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2015级高一年级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辐射
D.大气逆辐射
2、下列现象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削弱、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3、秋季,晴朗的夜晚,农民点燃田地里的秸秆,烟雾弥漫,据说能防霜冻,原因是烟雾()
A.能减少大气逆辐射
B.能增加大气逆辐射
C.能使地面辐射减弱
D.能增加地面辐射
4、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B.地转偏向力
C.气压差异
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5、读“热力环流等压线剖面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
6、下列关于热力环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受热气流上升在高空形成高气压
B.气流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C.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总比高空气压高
D.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相反
7、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
A.热力环流
B.大气环流
C.台风
D.季风
8、关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向北移,冬季向南移
B.北半球,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D.风带位置季节移动,必然导致风向的季节变化
9、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列示意图中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10、下列图示的四种情况,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11、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的是()
12、南半球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的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主要原因是()
A.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断变化
B.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C.海陆分布状况不同
D.地形起伏状况不同
13、下列有关锋面天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暖锋比冷锋的移动速度快,导致的天气变化较剧烈
B.暖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C.冷锋过境后,气温和气压都下降
D.冷锋过境时,通常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
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14~15题。
14、A、B两地的气压性质()
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
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
15、若冬季冷锋快速南下,则我国大部分地区常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是()
A.洪涝
B.寒潮
C.台风
D.干旱
16、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A.夏季海洋比陆地热
B.冬季陆地气压比海洋低
C.沿海盛夏往往形成“海陆风”,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
D.中纬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季风环流
17、下图是“不同天气系统气压变化示意”图,四条曲线中表示暖锋过境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在上图中,在四种天气系统中,1~3日的天气以晴好为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我国下列天气现象与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北方夏季的暴雨——气旋
B.“一场秋雨一场寒”——反气旋
C.台风——暖锋
D.冬季寒潮——冷锋
20、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21、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有()
①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②禁止燃烧矿物燃料
③禁止滥伐森林,坚持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④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中,分布最广泛的是()
A.海洋水
B.冰川水
C.陆地水
D.大气水
23、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的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发
24、与河水有互补关系的水源补给类型是()
A.高山冰川融水
B.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25、河流径流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密切的河流,其补给方式主要是()
A.雨水
B.冰川融水
C.河流水
D.湖泊水
26、下列表示冷锋天气的示意图是()
27、下图中表示北半球气旋示意图是()
28、正确反映暖锋天气系统过境期间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29、月球上白天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低至-183℃,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主要因为其()
①缺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②缺少大气对月面的保温作用
③体积、质量较地球小④自转周期较地球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D.图中②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二、综合题:(共40分)
1、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A、C、E、G表示气压带名称:
A是带;E是带; C是带;G是带。(2)B、D表示风带:
B是带,D是带(北半球)。
(3)请在横线上画出B、D的风向:B ;D 。(4)A、C、E、G四个气压带中,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填字母)(5)7月份,北半球的气压带被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名称)所切断。
(6)下列关于本图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B为温暖湿润的风
B、F为寒冷干燥的风
C、受气压带A控制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D、气压带E是由于空气冷却下沉形成的
2、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圈、______圈、岩石圈、__________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
(3)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循环;黄河水主要参与了___________水循环;硬化路面增加了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环节;城市地下排水通道属于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环节。
(4)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个别环节。怎么施加影响?各举一例对以下环节的影响。地表径流:_________________ 降水:_________________
蒸腾:_________________
3、读“气候类型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图”和甲、
乙两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③气候类型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甲季节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受_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
(3)②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①、②、③、④中,与乙图的气候类型相同是______;(5)在①、②、③、④中,与B、F气候的成因相同的是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DBDB 6—10 B B C B B
11—15 A C D A B 16—20 C D B D C
21—25 C D B C B 26—30 B D B A A
二、综合题:
1、(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
(3)↙;↗(4)A、G
(5)副热带高气压带;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6)B C
2、(1)大气圈、水圈、生物圈(2)水汽输送、降水、蒸发、地表径流
(3)海陆间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4)跨流域调水、建水库;人工降雨;植树种草、砍伐森林、破坏草地3、(1)全年高温多雨;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南北纬100之间。
(2)地中海气候;温和多雨;盛行西风带控制
(3)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南北纬400~600之间大陆西岸
(4)①
(5)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