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管理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管理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管理材料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论文管理材料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任务起止日期2010年10 月至2011 年 5 月

题目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文章阐述数学问题情境基本特征及其功能,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要求、原则进行了论述。整个论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理解问题情境的真正含义,体现其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原则,和要求。使教师能够根据这些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比较科学的适度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初中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数学情境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第四部份对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五部分对创设要求进行了概述。整篇文章将理论和实际例题结合阐述各个观点。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阶段计划(分前期、中期、后期)

前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研究的内容来定论文题目、收集相关的材料,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着手于论文的初稿,并交于指导老师审查. 中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订.主要是对论文的结构、论文的内容是否与题目有密切关系、论文思路的清晰度、层次分明度、语言准确度进行修订. 后期:对论文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直到定稿并参加论文答辩.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任务接受人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题目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参考文献等)

选题目的:1.了解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理解问题情境的真正含义,学会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2.教师通过创设有有效的问题情境,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意义:了解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理解问题情境的真正含义,学会如何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特别强调教学应指向学生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新课标》更明确指出需大力加强数学在理论和实际运用这两方面的联系。理论和实际运用这

两方面的联系。A版很多章节是以提出实例开头.所以,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情境教学法理应被教师所采纳。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纲要》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曾泽群

[3] 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沈阳主编,

心理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 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北京大

学出版社,2002

[5] 马建波,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M].南京:江苏出版社,2 003

[6] 秦岭,促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的转变[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3(6)

[7] 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8] 肖柏荣,数学教育设计的艺术[J].数学通报,1996(10)

[9] 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 应之宁,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案例分析[J].中学数学教

学参2006(1-2)

[11] 张奠宇,构建学生容易理解的数学教育形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8(7)

[12] 姚静,情境问题教学对学生数学认知的作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主要研究内容:一、初中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

二、对教学情境功能的认识。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四、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五、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预期目标:通过对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和功能进行概述,并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要求、原则进行分析和总结。能够根据这些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比较科学的适度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设计(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案(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准备工作情况及主要措施)

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

准备工作情况:1. 需要借助于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的书籍资料,对初中数学教材行分析,充分利用互联网。

2. 通过对论文题目的认真分析,对搜集的资源进行甄别,提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

3. 在论文写作中遇到问题时,需要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和有工作经验的老师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获取更准确和可操作性的方案和理论以便能够撰写出高质量的合格的毕业论文。

主要措施:结合网上,书上提供的一些相关内容和自己对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的一些理解,从而来完成这篇论文。

四、设计(论文)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2010.10-2010.11选择论文题目并交于指导老师审查.

2010.11-2010.12填写论文开题报告表和任务书.

2010.12-2011.02收集材料,完成论文初稿并交于指导老师.

2011.02-2011.04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论文进行修订.

2011.04-2011.05论文定稿.

2011.05论文答辩.

五、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六、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

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院系(盖章)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

第一

指导学生选论文题目,给出论文参考题目让学生选择,对学生自拟的题目进行分析,让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找到相关的参考文献。要求根据所拟题目写出论文大纲。

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11 月10 日

第二

对开题报告和任务书的内容及格式的进行指导,召集小组成员开会统一指导,对学生的论文大纲进行修改。

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11 月22 日

三次

对论文正文的写法进行指导,指出重点和详略及相应格式要求,参考文献的选取,以及如何查新。

指导教师(签名):2010 年12 月19 日

四次

对论文初稿进行审查,检查其中存在的问题,召集小组开会指出相关问题并一一解答,要求学生端正态度并进行进一步查新后对论文进行认真修改。

指导教师(签名):2011 年 3 月25 日

五次

再次针对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修正、推敲,指导将论文的精加工成定稿。同时,对学生填写的有关毕业论文相关表格的格式要求及细节部分进行检查、指导修改。

指导教师(签名):2011 年 4 月12 日

六次

向全体学生讲解毕业论文答辩的要求,并进行答辩技能、技巧进行指导,同时,再一次对毕业论文的所有资料进行检查。

指导教师(签名):2011 年 4 月26 日

评分项目分值得分

工作表现10% 学习态度认真、遵守纪律、恪守学术规范,爱护公物与文明卫生 3 认真开展素材收集、调研工作,作品设计努力认真,数据真实可靠 4 虚心接受指导,认真求教, 团结协作与钻研精神 3

选题质量10% 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4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3 选题与生产、科研和社会需求等实际的结合程度 3

能力水平30% 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10 外语和计算机或辅助设计工具运用能力 5 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说明和表达、交流能力 5 有创新意识,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设计有独到见解10

毕业设计质量50%毕业设计规范化程度和设计栏目齐全合理 5 设计合理、计算正确、应用技术成熟可靠、工艺路线或制作程序可行 5 设计的理念、工艺的组合或艺术表达、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

到见解和创造性应用

10 内容完整,图纸清晰易读,手工图纸图面整洁、字体工整,或采用了计

算机辅助制图,图纸的格式、绘制、表达符合规范,没有错误

10 对设计主题有较深刻的分析和表达,有独到见解,反映出作者很好地掌

握了有关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设计作品充分反映作者对主题的驾驭能

力和运用相关专业语言表现能力,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文字使用

规范,行文流畅

15

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 5

毕业论文评阅总成绩

包含对设计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目的等评价是否建议参加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评分项目分值得分

工作表现10%学习态度端正、遵守纪律、恪守学术规范 3 认真开展实验、调研工作,能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完成毕业(设计)工作 4 虚心接受指导,主动请教,并能与同组学生主要交流,有团队意识 3

选题质量10%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 4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达到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3 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 3

能力水平30%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8 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 5 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说明和表达、交流能力 5 研究方案设计合理;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8 有创新意识或对前人的工作有改进或突破,或论文(设计)有独到见解 4

毕业论文质量50%中文摘要能对全文进行简练的概括,语法正确,文句流畅,研究方法和

研究的结论(结果)明确,英文摘要能与中文摘要一致,符合英语规范

5 能较全面的综述与本选题有关的主流学派,主要学术观点和成果,及其

主要学术贡献和存在的不足,主要阅读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

不少于3篇

5

文题相符,条理清晰,论点明确,论据确凿,篇幅符合相关要求,语言

文字使用规范

5

对研究问题有深刻的分析或独到的见解,反映出作者较好地掌握了基础

理论与专业知识

15

能较好运用本学科常规的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手段进行实验、实践并加

工处理信息、总结信息

20

毕业论文评阅总成绩

包含对论文的性质、难度、分量、综合训练等是否达到培养方案要求等方面进行评价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1注:优秀(100>×≥90)、良好(90>×≥80)、中等(80>×≥70)、及格(70>×≥60)、不及格(×<60)。

院系:学生姓名:学号:

项目考核内容满分评定分

选题质量20分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

本要求,达到毕业设计综合训练的目的

10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符合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要求10

设计说明40分主题明确,素材收集充分,设计说明及观点正确,论据充分严

密;有独特的见解或创新;语言文字使用规范

10 篇幅及写作规范程度 5 方案设计合理性10 方法和手段的运用 5 外语与计算机或其它辅助设计工具应用10

设计作品40分内容与形式结合,制作过程严谨;总体设计符合专业要求,设

计图纸符合国家标准,作品充分体现作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

专业实践技能水平

25 作品结构完整、装框装裱 5 设计作品应用价值及前景10

总分

评语: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院系:学生姓名:学号:

项目考核内容满分评定分

选题质量20分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的基本要

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10 选题难易度与工作量是否符合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10

能力水平40分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10 掌握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10 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 5 外文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5

论文质量40分文题相符程度;文理通畅,无语法错误;语言文字使用规范10 论文观点正确,观点与材料统一,实事求是,无主观臆测及言过

其实

15 论证逻辑严密,推理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5 文体规范,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中英文摘要重点突出,能

对全文进行简练的概括

5 论文的理论或实际价值 5

总分

评语:

是否建议参加答辩:评阅教师(签名):年月日

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实物)验收单院系:学生姓名:学号:

作品形式软件作品类□创作设计图纸类□实物类□创作设计图纸类: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实物类: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软件类:实物编号

存放地址

保存责任人

(备注:此表毕业设计作品使用,毕业论文无需此表)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表

(答辩小组用)

答辩评分标准

评审项目评审具体要求分值评分答辩成绩

课题陈述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概念清楚,观

点正确;分析归纳合理

30

答辩能正确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表述清楚,有

理论根据

50

资料资料齐全,符合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的

规范化要求

20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本页不足可另附页)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学生介绍论文时间:分钟问答时间:分钟

答辩小组(学院答辩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及学生的回答情况:

文章阐述数学问题情境基本特征及其功能,并结合教学案例探讨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要求、原则进行了论述。整个论文主要分析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理解问题情境的真正含义,体现其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原则,和要求。使教师能够根据这些特点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利用多种方法创设比较科学的适度的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通过给学生呈现刺激性数学材料信息,达到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发现欲,引起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的目的,使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初中问题情境的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对数学情境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第四部份对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数学情境的功能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方法,第四部份对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五部分对创设要求进行了概述。整篇文章将理论和实际例题结合阐述各个观点

1、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答:首先,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有

价值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活跃状态。因此,优化数学问题是激发数学思维,提高思维效益的关键。而创设情境则是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设臵疑问,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什么是数学问题情境?

答:所谓数学问题情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目的、新的问题而已有的知识、经验、方法和手段已经不够用了,此时,他们就会有一种渴望达到目的、解决面临的问题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就会使学生产生渴望解决问题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发生直接兴趣.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掌握思维的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3、教学过程中的创设问题情境的作用和意义?

答:问题情境的创设作用之一是引出新课,探究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贯穿在整个教学探究过程当中。在新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的是让学生自主进行的一种活动——探究式教学,而在科学探究教学中要有效的完成探究性教学,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探究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为了有效地开展探究教学,首先要有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其次才是教师的有效指导。创设添加剂教学问题情境是我们进行探究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往往在进行统计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目标不是太清楚,以及如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思考,还能激发学生的交流,在交流

注:答辩小组成员及分值:各答辩小组成员签名紧随其所给分值。纸张不够可另附页。

过程中的进一步思考,在不断思考中完成,当然问题情境可在引入部分也可在教学过程中。

4.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答:在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对人才的要求,最重要的已不仅是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迅速更新知识的能力,是在更新知识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过程中体现的创新意识,表现的创造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对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5.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答:全文主要以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论述观点,将一切回归生活,也着重体现创设情境的。思想是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培养他们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运用数学。6.全文的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重点是那些部分?

答:我的论文分为三个板块,前言,正文,结束语,正文用了四个标题来论述我的观点,四个小标题下又用实际例子加以论证。用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来论述观点是本文的重点。

7.请问在写作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

答:从选题到论文定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是选题困难,刚开始因为选的题目范围较大没用通过,经过认真思索最后选择了这个题目。第二是格式问题,因为论文格式不规范,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叶遇到了不少麻烦,通过修改,。第三是观点表述困难,刚着手这个问题时,没有目标性,思路不够清晰,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查阅后,对论文做了调整修改,使其逐渐完善。在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胡老师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论文。

8.论文写作的心得体会?

答: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通过对相关材料的收集,相关文献的阅读,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让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将来的教学工作有非常大的帮助。

9.你是怎样看待从实际问题需要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答:因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或悬念,能激起学生求知欲。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要培养他们事事、时时、处处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10.在创设情境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哪些方面?

答:首先教师要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分析。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问题的难易程度要合适,问题情境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问题过难,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不知从何做起,可能会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答辩小组成员及分值(签名):

秘书(签名):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终审表

成绩

序号项目

权重总评成绩

(百分制)

1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40%

2 评阅教师评阅成绩30%

3 答辩成绩30%

注:总评成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40%+评阅教师评阅成绩×30%+答辩成绩×30% 答辩委员会最终评定成绩:

院系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意见:

院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主任(签章):

年月日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中文题目: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外文题目: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creation of

problem situations

学生姓名学号

院系专业班级

学生承诺

我承诺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本人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情况。如有违规行为,我愿承担一切责任,接受学校的处理。

学生(签名):

年月日

指导教师承诺

我承诺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经过本人核查,该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除特别注明和引用外,均为该生本人观点,不存在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的现象。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1号)

第五十四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

(五)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填表说明

本管理材料所有表格中注明签章处,可以是签名,也可以是盖章;如果是注明签字处,只能手写签字,不能盖章。

学生答辩成绩表只有一张表,参与同一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教师各自独立为该生答辩情况评分,平均成绩为该生答辩成绩。

各教学单位可根据各专业实际要求,尽量考虑专业特点打分,原则上不得改动本材料中评价标准。

一、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任务起止日期

通常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起止日期不得提前至大三,个别学生因为实际情况已经提前开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应先向所在院系申请,由所在院系审核属实后,填写任务实际开始时间;其余任务开始时间均填写学校统一要求时间(见学校每年下发关于启动毕业设计(论文)的通知)。终止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第8学期前4周时间。

2、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在下发任务时,该栏要求学生在选定题目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该题目即将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内容原则上必须是所学专业综合知识与能力训练相关的内容,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否则选题不予通过。开题后对选题有所调整的,由所在院系严格审查,并完成相关手续后报教务处备案。

3、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此栏主要由指导教师填写,提出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如文献图书查阅、毕业设计(论文)篇幅要求等。

4、阶段计划

阶段计划可以以月为单位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大致规划毕业设计(设计)在各阶段应完成哪些方面的任务。

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1、选题依据

此栏首先要求所填写内容反映出选题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其次要求学生在查阅图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所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要求全面详细,国外研究现状要求充分体现最新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2、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此栏要求学生概要介绍所选题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与任务书研究内容相同,则可以在任务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作简要介绍,如果与任务书研究内容有所变化,则需要详细填写研究内容,并注明为何会有此变化,并提供更题手续。预期目标要求明确,必须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是本科生可以达到的目标。

3、研究方案

要求填写详细的研究方案,在同样条件下,可根据所填写方案重复并得到相同的预期研究结果。

4、工作进展安排

此栏进展安排是对任务书阶段计划的具体化;每一阶段时间内,要体现明确的工作任务,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能按时完成。

5、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应对选题依据、工作进展安排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明确表示是否同意该选题开题。

三、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记录

指导教师每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后,应及时填写该表,每位学生指导记录不得低于6次。

四、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评分表

答辩评分表每位毕业生一份,所有参加答辩的评委教师根据本表评分依据打分,由答辩秘书统一记录各评委所评定的成绩,将平均分作为该生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意见由答辩小组组长组织本组所有成员讨论商议后如实填写。五、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

要求答辩秘书如实填写,记录答辩小组所有成员各自给分情况并要求每位参与评分成员签名。

六、关于目录更新

各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统一各表使用,自行更新目录。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强调:"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真正面对社会需求,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学分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特长,也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实施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其首创是德国的选课制。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是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确立的。它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把个人的和谐、自由发展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 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选课制。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是采用的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自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高校以及职业学校的部分院校率先开始了改学年制为学分制的试点工作。 中国是拥有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明确提出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2008年我国有14767所中等职业学校、1184所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中职生2056万,高职生900多万,各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人数增加以后,给教学管理带来的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学分制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招生100万人,招生规模近750万。2006年秋全国107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试点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这也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后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已普遍推行了学分制,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它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但学分制的推行给传统教育教学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分制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导致的教学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与管理复杂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而学分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课程管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方面。 (一)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必修课,轻选修课。学校课程设置上往往过多考虑行业、岗位的需要,而忽视了受教育者本身的需要。课程类型上多数是必修课,即使开设选修课,其种类也很少,多属于对专业课的补充,学生选择的余地小。课时安排不当,必修课课时过多,任意选修课的课时过少。 课程专业面窄。随着各专业的指向加强,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学生知能结构单一、适应性差。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二)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日显不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生均占有量在逐年减少,给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大丰市三龙镇第二中心小学糜海清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但是,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髦,不是盲目使用,我们许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信封。”。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

数学学科教学论文

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搞好二年级数学学科教学 东郭小学马彩绒 摘要:新课标下学生需要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学生体验学习,是用心去感悟的过程,在体验中思考、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做数学用数学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如学完了“圆的面积”,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下图)。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

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指数学交流。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

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分水学校王菊艳摘要:习惯左右个性的养成,以至于影响价值观的形成。然而当下,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探讨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 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就是要养成习惯”。小学生正处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正值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习惯终身受益。然而,现在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却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与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更值得关注。 据了解,居住在我地的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一部分不识字,一部分只有小学或初中文化且大都外出打工,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即使闲暇时也是聚在一起打麻将、玩扑克等。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在引导并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一、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表现 1、随地乱扔垃圾 一段时间以来,校园里学生乱扔垃圾的现象很严重。特别是课间和中午期间,操场上到处都是食品垃圾袋,尤其是几

个乒乓台周围,校门前后纸屑乱飞,垃圾遍地,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环境整洁,破坏了校园的和谐氛围,让教师们很头痛。 2、个人卫生情况差 当下的农村小学里,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属于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年纪又大,学生的个人卫生情况很差。有的同学衣服很脏,有的同学整体蓬头垢面,鼻涕到处流,还有的同学耳朵、脖颈上有明显的污垢。 3、偷盗现象时有发生 就我所任教的班级来看,作为班主任,我每天都要处理好几件“偷盗”事件。有的同学拿别人的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具,有的同学拿别人的零花钱,而有个别的同学甚至去偷学校小卖部的零食,已经达到屡教不改的地步,更有甚者偷老师的钱。 二、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1、制定统一的班级行为规范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也需要同学间的相互影响、提醒。因此,制定统一的班级行为规范很有必要。 例如,根据上学年龄及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具体落实的良好行为习惯,包括: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但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而且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也有的问题情境创设牵强附会,不能承载数学知识,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导致情境不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应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的依据 所谓问题情境,是学生觉察到了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及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通过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把他们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中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屮学数学教学论文总结报告五篇 【篇一】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对教 育有着更高的期望,在探索教育发展屮,深度学习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通过阐述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剖析高屮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高屮教学策略,旨在促进教师改变以往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促进高屮数学教学领域改革。 关键词:深度学习;数学;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深度学习成为素质教育下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数学课程教学中,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深度学习模式逐步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在数学的深度学习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注重学习本身及知识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l]o因此,文章以深度学习理论为基础,对高中深度学习的现状及影响高屮数学深度学习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高屮教学策略,以期促进深度学习在高屮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数学深度学习的必要性 (一)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更突岀

数学学习内容的联系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习兴趣的养成,提高学习效率,学生逐步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数学自学、乐学的能力,进行数学深度学习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深度学习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具备深度学习的能力更有利于培养自身对问题的独特思考,形成独特的见解,实现思维习惯的养成。而数学深度学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深度思考和反复实践的过程。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解决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转变以往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高中数学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注重系统性和逻辑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需求[2]。 二、高中数学教学深度学习的影响分析 (一)从家庭文化角度分析从目前的家庭教育形式来看,温馨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及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学生对学习的认知,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发表时间:2011-07-07T15:42:27.01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0年第23期供稿作者:廖益辉 [导读] 从教时间不长,却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 江西省南康市太窝中学廖益辉 从教时间不长,却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乏味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侧面反映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消极状态。易地而处,曾几何时,我们不也对数学的实用价值满怀疑惑?反思一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数学未必是有价值的,未必是所有人必需的。其实,生活是美的,而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就变得更美。但是为什么学生没有感觉到呢?除了教材的原因外,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学,我们的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将数学应用于生活。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下面,结合我校的课改情况就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教学新的内容时,我们应该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进行新旧对比,得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从而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入新课,不但巩固了旧知识,而且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自己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以生活实例引入 在教学时,设计恰当的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探究的心情与教师一起步入数学的殿堂。如在七年级下册(华师大版)第9章§9.1《生活中的轴对称》的教学中,学生对“照镜子”都很有感触,这一点可以帮助他们初步认识轴对称,要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认识轴对称,光*语言上的表述很难达到目的,这时候就要借助直观教学手段。如图,课件中各种生动的物体可以沿着直线翻折,并最终重合,这样直观的画面给学生很深刻的印象,对于理解“轴对称”这个抽象的概念很有帮助。 以上教学过程是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出发,比较自然地引出轴对称,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概念的引入不突然,而且还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就能学到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反过来,才能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三、创设情境建模引入 在教学时,精心创设情境,并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探究,对问题作出解答。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相似三角形”教学时,出示两幅形状相同、大小不等的中国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两幅中国地图间有什么关系(相似)?形状又有什么特点(形状相同、大小不等)?”。

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管理办法_规章制度.doc

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管理办法_规章制 度 静海县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正确引导广大教师、教育干部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专业素质,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展示教育科研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第二条 对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实行统一归口管理。所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均由静海县教育学会统一组织实施。

县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须提前制定相关活动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国家级、市级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教育系统各部门要依据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文件精神,提前制定县级评选推荐方案,经静海县教育学会会长(或主管常务副会长)审查同意后,报学会秘书处组织实施,或由教育学会委托相关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 第三条 论文评选时间。县级论文评选时间,一般每年10月份以正式通知的形式下发,12月份组织评选;市级及以上论文评选,将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组织评选推荐。 第四条 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评选推荐程序。 1.转发文件。转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学术团体的有关开展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的文件。 2.个人申请。有意参加优秀论文评选的教师,根据转发的文件要求,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本人的论文,由学校进行登记。 3.乡镇校审核推荐。乡镇校组织人员对教师作品的原创性进行审查,并按推荐指标要求(第五条)择优推荐。将教师原创性论文登记造册,向县教育学会秘书处进行推荐,并提供推荐名册。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论文范文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对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改革已经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对现有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完善、科学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改革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展开,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新的教学模式颇受成效。但是在看到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意识到,由于长久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当前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下面,笔者将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理论,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阐述,并分析其成因。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新课改中着重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了强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以探究式教学代替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但是大多数教师由于固有思维的影响,仍然只是单纯的重视知识的灌输,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数学这门科目由于其逻辑性,所以本质上较为枯燥,而教师照本宣科的教育会使得学生无法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无法取得应有的成就,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二)课外学习活动单一

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生活、劳动还是学习,都无法离开数学作为工具。可以说,数学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除了课堂上单纯的“填鸭”式知识灌输以外,学生在课堂外练习和学习数学知识的唯一渠道就是习题,甚至许多教师将“题海战术”作为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唯一手段。不仅如此,如今所选用的多数数学习题仍然以生搬硬套为主,根本无法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的许多练习题也只是单纯的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练习,根本无法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思考和探索,这种现状不仅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而且也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也造成了极大阻碍。 (三)教学评价方法生硬 新课改对以往单纯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了极大地改革,要求建立多元化目标、多样化方法的评价体系,并且应当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全面的了解,最终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升学这种现实需求的压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甚至是学生自身,仍然是将数学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不顾学生数学基础和学习背景的客观差异,单纯的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或者“差”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极不科学,而且会导致对自身成绩欠佳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其学习和进步,甚至会使其产生“破罐子破摔”这种极为错误的心理,不仅不会帮助其成绩的上升,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极为消极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快乐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与快乐教学 摘要:小学数学情境的设置方法有很多,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启迪智慧,激发学习动机,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的思维和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快乐学数学 一、引进生活,“趣”中激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要将知识传授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把自己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参与到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充分理解掌握知识,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例如:在教学《小数大小比较》一课时,我为学生展示了CCTV “青年歌手大奖赛”比赛情境,出示了2号选手的比赛成绩:9.87、9.90、9.96、9.85、9.85。 先让学生根据比赛成绩,充分谈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时候,我提出评分要求:根据比赛规定,选手的最后得分应去掉一个最

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此时,学生已沉浸在现场比赛的情境中,都争先恐后地举起手,自己要当一回裁判。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很容易判断出结果。这时,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最高分和最低分,追问学生:“你们凭什么判断出9.96是最高分,9.78是最低分呢?”顿时,孩子们投入了热烈的讨论当中,课堂教学也自然充满了欢快、自由的气氛。上面的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体验的热情,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带着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研究。 二、探究悬疑,“思”中解疑 开放题不受单项知识的约束,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把学过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全面考虑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二年级下册学习完乘法这单元以后,在复习课的最后我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 钢笔文具盒水彩笔蛋糕巧克力 18元27元9元3元6元 (1)兰兰买了水彩笔,芳芳买了蛋糕,兰兰花的钱是芳芳的几倍? (2)月月花的钱是兰兰的3倍,红红花的钱是芳芳的2倍。月月和红红分别买的是什么? (3)老师买了两样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价钱是另一件物品价钱的3倍,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物品? 学生认真审题,分析题目,选择了合适的方法解决了前两个问题,较好地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一个数的几倍

小学老师教育教学论文

浅谈如何提高班主任的影响力,提高威信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小学班主任面对6--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提高自己对班级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威信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以“爱”生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要有热爱学生的慈母心,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大到生病住病,小到问寒问暖,促膝聊天,班主任心里必须时刻“装”着学生,尤其是能关心、爱护后进生。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催化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学生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爱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叩响学生的心门。 二、以“情”辅威 传统观念认为管理就是控制,现代观念则认为管理就是服务。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创造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班级环境,营造有利于每位学生健康成长的发展的良好氛围。这也是素质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班主任仅作为具有爱心的“长者”出现是不够的,

还应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应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可通过“感情”这条纽带把准学生成长的“脉搏”,以便对症下药,及时解决各种问题,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多挤出点时间参与同学们的活动,多渠道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三、以“德”树威 班主任的威望与号召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道德修养。由于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大,而班主任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等时刻处于学生监督之下,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已。”班主任要自觉提高道德修养,要具有终身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探索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给学生施以正面影响。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榜样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四、以“才”强威 班主任的榜样作用之所以巨大,学生之所以尊敬和依赖班主任,除了班主任的“德”之外,还与其“才”密切相关。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精通自己所任教的学科,做到业务过硬,又要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如三字一话等)。试想,一个连自己担任的课程都不能胜任的班主任,怎能受到学生的尊敬和欢迎呢!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充电”,不断地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才”源不断。作为班主任,还应努力做到既专又博,涉猎广泛,具有多方面才能。比如你在联欢会上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数学课的多见形式,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激活了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但只有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后,才能较好地提出问题,并把握课堂.下面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尝试探索和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 在教学中贯切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详尽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1.2遵循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 1.3遵循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确凿地掌握所学知识. 1.4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 合适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狐疑,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要素: 2.1具有最近发展区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依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为目标,才能收到优良的效果.2.2具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来创设 2.3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适合的思维意向. 2.4具有连续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能起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问题情境可以具有单一的连续性,也可以具有层层递进的梯度式的连续性. 3.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优良的情感体验. 3.1通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制宜地根据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教育管理范文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关于农村小学生解答应用题难的分析及解决方法学生姓名: 杨红学号:专业名称: 教育管理学习层次: 本科年级: 12秋指导老师: 高井坪职称: 副教授教学点: 湖口九江广播电视大学论文目录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 二、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1三、论题的研究方法……………………………………………………………2四、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措施和建议……………………………………2五、参考文献……………………………………………………………………2六、论文提纲……………………………………………………………………5七、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81.宣传自己的事自己管的思想………………………………………82.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班规的自觉性……………………………83.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94.制定学生自主管理机制…………………………………………………11八、建立合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121.要建立班干部轮换制、班干部全员制…………………………………122.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制度……………………………………………123.树立典型…………………………………………………………………13 论文提纲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集体能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取,使学生更加积极、轻松,充满激情地投入学习。 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则必须依靠良好的班级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

初中数学数学论文教学案例___“今天我当家”

教学案例---“今天我当家” 这是一节富有情趣的数学课。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既是演员又是观众,共同表演了小品——《今天我当家》。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围绕着“当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学们趣味盎然地探究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片段实录一 引入: (《今天我当家》的主角儿——李杰同学上场) 李杰:自从我到了光华学校读书后,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可每次放假回家,妈妈都说我越来越懂事了,乖巧了。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要好好地露一手,为妈妈庆祝生日。(拿出储蓄罐)这是我的“小宝贝”,这30元钱用来给妈妈买一份生日礼物,剩下的40元钱捐给希望工程,帮助失学的小朋友。 师:谁能算出李杰已经积了多少钱? 生:这太简单了,30+40=70(元)。 生:还可以这样算,设李杰积了X元钱,用X-30=40, X=70 师: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因为用李杰积的钱数-买生日礼物的钱数=捐给希望工程的钱数。 师: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第二种解法实际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怎样列方程解答步数较多的应用题。 (揭示课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教学片段实录二 探究1 李杰:早上,我煮好牛奶,拿着爸爸给我当家的钱上街买了三个汉堡包,每个6元,还剩下102元,你猜猜,爸爸到底给了我多少钱当家呢? 师:我们能不能列方程解答?请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觉得可以用爸爸给李杰的总钱数-买了3个汉堡包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解:设爸爸给了李杰X元钱当家。 X-6×3=102 X-18=102

X=102+18 X=120 答:给了李杰120元钱当家。 师:李杰的爸爸是不是正好给了李杰120元钱当家呢?怎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生:我是这样判断的:因为爸爸给李杰的总钱数-买3个汉堡包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所以列出的方程是正确的。 生:这样还不能保证答案正确,还要把X=120代入原方程,看解的对不对。 (该生的回答赢得一片掌声。检验过程略。) 教学片段实录三 探究2: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李杰边哼着歌儿边走上讲台:吃过早餐,我要当回采购员,去市场买菜。嗯,妈妈平常最喜欢喝葡萄酒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

教育管理专业的论文 导读:摘要:随着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创新发展,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也备受关注。笔者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现状,明确指出了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供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研究进行交流和参考。 关键词:教育管理;队伍建设;高校 近年,随着高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教育管理机制正在创新进展中。高校教育管理队伍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高校教育管理质量。高校教育管理人员队伍作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的管理队伍是保障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变革的必要条件。 一、高校教育管理队伍现状 教育管理人员是日常教育管理主体之一,在全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运行当中起到服务和教育等作用。高等教育管理队伍设置目的就是要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管理人员来执行和衔接教与学的'每日发展,管理人员是主要的执行者,是高校中负责制定、规划、指导、协调的核心组织者。以服务和教育为宗旨,在教与学相关活动中承担着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角色,其职能现状主要体现在服务和教育上。 1.服务现状。当前高校中教育管理工作人员主要组织和协调各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专业的发展规划、人才的培养方案,还包括学生、考务、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工作。基于职业特点,

教育管理岗位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显得更强,不仅在观念上已经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更表现在实际生活中的服务实效。切实深入去感知师生需求,并及时给予解决、整理、反馈,有自主服务于社会学校、服务于师生这种意识,但管理队伍参差不齐,整体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2.教育现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紧贴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是亦师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辅助教师师德素养中突显出教育职能。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既要有正确的政治取向,也要有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更要具备行政岗位管理素质,目前在管理队伍中达标比例尚且有待提高。 二、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教育管理队伍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状调查中,存在各类教育管理人员观念守旧、缺乏专业性、团队意识薄弱、待遇差距大以及整体素质提升缓慢等问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保障高校教育学质量的关键工作之一。为了能构建优质的教与学环境,保障教育管理工作有秩序的顺利实施,为了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为了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全面素质型人才,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能力强的新型教育管理队伍迫在眉睫。 三、高校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教育管理队伍建设就是要进行引导、激励、学习,提升等这些过程,是为实现管理目标服务的。

数学案例教学探讨论文(5篇)

数学案例教学探讨论文(5篇) 第一篇:案例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它往往会用字母,表达式等来代替想要表达的内容。而且,初中数学往往是学生真正开始学习数学的旅程,这个时候如果能将生活中的案例引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也能帮助老师更有针对性的实现教学目标。其实作为一种对传统教学的扩展,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以后学生在提高数学能力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案例教学的概述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其本质是设定一种情境,它没有规定的解决方法,而是让教师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这是有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当今处于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下,让学生能够学会自主学习一直是教学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案例都很有典型性,即这些案例都会在实际生活中发生,学生可以从各个方面论证,案例所涉及的领域也是比较全面的。初中数学案例教学是在以新

课程标准为理念,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需要以及学生的特点,运用具有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来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仿佛让学生身临其境,分析案例,这样会让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对提高学习效率有大大的帮助。 二、案例教学的渗透分析 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这一点也是我们往往容易忽视的。传统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直接由老师告诉学生公式,非常的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但是案例教学需要你自己去主动学习,你自己去思考要准备什么东西,你的大脑一定会很兴奋,你的注意力也会得到及时的调节,由于转变了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的状态也会处于一种较好的状态。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是真实可信的,它也经过了深入的研究,来源于实践。尤其是一些初中学生经验可能会多一些,如果让他们发现案例的虚假性,他们很可能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从中不断地得到认可。另一方面,案例的讨论过程也很有趣,你要主动去和别人交流,通过这种交流你也可以获得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对自己的一种激励。也就是说,如果你长期落后于他人,必会有超越他人的动力,从而刻苦学习。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运用案例分析能让学生比

课堂教学管理 论文

我对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的浅谈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管理,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课堂教学管理必须紧张有序,管理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得到充分展示。管理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 新课改课堂纪律课堂气氛有效 所为一个刚刚结束半年支教生活的师范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以及对当今教育形式的发展和现行状态的了解。同时也从一个仍未离开学校的学生的角度,我认为当前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学校的电脑和课件制作也越来越普及,各个学科都开始广泛地使用课件上课,许多老师告别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历史,这时我也开始有了一些困惑和不安:大量的流媒体,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一节课下来,笔记本上却一个字也没记;为准备一节课,花上十天一个星期的,花了这么多精力,到底有没有用?喧喧闹闹的课堂,学生动也动了,做也做了,到底能留下多少东西?…因此,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下面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

管理的办法,谈谈我的看法。 . 一。强化课堂管理要在抓纪律上下功夫。 课堂气氛要和谐,并不等于放弃课堂管理,学生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若是那样的话,就变成了放任自流。因此,任何一个班级要想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纪律,都要制定纪律规则,当然,规则也不能太多,要简明扼要,易于操作。有了规则就必须严格执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要是自己违反规则,就必须承担责任,就必须得接受批评和惩罚。 尤其是小学以及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天性活泼、爱动贪玩,自我约束遵守课堂纪律的能力差。各班都有严明的班风制度,,但仍有同学自控能力差,时不时的会乱发言,摆弄钢笔或铅笔转着玩的,交头接耳左顾右盼的,故意起哄喧哗的……。学生不良习惯,打断教师的上课思路,教师教学方案的实施,从而也就影响了课堂教学和教学质量。,教师上课时要强调课堂纪律,规范学生听课的坐姿、语言等,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学习习惯。对学生课堂上的种种不良习惯,教师视而不见、听之任之,那么课堂教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如何对待这些不良行为,也许每个教师都有各自的办法,但无论是什么办法,最起码的是要遵循两个原则,即消退原则和相反替换原则。根据H.B克鲁姆博尔茨的说法,消退原则就是教师要采取行动,使学生不能从不良行为中得到奖赏,从而自己停止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