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离骚的修辞

离骚的修辞

离骚的修辞
离骚的修辞

《离骚》的结构和修辞

陈绍炎

朱熹在《楚辞集注》中,喜欢用“比”“兴”说诗,曾给《诗经》逐章标注“兴也”、“比也”、“赋也”。朱老夫子很有学问,也有文学眼光。他对“赋、比、兴”的解释,明确简约,毛泽东十分赞同并且引述。就是:“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离骚》经他一标注,对我们阅读很有帮助。本文就因他的标注的启发,谈一谈《离骚》的结构和修辞方面的若干特点。

《离骚》全文93章,每章四句(按传统说法,一逗为一句。实为一行),其中末章“乱辞”为五句,共三百七十三句。朱熹注“赋也”的13章,注“比也”的12章,注“赋而比也”的11章,注“比而赋也”的57章。视其内容,前32章至“岂余心之可惩”,自叙其身世、经历和从政的遭遇、感受,是为上篇;下篇驰聘幻想,张皇夸饰,上下求索,观乎四荒。自“就重华而陈辞”以下56章,朱熹一概标注“比而赋也”。这是颇具艺术见地的。这就从整体上把握了全篇的结构特点。上篇自述身世遭际,按时间顺序,叙其家世,个人生辰,赐名、修养、志趣、被谗、见疏、培育人才、关爱百姓、不容于时俗、遭嫉于众小。叹“鸷鸟之不辞”,“怨灵修之浩荡”。君王纵然糊涂,“虽体解吾犹未悔”,粉身碎骨也不改初衷。下篇写其灵魂的经历,按空间布局:首先是“南征”,“就重华而陈辞”;其次是“上征”,向上天呼告以鸣不平。但那“帝阍”不予理睬,“倚阊阖而望余”。上天不得,投诉无门。继而“求女”,其喻义,或以为寻求美政,或以为寻求同道者、同情者,都无不可。但“哀高丘之无女”。上女无可求,退而求人间的“下女”,超越时空,追寻历史上的“宓妃”、“有娀之佚女”、“有虞之二姚”,都达不到目的。中间穿插“灵氛之占”,“巫咸之告”。因为巫咸有过“何所独无芳草”的话,于是再接再厉,“聊浮游而求女”,“邅吾道夫昆仑”,转向西方,“指西海以为期”。在浩浩荡荡的行进中,“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奇梦幻想破灭,又回到严竣的现实中来。这一切纯属虚构,对全篇而言是一种比喻,本体不出现的比喻,是一种象征。所以朱熹标注“比也”。这是诗人灵魂的呼号,是其受谮蒙谗,含冤负屈,自明心志的盟誓。所以司马迁说“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但其行止的叙述,是“敷陈其而直言之”的手法,是“赋也”。合而言之,是“比而赋也”。

这种按空间方位,上下四方布局的结构方式,《招魂》是最好的例子。也许正由于向上天祈求昭鉴的用意;加上楚国巫风盛行,屈原自然受其影响,所以才采取这种按空间布局,多方横向并列的结构方式。这里有一个问题,屈原所祈求、所追求的方向,“上征”以外,只向往南方、西方,而不涉及东方、北方,这是为什么呢?我以为是,用当时的话来讲,楚国的位置处于“天下”的西南。在屈原的意识中,这才是他的人文精神的根之所在。

阅读、欣赏、研究文学作品,应着眼在其“义”和“辞”两个方面。关于《离骚》的“义”,学者们说得很多;研究其“辞”,包含语言修辞,表现手法,艺术结构等的,就比较少了。

本文主要讨论《离骚》的若干修辞手法。文学语言的修辞,窃以为最主要的是属于“意境上的修辞”的比喻,其外“材料上的修辞”,“章句上的修辞”,在效果上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创作中使用也不多。所谓“比兴”,就是比喻和象征。单纯的“兴”辞是不多的。《诗经》中毛亨、郑玄和朱熹所标注的“兴”辞,也多有“比”义。《离骚》是长篇抒情诗,第一句“帝高阳之苗裔”开门见山,自述家世,没有“孔雀东南飞”那样的起兴之辞。所谓“美人香草”,都有比喻象征的意义。朱熹所标注,我以为正确的,就加以申说;我认为不确切甚至不对的,就不管它。以下分别举例说明。为便于指称,所引《离骚》文字,都标明各章序数。

一、比喻

1、朱熹标注“赋而比也”的: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薜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三章)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陂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四章)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茝。(七章)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女夸节。

薋菉施以盈室兮,判独立而不服。(三十四章)

标注“比也”的: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返。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二十七章)

以上各章,都自成比喻,每章是两个完整的句子,前者是本体,后者是喻体。由于受每句字数的限制,没有用“像”、“如”、“若”之类的比喻辞。以下几章,朱熹标注“比也”: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练要兮,长咸页颔亦何伤!(十七章)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二十八章)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二十九章)

这也是各章自成比喻,与前面几章不同之处是喻体在前,本体在后。

揽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纟丽纟丽。(十八章)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十九章)

这第十八章,朱熹标注“比也”,而两句所说是同一类事,不能构成比喻。第十九章讲的是效法前代贤人而不苟合于世俗。朱熹标注“赋也”是正确的。如果着眼全篇,就可以作这样解释:相连两章构成比喻,第十八章为喻体,置前;第十九章为本体、置后,这就联系紧密,顺理成章了。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二十四章)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二十五章)

这也是前后两章构成比喻,与前例不同的是本体第二十四章在前,喻体第二十五章在后。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十三章)

冀枝叶之竣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十四章)

两章写的是滋兰树蕙,种植香草,冀其竣茂,终致萎绝。这是借喻,全属喻体;没有出现的本体是:培养人才,希望其能成大用,但终于完全失望。

以上,试用修辞学理论解说《离骚》,是否符合朱夫子的本意,不得而知,但这无关紧要。问题不在于是否误解或曲解了朱夫子,而在于符不符合《离骚》的实际。这是希望得到指教的。除了比喻,《离骚》还运用了其他的修辞手法。

二、比拟

“吾令蹇修以为理”,派蹇修(物)去做媒人,是以物拟人。“雄鸠之鸣逝兮,余犹恶其佻巧。”“佻巧”表人的品性,把它用之于雄鸠,是以物拟人。“百神翳其备降兮,九嶷缤其并迎。”众神蔽空而降临,九嶷山纷纷来迎。作者把九嶷山人格化,以之拟人了。“欲远集而无所上兮,聊浮游以逍遥。”“远集”,“浮游”指物的动作,品性,用来表示人的行为品性,是为以人拟物。“驷玉虬以乘兮,溘埃风余上征。”“驷”、“乘”是役使马的行为,加之于龙和风,把龙和风比拟为马,是为以物拟物。“为余驾飞龙兮”同样是以龙拟马。

三、借代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时序是夏代春、冬代秋,这里不及冬夏,以春、秋指代四季,属于以部分代整体。“户服艾以盈腰兮”,服艾的是人,户为人这所居。以户指代人,为相关的事物互代。“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梅。”这里的“九”、“百”都不是确切的数字,而是极言其多。以具体的实数代抽象的虚数。“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这里说的都是启一个人的事。以朝代名“夏”指代君王“启”,大概是为了避复。“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周”指代周文王,以之与汤禹并列,史称“三王”。以朝代名指代君王,与上例同。“羿淫游以佚畋兮……,浞又贪夫厥家。”羿沉溺于游猎,寒浞占去了他的妻子。以“家”指代妻子,因为妻子是家的主宰,“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未家”就是还未娶妻,“家”指代妻。“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求美”指追求美人,以“美”指代“美人”,以抽象代具体。“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国不可能无人;说无人实指无贤人,以“人”代“贤人”,为以整体代部分。

四、双关

“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是容长。”“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充夫佩纬。”“览椒兰其若兹兮,又况揭车与江离。”“兰”“椒”都是芳香的植物,但在这里都变坏了,至少是华而不实。联想到屈原的政敌有子椒,有怀王的小儿子令尹子兰,可以认为这里“椒”“兰”语意双关,既为草木,又指政敌。

离骚说课稿

离骚说课稿 人教版离骚说课稿 【教材分析】 《离骚》是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学情分析】 v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 v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 【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

忧民的情怀,培养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难点】 这3个教学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法释义】 对于教师的作用,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根据以上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学法指导】 “一个好的老师应教会学生发现真正的理论。”教会学生学会学

离骚解释赏析

离骚 《》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汉族史上一首最长的政治抒。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心情,揭露了楚王昏庸、群小猖与朝政日非的政治现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不附和邪恶势力的自爱精神及对楚王朝至死不渝的忠诚。 作品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zōu]兮,惟庚寅吾以降(古音“洪”)。 皇览[kuí]余初度兮,肇锡(通“赐”)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chóng]之以修能(通“态”)。 扈[hù]江离与辟(通“僻”)芷[zhǐ]兮,纫秋兰以为佩。 [yù]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qiān][pí]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以驰骋[chěng]兮,来吾道(同“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与菌桂兮,岂惟纫夫[chǎi]!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jié]纣[zhòu]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jiǒng]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ài]。 岂余身之惮[dàn]殃兮,恐皇舆[yú]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zhǒng]武。

荃[quán]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jì]怒。 余固知[jiǎn]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shuò]化。 余既滋兰之九[wǎn]兮,又树之百亩。 畦[qí]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sì]时乎吾将刈[yì]。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huì]。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wù]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kuā]以练要兮,长[kǎn]颔[ hàn]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chaǐ]兮,贯荔(bì lì)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兮,索胡绳之[xǐ xǐ]。 [jiǎn]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以{}[jī](高中课本上是“革“几”两字左右组合)兮,[jiǎn]朝谇[suì]而夕替。 既替余以[xiāng]兮,又申之以揽[chaǐ]。

人教版高中语文说课稿合集(必修一至必修五)139页)

目录 1、《荷塘月色》说课稿 (3) 2、《故都的秋》说课稿1 (6) 2、《故都的秋》说课稿2 (8) 3、《囚绿记》说课稿 (11) 4、诗经两首《氓》说课稿 (12) 5、《离骚》说课稿 (15) 6、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17) 7《涉江采芙蓉》说课稿一. (18) 7、短歌行说课稿 (19) 8、归园田居其一说课稿 (20) 9、兰亭集序》说课 (23) 10、赤壁赋说课稿 (24) 11、《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则) (26) 1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30) 13、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35) 1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38) 15、林黛玉进贾府说课稿 (39) 16、《祝福》说课稿 (43) 17、《老人与海》说课稿 (45) 18蜀道难说课稿 (46) 19、《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48) 20、杜甫诗三首》说课稿 (49) 21、琵琶行说课稿 (51) 22、李商隐诗2首 (53) 23、《寡人之于国也》说课稿 (55) 24、《劝学》说课稿 (58) 24《劝学》创新课说课稿 (59) 25、过秦论说课稿 (61) 26、师说》说课稿 (63) 27、动物游戏之谜 (65) 27-1动物游戏之谜 (67) 28、《宇宙的边疆》 (69) 13-1、宇宙的边疆 (70) 29、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说课稿 (71) 30、《窦娥冤》说课稿 (75) 30-1、《窦娥冤》说课稿 (76) 30-2《窦娥冤》说课稿 (77) 31、《雷雨》说课稿 (79) 32、《哈姆雷特》说课稿 (81) 33、《望海潮》说课稿 (82) 34、《雨霖铃》说课稿 (83) 35、《苏轼词两首》说课稿 (84) 36、《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86) 37、《水龙吟》教案 (89)

离骚理解性默写重要句子精选

离骚理解性默写重要句子精选 1、屈原在《离骚 》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 是: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 佩, 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 遭贬黜的句子: 既替余以蕙纕兮, 又申之以揽茝。 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 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 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 中伤的句子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伏清白以 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7、《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 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8、《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屈 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9、《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 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0、《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 人的模样的句子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屈原在《离骚》中揭露楚国朝政的黑暗。“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 改错”,诗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随心所欲,恣意妄 为。 “背绳墨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 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义, 背弃忠直, 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 12、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 的浩叹: “忳郁邑余侘傺兮,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清代朱骥在 《离骚辨》 中说: “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 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13、《离骚》中用比喻写屈原承继并恢宏先圣遗德,执分守节,不随俗人, 正道直行,方正廉洁,与奸佞圆滑的群小不相为谋的语句是:鸷鸟之不群兮,自 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离骚》(节选)赏析-屈原

《离骚》(节选)赏析学习目的1.学习屈原的爱国热忱、坚强意志和高洁品格。2 .了解《离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学习重点1.体味《离骚》的抒情主人公的爱国精神、斗争意志和高洁的人格。2 .认识《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3 .掌握《离骚》的比兴手法。学习难点1.阅读和理解课文。2. 浪漫主义特色思考练习题目屈原的人格美在何处, 它有什么现实意义< 离骚>的浪漫主义手法是如何表现的本文的“比”“兴”手法意义何在* * 阅读与理解:1. 《离骚》简介:《离骚》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是一篇自序性的抒情诗。《离骚》又是楚辞的代表作,人称楚辞为“骚体”或“骚”。“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一种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诗体。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楚辞》。于是《楚辞》又成为《诗经》之后的另一部诗歌总集。题目“离骚”二字,原是楚国民歌乐曲名,即“牢骚”、“牢愁”的音转;它又含有遭遇忧患、内心抑郁不平的意思。司马迁认为是“离忧”,班固认为是“遭忧”,王逸理解为“别愁”。《离骚》全篇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层写诗人的身世、品质、抱负、与楚王和谄人的矛盾及矢志不渝的斗志;第二层写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和追求的失败。并对不见容于君,不受知于世,感到难以忍受的苦闷;第三层写诗人想出国远游,寻求实现抱负的机会,却终于不肯背离祖国,准备以身殉国。2. 译文(节选部分):我是高阳帝的后代呀,我尊敬的父亲名叫伯庸。在寅年的正月啊,寅庚日我降生到人间。父亲端相我初生时的气度啊,便赐给我一个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啊,给我的字叫灵均。我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美好的仪态。我把江离和辟芷披在身上啊,把芬芳的秋兰结成佩饰戴在腰间。时光象水流一样快呀,只恐年岁不等我。早晨到高坡去摘取木兰啊,晚上到沙洲去摘取宿莽。时光飞逝不会久留啊,春秋四季频繁地更替。看见草木如此凋零啊,担心美人转眼到了暮年。楚王为何不趁年轻抛弃秽政?为什么不把这种法度改变?楚王如肯委任贤臣啊,我愿做先驱前来探路。昔日三王德行醇正啊,那一定是群贤荟萃的地方。岂但把蕙芷结成佩饰?申椒和菌桂也戴在身上。那唐尧和虞舜光明正大啊,遵循正道前途无量。夏桀、商纣何等猖狂恣肆,走上斜路而寸步难行。那结党营私的贵族苟且偷安,把楚王引到危险狭隘的路上。哪里是我惧怕灾祸呀,

最新《离骚》理解性默写整理

《离骚》理解性默写 1. 屈原《离骚》中(),()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对广 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 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3.《离骚》一诗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 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 4.屈原的诗里常有忧国忧民的诗句,表现对人民的深 切同情的句子:(),()。 5.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 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 诗是:(),()。 6.《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相似的境遇。 7.《离骚》中,屈原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于律己, 但早晨被诟骂,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8.《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 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9.《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 行高尚的两句:(),()。 10.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 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11.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体现了他用崇尚忧国忧民的美德约束自己,即使为此牺牲生命也不足 惜的情感。 1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 然死多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是:(),()。 13.《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 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 1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 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15.《离骚》一文中,屈原用(),(),()三句,指出了楚怀王荒唐,群小嫉恨,时俗取巧的污浊、绝望之境。 16.《离骚》中表现屈原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 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17.《离骚》中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 在上位者的荒唐的两句:(),()。 18.在《离骚》中,屈原以美女自比,用(),()两句表现了自己遭人嫉妒、受人攻击的处境。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离骚》教案

离骚 [导标显示屏幕]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导学点拨窗口] 【作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

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 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

离骚的赏析

离骚的赏析 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与菌桂兮,岂惟纫夫!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纣之猖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余固知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余既滋兰之九兮,又树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苟余情其信以练要兮,长颔亦何伤。木根以结兮,贯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兮,索胡绳之。 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以兮,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兮,又申之以揽。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眉兮,谣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

《说木叶》说课稿

《说“木叶”》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是15号考生杨小水。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说“木叶”》。 首先来进行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说“木叶”》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于文艺评论。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文艺评论和随笔,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林庚先生深谙诗歌妙道,此文命中了诗歌创作与鉴赏的玄机,撩开了诗歌神秘的面纱。我们将会在一种“潜在的力量”的影响下,不知不觉地参悟深蕴其中的道理,走进诗歌的殿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多数对文艺评论不甚了解,阅读也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见于此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习文艺评论,感悟古典诗歌的意象美。鉴于以上分析,根据课程改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根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我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如下:(出示课件)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的是: 1、德育目标:了解古人在运用意象时所寄托的丰富感情内涵;品味作者高雅的审美情趣。 2、知识目标: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中“木叶”意象的意蕴,了解诗歌语言具有潜在暗示性的特质。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诗歌中意象所表现出的感情色彩,提高诗歌的赏析能力,掌握从小处着手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运用文中阐述的知识和道理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实践。 (四)教学难点:诗歌艺术鉴赏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将对本节课的教法进行分析。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和年龄、心理特征(感性思维为主),拟采用朗读法、品读文本法、设疑讨论法、深入浅出引导法。 1、小组讨论研究。以“寻疑——追答——悟理”为线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精髓。

《离骚》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复习课程

《离骚》理解性默写 含答案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 句:,。 3、“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 句:,。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 句:, 。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2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21、《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 ,。 ?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 ,悠悠我心。呦呦鹿鸣,。 明明如月,。,心念旧恩。,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天下归心。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依依墟里烟。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蒲苇韧如丝,。 ,子无良媒。,以望复关。 士之耽兮,。,三岁食贫。 ,二三其德。兄弟不知,。 淇则有岸,。总角之宴,。 昔我往矣,。今我来思,。 行道迟迟,。我心伤悲,。 《离骚》理解性默写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的意思及赏析

屈原《离骚》的意思及赏析离一騷一(节选) 屈原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1兮,谣诼谓余以善一婬一。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2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3以为度。 忳郁邑余佗傺兮4,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5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6。 1娥眉:细长的眉,比喻美好的容貌。

2偭(miǎn):面对着。 3周容:苟合以取容。 4忳(tún):愤懑。郁邑:心情抑郁不伸。侘傺(chàchì):失神而立。 5溘(kè):忽然。 6厚:看重。 怨你这般无思无虑,始终不能明白我的用心。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美貌,于是编造谣言说我妖媚!那些世俗之人本来就善于投机取巧,他们可以抛弃规矩,背弃法度,以苟合求容作为处世的准则。郁闷失意的我潦倒到了这步田地!我宁愿一尸一漂一江一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自古以来,凤鸟就不能和家雀合群。圆孔不能安上方一柄一,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满心委屈,压制着感情,暂且担承莫须有的罪名。为了清白而死去,古来的历代圣贤都会赞成。 【刚烈之美】 屈原因为不堪忍受别人的侮辱与陷害,最终决定为了清白而投一

江一自沉。这一段是他的内心独白,说明了一切原委,让读者看到一个一性一格刚烈的屈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这就是心中的生活底线,历来所称赞的清白正直是他的存在支柱,一旦这个支柱被别人夺走,他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历史上怀着这种想法而轻生的人有很多,屈原就是其中最决绝的一个。 【赏析】 为了证明自己与小人是不能融合在一起的,屈原说: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圆形的孔中安能放进去方形的一柄一?这些我们都知道不行,所以他的决心也就体现了出来。想一想,要夸大完全不可能的事情,除了这两句和“山无棱,天地合”之外,还有什么说法?【启示】 屈原最珍贵的东西就是清白,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清白之身被小人陷害,因而污浊了。为了还回自己的清白,他宁愿放弃生命。但是也有人说,清白与否,不是由别人决定的,而是自己来判断的。如果

离骚 说课稿

《离骚》说课 王源正洁准考证号:040521 各位评委: 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离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手段、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第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选取了《诗经》至唐以前我国古代诗歌的部分代表作品,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感知古代社会生活,鉴赏古诗的情趣和艺术魅力。《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全诗共有327句,分为93节,本文节选的是《离骚》原诗的20节至32节,共13节的内容。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理解屈原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感,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本课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屈原及楚辞,掌握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读音、释义,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丰富的想像、形象的描述。 ②思维目标:从整体上领会、把握文章的大意,试着体会屈原写作此文时愤懑不平却又坚持美政理想的心情;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③情感目标:通过“移情”,使学生对屈原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这种伟大情感理解、内化,并学习屈原身上这种刚正不阿、洁身自好、坚持真理、嫉恶如仇的人格闪光点。 教学重点: ①难字读音、难词词义,重点句义,修辞手法 ②“移情”、鉴赏 教学难点: ①重点句义的理解以及此基础之上的对屈原当时情感的把握。 ②通过移情与屈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③背诵 第二、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是诗歌教学,主要采用诵读法,讲解法等方法,讲讲、读读、背背,并从中鉴赏。在本

高考理解性默写《离骚》(附答案)

《离骚》理解性默写 真题回顾 (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 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5全国新课标Ⅰ卷)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___________ 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 2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21、《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 ,。

最新人教版必修二《离骚》详细翻译

《离骚》(节选)高中语文必修二 长太息①以掩②涕③兮,哀民生④之多艰⑤。 ①太息:叹息。 ②掩:掩面。 ③涕:泪水,这里名词活用为动词,拭泪。 ④民生:百姓生活。一作“人生”。 ⑤艰:艰难。 参考翻译:我长声叹息而泪流满面啊,为老百姓多灾多难而哀伤。 余虽好①修姱②以鞿羁③兮,謇④朝谇⑤而夕替⑥。 ①好:爱慕,崇尚。 ②修姱:修洁而美好。 ③鞿羁:喻指约束,束缚。鞿,马缰绳。羁,马笼头。 ④謇:古楚语的句首语气词。 ⑤谇:诤谏。 ⑥替:废弃、贬斥。 参考翻译: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没想到早上进谏晚上就被贬官。 既替余以①蕙②纕③兮,又申④之以揽⑤茝⑥。 ①以:因为。 ②蕙:也叫“薰草”,俗名“佩兰”。 ③纕:佩带。蕙纕、揽茝比喻高尚的德行。 ④申:加上。 ⑤揽:采集。 ⑥茝:香草名,即白芷。 参考翻译:既因为我用香蕙作为佩带而贬黜我啊,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 亦①余心之所善②兮,虽③九④死其⑤犹未悔⑥。 ①亦:句首语气词,无实义。 ②所善:所崇尚的美德。 ③虽:纵使,即使。 ④九:多次。 ⑤其:语气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 ⑥悔:后悔。 参考翻译:只要是我所崇尚的美德啊,纵使让我为之多次赴死我也毫不懊悔。 怨灵修①之浩荡②兮,终不察夫③民心④。 ①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 ②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③夫:助词,放在句中,起缓冲语气的作用。 ④民心:人心。或指诗人的苦心。 参考翻译:怨恨君王的糊涂荒唐啊,始终不能把我的苦心体谅。

众女①嫉余之蛾眉②兮,谣诼③谓余以④善淫⑤。 ①众女:喻指许多小人。 ②蛾眉:如蚕蛾的触角一样好看的眉毛,喻指高尚的德行。 ③谣诼:造谣,诽谤。 ④以:用、把。 ⑤淫:淫荡。 参考翻译:许多女人嫉妒我秀美的蛾眉啊,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固①时俗②之工巧③兮,偭④规矩⑤而改错⑥。 ①固:本来。 ②时俗:世俗。 ③工巧:善于取巧。 ④偭:背向。 ⑤规矩:规,画圆的工具。矩,画方的工具。规矩喻指政治和道德的准则。 ⑥错:通“措”,措施。 参考翻译:世俗本来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背①绳墨②以追曲兮,竞③周容④以为⑤度⑥。 ①背:违背。 ②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喻指准绳、准则。 ③竞:竞相。 ④周容:苟且取容。 ⑤以为:把……作为。 ⑥度:法度。 参考翻译:违背准绳而任意歪曲啊,竞相把苟且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忳郁邑①余佗傺②兮,吾独穷困③乎此时也。 ①忳郁邑:强调忧烦之深切。忳,忧烦。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②佗傺:失意的样子。 ③穷困:(路)阻塞不通,引申为走投无路的意思。 参考翻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 宁溘死①以②流亡③兮,余不忍④为⑤此态也。 ①溘死:突然死去。溘,突然,忽然。 ②以:连词,表承接关系。 ③流亡:随流水而消逝。 ④不忍:不愿意。忍:愿意。 ⑤为:动词,做出。 参考翻译: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消逝,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鸷鸟①之不群②兮,自前世而固然③。 ①鸷鸟:鸷,凶猛的鸟,指鹰、雕等。鸟,这里指一般的鸟。 ②不群:不合群。指鸷不与凡鸟合群。

屈原《离骚》赏析

屈原《离骚》赏析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馋而齌[1]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兹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度蘅与方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2]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3]以练要兮,长顑[4]颔亦何伤; 揽木根以结芷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繹18]茅以筳篿[19]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20]? 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

高一语文必修3《离骚节选》说课稿

《离骚》节选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高一年级必修3第二单元的《离骚》节选第一课时。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作品,它具有很浓的楚地风情,学习这篇课文,要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情趣。 主要介绍楚辞和《离骚》的基本知识,了解屈原的大致经历,要求学生记住相关知识点。同时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来熟悉大意,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屈原的形象,因此,朗读和 理解大意是重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有较强的自我表现力。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经验。 三、说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相关字词知识,了解楚辞及其作者。2.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3.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 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 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五、说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以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教学时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启发,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综合运用任务型教学、讲授教学和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 六、说学法指导 新课改和新课程标准都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针对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方法拟以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引导学生根据所掌握的资料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和相关知识点;并综合应用自主学习和接受学习等学习方法。 七、说关于作者、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爱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共23篇。以《离骚》为代表的屈原的作品,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后人将《楚辞》《诗经》并称“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说关于《离骚》《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出诗人的“美政”理想,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屈原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 一片新天地。 1953年,屈原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 利但丁)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楚辞”与《楚辞》“楚辞”:“楚辞”是屈原等人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新诗体。其特点是句式长短不一,多用“兮”字。对后来汉赋的形成有重大影响。《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西汉人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诗作而成集。共有诗歌17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离骚”释义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离忧也。离,犹罹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遭遇忧愁,陷入困境。离,犹畔也,别也。骚,忧愁也。离骚者,乃言离

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

屈原《离骚》全文、译文及赏析《离骚经》原文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1] 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脩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猒乎求索。 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 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 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脩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揽茝。

离骚说课稿

人教版必修二《离骚》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锁定 重难点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 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越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提问你们知道屏幕上这位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学生答:屈原)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二)自主合作探究 1关于作者及《离骚》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工具书介绍屈原,教师予以补充,多媒体出示有关屈原的镜头及生平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离骚》本文选自《楚辞》。(投影)“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2.整体感知 (1)诵读课文 ①放录音或教师范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 ③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一般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④集体朗读,要求读出语气。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齐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教师巡视作必要点拨,解答学生的疑问。) (3)质疑释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把不理解的地方写到纸上,并由一名代表提出,教师

离骚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20、《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 ,。 21、《离骚》中表明自己佩带芳草和玉佩,使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更加显著的两句: 《离骚》理解性默写答案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5、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6、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7、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8、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9、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12、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1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14、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15、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16、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7、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1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9、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20、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1、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一、《氓》(《诗经》·重点篇目) 1.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 是,。 2.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 是,。 3.表现女子早起晚睡勤劳持家的诗句是,。 4.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诗句 是,。 5.《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 “,”, “,”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六、《赤壁赋》(苏轼·重点篇目) 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 是,。 2.(2016全国卷Ⅲ)在《赤壁赋》的开头,苏轼写自己与朋友泛舟赤壁之下,朗诵《诗经·陈风》中的《月出》篇,即文中所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