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ABRE案例分析

SABRE案例分析

SABRE案例分析
SABRE案例分析

SABRE系统案例分析

一.SABRE系统概述

sabre中央订票系统最初是美国航空公司的一个系统,是联机交易的先锋。计算机有史以来第一次能够通过网络连接,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输入数据、处理信息请求,并开展业务。该系统使整个旅行业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标志着当前用于买卖旅行服务的综合系统的开端。此外,它还是在 20世纪 90年代飞速发展且在当今广泛使用的整个电子商务领域的前身。

二.SABRE系统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Sabre 起源于 1953年举行的一次会议上的偶然机会。IBM 公司年轻的销售员 R. Blair Smith 登上从洛杉矶开往纽约的美国航空公司航班去参加培训。他与身边的一个人攀谈起来,而那人正是美国航空公司总裁 C.R. Smith。当时,机票预订都是用手记录在卡片上,然后保存在卡片盒内。随着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巨大的数量。Blair Smith 知道,美国航空公司有一台旧电脑,只能追踪飞机上预订的座位和剩余座位数量,而不能记录是谁预订了这些座位。

第二阶段:Sabre 预订系统在 1960年建成,其建造过程吸取了IBM 在 20世纪 50年代中期建设大型 SAGE(半自动地面环境)防空计算机系统的经验。最初,Sabre 仅在一个地点运行,即纽约的Briarcliff Manor,并配备了两台IBM ? 7090 计算机。到 1964年底,这个新系统每小时处理的订票交易量达到 7500 个。在旧有的手动卡片系统中,处理一个预订交易的平均时间是 90 分钟。Sabre 将这一时间缩短至几秒钟。

第三阶段:到 20世纪 60年代中期,Sabre 成为最大的私有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其规模仅次于美国政府的系统。《财富》杂志在 1964年的一篇文章中报道了 Sabre 的惊人能力。文章写到:“对于致电或前往美国航空公司订票柜台进行订票的洛杉矶乘客,情况几乎没有变化。然而,在乘客请求预订座位的最后一个字和代理答复的第一个字之间的 2/5 秒内,他已经成为这套价值 3000 万美元的计算机装置的受益人,不仅提前一年预订了正确的航班,而且一旦系统登记了他的姓名,就将追踪他在旅程中的每一步—包括订餐、租车或者转机预订—直到他到达目的地。”

第四阶段:1976年,美国航空公司将 Sabre 推广到旅行代理机构,这样,代理就可以直接订票。现在,这个先进的系统可以存储一百万张机票的票价。1985年,美国航空公司建设了 easySabre 系统,使消费者能够通过互联网或通过 CompuServe 服务在线访问。一年后,Sabre 再次取得了突破,在业内推出了第一个收入管理系统,帮助公司从售出的每张机票中获得最多的收入。Sabre 创建的收入管理实践在今天仍广泛使用。在十年后的 1996年,Sabre 的 Travelocity 网站上线。2000年,Sabre 从美国航空公司脱离,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即 Sabre 控股公司。

在整个过程的每一阶段,Sabre 为人们提供了很多第一次的体验,因为计算机能够即时地处理交易,并追踪余票、价格和客户—这是 20世纪 90年代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基础。

三. SABRE系统分析

SABRE系统属于事务处理系统(TPS),虽然其数据量很大,简直成灾,操作也很复杂,任何点都可以查到任一航线航班有无空座位,但是概念上SABRE系统是一个简单数据更新系统。它既不告诉空座位的票价,更不告诉现在的售票速度何时能把票售完,从而采取补救措施,所以它没有预测和控制,不改变系统的行为,它也是属于低级的管理信息系统。SABRE系统输入用户所需的信息、事务数据,经过系统的分类、汇总、排序、更新等处理,输出详细的查询信息,购票情况等。

四.SABRE系统所用的信息技术

1.采集技术

美国航空公司通过收集的客户信息,如客户所在地的机场以及航班和费用信息来设计客户自定义规则,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2.处理技术

从旧有的手动卡片系统到SABRE系统,从90分钟到几秒钟,在高峰期,SABRE曾每秒处理2000条信息,建立30万名乘客记录,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政府的SAGE系统的最大的实时数据处理系统。3.存储技术

SABRE系统导航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存储,如今数据库可以记录4500万条数据,并且每月输入4000万条新纪录。

4.传递技术

系统为客户提供、传递各类客户所需要的信息,更好地让利于客

户,更有效率的利用公司的飞行资源。

5.组织与检索技术

6.客户通过系统的检索技术挑选出自己所需的信息。

五.SABRE系统对航空业的管理带来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1.SABRE系统启用之前

1).查询机票信息一般通过电话或到机场直接预订,订票成功率低,信息冗杂,需要大量的人员处理这些繁杂的信息,增加了航空公司的电话费用成本和人员管理费用成本;

2).航空公司各种票价信息和优惠活动没有一个很好的平台发布,旅客获取机票信息的途径少。一般都依附于旅行社的介绍,宣传面小,市场占有率低;

3).顾客的登机手续繁杂,机场管理人员需求量大,机场的现场管理成本大大增加,维护设施成本也就相应的增加了;

4).没有系统可以及时处理反馈飞机的空座率,导致飞机经常不能达到满仓,是资源的极大浪费,造成大量的机票积压,增加了航空公司的管理成本;

5).航空公司间的差异不大,没有各自的独特优势,不能形成自己的长期忠诚顾客群体,导致发展困难。

2.SABRE系统启用之后:

1).sabre系统的网上查询机票信息和预订机票的功能,降低公司经营成本,提高了公司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sabre发布了有关机票的一系列详细信息,方便客户进行网上查询和预订,原先需要数

小时的机票预订等业务均可实时完成,电子预订系统使我们的出行变得既省时又省心

2).最大化服务客户,提供配套服务,通过这一系列服务的提供,使得公司吸引了更多的客户用其网站进行旅行安排,从而节约了客户用于寻觅旅馆,饭点的时间和精力。包括了旅行社预订,宾馆预订和出租车预订全方位的一体化服务信息,作为这些行业的代理机构,增加了收入。增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3).拥有sabre系统的航空公司获得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没有自己订票系统的航空公司,只能通过支付租金的方式在sabre系统公布自己公司的航班信息,增加了成本。并且系统在为旅客推荐航班时,出现在屏幕上的首先是自己航空公司的航班信息,仅这一系统优先设置就给该公司带来相当的利润;

4).收益管理系统,美国航空公司发现,可以通过网络发送剩余票和打折票信息,有效销售公司的退票和预订票。及时处理积压机票,降低飞机空载率,通过系统信息可以及时了解飞机的空座率,一边航空公司及时做出机票价格调整,做出适当的降价处理,降低飞机的空座率,目的在于使每架飞机产生的年收入最大化,以谋求利润最大化,电子营销方式的使用,降低了公司的营销成本,增加了机票销售率,使飞机能够以尽可能高的座位平均价格达到满载;

5).提供精确的售票保证,并可以随时改变旅行计划,增加了客户的选择权利,改票手续简单,节约客户的时间,也给航空公司的管理带来的便捷之处;

6).顾客可以享受从订票、支付、办理乘机登记、安检到机场的全程服务,简化乘客到达机场后的流程,节省办理手续的时间;

7).通过开展飞行里程奖励计划,给旅客一定的让利,使得长期乘坐航班的旅客得到优惠,增强顾客忠诚度,赢得更多的顾客,从而增加市场占有率;

8).相对于之前要处理大量冗杂的信息,sabre系统能够同时处理大量的订票信息,提高航空公司的业务效率,增强顾客的满意度,sabre系统的维护成本低,使航空公司的管理更加便捷,低廉。

绘本案例

“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研究”结题报告 xx小学低年级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核心概念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 (一)核心概念: 1.低年级学生:指的是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识字量不多,还没有能力进行纯文字的阅读。形象思维占主导,想象力丰富,正是阅读习惯养成期。 2.绘本:它是一种独立的图书形式,是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特别强调文与图的内在关系。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图画不再仅仅是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是图、文之间取得一种平衡的关系,相互衬托,营造出整个绘本的内在感觉。 3.阅读:这里阅读包括教师对绘本研究性的阅读,对家长进行绘本启发式的阅读,及孩子多种通道综合性阅读。 4.绘本阅读的内涵: (1)培养学生良好阅读兴趣、态度和习惯,充实心灵内涵。 (2)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丰富人文素养,扩展生命视野。 (3)激发学生创造思考的能力、发展潜能、增进生活经验。 (4)培养学生欣赏、表达、沟通、分享的能力。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绘本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绘本被公认为是儿童早期教育的最佳读物,学龄前儿童读物中70%是图画书。与一般图书相比,以读图为主的绘本阅读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在长期阅读中,能潜移默化地激发儿童阅读兴趣,对儿童的思维、语言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实际上绘本阅读更是对孩子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台湾的不少专业人士认为,绘本是早期阅

读的首选,台湾的绘本阅读在中小学和幼儿园深入进行有二十余年。近几年,我国对于绘本的研究也越来越引起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者们的重视,如儿童文学研究博士陈恩黎著的《孩子,让我陪你一起成长》(2004年9月第1版)是一份关于绘本阅读的亲子家庭完美阅读计划。现在,有一些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专家已经认识到绘本阅读对低年级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开始致力于绘本的推荐与绘本阅读的推广,也有少数学校的语文教师尝试着对低年级孩子进行绘本的导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1.选择低年级经典绘本阅读内容的研究。在绘本阅读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绘本的选择是基础。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了解绘本的特质,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与所包括的深层次的意义,尽可能从多角度进行分析与思考,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选择出适合的阅读绘本。 2.教师对绘本的研究性阅读。引导教师进行研究性阅读,深入了解绘本的实质,挖掘其中的多种教育元素,开展创意的教学活动设计。 3.指导低年级学生阅读经典绘本的策略、途径的研究。我们采取“听(看)故事、讲故事、画故事、编故事、演故事”五大行动为主要策略,让学生“爱听、善讲、能画、会编、乐演”,通过集体教学、图书漂流、环境互动、亲子阅读等途径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营造书香班级和校园。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本课题研究将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是有关

系统测试需求分析与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系统测试需求分析与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上海博为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20011年3月4日

目录 第一章:系统需求评审 (2) 1 基本信息 (2) 2 课程设计 (2) 第二章:系统测试需求分析方法 (3) 1 基本信息 (3) 2 课程设计 (3) 第三章: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4) 1 基本信息 (4) 2 课程设计 (4) 第四章用户体验测试思路 (6) 1 基本信息 (6) 2 课程设计 (6)

第一章:系统需求评审 1基本信息 2课程设计 1、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课程介绍 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是系统测试用例设计的参考文档,只有具备良好的 系统需求规格,才可能设计出全面、合理的测试用例。因此,测试人员 对系统需求规格的评审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介绍 该章节包括,系统需求规格的定义、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目的、系统 需求规格说明书的特点、良性需求的定义、需求的分类、系统需求的属 性、表达需求的方法、表达需求常见的问题、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写作 要点;结合具体的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例子,讲解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的具体写作方法。 3、系统需求的可测试性分析 从测试需求分析和测试用例设计角度分析软件的可测试性;讲解在需求 不完整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需求情况下,有效的开展软件测试设计 工作

第二章:系统测试需求分析方法 1基本信息 2课程设计 1、系统测试需求分析过程和方法 讲解产品测试需求分析的步骤,包括: 1)被测试系统分析 2)原始测试需求分析 3)测试需求分析 4)测试特性分析 5)测试子需求分析 并且在每个阶段引入相应的分析方法和分析策略。 2、产品测试用例设计实例解析 根据上述系统测试需求分析的步骤,以某系统为例,讲解如何从被 测试系统的原始需求出发,通过上述步骤产生测试需求或者测试子 需求。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幼儿教育:________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中班阅读活动:《我爸爸》案例分析 一、教学背景: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绘本阅读,让识字不多的儿童,通过读图获得更多的感知。感知认识聚多以后,成为儿童的成长经验,经验构成儿童智力发展的原材料,儿童的阅读学习,需要家长和教师有意识并认真组织,因为阅读氛围和心境将会在儿童心理过程中留下记忆和烙印。《我爸爸》是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和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用孩子的眼光来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活动教师采用了看看、猜猜、说说、学学的方式进行,并采用多元的阅读形式,让孩子体验快乐的阅读氛围。 这是一堂中班孩子的阅读活动,执教老师是具有几十年教龄,丰富经验的园级名师。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仔细观察,感受绘本画面的诙谐、有趣,体验充满温暖的亲子情感;乐意讲述画面内容,尝试用“象……一样”的比喻句描述自己的爸爸;萌发孩子对爸爸的情感,爱自己的爸爸。重难点是:喜欢和老师一起阅读绘本,读懂故事内容,并学习讲述。 二、教学描述及评析。 (一) 出示封面,引出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有关爸爸的书,看,爸爸在干什么? 幼:撕嘴。 师:这样做,是在扮鬼脸。 幼:扮鬼脸。 师:是啊,这位爸爸在扮鬼脸,真有趣,真是一个快乐的爸爸。 第 2 页共 7 页

师:这是书的…… 师幼:封面。 (评析:中班幼儿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初步发展。所以,教师一开始就直接出示封面(一个做鬼脸的爸爸)引题,一下子就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为活动的开展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教师又以一句“让我们来瞧瞧这个快乐的爸爸还会发生什么事?”给幼儿设置了悬念,同时也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能安静认真的观察与倾听故事。) @@我是分割线@@(二) 结合,分段讲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观看图片1、2页。提问:这幅画你看懂了吗?如果看到大灰狼你怕不怕? 幼:怕。 师:爸爸怕不怕? 幼:不怕。 师:看看图,爸爸在说什么? 幼:走,给我出去。 师:大灰狼怕爸爸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怕。大灰狼夹着尾巴走了。 (评析:形象、生动的画面和针对性的提问,不但使孩子们产生了观察与阅读的兴趣,更使孩子们感受到了爸爸的厉害和勇敢,同时产生了对爸爸的崇拜感。) 2、幼儿自由观看画面3——6页。(看图片,说说爸爸还有哪些本领。) 幼:打架。 第 3 页共 7 页

系统测试报告实例

XX系统测试总结报告

1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该测试总结报告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 2.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 3.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 4.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2 背景 1.3 用户群 主要读者:XX项目管理人员,XX项目测试经理 其他读者:XX项目相关人员。 1.4 定义 严重bug:出现以下缺陷,测试定义为严重bug ?系统无响应,处于死机状态,需要其他人工修复系统才可复原。 ?点击某个菜单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进行某个操作(增加、修改、删除等)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当对必填字段进行校验时,未输入必输字段,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系统定义不能重复的字段输入重复数据后,出现“The page cannot be displayed”或者返回异常错误 1.5 测试对象 略

1.6 测试阶段 系统测试 1.7 测试工具 Bugzilla缺陷管理系统 1.8 参考资料 《XX需求和设计说明书》 《XX数据字典》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用例》 《XX项目计划》 2测试概要 XX后台管理系统测试从2007年7月2日开始到2007年8月10日结束,共持续39天,测试功能点174个,执行2385个测试用例,平均每个功能点执行测试用例13.7个,测试共发现427个bug,其中严重级别的bug68个,无效bug44个,平均每个测试功能点2.2个bug。 XX总共发布11个测试版本,其中B1—B5为计划内迭代开发版本(针对项目计划的基线标识),B6-B8为回归测试版本。计划内测试版本,B1—B4测试进度依照项目计划时间准时完成测试并提交报告,其中B4版本推迟一天发布版本,测试通过增加一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B5版本推迟发布2天,测试增加2个人日,准时完成测试。 B6-B11为计划外回归测试版本,测试增加5个工作人日的资源,准时完成测试。 XX测试通过Bugzilla缺陷管理工具进行缺陷跟踪管理,B1—B4测试阶段都有详细的bug分析表和阶段测试报告。 2.1 进度回顾

大班绘本《可怕的大妖怪》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可怕的大妖怪》案例分析 一、作品分析: 大班幼儿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能力培养,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阅读习惯,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这样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孩子们的心目中,大妖怪很可怕,小动物很弱小,两者之间的强弱关系显而易见。绘本《可怕的大妖怪》通过巧妙、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以及最后比较完美的结局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再强大的事物也有弱小害怕的一面。故事寓教于乐,其乐无穷!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画面大胆的猜想故事情节,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2、观察、感受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念。 3、完整阅读绘本,充分感受朋友间的可贵,懂得朋友间应该友好相处。 三、活动准备: 课件、游戏《找朋友》 四、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直接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个好看的绘本,瞧! 2、出示封面,提出问题“这个封面上都有谁?” 3、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可怕的大妖怪》,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看故事吧!

(指导策略:直接出示绘本封面,幼儿自由观察,大胆猜测、想象,给幼儿自主想象留有空间。) (二)观察理解,大胆讲述: 1、(出示PPT)这个可怕的大妖怪住在山顶上,它每天都喜欢做什么事呢?(引导幼儿观察) 2、你看到大妖怪了吗?这个妖怪长得什么样子?(蓝色的、大嘴巴、眼睛一大一小)谁来学一学这个妖怪的样子? 看到大妖怪神秘兮兮的表情,小朋友猜猜大妖怪想干什么? (指导策略:通过让幼儿观察、猜测、讨论,大胆讲述等方式,最后来模仿大妖怪。) 3、小动物们害怕吗?小动物们为什么要躲起来呢?(幼儿:害怕,小动物们都跑了。) 4、妖怪的表情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教师小结:原来大妖怪每天都喜欢吓唬小动物们,小动物们害怕极了。 5、那小朋友想想,小动物还会和大妖怪玩吗?为什么? (指导策略:教师通过提问、追问的方式,让幼儿找一找是从哪里发现的,引导幼儿从开始部分进行讲述。) (三)教师提问,幼儿自主阅读: 1、(出示PPT)时间一长,小动物们都学会了藏起来,大妖怪觉得好烦,有一天,大妖怪发现远远地山下有一群更小的动物正在小小的石头和树丛间玩耍。大妖怪又发现了小动物,它会做什么呢?小动物们呢? 2、可是在它去的路上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指导策略:在这一环节,我重点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小动物们的表情,然后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我爸爸》案例分析 绘本阅读活动《我爸爸》是充满趣味性和夸张性的大班亲情绘本图画书,绘本正文则是以一个色彩丰富、形象鲜活的画面组成的,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幼儿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特点,所以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从内容来看,绘本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最棒的爸爸形象。这样的爸爸对于幼儿来说值得信赖,值得骄傲的,同时让幼儿对爸爸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加深对爸爸的情感。于是我选择这样的图画书进行绘本阅读活动。 在第一次绘本阅读时,我直接跟幼儿介绍我带来的图画书《我爸爸》,便开始了绘本阅读,孩子对绘本中爸爸的角色变化很感兴趣,听故事的兴趣也非常高。阅读完绘本,我开始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孩子很积极地举手参与,但孩子的回答很单一,要不就是重复绘本中爸爸的角色,要不就是简单的“我爸爸会打球、跑步”等。从孩子的回答中感觉到整个活动有点虎头蛇尾,孩子对绘本的体会不够有深度。对于这么好的一本绘本,孩子也很感兴趣,但阅读分享这一环节孩子为什么就将

不出来呢?我开始反思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阅读后的引导。 分析: 1、没有活动导入直接进入绘本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从头到尾都在讲述,直接给孩子的信息就是绘本中爸爸的角色变化,这限制了孩子的想象空间,没能与孩子达到共鸣。 2、孩子对于爸爸的了解很简单,没有像描述妈妈一样言语丰富。 3、在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爸爸时,老师的引导没有启发性,导致幼儿的的回答都是重复已有的。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我重新调整了活动设计,再次开展《我爸爸》绘本阅读活动。 在第二次绘本阅读活动之前,我让每一个孩子回家与爸爸进行一次亲密接触,让爸爸与孩子聊聊爸爸的优点,让孩子对自己的爸爸有更深刻的了解。 首先用爸爸的话题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接着安静的浏览一遍整本绘本,再进行绘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页面让孩子观察再说说这是怎么样的爸爸,最后老师再总结。延伸活动就是说说我的爸爸。先让孩子说:“我的爸爸很棒,因为、、、、、、” 经过第二次的教学调整,孩子在最后一环节越

绘本《笨拙的螃蟹》案例分析

绘本《笨拙的螃蟹》案例分析 背景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阅读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选用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和绘本内容作为阅读的对象,定能为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和走向幼小衔接的自主阅读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笨拙的螃蟹》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螃蟹尼尼不喜欢自己的大钳子,因为不管他干什么,笨拙的大钳子总是碍事儿。在与朋友们玩泡泡、追逐、捉迷藏的游戏中,大钳子总是让自己很难堪,总把事情搞砸。后来在一次游戏中,章鱼被水草困住,其他朋友们都无能为力,但尼尼的大钳子却派上了用场,刷刷几下,就切断了困住章鱼的水草,把朋友救了出来。原来,看似笨拙的大钳子其实是很有用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关健是如何看待自己。 活动实录及评析: 一、引入、观察封面 师:今天呀,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故事。这是故事的封面,你看到了什么? 生:有一只大大的螃蟹,还有海草。 师:对呀,这个故事发生在大海里,大海里面有一只螃蟹,叫尼尼。尼尼长着一对什么呢?生:螃蟹尼尼长着一对大大的钳子。 师:我们都知道这钳子有许多的用处,但想想这么大的钳子会给尼尼带来什么不便吗?生:大钳子会夹人;太大了,做事情也不方便;太大了,爬的时候会摔倒。 师:你们也想到了这么多的不方便,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笨拙的螃蟹》那你知道“笨拙”是什么意思呢? 生:做事情的时候,手脚不灵活。 活动评析: 从封面上大钳子的不方便着手,理解笨拙的意思,切合故事内容,为后面的故事作铺垫。二、共读故事,随机设疑,理解故事内容。 (一)笨拙的钳子真碍事。 1、尼尼不喜欢大钳子。 师:尼尼喜欢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呢? 生:他的嘴巴都耷拉着,看起来不高兴。 师:对呀,尼尼不喜欢自己那对大钳子,不管他做什么,笨拙的钳子总是碍事。笨拙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2、大钳子把泡泡弄破了。 师: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是怎么玩的? 生:他们吹完泡泡在玩捉泡泡的游戏,你抛给我,我抛给你。 师:尼尼的大钳子怎么碍事了呀? 生:尼尼也想玩泡泡,可是,泡泡被尼尼的大钳子扎破了 师:泡泡扎破了,尼尼心里会怎么样?他会怎么说呢?朋友们怎么说的? 生:尼尼很伤心,心里很难受,看着自己的大钳子,嘟囔着说,都怪你,都怪你,这么碍事,把泡泡弄破了。朋友们说没关系的,尼尼。 3、大钳子使尼尼从山坡上滚下来。 师:泡泡游戏不能玩了,他们开始玩追逐的游戏。那他们是怎么玩的呢? 师:章鱼、水母和螃蟹在前面逃,海龟在后面追。 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从山坡上摔下来呢?谁帮助了尼尼? 生:游着游着,尼尼脚下一滑,骨碌碌,从山坡上滚了下来,被埋在了沙子里面。后来海龟游过来把尼尼挖了出来。

软件测试用例分析 习题完美整合版

场景分析法 一、以答题业务为例: 1.答对题目增加题目积分,积分达到设定值时奖励一个礼包; 2.取题规则为随机不重复; 3.答错题目后答新题. 开始答题 是否存在 有效题目 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答案是否 正确 增加题目积分 积分大于或等于设定值?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 结束奖励一个礼包

1.确定基本流与备选流 基本流: 步骤1. 开始答题 步骤2. 判断是否存在有效题目,存在有效题目,处理:提供题目及备选答案 步骤3. 用户答题并答对题目,增加用户相应积分。 步骤4. 判断积分是否达到设定值,达到,获取一个礼包,流程结束。 备选流1: 不存在有效题目 基本流步骤2时,题库不存在未答题目,处理:给予无有效题目提示,流程结束。备选流2: 答错题目 基本流步骤3时,答错题目,处理:提示用户答错题目,回到基本流步骤2 备选流3:答题后积分达不到设定值 基本流步骤4时,答对题后积分仍达不到设定值,处理:回到基本流步骤2 2.确定以下用例场景: 3.通过从确定执行用例场景所需的数据元素入手构建矩阵

4.设计数据,把数据填入上面的用例表中 二、下图所示是ATM例子的流程示意图。

2.场景设计:下表所示是生成的场景。 3.用例设计

4.测试用例表

三、用户进入一个在线购物网站进行购物,选购物品后,进行在线购买,这时需要使用账号登录,登录成功后,进行付钱交易,交易成功后,生成订购单,完成整个购物过程。 第一步:确定基本流和备选流 基本流:登录在线网站→选择物品→登录账号→付款→生成订单; 备选流1:账户不存在; 备选流2:账户密码错误; 备选流3:用户账户余额不足; 备选流4:用户账户没钱。 第二步:根据基本流和备选流确定场景 场景1成功购物:备选流; 场景2账号不存在:基本流,备选流1;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基本流,备选流2; 场景4账户余额不足:基本流,备选流3; 场景5账户没钱:基本流,备选流4。 第三步:对每一个场景生成相应的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 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V V V 成功购物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 1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V 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 回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V V 1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V V 1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 请充值 第四步:设计测试数据 测试用例ID 场景/条件账号密码 用户账 号余额 预期结果 1 场景1:成功购物Test 123456 800 成功购物,账号余额减少 100元 2 场景2:账号不存在aa n/a n/a 提示账号不存在 3 场景3:账号密码错误 (账号正确,密码错误)Test 111111 n/a 提示账号密码错误,返回 基本流步骤3 4 场景4:用户账号余额不 足Test 123456 50 提示用户账号余额不足, 请充值 5 场景5:用户账号没钱Test 12345 6 0 提示用户账号没有钱,请 充值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案例

想象、体验、感受 ——《爷爷一定有办法》绘本阅读指导课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赖燕琼 【案例背景】 绘本是人见人爱的读物,之所以备受孩子的喜爱,就是因为他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孩子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思维,是一种表象的思维,而绘本以画为主,字少但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比一般纯文本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也更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更能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绘本阅读在把孩子带入美好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孩子的情感受到陶冶,艺术审美能力不断发展,而这种能力的提升绝不是单单凭借文字阅读所能替代的。我校在低年段开展绘本阅读指导课教学,正是想让孩子通过读绘本,过渡到让孩子爱上读书。 【案例描述】 一开始先《爷爷一定有办法》这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提问:谁一定有办法?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呢?接着引导学生了解扉页及作者。 (师生共读从读封面开始。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阅读指导。学生自读是不会读封面的,师生共读就能比较好的关注一些读书方法。尤其是绘本,封面可以给我们丰富的信息:整本书基本的基调,主要的形象,文作者,图作者,译者,出版社等等。) 然后与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绘本故事。 片断一:爷爷是个很高明的裁缝师傅。看看毯子上的图案你发什么?小约瑟躺在摇篮里, 盖着爷爷缝的毯子,感觉怎么样?体会:这真是一条奇妙的毯子! 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瞧,他已经不再是躺在摇篮里的婴儿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什么样了?约瑟愿意丢掉毯子吗?看看约瑟的神情,他在说什么?学生

阅读绘本回答:爷爷一定有办法。师问: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够做什么,让我们来猜一猜?绘本中出现了前后五次爷爷说的“这块料子还够做……”这五次,都让学生来猜猜,爷爷到底会把料子做成什么? (从毯子到外套、背心……接下来,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情节的推进是可以预知的,想象的发散却又是无穷的,孩子们最喜欢参与这种游戏了,因为这正好符合孩子们心智。随着爷爷把料子“翻过来,又翻过去”,“这块料子还够做……”爷爷会把它做成什么呢?每次在这个地方都让学生去猜一猜,做一个自己的设想,其目的一方面当然是为了激发学生对下面情节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每一次的猜,学生都显得兴趣盎然:有的猜:爷爷会做成一条裤子;有的猜会做成一顶帽子;有的猜会做成一条围巾……总之孩子就是在奇思妙想。绘本阅读,不但要让学生关注图画,还要引发学生的想象,听说读写自然渗透。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引导学生读书读画,引发学生想象,调动学生体验。这样的阅读才会更有效。) 片断二:老师自己朗读:“爷爷拿起……,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老师做起了喀吱喀吱剪、缝进缝出的动作。)“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第二次将外套改成一件奇妙的背心的时候,学生凝神再听老师的朗读和讲述,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开心地说,开心地做动作。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故事本身的节奏走进绘本故事情节中:在第一次,第二次讲述爷爷为约瑟将破旧的毯子做成一件奇妙的外套,老师自己朗读:“爷爷拿起……,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类似的描写在绘本中也先后出现了五次。每一次出现,老师都配上剪刀响的音乐演示做动作,并用肢体和动作,有节奏地表现爷爷缝东西的情景。开始第一、二次时,孩子们都只是凝神地看着、听着老师朗读和做,但随着第三次、第四次的重复出现时,孩子们渐渐兴趣浓了,不知不觉地跟着老师、跟着音乐做起了爷爷缝纫的动作。这就像是音乐中的主旋律,不断地重复,不断地再现,在开心地说和做中,师生沉浸在对爷爷的赞叹和语言的节律中。在绘本阅读中,创造情境让学生走入绘本故事中去感受、体验会收到不言而喻的效果。)

大班绘本阅读《大石头》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大石头》案例分析 大班绘本阅读《大石头》案例分析 绘本阅读活动《大石头》是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绘本图画书,绘本正文则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幼儿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从内容来看,绘本生动幽默地描述了田鼠村庄在一个夜晚意外的滚来一块大石头后,第二天有专长的田鼠们积极地运用自己的专长想要搬走石头都没搬动,但是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齐心合力才搬动,却发现“大石头”竟然个大面包,于是大家一起开心分享的过程。这对幼儿在生活中懂得团结协作的力量大于个人专长力量的理解起到一个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于是我选择这本图画书来开展绘本阅读活动。 在第一次教学活动的时候我首先运用直接的语言设疑提起幼儿兴趣,“在一个夜晚田鼠村中滚来一块大石头,第二天大家都很着急想搬走它,谁的办法最有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于是,引导幼儿先自己完整观看图书,然后向幼儿提出问题“你看到谁用哪些方法搬石头”,幼儿根据看到的内容自由回答。接着请幼儿一起看大书,我讲解每个有专长的田鼠搬石头的办法,帮助幼儿释疑。并在故事情节的转折处提问幼儿“这么多有专长的人都失败了,如果是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呢”,待幼儿发表意见后继续讲解后面的内容,并根据画页内容作适当提问。大书讲完后,我又利用表格汇总的形式,总结了一下这些有专长的田鼠搬石头的过程,帮助幼儿理清思路,最后带领幼儿完整朗读大书,并再次阅读自己的图书。 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本来非常有趣的一本书,我却在孩子们的课堂反应上看不出对书的喜欢和对故事内容的感兴趣。于是我开始思考这么好的一本书,为什么我的教学活动过程不能使幼儿充满兴趣呢? 分析: 1、在导入环节中,我的导入完全是讲述式导入,没有具体的事物和情景,幼儿完全凭自己的想象,未能唤起幼儿的共鸣,因此小朋友情绪不高。毕竟对于孩子来说,直观的形象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兴趣。 2、在导入后幼儿的自主阅读的部分,我请幼儿完整的看了一遍图画书。最初,我想让幼儿能在一个对图书大致理解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对故事内容和含义有一

软件测试案例分析完整版

软件测试案例分析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对软件测试理解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一种重要方法,近些年来, 软件测试越来越受到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重视。软件测试,描述一种用来促进鉴定软件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和质量的过程。换句话说,软件测试是一种实际输出与预期输出间的审核或者比较过程。软件测试的经典定义是: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程序进行操作,以发现程序错误,衡量软件质量,并对其是否能满足设计要求进行评估的过程。 1软件测试的方法 黑盒测试 在黑盒测试(或称功能测试)中,不考虑程序的内部结构和表现,其目的是确定程序的输入与输出是否与其规格一致,力图发现以下几类错误: 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了的功能?在接口上,输入能否正确地接受?能否正确地输出结果? 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性能上是否能满足要求? 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黑盒测试的主要缺点是依赖于规格的正确性(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和需要采用所有可能的输入作为测试用例才能保证模块的正确性。 白盒测试 在该方法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检查,对程序所有逻辑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的状态,确定实际的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测试用例从程序的逻辑中产生。确定程序逻辑覆盖有几条原则,其中之一是语句覆盖,要求程序中的每条语句至少执行一次。这条原则是必要的,但不充分,因为部分错误并不能检测出来。 从上至下测试 从上至下测试从程序的顶点模块开始,然后逐步对较低级的模块进行测试。为了模仿被测试模块的低级模块,需要哑模块或桩子模块。从上至下测试的主要好处就是排除了系统测试和集成,它可以让人们看见系统的早期版本并证明系统的正确性。它的效果之一可以提高程序员的士气。从上至下测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桩子模块,并

绘声绘色,“绘”在提问——小班绘本教学《我要拉巴巴》案例分析

绘声绘色,“绘”在提问 小班绘本教学《我要拉巴巴》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绘本阅读让儿童快乐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自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但在绘本教学特别是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在阅读中创设一个真正能“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 的环境,成了我们众多教师进行绘本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帮助教师对绘本教学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掌握,切实提高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课堂驾驭能力,我结合亲身实践小班绘本《嘟嘟叭叭,我要拉巴巴》教学案例,开展了绘本教学有效提问研究。旨在通过绘本教学中提问策略,不断加强对提问行为的有效性反思,优化提问行为,使提问更具艺术魅力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推进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案例描述与分析】 绘本《嘟嘟叭叭,我要拉巴巴》是日本知名童书作家佐佐木洋子专门为学前儿童编绘的图画书。“嘟嘟叭叭” 真的就像它名字一样,把孩子的世界嘟嘟叭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明亮、温馨、快乐,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要笑。“使劲,嗯——” “唔——拉出来了!”“拉完巴巴,要擦屁股,还要用水冲……”所有的故事都在一片热闹声中开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在我们成人眼里,已经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可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新的尝试,一切都是那么有趣。整个感觉特别到位,文字亲切,画面也非常温馨可人(都是一些动物,动物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将许多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告诉了孩子和家长。颇得杜甫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奥妙。难能可贵的是,佐佐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热热闹闹的快乐世界,在她的画里,所有孩子们的日常活动,都显得那么的兴高采烈,完全没有被逼迫的不得已。我想,书的情节足以让小班的孩子理解、喜欢。在设计活动时,我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 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思维和说话的兴趣都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目标的设定,更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认为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对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作一下分析和探讨:

幼儿早期阅读案例分析

幼儿早期阅读案例分析 早期阅读活动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有位名人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阅读是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孩子喜欢阅读胜过纯粹的学校教育,胜过一台计算机,胜过最高级的大学文凭。人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新《纲要》也指出“教学活动应服务于幼儿生活”的精神实质。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处处将幼儿现实生活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机的渗透生活教育。 案例背景: 早期阅读活动《我的幸运一天》为是充满戏剧性和趣味性的大班绘本,绘本的封面让幼儿直接了当的知道两个主角,而绘本正文则是以一个个色彩丰富、动态鲜活的画面来组成,文字不多,简洁明了,给幼儿想象的空间,符合幼儿阅读的特点。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也正符合《纲要》中语言领域中所要求的: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其次,从内容来看,绘本生动幽默地描述了一只小猪临危不惧,运用自己的智慧“狐”口脱险的过程。这对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沉着冷静对待,能起到一个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同时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符合《纲要》中“服务于幼儿生活”的精神实质。 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本教材内容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贯彻《纲要》精神,对本次活动从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确立了以下目标: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通过阅读,了解小猪从不幸变为幸运的故事发展过程,感受智慧的力量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在这三方面的目标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其中,我将目标1设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将目标2作为活动的难点。 教学准备主要是《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想通过PPT绘本阅读,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上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为了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理念,学习掌握一定的生活能力。 整个活动的目标涉及幼儿的语言发展、情绪体验、情感发展、认知经验的积累等多个方面,同时又蕴含着幼儿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能从多个方面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同时也使幼儿掌握一些生活能力。 措施与效果: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是老师以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本次活动完全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幼儿的感受和体验,让幼儿边阅读边思考边大胆表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贴合孩子的兴趣。我着重分三步:一是帮助幼儿了解文本内容;二是仔细观察、大胆想象、讲述故事内容;三是促进幼儿理解“幸运”的改变,感受智慧的力量,从而提高幼儿冷静面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整个过程环节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并抓住细节,引导、启发幼儿积极思考,调动每个孩子思维的积极性,让幼儿在阅读中,不仅获得丰富而生动的知识经验,而且在不觉提高幼儿安全意识,在阅读中获得了新的发展!这就是说在生活中追随教育,在教育中学习生活。

幼儿阅读习惯培养案例分析

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案例分析 流水幼儿园蔡青 幼儿正在处于口头表达能力逐渐发展、他们开始对语言的节奏等以及故事、图画书产生兴趣的严重阶段,因此我们凭借《指南》为依据,围绕我们流水镇幼儿园的阅读特点,根据目前幼儿的阅读现状和年龄段,开展培养幼儿优良阅读习惯的课题研究。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幼儿的阅读习惯存在以下问题:1、他们的阅读没有目的,没有重点,拿到书,经常都是大概翻一翻,或只看自己喜欢的画面。 2、在阅读过程中有些幼儿没有养成好习惯,没有爱惜图书的意识,撕书、卷书、折书的现象仍然存在。 3、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只有5至10分钟左右。 4、有部分幼儿的阅读能力比较弱,有的小朋友不会一页一页翻、拿书不能从前往后翻、不认识书的构成。 5、有些家长不太重视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关注度少,没有适合的方法。 一、案例描述: 张倩影小朋友是一个看书有点走神的孩子,有天早上,我上早班,张倩影跑过来给我说:“蔡老师,你下午给我们讲故事好不?”我就问她:“回家后你的家长给你讲故事吗?”她说讲的不好听,没有老师讲的好听。我说:“好,老师下午给你们讲故事。”她听了之后非常高兴。于是下午的时候我通过引导问题,做动作,表情,对话,表演等方法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都很喜欢。 二、分析: 1.父母工作忙,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爷爷奶奶没有适合的方法带领孩子阅读,幼儿不感兴趣,久而久之没有养成优良的阅读习惯。 2.孩子年龄小不能注意到图书画面的细节,在阅读的时候缺乏交流,表述能力较差。

三、措施: 1、问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细心地观察图画内容。 2、跟家长加强联系,做好沟通,教授一些带领孩子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把自己当做他们的同伴进行欢愉的同等的对话交流,家园共育,引领孩子阅读。 3、引导孩子观察其他小朋友的阅读行为方式方法,让他们知道看书的方法步骤。 4、跟孩子一起观察书的封面,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封面,上面有什么,从封面看起,一页一页地翻看,让孩子养成先观察封面的好习惯,积累观察的经验,发展他们对画面形象的感知能力,同时在集体阅读中还要加强阅读方法的训练,做到不折书,不卷书。 5、每次读书的时候都用鼓励的语言引导幼儿阅读,多讲一些风趣的地方,让幼儿表演感受,爱上读书。 阅读能力不是很强的幼儿更加需要我们耐烦有方的指导,在引导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能力较差,可以从经典阅读,绘本阅读开始,阅读不仅仅是老师给孩子讲故事,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孩子也要给老师讲故事,才能充分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最新软件测试经典案例

软件测试-测试用例的经典例子 一、等价类划分 问:某程序规定:"输入三个整数 a、 b、 c分别作为三边的边长构成三角形。通过程序判定所构成的三角形的类型,当此三角形为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及等边三角形时,分别作计算… "。用等价类划分方法为该程序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三角形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解: 分析题目中给出和隐含的对输入条件的要求: (1)整数 (2)三个数 (3)非零数 (4)正数 (5)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6)等腰 (7)等边 如果 a、 b 、 c满足条件( 1 ) ~ ( 4 ),则输出下列四种情况之一: 1)如果不满足条件(5),则程序输出为 " 非三角形 " 。 2)如果三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7),则程序输出为 " 等边三角形 " 。 3)如果只有两条边相等、即满足条件(6),则程序输出为 " 等腰三角形 " 。

4)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则程序输出为 " 一般三角形 " 。列出等价类表并编号

覆盖有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 a b c覆盖等价类号码 3 4 5(1)--(7) 4 4 5(1)--(7),(8) 4 5 5(1)--(7),(9) 5 4 5(1)--(7),(10) 4 4 4(1)--(7),(11)覆盖无效等价类的测试用例: 二、边界值分析法 NextDate函数的边界值分析测试用例

在NextDate函数中,隐含规定了变量mouth和变量day的取值范围为1≤mouth≤12和1≤day≤31,并设定变量year的取值范围为 1912≤year≤2050 。

三、错误推测法 测试一个对线性表(比如数组)进行排序的程序,可推测列出以下几项需要特别测试的情况: I.输入的线性表为空表; II.表中只含有一个元素; III.输入表中所有元素已排好序; IV.输入表已按逆序排好; V.输入表中部分或全部元素相同。 四、因果图法 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

绘声绘色,“绘”在提问——小班绘本教学《我要拉巴巴》案例分析

绘声绘色,“绘”在提问 ——小班绘本教学《我要拉巴巴》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绘本阅读让儿童快乐阅读,在阅读中获得快乐。自接触“绘本教学”以来,我发现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有了较全面的发展。但在绘本教学特别是在集体阅读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绘本教学的有效性,为幼儿在阅读中创设一个真正能“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的环境,成了我们众多教师进行绘本教学最棘手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帮助教师对绘本教学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掌握,切实提高教师对绘本教学的课堂驾驭能力,我结合亲身实践小班绘本《嘟嘟叭叭,我要拉巴巴》教学案例,开展了绘本教学有效提问研究。旨在通过绘本教学中提问策略,不断加强对提问行为的有效性反思,优化提问行为,使提问更具艺术魅力和有效性,从而更好的促进幼儿阅读概念的形成,推进绘本教学的有效开展。 【案例描述与分析】 绘本《嘟嘟叭叭,我要拉巴巴》是日本知名童书作家佐佐木洋子专门为学前儿童编绘的图画书。“嘟嘟叭叭”真的就像它名字一样,把孩子的世界嘟嘟叭叭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明亮、温馨、快乐,让人看了就忍不住要笑。“使劲,嗯——”“唔——拉出来了!”“拉完巴巴,要擦屁股,还要用水冲……”所有的故事都在一片热闹声中开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在我们成人眼里,已经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了,可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新的尝试,一切都是那么有趣。整个感觉特别到位,文字亲切,画面也非常温馨可人(都是一些动物,动物是孩子最好的朋友),将许多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告诉了孩子和家长。颇得杜甫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奥妙。难能可贵的是,佐佐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热热闹闹的快乐世界,在她的画里,所有孩子们的日常活动,都显得那么的兴高采烈,完全没有被逼迫的不得已。我想,书的情节足以让小班的孩子理解、喜欢。在设计活动时,我从绘本阅读的提问中着手,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引导幼儿真正有效地学会学习。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思维和说话的兴趣都处于非常积极的状态,不仅顺利地完成了目标的设定,更有利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我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认为活动中的有效提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必要对活动中有效的提问作一下分析和探讨:

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

软件性能测试过程详解与案例剖析 第1章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1.1软件性能 从用户的角度,软件性能就是软件对用户操作的响应时间。 从管理员的角度,软件性能首先表现在响应时间上。还包括资源利用率、可扩展性、系统容量(并发等)和系统稳定性等。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良好性能。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最想知道“如何通过调整设计和代码实现,或是如何通过调整系统设置等方法提高软件的性能表现”和“如何发现并解决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由于过多用户访问引起的缺陷”,也就是性能瓶颈和大量用户访问时的缺陷。关注的是系统架构、数据库设计、代码和设计。 所以在性能测试时,既要关注响应时间,还要关注软件可扩展性、并发能力等指标,还要为性能问题定位。 1.2术语 1、响应时间 系统响应时间为应用系统从发出请求开始到客户端接收到响应所消耗的时间。合理的响应时间取决于实际用户的需求。 2、并发用户数 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同一时间段访问系统的用户数量,一种是服务器所能承受的压力(同时发出请求的客户)。在性能测试中我们更关注前者,业务并发用户数。 公式c=nL/T,计算平均并发用户数,还可用c=n/10还做简单的估计。n为每天访问系统的用户数。 还可以通过分析服务器的日志来了解用户的使用状态。 3、吞吐量 单位时间系统处理的客户请求的数量,请求数/秒,页面数/秒,访问数/天,业务数/小时,字节数/天。可用于衡量是否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协助分析性能瓶颈。 4、性能计数器 描述服务器或操作系统性能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存数、进程时间。用于监控和分析。常与资源利用率进行横向对比,例如cpu占用率68%。 5、思考时间(休眠时间) 用户在进行操作时,每个请求之间的间隔时间。 1.3方法 1、SEI负载测试计划过程 关注于负载测试计划的方法,目标是产生清晰、易理解、可验证的负载测试计划。关注目标、用户、用例、生产环境、测试环境和测试场景。 2、RBI方法 rapid bootleneck identify,用于快速识别系统性能瓶颈的方法。 3、性能下降曲线分析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