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络腧穴学1讲解

经络腧穴学1讲解

经络腧穴学1讲解
经络腧穴学1讲解

?第一章经络概述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

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

三.经络的基本作用

(一)十二经脉:具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之特点。

(二)十二经别:加强了十二经脉在胸腹,头面,脏腑与脏腑,脏腑与体表间的密切联系。

(三)十五络脉:加强了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左右多个部位间的紧密联系。

(四)奇经八脉:是一组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他经脉起统率,联络与调节作用。

(五)十二经筋:起着约束骨骼,疏利关节的作用。

(六)十二皮部:防御病邪的作用。

四、经络的重要性

《灵枢.脉度》篇:“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尚之所难也。”(一)说明病理变化

(二)指导辩证归经

(三)指导针灸治疗

《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喻加言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者,开口动手便错。”

五、经络学说的学习与研究内容

(一)经络系统部分(相当于结构部分)。

(二)经络生理学。

(三)经络病理学。

第一节经络系统概貌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十二经筋

经脉

奇经八脉十二皮部

经络

络脉十五络脉

三百六十五络

二、经络的形成

(一)针灸疗法的发明和针灸感觉传导的发现是经络学形成的基础。

(二)腧穴疗效的总结。

(三)体表病理表现的推理。

(四)解剖,生理知识的启发。

(五)气功养生术的出现。

三、十二经脉

(一)定义

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总称。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中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二)命名

十二经脉的命名是根据阴阳学说又结合脏腑学说而命名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愿闻阴阳之三也,何谓?”,“气有多少异用也”。

(三)作用

因“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故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四)十二经脉的分布

1、分布特征:

(1)分布于头部的为阳经:前头为阳明经。侧头为少阳经。后头为太阳经。(2)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四肢外侧为阳经。

(3)分布于胸腹部的为阴经(足阳明经除外)。

(4)分布于腰背的为阳经,侧胸腹为阳经。

2、走向特征:

手之三阴胸内手,手之三阳手外头,足之三阴足内腹,足之三阳头外足。

3、排列特征(四肢)

内侧:前为太阴,中为厥阴,后为少阴。

外侧:前为阳明,中为少阳,后为太阳。

4、经气传递特征(流注关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

5、表里相配特征:

6、脏腑属络特征:

7、相互衔接特征:

肺内→手太阴肺经

手大指次指内侧端

手阳明大肠经

鼻旁

足阳明胃经

足大趾内侧端

足太阴脾经

心中

手少阴心经

手小指端

手太阳小肠经

内眦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小趾外侧端

足少阴肾经

胸中

手厥阴心包经

手无名指外侧端

手少阳三焦经

外眦

足少阳胆经

足大趾外侧端肺内←足厥阴肝经

二、奇经八脉

(一)奇经八脉的组成

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硚脉、阳硚脉、阴维脉、阳维脉。(二)命名

?难经.二十七难?“脉有奇经八脉者,不拘于十二经”。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对经络起统帅、联络和调节作用。

三、十二经别

(一)定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沟通表里两经,加强了经脉与脏腑的联系,突出了心和头的重要性。

四、十五络脉

(一)定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干前面的任脉络,躯干后面的督脉络,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故称“十五络脉”。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

沟通表里两经,补充经脉循行不足。

五、十二经筋

(一)定义

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

(二)命名?说文?:“肉之力也”。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约束骨骼,疏立关节。

六、十二皮部

(一)定义: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分。

(二)命名

(三)循行分布特点

(四)作用:卫外屏障作用。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及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二、经络理论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诊法

(二)分经辩证

(三)循经取穴

(四)药物归经

第二章腧穴概述

腧穴定义: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一)经穴

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

2.特点:有具体的穴名;有固定的位置;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

3.经穴总数:361个

?内经?约160个

?针灸甲乙经?349个

?铜人针灸腧穴图经?354个

?针灸大成?359个

?针灸逢源?361个

(二)奇穴

1.定义: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

2.特点:(1)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

(2)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

(3)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4)名为奇穴,实为经穴。

(三)阿是穴

1.定义:是指既无具体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腧穴。

2.特点:(1)无具体名称;(2)无固定位置;(3)分布多在病变附近;(4)以痛为腧;(5)补充经穴和经外奇穴的不足。

二、腧穴的命名

(一)天象地理类

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天枢等。

2、以山谷丘陵命名如承山、合谷、梁丘、大陵等。

3、以大小水流命名如曲池、水泉、后溪、照海、经渠等。

4、以交通要冲命名如水道、太冲、内关、关冲等。

(二)人事物象类

1、以动植物名称命名如鸠尾、伏兔、犊鼻、鱼际、攒竹等。

2、以建筑居处命名如曲垣、天窗、地仓、玉堂、内庭、紫宫、库房、梁门、府舍等。

3、以生活用具命名如地机、颊车、天鼎、大钟、缺盆等。

4、以人事活动命名如人迎、百会、归来等。

(三)形态功能类

1、以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大椎、巨骨等。

2、以脏腑功能命名如魄户、魂门、意舍、心俞等。

3、以经络阴阳命名如三阴交、三阳络、阴陵泉、阳陵泉等。

4、以穴位作用命名如承泣、听会、气海、血海、光明、水分、迎香等。

第二节腧穴的作用及主治规律

一、腧穴的作用

(一)诊断作用:反映病症、协助诊断。

《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

(二)治疗作用

1. 邻近作用

是所有腧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病症的作用。

2.远道作用

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这些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

3.整体作用

是某些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针灸这些腧穴,可起到整体性的调制作用,是远道作用的扩大。

二、腧穴的主治规律

(一)分经主治规律

手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足三阳经穴主治规律

足三阴经穴主治规律

(二)分部主治规律

头面颈项部经穴主治规律

胸腹背腰部经穴主治规律

第三节特定穴

特定穴定义: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交会穴。)

一、五腧穴

(一)、定义: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

(二)内容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

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

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府少冲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

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

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三)五腧穴与五行配属

1.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2.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四)临床应用

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2.按季节因时而刺: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

3.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井——神志昏迷

荥——热病

输——关节痛

经——喘咳

合——六腑病症

二、原穴

(一)定义: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十二原穴歌

胆出丘墟肝太冲,小肠腕骨是原中,

心出神门原内过,或胃冲阳气不通,

脾出太白肠合谷,肺原本出太渊内,

膀胱京骨阳池焦,肾出太溪大陵包。

(二)临床应用

1.诊断:“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

2.治疗:“五脏有疾也,应取之十二原。”

三、络穴

(一)定义: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任脉、督脉络穴及脾之大络,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歌

肺经列缺胃丰隆,通里心经肾大钟,

支正小肠大偏历,内关包肝蠡沟逢,

飞扬膀胱三焦外,胆是光明别络从,

督脉长强任尾翳,公孙脾络大包同。

(二)临床应用:主治相应络脉病症;

治疗本经病;

治疗其相表里经脉病症;

原络配穴应用。

四、郄穴

(一)定义:郄穴是指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经脉及阴蹻脉、阳蹻脉、阴维脉、阳维脉各有一个郄穴,总称十六郄穴。

十六郄穴歌

郄犹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症反应点,临床能救急。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郄,胃经是梁丘,脾主地机宜,

心须取阴郄,小肠养老名,膀胱金门求,肾向水泉觅,

心包郄门寻,三焦会宗居,胆经是外丘,肝经中都立,

阳维取阳交,阴维筑宾取,阳蹻系跗阳,阴蹻交信毕。

(二)临床应用

1.诊断

2.治疗:(1)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的病症;

(2)治疗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阴经郄穴多治疗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

五、背俞穴

(一)定义: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

(二)临床应用:多用于治疗与其相应脏腑的病证。

治疗与五脏相关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病症。

六、募穴

(一)定义:募穴是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募穴,其位置与相关脏腑所在部位相近。

十二募穴歌

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

膀胱中极肾京门,肝募期门胆日月,

胃中脘兮脾章门,包膻三焦石门穴。

(二)临床应用

1.诊断:观察、触扪(俞)募穴的异常变化,协助诊断其相应脏腑疾病。

2.治疗:多用于对相关脏腑病证的治疗;俞募配穴应用。

七、八会穴

(一)定义: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八个腧穴。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二)临床应用:主治其有关病证。

八、八脉交会穴

(一)定义:八脉交会穴是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分别位于肘膝关节以下,腕、踝关节附近。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二)临床应用:治疗其本经病证

治其所通的奇经病证。

配穴应用:远近配穴(配头身部腧穴)

上下配穴(上下八脉交会穴配合应用)

九、下合穴

(一)定义: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

(二)内容:胃、胆、膀胱的下合穴就是其本经合穴,而大肠的下合穴(上巨虚)、小肠的下合穴(下巨虚)均在胃经,三焦的下合穴(委阳)在膀胱经。

(三)临床应用: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

十、交会穴

(一)定义: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

(二)临床应用:即能治疗其所属经脉的病证,又能治疗其相交会经脉的病证。

第四节腧穴定位法

一、体表标志定位法

(一)固定标志定位

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取穴的方法。

(二)活动标志定位

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

二、骨度分寸法

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

(一)注释

天突: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歧骨:胸剑联合。

完骨:乳突。

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

季胁:此指第十一肋端下方。

髀枢:指股骨大转子高点。

内辅骨上廉:指股骨内侧髁。

内辅骨下廉:指胫骨内侧髁。

膝中:前平髌骨下缘,后平腘横纹。

(二)常用骨度表

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

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

前后发际不明,从

眉心至大椎

眉心至前发际

大椎穴至后发际

前额两发角之间

耳后两完骨之间

12寸

18寸

3寸

3寸

9寸

9寸

胸腹部天突至歧骨

歧骨至脐中

脐中至横骨上廉

两乳头之间

9寸

8寸

5寸

8寸

背腰部两肩胛骨内侧缘

之间

大椎以下至尾骶

6寸

21椎

腋以下至季胁

季胁以下至髀枢12寸

9寸

上肢腋前纹头(腋前皱

襞)至肘横纹

肘横纹至腕横纹

9寸

12寸

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

骨上廉

内辅骨下廉至内

踝尖

髀枢至膝中

膝中至外踝尖

外踝尖至足底

18寸

13寸

19寸

16寸

3寸

三、手指比量法

(一)直指寸(中指同身寸):以患者中指屈曲时中节内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该法与骨度分寸相比偏长,仅用于小腿部和下腹部取穴的直量。(二)横指寸

1.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

2.一夫法(横指同身寸):以患者第2-5指并拢时,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

平的4指宽度为3寸。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量和背部的横量。

第三章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和学术发展

第一节经络腧穴理论的形成

一、《内经》以前文献

(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

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按足六脉、臂五脉的次序排列。

阴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按阳六脉、阴五脉的次序排列。

《脉法》:主要论述脉法,但多次提及灸法、砭法治疗疾病。其中所载砭灸部位虽无具体的名称,但已具备了腧穴的某些特点。

(二)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竹简——《脉书》:载有“十一脉”内容。

(三)《五十二病方》中有关施灸部位的记载:由一条脉——一个部位——接近腧穴点。

二、《内经》所载

(一)确立了以十二经脉为主的经络系统,及其内属脏腑、外布腧穴、运行气血的理论体系;

(二)提出“以痛为腧”的取穴方法;

(三)对腧穴定名、定位、归经,并提及主治症、刺灸法及禁忌症等;

(四)对部分腧穴进行了系统分类:五腧穴、原穴、络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等。

三、《内经》以后文献

(一)《难经》

1、补充了经络理论:阐述了奇经八脉、经脉病候及十五络脉等方面的内容。

最早提出奇经八脉的名称,并详细论述了其分布、功能及病候。

2、补充了腧穴理论:论述了八会穴、原穴及五腧穴的五行配属和治疗作用等内容。最早提出八会穴的名称,提出原穴是原气留止的部位,补充了心经原穴,提出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理论,指导针灸临床。

(二)《针灸甲乙经》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魏晋·黄甫谧汇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本书分类整理而成,是现存最早的经穴专著。载穴349个,不仅确立了名称、部位、主治症,并且记载了针灸适宜症及刺灸方法等。对十四经穴进行了整理和归类,把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结合起来。

第二节经络腧穴学术发展

一、魏、晋及隋、唐

魏、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唐·杨上善《黄帝内经明堂类成》:由《内经》《明堂孔穴》汇合而成,共十三卷,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一卷,现仅存第一卷。对经脉腧穴已按气血流注次序排列,开创了循经考穴的先河,完善了经络腧穴理论体系。二、宋、元、明、清

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354个,成书次年铸“铜人”经穴模型两座,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很大。

金元·窦汉卿《针经指南》:首次记载了“八脉交会穴”。

宋金时期盛行子午流注针法和灵龟八法。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穴359 个,是一部针灸专书。

清代重视分经用药;李学川《针灸逢源》:载穴361个,是对经穴的又一次总结。

一、根结的概念和内容

(一)根结的概念

根:根本也,有根源的意思。是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四肢末端的“井穴”。

结:联结,结聚在上之意,有终结的意思。指经脉在头、胸、腹部循行流注的归结。

元代窦汉卿《标幽赋》:“四根三结”。

(二)根结的内容(足六经根结)

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

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

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

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络于膻中。

(三)根、溜、注、入

根、溜、注、入是指手足三阳经脉气出入流行的部位。

根:经气所起的根源处,为“井穴”;

溜:经气所流经之处,多为“原穴”或“经穴”;

注:经气所灌注之处,多为“经穴”或“合穴”;

入:经络之气所进入之处,上部为颈部各阳经穴,下部为“络穴“。

二、根结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意义

根结理论说明经气活动的上下联系,强调以四肢末端为出发点,着重于经络之气循行的根源与归结。

(二)应用

临床对头、胸、腹方面的病症,可选四肢部以“井穴“为代表的有关穴位。

第二节标与本

一、标本的概念

“标”、“本”是指十二经脉之气集中和弥散的部位。

标:为末梢,尤如树木之枝梢,为经气扩散的区域。

本:为根本,尤如树木之根干,为经气汇聚的重心。

具体经气扩散于头身一定部位为标,经气集中于四肢部位为本。

二、标本的内容

(一)十二经标本部位表:P262-263

(二)十二经标本与足六经根结异同点:

1.相同点:都是论述四肢与头身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以四肢为“根”为“本”,以头身为“结”为“标”。

2.不同点:“根”专指井穴,

“本”则扩及四肢肘膝以下的一定部位;

“结”在头、胸、腹部,

“标”更扩及背部的背俞。

三、标本的意义和应用

阐明了四肢肘膝以下经穴对头身远隔部位的治疗作用。强调经气源于四肢,为“本”,而流于头面躯干为“标”。

(一)本部腧穴的应用

(二)标部腧穴的应用

(三)本部和标部腧穴的配合应用

第三节气街

一、气街的概念和内容

(一)气街的概念

气街是经气纵横汇通的共同道路。

(二)气街的内容

《灵素·卫气》“胸有气街,腹有气街,头有气街,胫有气街。”

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于膺于背俞;

气在腹者,止之于背俞与冲脉;气在胫者,止之气街。

二、气街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意义

主要说明了经络的横向联系。着重阐述头、胸、腹、胫部是经气汇和共同循的通道。

(二)应用:分布于气街部位的腧穴,既能治疗局部疾病,又能治疗相关内脏的疾病。

第四节四海

一、四海的概念和内容

(一)四海的概念

四海,是指人体气血营卫产生、分化汇聚的四个重要部位。

(二)四海的内容

脑为髓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冲脉为血海。

(三)四海与气街的一致性:

1.脑为髓海,与头气街相通;

2.膻中为气海,与胸气街相通;

3.胃为水谷之海,与腹气街相通;

4.冲脉为血海,与腹气街和胫气街相通。

二、四海理论的意义和应用

(一)四海理论的意义

强调了水谷、气、血、脑髓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在说明人体生理病理和疾病诊方面有重大意义。

(二)应用

临床可取所输注腧穴治疗相应病症。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梳理有答案版

第一讲《政治与政治学》 1.对政治概念的不同解释 神学性解释提供了神圣维度 道德性解释提供了价值目标 法律性解释行为依据 权力性核心问题 管理型解释主要任务 价值型基本功能 2.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主要观点 政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 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3.政治的定义 在一定经济基础上,人们按照特定的利益借助公共权力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力的一种社会关系。 4.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权力和权利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5.规范性概念与描述性概念。 规范性概念,价值性概念,用来表示“应该”或者“必需”的事物; 描述性概念:实证性概念和解释性概念,指客观的,用濑来表示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第二讲《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儒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为政以德 2.道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无为而治 3.墨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兼爱兴利 4.法家政治思想的特点 以法治国 5.西方政治学的发展阶段和各个阶段的理论特点,各个阶段的重要代表人物 (1)古希腊古罗马:古典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学与伦理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涅卡 (2)中世纪:神学政治学时期 特点:神学与政治学相结合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阿奎那 (3)现代:理性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人本主义为指导,个人主义为本位,理性思考为办法 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布丹,边沁,密尔,孔德,斯宾塞 (4)当代:科学主义政治学时期 特点:政治哲学开始向政治科学转化,价值观上,相对主义盛行,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科学主义为方法。 代表人物:本特利,沃拉斯,拉斯韦尔 (5)趋势:政治哲学的复兴 特点:正义理论的研究 代表人物:罗尔斯、诺齐克 第三讲《政治体系》 1.政治体系的含义 有关政治生活的所有相互关联的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 2.国家的定义 在一定地域上,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 3.马克思主义国家观的主要内容 起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本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作用,缓和冲突,控制在秩序之内 4.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 一个国家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 5.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由若干行政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的国家,单一的宪法,统一的法律体系,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 (1)联邦制:由若干相对主权的地区作为成员单位联盟组成的国家。 (2)邦联制:若干保留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起来的国家联盟。 6.国家元首的职权 (1)颁布法律,发布命令 (2)召开议会,解散议会 (3)任免政府官员

人体经络学注解整理。

人体经络学(附: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摘录整理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 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 临床观察的文献近年来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山竹简和绵阳木人经络模型等出土文物中逐渐找到。这些早期文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即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 经脉进行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黄帝内经》对经络系统及其功能的认识主要来自于长期的临床观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结果和取类比象的描述。由于《黄帝内经》的概念体系是二千多年前的,给现代人理解它的思想内涵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从文献和实验等多个方面揭示古典经络概念的内涵,是中医研究者的任务。 一、经络系统组成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 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 ●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在四肢部以及躯干前、后、侧三部的重要支脉,起沟通表里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奇经八脉,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对其余经络起统率、联络和调节气血盛衰的作用; 此外,经络的外部,筋肉也受经络支配分为十二经筋;皮肤也按经络 的分布分为十二皮部。 二、人体穴位常识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0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死穴又分软麻、昏眩、轻和重四穴,各种皆有九个穴。合起来为36个致命穴。 三、人体穴位作用注解图

经络腧穴学_习题集,附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渡舟 B、继洲 C、思邈 D、《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思邈 B、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完整word版)2018年10月政治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1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圜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西方,“政治”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是指希腊的 A.城市国家 B.农村国家 C.君主国家 D.立宪国家 2.在古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和政治学混在一起的是 A.社会学 B.心理学 C.伦理学 D.哲学 3.中国古代的“政治”,其核心含义是 A.国家 B.统治 C.民主 D.政权 4.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指的是 A.17世纪至l8世纪 B.15世纪至l6世纪 C.16世纪至l7世纪 D.18世纪至l9世纪5.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的是 A.布丹 B.马基雅维里 C.莫尔 D.康帕内拉 6.《家庭、私有制程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A.恩格斯 B.马克思 C.黑格尔 D.列宁 7.作为原始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A.地域关系 B.部落关系 C.血缘关系 D.婚姻关系 8.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 A.无产阶级专政 B.按劳分配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阶级斗争为纲 9.原始社会,兄弟姐妹禁止结婚的家庭形式是 A.家长制家庭 B.母权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走婚制家庭 10.古希腊的希罗多德是 A.历史学家 B.政治学家 C.哲学家 D.社会学家 11.封建社会末期新的生产力代表者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手工业者 D.知识分子 12.《利维坦》的作者是 A.格劳秀斯 B.洛克 C.斯宾诺莎 D.霍布斯 13.为暴力论这种理论鼓吹的是 A.卢梭 B.拉斯韦尔 C.孟德斯鸠 D.桂林 14.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指的是 A.社会主义国家 B.封建制国家 C.奴隶制国家 D.垄断国家 15.第一次提出国家消亡命题的是 A.马克思主义者 B.反马克思主义 C.唯物主义者 D.唯心主义者 16.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采取的是

经络腧穴学试卷(供参考)

《经络腧穴学》试卷(A 卷) 姓名:学号:班级: 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针灸甲乙经》记载腧穴数目是() A.354穴 B.349 C.361 D.359 E.460 2.足阳明胃经胸部腧穴距离前正中线是() A.4寸 B.6寸 C.2寸 E.3寸 3.前正中线上,脐中上4寸取() A.中脘 B.上脘 C.建里 D.中极 E.下脘 4.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为() A.13寸 B.12寸 C. 9寸 D. 8寸 E.460 5.治疗乳少,应取() A.内庭 B.合谷 C.少泽 D.少冲 E.太冲 6. 下列为奇穴的是() A.百会 B.印堂 C.上星 D.风府 E.合谷 7.背俞穴的针刺操作是( )。 A.斜刺0.5-0.8寸 B.直刺0.5-0.8寸 C.斜刺1-1.5寸 D.直刺1-1.5寸 E. 直刺1.5-2寸 8.八脉交会穴中任脉通于() A.列缺 B.后溪 C.申脉 D.足临泣 E.外关 9.循行路线经过耳下、耳后、耳上、耳中的经脉是() A.手少阳 B. 手太阳 C. 足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10.十二经脉中既到目内眦又到目锐眦的经脉是()

A.足少阳 B 手太阳 C 手少阳 D 足太阳 E.手太阴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2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溪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经穴 B. 输穴 C. 郄穴 D. 原穴 E. 八脉交会穴 2.位于脐水平线上的穴位是() A.天枢 B.大横 C.大赫 D.梁门 E.外陵 3.下列哪些腧穴属于奇穴( )。 A.翳风 B.翳明 C.四白 D.四缝 E.会阳 4.与脑有联系的经脉是() A.足少阴 B 足太阳 C 足厥阴 D 督脉 E 任脉 5.共司下肢运动和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阴跷脉 B 阴维脉 C 任脉 D 阳跷脉 E 督脉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3~5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太渊穴属于何类特定穴() A.原穴 B.输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经穴 2.下列各穴属于奇穴的为() A.印堂 B.膝眼 C.二白 D.四渎 E.四神聪 3.下列穴位应开口取之的有() A.下关 B.耳门 C.听宫 D.听会 E.翳风 4. 十二经脉的衔接部位包括( ) A.大指 B 食指 C 中指 D 无名指 E. 小指 5.与胃有联系的经脉是( ) A.足阳明 B 足太阴 C 手太阳 D 手太阴 E. 足厥阴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经络: 2.体表解剖固定标志: 3.背俞穴: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经络腧穴学试题及答案 绪言 一、单项选择 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逢源》答:B 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 A、刘渡舟 B、杨继洲 C、孙思邈 D、《内经》 E、滑伯仁 答:C 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孙思邈 B、北宋王惟一 C、晋代皇甫谧 D、明代杨继洲 E、元代渭伯仁 答:D 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C 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 A、汉代 B、晋代 C、唐代 D、宋代 E、明代 答:D 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D 二、多项选择 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素问》 B、《灵枢》 C、《足臂十一脉灸经》 D、《脉经》 E、《阴阳十一脉灸经》 答:C、 E 三、填空题 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

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 3、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 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杨继洲 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 四、判断题 1、《灵枢》又称《针经》。( 对 ) 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对 )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错) 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孙思邈。( 对 ) 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错) 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错)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单项选择 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E 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A 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 B、上肢部 C、下肢部 D、胸部 E、四肢未端 答:D 4、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马工程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完整版)

政治学概论笔记 导论 第一节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政治的涵义: 1.政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政治是以一定的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政治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运行和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政治学以社会政治现象、政治关系及其发展作为其研究对象。 2.政治学的研究领域: (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2)中国政治与政治制度 (3)比较政治与政治制度 (4)行政管理 (5)公共政策 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 3.经济–政治分析方法 4.矛盾分析方法 5.调查研究方法 6.综合交叉研究方法 第一章阶级与国家 第二节国家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 第一,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发展的结果 第二,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第三,国家的作用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 第三节国家的职能 一、内部职能和外部职能 内部职能主要是实行社会控制,以维护政治经济秩序和稳定;外部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1.国家的政治职能即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意志,综合作用各种手段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能。 2.国家的社会职能,即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职能。 第二章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第一节国家权力 一、国家权力的涵义 国家权力是按照统治阶级意志,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管辖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对内对外正式代表国家并以国家机构保障实施的权力。 二、国家权力的特征: 1.主权性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第二章 腧穴概述--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二章腧穴概述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腧,又作“俞”,通“输”,有输注、转输的意思;穴,原义为“土室”,引申指孔隙、空窍、凹陷处。腧穴在《内经》中又有“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名称;《针灸甲乙经》称“孔穴”,《太平圣惠方》称“穴道”,《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通称“腧穴”,《神灸经纶》则称为“穴位”。 腧穴与经络有密切关系。《素问·气府论》将腧穴解释为“脉气所发”。《灵枢·九针十二原》说:“节之交,三百六卜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灵枢·小针解》作了解释说:“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腧穴归于经络,经络属于脏腑,故腧穴与脏腑脉气相通。《素问·调经论》:“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支节”,明确指出脏腑一经络一腧穴之间的关系。《千金翼方》进一步指出:“凡孔穴者,是经络所行往来处,引气远人抽病也”,说明如果在体表的穴位上施以针或灸,就能够“引气远入”而治疗病症。脏腑病变又可从经络反应到相应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经络腧穴学,是在经络学说指导下论述腧穴的具体内容和应用,腧穴部分,将分述其定位、主治、刺灸方法、解剖及古今文献选录等。 第一节腧穴的分类和命名 一、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类别,一般将归属于十四经系统的称“经穴”,未归入十四经的补充穴称“经外奇穴”,还有按压痛点取穴则称“阿是穴”。 (一)经穴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灵枢·本输》论列各经五输穴,《素问·气府论》列各经“脉气所发”穴,《灵枢·经脉》论列各络穴,这是经络在四肢的基本穴,说明《内经》书中已为腧穴的分经奠定了基础。《内经》多处提到“三百六十五穴”之数,但实际其载有穴名者约:160穴左右;经穴专书《针灸甲乙经》载古代《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共349穴《千金翼方》所载相同);宋代《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十四经发挥》同)穴数有所增加,穴名数达354;明代《针灸大成》载有359穴;至清代《针灸逢源》,经穴总数才达361。目前经穴总数即以此为准。穴位有单穴和双穴之分,任、督脉位于正中,是一名一穴;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分布,是一名双穴。历代代表性针灸医籍所载经穴数见表2—1。、 表2一1历代医籍记载的十四经穴数

经络腧穴学歌诀(专业研究)

井荥输原经合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墩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名君须记。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气门寻,脾募章门胃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 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 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 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 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泉,腹病用之效必彰。

八会穴歌诀 腹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十二经气血多少歌 多气多血经须记,手足阳明大肠胃;少血多气有六经,少阳少阴太阴配;多血少气共四经,手足太阳厥阴记。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绪言--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绪言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是学习针灸的入门课程。针灸的历史非常悠久,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灸法导源于古代的生活用火。由于针法、灸法的应用,产生了对人体经络腧穴的认识,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经络腧穴的起源和发展与针灸疗法的应用密切相关,故本经络腧穴学绪言结合针灸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而作一总体介绍。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经络、腧穴理论和刺灸方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针灸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经络、腧穴、刺灸和临床治疗等部分。针灸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适应症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正在为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起源 关于针刺疗法起源的传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有伏羲“尝味百草而制九针”的记载。罗泌《路史》又说“伏羲尝草制砭,以治民疾”。针法导源于古代的砭石,而针刺疗法真正的产生时间应是砭石应用相当长一段时期后的新石器时代。在内蒙古多伦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及山东日照市的新石器时代墓葬里发现的砭石实物,为针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之说提供了证据。早在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将不同形状的石块磨制成各种医用器具,尖锐的用来刺血、排脓,刀形的可用来切割,棒形、圆形的用于按摩和热熨。其中尖锐者最为常用,故《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山海经·东山经》称之为箴石:“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砭石是针具的雏形和前身,其后还出现了骨针和竹针。人类进入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时,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铜质、铁质的金属针才开始出现,之后又有金质、银质针的应用。 灸法的起源也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灸法的应用是在人类发明用火之后开始的,来源于我国北部以畜牧为生的民族。灸法的发明与寒冷的生活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们发现某些寒性病痛在烤火取暖后可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发明了灸法和热熨疗法。灸法所用的材料,最初很可能是可烧灼、烫、熨的各种树枝,后来才发现用艾叶做成的艾绒易于引火缓燃而不起火焰,更适用于灸,遂使艾灸世代相传,沿用至今。 经络的概念来源于医疗实践,与我国针灸、按摩、气功等独特医疗保健方法的应用是分不开的。经络主运行血气。“血气”一词,除《内经》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不少非医学著作中也有提到,说明那时人们对血气的概念已有较普遍的认识。古文献有关血气的论述常涉及“脉”的概念。脉,本义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袤(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脈”,又作“衇”。从“脉”字的字形构造可看出,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就是“派”的意思。“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是对“脉”的概念的进一步的认识。 腧穴是人们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逐步发现和积累起来的。初期的针灸治疗是没有确定的腧穴的,只是在病痛局部作砭刺、叩击、按摩、针刺或火灸等治疗,这就是《内经》所说的“以痛为输(腧穴)”。有时人们还在无意识中偶然地发现了腧穴,如误伤或按压肢体某一部位而在局部出现疼痛或舒适感觉后,远离部位的脏器病痛得到缓解或随之消失。当再出现这种病痛时,人们就有意识地刺灸这些部位来进行治疗。《内经》中有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如“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等。随着对体表刺激部位及其治疗作用的不断观察,对腧穴认识的逐步加深,人们便开始对腧穴进行定位和命名。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古医家对腧穴主治进行分析和归类,并结合经络理论,将某些主治作用相似、感传路线一致的腧穴加以归经,现在所谓的经穴,就是指这类腧穴。

经络腧穴学 试题八

<<经络腧穴学>> 试题八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缺盆 2、髃骨 3、目系 4、阿是穴 5、“骨度”折量定位法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灵枢?逆顺肥瘦》所说的:“脉行之逆顺”,手之三阴,从____走手;手之三阳,从____走头;足之三阳,从____走足;足之三阴,从____走腹。” 2、足太阴脾经与____交接于心中,足少阳肾经与______交接于胸中。 3、《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______之端,循指______,出____两骨____间,上入____之中,循臂______入时____廉,上臑外__廉,上____,出____之前廉,上出于____之会上,下入____,络____,下____,属____。

4、腧穴的作用概括起来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方面。 5、足三阳经的腧穴共同主治______病和 ______病。 6、五输穴中,荥穴多位于______,经穴多位于______合穴多位于______。 7、骨度分寸法中,天突至脐中是______寸,季胁以下至髀枢是______寸。 8、手少阳三焦经起于______穴,止于 ______,左右各______个穴位。 9、手太阴肺的募穴是______穴,又属特定穴中的______穴。 10、血之会是______穴,属于______经,定位在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具有离、入、出,合循行分布特点的是() A、十二别络 B、十二经别 C、十二经筋 D、十二皮部 2、任脉的别络从何处分出() A、气海 B、膻中 C、巨阙 D、鸠尾 3、足三阴经筋结于()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讲稿 《经络腧穴学》课程讲稿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经络腧穴教研室 授课教师: 授课期间: 计划学时:11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授课对象:针推专业 学科概述 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最初只是古人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那么什么是经络腧穴学,研究内容又是什么, 1、概念 经络腧穴学是研究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气血相互关系及腧穴的位置特点、主治作用和基本理论的一门基础学科。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发扬古代学术思想和宝贵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运用传统与现代科技手段研究经络、腧穴、操作技能、治疗法则、作用机制及防病治病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应用针刺和艾灸及其他刺激方法作用于人体表面的腧穴,通过调整经络脏腑经络气血来治疗疾病的一适应症门学科。针刺等刺激是通过腧穴、经络来发挥作用的。 2研究内容 经络腧穴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腧穴——定位、解剖、作用、主治、操作。 经络——循行路线、生理、作用、病理、病候。 3经络腧穴学形成与发展

(1)起源:我国氏族公社时期,跨越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整个新石器时代,针具最初是用石头制成的,称为砭石,用来针刺腧穴治疗疾病。 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出土了一根长约4。5CM的石针,经鉴定,确认是古代的针刺工具——砭石。 古代的文献中也有记载,如〈山海经〉:“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 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灸的发明,是在人类知道运用火以后,与针一样,也是古人生活实践过程中发明的。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时,因为火的烘烤而缓解,出现了“熨而痛减”、“灼而快然”的情况,故认识到熏灼也可以治疗疾病。并逐渐认识到易于点燃,活力温和,芳香走窜的艾,作为灸材,发展成为艾灸。 拔罐,原始社会仰韶文化,兽角“角法” (2)理论形成阶段: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工艺越来越精细,针具的制作也越越来越丰富,逐渐出现了竹针、骨针,铜针等,针具制作水平的提高,使针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经验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古人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这些经验的总结,逐渐上升到理论。 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主要记录了经络的循行,从文字气象看,该书应该早于〈内经〉。 到〈内经〉时期,通过当时医家的收集整理,写成〈内经〉一书,〈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基本理论体系的形成,实际上,除却其中的论述基本中医理论的内容,余下的针灸是 其中的主要内容。如汪机《针灸问对》所言:“《内经》 1 治病,汤液醪醴为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灸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八九。”实际上,作为《内经》,其中的立法及治疗多是针对针灸而言。因

安徽省精品课程《经络腧穴学》复习题

一.A型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1.正经是指:A.十二经筋 B.十二经别 C.任脉和督脉 D.十二皮部 E.十二经脉 2.内踝上8寸以下分布在下肢内侧前的经脉是: A.足太阴脾经 B.足太阳膀胱经 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阴肾经 E.足阳明胃经 3.手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头走足 4.手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以上均非 5.足三阴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手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足走胸腹 6.足三阳经的走向是:A.从头走足 B.从手走头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胸 E.从头走手 7.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两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背部 8.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腹部 C.上肢末端 D.下肢末端 E.以上都不对 9.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背部 10.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部 B.胸部 C.腹部 D.四肢末端 E.以上都不对11.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部规律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以上都不对 12.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分部规律是:A.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E.以上都不对 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4.上肢内侧面,经脉从前到后分布的顺序依次是:A.肺经、心包经、心经 B.心包经、心经、肺经C.肺经、心经、心包经 D.心经、肺经、心包经E.心经、心包经、肺经 15.十二经脉中属正确表里配对关系的经脉是: A.手太阴与手少阳 B.手太阳与手太阴 C.足太阳与足太阴D.足少阴与足少阳 E.手少阴与手太阳16.十二经脉中属正确属络关系的是:A.足太阴经属脾络肾 B.手少阴经属肺络大肠 C.足阳明经属脾络胃D.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 E.手心包经属心包络心 17.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A.手小指端 B.手中指端 C.手无名指端 D.头面部 E.胸腹部 18.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A.鼻旁 B.手小指端 C.目内眦 D.足小趾端 E.目外眦19.符合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的是:A.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手少阴 B.手阳明、足太阴、足阳明、手少阴 C.足阳明、手少阴、足太阳、手厥阴 D.手太阳、手阳明、足少阴、足厥阴E.以上都不对 20.下列经脉表里络属关系错误的是: A.手少阴与手太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 C.手阳明与手太阴D.手少阳与手少阴 E.足太阳与足少阴2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手阳明与足阳明在鼻旁交接 B.足阳明与足太阴在足大趾内端交接 C.足少阳与足厥阴在足小趾次趾端交接 D.手太阴与手阳明在手食指端交接E.足少阴与手厥阴在胸中交接 22.能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的经脉是:A、手阳明经 B、足阳明经 C、足太阳经 D、督脉 E、阳跷脉23.能总调全身阴气和精血的经脉是:A.手太阴经 B.足太阴经 C.任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24.有“阳脉之海”之称的是:A.任脉 B.督脉 C.阳跷脉 D.阳维脉 E.冲脉 25.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A.任脉 B.督脉 C.阴跷脉 D.阴维脉 E.冲脉 26.有“十二经脉之海”之称的是:A.足阳明胃经 B.足太阴脾经 C.任脉 D.督脉 E.冲脉

政治学概论自考重点整理笔记

政治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剥削阶级关于政治的解释(单选):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对政治的科学解释)(多选,简答) ①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②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③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利。 ④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多选): (1)狭义: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即政治学要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等; (2)广义:以公共权力为研究对象,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3)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活动的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治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因此,政治学应当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多选)(6个): ①政治学基础理论(含政治思想史) ②中国政治(这是我国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③比较政治 ④公共政策 ⑤行政管理 ⑥国际政治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学(多选)

■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多选): ■(单选)行为主义方法是20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单选)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19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止,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宪法成为政治学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罗斯福新政”是其典型代表。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今,西方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为政策的制定过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主要内容:(简答) ①它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②它明确指出了有文字记载以来,人类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③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④它强调指出,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是用共和制来代替君主制,不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形式的改变,而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⑤它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 第三节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多选)政治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 (2)制度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结构-功能研究法; (5)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方法。 第二章国家与阶级

针灸学基础题库汇总

针灸学基础》题库 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 一、判断题(对者打“ ”,错者打“ ”) 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 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16 世纪末17 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 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 A.《灵枢》 B.《难经》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足臂^一脉灸经》 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A.皇甫谧 B.孙思邈 C.王惟一 D.王焘 E.杨继洲 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A.孙思邈 B.杨继洲 C.王执中 D.王惟一 E.滑伯仁 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A.345 B.453 C. 354 D. 361 E.349 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 卄茁B / \ 专著是()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大成》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 A.《十四经发挥》 B.《黄帝内经》 C.《针灸甲乙经》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逢源》 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难经》 C.《帛书》 D.《灵枢》 E.《甲乙经》 三、双项选择 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 A.《足臂^一脉灸经》 B.《灵枢》 C.《素问》 D.《难经》 E.《阴阳^一脉灸经》 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 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 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D.著《十四经发挥》 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 四、多项选择 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