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跨越

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跨越

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跨越
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跨越

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跨越作者:张定淮来源:南风窗日期:2009-10-30 浏览:426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执政思维上经历了从“斗争哲学”向“建设哲学”的重大转变。当今的中国年轻人可能会觉得“战天斗地”,“敢叫日月换新天”,“敌人不投降,就要它灭亡”等诸如此类的政治口号荒谬而可笑,殊不知,此乃为建国后的近30年中极为流行的语言。它们所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掌握政权后革命思维的继续。在经历了重大曲折后,中国共产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实现了执政思维的转型调整,当下的中国,流行的是诸如“依法治国”,“社会和谐”,“以人为本”,“致富光荣”的话语系统。从这些内容截然不同的流行语的变化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治思维方式和其进行转型的基本轨迹。

“阶级论”的利与弊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以通过革命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为初级目标的,这决定了它必须以革命思维来分析,处理和应对恶劣的政治形势。为此,其强调“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就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阶级论”是这种革命思维的合理逻辑出发点,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来判断革命主体,革命动力和革命对象,通过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占有关系的分析来确定人们的不同政治态度和立场,并以此来认识社会冲突的来源,确定了“剥削”和“被剥削”概念和相互关系。

为根本改变这种生产关系,作为革命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强化阶级仇恨,以对农民许诺并践行分配土地的方式,充分激发了贫苦农民的革命热情。这种适合中国实际的政策和策略使中国共产党逐步壮大,并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推翻旧制度,建立新中国的目标。然而,新中国建立后的国际环境相当险恶,国内事业百废待兴,巩固新政权的任务也异常艰巨,因此,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思维,以“斗争哲学”作为自己的政策基础无疑是赢得革命胜利的保障。

然而,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本应进行执政思维转型的中国共产党仍然沿袭了革命思维的惯性。党的最高领导人坚信,政治上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是保持红色政权永不变色的不二法宝,所以,其强调“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表现形式是政治运动不断,冤假错案凸显,这种红色恐怖的受益者陷入一种异常的政治狂热,而失意者则感到人人自危。政治上的高度控制使人们有一种空前的压抑。随着这种政治上革命逻辑的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种“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理论”,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革命的执政思维发展到了极端。

政治上极端的革命执政思维必然对国家建设的总体发展思路产生重大影响。在这样的执政思维下,中国共产党以大规模“人民战争”式的手段推进国家建设,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这种高度社会动员的方式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它的确产生了快速推进国家建设的效果,在较短时间初步建立起国民经济所必须的工业体系,体现了高度集权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从而为尔后的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大炼钢铁”,“大跃进”等诸如此类的运动所带来的灾难和教训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所无法释怀的。尔后发生的触及人们灵魂的“文化大革命”更是使中国的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沿。事实证明,执政党是需要根据社会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执政思路的,不尊重客观规律的蛮干只会受到惩罚。

“实践理性”的执政党思维

客观地看,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几年曾试图进行执政思路的改变,其突出表现就是党的八大提出了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然而,

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强烈革命思维却否定了这种适合时代发展的正确的政策方向选择。随后发生的“反右”运动,“四清”运动以及后来的“文革”等都表明中国共产党延续了传统的革命思维。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实践理性”思维才逐步取而代之。

中共“实践理性”的政治思维滥觞于邓小平和党内众多同志对中国实际的客观判断,指导性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发挥着把握方向的作用。

对于邓小平“实践理性”的通常表述是人们熟悉的“三论”,即“摸论”,“猫论”和“不争论”。所谓“摸论”,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没有现成的模式或道路可以效仿或遵循,需要我们走一步看一步地去探索,那种方法能奏效就采用那种方法。它解决的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论问题。

对于“猫论”,中国的百姓再熟悉不过了。邓小平运用老百姓检验事情结果的常识性判断,解决了真理标准问题,其真实用意在于鼓励人们突破传统意识形态的禁锢,充分解放思想,为尔后所进行的伟大的改革开放事业创造空间。

对于“不争论”,邓小平认为是他的一个“发明”。他说,“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显然,邓小平深知,对于经历了几十年“革命洗礼”的中国而言,体现新思维的政策和制度创新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抵制和干扰。如果展开争论,将一事无成。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姓资”“姓社”的争论,市场经济是制度还是手段的争论等等都无不体现出邓小平的前瞻性。邓小平的“实践理性”是中共实现政治文化转型的理论基础。

如果说邓小平的实践理性所解决的是突破坚冰,解放思想的问题,邓小平的后继者提出的相关理论则是要解决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执政合法性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间,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主要建基于革命成就。“文革”结束时,这种执政基础已经相当薄弱。改革开放之初,中共试图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来重新构建自己的执政基础,但经济发展内在的周期性使这样的执政基础受到了挑战。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回答了中共如何构建执政合法性基础的重大理论问题。

“三个代表”思想将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定位在这样一种基础上,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全社会整体利益,和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上。这种思维定位使执政党在宏观政策方向上做出了重大调整。与此相应,微观层面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从政治上看,邓小平时代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使长期困扰中共的现实与理论脱节的问题迎刃而解。大量私营企业主提出的入党要求得到了满足;“反革命罪”的取消使政治氛围大大宽松,“人民”的外延得以扩大,社会活力明显增强;对法治的强调使社会生活更具有了规则性。从经济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各社会阶层人们的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受到鼓励,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大大提高。宽松的社会环境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中国经济长期行驶在持续高速发展的轨道上。

新问题,新挑战下的新思维

中共“实践理性”的理论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每种理论都必须解决现实中国的主要矛盾问题。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与伦比。然而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并威胁着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条件下产生的新的政治思维。以“科学发展观”来观察现实中国政治,笔者认为两个方面值得高度关注。

就执政党自身情况看,党内的腐败问题严重地威胁着党的形象。

中国的经济改革起始于农村,尔后向城市推进。相对于先前的“一大二公”的大背景而言,这种改革的实质就是调动人们固有的自利性,并使之回复到社会规范的限度之内。改革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因此,人们对于组织的依赖性大大减弱。在这样一种新的情况下,中共党内对党员的约束力也有所减弱。出于本党执政基础扩大之考虑,党员的成分也渐趋复杂,经济上的开放性对党内成员也颇具诱惑,党内腐败问题的发生就是一种必然现象。如何有效地防止腐败的发生和蔓延是中共所面临的最具挑战的问题之一。

中共在改革初期就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并实行了党的领导干部退休制度。这种制度的创立使党的领导人代际轮替成为可能。其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避免领导人由于年迈而出现的思想僵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阻碍,从而为新的领导人脱颖而出并根据新的形势提出不同的政策主张创造了制度空间。其所带来的另外一个客观效果是,中共通过党内领导人的代际交替实现了人们通常认为只有在两党制或多党制情况下才能实现的公共政策的调整和变化。

中共出于长期执政的大计考虑,必然会对危及形象的党内腐败问题下狠手,推进党内的民主制度建设和扩大党员民主权利。但问题是,中共作为执政党,事实上不存在有效的外部制约力量,而内部也缺乏分权和制约机制,这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根本制约因素。如何在操作层面切实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问题是中共所面临的另一棘手问题。

尽管中共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执政之初就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原则明确地写入宪法中,但是在实践中却长期使人民的政治人格流于“虚无主义”。改革开放30年,中共通过各种途径赋予和扩大公民各项切实的公民权利。如在法律制度方面,实现了从“有罪推定”向“无罪推定”的转变,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但这种进展和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要求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的认识方面,中共也在不断深化。中共十三大就提出“今后应当更充分地尊重选举人的意志,保证选举人有选择的余地。要继续依法坚持差额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完善候选人的介绍方法”,并强调要使“基层民主生活制度化,以保证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维护全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中共十四大则明确要求“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十五大则更详细地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务,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民主政治社会化,渐进拓宽了基层群众的政治参与渠道,逐步使公民的政治人格由“虚无主义”走向“现实主义”。继1987年《村民自治委员会组织法(试行草案)》实施后,又于1998年补充修改这一法律,从而使村民自治制度化,保证广大农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中共先后在四川、山西、广东、河南、云南、广西等地开展了乡镇长的直选试点工作;吉林省白城市委还采取了群众无记名投票“民意否决”的办法,将提拔任用副县(处)级干部的决定权交给群众。这些做法虽然在民主层次上还不高,但他们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将公民政治人格“现实化”的趋势。

客观地看,关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问题,不论是在党内还是党外都曾存在着激烈争论。有人认为,中共是中国的法定执政党,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应该是“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也有人认为“应当通过社会民主来推动党内民主”。中共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做出了选择,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新近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此再次予以确认。预料中共会在对前期各种试点(具体包括党内直选、党代表常任制、实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年会制等)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推出一些切实增强党内民主的具体可行办法,党内民主增强的趋势值得期待。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的法定执政党所经历的30年的政治思维转型是走向实践理性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变化为世界所瞩目。如今的中国,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根本改善。然时至今日,这种转型仍然不时受到传统革命思维惯性的干扰和阻碍。党的领导人不断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说明我们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仍然或多或少受到了传统革命思维的禁锢。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们在实现伟大目标的过程中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就是要求人们坚持既定目标,勤奋努力,尤其要避免那些耽误事业发展的不必要的争论,对此,我们应当深刻地领会。

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摘要:和谐社会的提出拥有极其深厚的哲学基础,这要求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对和谐社会进行深刻的理解,以便使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章在对和谐社会进行剖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发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基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

哲学内涵 (简单版)

“探索规律”中的哲学内涵 建始花坪民族小学杜万建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为更好的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本人认为,在应对挑战过程中,学科知识综合应用是一种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新思维。因此,本文将对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新编实验教材88-92页“探索规律”(以下简称“探索规律”)这一新增特色内容进行哲学分析,尝试运用哲学思维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探讨对象的相关概述;二、剖析“探索规律”中蕴含的哲学思维。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文章所探讨的对象。 一、探讨对象的相关概述 探究对象是任何文章写作的基础,“探索规律”就是本文的探究对象。因为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 而形象思维常被运用在合情推理中, 所以低年级阶段就可以设置专门的单元或活动板块让学生接触一些简单的规律。正是基于此,人教版一(下)数学新编实验教材88-92页的教学内容应用而生了。 “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例1-例7内容呈现出从图形变化规律开始,图形与数字变化规律,接着数字变化规律的探究趋势,而且教材内容的设计是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探索规律”教学中有两大主要

目标,目标一是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指出下列物品。且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目标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图与图、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概括出规律,并能按规律写数。且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计算找出数字的排列规律。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字排列的规律。 二、剖析“探索规律”中蕴含的哲学思维。 对于探讨对象,我们有了基本的认识,接着文章将从中发掘该内容所蕴含的哲学思维。哲学是一门关于智慧的学问,哲学思维方式指的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时所运用的具有哲学特征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包括认识知识世界的内容(如教材内容)。笔者认为,应用哲学思维认识教材、指导教学实践,数学教学质量会提高地更好更快。因此,下文主要简述“探索规律”所渗透出的基本哲学思维,启迪老师教学中应用哲学思维教学。 (一)真理的观点。例1-3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例4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等等。这些例题都反映出教师带领学生探讨规律的共同特点。数学领域的规律问题一定程度上说是该领域该阶段的真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在探讨过程中领略思考的美、体验实践的美、执着追求的美、探寻真理的美。 (二)意识能动作用。人具有强大的意识能动性,能透过现象认

和谐人际关系(哲学分析)

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是指我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所要求和表现出来的协调得当的关系或融洽和睦的关系。它在形式或基本要求上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团结共进的关系,而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一矛盾的解决,同时也是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来看,矛盾普遍存在,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和谐体现的是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此处可以联系视频内容) 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作为过程而存在,是通过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得以实现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此,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不断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从而努力实现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处也可联系视频内容) (若感觉内容不足,可加一段,专谈视频观感) 人与人要和谐相处,就要有求同存异、相互谅解、不求全责备的宽广胸怀。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或脾气,也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创造,就会有风险,也就可能失败。然而,正是个性差异不同,优点和缺点相伴,成功和失败相随,才使人成为个人,才使创造变得格外可贵,才使整个社会既和谐又充满活力。因此,有个性、缺点、失败是正常,是真实。这并非放纵缺点或失败,而是要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具备包容和宽容的胸怀,坚持“严以责己,宽以待人”的原则,以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有容乃大,我们常讲,大海所以壮阔,是因为她不拒涓涓细流;高山所以雄伟,是因为她不嫌细土;我们中华文化所以博大精深,是因为它具有包容万物的精神和品格。其实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凡事斤斤计较,争个你死我活,这样的人就不可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如果金要足赤,人要完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就会使人失去真实,使创造无从谈起,使社会大花园百花凋零。如果一心想抓人“辫子”,进而一棍子打死,这样的地方和单位就没有希望。我们需要的是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与人为善、和衷共济、关爱宽容、团结进步。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从哲学的视域与维度出发理解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内蕴着的价值目标,对这一价值目标的“意义”表达是“社会理想”的实质所在。其次,“和谐社会”是评价“现实”、导引“现实”的标准,一方面它是对现存状况的“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它又是对“未来”状况的“揭示和确立”。 和谐的本质是发展中的平衡,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矛盾统一的动态过程。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关键是如何解决好矛盾,使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之间的冲突得到恰当的处理,从而保持和谐。和谐社会不等于人与人之间没有矛盾,恰恰是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和谐。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主要任务等,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

中国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赵馥洁 和谐是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继承和弘扬这种和谐精神对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所谓“和”,就是事物各种不同的要素相互协调、相互适应、相互平衡,从而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状态。在中国哲学中“和”与“同”、“和”与“争”是相反的概念,而“和”与“中”是相通的概念。(1)“和”是多样性的协调,而“同”是单一性的重复。(2)“和”是多因素的协调,而“争”是多因素矛盾冲突的无序状态。所以儒家崇和非争。(3)“中”是实现“和”的条件,“和”是各因素处于“中”的结果。所以儒家主张“致中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形成于春秋时期。 1.公元前六世纪的西周末年,曾经有两次关于“和”与“同”的讨论。一次是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的谈话,一次是齐国大夫晏婴与齐侯的对话。据《国语.郑语》载史伯对郑桓公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讨论)。王(指周幽王)将弃是类(指“和”)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蔽,得乎?”据《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的“和同之辨”。齐侯问“和与同异乎?”晏子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xi.醋)醢(hai.肉醤)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洩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

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而同)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此!”这两次“和”“同”之辨,都深刻地阐发了“和”“同”的不同含义,明确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哲学观点,确立了“取和去同”的价值主张,并运用这一哲学思想论证了“尚和”的治世原则。 2.孔夫子明确论述了和的重大意义,提出来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有若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 二. 中国哲学和谐思想的内涵 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一团和气、一片生机。其中和谐观念是核心。包括: (一)宇宙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宇宙是至高无上的大和谐。《周易彖辞》:“乾道变化,名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庄子.天运》:“太和万物。”张载:《正蒙.太和篇》:“太和所谓道”,指宇宙本体的和谐状态。王夫之在《张子正蒙注》中说:“太和,和之至池。道者,天地人物之通理,即所谓太极也。……未有形器之先,本无不和;既有后,其和不失。是谓太和。” (二)自然和谐观。中国哲学认为自然万物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和状态之中,和谐是自然生存发展的根本法则。《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天论》:“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义以成。”《吕氏春秋.贵公》:“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

斗争哲学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 副标题: 批判林彪、孔老二鼓吹的“中庸之道” 作者: 王小其王小庞王玉坤 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反动统治,总是要念歪经,走邪道。“中庸之道”就是孔老二为了挽救正在灭亡的奴隶制度而编造出来的。孔老二的所谓“中庸”,就是要人们完全按照奴隶制的“周礼”办事,不能有一点偏离和改变。后来的孔孟之徒对“中庸之道”作了加工解释,鼓吹折衷、调和。“中庸之道”是历代腐朽的反动统治阶级用来欺骗人民、反对人民起来革命的反动思想武器。叛徒、卖国贼林彪扯起“中庸之道”这面破旗,作为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进攻的反动思想武器。林彪胡说什么“凡事勿做绝了”,“绝则错”,“必有恶果”,还胡说什么“两斗皆仇,两和皆友”等等,充分暴露了他疯狂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反动嘴脸。阶级斗争根本没有什么“中庸” 孔老二说:“中庸”是人类最高的“德”,林彪也说:“中庸之道……合理”。什么“德”,什么“合理”,全是骗人的鬼话。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人类社会自进入有阶级社会以后,敌对阶级之间只有你死我活的斗争,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中庸之道”。从孔老二到他的徒子徒孙曾国藩、蒋介石、刘少奇、林彪之流,口里大讲“中庸之道”,行的却是复辟之道、反革命之道。地主、资本家口里大讲“中庸之道”,实际上如狼似虎,残酷地剥削、镇压和屠杀我们劳动人民。 我们南王庄贫下中农就有说不完、诉不尽的受剥削受压迫的苦难史。一九四二年,日本侵略者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加上大旱,全村二百八十户人家,有一半外出讨饭,十六户卖儿卖女,十六人饿死冻死。地主老财打着“帮助穷人度荒年”的幌子,乘机贱价买地,实际是抢。有一家地主一下了就“买”地一百三十多亩。失去土地的人,只好到地主那里当长工,做牛马。那时候。玉坤给一个地主扛长活。这个地主常对长工们说:“我叫你们来做活,是为了帮助你们、接济你们。你们多出点力气好好干,粮食打多了,你好,我好,大伙都好。”明明是穷人用血汗养活了地主,他们却说是“帮助”“接济”我们,明明是地主发财享福,穷人受苦受难,他们却说是“你好,我好,大伙都好”。他们就是这样散布孔老二的“中庸之道”,妄想让贫下中农乖乖地替他们当牛做马,不要起来造他们的反。就是这个地主,硬逼着玉坤晴天地里干,风天起猪圈,雨天磨道转,一直把玉坤累成了重病,连站都站不起来。地主老财不但不给玉坤治病,反把玉坤一脚踢出门外。小其三岁时,父亲就被地主的阎王债活活逼死,跟着母亲过日子,没吃没穿。小庞也是苦水里泡大的。一九四二年大旱,被迫把和另外九家合喂的一头牛卖掉,换回三升高梁和一升小米。粮食拿到家还没过夜,一个平日嘴不离“中庸”和“行善”的地主,带着狗腿子闯进门来,把仅有的这点粮食全抢走了。小庞眼睁睁地看着爹活活饿死。爹死后,娘拉着小庞外出讨饭,一直到解放。看!这就是孔老二、林彪鼓吹的“中庸之道”! 阶级斗争根本没有“中庸”可言。反动统治阶级从来不同劳动人民讲“中庸”;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也不能同阶级敌人讲“中庸”。一讲“中庸”,就会上阶级敌人的当。我们就有过这样的教训。我们村有一个不法富农分子,土改时装出一副可怜相,在村干部中散布什么“同姓一家人”,“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字来”;还宣扬孔老二的“中庸之道”那一套,说什么“办事要凭良

中国古代哲学史

以德配天、一阴一阳之谓道、仁政、中庸、忠恕、心斋、虚壹而静、浩然正气、良知良能、兼相爱交相利、小国寡民、五德终始说、白马非马、天人相分、观物取象、顿悟成佛(16)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色、孔子“仁”的思想、孔子的“正名”思想、老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关于“道”的阐述、孟子性善论、墨子兼爱、非攻思想、墨子尚同、尚贤思想、墨子所谓的“三表”指的是什么?庄子逍遥游的思想、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管子》的阴阳五行说、荀子性恶论、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公孙龙白马非马论、惠施合同异思想、道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1、以德配天: 西周初期的一种伦理观点,周公伦理思想的重要部分。认为天是有道德意志的主体,它只辅祐和选立有德行的人为君王。肯定人的力量和道德的现实作用,降低了天命的权威。 2、一阴一阳之谓道: 就爻辞说,指阴阳两爻不能孤立存在; 就事物说,指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道:指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一阴一阳的交替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道”,指过程和规律。是对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语出《周易·系辞上》。 3、仁政: 孟子是在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后,提出仁政主张的。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可以团结人民,抵御外来侵略,进而统一天下。其主要内容有:(1)恢复井田制,“制民恒产”;(2)减免刑罚,减轻税赋以“养民”;(3)反对世袭,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以德服人”;(4)对百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驱之向善”。 4、中庸: 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中”就是说不要过分、过头,也不要不足、不够,即无过,也无不及;“庸”平常。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作为方法指“用中”,即把无过不及作为处理一切事物的原则和方法。《论语·雍也》 5、忠恕: 忠:就是孔子讲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恕, 1

和谐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

周五9-11节序号:15 成绩: 和谐哲学——时代精神的精华 摘要: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谐哲学是当今时代需要的哲学形态。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的区别在于:斗争哲学讲斗争,也讲统一,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当下的这个统一体;而和谐哲学讲统一,也讲斗争,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和发展。 关键词:时代特征和谐哲学斗争哲学时代精神 前言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当代哲学形态的探讨,离不开对当今时代的判断。当今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当今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与此相对应并被取而代之的当是“革命与战争的时代”。由此,不可避免的一个结论就是:今天哲学的基本形态应当是和谐哲学;被它所取代的哲学形态则是“斗争哲学”。而这又是需要详细说明和认真探讨的。 一、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 有人认为和谐就是没有矛盾。有矛盾就不和谐。这显然是荒谬的。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认为没有矛盾才和谐,等于说和谐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有的人就是这样理解的。他们不赞同“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结论,因为他们对“和谐”的理解是片面的。 还有人把“斗争哲学”与矛盾的斗争性相联系,而把“和谐哲学”与矛盾的统一性相联系,那么,和谐哲学与斗争哲学的区分究竟何在?它们的区别在于:所谓斗争哲学,讲斗争,也讲统一,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当下的这个统一体;而所谓和谐哲学,讲统一,也讲斗争,但斗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统一体的存在及更好的发展。斗争哲学是事物处于质变阶段的哲学,是革命党的哲学,是革命的哲学;而和谐哲学则是事物处于量变阶段的哲学,是执政党的哲学,是建设的哲学。二者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出发点和目的也不同,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由此也决定了它们方法论原则的不同:斗争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你死我活、“一个吃掉一个”;而和谐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共存、共荣、统筹兼顾。 二、和谐哲学与中国传统“和”的哲学 根据以上分析,和谐哲学实际上是一类哲学,即以事物的相对稳定状态、量变状态为考察对象及价值取向或主导原则的哲学。这一类哲学有多种表现形态,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代表的“和”的哲学无疑是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一种。今天,它正在发挥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和对待这种哲学呢? 第一,其命运曲折起伏,并非一帆风顺。 今天,我国传统的“和”的哲学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更新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而广受欢迎。有人因此就认为孔子及其“和”的哲学在历史上也一贯正确、受到尊崇,这种看法不符合基本的历史事实。 第二,适逢其时,符合今天的需要。 历史经过了很长一段尊孔,又经历了不短的一段批孔之后,今天,孔子又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的哲学、中庸之道又得到人们的肯定和赞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说到底,是时代的变化使然。 第四,不能无视乃至肯定“和”的哲学中否定革命的消极内容。 传统的“和”的哲学,奉行的是“中庸之道”,即保持事物的稳定性,而反对社会的根本变革。这个缺欠,在革命年代特别突出,因此遭到毫不留情的批判和否定。但在和平建设年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素描像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生平经历。 公元前469年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 苏格拉底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哥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的问题。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自称有“灵迹”伴随,

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贯穿这些讨论的主题就是引导人们认识:在这些对于人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其实人是非常无知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批判的研讨去寻求什么是真正的正义和善,达到改造灵魂和拯救城邦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还把自己比作一只牛虻,是神赐给雅典的礼物。神把他赐给雅典的目的,是要用这只牛虻来刺激这个国家,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了,所以很需要有一只牛虻紧紧地叮着它,随时随地责备它、劝说它,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而焕发出精神。苏格拉底把批评雅典看作神给他的神圣使命,这种使命感和由此而来的思考探索,便成为他生活与哲学实践的宗旨。他知道自己这样做会使许多人十分恼怒,要踩死这只牛虻,但神给自己的使命不可违,故冒死不辞。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的学说具有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 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他把哲学定义为“爱智慧”,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自己知道自己无知。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向他请教,苏格拉底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结论说:“只有神才是智慧的,他的答复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或者全无价值的,神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他仅仅是用我的名字作为说明,像是在说,人们啊,惟有像苏格拉底那样知道自己的智慧实际上是毫无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以自己的无知而自豪,并认为人人都应承认自己的无知。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当过重装步兵,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并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然而,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终年70岁。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第二讲中国古代先哲的智慧 一、概述 春秋战国时代,是新旧更替的时代,一方面新的萌芽已经产生,另一方面旧的东西依然存在,这就形成了在思想上既有的新的因素,也保留着旧的痕迹。 1、、轻天重民思想的形成与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 1、天道与人事 因为周天子虽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名号,但实际上已失去了本来的权威。天上的上帝,是人间帝王的反映,地上周天子的衰微,也就造成了人们对天的怀疑,人间一切休咎祸福均自天降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挑战。周内史叔兴和郑国申繻说:“吉凶由人”、“妖由人兴”。郑子产讲:“天道远,人事迩,非所及也。” 天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在上次讲过,讲义上也有,大家参考一下即可。 随着对宗教性的天神信仰的动摇,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也有所发展。“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现实,使人们得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的结论。 出现了老子和孔子。

二、老子和《道德经》 (一)、老子其人、其书 生卒年不可考,籍贯有楚国岩县(河南鹿邑)厉乡曲仁里人、陈国相人、宋国相人三说。书《道德经》,帛书是《德道经》。 西汉时,黄老之学曾是统治思想,东汉时为老子建庙祭祀,三国南北朝时被奉为道教始祖,唐朝时被奉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元朝时道教盛行,明嘉靖皇帝信奉道教。 哲学思想 道,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是至上权威,先天地而生。道生一,一是至等无偶,一生二,二是阴阳二气,二生三,三是均适状态。三生万物,各种各样的东西产生出来。 这是朴素辩证法,揭示了客观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也包含着客观事物的相互转化,物极必反,调和矛盾,以不变应万变。老子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政治主张 主张无为而治,宣扬使民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其他方面 兵法、阴谋 《史记》: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 晚年目睹周之衰,遂“去周隐居”。 到了函谷关的时候,因关令尹喜之请求而写下五千言《道德经》。 (二)老子以“道”为核心的本体论 (1)道的本原性与化生性。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2)道的实在性与超感官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恍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3)道的运动规律性 “反者道之动”之“反”: 事物向相反的方向发生转化; 事物的运动总是要回复到本初的状态。 (三)老子“自然无为”的方法论 “无为”是《道德经》的一个基本概念。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自然”。 “无为”的方法论意义: (1)在行动之初形成一种冷静的态度,“损之又损”,去掉那些干扰的因素。 (2)在行事过程中更注意认识客观规律,以“百姓心为心”,公正地为民办事。 (3)保持大海的胸怀和谦卑品质,像圣人那样,“以其病病”,不断走向完善境界。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课件名称: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本做63分 测试题目共:30 ,总分值:100 ,测试时间:60分钟 第1题、斗争哲学讲的是矛盾斗争性,和谐哲学讲的是矛盾统一性或同一性。(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2题、加强管理就会失去和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3题、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补充。(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4题、以人为本就是人人和谐,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5题、建立和谐社会,就不能讲矛盾,不能讲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6题、孔子的中庸之道就是现阶段中国的和谐哲学。(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7题、和谐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只提倡阶级斗争。(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8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使中国发展和进步。(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9题、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0题、革命不能直接解决国家发展的问题,只是为国家发展创造一个前提。(是否题)(分值:3) A.对 B.错 第11题、和谐哲学的提出反映了我国社会状况目前发展的()。(单选题)(分值:3) A.斗争性 B.知识经济时代 C.阶段性 D.实用性 第12题、“好事要办好,实事要办实”是()的具体表现。(单选题)(分值:3)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管理科学 第13题、本质上说,管理就是搞()。(单选题)(分值:3) A.和谐 B.创新 C.变革 D.守旧 第14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应该包括()。(单选题)(分值:3) A.黑格尔文化 B.中国传统文化 C.现代文明 D.科学技术 第15题、在中国现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导原则是( )。(单选题)(分值:3) A.改革 B.和谐 C.开放 D.发展 第16题、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单选题)(分值:3) A.以人为本 B.改革开放 C.邓小平理论 D.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与现实意义》 工科0970 巴聪3090101748 关键词:以人为本哲学内涵现实意义价值 要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人”这个概念,马克思提出这里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马克思是着眼于社会关系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历史联系的。“主体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一方面变革对象,一方面改造并不断完善自身,从而构成了对人的全面、完整的认识。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就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 上述的哲学价值论指出,价值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求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当然这里的价值是指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具有极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绝不局限于一般的商品价值等意义。它同时指出:只有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才有价值,满足的程度越高,价值也越大,这里的主体指的就是人。因此,对任何客观事物价值的评价,最终结果必须和人相一致才是正确的。应当注意的是这里的人不是指的个人,由于个人具有主观随意的特征,每个人的价值观和评判并不一样,这里的人应该理解成人民群众:因为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 曾经我国为了实现高速增长,全国范围内广泛存在一种物本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的快速运行,就是GDP的高速增长,甚至可以忽视对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的损害。这样片面的发展观虽然在短时间内可能产生提高增长速度的作用,但在长期上造成了腐败、权力滥用、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现在看来这显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发展观。原因就是它正好与上述价值观背道而行,把GDP放在了比人民群众的利益与发展更重要的位置上,实际上却损害了人民的利益,甚至健康。而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目的是以人的发展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使发展

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化

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化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人类思维与理论也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哲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思维成果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人类哲学思想同样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往往产生出不同特征的哲学思想,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过程往往也是不同特征哲学思想的演化过程。斗争哲学往往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应,和谐哲学往往与现代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相对应,因此,由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的转变过程,实际上概括性地体现了落后社会生产力朝向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一、斗争哲学的内涵 什么是斗争哲学?斗争哲学就是以斗争为核心内容的哲学,包括人与宇宙的斗争、人与社会的斗争、人与人的斗争等内容。归纳起来,斗争哲学主要具有如下特点:一是生命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与其他生物及自然环境不断斗争的结果。 二是所有社会规则的制订与落实,是不同利益集团不断斗争与博弈的结果。 三是斗争是个人或阶级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手段。 四是认为双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起源于根本利益的对立。 五是认为双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很难通过协商方式来解决,必须通过斗争的方式来解决。 六是认为斗争的主要目的在于抑制对方、打败对方或消灭对方。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正义就是斗争”,“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创立的进化论,强调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斗争哲学,英国学者斯宾塞等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学,形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规律也是弱肉强食。西方现代文明的发展,最初大都建立在大肆掠夺殖民地、大肆贩卖黑奴、大规模屠杀美洲、澳洲土著居民的基础之上。 二、斗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斗争哲学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主要是源于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归纳起来,表现在几个方面: 1.价值生产方式主要是索取 人们的生存方式主要是从大自然中直接索取价值资源(如采摘、狩猎、捕鱼、掘取等),或通过耕种、养殖等方式从大自然中间接索取价值资源,不需要对自然环境进行重大的维护和改造,也不需要与大自然进行足够的交互作用。 2.低层次价值具有排他性 人类所利用的价值形式主要是食物类、温饱类、劳动工具等低层次价值,具有很低的

精神分析与哲学

1、从西方哲学发展史角度,阐析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答: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即哲学是关于真理的科学,或者是关于求真的科学。希腊人是追求一种明确的形式,一种清明的眼界;基督教是追求一种更深邃的,深邃而含混的精神体验现在我们可以初略的把哲学家的特点归纳一下:第一、他们是追求真理的人,这个“真理”虽然我们没加定义,但是和一般的所谓成为“真人”或“圣人”还是不太一样的。第二,他们是为自己的结论提供论证的人,而不是完全靠直觉。第三、这又回到第一点,他们是以真理为最后目的,他们能够为论证所说服,坚持被论证的结论,而不是坚持一开始的立场。 。笛卡儿的光学、物理学是哲学的一部分;牛顿的数学、力学也都是哲学。而近代科学哲学与古代科学哲学最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近代的许多技术手段更加发达。当然在这方面,现代有很多研究正慢慢推翻一些以前的结论。科学经过两三百年的发展,一开始是所谓自然科学的成熟,然后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成熟,后者一般认为是在19、20世纪之交完成的。我只想指出一个结论,即现代科学哲学与古代科学哲学有非常根本的区别,我们可以把古代的科学也叫做哲学,因为只有到了近代,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才产生出来。数学是不包含感性理解的。而古代科学之寻求真理,最后是要寻求一个可以被理解的世界。因此虽然希腊人的数学是那样的出色,可以说其他文明发展一两千年都没有达到那种高度,但是他们在解释世界的时候并不使用数学。有些科学史家认为这是希腊人的一个失误。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理解希腊人为什么要解释世界。希腊人是要把世界变成一个在感性上可被理解的东西。数学是不包括感性的认知,要想让普通人读懂,就必须少用数学,这是科普书的特点。在古代,物理学是哲学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其哲学的组成部分)。近代科学的重要特点就在于,它能作出远比古代科学正确的预言,但这是以使用技术性手段为前提,它并不是直接可理解的。因此近代科学的科学性或真理性不再是由可理解性来保证,而是由可预测性来保证。其结果是,当我们与古代相比,在某种意义上更加掌握了世界结构的同时,差不多是失去了对世界的综合理解。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哲学家(a)

中国古代哲学家、哲学流派简介(3)哲学家(a) 根据《中国哲学简史》、《中西哲学小史》的介绍,结合查阅的资料,遴选了31位对中国哲学发展有着不同程度影响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梳理、编录了他们的思想和观点,仅供参考。 一、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开创了儒家学派。他编纂了《春秋》,修订了“五经”,创办私学,打破传统贵族教育。在道德哲学方面以“仁”为核心自成系统--孔子之道即是“仁”。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各个时代很不相同。他死后,逐渐被认为是“至圣先师”,高于其他一切教师;到了公元前2世纪,地位更加提高,认为他是接受天命,继周而王,被称为文宣皇帝、文宣王;公元前1世纪,孔子被认为是活着的“神”,这也是孔子光荣的顶点,在汉朝中叶,儒家的确可以称做宗教。之后,孔子的地位回归到理性上来,不再被认为是“神”,但他依旧是“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总的来说孔子如同苏格拉底在西方历史中的地位。根据他与弟子言行编辑的《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是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一)正名说:为了有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孔子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是“必也正名乎”!治理国家的原则就是首先要正

好“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各种社会关系的名。比如“君”的本质即所谓的“君道”,这是理想的“君”必备的。“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也就是“实”与“名”为它规定的含义相符合。否则纵然使别人称他为君,他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君”。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都有其对应的责任和义务,也都指向事物的本质“实”。(二)仁、义之说: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比如,父行父道爱其子。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仁”就是人的一切德性的总和,“仁人”就是“全德之人”的意思。所以统治者要“爱人”,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义”,宜也,即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且所做的这些事从道德上来说都是正确的。如果出于非道德的原由,虽然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而属于利的行为。义与利是相对立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利之辩”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三)忠、恕之道:“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那么实行仁的方法,即“仁之方”是什么呢?在于“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中庸》所举的例证,“己所欲,亦施于人”,孔子称之为“忠”,强调的是忠恕之道肯定方面;另一是《大学》所举例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称之为“恕”,强调的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这正反两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也就是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我国当前的政治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生活集中过多、民主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压制民主和侵犯党员和公民权利、践踏民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2)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还不够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还不够高。(3)在惩治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腐败现象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4)政治生活中出现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民主参与中的不平等、权利参与中的不平等、妇女自身因素导致的不平等和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平等方面。 10、()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 A、马格斯 B、亚里士多德 C、恩格斯 D、高尔基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一定要使每个公民具有善德,成为“善民”。人的善德有三个来源:一是天赋,二是习惯,三是理性。在他看来,人虽然没有天赋的美德,但是有一种潜在的倾向善的能力,因为人作为理性的、社会的动物,具有接纳美德的特性和功能,具有追求美德的能力。 二、多选题 1、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包括()。 A、实践意义 B、理论意义 C、战略意义 D、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ABCD 【您的答案】 【答案解析】提出和谐社会这个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实践意义:解决和应对当前我们面对的各种社会矛盾。第二,理论意义:一方面,从全面建设小康的理论到全面发展的理论,最后演化到和谐社会理论,这是理论的不断深化过程;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理论突破了单纯重视经济指标,逐步重视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最后扩展到重视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和谐社会包括了社会责任、社会信任和社会诚信等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三,战略意义:中央把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政策提出来,不仅对提升国内的经济硬实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提升国内的软实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适应了全球化趋势下提升国家综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