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学习目标

1.读图并描述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掌握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3.通过读图,进一步熟悉图,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地理逻辑思维能力。

二、情感态度目标

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重点目标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有哪些。

四、学习难点

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影响,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

一读课本P8---12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知识点一、黄土地、黑土地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温度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区(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

知识点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5.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旱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棉花、大豆等经济作物,称为我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6.找到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在书中做标注)○1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降水偏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尤其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春旱严重。

7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8.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9.春旱

分布地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原因:降水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

措施:①跨流域调水②发展节水农业。

10.冲积扇

优势:光热充足、土壤肥沃、灌溉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农耕区。

影响:形成了北京、开封、邯郸等一大批历史文化名城。

【合作探究】

1、读下图(课本P10图6.5),探究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

(1)根据齐齐哈尔、石家庄、延安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上的配合情况,可以判断三地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试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海陆因素。

(4)归纳: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下,冬季寒冷;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夏季炎热。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 - 800 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于夏季。

2、阅读课本P12图6.8,探究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

其影响: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的

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春季3-5月,气温回升快,蒸发多,夏季风未到,

降水稀少。

(2)华北平原春季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

影响?华北平原的人们该如何应对春旱?

○1华北平原春季降水稀少,而这个时候正值冬小麦

返青,农田需水量大,所以影响农业的生长。

○2应对春旱的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课堂检测反馈拓展

1.北方地区东临( A )

A:渤海和黄海 B:东海和南海 C:黄海和东海 D:渤海和东海

2.下列属于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 C )

A :内蒙古高原

B :四川盆地

C :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3. 下列不属于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C )

A :平原面积大

B :土壤肥沃

C :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4 .下列属于北方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 C )

5. 为缓解华北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B )

A 加大开采地下水

B 跨流域调水措施

C 兴建水库

D 海水淡化技术的广泛应用

6 .华北地区面临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 D )

A.地震

B.滑坡和泥石流

C.台风

D.干旱 7.读图完成。

课堂小练习

课本活动题P10.P12

B A

C

D

B

L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一框红松之乡

第一课北方地区 第一框红松之乡[见学生用书P33] 1.概况 东北三省 东北三省是北方地区中北部的三个省,包括__黑龙江省__、__吉林的范围

(1)交通便利:林区的交通十分便利,森林铁路__纵贯南北__,公路__四通八达__。除了陆路交通外,__水运__也是主要途径。 (2)木材外运:每当冬季降雪后,工人进入林区伐木。他们将砍伐的木材作好标记,利用积雪滑至结冰的河面上,静待天暖冰雪融化,木材即顺水漂流到下游。人们凭着标记取走木材,再运到全国各地。林区内的交通运输路线可与林区外铁路、公路相连接,便于木材外运。 3.小兴安岭地区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与成效 (1)面临的问题: ①由于对森林长期过量开采,森林资源__急剧减少__。 ②人们对林下的__野生菌__和__药材__等进行毁灭性的挖掘,对林区__生态环境__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解决措施: ①抚育并合理地经营与管理。 ②模仿__森林的自然发育过程__来采伐森林。 ③建立红松自然环境保护区。 ④新的经营方式:把树枝和木材边角料加工制成雪糕棒;用锯末栽种木耳。 (3)成效:小兴安岭地区如今正处于__林业资源经济转型__的过程中。林区人民

用自己的智慧,创新方法,实现了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目标。 一、选择题 1.“红松之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D) A B C D 2.下列做法对“红松之乡”不会造成破坏的是(D) A.对森林长期过量开采 B.人们对林下野生菌的过量挖掘 C.人们对林下的药材进行毁灭性的挖掘 D.对森林抚育并合理经营与管理 3.为保护小兴安岭地区珍贵的森林资源,国家采取的措施有(A) ①木材产品的身份认证②建立国家自然保护区 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禁止林区砍伐林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位于(D) A.福建省B.内蒙古自治区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 1.【答题】要实现黄土高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 A.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B.发展种植业,提高粮食产量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治理黄土高原,走可持续发展。 【解答】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在经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后,很难恢复.要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选A。 2.【答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强度与下列哪些因素关系不大() A.植被疏密 B.降水强度 C.坡度大小 D.降水量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解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强度与植被疏密、降水强度、坡度大小有关,与降水量的多少关系不大,故D正确。 3.【答题】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答案】B

【分析】本题是对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的考查。 【解答】黄土高原的主要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黄土地貌发育,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A.地势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的高原是云贵高原,故不符合题意. 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的是黄土高原,故符合题意; 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的高原是内蒙古高原,故不符合题意;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的是青藏高原,故不符合题意;选 B. 4.【答题】下列关于黄土高原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夏季温暖凉爽,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A 【分析】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气候。 【解答】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正确的是A。 5.【答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A.气候干旱,黄土疏松 B.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C.千沟万壑 D.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地 【答案】D

人教版八下地理6.1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六章北方地区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明确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地理差异。(基础目标) 3. 理解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升目标) 教学重点 1、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分析北方地区的春旱的原因、影响及其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多媒体直观演示法、活动法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沁园春·雪》引入北方地区的学习。你知道我国北方地区有哪些自然特征吗?让我们一起去探讨吧! (板书)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请学生完成导学案之自主学1至4。明确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一线以北,东临海和海。 2.地形:以和为主。东部有广阔的平原和平原;西部有的黄土高原。 3.气候:地跨我国的和,大部分地区属于。大部分属于(干湿区)。 4.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 分别请学生发言指图展示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 (板书)1、范围 重点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位置:北方地区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肃省东南部和江苏、安徽的北部等。 (板书)2、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 请学生指图课本P9图6.3说明北方地区的地形。主要从地图上明确一下地形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板书)3、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请学生完成合作探究1,解决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差异。小组合作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教案 新人教版

北方地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在中国的位置。能够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黄土高原和北京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够分析三个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从各种生活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2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经过上学期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教师在教学上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如果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本校学生都来自农村,学生对知识的了解主要来源于课本,课余查阅资料的途径局限性较大。大部分学生主要靠课本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教学潜力,给学生更多的资料,通过图片、录像、视频制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印象深刻。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小兴安岭在中国的位置;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小兴安岭自然环境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以及分析,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从各种场景中感受我国不同区域人们生活内容的丰富多彩,领略中华文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展示多媒体展示北方的雪景搭配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 里雪飘。”,增强学生对北方地区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地理图表选择上主要是景观图,比较典型的北方雪景的图片) 过渡:通过图片的欣赏以及文字的阅读理解,我们对北方地区有 了初步的了解,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冰雪世界,了解那里的 自然特征以及农业吧。 二、自主研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9-10页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任务并在课本上 勾画: 1、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沿着地理分区界,描出北方地区 的范围,画出大兴安岭、乌鞘岭、秦岭、淮河等地理事物。 2、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行政区及行政中心, 写在旁边。 3、在图6.3北方地区的地形上,找出北方的主要的地形类型,画 在课本上。 4、结合地理图册15页中国温度带图,找出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主要的气候,画在课本上。

5、结合图6.4北方地区主要地形区的景观,找出 北方的土壤,画在课本上。 同学们找出来以后,让同学们上讲台指图讲解所找的知识。老师 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画重点内容,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时评价同 学们的讲解。 讲解气候的时候加入课本10页的活动,读图6.5小组完成以下内容: 1、观察气温曲线,找出三个城市气温高的月份和气温低的月份; 观察降水量柱状图,找出三个城市降水量多的月份和降水量少的月份,概况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 2、比较石家庄和齐齐哈尔,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 量最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3、比较石家庄和延安,两地气温最高时、气温最低时、降水量最 多时、降水量最少时的差异,讨论导致两地差异的主要原因。 小组完成后,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老师适当引导并及时提醒学生 记录重点内容。 过渡:我们需要借助学习过的知识来思考现在的问题,学以致用;通过活动我们更加了解北方的气候 板书:一、北方的概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精品教案

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使学生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和谐的理解和情感加深。 教材分析: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了解首都的基本情况,另外北京还是一个特大城市,教材通过对北京的介绍,使学生掌握了解一个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已有的各种地图、景观图等学习资料自主学习,两个班水平相近,可以通过自学、观察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法选择: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教授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 1 课时 板书课题北京 一、学习目标 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指建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种和谐在我国的首都体现的最为良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北京、认识北京。今天的学习目标:1、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2、认识北京的城市职能。 二、自学指导 师: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需要大家认真而紧张地自学,请同学们认真默读教材第32—35页的内容,8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比一比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第一课北方地区--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导学稿编号:0718 主备人:蒋丽琴审核人:陈明霞使用人:使用时间: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学生姓名_________ _班级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说出北京在中国的地理位置。 2.通过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来获取信息,分析北京自然环境的特点。 3.通过对北京地区的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二、自主学习 仔细阅读书本P42-P44,完成下列填空。 1.我们国家的首都是,位于的北部,是全国的 和中心。 2.北京的西、北两面有和作为屏障,东临,南面是,进可攻退可守,极为重要。 3.作为首都,北京是,便于,使这里很早就成为我国发达的地区。 4.由于人类的所在地,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被称为新中国的心脏. 5. 位于北京市的中心位置,这里分布着和国家博物馆等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的建筑,反映了北京的、 中心内涵。 6.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它是明清两朝的皇宫,又称。 7.国家体育馆被称为,它的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的和谐、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北京新的文化景观。 8.我国的民族国粹是(剧种) 9.要想真正感受北京的文化传统和日常生活,就要走进胡同和。 三、合作探究 1.仔细观察书本P42图6—18,回答下列问题: ⑴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 ⑵说一说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在北京定都。 2.结合前面所学知识,你认为北京地区什么资源短缺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国家为缓解这一问题而进行的一个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是什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习题

最新精选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人教版拔高训练三 第1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此地产煤的省份是:( ) A、黑龙江 B、安徽 C、河南 D、山西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某地位于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该地应为我国的(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华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主要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跨越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河北、河南、山东、陕西 B、陕西、山西、宁夏、甘肃 C、湖北、湖南、四川、青海 D、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特征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 ) A、水土流失 B、人类耕作 C、风力作用 D、冰川侵蚀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关于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大部分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地表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被称为黄土地的地形区是( )①华北平原②黄土高原③ 长江中下游平原④东北平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是( ) A、大力发展畜牧业,多养山羊 B、大力开垦农田,发展粮食生产 C、多植树种草,兴修水土保持工程 D、兴修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观察:同等雨量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实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观察实验得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是( ) A、植被茂密,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较少 C、植被疏密与水土流失无关 D、植树种草是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公开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优质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中学宫乔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

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精心设计活动,提供充足的地图和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课前搜集资料,认识和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优质课《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教学设计 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中学宫乔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能够描述出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北

方地区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结合地图和资料,通过对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学习,养成读图、用图并能够从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因地制宜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各自然要素之间及自然要素和农业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北方地区虽然是学生第一个接触的中国地理分区,但学生已经有了世界分区地理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顺利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前边世界分区地理的一个复习,又为后边继续学习中国分区地理作出示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提供了丰富的地图和资料,并充分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重在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三框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

第三框古老而现代的首都——北京[见学生用书P37] 1.北京的地理位置 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位于__华北平原北部__,北面为__燕山__,西面

为__太行山__,面向__渤海__。 ◆知识助记 图示法记忆北京的地理位置 2.北京的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特征:北京的地形以__平原__为主,西部有属于__太行山脉__的__西山__、北部有__燕山山脉__;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2)气候:北京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夏季__高温多雨__,冬季__寒冷干燥__;属于__暖温带__、__半湿润__地区,四季分明。北京春季多__大风__和__沙尘暴__天气。 (3)主要河流:__潮白河__、__永定河__等__自西北向东南__注入__渤海__。 3 4.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的中心位置,总面积达__44__万平方米,可容纳百万人举

行盛大集会。这里坐落着__人民大会堂__、__国家博物馆__等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意蕴的建筑,反映了北京的__政治__、__文化__中心内涵。 5.北京的古建筑与现代建筑 北京纵横交错的__胡同__和古朴幽静的__四合院__,是极具老北京生活气息的场 所。同时北京还兴建了一些现代化建筑,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 ◆思维延伸 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一种传统的住宅建筑形式,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砖墙和瓦顶较为厚重,多青砖灰瓦,色泽不艳。南窗较大,有利于光照。四合院不仅御寒性能好,而且与外界隔开,环境安宁。 6.北京辉煌的历史 (1)漫步北京,可以感受到宫殿、王府记载了昔日的辉煌,胡同、四合院见证了丰富多彩的北京人生活,高楼大厦间行色匆匆的人群则代表着北京的锐意前行。 (2)几千年的__古代史__,一百多年的__近代史__,近在眼前的__现代史__,鲜活生动的__当代史__,都汇聚于这座城市,古老而现代的北京充满了勃勃生机。 一、选择题 1.下列与北京市接壤的省级行政区是(B) A.河北省、辽宁省B.河北省、天津市 C.天津市、河南省D.河北省、山东省 2.以下城市产业建设符合未来北京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发展方向的是(C) A.扩大工业建设规模 B.主要发展高层房地产产业 C.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 D.大规模发展钢铁等重工业产业

人教版中考地理北方地区复习知识点

专题北方地区 考点1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环境 1.位置范围: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主要省区: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等。 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4.气候: 跨我国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气温: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2)降水: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 半湿润区,降水集中在夏季。 5.河流:北方地区河流水量较小,汛期较短, 冬季有结冰现象。 6.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7.黑土地和黄土地: ①东北平原的黑土(“黑土地”):一年一熟,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 ②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的黄土(“黄土地”): 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1.旱作农业: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耕地以旱地为主,东北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产量最大,黄河是全国最长果园带。 (1)作物:①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②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2)春旱: 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②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降水极少;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小麦返青,农田用水量大;华北平原河流较少,水量小;华北平原耕地多,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以上原因导致华北平原春旱严重。 ③解决华北平原缺水问题的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缓解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地区淡水资源不足的状况);修建水库(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的有效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华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习的是中国地理概论,主要是从不同的地理要素出发,了解中国的整体特征。而这学期主要是认识中国不同的区域,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和地理差异。 【问】这学期学习地理的方法与上学期有什么不同? 【学生阅读】P2潘博士—→学法指导 活动:中国四大地理单元 【看谁观察最仔细】P5图5.1“中国四大地理分区” 【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可分为哪四个地区? 【生答】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1、形成四大单元的原因 【问】分区的依据是什么? 【生答】形成四大区域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特点的差异。 2、四大地理单元的界线 【活动】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界线,完成P3活动。 ①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②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季风区与非季风区、400毫米年降水量线为界,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③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海拔。 【承转】下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北方地区。 第一节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 教学目标: 1.知道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等基本情况。 2.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识记北方的区域特征。 3.了解北方的矿产资源及重要的工业基地。4.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成就、问题及措施,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相当巨大。 教学重点:北方的自然环境、黄土地与黑土地的区域差异。 教学难点:分析北方地区气温、降水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 活动一:北方地区的基本概况 【问】读P4图5.2“北方地区图”,注意下面的问题: 1、北方地区在全国的什么部位?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 2、找出北方地区包括的主要省区和所临的海?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山西省、山东省、陕西省。(10个) ◆渤海、黄海 3、北方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比例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4、看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山地、高原、平原及分布特点? ◆山地: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 ◆高原:内蒙古高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脉以西; ◆平原: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之间,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脉以东。 5、说一说本区的平原分别由哪些河流冲积而成? ◆东北平原主要由松花江、嫩江、辽河、乌苏里江、黑龙江冲积而成; ◆华北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面。 6、本区的气候特征? ◆冬夏季节差异大,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 7、本区的经济状况? ◆平原面积广,耕地以旱地以主,易于机械化耕作,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资源消耗量大。 【承转】本区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及山地丘陵等自然条件不同,使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肥沃的黑土地”和“干旱的

人教版八下地理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课内四基达标】 一、填空题 1.根据各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地理的特点不同,全国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个区域。 2.习惯上,人们把__________(山脉)以西,青藏高原以东,__________高原以南,__________(地理界线)以北的广大地区称为北方地区。 3.人们通常称北方大地为“黄土地”与“黑土地”,其主要原因是这里有土层深厚的__________和由黄河、海河所携泥沙冲积而成的__________。 4.黑土地分布在东北平原的________部,这里土壤中富含腐殖质,以肥沃的 __________著称。 5.黑龙江省北部的荒原,过去被叫做“__________”,如今已被改造为“__________”。 6.居住在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人物较多的有:东北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宁夏、甘肃等地的有__________等。 7.华北平原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产区;黄土高原以出产__________为主。 8.北方地区的交通主要以__________为主,华北地区多以__________为中心。 9.西起山西__________,东到秦皇岛的__________线,将山西煤炭运往东南沿海的专线,被誉为__________。 10.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__________,它的西面有属于__________的西山,北面有__________(山脉)。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北方地区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三省全部 B.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大部分 C.甘肃、宁夏的全部 D.江苏、安徽两省的大部分 2.关于东北平原与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广阔低平,分布于东北三省境内 B.我国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农作物最大的生产基地 C.处于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D.无霜期长,生长期短,不能满足水稻所需的热量 3.关于北方地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西素有“煤海”之称,北方其他省区缺少煤炭资源 B.唐山发展钢铁工业的基础是冀东铁、煤蕴藏丰富 C.大连、天津成为全国重要化学工业基地条件是两者均有丰富的石油、海盐资源 D.改良盐碱、沙荒、涝洼地,使之变为黑土地 4.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产量最大的水果是 ( ) A.苹果 B.葡萄 C.梨 D.桃 5.北方地区的气候属于 (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教案3-(新版)新人教版

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了解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3.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 4.让学生认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认识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2.通过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的后果。进一步培养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教学难点 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 ●教学方法 导学法、谈话法、讲述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1.有关课本插图和图像资料或多媒体教学软件。 2.挂图或投影片——黄土高原的位置,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 板书:(二)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讲授新课] 1.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 ①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 ②让学生结合图8.3“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 ③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 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上作简要总结。 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承转过渡: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其实,这两个因素还会产生其他不利影响,下面我们一起分析,请同学们做72页活动1。 首先,让学生阅读图8.11“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估算延安多年平均降水量,描述延安的气候特点。(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延安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第二,让学生综合“延安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和“延安1991~1997年年降水量变化图”,讨论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以及可能发生旱、涝灾害的季节。(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第三,让学生读“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说出延安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年为59.5%,涝年为23.9%) 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接着教师提问: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在暴雨的作用下,会有什么后果?(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板书:三、脆弱的生态环境 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得更深刻,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北方地区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同步测试含解

第二框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见学生用书P35] 1.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黄土高原东起__太行山脉__,西到__乌鞘岭__,北抵__长城__,南连__秦岭__,是世界上__黄土覆盖面积最大__的高原。 ◆知识助记 图解黄土高原的位置 (2)范围:黄土高原的范围包括山西省,陕西省中、北部,甘肃东南部,__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部__,青海省北部,__河南省西北部__,__内蒙古自治区南部__,共跨7个省级行政单位。

2.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貌特征: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地形、地势特征: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1__000米__以上,位于我国地势的__第二级__阶梯。远望高原顶部,__地势平缓__,__略有起伏__。总体来说,黄土高原的地势__西北高__、__东南低__。 (3)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 ◆易错辨析 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前者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后者是风力沉积作用的结果。 ◆思维延伸 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地貌间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塬指残留的高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塬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壑。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将塬分割成长条状的山梁。梁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就是黄土峁。由黄土塬到黄土梁再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破坏且破坏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 (4)气候类型及特点:黄土高原属于__温带季风__气候,冬季__干燥寒冷__,夏季__湿润炎热__,易发生旱涝灾害。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 (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知识助记 三字法记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天:黄土高原夏季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缺少植被保护。 人: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开矿等导致植被破坏。 (2)水土流失造成的严重后果: 4.黄土高原文化 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黄土高原文化。从__传统民居__到__艺术形式__,无一不烙上了黄土地的深深印记。 (1)信天游:信天游是流行于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__民歌形式__,曲调__悠扬高亢__、__粗犷奔放__。它是人们在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的高原上劳动时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如《山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_7

第六章北方地区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黄土高原》这一节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中的内容。是在学生从理论知识角度认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和相互影响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实际了解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事例,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阅读地图的能力,初步形成分析人地关系的科学观念,同时本节课内容也是学生们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重要一课”。黄土高原是一个以黄土景观为特色的特殊地形区,教材突出的其有别于

其他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认识区域的重要方法。 2.学生情况分析: 地理学科对于初二年级学生讲是一门“老”课程,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要素的内容,对于地理学有了相对系统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图的阅读。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相对有较深基础。学生课外通过各种渠道途径,对于黄土高原的环境相对知道些许。根据这一现状,我在准备依据教材内容采取自学和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并有意识的渗透文化底蕴,将地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1、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知晓黄土高原多样地貌的形成及相互联系。 2、运用读图,资料分析等方案掌握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以及形成千沟万壑特点的原因。 3、通过黄土高原的文化特色,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知道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和谐发展的理念。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及不同地貌类型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黄土的来历分析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讲授式,启发探究式教学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课程资源(微课)。 五、板书设计: 黄土高原 一、位置范围 二、风成说 三、黄土地貌:塬、梁、峁、川 四、文明摇篮

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主讲:黄冈优秀地理教师詹魁春一、容概述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1、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二、重难点讲解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不同的地理区域

上图通过四个人物分别描述自己生活地理区域的显著特征,形象直观地说明地理区域的差异性。 第一位身着维吾尔族服装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一级行政区划中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描述出自然环境情况;而高山牧场成为“我国有名的牧区”,表现出畜牧业是本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部门。 第二位来自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地位于省,属二级行政区划单位;傣家少女服饰表明这里也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区;“位于热带,气候湿热”,点出那里具有的热带气候特征;“美丽、旖旎的风光”、典型的热带景观和独特的

傣家风情,不难得出结论,旅游资源的开发,会大大促进本区经济的发展。 第三位家住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很快”说明本区位于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经济特区”是根据本区对外开放的需要再划分的特殊经济区。 第四位来自长江三角洲,是个自然地理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优越,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在良好的农业基础上,又形成实力雄厚的工业区。 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不同尺度或不同级别的区域(如:行政区域:省、县、乡;再如: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2、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根据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即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划分的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因素(气候因素)。

人教版初中地理北方地区综合题训练

人教版初中地理北方地区综合题训练 1.读东北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铁路干线A________;山脉B________ (2)①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它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河流C________冲积而成。 (3)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衰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下列振兴措施中合理的是______ ①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②发展观光旅游业 ③把湿地全开垦为耕地 ④倡导使用清洁能源 ⑤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2.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线路①主要经过广阔的平原,其中被称为“黑土地”的是________平原。线路②经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________山脉,到达________省的西安。 (2)线路①沿途居民以________为主食,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一年________熟。

(3)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 3.下图是“黄土高原地区示意图”、“延安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陕西省农产品产量与销售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位于A________山脉以北,B内蒙古高原以南地区。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原因有植被稀疏、土质疏松、________(气候条件)等,人为原因有________(写一点)。 (3)该区陕西省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为促使该地区可持续发展,其土地利用类型调整方向是________,农业部门调整方向是________。 4.读东北平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是________(河流),山脉②以西是________(地形区),③是________海。 (2)东北平原东部的降水量与山东省大体相当,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东北三省属于湿润地区,而山东省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原因是东北三省________。 5.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初中地理备考复习:北方地区

人教版初中地理备考复习:北方地区 一、单选题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景色指的是何地冬季的景观()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台湾省 D. 香港和澳门地区 2.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泰州位于()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3.下列诗句中的描述,最符合龙岩市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A.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B.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C. 二月湖水清,处处春鸟鸣 D. 冰川锦锦延,牛羊赛珍珠 4.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 B. 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 C.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D. 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 5.下列搭配错误的是 A. 青藏地区——高寒 B. 西北地区——干旱 C. 北方地区——白色荒漠 D. 南方地区——湿热 6.下列现象,只出现在秦岭-淮河以北的是() A. 林木茂密,四季常绿 B. 河流汛期短,冬季结冰 C. 气温随季节变化 D. 地表崎岖,高低不平 7.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限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②400毫米等降水量线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⑤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①④⑤ 8.(2019?德州)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类型—东耕西牧 B. 人口和城市—东疏西密 C. 传统民居—南平北尖 D. 传统交通工具—南马北船 9.以下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月﹣8℃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B. 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C. 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D.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B. 水运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 C. 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 D. 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11.把我国大致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的界线不包括() A. 秦岭﹣﹣﹣﹣淮河线 B.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 青藏高原边缘线 D. 2019米等高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