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能源统计分析对能源管理的作用

能源统计分析对能源管理的作用

能源统计分析对能源管理的作用
能源统计分析对能源管理的作用

机电设备管理三率的统计方法和要求

机电设备三率统计方法和要求 一、设备完好标准依据: 1、煤炭工业部办法的《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 2、现行的国家标准、《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文件及煤矿的实践经验。 3、零部件齐全完整。 4、性能良好,出力和精度达到要求,能耗在规定的范围内。 5、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6、设备环境整洁。 7、与设备完好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和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二、考核范围: 大型固定设备、电气设备、防爆电气设备、五小电气、矿灯、自救器。 三、完好率统计计算方法: 1、机电科每月统计,报机电矿长审批,建档。 完好率计算公式: 设备完好率=借出台数借入台数在籍台数完好设备台数 -+×100% 在籍台数包括:使用、备用、待修、闲置、库存、借出台数。 借入台数包括:借入、租入台数。 四、待修率统计计算方法: 1、设备待修率=待修台数/在籍台数。

五、事故率统计计算方法: 出现机电设备事故后,由机电事故分析小组牵头,调查设备损坏原因,找出使用责任,检修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落实到人。机电科建立事故台帐,进行事故追究。 1、机电事故台帐内容:事故类型、时间、损失、责任人、经过及原因分析、处理结果、采取措施。 2、机电事故统计月报表:事故类型、次数、影响时间。 事故率=事故影响当月产量/当月计划产量 事故率=事故影响当月系统运转时间/当月计划运转时间 六、考核方法: 1、大型固定设备每月全部检查一次。 2、电气设备每月全部检查一次。 3、矿灯每月抽样检查一次,检查台数不少于在籍台数的30%。 4、自救器每月抽样检查一次,检查台数不少于在籍台数的30%。 5、五小电气每月抽样检查一次,检查台数不少于在籍台数的30%。 6、防爆电气设备每月抽样检查一次,检查台数不少于在籍台数的30%。 登封市仟祥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报告制度。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六条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年底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本公司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

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领导机构办公室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并在报告中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报告。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设备管理)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设备统计管理规定 一、总则: 设备统计工作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设备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的基础,是对生产施工和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因此设备统计工作在企业设备管理全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做好设备统计工作,根据《统计法》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1、设备统计的目的 (1)为有效实现企业法人财产保值增值提供基础 资料。 (2)为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开展调查研究,进行 经营活动分析提供资料。 (3)为设备的更新改造提供资料 (4)为制定施工技术措施、正确进行投标决策提 供资料。 2、设备统计管理的基本任务 设备统计工作的任务是对设备管理所涉及的问题进 行必要的数学信息的选择、收集、加工、分析和反 馈,以便考察分析、研究提高设备管理工作,其具 体任务是: (1)统计企业拥有设备的数量,能力及其变动情 况,反映企业的技术装备程度,通过对设备 数量构成的分析和研究掌握各种不同类别的 设备在数量和能力方面对生产的保证程度, 为设备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2)统计设备的使用情况,反映设备利用程度和 效率,为分析和研究设备潜力充分发挥设备 效能提供依据。 (3)统计设备的完好情况,反映设备的等级状 况,为改善设备技术状况提高设备完好率考 核设备管理成效提供依据。

(4)统计设备的运转、消耗情况,整理并积累使 用各项数据,为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及定 额,实行经济核算提高设备经济效益提供依 据。 (5)设备统计维修情况及效果,为考核维修计划 完成情况和维修单位各项定额指标完成情况 提供依据。 3、设备统计岗位的设置 (1)局设备管理处设专职统计员负责全局设备统 计工作。 (2)各二级单位机电科设专职或兼职设备统计 员,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统计工作。统计人员 名单报设备管理处备案。 (3)二级单位下属的施工处、队、车间设兼职设 备统计岗位,负责本单位的设备统计工作。 统计人员要相对稳定,人员出差或请假,统计工作应有人接管。 4、设备统计管理归口部门 设备统计管理的归口部门是局设备管理处,凡与设备统计有关的事宜,二级单位设备统计人员与设备管理处联系。 二、设备统计范围、项目、依据 1、统计范围: 统计范围为企业在册设备。即企业(含局管AB级和二级单位自管C级)作为固定资产已登入设备帐、卡的全部设备。按照现行统计规定,施工企业设备统计的各项主要指标,均按企业固定资产所有权范围进行统计。 即:凡属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各种设备,不管是出租或借给外单位使用的,不管是在用、在修、在途、在库都由本单位统计,已向上级提出申请报废的设备在未批准报废前仍统计在内。租入或借入的设备则不应列入统计范围。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

淄博市临淄鲁辉化工有限公司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 为贯彻落实2016年度全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2016年3月17日,淄博市临淄鲁辉化工有限公司在总经理许元涛的主持下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统计信息分析工作会。就企业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近三年以来市、区、镇(街道)组织的专家查隐患情况分别与自聘专家查隐患情况、自查情况,就查处隐患的数量、质量进行对比和分析,查找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制定了今后安全工作的实施措施。 根据会议结果反馈,我公司高度重视隐患排查,尤其是分管安全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条条落实,工作细致到位,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安全隐患重在排查,难在治理,一些细节还需要完善和改进。 (一)安全隐患排查应做到主动作为、联防联控。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创新,通过公布安全隐患举报联系电话,设立奖励基金,引导和发动内部员工、现场操作工主动发现并汇报安全隐患。安环科接到相关信息后,主动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或逐级上报寻求治理。

(二)隐患信息台帐不够完善。 安全隐患信息台账及信息传递,进一步完善安全隐患信息台账,台账记录需有原始信息资料支撑,比如现场笔录、影像资料等。发现隐患后,科学分析原因,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信息传递,力求以最快速度进入治理程序,杜绝因信息传递不及时或失误,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三)安全隐患分级分层管理不规范。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能凭经验臆断,须参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分级处理。国家安监总局、省安监局对安全隐患分级为一般和重大两级,比较笼统。建议公司安环科将安全隐患分为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四级的分级办法,比较容易操作。安全信息统计上报应符合公司的要求,统计信息应真实、及时,并如实填报隐患排查治理资金。 (四)开展安全隐患分析,并做好分析报告。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分析,隐患分类分级(详见表1-1),通过隐患排查统计分析,找准薄弱环节,摸清隐患排查的重点,分析下一步如何预防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邀请有针对性的专家进行安全隐患评估,科学务实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五)重大安全隐患应做到思想认识、教育培训、责任落实、制度执行、隐患治理和现场监察“六到位”,有无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治理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doc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步骤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按如下步骤进行,即:领导决策与准备——范围界定——初始能源评价——体系策划——能源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体系运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领导决策与准备 (1)管理者的承诺 国家对能源管理工作越来重视,各省市已将节能减排的任务分配到了重点用能单位,面对繁重的节能任务,很多重点用能单位的最高管理者亲自负责节能减排工作,这对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是非常有利的。但节约能源这一责任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仅仅靠方针目标是不够的,管理者的承诺对于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应该是始于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做出承诺,包括贯彻执行适用的法律法规,将能源方针目标作为企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的组成部分,传达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增强全员节能意识,进行管理评审和配备适宜资源。并由最高管理者明确本企业导入能源管理体系的意图和应用范围。 (2)任命管理者代表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工作,本体系要求最高管理者应任命一个管理者代表来负责体系的管理工作,管理者代表有如下职责:确保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协助最高管理者建立、实施和保持能源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提出改进建议;负责与能源管理体系有关的外部联系,故管理者代表应是企业中具有相当级别的管理者,建议由分管副总经理(副厂长)担任。

(3)提供资源 最高管理者应授权管理者代表组建一个机构或班子来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其初期的任务是进行初始能源评审,以及建立体系后的日常工作。能源管理机构的设置,以管理者代表为首的能源管理委员会,或节能小组。 最高管理者还需要为体系的建立和保持提供其他资源,如时间、办公条件、信息、资金、人力等,特别应保证充分的资金来用于管理方案的实施。 2、范围界定 对于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而言,其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因此能源管理体系的范围宜是一个覆盖企业的所有过程、产品和服务,并涉及组织职责和权限、现场区域、地理边界等要素的集合,通常应根据企业的特点,综合考虑以下方面。 (1)企业的活动范围 企业的活动范围即企业的活动领域,包括与企业的产品实现和服务提供有关的活动,包括管理活动(如办公场所和办公车辆)、产品和服务实现活动(电气运行、维修车间、公用工程)和生活活动(职工食堂、浴室等)等。 (2) 企业的管理权限范围 管理权限范围即已确定的企业的职责和权限界限,包括承担企业活动职能并处于一定区域的企业单元,如各职能部门、岗位以及临时性的组织机构,如项目工程部等。通常该权限范围还应符合法律法规中已明确界定其责任的许可范围。当企业的体系范围所覆盖的活动与其他企业存在管理上的接口时,如集团公司与下属矿厂存在管理接口的项目时,必要时,应明确组织职责的输入与输出的界限。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现代设备管理方法及内容 一、现代设备管理 现代设备管理是以研究设备一生为对象,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设备效能最高为目标,动员全员参加,应用现代科学知识和管理技能,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行动,开展的设备综合管理。 它是一门把技术、经济和管理等综合起来对设备进行全面研究的新兴学料。包括现代设备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组织、人才等内容。 二、目标管理 确定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生产经济总目标,再据以确定企业内部单位,各部门的分目标,使企业上下都按规定的目标进行管理,完成目标规定的任务,最终达到总目标。 设备工作的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目标,制订管理维修工作目标、使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手段适应经济体制改革。 (2)建立、健全设备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及确定计算方式;制订设备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并组织实施,以实现设备管理工作目标。 三、重点设备管理 企业根据自已的生产性质和要求,确定在生产中占重要地性,起

重要作用的设备,并要进行重点检查、重点维修、重点管理和重点预防。 重点设备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 (1)确立重点设备的划分原则和评价标准。 (2)明确重点设备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的地位。 (3)制订重点设备的管理方法和维修方式。 (4)建立重点设备的维修保证体系。(包括定期点检、备件供应、操作与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等) 四、前期管理 设备前期管理是指从规划到投产这一阶段的全部工作,是设备一生管理中的前半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是:(1)建立与完善设备的前期管理体制。 (2)运用科学的手段与方法对设备方案的构思、调研、论证和决策,自制设备的设计和制造、外购。 设备的采购、订购;设备安装、调试、效益分析、评价、信息反馈等展开工作,以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设备的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 设备的状态监测是运用人工或专门的仪器工具,按规定的监测点,进行间断或连续的监测,掌握设备异常的征状和劣化程度。 设备的诊断技术简称MEDT,其含义是对设备状态参数定量地检测和诊断,预测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果存在异常,则对其原因、部位、危险程度等进行识别和评价,

计划、统计和进度管理制度汇编

计划、统计管理制度 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期,切实做好计划统计工作,保证计划统计工作的科学性、指导性、严肃性及实施的可行性,建立起一个高效率的工作网络,订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和程序,结合铁路建设工程的实际持点,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计划统计工作的职责围 1、计划管理工作是对目标进行分解并监督其完成的管理行为。统计管理是为生产经营服务,强调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按照《中华人民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对生产经营活动全方位全过程的统计反馈、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达到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的目的。 2、施工计划、统计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涉及到每一个环节。其基本任务是:组织、协调和控制施工,下达施工计划,并监督施工计划的执行,及时掌握施工动态,保证施工的连续与均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项目部计划统计部门是综合归口计划统计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施工单位的计划统计归口管理,负责施工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监督及调整,负责统计快报、季、年度统计报表的编制、上报、监督、检查工作。 4、项目部应加强对施工计划、统计工作的领导,配备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计划统计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应技术

职称,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并配备微机等必需工具。各项目部应按项目部的统一表式、统一时限,及时准确无误地报送年、季度建议计划及月统计快报,季、年度统计报表。 5、项目部根据计划、统计、验工报表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台账容包括:承包工程的设计规模、承包价表和主要工程数量、历年完成投资计划、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当年当事完成情况及变更设计的式程量及投资增减。 6、计划统计人员就经常深入现场,及时了解、掌握工程进度,检查、落实计划执行情况,每季、年度要根据统计报表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分析,核对投资、形象进度,努力提高分析的准确性,给领导当好参谋,发现计划与实际执行有差异,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投资计划及形象进度的实现。 7、项目部计划统计部门要随时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第二条施工计划的编制程序和要求 1、编制程序 (1)年度施工计划: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下达的年度计划,结合项目的工程进度、合同规定的容、工程任务情况等资料,布置各项目部编制年度、季度、月生产计划,报项目部计划部门综合平衡后,编制集公司指挥部年度、季度、月生产计划,经项目部主管领导批准后下达执行,并上报集团公司和建设单位。 (2)季度施工计划:按照年度计划安排,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进度,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2008年8月11日)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负责组织起草,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06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中的要求,原定于2007年完成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但由于近两年来,有关国际组织一直积极努力促进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进程,并就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多次研讨,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将制定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纳入议事议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到尽量与国际标准相协调等原因,对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进程有所推延。 项目编号:20068111-T-469 项目名称: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制、修订:制订 上报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 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研制的背景、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一)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背景 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源自于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能源制约问题,发展需求与能源制约的矛盾唤醒和强化了人们的能源危机意识。而且人们意识到单纯开发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人们开始关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系统节能问题,研究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些思想前瞻的组织还建立了能源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将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系统管理能源理念的树立,也因此产生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概念。 (二)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能源供给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导向下,虽然能源管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组织能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缺乏全过程系统的科学监控,系统的能源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和贯彻实施。为了切实地加强组织的能源管理,促进节约能源并降低组织生产成本,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便是一条科学可行的途径。对我国现阶段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能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组织内部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项手段和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以期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组织能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这是由于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执行者凭个人的经验甚至意愿来决定,导致有些节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系统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 (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理论基础 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在明确目标、职责、程序和资源要求的

设备管理方案

2019年公司设备管理方案 为规范各分公司园区设备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公司项目工程质量,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的全过程,根据公司设备管理有关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管理方案适用于公司所属的构成固定资产的机械、运输供电等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管理和租赁设备的管理。 二、目的: 在满足各分公司园区的生产任务的前提下,有效控制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以最少的设备投入,完成最大的生产任务,最终获得良好的紧急和社会效益。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设备管理分为两级管理,工程与设备管理部负责所有园区的设备管理工作,各园区安排专人负责设备的具体管理工作。 四、工程与设备管理部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管理规定,落实设备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指导各分公司园区的设备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并负责检查并落实。 2.指导、监督各园区对设备的维修保养,编制上报设备报废申请与维修购买配件申请。 3.建立设备台账,整理归档各种原始资料,及时准备填报业务统计报表。

4.负责本部门有关的培训工作,加强岗前、工前培训,提高职工技术水平。 5.完成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设备的购置管理: 1.购置原则 设备购买要考虑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等因素。对拟采购设备要进行市场调查,招标优选既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劳动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规定,又满足生产需求的优质产品。 2.购置租赁程序 各园区与各部门因生产或工程需要,需购置租赁设备时,由各部门或园区向公司工程与设备管理部提出书面申请,经工程与设备管理部派人核实后,再报相关领导审批后交由采购部购买租赁。 六、设备安装验收: 1.设备验收程序: 到位后,经厂家调试合格,由工程与设备管理部组织技术人员验收,对运转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提出,督促供方尽快解决,否则不能验收签字。经过运转检查,设备合格后填写验收单,验收单由供方代表和分公司部门领导、工程与设备管理部参与验收人员签字;验收合格后由设备管理部和使用单位办移交手续,并签认设备移交单。验收和移交时,要对技术资料、随机配件及随机工具做好统计,按照合同及供应商提供的清单进行随机配件和工具的清点,并

项目管理统计分析

一、统计分析 提供灵活的搜索引擎,能方便查询到项目基础信息、进展信息,并依据项目管控模型的比对,提供项目偏离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后的纠偏提示。此外系统提供所有项目甘特图、项目资料、所有项目进展状态条形图、用户自定义报表,为领导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作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1.1、数据展现定制管理 为了方便用户查询数据表中的各项数据,自由定义本人需要的查询条件、查询结果,特别设计了本功能,并提供了“公共查询定制”、“个人查询定制”两种类别,前者为所有用户共享的定制查询,由系统管理员统一设计后发布;后者为个人自由定义,仅限于本人访问使用。 特别说明:查询定制是基于数据管理平台中定义的一张“数据表”来设置的。当然,这张数据表可以使用“联机表”的方式映射到一个复杂的视图上,所以,理论上所有的查询都可以通过“先创建视图,后构建查询”的方式来建立。 1.1.1、个人查询定制 进入个人查询定制页面,可以看到本人定制的查询和系统管理员定制的公共查询。 公共查询不允许当前用户修改和删除,但允许复制。 (1)新建查询 每个用户可以针对自己能够访问的业务数据表来创建属于自己的定制查询。

(1)数据表选择:从“数据表结构”定义中取得本人能够访问的数据表(含视图联机表)。 (2)查询结果表格宽度:为了方便用户导出指定宽度的表格,特别提供此设置,如果设置为0,就默认为屏幕可用空间的100%宽度,否则,用像素为单位设置输出表格宽度。 (3)包含辖区过滤条件:凡是包含BelongXiaQuCode字段的数据表,都可以添加统一的辖区过滤条件。在以行政区划编码为依据来确定业务数据归属的系统中,这个功能非常有用,我们一般会把用户查询数据的范围限制在他所在辖区(含子辖区)。 此选项配置后的运行效果如下: 备注:用户对MIS平台数据表的访问权限是通过“数据表管理”模块来设置的,点击某个表的“授权”列,进入该表的权限配置页面,其中的“列表显示”操作授权就是“定制查询”可选择数据表的依据。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模板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指南 1范围 本标准为以下对象提供实施指南: a)应用DB37/T1013-2009的工业企业。 b)其他相关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DB37/T IOU-2009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3术语和定义 DB37/T1013-2009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1总要求 用能单位应将能源管理体系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根据其规模、性质和能力等状况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边界,边界范围内的能源利用和管理活动应符合 DB37/T1013-2009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应通过以下活动进行: a)体系策划 识别评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评价能源利用和管理现状;?确定能源基准、标杆;?识别评价能源因素;?制定能源方针、目标、指标;?确定能源管理职责,配备资源;?建立内、外部信息交流机制;?将策划的结果形成文件。?)体系实施b 对实体系范围内机员实施培训?执行体系文件,对能源利用过程进行控制,包括能源规划、设计、采购、?贮存、加工转换、传输分配、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全过程监视和测量;?对不符合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时实施应急预案。?c)体系检查与改进 实施内部审核;?实施管理评审;?识别节能潜力,确定改进措施,提供必要资源。?4.2文件要求 4.2.1总则 用能单位应通过建立适宜的文件,沟通意图、统一行动,最终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能源管理体系文件应系统阐述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内全部能源利用和管理过程,为评价体系有效性和适宜性提供评价标准和客观证据。a)体系策划与文件编写应紧密结合,其中: 能源方针、目标。能源方针、目标是用能单位所追求的方向和目的。能?源方针应表明用能单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方向,成为全体员工的行为准则,具有用能单位自身特点,并保持先进性和相对稳定性。能源目标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能源方针为能源目标的制定提供原则指导,而能源目标的完成情况为

季度、年度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惠兴医院季度、年度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 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医院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办公室实施监管监察,适用本规定。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基建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安全生产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建设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级安全监管负责人按照职责对所辖区域内安全生产科室或部门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生产办公室和监管监察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生产监管有关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应当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第七条医院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严禁非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八条医院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九条医院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第十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统计分析,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第十二条医院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应当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生产经营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各部门、科室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企业能源体系管理准则

企业能源体系管理准则 本标准旨在引导工业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规范能源管理行为,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任何类型与规模的工业企业均可使用本标准,其他类型的用能单位可参考使用。本标准对使用对象统一表述为" 用能单位气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用能单位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选择。能源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用能单位中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通过该标准的实施,用能单位能够:建立节能遵法贯标机制,主动获取并自觉落实节能法律法规、标准、政策等其他要求;建立全过程的能源管理控制机制,促进能量系统优化匹配,能源管理活动规范有效、不断改进;建立节能技术进步机制,主动收集、识别并合理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管理方法和节能先进技术,实现节能技术进步常态化;建立节能文化建设机制,使全体员工节能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制度不断积淀完善,节能行为不断规范。 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和PDCA 管理模式贯穿于本标准,把握贯彻好这些思路和方法,对用能单位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所谓过程方法是指利用资源并通过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为使能源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必须系统地识别能源利用中众多的相互影响、联系的过程,策划、实施管理控制活动。管理的系统方法是指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加以识别评价,把相互作用的一组管理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策划并配置资源进行管理,形成协调联动的有效运行机制。PDCA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活动分为四个阶段,即策划(Plan)、实施〈Do )、检查(Check〉和改进〈Actio n),内容是:围绕能源方针,建立能源目标、 指标和所需的过程;对策划的结果予以实施;对实施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采 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其运行模式如图I所示

设备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设备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DONGFANG COLLEG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课程名 软件工程课程实习 称: 题目名 设备管理系统 称: 系 计算机科学系 别: 年级专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业: 学 号: 姓 沈鑫张涛 名: 任课教 陈维默 师:

年9 月26 日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设备管理系统概述 (5) 1.1系统概述 (5) 1.2选题背景 (5) 1.3系统设计的目标 (5) 1.4系统设计思想 (6) 2.可行性研究 (7) 2.1技术可行性 (7) 2.2经济可行性 (7) 2.3操作可行性 (8) 3.软、硬件配置及结构 (9) 3.1硬件配置 (9) 3.2 软件配置 (9) 4.设计方法 (9) 5.系统结构 (10) 5.1B/S模式简介 (10) 5.2B/S模式的优点 (10)

摘要 设备管理系统为企事业单位设备管理者提供方便可靠的设备管理,统计的工具。其强大的功能和充分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极大的用户的日常工作,让人们感受到烦杂的设备管理也能够变得这么简单轻松。本课题是研究并开发一款基于WEB的设备管理软件,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基于B/S 模式,利用.Net框架及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建立完整性强、安全性好的数据库,开发出功能完备,易使用的应用程序。其开发内容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经过调试、编译与实现,该程序界面友好、程序设计风格朴素,使用起来美观大方、方便易用。特别是系统的“记录管理”的功能极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以快速、准确等优点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设备效率。

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1)

GB/T 23331-200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引言 能源管理体系系列标准是一套用于规范组织能源管理,旨在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是组织最高管理者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该标准的成功实施有赖于组织最高管理者的承诺和全员参与。通过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组织可以: ——应用系统理论将组织的能源管理工作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有机结合,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规范合理地降低组织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利用过程方法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优化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用能控制和持续改进。 ——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 ——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 ——通过成功地实施本标准,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 本标准规定了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为组织确定有效的能源管理体系要素和过程,使组织能够根据标准要求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和目标。 本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 本标准强调对能源管理的过程控制,标准规定的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如图1所示。组织为兑现管理承诺和实现能源方针应进行策划-实施-检查与纠正-持续改进(PDCA)等过程。其中, ——策划:包括识别和确认组织的能源因素;识别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并采用适用的节能技术和最佳节能实践;通过分析确定能源管理基准,可行时确定标杆;建立能源目标、指标和实施能源管理方案等。 ——实施:包括提供所需的资源,明确作用、职责和权限;确定能力、培训和意识的要求并进行培训;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建立所需的文件和记录;实施运行控制;实施能源管理方案并开展相关活动等。 ——检查与纠正:包括对能源管理活动和能源目标实现情况的监测;进行合规性评价;识别和处理不符合;开展内部审核等。

最新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最新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 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已经于2018年8月发布,国家标准GB/T23331标准也将修订。针对能源管理体系新标准的情况作如下介绍: 一、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换版时间表 自2016年以来,ISO技术委员会一直在修订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以确保该标准能够继续满足能源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根据ISO 在委员会吸纳了所有公众意见后,最终的国家标准草案已经在2018年6月完成,英文版已发布,中文版已于2018年9月正式发布。最终的标准于2019年1月发布完成。 A、按照国际认可论坛(1AF)的要求,ISO50001:2018的转换期为标准发布后3年,转换截止期后,依据 ISO50001:2011的认证证书将作废或撤销。日前,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发布文件,对过渡期的时间进度安排作出要求:1.认可机构在修订版标准(ISO50001:2018)发布后的6个月內做好针对ISO50001:2018的转换评审的准备。 2.认可机构在修订版标准(ISO50001:2018)发布后的18个月内完成依据ISO50001:2018开展认证的认可转换。 3.认证机构在修订版标准(ISO50001:2018)发布后的18个月后,停止依据ISO50001:2011实施的包括初次、监督和再认证在内的所有审核活动;认证机构考虑依据修订标准(ISO50001:2018)实施审核的

结果、以确定对已认可的依据IS050001:2011的认证证书的后续认证决定。 B、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0)确定将等同采用ISO50001:2018国际标准对国标GB/T23331进行修订。 C、CNAS对EnMS认证机构的认可转换期及有关安排将与IAF要求一致。 D、由于转换期时间紧张,建议EnMS认证机构尽早跟踪标准修订动态、识别标准内容的修订差异,着手制定和启动认证转换的工作安排。 E、建议EnMS认证机构向客户通报标准修订状况,并请客户考虑其管理体系与新标准要求的差距分析和体系转版等相关工作。 F、标准发布后EnMS认证机构正式开展对组织的认证转换评价活动应满足国家认证监督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的相关要求。 二、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变化 1.采用ISO对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包括高级结构(HLS)、相同的核心文本和通用的术语和定义从而使ISO50001:2018年标准与其他关键管理系统标准保持一致。它使这个版本兼容,更容易与ISO9001和ISO14001集成; 2.支持与战略管理过程的整合; 3.澄清语言和组织; 4.更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 5.更新和重新排列第三部分的术语和定义; 6.增加了包括“能源绩效改进”等新的定义;

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1 业务模型 设备管理系统的业务管理功能包括设备档案管理、维保规程管理,供应商管理,备品、备件及辅材的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管理、点检管理、维修管理、保养管理、润滑管理、事故的处理,以及成本-收益网络管理等。 设备管理业务模型 设备管理涉及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设备管理信息流动图 1.2 功能模型 设备管理系统功能的设计是围绕设备管理活动而进行的,整体上基于如下原则: 1.以设备管理为中心,建立设备的组成结构,提供对设备的点检、维修、 润滑等标准信息的维护功能; 2.以业务流程为依据,实现围绕这些标准展开的设备运行、维修、故障 处理等方面的管理活动所需功能; 3.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提供便捷、准确、实用、及时的分析、监视、 通知、查询、报表机制。 设备管理系统整合、利用公司目前现有的信息系统来达到最大的效益、最小的成本。 1.2.1总体功能模型 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设备标准子系统、备件管理子系统、采购管理子系统、供应商管理子系统、预算/成本管理子系统、维修计划管理子系统、点检诊断管理子系统、润滑管理子系统、运行监视管理子系统、工程管理子系统、评价分析管理子系统等。

系统总体功能模型 1.2.2功能描述 1、设备标准子系统 实现设备编码、设备档案管理、备件编码、设备标准状态参数设置、故障模式编码、故障原因编码、供应商编码、用户编码、权限设置等基础数据字典定义功能,各编码定义包括各种基本参数设置。 设备标准子系实现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信息管理,提供对这些基础信息的维护功能。具体包含以下模块: ⑴设备编码 设备编码模块定义设备编号、设备名称、设备功能、设备供应商、设备 使用年限、设备所属分厂、设备产能、设备BOM表、设备的其他资料等;

分析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分析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篇相关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统计学工作方法,可以及时、准确、快速反映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活动、完成计划等全方位的信息,为企业赢得了有力的竞争条件。本文以统计学知识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为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运用统计学知识来指导工程管理工作,提出加强工程管理工作应采取的统计方法和手段,探讨改进管理工作的办法,使工程管理工作更好、更有效地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关键词:统计学;工程项目;应用 一、统计学概述 统计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统计学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和归纳推断法。统计学与工程项目相结合形成了工程统计学。 - 二、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管理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过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

析,制定科学合理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在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普遍性原理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够的细节问题,从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关键点设立检查点,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能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即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项目工程管理基线,进一步分配给各级工作细目,最后建立项目工程的管理沟通网络。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 统计学图表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中我们可以利用统计学理论生成图表,清晰明了的进行管理。例如,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调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工程施工中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