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统编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统编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统编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统编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加强提升课(二)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学案

加强提升课(二) 与减数分裂相关的热考题型突破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种类的分析和判断

1.1个精原细胞和1个卵原细胞最终产生的生殖细胞数量不同

(1)1个精原细胞→1个初级精母细胞→2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细胞→4个精子。

(2)1个卵原细胞→1个初级卵母细胞→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1个卵细胞+3个极体。2.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个体产生配子情况(不考虑交叉互换)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

种类

1个精原细胞2n种2种1个次级精母细胞1种1种1个雄性个体2n种2n种续表

可能产生配子的种类实际能产生配子的种类

1个卵原细胞2n种1种1个次级卵母细胞1种1种1个雌性个体2n种2n种

两精细胞染色体完全相同

――→

来源于同一次级

精母细胞

――→

简记为

同为同一次

两精细胞染色体“互补”

――→

来源于

同一初级精母细胞

分裂产生的两个次

级精母细胞

――→

简记为补为

同一初

两精细胞染色体有的相同,有的互补

――→

来源于同一个体的不

同精原细胞

――→

简记为同、补

同一体

1.(2018·汉中模拟)某生物的基因组成如图所示,则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

A.2种和2种B.4种和2种

C.2种和4种D.8种和4种

答案:B

2.某种生物三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该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的类型,判断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不考虑交叉互换)( )

A.2个B.3个

C.4个D.5个

解析:选C。来自一个精原细胞的精细胞基因组成相同或互补,根据这一点可以判断①④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②⑥可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③来自一个精原细胞,⑤来自一个精原细胞,这些精细胞至少来自4个精原细胞,C正确。

3.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选C。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或恰好“互补”。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图①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图③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减数分裂异常情况分析

1.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如复制出现差错,则会引起基因突变,可导致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这种突变能通过配子传递给下一代,如图所示。

2.减数分裂与基因重组

(1)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自由组合定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期,可因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而出现基因重组,如图中A与B或A与b 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可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而导致基因重组,如A原本与B组合, a 与b组合,经重组可导致A与b组合,a与B组合。

3.减数分裂与染色体变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也会出现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的配子,可通过配子将这些变异传递给下一代,现分析如下:

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中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

4.XXY与XYY异常个体成因分析

(1)

(2)XYY成因:父方减Ⅱ异常,即减Ⅱ后期Y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后两条Y染色体共同进入同一精细胞。

角度1 减数分裂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的关系

1.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二倍体生物,甲、乙是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精原细胞能产生AB、aB、abb、a四种配子

B.该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C.A(a)与B(b)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甲、乙两细胞所示的变异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B。甲、乙两细胞为同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由图可知,甲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和aB的两个精子,乙细胞可形成基因型为abb和a的两个精子,所以该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上述四种精子,A正确。A、a与B、b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正常情况下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由图甲可知,基因型为AaBB的次级精母细胞(甲细胞)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而产生的,又因乙细胞中没有出现A基因,所以只可能是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乙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应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 正确。

2.(2018·河北邯郸模拟)下图表示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分裂时染色体配对时的一种异常情况,A~D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型的精细胞

C.C1D2和D1C2转录翻译产物可能发生改变

D.C1D2和D1C2可能成为C、D的等位基因

解析:选A。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的基因是对应的等位基因时为基因重组,而图中交换的是非等位基因片段,所以不是基因重组,A错误;该细胞减数分裂能产生3种基因的精细胞,分别是ABCD、ABC1D2D、ABCD1C2,B正确;由于C、D基因的部分片段交换,所以产生的新的C1D2和D1C2基因在转录和翻译后,其产物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根据图示分析,C1D2与C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而D1C2与D在染色体上位置相同,所以它们可能成为染色体上的新等位基因,D正确。

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

(1)若精(卵)原细胞中不含该等位基因,则一定是基因突变;

(2)若精(卵)原细胞中含有该等位基因,则可能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角度2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分析

3.(2018·东北育才中学月考)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在基因型为AaX B Y果蝇产生的精子中,发现有基因组成为AaX B X B、AaX B、aX B X B的异常精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与精子的形成过程受基因的控制

B.AaX B X B精子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C.AaX B精子的产生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aX B X B精子的形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解析:选C。细胞中正常生命活动都受基因的控制,A正确;精子的形成有细胞一分为二的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B正确;AaX B精子的产生是由于A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没有分开,C错误;aX B X B精子的形成是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着丝点断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子染色体移向了一极。D正确。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标记情况的知识整合

结合DNA复制考查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标记情况是前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最近几年虽然较少涉及,但高考命题具有冷热点轮换考查的特点,加之此问题能很好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因此在备考复习中仍需重点关注。其答题方法为:

(1)首先确定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常以一条染色体为研究对象,减数分裂一般选取一对同源染色体为研究对象。

(2)其次确定标记过程中DNA复制次数和在未标记培养液中细胞分裂次数(时期)。

(3)最后图示细胞分裂过程,如图:

①标记DNA分子:

②转至不含放射性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

1.将正常生长的玉米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待其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再转入不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培养,让其再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此时获得的子细胞内DNA分子不可能为(只考虑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 分子)( )

A.②B.①②

C.③D.③④

答案:A

2.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DNA分子数分别是( )

解析:选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判断,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放在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DNA数目加倍,且每个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不含32P,故有丝分裂前、中、后期含32P的DNA数目相等,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后期含32P的染色体数目是前期、中期的2倍。

3.如图所示,A点时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的双链,然后将其置于只含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发生了a、b两个连续的分裂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细胞中一定有2条Y染色体

B.GH段细胞中可能有两条Y染色体

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一定有8条

D.IJ段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可能有8条

解析:选C。图中a、b过程分别代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CD段代表有丝分裂前、中、后、末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中只含1条Y染色体,A错误。GH段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后、末期,只含有1条Y染色体,B错误。处于GH段的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且只有其中1个DNA分子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具有放射性,C 正确。IJ段细胞中含有4条或8条染色体,但均只有4条染色体具有放射性,D错误。

(2017·高考江苏卷)假如下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染色体①有基因A,则④有基因A或a

C.若图中的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

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选A。该生物体的正常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示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项错误;染色体①和④是同源染色体,若①上有基因A,则④上可能有A或a,B项正确;染色体③和②是同源染色体,若②表示X染色体,则③表示Y染色体,C 项正确;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2017·高考天津卷)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

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

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解析:选B。A与a、D与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这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即初级精母细胞中,而交叉互换后的B与b分布在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这对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即次级精母细胞中,A项错误;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项正确;B(b)与D(d)间的基因重组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导致的,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项错误。

(2015·高考天津卷)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上述过程中产生下列四种细胞,如图所示四种细胞的染色体行为(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可出现的是( )

解析:选B。A项,该初级卵母细胞形成了纺锤体,与题意不符。B项,由图可以看出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仍有同源染色体,与题意相符。C项,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卵细胞应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即4条染色体,而不是3条。D项,三倍体胚胎的体细胞中应含有3个染色体组,而图中只有两个。

(2016·高考江苏卷)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图1细胞中着丝点断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且在每一极都可以找到同源染色体,所以图1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2中a表示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那么a类型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2)根据图2中c类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再结合“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其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3)若类型b、d、e的细胞

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根据图2中b类型细胞的核DNA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2倍,但是染色体数目还与体细胞相同,那么b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d类型细胞的核DNA数目和体细胞相同,但是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d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类型细胞的核DNA数和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类型e细胞是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则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d、e。(4)(5)在图2中的5种细胞类型中:a类型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类型细胞为正常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类型细胞是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所以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是a、b。由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d→c。(6)如果用细胞松弛素B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那么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 a (2)次级精母细胞(3)b、d、e (4)a、b (5)b→a;d→c(6)阻滞第一次卵裂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课时作业]

1.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B和ab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解析:选B。丙细胞经过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基因型相同,A错误;甲、乙、丙细胞中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正确;由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方式为有丝分裂,一般不能遗传给后代,C错误;丙细胞分裂为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没有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错误。

2.(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一对表现型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

解析:选D。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用B、b一对等位基因表示。表现型正常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X B Y,患病孩子的基因型为X b X b Y,是由X b X b型卵细胞与Y型精子结合发育形成的,X b X b卵细胞产生的原因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卵母细胞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两条X b没有分开,一同进入卵细胞,D正确。

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细胞增殖过程中,有关指标对应的变化曲线的一部分。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有关指标a和b分别表示核DNA数目和染色体数目

B.图甲中曲线对应时期,细胞内正进行DNA的复制

C.图乙中曲线对应时期,不一定会出现着丝点分裂现象

D.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图示曲线

解析:选A。图中有关指标a表示核DNA数目,而有关指标b可表示核DNA数目,也可表示染色体数目,A错误;图中有关指标a表示核DNA数目,则图甲细胞内正进行DNA的复制,B 正确;图乙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在后期会出现着丝点的分裂,在末期不会出现着丝点的分裂,C正确;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DNA的复制、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和DNA数目的减半过程,因此,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图示曲线,D正确。4.如图1是果蝇体细胞示意图,如图2、3是果蝇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在细胞分裂中的行为,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B.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 D X 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 d、BCY d、bcX D X D

C.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

解析:选D。分析题图:图1细胞表示雄果蝇体细胞,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体和2个染色体组(Ⅱ、Ⅲ、Ⅳ、X或Ⅱ、Ⅲ、Ⅳ、Y)。图2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3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1中Ⅱ、Ⅲ、Ⅳ中的一条染色体和X或Y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即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的组成为Ⅱ、Ⅲ、Ⅳ、X或Ⅱ、

Ⅲ、Ⅳ、Y,A错误;若图1果蝇一个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BbCcX D Y d,若其产生的一个精子基因组成为bcX D X D,则其余的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BCY d、BCY d、bc,B错误;图2所示的果蝇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其中A、a基因属于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不在同源染色体上,C错误;图3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基因A和a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的结果,D正确。5.(2018·陕西安康模拟)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甲所示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不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_。

(2)图丙所示细胞名称为________,其染色体变化对应图丁的________段。

(3)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________________染色;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时,需用到________试剂和________试剂。

(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丙中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变为b基因,则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甲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与母细胞基因型相同,即AaBb。图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丙所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具有同源染色体。(2)图丙细胞均等分裂,是第一极体,染色体数目变化对应图丁的de段。(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图中细胞所示的染色体,需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染色;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与蛋白质,若鉴定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需用到二苯胺试剂和双缩脲试剂。(4)若图乙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了基因型为AaB的子细胞,其原因最可能是1号与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正常分离。(5)该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原因是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答案:(1)4 AaBb 图丙(2)第一极体de

(3)龙胆紫或醋酸洋红二苯胺双缩脲

(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1号与2号没有分开

(5)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6.(2015·高考海南卷)回答下列关于遗传和变异的问题:

(1)高等动物在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会发生________,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可能会发生________,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从而产生基因组成不同的配子。

(2)假设某物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在其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细胞,甲、乙2个模式图仅表示出了Aa、Bb基因所在的常染色体,那么,图甲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图乙表示的是________(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或“精细胞”)。

(3)某植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其产生的花粉经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重组;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2)由模式图可知:图甲细胞具有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为初级精母细胞;图乙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且无染色单体,为精细胞。(3)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答案:(1)自由组合交叉互换

(2)初级精母细胞精细胞

(3)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高中生物必修二减数分裂详尽分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①着丝点分裂, 后期:一分为二向两极。末期:两消两现新壁现。 一、 减数分裂 (一)相关概念 ①. 同源染色体: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1和2或3和4 都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②.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如图 ③.四分体: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1和2或3和4各组成一个四分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分子,四条染色单体)(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不是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分 离向细胞两 极,非同源染 着丝点分裂, 染色体一分为

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 1个极体 2个极体 滋长(2N)(N)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2N)复制(2N) 1个次级母细胞 (N)1个卵细胞(N) 精原复制初级四分体(交叉互换)次级单体分开精变形精 细胞精母分离(自由组合)精母细胞子 染色体 2N 2N N 2N N N DNA 2C 4C 4C 2C 2C C C

三、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1 、减数分裂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精子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 期 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此时DNA 数目加倍但是染色体数目不变。在后期时由于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是DNA 数目不变。染色体和DNA 数目减半发生在末期..,原因是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始终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高中生物必修二说课稿合集

高中生物必修二说课稿合集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内容。这一节课内容较多且难度大,大量的专业名词和实验推导过程给学生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本节内容我分为两个学时,第一个学时重在介绍概念和杂交试验过程,第二课时推论和讨论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课的第一课时内容。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这一课题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的基础,也是第二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节知识的重要基础,又并为后续学习生物变异与生物进化奠基,所以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从这个地位来看,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更是整个必修2的重点内容。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按照孟德尔的探索过程由现象到实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接着介绍了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分析,然后介绍了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最后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学科内在逻辑性与学生认识规律的统一。 与原教材比较,有了新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串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分析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其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 最后,在讲述孟德尔探究方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对问题的分析。 1.2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细胞生物学课后题

一、细胞内膜泡运输的概况、类型及其主要功能 膜泡运输是蛋白质分选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质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多种不同的膜泡靶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主要分为一下三种类型: COPⅠ包被小泡: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COPⅡ衣被小泡:介导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 网格蛋白衣被小泡:介导质膜→胞内体、高尔基体→胞内体、高尔基体→溶酶体、植物液泡的物质运输 二、试述物质跨膜的种类及其特点 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被动运输: 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简单扩散:也叫自由扩散(free diffusion)。特点:①沿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扩散; ②不需要提供能量;③没有膜蛋白的协助。 2、促进扩散:特点:①比自由扩散转运速率高;②运输速率同物质浓度成非线性关系; ③特异性;④饱和性。 (二)主动运输: 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③都有载体蛋白。(三)吞排作用 真核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完成大分子与颗粒性物质的跨膜运输。 三、试述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在膜内侧Na+与酶结合,激活ATP酶活性,使ATP分解,酶被磷酸化,构象发生变化,于是与Na+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外侧;这种磷酸化的酶对Na+的亲和力低,对K+的亲和力高,因而在膜外侧释放Na+、而与K+结合。K+与磷酸化酶结合后促使酶去磷酸化,酶的构象恢复原状,于是与K+结合的部位转向膜内侧,K+与酶的亲和力降低,使K+在膜内被释放,而又与Na+结合。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3个Na+,转进2个K+。 四、试述胞间通信的主要类型 1)、细胞间隙连接 细胞间隙连接:是一种细胞间的直接通讯方式。两个相邻的细胞以连接子相联系。连接子中央为直径1.5nm的亲水性孔道。 2)、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 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信号分子(受体)与另一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细胞应答的过程,即细胞识别。 3)、化学通讯 细胞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如激素)至细胞外,作为信号分子作用于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根据化学信号分子可以作用的距离范围,可分为以下3类: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教案【目的要求】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实验过程】 一、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显微镜。 二、方法步骤 1. 调好显微镜,把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好。 2.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3.先用低倍镜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 的。 4.根据观察结果,尝试绘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简图。 绘图: 三、实验结论 根据观察结果,描述动物细胞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总结归纳】★★★ 1. 实验成功的关键及注意事项。 实验成功的关键:掌握显微镜下区分减数第一次及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细胞的方法; 注意事项:观察时遵循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的顺序,使用高倍镜时候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

2. 当用低倍镜看清楚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染色体,试简述其原因。 主要原因有:没有调焦距;物象没有移向视野的中央;装片放反;高倍镜头损坏等。 3.减数分裂各个细胞时期的特点: 间期:看不到染色体; 减Ⅰ前期:出现染色体,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Ⅱ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赤道板位置; 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 减Ⅱ末期:染色体逐渐消失。 【问题探究】 一、问题思考 当你的目光聚焦在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细胞时,你是怎么判断它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还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 二、探究创新 1.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应该选择植物哪个部位细胞? 2.你是通过比较同一时刻同一种生物不同细胞的染色体特点,来推测一个精母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变化的。这一做法能够成立的逻辑前提是什么? 【典例解析】 例1:蝗虫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N,用该蝗虫的精巢做成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为 ( ) ①1N ②2N ③3N ④4N A、② B、①② C、①② ④ D、②③④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单元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 理解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全面的看待发生在身边的现象,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心理状况。 当然教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减数分裂说课稿20

《减数分裂》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法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说说这一节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这一课题位于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前承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后接生物的变异,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既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它与有丝分裂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本节内容与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知识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连接着有丝分裂的内容,同时,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对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的内容有重要联系。通过学习,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为后面学习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奠定细胞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和掌握减数分裂的核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②能通过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形的比较,解决有关习题。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变化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减数分裂的探究性学习,加深对事物自身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对立统一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落实方案:①学生看书归纳;②与有丝分裂概念比较。 (2)精子的形成过程 落实方案:①幻灯片展示动态变化过程;②学生通过图片归纳 2.教学难点: (1)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2)染色体和DNA数目变化规律 学生对这些缺乏感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更是难以抓住本质。解决的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 学生已经在前面学习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初步掌握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及染色体行为的变化,但尚未形成系统。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尽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二)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能力: ①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课堂内容容量。 ②学生的识图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教师在展示图片的同时加以指点。 三、学法指导 1.通过指导学生对教材和学案中的具体案例中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DNA数量的变化行为的观察,促成学生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对重点、难点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受体,配体: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配体(ligand):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2. 细胞通讯,信号传导,信号转导,细胞识别: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别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信号传导:相当于是将上面细胞的刺激冲动传向下一个细胞,起着一种传递承接的作用,生化性质上没有什么改变。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4. 核孔复合体:在内外膜的融合处形成环状开口,直径为50~100nm,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是选择性双向通道。功能是选择性的大分子出入(主动运输),酶、组蛋白、mRNA、tRNA等存在电位差,对离子的出入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5.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 在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染色质结构的折叠压缩程度比较小,即密度较低,进行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浅,这部分染色质称常染色质.着丝点部位的染色质丝,在细胞间期就折叠压缩的非常紧密,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情况差不多,即密度较高,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深,这部分染色质称异染色质. 6. 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7. 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8. 紧密连接,粘着带,桥粒,间隙连接:

优化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2章 第1节 第2课时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word无答案)

优化练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2章第1节第2课时观察 细胞的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一、单选题 (★) 1 . 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下列可选用的材料是 A.牡丹花药B.马蛔虫受精卵 C.蝗虫的精子D.人的血液 (★★) 2 . 下列关于“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时需用高倍镜 B.跟踪观察一个精原细胞可看到减数分裂的连续变化 C.实验材料通常选择分裂旺盛的精巢 D.视野中能观察到联会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 3 . 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蚕豆花粉母细胞的固定装片来观察 B.不可用洋葱根尖制成的装片来观察,因为不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等现象 C.用桃花的雌蕊比用桃花的雄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 D.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 (★★) 4 . 雌蝗虫染色体数为2n=24,在显微镜下观察雌蝗虫卵巢细胞分裂的固定装片时,看到12条染色体着丝点排列于赤道板上,说明此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后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5 .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受精作用实质的是()

A.精子与卵细胞接触B.卵细胞表面发生复杂变化C.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内D.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 6 . 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作用过程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为受精卵的过程 B.一个卵细胞能与多个精子结合 C.受精完成后,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D.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 7 . 下列关于受精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中细胞核有两个,一个来自精子,另一个来自卵细胞 B.受精卵中的DNA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C.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和交叉互换现象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 (★★) 8 . 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意义的是() 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能够保持亲本的一切遗传性状 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9 . 下列选项中,导致配子中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联会 ③同源染色体分离 ④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 . 关于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实验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复习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复习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一、减数分裂 1、减数分裂概念 1条件: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 2主要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3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4理解如下表: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 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二细胞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场所有性生殖器官 2、减数分裂的过程 1间期:DNA复制,有关蛋白质合成 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3点拨:细胞的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的渐变过程,每一个时期的转变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判断不同时期时要根据该时期的主要特征。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核DNA随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减半,但质DNA不一定平分,因此质DNA不一定减半。 二、受精作用 1、概念: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1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2卵细胞的细胞膜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相融合,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3、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一半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4、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5、配子中染色体组合多样性的原因 1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三、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的步骤 1 低倍显微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2 根据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利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识别不同时期的细胞。 3 根据观察结果绘制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生物万能说课稿(共7篇)

篇一:高中生物说课稿教师面试说课稿万能模板 尊敬的各位专家,xx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是新课标下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x第x章第x节的内容,本节全面介绍了??/本节主要包括(讲述)??等内容,这与前面学习的??内容密切联系,也是后面学习??的基础/为后面学习??做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作为?的重要环节,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本书的重点,乃至在整个高中生物课程中,举足轻重。同时,?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故而,讲好本节课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认知规律,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首先,是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说明?的意义识记并理解? 概述?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明确? 掌握?的规律并能举例论证举例说出?的种类和作用 3、 其次,是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生物学的知识说明/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和实际问题 2、通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 3、 最后,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的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物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树立/确立?的观点,形成?价值观 2、尝试/体验比较分类的学习方法养成用于质疑、积极实践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 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主要讲述2?内容,2?这部分知识不仅是1?的关键内容,而且涉及前面学习过的?,又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因此确立2?为本节的重点。 ?是微观、抽象、复杂的,学生在学习时,难以形成直观、感性的认识,且?内容较为枯燥/且学生受已有知识经验限制,学习?时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故而确立?为难点。 说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首先是教法:/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贯穿观察与讨论,主要运用?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投影、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的呈现教学素材,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给学生更为具体、感性的认识,特别是动画类的演示,让学生的认识更有立体感。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率。 问题探究教学法(启发式问题串设计):以问题引发兴趣,整个教学过程中设置好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层层设疑,层层展开,层层递进,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扩大思维范围,让知识真正融入学生的头脑,并与原知识挂钩,达到知识提升的目的。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不断思考、积极参与到知识体系构建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同时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也体现出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分类比较法培养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高中生物 《减数分裂》说课稿2 新人教版必修2

《减数分裂》说课稿示例 说课是教师在特定场合下,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讲解教学方案的教研活动。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有关说明。本人参加了苏州市多媒体课件说课比赛,下面以《减数分裂》第一课时为例来说明。 1. 教材分析 1.1 本课内容以精子形成过程为例讲述减数分裂过程,由此总结减数分裂的概念。 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减数分裂是本书的重点和难点,,既是对有丝分裂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学习遗传知识的基础,因此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 教学目标(1) 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2)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和DNA含量的变化规律。 (3) 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4)通过对减数分裂课件的观察、分析、综合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4 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特征和数目的变化,难点是同染色体的概念以及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随机性。 1.5 使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减数分裂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应用挂图和投影仪等常规的教学手段,学生难以正确理解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而应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地展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数分裂各期特征,强化了重点。在动画过程中,设计了辅助二维动画,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的随机性进行了模拟,学生容易理解,这样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目标探究]教学模式:目标—观察—思考—总结—应用,根据教学目标设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归纳和总结来解决问题并形成知识体系,然后加以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程序图解如下: 观察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绪论 最早发现细胞并命名的学者:虎克 细胞学说创始人:施莱登 最早观察到活细胞的学者:列文虎克 提出细胞来自细胞的是魏尔肖 提出双螺旋结构的是沃森和克里克 将染色体行为和孟德尔遗传因子联系起来的学者:博伟和萨顿 细胞学说创始人:摩尔根 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鲁斯卡 证实DNA为遗传因子的学者是艾弗里 发现无丝分裂的是雷马克 发现有丝分裂的是弗莱明 发现减数分裂的是范贝尼登 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是分子水平,亚细胞水平,细胞水平 第二章 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 原核细胞典型代表:细菌 蛋白质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肽键 二级结构是指多肽链骨架盘绕折叠所形成的有规律性的结构。包括α螺旋和β片层。氢键三级结构是不同侧链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氢键,疏水键,离子键 四级结构是多肽链亚单位之间通过非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蛋白质功能:表达遗传信息 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冬氨酸 碱性氨基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举例说明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人体血红蛋白的β链上的第六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就会形成异常血红蛋白,导致镰刀型贫血。肿瘤转化生长因子仅在合成蛋白二聚体时才能发挥功能。在生活细胞中,蛋白质亚单位也只有组装成大的适当的超分子结构,才能更好的完成生命活动过程。 结构域:多肽链的独立折叠单位。 核酸化学组成:磷酸,戊糖,碱基 核酸功能:携带遗传信息 细胞内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有机小分子:单糖,脂肪酸,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um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2nm 光镜最小可见线粒体。 苏木精染色细胞核蓝色,伊红染色细胞质红色。甲醛固定 荧光显微镜观察核酸,吖啶橙染色,DNA绿色,RNA红色 相差显微镜观察活细胞 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液体介质中的细胞器,细菌,真菌等 显微电影记录活动过程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彩色三维结构 分离细胞的方法: 机械分离 酶解法 根据细胞特性分离 流式细胞仪分离荧光标记的细胞 免疫磁珠法获得高纯度细胞 激光切割获得单一细胞 原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或细胞进行首次培养 传代培养:从原代培养的细胞以一定比例转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扩大培养细胞系:来源于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繁殖,传代 细胞株:分离出单个细胞使之增值形成细胞群 细胞组分分离: 差速离心 速度沉降:根据沉降系数不同 平衡沉降:根据密度不同 蛋白质分离:层析法,电泳 SDS-PAGE:分子量不同 等电聚焦电泳:等电点不同 双向电泳 核酸分离:差速离心 核酸鉴定:凝胶电泳,支持物为琼脂糖和丙烯酰胺 上调基因表达:外源基因在细胞内过表达 下调基因表达:RNA干扰技术 印迹杂交时定量检测基因表达变化基本方法 荧光实时定量PCR是检测基因表达变化的常规方法 原为杂交提供基因表达的时空信息

【高中生物】易学通.重难点一本过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3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含解析

——分析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选材用雄性个体的生殖器官;、 精巢中细胞分裂方式;; 前情提要: 关键词:选材、细胞分裂方式、细胞类型判断 难度系数:★★★ 重要程度:★★★ 基础回顾: 考点一览: 考点一、实验原理 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考点二、实验流程

(1)装片制作(同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过程)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显微观察 技能方法: 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中宜选用雄性个体生殖器官的原因 (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量。 (2)在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没有进行彻底,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大部分动物),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Ⅱ分裂。 2.精巢内精原细胞存在的细胞分裂方式 精巢内精原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因此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为N、2N、4N等不同的细胞分裂图像。 3.临时装片制作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反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粘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粘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4.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技巧归纳】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关键提醒 (1)临时装片制作时应特别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 ①为了更加清晰地观察染色体形态,在解离前,一般要对动物组织进行低渗处理,其目的是凭借渗透作用使细胞膨胀,染色体铺展,同时可使黏附于染色体的核仁物质散开,以便能在一个平面上观察所有染色体形态。 ②低渗处理后再进行解离固定,将细胞杀死并去除细胞之间的黏连物,使细胞彼此分开,经压片,细胞会彼此分散开,解离后进行漂洗,去除解离液对染色效果的影响,染色体容易被醋酸洋红(染)液或龙胆紫溶液染色,染色完成后进行制片并压片。 (2)确定中期细胞的类型:睾丸内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增加细胞数目。因此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应该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丝分裂中期,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课堂巩固】 1.为了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实验材料选择恰当的是() ①蚕豆的雄蕊②桃花的雌蕊③蝗虫的精巢④小鼠的卵巢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C 2.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的教学设计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高中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高一生物乃至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它解释了有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卵细胞)形成的过程和受精作用的大致过程。减数分裂是有丝分裂的延续和另一大分支,又是更好掌握第一章中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这一节的新名词较多和知识点繁多,教材内容微观,与生活联系不大,使其内容非常抽象,并且此节的图形众多和相似度高,向来是学生头疼的章节。但是减数分裂这节内容的知识点却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特别是减数分裂各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及行为变化,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高考的热点考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已经接触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并且对生物生殖部分内容相当感兴趣。所以他们对减数分裂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并不觉得完全陌生和难以接受。而且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详细地了解过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对有丝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由于减数分裂跟有丝分裂的所学重点都差不多,所以在减数分裂各个阶段的染色体形态的变化和染色体、DNA数目的变化的理解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认知活动的自觉性,认知系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但正因为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有一定的相似点,所以容易混淆,它们的区别

更是难点。但又因为这是高考的重点,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老师给予的耐心指导和时间。又由于减数分裂过程较烦琐,内容抽象,图形多,易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这些都必须老师用各种教学方式去给予形象化的引导和梳理,需要老师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具体化,并且让学生自主地体会和发觉,理解,并转化为课本的知识。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各种形式(如多媒体,挂图,游戏,故事,诗句,比喻等),或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使探究式学习和个性发展得到最大体验。 四、教法分析 本节课把多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1)引导-探究法: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通过蝗虫生殖细胞形成的探究实验,了解减数分裂的大致过程和结果,符合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规律 2)合作-构建模型法: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通过橡皮泥制作的染色体模拟减数分裂过程,把抽象复杂的生命现象,转化为直观具体、肉眼可见的过程,完成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3)角色扮演法:学生角色扮演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获得深刻印象,并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减数分裂的动态过程演示出来,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非常经典)1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 (非常经典)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b31417374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是人教版教材高二生物必修本第一单元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理解由各种化合元素组成的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核酸等各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特点,在细胞和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和各自具有的生理功能;初步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是体内各种化合物按一定方式和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合作、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解、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不同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合物的学习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各种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的学习,认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各种化合物的功能的学习,认识生物体的物质性和生命活动需要物质基础的观点;使学生初步学会抓住知识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用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观点分析事物、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 1.组成生物体的六大类化合物的元素组成,该六大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和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 2.四类有机物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分析 1.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特点,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及其与功能特点的相互关系。 2.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结构特点,核酸的种类、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讲解水分、无机盐、糖类和脂类知识。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联系生物学实际,大量列举生物学事例,通过大量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糖类和脂类的相关知识。讲解蛋白质和核酸的知识。教师讲解时要注意联系化学知识,联系具体的生物学事例,联系生物体的具体功能,帮助理解相关的知识。最后总结归纳原生质的概念。 由于本节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例举生产实践上存在的一些有关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必修二)人教版高中生物说课稿全套(附高中生物说课模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说课稿全套 高中生物说课稿模板(标准格式)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 我是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单元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在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节内容前面承接本教材的内容,后面是本教材的 这部分内容,所以学好这个内容为学好以后的生物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内容包含的一些知识,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 理解: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重点的依据:只有掌握了,才能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难点的依据: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我校高二年级学生的现状,以及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3—5分钟) 由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和教材开头的情景设置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了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细胞生物学知识点

第一章医学细胞生物学绪论 名词解释: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解答题:细胞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细胞的共同属性 易考点:首次命名植物细胞的人,发现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事件,提出DNA 双螺旋模型 第二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名词解释:分辨率,电子显微镜,酶细胞化学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细胞培养,细胞系,细胞株,细胞融合,干细胞 解答题:细胞培养的基本条件,光学显微镜技术的原理 易考点:分辨率的计算公式及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光镜的分辨极限,暗视野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轮廓以及观察的范围,透射显微镜观察的是细胞内部的细微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的是三维立体形貌。 第四章细胞膜 名词解释:生物膜,细胞膜 解答题: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特性,耦联运输 易考点:功能复杂的膜中所占蛋白质的比例大,三种膜蛋白的存在形式,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选择题形式),糖萼的本质 第六章内膜系统 名词解释:内膜系统,细胞质 解答题:信号假说的主要内容,高尔基复合体的功能,滑面内质网的功能,溶酶体的形成过程,溶酶体的功能 易考点:内质网的标志酶,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形成面,成熟面),溶酶体的标志酶 第七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呼吸链,分子伴侣,导肽 解答题:描述线粒体的结构 易考点:光镜下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各部位的标志酶,呼吸链的复合体中每个复合体有哪些物质,线粒体疾病的特点,化学渗透学说主要知道氧化放能

第八章细胞骨架 名词解释:细胞骨架,中间纤维结合蛋白 解答题:微管的体外装配,影响微管装配的因素,微管的功能(简单描述),微丝的组装过程,影响微丝组装的因素,微丝的功能,中间纤维结合蛋白的功能,中间纤维的组装的控制以及影响因素,中间纤维的功能 第九章细胞核 名词解释:核型,核纤层,细胞骨架,核基质, 解答题:简述细胞核的基本结构,核孔复合体的结构,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的异同点,核仁的光镜和电镜结构。 易考点:核基质的功能,人体哪几号染色体上有核仁组织区。 第十一章细胞生长与增殖 名词解释: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I。解答题:简述有丝分裂过程及各过程标志,减数分裂过程。易考点: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英文,细胞周期调控的起主要作用的物质。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 名词解释:细胞分化,细胞决定,管家基因,奢侈基因。易考点:细胞分化实质,细胞分化特点。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易考点:干细胞的分类,干细胞的来源。 第十四章细胞衰老与死亡 名词解释:细胞衰老。解答题: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主要区别。易考点:细胞衰老的表现,细胞凋亡的特征。 第十五章:名词解释:干细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