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考试重点总结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一、名词解释

1、信息系统:是指在经济或社会的组织中,以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

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既包括设备和技术,又包括人员与机构在内的综合系统。

2、CASE:就是一类专门用来帮助人们建设信息系统的软件,是一类专用的特别为信息系统建设人员服

务的软件。

3、BSP方法:即企业系统规划,是进行组织的信息系统规划的一套规范方法。

4、CSF方法: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进行信息系统规划的另一种类型的方法。

5、白盒测试:也称为结构测试。将软件看成透明的白盒。根据程序的内部结构和逻辑来设计测试用例,

对程序的路径和过程进行测试,检查是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6、黑盒测试:也称为功能测试,将软件看成黑盒子,在完全不考虑软件的内部结构和特性的情况下,测

试软件的外部特性。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设计测试用例,通过输入和输出的特性检测是否满足指定的功能。

7、软件复用(Reuse):就是将已有的软件成分用于构造新的软件系统。

8、软件构件(component):是可复用的软件组成成份,可被用来构造其它软件。

9、继承是对象类间的一种相关关系,指对象继承它所在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也指一个类继承另外一

个类的结构、操作和约束。继承体现了一种共享机制。

10、封装(encapsulation)即信息隐藏。它保证软件部件具有较好的模块性,可以说封装是所有主流信息系统方法学中的共同特征,它对于提高软件清晰度和可维护性,以及软件的分工有重要的意义。

二、简答题

1、使用生命周期法的条件

1)用户需求定义可以明确;2)系统运行程序确定、结构化程度高;3)系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环境变化不大;4)开发过程有严格的控制;5)研制人员对系统任务了解且熟练程度较高;6)系统文档要求详而全;开发成果重复使用。

2、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及如何进行可行性分析?

1)可行性分析是根据系统的环境、资源等条件,判断所提出的信息系统项目是否有必要、有可能开始进行,如果要进行,那么采用什么建设方案?

2)所谓可行性应该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没有必要性的项目是不应该进行的。一些单位的信息系统应用项目开展不起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人员没有紧迫感,没有意识到信息化对组织竞争力的支持。

3、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内容:1)系统规划阶段:其任务是对组织的环境、战略、目标、现行系统的状况进行初步调查,根据组织的目标和发展战略,确定信息系统的发展战略。2)系统分析阶段:其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3)系统设计阶段:其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考虑实际条件,具体设计实现逻辑模型的技术方案,即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模型。4)系统实施阶段:其任务是程序的编写和调试,人员培训,数据文件的转换等。5)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需要经常进行维护和评价,记录系统运行的情况,然后对系统进行必要的修改,评价系统的工作质量和经济效益。

4、可行性研究主要从哪些方面考察?

建设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技术可行性研究是指根据系统功能、性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能否达到所提出的要求;所需要的物理资源是否具备,能否得到。经济可行性研究:要估计项目的成本和效益,分析项目经济上是否合理。要解决两个问题:资金可得性和经济合理性。社会可行性研究:是指所建立的信息系统能否在该企业实现,在当前操作环境下能否很好地运行,即组织内外是否具备接受和使用新系统的条件。

5、系统设计的原则:1)系统性原则:统一的信息代码、统一的数据组织方法、统一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2)经济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如安全保密性、检错及纠错能力、抗病毒能力、系统恢复能力等。4)

简单性原则;5)灵活性原则:系统容易修改和维护。

6、原型法的基本思想:原型法是确定需求策略,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抽取、描述和求精。它快速的一迭代的方式建立最终系统工作模型,对问题的定义采用启发的方式,由用户作出响应。

7、原型法的工作步骤,在每一步开发者和用户的责任,分别遵循的原则:1)快速分析,弄清用户的基本信息需求:用户的责任是根据系统的输出清晰地描述自己的基本需要,设计者和用户共同负责规定系统的范围、确定数据的可用性。设计者的基本责任是确定实现的用户期望,估价开发原形的成本。2)构造原型,开发初始原型系统:这一步骤用户没有责任,应由设计者去负责建立一个初始原型,其中包括与用户的需求及能力相适应的对话,还包括收集用户对初始原型的反映的设施。3)用户和开发人员使用并评价原型:用户要在开发者的指导下试用原型,在试用的过程中考核评价原型的特性,分析其运行结果是否满足规格说明的要求。本步骤中的原则是:对实际系统的亲身经验能产生对系统的真实理解;用户总会找到系统第一个版本的问题;让用户确定什么时候更改是必需的,并控制总开发时间;如果用户在一定时间里(比如说一个月)没有和开发者联系,那么用户可能是对系统表示满意,也可能是遇到某些麻烦,设计者应该与用户联系。4)修改和完善原型系统:修改原型以便纠正那些由用户指出的不需要的或错误的,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若原型运行的结果未能满足规格说明中的需求,反映出对规格说明存在着不一致的理解或实现方案不够合理。

8、面向数据流的方法与步骤:设计方法1)变换分析;设计步骤1) 复查基本系统模型2) 复查并精化数据流图3) 确定数据流图具有变换特性还是事务特性4) 确定输入流和输出流的边界,从而孤立出变换中心5) 完成“第一级分解”,把数据流图映射成系统模块结构,即设计系统的上层模块结构6) 完成“第二级分解”,基于数据流图逐步分解高层模块结构,设计出下层模块7) 使用设计度量和启发式规则对第一次分割得到的软件结构进一步精化

9、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成功要素:除了先进的技术环境与设备之外,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2)突破口的正确选择;3)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4及时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科学的评价机制;5)强有力的组织及资源保证。P14

10、原型法与生命周期法的比较:1)开发路径:原型法的开发路径是循环、迭代的,要经过用户的多次检验。而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路径是严格按顺序进行,是一次性的,开发具有阶段性。2)用户参与程度:原型法的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程度较高,它的设计糅合了用户的意见和思想。在生命周期法的开发过程中用户的参与程度较低,用户只在需求分析的步骤中参与了系统的开发。3)早期可测试性:这是由于原型法的简便、快速的特性所决定的。生命周期法的早期可测试性较差,几乎不能测试其整体的效果。4)对开发环境和工具的要求:原型法对开发环境和根据要求较高,它必须有快速生成工具的支持,才能快速生成原型。而生命周期法对开发环境和工具要求则较低。5)开发周期和自动化程度:原型法有着支撑软件和高级的开发工具,开发迅速,周期短,自动化程度较高。而生命周期法的开发周期长,开发的自动化程度也较低。6)开发技术管理:原型法的开发具有循环、迭代性,开发的工具也很多样化,因此开发技术管理较困难。生命周期法在开发技术管理中具有优势,它对需求分析有着严格的定义,开发按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对开发的技术管理也较容易。7)系统质量:原型法因为对环境的适应性更好和用户的参与,因此利用原型法设计的系统整体质量更好。生命周期法的有着严格的阶段性,文档资料全面,设计的整体性较好;但是它不能随着变化了的环境变化,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用户的参与程度也较低,因此系统质量不是很高。P58

三、分析设计题(图题)

(一)、分析:

1、业务流程图P96

2、 分析:数据流程图P102

某公司经营处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顶层数据流程图

(二)、设计

1、HIPO 图 P161 2

、决策树

P124 1.

某航空公司规定乘客可以免费托运重量不超过30

公斤行李,当行李重量超过30公斤时,对头等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4元,对其他舱的国内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6元,对外国乘客超重部分每公斤收费比国内乘客多一倍,请绘制优化的决策树。

国内乘客-(x-30)*4

头等舱 国外乘客-----(x-30)*8

>30kg

是否为头等舱 其他舱 国内乘客---(x-30)*6

行李重量

国外乘客----(x-30)*12

<=30kg 免费 四、选择填空判断

1、1)信息、物质和能量并列在一起,看做是保证社会发展、组织成长的三个基本要素。

2)管理者的需求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3)信息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管理者的需求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4)从信息系统建设涉及的学科领域来说,它涉及技术、管理、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等领域。从信息处理环节来说,可以分为信息的采集与校验、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存储与管理、信息的分析与加工、信息的

提供与显示五个基本环节。

5)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是:在预定的时间和预算范围内,建成具备预定功能的,稳定、可靠、易用、易改动的,为组织的管理决策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信息服务的完整系统。

6)信息系统的五个评价标准: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系统的效率、信息服务的质量、信息系统的可靠性、信息系统是否易于改动。

7)在社会和经济组织中,信息系统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本手段的、活跃在各种社会经济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信息系统作用:满足管理者的信息需求为目标。

8)保证信息系统建设切实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信息系统的建设能否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既有技术因素,又有经济社会环境的因素;既有项目组织本身的管理技能等主管因素,又有无法控制的许多外界因素。

从宏观的角度看,技术、管理、人员是保证信息系统建设成功的三个主要支撑条件。除了先进的技术环境与设备之外,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必须具备五个条件: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目标;突破口的正确选择;有效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机制;及时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强有力的组织及资源保证。

9)系统思想的主要理念: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动态性。

2、1)信息化:信息化的基础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信息化是一场全面的、根本性的大变。

这场大变革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信息资源的重视和开发利用。信息的作用在于使物质、能量等实物型的资源得到更充分、更有效的利用。信息化进程的目标是达到人类文明的新的高度(物质和精神)。

2)信息系统规划的一般原则或理念可以归纳为四句话:立足宏观,放眼长远,直面风险,重在工程。3)规划的一般方法,常用SWOT分析法,Strength即长处或优势,Weakness即弱项或短处,Opportunity,即机会或机遇,Threat即威胁或风险。既要看到有利条件,又要看到不利条件,既要抓住机会,又要预防风险。

4)信息系统规划应当包括那些内容?它对于组织或企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目标设定,环境分析,和战略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管理任务,这个规划上承企业的总体战略,下接各个具体的信息建设项目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

5)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分析法等。选择开发方法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影响开发方法的选择因素:1.组织和业务的类型和特点,2.管理者的因素,3.技术条件与环境的因素,4.经济的因素。

6)突破口的选择的原则:必须选择对组织的基本业务密切相关、急需改进的,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引进能够显著地改进工作、提高效率、带来效益的业务环节。

7)组织保证是规划落实的又一个关键,具体体现三个方面:主要负责人的关注(第一把手原则)、专职的主管人员(信息主管CIO)和专门的实施机构。

3、1)生命周期法(LCA,Life Circle Approach)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有它的生存期,所谓系统的生存期是指从信息系统项目的提出,经历分析、设计、研制、运行和维护,直至终结的整个周期。

2)生命周期法的特点:a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根据用户需求来设计系统。b自顶向下来规划或设计信息系统。c严格按阶段进行。d工作文档标准化和规范化。e运用系统的分解和综合技术,使复杂的系统结构化、模块化。f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

3)生命周期法的优点:a系统易于实现;b有利于系统总体结构的优化;c实现的系统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

4)生命周期法的成功要素有哪些?

a注意文档管理、变更管理和聘请监理;2。树立面向用户的观点,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系统;3,自顶向下来规划或设计信息系统;4.严格按阶段进行;5.建立有效的工作文档;6.运用系统的分解和综合技术,使

复杂的系统结构化、模块化;7.强调阶段成果的审定和检验。

4、1)PIECES方法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进行问题识别和分类的方法。P是PERFORMANCE的缩写,表示提高系统的性能,I是INFORMA TION的缩写,表示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改变信息的处理方式,E是ECONOMICS的缩写,表示改善组织的成本。效益等经济状况,C是CONTROL的缩写,表示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控制水平,E是EFFICIENCY,表示提高组织的人,财,物等的使用效率。S是SERVICE,表示将要提高组织对客户、供应厂商、合作伙伴、顾客等的服务质量。

2)组织信息化包含四个方面内容:生产作业层、管理办公层、战略决策层、协作商务层的信息化。四个层次的信息化内容集成到一起,从系统角度理解,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或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

5、1)系统调查的原则有:a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全面展开与重点调查相结合;c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常用的调查研究的方法:问卷调查法、召开调查会、业务实践、专家访谈、电子问卷、参加业务实践。3)数据字典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建立数据字典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全局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共同构成对系统逻辑模型的准确完整描述。

4)U/C矩阵主要用来对系统功能划分进行分析和优化。U表示该功能为数据的使用者,即某个功能使用某类数据,C表示该功能为数据的产生者或创建者。

6、1)逻辑设计的目标在于根据对上述现有业务处理模式局限性的分析,按照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抛弃手工处理模式下的组织方式和业务分工,建立合理的新系统逻辑设计方案,确定新系统的处理模式和管理模型,明确新系统开发中努力的方向。

2)逻辑设计的原则:a,管理信息化和现代管理思想的相结合;b,分解和协调相结合;c,模型化结构设计;d,全局一致性原则;e,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3)业务流程是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时间上承继的业务活动序列,是企业或组织运行的方式。

4)根据流程范围和重组特征,可将BPR分为以下三类:a功能内的BPR;b功能间的BPR;c组织间的BPR 5)系统分析报告的审议,对以下问题做出评价:a一致性;b完整性c现实性d有效性

7、1)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a总体设计:模块结构设计、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总体数据库设计b详细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处理过程设计、安全保密设计

2)模块聚合是用来衡量一个模块内部各组成部分间整体统一性的指标,它具体描述一个模块功能专一性的程度。简单地说,理想聚合的模块只完成一件事情。根据模块内部的构成的情况,模块聚合可以划分为七个等级,这七个等级的模块聚合程度具有由强到弱变化的特点。

3)模块的耦合:是衡量一个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指标。

4)模块的主要耦合形式:a数据耦合b控制耦合c公共耦合d内容耦合.

5)如何理解系统结构设计中模块的高聚合、低耦合原则?

模块耦合度越低,说明模块间的联系越少,相互间的影响也就越小,产生的连锁反应的概率就越低,在对一个模块进行修改和维护时,对其他模块的影响程度就越小,系统可修改性就越高。在系统中聚合度越大,则模块间的耦合度越小,但这种关系并不是绝对的,耦合度小使得模块间尽可能相对独立,从而各模块可以单独开发和维护。聚合度大使得模块的可理解性和维护性大大增强。因此在模块的分解中应尽量减少模块的耦合度,力求增加模块的聚合度。

6)何为模块化?如何画出系统模块结构图?

模块化,是指把一个系统自顶向下逐步分解为若干个彼此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也称为模块。

结构图中,模块用矩形方框表示,写有模块的名称,反映这个模块的功能;模块间的调用关系用箭头表示,键尾表示调用模块,箭头表示被调用模块;调用箭头线旁边带圆圈的小箭头线,表示从一个模块传送到另一个模块的数据;调用箭头线旁边带圆点的小箭头,表示从一个模块传递给另一个模块的控制信息。模块加上数据流、控制流以及模块间的调用关系,就组成了系统模块结构图。

8、1)人机界面的设计原则:用户针对性原则;尽量减少用户的工作;应用程序与人机界面相分离;人机界面一致性;系统反馈及时性;尽量减少用户记忆;及时的出错处理及帮助功能;使用图形。

9、1)新旧系统之间的转换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直接转换、并行转换和分段转换。

2)系统详细设计阶段包含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模块的功能与性能设计、人机界面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等。

3)系统测试按硬件系统、网络系统和软件系统分别进行测试,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综合测试。硬件测试的主要工作是1.配置检测,2,硬件设备的外观检查,3,硬件测试;网络测试的主要工作是1,网络设备的外观检查,2,硬件测试,3,网络连通测试。软件测试的主要工作: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

4)软件测试有哪些方法?各有什么含义?

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组装测试,是将已测试过的模块组合成子系统,重点测试各模块之间的接口和联系。确认测试是对整个软件进行验收,根据系统说明书来考察软件是否满足要求。系统测试是将软件,硬件,网络等系统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对整个系统进行总的功能、性能等方面的测试。

10、1)原型法是指在获取一组基本的需求定义后,利用高级软件工具可视化的开发环境,快速地建立一个目标系统的最初版本,并把它交给用户试用、补充和修改,再进行新的版本开发。反复进行这个过程,直到得出系统的“精确解”,即用户满意为止。经过这样一个反复补充和修改过程,应用系统“最初版本”就逐步演变为系统“最终版本”。

生产与运作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生产过程组织 过程、流程是企业把资源转变为产品或服务的方法。 流程战略的目的是寻找在一定的成本及管理约束下,生产满足客户要求和符合产品规格的产品的方法。 第一节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 一、生产过程 产品生产过程(某种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到产品制造出来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要消耗人的劳动,故可按人的劳动消耗的不同情况进一步分解为劳动过程、自然过程、等候过程。 (1)劳动过程:劳动者直接参加的那部分生产过程包括:工艺过程、检验过程、运输过程①工艺过程:直接使劳动对象在形状、尺寸、性质、相互位置发生预定变化的过程。(加工制造过程) ·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的最基本的部分,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都必需包括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毛坯加工-零件加工-产品装配三个工艺阶段 ·工序:就是在一个工作地上,由一个或一组工人,对一个或一组劳动对象连续进行的那部分工艺过程,它是组成工艺过程的最基本的单位。 ②检验过程。③运输过程。 (2)自然过程:借助自然力完成的生产过程。酿酒——发酵、香肠——风干 (3)等候过程:实际生产中,对劳动对象的加工并不总是不断地进行的,常常由于生产技术、生产管理上的原因,需要停下来等候下一步加工、检验、运输。 ·有弊:等候时占用空间(库房或生产用地),难免发生损耗,增加生产费用。 二、企业生产过程(广义)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在企业范围内各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准备、服务过程的总和。包括: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产品正式生产之前,技术准备,生产准备。产品设计、工艺选择、设施布置等 (2)基本生产过程:企业生产基本产品的过程。基本产品:代表企业生产发展方向的产品(主要产品)。汽车厂——汽车;机床厂——机床;家具厂——家具。 (3)辅助生产过程:为基本生产过程提供辅助产品与劳务的过程。家具厂;油漆、钉子(4)附属生产过程(副业生产过程):利用生产基本产品剩下的边角余料、废渣、废液,生产副产品的过程。如机床厂——饭盒 (5)生产服务过程: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提供各种服务性活动的过程。如生产物资的供应、保管和运输。 ?按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把各种生产过程划分为少数几种典型形式。 这些典型形式就是生产类型。 ?按工艺过程划分的生产类型 (1)流程式生产(2)装配式生产 ?按确定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的生产类型(按产品通用性) (1)备货生产(2)订货生产 ?按生产数量划分的生产类型(按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与通用性) (1)大量生产(2)单件生产(3)成批生产 ?为什么要划分生产类型 *类型不同,方法各异*总结经验,掌握规律*便于推广,指导生产

操作系统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功能: 1. 资源管理:协调、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提高其利用率。 2. 用户角度: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环境和服务。 操作系统特征:1.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2.共享性: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 3.虚拟性: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 在操作系统中,虚拟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分时使用的方法。 4.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即进程的异步性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优点: 1.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2.提高了OS的可靠性 3.可运行于分布式系统中 微内核的基本功能: 进程管理、进程间通信、存储器管理、低级I/O功能。 第二章进程 程序和进程区别:程序是静止的,进程是动态的,进程包括程序和程序处理的对象 程序顺序执行: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间断性,无封闭性,可再现性 进程:1.进程是可并发执行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 2.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的基本单位和实体; 3.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进程的特征: 1.动态性: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具有生命期; 它可以由系统创建并独立地执行,直至完成而被撤消 2.并发性; 3.独立性; 4.异步性; 进程的基本状态: 1.执行状态; 2.就绪状态; 3.阻塞状态; 进程控制块PCB:记录和描述进程的动态特性,描述进程的执行情况和状态变化。 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识。 进程运行状态: 1.系统态(核心态,管态)具有较高的访问权,可访问核心模块。 2.用户态(目态)限制访问权 进程间的约束关系: 1.互斥关系 进程之间由于竞争使用共享资源而产生的相互约束的关系。

运营管理期末考试总结

生产管理期末考试总结 第1章运营管理概论(P3) 生产率:表示产出与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之比。 生产率=产出/投入,从本质讲,生产率反应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习题:说明现代运营管理具有哪些特征? 答:1、管理范围的扩展 (1)生产活动范围在原基础上前延后伸 (2)生产系统的边界由内部扩展到外部。 (3)研究的行业从制造业扩展到服务业。 2、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需求向多样化发展。 3、信息与数字网络技术与现代管理理论在运营管理中得到的综合应用 4、运营管理模式的更新 第2章生产过程与生产类型(P21) 1、生产过程:生产系统投入产出的转化过程。 2、生产过程的五个指标(生产过程先进性与合理性的主要标志) ①连续性:加工对象一旦被投入生产过程,就能连续地经过各道工序与各加工阶段。 ②平行性: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同时进行作业 ③比例性:在生产过程的各个工艺、各个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的配置上要与产品制造 的要求成比例 ④节奏型:指产品的生产,从材料投入到最后完工,能够按计划有节奏的进行,保持在 相等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大致相等或稳定上升,使工作地与工作人员经 常达到均匀负荷,保证均衡的完成生产任务 ⑤适应性:即柔性,指企业的生产过程对市场的变动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利特尔法则 制造业:平均库存=平均单位时间产出×平均流程时间 服务业:系统内的平均顾客数=平均到达率×平均逗留时间 库存周转次数=1/流程时间 4、生产过程的两种专业化的组织方式 ①工艺专业化 工艺专业化的原则就是按相同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集中了相同类型的设备与相同工 种的工人,对不同种类的工件进行相同工艺方式的加工。适合市场需求多变。 ②对象专业化 按相同加工对象建立生产单位的原则成为对象专业化原则。集中了加工某种产品(工件)所需的全套设备、工艺装备与有关工种的工人,对同种或相似的产品(工件)进 行该产品(工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工艺加工。适合需求量大且稳定。 5、按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分类 ①大量生产:生产的品种很少,而每种品种生产的数量很多 大量流水生产:劳动对象按照一定的流程(工艺路线),顺序的通过各个工作中心,并按照一定的速度完成作业的连续重复进行的一种生产与运营组织形式。(P35)

最新运营年终工作总结

最新运营年终工作总结 运营是一项从内容建设,用户维护,活动策划三个层面来管理产品内容和用户的职业。 运营年终工作总结(1) 201x年,是我在集团真正度过的第一年,很荣幸,能与爱晚红枫集团一起走过了20xx年,很高兴,这一年所有同事的相伴,很欣慰,这一年,有所成长。 20xx年,对我来说是极为难忘的一年,这一年里,我从总裁办来到新成立的发展运营部,跟着春梅姐从一将一兵壮大到现在5个人的小团队。这一年时光,经历了工作职位的转换,经历了工作中的高低潮,失落过、开心过、退缩过、坚韧过!这些经历,让我有所收获,也让我更加看清楚自己,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处,自己不成熟的的工作方式,默默的下定决心,201X年,我要努力学习,修正这些不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集团员工。

20xx年在集团领导及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现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各部门计划。进入发展运营部,我的主职工作为运营专员,负责收取各部门周、月、季、年计划,并将各计划进行纵横向比对,跟进计划落实情况。截止201X年12月31日,全年收取周计划45次,共526份;收取月计划11次,共162份;收取半年、年计划共2次,共28份。 (二)文案整理。201X年3月20日我来到新成立的发展运营部,之前在总裁办负责整理部分会议纪要,更新集团大事记、新闻,发布集团微信公众平台信息,并收集养老网站、养老信息。成为发展运营部一员后,并没有将先前工作摒弃。在此基础上,又将集团微博进行申V、时刻关注、收集国家、省、市养老相关政策信息,进行分类、发布。201X年全年发布政策信息42条;新闻46条;大事记30条;整理养老相关网站24个;集团微信公众平台及微博8月份移交运营部张晓云,前八个月集团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信息480余条,微博600余条;201X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P1) 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作用(P2)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P4)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迭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P8) 特征:多道性、无序性、调度性 优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2. 系统吞吐量大 缺点: 1. 平均周转时间长 2. 无交互能力(单道、多道都是) 5、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特征的比较(P12) 1. 多路性(实时系统的多路性主要表现在系统周期性地对多路信息的采集、以及对多个对象或多个执行机制进行控制。分时系统中的多路性则和用户有关,时多时少。) 2. 独立性 3. 及时性:(实时系统对及时

性的要求更严格,实时控制系统以控制对象要求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 4. 交互性:实时系统的交互性仅限于访问某些专用服务程序。 5. 可靠性:实时系统对可靠性的要求更高,否则经济损失及后果无法预料。 6、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P14) (并发、共享、虚拟和异步其中并发特征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他特征的前提) 1.并发性 2. 共享性(互斥共享方式、同时访问方式) 3. 虚拟性(时分复用技术(虚拟处理机技术、虚拟设备技术)、空分复用技术(虚拟磁盘技术、虚拟存储器技术)) 4. 异步性(进程的异步性: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的) 7、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P18) 1. 处理机管理功能(进程控制(1、进程互斥方式:进程或者线程在对临界资源进行访问时,应采取互斥方式;2、进程同步方式:相互合作去完成共同任务的诸进程货线程)、进程通信、调度(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2. 存储器管理功能(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内存扩充) 3. 设备管理功能(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 4. 文件管理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写管理和保护) 5. 用户接口(命令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程序接口、图形接口)

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所谓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篇1 已经接近学期末了,课程已经到了尾声。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我想它之所以枯燥是因为它的复杂性,这也是刚开始上课时我的感受。可是到后来,班上同学大多都改变了看法,都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同学们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在这门课中所学的东西,还有老师所说过的话。 这门课中有很多知识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受用的,比如说供应链管理这章。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夫曾经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就是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分散的企业开始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企业建立一种战略上的

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这也就产生了供应链思想。 企业运用供应链可以帮助企业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使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供应链的运用虽然能给企业带来好处,但是那也要合理的设计供应链。现在的许多企业中的供应链都存在问题,需要优化,比如说,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程度很低、信息系统效率低、库存控制策略过于简单,还有没有度量供应链的绩效标准,或者是供应链不完整。所以企业必须要进行供应链管理,要从供应链的整体出发,考虑企业内部结构优化问题。供应链中存在许多的不确定性,如衔接上的不确定性、运作上的不确定性,所以企业要想从供应链的运用中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实行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当然,有些企业的供应链做的是相当成功的,如戴尔在全球电脑市场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收益,并且不断增加市场份额,戴尔的成功源于其效率超乎寻常的供应链。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必须承认自己对课本上的知识掌握的不多,至少在上课的过程中是没有用心去理解的。但是在最后几次课上,也就是我们自己展示ppt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自己在上课的过程中我所忽略的问题,尤其是第二组展示过后。在他们那组展示前我看过他们的PPT,我

运营部工作总结

运营部工作总结 营运部作为一个综合职能部门,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运营部工作总结”三篇,供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运营部工作总结【一】一、展示中心和员工餐厅的招商工作 1、员工餐厅:与东升博展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进行多次协商洽谈,东升公司相关经营和技术人员来我项目多次进行实地考察,今年下半年东升餐饮公司已经提交员工餐厅经营方案,目前双方已经基本达成合作意向,具体对接工作正在加紧落实。 2、餐饮企业:积极推进园区餐饮业态引进,对北京较为知名的餐饮企业进行了进行地毯式搜索和电话洽谈,共计与96家餐饮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在园区初期条件不够成熟的情况下,与东升博展餐饮公司进行合作,在园区交付初期东升博展餐饮提供展示中心包间的餐饮服务。展示中心餐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建议方案; 3、泳池和健身项目:走访北安河环保局疗养基地实地考察,与会所负责人进行多次商洽,了解泳池等的经营思路和方案,寻求委托经营方案,建立了良好关系,一旦需要,可以借助其资源和管理经验启动展示中心的游泳项目。 4、为展示中心整体运营寻找经营方。经多方搜索洽商,与

颐泉山庄取得了联系,并对其多次走访、商洽、实地考察。经过多轮洽谈,颐泉山庄已经向我公司提交了展示中心进行整体经营思路、方案和合作条件,可作为展示中心整体运行的备选方案。 5、小剧场,在小剧场运营方案暂时搁置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了与戏逍堂联系和接触,一旦园区条件成熟,即可启动合作谈判; 园区初期入住率不明确、条件成熟需要时间,展示中心立足于园区配套,以功能实用为主,立足于服务本园和周边。待周边成熟后,该商业配套可整体转型,提升档次和品质,追求商业效益,进而完成商业使命的转换。 二、客户的拜访、接待洽谈和调研工作 1、与海淀投促局、产业规划处、企业发展处、北部办等相关政府部门积极联系、紧密配合,参加海淀区政府组织的各项活动; 2、接待北京市经信委相关领导、301医院领导、海淀区林抚生区长、杨志强副区长、产业规划处、投资促进局等相关领导来园区考察 3、赴上海参加中国产业地产高峰论坛,拜访上海张江高科、苏州工业园、中关村生物医药园、环保园、东升科技园就科技园区的建设和招商进行深入考察;拜访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张泽工副主任、中关村发展集团张严部

2021年运营管理知识点总结

1运营系统概念:在运营过程中,投入劳动、土地、信息、资本等资源,通过制造、运送或解决等活动,以产品或服务形式提供应社会并引入反馈机制,致力于实现增值运营过程构成完整运营系统。运营过程是一种投入-转换-产出过程。 2生产运营管理:对提供产品或服务运营系统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和控制。涉及服务业。职能:运营:创造社会所需产品和服务。运营是核心。财务:为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运用资金。营销:发现与发掘顾客需求,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作用:1生产与运作是公司价值链重要环节2生产与运作管理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核心内容。 3战略层次分为:1公司战略:发展目的、实现目基本途径2业务战略:公司竞争战略3职能战略:部门发展目的和总体规划,其目是公司战略和竞争战略实现。生产战略属于职能战略层次。 4运营竞争力体当前:TQCF1价格C:价格竞争成果也许是公司会减少公司利润,但多数会促使公司将地产或劳务成本。2质量Q:质量是产品或服务一种固有特性满足规定限度。3柔韧F:体当前提供定制化产品或服务能力以及迅速更新工艺或技术能力这两个方面。4速度(交货期)T:指公司在承诺交货当天或之前提供产品或服务能力。 5新产品开发动力模式:1技术导向型动力模式:从最初科学摸索出发开发新产品,以供应变化带动需求产生和变化。(青霉素)技术导向型产品以科研-生产-销售模式浮现。2需求牵引动力模式:一方面进行市场调查,理解市场需求;然后进行生产技术、价格、性能等研究;最后依照销售预测决定与否开发这种产品。(家用电器用品)它是以市场-研发-生产-市场形式浮现。 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模型:1投入期:运营管理重点是做好市场定位,加强广告宣传和广告推介,强调产品新颖性。同步改进工艺,提高效率,稳定质量,减少成本,促使产品尽快进入成长阶段。2成长期:运营管理重点是细分市场,做好配套服务,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提高生产能力,扩大批量。并着手研制开发新产品。3成熟期:运营管理重点是最大限度减少成本,同步适时推出新产品。公司把资源更多投向新产品。4衰退期:运营管理重点是坚决地停止这种产品生产,代之以新产品。

计算机操作系统知识点总结重点题型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复习资料 1.操作系统的定义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 操作系统通常是最靠近硬件的一层系统软件,它把硬件裸机改造成为功能完善的一台虚拟机,使得计算机系统的使用和管理更加方便,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上层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得比硬件提供的功能更多的支持。 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2.操作系统的作用 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1)并发 2)共享 3)虚拟 4)异步 4.分时系统的概念 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尤其是CPU时间)进行时间上的分割,每个时间段称为一个时间片,每个用户依次轮流使用时间片,实现多个用户分享同一台主机的操作系统。 5.分时系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个) 1)及时接收 2)及时处理 6.并发性的概念 并发性是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事件间隔内发生。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并发性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宏观上有多个程序在同时运行,但在单处理机系统中,每一时刻却仅能有一道程序执行,故微观上这些程序只能是分时的交替执行。 7.程序顺序执行的特征和并发执行的特征 顺序执行的特点: 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程序并发执行的特点:

1)、间断性(失去程序的封闭性) 2)、不可再现性 任何并发执行都是不可再现 3)、进程互斥(程序并发执行可以相互制约) 8.进程的定义 进程是指在系统中能独立运行并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为了使参与并发执行的每个程序(含数据)都能独立的运行,在操作系统中必须为之配置一个专门的数据结构,称为进程控制块(PCB)。系统利用PCB来描述进程的基本情况和活动过程,进而控制和管理进程。 9.进程的组成部分 进程是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和堆栈组成的,是一个能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程序段,相关的数据段和PCB三部分便构成了进程实体(又称进程映像)。 10.进程的状态(状态之间的变化) 就绪状态、执行状态、阻塞状态。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在调度程序为之分配了处理机之后,该进程便可以执行,相应的,他就由就绪状态转变为执行状态。 正在执行的进程,如果因为分配给它的时间片已经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时,该进程便由执行状态又回到就绪状态;如果因为发生某事件而使进程的执行受阻(如进程请求访问临界资源,而该资源正在被其它进程访问),使之无法继续执行,该进程将有执行状态转变为阻塞状态。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在获得了资源后,转变为就绪状态。 11.进程同步的概念 进程同步是是并发执行的诸进程之间能有效地相互合作,从而使程序的执行具有可再现性,简单的说来就是:多个相关进程在执行次序上的协调。 12.PV原语的作用

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心得体会模板

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 所谓生产运作管理,是指为了实现经营目标.提高经济效益,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如何做好生产运作的工作?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供你参考! 关于生产运营管理学习心得总结篇 1 已经接近学期末了,课程已经到了尾声。这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我想 它之所以枯燥是因为它的复杂性,这也是刚开始上课时我的感受。可是到后来, 班上同学大多都改变了看法,都认为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同学们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在这门课中所学的东西,还有老师所说过的话。 这门课中有很多知识在我们将来的工作中都是非常受用的,比如说供应链 管理这章。现在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克里斯夫曾经 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与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也 就是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不再是与之间的简单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迎来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临着不断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及缩短交货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原来分散的开始认识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与其他建立一种战略上的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这也就产生了供应链思想。 运用供应链可以帮助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使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错误成本去除, 异常事件消弭) 。供应链的运用虽然能给带来好处,但是那也要合理的设计供应链。现在的许多中的供应链都存在问题,需要优化,比如说,供应链之间的合作与信任程度很低、信息系统效率低、库存控制策略过于简单,还有没有度量供应链的绩效标准,或者是供应链不完整。所以必须要进行供

运营管理工作总结

运营管理工作总结 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以下是运营管理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运营管理工作总结1 一、提升坐销占比,全面深入推进坐销工作 会计部将按照分行年度运营管理会议关于推进坐销工作,提出的“五个一”要求,抓紧贯彻落实,根据《**分行网点坐销推进方案》、《**分行网点转型竞赛办法》。结合**支行所辖网点的实际情况,总结20XX年运营坐销工作的经验,与个金部共同探讨推进方案,努力提升坐销工作占比。 二、深化网点转型,狠抓服务管理 一方面继续深化网点转型,结合**、**路支行网点装修计划,讨论规划大厅布臵及柜位物理设臵;另一方面:提高业务处理效率,通过时长控制机制的推行,提高服务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严防柜面有效投诉。 三、提高结算质量,严控业务差错。 努力压降核心系统及集中业务系统差错率、冲抹帐率,尤其要加大集中业务系统管理力度,提高集中业务上线率,控制集中业务系统时长,杜绝业务发起不合格情况,培养柜员高度责任心与严谨的工作态度,着手细节,争取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取得更大突破。

四、加强现金管理工作 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现金收付量飙升,为缓解我行金库的现金清分压力,今年下半年会计部与营业部拟与北京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现金整点外包服务中心,采用“管理内设、整点外包”的模式,拟将支行金库现金整点业务实行外包,走出分行系统现金整点业务外包模式第一步。 五、改善运营人员紧缺状况 20XX年起,已有18名员工离开运营岗位,包括向其他条线输送业务人才8名,辞职员工10名,造成柜面人手紧缺,后备力量不足,针对以上情况,结合下半年新员工入行,会计部将进一步考虑对各网点人员数量的合理配臵,结合支行的具体业务情况、地域情况和人员素质情况等因素,确保网点业务正常平稳运营。 运营管理工作总结2 一、召开部门半年工作会议,传达落实机场半年工作会议精神。 7月7日,运营管理部在运保部会议室召开全员大会,总结回顾上半年工作并对下半年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部门全体员工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上半年机场运输生产的有关情况及下半年工作的具体安排及机场挂牌、改制的最新进展情况,要求大家团结一心,为顺利完成机场各项运输生产指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机场运营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部分航空运输系统及机场系统 2.定义:供航空器起飞、降落和地面活动而划定的一块地域 施、安全保卫设施、救援和消防设施、行政办公区、生活区、后勤保障设施、地面交通设施及机场空域等组成)3.主要功能:A 保证飞机安全、及时起飞和降落B安排旅客和货物准时、舒适的上下飞机C提供方便、快捷的地面交通连接市区 4.机场等级划分标准:飞行区等级、机场救援与消防级别,跑道导航设施等级(飞行区等级—备注:A“飞行基准飞行场地长度”是指飞机以规定的最大起飞质量,在海平面高度、标准大气温度、无风和跑道纵坡为零条件下起飞所需的最小飞行场地长度 B“指标II”应选用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侧间距两者中要求高的代字) 5.机场系统:A空域:供进出机场的飞机起飞和降落 B地域:飞行区、航站区、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 定义:是规划人员对某个机场为适应未来航空运输需求而做的发展设想 2.目的:为了在下述诸方面提出指导方针: 济和财政的可行性;各项设施实施的优先次序和阶段划分 3.过程和内容:第一阶段:确定机场的设施要求。现状调研、航空运输需求预测、需求—容量分析、确定所需的设施、环境影响的研究第二阶段:场址选择(针对新机场)。A场址选择是从环境、地理、经济和工程观点出发,寻找一块其尺寸足够容纳各项机场设施而位置适中的场地B选择场址最重要的是对各候选机场场址进行正确的评价(可利用空域;净空要求是否满足;对周围环境和发展的影响;场址的物理特性;接近航空业务需求点;现有出入机场地面交通系统;现有公用设施的可利用程度;土地价格)第三阶段:机场总平面图。机场布置图(土地使用图); 第四阶段:财务计划。 4.补充:机场规划不但适用于新机场,还适用于扩建机场 预测项目:年旅客、货物和邮件运输量(最常规最基本的项目);典型高峰小时飞机运行场为基地的飞机数;机场和所服务地区之间的出入交通系统要求;机场工作人员和访客的人数 2.预测方法(各自优缺点):经 定义:机场系统各项设施在一定时段内(通常为1h,也可为1年或1天)通过不同运输对象(飞机、旅客、货物 A容量分析:主要用于判别现有设施是否满足运输需求,确定设施新建或扩建所需的规模 B延误分析:则主要用于方案比较及经济分析评价 2.跑道容量的影响因素:A空中交通管制因素B机队组成(FAA采用机队指数MI来反映这一点MI=(C+3D)(%)。C为最大起飞重为55.6~133.4KN的飞机的运行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D为最大起飞重大于133.4KN的飞机的运行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C跑道布置和使用方案D环境因素 3.机坪—门位的容量:可供飞机使用的门位 跑道基本构型:A单条跑道(确定跑道的方位时,应避免使飞机飞越人口稠密地区的上空和避开障碍物。同时, 95%以上的时间可在侧风风速低于容许值的情况下使用跑道)B平行跑道C 开口V字形跑道D交叉跑道 2.航站基本构型:线型、廊道型、卫星型、转运型 3.航站区与跑道的关系:航站区的位置,应布置在从它到跑道起飞端之间的滑行距离最短的地方,并尽可能使着陆飞机的滑行距离也最短 4.滑行道布置:滑行道的主要功能是为飞机提供从跑道到航站区去的通道。滑行道的设置,可使着陆的飞机迅速离开跑道,从而使跑道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容量潜力,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第二部分:机场管理模式及组织 机场所有者:国家政府;地方和(或)州、地区政府;公司实体;私人投资者 2.机场经营者: 理承包者)3.管理模式:模式A:由国家、地区和(或)地方政府联合所有;由国家政府的一个部门运营模式B:由国家、地区和(或)地方政府联合所有;由地方或地区政府的一个部门管理和运营模式C:由国家、地区和(或)地方政府(有可能包括私人)联合所有;由公共所有或私人所有的公司按照管理合同进行管理和运营模式D:由国家、地区和(或)地方政府联合所有;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场管理当局进行管理和运营模式E:由国家、地区和(或)地方政府联合拥有大部分股份,私人拥有小部分股份,不存在可以公开交易的股份;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场管理当局进行管理和运营模式F:同模式E,但是有一些股份可以公开交易模式G:完全或大部分由私人投资者拥有,不存在可以公开交易的股份;作为一个独立的机场管理当局进行运营模 背景: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的经济形式得到空前发展;必然会严重的制约市场对经济发展的调节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操作系统》重点知识总结 请注意:考试范围是前6章所有讲授过内容,下面所谓重点只想起到复习引领作用。 第一章引论 1、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合理进行作业调度方便 用户管理的程序的集合 2、操作系统的目标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 断更新和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4、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及优缺点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 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内存。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打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5、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并发性(最重要的特征)、共享性、虚拟性、异步性 6、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设别管理功能、文件管理功能、存储器管理功能、处理机管理 功能 7、O S的用户接口包括什么?用户接口、程序接口(由一组系统调用组成) 第二章进程管理 1、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征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程序并发执行的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3、进程及其特征进程是资源调度和分配的基本单位,是能够独立运行的活动实体。 由一组机器指令、数据、堆栈等组成。特征:结构特征、动态性、并发性、独 立性、异步性 4、进程的基本状态及其转换p38 5、引入挂起状态的原因终端用户请求、父进程请求、负荷调节需要、操作系统 的需要 6、具有挂起状态的进程状态及其转换p39 7、进程控制块及其作用进程数据块是一种数据结构,是进程实体的一部分,是操 作系统中最重要的记录型数据结构。作用:使在一个多道程序环境下不能独立运 行的程序成为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能够与其他进程并发执行 8、进程之间的两种制约关系直接相互制约关系、间接相互制约关系 9、临界资源是指每次只能被一个进程访问的资源 10、临界区是指每次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代码 11、同步机构应遵循的规则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让权等待 12、利用信号量实现前驱关系p55/ppt 13、经典同步算法p58/ppt 14、进程通信的类型共享存储器系统、消息传递系统、管道通信系统 15、线程的定义是一种比进程更小,能够独立运行的基本单位用来提高系统内

运营管理总结

一、运营管理定义:对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运营系统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运营管理范围包括:市场调研、产品和服务设计、工艺选择、技术的选择和管理、工作地设计、选址规划、设施规划以及该组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改进。 企业的三项基本职能:运营职能,营销职能,财务职能 运营职能:由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所有活动组成。不仅包括产品的制造和装配,而且还存在于服务导向的领域。 运营管理的内容:从企业运营活动过程的角度看 (1)运营系统的设计 (2)运营系统的运行:运营计划,组织,控制 (3)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改进 运营管理的分类:按照产品形式分:制造型和服务型;按照工艺过程的特点分类: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按照组织生产的特点分类: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二、运营战略定义:是企业在运营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以及运营系统的维护与更新方面所作出的长期规划;对产品实现和服务进行全局性、整体性的指导思想或决策; 三种市场战略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样的生产和服务? 1.差异化战略: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的特殊要求,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优势。(适用于企业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知名度高、营销能力强) 2.成本领先战略:主要依靠低成本策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供有别于竞争者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性价比。(大批量生产的企业) 3.集中一点战略:随着市场的细分,专门满足特定对象的需要(经营实力较弱,不足以追求广泛目标) 运营战略的内容主要包括: 企业运营的总体发展战略: (1)自制或购买(2)低成本和大批量(3)多品种和小批量(4)高质量(5)混合战略 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战略: (1)产品或服务的选择(2)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设计

2021年运营年终工作总结7篇

运营年终工作总结7篇 运营年终工作总结7篇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是时候仔细的写一份了。好的工作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帮大家的运营年终工作总结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来到公司已经近两个月了。我的工作岗位是电子商务运营专员。试用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积极协助配合部门其他同事完成日常的工作。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地完成了自己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工作能力得到了提升,为今后更好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以下是对我个人工作的总结。 1、了解公司概况。从8月6日开始进入公司上班,因为我是刚参加社会工作不久来到公司上班的,所以在来到公司的第一步就是在部门同事的指导下了解公司概况,完成公司下发的学习任务,掌握办公所需的应知应会。通过学习系统里面的学习任务,对公司的发展及规划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2、通过日常工作的学习和积累,我对电商运营有了较为深刻的认知。第一次接触这个工作,公司所有的一切对于我来说,既新鲜也处处存在挑战。期间,工作体验并不轻松,前期感到手足无措,电商运营工作岗位上有些任务在实行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在工作过程也是边学习边实践,所以使得有些工作实行下来时间比较长、进度比较慢,这是我在工作中的主要不足之处,我会通过不断地请教和学习,尽快完成任务。 3、统计每日线上销售数据,及时了解全区各分公司的销售进度,了解各公司、各品牌销售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4、同事关系相处的非常融洽,但是在工作中因为个人或是环境氛围的原因,除了主要工作的安排外与领导沟通的时间比较少,有时候工作实行也会受到影响,以后我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增加相互的沟通。 从入职第一天起到公司已经有两个月的时间了,对于现在的岗位处境还是比较满意。刚进入公司的之前对电子商务了解比较少,所以来这里之后是在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这两个月来对于运营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经过两个月自身的努力和同事们的帮助,我对工作有了较好的处理能力,熟悉各项工作的操作流程,希望能早日得到公司的认可;同时更加清楚自己工作的定位,

操作系统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操作系统 ▲问:操作系统 答:操作系统是一组能有效组织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合理调度作业、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硬件系统的首次扩充。 ▲主要作用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接口;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主要目标方便性、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使用编译指令或OS提供的命令操纵系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系统资源利用率)(可添加或修改功能、模块)(能遵循世界标准规,兼容性强) ▲主要发展动力不断提高计算机利用率、方便用户、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主要/基本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基本特征并发、共享、虚拟、异步。 ▲问:并发性与并行性 答:并发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发生;并行性是指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问:共享(资源复用) 答: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存中的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 互斥共享方式在一段时间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资源; 同时访问方式允许多个进程在一段时间“同时”访问资源,“同时”指的是宏观意义,在微观上是交替访问的 ▲问:虚拟 答:把通过某种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的功能称为“虚拟”。 时分复用技术利用某设备为一用户服务的空闲时间,转去为其他用户服务,使设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虚拟处理机、虚拟设备。虚拟为n个,平均速度≤1/n) 空分复用技术利用存储器的空闲时间分区域存放和运行其他的多道程序,以此提高存的利用率。(虚拟后,平均存≤1/n) ▲问:异步性 答:指进程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问:单道批处理系统 答:将一批作业以脱机方式(使用外围机,脱离主机)输入在磁带上,使作业在监督程序的控制下一个个连续处理。 目的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缺点存中只有一道程序,系统资源浪费。 特性单道性、顺序性、自动性。 ▲问:多道批处理系统 答:将作业输入在外存,排成后备队列,并在由于某程序I/O操作而暂停执行时的CPU空闲时间,按照一

运营管理部工作总结范文(一)

夯实基础探索思路深化管理 为我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运营管理部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运营管理部在市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行长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进“三大集中”和“三化三铁”创建,继续完善运营体系建设,加强运营队伍建设,强化制度流程与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为我行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现将全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现金中心集约化服务效果显著 现金中心现金收付业务笔数****笔,金额共计****万元。其中:与人民银行的调缴款****笔,金额****万元,上缴人行假币****张,金额****元。执行解款任务****次,解款金额******万元,交接现金箱、调缴款箱****个、会计凭证包****个。调拨调缴款运钞车辆****次。调拨实物黄金****克,白银****克,重要空白凭证****份,表外重要空白凭证****份。协助营业机构及企业调款现金****次,金额****万元。 (二)授权中心统一化服务明显提升 授权中心总授权笔数*****笔,拒绝授权笔数*****笔,其他异常笔数*****笔,成功授权笔数*****笔,每笔平均审核时间为***秒,日均授权笔数****笔,成功授权率****%,人均授权笔数

****笔。 (三)作业中心规范化服务卓有成效 作业中心共办理业务***万余笔。其中:汇出汇款业务****笔,汇入汇款业务****笔,账户业务****户,支票业务***笔,其它业务***笔,退回业务****笔,同城业务*****笔,内核业务*****笔,网银落地业务****笔。发放机构信用代码证****份。 (四)监控中心动态化服务立竿见影 监控中心共组织营业机构常规及专项监管检查**余次,共发现问题**个,落实工作底稿**份,下发整改通知书**份,处理责任人**人次,累计罚款**元,核实DOMS疑点信息***条,认定柜员违规操作行为**项,共****笔。核销预警信息**笔,其中实时预警信息**笔、日终预警信息**笔、OCR预警信息**笔,共发现问题参与考核**个。进行BOS系统及集中同城业务操作合规性监测**个专项监测分析,下发核查通知**份、下发督办信息**条并按月及时下发专项监测报告。OCR上线以来,全辖扫描量1012万张,识别率由最初的****%上升到目前的**%,已经超过省行考核表准。发出对账单**份,收到回执**份。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三大中心”基础建设,探索后台中心管理新思路 1.齐心协力,打造高效运营业务团队 (1)统一授权审核标准。一是制订了《统一柜面业务操作流

操作系统各章重点总结。

第一章 概述 1.操作系统的定义:是一个大型的程序系统,它负责计算机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控制并协调并发活动,实现信息的存取及保护,它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获得更好的工作环境,操作系统使整个计算机实现了高效率及高度自动化。操作系统属于应用软件。 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人-机交互界面:用户可直接使用键盘命令或Shell 命令语言,调用操作系统内部功能模块(系统调用) (2)资源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管理、作业管理 3.操作系统的分类 (1)单用户操作系统:一个用户独占计算机系统资源,系统所有软硬件资源全为一个用户服务,单独地执行该用户提交的一个任务; 优点:操作系统简单,易被人们掌握; 缺点:系统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2)批处理操作系统:采用批量化处理作业技术的操作系统 a.单道批处理系统 b.多道批处理系统 二者区别: (3)实时操作系统:对随机发生的外部事件能做出及时的响应并对其进行处理 的操作系统 特点:a.较少有人为干预的监督和控制系统; b.软件依赖于应用的性质和实际使用的计算机类型; c.专用系统:许多实时系统是专用系统。 d.实时控制:实时系统用于控制实时过程,要求对外部事件的迅速响应, 具有较强的中断处理机构。 e.高可靠性:实时系统用于控制重要过程,要求高度可靠,具有较高冗余。如双机系统。 f.事件驱动和队列驱动:实时系统的工作方式:接受外部消息,分析消息,调用相应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g.可与通用系统结合成通用实时系统:实时处理前台作业,批处理为后台作业。 应用:监督生产线,流水线生产的连续过程,监督病人的临界功能,监督和控制交通灯系统,监督和控制实验室的实验,监督军用飞机的状态等; (4)分时操作系统:多个用户分享使用同一台计算机,把计算机的系统资源进 单道 多道 内存使用 每次一个作业 每次多个作业(充分利用内存) 作业次序 顺序,先进先出 无确定次序 共同特征 用户与他的作业之间没有交互作用,不能直接控制其作业的运行; 作业成批处理;多道程序执行自动化,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运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4篇

运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4篇 运营管理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以下是的运营管理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 管理的基本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对未来的行动进行规划安排的工作过程;组织是为了取得最大的成功而分配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资源并协调员工与任务、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领导就是对组织内全体成员行为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从而激励员工产生高绩效的活动过程;控制是按照既定目标和标准对组织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偏差,采取纠正措施,使工作能按原定计划进行,或适当调整计划以达预期目的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就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对组织的人、财、物、信息等有形无形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协调与控制,使得成本最小,效益最大,从而使组织的目标计划如期最优实现。 如何如期最优实现组织目标。覃曦老师在《全面运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的课程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逼真的讲解了组织目标的实现过程。受益匪浅,感悟颇深。 一、组织必须有明确的既定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指一个组织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它是管理者和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是组织决策、效率评价、协调和考核的基本依据。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如包装公司是为了满足洋河酒厂所有成品酒包装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

目标是组织的最重要条件,无论其成员各自的目标有何不同,但一定有一个为其成员所接受的共同目标。任何管理系统都应有明确的目标,目标不确定,或者混淆了不同的目标,都必然会导致管理的混乱。任何管理活动都必须把制定目标作为首要任务。 二、标准化、制度化管理 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企业管理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必须重视标准化,运用标准化,充分发挥标准化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为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设计好蓝图,制定一个科学的流程,根据流程制定具体的标准化,然后再制度化,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绩效管理和考核机制。 三、全员参与管理,目标管理 组织目标的实现,不仅靠总经理制定好的战略规划,也不仅靠 某一部门领导的个人能力,而是要依靠组织中所有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组织要让全体成员参与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制度。 目标管理制度是把以目标实现为前提的管理转化成以目标为控 制手段的管理,它是通过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来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作为对组织成员工作成果的考核标准,从而使对组织成员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他们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如何强化员工自我管理控制,主要措施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