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胜区自然概况

东胜区自然概况

东胜区自然概况
东胜区自然概况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自然概况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位于自治区西南、鄂尔多斯市中东部,地处北纬39°39’10”~39°58’18”,东109°08’20”~110°23’00”。是鄂尔多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人民政府驻地。东与准格尔旗交界,南与伊金霍洛旗毗邻,西与杭锦旗接壤,北与达拉特旗相连,总面积2530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近2305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2317人,农业人口68262人,有蒙、汉、回、藏等21个民族。

区人民政府驻宝日陶亥西街,邮编:017000。代码:150602。区号:0477。拼音:Dongsheng Qu。

【行政区划】东胜区辖9个街道、3个镇、:交通街街道、公园路街道、林荫路街道、建设街街道、富兴路街道、天骄路街道、哈巴格希街道、巴音门克街道、诃额伦街道、泊尔江海子镇、罕台镇、塔拉壕镇。下设46个行政村和 46个居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东胜之名由古代名“胜州”而来。“胜”含有决胜、取胜之义,东胜即表示在原之东的意思。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后,牧场大多放垦,陕西、山西汉民大量入原,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设置管理郡王、扎萨克两旗垦地汉民事务的东胜厅,隶山西归绥道。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军将东胜厅和五原厅、包头镇合并为包东州,不久又重新分设。

民国元年(1912年),东胜厅改署东胜县,隶山西归绥观察使。

民国三年(1914年)晋绥分治,东胜县隶绥远特别行政区。民国17年(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省,东胜县隶绥远省。

1949年,绥远“九〃一九”起义和平解放。1949年底,东胜由绥远省直辖县改归伊克昭盟所辖。1954年,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1983年撤县设市。2001年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将原县级东胜市改为东胜区。

2001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17号)同意撤销伊克昭盟和县级东胜市,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市设立东胜区,以原县级东胜市的行政区域为东胜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宝日陶亥西街。

2000年,东胜市辖4个街道、5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5256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交通街道 53396 公园街道 36270 林荫街道 35399 建设街道 54545 泊尔江海子镇 4746 柴登镇 4965 罕台镇 6222 万利镇 4796 铜川镇5953 巴音敖包乡 2542 漫赖乡 4484 布日都梁乡 3984 羊场壕乡32120 潮脑粱乡 3144。

【地形地貌】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地势西高东低,以柴登乡城梁村至漫赖乡海子湾村一线为界,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东部为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度1269~1584.6米;从柴登乡城梁村至最东潮脑梁乡,中间隆起一条东一西走向的脊线,称东胜梁,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的南北分水岭。该地区沟整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西部为波状高原区,海拔1367—1615米,地势较为平缓,西、北、东三

面略高,中南部较低,近似盆地。是毛乌素沙地的延伸地带,风蚀沙化严重,海拔高度1367~1615米。平均海拔1460米,东北略高于西南,外围为丘陵所环绕。在全市总面积中,丘陵沟整占42.97%,坡梁台地占24.8%,沙地占15.64%,滩地占11.78%,水系占4.81%。东胜城区地势平缓,平均海拔1460米,东北略高于西南,外围为丘陵所环绕。

【气候资源】东胜区属于极端大陆性气候,冬长夏短,四季分明。

光能资源大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年日照时数3100~3200小时。日照百分率大部分地区大于69%,太阳辐射年总量在142.75千卡/厘米2以上。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在5.2~6℃,一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29,8℃,7月平均气温20.60℃,极端最高气温35℃;西部地区平均气温 5.2℃,1月平均气温-12.9℃,极端最低气温-32.6℃,7月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5.8℃。年日均气温在5.5C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85.2天。年日均气温在O℃以上的持续时间为219.6天。日平均≥10℃的积温2499.7~2580.3℃,农业气候积温2500~2700℃,无霜期较短,无霜期由西向东延长,116~135天。

降水和蒸发多年平均雨量东部400.2毫米,西部325.8毫米。降水保证率低,年变率西部31.1%,东部25.7%,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雨日少而集中,强度大利用率低。年度变化大,又多集中在7、8两月,有时降雨强度大,东部易造成山洪,西部易造成内涝,年最大降

水量达709.7毫米(1961年),最少为198.5毫米。最大积雪厚度280毫米(1978年2月22日)。

风能资源年平均风速在0.35~4米/秒之间。年均大于等于3米/秒,风日数在223~224天之间。年均沙暴日东部19天,西部26天,最多年代达70天。

气象灾害本市的气象灾害有旱涝、大风和沙尘暴、冰雹、寒潮、霜冻及冷雨、温雪、白毛风、白灾等。

灾害性天气1、干旱境内受旱灾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为全市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一般年份春季均受干旱影响,夏旱和秋旱次之,受灾率在30%以上。每年从6月后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旱情仍不能缓解。冬季降雪很少,土壤水分蒸发强烈,湿润系数小,使春旱加剧。故有“十年九旱”之称。

2、风境内大风的形成主要受大气环流和周围地形的影响,每年10月下旬至翌年5月,由于蒙古冷高压所控制,每当寒潮到来便形成大风。特别是在春季的3~5月份,由于气温回升快,天气系统过境频繁,产生的大风次数更多。境内大于等于每秒17米的大风日数28.1~47.7天。沙暴日数19.3~26.6天,最多年份达70天。大风吹蚀着没有植被或很少植被的疏松土壤表层,土壤中的粘粒物质和各种养分逐渐减少,流沙顺风吹扬,埋压农田、草场、道路、村庄,给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雹境内有80%的年份出现冰雹,年冰雹日数东部地区最多11天,西部地区最多7天;最早出现在3月,最晚出现在10月。其危

害又轻有重,轻则损坏禾苗,造成粮食减产,重则造成粮食绝收、伤害人畜等。雹灾一般范围不广,对农业的危害终于牧业。

4、霜冻霜冻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境内初霜冻(秋霜冻)出现机率较多,终霜冻(春霜冻)出现机率较少。泊尔江海子及附近地区,因地势低洼,初霜冻比相邻地区早10天左右,终霜冻也比相邻地区晚10天左右,而且每次危害非常严重,成为全市生长期最短,霜冻强度最大的地区,号称“存霜圪卜”。

5、寒潮秋、冬、春季因受北路和西路冷空气影响,形成寒潮大风等恶劣天气。冬前寒潮直接影响农牧业生产,使大田作物被冻,牧草提前枯黄,体弱母畜流产,引起人畜疫病等。冬、春的寒潮会影响牲畜保膘、保胎、接羔保育、配种剪毛,增加老弱病畜的死亡率,冻死禾苗等。如果出现伴有大风雪的寒潮天气,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6、洪涝因市境东部属丘陵沟壑地区,沟壑纵横,西部为波状高原地区,是毛乌素沙地的延伸地带,地形较为平缓,所以,遭受洪涝灾害的程度东部较为严重。

7、雪由于境内冬季降雪只占年降水量的0.1%~0.2%,所以降雪造成灾害的机率较少,但个别年份降雪较多,给牧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水资源】东胜区境内无常年性河流,较大的季节性河流有流入黄河的罕台川、哈什拉川,向南汇入乌兰木河的有铜匠川、三台基川、吉劳庆川、阿不亥川,有注入桃力庙海子的内流河扎日格沟、乌尔图河。水面有桃力庙海子、候家海子等湖泊和小型水库,水面总面积

12.09平方公里。

全市的地表水稀少,水域面积72712亩,其中季节性河流占75.06%。年均降水总量80093.9万米3,年蒸发量东部2275毫米,西部2491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46.3万米3,地表径流5857.4万米3。年输沙量844万吨。地表水分外流水系、内流水系和无流区。外流水系详见下表。

内流水系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地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250.8公里2,年输沙量64.3万吨。

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潜水较少,地下水位一般在地深10米左右。每年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量为9057.29万米3。全市每年可开采利用的地下水量为2592.5万米3。

【土地资源】东胜区有土类5个,亚类10个,土属22个,土种47个。

粟钙土: 占土壤总面积的32.63%,遍布全市各乡。

潮土: 占土壤总面积的9.72%,分布于各沟川,河漫滩及低洼地。

风沙土: 占土壤总面积的12.93%,分布于西四乡及布日都梁乡。

粗骨土: 占土壤总面积的44.67%,遍布全市各乡,东部多于西部。

沼泽土: 占土壤总面积的O.03%,分布于布日都梁乡的皂火壕。

栗钙土是全市唯一的地带性土壤,分布极广,在栗钙土上耕种的农田占农耕地的71%。

【生物资源】野生植物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主,有饲用植物188种,药用植物139种。东部地区的发菜、地耳、黄芩较多。

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自治区二级保护动物白天鹅、鸿雁、大雁、石鸡、野鸡,另外还有狐狸、兔等。

【农牧业资源】农牧业用地至2005年底拥有耕地34780公顷,播种面积1317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590公顷,草场面积15.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14.29万公顷。

森林资源全市有林地占林地面积的64.38%,在林业总面积中,国营林业占林业总面积的21%。东胜区森林覆盖率为5.37%。

林种主要有用材林和防护林,树种共有25科43属75种。林木病虫害比较严重。

草场资源东胜区草场划分为4个类,6个组,8个型。共有各种植物51科263种,其中禾本科47种,豆科34种,菊科33种。具有饲用价值的186种,有毒有害的25种。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会经济概况

东胜区牲畜存栏头数

单位:万头(只)

沈阳市自然地理概况

1.1自然地理概况 沈阳市区位于辽宁省辽河平原中部。在东经122度25分9秒至123度48分24秒,北纬41度11分51秒至43度2分13秒之间。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辖,西与台安、黑山两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相邻。全区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部。全市海拔最高点447.2m,位于法库县庙台山;海拔最低点 5.3m,位于辽中县于家房镇。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境内除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等四条大型河流穿过外,还有四条中型河流和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18条小型河流流经本地区。 全市区辖新民市,辽中、康平、法库四个县(市),和平、沈河、皇姑、大东、铁西、五个城区及东陵、浑南、于洪、苏家屯、沈北五个郊区个区,总面积为12980km2,其中市区面积为303.6km2;总人口1002.6万,其中市区人口504.9万人. 1.1社会经济概况 沈阳市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辽宁省省会所在地,东北地区政治、文化、金融、交通、信息和旅游的中心,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新中国经济建设中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招商引资和引进新技术的力度不断加大,使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焕发了青春,现已建起了工业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国际大都市,为沈阳地区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所辖的新民市、辽中、法库、康平县现有耕地面积748.68万亩,又是国家的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59.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60元,农民人均收入9129元,人均GDP约9300美元,已接近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沈阳还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已建成了现代交通网络。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通往全省各市和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地都可“朝发夕至”。铁路有5条干线在此交汇并连接着8条支线,通向全国各地;同时也是国际联运通往朝鲜、俄罗斯的必经之路。沈阳的航空是东北第一大的航空港,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航线连接着58个国内城市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德国、泰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是东北地区对外交往的门户。

陇南自然资源状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 一、自然环境条件 地理位置陇南市位于甘肃省南陲,东连陕西,南接四川,西邻甘南藏族自治州,北依定西市和天水市,地理坐标在东经104°1′--106°35′,北纬32°38′――34°31′之间。东西长221公里,南北宽220公里,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陇南地处西秦岭东西向褶皱带发育的陇 南山地,位于我国阶梯地形的过渡带。她的西部向甘南高原过渡,北部向陇中黄土高原过渡,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东部与陕西秦岭和汉中盆地连接。全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高山、深谷、丘陵、盆地依次分布,错落相间,形成独具特色、错综复杂的壮美景观。北部西礼山地呈现低山宽谷的黄土地貌,海拔1800米上下;东部徽成盆地介于北秦岭和南秦岭之间,长百余公里,宽数十公里,呈现丘陵宽谷地形,海拔1000米左右;西南部为高中山与峡谷地,东有甘陕边界的透马驹山,西有与甘南相邻的葱地山,南为甘川分界的摩天岭。最高峰雄黄山,海拔4187米,座落在文县西北部的屯寨乡境内。最低点罐子沟,海拔550米,位于文县东南部的中庙乡境内,亦为甘肃省海拔最低点。 气象气候陇南属东亚季风气候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山脉走向的影响,区内气候复杂多样,分布独特,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均十分明显,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特景观。 一是南北温差悬殊。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从亚热带湿润气候向暖温带湿润气候、温带半湿润气候和高寒阴湿气候过渡,年平均气温5℃――15℃,日照时数1700――2000小时,活动积温2600――46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无霜期166――285天。武都、文县南部及康县东南河谷地带,海拔低于1000米,年平均气温高于14℃,活动积温大于4500℃,年降水量450――1000毫米,局部地方年降水量达1300多毫米,干燥度小于1,无霜期大于280天,热量和水分均为甘肃最高,是本省唯一的亚热带温润气候区。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类型 (1)反映大陆自然地带性规律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湿润寒温带自然保护区,(如大兴安岭的呼中自然保护区); 湿润中温带自然保护区,(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湿润暖温带自然保护区,(如太白山自然保护区); 湿润北亚热带自然保护区,(如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湿润中亚热带自然保护区,(如五夷山自然保护区); 湿润南亚热带自然保护区,(如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湿润边缘热带自然保护区,(如小勐养自然保护区); 湿润中热带自然保护区,(如尖峰岭自然保护区); 干旱中温带自然保护区,(如贺兰山自然保护区); 干旱暖温带自然保护区,(如托木尔自然保护区); 青藏高原温带自然保护区,(如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 (2)特殊水域类自然保护区 滨海特殊水域类自然保护区,(如台湾花东沿海自然保护区); 大陆特殊水域自然保护区,(如贵州的草海自然保护区)。 (3)植物类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自然保护区,(如花坪银杉自然保护区); 典型植被自然保护区,(如塔里木胡杨林自然保护区); 重要次生植被自然保护区,(如六连岭热带次生林自然保护区); 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如十万大山水源涵养林自然保护区)。 (4)动物类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动物自然保护区,(如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特殊动物群体自然保护区,(如老铁山蛇岛自然保护区); 珍禽与候鸟栖息地自然保护区,(如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5)古生物遗迹自然保护区 重要生物化石集中地自然保护区,(如山旺万卷生物化石集中地自然保护区)。(6)地质作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 典型地区剖面自然保护区,(如蓟县中、上元古界地层剖面自然保护区); 火山遗迹自然保护区,(如五大莲池火山遗迹自然保护区); 特殊地貌自然保护区,(如天津贝壳堤古海岸遗迹自然保护区)。 (7)自然风景类自然保护区 自然风景自然保护区,(如九寨沟自然风景自然保护区)。 (8)植物种植类自然保护区 植物种子基地自然保护区,(如昌图县樟子松种子林自然保护区); 草原自然保护区,(如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治沙植被自然保护区,(如沙坡头治沙植被自然保护区)。 (9)动养殖类自然保护区 特殊昆虫自然保护区,(如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论准格尔旗生态环境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准格尔旗的自然环境现状,反映了这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尤其是土地沙漠化的情况日益加重,并且地提出了一些恢复其生态系统的办法。 关键词:生态系统;植树种草;土地沙化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此地位于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黄土高原的边缘地带。东隔黄河与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乌兰察布盟的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相邻;西与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接壤;北以黄河为界,与土默特左旗相望;南与山西省河曲县、陕西省府谷县相连。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这里的生态环境大不如前,人们的生活质量遭到了挑战。首先,我介绍一下该地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准格尔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谷与库布齐沙漠东部边缘地带。北部以风沙地貌为主,风蚀沙化严重;南部主要为黄土丘陵地貌,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其它平缓地带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及河川地段,占土地总面积的7.5%。概括地说,准格尔旗是黄河流域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气候特征:准格尔旗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短促。年平均气温为6.2—8.7摄氏度,降水少而集中,年降水量为400mm,年均湿润度0.3—0.34,平均日

照时数为2900—3100h,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0—30d,最大风速为32m/s,多风沙天气。(3)土壤植被:准格尔旗主要有栗钙土、黄绵土、风沙土、盐碱土,其中栗钙土、风沙土所占比例较大,土壤贫瘠,渗透力差。由于受干旱、过牧、垦河为准格尔旗的主要水系,绕经该旗北部、东部、东南边缘,全程197km,境内有虎斯太河、纳林川、清水川等黄河一级支流15条,有十里长川、西孔兑沟等黄河二级支流60余条,全旗地表水年径流量约为43000万立方米,(4)水土流失状况::由于准格尔旗地处东南季风影响的交错地带,大陆性气候特点明显,具有干旱、少雨、多风、多发性暴雨,大风和较大的温差等不良因素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面积的草场和良田被淹没,形成难以利用的侵蚀沟,宜林地面积不断减少,对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及生态建设起到了相当大的制约作用。 面对上述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为我们家乡的人担忧,是不是在许多年以后,这里将没有绿色,没有生机,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沙尘暴和漫天的黄土,这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所以我们要趁着生态被破坏的还不算太厉害的时候,改变我们的生态环境,让它回到往日的青春美丽。对此,我有以下两点恢复对策:(1)植树种草林种树种:土地以沙地为主,由半流动沙丘、固定沙丘组成的土地,应营造乔灌草相结合、以灌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灌木树种可选择沙柳、沙棘、杨柴。草本植物以沙打旺、苜蓿等为宜。这些草本植物均为优良牧草,种植后形成大面积的割草基地,为发展畜牧业提供条件。南部大多数地区属黄土丘陵和沙砾岩裸地,应尽快营造水土保持林。该地区水土流失,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精)

第一章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保护区历史 一、自然环境 天目山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临安市境内,由东西两峰组成,东峰大仙顶海拔 1480 米 , 称东天目山;西峰仙人顶海拔 1506米,曰西天目山,两峰遥相对峙。两峰之巅各天成一池 , 宛若双眸仰望苍穹 , 因而得名“ 天目” 。该名始于汉,显于梁,古称“ 浮玉”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西天目山,所辖地域总面积 4284 ha,地理位置为30°18′~30°25′ N , 119°23′~119°29′ E ,距杭州 94km 。 天目山山体古老,系下古生界地质构造活动为始,继奥陶纪末褶皱断裂隆起成陆,燕山期火山运动渐呈主体,为“ 江南古陆” 一部分。经第四纪冰川作用,地貌独特,峰奇石怪,天然自成, 素有“ 江南奇山” 之称。全山出露寒武系、奥陶系、侏罗系、第四系等地层。流纹岩、流纹斑岩、溶结凝灰岩、沉凝灰岩、脉岩兼而有之。天目山的地质构造特征形成了天目山独特的地貌,如四面峰、倒挂莲花、狮子口等地悬崖、陡壁、深涧,千亩田、东关、西关溪持坑坞等地的冰碛垅, 阮溪东坞、千亩田等地的冰窖,西关溪上游的冰川槽谷,开山老殿、东茅蓬的冰斗等。 天目山山势高峻,分长江、钱塘江而立。天目山南坡诸水汇于天目溪,注入钱塘江。北坡为太湖之源,汇聚长江入东海。天目之水清凉透彻,矿化成份丰富,水质优良。 天目气候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型,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季风强盛,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4.8~8.8℃ , 最冷月平均气温 3.4~2.6℃,极值最低气温 -13.1~-20.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1~19.9℃,极值最高气温 38.2~29.1℃。无霜期 235~209d 。雨水充沛,年雨日 159.2~183.1d ,年降水量达 1390~1870mm ,积雪期较长,比区外多 10~30d ,形成浙江西北部的多雨中心。年雾日 64.1~255.3d 。光照宜人, 年太阳辐射 4460~3270兆焦耳 /M2。春秋季较短, 冬夏季偏长。空气富含负离子,疗养保健之功效显著。是“ 天然氧吧” ,避暑休闲胜地。

浅谈自然保护区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浅谈自然保护区如何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摘要:自然保护区对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特别是拯救和保护某些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监测人为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扩大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而设立的永久性基地和自然资源体,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科研、生产、文教、卫生、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保护区发展需要协调多方面发展因素,怎样才能保证保护区发展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生境,是当前保护区规划设计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本文就铁岗-石岩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切入思考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生态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生物种群的天然生境地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保护区对于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深圳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契合广东省、深圳市关于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的政策、法规,同时鉴于铁岗-石岩水库地区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区系成分复杂、古老,植被类型多样,同时是深圳市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之一,在该地区设立自然保护区。然而在保护区规划设计中需要面对的重难点需要思考。 铁岗-石岩水库 1如何保证铁岗-石岩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与恢复工程? 遵循先急后缓、突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 (1)严格贯彻执行有关政策、法规 (2)制定保护区管理办法 按照有关自然保护区管理的规定,在充分调查、研究、咨询、论证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做到依法保护、以法治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和承包制,对农民经营、养殖等活动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奖优罚劣,禁止污染物进入保护区范围。 (4)加强联防联管 加强保护区管理队伍建设,强化保护区周边治安巡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组织管理体系,维护保护区及社区的治安秩序,制止乱捕滥猎等破坏资源的违法行为。 (5)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 (6)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7)加强保护区资源恢复工作 在严格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科学手段恢复市级保护区生态系统,扩大珍稀物种种群数量。 (8)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保护管理、巡逻检查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必要的办公设施,为保护管理创造强有力的物质条件。

长春自然地理概况

长春市自然地理概况 7.,7王蔚 长春的气候 长春市的气侯介于东部山地湿润与西部平原半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带,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侯类型。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档,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各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气侯部的特点是冬季严寒漫长,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 年平均气温4.8℃,最高39.5℃,最低零下39.8℃夏季气候凉爽,绿树成荫,素有“塞北春城”之称。冬季白雪皑皑,玉树琼枝,一 派“北国风光”!!! 地理 长春市属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吉黑褶皱系松辽拗陷的东部边缘,城区下部分布着深厚的白垩系泉头组,为一套红色较粗粒碎屑岩,均为不透水层或含水性极微层,地层深厚,岩层致密,倾角很小。此外,第四世纪沉积相当普遍,洪积层上部为黄土状物质,下部为红色粘土或砂粒层。新构造运动以来,地体微升,地表受流水切割,沟谷发育,形成微波状台地平原。二级阶地黄土状亚粘土厚15?5米,抗压强度20?5吨/平方米,是较佳的天然地基。一级阶地(二道区)亚粘土层地基抗压强度8?1吨/平方米,但地表下2?米深处有一淤泥夹层,不适于天然地基,下部是砂、沙砾层,抗压强度25?5吨/平方米,距地表6?1米以下是基岩,对大型、特大型建筑基础置于基岩上最为有利。 长春市的地貌特点是远依山,近傍水,以平坦的台地平原为主。主要地貌类型为:(1)低山丘陵;(2)台地平原;(3)冲积平原;(4)火山锥体!!! 长春各类资源 土地:长春市地域辽阔,土地资源较丰富,共有土地面积188.81万公顷,其中耕地110 .79 万公顷,占全部土地面积的58.7%;土地肥沃,一般黑土层厚达0.6~1.0米。 森林:长春市林业用地324102公顷,其中林地223999公顷,灌木林地

自然资源概况

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内容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教学重难点 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的分类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教学目的 学生能正确判断自然资源及分类 掌握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问题及措施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归纳能力 培养学生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 教学过程 学生看书,做活动. 板书:自然资源的定义 请学生回答活动 提问:阳光,水,森林对我们有用吗?(有用) 同学们想想它们都存在于哪儿?(自然界中) 哪位同学来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呢? 板书:存在于自然界中,能被人类所利用的. 练习: 土地鱼风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桥梁煤矿铁矿石油铀矿纸电脑潮汐能 请学生判断哪些是自然资源.

请学生读图 提问:根据阳光,森林,水,矿产的叙述可分为几类?(两类)哪些是一类?哪一类能耗尽?哪一类不能耗尽?(阳光,森林,水. 矿产)不能耗尽的叫做什么资源?能耗尽的又叫做什么资源呢? 板书: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 学生做活动 练习: 土地鱼风核能地热能太阳能桥梁煤矿铁矿石油铀矿纸电脑潮汐能 请学生判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请学生读材料 提问:据材料能得出什么结论?(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中国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板书: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请学生阅读材料 提问:中国的自然资源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板书:问题及措施 破坏----保护 浪费----节约 人均不足----合理利用. 小结: 师:自然资源的定义是什么? 生: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

一. 保护区类型划分的背景 二. 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原则 三.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 四.讨论 五. 结束语 文摘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基本原则。并据此原则,研究制定了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的标准。该标准将中国自然保护区定义和划分为3个类别9个类型,即: 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包括森林、草原与草甸、荒漠、内陆湿地和水域、海洋与海岸等5个生态系统类型; 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包括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两个类型; 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包括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两个类型。 同时,还对其分类体系结构,自然保护区范畴以及本标准的可行性等有关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和讨论。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国家公园;类型;分类标准。 一. 保护区类型划分的背景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据统计,至1991年,全世界已建各类保护区8490个,面积达774万平方公里,占全球土地面积的5.2%[1]。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建设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至1991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708个,陆地面积达53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5%[2]。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事业。然而,自然保护区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类型复杂,必须按照一个统一标准,对保护区进行类型划分,以便管理。自187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以来,保护区的建设已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但保护区的命名一直没有统一。直到1969中在新德里召开的iucn(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第10届大会才接受了“国家公园”的定义。然而由于缺乏严格的使用标准和存在性质差异,该定义并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保护区。并且,使用“国家公园”这一术语以后,引起全世界范围内有关保护区概念的更加混乱,进而在1972年召开的第二届国家公园世界大会上采纳了一个建议,要求iucn定义保护区的建立目标,并制定适当的保护区分类标准。iucn的国家公园与保护区委员会为此成立了“标准与术语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78年完成一份报告,将保护区划分为10个类型。即: 1.科学保护区/严格的自然保护区; 2.国家公园; 3.自然纪念/自然景物地; 4.管理的自然保护区/野生生物禁猎区; 5.保护性陆地(或海洋)景观保护区; 6.资源保护区; 7.自然生物区/人类学保护区; 8.多用途管理区/管理的资源区; 9.生物圈保护区; 10.世界遗产迹地[3,4]。

准格尔旗旗情

旗情概况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旗府薛家湾镇北倚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120公里,毗邻钢城包头180公里,东距首都北京650公里,西距鄂尔多斯市130公里.准格尔旗地域辽阔,资源富集。 行政区划 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薛家湾镇、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 自然资源 煤炭探明储量544亿吨,远景储量1000亿吨,且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煤层厚、低瓦斯、易开采,发热量均在6000大卡/千克以上,为优质的动力煤和化工煤;石灰石总储量50亿吨,品位高,氧化钙含量达%;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矿层稳定,品位呈现铝高硅低的特征;此外,高岭土、硫铁矿、白云岩、石英砂的储量也相当大,特别是煤层气的储量十分可观,属国内罕见的煤化工资源。 水源充沛。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国家批准黄河用水指标2亿立方米,现有80%尚未利用;年降水总量30亿立方米;年径流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探明储量28. 5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亿立方米;库坝总库容亿立方米,年供水量5000万立方米;现已建成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水源工程1处。黄河水、水库水、地下水完全能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 电力资源得天独厚。现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坑口火电厂有2座,装机容量86万千瓦;水电站一座,装机108万千瓦;年发电量80亿度;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均已配套,且供电半径小,电价低廉,高载能电价元/度,属国内最低电价。 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境内有大准电气化铁路、准东铁路和在建的呼准铁路以及拟建的淮河铁路,年货运能力接近1亿吨,是出省到京、到秦皇岛、到黄骅港的重要通道;109国道横贯东西,在建的呼和浩特至鄂尔多斯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与建成的呼包、包东高速公路连为一体,全部行程不足3小时。 国土资源面积十分广阔。全旗有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益于牛、羊的养殖;农畜产品属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盛产海红果等多种果品,年产量1000万公斤。 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巨石林立、天水一色的黄河峡谷风情;有僧庙相连、堂殿恢弘的鄂尔多斯最大召庙建筑群宝堂寺;有充满神奇色彩的千年古松“中国油松王”;有蒙汉民族水乳交融的民间艺术奇葩“漫瀚调”。 经济发展 准格尔旗具有集众多资源于一身的特有优势,且是距环渤海湾距离最近的资源富集区。从“八五”开始,国家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巨资,开发建设了世界一流水平的黑岱沟露天煤矿,年产原煤达到2000万吨;地企合建的典范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08万千瓦;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八仙山 简介 八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蓟县城东北30公里,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之腹心,东临金碧辉煌的清东陵,西接巍峨壮观的黄崖关长城,南濒碧波荡漾的翠屏湖,北依雄奇险秀的雾灵山。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群峰汇集的地方,900米以上的山峰有19座,主峰“聚仙峰”海拔1052米,是天津市最高峰。其总面积达53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 八仙山原名“八仙桌子”,相传铁拐李等八位散仙遨游东海经过此地,被这里云遮雾罩的奇峰、峡谷、幽林、秀水所吸引,便降下祥云,在一块两米见方的巨石旁野餐小憩,后来人们把这块巨石称为“八仙桌子”,这万亩山林因此得名“八仙山”。 八仙山在清朝时期被划定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封闭达280多年,这里乔木伟岸,灌木丛生,芳草萋萋,藤萝蔓绕,人迹罕至,故“藏在深闺人未识”。八仙山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这里是天津市地势最高,山峰最多,降水最多,森林覆盖度最大,生态环境最优越,生态系统最完好,群峰奇秀,谷壑幽深,万木争荣,风光诱人的地方,独特的天然落叶阔叶林生态系统,不仅在华北地区,即使在世界同纬度地区都是罕见的,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被国家科协批准为全国首批科普教育基地,是国家地质公园——峰林峡谷景区最典型的代表,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的“西双版纳”,而且享有“津门第一山”的美誉。 八仙山景区地质遗迹丰富多样,其中最具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的品牌遗迹是石英岩峰林峡谷地貌,峰林上栩栩如生的动物奇石,刀劈斧剁般的天梯,峡谷中河流高阶地,万卷天书地层,美丽壮观的石瀑布,世界奇观

太古界与元古界地层之间8亿年跨越,太古界25亿年长寿石等。 一、珍奇丰富的植物种类 保护区内的森林,起源于距今七千万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纪时期,到清朝中叶仍保持着原始森林的面貌。清朝末年以来,由于人为影响,使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来在原始森林泯灭的地方,又萌生出次生林,历经沧桑演绎至今,形成了次生阔叶林区。 在保护区内,生长着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带等区域多种植物,据初步考证,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000余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七种,区内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油松林、落叶阔叶杂木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辽东栎林、榆木林、山杨林、核桃楸林、栾树林、枫树林、白蜡林、丁香林、悬钩子林等。藤本植物种类多、数量大、穿插攀援林中,形成特殊的密林景观,著名的野生猕猴桃满山遍野,藤蔓上一簇簇的果实,碧绿翠滴,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每年9月25日至10月5日,八仙山都要举办大型幽林采珍活动,届时有成千上万游客到这里可采摘到:猕猴桃、山核桃、野山楂、野葡萄、甜酸梨、木耳、蘑菇等上百种山珍野果。 八仙山是一座天然大花园。各种花卉争奇斗艳,从春到秋,花开花落接连不断。春季有迎春花、山杏花、山桃花、山梨花、迎红杜鹃等等,夏季有东陵八仙花、中华秋海棠、山梅花、丁香花、照山白等等,秋季有石竹花、旋复花、角蒿花、野菊花、百日红等等,其中被科学家称作“模式植物的花卉”有“东陵八仙花”、“迎红杜鹃花”,弥足珍贵。 这里也是天然中草药宝库,区内生长着各种名贵中草药200多种。主要有:丹参、桔梗、知母、柴胡、玉竹、沙参、百合、远志、黄岑、地黄、苦参、藿香等,品种极丰富,在林下和山阴沟谷潮湿之处可见到多种蕨类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对策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与对策 1、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 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 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 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3.保护对策 保护生物样多性不仅需要加快治理环境污染,把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更重要的是在生态系统水平上采取保护措施,传统的做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重点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矿产资源概况及分布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矿种30多种,尤以优质煤闻名遐迩,东胜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陶土探明储量4.33亿吨,高岭土65亿吨,石英砂4226万吨,石灰岩、白云岩、建筑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惊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能源矿产资源: 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分别是: 煤炭: 鄂尔多斯市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如果计算到地下1500米处,总储量约近1万亿吨。在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按地域位置,全市可划分为东西南北四大煤田。东部即准格尔煤田,西部即桌子山煤田,南部即东胜煤田,北部即乌兰格尔煤田。鄂尔多斯的煤炭资源不仅储量大,分布面积广,而且煤质品种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而且大多埋藏浅,垂直厚度深,易开采。目前,四大煤田,除乌兰格尔煤田外,其余均正在开采之中。 石油、天然气: 这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资源。这一资源主要位于鄂尔多斯中西部。在乌兰---格尔一带即杭锦旗北部,地质勘探部门已经发现20多处油气田,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在乌审旗南部也发现了油气田。这两种资源目前还正在进一步勘探之中。 油页岩: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中部的东胜区、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境内。目前的探明储量为3.7亿多吨。其中工业储量66万吨,储藏厚度一般为3米--5米,含油率1.5%--10.4%。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化工资源: 天然碱: 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西部的乌审旗、鄂托克旗、杭锦旗境内的湖泊中。全市现有天然碱湖19处,储量7000亿吨,伴生天然碱储量1300万吨,这些天然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情况简介

安徽省五河县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建立该保护区旨在保护典型的北亚热带和南暖带过渡气候区河迹洼地型湖泊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特殊水产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建立该保护区对于积极探索在沿淮湖泊湿地地区自然资源保护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区位优越,环境优美。保护区紧靠五河县县城,东临104国道,南接304省道,驱车半小时就可到达宿淮宁高速、蚌宁高速入口处,拟建中的徐宁高速更是从保护区擦境而过。保护区距离合肥、南京、徐州等大中城市仅有两小时车程。保护区春天湖岸垂柳依依、夏天湖内荷花绚烂、秋天湖滩芦苇片片、冬天湖面冰雪相接,一年四季,各具特色,多元文化品味俱备、水乡特色鲜明。在沱湖您既可体验到浓浓的渔家风情,又可领略到无限的自然风光。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水资源丰富,物种广博。保护区是典型的河迹洼地型湖泊湿地,水资源丰富,常年保持8万亩水面,是皖北地区最大的无污染淡水湖泊。保护区是许多珍稀鸟类重要的越冬或迁徙地,主要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鹤、白忱鹤、白鹳、黑鹳、大鸨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鸳鸯和白尾鹞等。沱湖还是重要的水产品养殖基地,沱湖螃蟹荣获“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全国十大名蟹”和“绿色食品”等称号。沱湖年产河蟹15万公斤,大青虾10万公斤,鳜鱼、黑鱼、千头鱼、泥鳅等水产品5 万公斤,其他水产品40万公斤,鸭鹅40万羽,其中野鸭10万羽。在沱湖您既可观赏到珍稀的鸟类,又可品尝到新鲜的水产品。 沱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沱湖有多处历史人文古迹,如:捻军渡口、朱元璋品蟹亭、霸王井、大岗古墓群、泗河村遗址等;沿湖周边滩涂如,封候咀、陈南咀、晒银滩、靴筒地等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沱湖西有台子山石器遗迹,东有古虹县遗址,西南有汉五台、霸王城等遗迹遗址正在发掘研究。在沱湖您既可游览人文古迹,又可回味悠久的历史。

自然保护区的概念和意义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建设对于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和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1、展示生态系统的原貌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显示和反映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真实面目。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复杂生态关系,这是生物进化发展的动力,人类在自然界所从事的各项社会生产活动中,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好各类典型而有代表性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必须认识和遵循这些规律,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创建适宜的条件。 2、物种基因库自然界的野生物种是宝贵的种质资源。人类在发展、改造和利用自然财富的实践中,要不断地提高生物品种的产量和质量,选育优良品种,就必须从自然界中找到它们野外的原生种或近亲种,然而自然保护区能为保存野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基因提供有效的保证。 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理想的天然实验室。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在科学技术发达

的当代,人类要持续地利用资源,必须尊重自然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自然保护区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种群和物种的演变与发展,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4、进行公众教育的博物馆自然保护区是为广大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场所。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实习、参观考察及组织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利用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中心内设置的标本、模型、图片和录相等,向人们普及生物学、自然地理等自然知识。 5、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物种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还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可划出特定旅游区域,供人们参观游览。同时对从事音乐、美术等文学工作者来说,自然保护区常常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场地和艺术灵感的触发源泉。 6、维持生态系统平衡自然保护区对本地和周围地区自然环境的改善,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和提高当地群众的生存环境质量,促进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转化,提高农作物量,减免自然灾害等方面都在不断发挥着人们一般不易注意到的重要作用。

中国自然地理状况要点归纳

[中国地理专题复习] 第二讲中国自然地理状况 一、知识要点归纳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 (一)地形概况:以上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边缘以东和以北的1.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高原和巨大的盆地,海拔为 1000米~2000米 第三级阶梯:东部的丘陵和平原,海拔 在500米以下 1.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区面积占2/3 天山-阴山 东西走向昆仑山-秦岭 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向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青藏高原:最高的高原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 四大高原黄土高原:世界黄土分布最广的高原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 4.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四大盆地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的盆地 四川盆地松嫩平原 东北平原辽河平原 三江平原 5.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三大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南北气温大约相差50℃ (二)气候概况冬季南北温差很大一月份0℃等温线大致在秦 岭-淮河一线 原因:纬度位置及冬季风 1.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影响 七月平均气温多在20℃以上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

降水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降水集中夏秋季节 降水年际变化:北方较大,南方较小 2.降水和干湿地区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为界) 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P>800mm) 半湿润地区(P>400mm) 半干旱地区P<400mm 干旱地区P<200mm 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干燥,夏季 3.气候特征暖热多雨 雨热同期 气候复杂多样 4.寒潮、台风和水旱灾害频繁 (三)河流和湖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辽河、海河、 淮河、长江、珠江 外流河和外流区注入印度洋:怒江、雅鲁藏布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1.河流概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 气候的影响,各大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别内流河和内流区:塔里木河为最大,内流区占1/3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多为季节性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京杭运河: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内流湖和外流湖 分类咸水湖和淡水湖 2.湖泊概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是最大的湖泊 两大湖泊分布区鄱阳湖、洞庭湖、 东部平原湖区太湖、洪泽湖 巢湖 3.主要河流流程最长(6300千米),流经11个省市 中国第一大河流域面积最广(180万平方千米) 流量最大(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三分之一)长江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占1/2 蕴藏巨大的水能 长江流域的主要水电站(见附图) 干支流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黄金水道里程的2/3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自然概况 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市东部,北纬39°16’~40°20’,东经110°05’~111°27’之间。北部和东部被黄河所环抱,隔河与包头市的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的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山西省的偏关县、河曲县相望。南部与陕西省的府谷县接壤。西部从南到北依次与伊金霍洛旗、东胜区、达拉特旗毗邻,为晋陕蒙三省区交界处。旗境南北长116.5公里,东西宽115.2公里,总面积7535平方公里,2005年底总人口271623人,其中男114490人,占全旗总人口53%;女127133人,占全旗总人口47%。城镇人口74320人,农牧业人口197303人,流动人口48373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 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邮编:010425。代码:150622。区号:0477。拼音:Zhunge'er Qi。 薛家湾镇,西距鄂尔多斯市所在地东胜区135公里,东北距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125公里,南至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48.9公里。 【行政区划】全旗共辖6个镇、2个乡、1个苏木,薛家湾镇、大路镇、纳日松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暖水乡、十二连城乡、布尔陶亥苏木。设185个村民委员会,3个嘎查,1490个村民小组,21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准格尔”一名的含义和来历:“准”系蒙古语口语Juun的转音,意为“左、东”,“格尔”系蒙古语书面语Gar

的谐音,意为“手、手臂”,故“准格尔”本义为“左手”,引申为“左翼”。据1986年出版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上说:“准格尔:系蒙古语,多译为东首、东部、左翼前之意。以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取名。又称,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把从新疆带来的部分准格尔部落人安置于此地而得名。”又据2005年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说:“‘准格尔’蒙古语,意为左翼。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绥远通志稿》:‘蒙语左翼曰郡格尔,今多译为准格尔。’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 明朝天顺年间蒙古族驻牧于此。清顺治六年(1649年)设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驻扎勒谷,属伊克昭盟。1950年成立准格尔旗人民政府,因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故名,驻沙圪堵,属伊克昭盟。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由沙圪堵镇迁薛家湾镇。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有纳林川等十大川,由北、东、南流入黄河。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群)古城十二连城遗址,明代的准格尔召等。 2000年,准格尔旗辖7个镇、20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27129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薛家湾镇57251 沙圪堵镇20307 马栅镇21920 东孔兑镇11028 魏家峁镇10991 纳林镇10579 神山镇5383 长滩乡6835 海子塔乡7182 巴润哈岱乡3265 哈岱高勒乡14985 窑沟乡10466 大路乡6936 十二连城乡6242 蓿亥图乡13065 布尔陶亥乡7854 德胜西乡4334 暖水乡5758 四道柳乡2447 准格尔召乡4278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

世界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 卢自勇 摘要:在查阅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分类、功能区划、价值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国内外自然保护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在世界自然保护区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并对自然保护区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现状,可持续发展,趋势 Nature reserve of World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LU Zi yong Abstract:on the base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materials and analysising, summarized the nature reserve the definition,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division and valu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ature reserves, puting forward the world nature reserves are facing with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the nature reserve protection career development trends are also prospected. Keyword:Nature reserve,stat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ends 前言: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前被国际社会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具有历史局限性,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导致天然林减少、草场退化、湿地干枯、珍稀动植物灭绝[1]。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可以保护典型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和遗传种质资源[2]。 1 自然保护区概述 1.1自然保护区的定义 一般认为,自然保护区是将山地、森林、草原、水域、滩涂、湿地、荒漠、岛屿和海洋等各种典型特殊的自然生态系统及自然历史遗迹等划出特定区域面积,设置专门机构并加以管理建设,作为保护自然资源、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基地[2]。《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规定:“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利于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和生物物种的宝库,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认为自然保护区就是开展自然保护,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基地;是开展综合研究的重要基地,是保护区生物种源的储存基地;是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环境的监测基地,是探索改造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途径的实验基地[1]。 1.2自然保护区的分类 自然保护区分类的目的在于识别其性质和保护对象,以利于保护和评价自然资源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制定适当的有效管理措施,让管理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其职责、功能等,并积极参与到保护和持续管理的实践中去。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将保护区区分为8种类型:科学研究保护区和严格保护区、国家公园、国家自然遗迹和标志、野生生物管理庇护所、自然资源保护区、景观保护区、自然生物区和人类学保护区、多重用途管理区。在上述类型中,前五类认为是进行生物多样性生境管理的真正保护区。后三类则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管理的地区,但它们仍然含有许多甚至极多的当地原始种。这些管理区通常比保护区更大而可能更有特别意义,同时这些保护区通常也包含在大型管理区之内 [2-4]。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又可得出不同名称的分类系统。按管理级别划分,可以分为国际级、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县级、乡村级等六类保护区。按主要保护对象划分,可以分为野生生物类型保护区、自然遗迹类型保护区和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其中自然生态系统类型保护区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