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西医外科学总论集体教案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内容及如何学习

外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外科学范畴包括内科与外科的区别,内外科区别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外科学内容、外科围术期处理。

外科四大基本功的掌握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设计:多媒体教学方法,结合实例谈内外科的相对统一。

强调外科学学习方法、灵活、胆大、心细,耐心。

强调树立良好的医德规范。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外科绪论

一、外科学范畴:外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更新、外科分类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古代外科学发展、近代中西医外科发展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四、外科学基本原则

一、外科学范畴

(一)外科学分类:感染、肿瘤、创伤、畸形、其它

(二)外科学内容:诊断、治疗、手术和辅助治疗

(三)外科与内科的关系和区别:相对的统一、互相联系、转化

二、外科学发展简史

(一)我国古代外科发展:周朝《疡经》、秦汉《内经》

汉末(华佗) 明朝(外科正宗) 清朝《医宗金鉴》正骨疗法

(二)国内外西医外科发展

西方外科:抗菌素、输血、外科器械的产生

国内60年代至今无发展变迁

(三)国内外科水平现状

三、怎样学习外科学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重视三基训练

四、外科基本原则

(一)外科治疗目的(略)

(二)外科治疗程序

附:世界卫生组织医学日内瓦宣言教育学生如何做好一名外科医师的嘱托语。

六、小结: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外科学的范畴、内容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了解。

七、课外作业:外科学疾病分类有哪些?

八、教学体会:1、学生课堂秩序稳定,兴趣浓厚。

2、本章节无实质性临床疾病的讲述,学生普遍爱听实例。以实例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好外科学和当好一名医生的资格。

3、可采取教师学生共同听课。

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讲授无菌术的发展简史,介绍本技术创建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以及重大贡献,给学生建立感性认识。

掌握无菌术及消毒法、灭菌法的定义。

掌握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消毒法。

掌握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手术中的无菌操作原则。

了解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及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1、无菌术的概念及组成,2、手术人员及手术区域的术前准备。

难点:1、灭菌法与消毒法两者的区别。2、洗手、穿衣戴手套、消毒铺巾。三、教学方法设计:采用临床病例及由未按无菌操作所引起的感染病例为例来引出无菌技术在外科操作中的重要性,然后展开教学内容,用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使授课内容生动具体,方便记忆,使同学们更易理解掌握。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演示。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首先补充讲授无菌术的发展简史,介绍本技术创建的关键人物和时间以及重大贡献,给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以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7分钟)

概念及组成(重点,按大纲要求掌握。5分钟)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无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应用方法范围(举例说明。5分钟)

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电离副射用于药物的制备过程及一次性用物、注射器及缝线的灭菌,紫外线用于室内空气灭菌。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某些特殊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某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张、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第一节(要求掌握的重点内容,常用的5种方法及灭菌条件。33分钟)

一、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灭菌、消毒法

(一)高压蒸气法

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清毒室内、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挥灭菌作用。

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温度达121~126℃。

维持30′。

①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

②预真空式蒸气~170kPa。132℃。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先抽吸灭菌器内的空气使其呈真空状态,然后由真空供气室将蒸气直接输入。

注意事项:

①包裹大小适中。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

②包裹排列不宜过密

③预置包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

⑤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⑥已灭菌物品要标明日期,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⑦高压灭菌器由本人负责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同于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二)煮沸法:有未用的煮沸灭菌器、铝锡或不锈钢锅也可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

煮沸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以上并持续15~20分钟。

高原地区可用压力锅,海拔每增长率高300M,灭菌时间延长2分钟。压力锅的蒸气压一般为127.5kPa,124℃,10分钟。

注意事项:①物品必须完全浸泡在沸水中

②缝线和橡胶类应于水煮沸后放入,持续10分钟取出

③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放入冷水中逐渐煮沸,以免遇骤热而爆裂,玻璃注射器应将内芯拔出,分别用纱布包好。

④煮沸器锅盖应盖上,保持沸水温度

⑤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若中途放入其它物品,则灭菌时间应重新计算(三)火烧:容器内倒入95%酒精少许,点火直接燃烧,同于金属器械

(四)药液浸泡:适用于锐昨器械,内镜和腹腔镜等不适于热力灭菌的器械。1.2%中性戊二醛水溶液,消毒时浸泡30分钟,灭菌时间10小时,同于刀片,剪刀,缝针及显微器械的消毒。

2.10%甲醛溶夜,浸泡20~30分钟,适用于输尿管导管等树脂类,塑料类以及有机玻璃制品的消毒。

3.70%酒精,30分钟,用途与戊二醛相同。

4.1:1000苯扎溴铵(新浩尔尤)溶液,浸泡30分钟,适用于刀片、剪刀及塑料的消毒。

5.1:1000氯已定(洗必泰)溶液,浸泡30分钟。

注意事项:

①浸泡前,器械应去污、擦净油脂;②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溶液内;③剪刀等有轴节的器械,消毒时应把轴节张开、管、瓶类物品的内面应浸泡在消毒液内;④使用前,需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消毒药液冲洗干净。

(五)甲醛蒸气雾蒸法:

有蒸格的容器内,在下方放一量杯,每0.01m3加高镜酸10g+40%甲醛4ml,1小时消毒,6~12小时灭菌。

清洁、保管和处理:①金属器械、玻璃、搪瓷等物品,使用后用清水洗兆,特别需注意沟、槽、轴节等处去污;②导管均注意冲洗内腔。③凡属绿脓杆菌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疸伤口或乙肝抗原阳性病人,所用物品应尽量选用1次性物品,用后即焚烧,以免交叉感染。金属物品洗兆后置于20%碘附原液中浸泡1小时。(休息10分钟)

第2节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要求掌握,20分钟)

(一)手术人员的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换穿清洁拖鞋、衣裤,带好帽子和口罩,剪短指甲。手、臂部有破损及化脓感染时,不能参加手术。

2.手臂消毒法

⑴肥皂水刷手法(重点)

①肥皂洗手,再用无菌毛刷蘸浓肥皂水刷洗手和臂,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手指朝上时朝下,清水冲洗,共3遍,约10分钟,无菌毛巾从手到肘擦干。

②将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中5分钟,到肘上6cm。

③用苯扎溴胺代替酒精,刷手时间约5分钟。

④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手臂不应下垂。

⑵碘尔康刷手法(重点)

肥皂水刷洗手,前臂至肘上10cm,3分钟,清水冲净,用无菌巾擦干,用浸递

0.5%碘尔康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1遍,稍干后穿手术衣和戴手套。

⑶灭菌王刷手法(重点)

灭菌王是不含碘的高效复合型消毒液。清水冲洗双手,前臂至肘上10cm后,用无菌刷蘸灭菌王溶液3~5ml,刷手和前臂3分钟,流水冲净,用无菌纱布擦干,再用含灭菌王的纱布涂擦手及前臂。

⑷碘附刷手法(重点)

肥皂水刷洗双手、前壁至肘上10cm 2遍,共5分钟,清水冲洗,用无菌纱布擦干,用含0.5%碘附的纱布涂擦手和前壁2遍。

3.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的方法

⑴穿无菌衣(见图2-2)

⑵戴无菌手套

①戴干手套法

②戴湿手套法

(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

目的是清灭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①先用2.5% ~ 3%碘酊涂擦皮肤,待碘酊干后,用70%的酒精涂擦2遍,将碘酊擦净。②用0.5%碘尔康或1:1000苯扎溴铵涂擦2遍。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75%吡咯烷酮碘消毒,植皮时,供皮区的消毒用70%酒精涂擦2遍。

手术区的消毒原则(掌握)

手术部位的消毒范围(了解)

第三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熟悉,15分钟)

1。手术人员手术中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手也不能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手术器械及用品,坠落到无菌巾或手术台边缘以外的器械物品,不准拾回再用。

3。手套破损或污染应更换。

4。前臂及肘部污染应更换手术衣

5。布单湿透应加盖干的无菌单同侧手术人员调换位置,应先后退再转身

6。术前清点器械、敷料,术后仔细核对

7。切口边缘应遮盖或贴无菌薄膜作皮肤切口及缝合皮肤前,用70%的酒精再涂擦皮肤1次切开空腔脏器,用纱布垫保护周围组织

8。参观人员不可太近或站得太高

9。不可经常走动术中不应开窗通风或用电扇吹向手术台

第四节手术室的管理(了解,15分钟)

1.先作无菌手术,后作污染或感染手术;

2.手术完毕后,应彻底擦拭地面,消除污物,敷料和杂物;

3.每周大扫除1次;

4.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通常用乳酸消毒法:①100m3空间用80%乳酸12ml,加热蒸发后,紧完备门窗30分钟后再打开通风。②或用苍术的酒精浸剂代替乳酸烟薰,封闭4小时;

5.绿脓杆菌感染手术后,先用乳酸空气消毒,扫除后,用1:1000苯扎溴铵揩洗室内物品,开窗通风1小时;

6.破伤风、气性坏疸术后,用40%甲醛消毒手术室;

7.HbsAg阳性,尤其是HbeAg阳性病人术后,地面或手术台可撒布0.1%次氧酸钠水溶液,30分钟后清扫和清拭,或用5%碘附清拭。

8.紫外线消毒手术室空气。

9.患急性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手术室。

10.凡进入手术室人员,须换上手术室清洁鞋帽,衣裤和口罩。参观人员不得超过2人。

六、小结: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外科学的范畴、内容基本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外科学有初步了解。

七、课外作业:思考题

1 无菌术的概念?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

3常见的几种灭菌法及灭菌条件?

八、教学体会:1、学生课堂秩序稳定,兴趣浓厚。

2、本章节无实质性临床疾病的讲述,学生普遍爱听实例。以实物图片辅助教学使内更形象生动,让学生更易于理解。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体液、酸碱平衡的基本理论;

2、熟悉各型缺水、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

3、熟悉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4、掌握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及综合防治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各型缺水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的防治方法,低血钾症和高血钾症的诊断和治疗,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三、教学方法设计:自学复习体液平衡、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

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在见习时对失水、失钠、代谢性酸碱失调、低血钾症病人进行分析、讨论,拟定综合治疗方案,掌握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1、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概念。体液平衡的调节和酸碱平衡的维持;

2、缺水的类型(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各型缺水、缺钠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低血钾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各型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5、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原则、具体方法、水、电解质、热卡平衡的内在联系。

6、第一、二学时讲授第一节、第二节(一、二点);第三、四学时讲授第二节(三、

四、五点)、第三节、第四节内容。

六、小结:通过外科病人体液失调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缺水的分类和处理原则。

七、课外作业:复习体液平衡、酸碱平衡的正常调节;结合典型病例复习体液失调的诊断和处理。

八、教学体会:体液平衡失调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必须结合临床典型病例讲解,才能增加学生的理解,教学效果也更好。

输血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⒈熟悉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及注意事项

⒉熟悉输血的并发症的诊断及防治

⒊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和目的。

⒋了解血液成分制品及血浆代用品的用途。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输血的适应症,输血的并发症的诊断及防治。

教学难点输血的适应症,输血的并发症的诊断及防治。

教学疑点输血并发症的溶血反应。

三教学方法设计:

⒈从对输血的血液成分的认识引导输血的概念。

⒉运用典型病例介绍进行教学。

⒊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⒋语言表达和投影教学、板书的统一。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㈠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教师环视全体学生,用无声的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同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解决。

㈡讲授内容

第一节输血的概念

⒈输血的适应症

⒉输血技术

⒊输血的注意事项

第二节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⒈发热反应⒍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TRALI)

⒉过敏反应⒎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⒊溶血反应⒏疾病传播

⒋细菌污染反应⒐免疫抑制

⒌循环超负荷⒑大量输血的影响

第三节自体输血

⒈回收式自体输血

⒉预存式自体输血

⒊稀释式自输血

第四节血液成分制品

㈠血细胞成分

⒈红细胞制品

⒉白细胞制剂

⒊血小板制剂

㈡血浆蛋白成分

⒈白蛋白制剂

⒉免疫球白制剂

⒊浓缩凝血因子

第五节血浆代用品

⒈右旋糖酐⒉羟乙基淀粉⒊明胶类代血浆

六、小结:

⒈输血的概念,⒊输血的并发症的诊断及防治

⒉输血的适应症⒋血液成分制品

七、课外作业:

八、教学体会:结合典型临床病例,血液成分的认识阐述输血的适应症,输血并发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可帮助提高学生对输血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外科休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的变化。

2、了解休克的分类。

3、熟悉休克的临床表现,如何判断休克的发生、发展和预防要点,特别是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

4、掌握休克一般急救措施、治疗要点,掌握休克的观察指标,特别是补液量的估计,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教学重点:外科休克病理生理与微循环变化;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休克的诊断和治疗。

2、教学难点:外科休克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失血性休克、损伤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病理变化特点。

3、教学疑点:休克时微循环障碍、治疗要点及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三、教学方法设计:

1、从对休克认识的演变引导休克的概念。

2、运用典型病例介绍进行教学。

3、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4、语言表达和多媒体教学、板书的统一。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

多媒体幻灯:

文字与图表结合:表6-1休克的临床表现与程度

表6-2中心静脉压与休克的关系等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一)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教师环视全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同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及时解决。(二)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有效循环血量:

2、微循环的概念:

3、从疾病的性质外科疾病分为:损伤、感染。

(三)讲授新课:

第一节概述

1、休克的概念:

2、休克的分类:

3、病理生理:

(1)各类休克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2)微循环的变化

①微循环收缩期②微循环扩张期③微循环衰竭期

(3)代谢改变

(4)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灌注损伤

(5)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

4、休克的临床表现

5、休克的诊断

6、休克的监测

7、休克的治疗

第二节低血容量性休克

1、失血性休克

2、创伤性休克

第三节感染性休克

六、小结:1、休克的概念、休克的分类

2、休克的微循环变化与临床分期、休克的程度

3、诊断和治疗原则等

七、课外作业:

1、自学观察休克病人有关指标和方法。

2、名词解释:(1)休克(2)感染性休克(3)有效循环血量

(4)多器官衰竭(5)休克指数

八、教学体会:结合对休克认识的演变阐述休克的概念和病理生理变化,结合病例分析外科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可帮助提高学生对外科休克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麻醉

第一节绪论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第三节全身麻醉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现代麻醉学的概念和临床任务。

2、了解麻醉前准备的必要性和麻醉中观察、监测与调控病人的重要性。

3、熟悉具体的麻醉前准备工作及麻醉前用药。

4、了解常用全麻药和临床药理,全身麻醉的常用方法。

5、了解肌松药的临床应用和气管内麻醉术及复合麻醉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教学重点: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的重要性和实施。全身麻醉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

2、教学难点:乙醚吸入麻醉的典型体征及全麻深度的辨认。

三、教学方法设计:1、从临床麻醉与手术的关系及临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麻醉意外来引导和教育学生,掌握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通过对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麻醉中观察、监测与调控病人的生理功能的重要性。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通过磁盘课件,结合少量板书及模拟动作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讲台,学生起立后坐下。教师通过环视课堂内全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上课,同时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讲课前予以解决。

(二)从麻醉与外科手术的关系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第七章麻醉

第一节绪论

一、临床麻醉的基本任务在于消除因手术所致的疼痛问题。

二、临床麻醉的工作原则: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三、现代麻醉学的范畴:1、概念2、发展与现状

四、麻醉方法及分类:1、全身麻醉2、局部麻醉

3、椎管内阻滞

4、复合麻醉

5、基础麻醉

第二节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目的:为保障手术病人在麻醉期间的安全,增强病人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避免或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我们必须认真做好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一、麻醉前病情评估

(一)围手术期潜在的危险因素

(二)评估的方法和措施

二、麻醉前准备事项

(一)纠正或改善病人的病理生理状态

(二)精神状态的准备

(三)胃肠道的准备

(四)麻醉设备、用具及药物的准备

三、麻醉前用药

(一)目的

(二)药物选择

(三)常用药物

第六节麻醉的监测和管理

一、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第三节全身麻醉

一、全身麻醉药

(一)吸入麻醉药

1、常用的吸入麻醉药

2、理化性质与药理性能

(二)常用静脉麻醉药及其优缺点

(三)肌肉松驰药的临床应用

1、肌松药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2、应用肌松药的注意事项

二、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见习时讲解)

三、气管内插管(强化训练时讲解)

四、全身麻醉的实施

(一)全麻的诱导

(二)全麻的维持

(三)全麻深度的判断:

1、乙醚吸入麻醉的典型体征

2、全麻深度的辨认要点

五、全身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一)反流与误吸

1、产生原因及危害

2、预防措施

(二)呼吸道梗阻

1、上呼吸道梗阻

①常见原因②处理

2、下呼吸道梗阻

①常见原因②症状③预防处理

(三)通气量不足

1、主要表现

2、常见原因

(四)低氧血症

1、临床表现

2、常见原因及处理

五、低血压

六、高血压

七、心律失常

八、高热抽搐和惊厥

六、小结:临床麻醉的工作原则是安全、无痛,为手术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必须做好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认真做好麻醉的监测和管理。了解常用的麻醉方法和分类,熟悉全身麻醉药的性能,在麻醉实施中要全面观察、综合分析,及时处理麻醉并发症。

七、课外作业:1、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应如何实施。

2、全身麻醉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八、教学体会: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要使同学们掌握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可能好些,对于全麻药的理化性能的掌握可能有一定难度,由于内容多,在这么短时间内讲清楚比较困难,为使同学们更好了解和掌握这些有关麻醉的知识,单靠上课可能还不够,建议同学们课后还应多看书复习。

第四节局部麻醉第七章麻醉第五节椎管内麻醉第六节麻醉的监测与管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局麻药常用的剂量及范围,熟悉

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处理。

2、学会常见小手术的局麻技术,熟悉常用神经阻滞的实施原则。

3、熟悉椎管内麻醉的实施,了解其操作步骤、管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

4、了解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教学重点:局部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操作步骤及并发症的防治和处理。熟悉局麻药毒性反应的症状、预防和处理。

2、教学难点:局麻药的理化性能及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设计:1、通过对局麻药的药理性能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好局麻药毒性反应常见原因、症状及预防和处理的办法。2、重点讲述常用局麻药成人一次限量及与椎管内麻醉有关的解剖。3、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好椎管内麻醉穿刺的操作与实施。4、在教学中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做到语言表达和模拟动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通过磁盘课件,结合少量板书及模拟动作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讲台,学生起立后坐下。教师通过环视课堂内全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上课,同时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讲课前予以解决。

(二)从麻醉方法入手引出新课内容。

(三)讲授新课。

第四节局部麻醉

一、局麻药的药理

(一)化学结构和分类

(二)根据麻醉性能分类

(三)理化性质和麻醉性能

1、离解常数(pka) 能影响

①起效时间②弥散性能

2、脂溶性

3、蛋白结合率

(四)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清除

1、吸收与分布:它受下列因素影响:

①药物剂量②作用部位③麻药性能④血管收缩药

2、生物转化和清除

(五)局麻药的毒性反应

1、常见原因

2、症状

3、处理与预防

二、局麻方法

(一)表面麻醉

(二)局部浸润麻醉

(三)区域阻滞:

1、臂丛神经阻滞:

①肌间沟路②琐骨上路③腋经路

2、颈丛神经阻滞

①深丛阻滞②浅丛阻滞

第五节椎管内麻醉

一、椎管内麻醉解剖

(一)脊柱和稚管

(二)韧带

(三)脊髓、脊膜与腔隙

(四)骶管

(五)脊神经

二、椎管内麻醉生理

(一)脑脊液

(二)药物作用部位

(三)椎管内麻醉对肌体的影响

1、对呼吸的影响

2、对循环的影响

三、椎管内麻醉方法

1、分类:

①局麻药比重②麻醉平面③给药方式

2、腰椎穿刺术:

①体位②消毒盖灭菌功③局麻④穿刺术

3、常用局麻药

4、并发症

(1)术中并发症

①血压下降②呼吸抑制③恶心呕吐

(2)术后并发症

①头痛②尿潴瘤③颅神经麻痹

④粘连性蛛网膜炎⑤马尾丛综合征⑥化脓性脑脊膜炎

5、适应症和禁忌症

6、膜膜外阻滞:

(1)穿刺术

(2)常用局麻药

(3)并发症

①全脊椎麻醉②局麻药毒性反应③血压下降

④恶心呕吐⑤术后并发症⑥适应症和禁忌症

7、骶管的麻醉

六、小结:这两节课主要应了解4种常用局麻药的分类及在各局麻中所使用的浓度及成人一次使用限量,熟悉和掌握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症状、处理及预防措施。应了解椎管内麻醉方法的分类、穿刺术及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

七、课外作业:1、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症状、处理及预防措施。

2、腰麻穿刺时穿刺针所经过的组织层次有哪些。

八、教学体会:教学内容多,要使同学能听懂,只有抓住重点、难点,抓住关键所在,并要求同学及时复习功课,有不懂的问题在课后辅导。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重症监测和复苏的概念及意义。

2、掌握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

3、熟悉心肺初期复苏的操作方法。

4、熟悉心肺复苏的合理用药和后期复苏的处理原则。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1、教学重点: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及心肺初期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领。

2、教学难点:心肺复苏的合理用药及后期复苏的处理原则。

三、教学方法设计:1、简单地讲述有关重症监测治疗中呼吸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2、重点讲述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3、系统地讲述有关后期复苏及复苏后的治疗与管理。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主要通过磁盘课件,结合少量板书及模拟动作进行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讲台,学生起立后坐下。教师通过环视课堂内全体学生,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上课。同时注意观察,发现的异常情况,在讲课前予以解决。

(二)从麻醉恢复室引入新课ICU病房。

(三)讲授新课。

第八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

第一节重症监测治疗

一、概述

1、重症监测的概念

2、重症监测治疗室的优点与特点

二、ICU的工作内容

(一)循环监测(二)呼吸功能监测

(1)氧治疗

(2)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三)肾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调控

(五)营养支持

第二节心肺脑复苏

一、概述

1、复苏的概念

2、心肺脑复苏的关键及意义

二、初期复苏(心肺复苏)

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

1、证实:主要措施是:“一看二摸三听”

心跳停搏的早期诊断:

①神志消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无自主呼吸

2、体位

3、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

A、保持呼吸道顺畅

B、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领

C、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一)心脏按压的原理

(二)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方法

(1)按压时的体位(2)按压部位

(3)按压方法:包括按压的频率和使胸骨下陷的深度

(4)按压的有效指标(5)胸外心脏按压的并发症和禁忌症

三、后期复苏

后期复苏的处理原则:

(一)呼吸道的管理

(二)呼吸器的应用

(三)监测

(四)药物治疗

1、目的

2、给药途径

3、常用药物

(五)体液治疗

(六)心室纤颤和电除颤

1、电除颤的条件

2、电除颤的方法

3、操作方法

四、复苏后治疗

(一)维护良好的呼吸功能

(二)确定循环功能的稳定

(三)防止肾功能衰竭

(四)脑复苏:

1、脑复苏的意义

2、脑复苏的原则

3、防治脑水肿的措施:

①脱水疗法

②低温疗法

③激素疗法

六、小结:本章节的重点是心肺脑复苏,其中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是最为重要的,要求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熟悉和掌握其重要性及具体操作方法,其次是后期脑复苏的治疗与管理,包括监测。复苏后的治疗也很重要。

七、课外作业:

1、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及其要领有哪些?

2、后期复苏药物治疗的目的及首选药物是什么?

3、防治脑水肿的措施有哪些?

八、教学体会:心肺脑复苏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可能遇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应积极参与这一抢救工作。为此在校学习期间,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熟悉掌握好现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步骤,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好这一

急救技术,才能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的健康服务。

围手术期的处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的共同方法;

2、掌握手术后早期的一般处理和常见并发症;

3、了解一些手术的特殊术前准备。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手术前病人的一般准备、常见不适反应的处理及并发症的处理。

教学难点手术病人的特殊准备。

教学疑点特殊准备。

三教学方法设计:

⒈从对手术病人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重要性的一些相关知识的认识导入授课内容。

⒉运用典型病例介绍进行教学。

⒊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⒋语言表达和投影教学、板书的统一。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㈠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教师环视全体学生,用无声的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同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解决。

㈡讲授内容

(一)如何进行术前准备,如何开术前医嘱。

1、建立诊断,主要涉及确定疾病病因和范围。

2、术前评价,了解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

①一般健康状况

②影响手术危险性的特殊因素: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肺功能不全、老年病人、儿科病人、特殊药物效应、肥胖等。

3、必要的相关会诊。

4、术前小结的书写。

5、通知病人,建立信心,作好心理准备。

6、手术同意书。

7、生理准备。

8、术前医嘱:

①皮肤准备

②饮食

③灌肠

④睡前和麻醉前用药

⑤特殊医嘱

a、配血备用

b、鼻胃管

c、导尿管

d、中心静脉导管或动脉插管

e、输液

f、预防性抗生素

g、某些特殊药物的延续使用,如胰岛素。

(二)对手术耐受力不良的病人如何进行特殊术前准备。

1、营养不良

2、高血压及心脏病

3、肺功能不全

4、肝脏疾病

5、肾脏疾病

6、糖尿病

7、甲亢

8、结直肠手术

(三)具体参观一些术前准备方法。例如,术前谈话内容、手术同意书和术前小结的格式及内容、备皮、灌肠等方法。

(四)术后早期处理的一般方法。

1、麻醉后阶段,ICU监护。

2、术后医嘱

①监护: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

②卧床姿势及活动

③饮食

④液体的入量

⑤引流管、胃管、尿管

⑥药物:抗生素、止血药、镇痛药等

⑦实验室检查

(五)术后病人的一些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1、术后出血:切口血肿及血清肿、体腔内出血。

2、切口裂开

3、切口感染

4、肺不张及肺炎

5、尿潴留及尿路感染

6、急性胃扩张

7、心脏并发症

8、静脉炎及深静脉血栓形成

六、小结:

⒈围手术期的概念;⒊手术前病人的准备内容;

⒉手术后常见症状的处理;⒋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七、课外作业:思考题

1、术前准备的目的是什么?

2、哪些情况需作特殊的术前准备?

3、常见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处理?

八、教学体会:结合典型临床病例,学生对手术病人手术前需要的一般准备、特殊准备,手术后常见不适反应的处理及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都非常感兴趣。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手术及创伤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2、了解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1、重点讲授人体的基本营养代谢、营养状态的评价。

2、重点讲授肠内、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并发症、支持治疗途径及围手

术期行营养支持的时机选择。

三、教学方法设计: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掌

握营养支持的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

一、营养支持治疗的现状

二、营养需要量

1、能量需要量a、非应激状态下b、应激状态下、BEE公式

2、蛋白质需要量

3、非蛋白质热量的来源

4、无机盐、矿物质的需要量

5、膳食纤维的需要量

三、营养状况评价

1、评价步骤

2、评价指标(补充讲授PNI公式)

四、肠内营养

1、肠内营养制剂

2、肠内营养的途径和方法

3、并发症的防治

4、肠内营养的适应症

五、肠外营养

1、肠外营养制剂

2、全营养混合液

3、肠外营养输入途径

4、肠外营养并发症防治

a、技术性

b、代谢性

c、肠外营养本身所致

六、营养支持治疗的监测

七、营养制剂配方举例

六、小结:紧扣教材,从基础到实际应用,深入浅出力求做到生动活泼形象。

七、课外作业:1、见习临床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病人,加深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要性的理解。

2、见习临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病人,了解营养制剂配方。

八、教学体会:营养物质代谢内容较抽象,结合临床实际授课效果会更好。

损伤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⒈熟悉创伤的分类和创伤后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

⒉掌握创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⒊掌握开放性损伤的的伤口处理原则和清创方法。

⒋掌握各种软组织损伤临床特点和处理原则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创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创伤的诊断,急救和处理原则

教学疑点创伤后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修复过程。

三教学方法设计:⒈从对创伤的认识引导创伤的概念。

⒉运用典型病例介绍进行教学。

⒊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

⒋语言表达和投影教学、板书的统一。

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㈠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教师环视全体学生,用无声的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同时发现学生中的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解决。

㈡讲授内容

第一节创伤的概论

一、概念和分类创伤:广义的是指机械、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造成的机体损伤。狭义的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所造成的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⒈按致伤因素分类

⒉按受伤部位分类

⒊按伤后皮肤完整性分类

⒋按伤情轻重分类分为轻、中、重伤。

二、病理

㈠局部反应

㈡全身反应

⒈神经内分泌系统变化

⒉代谢变化

⒊免疫系统变化

㈢组织修复和创伤愈合

⒈组织修复的基本过程三个阶段

(1)局部炎症反应(3-5天)

(2)细胞增殖分化和肉芽组织生成

(3)组织塑形阶段。

⒉创伤愈合的类型

一期愈合二期愈合

⒊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局部因素全身因素

㈣创伤的并发症

⒈感染⒋应激性溃疡

⒉休克⒌凝血功能障碍

⒊脂肪栓塞综合征⒍器官功能障碍

第二节创伤的诊断与治疗

一创伤的诊断

㈠受伤史

⒈受伤情况⒉伤后表现及其演变过程

⒊伤前情况

㈡体格检查

⒈全身情况的检查可采取临床的一般检查步骤。

⒉根据受伤史或某突出的体征,详细检查。

⒊对开放性损伤,必须仔细观察伤口或创面。

㈢辅助检查

⒈实验室检查⒉穿刺和导管检查

⒊影像学检查。

㈣创伤检查的注意事项

二创伤的处理㈠急救

⒈复苏⒋包扎

⒉通气⒌固定

⒊止血⒍搬运

㈡进一步救治

⒈判断伤情⒋镇静止痛和心理治疗

⒉呼吸支持⒌防治感染

⒊循环支持⒍密切观察

⒎支持治疗

㈢急救程序

㈣平时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成批伤员,现场医务人员急救时,要分清轻重。㈤闭合性创伤的治疗

㈥开放性创伤的处理

㈦康复治疗

第三节颅脑损伤

【目的要求】

(一)了解头皮损伤、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的特点

(二)熟悉闭合性脑损伤,如:脑外伤后神经反应、脑挫伤与硬脑膜外血肿的诊断和治疗

(三)熟悉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特点、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一)头皮损伤

(二)颅骨损伤

(三)脑损伤

第四节胸部损伤

【目的要求】

(一)了解胸部损伤的分类

(二)熟悉胸部创伤的急救原则

(三)熟悉肋骨骨折、损伤性血胸、气胸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教学内容】

(一)肋骨骨折

1. 病因病理

2. 病理生理

3. 临床表现与诊断

4. 治疗

(二)损伤性气胸

1. 闭合性气胸

2. 开放性气胸

(1) 病因

(2) 病理生理

(3) 临床表现

(4) 治疗

3. 张力性气胸

(1) 病因病理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3) 治疗

(三)损伤性血胸

1. 病因病理

2. 临床表现与诊断

3. 治疗

第五节腹部损伤

【目的要求】

(一)了解腹部损伤的原因

(二)熟悉腹部损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教学内容】

(一)分类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l. 有无内脏损伤

2. 何种脏器损伤

3. 是否为多发性损伤

(五)治疗

第六节泌尿系损伤

【目的要求】

外科学总论教材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外科学的范畴 外科学是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范畴是在整个医学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且不断更新变化的。在古代,外科学的范畴仅仅限于一些体表的疾病和外伤;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人体各系统、各器官的疾病在病因和病理方面获得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加之诊断方法和手术技术不断地改进,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已经包括许多内部的疾病。按病因分类,外科疾病大致可分为五类 (一)损伤由暴力或其他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例如内脏破裂、骨折、烧伤等,多需要手术或其他外科处理,以修复组织和恢复功能。 (二)感染致病的微生物或寄生虫侵袭人体,导致组织、器官的损害、破坏、发生坏死和脓肿,这类局限的感染病灶适宜于手术治疗,例如坏疽阑尾的切除、肝脓肿的切开引流等。 (三)肿瘤绝大多数的肿瘤需要手术处理。良性肿瘤切除有良好的疗效;对恶性肿瘤,手术能达到根治、延长生存时间或者缓解症状的效果。 (四)畸形先天性畸形,例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脏病、肛管直肠闭锁等,均需施行手术治疗。后天性畸形,例如烧伤后瘢痕挛缩,也多需手术整复,以恢复功能和改善外观。 (五)其他性质的疾病常见的有器官梗阻如肠梗阻、尿路梗阻等;血液循环障碍如下肢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症等;结石形成如胆石症、尿路结石等;内分泌功能失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也常需术治疗予以纠正。 现代外科学,不但包括上列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此,现代外科学必然要涉及实验以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相对的。如上所述,外科一般以需要手术或手法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而内科一般以应用药物为主要疗法的疾病为对象。然而,外科疾病也不是都需要手术的,而常是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才需要手术,例如化脓性感染,在期一般先用药物治疗,形成脓肿时才需要切开引流。而一部分内科疾病在它发展到某一阶段也需要手术治疗,例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穿孔或大出血时,常需要手术治疗。不仅如此,由于医学科学的进展,有的原来认为应当手术的疾病,现在可以改用非手术疗法治疗,例如大部分的尿路结石可以应用体外震波,使结石粉碎排出。有的原来不能施行手术的疾病,现在已创造了有效的手术疗法,例如大多数的先天性心脏病,应用了低温麻醉或体外循环,可以用手术方法来纠正。特别在近年由于介入放射学的迅速进展,使外科与内科以及其他专科更趋于交叉。所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诊疗方法的改进,外科学的范畴将会不断地更新变化。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篇外科总论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了解外科学发展简史、外科学范畴及我国在外科方面成就 掌握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古代外科学和外科学的发展及我国在外科领域成就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如何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如何掌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学习方法 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外科学的范畴 四、教学内容: 1.讲授内容: ①外科学简史 ②外科学范畴 ③学习外科的目的、方法和要求 2.讲授要点: ①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疾苦 ②贯彻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法 ③狠抓“三基”教育,较好坚实外科基 五、教具:

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吴阶平、裘法祖主编:《黄家驷外科学》 裘法祖主编,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外科学》 六、复习思考题 外科疾病的基本形式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三基”指什么?如何抓好坚实的外科基础? 我国在外科领域中有哪些成就?如何学习外科? 第二章无菌术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掌握基本概念。 掌握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了解消毒和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灌输无菌的观念和基本概念。 2、难点是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三、教学内容 1、无菌术的发展史。 2、有关无菌、消毒、抗菌的基本概念。 3、术前准备和术中无菌原则。 4、消毒、灭菌的方法和手术室的管理。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无菌术,消毒,灭菌法。 试述手术人员、手术区的术前准备。 试述术中无菌原则。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一、教学目的及重点 1.了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熟悉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3.掌握外科水、电解质失调的病因、诊断及处理。 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临床实际,讲解机体正常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水钠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体内钾代谢异常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3.代谢性酸碱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治疗。 四、教学内容 1.机体正常的体液容量、渗透压及电解质含量的意义。 2.体液代谢失调。 3.酸碱平衡的失调。 4.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 五、教具:多媒体幻灯片与参考书籍和文献 六、复习思考题 1.试述等渗性缺水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2.试述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外科学总论期末试题

外科学总论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有关无菌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手术区皮肤消毒应包括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B、手臂消毒,浸泡于70%酒粗中5min C、抗菌法,即消毒法 D、灭菌法是指用物理方法、消灭细菌 E、2%碳酸氢钠溶液煮沸灭菌,消灭一般细菌必需20min 2、检验高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A、在锅作细菌培养 B、包内和包外各一条灭菌指示纸带 C、置入包内的升华硫磺是否融化 D、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 E、置入包内的明矾粉是否液化 3、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应给予: A、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 B、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80ml C、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50ml D、静脉滴注25%葡萄糖溶液100ml+胰岛素8U E、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急需防治的电解质失调是: A、低血钾 B、低血钙 C、高血镁 D、低血钠 E、高血钾 5、高度怀疑成人窘迫综合征患者应首先对其做以下哪项检查: A、血气分析 B、摄胸片 C、心电图检查 D、血常规 E、电解质检查 6、低钾血症最早表现为: A、软弱无力 B、腱反射减退 C、肠麻痹 D、心动过缓 E、恶心呕吐 7、休克的根本问题: A、代谢失常 B、内分泌失调 C、组织细胞缺氧 D、营养障碍 E、肾功能衰竭 8、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变有: A、各种颅内血肿 B、各种颅内肿瘤 C、颅内脓肿 D、各种慢性肉芽肿 E、以上全是 9、休克早期(代偿期)的诊断,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 A、血压下降 B、尿量减少(25~30ml/h) C、心率增快 D、皮肤潮湿,粘膜苍白 E、痛苦表情

2020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点

2020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点 2020考研西医综合知识点 一、外科学 外科和内科的分值增加了,所以相对来说增加章节是较正常的。 外科总论,大纲上一直有外科感染,叫做感染的概述——包括它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第六版第七版教材的介绍特别长。但是在第八版教材这部分内容基本上被删完了。在今年的大纲中,仍然对外科感染有要求。 多器官障碍功能这章被删,并进了重症监护这章。本章中包含了两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实际上这是非常重要的,但第八版删了。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即在肺的病变在第八版教材没有了。八版只讲了肾脏的功能衰竭和肝脏的功能衰竭,这个变化同时体现在大纲中。 外科学中全新增加的一个章节,同样也是教材的新章节——外科微创技术。在临床中,微创在外科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内镜。胃肠镜在消化内科用的多。而另一种是外科最特有的技术,即腹腔镜,这部分需要大家掌握,因为现在腔镜技术进展很快,大纲规定大家掌握这部分是情理之中。 胸外科增加了一个疾病,贲门失弛缓综合症,是一个全新的疾病,在胸外科增加的。大家以后在学习胸外的时候注意学习。 普通外科的变化, 无张力修补术,临床都在应用无张力修补

术,就是学生们所说的贴补片。咱们书上讲了很多年都是有张力的,同学们熟悉bassini法,实际现在临床中已经不用那些古老的术式了。在咱们授课的时候,早就给大家讲了无张力修补术的概念,但是你现在还需要把它掌握得深一些,曾经只是介绍它的优缺点。 腹腔间隔室综合症,大纲中已经明确要考了。曾经虽然没有写在大纲中,但它一直是需要考察的,大家要重视,在课程中我们也有提及,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新东方在线医学考研的相关课程,有疑问尽快提出并解决。胃十二指肠疾病删掉了发病原因,还有它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式——因为第八版不再介绍溃疡了。溃疡现在主要是内科来治疗。其中我建议大家把胃十二指肠疾病手术方式和原理再看一看,因为你到底做毕1毕2,还是其他的手术方式,需要大家了解。另外又增加了叫做胃十二指肠其它疾病。对于直结肠疾病,删除了肠息肉,慢性便秘。胆道疾病新增了胆道畸形这样一个疾病,需要大家注意。 骨科的大纲看起来变化最剧烈,但是它主要是骨科章节排列顺序变了,第八版教材顺序变了以后,大纲为了适应教材,它出现了一个结构性的调整。实际上它内容变化我给大家筛选一下——骨科看起来复杂,其实不然。只要明晰到底变化了哪些知识点点。 在运动系统的损伤部分,新增了脊髓损伤,曾经要求脊柱损伤和骨盆骨折,一直是要求大家复习的内容。髋臼骨折、周围神经损伤的内容相对来说比以前简化了,那曾经要求上肢下肢都掌握,现在没再说上肢下肢,但是大家注意,周围神经损伤这部分

外科学总论简答题

外科学总论简答题 第三章体液和酸碱平衡 1.什么是等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此时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 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2.什么是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此时水和钠同时缺失,但失钠多于缺水,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 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持续性丢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②大创面慢性渗液; ③应用排钠利尿剂时,未注意补充钠盐;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3.什么是低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低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 常见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 ②钾从肾排出过多,如应用排钾的利尿药、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③补液病人没有补钾或补钾不足; ④钾从肾外途径丧失,如呕吐、肠瘘等;⑤钾向细胞内转移,如碱中毒、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时。 4.低钾血症时,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①浓度的限制,输液中含钾量低于40mmol/L; ②输液速度的限制,输入钾量小于20 mmol/h; ③休克病人应尽快恢复血容量,待尿量大于40ml/h后,再静脉补钾。 5.什么是高钾血症?常见病因有哪些? 答:高钾血症是指血钾浓度超过5.5mmol/L。 常见病因:①进入体内的钾过多,如服用含钾药物、大量输入保存期较久的库血等; ②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应用保钾利尿药等; ③钾从细胞内移出,如溶血、酸中毒等。 6.高钾血症时如何治疗? 答:(1)停用一切含钾的药物或溶液。(2)降低血钾浓度。 主要措施有:①促使钾进入细胞内,如输注碳酸氢钠溶液、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溶液等; ②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 ③透析疗法 ④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等。 7.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碱性物质丢失过多,见于腹泻、肠瘘、胆瘘等; ②酸性物质产生过多,如休克、心搏骤停、糖尿病等; ③肾功能不全。 8.代谢性碱中毒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答:①胃液丧失过多,如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1外科学的范畴:①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及功能障碍②感染:炎症、感染、外科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需要外科治疗的某些功能障碍性疾病。2.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3.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4.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者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6.伤口沾染的来源:①皮肤②鼻咽腔③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④空气中的带菌微粒⑤器械、用品、药物等7.清除细菌的方法:①机械的除菌方法②物理灭菌法: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③化学消毒法:醇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酚类、烷化剂8.物品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日,在寒冷干燥的条件可延长到14日,逾期应重新处理。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临表:恶心厌食少尿,但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松弛等,若短期内体液丧失细胞外液的25%则有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等血容量不足症状,丧失30~35%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休克伴发代酸,若丧失的体液为胃液则伴发代碱。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RBC、HB、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尿比重增高,钠氯一般无明显降低。治疗:静滴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在尿量达到40ml/h后,补钾即应开始。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如应用排销利尿剂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使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临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软弱无力,一般均无口渴感,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滤过量相应减少,一直代谢产物潴留,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①轻度缺钠,<135mmol/h疲乏头晕手足麻木。②中度缺钠,<130除有上诉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脉压减小、站立性晕倒尿少。③重度缺钠<120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木僵甚至昏迷,常伴休克。诊断:尿比重在以下,钠和氯明显减少血钠低,RBC、Hb、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均升高。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原因。 ②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速度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③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和等渗盐水)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和右旋糖酐、血浆)都可应用,然后静滴高渗盐水。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缺水更多,血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主要病因有:①摄入水分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排尿 等。临表:轻度缺水时口渴尤其他症状,缺 水约为体重2%~4%,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乏 力、尿少、眼窝下陷烦躁,缺水量为体重4%~ 6%;重度者可出现幻觉甚至昏迷,缺水超过体 重6%。诊断: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量、白细胞比重升高,血钠大于 150mmol/L。治疗:①病因治疗②无法口服者, 静滴5%葡萄糖或低渗的%氯化钠,补充已丧 失的液体。③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摄 入水总量超过排水量,以致水在体内储留, 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 ①各种原因致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 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 多静脉输液。临表:急性水中毒(颅内压增 高,脑疝)慢性水中毒(软弱无力、恶心呕 吐嗜睡、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湿润)。诊 断:RBC、Hb、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血浆 渗透压降低。治疗:①禁水②利尿剂20%甘 露醇或25%山梨醇200ml静脉快速滴注。 低钾血症:血清钾</L,引起以肌细胞 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 有①钾的摄入过少。②应用利尿剂、盐皮质 激素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 期,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钾从肾外途径丧 失,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④钾向组织 内转移,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 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⑤补液病人长期接 受不含钾的液体。临表:最早出现肌无力(先 四肢以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还可有软瘫、 腱反射减退,腹胀肠麻痹,心电图早期T波 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ST段降低、QT延长 和U波。低钾血症可致代碱、反常性酸性尿。 (低钾三联征: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② 胃肠肌力减退③心脏张力减低)。诊断:病史 +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钾测定。治疗:(1) 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 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 度,每天补钾40~80mmol(约相当于每天补 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 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ol。(2)注 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 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 当于氯化钾3g)。③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 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 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结晶体 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l后,再静 脉补充钾。 高钾血症:血清钾超过/L称高钾血症, 是一种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的体液失调。原 因:①摄入太多,如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 大量输入保存期久的库存血②肾排钾障碍如 急慢性肾衰,应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 苯蝶啶,盐皮质激素不足③胞内钾移出如溶 血组织损伤酸中毒等。临表:神志模糊、感 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严重高钾有微循环 障碍(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心动过缓 或心律不齐,严重者心搏骤停。大于L有心 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P波波幅下降, 随后QRS增宽。治疗:停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 或溶液。①使K+暂时转入细胞内,静脉滴注 5%碳酸氢钠100-200rnl②输入葡萄糖和胰 岛素:用25%GS100~200ml,每5g糖加入 胰岛素1U静脉滴注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100ml,%乳酸钠溶液 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 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③应用阳离 子交换树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 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④透析疗法: 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 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以对抗心律失常:静 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钙与钾有 对抗作用,能缓解 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血钙正常,其中45%为离子化合物,维持 神经肌肉稳定的作用。正常血镁对神经活动 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 心脏激动性均有重要作用。 低钙血症:病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 性筋膜炎、肾衰、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受损 害的病人。临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引 起,口周及指尖麻木针刺感、手足抽搐、肌 肉绞痛、腱反射亢进。诊断:Trousseau、 Chvostek征阳性,血清钙测定低于L治疗: 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 如有碱中毒应同时纠正。 镁缺乏:病因:长时间胃肠消化液丧失, 如肠瘘或大部小肠切除术后、加上进食少、 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等。诊 断:记忆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烦躁不 安,手足徐动,严重缺镁可有癫痫发作。镁 负荷试验有助诊断。治疗:氯化镁或硫酸镁 溶液静滴。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 HCO3﹣丢失过多。主要病因:①碱性物质丢 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疾等使HCO3﹣丧失 过多,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可使肾小管排H+ 减少。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3﹣吸收减少 和(或)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 质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 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糖尿病或长 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 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临表:轻度可无明 显症状,重症疲乏、眩晕、是谁,迟钝或烦 躁,最明显表现是呼吸深快,呼吸肌收缩明 显。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代 酸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 敏感性,病人易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 和休克。诊断:有严重腹泻、常楼或休克病 史,又有深快呼吸,血气分析HCO3﹣、BE、 PaCO2均降低。治疗:①病因治疗放首位: 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液,较轻代酸 (HCO3﹣为16~18mmol/L)常可纠正不必用 碱性药物;低血容量休克伴代酸经补充血容 量之后也可纠正;对这类病人不宜过早用碱 剂②低于15mmol/L者应在输液同时用碱剂 碳酸氢钠溶液,首次补给5%碳酸氢钠 100-250ml不等,用后2-4h复查动脉血气分 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再决定 是否继续输给以及输给用量,边治疗边观察, 逐步纠酸是治疗原则。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 多引起。病因:①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病人 最常见原因:酸性胃液大量丢失丧失大量 H+、CI﹣。肠液中HCO3﹣未能被胃液的H+ 中和,HCO3﹣被重吸收入血。另外胃液中CL 丢失使肾近曲小管CL减少,代偿性重吸收 HCO3﹣增加,导致碱中毒。大量胃液丧失也 丢失钠,钾钠交换、氢钠交换增加,即保留 了钠,但排出钾和氢,造成低钾血症和碱中 毒。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 物,大量输入库存血③缺钾:低钾血症时。 钾从胞内移出,每3个钾从胞内移出,有2 钠1氢进入胞内,引起胞内酸中毒和胞外碱 中毒。④利尿剂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抑 制近曲小管对钠、氯再吸收,而并不影响远 曲小管钠和氢交换。因此,随尿排出CL比

外科学教学大纲

外科学教学大纲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外科学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Surgery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128讲课学时:96实践学时:32 学分:8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 先修课程:《外科学总论》、《系统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生理学》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外科疾病包括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和其他疾病,一般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外科决不等于手术。外科学研究外科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技能,同时也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涉及实验外科及自然科学基础。 外科学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外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较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灌输与启发相结合、讲解与提问相结合、讨论和发言相结合,阐述了外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 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变化和处理原则。 3、熟悉脑疝的临床表现。 4、了解颅内压增高的病因。 【教学内容】 1、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的调节与代谢、颅内压增高的原因。 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 3、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4、脑疝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脑震荡、脑挫裂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处理原则。

外科学总论重难点

外科学总论重难点 第一章外科学概述 (一)本章重点 外科学的概念,外科疾病的范畴,外科学与基础学科和其他临床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本章难点 外科岗位对外科医师的要求。 (三)本章考点 外科疾病的范畴 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的基本操作 (一)本章重点 无菌术概念、组成、方法和临床应用;手术人员的准备;病人手术区域的准备;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二)本章难点 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和铺无菌巾单,切开、分离、止血、打结、缝合等手术的基本操作。 (三)本章考点 无菌术;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 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衡 (一)本章重点 脱水、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的概念、类型、表现、诊断与处理。 (二)本章难点 脱水、高钾血症、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三)本章考点 1.高渗性、低渗性、等渗性脱水的病因、诊断与治疗。 2.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概念、病因、诊断与治疗。 3.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四章输血 (一)本章重点 输血适应症、并发症、注意事项。 (二)本章难点 1.成分输血的类型及适应症 2.自体输血的类型及输血方法。 (三)本章考点 输血的适应症、注意事项、并发症及防治。 第五章外科休克 (一)本章重点 1.休克的诊断、监测、治疗原则和方法。 2.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二)本章难点 1.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2.休克的病理生理。 (三)本章考点

1. 休克的分类、诊断、监测、治疗。 2.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第六章MODS (一)本章重点 1. MODS的概念、诊断及预防。 2. ARF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二)本章难点 1.MODS发病基础与机制。 2.ARF的病因、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 (三)本章考点 1. MODS的概念、诊断及预防。 2. ARF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第七章麻醉 (一)本章重点 1. 麻醉前准备。 2. 局部麻醉的类型、方法、适应症和使用的局麻药物。 3. 局麻药不良反应的类型、原因、诊断、防治方法。 4. 椎管内麻醉的类型、方法、适应症、药物、并发症及防治。(二)本章难点 1.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 2.局麻药物的类型及性能、特点。 (三)本章考点 1. 局部麻醉的方法与适应症。 2. 椎管内麻醉的类型、方法、适应症、药物、并发症及防治。 第八章复苏 (一)本章重点 1. 呼吸心跳骤停的判断及初级复苏方法。 2. 后期复苏和复苏后处理的措施。 (二)本章难点 1.呼吸心跳骤停的初期复苏措施。 2.脑复苏的重点及措施。 (三)本章考点 1. 心肺脑复苏的诊断及急救、治疗方法。 2. 呼吸心跳骤停的初期复苏的操作方法。 第九章围术期处理 (一)本章重点 1. 手术前一般准备和手术后处理。 2. 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 手术后不适的判断和处理。 4. 手术后伤口的换药和拆线方法。 (二)本章难点 1.手术前的特殊准备。 2.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三)本章考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总结

外科学总论重点 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应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气法。121~126℃,维持30分钟,可杀灭芽胞 病人手术区的消毒范围及无菌区:①涂擦消毒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解除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清洁处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 cm的区域。如有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手术人员的有菌区: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 手术人员的无菌区:上肢、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 无菌包的保存时间为:2周 组织间液按其作用可分为:功能性细胞外液、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 体液平衡失调有三种表现:容量失调、浓度失调、成分失调。 水钠代谢紊乱有: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 等渗性缺水的判断依据: 病因/史: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2.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 临床表现:低钠症状:恶心、厌食、乏力。不一定口渴。缺水症状:尿少,舌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松弛。若失液过多达5%体重可出现血容量不足相关症状(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当体液丧失达6%-7%时,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代谢性酸中毒 等渗性缺水的治疗原则:原发病治疗、消除病因、补充血容量:平衡盐液或等渗盐。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定或下降,表示失液过多达体重5%,需静脉快速滴注上述溶液约3000ml(体重60Kg),所输液体应含钠,防低钠血症。注意低钾血症的发生。 低渗性缺水的分度 1)轻度缺钠。血清钠在130-135mmol/L之间。常有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钠减少。 2)中度缺钠。血清钠在120-130mmol/L之间。除上述症状,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和氯。 3)重度缺钠。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有休克。 低渗性缺水诊断重要指标:尿比重常在1.010以下,尿钠和氯常明显减少,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 低渗性缺水治疗补液公式:需补钠量(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血钠测得值(mmol/L)]×体重(Kg) ×0.6(女性0.5)

《外科学授课教案》word版

《外科学》授课教案 第一部分外科学总论教案 一、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 二、授课学时:共27学时 三、授课类型理论课 四、标本教具 (一)多媒体课件 (二)挂图 第一章绪论1学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外科学的范畴,外科学发展简史。 2、怎样学习外科学 二、教学重点 1、外科学的来源及发展 2、外科学研究的五大内容:损伤,感染,肿瘤,畸形,其他(肠梗阻,门脉高压,甲亢等) 3、外科学发展简史,重点介绍近代突破手术疼痛,感染,抗菌,失血问题 4、我国外科学成就及新进展 三、教学难点 怎样学习外科学 ①一切为病人着想,在为病人服务中学习 ②学习和处理服务与学习、目的与手段、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③培养时间观念,集体观念,无菌观念 ④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⑤加强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40分钟) 1. 外科学发展简史 2. 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3.学习外科学的方法 五、课后复习 外科学发展史及外科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外科领域的分子生物学自学内容 第三章无菌术(ASEPSIS)1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1、树立无菌概念 2、掌握无菌术及灭菌、消毒三概念 3、熟悉外科手术所应包括的无菌术内容 4、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方法 5、学会对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和铺无菌巾 6、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7、了解手术室的管理 二、教学重点 1、无菌术概念,无菌术在临床医学,尤其在外科领域中的重要性。 2、无菌术组成:灭菌法、消毒法、无菌操作原则和管理制度。 3、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Ⅰ:手术器械、物品的灭菌与消毒方法 Ⅱ: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 Ⅲ:病人手术区域的皮肤(粘膜)消毒与铺巾 Ⅳ: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三、教学难点 1、无菌术的组成 2、外科手术常涉及的无菌术内容 四、教学步骤 1、无菌术的概念(2分钟) 2、无菌术的组成及无菌技术(10分钟) 3、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10分钟) 4、手术人员及患者的无菌技术(10分钟) 5、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6、课后小结(3分钟) 外科手术中的无菌原则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

1、无菌术(asepsis):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范。就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 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其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休克(shock):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 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症。 3、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外科多见和治疗较困难的一类休克。可继发于以释放内 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如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及泌尿系感染等,称为内毒素性休克。 4、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1)体温>38。C或<36。C;(2)心率>90次/分;(3)呼 吸急促>20次/分或过度通气,PaCO2<4.3kPa;(4)白细胞>12*109/L或<4*109/L,或未成熟白细胞>10%。 5、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MODS):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器官或系统 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 6、急性肾衰竭(ARF):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几小时至几日) 内出现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病症。 7、少尿(oliguria):少于400ml/d;无尿(anuria):少于100ml/d。 8、尿毒症(uremia):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 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因肺实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 衰竭,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10、急性肺损伤(ALI):与ARDS为同种综合征的两个发展阶段,早期表现为ALT,而ARDS 为最严重阶段。 11、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D):是继发于创伤、烧伤、休克和其他全身性病变的一种胃肠 道急性病理改变,以胃肠道粘膜损害以及运动和屏障功能障碍为主要特点。 12、急性肝衰竭(AHF):可在急性或慢性肝病、肝肿瘤、外伤、肝脏手术后、中毒症、其 他系统器官衰竭的疾病的过程中发生。 13、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是集中各有关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 对重症病例的生理功能进行严密监测和及时有效治疗的专门单位。 14、心肺复苏(CPR):即针对呼吸和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 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 15、脑再灌注损伤(reflow damage):当自主循环功能恢复,脑组织再灌注后,脑缺血性改 变仍继续发展。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害是在再灌注后,相继发生脑充血、脑水肿及持续低灌流状态,使脑细胞继续缺血缺氧,导致细胞变性坏死,成为脑再灌注损伤。16、外科感染(surgical infletion):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 械检查等并发的感染。 17、疖(furuncle):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18、痈(carbuncle):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接融合 而成。 19、急性蜂窝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可发生在皮下、筋膜下、肌间隙或是深 部蜂窝组织。 20、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淋巴管网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 好发于下肢与面部。 21、脓毒症(sepsis):是指因病原菌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体温、循环、呼吸、神志有

外科学教案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5日第 1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章节:第一章绪论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二、外科学范畴 1. 外科疾病分类 2. 外科专业发展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三、如何学习外科学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学时 一、外科学发展简史(25分钟) 1.解剖学的发展 2. 病理学和实验外科学 3. 麻醉与止血 4. 无菌术与抗菌法、抗生素 5.我国外科的发展 二、外科学范畴(20分钟) 1.外科疾病分类:①损伤②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梗塞与缺血 ⑥内分泌功能失调⑦其他 2. 外科专业发展:①工作性质与对象②人体解剖系统

③疾病性质④手术方式⑤年龄⑥专业 3. 外科总论与各论 第二学时 三、外科医生的培养(45分钟) 1. 培养良好的医德 2. 培养浓厚的兴趣和上进心 3. 培养精湛的技术水平 ①掌握全面的知识②重视临床及基础研究③注重临床技能培训 本次课小结要点: 1. 现代外科学的三大成就 2. 如何培养合格的外科医生 复习思考题: 1.外科学的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做好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 下次课预习要点: 1. 灭菌和消毒的概念及方法。 2. 手术切口的外源性感染途径。

武汉大学医学职业技术学院授课教案 科目:外科学班级高职11-1,2,3授课时间:2012年9月7日第 2次课授课老师龚华平 章节:第二章无菌术和手术基本操作(一)参考书: 《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 媒体:多媒体,板书 重点难点: 1.无菌术的概念与方法。 2.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病人手术区域的无菌准备、术中无菌原则。 主要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学时 第一节无菌术 一、无菌术的概念(5分钟) 二、无菌术的方法及应用(25分钟) 1. 灭菌法⑴高压蒸汽灭菌法⑵煮沸灭菌法⑶火烧法⑷低温等离子灭菌法 2. 消毒法⑴药物浸泡消毒⑵甲醛熏蒸⑶紫外线 第二学时 三、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及术中无菌原则 ⒈手术人员准备(一般准备、手臂消毒法、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方法)(25 分钟) ⒉患者手术区的准备(20分钟) 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5分钟)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精品文档 1外科学的范畴:①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及功能障碍②感染:炎症、感染、外科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需要外科治疗的某些功能障碍性疾病。2.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3.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4.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者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6.伤口沾染的来源:①皮肤②鼻咽腔③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④空气中的带菌微粒⑤器械、用品、药物等7.清除细菌的方法:①机械的除菌方法②物理灭菌法: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③化学消毒法:醇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酚类、烷化剂8.物品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日,在寒冷干燥的条件可延长到14日,逾期应重新处理。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临表:恶心厌食少尿,但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松弛等,若短期内体液丧失细胞外液的25%则有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等血容量不足症状,丧失30~35%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休克伴发代酸,若丧失的体液为胃液则伴发代碱。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RBC、HB、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尿比重增高,钠氯一般无明显降低。治疗:静滴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在尿量达到40ml/h后,补钾即应开始。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如应用排销利尿剂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使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临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软弱无力,一般均无口渴感,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滤过量相应减少,一直代谢产物潴留,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①轻度缺钠,<135mmol/h疲乏头晕手足麻木。②中度缺钠,<130除有上诉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脉压减小、站立性晕倒尿少。③重度缺钠<120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木僵甚至昏迷,常伴休克。诊断:尿比重在1.010以下,钠和氯明显减少血钠低,RBC、Hb、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均升高。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原因。②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速度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③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和等渗盐水)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和右旋糖酐、血浆)都可应用,然后静滴高渗盐水。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缺水更多,血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主要病因有:①摄入水分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排尿 等。临表:轻度缺水时口渴尤其他症状,缺 水约为体重2%~4%,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乏 力、尿少、眼窝下陷烦躁,缺水量为体重4%~ 6%;重度者可出现幻觉甚至昏迷,缺水超过体 重6%。诊断: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量、白细胞比重升高,血钠大于 150mmol/L。治疗:①病因治疗②无法口服者, 静滴5%葡萄糖或低渗的0.45%氯化钠,补充 已丧失的液体。③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摄 入水总量超过排水量,以致水在体内储留, 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 ①各种原因致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 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 多静脉输液。临表:急性水中毒(颅内压增 高,脑疝)慢性水中毒(软弱无力、恶心呕 吐嗜睡、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湿润)。诊 断:RBC、Hb、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血浆 渗透压降低。治疗:①禁水②利尿剂20%甘 露醇或25%山梨醇200ml静脉快速滴注。 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引起以 肌细胞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低钾血症的常 见原因有①钾的摄入过少。②应用利尿剂、 盐皮质激素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 衰多尿期,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钾从肾外 途径丧失,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④钾 向组织内转移,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 或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⑤补液病人长 期接受不含钾的液体。临表:最早出现肌无 力(先四肢以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还可有 软瘫、腱反射减退,腹胀肠麻痹,心电图早 期T波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ST段降低、QT 延长和U波。低钾血症可致代碱、反常性酸 性尿。(低钾三联征: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 ②胃肠肌力减退③心脏张力减低)。诊断:病 史+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钾测定。治疗:(1) 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 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 度,每天补钾40~80mmol(约相当于每天补 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 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ol。(2)注 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 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 当于氯化钾3g)。③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 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 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结晶体 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l后,再静 脉补充钾。 高钾血症:血清钾超过5.5mmol/L称高 钾血症,是一种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的体液 失调。原因:①摄入太多,如口服或静脉补 充氯化钾,大量输入保存期久的库存血②肾 排钾障碍如急慢性肾衰,应用保钾利尿剂如 螺内酯、氨苯蝶啶,盐皮质激素不足③胞内 钾移出如溶血组织损伤酸中毒等。临表:神 志模糊、感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严重高 钾有微循环障碍(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 压);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严重者心搏骤停。 大于7.0mmol/L有心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 尖,P波波幅下降,随后QRS增宽。治疗:停 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或溶液。①使K+暂时转 入细胞内,静脉滴注5%碳酸氢钠 100-200rnl②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用25% GS100~200ml,每5g糖加入胰岛素1U静脉 滴注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 100ml,11.2%乳酸钠溶液50ml,25%葡萄 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20U,作24小时 缓慢静脉滴入。③应用阳离子交换树脂:每 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从消化道携带走 较多的钾离子。④透析疗法:有腹膜透析和 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能降低血清钾 浓度时。以对抗心律失常:静脉注射10%葡 萄糖酸钙溶液20ml。钙与钾有对抗作用,能 缓解 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血钙正常2.25-2.75mmol/L,其中45%为 离子化合物,维持神经肌肉稳定的作用。正 常血镁0.7-1.1mmol/L,对神经活动的控制、 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心脏激动 性均有重要作用。 低钙血症:病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 性筋膜炎、肾衰、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受损 害的病人。临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引 起,口周及指尖麻木针刺感、手足抽搐、肌 肉绞痛、腱反射亢进。诊断:Trousseau、 Chvostek征阳性,血清钙测定低于 2.0mmol/L治疗: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 氯化钙10ml静注,如有碱中毒应同时纠正。 镁缺乏:病因:长时间胃肠消化液丧失, 如肠瘘或大部小肠切除术后、加上进食少、 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等。诊 断:记忆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烦躁不 安,手足徐动,严重缺镁可有癫痫发作。镁 负荷试验有助诊断。治疗:氯化镁或硫酸镁 溶液静滴。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 HCO3﹣丢失过多。主要病因:①碱性物质丢 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疾等使HCO3﹣丧失 过多,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可使肾小管排H+ 减少。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3﹣吸收减少 和(或)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 质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 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糖尿病或长 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 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临表:轻度可无明 显症状,重症疲乏、眩晕、是谁,迟钝或烦 躁,最明显表现是呼吸深快,呼吸肌收缩明 显。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代 酸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 敏感性,病人易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 和休克。诊断:有严重腹泻、常楼或休克病 史,又有深快呼吸,血气分析HCO3﹣、BE、 PaCO2均降低。治疗:①病因治疗放首位: 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液,较轻代酸 (HCO3﹣为16~18mmol/L)常可纠正不必用 碱性药物;低血容量休克伴代酸经补充血容 量之后也可纠正;对这类病人不宜过早用碱 剂②低于15mmol/L者应在输液同时用碱剂 碳酸氢钠溶液,首次补给5%碳酸氢钠 100-250ml不等,用后2-4h复查动脉血气分 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再决定 是否继续输给以及输给用量,边治疗边观察, 逐步纠酸是治疗原则。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 多引起。病因:①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病人 最常见原因:酸性胃液大量丢失丧失大量 H+、CI﹣。肠液中HCO3﹣未能被胃液的H+ 中和,HCO3﹣被重吸收入血。另外胃液中CL 丢失使肾近曲小管CL减少,代偿性重吸收 HCO3﹣增加,导致碱中毒。大量胃液丧失也 丢失钠,钾钠交换、氢钠交换增加,即保留 了钠,但排出钾和氢,造成低钾血症和碱中 毒。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 物,大量输入库存血③缺钾:低钾血症时。 钾从胞内移出,每3个钾从胞内移出,有2 钠1氢进入胞内,引起胞内酸中毒和胞外碱 中毒。④利尿剂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