句有力地表现了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

D.“陈王”即陈思王曹植。诗人用这一典故,赞扬曹植的豪华酒宴,其实是为曹植的怀才不遇抱恨终生而叹惋,兼以自况,这就加深了诗人的愤激之情。

33、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武皇开边意未已(此指唐玄宗)分明怨恨曲中论(议论)

B、信知生男恶(厌恶)危樯独夜舟(高高的桅杆)

C、竟日淹留佳客坐(久留)盘飧市远无兼味(熟食)

D、漫劳车马驻江干(岸边)花径不曾缘客扫(缘故)

34、选出下列对《兵车行》解析不正确的一项()

A、诗的开头描写了父母妻子儿女哭送亲人出征的场面,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之情。一个“走”字,说明队伍出发得急迫,只能边走边说,也说明送行的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B、“牵衣”而泣,“顿足”而呼,运用细节描写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表达了人民对战争的怨愤。

C、“点行频”,把一切痛苦的根源轻轻点出,却已经概括了征人无尽的悲哀。

D、这首诗是讽世伤时之作,“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指出了苦难的根源,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是全诗的诗眼。

35、下列对《旅夜书怀》一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前两联对仗工整,由远及近,由下及上,描绘了一幅旅夜孤舟夜泊江上广阔立体的月夜画面。

B.此诗写了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景的雄浑阔大反衬出了诗人的孤苦怜仃。

C.后两联含蓄地写出诗人的不幸与当时的处境,吐露出诗人不得志的牢骚与失意悲凉之情。

D.尾联,诗人用设问的方式引出自己的处境: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四处漂泊。

36、下列对《咏怀古迹五首之一》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表面写昭君的“怨恨”,但联系写作背景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B、首联,这里用一个“赴”字,表达出群山奔赴的气势,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壮丽。诗人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来反衬王昭君的不同凡响。

C、“紫台”与“青冢”的色彩对照,“朔漠”与“黄昏”的意境渲染,营造出浓浓的悲凉萧瑟的氛围,透出了强烈的悲剧色彩。

D、“空归”一词,突出昭君遗恨之深,并深寓诗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则传神地渲染出魂归时凄凉清冷的环境气氛。

37、对《客至》这首诗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实写诗人生活环境的平淡寂寞,与下联客人到访给诗人带来的人间温情互为反衬。

B.颔联互文见义,“花径”只为君来才打扫,“蓬门”只为君来才打开。含蓄诙谐。

C、颈联写诗人居住偏僻与家境的贫寒,这么写是一种谦逊,但与此同时也带着一种实在。

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

38.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5分)

A.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先后在滁州、江州、苏州等地担任刺史,世称韦苏州,有《韦苏州集》。《寄李儋元锡》是其在滁州任上所作。

B.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个主要倡导者,并称“韩柳”。《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永州八记》是其散文代表作。

C.韩愈,唐代散文大师,字退之,祖籍昌黎,自谓郡望昌黎,所以后人称他为韩昌黎。有《昌黎先生集》。韩愈在文学上最大的功绩是同柳宗元一起倡导新文化运动,其散文代表作有《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

D.李贺自幼家贫,才华横溢,七岁时,就以诗歌之制名动京华,但却一生抑郁不得志,英年早逝,终年二十七岁。他在《天上谣》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曲折地表现出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境遇的不满。

答案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 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 ※从军行——杨炯 滕王阁——王勃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张九龄 ※送魏万之京——李颀 山居秋暝——王维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燕歌行——高适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 ※送友人——李白 将进酒——李白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杜甫 旅夜书怀——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 ※客至——杜甫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 天上谣——李贺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安定城楼——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长安晚秋——赵嘏 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 ※乌夜啼——李煜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 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 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 ※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 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 ※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 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 12、“龙腾虎掷”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

唐诗宋词精选教学内容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2)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鹧鸪天送人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ei)江月。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歌鉴赏基本知识点归纳讲义

诗词鉴赏基础知识归纳 诗歌的结构技巧: 层层渲染、铺垫、伏笔照应、小中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起承转合、对比结构。 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一、表达方式: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如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杜甫《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如元稹《菊花》:“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如:“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 1.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 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选修教案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从军行 杨炯滕王阁 王勃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望月怀远 张九龄*送魏万之京 李颀 山居秋暝 王维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燕歌行 高適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将进酒 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兵车行 杜甫旅夜抒怀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客至 杜甫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乱中寄怀 白居易天上谣 李贺 诗国余辉中的晚唐诗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安定城楼 李商隐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长安晚秋 赵嘏商山早行 温庭筠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 *定风波(莫听穿竹打叶声)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 “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幾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幾道 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 “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游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殢香人) 姜夔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目录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名句常考哦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名句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云霞出海曙,。(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 2、闲云潭影日悠悠,。阁中帝子今何在? 。(王勃《滕王阁》)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4、春江潮水连海平,。 5、江流宛转绕芳甸,。 6、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 7、昨夜闲潭梦落花,。(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9、,。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0、鸿雁不堪愁里听,。 11、莫见长安行乐处,。(李欣《送魏万之京》) 12、,。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14、,。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5、战士军前半死生,。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高适《燕歌行》)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17、千岩万转路不定,,熊咆龙吟殷岩泉,。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19、,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2、浮云游子意,。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24、君不见,,。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6、,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27、去时里正与裹头,,边庭流血成海水,。 28、生女犹得嫁比邻,。(杜甫《兵车行》)

29、细草微风岸,。星垂平野阔,。 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31、一去紫台连朔漠,。,环珮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3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 创新求变的中唐诗 33、闻道欲来相问讯,。(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4、欲为圣明除弊事,。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5、惊风乱飐芙蓉水,。岭树重遮千里目,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36、人世几回伤往事,。今逢四海为家日,。(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37、吊影分为千里雁,。共看明月应垂泪,。(白居易《自河南经乱……》) 38、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刘禹锡《乌衣巷》)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39、江涵秋影雁初飞,。,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40、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4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43、残星几点雁横塞,。紫艳半开篱菊静,。(赵嘏《长安晚秋》) 44、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45、槲叶落山路,。因思杜陵梦,。(温庭筠《商山早行》) 4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李商隐《无题》)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47、小山重叠金明灭,。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温庭筠《菩萨蛮》) 48、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49、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2018-2019年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合集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案全集 “风神初震”的初唐诗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兵车行习题精选

兵车行习题精选 练习1 1.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兵车行(xíng)声啾啾(jiū)边庭(tíng) B.车辚辚(lín)生荆杞(qǐ)戍边(shù) C.干云霄(gàn)生男恶(wù)村落(luò) D.马萧萧(xiāo)急索租(suǒ)陇亩(lǒng) 2.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B.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洲,千村万落生荆杞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 D.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 3.括号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冲)云霄。 B.纵有健妇把(介词,将)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C.县官(天子、朝廷)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D.君不闻汉家山东(山东省,古称鲁)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4.解说诗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耶娘妻子走相送——父母和老婆都迈着沉重的步子走来送别他。 B.行人但云点行频——路上经过的人都说是频繁地按户籍册征调壮丁。 C.信知生男恶——确实知道生的男孩很凶狠。 D.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用武力开拓疆土的欲望还没有完结。 参考答案. 1.C 2.A 3.A 4.D

练习2 1、解释下列黑体字词。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_______________②耶娘妻子走相送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行人但云“点行频”__________④或从十五北防河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武皇开边意未已____________ ⑥纵有健妇把锄犁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况复秦兵耐苦战___________ 2.对诗文中的数量词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准确反映数量。 B.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准确反映数量。 C.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夸张数量。 D.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大致估计 3.对诗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对偶 B.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对比 C.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夸张 D.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顶真、设问 4、辨析下列句中黑体字的含义。 ①行人弓箭各在腰(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②耶娘妻子走相送(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③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④县官急索租(古义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 5、翻译句子。 ①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要点集粹 6、送别亲人时“耶娘妻子”为什么会“牵衣顿足拦道哭”?可以从后面的哪些诗句得到印证? 7、“____________”是全诗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 8、“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一句中的“道旁过者”、“行人”指何人?哪些诗句表现了“点行频”? 9、“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0、联系全诗,“点行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1、“武皇”指何人?

(完整版)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推荐文档

中考古诗词常考知识点及常见鉴赏答题技巧 【课程标准】 1.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习要求】 1.了解诗歌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富有乐感等基本特征;理解现代白话诗的体裁特点;理解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对比、比喻、夸张等。 2.诗歌阅读,要经历“疏通字词典故—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的学习过程,通过反复朗读诵读,能够想象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感受领悟作品所抒发的情感以及所负载的思想意蕴。 3.了解教材古诗文中涉及到的基本的文学文化常识,掌握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 4.理解课内古诗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古代诗词,掌握文言文断句的技巧。能熟练背诵教材规定的背诵篇目。 5.学会揣摩诗词的意思,理解诗词的大意,感受诗词的审美情趣。要重点品味古诗词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鉴赏经典的名句。 【考点解读】 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至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古诗阅读知识储备】 1.了解古代诗歌分类。 (1)从体裁分:古典诗歌首先分为诗、词、曲。 诗:又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包含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诗(题目上加有“歌”、“行”、“歌行”、“引”、“曲”、“吟”)。近体诗包括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排律)和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共八句,1、2句为首联,3、4句为颔联,5、6句为颈联,7、8句为尾联或末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偶句都押韵。绝句:一共四句,又叫“截句”,是律诗的一半。 词:句子长短不一,词牌限定了词的字数、音韵、文字的形式,词中用典较多。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分为豪放派(苏轼和辛弃疾)和婉约派(柳永、秦观和李清照)。 (2)从题材分: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咏史诗、送别诗、边塞诗。此外还有爱情诗、说理诗、感怀诗等。 送别诗: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 怀古诗:或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思乡诗: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战争诗: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田园诗: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写景诗:或借景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借景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咏物诗:或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 2.掌握一定术语,鉴赏时能说较规范的“内行话”。

唐诗宋词选读全套教案

唐诗宋词选读教案

初唐诗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感悟初唐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2、能初步体会初唐诗歌刚健而飞动的抒情风格。 3、能撰写5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 教学建议: 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本专题选取了初唐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五首,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1、对《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篇,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揣摩具体词句的同时着重体会其于沉静之中见深挚情感的艺术境界。 2、《滕王阁》在必修本中已经附在《滕王阁序》之后,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将序文和诗歌进行对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勾画出诗中表示时间和空间的词语,然后体会作者那种面对永恒的存在所发出的人世沧桑之感。 3、《春江花月夜》曾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此诗的教学资源比较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活动。此诗的难点是诗歌中所传达出来的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的同时要将此问题讲深讲透,并且要进行正确引导。 4、重点放在《春江花月夜》,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抒情主人公是谁? 《滕王阁》在必修四出现过,可以先搁置,到讲晚唐诗时,设“登高”诗专题时对比鉴赏。 第一课时总述 学习目标:

1、了解唐诗发展的过程,对唐诗有一个总体感知。 2、掌握初唐早期文风。 教学过程: 一、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看电视散文《唐之韵》之“千古唐诗”(第1集)(约20分钟) 2、简述唐诗发展过程 (1)可发资料《唐诗的发展》。 (2)也可让同学课前认真预习附录部分的《唐诗的历程》。 二、初唐早期文风 1、历史沿革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 2、我们知道,南朝文风流行词采华美,音韵流转,后世称之为绮靡艳丽。如: (1)梁武帝萧衍的《子夜四时歌》(宫体诗) 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 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 (2)徐陵的《长相思》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愁来瘦转剧,衣带自然宽。念君今不见,谁为抱腰看。 3、在盛唐诗歌高潮到来之前,无论从形式和精神气质上来说,初唐诗都处于准备阶段。这一时期的诗歌虽然是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因此,这是一个诗歌发展缓慢但又孕育着高潮的时期。 初唐四杰是初唐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也称“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已经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内容,把诗歌从宫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选读》宋词部分名句默写 柳林县汇丰中学高二语文教研组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必背篇目: 唐五代词: 1、温庭筠《菩萨蛮》 2、冯延巳《鹊踏枝》 3、李璟《浣溪沙》 4、 李煜《浪淘沙令》 北宋词: 1、晏珠《破阵子》 2、欧阳修《蝶恋花》 3、范仲淹《苏幕遮》 4、 柳永《八声甘州》5、苏轼《定风波》6、苏轼《江城子》7、苏轼《水龙吟》8、苏轼《卜算子》 9、晏几道《临江仙》10、黄庭坚《清平乐》11、秦观《踏莎行》12、贺铸《横塘路》 南宋词: 1、李清照《醉花阴》 2、岳飞《满江红》3 、陆游《卜算子》4、 姜夔《扬州慢》 6、辛弃疾《水龙吟》 7、辛弃疾《青玉案》 5、辛弃疾《菩萨蛮》 一、必背篇目名句填空 唐五代词:

1、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菩萨蛮》) 2、日日花前常病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 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o (冯延巳《鹊踏枝》) 3、菡萏香销翠叶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不堪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o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楼吹彻玉笙寒。,o (李璟《浣溪沙》) 4、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________ ,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另I」时容易见时难。,o

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完整版)

《唐诗宋词选读》 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滕王阁诗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渚:江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槛:栏杆。 ●译文: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 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这是一个凄美落寞的情景。 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掩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诗歌第一句“滕王高阁临江渚”直接点题,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势。第二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第三、四两句写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滕王阁居高临远之势,又写出了滕王阁如今冷落寂寞的情形。融情于景,寄慨遥深。“闲云潭影日悠悠”一句,笔触则由空间转入时间,“悠悠”二字点出了时日的漫长。第六句则很自然地生发了事物变换、星座移动、年复一年的感慨,时间飞逝,事业无成的感慨。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阳泉二中王美玲 [案例背景] 一:笔者正任教高二一文一理两个班的语文课,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想像的相差甚远。早些年的高中生们对古诗词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许多学生书或笔记本的扉页上都认真地写着最喜欢的诗句,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看到了,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古典诗词已提不起太大的兴趣。有时,在课堂上听完声情并茂的课文配乐朗诵后,望着学生一脸冷漠,笔者心中塞满了无助与无奈。有时,笔者在课堂上提到一句诗,很少有同学能接到下一句。还有一部分同学对背诵古诗是应付检查。 二:我们学校规定禁止学生把手机、Mp3、Mp4等各种通讯和娱乐工具带入校园,可是我班文艺委员许燕上自习时听Mp3,我非常生气,班干竟然带头违纪,拿到办公室一听,里面有毛宁的《涛声依旧》、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周传雄的《寂寞沙洲冷》、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芳草无情》、周杰伦的《东风破》《青花瓷》等等,她噘着嘴说是为了学习古典诗词,我想她确实不是狡辩,这些流行歌曲的确都与古典诗词有关,心中怒气消解了许多,批评其违纪的同时更多的赞扬…… 我陷入了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能否迎合学生达到一种默契,或许古典与流行之间就有一种默契。 [案例原因探寻] 经调查了解,这种现象并非笔者所教的学生如此,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于是,笔者想:现在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已兴起了读背古诗之风,为何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古典文学底蕴反而变得如此贫乏?到底是谁伤害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高中生对古典诗词学习兴趣的减退?如何才能重新唤起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呢? 由此,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开始了深一层地思考。 (一)造成现状的客观原因 1、在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的冲击下,学生的阅读空间狭小,阅读品位降低。 现在的高中生课业负担都非常重,再加上网络、电视、广播和流行音乐的冲击,学生课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么有限的时间里,我们的学生都在看些什么书呢?我们经常看到有老师从学生那里没收到动漫、武侠或者言情一类的书。我的学生是理科班,整天忙于数理化,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大块的时间来读长篇名著,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阅读局限在这类书中。这些书在学生眼中可谓图文并茂,情节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携带方便,便于隐藏,而且一个中午就能读上一本,所以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市场。 经常性的阅读这些书,使得学生的语言水平深受其害,如我们经常可以听见学生张口就来周星弛的口头禅:“哇靠”“哇塞”,更有甚者能把他的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爱情放在我面前……”倒背如流。千篇一律的说话方式阻碍了他们思维的发展,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品位难以提高,拿到高雅的古诗词就没精打采,无兴趣去读。 2、课本中所选的某些诗篇确实与学生有一定距离,不能吸引学生。 如《离骚》,就有不少学生反映这首诗古奥难懂,提不起兴趣。《离骚》虽然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距离学生的时代比较久远。虽然前面学生已经接触了《诗经》,但对于楚辞,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是陌生的。从字面上看,障碍特别多,学生也就没有了读下去的欲望。 3、呆板的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枪杀了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激情。

诗歌知识点大全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总括 [复习教(学)案]鉴赏复习解题指导-形象意境类 【解题技巧】分类解析: (一)形象意境类 名词解释: 形象――形象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象、物象、意象(事象物象以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关系)等,既是指叙事诗中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比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意境――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考查方向: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 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3、对诗歌意境的体味(色彩、构成、情味等) 题目类型: 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 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景物有什么特点”等。 3、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变体: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题格式: 1、人物形象:身份+性格 2、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3、体会意境:客观形象图景+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答题要领:可分为三个部分: 分析形象含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形象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可以利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在描摹出图景后,结合主旨分析为什么要写这一形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或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雄浑壮阔、高阔远深,或恬静优美、或萧瑟凄凉、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冷清……准确体现其特点和情调。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恬淡之情等 答题步骤: 形象类: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句名句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名句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 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 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6、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7、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8、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10、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1、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欣《送魏万之京》) 1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1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4、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15、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16、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1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18、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19、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1、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4、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6、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 27、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8、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29、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0、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31、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古诗词三首《山居秋暝》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在大力倡导语文有效教学的今天,连云港市推出的三案六模块的教学形式顺应了高效教学的要求,本人在三案六模块的精神引导下,本人设计了如下教案。 【教学课题】《山居秋暝》 【教材分析】 《山居秋暝》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二专题“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第四首,通过前三首诗的学习,同学们对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盛唐之音已有初步的了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诗歌鉴赏的方法,所以,本课我准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多媒体,展示优美的画面,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视听结合,引导学生走进诗中,自己去悟诗、品诗,进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使其学会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共同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合作与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和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 2、理解诗作主旨,品味诗作意境。 3、品味文化之美,含蓄之美。 4、形成热爱自然的生活情趣,培养高洁淡雅的生活情操 【教学重点】体会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理解诗作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教参及其相关资料、课件制作、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语采用情景法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朝是一个诗的时代。它不仅在诗体上创造出了五七言近体诗(律诗和绝句)、完善了七言古体诗,还孕育出了一个灿若明 星的庞大诗人群体。其中除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三颗才冠古今、风华绝 代、光耀千秋的星星外,还有多如恒河沙石的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唐诗的天空熠熠闪光。王维就是其中的一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走近他的诗歌。 二、解题知人又论世 1、近体诗略说 2、王维与《山居秋暝》 (生展示自己所了解的王维,师补充,出示课件) 王维(701—761),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唐代山水田诗人。他的诗歌创作以公元737年(张九龄罢相,李林甫执政)为界,可分为前后两 个时期。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 积极、情调激昂的政治诗、边塞诗;到后期他先后隐居于终南山和辋川别墅, 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他的山水田园诗诗风直承陶渊明,似浅而实深,似淡而 实腴。他又喜绘画,擅作远景,又擅画人物、丛竹。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3、略说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山水田园诗以描绘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谐的田园生活为主要内容,寄托了作 者因怀才不遇,或愤世嫉俗,或厌恶官场,或清贫自守而宁愿隐身山林,啸傲 烟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愿望。 三、朗读课文品诗意、 1、诵读课文,把握节奏 (1).播放名家配乐朗诵,学生体会诗中情感,想象诗中意境。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情况) 明确:浣(hūàn)洗歇(xiē)衰败

(完整版)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一、诗词体裁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七律,七绝,五律,五绝)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如《硕 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13.饮酒诗:通过描写饮酒歌吟来表现诗人的人生乐趣和感慨。如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四首》。 14.其他:题画诗、无题诗、悼亡诗等 三、诗歌形象 诗歌中的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一)、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