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论复习题
教学论复习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8分)

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课程的改革不仅是的改革,也是和的改革。重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本次的一个重要特点。”

2 教育家在1919年2月发表的《教学合一》一文中

主张以来代替教授法,1922年正式使用”教学法”

3 新课程将美术教学内容按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成为四个领域,

既 , , , .

4新美术教材观认为:“教材既不是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

生 , , 的一种范例”

5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或发展。

6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大致有三个既,,课外作业。

1美术创作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分为;以,和、情感为主的美术创作教学活动。

2 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学图画科教科书。

3 美术鉴赏是运用,和知识对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的活动。

4 美术教育评价是指依据和所获得的信息,对美术课程实施过程及其效果作出客观,的活动。美术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改善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改进,并推动不断发展。

5教学内容受制约,它服从并服务于教学目的和任务,具体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当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能,也应当反应当前,经济和科学文化水平,并按,和进行恰当安排。

1.学校美术教育的属性/概念: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__,并以此完善__的学科。2.学生观就是对学生的_____及其特点的看法,是建构_____的重要基石。因此,现代教学论非常重视确立科学的学生观。3.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需要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心理调节能力培养上,要能够改变心理状态的性质,由__状态变为__状态。4.教科书的编排方式主要有__教材编排、___教材编排两种。5.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最优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_____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_____可能的结果。

6.课外美术教学是利用_____时间在教师指导下发展学生的美术兴趣和_____的教学活动。

7.教材上例举的现代教学模式有:掌握教学模式、_____、发现教学模式、小组教学模式、_____和“一般发展”教学模式。

8.课时计划是指教师根据_____设计的以课时(课题)为单位的教学方案,其中包含了教师对教材的独到理解及其创造性的设

计,包括教学程序、_____、教学手段等。

9.美国课程理论家R.泰勒在进行了著名的“_____”之后,

在其代表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

课程编定理论体系,被称之为_____。

10.教育策略的种类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分类:依_____分

类;依_____分类。

11.师生为实现_____和完成_____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

的行为或操作体系。

12.美术欣赏教学一般有五种形式:解说型、问答型、_____、

自由型和_____。

13.绘画基础就是各种绘画共有的绘画_____、基础知识以及

各种_____。

14.工艺材料包括_____和_____。

1.如果将美术教学论定位于“理论——应用研究”,那么美术教学

论的研究对象应当是美术教学的_____与_____。

2.小学美术教学具有:形象期_____、_____游戏性、

创造性等特点。

3.教师的职业道德是当前社会对教师这个行业的_____和_

____。

4.目前我国的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_____、___

__三部分构成。

5.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根据一定的____

_和对_____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6.教学模式是反映特定教学_____特征,为实现某种教学任

务的_____而具体的教学活动结构。

7.按照教学评价的功能,布卢姆把教学评价分为三类:诊断性评

价、_____、_____。

8.教学总目标是教学活动中最根本的目标,是期望学生达到的最

终目标,它包括实质性目标,_____,_____。

9.为了引起学生能动学习发问是要引起学生积极的_____和

表达活动,是将教师要教授的内容转化为学生_____内容。

10.美国学者_____提出的“阶段性自我指导学习模式”,简

称_____模式。

11.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_____、基本概念和___

__等。

12.有目的的知觉过程叫做_____,它有着特殊的指向性和_

____。

13.产品造型设计原则包括:使用性原则、_____、____

_等。

14.版画艺术的基本特点是_____和_____。

1.美术教学是指以美术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和

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

2.因材施教是教学的_____,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懂

得学生的_____。

3.心理调节是用心理技巧改变个体的心理状态,一是改变___

__减低或提高心理力量;二是改变_____,由消极状态变为

积极状态。

4.美术教学内容要体现_____,适应_____的趋势。

5.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按照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_____,

从范围、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对_____进行改造,使之成

为便于学生接受的信息。

6.综合课,亦称_____,是指一节课时内同时完成____

_的课。

7.单元流程是把教学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的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

计_____优化_____的过程。

8.教学系统方法指运用系统方法,综合特定教学情景的复杂因素,

进行整体最优化的设计、_____和_____的方法。

9.课时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因此_____是单元目标的进

一步具体化,它是跟每节课的_____相联系的目标。

10.依教学要素分类的教学策略:_____、_____、方法

型策略。

11.教材中按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将教学方法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

分别是_____、师生互动型、_____的教学方法。

12.美术常识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___”美术常识课,“__

_”美术常识课两种形式。

13.绘画基础就是各种绘画共有的绘画_____要素、基础知识

以及各种基本_____。

14.工艺就是手工、手工艺,也就是指以_____或_____

为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材料、简单工具和手工技能制作产品的活动。

1.美术教学论是研究美术课教和学的本质、规律以及美术教学的

策略、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和的分支

学科之一。

2.生观就是对学生的_____及其特点的看法,是_____

理论的重要基石。

3美术教师衣着的基本要求是_____而不失个性,美术教师的

性格特点是_____,坦诚潇洒。

4.程是指为实现学校_____而选择的的_____总和。

5.教育原则是在_____基础上,根据_____核对教学过

程桂路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育工作。

6.目标教学模式的课时结构中包含组织教学、_____、认

定目标、_____、达标测评。

7.批改作业是对学生完成_____的评价。并具有一定的__

___作用。

8._____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_

____及具体规格。

9.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_____、_____和灵活性。

10.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分为:_____、_____发现法、

尝试法、故错法和留空法。

11.美术常识就是关于美术方面的_____、_____和美术

语言等。

1

12.在目前的临摹教学中,如中国画的花鸟画、山水画的教学,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层次低、被动性、_____、非整体性、_____。

13.设计基础是对设计中的各种_____要素,构成关系以及其____的研究,是一切实用性设计的基础。

14.孔版版画也就是丝网版画,主要制作方法有:_____、_____和感光法等。

1.美术教育是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

综合_____,并以此完善学生的_____的学科。

2.幼儿美术教学具有_____、趣味性、_____、稚拙性的特点。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_____、_____叫做“教态”。4.课程和教材设计来自三大基础:_____,学生个体的发展和_____。

5.使用教学媒体的目的是按照_____和_____,从范围、形式、结构、功能等方面

对客观事物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便于学生接受的信息。

6.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具有明确的_____和_____。7.单元流程是把教学单元作为相对独立的单位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优化和开发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四个环节:_____、逐节授课、单元综合和_____

8.美术教学设计一般可包括学期教学计划、_____、_____。

9.教学策略是教师对有效地完成特定教学_____而采用的教学_____、方法、形

式和媒体等因素的总体思路、谋略或智慧。

10.美术组织原理是______在相互联系并构成新的美术形式时应具备的美的__________。

11.绘画基础就是各种绘画共有的_____、_____以及各种基本技能。

12.设计基础是对设计中的各种基本形式要素,_____以及其形式规律的研究,是一切

_____的基础。

13.工艺教学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14.研究性学习是一种_____较强的_____活动。

1.专业美术的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系统而严格的专业美术训练去培养美术_____人才,创

造出更精美的美术作品,它针对少数_____美术家。

2.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_____及其特点的看法,是建构_____的重要基石。

3.在信息时代中_____、_____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成为“反思性实践者”,认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涵括政治的、经济的、伦理文化的、时会的

实践活动。

4.美术教科书就是根据_____编写的,适合_____的美

术教学用书。

5.在美术课的分类中:按一堂课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分通常分为_

____和_____。

6.一般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在内的_____和

_____发展的教学模

式。

7.教师评价是指对教师的__活动及其__的测量和判断。

8.“单元意识”就是以_____为单位系统而有侧重地确定__

___位置,进行教学设

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9.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求分为:_____、细目分解、表达

确切、_____。

10.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

所采用的_____或_

____。

11.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__________分析和思考的过程,最

终目的是形成建立在

_______文化基础上的现代化美术知识结构、审美观念、美术鉴赏

能力和美术批评能力,培养

适应21世纪国际化社会需要的人才。

12.单眼观察法的原理是从眼睛的_____上去消除因____

_而产生的错觉,保证观

察的客观性、准确性。

13.产品造形设计是满足人的_____或_____需要的物质

产品的设计。

14.工艺就是手工,手工艺,也就是指以使用或观赏为目的,利用

各种物质材料,____

和_____制作产品的活动。

1.幼儿美术教学具有_____、趣味性、_____、稚拙性

的特点。

2.当今世界对教师的要求是需要他们成为_____,认为___

__是一种涵括政治的、

经济的、伦理文化的、社会的实践活动。

3.课程和教材设计来自三大基础:_____,学生个体的发展

和_____。

4.美术教学专用教室在卫生条件的设施上应符合_____、_

____、采光和照明、氛

围的规格。

5.在美术课的分类中:按一堂课具体的教学任务来分通常分为_

____和_____。

6.一般发展教学模式是指包括儿童心理发展在内的_____和

_____发展的教学模

式。

7.美术教学设计一般可包括学期教学计划、_____、___

__。

8.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

所采用的____或___

__。

9.美术元素包括点、线、面、_____色彩、_____。

10.绘画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用线条、_____、色

彩和构图等造型手段,在

____绘画形象的美术种类。

11._____就是各种绘画共有的_____、基础知识以及各

种基本技能。

12.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为了传达_____而在_____进行的

美化、装饰和设计。

13.产品造形设计是满足人的_____或_____需要的物质

产品的设计。

14.工艺就是以_____为目的,利用各种____、简单工具

和手工技能制作产品的活动。

1.信息符号媒介的“_____”变革,使得人类的“____

_”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学生观是指对学生的_____及其特点的看法,是建构__

___的重要基石。

3.师生关系的主要特点是_____,教育性,_____,可

控性。

4.美术教科书就是根据_____编写的、适合不同年龄学生的

美术教学用书。其最大的特

点是_____。

5.一般美术教室的座位安排可分为:_____、_____小

组式排列法、写生式排列法。

6.最优化原则是指教师具有明确的_____和_____。

7.范例教学模式运用有三条原则:基本性原则,_____,_

____。

8.相对性评价是指以_____的平均状况为基准,对每个被评

对象在集体内所处的_____的评价。

9.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要素及其活

动进行的系统规划、__

___与_____。

10.泰勒原理提出:完整的课程包括目标、内容、_____、_

____四个要素。

11.美术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分为技能、认知、_____、___

__四个领域。

12.美术常识是关于美术方面的_____、基本概念和____

_等。

13.工艺教学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

类。

14.研究型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_

____、_____、的能力为基本目标。

2

二、单项选择题

1.美术教学是指以美术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

A.相互关联相互影响B.矛盾与统一共存

C.交流与发展D.相结合和相统一

2.师生关系有多种类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威信高,经常与同学交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和方法,学生积极性高,兴趣广泛,独立思考,与教师配合默契。

A.挚爱型B.管理型C.民主型D.专制型

3.按评价基准分类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A.个人评价B.个体内差异评价C.集体评价D.集体外差评价

4.教育目标完整地表述包括四个要素:其具体为行为主体、实际行为、()行为标准。

A.行为条件B.行为表现C.行为推测D.行为观察5.教师在具体场合中采取的特殊的、特定的智慧、方法和技巧称()。A.战略B.战术C.方法D.方略

6.目前图案设计教学更强调在()的前提下,增加现代造形意识和趣味。

A.吸收国外特色B.抽象形式感

C.继承民族传统C.追求新潮设计

1.根据“儿童绘画-言语发展”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符号期、()、理性期。

A.少年期B.青少年初期C.写实期D.分化的选择期2.美术教材的特点有:美术教材的科学性、特殊性、可开发性和()。A.普遍性B.全面性C.多样性D.技巧性3.课堂教学组织规模的大小和教学效果直接相关,一般班级人数应在()人之间为宜。

A.10人左右B.20-40人之间C.50-60人之间D.60人以上4.下列教学模式关系正确的是()。

A.掌握教学模式和范例教学模式是同向关系

B.范例教学模式和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是同向关系.

C.发现教学模式和小组教学模式是同向关系

D.发现教学模式和“一般发展”教学模式是反向关系

5.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包括指导性、统整性、可行性、()。A.多样性B.创造性C.灵活性D.科学性

6.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就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最终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是()。

A.发现法B.尝试法C.讨论法D.自学法

1.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A.目的B.空间C.情感D.认知

2.思想观念是指导()的基本动机。

A.道德行为B.个体目标C.个体行为D.道德准则3.形成性评价其目的主要为了()。

A.评定成绩B.改进教学C.判定教学目标D.形成教学氛围

4.()是对该单元教学的具体要求。

A 教学总目标

B 课程目标

C 单元目标

D 课时目标

5.美术欣赏是一种()心理活动。

A.视觉B.感觉C.感官D.感情

6.视觉传达设计就是为了传达()而在品面物上进行的美化、

装饰和设计。

A.某种信息B.某种语言C.视觉信息D.功能语言

1.高中美术教学具有多层次、理论性和()等特点。

A 工艺性B知识性C自主性D创造性

2.新美术课程标准的核心是()。

A.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B.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C.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D.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3.处于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也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

()。A.班级制教学B.分组教学C.课堂教学

D.小班化教学

4.在安排教学任务之前呈示给学生上位的引导性材料,巩固已有

知识,改善认知结构,促进新信息的获取和保持的教学模式,这是

()。

A.小组研究教学模式B.范例教学模式

C.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D.发现教学模式

5.教学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

A.教学信息传播是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

B.教学信息传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C.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大量复杂的因素,不会影响教学传播

的效率和效果

D.教学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部分因素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6.教师主导型教育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

A.呈现法B.对话法C.情境法D.观察法、

1.强调美术教育的内在价值的教育被称之为什么教育?()。

A.“本质主义”的美术教育B.“工具主义”的美术教育

C.“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D.“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

2.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美术CAI的独特性:()。

A.主体参与性B.客体参与性C.实用性D.趣味性

3.()是使大多数学生在最佳的教学、足够的时间等条件下,

掌握教师所教学科的知识的教学模式。

A.范例教学模式B.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发现教学模式

4.美术课课业类型可分为()。

A.美术常识类、美术欣赏类、创作类、设计类、工艺类

B.美术常识类、美术欣赏类、写生类、设计类、工艺类

C.美术常识类、美术欣赏类、绘画类、设计类、工艺类

D.美术常识类、美术欣赏类、绘画类、设计类、手工类

5.()是综合学习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及其相互关系,

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的教学策略。

A.生成性策略B.替代性策略C.指导性策略

D.综合型策略

6.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不包括()。

A.图案设计B.立体构成C.色彩构成D.产品设计

1.根据台湾教育家王秀雄对各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的排列,高中的

美术教育阶段是属于()的时期。

A 想象与心理卫生

B 概念理解与观念

C 合理性、客观性思考

D 细腻观察表现

2.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也是教学工作中最重要的

一环,处于学校教育的()。

A.主导地位B.辅助地位C.次要地位D.总要地位

3.()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行为动词有含糊与明确之分,以下属于明确动词的是()。

A.知道B.了解C.解决D.欣赏

5.()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

A.美术常识B.美术鉴赏C.美术欣赏D.美术观赏

6.下列选项中哪个是泥塑制作的正确过程:()。

A.起稿,上泥,着色,扎骨架,刻画细节,调整和艺术处理

B.起稿,上泥,扎骨架,着色,调整和艺术处理,刻画细节,

C.起稿,扎骨架,上泥,刻画细节,调整和艺术处理,着色

D.起稿,扎骨架,上泥,调整和艺术处理,着色,刻画细节

1.强调美术教育的内在价值的教育被称之为什么教育?()。

A.“本质主义”的美术教育B.“工具主义”的美术教育

C.“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D.“后现代主义”的美术教育

2.按照美术教学技术的性质,分为美术的传统教学媒体、()

和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媒体。

A.电子教学媒体B.文字教学媒体

C.电化教学媒体D.图像教学媒体

3.不是教学评价最基本的评价原则的是()。

A.正确导向原则B.评价指标原则

C.科学合理原则D.简易可行原则

4.设计基础教学内容不包括:

A.图案设计B.立体构成C.色彩构成D.产品设计

5.中小学版画教学中的制版方法主要是()。

A.蚀刻法B.飞尘法

C.直刻法D.照相腐蚀法

6.研究性学习与传统学习模式相比,具有学习内容的__的特点。

A .综合性与开放性B.参与性与自主性

C.创造性与多样性D.多元性与社会性

3

1.根据“儿童绘画—言语发展相关论”提出的分期中,儿童青少年绘画发展的写实期的年龄段是()岁。

A.(8——14)B.(8——15)

C.(9——15)D.(9——14)

2.以下那类师生关系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

A.专制型B.挚爱型

C.民主型D.管理型

3.美术教学的组织形式中难于因材施教的组织形式()。A.分组教学B.写生教学

C.班级制教学D.集体创作

4.教学模式的基础因素是什么()。

A.指导思想B.目标

C.程序D.评价

5.美术欣赏是一种什么心理活动?()。

A.知觉B.统觉

C.视觉D.联觉

6.写生是训练人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的重要手段,还是美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重要途径。

A记忆能力.B.想象能力C造型能力D.模仿能力

三、多项选择题

1.美术综合学力是指学生在美术方面的认知、想象、表现、创造、()、评鉴以及学习等能力的总称,并包含从中体现的情感、意志、态度、合作精神等品质。

A.观察B.欣赏C.理解D.思惟E.审美

2.以下()属于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A.心理调节能力B.组织管理能力C.信息处理能力D.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E.多讯道教学表达能力

3.电化教学媒体是指运用电光学、电磁记录和无线电技术等生产的教学设备,它的主要特点是:()。

A.能提供大容量、高质量的声像信息B.拓展教学时空C.为教师减轻负担D.优化教学质量E.节约教学成本4.目标教学模式的课时结构中包含四个环节,选出以下正确的选项()。

A.组织教学B.前提测评C.分析引导

D.达标测评E.认定目标

5.以下选项中()属于课时计划中应包含的内容。A.达标程序B.教学难点C.单元要求D.学具准备E.纪律状况

6.处理学生提问的策略有:()。

A.补缺性处理法B.保留意见的处理法C.提示类似问题处理法

D.提示解决问题办法的处理法E.将判断留给学生的处理法

7.单眼观察法其原理是从眼睛的生理功能上去消除因物体深度透

视变形而产生的错觉,保证观察的()。

A.准确性B.空间性C.距离性D.角度性E.客观

8.版画教学的内容包括()。

A.凸版画B.综合版画C.平版版画D.凹版画E.孔版版画

1.以下()是小学美术教学特点。

A.启蒙性B.形象性C.知识性D.绘画性E.创造性

2.最优化教学方法的主要条件有()。

A.参与度B.认同感C.时效性D.综合化E.审美性

3.课外美术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

A.开展常规教学,组织外出写生B.进行创作画的大量练习

C.美化校园环境D.举办画廊、美展E.参与美术展览和比赛

4.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它是()的目标。

A.具体化B.可测量化C.可操作化D.系统化E.形象化

5.教学目标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预期达到并可以测度的学习

结果及具体规格。其中包括共同性,()灵活性,可检测性。

A.预期性B.统一性C.可行性D.普遍性E.多样性

6.美术教学方法按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区分为()。

A.教师主导型教学方法B.教师传授型教学方法

C.学生参与型教学方法

D.学生自主型教学方法E.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7.美术欣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

A.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B.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人体艺术

C.引发学生发掘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D.承认和尊重不同个人在美术欣赏趣味上的多样性、差异性

E.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的欣赏方法

8.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

的手法,用形象或形式巧妙地表达特定的意图、观念和思想。

A.模仿B.比喻C.象征D.夸张E.特写

1.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要

()。

A.学会做人B.学会求知C.学会共同生活

D.学会审美E.学会健体

2.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是调整()的行为准则。

A.教师之间B.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C.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

D.教师与社会各方面E.师生之间

3.美术教学内容的设计是()。

A.指导性教学内容的设计B.技能性教学内容的设计

C.互动性教学内容的设计D.程序性教学内容的设计

E.策略性教学内容的设计

4.美术的传统教学媒体的特点()。

A.具体生动性B.具体形象性C.激发创造性

D.实物真实性E.实际操作性

5.教学设计应该具有()特征。

A.指导性B.新颖性C.可行性D.统整性E.创造性

6.主持讨论会的策略有()和头脑风暴法。

A.班级全体讨论B.班分组讨论C.辩论会D.论坛E.论战会

7.写生是训练人的()重要手段,还是美术与现实

生活相联系的重要途径。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分析能力D.造型能力E.创作能力

8.在工艺的创作规律中,工艺创作受使用功能、()的制约。

A.个人观念B.制作材料C.审美观念

D.社会价值E.加工工艺手段

1.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其特点包括()。

A.丰富性B.隐藏性C.创造性D.差异性E.可开发性

2.教学过程的功能是()。

A.传递功能,发展功能B.认识功能,传递功能

C.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D.创新功能,促进功能E.发展功能,交流功能

3.分析引导是教师向学生系统的分析新教材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过

程。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A.方法步骤B.联系实际C.提问讨论

D.启发诱导E.理论分析

4.以下哪几类体现了教学评价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A.自评与互评相结合B.纸笔测验与录音摄像记录相结合

C.“硬评价”与“软评价”相结合D.学生与教师评价相结合

E.量化统计分析与观察、问卷、交谈相结合

5.情感领域包括人的()。

A.基本情绪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E.态度

6.费氏的美术鉴赏程序包括()等步骤。

A.叙述B.形式分析C.解释D.思考E.评价

7.绘画是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用()等造

型手段,在平面上描绘形象的美术种类。

A.线条B.明暗C.构图D.色彩E.空间

8.设计教学是一个概念尚不明确的专业用语,是原先的()等

学科的合并,现又诸如了现代工业设计、现代设计学等内涵.

A.工艺美术B.平面设计C.美术设计D.应用美术

E.视觉传达

1.教师应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有()。

A.奋发向上的动机B.愉快幽默的情绪

C.坚忍不拔的意志D.理智的心理调节能力

E.高尚的师德、艺德

2.美术教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它的教材可以分为()。

A .文字教材

B 图像教材C.实物教材

D .视听教材、计算机信息教材

E .图书馆资料教材

3.教学过程的特点是()。

A.双边性B.拓展性C.认识性D.实践性E.准确性

4.美术教育学目标体系分为()。

A.技能领域B.认知领域C.创造领域

D.情感领域E.核心领域

5.美术元素也称()。

A视觉元素B造型要素C形式元素D内容要素E语言要素

4

6.临摹教学存在的问题()。

A.低层次B.被动性. C.单一性. D.非整体性. E.重技轻理7.视觉传达设计是为现代商业服务的艺术主要包括()。A.标志设计B.广告设计C.包装设计

D.店内外环境设计E.企业形象设计

8.什么样的课题是好课题?对于纯粹的科学研究来说,要符合哪几个下面的要求:()。

A.目的性B.科学性C.发展性

D.创新性E.实践性

1.师生关系的类型有()。

A.专制型. B.挚爱型. C.放任型. D.民主型. E.管理型2.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常用的电化教学技术()。

A.展示幻灯、图像资料B.用自制教具组织教学

C.背景音乐的作用

D.根据音乐进行抽象艺术创作E.活动视频信号

3.教师评价的目的是:()。

A.鉴定教师任职资格

B.检查教师履职情况,

C.研究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D.学校领导对教师选择、聘用、晋升、奖励等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的依据。

E.管理和约束教师行为

4.以下哪些属于教学设计的特征()。

A.可行性B.创造性C.组织性

D.统整性E.指导性

5.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

A.对话法B.情景法C.情境法

D.参观法E.观察法

6.中国画是传统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西洋画不同点是()。

A.哲学思想B.造型观念

C.表现手段D.审美标准 E.自成体系7.产品造形设计的内容包括()。

A.文具设计B.工艺品设计C.图案设计

D.标志设计E.交通工具设计

8.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制约工艺创作主要条件()。

A.工艺创作受使用功能的制约B.工艺受审美观念的制约C.工艺创作手制作材料的限制D.工艺受社会价值的制约E.工艺受加工工艺手段的制约

1.根据我国高中(普通高校)的特点,高中美术教学的特点应当是()。

A.知识性B.自主性C.创造性D.多层次E.理论性2.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了五类,以下哪些是这五类之中的()。

A.放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保姆型E.管理型3.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除了要有扎实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什么()。

A.高尚的师德和艺德B.健康的心理素质C.不懈的研究和创造精神

D.卓越教育、教学能力E.文明的仪表

4.美术教材的编写原则()。

A.思想性与审美性相统一

B.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统一

C.高水平与低难度相统一

D.知识性与文化性相统一E.名族性与全球性相统一

5.教学过程的特点是()。

A.双边性B.拓展性C.认识性D.实践性E.准确性6.以下选项哪些属于师生互动型教学方法?()。A.对话法B.情景法C.情境法D.参观法E.观察法7.产品造形设计的内容包括()。

A.文具设计B.工艺品设计C.图案设计

D.标志设计E.交通工具设计

8.工艺教学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A.示范B.选材C.提问D.制作E.构思与设计1.师生关系的类型包括了五类,以下哪些是这五类之中的()。

A.放弃型B.民主型C.放任型D.保姆型E.管理型2.在美术教学的时间资源中,以下哪些属于设计教学时间的维度(。

A.名义学习量B.实际学习量C.单元课时量

D.专注学习时间E.教学时间的遗失

3.单元流程包括那几个环节()。

A.单元设B.单元综合C.单元小结D.达标程序E.逐节新授

4.教学目标的基本特点是()。

A.共同性

B.预期性

C.可行性

D.准确性

E.可检测性5.产品造形设计的内容包括()。

A.文具设计B.工艺品设计C.图案设计

D.标志设计E.交通工具设计

6.工艺教学过程有哪几个环节()。

A.示范B.选材C.提问

D.制作E.构思与设计

7.下列哪些选项是属于教学设计中的实质性阶段()。A.教学目标的设计B.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C.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设计

D.教学计划的实施与修改E.教学计划的设计与编写

8.美术语言包括那几个方面()?

A.形式元素B.美术元素C.视觉元素

D.美术组织原理E.造型元素

5

《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4、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5、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 A、礼、乐、射、御、书、数 B、诗、书、礼、乐、易、春秋 C、语、数、外、生、地、史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 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 7、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 A、近因效应 B、首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晕轮效应 E、成见效应 8、长时记忆主要以( )编码为主。 A、物理特征 B、形象特征 C、听觉 D、视觉 E、意义 9、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 A、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高 B、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低

C、知识与智力无相关 D、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前提 E、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 10、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最新获得的能力 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 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 二、多选(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1.“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2.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3. 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4. 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5. 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6.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7. 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小学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共计三套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6.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 )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17.“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18.( )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19.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 )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20.(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2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 )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2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 )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23.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 )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25.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 )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26.( )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27.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 )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1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 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 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2、学习评价的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 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 17、小学数学概念包括: 18、数学规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9、数学问题的特征 20、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 1、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起点的。 2、数学的研究对象:一是现实世界的形式和关系,二是思想世界的形式和关系。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类: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4、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二是指构成的方式。 5、从认知学习的分类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知识:陈述性(概念性知识)、程序性(自动化技能)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与之对应,有三种类型的学习形态: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6、根据小学数学认知学习获得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学习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记忆操作类的学习、理解性的学习和探索性的学习。 7、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8、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更体现出“物化”的特征。 9、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分析、方案设计、设计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结为两项: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 11、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 12、学习评价从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分为三类: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3、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表现在:一是忽视了方式的多样化;二是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 1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题2 专业:教育管理(本) / 课程与教学论人气指数:18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小学教育等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2.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和————。 3.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 ——、——或设备。 4.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三种类型。 5.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一一——、手 势、面部表情、——和体态等来表达。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正”或“误”) 1.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 2.杜威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 3.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法国。( ) 4.教学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 5.教学评价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隐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4.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举例分析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2.试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试卷代号:115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 小学教育等专业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8年1月 一、填空题(共6小题,共lo分) 1.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2.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3.工具媒体 4.对抗 5.功能目标 6.副语言眼神 二、判断题(共5小题,共10分)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三、简答题(共4小题,共40分) 1.隐性课程: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汁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的含义与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眼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3.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心理准备阶段;感知知识阶段;理解知识阶段;巩固知识阶段;运用知识阶段;检查与评价学习效果阶段。 4.教学艺术的特征 (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4)教学艺术

小学数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重点、难点与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教材的重点就是教学的重点 B、教材的难点就是教学的难点 C、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学的关键 D、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有时可以相同 2.关于教材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 B、教材分析要注意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进行 C、教材分析要注意避免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 D、教材分析要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 3.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一般先教学9加几,然后再教学8加几,7加几,……,教学时主要渗透的数学思想是() A、函数思想 B、集合思想 C、化归思想 D、极限思想 5.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6.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 B.接受学习 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7.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的是() A、分数 B、直角三角形 C、圆 D、自然数 8.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9.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10.一般说来,“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问题”是指() A、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B、非常规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C、数学应用问题 D、纯数学问题与数学应用问题 11.角谷静夫是日本的一位数学家,他所提出的角谷猜想是这样的: 任意给出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则将它除以2(变成N/2);如果它是奇数,则将它乘以3再加上1(变成3N+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最后都无一例外地得到自然数“1”(确切的说是进入“1→4→2→1”的循环)。这一猜想的获得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复习资料 1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整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 2 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 3 育价值。 4 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换言之,培养目标就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5 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得预期结果。 6“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 7 标分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 8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五种类型,即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 9 程目标。 10、 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1、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 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 12、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预习、听课、 课后复习、练习和系统小结等基本环节;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等。 13、 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14、;二是“引入新课”或“激发 学习动机”;三是“教学新课”;四是“小结”;五是“布置作业”。 15、 16、 四是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五是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1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四直观性原则;五启 发性则。 18、 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和。 19、 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述规律等知识的方法,在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 讲解、讲演和讲读。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卷)和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 A )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的关系。 A、低相关 B、高相关 C、中等程度相关 D、没有相关 E、反比例 ( C )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 B、转移 C、分配 D、范围 E、分心 ( C )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E、对比性 ( C E )4、“一题多解”属于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敛思维 E、求异思维 ( E )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 B、能力发展快 C、能力发展慢 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 E、以上都错 ( ABC )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策略性知识 D、隐性知识 E、显性知识 ( A )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 ( ABC )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 A、课程计划 B、学科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书 E、直观教具 ( C D )9、新课改强调 A、“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B、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 C、师生共成长 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E、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 CDE )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讲授法 B、谈话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E、实习作业法 ( BCD )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 A、接受学习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E、机械学习 ( ABCDE )12、教学组织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现场教学 E、课堂教学 ( ABCDE )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原则 A、客观性 B、全面性 C、指导性 D、科学性 E、激励性 (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 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C、各种书面作业 D、各种实际作业 E、各种体育活动 ( ABCDE )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 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 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 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 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 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 ABCDE )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 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 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 C、全面关怀学生 D、关爱全体学生 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 ABC )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 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 B、教育任务的多样性 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D、因材施教 E、教师的“教育机智” ( ABC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 是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化学教学论试题7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7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 B ) A.集中注意 B.激发兴趣 C.明确目的 D.进入课题 2、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化学学习的( C ) A.兴趣 B.能力 C.动机 D.行为 3、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 法和( C )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 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 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 4、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D ) A.教学问题 B.教师问题 C.升学问题 D.课程问题 5、在一个单元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 ( B ) A.就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C.不是教学的重点 D.是固定不变的某些知识点 6、教育部在2001年6月8日正式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课程改革 核心理念是( B ) A.学生的全面发展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性学习 D.素质教育 7、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 D ) A.观察能力 B.实验能力 C.思维能力 D.创造能力 8、下列不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D ) A.设计教学目标 B.设计教学媒体 C.设计教学策略 D.设计教学模式9、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 A ) A.启发式教学模式 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D.合作学习模式10、我国新一轮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在学习方式上特别强调和提倡 ( D ) A.接受式学习 B.探索学习 C.研究性学习 D.自主学习 11、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 D ) A.化学教材 B.化学教学实践 C.化学教师 D.化学教学系统12、下列用来表示测量结果正确反映所欲测量的特点和功能的程度的是( B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13、命题是考试能否达到期望目的要求的关键所在,试题具有导向性,试题题型会影响学生 的学习态度和复习方法,经常使用客观性试题并比重过大,学生会( B ) A.注重猜重点,押考题 B.只记忆零碎知识,养成不求甚解习惯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第1套*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家课程标准:是由教育部颁布的带有指令性的、重要的国家课程文件,是国 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2、多媒体:是指集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的输入、输出以及各种信息的加工、 处理于一体的系统,能同时获取、编辑、存储和展示两种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 3、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小组,按小组接受任务,然后小组成员一起分工合作共 同完成任务的过程。 4、效标参照评价:指以预先设定的、期待的教育目标为评价基准,来衡量评价对 象达到程度的一种评价。 5、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假说,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运用必要的 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中学生物学教学论”是由、、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 诸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学科课程。 2、在科学研究中,有三个环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 和。 3、在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学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的、课程和 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来源于网络

4、生物教育科学研究常见的两种具体方法是和。 5、教学语言中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节奏和速度的变化。 6、观察是指利用视、听、味、、五种感觉和一些工具来感觉事物。 7、教育实验法最显着的两个特点是和。 8、学生应该掌握的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做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 证据、得出结论、。 9、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 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十个方面的技能。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生物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确立了 A 8个一级主题 B 10个一级主题 C 6个一级主题 D 12个一 级主题 2、生物学素养的高低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这种生物学素养分为四个水平,其顺序 是 A 结构化的—功能化的—肤浅的—多维的 B 肤浅的—结构化的—功能化的— 多维的 C 功能化的—肤浅的—结构化的—多维的 D 肤浅的—功能化的—结构化的— 多维的 3、下列各项中与讲述法的基本要求无关的是 A 科学正确,切合学生实际 B 善于组织和诱导 C 与其它教学形式相配合 D 条理清楚,重点突出 4、学生的能力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 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5、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课程 4、儿童本位课程 二、填空: 1、按照影响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课程可以分为知识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和(儿童本位课程)。 2、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 二、简答: 1、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 (一)从课程的要素层面来界定 课程是学科:把课程作为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教育进程的计划性。教育的任务是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 课程是经验:课程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来界定 课程作为计划或方案: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是实施教育计划的蓝图。 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课程不再仅仅是需要贯彻的课程计划,包含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三)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层面界定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人是社会的人,教育就要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四)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2、如何理解古德莱德课程的五种层次? (一)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倡导的课程。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上,是最抽象的课程。 (二)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课程。 (三)理解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又是一种观念的课程。不同教师领悟的课程不同,比正式课程要具体。 (四)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一种动态的课程。 (五)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课程。 3、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

教育理论考试试卷(A卷)

4、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D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 C、家长 D、公安机关 9、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把学生当做教育过程的主体和重心,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 A )原则。 A、学生主体 B、因材施教 C、集体教育 D、民主公正 10、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B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1、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 )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消退法 D、行为塑造法 1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3、注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B ) A、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 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 1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 A )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15、“关键期”的存在表明了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C )的特征。 A、差异性 B、连续性 C、不平衡性 D、顺序性 1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7、人们常说“聪明早慧”“大器晚成”,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 A、阶段性 B、互补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8、( C )是教师最基本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 B、民主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获取报酬待遇权 19、教师自我教育能力的核心是( A ) A、反思能力 B、思考能力 C、自学能力 D、教学能力 20、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D ) 第 1页(共6页)第2页(共6页)

体育教学论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必修地位,这是中国首次以法 规形式确定了体育课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也是中国近代的起步。 2、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3、 4、1917年4月,毛泽东以_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在《_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的体育论文, 题名是《体育之研究》。 5、体育教学的物理环境包括有,体育教学的场所和设备、体育教学的自然环境、体育教学的信息、 班级规模、队列队行。 6、根据动作错误的性质,可采用限制练习法、诱导练习法和自我暗示法 等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 7、体育教学任务是为了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所应该做和必须做的工作。 8、我国中小学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已经代替了过去的教学大纲。 9、实践课按课的具体目标,又可以划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 10、体育课常规包括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 11、全民健身计划是以全体国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实施重点。 12、“北京欢迎你”,向世界各地的人们传递着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13、顾拜旦被人们称之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 14、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过程结构、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是组成体育教学模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15、体育教学评价的4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 “怎么评”。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越大,其教学效果就越好。(×) 2、一般把超学段体育教学目标称为学科目标或体育教学总目标。(√) 3、洛克是体育课堂教学和体育班级授课制的创始人。(×)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 B.坦纳 C.泰罗 D.博比特 2.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加涅和【】 A.布里格斯 B.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麦克尼尔 3.在第一次、第二次技术革命时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表现为【】 A.平等与共存的关系 B.主导与依附的关系 C.独立与对等的关系 D.对等与融合的关系 4.将课程各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进行组织的基本标准是【】 A.阶段性和顺序性 B.阶段性和连续性 C.阶段性和整合性 D.连续性和顺序性 5.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6.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 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8.以下主要“体现在国家、地方、学校的教育哲学中,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的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培养目标 D.课程与教学目标 9.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而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 10.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11.一些评价专家认为,迄今为止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 B.行为模式 C.差别模式 D.回应模式 12.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 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13.教师与学生交往的主渠道是【】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汇集 一、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C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C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C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C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A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A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C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B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D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C )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张书文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课程:课业及进程。广义指所教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2.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 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课程设计取向: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对课程的不同看法,把这些对课程的不同看法放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课程取向, 把某种课程取向应用于具体课程设计时,就是课程设计取 向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计的结构,又叫课程表层结构,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各种课程的相互结合如 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历史最悠久的课程组织形态,源起于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学科 7.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我们称之为活动 课程 8. 综合课程:是指把同一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 具有新知结构的课程 9. 必修课程:由国家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需学习的课程 10 选修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 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修学习的课程 1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矩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 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 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实 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相等关系 生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又称作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普通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 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教学论考试试题

中学数学教学论期末考试 一、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当代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答:数学教育的发展受到数学教学理论、教学手段、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当代数学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①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②更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 地位;③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口;④教学模式将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综合化;⑤体现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目标。 2、论述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念 答:在新课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辅导者,而教师所安排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让学生取得某种知识而设计的,所谓的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要一改以往的“填鸭式”教学观念而去营造一个可以让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可以分四类: ①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身上。即教学应以学生的考虑为中心,教师的责任在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及兴趣,并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了解学生所表达的概念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表正确的概念是什么。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经验中发现:应多听学生的声音,以了解学生对该课题的想法,再引导其学习,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因此也就能多听学生的声音,来进行教学。 ②让学生一起讨论。即在教学进行时,要多让学生讨论,一起探讨、一起找出答案,让学生可以表达出自己对该课题的想法,并告诉其他同学他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数学题,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从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统整学生的想法,解决本课的重点。

③引导学生的学习。即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总是一个劲的抱怨学生连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这是因为学生是“主动”的选择对其有意义的知识(与其先前经验有关的知识),并将之建构于其心智中。有时学生关心的,却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主题。我们可以慢慢的引导过来,之后灌输他们一些基本的概念,当知道他们关心什么后,引导学生到一个设定的目标上面,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正确的引导方法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和学生站在同等的高度,一起探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学习。 ④弹性教学,不要拘泥固定的教学形式。即用建构主义的理念去教学,面对各种可能的变因都战战兢兢,有时候突然间会不知道如何处理会比较恰当,所以不要太拘泥于形式化,教学是要有弹性的。对于建构取向的教学,要谨慎的面对教学情境,依据建构理念来经营教学环境。比如,较困难的章节会多花点时间帮同学做统整,较简单的会多让学生发表、讨论。随着教学情境的不同,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的经营正向的教学环境。 3、例举一个概念,用导入技能引入 答:在进行椭圆概念的教学时,可先引入如下问题:“平面上一个动点P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和等于常数2a,求点P的轨迹”。设F1、F2所在的直线为X轴,以F1、F2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记|F1F2|=2c,通过分析可以得到:①、当2a<2c时,轨迹不存在;②、当2a=2c时,轨迹为一条线段;③、当2a>2c 时,轨迹是怎样的呢?我们把第三种情形下的轨迹称为椭圆。像这样引入椭圆的概念,就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椭圆概念中“a>c”这一条件的理解。那么学生就不会把在复平面中的方程|z+i|+|z-i|=2所代表的轨迹说成是椭圆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