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三角函数中的应用

【摘 要】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大纲版第一册下第四章的内容,在每年的高考中属于必考内容,分值在十七分左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们都知道这是学生必须拿下的内容,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好这一章的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对这一章所体现的思想方法的传授就显得十分讲究了。

【关键词】变换、转化、化归

众所周知,三角函数是每一位高中生在数学领域里必须掌握好的章节。原因有三:第一,四川省高考每年必出一道三角函数的大题,而且一般都是基础难度的题。第二,三角函数在此章节出题的分值有十七分左右,不得不拿下。第三,作为一种有效的实际运用工具,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基于以上三点,我们教师必须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能够理解并运用。那么,我们教师在联系教材与高考的同时,怎样处理练习和例题才能使学生灵活应对高考呢?在这里,我想以教材为基础,高考为导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现行人教大纲版第四章第二部分4.6节“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例1和例2意在让学生熟练运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但是,教材在这里更是埋下了伏笔,不仅仅是熟练运用公式这么简单,教材还想给读者展示一种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将未知角转化为已知角!

对于例1,75 和15

这两个角的各个三角函数值学生是陌生的,学生最熟悉的角是

030456090 、、、、,因为这些角的三角函数值在初中就要求记忆。很明显,我们可以吧75 转化为45+30 ;15 转化为4530

,然后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求得答案。对于例2,同样是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公式的应用,在此,我不细谈解法。那么,如果有这样的学生,他对15 的三角函数值很了解呢?75 又可否转化为15+60 呢?当然是可以的,只要学生能够接受、能够理解、能够运用,这样的转化又未尝不可呢。只是我们会觉得这并不常规,或者并不是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的转化形式。接下来,我就想问了,这是一个习惯问题呢还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我们使用这种转化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思想上或是以一种什么样的目的为前提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转化与化归思想。转化与化是指在解决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使之转化,进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是数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特有的数学思想方法,化归与转化思想的核心是把生题转化为熟题,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将较难问题化为较易问题,将未解决问题化归为已解决问题。

其次,我们来了解一下转化与化归思想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

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求,使问题获解。

很明显,学生的那种转化是符合道理的。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种思想在教材中的应用。

1、现行人教大纲版第四章第二部分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习题4.6第12题。 已知1cos 7α=,11cos()14αβ+=-,且,(0,)2

παβ∈,求cos β的值。 对于这道题而言,角都成为了字母,我们还知道哪个角已知哪个角未知吗?老师们都很清楚了,但是学生们都清楚吗,往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这一类角的配凑问题是非常头疼的,总是记不住这类题的解题方法。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直接把cos()αβ+展开,那就有cos cos sin sin αβαβ-,sin α的值好求,那sin β呢?难道要用22cos sin 1ββ+=来转化?这样做的确也能做出来,但是,这肯定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做法,也一定不会是出题人的意图。所以,我们就得对“已知角”这个词加以深刻的理解。所谓“已知角”并不是角的大小已知,而是知道其三角函数值的角都可以称之为“已知角”。这样看来,在这道题中哪些角是“已知角”呢,很明显,α、αβ+这两个角就是“已知角”,那么,相对应的角β就是“未知角”。所以,这就是一道已知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求一个未知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题目。接下来,我们怎么做呢,根据刚才我们提到的思想——将未知角转化为已知角!也就是说看看β能不能用α、αβ+这两个角表示,联想到()βαβα=+-,这样,cos cos[()]cos()cos sin()sin βαβααβααβα=+-=+-+

,很明显这些角的三角函数的值都是很容易求得的。在此,转化与化归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2、现行人教大纲版第四章第二部分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中,习题4.6第11题。 已知4cos()5αβ-=-,4cos()5αβ+=,且(,)2παβπ-∈,3(,2)2

παβπ+∈,求cos 2α,cos 2β的值。(提示:2()()ααβαβ=++-)

有了刚才的解答分析,我们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2()()βαβαβ=+--,2α= ()αβ+()αβ+-这样的转化方法,甚至于基础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不看提示也能做出来。趁热打铁,我们来看看几个高考题。

1、(2007,四川,理17文18)已知1cos 7α=,13cos()14αβ-=,且02παβ<<<. (1)求tan 2α的值;(2)求β.

2、(2011,四川,理17文18)已知函数73()=sin()cos(),44

f x x x x ππ+

+-∈R . (1)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小值;

(2)已知

44

cos(),cos(),0,

552

π

βαβααβ

-=+=-<<≤求证:2

[()]20

fβ-=.

不难看出07与11年四川卷第二问的出题背景就是教材第四章习题4.6第12、11题。看来,对这种思想的传授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学生是在很自然地接受,就像心灵在和心灵对话一样,而不是一种强迫的记忆、机械地模仿。像这样的练习与试题还有很多,在此,仅以抛砖引玉的形式呈现给大家。

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对于三角函数这一章来说,高考也是基于教材在出题,说明我们在这一章的教学与复习中不需要太多的补充和加深,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把教材中的题型以一种更加本质的、更加自然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地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这种美与强大作用。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优良的环境下受到熏陶,当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多地按照正统的数学思想来处理问题,难道这不就是我们教师们所期望的吗。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参考文献:

赵振威,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0年6月。

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99年。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和求值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节的学习使考生掌握化简和求值问题的解题规律和途径,特别是要掌握化简和求值的一些常规技巧,以优化我们的解题效果,做到事半功倍. ●难点磁场 已知 2π<β<α<43π,cos(α-β)=13 12,sin(α+β)=-53 ,求sin2α的值_________. ● 案例探究 [例1] 不查表求sin 220°+cos 280°+3cos20°cos80°的值.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二倍角公式及降幂求值的方法,对计算能力的要求较高. 知识依托:熟知三角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错解分析:公式不熟,计算易出错. 技巧与方法:解法一利用三角公式进行等价变形;解法二转化为函数问题,使解法更简单更精妙,需认真体会. 解法一:sin 220°+cos 280°+3sin 220°cos80° = 21 (1-cos40°)+21 (1+cos160°)+ 3sin20°cos80° =1-21cos40°+21 cos160°+3sin20°cos(60°+20°) =1-21cos40°+2 1 (cos120°cos40°-sin120°sin40°)+3sin20°(cos60°cos20° -sin60°sin20°) =1- 21cos40°-41cos40°-43sin40°+43sin40°-2 3sin 220° =1-43cos40°-43(1-cos40°)= 41 解法二:设x =sin 220°+cos 280°+3sin20°cos80° y =cos 220°+sin 280°-3cos20°sin80°,则 x +y =1+1-3sin60°= 2 1 ,x -y =-cos40°+cos160°+3sin100° =-2sin100°sin60°+3sin100°=0 ∴x =y = 41,即x =sin 220°+cos 280°+3sin20°cos80°=4 1.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教案

初中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教案 31.3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2.能够错助于计算器进行有三角函数的计算,并能对结果的意义进行说明,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参与探索活动,并在探索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三角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工具。 重点: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能够借助于计算器进行有三角函数的计算。 难点:能够把数学问题转化成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会正确选用适合的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 提出问题:某飞机在空中A处的高度AC=1500米,此时从飞机看地面目标B的俯角为18,求A、B间的距离。 提问:1.俯角是什么样的角?,如果这时从地面B点看飞机呢,称ABC是什么角呢?这两个角有什么关系?

2.这个△ABC是什么三角形?图中的边角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是什么,求的是什么,在这个几何图形中已知什么,又是求哪条线段的长,选用什么方法? 教师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与学生共同学习也仰角与俯角 的概念,也为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模式。 二、测量物体的高度或宽度问题. 1.提出老问题,寻找新方法 我们学习中介绍过测量物高的一些方法,现在我们又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能不能利用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利用三角函数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那么如果要测旗杆的高度,你能设计一个方案来利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来解决吗? 学生分组讨论体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需要适当的数学模型。 2.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 ⑴从1.5米高的测量仪上测得古塔顶端的仰角是30,测量仪距古塔60米,则古塔高()米。 ⑵从山顶望地面正西方向有C、D两个地点,俯角分别是45、30,已知C、D相距100米,那么山高()米。 ⑶要测量河流某段的宽度,测量员在洒一岸选了一点A,在另一岸选了两个点B和C,且B、C相距200米,测得ACB =45,ABC=60,求河宽(精确到0.1米)。 在这一部分的练习中,引导学生正确来图,构造直角三角形

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 -1tanB tanA + tan(A-B) =tanAtanB 1tanB tanA +- cot(A+B) =cotA cotB 1-cotAcotB + cot(A-B) =cotA cotB 1 cotAcotB -+ 倍角公式 tan2A = A tan 12tanA 2 -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 2A-Sin 2A=2Cos 2A-1=1-2sin 2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3 cos3A = 4(cosA)3-3cosA tan3a = tana ·tan(3π+a)·tan(3 π -a) 半角公式 sin( 2A )=2cos 1A - cos(2A )=2cos 1A + tan(2A )=A A cos 1cos 1+- cot(2 A )= A A cos 1cos 1-+ tan(2 A )=A A sin cos 1-=A A cos 1sin + 和差化积 sina+sinb=2sin 2b a +cos 2b a - sina-sinb=2cos 2b a +sin 2b a - cosa+cos b = 2cos 2b a +cos 2b a - cosa-cosb = -2sin 2b a +sin 2 b a -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 21[cos(a+b)-cos(a-b)] cosacosb = 2 1 [cos(a+b)+cos(a-b)]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采用某种手段将问题通过变换使 之转化,进而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一般总是将复杂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简单的问题,将 难解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容易求解的问题,将未解决的问题通过变换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 转化与化归思想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问题的解决,总离不开转化与化归, 如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新知识向旧知识的转化、复杂问题向简单问题的转化、不同数学问 题之间的互相转化、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等.各种变换、具体解题方法都是转化的手段,转化的思想方法渗透到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和解题过程中. 1.转化与化归的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 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4)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难时,可考虑问题的反面,设法从问题的反面去探讨,使问题获解. 2.常见的转化与化归的方法 转化与化归思想方法用在研究、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受阻或寻求简单方法或从一种状况 转化到另一种情形,也就是转化到另一种情境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转化是解决问题的有 效策略,同时也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常见的转化方法有: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式子转化为有理式或使整式降幂等,把较复杂的函数、方程、 不等式问题转化为易于解决的基本问题. (3)数形结合法:研究原问题中数量关系(解析式)与空间形式(图形)关系,通过互相变换获得转化途径. (4)等价转化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化归的目的. (5)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问题、结论适合原问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发达,人才的需求,中国教育的改革,数学新课标 的出现,在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学生在数 学的学习方法也应该要相应改变了,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化归与转化思想的实质是揭示联系,实现转化.除极简单的数学问题外,每个数学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转 化为已知的问题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数学问题就是从未知向已知转化 的过程,同时在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情也需要往已知的方面转化,把事情简单化, 这对以后学生的能力与德育方面有很大的帮助.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 题的根本思想,解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步步转化的过程.数学中的转化比比皆

(完整版)三角函数化简求值证明技巧

第三讲 一、三角函数的化简、计算、证明的恒等变形的应用技巧 1、网络

2、三角函数变换的方法总结 (1)变换函数名 对于含同角的三角函数式,通常利用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式及诱导公式,通过“切割化弦”,“切割互化”,“正余互化”等途径来减少或统一所需变换的式子中函数的种类,这就是变换函数名法.它实质上是“归一”思想,通过同一和化归以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或发现解题途径。 【例1】已知θ同时满足和,且a、b 均不为0,求a、b的关系。 练习:已知sin(α+β)=,cos(α-β)=,求的值。 2)变换角的形式 对于含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式,通常利用各种角之间的数值关系,将它们互相表示,改变原角的形式,从而运用有关的公式进行变形,这种方法主要是角的拆变.它应用广泛,方式灵活,如α可变为(α+β)-β;2α可变为(α+β)+(α-β);2α-β可变为(α-β)+α;α/2可看作α/4的倍角;(45°+α)可看成(90°+2α)的半角等等。 【例2】求sin(θ+75°)+cos(θ+45°)-cos(θ+15°)的值。练习已知,求的值

【例3】已知sinα=Asin(α+β)(其中cosβ≠A),试证明:tan(α +β)= 提示:sin[(α+β)-β]=Asin (α+β) (3)以式代值 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含有1的三角公式,将原式中的1或其他特殊值用式子代换,往往有助于问题得到简便地解决。这其中以“1”的变换为最常见且最灵活。“1”可以看作是sin2x+cos2x, sec2x-tan2x, csc2x -cot2x,tanxcotx, secxcosx, tan45°等,根据解题的需要,适时地将“1”作某种变形,常能获得较理想的解题方法。 【例4】化简: (4)和积互化 积与和差的互化往往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升幂和降次实际上就是和积互化的特殊情形。这往往用到倍、半角公式。 【例5】解三角方程:sin2x+sin22x=sin23x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向阳乡初级中学 周红林 【摘要】化归思想是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本文从化归的功能,化归的原则,化归的思维模式以及中学数学中化归的基本形式,化归的特点等内容出发,力求比较全面地体现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化归思想 化归的原则 教学策略 化归思想要点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的重要性,而数学思想同样离不开数学方法的支持。 数学是一门演绎推理的学科。它的任一分支在其内容展开过程中,都有形或无形地存在着如下的结论链: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不必都从原始概念开始,而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结论链中的某一环节即可。所以,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的运用尤为突出,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化归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化归思想的涵义和作用 化归思想,又称转换思想或转化思想,是一种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问题解答的数学思想。化归法和数形结合方法是转化思想在数学方法论上的体现,是数学中普遍适用的重要方法。 二、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 数学中的化归有其特定的方向,一般为: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熟悉;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特殊为一般;化“综合”为“单一”;化“高维”为“低维”等。 为更好地把握化归方向,我们必须遵循一些化归的基本原则,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主要有熟悉化原则、简单化原则、具体化原则、极端化原则、和谐化原则。 ⒈熟悉化原则 熟悉化就是把我们所遇到的“陌生”问题转化为我们较为“熟悉”的问题,以便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通过“旧知”解决“新知”。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在教学的应用策略中,他提出了设计“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也就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⒉简单化原则 简单化原则就是把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易于确定

三角函数式化简

三角函数式化简 孙小龙 所谓三角函数化简,就是灵活运用公式,对复杂的三角函数式进行变形,从而得到较为简单的三角函数式以便于进行问题讨论,所以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是研究复杂三角函数式的基础。下面我们一起深入探究如何进行三角函数式化简。 方法引导 三角函数式化简通常是最让人头疼的一类题型,因为化简没有明确的方向,很难继续进行。其实化简只要遵守“三看”原则,即能顺利化简。一是看角,二是看名,三是看式子的结构和特征。 (1) 看角的特点,充分利用角之间的关系,尽量向同角转化,利用已知角构建待求角; 如倍角关系、半角关系、互余关系、互补关系等; (2) 看函数名的特点,向同名函数转化,弦切互化; (3) 看式子的结构特点,从整体出发,正用、逆用、变形应用这些公式。另外,根据式 子的特点,还可以使用辅助角公式。 了解了化简原则之后,下面我们开始化简了。 例一 化简f(x)=2cosxsin(x+3 π )-3sin 2x+sinxcosx 分析:首先先看角,式子中的角度不统一,所以首要任务是统一角度,根据式子的结构特点和π 3的特殊性,可以运用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将式子展开 f (x )=2cos x sin(x +3 π)-3sin 2 x +sin x cos x ?????→用三角公式展开2cos x (sin x cos 3 π +cos x sin 3 π)-3sin 2 x +sin x cos x = 2sin x cos x +3cos 2 x -3sin 2 x 第一步化简完成后,再次观察式子的结构特点,每一个单项式都是二次的,所以再运用降幂公式把式子变为一次式 2sin x cos x + 3cos 2 x -3sin 2 x ???? →降幂公式 sin2x +3cos2x 继续运用辅助角公式进行彻底化简 sin2x + 3cos2x ????→辅助角公式 2sin(2x + 3 π ). 例二 化简: 42212cos 2cos 2.2tan()sin () 44 x x x x ππ-+ -+ 分析:我们还是先从角度入手,分子上角度统一,分母角度不统一,但仔细观察发现分母中两个角 呈互余关系,再看函数名的特点,我们可以运用诱导公式进行化简;分子上仔细观察结构,提出1 2, 可以得到完全平方式 42212cos 2cos 2.2tan()sin ()44 x x x x ππ-+ -+诱导公式及完全平方式 → 12(4cos x?4cos x+1)242cot(π4+x)sin (π4 +x )2=(2cos x?12)24sin(π4+x)cos(π4+x) 统一角度后,分析式子的结构特点,运用降幂公式进行化简 (2cos x?12) 2 4sin(π4+x)cos(π 4+x) 降幂公式 → 2cos 2x 22sin(π+2x)= 2cos 2x 22cos 2x = 12 cos 2x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例题发现化简题目中透露出来的隐藏信息,这就是三角函数式化简要求 最终形式:正弦型函数(通常情况) 化简方法: 1、切割化弦; 2、降幂公式; 3、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4、 异角化同角; 5、异名化同名; 6、高次化低次; 7、辅助角公式; 8、分解因式。 任何三角函数式化简只要掌握了化简的原则和要求,遇到化简题就能轻而易举的攻破了,但首先有个前提:熟练掌握常见三角函数变换公式,如同角三角函数变换公式、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倍角与半角公式、辅助角公式等。同时还要了解其他三角函数变换公式,如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和和差化积公式、三倍角公式和万能置换公式等。 小试牛刀 1. 化简βαβαβα2cos 2cos 2 1 cos cos sin sin 2222-+。 2. 化简x x x x x x f 2sin 2cos sin cos sin )(2244-++=

三角和反三角函数图像+公式

三角、反三角函数图像 六个三角函数值在每个象限的符号: sinα·cscα cosα·secα tanα·cotα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1y=sinx -3π2 -5π2 -7π2 7π2 5π 2 3π2 π2 -π2 -4π-3π -2π4π 3π 2ππ -π o y x 1-1y=cosx -3π 2 -5π2 -7π 2 7π2 5π2 3π2 π2 -π2 -4π-3π-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y=tanx 3π2 π π2 - 3π2 -π - π2 o y x y=cotx 3π2 π π2 2π -π - π2 o y x 函数 y=sinx y=cosx y=tanx y=cotx 定义域 R R {x |x ∈R 且x≠kπ+ 2 π ,k ∈Z } {x |x ∈R 且x≠kπ,k ∈Z } 值域 [-1,1]x=2kπ+ 2π 时y max =1 x=2kπ-2 π 时y min =-1 [-1,1] x=2kπ时y max =1 x=2kπ+π时 y min =-1 R 无最大值 无最小值 R 无最大值 无最小值 周期性 周期为2π 周期为2π 周期为π 周期为π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2kπ-2π,2kπ+2 π ]上都是增函数;在 [2kπ+2π ,2kπ+3 2π]上都是减函数(k ∈Z) 在[2kπ-π,2kπ]上都是增函数; 在[2kπ,2kπ+π]上都是减函数(k ∈Z) 在(kπ-2 π,kπ+ 2 π )内都是增函数(k ∈Z) 在(kπ,kπ+π)内都是减函数(k ∈Z)

浅谈化归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化归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墨红镇中学李慧连内容摘要:所谓化归法,是指通过数学内部的联系和矛盾运用,在转化中实现问题的规范化,即将待解问题转化为规范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到解决的一种方法.这里的规范问题是指已经具有确定的解决方法和程序的问题,即运用原有知识已能解决的问题.而将一个问题化为规范问题的过程叫做问题的规范化.因此,简而言之,所谓化归就是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化归”方法很多,但有一个原则是和原来的问题相比,“化归”后所得出的问题,应是已经解决或是较为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化归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与中学数学教与学密切相关。 关键词:化归法简述运用操作实现化归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已经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转变的必要性。数学教学是教师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新课标特点,通过最优途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具有选择和运用恰当有效学习方法的能力。重视方法指导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培养学生创新素养这一现代教育观念的体现,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认识过程,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向教师提出改进教法的反馈信息,有效发挥教法和学法的整体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好教材。在数学方法论中有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化归,这种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比较和类比等思想方法不同,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化归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与中学数学教与学密切相关。 一.化归法简述 在学习数学的各个环节中,解题的训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掌握所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手段,也是培养和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解题的实质就是把数学的一般原理运用于题目的条件或条件的推论而进行的一系列推理,直到求出题目解答为止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是转化的过程,即对问题进行变形、转化,直至把它化归为某个(些)已经解决的问题,或容易解决的问题。如抽象转化为具体,未知转化为已知,立体转化为平面,高次转化为低次,多元转化为一元,超越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等等。这就是数学方法论中的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化归,这种方法与我们常见的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归纳和演绎、比较和类比等思想方法不同,在解决各种数学问题时,化归方法是一种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方法,假设有一个数学问题甲,一下子不能直接求解,于是人们将甲问题的求解化为乙问题的求解,然后通过乙问题的求解返回去得出甲问题的求解,这就是化归的基本想法。利用化归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简单地用以下框图表示:

锐角三角函数及应用

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梳理】 【思想方法】 1. 常用解题方法——设k法 2. 常用基本图形——双直角 【例题精讲】 例题1.在△ABC中,∠C=90°. (1)若cosA=1 2 ,则tanB=______;(?2)?若cosA= 4 5 ,则tanB=______. 例题2.(1)已知:cosα=2 3 ,则锐角α的取值范围是() A.0°<α<30° B.45°<α<60° C.30°<α<45° D.60°<α<90° (2)当45°<θ<90°时,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tanθ>cosθ>sinθ B.sinθ>cosθ>tanθ C.tanθ>sinθ>cosθ D.sinθ>tanθ>cosθ 例题3.(1)如图,在Rt△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CAB=60°,?CD=3,BD=23,求AC,AB的长. 例题4.“曙光中学”有一块三角形状的花园ABC,有人已经测出∠A=30°,AC=40米,BC=25米,你能求出这块花园的面积吗? 例题5.某片绿地形状如图所示,其中AB⊥BC,CD⊥AD,∠A=60°,AB=200m,CD=100m,?求AD、BC的长.

【当堂检测】 1.若∠A 是锐角,且cosA=sinA ,则∠A 的度数是( ) A.300 B.450 C.600 D.不能确定 2.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B=450,∠C=1200,AB=8,则CD 的长为( ) A.638 B.64 C.328 D.24 3.在Rt △ABC 中,∠C=900,AB=2AC ,在BC 上取一点D ,使AC=CD ,则CD :BD=( ) A.213+ B.13- C.2 3 D.不能确定 4.在Rt △ABC 中,∠C=900,∠A=300,b=310,则a= ,c= ; 5.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 中,上底CD=4,下底AB=10,非直角腰BC=34, 则底角∠B= ; 6.若∠A 是锐角,且cosA=5 3,则cos (900-A )= ; 7.在Rt △ABC 中,∠C=900,AC=1,sinA= 23,求tanA ,BC . 8.在△ABC 中,AD ⊥BC ,垂足为D ,AB=22,AC=BC=52,求AD 的长. 9. 去年某省将地处A 、B 两地的两所大学合并成一所综合性大学,为了方便两地师生交往,学校准备在相距2km 的A 、B 两地之间修一条笔直的公路,经测量在A 地北偏东600方向,B 地北偏西450方向的C 处有一个半径为0.7km 的公园,问计划修筑的这条公路会不会穿过公园?为什么? B A D C A B C D C A B 第2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三角函数化简题

4三角函数得化简、求值与证明日期:2009年月日星期 ,能正确地运用三角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得化简与恒等式得证明、 用、 (1)常用方法:①直接应用公式进行降次、消项;②切割化弦,异名化同名,异角化同角;③三角公式得逆用等。(2)化简要求:①能求出值得应求出值; ②使三角函数种数尽量少;③使项数尽量少;④尽量使分母不含三角函数;⑤尽量使被开方数不含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得求值类型有三类:(1)给角求值:一般所给出得角都就就是非特殊角,要观察所给角与特殊角间得关系,利用三角变换消去非特殊角,转化为求特殊角得三角函数值问题;(2)给值求值:给出某些角得三角函数式得值,求另外一些角得三角函数值,解题得关键在于“变角”,如等,把所求角用含已知角得式子表示,求解时要注意角得范围得讨论;(3)给值求角:实质上转化为“给值求值”问题,由所得得所求角得函数值结合所求角得范围及函数得单调性求得角。 3、三角等式得证明:(1)三角恒等式得证题思路就就是根据等式两端得特征,通过三角恒等变换,应用化繁为简、左右同一等方法,使等式两端得化“异”为“同”;(2)三角条件等式得证题思路就就是通过观察,发现已知条件与待证等式间得关系,采用代入法、消参法或 、三角函数得求值: ,化非特殊角为特殊角; ?2、正确灵活地运用公式,通过三角变换消去或约去一些非特殊角得三角函数值; ?3、一些常规技巧:“1”得代换、切割化弦、与积互化、异角化同角等、 1、三角函数式得化简: 三角函数式得化简常用方法就就是:异名函数化为同名三角函数,异角化为同角,异次化为同次,切割化弦,特殊值与特殊角得三角函数互化、 ?2、三角恒等式得证明: 三角恒等式包括有条件得恒等式与无条件得恒等式、①无条件得等式证明得基本方法就就是化繁为简、左右归一、变更命题等,使等式两端得“异”化为“同”;②有条件得:代入法、消去法、综合法、分析法等、 ( A) A、B、C、D、 2、函数得最小正周期( B) A、B、C、D、 3、等于( D) A、1 B、2 C、-1 D、-2 4、已知,则实数得取值范围就就是__[-1,]___。 ____。 ,(),则?( ) ???或 略解:由得或(舍),∴,∴、 例2、已知,就就是第三象限角,求得值、 解:∵就就是第三象限角,∴(), ∵,∴就就是第四象限角,∴, ?∴原式 221 cos(15)sin(15)sin(75)cos(75) 3αααα + =---=+-+=-、 例3、已知,求得值、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真题练习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 命题点1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 (怀化6题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3,4),那么sinα的值是() A. 3 5B. 3 4C. 4 5D. 4 3 第1题图第3题图 2. (怀化10题4分)在Rt△ABC中,∠C=90°,sin A=4 5,AC=6 cm.则BC的长度为() A. 6 cm B. 7 cm C. 8 cm D. 9 cm 3. (株洲15题3分)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 等于________. 4. (张家界16题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AB=BC,连接AC,且∠ACD= 30°,tan∠BAC=23 3,CD=3,则AC=________. 第4题图 命题点2 锐角三角函数的实际应用 5. (益阳7题5分)如图,电线杆CD的高度为h,两根拉线AC与BC相互垂直,∠CAB =α,则拉线BC的长度为(A、D、B在同一条直线上)() A. h sinα B. h cosα C. h tanα D. h·cosα

第5题图第6题图第7题图 6. (益阳8题3分)小明利用测角仪和旗杆的拉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如图,旗杆PA 的高度与拉绳PB的长度相等,小明将PB拉到PB′的位置,测得∠PB′C=α(B′C为水平线),测角仪B′D的高度为1米,则旗杆PA的高度为() A. 1 1-sinα B. 1 1+sinα C. 1 1-cosα D. 1 1+cosα 7. (岳阳14题4分)如图,一山坡的坡度为i=1∶3,小辰从山脚A出发,沿山坡向上走了200米到达点B,则小辰上升了________米. 8. (邵阳22题8分)图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台灯的平面示意图,灯臂AO长为40 cm,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AM为75°,由光源O射出的边缘光线OC、OB与水平面所形成的夹角∠OCA、∠OBA分别为90°和30°,求该台灯照亮水平面的宽度BC(不考虑其他因素,结果精确到0.1 cm,温馨提示:sin75°≈0.97,cos75°≈0.26,3≈1.73). 第8题图 9. (郴州22题8分)如图所示,C城市在A城市正东方向,现计划在A、C两城市间修建一条高速铁路(即线段AC),经测量,森林保护区的中心P在A城市的北偏东60°方向上,在线段AC上距A城市120 km的B处测得P在北偏东30°方向上,已知森林保护区是以点P为圆心,100 km为半径的圆形区域,请问计划修建的这条高速铁路是否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应用 题型一 特殊与一般的转化 例1 已知函数f (x )=a x a x +a (a >0且a ≠1),则f ????1100+f ????2100+…+f ????99100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99 2 解析 思维升华 一般问题特殊化,使问题处理变得直接、简单.特殊问题一般化,可以使我们从宏观整体的高度把握问题的一般规律,从而达到成批处理问题的效果. (1)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b 、c 成等差数列, 则cos A +cos C 1+cos A cos C =________. (2)已知函数f (x )是定义在实数集R 上的不恒为零的偶函数,且对任意实数x 都有xf (x +1)=(1+ x )f (x ),则f ???? 52=________. 答案 (1)4 5 (2)0 题型二,常量与变量的转化 例2, 对任意的|m |≤2,函数f (x )=mx 2-2x +1-m 恒为负,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变式练习: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单调增函数,若f (1-ax -x 2)≤f (2-a )对任意a ∈[-1,1]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1]∪[0,+∞) 探究提高 在处理多变元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选取其中的常数(或参数),将其看做是“主元”,而把其它变元看做是常量,从而达到减少变元简化运算的目的.

题型三 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转化 例3 若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函数,对任意实数x 都有f (x +3)≤f (x )+3和f (x +2)≥f (x )+2,且f (1)=1,则f (2 014)=________. 答案 2 014 解析 (2)∵f (x +1)≤f (x +3)-2≤f (x )+3-2=f (x )+1, f (x +1)≥f (x +4)-3≥f (x +2)+2-3≥f (x )+4-3=f (x )+1, ∴f (x )+1≤f (x +1)≤f (x )+1. ∴f (x +1)=f (x )+1. ∴数列{f (n )}为等差数列. ∴f (2 014)=f (1)+2 013×1=2 014. (1)若关于x 的方程9x +(4+a )·3x +4=0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答案 (1)(-∞,-8] 2.关于x 的方程222(1)10x x k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 A ) ①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2个不同的实根; ②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4个不同的实根; ③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5个不同的实根; ④存在实数k ,使得方程恰有8个不同的实根; 其中假. 命题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题型四 数与形的转化 例4.(2014·天津)已知函数f (x )=|x 2+3x |,x ∈R .若方程f (x )-a |x -1|=0恰有4个互异的实数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0,1)∪(9,+∞) 解析 设y 1=f (x )=|x 2+3x |,y 2=a |x -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y 1=|x 2+3x |,y 2=a |x -1|的图象如图所示.

化归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汕头金平职业技术学校李顺生 摘要:化归,指的是转化与归结.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最终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思想。近几年高考,随着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不断加大化归思想的考查力度。如此,重视化归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解题渗透化归数学思想 近几年高考试题十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能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做到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 在中学数学中,化归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所谓的化归,指的是转化与归结。即把数学中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联想、类比等思维过程,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变换、转化,归结到某个或某些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最终解决原问题的一种思想。 化归应遵循一定的原则:(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以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5)正难则反原则:当问题正面讨论遇到困

转化与化归思想

高三数学思想、方法、策略专题 第三讲 转化与化归思想 一.知识探究: 等价转化是把未知解的问题转化到在已有知识范围内可解的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通过不断的转化,把不熟悉、不规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规范甚至模式法、简单的问题。 1.转化有等价转化与非等价转化。等价转化要求转化过程中前因后果是充分必要的,才保证转化后的结果仍为原问题的结果。非等价转化其过程是充分或必要的,要对结论进行必要的修正(如无理方程化有理方程要求验根),它能带来思维的闪光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2.常见的转化方法 (1)直接转化法:把原问题直接转化为基本定理、基本公式或基本图形问题; (2)换元法:运用“换元”把非标准形式的方程、不等式、函数转化为容易解决的基本问题; (3)参数法:引进参数,使原问题的变换具有灵活性,易于转化; (4)构造法:“构造”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把问题变为易于解决的问题; (5)坐标法:以坐标系为工具,用代数方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是转化方法的一种重要途径; (6)类比法:运用类比推理,猜测问题的结论,易于确定转化的途径; (7)特殊化方法:把原问题的形式向特殊化形式转化,并证明特殊化后的结论适合原问题; (8)一般化方法:若原问题是某个一般化形式问题的特殊形式且有较难解决,可将问题通过一般化的途径进行转化; (9)等价问题法:把原问题转化为一个易于解决的等价命题,达到转化目的; (10)补集法:(正难则反)若过正面问题难以解决,可将问题的结果看作集合A ,而把包含该问题的整体问题的结果类比为全集U ,通过解决全集U 及补集A C U 获得原问题的解决。 3.化归与转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熟悉化原则: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以利于我们运用熟知的知识、经验和问题来解决; (2)简单化原则:将复杂的问题化归为简单问题,通过对简单问题的解决,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目的,或获得某种解题的启示和依据; (3)和谐化原则:化归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使其表现形式更符合数与形内部所表示的和谐的形式,或者转化命题,使其推演有利于运用某种数学方法或其方法符合人们的思维规律; (4)直观化原则:将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直观的问题来解决;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数学是一门演绎推理的学科。它的任一分支在其内容展开过程中,都有形或无形地存在着如下的结论链: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在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时,不必都从原始概念开始,而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转化为结论链中的某一环节即可。所以,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的运用尤为突出,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化归思想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化归思想的涵义和作用 化归思想,又称转换思想或转化思想,是一种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得问题解答的数学思想。化归法和数形结合方法是转化思想在数学方法论上的体现,是数学中普遍适用的重要方法。 二、化归思想的基本原则 数学中的化归有其特定的方向,一般为: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生疏为熟悉;化难为易;化一般为特殊;化特殊为一般;化“综合”为“单一”;化“高维”为“低维”等。 ⒈化陌生的问题为熟悉的问题 熟悉化就是把我们所遇到的“陌生”问题转化为我们较为“熟悉”的问题,以便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通过“旧知”解决“新知”。学习是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在教学的应用策略中,他提出了设计“先行组织者”的做法,也就是在学生“已经知道的知识”和“需要知道的知识”之间架起桥梁。这样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 ⒉化简单问题为容易问题 简单化原则就是把比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易于确定解决方案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解。中学数学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问题被复杂化了,而学生对于这类问题却又相当头疼,所以通过化归,将问题变为比较简单的形式、关系结构,或者通过问题的简单化,获得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路,往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⒊化抽象问题为具体直观问题 具体化就是把比较抽象的问题转化为比较具体、直观的问题,以便形象地把握问题所涉及的各个对象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易于求解。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探索和合作,由具体到抽象。但绝不是只要让学生直观感受,满足于具体的现象而忽视问题的本质。对于抽象的关系,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具体的关系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逐步提高他们的思维的能力。 ⒋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再到一般。 极端化原则就是运用极端化位置或状态的特性引出一般位置或状态下的特性,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 ⒌条件和结论的和谐统一。 所谓“和谐”指的是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和谐化原则就是在对问题进行化归时,要注意把条件和结论的表现形式转化为更具数、式与形内部固有的和谐统一特点的形式,以帮助我们去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化归思想的要点 1、化归思想方法的实施应有明确的对象、设计好目标、选择好方法。

三角函数化简技巧

三角函数化简技巧 一、化简要求: 将一个三角函数式化简,最终结果一般都是出现两种形式:1、一元一次(即类似 B x A y ++=)sin(?ω)的标准形式;2、一元二次(即类似y=A(cosx+B)2 +C )的标准形式。 二、三角化简的通性通法: 1、切割化弦; 2、降幂公式; 3、用三角公式转化出现特殊角; 4、 异角化同角; 5、异名化同名; 6、高次化低次; 7、辅助角公式; 8、分解因式。 三、例题讲解: (例1)f(x)=2cosxsinx+ x x x x cos sin 1sin 2cos 22 +--=_y=A(cosx+B)2+C B x A y ++=)sin(?ω (三角函数化简技巧)-3sin 2 x+sinxcosx 解:f (x )=2cos x sin(x +3 π)-3sin 2x +sin x cos x ?????→用三角公式展开 2cos x (sin x cos 3 π +cos x sin 3 π )- 3sin 2x +sin x cos x ????→降幂公式 sin2x + 3cos2x ????→辅助角公式 2sin(2x + 3 π ). (例2)y =2cos 2 x -2a cos x -(2a +1) 解:y =2cos 2 x -2a cos x -(2a +1) ???→配方 2(cos x -2 a )2-22 42+-a a . (例3)若tan x =2,则 x x x x cos sin 1sin 2cos 22 +--=_______. (例4)sin 4α+cos 4α=_______. 解:sin 4α+cos 4α?? →(sin 2α+cos 2α)2-2sin 2αcos 2α??→1-2 1 sin 22α?? →1-11-cos222α ? =13cos 244 α+. (例5)函数y =5sin x +cos2x 的最大值是_______. (例6)函数y =sin (3 π -2x )+sin2x 的最小正周期是 (例7)f (x )=2cos 2x +3sin2x +a (a 为实常数)在区间[0,2 π ]上的最小值为-4,那么a 的值等于

转换与化归思想

浅谈转换与化归思想 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却很重要的思想。深究起来,转化两字中包含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思想,即转换和化归。这两者其实表达了不同的思想方法,可以说是思维方式与操作方法的区别。 一、 转换思想 (1)转换思想的内涵 转换思想是指解决问题时策略、方法、指导思想的跳跃性变化,能跳出现有领域的局限,联系相关领域,并用相关领域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现有领域内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对更高,必须对各个领域分别都有透彻的了解,更必须对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有较多的研究,在关键时刻才能随心所欲地运用。 (2)转换思想在同一学科中的应用 转换思想可以是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知识模块之间的变换,在解决问题时改变解题方向。象数学学科中,数与式的互相转换、数与形的互相转换、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相转换。 比如,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代数中的三大重要问题,而它们之间完全可以用三个知识模块的不同方法解决其他模块的各类问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转换到用函数图象解决,或者是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也可以转换到二次函数与x 轴的交点问题。再比如,数列问题用函数观点来解释,那更是我们数学课堂中一再强调的问题了。 看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11122=-+-a b b a ,求证:12 2=+b a 。 [分析] 这是一个纯粹的代数证明问题,条件的变形是比较艰难的,所以希望把条件变形从而得到结论这条思路也有点 令人望而生畏。 再仔细观察本题的条件、结论中所出现的形式,稍加联系,我们完全可以想到:21a -、21b -、122=+b a 这些特殊形式在另一知识模块——三角函数中经常出现,它们呈现出完全类似的规律性。 [解答]由题意1≤a 、1≤b ,则可设αsin =a ,αcos =b ,πα<≤0 11122=-+-a b b a 即为1sin 1cos cos 1sin 22=-+-αααα 化简得1cos cos sin sin =+αααα 所以0sin ≥=αa ,0cos ≥=αb 则 1cos sin 2 222=+=+ααb a [小结] 本题的解决了是发现了不同知识模块中的类似规律,加以利用得到新的思路,本题的题设和结论中都没有出现 三角函数的形式,最终却必须引进三角函数加以解决,思维已经具有跳跃性,对一般学生来说解决起来还是比较棘手的。 转换思想对思维要求确实很高,但这一点还是能够做到的。因为各学科都有对知识模块的介绍,同时也有对各知识模块之间横向纵向的对比联系的研究。典型的例子就是数与形之间的思维转换,因为学生已经在初中老师的指导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