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1工程概况

广西某市中心广场拟建一座24层的贸易大厦,该大厦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土洞发育。基坑北5m紧邻七层高的图书馆及四层高的电影院,南面相距4m处为该市主干道,见图1。地基处理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引进一些新的施工措施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略)

图1拟建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平面示意

该楼为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4~4.4m,采用一柱一桩独立基础形式,单桩最大垂直荷载21000kN。原设计为先开挖基坑,四周用毛石砌挡土墙,坑内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抽取大量地下水,造成电影院、图书馆多处开裂,建筑物地基有向下滑移现象,同时挖孔桩没办法穿过多层溶洞,施工难以进行,造成停工。在此情况下,对该项工程进行了基础设计修改,采用冲孔和挖孔灌注桩相结合,并制订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程序,以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及桩孔的超前钻资料,基坑开挖已经挖除了人工填土层及淤泥层,基坑底地下有6~9m厚的履盖土层,其下为灰岩。该地区属于岩溶发育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土洞、溶洞发育,尤其主楼部位岩洞最为发育,最深溶洞达32m,方向呈多方位;洞的大小不一,最大的顶底板间距21m,最小的仅有十几厘米,有的溶洞全被充填或部分充填,有的为空洞并形成地下暗沙。土洞埋藏较浅,常发展到地面。多层溶洞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岩面起伏不平,高差较大并发育有大量溶槽、溶沟等。大部分基岩上部为块状风化堆积层,充填有黑色淤泥,且厚度大。地基岩土层结构见图2。

(略)图2地质剖面

该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及岩溶裂隙水,地下水系与相离不远的义昌江相联,场地地下水位高,常高于基坑底面,且流量大,为紊流状态。有的地段钻孔或桩孔地下水往上涌,有的溶洞夯穿时,数台抽水机也无法灌满,所灌浆水进入地下暗河流进义昌江。

3岩溶地基处理方案

由于地基复杂,普遍存在土洞、溶洞,因此该楼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要求桩端置于稳定完整的微风化基岩上。

a.在每个桩孔上钻进1~3个超前钻孔,钻孔深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5m。主要目的:查明每个桩孔的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查明土洞、溶洞分布及大小、规模、连通程度、充填情况;查明强风化层厚度,溶洞顶板厚度;查明稳定持力层的准确顶面标高及其标准承载力;初步判定地下水类型、大小及流向。

b.根据超前钻孔资料及建筑荷载进行桩的选型设计。当桩孔下无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处理地基,人工挖孔桩要求进入稳定微风化岩石不得小于0.5m,对于起伏较大的持力层面,可打成30cm宽的台阶;当桩孔下有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大直径冲孔灌注桩处理地基。要求该桩穿过溶洞、土洞或厚层强风化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

c.关于地下水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冲孔灌注桩,采用泥浆护壁,水下灌注,无需抽取地下水,避免了深层岩溶裂隙水的抽取导致周围建筑物的变形;人工挖孔桩部分,毫无疑问要抽地下水。前阶段工作中由于抽取地下水把相邻的电影院、图书馆拉裂,两边道路下沉,导致地下水管道破裂。因此,为了使施工中不再出现上述情况,必须采取调整施工程序等措施,控制抽取地下水,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严格监测周围建筑物裂缝发展动向。

4地基处理施工

施工分为两个部分,即冲孔灌注桩和人工挖孔灌注桩。

4.1冲孔灌注桩施工

该施工主要难点为如何在具有多层溶洞的岩溶区成孔,如何堵住泥浆渗漏及砼流失,如何保证冲孔进尺及清除孔底沉渣。

每当打穿一层溶洞时,经常出现如下情况:a.孔内泥浆迅速流失,因岩溶水系与义昌江联通,两台3PN泵供水也无法使孔内满上来,出现地面孔口塌陷,产生一大漏斗,不仅不能施工,而且经常危及钻孔及人身安全,有时连钻机撤出的时间都没有;b.溶洞或裂隙水流入孔内,破坏泥浆,泥浆比重减少或变成清水,孔底出现厚层沉渣,无法反浆,更不能进尺,使工程无法进行。

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向孔内回填大量粘土,目的是堵漏,同时也寤鞒煽住?br>小裂隙的漏浆,粘土可不必装袋,可直接倒入孔内,水泥需整袋抛入,使其沉底,操作方法同上。

当再次打穿下一层溶洞发生漏浆时,重复上述工作,直到完成一个桩孔为止,见图3。

这样施工的结果是堵住了漏浆,堵住了溶洞,保证泥浆质量且能正常返浆,正常进尺,同时在灌注砼时,不会出现大量超灌。

如63#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桩径1.6m,桩长21m,上覆土层厚5.5m,其下为多层分布的溶洞,遇大小溶洞4个,发生强漏浆6次,

为堵漏造浆共用318包水泥,直接用于堵漏费8600元。

经比较,上述方法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施工方法。与之相比,在此场地也曾采用钻孔灌注桩,钻孔直径500mm,结果是1)因泥浆流失过大,无法补足泥浆;2)长期钻进,出现大面积地面塌陷;3)孔底难清除沉渣;4)砼灌入量无法控制。在仅钻成的两个孔中,孔底几米厚度沉渣无法清除,其中一孔12h灌入几十立方砼,不知流向何处。

(略)

图3堵漏示意

4.2挖孔桩施工

对于人工挖孔桩,按常理是最简单的施工方法。由于该地层含有大量地下水,抽取地下水已危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如何达到最经济最安全的施工成为第一难点。经认真分析,充分了解该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与周围建筑的联系,并对建筑物已开裂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抽取大量地下水是导致周围房屋开裂、地基下沉的最主要原因,如要对基坑周围进行全面的帷幕防渗,耗资巨大,同时岩石裂隙水未必能堵住。最后采用了不增加投资的方案,只对施工程序进行了调整。

通过施工程序调整,设法改变水的渗透路径;分散施工,不能成片连续开挖,每隔3~5个桩孔开挖一个;先施工水量较小的桩孔,如果发现水量较大的桩孔,停止抽水,不再向下施工,严格控制抽取地下水量;每挖成一个桩孔,验收后立即灌注砼,堵住水的部分渗透路径;严格监控周围建筑物的裂缝。

事实证明,按上述原则要求进行施工,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施工任务,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如果不按此程序施工,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当时现场为了进度,同时开挖4孔,同时抽水,结果4h后观测发现周围建筑物裂缝加大,石膏断裂。紧急停工后再按程序施工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施工安全顺利。再次证明经过施工程序的控制,安全施工可以得到保证。

5结束语

1)岩溶地基处理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需因地制宜地设计和选择施工方法。

2)岩溶地基采用冲孔与挖孔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处理,既经济,又避免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诸如抽取大量地下水,引起周围建筑物的下沉开裂,人工挖孔难以穿过多层溶洞等问题。

3)冲孔桩处理复杂岩溶地基行之有效,有较大的可靠性。

4)采用袋装粘土及水泥填堵溶洞及防渗堵漏,行之有效,且最为经济,同时保证成桩质量,避免大规模超灌砼。

5)在进行严格的施工管理条件下,调整施工程序,严格控制抽取地下水量,只要施工程序合理,完全可以无需任何防渗措施,可以进行安全的人工挖孔桩施工。

岩溶地段桩基处理方案.(优选)

四通特大桥岩溶地段桩基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四通特大桥起始里程为DK746+849.24-DK750+510,桥梁全长3660.39公里,中心里程为DK748+672.695,桥墩为双线圆端实体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基础。孔跨布置20-32m简支梁+(32+48+32)m连续梁+88-32m简支梁。 该桥基底岩溶发育强,桩基穿越多层溶洞,成桩较难。岩溶发育给桥梁基础带来了较大隐患,对在岩溶地质条件下进行钻孔施工,主要应控制钻机平稳,防止斜孔、防止串孔、钻孔漏水和钻孔进度问题。 二、处理方案 要根据地质条件,可以分别采用抛填片石、高压注浆、钢护筒跟进等施工技术措施,确保钻孔施工顺利进行。为确保岩溶发育地段桥梁钻孔桩及扩大基础施工,高质量完成该地段施工任务,特制定以下施工方案: ①岩溶强烈发育区,所有桩孔均做到一桩一探,以实际的钻探资料来确定各个桩孔的桩尖位置,勘测设计阶段未逐桩钻探的桩,施工前要进行必要的地质钻探,并跟进地质资料重新设计。 ②桥址处存在无填充物溶洞地段,钻孔桩施工应采取钢护筒跟进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③岩溶地段桩基础施工遵循先长桩,后短桩的顺序进行施工。 ④根据地质资料,部分岩溶发育地段存在裂隙发育现象,此地段基础应采用压浆处理后再进行基础施工。

⑤严格按照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溶洞处理,对于要求桩尖透过溶洞的钻孔桩基础,必须严格施工、精心探查,穿越溶洞时采取可靠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一)处理方法 ①岩溶处理原则 每根桩先用地质钻机钻探,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填充物类型,并画图列表,为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提供详实依据。 对填充物进行土工试验,分析其物理力学特性,检测容重、含水量、孔隙率等,为注浆参数计算提供依据。 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填充情况,为每根桩设计出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成孔方法及施工措施。 对每种处理方案,都要进行仔细的计算,施工前在桥位外进行溶洞注浆及钻孔试桩试验,取得经验数据,完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遇到大溶洞时请监理工程师核查,明确处理方案,并报监理批准后实施。 根据溶洞的大小、形状、特征等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案,具体见下表所示。 溶洞处理对策一览表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现代工程地质学》 读书报告 岩溶地区 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姓名:罗国才 学号:15121158 班级:硕1508班 专业: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指导老师:王连俊教授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及稳定性分析 岩溶地区的地质构成常常会引起地基的不均与沉降、承载力不足以及地基的塌陷或滑动等严重破坏。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在岩溶地区展开,岩溶地基就成为了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突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岩溶地区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岩溶地区就是我们常说的喀斯特地貌,是硫酸盐岩、碳酸盐岩等可溶性的岩石在水的腐蚀和崩塌的作用下,产生的各种地质形态、作用和现象的统称。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工程建设,建筑物的基础很容易遇到土洞、溶洞等不良的地质问题。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都是由能够溶于水的石灰岩组成的,由于石灰岩长期受到水的冲刷和溶蚀,石灰岩的结构出现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形成土洞和溶洞。这些天然的土洞和溶洞不管是大小还是分布都会造成工程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方面的重大影响。 在岩溶地区进行工程建筑,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更是重点。以下是岩溶地区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 (1)地基不稳及塌陷问题 由于地表的岩溶作用,石灰岩的表层会有溶沟发育,在这些发育的溶沟之间常常会残留尖棱状或者锥状的石芽,导致石灰岩地基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从而形成石芽地基。此外,石芽间的溶沟会被土填充,所以具有较低的强度和较高的压缩性,容易引起建筑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从而无法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土洞地基和溶洞地基也容易在建筑物的荷重作用下产生塌陷,给建筑物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2)突水和渗漏问题 在岩溶地区,由于岩体中存在的缝隙、溶洞和管道,导致在地基基坑开挖或隧道开挖时,如果有承压水,那么很容易引起地下突水,从而导致地基基坑的排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把地基淹没。 影响岩溶地基稳定性的自身因素有:溶洞顶板的厚度和跨度,洞体完整程度和充填情况,岩体强度和产状分布,岩溶裂隙发育和。外部因素有:荷载大小和作用时间长度等。 二、岩溶地区的地基处理 岩溶地基变形破坏主要形式有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地表坍塌等。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实例 1 工程概况 广西某市中心广场拟建一座24层的贸易大厦,该大厦地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土洞发育。基坑北5m紧邻七层高的图书馆及四层高的电影院,南面相距4m处为该市主干道。地基处理施工难度大,施工中引进一些新的施工措施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该楼为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4~4.4m,采用一柱一桩独立基础形式,单桩最大垂直荷载21000kN。原设计为先开挖基坑,四周用毛石砌挡土墙,坑内采用人工挖孔桩。由于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抽取大量地下水,造成电影院、图书馆多处开裂,建筑物地基有向下滑移现象,同时挖孔桩没办法穿过多层溶洞,施工难以进行,造成停工。在此情况下,对该项工程进行了基础设计修改,采用冲孔和挖孔灌注桩相结合,并制订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程序,以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及施工的顺利进行。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勘察报告及桩孔的超前钻资料,基坑开挖已经挖除了人工填土层及淤泥层,基坑底地下有6~9m厚的履盖土层,其下为灰岩。该地区属于岩溶发育区,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土洞、溶洞发育,尤其主楼部位岩洞最为发育,最深溶洞达32m,方向呈多方位;洞的大小不一,最大的顶底板间距21m,最小的仅有十几厘米,有的溶洞全被充填或部分充填,有的为空洞并形成地下暗沙。土洞埋藏较浅,常发展到地

面。多层溶洞分布在不同的平面上,岩面起伏不平,高差较大并发育有大量溶槽、溶沟等。大部分基岩上部为块状风化堆积层,充填有黑色淤泥,且厚度大。 该场地地下水属于潜水及岩溶裂隙水,地下水系与相离不远的义昌江相联,场地地下水位高,常高于基坑底面,且流量大,为紊流状态。有的地段钻孔或桩孔地下水往上涌,有的溶洞夯穿时,数台抽水机也无法灌满,所灌浆水进入地下暗河流进义昌江。 3 岩溶地基处理方案 由于地基复杂,普遍存在土洞、溶洞,因此该楼采用一柱一桩的形式,要求桩端置于稳定完整的微风化基岩上。 a.在每个桩孔上钻进1~3个超前钻孔,钻孔深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5m。主要目的:查明每个桩孔的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查明土洞、溶洞分布及大小、规模、连通程度、充填情况;查明强风化层厚度,溶洞顶板厚度;查明稳定持力层的准确顶面标高及其标准承载力;初步判定地下水类型、大小及流向。 b.根据超前钻孔资料及建筑荷载进行桩的选型设计。当桩孔下无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人工挖孔桩处理地基,人工挖孔桩要求进入稳定微风化岩石不得小于0.5m,对于起伏较大的持力层面,可打成30cm 宽的台阶;当桩孔下有溶洞或厚层强风化带时,采用大直径冲孔灌注桩处理地基。要求该桩穿过溶洞、土洞或厚层强风化带,进入稳定持力层不小于一倍桩径。

铁路地基处理技术

铁路地基处理技术 目前在马来西亚半岛挠万和美罗之间正在建造长达110公里列车时速高达160的高速铁路项目。在地面的改进方法中,工程中采用了碎石桩置换振动,干土深层搅拌法(水泥柱),单桩帽的土工格栅加筋式路堤以及单桩帽的拆卸/更换工作。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阐述对振冲置换法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深层土壤混合处理方法在工程中的使用采用承载板试验利用现场仪器操作监测石柱的性能和讨论土搅拌地基处理的方法。本文还简要概述了其他的一些处理方法在这一高速铁路项目如单桩土工格栅路堤以及拆卸/更换工作。 1. 简介。 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运行在马来西亚半岛雪兰莪州的挠万与霹雳州的美罗之间总长度超过110公里。图1显示项目站点在马来西亚半岛的位置。该项目的岩土工程设计包括用现有的基础为时速高达160的交通荷载做地基处理。客户的设计要求是在六个月内最大的工后沉降在25毫米内,在长达10米的弦允许10毫米的沉降差异。另外,固结度应达到不低于85–90%的程度。所需的边坡长期稳定的最小安全系数为1.5。由于严格的结算限制和项目的快速轨道的性质,一系列的地面技术的改进必须与软土或松砂所适应的高填方路堤的位置进行确定。因此,必须确保地基在沉降及边坡稳定性具有足够的性能以及所需的工期内完成该项目。 本文提供了一个详细的介绍对振捣替代石柱和干土深层搅拌法处理方法在工程中应用。振捣置换振冲碎石桩是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大型桩所回填粗粒材料由特定深度的振动器装置安装在土壤中。干燥的土壤深层搅拌技术是一个石灰–水泥柱法的发展。本文还简要地讨论了桩承式路堤土工格栅以及它的拆卸和更换,这也是本项目采用的处理方法。 该项目的铁路路堤高度范围从1到12米不等,路基顶部最小宽度为14.9米,高度小于10米,宽度为24.9米的路堤高度大于10米。该路堤的边坡坡度为1 :2。路堤的两边设有宽3米高度大于5米的马道。项目中遇到的土壤是达30米的深处的软质淤泥和粘土以及松砂的高度可变的混合物。两种方法由于结构约束所需的处理过程:(a)新路线需要修两个新轨道其要求对路基全宽的治理;(b)对现在存在由后来改造成的轨道及新修建的轨道进行治理。第一阶段治疗只是为新的轨道下的路基宽度。第二阶段的治疗包括一旦列车运营已经转移到新的轨道时对改造轨道进行处理。 2. 石柱振捣置换法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剖析 建筑物的沉降,以解决高层建筑主体和裙房之间差异沉降问题。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如果采用施工后浇带而不设置永久变形缝,却有可能出现裙房与高层建筑物的整体倾斜。因此,如何保证高层建筑物整体使用寿命,除质量安全、材料、工艺要求外,首先要把握基础施工方案,这是关键。地基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基地的造型和造价,所以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更值得探讨。 关键词: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与应用 引言 岩溶地区不良地质构成的岩溶地基常常引起地基承载力不足、不均匀沉降、地基滑动和塌陷等地基变形破坏。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兴建在岩溶地区,岩溶地基问题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评价,采用合理、经济的地基处理措施,有着重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意义。 1 岩溶地区地基特点 岩溶又称喀斯特地貌,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等)进行以化学腐蚀为特征,并包括水的机械侵蚀和崩塌作用,以及物质的携出、转移和再沉淀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这种作用产生的现象的统称。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是:可溶性岩体、具有溶蚀力的水以及水的循环交替。土洞是指埋藏在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内的空洞,是岩溶地基常见的一种岩溶作用产物。它的形成和发育与土层的性质、水

的活动、岩溶的发育等因素相关。其中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是土洞发育最重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地下水或地表水的活动与运移,将对土层产生潜蚀作用及山脚解作用而形成土洞。土洞洞体形成后,其洞壁周围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当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时,将进一步改变土洞壁周围土体的应力状态,并有可能导致洞边土体产生破坏,土洞进一步扩大而塌陷。岩溶地区的土层特点是厚度变化大,孔隙比高,地基很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从而导致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破坏。 2 常用的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2.1岩溶地基加固法 溶洞灌浆主要面向的是机械设备小型化和辅助用房下的浅层岩溶的处理,由于其成本造价低,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对岩溶的处理原理是填实溶洞,使其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强度,然后切断其与地下水之间的联系,以防溶洞的再次扩大,进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对于有粘性土或沙砾填充的场地溶洞,其本身的构成决定了其漏水现象严重,甚至有的还与上部溶洞相连,为了对溶洞的加固效果更加稳定,适合采用联合灌浆技术。对洞内无充填物则不进行旋喷洗孔。高压旋喷清水及注浆是为了保证灌注水泥混合浆液前溶洞内浆液的稳定,也保证了加固处理后形成的灌浆体性质均匀稳定,不存在软弱灶,并使溶洞没有继续发育的条件及空间。施工中应注意地层情况,准确控制需处理溶洞的规模、深度、范围及充填情况。对埋深较大的岩溶土洞,宜采用压力注浆法加固,压力注浆是将浆液通过压浆泵注浆管注入岩土层中,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等方式,驱走岩石裂隙中或土颗粒问的水分和气体,并填充其位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

第 25 卷 第 4 期 2004 年 月 8
河 南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tural Science)
Vol. 25 No. 4 Aug. 2004
文章编号 :1672 - 6871 ( 2004) 05 - 0075 - 03
复杂岩溶地基处理
马琳琳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业所 河南 洛阳 471039)
摘要 : 结合工程实际 ,重点介绍溶洞灌浆 、 旋喷桩和钢管桩在工程实例中的运用 。实践证明 ,针对建筑场地的 不同地质情况 ,采用溶洞灌浆 、 旋喷桩和钢管桩进行地基处理均是可行的 。溶洞灌浆和旋喷桩对多溶洞地基 处理效果明显 ,而钢管桩适用于基岩岩溶强烈发育 ( 特别是多层溶洞) 的地基处理 。 关键词 : 溶洞 ; 地基处理 ; 灌浆 ; 桩 中图分类号 : TU472 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岩溶是由石灰岩 ,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 [1 ] 。基岩内有溶 洞存在 ,在附加荷载或振动作用下 ,会使地基变形塌陷 ,建筑物倒坍 ,当其上履盖土层时 ,由于土层厚度 不均 ,往往导致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目前国内外对于建设在岩溶地区的高层 、 住 宅等民用建筑的地基处理已有一定的成熟的经验 [2~4 ] ,如大直径嵌岩桩基础方案就是多数设计部门设 计高层建筑时的首选基础方案 [2 ,5 ] ,而对于与工程质量 、 工程造价 、 工程进度等密切相关的工业建筑岩 溶地基处理还需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 。岩溶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 ,如挖填或填充 、 、 跨越 灌注或支承 、 [6 ,7 ] 压浆 、 处理流动水 、 排导等 ,这些都是一些很常规的处理方法 , 现在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 , 岩溶地基 的处理的方法更加可靠 、 、 先进 经济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 ,就如何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 、 场地特征 、 工程实 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 ,并对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 。
1 工程概况
1. 1 工程概况
乳源东阳光精箔有限公司一期工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城东面 , 占地面积大 , 约为 33000m2 ; 主要建筑物为铝板带箔工程压延车间 ,熔铸车间 ,为多跨 ( 5 跨) 单层装配式厂房 ,最大跨度 24m ; 车间内 有对沉降敏感的重型设备 ; 有多台吊车 ,最大吊车吨位为 50t ; 边柱柱距 6m ,中柱抽柱 ,柱距 12m ,柱底内 力大 ; 车间内还分布着许多小型设备基础 ,以及辅助设施 ,如通风机室 、 变压器室 、 过滤间 、 电控室 、 高压 配电室 、 办公室等等 。 1. 2 建筑场地的地质特征 1. 2. 1 地质情况 自上而下为 ( 1) 素填土 : 主要成份为粉质粘土 ,夹少量砾砂 、 卵石 ,土质均匀性较差 ,厚度约 0. 3~4. 5m 。 (2) 粉质粘土 : 湿~很湿 ,可塑 ,局部呈硬塑状 ,分布于场地的西南面 ,层厚约 1. 2~2. 5m 。地基承载 力建议值为 60~120kPa 。 ( 3) 中粗砂 : 含 5 %~8 %的卵石 ,稍密 ,湿 ,厚度约 0. 9~2. 4m 。 (4) 卵石层 : 主要成份为砂岩及石英岩 ,层厚为 1. 3~3. 4m 。 ( 此层在第一期的勘察报告中为 6. 5~ 10. 2m ,呈厚层状 ,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地基承载力为 350kPa) 。 (5) 砾砂 、 中粗砂粉土或粉质粘土 : 残积层 ,浅黄色 ,稍密或软塑~可塑 ,局部流塑状 ,湿 ,压缩性高 , 厚度一般为 0. 3~8m ,局部呈巨厚层出现 ( 厚度达 9. 8~19. 6m) 。
作者简介 : 马琳琳 (1972 - ) ,女 ,河南洛阳人 ,工程师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 收稿日期 :2004 - 05 - 26

铁路地基处理检测方案

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第二检测标段(ZCJC-2)挤密桩处理 检测方案 中铁大桥局武汉桥梁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神华准池铁路检测二标 2012年5月2日

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第二检测标段(ZCJC-2)挤密桩处理 一、概况 新建大准至朔黄铁路联络线从大准铁路外西沟站接轨,基本呈南北走向,经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平鲁区、朔城区,忻州市神池县后接入朔黄铁路神池南站。正线全长179.862公里,桥、隧占48.1%。沿途设八里铺、高家堡、卧厂3个车站(不含两端接轨站),另外新建本线配套工程高家堡至董半川支线10.4公里。 本项目为第二检测标段(ZCJC-2),检测内容主要是检测里程 DK112+242-DK179+185范围的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工程质量。为确保基桩工程质量,为施工验收提供可靠依据,本着安全适用、技术先进、数据准确、正确评价的要求,我项目部根据基桩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桩型及施工质量可靠性,参照我公司以往基桩检测的成功经验,对该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提出如下检测实施大纲。 该挤密桩加固软弱地基,按检测时间分为施工前的先期检测以及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两阶段 先期检测为工程试桩检测,为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总结出有关的施工参数,施工工艺,试验检测方法,并形成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施工工法,指导本检测标段的施工,达到技术质量标准。施工完毕后的验收检测,是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工完毕后的工程进行验收检测。 我公司针对铁路软弱地基检测问题作了大量的科研工作,在施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由于软土自身的复杂性,大

冲刺班第3讲:铁路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要求

(三)基床底层填筑 ☆1.采用碎石类和砾石类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5cm。 ☆2.采用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筑时,分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cm。 ☆3.分层填筑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0cm。 (四)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必须采用厂拌。 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大面积填筑前,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工艺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养护整修“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余要求同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五)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铺筑(仅设置于有特殊要求的客运专线) ☆沥青混凝土必须采用厂内集中拌和。 ☆大面积铺筑前,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 ☆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施工不得在气温低于10℃、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最佳沥青用量。 ☆沥青混凝土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输车辆运输。 ☆沥青混凝土宜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基床表层沥青混凝土分两幅摊铺,采用热搭接方法,两幅之间应有30~60cm左右宽度的搭接。摊铺机开工作业前应提前30~60min预热熨平板至不低于100℃。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cm。 ☆沥青混凝土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cm(热接缝)或30~40cm(冷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 层的横向接缝应错开1m以上。横向接缝可采用斜接缝、阶梯形接缝或平接缝形式。   特殊路基填筑施工要求 四、熟悉特殊路基填筑施工要求 (一)、软土路基施工要求 ★1.软土地基必须完成地基处理后方可进行填筑; ★2.开工前做好填料选择,按照设计要求的填土加载速率编制填筑施工计划; ★3.运土道路应能满足重载行车的需要; ★4.过渡段的地基处理宜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5.正式填筑施工前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特别对于软土地基,还要进行加载时的沉降观测,以确定合适的加载速率; ★6.整个路提填筑施工过程中均应进行路基的沉降观测,并依据观测数据控制填土速率; ★9.若设计没有规定时,一般按下列指标控制填筑速率:边桩水平位移量每天不得大于5mm。路堤中心地面沉降量每天不得大于10mm,当超过以上控制指标时应停止填筑,待沉降值恢复至控制指标以内时,方能恢复填筑; ★11.反压护道应与路堤同时填筑; ★12.填筑路堤时应按规定预留沉降量; ★13.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向设计单位提供沉降观测资料,供修正设计。 (二)、改良土路堤填筑施工要求 ☆3.掺加石灰的化学改良土一般有厂拌和路拌两种施工方法; ☆4.路拌时特别应注意拌和层与下承层的拌和衔接; (三)、膨胀土路堤的填筑施工要求 ◆2.填筑以前必须做好路基两侧的排水设施; ◆3.路堤填筑应按照集中力量、分段完成的原则组织施工; (四)、盐渍土地基上的路堤填筑施工要求 ☆1.地基及护道范围应铲除表层盐土,并做成自路基中线向两侧2%的横向坡面。 ☆2.路堤底部铺设毛细水隔断层及其垫层或反滤层。 (五)、黄土地基上的路堤填筑施工要求

地基处理实例

大厚度地基处理: 北京公路五环阜石路立交桥大厚度杂填土地基处理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北京公路五环老山北路--阜石路主路及阜石路立交桥位于北京西郊石景山区,拟建场地分布在大型杂土坑上,原为采石场,上部的砂石已采空,最深处达三十多米,最浅处有十余米深,形成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采石坑。后经工业垃圾、建筑垃圾(砼块径最大2-3m)、生活垃圾回填,回填时间有长有短,填土厚度不一,分布范围广,堆积自重固结还未形成,软硬不均,因而变形大,并具有湿陷性。其承载力标准值仅有100Kpa,压缩模量为5.0Mpa,该大厚度杂填土地基远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经设计单位和专家论证,建设单位决定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技术对该地基进行处理。 施工时间: 2001年,成桩数量:638根。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fk≥160Kpa; 2、地基整体刚度均匀。 三、地基处理方法: 1、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碴土桩及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淤泥置换法; 2、成孔直径φ1400mm,平均成桩直径φ2600mm,处理深度5m; 3、桩体填料为:碴土(碎砖瓦、混凝土块、石料、工业无毒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四、处理效果: 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国家级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结论为:承载力标准值fk≥200Kpa,整体刚度均匀,满足设计要求。 五、结论: 本工程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碴土桩进行施工,在施工中穿透了由各种垃圾回填的

大厚度杂填土坑,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处理后的地基刚度均匀。这一实例说明,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技术在处理大厚度杂填土地基,具有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北京时代庄园西区工程建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来广营乡红军营村北,拟建住宅为12栋5-6层混合结构住宅楼。原场地为鱼塘,其含水量高,淤泥较厚,后经清淤及碴土回填,故场地表层分布较厚的人工堆积房碴土,土质松软,软硬不均,无法保证本工程的设计要求,需对该地基进行处理。 开发建设单位经对几种地基处理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碴土桩对该地基进行处理。 施工时间2001年,成桩数量1224根。 二、地基处理的目的和要求: 1、复合地基承载力fk≥180Kpa; 2、地基整体刚度均匀。 三、地基处理方法: 1、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碴土桩; 2、成孔直径φ1400mm,平均成桩直径φ2400mm,处理深度5m; 3、桩体填料为:碴土(碎砖瓦、混凝土块、石料、工业无毒废料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等)。 四、处理效果: 由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对该地基进行检测,其结果是经孔内深层超强夯技术处理的12栋楼的地基,全部满足设计要求。 实例三 工程名称: 北京时代庄园住宅小区东区高含水量杂填土地基处理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北京时代庄园东区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苑来广营乡红军营村北。拟建住宅楼原场地为多个鱼塘,由于工期较紧,建设单位未将鱼塘内的水排放和清淤,就直接用渣土回填,故杂填土下部还存有含水量较高的淤泥土。 地基处理方法经过几种方案比较后,决定采用孔内深层超强夯(SDDC)碴土桩对该地基进行处理。 施工时间:2002年,成桩数量:1064根。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要求

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要求 主要是针对浅层、局部存在软土及松软土 二、抛石挤淤 抛填应自地基中部向两侧进行,有横坡时自高侧向低侧进行; 三、填筑排水砂垫层 1.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做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砂料应采用中、粗、砾砂,其中细粒土含量不得大于5%,并不得含有草根、树根、垃圾等杂物。 3.应适当洒水压实,压实标准达到中密。 四、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 1.铺设多层土工合成材料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m。 2.在加筋垫层上填第一层土时,应先填两边、后填中间;

3.压实时应先用轻型压路机碾压3~4遍后,改用重型压路机碾压至符合要求。 五、套管法(沉管法)施工砂桩 1.砂桩宜顺线路方向分段逐排打设,每段长度不宜大于lOOm。 2.拔管后桩(井)内缺砂时,应立即补砂捣实。 六、袋装砂井 1.砂袋头应露出地面不小于0.5m; 2.砂料应采用含泥量不大于3%的中、粗砂,湿砂应风干或烘干至松散状态,砂袋灌砂率不应小于95%; 3.宜顺线路方向分段逐排打设,分段长度不宜大于lOOm; 七、塑料排水板 1.不得采用振动法或锤击法施工,板头应露出地面不小于0.5m; 2.宜顺线路方向分段逐排进行,分段长度不宜大于lOOm;

3.排水板接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0.2m,严禁浮放搭接; 八、挤密砂桩 1.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施工前至少应做两根试桩; 3.施工顺序应从两侧开始,逐渐向中间推进,或由外向内环绕打设; 4.砂桩打完后必须检验合格才可填筑排水砂垫层; 九、碎石桩 1.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工艺性试验,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2.制桩应分段投料振密,分段长度一般为0.8~1.0m; 3.碎石桩全部制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铺设碎石垫层,并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压实; 十、粉体喷射搅拌桩

岩溶地区地基处理方法-总结

岩溶地基的处理措施 岩溶是由石灰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岩石长期受水的化学溶蚀和机械作用而形成的。岩溶为可溶性岩层的特有现象,基表面形式有溶槽、溶沟、溶洞、石笋等,空隙有的被泥土充填,有的是空洞,一般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岩溶所引起的各种地表变形破坏,会严重影响地基稳定性,会造成公路铁路断道,桥涵下沉开裂,水库渗漏,建筑物损坏等等。因此,需要根据岩溶情况慎重研究,作出妥善处理,本文结合工程的地质情况、场地特征、工程实际等探讨了针对不同基础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复杂岩溶地基的问题。 1、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 (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 (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 爆换填、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 (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 (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对土洞和 塌陷宜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 同时采用梁板跨越。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 (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 影响以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 (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 隙,可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 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 移条件验算其稳定; 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 及其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2 、岩溶的处理 地基基础措施: 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 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的岩体上。 ③对已外露的浅埋洞隙,可采用挖填置换,清理洞隙后以碎石或混凝土回填。当洞体深度较大,而两侧岩体完好,可挖填至一定深度,回填体断面呈倒梯形,对有地下水活动的洞体,应回填反滤层并留有水流排泄之通道。

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赵景峰

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赵景峰 发表时间:2020-02-27T14:08:45.31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9期作者:赵景峰[导读] 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效果直接关系着铁路施工工程项目的最终建设水平,能够大程度地保障铁路施工质量,促进我国铁路的健康运营,保证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赵景峰 中国铁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 30000摘要: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效果直接关系着铁路施工工程项目的最终建设水平,能够大程度地保障铁路施工质量,促进我国铁路的健康运营,保证铁路工程的质量安全。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关键词: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引言 铁路路基的稳定性影响着火车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别是对其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在铁路穿越软土地基路段时,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严重的不均匀沉降,进而对铁路路基及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所以,在铁路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开展好软土地基处理工作。 1软土鉴别以及处理技术使用原则 1.1 软土鉴别工作 第一,软土外观一般都是以灰色为主的细粒土形状。第二,天然成分含量比较高,在铁路工程试验中一般会使用天然含水量进行测试。第三,天然孔隙一般是在天然情况下,土中孔隙体积和土粒体积之间的比。需要对土粒的重度和密度以及天然密度等进行测量和计算,依据实际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最终形成天然孔比。第四,要借助十字板剪切基本技术对土强度进行实际测量。 1.2 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使用原则 铁路软基处理施工工作比其他工程难度大,不过因为现在机械技术不断发展和变化,软基处理技术存在的难度已逐渐解决。铁路软基处理技术在具体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进行:第一,结合环境做出调整,在不同铁路路段地因环境条件不同,那么相应使用的软土处理技术也有所不同。第二,保护环境,软基处理技术在施工中要挖出很多淤泥和积水,并且要对废气的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避免周围存在污染的水源对整个工程和对周围居民生活造成威胁。第三,保证施工过程安全,因为软基处理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特别的施工环境以及基本条件,因而在施工中经常会因为基础设备原因带来一定危险。所以,在施工中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使其具备安全意识,确保整个施工中的危险系数的降低,以保证使用质量[1]。 2 铁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实践应用 2.1 软土地基概述 软土地基土层大多为饱和软粘土,表现出抗剪强度低、压缩性大等特征,另外还有相应的有机质。软土地基会出现大幅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由此会造成铁路路基失稳,进一步对行车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软土地基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即为填土的压实度。针对相关填土,尤其是湿陷性黄土,一旦与地下水形成接触,便会引发强烈的湿陷反应,抗剪强度便会进一步降低。 此外,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地基承载力,受地基强度及变形等因素重要影响。在强度上,地基要保证其剪切不被破坏,以此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在变形上,需要将变形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防范对结构物安全性造成影响。软土地基极易引发相应的沉降变形,就铁路路基来讲,倘若沉降超出允许范围,则会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危害。所以,在软土地基施工中,沉降变形是一项重要的检测参数[2]。 2.2 软土地基处理 (1)路基工程沉降控制标准 铁路软土地基处理在上世纪80 年代普遍秉持的是稳定性施工思路,软土路基现状使得铁路工程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引发一定程度的沉降,例如近年来国内有铁路工程路基沉降达到了2m 以上,这一情形不仅为铁路养护维修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还得到了铁路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依托研究分析制定出路基工程沉降控制标准,并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中将I、II 级铁路完工后沉降标准控制在50cm。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一方面要结合软土特征、周边地质环境及软基沉降控制标准,另一方面要对处理技术的科学可行性及建设工期等相关因素开展全面评价,最后才能进行软基处理技术的确定。软基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近年来,针对各式各样特殊的施工情况,铁路行业研究推出了大量新型的处理技术,并且软基处理中得到广泛推广。 ①置换法 置换法,是指利用性能佳的岩土材料以对软基中的软土进行替换,从而使其转变成双层地基或复合地基,以此来提高地基承载力,进一步达到缩减沉降的效果。置换法又可划分为换填法、强夯置换法及抛石挤淤法等,是浅埋型铁路软基常用的处理方法,这一方法对处理深度的具体要求为,一般深度要在2m 以内,最大深度要在3m 以内;置换法通常适用于山间谷地的软土处理,在此类地质条件下,其处理深度应当控制在8m 以内。 ②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指依托超载、超载预压及路基填土等外力作用和排水通道,有效保证饱和软土排水固结,从而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尽可能缩减沉降效果。该项处理方法对填土要求相对较低,尤为适用于具有较大荷载的大规模场地中[3]。 ③粉喷桩法 粉喷桩法,是指通过压缩空气,依托粉体喷射搅拌机械钻孔,将水泥粉等固体材料以雾状形式喷进所需处理的软基中,然而通过搅拌、压缩及吸收软土中水分等过程,产生相关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使软土硬结,形成具有良好稳定性、整体性的桩体,进一步达到提高路基强度的目的。 3铁路施工工程路基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 3.1 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浅谈岩溶地区地基处理

浅谈岩溶地区地基处理 发表时间:2019-01-07T09:31:49.0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作者:姚翰 [导读] 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不当会造成安全问题或施工困难、造价提高等不良后果。 姚翰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岩溶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基处理不当会造成安全问题或施工困难、造价提高等不良后果。 关键词:岩溶地区;深基坑;桩基础;溶洞处理 引言:岩溶是指地表中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又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区的复杂地基常常会发生溶洞顶板坍塌引起地基突然陷落,土洞发育导致地面塌陷危及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基岩面起伏较大、上部又有软弱土层分布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岩溶地下水的突涌等现象问题,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现这些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有效的处理,就将会给工程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和不良后果。因此,对岩溶地区的地质勘探、地基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1 工程概况 金田商住综合体开发项目工程拟建为由三栋超高层住宅、商业裙楼、商业区构成的一个综合小区,位于武汉市场地位于武汉市光谷广场资本大厦和湖北省化学研究院之间,毗邻光谷街。 (1)地形地貌 本工程场地属长江三级阶地,湖积岗丘平原地貌,地势平缓。场地经过整平,较平坦,总体上北高南低,北部地面高程41.0~45.8m,南部地面高程39.1~43.6m。 (2)地层岩性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区地层分层如下:①杂填土(Qml);②粉质黏土(Q3al+pl);③黏土(Q2al+pl);④-1碎石土(Qel+dl); ④-2红黏土(Qel+dl);⑤页岩;⑥煤层;⑦-1强风化灰岩;⑦-2溶洞;⑦-3中等风化灰岩;⑧-1强风化石英砂岩;⑧-2中等风化石英砂岩。 (3)工程地基情况 整个场地都处于剥蚀堆积垄岗区(长江三级阶地),基岩之上第四系为老粘性土(Q2粘质粘土和硬塑性),未发现有土洞存在。不存在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场地是稳定的。 2号楼及3号楼下的石灰岩中的岩溶属于“表层岩溶带”,其岩溶发育具有垂向高度大,横向跨度小的普遍规律。其形态多为溶沟、溶槽或溶隙。此特征是基础工程处理的有利条件。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资料显示,桩基施工场地大部分地段的下伏基岩为泥盆系五通组石英砂岩、二叠石炭系灰岩、二叠石炭系页岩及煤层,属可溶蚀基岩。地下水为上层滞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上层滞水存于粘土层中,无统一自由水面,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的埋深一般为16.7~19.2m,高程在19.38~23.84之间,水力坡度小。勘测表明灰岩岩体中不均匀分布有大小不一的溶洞,灰岩部位共完成钻孔29个,其中17个钻孔揭露溶洞,钻孔见洞率为58.6%。根据地下水质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2 地基处理方法 (1)岩溶地区主要地基处理原则: 地基评价不能满足稳定性要求时,需要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一般对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岩溶洞隙,应根据其位置、大小、埋深、围岩稳定性和水文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因地制宜地采取下列处理措施: ①对洞口较小的洞隙,宜采用镶补、嵌塞与跨盖等方法处理; ②对洞口较大的洞隙,宜采用梁、板和拱等结构跨越。跨越结构应有可靠的支承面。梁式结构在岩石上支承长度应大于梁高的1.5倍,也可采用浆砌块石等堵塞措施; ③对于围岩不稳定、风化裂隙破碎的岩体,可采用灌浆加固和清爆填塞等措施; ④对规模较大的间隙,可采用洞底支撑或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 一般对地基稳定有影响的土洞,杜绝地表水渗入土层,使土洞停止发育和发展,当地质条件许可时,尽量对地下水采取截流、改道等,以阻止土洞继续发展。当土洞埋深较浅时,采用挖填和梁板跨越;对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可不处理,仅在洞顶上部采用梁板跨越即可;对直径较大的深埋土洞,可采用顶部钻孔灌砂或灌碎石混凝土,以充填空间。当对地下水不能采取截流、改道等方式以阻止土洞发育时,一般可采用桩基等措施。 (2)本工程适用处理方法: 2号楼地下室基底全部落在坚硬的石灰岩体上,可以石灰岩作为天然地基,采用筏板基础。对基岩以下岩溶预先进行超前钻探,钻孔按照10m×10m布置,探孔深至基石一下10m的范围。待探明岩溶分布后,对基面以下5m范围内的溶洞采取填充处理,根据溶洞的大小和原始填充情况分别采取直接灌注水泥浆、投入细骨料后注入水泥浆或直接压入低标号混凝土(C25)等。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岩溶地基处理方法 1 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 (1)重要建筑物宜避开岩溶强烈发育区; (2)当地基含石膏、岩盐等易溶岩时,应考虑溶蚀继续作用的不利影响; (3)不稳定的岩溶洞隙应以地基处理为主,并可根据其形态、大小及埋深,采用清爆换填、 浅层楔状填塞、洞底支撑、梁板跨越、调整柱距等方法处理 (4)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疏导的原则; (5)在未经有效处理的隐伏土洞或地表塌陷影响范围内不应作天然地基。对土洞和塌陷宜 采用地表截流、防渗堵漏、挖填灌填岩溶通道、通气降压等方法进行处理,同时采用梁板跨越。对重要建筑物应采用桩基或墩基; (6)应采取防止地下水排泄通道堵截造成动水压力对基坑底板、地坪及道路等不良影响以 及泄水、涌水对环境的污染的措施; (7)当采用桩(墩)基时,宜优先采用大直径墩基或嵌岩桩,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桩(墩)以下相当桩(墩)径的3倍范围内,无倾斜或水平状岩溶洞隙的浅层洞隙,可 按冲剪条件验算顶板稳定; 2)桩(墩)底应力扩散范围内,无临空面或倾向临空面的不利角度的裂隙面可按滑移条 件验算其稳定; 3)应清除桩(墩)底面不稳定石芽及其间的充填物。嵌岩深度应确保桩(墩)的稳定及其 底部与岩体的良好接触。 按照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对岩溶水的处理宜采取的原则。A、堵截;B、疏导; C、排干; D、降水;答案:B 【例题31】按照岩溶地基处理的一般原则,当采用桩基时,宜优先采用A、大直径嵌岩桩;B、中小型灌注桩;C、CFG桩、D、水泥土桩;答案:A 2 岩溶的处理 (1)地基不均性的处理:参见地基处理有关部分的叙述。 (2)洞隙塌滑不稳定的处理 1)结构措施关于总平面布置及竖向设计等方面的建筑措施,可参照“场地宏观 评价”的有关内容。在结构措施中,应选用有利于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并 可适应小范围塌落变位、整体性好的基础形式,如配筋的十字交叉条基、筏 基、箱基等,同时采取必要的结构加强措施,如砖石结构加强圈梁设置、单 层厂房基础梁与柱连成整体,并加强柱间支撑系统等。当洞隙深大,而两侧 有可靠岩体时,可采用跨越结构,根据荷载及跨度,可选用调整柱距,有足 够支承的梁、板、拱及悬挑等方式。 【例题32】在岩溶洞隙塌滑不稳定的处理时,下列属于结构措施的是A、  应选用有利于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并可适应小范围塌落变位、整体性好的基础 形式;B、可采用跨越结构,选用调整柱距,有足够支承的梁、板、拱及悬挑等 方式;C、从岩溶对建筑稳定性和适宜性出发,在总平面布局上,使各类安全等 级建筑物的布置与岩溶发育程度分区相适应;D、场地上主要建筑物的位置尽量 避开岩溶发育强烈地段,宜选择在非可溶岩分布的地段上;答案:A、B 2)地基基础措施①当条件允许时,尽量采用浅基,充分利用上覆性能较好的土层 为持力层或使基底与洞体间保留相当厚度的完好岩体。②当以岩石作持力层时, 局部加深基础,通过钻孔灌注桩或墩穿过单个洞体,使基础荷载传递到下部完好 的岩体上。③对已外露的浅埋洞隙,可采用挖填置换,清理洞隙后以碎石或混凝 土回填。当洞体深度较大,而两侧岩体完好,可挖填至一定深度,回填体断面呈

铁路路基工程基底处理施工方案

铁路路基工程基底处理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核查地质是否与设计资料相符,并进行工艺试验,满足设计及工艺要求方可施工。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和质量检测。 1.一般基底处理 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 当基底土密实且地面横坡缓于1:10时清除草皮杂物,地面横坡为1:10~1:5时,将原地表土翻挖压实符合设计要求,地面横坡陡于1:5时,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顶面作成4%的内倾斜坡。沿线路横向挖台阶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挖台阶宽度不小于 2.0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推土机等大型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 2.强夯处理方案 强夯处理地基时,按照设计高程在清理好的场地上按一定的纵横向间距布置夯击点,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配备设计要求重量、直径的夯锤进行强夯施工;强夯施工前,根据设计提出的强夯参数进行试夯,确定各项强夯参数。 3.冲击压实与振动碾压处理方案 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的遍数,冲击能及振动功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 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振动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 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冲击轮轮迹高差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 在岩溶发育区同时采用冲击压实及岩溶注浆处理地基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进行岩溶注浆;当涵洞附近需进行冲击压实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施工涵洞。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 4.CFG桩处理方案 CFG桩施工方法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长螺旋钻孔法。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确定各项施工工艺参数。 钻机就位后校正好钻杆的位置和垂直度,垂直度的容许偏差不大于1%。 按设计配比配制混合料,混合料坍落度宜为16cm~20cm。 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电机,将钻杆旋转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