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叠加原理实验分析

叠加原理实验分析

叠加原理实验分析
叠加原理实验分析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王辉1)?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系,应用物理学1402班)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

(V)

U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用1208.693-2.427 6.300 2.4290.802 3.231 4.446 4.449 U2单独作用06-1.198 3.589 2.379-3.590-1.184-1.215-0.608-0.608 U1、U2共同作用1207.556 1.1608.629-1.162-0.382 4.446 3.841 3.841 2U2单独作用012-2.3957.180 4.758-7.175-2.370 2.440-1.217-1.218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表3-2

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1

(V)

U2

(V)

I1

(mA)

I2

(mA)

I3

(m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1单独作用1208.734-2.569 6.198 2.5750.607 4.473 4.477

U2单独作用060000-600

U1、U2共同作用1267.95307.9530-1.940 4.036 4.040

2U2单独作用0120000-12000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表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七、实验小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在实际操作中,开关投向短路侧时,测量点F延至E点,B延至C点,否则测量出错。

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成立,非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不成立。功率不满足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的验证 所属栏目: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示例发布时间:2010-3-11 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doc

精品资料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1叠加定理实验

GDOU-B-11-112广东海洋大学学生实验报告书(学生用表) 实验名称叠加定理实验课程名称课程号 学院(系)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19 实验地点科技楼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0~30V可调二路 2 万用表 1 3 直流数字电压表 1 4 直流数字毫安表 1 5 迭加原理实验电路板 1 HE-12 四、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图7-1所示,用HE-12挂箱的“基尔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 F12 图7-1 1. 将两路稳压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U1和U2处。

2. 令U 1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 1投向U 1侧,开关K 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7-1。 3. 令U 2电源单独作用(将开关K 1投向短路侧,开关K 2投向U 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7-1。 4. 令U 1和U 2共同作用(开关K 1和K 2分别投向U 1和U 2侧), 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数据记入表7-1。 5. 将U 2的数值调至+12V ,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入表7-1。 表 7-1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用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时,或者用电压表测量电压降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并应正确判断测得值的+、-号。 2. 注意仪表量程的及时更换。 六、预习思考题 1.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 1、U 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 1或U 2)短接置零? 答:①要令Ul 单独作用,应该把K2往左拨,要U2单独作用应该把K1往右拨。 ②不可以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l 或U2)短接置零,因为电压源内阻很小,如果直接短接会烧毁电源 2. 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 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 答:①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不成立,因为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使实验电路为非线性电路,所以不成立。 3.当K 1(或K 2)拨向短路侧时,如何测U FA (或U AB )? 答:①当用指针式电压表时, 电压表的红表笔接高电位点,黑表笔接低电位点,如果Kl(或K2)拨向短路侧,只有U2单独作用,B 点比A 点电位高,要测量U AB ,红表笔接B 点,黑表笔接A 点,但要加负号,同样,A 点比F 点电位高,要测量U FA ,红表笔接A 点,黑表笔接F 点,也要加负号。对于K2拨向短路侧,原理类似。 ②对于本实验,用的是数字电压表,表笔接法没有讲究,但要注意正、负号。一般红的接线柱接起点,黑的接线柱接终点,如要测量U FA 红的接线柱接F 点,黑的接线柱接A 点,直接记录数据,否则需要加负号。 七、实验报告 1. 根据实验数据表格,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即验证线性电路的叠 测量项目 实验内容 U 1 (V) U 2 (V) I 1 (mA) I 2 (mA) I 3 (mA) U A B (V) U C D (V) U A D (V) U D E (V) U F A (V) U 1单独作用 12 0 8.60 -2.37 6.21 2.38 0.787 3.165 4.40 4.39 U 2单独作用 0 6. -1.187 3.58 2.38 -.3.58 -1.187 1.213 -0.610 -0.608 U 1、U 2共同作用 12 6 7.41 1.216 8.60 -1.221 -0.402 4.385 3.79 3.78 2U 2单独作用 12 -2.36 7.14 4.74 -7.41 -2.35 2.417 -1.23 -1.229

实验原理分析

2015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实验原理分析 一、西城: 32.(4分)下图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利用其进行相关实验。 (1)检验装置气密性:关闭止水夹,从a 处通入空气, 观察到__ ___,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除杂:打开止水夹,从a 处缓慢通入O 2和CO 2的 混合气,瓶中液体无明显变化,在c 处得到较纯的O 2。 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__。 (3)获得稳定气流:打开止水夹,从a 处通入不稳定的氧气流,在c 处获得较为稳定 的气流,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 (4)防止爆炸:气囊中有遇明火能爆炸的H 2和O 2混合气。将气囊与a 处相连,在c 处连接尖嘴管,打 开止水夹,通入混合气,在尖嘴处点燃气体,没有爆炸,原因是:①集气瓶中的水能降温和阻断燃 烧;②____ _。 ※※※※※※※※※※※※※※※※※※※※※※※※※※※※ ※※※※※※※※※※※※※※※ 二、燕山: 33.(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有关气球变化的实验,三 套装置如下图: (1)甲装置:若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则向a 中加水会看 到 。 (2)乙装置:若锥形瓶中装有生石灰,由分液漏斗加入少量水,则气球胀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 __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 2,通过发生化学变化使气球胀大,且生成物之一属于盐类,则 分液漏斗中的 液体可以是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 ※※※※※※※※※※※※※※※※※※※※※※※※※※※※※※※※※※※※※※※※※※※ 三、延庆: 35.(4分)三瓶遗失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为鉴别这三瓶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 ①气体a 的名称是 。 ②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三种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 (2)若遗失标签的是氢氧化钙、碳酸氢钠、盐酸三瓶溶液,鉴别时不需外加任何试剂, 只需将其中的溶液 ①分别滴加到另外两种溶液②、③中,若实验现象是:一个有气泡,一个无明显现象,则①是 ____________。 a 止水夹 c b

实验二_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及其适用范围,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进一步掌握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电路中,对任一结点,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I=0。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电路中,对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ΣU=0。 基尔霍夫定律表达式中的电流和电压都是代数量,运用时,必须预先任意假定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值为正;相反时,取值为负。 基尔霍夫定律与各支路元件的性质无关,无论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电路,还是含源的或无源的电路,它都是普遍适用的。 2.叠加原理 在线性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同时作用时,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都是电路中每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中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某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独立源均需置零。(电压源用短路代替,电流源用开路代替。)线性电路的齐次性(又称比例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直流稳压电源 1 台 2.直流数字电压表 1 块 3.直流数字毫安表 1 块 4.万用表 1 块 5.实验电路板 1 块 四、实验内容 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按图2-1接线。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ic Experiment Report 报告内容:叠加定理的验证

学院: 作者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4.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实验仿真,了解Multisim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指出,全部电源在线性电路中产生的任一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相应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三、实验内容 叠加定理的验证 在仿真实验中根据图1所示电路对电路中电压源共同作用时的电流进行测量,根据图2所示电路对电压进行测量:

(图1) (图2) 根据所绘制的电路,在Multisim中进行电路仿真,分别将两电压源置零,即将电压源短路,得到下列所示电路。图3、图4所示电路,对支路电流进行测量,图5、图6所示电路,对支路电压进行测量。 (图3)(图4) 参数I R1(mA)I R2 (mA) I R3 (mA) U R1 (V) U R2 (V) U R3 (V) V1单独 作用 7.2 2.4 4.8 7.2 4.8 4.8 V2单独 作用 -2.4 -4.8 2.4 -2.4 -9.6 2.4 共同作 用时的 测量值 4.8 -2.4 7.2 4.8 -4.8 7.2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 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2016二模实验原理分析

2016东城-〖实验原理分析〗 36.(4分)在化学课上,老师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的实验。 已知:HCl + NH3 = NH4Cl,NH4Cl常温下为白色固体。 (1)将分液漏斗1中的浓硫酸缓缓放入锥形瓶中,即可产生大量的氯化氢,其原因是。(2)制取并在B瓶中收集氯化氢,需要打开的止水夹是(填K1、K2、K3或K4),然后在a处放置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当看到,证明已收集满,立即关闭分液漏斗1的活塞和已打开的止水夹。 (3)在a处套一小气球后,打开K2、K3,将分液漏斗2中的浓氨水缓慢滴入锥形瓶中,即可产生大量的氨气,观察到B中产生大量白烟后,关闭分液漏斗2的活塞和K3。 (4)一段时间后打开K3、K4,观察到的现象是。 2016西城-〖实验原理分析〗 36.(5分)兴趣小组用下列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条件 【资料】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1:在乙、丙中分别放一小块白磷,再分别放入80℃和20℃的水至没过长导管口下端,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2:将装置按照a→b→c→d连接后,关闭K2,打开K1,将A中的液体滴入B中,观察到乙、丙中白磷均不燃烧。 步骤3:立即……,观察到乙中白磷燃烧。 ①步骤1: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 ②步骤3:使乙中白磷燃烧的操作是_____。 (2)研究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 【资料】二氧化碳气体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1:在B中放入5 g变质的NaOH固体样品,乙中盛满饱和NaHCO3溶液。 步骤2:将装置按照……连接后,打开K2,关闭K1,将A中的稀硫酸(足量)滴入B 中,充分反应后,待装置冷却至室温,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1。 步骤3:将B中样品换成5 g的Na2CO3固体,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测得丙中液体体积为V2。

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叠加定理与置换定理 二、实验原理 1、根据叠加定理,实验数据应满足当电路中只有U s1单独作用时流过一条支路的电流值加上电路只有Us2单独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等于电路中Us1与Us2共同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 2、置换定理:若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用Us=U的电压源或Is=I的电流源来置换该支路,如置换后电路有唯一解,则置换前后电路中全部支路电压与支路电流保持不变。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并记录电阻的实际值(数据见实验数据表1) 2、根据下面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此电路实物图。将一万用表串联接入R3的那条支路中,并将万用表打在电流档上;将另一万用表并联在R33两端并打在电压档上。 3、选择一支路,记录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的两万用表的读数;单个电源作用,分别短路另一个电源(不是不接电源也不是将电源的值降为0,而是直接短路),记录两万用表的读数。(数据见实验数据表2) 四、实验数据 表1 器件R1 R2 R3 R11 R22 R33

阻值(Ω) 1.799k 219.5 267.8 2.173k 267.5 327.6 表2 电源电压/V 支路电压/V 支路电流/mA Multisim 实验板Multisim 实验板 Us1=10 Us2=15 8.250 8.35 31.0 31.70 Us1=10 Us2=0 0.632 0.636 2.337 2.35 Us1=0 Us2=15 7.728 7.72 29.0 29.33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仿真图: Us1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Us2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将直流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时的分别三张波形图: U1=10 U2=15交流波形图 U1=10 U2=0 交流波形图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以及其适用范围。 2、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稳压、稳流源1DG04 2直流电路实验1DG05 3 1D31-2 直流电压、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线路如图3-4-1所示。 图3-4—1 1、按图3-4-1,取U1=+12V,U2调至+6V。 2、U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U1侧,开关S2拨至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U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短路侧,开关S2拨至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令U1和U2共同作用时(将开关S1和S2分别拨至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360 -2.274 6.313 2.378 0.845 3.26 4.351 4.379

U?单独作用-1.06 3.586 2.422 -3.46 -1.24 1.245 -0.59 -0.537 U?,U?共同作 7.423 1.231 8.761 -1.248 -0.411 4.413 3.797 3.783 用 非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556 -2.23 6.296 0.38 0.663 3.161 4.395 4.397 U?单独作用0.041 0.041 0.045 -0.002 5.872 0 0 0 U?,U?共同作 7.82 0 7.836 -0.002 -2.089 3.957 3.974 3.953 用 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六、实验总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实验一运放器的放大原理及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初次试验,基本掌握workbench的基本操作; 2.通过实验测定一运放器的放大倍数,并与用节点法算出来的理论值进行对比,验证节点法的正确性; 3.用几个简单的电路,验证线性电阻叠加原理。 二、实验原理 1.运放器原理:运放器的输入端,分别加载电压U+和U-,U+与U-的电势差十分小,约等于零,经过运放器后,输出电压为电势差的若干倍(可达到105~107倍)。 运放器模型图 2.叠加定理:对于一个具有唯一解的线性电路,由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所形成的各支路电流或电压,等于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相应支路中形成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三、实验过程 1.运放器: (1)画电路图,测得结果如下图:

图中:R1=R3=R4=1Ω,R2=5Ω 电压表读数为13.20v 。 (2)用节点法计算放大的倍数: 该图4个节点如图所示,节点2、4的节点方程分别为: )(0)(334433211223=-+=--+U G U G G U G U G U G G 根据运放器特点(即虚短虚断),补充方程 Us U U U ==14 2 故解得 ==30U U Us R R R R R R R R 3 1424232-+v 20.13= 所以节点法可以用于计算运放器放大倍数的理论值。 2.叠加定理的验证 (1)如下所示画出4个电路图 图中Us1=6v ,Us2=12v ,Is=3A ,电阻全为2Ω 电压表均测同一电阻的电压。左上角图为Us1,Us2,Is 同时作用时的电压U0=-4v ,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电路分别是Is ,Us1,Us2作用下,同一电阻的电压分别为U1=2v ,U2=2v ,U3=-8v ,所以 3210U U U U ++=,即线性电路的叠加定理得到验证。 四、实验体会 由于首次使用workbench ,画电路图时,不太熟练,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七、实验小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叠加定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中叠加定理的正确性; 2.掌握叠加定理的适用范围。 二、实验仪器 1.直流电压源 2.直流电流源 3.Ground 4.普通电阻 5.直流电压表 6.直流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 叠加定理指出,对于线性电路,任一电压或电流都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其余激励源置为0)时,在该处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叠加。对于不作用的激励源,电压源应视为短路,电流源应视为开路。 使用叠加定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在电压源处用短路代替;不作用的电流源置零,在电流源处用开路代替。电路中所有电阻都不予更动,受控源则保留在各分电路中; (3)叠加时各分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取为与原电路中的相同。取和时,应注意各分量前的“+”、“-”号; (4)原电路的功率不等于按各分电路计算所得的功率的叠加,这是因为功率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 四、实验内容 实验任务:验证叠加定理及线性电路的齐次性。 按照图1搭建实验电路,其中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内阻采用默认值。

图1实验电路 1.叠加定理的验证 (1)运行实验,记录激励源共同作用情况下电路中各处电流及电压于表1; (2)测量E s1单独作用时数据:设置电流源断路,电压源E s2短路,记录直流电压源U s1单独作用情况下电路中各处电流及电压于表1; (3)测量E s2单独作用时数据:设置电流源断路,电压源E s1短路,记录直流电压源E s2单独作用情况下电路中各处电流及电压于表1; (4)测量I s单独作用时数据:设置电压源E s1和E s2均短路,记录直流电流源I s单独作用情况下电路中各处电流及电压于表1; (5)补充完整表1,验证叠加定理的正确性。 表1叠加定理的实验数据 I1(A)U1(V)I2(A)U2(V)I3(A)U3(V)激励源共同作用 1.00 3.000.00-50.00 2.00 4.00 E s1单独作用 2.447.310.00 4.69 2.34 4.69 E s2单独作用-0.98-2.930.00 2.93-1.04-2.07 I s单独作用-0.40-1.200.00-50.000.60 1.20 叠加定理的验证 ∑x 单独=X共同 1.06 3.180.0044.38 1.80 3.82 五、实验仿真结果图:(截图说明) 1、激励源共同作用仿真结果图: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二 叠加原理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叠加原理,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熟悉万用表、稳压电源的主要技术特性,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板如图2–1。 用电路板、直流电源和连接线接成图2–1 电路,用测量电压的方法验证叠加原理。 1、测量并记录R 1、R 2、R 3的实际值。 2、按电压值验证叠加原理 分别按:(1)、V S1单独作用(2)、V S2单独作用(3)、V S1、V S2共同作用 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挡测量并记录按图2–1所示假定正方向的各电压值。 比较各电压理论值和实测值最大相对误差为 U 1 ; U 2 ; U 3 ; 3、交流信号与直流信号的叠加 在图2–1中将V S1改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三角波(1kHz 左右)最大输出u S1。用示波器观察 R 3两端的电压 u 3在V S2为 0V 和 +6V 时的不同波形。比较输入耦合方式“DC ”、“AC ”对所见波形的影响。 V S2为 0V 输入耦合方式“DC ” V S2为 0V 输入耦合方式“AC ” V S2为 6V 输入耦合方式“DC ” V S2为 6V 输入耦合方式“AC ” 图2-1

三、注意事项 1.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极性。 2.实际电压、电流的方向与参考方向一致时取正,反之为负。 四、实验设备 1. 电工实验台及相应实验设备1套 2. 直流稳压电源1台 3. 数字式万用表1只 五、分析和讨论 1、按共同作用时V S1 = 12V,V S2 = 6V 和电阻R1、R 2、R3的标称值,计算V S1、V S2共同作用时的U1、U2、U3值(三位有效数字)和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分析。 3、示波器波形观察的交、直流叠加的测试结果分析。

做叠加定理实验的心得体会

做叠加定理实验的心得体会篇一:电路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心得体会 电路实验,作为一门实实在在的实验学科,是电路知识的基础和依据。它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巩固电路学的知识,激发我们对电路的学习兴趣。在大一上学期将要结束之际,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电路实验,从简单的戴维南定理到示波器的使用,再到回转路-----,一共五个实验,通过这五个实验,我对电路实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体会到了电路的神奇与奥妙。 不过说实话在做这次试验之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的实验一样,操作应该不会很难,做完实验之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写完,直到做完这次电路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它真的不像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天真的以为自己把平时的理论课学好就可以很顺利的完成实验,事实证明我错了,当我走上试验台,我意识到要想以优秀的成绩完成此次所有的实验,难度很大,但我知道这个难度是与学到的知识成正比的,因此我想说,虽然我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但最后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因为我毕竟在这次实验中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终究使我在这次实验中受益匪浅。

下面我想谈谈我在所做的实验中的心得体会: 在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验证实验中,进一步学习了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定理的应用,根据所画原理图,连接好实际电路,测量出实验数据,经计算实验结果均在误差范围内,说明该实验做的成功。我认为这两个实验的实验原理还是比较简单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很简单,至少我觉得那些行行色色的导线就足以把你绕花眼,所以我想说这个实验不仅仅是对你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察,更是对你的耐心和眼力的一种考验。 在戴维南定理的验证实验中,了解到对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网络,总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阻的串联来等效代替此电压源的电动势Us等于这个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 ,其等效内阻Ro等于该网络中所有独立源均置零时的等效电阻。这就是戴维南定理的具体说明,我认为其实质也就是在阐述一个等效的概念,我想无论你是学习理论知识还是进行实际操作,只要抓住这个中心,我想可能你所遇到的续都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不过在做这个实验,我想我们应该注意一下万用表的使用, 尽管它的操作很简单,但如果你马虎大意也是完全有可能出错的,是你整个的实验前功尽弃!

[2019][北京初三一模化学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2019年北京市初三化学一模分类汇编—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朝阳区: 19.(2分)右图是纳米铁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1)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锥形瓶中水的作用是。 20.(2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对碳酸钠溶解性的影响。 (2)实验2可获得的结论是。 21.(2分)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中,能证明燃烧时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2)实验2中,加入泡腾片(主要成分含柠檬酸、碳酸氢钠等),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气泡、蜡烛逐渐熄灭。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22.(2分)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加入B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23.(3分)研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已知:A的容积为250 mL,B中盛有足量的水,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1)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打开K1,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松手后,观察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测定A 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打开K1,用注射器向A中注入20 mL NaOH溶液(足量),关闭K1,充分反应后,(填实验操作),观察到B 中的水进入A 中,当B中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得B中减少了60 mL水,则A中CO2的体积分数约为%。 东城区: 18.(3分)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O2,并进行O2的性质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选择B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2)C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 19.(2分)下图为实验的基本操作。 A B C 实验1 实验2 (1)实验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实验2测定溶液pH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________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 20.(2分)从20-A或20-B中任选一个 ....作答。若均作答,按20-A计分。

叠加定理仿真实验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考核成绩: 实验地点: 科2 425 指导教师: 李朝海试验时间: 6.4 实验报告内容:1.实验名称、目的、原理与方案 2.进过整理的实验数据、曲线 3.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以及得出的结论 4.对指定问题的回答 实验报告要求:书写清楚、文字简洁、图表工整,并附原始记录,按时交任课老师评阅。 实验名称: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叠加定理 叠加定理指出,全部电源在电路中产生的任意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电源单独左右产生电压或电流代数和。 如图4.4-1(a)所示电路,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电压等于图4.4-1(b)中U1s单独作用产生产生的电流、电压与图4.4-1(c)中U2s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电压的代数和。 2.面包板和色环电阻的识别。

三:测试方法 1.直流电压的测试方法 用万用表测量:若不知道被测电压的大小,应首先用高档,而后在选择合适的档位来测试,所选档位越靠近被测值,测量数值就越准确;要注意万用表内阻对被测量的影响; 若用指针万用表测量未知电压时,应注意正负极的判断。 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时,应先将垂直通道的耦合方式需置于接地耦合,此时,荧光屏上的水平时基线即测量时零电位线,可使用垂直位移旋钮调节零基线的位置。确定了零基线后,将垂直耦合方式置于DC偶合,可读出基线上移或下移的格数,该格数乘以灵敏度即为直流电压的大小。 2.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可以直接测量电流的仪器只有万用表,测量时,应首先注意电流表应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其次,一定要注意量程的选择、表笔的接孔转换。否则,会烧掉保险,甚至损坏万用表。

叠加原理的验证-实验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班 别姓名 专业名称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叠加原理的验证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2)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二、实验仪器 (1)电路实验箱一台 (2)万用表一块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3-13电路接线,E1为+12V切换电源,E2为可调直流稳压电源,调至+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E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 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电阻元件两端电压。 (3)令E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E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 量和记录。 (4)令E1和E2共同作用时(开关S1和S2分别投向E1和E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重复上述第3项的测量并记录。 (6)将以上所有数据记录在表3-9中。 图3-13 叠加原理实验电路图

表3-9 叠加原理实验数据记录 测量项目 E1/V E2/V I1/mA I2/mA I3/mA 实验内容 E1单独作用12 0 14.00 9.29 4.66 E2单独作用0 6 4.35 6.83 2.28 E1、E2共同作用12 6 15.8 11.29 15.18 2E2单独作用0 12 -18.3 -28.5 9.53 测量项目 U AB/V U FA/V U AD/V U DB/V U EA/V 实验内容 E1单独作用 4.71 7.20 4.76 0 -4.74 E2单独作用-3.42 -2.33 2.38 -5.98 0 E1、E2共同作用 5.76 11.88 11.85 -15.66 -12.02 2E2单独作用-14.25 -9.45 9.46 -23.5 0 四、实验报告要求 E1单独作用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词法分析器语法分析器.doc

编 译 原 理 实 验 报 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词法分析器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词法分析器能够识别简单语言的单词符号 2,识别出并输出简单语言的基本字 . 标示符 . 无符号整数 . 运算符 . 和界符。 三、实验要求:给出一个简单语言单词符号的种别编码词法分析器 四、实验原理: 1、词法分析程序的算法思想 算法的基本任务是从字符串表示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符号,其基 本思想是根据扫描到单词符号的第一个字符的种类,拼出相应的单词符号。 2、程序流程图 ( 1)主程序 输入要分析的语句 判断读入字符是否为“#” 调用扫描、分析程序

( 2)扫描子程序 Token 清 Get() 当前字符 标示符常数表中查找结束 Error 基本字用户标示符 输出二 结 3、各种单词符号对应的种别码 单词符号种别码助记符内码值 while 1 while - if 2 if - else 3 else - switch 4 switch - case 5 case - 标识符 6 id id 在符号表中的 位置 常数7 num num在常数表中的 位置 + 8 + - - 9 - - * 10 * - <= 11 relop LE < 11 relop LT == 11 relop EQ = 12 = - ; 13 ; -

五、实验内容: 1、实验分析 编写程序时,先定义几个全局变量a[] 、 token[](均为字符串数组),c,s( char 型) ,i,j,k(int型),a[]用来存放输入的字符串,token[] 另一个则用来帮助识别单词符号,s 用来表示正在分析的字符。字符串输入 之后,逐个分析输入字符,判断其是否‘#’,若是表示字符串输入分析完毕,结束分析程序,若否则通过int digit(char c)、int letter(char c)判断其是数字,字符还是算术符, 分别为用以判断数字或字符的情况,算术符的 判断可以在 switch 语句中进行,还要通过函数int lookup(char token[]) 来判断标识符和保留字。 2实验词法分析器源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i,j,k; char c,s,a[20],token[20]={'0'}; int letter(char s){ if((s>=97)&&(s<=122)) return(1); else return(0); } int digit(char s){ if((s>=48)&&(s<=57)) return(1); else return(0);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篇一:叠加原理_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叠加原理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六、实验小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