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

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

遭遇“去中心化”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面临着“去中心化”的威胁,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国家认同与国家安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对公民而言是认同危机,对国家而言则是安全危机。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后发展国家不得不同时完成构建民族国家和融入

全球社会这两大任务。

【关键词】后发展国家;“去中心化”;

国家认同;国家安全

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并不平静,前南斯拉夫内战、东亚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等等,使我们发现,许多尚未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后发展国家,在融入全球社会的过程中,面临着“去中心化”的挑战,国家认同出现重大危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为了维护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它们应该先完成民族国家的建构而后再融入全球社会,还是两大任务

同时解决?

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初步分析。

一界定国家认同:一个观念主义的概念

“认同”是社会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其名词形式是identity,指涉身份、属性,带有动态含义的词型是identification,意指“我者”与“他者”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认同,即认为自我具有从属于某个群体的身份。无论是对具有情感的个人,还是作为文化载体的群体来说,正是这种对身份的确认将“我者”与“他者”区别开来。认同最初起源于物质主义的因素,如血缘、种族等,但在后来漫长的演变历程中,逐渐受到有意识的政治操作的影响,越来越具有强烈的观念主义性质。

最早把认同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进行讨论

的是弗洛伊德。他这样描述认同的形成过程:“首先,认同是与一个客观对象形成情感联系的最初形式;其次,它以回复的方式成为性本能对象联系的替代,就像是将对象注入到自我之中;再次,它可能引起除性本能之外的各种新感受,即自我与他人同享某种共

同品格的感受,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新联系的发端。”[1]后弗洛伊德学派的埃里克森以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来界定“认同”。无论如何,这种心理学分析手段凸显了认同的观念主义性质。

精神分析家主要探讨个人认同,回答“我是谁”的问题。集体认同则回答“我们是谁”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政治的动物”,在托马斯·阿奎那那里被解读为“人按其本性是政治性的,亦即是社会性的”,这意味着人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有各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在社会中的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而“身份认同”表达的就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结群意识和归

属需要。人们常把“国”比做“家”或“国”“家”连用,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对民族国家的认同,继氏族、城邦、帝国等政治共同体之后,成为个人归属需要的最终落脚点。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团体的基础是鼓励成员积极联系的各种观念。观念既可以直接体

现在成员间的话语体系和他们交往、沟通的方式中,也可以间接体现在共有的象征、符号和标志中。这些观念使该团体区别于其他群体,使成员感觉到他们具有与其他群体不同的集体身份或属性。集体认同是这些观念的总和。无论宗教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还是政治认同,都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归属于某个群体的精神纽带以及作为“我者”对立面存在的“他者”。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对个人来说,国家认同指个人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

该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对国家来说,指其独特属性以及由此而来的保持该独特属性的权利得到他

国的承认。只有同时得到本国国民和国际社会的认同,国家才能得以存续。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把民族国家称为“想

像的政治共同体”。但是,人们是在什么基础上产生出对国家的想像?经验地讲,个人或者出于客观的血缘纽带或主观认定的族

裔身份,或者与一群人共有历史传统和集体

记忆,或者基于对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的价值赞同而产生对特定群体的一体感,最后形成政治意义上的认同。同时,国家通过由一系列符号所象征的“民族基质”来界定自己,它们代表了群体所赖以建立的诸原则,群体成员遵从这些原则互相约束、共同生活。民族基质可以是某些经典,例如犹太教的法典、基督教的圣经、美国的宪法和独立宣言、英国的大宪章,也可以是各种不成文的神话和礼仪。在时间的横断面上,历史积淀而成的民族基质似乎是一个既定

的常量,但在长期的纵向发展过程中,则是一个变量,经历着不断的变化与再阐释。

二“去中心化”对国家认同的挑战

我们正处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按照安东尼·吉登斯的观点,全球化的本质是流动的现代性。这里所说的全球化,特指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由第四次科技革命带来的现

代化加速向全世界推进这一现象。尽管全球化有沦为陈词滥调的危险,但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它能够有效地解释那些正在塑造和改变着人类政治生活方向的历史力量。

一方面,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迁,被认为正朝着全球化的宏观方向运行;但另一方面,现代民族国家,尤其是后发展国家,正经受着去中心化的巨大挑战。所谓“去中心化”,就是国内子群体对国家的疏离意识及由此产生的地方复兴现象,“中心”即国家,去中心化的主体是宗教、种族、区域等次国家组织。

全球化为何带来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表

面看,去中心化与全球化背道而驰,但事实上,这两者相互交织。现代的人们和过去一样,以各种方式认同自己,陷入了众多权威网络之中,并在其间分配资源。特定个人或群体可能怀有多重认同,认同可以在比国家更大和更小的范围同时发生。国家只是日益增多的多样化政治实体中的一个,它的政治支配形式受到削弱,国家不再是认同的最终落脚点,不再具有最高的合法性。国家在回应多元需求时感到力不从心,出现哈贝马斯所说的“合法性危机”,给各种去中心化运动提供了谋求空间和地位的可能性,次国家集团、种族或宗教组织就可能诉诸“承认政

治”或“差异政治”,鼓励民众另觅替代认同。“当对准国家单位的认同与对国家的认同发生冲突时,政治共同体的问题就可能成为首要的问题,并造成重大的政治危机。”在一些西方国家,如西班牙、加拿大,至今仍存在国家分裂的危险,后发展国家面临的威胁尤为严重。白鲁恂(Lucien )指出,在

转型国家出现的六种危机[10]中,“第一位、并且也是最基本的”,是民族国家的认同危机,“一个新国家的人民需要逐渐将他们国家的领土确认为自己真正的家园,应当感觉到他们的个人认同部分地是由与他们成为

一体的有明确疆域的国家来界定的。在大多数新的国家里,从部落到种姓、再到种族或语言集团等各种传统认同形式,都会与一种范围更大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意识相冲

突。”[11]

对许多尚未完成民族国家建构的后发展国

家来说,如果无法使公民确立起对国家牢固的想像,或认可国家所宣扬的“民族基质”,就会为去中心化提供土壤。近代民族国家认同的形成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民族

与国家的结合过程。民众最终把忠诚集中到民族国家身上,并用它来界定自己,以标示这一集体身份的独特性。若我们不将领土主权国家跟“民族”或“民族性”放在一起

讨论,所谓的“民族国家”(nation-state)将会变得毫无意义。[12]然而,与“政治的和民族的单位应该是一致的”这一政治原

则[13]相悖的是,在民族国家的历史形成过程中,民族建构大多是妥协的结果,它保存而不是消灭了差异。现代化进程不但没有消除这些差异,反而凸显了它们。“去中心化”正是试图反抗国家那种令人窒息的同质化

影响,保全自身的独特性。

由于历史、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国家认同危机的来源有所不同,但民族建构过程中国家和民族这两个政治单位的不完全一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例如,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民族主义。荷兰殖民统治结束后,原来为对抗外敌而凝聚起来的民族主义对国民的感召力随着“他者”

的消失而弱化,由“他者”界定的身份也出现危机。同时,随着印尼现代化程度的加深,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2007年第3期总第25卷(总第92期) 毕节学院学报JOURNAL OF B I J I E UN I V ERSI TY NO.3,2007Vol .25General No .92  收稿日期:2007-02-12 作者简介:胡朝映(1957— ),男,贵州瓮安人,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学理论。 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胡朝映 (贵州省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都匀 558022)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到来,各民族国家在这场全球化中只有以积极的态度,发挥自己的优势去迎接才会使自己得到发展,反之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成为经济主流的被奴役者。经济全球化的突出特征和各类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也告诉我们,将来的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将朝着共生的方向发展,和谐世界不仅是人类美好的追求而且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民族国家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059(2007)03-0089-03 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现象,它的出现对于各个民族主权国家既有机会的一面,又有挑战的一面,在这个大潮面前,如果能主动适应,就将因此而获得利益,反之将在这个过程中要么成为被奴役对象,要么被排斥在全球经济之外,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国力也将大大被削弱,国家安全随之受到极大的威胁。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人类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就是能结成群体,自从第一、二次大分工以后,人类出现了三大经济部类,作为每一部类的人群已经不能单独生存,而是要不同部类的人们互通有无,当时没有出现全球化的词汇,当时的通讯和交通条件以及经济活动也不能全球化,但是它说明了一个规律:人类要合作,随着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加,要更大范围的合作,这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的一种合作,是一种运动,一种过程,是各国经济趋向于某种程度的一体化,是向市场化、世贸相互依赖依存程度大提高的过程,是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越具有一体化的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减少的过程。 早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内的分工就演变成了国际分工,逐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这就出现了第一轮的经济全球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已经完成,形成了金融资本、工业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资本帝国主义,世界市场被大致瓜分完毕,由于矛盾发展,后来出的结果是在生产力、科技和世界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走向反面,重新瓜分世界,导致20世纪上半叶发生两次世界大战,这便是发生了断裂、中断和逆转的第二轮经济全球化。到20世纪中后期,世界进入了第三轮经济全球化,到八九十年代大发展,凯恩斯主义失灵,在金融、交通运输、信息通讯等服务业采取自由化的措施,自由化成为政策取向。 二、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冲击着整个世界,在这个大潮面前,民族国家首先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从全球化发展的阶段看,民族国家在各个时期都能得到发展机遇。在优惠贸易协定阶段,有关国家在贸易领域签订协议,互相削减关税和进口限制,对非协议国家则实行贸易壁垒;在自由贸易区阶? 98?

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划分

当前联合国采用人类发展指数(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来划分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使用三个指标计算,1,人口健康水平,主要用人均寿命来衡量。2,教育和知识水平,用文盲率,大学,中学,小学入学率等指标来衡量。3,生活质量:使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 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GDP(不是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按1995年前后的标准,人均GDP在8000美元以上(按名义汇率计算)加上一定程度的社会发展水平就可基本定义为发达国家。近10年的发展,使8000美元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2005年应提高到10000美元左右。按这个定义,在这10年,有8个国家已经加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这8个国家是:塞浦路斯、巴哈马、斯洛文尼亚、以色列、韩国、马耳他、匈牙利和捷克。 另外,阿联酋、科威特等产油国人均GDP很高,但社会发展程度低,文盲率在30%以上,不能列入发达国家之中;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微型国家也不列入其中,香港、台湾、荷属安的列斯等未获国家地位的经济体也不列入其中。 2005年世界发达国家新名单(括号里面的是按名义汇率计算的人均GDP): 原有的发达国家(共24国): 欧洲(18国):卢森堡(69,056)挪威(53,465)瑞士(49,246)爱尔兰(46,335)丹麦(45,015)冰岛(44,133)瑞典(38,451)英国(36,977)奥地利(35,861)荷兰(35,393)芬兰(35,242)比利时(34,081)法国(33,126)德国(33,099)意大利(29,648)西班牙(24,627)希腊(18,995)葡萄牙(16,658) 欧洲非发达国家:东欧的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白俄罗斯,摩尔多瓦,克罗地亚,匈牙利,都算不上发达国家 美洲(2国):美国(42,076)加拿大(32,073) 亚洲(2国):日本(36,486)新加坡(25,176) 大洋洲(2国):澳大利亚(29,761)新西兰(23,276) 新增的发达国家(8国): 塞浦路斯(19,008)巴哈马(18,190)斯洛文尼亚(17,660)以色列(16,987)韩国(14,649)马耳他(13,144)匈牙利(10,896)捷克(10,708)

审视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之变

审视全球化时代国家角逐之变 编者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生存与发展,首先必须扫除战略思维上的障碍。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的角逐有什么变化?我国应当怎样去争取和平和发展的条件?本文从“整体战”的角度,试图解读这些问题。作者的个别说法虽有可商榷之处,但文章提出的国家间角逐呈现的新变化,确实引人思考。 角逐形成整体战是采取暴力的方式制胜,还是以和平的方式制胜?这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逐中面临的两大选择。历史发展到今天,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生存与发展的角逐,已不再寻求通过单一的战争领域和用单一的战争手段谋取利益,而是通过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等多种领域、多种手段去谋取自身更大效益和利益,这种角逐呈现出一种整体性,是谓“整体战”。 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实现过真正的和平,由于人类对权力和利益的贪欲不会消灭,因此战争就很难避免。由于战争的巨大破坏力,使政治家们在采取战争手段时不得不持审慎态度(即使是军事实力超强者也是如此)。如今对强权者、霸权者,特别是对美国,人们更多看到的是美国的军事实力,军事上的进攻战略。其实美国在谋求实现世界霸主地位时,主要是以政治上的“民主”和人权打压战略,经济上的资本扩张战略,文化上的渗透战略等非战争手段开辟通道(如和平诱导东欧剧变,前苏联解体及诱发亚洲金融危机等)。军事上的战争暴力手段是在其他手段都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使用的。这种主要以非战争的“软”手段与辅助的军事“硬”手段相配合的方式,就是所谓的“整体战”。在未来的国际斗争中,整体战手段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地位将会越来越突出,较量将会越来越激烈。一些强权国家攻击他国,已不会是孤立的军事行动,而是全方位的行动;其目标,将更多地指向对方的战略决策层,给对方造成认识、判断和决策错误。在整体战中处于防御性地位的国家,必须增强防范意识,预先作好应对准备。 政治战当今强权国家已将政治战作为攻击其他国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残酷性仅次于军事手段。采用的具体手段有:“民主”扩张、利用人权干涉主权、肢解与控制、培养政治代理人等。从历史上看,这些手段的杀伤力绝不亚于军事手段,因为它们与军事手段一样,也能直接推翻或改变对手的国家政权。在新的世纪里,发展起步较慢的国家若不能以崭新的社会政治文明,扬弃西方民主、人权的原始性,必将被置于西方打压冲击下,影响生存与发展,甚至被肢解与控制退出历史舞台。 经济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利用自己拥有的经济优势和技术优势,力求主导与操纵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建立有利于自己的世界经济秩序。经济不仅是一切军事、政治斗争的原动力,而且已经成为兵不血刃地攫取战略利益的直接手段。一场经济危机所造成的损失,丝毫不亚于一场较大规模局部战争所造成的损失。一些经济大国通过操纵经济危机所得到的丰厚利益,也远远超过武力征服所得。全球化以来,经济战已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成为最激烈的战场。在未来强权国家发动的经济战中,将更加注重贸易战、金融战、科技战、能源战手段的使用,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因此,如何防范强权国家发动的经济战,就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特别关注的问题。 文化战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军事,也涉及文化领域。自经济全球化以来,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咄咄逼人。这种文化传播主要以价值观征服、战略传媒欺骗、战略文化渗透、战略舆论攻击、战略心理攻击为手段,影响甚至部分改变其他国家的文化体系,力图在对方国家获得更大程度上的文化认同,使该国的民众特别是精英层接受、偏好、向往他国的价值观念、思想理念、生活方式以至社会制度,逐步放松戒备,消除敌意,削弱其民族凝聚力,甚至造成一个国家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社会道德的全面崩溃。面对愈演愈烈的西方文化战,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开放的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有效地维护国家文化利益与安全,是一个紧迫的课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之欧阳光明创编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 欧阳光明(2021.03.07) [摘要]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机遇挑战 正文: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是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它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程度日益加深。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表现,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探讨与之应对策略,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

题。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遵循立足现实与着眼未来的有机统一,主动协调好世界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内产业升级的关系。既要继续引进发达国家技术比较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增加国内就业,扩大出口,完成工业化进程;又要利用经济全球化提供的机会,加大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学习,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特别要在某些关键环节上占据优势地位,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加速国内现代化进程。 第五,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其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逐渐增强。有些跨国公司的发展甚为迅速,已从贸易活动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和高科技领域,并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向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提出了挑战。当然,从总体上说,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由于起步较晚,目前发展水平较低,普遍投资规模较小,生产规模不大,且产品多属于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从发展趋势看,由于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更积极地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时代指日可待。 第六,经济全球化拉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尽管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比较

人口地理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

比较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中国、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人口总量、人口年均增长率、性别结构以及出生死亡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2000、2005、2010年国际数据)等方面的不同得出如下分析: 在人口方面,2000、2005、2010年这几年中,以上各国人口总量都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人口总量趋于稳定。这与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相一致。 在人口年增长率方面,美国、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持续降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妇女教育水平提高、就业机会增多,生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不断提高; ②孩子的抚养费、教育费不断上升; ③同时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养儿防老的后顾之忧不再存在; ④人们的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使得对孩子的偏好程度下降; ⑤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父母已不必因为担心孩子的夭折而生育很多子女。其中日本的主要人口问题是“少子高龄化”,一方面,生育率持续下降,一方面,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高。这就导致社会保障、福利开销不断增长,而劳动力不断减少。目前,日本采取的对策主要有:鼓励生育;推迟退休年龄;提早征收养老保障年金;适当增加引进外国劳工(因为日本是非移民国家,这一点非常谨慎)。 再说美国,美国是移民国家,但在如何对待非法移民问题上,各党派政见不同,仍在不断胶著。其主要人口问题是非法移民持续增多,占国内人口比例不断扩大,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但人口年增长率仍逐渐降低。 而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缓慢增长,在澳洲的新增人口中有高达6成是移民,当中五分之一来自英国。更有联邦数据显示,自2005年起澳大利亚的人口增长中,有一半是海外移民,移民的增加速度已经超越了婴儿的出生率。 现今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均是在于人口的进一步老化,人口生育率过低,无法维持自然的替换。 而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巴西,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都逐渐下降,中国的人口年均增长率要远低于巴西。中国人口转变历时短,是因为国家人口控制政策干预的结果,国家从70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了我国人口生育率迅速下降,个体生育行为先于生育意愿的变化。 ①从人口转变速度以及政府干预的角度:中国人口转变的速度非常迅速,生育率在短期内快速、大幅度的下降。国家干预色彩明显,并且起了主导的作用,具有政策性; ②从人口转变平衡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城市与落后地区之间等都有很大的体现; ③从人口转变与经济适应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先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超前性; ④从人口转变稳定性的角度:中国的人口转变由于国家政策色彩浓厚,不是在经济发展与人们意愿的自发状况下进行的,是在外在力量的压力下进行的,所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_袁娥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 袁 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 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 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 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 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身份认同 社会秩序 作者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0091。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0;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0,1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0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0,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 体施压的国家。o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 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9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1o本文系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0(项目编号:09CM Z0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5民族)国家与暴力6,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参见[加]威尔#金里卡著、邓红风译:5少数的权利:民族主义、多元文化主义和公民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全球化_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收稿日期:2007-05-16 作者简介:程惠霞(1973-),女,四川省夹江县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 理、国际经济。 2007年6月10日第6期(总第319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JournalofFujianPartySchool Jun.10,2007No.6(GeneralNo.319)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给国际政治经济带来了日益深刻地影响。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对峙的冷战时代的结束,全球化浪潮势头更加迅猛,人类真正进入了全球共存与竞争的时代。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涌现出了形形色色的新型的非国家行为主体,典型的代表是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有些国际组织甚至开始具有某种超越民族国家的权力,因而有必要对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在国际政治经济关系中的地位和影响予以探究并作出回应。 一、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 “民族国家”是现代国家的一种称谓,是现代国 家籍以体现的身份。从广义角度讲,民族不等于国家,民族的历史早于国家,并非每一个民族均有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民族与国家是不可分割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必然具有民族的特征,现代民族也必然具有国家的要素。民族国家是民族意志与国家意志的统一体,前者体现为求得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维护民族利益,强化民族精神;而后者则体现为求得国家 的生存和发展,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国家是体现民族利益的形式,因为它拥有强制性的机构与力量,能够采取强制与非强制性的手段实现或维护民族利益,从而实现国家利益。本文谈到的“民族国家”是从现代国家的角度来讲的,它具有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界限的领土,一定数量的公民,有行使管辖权的政治组织以及对内对外独立自主的主权。使用“民族国家”概念是因为它还体现了国家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文化基础,作用微妙。 国际社会是包括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综合体,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诸多方面交织在一起,国际关系也就涉及众多的国际关系主体,但民族国家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它们各自拥有国内的最高管辖权和国际上的独立主权,因而每一个国家是独立、平等、不容侵犯的。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人类的共同利益追求──经济生活把国际社会各个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政治生活。政治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推动了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在每一时代形成颇具特色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一般而言,当各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时,民族 全球化、民族国家与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程惠霞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081) 摘 要:在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的地位和作用受到了跨国性组织等多方面的挑战。但民族国家、国际组织的特点及其在 国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决定了尽管经受着全球化带来的冲击,民族国家依然是国际关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主体。其支配性地位是由民族国家对权力和利益的追求、政治文化等基本因素维系的。 关键词: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全球化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07)06-0081-03 ?当代世界? ?81?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作业)封面(2012至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 题目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科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姓名易三才 专业产业经济学 入学年月2012 年9月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摘要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化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凸显了出来。 [关键词]全球化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目录 一、文化认同综述 (1) (一) 文化认同概念 (1) (二) 文化认同类型 (1) (三) 全球化条件下文化认同的意义 (2) 二、国家认同综述 (2) (一) 国家认同概念 (2) (二) 国家认同分类 (3) (三) 全球化条件下国家认同的意义 (4) 三、全球化条件下强化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4) (一) 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文化认同 (5) (二) 加强国家认同教育的构建 (6) 1.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确立政治认同 (6) 2. 通过中国历史教育强化历史认同 (6) 参考文献 (7)

全球化对我国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 一、文化认同综述 (一)文化认同概念 关于“文化认同”,它所回答的是“我们是谁”。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作为民族的认同和国家的认同的重要基础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不仅没有失去意义,而且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 (二)文化认同类型 当关涉个体如何处理与他者的关系问题,大致而言有两种处理方式和认同类型:一是健康的自我认同,二是扭曲的自我认同。 健康的自我认同,也可以称之为开放性认同。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认同,在这种认同状态中人的“一致性”与“自我性”处于和谐状态,个体拒绝自我的封闭与孤立,与他者互动成为自我成长的动力,自我在不断认识他者的基础上建构起健康的自我概念,他人的优长成为自我成长的促进因素,群体不会泯灭个体,求同也不会消除个性;个体以基于“主体间性”的交流、沟通来促成自我认同的变化与更新。 扭曲的自我认同,创伤性记忆、从众心理、自我中心性思维等人格因素,社会体制、意识形态宣传、商业文化等社会因素,种种内外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感

浅谈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首先何为认同?“认同: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在哲学和逻辑学中,identity被译成“同一性”,它既表示两者之间的相同或同一,也表示同一事物在时空跨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而国家认同是在他国存在的语境下,国民所构建出来的归属于自己国家的身份感,即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这个国家,意识到自己具有这个国家成员的身份。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后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 学界在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进行初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两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首先对民族,国家两个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其次在理论分析上提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三种模式,既矛盾冲突关系,调试共生关系,权力运用关系。 民族与国家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概念。“民族”指一个国家内部处于次国家层次的各种具有文化,宗教,语言等方面差异性的族类共同体:“国家”就是在一定地理边界内具有对外主权独立性和对内统治至高性的政治共同体。现代民族国家是在超越以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原生态性纽带联结局限性之上,通过低于领土,中央权威和政治法律规范的统一等次生性政治练习纽带,实现了包容众多族类共同体的历史建构。钱雪梅也指出:“国家是一种政治实体,有特定的降雨及主权,一般由两个以上的群组组成,有统一的法律制度,公共文化,经济社政治生活。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两者都是其成员对所诉群体的认可,都能增强本群体的凝聚力,而且都收情境的影响。学界更多的是从不同的视角对待两者进行辨争。郑晓云认为民族史一个共同体,对这一共同体中人们相互关系的认同。是民族认同中的核心问题。也正是这种认同,使我们就能够区分此民族与彼民族的界限。从认同对象上看,民族认同的对象是其所属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其认同必然是多元的,而国家认同的对象是生活在其中的唯一的政治共同体。就认同与个人行为规范的关系而言,国家的规则和惯例具有强制性,而族群习俗相对则宽松很多。国家是一个政治实体,拥有主权,族群则是一个历史文化共同体。国家的权威要求服从和秩序,这主要依靠以暴力机关为后盾的法律制度来确立和维护。从成长机制上来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每一个人都出生,成长与自己无法选择的民族或群族之中,受到自己所属的民族文化的熏陶,涵养,共同的文化背景使每个人集合为所谓的“民族”,以区别于其他的民族或族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认同就具有先赋性的特点。诚如王希恩所言:“民族认同是具有天然群聚性和类别功能和类别感知能力的人类具有的社会认知,有很强的自发性。”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紧密相连。某种程度上是民族意识的投射和转化的形式。 而国家认同是纯粹构建起来的。正如波齐所考察的,国家创建过程与国家认同的形成,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统治者不懈努力的结果”“这些统治者依靠其统治机构来保证和扩展他们的权力基础,并且提高他们自己在管理和动员社会资源时的有效性与影响力。”因此,任何国家都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通过政治与文化动员来来建构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主义及其影响 摘要:20 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触动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 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对全球化时代下民族问题的研究,说明民族主义发展对当代世界和平发展,对现代国家建设,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从而多方面了解民族主义,能更好的使民族主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服务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更好的促进世界和平。 关键词:民族主义全球化现代国家国家认同 一,冷战后的全球化与民族主义 在18 世纪末, 以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战争创建美利坚合众国和法国发生大革命并建立法兰西共和国为标志,民族和民族主义获得了具有近现代意义的大众政治形式、意识形态概念以及全等于享有主权的人民即国家的确切词汇语义。此后,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普遍政治动员话语和建国运动形成世界性的浪潮,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20 世纪中期亚非拉地区的非殖民化进程, 欧洲国际体系扩展为世界规模的民族国家体系。在苏联、东欧集团的解体和剧变导致冷战国际体系崩溃以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达致了全球化的规模, 世界由两极对峙的冷战国际体系进入了所谓全球化国际体系。不过,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的同时, 该地区出现了以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为目标的民族分离运动;而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发生了与民族、种族有关的地区冲突;另外,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的经济贸易摩擦不断出现, 甚至在发达国家也产生了根据价值观、宗教和移民问题提出以文化、文明为核心概念分析国际政治并强调文明的对抗性关系的理论。于是, 所谓冷战后民族主义新浪潮成为学术研究的世界性热点。 从理论上说, 民族主义的兴起与全球化的进程是相背的。全球化的发展, 超越和淡化了民族国家的界限, 使民族国家受到削弱, 民族主义受到抑制;相反, 民族主义的兴起和上扬, 也会使全球浪潮消沉, 使全球化进程受到阻滞乃自停顿。然而, 20 世纪末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却是这样一个客观现实:在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化态势日益明朗的情况下, 民族主义却表现得异常活跃, 民族主义强化的趋势也在发展。 二,全球化时代民族主义的再兴起 20 世纪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深刻地触动了当代民族主义的神经, 促使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 势头不减。首先,全球化挑战民族国家主权, 导致了民族主义的再兴。冷战后, 全球化迅猛发展, 大大促进了各国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和相互依存的程度, 不断超越着原有民族国家的界限, 从而冲击着传统的主权观念。一方面, 全球化的深化, 使各种超国家的组织正在越来越地代国家的职权, 限制着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另方面, 全球化制定出来的规则成了国际法, 它们正在向干涉权、国际监护、人权和有限主权等概念转化, 逐步侵蚀着国家

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全球化有利于/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有删节) 正方:温莎大学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反方:东吴大学全球化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陈述 ■正方: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它守着一口空锅,没有资金投入,怎么能把经济这顿大餐做出来呢? ■反方: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它当然可以学习技术,但是这个技术绝对没有办法成为它自己独树一格的基础。 解意(正方一辩):所谓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超越国界,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相互依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客观进程和必然趋势。所谓发展中国家,根据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所公认的概念就是:相对而言,经济尚在发展,大多数人口依然贫困的国家。而所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是指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文化繁荣。 就政治来说,一方面全球化加深了国际间的依赖性,使得政治干涉,特别是武装干涉在国际国内越来越不得人心,使和平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内在地要求各国政府在制定决策和宏观控制方面职能的强化,对方辩友来自台湾,想必熟悉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我方承认,任何有利的发展道路都不是坦途一条,都存在着风险,但是,只要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虽然行路难,多歧路,但是终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包威棣(反方一辩):大家好,今天正方一开始就从三个方面出发论述,一是经济,二是政治,三是文化,但这三点从根本上就存在问题。第一,对方辩友认为,要参与全球竞争才有优势,但是目前在全球竞争中占优势的是谁?是发达国家。 第二,他们认为,经过政治全球化,可以使全球和平,但是目前全球还有战争的国家是谁?是发展中国家。第三,对方辩友认为,在文化方面可以促使一些弱势文化在全球发展光大,但目前发展光大的优势文化是谁?是发达国家。 实际上,全球化基本上就是全球市场单一化的过程。而市场单一化过程就是资金拥有者向全球投资,通过扩大劳动力市场,缩减差距,拉宽市场取得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全球超过35000家跨国公司,主要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这些跨国公司掌握的庞大资金,已超过97%的技术,向发展中国家投资,使他们只适合发展高劳力、高污染、高消耗、低经济效益的产物,而那些发达国家继续生产他们经济比可能为1:100的产物,难道拉开这样的国际竞争差距还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吗?

如何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如何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1.发达国家主要从四个方面衡量:人均GDP高、工业技术先进、科学技术 先进、社会福利高。必需同时满足以上四点才能算是发达国家,四个标准缺一不可。 2.对于发达国家的定义,有多种说法,但公认的标准是:较高的人均 GDP (不是 GDP总量)和社会发展水平。 3.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 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 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什么叫发达国家,而什么又叫发展中国家呢,从国际分工的合作之中可见一斑。在国际分工中,发达国家可以得到高尖精的产品市场,而发展中国家只能是做一些低端产品的市场。最终低端消费品往往不是发达国家制造的,而是发展中国家才生产最终低端消费品,发达国家主要是搞工业化引领、集约型研究和现代化信息整合的工作。而发达国家的脑力型工人必然要求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和考究时间;发展中国家则因为当地资本家要把发达国家强加给当地资本家身上的成 本都让工人来承担,因此当地工人只能夜以继日地更长时间地加班。于是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最终为的是让本国公民得到更多的生活休息时间,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只能是让工人付出更多的生产劳动时间,其中的差额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强抢来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发展的时间先后不同罢了,一个是现在进行时,一个是过去时。 4.但单独用人均 GDP显然存在很多缺点,首先是人均 GDP很不稳定,受汇率、 物价等影响而波动很大,其次人均 GDP也只代表了经济水平,而不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水平。对此,联合国的开发计划署编制了“人类发展指数”,用以取代单一的人均 GDP衡量体系,以此来界定一个国家是否属于发达国家,就相对全面客观了。目前的具体标准是:人类发展指数不低于 0.9 即为发达国家。人类发展指数的构成及公式人类发展指数由三个指标 构成: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人均 GDP的对数。这三个指标分别 反映了人的长寿水平、知识水平和生活水平。一、人类发展指数计算的三 个指标: 健康长寿:用出生时预期寿命来衡量; 教育获得:用成人识字率(2/3 权重)及小学、中学、大学综合入学率 ( 1/3 权重)共同衡量; 生活水平:用实际人均 GDP(购买力平价美元)来衡量。二、每个指标设定了最小值和最大值:出生时预期寿命: 25 岁和 85 岁;成人识字率: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 袁娥 2012-10-10 16:45:07 来源:《民族研究》(京) 2011年5期内容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指出通过引入身份认同理论,把群体或个体的意识和行为同文化和社会结构因素联系起来,从综合性、历时性的动态视角来研究民族问题,并由此总结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变迁的规律或机理,将会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社会秩序 作者简介:袁娥,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 社会中的人参与了不同群体形式的建构,扮演着多个角色,由此形成了一个个角色集。社会成员因隶属于不同群体而拥有多重身份,由此决定了其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同。传统国家中,其政治中心的行政控制能力有限,以至于政治机构中的成员并不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统治”;而民族-国家时代,“其内部的行政调节仰赖于那些能反思性地予以监控并具有国际特性的条件”,①民族国家建构后的社会成员所担任的角色集较之传统社会亦发生着变化。作为某个民族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群体里担任的角色集中较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引发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亦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与国家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历史过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紧密相关,可以说,作为自变量的认同是秩序存在和维持这个因变量的

核心决定因素。认同不仅是心理层面的,同时也是行为层面的,加强对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把两者的冲突保持在“秩序”范围之内使得社会和谐,这是有人文关怀之情的学者长期聚焦的重要问题。人们说“少数群体爱找国家的事”,但是在每一个爱找事的少数群体背后,都更可能有一个在向少数群体施压的国家。②这就强调了民族与国家之间需要协商调适才能和谐共生的重要性。无论我们是否承认民族分离的权利,如果不学会调适民族文化差异,分离就会随时威胁国家。一旦少数民族认为他们的利益无法在现存国家中得到安排,他们就会考虑分离。③ 一、采借初探:多维视野下对民族认同研究的聚焦 “认同”作为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由英语名词“identity”及其蕴含动态含义的衍生词汇“identification”翻译而来,因此,同时具备“认同感”与“认同行为”之义。“认同”问题原本是一个传统的哲学与逻辑问题,由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移植到心理学领域,并把其表述为个体与他人、群体或被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④“认同作用是精神分析理论认识到的一人与另一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⑤后来,埃里克森(E. H. Erikson)在弗洛伊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认同”实际上是关于“我是谁”这一问题或明确或隐晦的回答。因此把“认同”放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来考察,指出“认同”是在与他者的比较中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界定,是自身独特的、与他人不同的特征。在埃里克森的认同理论中,认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群体的、社会的。认同就是指自我在情感上或者信念上与他人或其他对象联结为一体的心理过程,是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的交往中所发现的差异、特征及其归属感。⑥随着认同研究的深入,“认同”概念开始走出单一的心理学研究视角,进入到广泛的人文和社科领域,成为当代学术界的一大流行词汇,并聚焦于民族

浅谈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浅谈全球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摘要:全球化是我们必须而且已经置身其中的新的社会环境。一般的,从发展的维度看,全球化的进度是从过程性的全球化到本质的全球化。本质的全球化主要是经济力量的推动,过程性的全球化的直接推动力往往是民族国家的政府。对于中国来说,要改变我们经济、技术的落后状态就必须要参与全球化,而要使全球化成为发展机遇就必须坚持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发展。 关键词:全球化,中华民族精神 全球化是我们必须而且已经置身其中的全新的社会环境。全球化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也要迎接挑战。如何去面对挑战,我们需要从许多方面付出努力,而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应对全球化的非常宝贵的精神资源。 一、对全球化的理解 说到全球化,不禁要问:何为全球化?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和诠释可谓众说纷纭。一般来讲,全球化表现为两个方向,或者说两个维度。一个方向是发展的过程,从这一方向来看,全球化是指在交通、通讯、信息技术作用下物质和信息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流动的过程,是一个在经济力量的推动下普遍的市场规则越来越受到各民族国家尊重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文化传统不同的各民族国家不断地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上达到更多认同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球化首先是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有两个特点:由交通、通讯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撑的资本的全球化和市场的普遍化,“全球化以普遍消除资本的区域性为特征,正在使资本重新组合”。“现在的交易涉及了以前各个独立的领域,文化、服务、自然资源、知识财富都成了自由贸易体制的组成部分”。资本的国际流动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民族国家作为社会的统治和控制力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其严重的挑战,全球体系中,“一个由民族国家组成的世界正让位于一种由全球参与者构建的‘世界经济’”,经济关系的影响取代了政治、军事的影响而“居于主导地位”,“政治空间和经济空间在历史上第一次不再联系在一起”。民族国家内的统治和控制不得不向基于普遍的市场的共同规则让步,“由于地方性的和国际性的谈判越来越多,各国为了和外部强加的模式相一致,都面临着转变国内规则和制度的需求”。使民族国家在法律、社会管理体制等制度方面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趋势,所以,全球化也表现在制度层面。全球化的参与者是多元的,有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社会组织,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全球化和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紧张,人们在寻找与全球化相适应的观念意识,“以找到解决‘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所形成的紧张关系的路径”,人们在谈论“全球化时代哲学理论的更新”、在寻求“为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所共同接受的伦理观念”—全球伦理或普世伦理、普遍伦理,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又是观念文化的全球化。第二个方向是人类的现实生存状态、人类的现实处境。在这个方向上,人类的社会利害与共。一方面,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依存,利益上共同性日益彰显;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生活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球性的,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资源危机、恐怖活动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共同努力、共同行动。 全球化的两个方向有着事实上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利害与共的现实的生存状态、现实处境,一方面是作为发展过程的全球化的表征,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必须为全球化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趋势

全球化时代的传播与国家发展 内容提要 传播媒介的技术优势不仅造成新的权力统治形式,而且会导致新文明的出现。历史证明,资本霸权依靠对传播的控制。现代传播技术适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和社会转型的特点,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严峻的问题在于,全球化将导致新的媒介垄断,还是走向世界信息和传播的新秩序。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文化策略。从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视角出发,传播媒介成为权力话语的载具。如果从意识形态话语转换为知识论的话语,传播媒介更是作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关键环节、现代社会中组织和个人的反思性实践的工具、社会沟通的公共空间、国际合作与文化交流的领域。全球化的传播网络,一方面造就了美国的霸权,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另一方面,也为世界多极化提供了基础条件,并孕育着新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传播学传播媒介全球化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播技术大大推进了全球资本主义市场的扩张。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期,由H.A.英尼斯、W.施拉姆、E.罗杰斯等人开启了传播与国家发展的相关性的研究。直至九十年代,关于此项课题的研究大约有四个不同的路径。其一是受到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持强烈批判的立场,揭示出传播技术强化并加速了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建构,加深了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文化依附(E.罗杰斯、H.I.希勒、M.特劳等);其二是从后工业主义历史观出发,指出传播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造就了后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D.贝尔);其三是从国际政治及伦理学角度,分析信息资源分享的不平衡,指出南北国家间日益加剧的差距,提出建立新的世界信息与传播秩序的主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MacBride报告);其四是从后现代主义理论立场,揭示在媒介饱和信息超载情形之下文化变迁和文化认同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D.哈威)。⑴在世界体系的单极化与多极化的矛盾愈来愈明显的情形下,传播和国家发展的关系问题显得更加重要和敏感,并由此引出对发展中国家相应的文化策略和传播观念的思考。 传播技术推动全球化进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