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测绘科技创新

论测绘科技创新

论测绘科技创新

张继贤*

摘要: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基础性领域,现代测绘技术是高新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测绘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构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大战略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测绘科技创新取得的重要成就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新时期测绘科技创新的发展目标,并对测绘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重大关键技术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测绘科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测绘科技创新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1月6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测绘科技创新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胡锦涛总书记在2008年度两院院士大会上对测绘科技创新、测绘科技成果转化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加快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防灾减灾高技术成果转化和综合集成,建立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测绘基础研究和能力建设。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国发[2007]30号)》中也强调要加强测绘科技创新工作。测绘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现代测绘技术是高新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测绘科技创新是推动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是发展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的根本途径。

一测绘科技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的测绘科技工作密切跟踪国际科技发展形势,大力推动测绘

*张继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资源与环境遥感监测。

科技自主创新,在传统模拟测图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测绘技术,研制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先进技术装备和技术集成系统,全面建成了以测绘全过程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实现了测绘从数据获取与采集、加工与处理、到管理与应用的数字化,产品形式也从传统的纸质地图变成了数字产品,使我国测绘科技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并使我国发展成为世界测绘大国[1]。

目前,我国正在由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向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迈进。相对于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不论从技术层面、生产流程还是服务方式,都是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变革,符合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2]。

(一)大地测量和导航定位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国积极开展大地基准现代化、卫星导航定位、地球重力场恢复与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方面的研究,包括全国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和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高精度卫星定位网——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困难或特种地区(地下、水下、隐蔽地方、太空等)定位、动态组合定位导航、精密单点定位技术(PPP)、网络RTK技术、卫星测高等理论与技术攻关活动,有力促进了我国的测绘基准体系从二维向三维、从静态向动态、从参心坐标系向地心坐标系的转变,推动我国大地测量与空间定位技术实现了从地面大地测量到卫星导航定位测量、从地面水准测量到空间GPS高程测量、从地面重力测量到航空重力测量的跨越。

(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全面升级

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在数据获取与处理技术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实现了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到航空、航天、低空与地面综合遥感的转变,从单一数据获取平台到多传感器集成的多层次平台的升级。传统的基于光学影像遥感技术也发展到了融合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多光谱遥感影像、新一代航空数码影像、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等多源、多波段数据进行测图的阶段,我国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摄影测量系统,如SWDC系列数字航摄仪、低空遥感数据获取系统、移动道路测量系统已全面应用于测绘生产。遥感数据处理实现了从依靠大量地面控制点定向向依靠基于稀少控制点的高精度姿态参数自主定位的技术革新。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JX-4C DPS、VirtuoZo、数字摄影测量网格DPGrid系统、遥感图像一体化处理软件Imageinfo等的产业化应用体现了遥感数据处理从模拟、解析到数字化,从单机模式向数字摄影测量网格的并行处理模式的全面升级[3]。

(三)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技术全面提升

我国在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产品、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研究,地图制图实现了由传统手工编绘方式向全数字化制图和图库一体化制图的重大转变;建成了多尺度、多版本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由二维、静态向多维、动态的发展;国产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已经可以和国外软件平分秋色,各种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移动设备导航地图等地理信息产品应运而生;地理信息应用与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并全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地理信息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测绘科技进步是其发展的源泉。近年来,我国通过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互操作、空间数据引擎、海量影像管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地理信息新产品开发、地理信息保密等测绘高新技术,积极开展测绘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国的地理信息产业包括测绘服务业、遥感产业、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卫星导航产业四大产业。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达500亿元;2008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产值总规模已超600亿元,从业人员约40万人,从业机构超过1万家。

(五)测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通过不断深化测绘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运行机制,健全科技管理政策,形成了由测绘科研机构、大学、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企业等多元化主体组成的测绘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测绘科技创新格局。

一、测绘科技创新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

随着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全球测图、数字地球等战略的实施,人们对测绘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国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特别是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做出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测绘科技进步和创新在推动这些措施的实施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发展机遇难得,发展潜力巨大[1]。

(一)世界新技术发展为我国测绘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近年来,世界航空航天技术、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不断发展,世界测绘科学和技术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基于多种卫星高精度的大地测量使传统的对地测量发展到现在的对空测量、对星测量和行星测量以及伪卫星技术,大地测量正在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局部到全球;导航定位向实时、精准、高可靠方向发展,多模终端、区域增强与室内定位技术发展潜力巨大;新型传感器不断涌现,基于微波、干涉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新技术的出现需要测绘从传统的光学数据处理方法向微波测量、干涉测量和激光测量的方向发展;海量的空间数据需要自动化、智能化的并行处理技术和方法;地理信息技术从“数据+空间格局”向“模型+空间过程”方向发展,“数据编码+数据集成管理”将和“模型库+空间过程模拟”有机结合,实现数据、模型、系统的一体化;地理信息应用和服务向着网络化和社会化的方向前进。我国测绘科技事业的发展已融于国际测绘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中,以空间定位、卫星遥感、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等为代表的世界现代测绘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为我国测绘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面对世界新技术的发展,测绘科技创新通过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将更好地推动我国测绘科技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成为世界测绘科技强国。

(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我国测绘科技创新带来了黄金机遇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资源、环境、减灾等方方面面都对测绘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测绘科技都是必不可少的保障。增强国防能力、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也离不开测绘科技服务。进入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海洋开发、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国家战略和重点工程都需要测绘科技服务,需要测绘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践证明,经济社会愈发展,对测绘科技创新的需求愈大,要求愈高。在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测绘科技创新进入了黄金机遇期。相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科技的重大需求和要求,我国地理信息分发服务技术手段还相对落后,测绘成果不够丰富,公共产品种类较少,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大众化产品相对匮乏。通过开展我国测绘科技创新,就是要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测绘科技保障问题,寻找解决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中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测绘事业发展为测绘科技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测绘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我国测绘事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新形

势下,测绘事业正在由数字化测绘向信息化测绘迈进,作为测绘主要成果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产业是新兴高增长产业,具有产业链较长,产业关联度较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服务业中迅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数据保密、数据整合、数据共享、公开版地形图等问题依然严重,这些问题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加强地理信息应用服务,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对测绘科技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为测绘科技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

(四)新时期测绘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测绘科技创新既面临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与国际测绘技术发展水平相比,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自主知识产权的测绘技术不足,高端测绘技术装备主要依赖于国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需要构建高精度、三维、动态大地测量基准,改变我国基准建设与维护对国外测绘仪器与卫星系统依赖过多的局面,研发权威的大地测量数据处理算法与软件,发展我国自主卫星精密定位技术;

(2)需要建立空-天-地一体化多源遥感数据实时获取系统,实现对我国多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的快速获取、采集与更新,从而改变我国遥感数据获取系统主体依赖国外,地理信息数据现势性差、内容陈旧的现状;

(3)需要建立自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多源测绘数据快速处理与分析系统,实现对遥感数据的一体化、并行/分布式集群处理,以及星上实时数据处理,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数据智能综合、集成分析和自适应地图制图;

(4)需要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地理信息应用及服务技术,进一步丰富地理信息产品,提高地理信息集成管理与服务共享,加强数据安全保密技术研究,改变我国地理信息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管理与服务技术不成熟以及地理信息广泛应用与国家安全保密的矛盾突出等现状。

二、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测绘科技

创新

的重要目标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体。作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测绘科技创新已成为测绘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信息化测绘为测绘发展的新的功能取向,建立适应信息

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事业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紧迫任务,也是发展服务型测绘、开放型测绘、创新型测绘的战略措施。信息化测绘体系以全面提高测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测绘发展的新阶段和大趋势。

(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内涵

作为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构建信息测绘技术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测绘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以高精度、实时获取地理信息数据为支撑,以规模化、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处理与信息融合为主要技术手段,以多层次、网格化为信息存储和管理形式,能够形成丰富的地理信息产品,并通过网络设施为社会各部门、各领域提供多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技术体系。其主体特征是以高新技术支持的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处理自动化、服务网络化和应用社会化。

(二)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 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围绕国家与经济社会信息化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总体目标是建成地理空间信息网格(见下图),亦即在网格技术支持下,建成在信息网格上运行的天、空、地一体化的准实时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自动化、智能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网格化地理信息管理,以及全方位地理信息共享、服务与应用的技术系统,有力支撑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全面完成,推进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水下数据获取系统

地理信息产品

网格化地理空间信息存储、管理与分析

图1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总体目标—地理空间信息网格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具体目标为,面向国家与经济社会信息化对测绘保障服务的重大需求,贯彻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紧紧依靠测绘科技进步和创新,重点突破地心动态大地测量框架和多模导航定位综合服务关键技术,多光谱、多时相、多分辨率全天候的高精度遥感数据获取和处理技术,网格地理信息管理和服务技术,构建信息化测绘的地球观测基准平台、高精度多源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平台、自动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平台、网格化地理信息管理平台、全方位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多元化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软件系统和技术装备(重大测绘科技工程国产软硬件配置比例达到70%以上),最终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到所需要的、权限范围之内的地理信息服务。

2 主要任务

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要完成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自动化、地理信息存贮和管理网格化、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社会化四个方面的攻关任务。

(1)地理信息获取实时化

建成陆海统一的高精度、三维、动态的大地测量基准;充分挖掘地球动态参考基准的应用信息,显著提高地球观测基准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形成卫星测绘应用体系;实现平流层领空对地球观测、定位、通信一体化;开展大型综合航空遥感系统的研制工作,建成集高分辨率光学数码相机、合成孔径雷达(SAR )、激光雷达(LIDAR )

等传感器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可稳定运行的航空遥感系统,实现多源遥感影像的实时获取;研制装载组合宽角相机、LIDAR等轻型长航时无人机、直升机等平台,建立完整的数字低空遥感系统,形成完善的数字低空遥感综合服务体系;解决大规模、大范围、多尺度的海洋地理信息测绘和更新的关键技术问题。

(2)地理信息处理和分析自动化

突破遥感数据远程协同处理与远程管理关键技术,研制相关软件系统,支持多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共享、调用、协作和管理,实现多源数据处理的自动化;针对新一代多源遥感数据(包括新一代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低空遥感数据、新型数字航空影像数据、机载/星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开展多平台遥感数据实时处理、集成处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并行化分布式地理信息数据处理专业系统;开发成熟的商业化国产智能遥感数据解译软件,实现地物要素半自动化解译与提取,以及核心地物要素的自动化提取。

(3)地理信息存贮和管理网格化

开展二维、三维和时间维空间数据模型的全面集成,在此基础上建立四维空间数据库,通过新一代GIS软件平台实现对四维时空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动态可视化,构建我国多级基础地理信息网格,实现时空数据与社会经济专题信息的集成、共享及可视化表达;面向多用户、多用途的数据访问需求,完善动态协同更新技术方法,实现网格环境下的海量空间数据存储与管理;建立地理信息自动综合机制,逐步完善多维地理信息智能综合与表达的分级技术体系,实现地图综合的半自动化,建立网格环境下空间数据质量评价模型及控制平台。

(4)地理信息共享和应用社会化

研究面向空间认知的地理信息数据库表达模式设计、多元化地理信息数据融合和同化技术,探讨以本体为基础的智能化地理信息服务机理以及理论框架;研究面向自然语言的信息智能搜索技术,解决空间数据版权保护的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地理信息智能化服务的空间数据挖掘技术,形成海量空间数据知识发现平台;研究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关键技术,实现基础地理信息与专业部门信息共享与交换;研发地理信息托管服务技术以及基于CNGI 的地理空间数据共享和移动终端开发技术,实现地理信息的全方位共享;建立完善的基于位置服务的集成应用技术体系,建成完备的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软硬件平台,形成政府和个人随时随地获取完备位置服务信息的能力,建立高效完善的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技术,为国家、行业、人民生活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多元化的测绘保障和服务。

(三)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方向

围绕构建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我国测绘科技创新,要在统筹安排、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对重点领域和方向进行规划和布局,为解决信息化测绘发展中的紧迫问题提

供全面有力支撑。重点领域和方向,是指在信息化测绘中重点发展、亟待测绘科技提供支撑的有关内容,这些内容是目前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确定重点领域和方向的原则:一是有利于突破瓶颈制约,提高测绘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提高地理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有利于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1 信息化测绘基准

信息化测绘基准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信息化测绘的先决条件,是地球科学、空间技术和海洋科技发展及其信息化的基石。重点需要研究信息化测绘基准平台构建理论与技术,突破信息化测绘基准数据获取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动态测绘基准维护,开展信息化测绘基准应用与综合服务等[4]。

2 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

实时化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技术是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的重要信息保障。重点研究高分辨率测绘卫星数据获取技术、平流层数据获取技术、高精度航空数据获取技术、高精度地面数据获取技术和海洋测绘数据获取技术等。

3 自动化地理信息数据处理

开发高性能遥感数据集群与协同处理技术与装备,突破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数据、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激光雷达数据集成处理技术,实现遥感数据智能化解译等。

4 网格化地理信息管理

研究多维时空地理信息管理技术,研发地理信息网格化管理支撑技术与装备,突破地理信息自动综合、地图制图与空间信息可视化等关键技术,形成地理信息协同化动态更新机制[5, 6]。

5 全方位地理信息共享与服务

研究地理信息同化和综合认知的理论与技术、空间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的关键技术、空间数据安全和保密技术等,实现空间数据的网络安全监管,促进地理信息网格共享与服务的发展[7]。

6 多元化地理信息集成与应用

重点研究多源地理信息集成技术、地理信息统计分析技术、基于位置的服务技术和地理信息综合应用技术及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与技术等[7, 8]。

四、以项目为龙头,推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

十二五期间,按照全面推进、重点保障的项目布设原则,将通过统筹规划项目支持渠道,合理布局,全面提升测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一是加强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测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提出测绘领域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我国测绘科技理论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二是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影响信息化测绘发展的部分关键技术,掌握一批我国自主研发的关键技术,解决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构建的瓶颈问题;三是与重大测绘工程结合,设立一批科技专项,为正在和将要实施的重大测绘工程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一整套我国独立自主的测绘技术和装备,建设新的业务运行体系,促进整体测绘技术的发展,并带动一批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升级,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

(一)重大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测绘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以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等为基本使命,是测绘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源泉。

1室内导航定位系统关键技术

突破GNSS与面移动通信网(蜂窝网和CDMA网)A-GNSS、室内伪卫星系统的室内混合导航定位技术和方法,研制米级定位精度的室内定位原型系统;实现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实时性好的空间定位,满足普通的商业活动、紧急救援等各行业的大众化应用需求。

2主被动遥感成像机理与方法

研究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信息基础理论,研究多波段、多极化、主被动微波遥感中极化、相位、振幅信息与自然地理现象关联的理论,研究几何、物理成像机理中的深层次理论,例如从微分探知变化、从积分探知整体,以及遥感过程所获取的信息度量等内容。

3 分辨率遥感信息解译与自动识别理论与方法

研究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智能解译与自动识别的若干关键基础理论,提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自动化、智能化解译和自动识别的理论与方法,形成相关技术体系,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信息智能化解译与自动识别提供理论支撑。

4 多源地理信息同化、综合认知与主动服务理论与技术

通过研究多源、多维、多尺度、多时态基础空间数据的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主要空间要素数据同化的模型、方法、算法和标准;建立基于本体的政务地理空间认知规则,提炼地理空间认知规律;基于地理信息主动服务机制,实现面向事件的地理信息触发及主动服务机制,

建立自然灾害应急地理信息主动服务系统。

5行星测绘理论与方法研究

发展我国独立自主的行星探测卫星精密定轨以及行星重力场恢复技术、模型和软件,在完善行星重力场模型的基础上,提高行星探测卫星的精密定轨精度,研究行星测绘控制网的构建方法并开展行星测绘控制网的分级与精度评价,研究稀少控制条件下超大范围的联合平差理论和方法,突破基于行星地形特征的影像匹配与DEM提取技术,全面建立行星测绘技术体系,为我国今后的深空探测进行理论、方法和技术储备。

(二)重大关键技术

为推动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通过积极申报国家863及科技支撑计划等,对重大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促进测绘科技自主创新。

1中国区域分米级实时精密定位系统

充分利用我国GNSS基准站系统资源,突破广域实时精密定位系统的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增强信号播发、精密定位终端及大规模CORS基准站实时数据共享与管理等关键技术,建立服务范围覆盖中国及周边地区的分米级实时精密定位系统,提升我国在导航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发展基于自主高精度定位技术的定位导航授时产业。

2现代大地测量基准建立维持与导航服务

突破以GNSS/SLR/VLBI/卫星重力等为主要观测手段的空间基准建立和维持关键技术与建模方法,开发自主的多模GNSS/SLR/VLBI综合解算、高阶重力场模型计算和大地水准面精化等软件系统,提升我国自主卫星定位导航基准的服务保障能力。

3准实时航空主动遥感测图系统

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开展准实时航空极化干涉SAR、LiDAR数据获取、处理与测图技术研究,突破多模态轻小型极化干涉雷达系统一体化设计、机上SAR、LiDAR数据实时处理与传输、极化干涉SAR快速信息提取与测图等关键技术,形成准实时航空主动遥感测图业务化运行系统,并开展典型应用示范。

4国家应急测绘遥感数据快速获取与集成处理

构建国家航空遥感飞行平台,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机载传感器,研发综合航空航天测绘遥感数据快速集成处理系统,建立我国灾情三维评估系统平台,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完备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综合响应解决方案。

5测绘仪器国产化

重点研制基于CORS服务的GPS-北斗兼容接收机、多功能复合式LBS手持终端、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平流层测绘系统、地下空间探测仪器、车载快速空间信息获取系统、数码

影像调绘仪。

6新型海岛(礁)测绘关键技术

综合利用卫星定位、重力场探测、航空航天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突破海岛(礁)测绘重大关键技术,建成我国自主的以卫星定位和航空航天对地观测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海岛(礁)测绘技术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海岛(礁)测绘工艺流程和标准规范,为维护国家主权、实施海洋开发提供精确的海岛(礁)基础地理信息技术支持。

7国家地图工程

以现有的国家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整合最新、最权威的各类专题空间数据,形成全国统一标准的、无缝的、可持续更新的地理数据集,从而在宏观到微观的不同层次上为各级用户提供准确、科学、直观的地图服务。

8信息化测绘软件系列产品国产化

面向测绘行业应用的国产信息化测绘系列软件整合与产品化需求,研发基于国产CPU、国产计算机操作系统、国产数据库和国产中间件环境下的地理信息处理、管理、应用和服务的软件,形成国产化的测绘软件系列产品和全国产化解决方案,并实现其在测绘行业的示范应用。

9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的地理信息服务关键技术

以我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环境与第三代(3G)通信技术为基础,研究互联网地理信息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发面向基础地理信息的交互式时空可视化分析软件系统,研究城市三维导航服务、地理信息主动服务等技术,通过开展示范应用,形成多样化、个性化的地理信息服务业务创新。

10多元时空网格地理信息系统

整合航空航天、基准和控制、地形图和专题数据库等多种信息资源,发展地理信息在线综合技术,研发高可信空间数据库服务器平台,实现时空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建立网格化分布式的多元时空地理信息系统。

(三)重大测绘科技专项

针对社会生产实践的迫切需求和现实任务,从高精度大地基准建立、特殊区域测绘、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多源数据一体化处理、地理空间数据库动态更新等方面开展重大工程支撑技术研究,促进信息化测绘体系发展。

1中国厘米级大地水准面建立与高程基准现代化

综合卫星、地面、航空、海域多种地球重力场探测数据,在GPS水准高程异常控制网的支持下,建立中国陆海统一的厘米级大地水准面,构建以似大地水准面为参考面的我国无

缝高程基准框架,在测绘领域实现卫星精密定位代替水准测量,推进我国高程基准现代化建设。

2全球与重点区域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从国家需求出发,立足自主创新,建立与动态维持全球坐标基准及高程基准,在全球尺度上开展全球和重点热点区域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获取、处理、产品生产与服务的关键技术攻关,实现全球地理空间信息资源集成处理、整合与管理服务,建设全球地理空间数据基础设施以及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信息共享服务系统,为国家经济、外交、国防和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及服务保障。

3极地测绘

地球极地区域的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丰富,是全球环境监测的重点,在建立全球大地测量框架和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对地观测与制图技术的基础上,根据极地科考和探测的需求,开展南极北极地区的测绘。

4测绘卫星

测绘部门作为测绘卫星的主要用户,应该加强对测绘卫星规划、卫星技术指标要求、卫星总体工程建设要求、卫星测绘应用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建立自主的国产卫星测绘技术体系。

5多源航空数据获取

研制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分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数据获取平台,机载LIDAR数据获取平台、无人航空器遥感获取平台,最终形成覆盖超低空、低空、高空等不同高度,具备光学、雷达、激光数据获取能力的完整航空数据获取体系。

6信息化测绘遥感数据一体化处理

研究新一代多源遥感数据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突破遥感数据处理自动化、高效能、智能化技术难点,整合已有的遥感影像处理通用软件平台和专业处理模块,形成系统的、可通用于多种商用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及网络分布式、集群式处理环境下的遥感数据处理平台。

7国家基础地理信息动态更新

研究正射影像库自动更新技术、基于多分辨率影像的变化发现与信息提取技术、多尺度级联更新的自动综合模型与算法、增量更新技术、基于网格的协同更新技术、产品更新与服务技术等,实现更新内容的灵性化、更新周期的适时化、更新方式的多元化。

8地理信息数据保密处理

地理信息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资源,研究矢量地图版权保护技术、遥感影像去密技术、遥感信息加密插件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安全应用技术等,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合法、高效使用。

9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突破多级地理空间信息自动综合、智能化匹配、服务加密、统一的标准符合性测试等关键技术,建立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服务框架的多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业务化运行平台,并开展业务化运行示范。

10新农村建设测绘保障

广大新农村建设对地形图的测图速度、精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应用现代测绘新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测绘保障。建设全国测绘成果网络化分发服务系统,加快公益性地图网站建设,及时发布测绘成果目录,提供丰富的农村公益性测绘服务,并为新农村建设开发适用的测绘产品。

五、结论

测绘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前沿性、交叉性和基础性领域,现代测绘技术是国际高新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测绘科技创新是推动测绘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是发展壮大地理信息产业的根本途径。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测绘技术,全面建成了以测绘全过程数字化为特征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使我国测绘科技总体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世界新技术发展为我国测绘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为测绘科技创新带来了黄金机遇期。建立信息化测绘体系是测绘发展的新阶段和大趋势,作为建设信息化测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构建信息测绘技术体系已经成为新时期测绘科技创新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以项目为龙头,统筹规划项目支持渠道,合理布局,将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测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德明.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测绘保障服务水平,全国测绘局长

会议讲话,2009

[2]鹿心社. 加强测绘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全面提升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全国测绘科技大会上的讲话,2006

[3]本书编写组. 改革开放铸就测绘事业辉煌(1978-2008)[M],北京:测绘出

版社,2008

[4]陈俊勇. 中国现代大地基准—中国大地坐标系统2000(CGCS 2000)及其框架

[J],测绘学报,2008,37(3)

[5]李德仁. 论广义空间信息网格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J],遥感学报,2005,9(5)

[6]王家耀.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发展中的地理信息系统[J],中国工程科学,

2009,11(2)

[7]张继贤,唐新明,翟亮. 关于我国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建设的思考[J],测绘通

报,2008,(5)

张继贤. 对地观测与信息化测绘[A],中国信息化推进报告(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编),国际数字传媒出版集团,2006,191-193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